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夏季应特别当心单增李斯特菌

夏季应特别当心单增李斯特菌

夏季应特别当心单增李斯特菌

吃冰淇淋居然会危及生命?这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这背后的元凶其实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致病菌。

很多研究表明,单增李斯特菌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例如,2018年一名孕妇由于感染单增李斯特菌而导致早产,专业人员在该孕妇家里的冰箱内和厨房环境样本中均检出了单增李斯特菌。

单增李斯特菌的可怕之处

1.低温也可繁殖,致病力强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阳性菌,兼性厌氧,不产芽孢,可以运动。该菌为嗜冷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44℃,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37℃,但在7—10℃还是能保持较快的繁殖速度。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菌,能引起人、畜的李斯特菌病,易感者为新生儿、孕妇及免疫系统损伤或缺陷者等,感染后可出现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症。

由于该菌较强的致病力,目前暂无该菌感染最低剂量的数据,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对于免疫力低下者,最小感染剂量估计为100~1000个细菌。

单增李斯特菌在鉴定平板和显微镜下的图片。

2.对免疫力低下人群伤害性更大

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的发热性肠胃炎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

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症的形成机制主要与个体差异有关,通常在感染后的1至7天内表现出症状,包括流感样症状并伴有轻微发热,腹部痉挛和腹泻等。

感染后导致的侵袭性系统疾病易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包括孕妇、胎儿、婴幼儿,老年人及服用特殊药物的人群,会导致妊娠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不明原因脓毒症。

感染孕妇后,可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

一旦孕妇感染单增李斯特菌,本人的症状通常较轻,但可累及胎儿或者新生儿,导致流产、死胎或新生儿败血症。胎儿更容易受到单增李斯特菌的侵袭,这与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机制有关。

如下图所示,该菌在经口摄入后随血流进入肝脏、脾以及淋巴结,可在血液中的巨噬细胞中生存。如果是持续感染,单增李斯特菌可能会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并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膜炎和脑干的炎症。在孕妇体内,单增李斯特菌能够穿过胎盘屏障而感染胎儿,引起流产和死胎。

该病在胎儿、新生儿、免疫力低下者中死亡率相当高。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风险评估报告中指出,感染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疾病的平均死亡率为20%~30%。

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机制。

高危人群应避免进食生冷食品

由于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要想把它从食品中完全消除几乎是不可能的,熟肉制品、生食蔬菜、生食水产品、凉拌菜、冷冻饮品这些都是容易被污染的高危食品。

孕妇、老年人和免疫力缺陷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这类人群应尽量避免进食上述高危食品。

由于单增李斯特菌早期感染的症状并不明显,因此一旦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应及时就诊。

预防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措施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严格监控、避免加工环节污染当然是控制源头的关键。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该多个心眼,毕竟食物是吃进自己的肚子里。

1.动物性食品应充分煮熟。

2.食用生的蔬菜前要清洗干净,可先用干净的水浸泡数分钟,再用干净的流水仔细冲洗。

3.不可食用原料乳(未经处理的生牛奶)或由其制作的食品。

4.生的食材和熟食要分开放置和加工。

5.处理完生食后应及时清洗刀具、案板和手。

6.孕妇、老年人和免疫力缺陷人群应尽可能避免进食散装肉类熟食(或彻底加热后再食用)、生食水产品、凉拌菜、冷冻饮品等高危食品。

热食品冷却中的注意问题

通过冷藏和冷冻控制 本部分主要论述了运用温度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温度为5到46℃是致病菌生长的危险范围。当食品处于温度危险范围时,为使致病菌尽可能不生长,限制食品在这个温度范围存放的时间是非常关键的。 一、各类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 某些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如下表 (一)、冷藏库

冷藏温度对控制致病菌的生长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一些病菌比如:李斯特菌和耶尔森氏菌在接近冻结点时仍可以生长。冷藏在减慢食品变质、氧化酸败和导致其它质量缺陷的生物的、化学的变化过程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贮藏中控制温度有几种途径:冰、化学冷却剂和机械风冷。如果采用冰和化学冷却剂来控制温度,通过简单地检查产品周围的冷却剂足够多就能保证控制。冷却剂足够多意味是产品温度正在维持在所需温度,或者是将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降到正确温度。 如采用风冷,通过检查产品的温度可以确保温度得以控制。如果冷藏间的温度与产品的温度相关,监测冷藏区域的温度就保证产品的温度得以控制。一般需要使用连续温度监测设备,如温度记录仪,最大温度显示温度计,高温警报器。 (二)、时间/温度 食品一旦不再冷藏,它要经过细菌生长对数期,即食品的温度升到致病性微生物生长范围。开始时,微生物很少生长或不生长,它们只是在适应新的环境。根据冷藏间的温度不同,食品能在非冷藏条件下至少安全存放数小时,而没有致病菌显著生长的危险。然后,产品的温度上升到冷藏以上,致病菌生长加快,代时间变短,进入对数期。 按照通常的计算方法,食品在微生物繁殖的危险温度范围不得超过4小时,这是正常合理的时间安排。但是,不同的致病菌在不同的食品上、不同的温度下生长繁殖的速度不同。所以,产品能够在危险范围安全停留的最长时间取决于两种条件:存在的致病菌种类和食品适合致病菌生长繁殖的能力。食品加工商必须依据这些参数而设定极限,不能按照4小时来进行计算。食品验收员判定严重时间/温度失控时,也可以应用这些参数。 在加工过程中对时间和温度的控制比冷藏复杂,需要掌握产品对时间和温度的要求。这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做到,如:批量标记产品,确定在非冷藏条件下存在的时间,监测冷却间的温度,或监测不同生产环节的产品温度。随后将讨论这些控制设备。 (三)、冷冻 有些微生物在冷冻贮藏过程中很长时间内仍能保持活力。大部分病毒、细菌的芽胞和部分细菌的繁殖体在冷冻温度下都能存活。其它一些生物体则对与有关冷冻过程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如冷冻、冷藏或解冻是敏感的。由于一些多细胞生物通常比细菌对低温更敏感,因此冷冻、冷藏是破坏多种食品中生物体如寄生性原虫、线虫、蠕虫的有效方法。对于直接食用或不经过烹调就食用的食品,这一点尤为重要。 (四)、烹调后冷却

夏季应特别当心单增李斯特菌

夏季应特别当心单增李斯特菌 吃冰淇淋居然会危及生命?这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这背后的元凶其实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致病菌。 很多研究表明,单增李斯特菌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例如,2018年一名孕妇由于感染单增李斯特菌而导致早产,专业人员在该孕妇家里的冰箱内和厨房环境样本中均检出了单增李斯特菌。 单增李斯特菌的可怕之处 1.低温也可繁殖,致病力强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阳性菌,兼性厌氧,不产芽孢,可以运动。该菌为嗜冷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44℃,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37℃,但在7—10℃还是能保持较快的繁殖速度。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菌,能引起人、畜的李斯特菌病,易感者为新生儿、孕妇及免疫系统损伤或缺陷者等,感染后可出现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症。 由于该菌较强的致病力,目前暂无该菌感染最低剂量的数据,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对于免疫力低下者,最小感染剂量估计为100~1000个细菌。 单增李斯特菌在鉴定平板和显微镜下的图片。 2.对免疫力低下人群伤害性更大 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的发热性肠胃炎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

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症的形成机制主要与个体差异有关,通常在感染后的1至7天内表现出症状,包括流感样症状并伴有轻微发热,腹部痉挛和腹泻等。 感染后导致的侵袭性系统疾病易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包括孕妇、胎儿、婴幼儿,老年人及服用特殊药物的人群,会导致妊娠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不明原因脓毒症。 感染孕妇后,可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 一旦孕妇感染单增李斯特菌,本人的症状通常较轻,但可累及胎儿或者新生儿,导致流产、死胎或新生儿败血症。胎儿更容易受到单增李斯特菌的侵袭,这与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机制有关。 如下图所示,该菌在经口摄入后随血流进入肝脏、脾以及淋巴结,可在血液中的巨噬细胞中生存。如果是持续感染,单增李斯特菌可能会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并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膜炎和脑干的炎症。在孕妇体内,单增李斯特菌能够穿过胎盘屏障而感染胎儿,引起流产和死胎。 该病在胎儿、新生儿、免疫力低下者中死亡率相当高。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风险评估报告中指出,感染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疾病的平均死亡率为20%~30%。 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机制。

李斯特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的调查报告 一、单增李斯特菌的概述 生活中李斯特菌到处存在,但其中只有一种为致病菌。李斯特菌可从各种食品样本中分离出来包括乳制品、肉类、蔬菜和海鲜,也可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环境中分离而来。 李斯特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菌共有七个菌株:(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no) (2)绵羊李斯特菌 (Listeria iuanuii) (3)英诺克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 (4)威尔斯李斯特菌(Listeria welshimeri) (5)西尔李斯特菌 (Listeria seeligeri) (6)格氏李斯特菌 (Listeria grayi) (7)默氏李斯特菌 (Listeria murrayi) 其中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no)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在美国LM被列为7种主要的食源性致死病菌之一,已经被WHO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列为重点检测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LM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为1~45℃,对不利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在4℃冰箱中也可生长繁殖,在pH 5.0~9.0的环境中, 1年后仍可检出,这使其危害性进一步增大。另外,LM病原体定居在细胞内,因此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LM引起的疾病及其食源性感染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对该病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是有效防治本病、诊断病原菌和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 (1)平板培养法(国标):用不同浓度的沙门菌菌悬液人工染菌二类食品各4o份,用增菌液两步增菌,两种分离培养基分离,对比检出率及分离效果。检出率62.5%,最低检出限为0.5cfu/25g一13cfu/25g。 (2)显色培养基:上海欢奥科贸有限公司 (3)PCR试剂盒:生物梅里埃的检测系统、杜邦:BAX?系统检测法,BAX?系统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率达到了98%,,并通过USDA-FSIS和AOAC国际的认证,成为官方检测法。 美国伯乐iQ-Check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iQ-Check系统采用了所有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的优点为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提供快速和可靠地检测解决方案。iQ-Check试剂盒为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定性检测试剂盒。 陆桥: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1680 48T 索奥: 单增李斯特菌(LM)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李斯特菌检验应用

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败血病为主要症状,伴有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为纪念近代消毒手术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 李斯特菌快速检测试剂盒 1、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废水)、昆虫、植物、蔬菜、鱼、鸟、野生动物、家禽。 2、生存环境可塑性大:能在2-42℃下生存(也有报道0℃能缓慢生长)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

长时间生长繁殖。 3、适应范围大:酸性、碱性条件下都适应。 4、带菌较高的食品有:牛奶和乳制品;肉类(特别是牛肉);蔬菜;沙拉;海产品;冰淇凌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李斯特菌具有较强的反抗力,秋冬时期在土壤中能存活5个月以上,在冰块内也可存活3~5个月,许多冷冻肉类都是它的“温床”。这种细菌对高温的反抗力也比较强,能在100℃下挺15~30分钟,在70℃下可存活30分钟以上。 单增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易被冻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废水、植物、青储饲料、烂菜中均有该菌存在,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并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据报道,健康人粪便中单增李氏菌的携带率为0.6-16%,有70%的人可短期带菌,4-8%的水产品、5-10%的奶及其产品、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人主要通过食入软奶酪、未充分加热的鸡肉、未再次加热的热狗、鲜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卷心菜色拉、芹菜、西红柿、法式馅饼、冻猪舌等而感染,约占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 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栖居于阴道、子宫颈的该菌也引起感染,性接触也是本病传播的可能途径,且有 1、形态与染色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溶血素hly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构建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溶血素hly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构 建 陈凤霞;叶精精;姜莉;王航;吕洁婷;罗微微;冯振灿;程昌勇;宋厚辉 【摘要】Listeria monocytogenes is a food-borne Gram-positive bacterium,which widely distributes outside the environment,and the pathogen can cause high mortality in some specific groups.Listeriolysin O (LLO, encoded by hly )of L .monocytogenes takes an important role in bacterial infection ,but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deep studied.In this study,we constructed a recombinant shuttle plas-mid to delete the complete ORF of hly by using the molecular cloning techniques and th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strategy with the temperature-sensitive shuttle vector pKSV7.The recombinant plasmid har-boring the up and down-stream homoarms of hly were electroporated into wild strain EGD-e competent cells and utilized the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antibiotic to choose the correct transformants.To make the result more forceful,we here in this study tested the transformants by DNA sequencing.Based on this, w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 LLO complemented strain.The mutant and complemented strains were desig-nated as△hly and C△hly,respectively.Moreover,we found that expression level of LLO was almost abol-ished in the absence of hly,compared to the wild-type strain EGD-e and the complemented strain C△hly, suggesting that these recombinant strains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in our study.As a result,this re-search provided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定量检测编制说明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方法》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对《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方法》地方标准进行制定。受吉林省卫生厅委托。项目编号:D BS22/019-2012。 1.承担及参加单位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长春市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起草人:刘桂华、龚云伟、李月婷、赵薇 2.标准制定的主要过程: ⑴确立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比较与研究国内相关检验方法的文献报道,并结合大量的实验室方法的研究工作,制定出标准的讨论稿。 ⑵组织有关参加单位进行实验室比队验证工作,结合比队结果,找出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汇总、分析数据,修改标准文本。 ⑶撰写《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方法》标准文本的《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等材料。 ⑷把标准文本送给十位专家征求意见,汇总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完善。 ⑸提交《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方法》(送审稿)《编制说明》供卫生厅审议。 二、本标准立项背景 单增李斯特氏菌已成了新兴的重要的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近几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相继出现因李斯特氏菌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并且正逐年上升。因此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制定策略,开展监督监测工作,

以便预防和控制该菌的污染、传播。 在我国已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将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为减少贸易壁垒,减少国家的名誉和经济损失,与国际接轨,提高检测能力,建立和研制发达国家公认的方法,势在必行。国外许多国家均建立了食品中的定量方法或原则,规定了各种食品的限量标准(如美国规定了食品中允许的水平下不能生长)。近些年中国对食品中的量化方法仍停留在科学研究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明确规定,国家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这就要求尽快建立科学可行的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检测方法。同时用定量方法对食品中的量化,制定各类食品中该菌的限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尽早接轨。建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方法,为制定食品的限量标准,开展食源性李斯特氏菌病在食品中的危害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从而更科学的评价食物链中的危害与人体健康风险的相关性,完善与强化国家的食品安全体系。 三、本标准的主要依据: 经查FDA、USDA和我国均无相应国家标准报告。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単增李斯特氏菌检验。 2.国内杂志公开报道的単增李斯特氏菌检验定量检验方法的文献。 四、增加的内容 本标准分为两种检测方法: 第一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 第二法:MPN计数法 其中第一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食品,第二法适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含量较低而杂菌含量较高的食品。 商品化鉴定系统的应用。该标准应用了Vitek GNI+全自动微生物免疫分析仪)或API 1003试剂条1(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或其他微量生化鉴定试条。这些方法都比较成熟,稳定性较好,已被许多国家和组织的标准采用,鉴定效果很好。

《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300字》

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目录 1.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1) 2.单增李斯特菌存在现状 (2) 3.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 (3) 参考文献 (4) 1.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时间的变化,人类的饮食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食品加工和销售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和变革,随着我国开展全球性的食品贸易迅猛增长,食品的流通速度加快,然而安全性下降,食物中毒的现象屡屡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患者和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倾向[10]。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已经极大地损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也对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冲击。所以,食源性疾病已逐渐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11]。 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效益的驱使,食品企业在生产、销售中屡屡使用各种违规或其他非法的手段。比如,使用大量的剧毒性农药或者喷洒各种蔬菜、水果等方式进行除虫:或者使用瘦肉精等一些非违禁的激素进行饲养,从而增加瘦肉的产量;随意地使用一个吊白块的方式来添加新鲜的白面粉;把稻草水兑颜料+黄色的带绿勾盐作为酱油卖给企业获利的现象,不胜枚举。随着企业时代的不断进步和企业改革史的变迁,食品安全企业在批量生产和规模经营这个过程中产品规模的逐步扩大和不断普及以至我国食品安全贸易逐渐逐步呈现走向国际化,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发生重大食品安全污染事件。例如,2006年比利时"二嗯英英事件"、英国"疯牛病"、日本的大肠杆菌0157:h7食物细菌中毒[12],以及被人在我国广泛媒体曝光的安徽阜阳劣质生鲜乳制品("大头娃娃事件")、霉变菌中毒米、苏丹红鸭蛋污染事件、孔雀石虾等绿色海藻鱼虾的排放养殖和其他各类污染事件,都已经逐渐使得我国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众人广泛密切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再次向人敲响了对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突出问题的重要警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已成为当今人类对食品质量最基本的诉求[13]。 对我国历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疾病和事故总数的近40%,导致患者人数最多,占所有患者的一半以上[14]。而且

(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DBS22 DBS22/019—2012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定量检测 2013年发布 2013年实施 吉林省卫生厅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分为两种检测方法: 第一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 第二法:MPN计数法。 其中第一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食品,第二法适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含量较低而杂菌含量较高的食品。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负责起草人:刘桂华、龚云伟、李月婷、赵薇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定量检测 1 范围 本操作程序规定了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定量检验方法. 本操作程序适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检验。 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无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 冰箱:2℃~5℃和—18℃. 2.2 恒温培养箱:30℃±1℃、36℃±1℃. 2.3 均质器。 2.4 显微镜:10×~100×. 2。5 电子天平:感量0。1 g。 2.6 锥形瓶:100 mL、500 mL。 2。7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刻度)、10 mL(具0.1 mL刻度)。 2.8 无菌平皿:直径90 mm。 2。9 无菌试管:16 mm×160 mm.。 2。10 离心管:30 mm×100 mm. 2。11 无菌注射器:1 mL。 2。1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 2.13 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 2。14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3 培养基和试剂 3。1 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肉汤(TSB-YE):见附录A中A。1. 3。2 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琼脂(TSA-YE):见附录A中A.2。 3。3 李氏增菌肉汤LB(LB1,LB2):见附录A中A.3。 3。4 1%盐酸吖啶黄(acriflavine HCl)溶液:见附录A中A。3.2。1。 3.5 1%萘啶酮酸钠盐(naladixic acid)溶液:见附录A中A.3。2.1. 3。6 PALCAM琼脂:见附录A中A.4。 3.7 革兰氏染液:见附录A中A。5。 3。8 SIM动力培养基:见附录A中A。6. 3。9 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甲基红(MR)和V-P试验用]:见附录A中A。7。3.10 5%—8%羊血琼脂:见附录A中A.8。 3。11 糖发酵管:见附录A中A.9。 3。12 过氧化氢酶试验:见附录A中A.10。 3。13 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 3。14 API listeria 10300生化鉴定试剂盒。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性检验;第二法适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含量较高的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计数;第三法适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含量较低而杂菌含量较高的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计数。 2.设备和材料 注: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 冰箱:2 ℃~5 ℃。 2.2 恒温培养箱:30 ℃±1 ℃、36 ℃±1 ℃、20 ℃±1 ℃。 2.3 均质器。 2.4 显微镜:10倍~100倍。 2.5 电子天平:感量0.1 g 。 2.6 锥形瓶:100 mL、500 mL。 2.7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刻度)、10 mL(具0.1 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2.8 无菌平皿:直径90 mm。 2.9 无菌试管:16 mm×160 mm。 2.10 离心管:30 mm×100 mm。 2.11 无菌注射器:1 mL。 2.1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A TCC19111或CMCC54004)、英诺克李斯特氏菌(Listeria innocua ATCC33090)、伊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a ivanovii ATCC19119)、斯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a seeligeri ATCC35967)或具相同效果的标准株。 2.13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25923或其他产β-溶血环金葡菌)。 2.14 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 ATCC6939或NCTC1621)。 2.15 小白鼠:ICR体重18 g~22 g。 2.16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单增李斯特菌氧化应激机制

单增李斯特菌氧化应激机制单增李斯特菌(monocytogenes Listeria)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中、植物和动物的消化道等。它是一种进化适应能力很强的细菌,能够忍受多种环境压力。当它感 染人体时,会引发严重的疾病,包括流产、败血症和脑膜炎等。在人 体抵抗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时,氧化应激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氧化应激是指细胞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失衡,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导致细胞内氧化应激,从而损伤细胞结构 和功能。对于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而言,氧化应激是由宿主免疫细胞通 过不同机制介导的,包括产生一氧化氮(NO)、超氧阴离子(O2-)和 过氧化氢(H2O2)等,在抵抗细菌感染的同时,对宿主组织产生一定 的损伤。 在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初期,炎症反应会激活宿主免疫细胞产生 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是一种高活性的氮氧化物,对单增李斯特 菌具有直接杀伤作用。在感染初期,NO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合成,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调节炎症反应等方式,起到抗菌 作用。 另外,一氧化氮还能够通过激活宿主细胞内的丝氨酸蛋白酶D (SerpD)来促进炎症发挥作用。SerpD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能够 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当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时,NO会激活SerpD,使其转变为活性形式,从而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和应对细菌感染。 在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同时,宿主免疫细胞还会通过产生超氧阴 离子(O2-)来应对感染。超氧阴离子是一种高度活性的次氧化物,能 够与NO反应生成过氧亚硝酸根离子(ONOO-),形成一种强氧化作用。ONOO-能够直接杀伤细菌膜和DNA,从而起到抗菌作用。 除此之外,超氧阴离子还能够与自由基清除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 化酶(SOD)相互作用,进一步产生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是一

单增李斯特菌ΔInlAB、ΔInlABC突变株的构建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单增李斯特菌ΔInlAB、ΔInlABC突变株的构建及部分 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 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食物中常见的致病菌,常导致人类严重感染和食物中毒。本研究通过基因突变策略构建了李斯特菌的ΔInlAB和ΔInlABC突变株,并对其进行了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ΔInlAB和 ΔInlABC突变株的生长速度、生长曲线和产生溶菌环形成能力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然而,ΔInlAB和 ΔInlABC突变株在侵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人脐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能力明显减弱。此外,对研究突变株的胞内复制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研究显示,ΔInlAB和 ΔInlABC突变株的复制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也明显减弱。 关键词:李斯特菌,InlAB,InlABC,基因突变,生物学特性 引言: 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并常常在食品中引起人类感染。李斯特菌感染(listeriosis)可导致高热、头痛、肌肉疼痛和腹泻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通过研究李斯特菌的致病机制,可以为控制和预防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InlAB和InlABC是李斯特菌内源性的基因,在李斯特菌的侵入和内部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之前的研究表明,李斯特菌通过InlAB和InlABC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内源性E-钙粘附蛋白进行相互作用,进而实现侵入宿主细胞。

然而,对于InlAB和InlABC在李斯特菌侵入和内部化过 程中的具体作用仍存在一些争议。为了研究这些基因在李斯特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基因突变策略构建了李斯特菌的ΔInlAB和ΔInlABC突变株,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生物 学特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李斯特菌野生型菌株的培养和保存:选用李斯特菌野生型 菌株作为构建突变株的母菌株,并在Tryptic Soy Broth (TSB)培养基中定期传代保存。 2. 基因克隆和突变构建:利用引物PCR扩增InlAB和InlABC 基因片段,并利用重组工程技术将其置换为选择标记基因的突变片段。 3. 突变株的鉴定:利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构建的 ΔInlAB和ΔInlABC突变株进行鉴定,确定其基因片段被成 功突变。 4. 突变株的生长曲线测定:采用高密度培养的方法,测定 ΔInlAB、ΔInlABC和野生型菌株在TSB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 5. 突变株的溶菌环形成能力测定:采用血琼脂溶菌环形成试验,比较ΔInlAB、ΔInlABC和野生型菌株的溶菌环形成情况。 6. 突变株的细胞侵入能力测定:采用大肠杆菌和HUVEC细胞 模型,比较ΔInlAB、ΔInlABC和野生型菌株的细胞侵入能力。 7. 突变株的胞内复制能力测定:采用CFU计数和光学显微镜 观察,比较ΔInlAB、ΔInlABC和野生型菌株在细胞内的复制情况。 8. 突变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采用晶紫染色和显微镜观察,比较ΔInlAB、ΔInlABC和野生型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 结果与讨论:

五种极端环境微生物及应用

上海大学2013~2014学年冬季学期 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环境与生物课程编号: 1100L601 任课教师: 丁国际等 论文题目:《浅析极端环境微生物及应用》 学号: 姓名:许梦瑶 评语:

浅析极端环境微生物及应用 从生命起源至今,地球孕育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极端微生物是最适合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总称,也是让人们觉得最不可思议的生物。科学家们相信,极端微生物是这个星球留给人类独特的生物资源和极其珍贵的科研素材。 极端自然环境指存在某些特有物理和化学条件以及某些特有微生物的自然环境。在自然界中,有些环境是普通生物不能生存的,如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盐、高压、高辐射等。然而,即便是在这些通常被认为是生命禁区的极端环境中,仍然有些微生物在顽强的生活着,我们将这些微生物叫做极端环境微生物或简称为极端微生物。极端微生物包括嗜热、嗜冷、嗜碱、嗜压、嗜金、抗辐射、耐干旱和极端厌氧等多种类型。下面列举的是一部分笔者通过资料查找到的极端微生物。 李斯特菌是嗜冷菌的一种,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嗜冷微生物是导致低温保藏食品腐败的根源。李斯特菌种类繁多,大致有十种,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在土壤中它是一种腐生菌,以死亡的和正在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它也是某些食物(主要是鲜奶产品)中的一种污染物,能引起严重食物中毒。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能引起人、畜的李氏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由于单增李斯特菌具有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废水)和各种食用性动植物中;生存环境可塑性大,能在2-42℃下生存,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酸性、碱性条件下都适应;牛奶和乳制品;肉类(特别是牛肉);蔬菜;沙拉;海产品;冰淇凌等食物带菌较高的特点,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的卫生标准。 嗜热菌俗称高温菌,广泛分布在温泉、堆肥、地热区土壤、火山地区以及海底火山地等。兼性嗜热菌最适宜生长温度在50~65℃之间,专性嗜热菌最适宜生长温度则在65~70℃之间。在冰岛,有一种嗜热菌可在98℃的温泉中生长。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含硫热泉中,曾经分离到一株嗜热的兼性自养细菌——酸热硫化叶菌(Sulfolobus),它们可以在高于90℃的温度下生长。近年来,这种细菌已受到了广泛重视,可用于细菌浸矿、石油及煤炭的脱硫。在一些污泥、温泉和深海地热海水中,生活着能产甲烷的嗜热细菌,生活的环境温度高,盐浓度大,压力也非常高,在实验室很难分离和培养。嗜热真菌通常存在于堆肥、干草堆和碎木堆等高温环境中,有助于一些有机物的降解。在发酵工业中,嗜热菌可用于生产多种酶制剂,例如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菊糖酶等,由这些微生物中产生的酶制剂具有热稳定性好、催化反应速率高,易于在室温下保存。近年来,嗜热菌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就是将水生栖热菌中耐热的Taq DNA聚合酶用于基因的研究和遗传工程的研究以及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中。 嗜酸菌分布在酸性矿水、酸性热泉等地区,如氧化硫硫杆菌在pH值低于0.5的环境中仍能存活,专性自养嗜酸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能氧化硫和铁,并产生硫酸,这两种细菌都是极端嗜酸菌。在酸性环境中,还存在能够氧化铁的钩端螺旋菌(Leptospira)。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革兰氏阳性杆菌,杆的末端呈圆形,主要存在小肠中,释放乳酸,乙酸和一些对有害菌起作用的抗菌素,但是抑菌作用比较弱。嗜酸乳杆菌在人体整个胃肠道中,"从上而下"调节微生态环境。"下"是指在大肠中,它们也可以释放有益双歧杆菌等其他益生菌生长的物质,增加大肠内益生菌的数量、增强它们的生命力。人体肠道内益生菌的比例越高,微生态环境就越好,肠道就越显年轻有活力。肠道的健康不仅体

夏季糖友的肠胃可能要经受多方考验

夏季糖友的肠胃可能要经受多方考验 作者:李洋 来源:《糖尿病天地》2017年第08期 炎炎夏日很多人会出现胃肠道问题,而糖尿病患者更是胃肠道问题的高发人群。造成这种季节性的胃肠道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血糖的原因,本文详细介绍了造成糖友夏季胃肠道问题的多种原因,真可谓在夏季糖友的胃肠道要经受多方考验啊! 糖尿病引发的腹泻问题 糖尿病造成的腹泻常呈顽固性、间歇性,大便为棕黄色水样便,量较多,每日次数少者为3-5次,多者可达20余次。偶伴有里急后重或脂肪泻,以夜间及清晨多见。糖尿病引起腹泻是多方面因素做成的: 肠道动力异常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肠道动力下降,肠蠕动缓慢,食物通过小肠时间延长,肠腔内细菌过度生长,导致腹泻。 胃肠激素异常糖尿病患者的胃肠激素分泌常发生紊乱,当促进胃肠运动的激素作用强于抑制胃肠运动的激素时,易发生腹泻。 胆汁排泄障碍糖尿病是导致胆囊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发生糖尿病时,自主神经病变可使胆囊神经受累,胆囊运动迟缓,影响胆汁规律性排泄,从而导致腹泻。 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可引起脂肪吸收不良,导致腹泻。 糖友要应对高血糖引起的腹泻问题,首先就要积极血糖,血糖控制好,就会减少腹泻问题出现。 当心空调或为夏季冷面“杀手” 夏季炎热,空调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避暑利器。上班时公司有空调,下班到家开空调,出门逛街商场有空调,甚至一些公交车上也会有空调,虽然空调可以帮我们驱赶夏季炎热,可是空调带来的健康问题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 我们的肠胃对温度的刺激是比较敏感的,当您突然从炎热的环境进入到寒凉的环境,这种气温的差异会影响到我们的肠胃功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加快,身体差的人可能会出现肠胃道痉挛,从而出现腹痛、腹泻等情况。人如果长期处于寒冷环境,身体也许还未感觉到不适,但是对温度刺激敏感的肠胃可能就会出现不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肚子着凉了”,从而导致腹泻问题。

单增李斯特菌进化家系的特点与分型方法

单增李斯特菌进化家系的特点与分型方法 摘要:单增李斯特菌是危害严重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作为一种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广泛存在于食品、环境及动物宿主体内。根据分子特征和流行情况的不同,可将其分成4个进化家系,不同家系的菌株毒力和致病性各不相同。本文分析归纳了单增李斯特菌不同进化家系的特点,总结概述了致病性和流行特征等,以期为研究与菌株家系有关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 家系; 致病性; 差异; Abstract:Listeria monocytogenes is one of the most harmful food-borne pathogens. As a facultative anaerobic gram-positive bacterium, it is widely present in food, environment and animal hos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and epidemic situatio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evolutionary lineages, the strains of different lineages have different virulence and pathogenic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general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lineages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summarizes the pathogenicity and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food-borne diseases related to strain lineages. Keyword:Listeria monocytogenes; lineages; pathogenicity; difference;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胞内兼性厌氧的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分布广泛,食品(乳及乳制品,生、熟肉类,蛋类,即食食品,水果蔬菜等),食品加工、储存设备(设备表面,管道,生产环境和冰箱),自然环境(土壤,污水)和动物宿主(哺乳动物,非哺乳动物)细胞中均有分离获得该菌的报道。单增李斯特菌可在低pH值(3.3-4.2)、低温、高盐浓度(0.5%-1.2%)和高压下存活,易感人群为幼童(young)、老年人(old)、孕妇(pregnant)和免疫功能缺陷人群(immune-compromised people),也被简称为"YOPI";。感染后,住院率(92%)和死亡率(20%-30%)较高。 根据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的血清凝集试验,可以将单增李斯特菌分成13个血清型(1/2a,1/2b,1/2c,4b,3a,3b,3c,4a,4c,4e,4ab,4d和7)。不同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存在差异,从临床病例和受污染的食品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至少95%以上属于血清型1/2a、1/2b、1/2c、4b,其中1/2a和1/2b血清型菌株通常为食品分离株。血清型4b 菌株在临床患者标本中常见,李斯特菌病中约有50%的病例是由4b血清型菌株感染所致。血清型1/2和4b菌株致病性的差异,有研究认为可能与菌株细胞的壁磷壁酸(wall teichoic-acid,WTA)组成及其聚合物结构不同有关。依据表型特征和基因分型方法,可以将单增李斯特菌分成4个进化家系,家系Ⅰ和家系Ⅰ菌株的来源种类和数量最多,而家系Ⅰ较少,家系Ⅰ则较为罕见。家系Ⅰ菌株包含6种血清型(1/2b,4b,3b,4e,4d和7),家系Ⅰ菌株包含4种血清型(1/2a,1/2c,3a和3c),家系Ⅰ和Ⅰ包含的血清型为4b,4a和4c,4b血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