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企业如何应对经济不景气

企业如何应对经济不景气

企业如何应对经济不景气
企业如何应对经济不景气

经济不景气下,企业如何过冬

全球金融危机与其说是一次海啸,不如说是一场罕见的寒流,秋风扫落叶的肆虐之下,漫长的冬季到了。

“没有经济不景气,只有企业不争气”。过冬,成了企业保住成长果实,谋求进一步发展必须破解的迷局。为此,本期特别策划了《企业如何“过冬”》专题,而且得到本刊专栏作家彭志强先生(《生死转型:金融巨变下的生存发展之道》第一作者)的大力支持。

冬天怎么过?在自然界,冬天来临之际,动物各有过冬的绝招。首先会停止以前的生活方式,转而储藏食物、搭建更为保暖的巢穴。这就如同企业把“牛市”中的扩张思维,尽快调整为积极防守战略,否则延续以前成功的习惯,必会遇到大的困境。

除了被动冬眠,也有食肉动物会频繁狩猎,天气寒冷,反而更容易抓住冻僵的猎物——对实力强劲的公司,“冬季”反而是收购优质资产,以及召集优秀人才的良机。

这些之外,还有的动物会大量聚集在一起过冬,对于体型较小的动物,单独过冬的死亡率是极高的——而对于中小型的快速成长企业也是如此,要找到自己的伙伴,把自己融入一个相对稳定的价值链中,价值链不死,企业不亡,而且会在冬天找到拓展生存空间的机会。

另外有些动物,如候鸟,会携老带幼飞到温暖的地方,即使在冬天也能寻到一个温暖的生存空间。对企业而言,冬季也是业务转型,开辟自己新发展空间的战略机遇——不然平时发展得顺利、安逸,多少企业有转型的动力呢?

其实无论怎样过冬,都有一个基础,就是在寒冬中保住“体温”。企业过冬的方式多种多样,保住现金流却是一切的核心——先立于不败,然后谋可胜之道,这恐怕就是积极防守过冬策略的基本逻辑。

本专题就是立足于这个基本逻辑,集结了当前各研究机构的最新成果而推出,希望对全球金融危机中正在过冬且谋求进一步成长的企业有所裨益。

金融危机下,企业应该如何经营才能“转危为机”?要实现进一步成长该如何调整乃至转型?

金融危机下的成长之道

特约记者/陈峻岭

很久以来,中国企业没有遇到这么让人头疼的全球经济形势,已逾一年的次贷危机仍拒绝被驯服,而且在全球引发大面积的经济萎缩,而对中国这样一个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国家,企业成长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金融地雷陆续引爆时,我们不得不担忧一系列的后果。这是一场中国企业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危机形态,应该如何经营才能“转危为机”?新形势下,企业要实现进一步成长该如何调整乃至转型?

几乎在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的同时,以盛景网联培训集团CEO彭志强为第一作者的《生死转型:决胜金融巨变》一书适时推出,中国的精英们已经针对中国企业的应对做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在此,我们就全球经济危机形势下,中国企业的成长和转型问题对彭志强先生做深度专访,以飨读者。

中国经济被传导了多少危机

《快公司》:目前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对中小企业影响不小,在您眼里现在中国经济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在美国、欧洲的金融危机环境下,能传导到我们国家的有多少?

彭志强:对于全球经济“过冬”的形式,中国企业现在已经非常被动,亚洲发生在日本和东南亚的两次金融危机,核心原因都是过度依赖于出口,这是问题的本质,今天中国基本上也得上了这个病,实际上,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对中国企业过去的出口导向战略,基本是一个釜底抽薪式的打击。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实体经济我认为损失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中国是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发展,美国、欧洲的消费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受到巨大的影响。另外金融危机下一步会走到什么程度,还有许多要观察的地方,对中国的影响

也不能盲目乐观。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上看,现在基本上已经找不到所谓的良性投资的支柱点,以各个城市“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经济圈”之类的高速铁路建设,还有城市内部地铁建设为代表的庞大投资,在试图刺激国民经济的活跃,但除此以外,中国已经没有良性的投资机会了。人们经常讨论的新能源、环保类投资,目前还只是一个点,市场规模还太小,拉动不了庞大的投资需求。

另外就只能靠消费来带动经济发展,可是消费是中国经济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与美国的问题相反,中国人储蓄多消费少。而解决中国的消费问题,第一条靠解决农村问题,第二条解决中小企业问题。

不变则衰,转型则强

《快公司》: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对企业产生多少的影响?

彭志强:现在对中小企业是个很大的生存和转型挑战,今年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就反应了这种趋势。对大企业来说,活得好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小企业的倒闭使得它的竞争对手变少,订单比过去大幅度增长,这种企业会活得比过去更好,像《生死转型》里讲的英科国际公司,就是属于这样一个状况。但是这种好是种感觉上的好,它的财务业绩却不如去年,它只是竞争对手少了,而整体经营环境却在恶化。与此同时,很多大企业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三鹿奶粉事件也好,汇源出售也好,都有经营环境恶化影响的因素。

《快公司》:没有经济不景气,只有企业不争气。企业怎样才能过得更好?彭志强:我们讲生死转型这个问题,就是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得出的,未来三年是中国企业成长的一个苦日子阶段,传统的发展模式——出口一定是受阻的。

中国要走出这个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一定要靠拉动消费,消费怎么拉动?要靠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活跃,中小企业解决了全国70%的就业问题,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了国家要有支持政策外,还必须上升到国策的层面。

有一个观点,我是比较赞成的,就是说“企业家的烦恼,就是中国转型的希望”,你们哥几个天天都挺高兴的,才不会转型呢,天天靠浪费能源、原材料和环境污染为基础的低价出口策略,你哪会愿意转型?只有在这个“苦日子”来临的压力下,才能矫枉过正。

《快公司》:提到中小企业转型的话题,我的一个感觉,就是在企业情况比较好的时候更适合转型,因为能够承担转型的成本,也有转型的资本,像这种危机下的转型是相对特殊的,其必要性在哪里?

彭志强:这就是变革管理中的两种模式,一种叫应急性转型,一种叫前瞻型转型应急性转型的特点是,不用做任何思想工作,不用劝他。书里我就讲了,我根本不劝你,因为你不转型,一年以后就倒了,立刻死。但是呢,确实你没多少资本转型,所谓你没资本,第一,你没时间了,第二,你没钱了,你的现金流可能很快就要断掉了,但这时侯是不用做思想工作的。

那么说企业比较好的时候,它就有资本变革,无论从时间条件,还是现金流条件,利润条件都更适合变革,但是问题是没有紧迫性,那种情况下,只有真正有前瞻性的企业,才能做前瞻性变革,绝大多数企业还是需要这种应急性型变革,就是到悬崖边上了,再不变立刻就掉下去了。通常来讲95%以上的企业是应急型变革,只有5%非常优秀的企业,才能完成前瞻性变革,主动改革。

三个角度实现转型

《快公司》:您提出过三大类危机中的变革方式,其实变革的方式是比较多的,为什么选这三类呢?

彭志强:三种变革模式的核心就是“打群架”,我在书里一再强调,现在优秀的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全是靠系统价值链,比如丰田的竞争能力,绝不是丰田一家公司在维持,在丰田的产业链上,从上游的零部件研发,到后期的经销服务,是一个有几千家公司协同起来的价值链。所以其他企业面对丰田时,等于面对一个价值链的庞然大物。

中国公司的问题就是单枪匹马,运营成本和竞争优势都会受限。“打群架”是第一个理念上的定位。在这个理念之下转型。

“打群架”的转型有三条路:第一条是与跨国公司整合,从资本层面“结婚”;第二条就是做价值联盟;第三条就是我自当武林盟主,自建一套打群架的“价值链”系统。无非就是这三条路。

在这三条路之下,首先是保住企业的现金流,应急型转型的核心是保现金流,如果没了现金流,怎么继续唱戏?保了现金流以后,再开始创新。转型升级的核心是创新,企业会发现单打独斗的运营模式是完成不了创新这个事业的,一旦创新就涉及到一个很长的价值链协同,那就只能靠企业间的联合。《快公司》:中小企业要让自己找到在链中的位置,依托产业链来竞争。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只有企业做成品牌,才能够把上下游的很多企业联合起来,捆绑经营,做关联性的生产和销售?

彭志强:不叫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而是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市场上的每个“武林盟主”,它一定是有个价值链的,它是个航空母舰,有护卫舰,有鱼雷舰,有导弹,有轰炸机,它是个价值系统,通过整合形成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竞争。当你遇到庞大的丰田这套的系统的时候,你是怎么也打不过它的,所以你必须造出一个跟丰田一样优秀的系统来竞争,而现在跨国公司基本全是一套系统,我们俗名叫打群架,中国人好理解,洋名就叫群居价值链,企业也得群居,比如单打独斗定价议价就很困难,形成价值链,定价议价就容易很多。

“抄底”不如“抄人”

《快公司》:有句话说得好,有“危”就有“机”,对现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发展的机会包不包括发现好的投资机会,去国外抄底?

彭志强:这比较困难,如果你去抄底美国,基本上会赔得更惨,从现在对市场的研究来看,美国经济大概会在2010年左右真正见底。

现在对中国企业来讲,抄机构资产不如“抄人”,美国现在很多人失业了,我们去把人弄过来就便宜了,而且风险是可控的,代价是非常低的。

所以我现在倒是鼓励中国企业到国外抄人去,人力资源成本是比较便宜的,他也会比较珍惜,在这个时候你可是给他救命啊。抄资产的底还需要1~2年的时间。

《快公司》:如果企业希望像巴菲特一样,通过抄底来实现资产增值,有什么方法上的建议吗?

彭志强:比方说目前巴菲特为什么敢出手抄底,巴菲特出手的原则通常是两条,第一条就是我要控制公司,所以董事会他人多,你别玩了,这事交给我玩;第二条就

是他有保护性条款,比如他抄底高盛,他的保护性条款是到2011年高盛的高管才能卖股票,或者巴菲特先卖掉,高盛的高管才能卖股票。

在中国,很多抄底的案例里都没有这些条款,那就容易赔得很惨,对中国企业来说,一个是抄底的时机还未到,然后还有就是抄底需要有更多的自我保护方法。

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快公司》:最后,我们看到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已经开始,对企业带来的威胁也已经显现,那么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什么时候能够结束,您有什么看法?

彭志强:这次美国的经济危机源自过去科技股泡沫,当年美国采用了吹大泡灭小泡的方式,通过房地产这个大泡,灭科技股这个小泡,这样当年美国的衰退才比预想的短了很多。

这次金融危机美国人会不会做出个更大的泡沫来让痛苦短一点?我们不敢评估,但是一旦到再用这种方式走出困境,长远看那就是美元大崩溃,全球经济也会暗无天日。所以我是希望美国这次的经济调整周期时间长一些。

包括中国宏观经济的冬天,适当地长一点也有好处。因为今天中国经济所谓的冬天也只是个初冬,如果很快阳光就来了的话,那么下次来的就真正是个寒冬了。

长期实行信贷紧缩的政策,此举对中小企业影响较大。

资金链告急企业如何过冬

文/邱罡孙晓菲易滢婷

2007年以来,中国面临长期通货膨胀的威胁,长期实行信贷紧缩的政策,此举对中小企业影响较大。中国中小企业数目众多,但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的甚少。据统计,目前中国各类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但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仅占全部商业银行贷款约1/4。

上市:在银行借贷渠道缩紧的境况下,众多企业纷纷借助境内股市自救。企业借力股票市场,以上市、借壳、增发等多种方式筹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5月23日,先后有12家房地产企业公布了借壳上市方案。

发行公司债:同时在A股市场大规模融资难度增大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提供融资支持。部分房地产、钢铁企业已成功发行公司债。例如,2008年5月21日、22日,保利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和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分别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分别获准发行不超过43亿元和59亿元的公司债。

“捆绑”发行企业债券:另外,一批资质优良但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联合起

来,“捆绑”发行企业债券。

由深圳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牵头,深圳20家经营状况良好、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作为联合发行人,在2007年底成功发行了全国首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额10亿人民币。中关村发行了一期集合债,年利率6.68%,3000万元的网上发行预设份额不到一个交易日即发售完毕。

民间借贷:在严格的信贷控制下,越来越多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开始转向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浙、闽一带的民间融资尤其活跃。2008年5月,嘉兴市广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宁波大红鹰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贷款1亿元,年息18%,约为银行贷款利率的2.4倍。目前,中小企业依靠典当行和地下钱庄等非正规途径解决资金困境的情况也很常见。2007年,浙、闽一带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至少几千亿,约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10%。据国内唯一的民间借贷监测点——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统计,仅2008年1月份,温州发生可监测的民间借贷额10273万元,月利率高达到11.77%。

寻求境外贷款:在信贷紧缩环境下,企业开始向国外寻求资金。国内企业或向境外银行借贷,或通过在境外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某些境外银行正在加大向中资地产商的境外放贷力度,与国内银行相比,其贷款期限较长,利率也颇具吸引力。招商银行以约193亿港元收购永隆银行之后,立即启动了融资计划,拟在境内市场或境外市场发行不超过人民币300亿元的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

与境外企业合作:国内企业通过合作引入境外资金、或在境外上市也较为常见,2008年2月底,瑞银集团与金地集团共同成立了房地产投资合伙企业,在内地房地产市场投资10亿美元资金。目前,瑞安房地产正计划将旗下位于上海的瑞虹新城住宅项目及大连天地软件园项目中的写字楼部分引进策略投资者。河南建业地产以招股价下限2.75元定价,融资规模

13.75亿元,谋求香港IPO成功。

降低售价、变卖项目:各个行业通过降低售价、变卖项目等手段加快资金流动性和周转速度的情况也十分普遍。

房地产企业普降房价,采取“以低价换周转”的策略来缓解资金压力最为明显。由万科集团掀起的“促销潮”,席卷了整个中国楼市,成为房地产界的“标杆”,万科所降之城市基本都会引起当地房价的全面下调,各地开发商纷纷上演“跳水秀”。富力地产采用包括降价等各种促销手段,甚至在销售其旗舰项目广州富力桃园时,采用非常规的“分期首付”来促销,自救131亿资金缺口。

家电业、汽车业在紧缩银根的压力下也纷纷降价回笼资金。长虹所有品种的彩电,在中国61个大中城市的150家大型商场,一律大幅度让利销售,每台让利从150元到850元不等。由于紧缩银根将打破经销商的资金循环链条,低价甩卖手中的库存车辆,尽快回笼资金还贷,就成了经销商不得已的选择。在融资无门的窘境下,为了找寻资金周转率平衡,有的企业甚至变卖项目自救。2008年4月,金融街公司与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买卖协议,将金祺大厦项目出售给光大银行,交易涉及价款约23亿元。

减轻副业,转移赢利点:很多企业以减轻副业,转移赢利点等方式加快资金回笼。手中持有已解禁或即将解禁的上市股权的企业,通过在二级市场套现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资金。部分企业在销售环节利润已降至低点的情况下,通过转移盈利点来加快资金回笼。部分车企开始发展二手车、汽车精品销售业务,并提高车险服务以及维修服务的质量。

开源节流:企业利用各种方式开源节流,捂紧口袋应对信贷紧缩。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的行业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和使用可再生资源。

有的企业还想方设法节约各种开支。银根紧缩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开始用机器替代劳动力,降低成本。当产成品存货较多时,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开支。

合理避税:通过税务筹划合理避税,减少资金支出。面临资金困境,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尤其是中小开发企业开始联合拿地或联合开发,以较低投入维持现金

流。2008年4月,金隅、万科两大地产商联手打造的金隅万科城,这是金隅与万科在京联合开发的第一个最大的小户型项目。

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应该从传统的单打独斗模式转向“打群架”

融变局下的企业转型

文/彭志强

金融变局下的企业联合战略

只有“群居价值链”才能“过冬”

在目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变局中,中国产业正在完成自己的变迁,应该思考如何去寻求自己的产业出路。随着金融变局,廉价产品出口导向的产业格局即将被颠覆,而内需市场的建立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产业要么实现升级真正地走出去,要么转向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做“夹生饭”肯定是靠不住的,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对于企业来说,如欲获得真正的竞争力,应该“打群架”,传统的单打独斗模式应该被摒弃了。所谓“打群架”其实就是联合。那么,联合也有两种方向,一种是纵向的,也就是构成一个价值链,从研发、设计、制造、分销、零售一直到服务;还一种就是横向的,面向区域角度的产业集群。这一纵一横构成的就是一个产业性的价值链条,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在纵向和横向的价值链条里进行产业布局,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将相当强劲。

在建立产业价值链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资源整合能力很重要,产业集群是不是有竞争力,是不是能够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这个产业价值链自身是不是能够无缝协调和快速协同,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的责任极为重大。而作为企业需要学会选择,在什么样的地区、产业集群进行怎样的投资?与产业价值链条密切相关。

在金融变局之下,地方政府的开发区发展思路以及产业变迁的思路是重中之重,因为,方向错误或者低效的产业集群在金融变局之下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经营困难,甚至是灭顶之灾。而与此同时,方向正确并且高效的产业集群可能将迎来快速

发展和升级的难得机遇。如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应成为一个最重要的产业话题。

那么,我们就举例来看看“群居价值链”的本质是什么?

找到你在产业生态链里的位置

我们在各种场合从各种角度听说着日本丰田汽车的零库存模式。这种所谓的零库存其实并不是真的没有库存,而是说库存的分布不是在丰田,把库存分布在它的零部件供应商手里面,形成这种产业生态系统靠的就是“群居价值链”。

丰田的零库存,是指它的零部件库存和成品库存量都非常低甚至趋于零。产成品库存低是因为产销两旺,生产出来以后销售通路非常顺畅,需求很快可以从生产环节转移到分销和零售环节,甚至是根据销售订单反向拉动生产制造与零部件采购。因此,丰田的零部件库存很低,因为它把零部件库存都分布在上游配套公司那里了,根据生产情况,小批量、多批次地快速采购。

丰田的“群居价值链”模式,本质就是打造以丰田为中心的产业群模式。

通过丰田的微笑曲线图可以看到,就是从研发、零部件的供应、组装、营销、分销、零售,最后到售后服务的这样一个曲线,就像一个人微笑的脸。横坐标是产业链的序列,就是从上游到下游的各个价值环节,而纵坐标是附加价值的高与低。我们看到,在这样一个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制造环节,它的附加值是最低的,利润是最少的;而在研发和零售与服务环节,它的利润相对是比较高的。

从丰田的微笑曲线可以看出,配套企业是处于整个“群居价值链”中的哪个环节,就值得大家去思考,各个环节需要的资源和核心能力不同,处在每一个环节的竞争态势也是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资源去选择。

当“群居价值链”高效运转起来时,其力量和价值相当可观,虽然它可能是数千家企业的集群,但是,因为将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大家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把自己的短处屏蔽了。因此,整个价值链的运转效率非常之高。而且,这样的群居价值链中的企业,无论大小,由于已经形成了整体,所以抗击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也非常高。

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其实就是要建立区域产业集群的软硬能力,通过核心企业的带动效应,建立高效并有序的“群居价值链”。

联合战略,没有输家的博弈

在西方发达国家,联合、并购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发展过程当中必须去思考和利用的一种模式,它没什么可稀奇的,也不是多么有创意的、特立独行的做法,它是一种商业的常态,是一种通常的手法。

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最近把框架整合案例整理出版为一本管理书《智弈——没有:

输家的博弈》。非常全面详细地阐述了分众与框架、框架与8家公司的整合过程。我希望这样的一个经典案例能够被更多的企业家所熟悉与了解,更希望能够被更多的企业家所推崇与实践,因为中国的企业最缺乏的还是“联合意识”。

分众传媒的快速发展是因为它的并购、它的联合。尤其是框架传媒收购8家公司,以及分众与框架重组的案例操作时间非常之短,涉及的收购金额非常之大,而且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都非常满意,大家实现了多赢,这是非常难得的案例。

中国企业界需要形成一种联合的社会氛围,一种合作的价值观。延展开讲,这不仅对中国企业应对金融变局裨益颇大,甚至对国人的价值观与社会氛围都将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这也是我为什么对这个案例如此推崇的原因所在!

中国企业过去在“一个人是一条龙,三个人是一条虫”的宿命之下,我们的联合之路走得很不平坦,我们对联合没有强烈的信心,而框架在短短的一年之内整合了8家地区公司,转手又和分众进行合并,而分众连续合并了框架、聚众、好耶等一系列的公司,统一了户外电梯广告市场,这个经典的案例告诉我们各位读者,联合是行得通的,联合战略在中国是走得通的。

为了股东的价值、员工的价值、客户的价值、合作伙伴的价值,应该给企业找一个更好的婆家,找一个更好的娘家,也就是融入一个大的平台,融入一个产业生态系统。这才是企业家对企业的终极责任,才是真正对企业负责。死抱着不放,通

常不是在对企业负责,更不是在对员工、客户、合作伙伴负责,往往只是在考虑自己的感情与感受。

金融变局下的企业现金流战略

看图说“病”:三种企业现金流常见病

如图所示,横坐标代表存货增长率,纵坐标代表的是应收账款增长率。我们设定一个增长率的安全标准,假设是50%,如果增长率超过50%,就属于高风险范畴,低于50%就属于正常方式。结合不同的行业或是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个安全比例是可以调整的,这里的50%只是个示范数值。

当存货增长率非常高,超过50%,但应收账款增长率很低,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叫“肠梗阻”,都堵在肚子里了,也就是库存增大,应收账款还比较健康。这时,就要加大库存的流转速度。

那么,如何加大库存流转的速度呢?绝不仅仅是狭义地降价、促销、搞市场活动,或是简单地归结为备货备多了,而是需要在战略层面上深入地探讨。产品销售不畅是我们的产品定位上出现了问题,还是我们目标客户的定位不精准?或是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不够?在另外一个象限也就是“拉肚子”象限,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库存增长率并不高,库存还是很良性,但是,应收账款增长率却比较高。我们形象地比喻为“拉肚子”,也就是货进来以后都被输送出去了,被消化掉了,但是钱收不回来,就像拉肚子的时候,营养不能被有效地吸收和转化。

怎么治疗“拉肚子”现象?核心还是要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应收账款无法回收。

到底是下游销售不畅,产品都积压在渠道当中?还是说产品已经实现了最终销售,但最终用户或是渠道占压货款?如果是渠道销售不畅,这是通路的问题,但最终还是我们自己的麻烦,所以一定要妥善解决。千万不要以为把货塞给了下游,塞给“下家”就完事了。其实,这恰恰意味着风险的开始,货在自己手中毕竟还可以有效地管理、控制甚至是变现,而一旦塞给渠道,但钱又回不来的话,那可真的是欲哭无泪。因此,只有帮助下游把整个销售流程走顺,实现了最终用户的回款,整个销售环节才算是真正的完成。

在这两个现象之外,还有两种相对极端的现象。一种现象是企业运转非常良性,库存增长也很正常,应收账款的增长也很正常,这对企业经营者而言当然是一个好时光,当然也要随时做好各类风险的防范准备。

另外一种极端的现象,则是很恶性的一种状况,就是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库存大幅增加。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肝硬化”,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企业经营者要相当地警惕,进入全面紧急战备状态。企业不仅要警惕自身出现这种“恶性疾病”,也要警惕合作伙伴出现“肝硬化”的症状。如果风险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企业仍然希望和合作伙伴保持战略的合作,那就要尽快进行充分沟通,针对各种可能的情况拿出预案。

如果这个风险已经严重到无法承受的地步,意味着再持续下去可能会被合作伙伴拖垮、拖死,或者双方只是普通合作关系,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尽快落实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清欠”,及时收回欠款,因为,这个款再不收可能将来就收不回来了;第二件事情就是要清理过往所有的担保,你是不是给它担保过?担保视同于有债务,一旦它完蛋了,你就得替它承担这种债务。这种情况对企业是非常被动和不利的。因为,一旦出现了“肝硬化”的情况,尤其是在当前宏观经济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银根日益紧缩、融资利率日益上升的情况下,治理难度将非常大。

如果说企业恰恰非常不幸地处于这个象限之中的话,我们就要立刻采取行动:第一,是多方融资,各种想得到的、想不到的融资手段都要用上,通过尽快输血来解决企业资金链的问题,防范资金链断裂的猝死。第二,就要开始积极寻求被并购、被资产重组。通过并购去融入一个新的循环,被并购总比破产要好。通过主动地选择,被一个有实力的机构重组,休养生息后可能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而实现更大的价值。第三,就是积极进行债务重组,与供应商、债权人进行债权重组,帮助企业渡过短期难关。

企业特种病:金融猝死

谨防现金流病还要看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资产密集度。

所谓资产密集度,就是作为企业每年新增的投资,尤其是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在金融变局、银根紧缩的态势之下,要让企业保持健康的现金流,就要尽可能减少固化的投资,让我们的资产具备随时变现的可能,而不是把

所有的钱都固化在固定资产上。否则,一旦遇到银根进一步紧缩,或者遇到还贷高峰的时候,就会马上猝死!所以说,现金流安全是第一位的,加速资金的周转是核心。

为了避免猝死,企业要坚决避免“短融长投”,就是用短期借贷的方式进行长期投资。

这种投资模式,是我们中国很多企业缺乏金融常识的一种做法,或者说是缺乏风险意识的一种做法。短融,通常是银行一年期以内的流动资金借款;而长投,往往是大的生产线投资,往往要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收回投资,或者用这些短期资金去炒作房地产,去买地、去盖厂。“短融长投”一旦遇到了国家宏观调控和银根紧缩就是致命的,这时候,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

金融变局下的企业创新战略

空手套白狼?值得学习的ITAT

ITAT,服装零售连锁企业,在2004年创立,当年开设了全国8家门店,总销售收入仅仅是546万元,而到了4年以后的2008年,预计的开店数量将达到1000家,总营收超过40亿元。

ITAT为什么能够在这几年里像坐火箭一样快速地增长?最核心的原因是ITAT 开创性地采取了零场租、零库存的“双零方式”,使其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可以实现快速地扩张。

ITAT找到商业地产商,通常是百货商场,跟他谈,如果我只是付固定的房租给你,这事情多没意思啊!一种可能你房租太高我交不起我就不来了,你的房子还是空着;还有一种可能是我来了以后赚钱了你只拿了个房租,你多亏啊!

如果我给你15%我的销售额分成,你算一算账,是不是想象空间更大啊?你如果每个月收固定房租是3万元,可如果我一个月服装销售额达到了100万元,我给你15%的分成,你就能拿到15万元,远高于3万元的固定房租。你对你这个地段的销售量是否能达到100万元是心里有数的,这样一来你不是更划算吗?

这种商业模式的设计当然会有人不同意,但也有一些人会同意,这样,零场租就实现了。同时,ITAT又去找到服装生产商,跟他们谈,你看你们过去加工生产一套服

装赚得太少了,一件衬衣人家卖100元却只付给你15元加工费,你基本上不赚钱。所以,我建议我们应该建成个战略联盟,你把服装在我的店里进行销售,卖完衬衣以后双方按照一个比例分成,比如说50%,如果我一件衬衣卖100元,50%分成你拿走50元,而如果按照加工费分成的方式呢你才能够得到15元,里外里你算一算,应该是按照这种分成方式会赚得更多,更有想象空间。当然,依然会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

ITAT就通过这样一种分成模式,吸引到了一大批愿意参与到更大价值创造体系中的商业地产公司和服装生产公司。

ITAT的创新模式使得自己作为供应链“链主”的资金周转压力大幅度降低,掌握了资金周转的主动,在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更显弥足珍贵。

我们看到,ITAT通过这样一种战略联盟实现了和服装生产商以及商业地产公司的完美组合,形成了一个产业联盟,一个产业生态系统,从而广受资本市场的关注。

商业模式创新,传统产业中的大机会

中国与美国的投资机会不一样。美国的传统产业已经极为成熟,比如说像PPG这样的模式在美国就已经有很多年了,所以,在美国只能投高科技,传统产业已经很少有机会了。但中国则不同,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在孕育巨大机会的同时,庞大的传统产业如果用创新的商业模式来改造、重组、颠覆、超越,也会有巨大的投资价值。风险投资现在对中国传统产业的创新商业模式非常关注,甚至已经超过了对高科技行业的关注,而我们各个地方政府、各个产业集群、各个企业就更应该实质性地推动与实践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技术创新,中国企业也有可能

在追求商业创新的同时,我们同样不可忽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互为推动。

通过建国以来数十年的积累,中国的基础科技能力建设一直都是居于世界前列,我们前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拿出来进行消费和享受,我们都投入到了重工业体系的建设之中,都投入到了基础科技的研发之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

天,中国的基础科技研发能力在世界已处于前列。而大量的“海归”回国,或者将联合实验室直接开办在国外,都使得我们的技术研发在方法论上、在技术的领先性上与国际同步了。

中国不仅是制造业工人的成本有竞争力,而且,研究开发人员的成本也同样有竞争力,甚至竞争力更大。

我们从很多跨国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规模一再扩大就可以看出个中端倪,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本土市场潜力之大,需要进行本地化研发,而越来越多的中国研发中心在为全球研发服务,因为中国的研究开发人员性价比最高。

同时,越来越多的为全球医药、IT、汽车行业提供“研发外包”的公司在中国涌现,并且发展相当迅猛,因此,中国不仅是一个初级产品的“世界工厂”,也是具有强大研发能力的大国,中国企业要坚定发展信念,拥抱技术创新。

尾声

中国企业的三大产业出路

面对金融变局这样的一种宏观经济环境,处在区域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总的来说有三种主要选择。

第一种是通过与产业整合者的协同,实现价格变现,良性退出后寻求新的投资领域。要有效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企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并购谈判能力,地方政府也应给予足够的配套政策支持,比如说对一些历史账户的处理,对历史税收政策变化以后遗留问题的处理,对过去不规范状况下法律法规问题的有效解决等等。

第二种选择就是通过调整自身的结构特点,重新定位,寻找到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完成自身在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价值获取,以此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种是通过自身的创新与努力、政府的扶持成为引导本地区产业中的主导型企业,通过对外的市场拓展、品牌塑造,建立起具有市场影响力和产业链号召力的优势品牌,以此为龙头,引领和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原文见北京出版社《生死转型》一书)

面对经济危机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经济危机我们该怎么办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的东西,同时也存在很大的薄弱环节,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避免。那么面对经济危机我们应该怎么办? 当前国际的经济形势是市场经济低迷,生产相对过剩,失业加剧,工作难找,产能过剩,产值下跌。这次经济危机最初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开始,波及欧洲之后迅速向全球扩散,如今生活的我们也感受到了经济危机带给我们的影响,各行各业都不景气。 那么面对此次经济危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作为新亚的一名员工,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企业面对的困难是暂时的,而未来的前景是光明的,因为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危机是有规律的出现有规律的消亡。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企业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同心协力渡难关,真心实意搞生产,我们首先要坚定信心,在我们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我们要团结一致各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应对这次经济危机。 1957年出现了战后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而这次经济危机也是影响到了全球。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次经济危机令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失业人口达到400多万,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也是缓慢的,先后经历了衰退、恢复。滞涨等阶段,但是最总这次经济危机还是过去了,而美国也在经济危机后迅速发展起来。经济危机的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1929年之后的10年大萧条就是很好的实例证明。2008年全球经危机开始,影响到世界。进而波及到我国的出口行业,最近几年又影响到我们国内的多个行业,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是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 经济危机也不都是坏的方面,同时对于企业也有好的因素,经过经济危机的洗牌。那些技术水平低,生产落后,恶意竞争,实力不足的企业会被淘汰,而那些通过革新技术,加强管理的企业能过存活下来,并在以后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现在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境况,只要我们团结一致,走过这个寒冬,那么我们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最后的春天一定是我们的,最后的胜利也一定是我们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企业就像我们的家一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存亡齿寒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我们大家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2018-2019年企业热点负面舆情十大特征及舆情处置八大陷阱研究报告

2018-2019年企业热点负面舆情十大特征及舆情处置八大陷阱研究报告 2019 年 1 月

前言 (2) 一、2018 年企业热点负面舆情十大特征 (3) 特征一:自媒体平台成企业负面舆情主要曝光源 (4) 特征二:民生类企业为企业负面舆情重灾区 (5) 特征三:在华跨国企业负面舆情事件频发 (5) 特征四:企业管理与客户服务类舆情压力较大 (6) 特征五:负面舆情凸显?企业关键人?效应 (7) 特征六:回应时长或影响舆情热度值 (7) 特征七:敏感性事件回应次数以3 次以上居多 (9) 特征八:企业回应层级趋高,方式更趋多样化 (10) 特征九:企业舆情处置效能仍有增强空间 (11) 特征十:企业形象修复工作收效甚微 (11) 二、企业舆情处置八大陷阱 (12) (一)舆情监测陷阱 (13) (二)侥幸心理陷阱 (13) (三)应对态度陷阱 (14) (四)应对方式陷阱 (14) (五)回应时间陷阱 (15) (六)口径发布陷阱 (15) (七)回应文本陷阱 (16) (八)舆论引导陷阱 (17) 三、2019 年企业舆情管理工作探索与启示 (17)

2018 年,中国市场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政策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9 年营商环境报告》表明,中国的营 商环境在全球 190 个经济体中的排名,从 2017 年的78 位跃升至 2018 年的 46 位,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企业信心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公众舆论监督与权益保护意识愈加增强,企业热点舆情事件频发。 类型多样的互联网企业扩张迅速,其被忽略的舆情风险陆续浮出水面, 引发公众对整个行业过于关注收益和流量的担忧。较之新兴互联网企业,更为稳重的老牌企业也颇受负面舆情的困扰。舆情曝光后,一些传统企 业并未转换思想,公开回应时一味强调自身价值与贡献,试图以强大的 正面宣传平息负面舆情,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在日常舆情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 2018 年 涉及各类型企业共计 99 个热点负面舆情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 出了?2018 年企业热点负面舆情十大特征?和?企业舆情处置八大 陷阱?。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的解读,向公众提供一个感受 2018 年中 国企业舆论环境新特点、新变化的视角,以期对企业 2019 年的舆情 管理工作有所启示。 通过本报告可以看出,2018 年,企业管理、客户服务、安全事故、食品安全、隐私保护等话题的负面舆情热度较高;与大众生产生 活关系密切的民生类企业成为负面舆情重灾区,其中尤以服务类互联网 企业负面舆情最为频发;在华跨国企业负面舆情事件频发;因?企业关 键人?丑闻而引发的负面舆情事件有所增多;面对危机事件,多

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方法分析

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方法分析 (一)经济危机的实质及爆发原因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其特点是: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是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具有了周期性。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其间所经历的时间便是一个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从周期性来看,经济危机的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最基本的阶段,它既是上一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又会落后于生产的增长,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市场上的商品再度严重过剩时,就不可避免地再一次爆发经济危机。总之,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得到暂时的,强制性的缓和。并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加强,第三世界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这些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变化,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许多新的特点: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小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再生产周期各阶段的交替进程不甚明显,各阶段的特征减弱;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再生产周期中的经常现象;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相互交织,危机阶段物价任然上涨。 具体来说产生经济危机的原因是这样的:工厂堆满库存,经销商仓库堆满库存,加上其他商人的囤货,整个(批发)零售市场供大于求.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过剩。这种局面是由上几年的整个(批发)零售市场供小于求,物价上涨,大家都赚了大钱(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经济繁荣)造成的. 现在,经济危机正在悄悄开始(但任何人都不会发现,这些人还都沉浸在经济繁荣之中).因为整个批发(零售)市场供大于求,所以物价缓慢开始下跌,越是物价下跌,厂家和商家就会越恐慌,于是又形成了新一轮物价下跌和抛售. 这个时候,工厂接不到订单,于是大部分工厂就停产.政府在这个时候税源开始减少,因为厂家停产.商家亏本,他们就无法缴税(政府是根据厂家,商家的利润来纳税的),所以,为了维持政府的日常开支,公务员的工资和给失业者补贴,政府必须要印钞票,举债(政府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印钞票),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通货膨胀".

企业如何才能在经济危机中求发展

企业如何才能在经济危机中求发展 一.题引: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正在一波波向世界各国扩展。在我国,八万家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近日,又一波企业倒闭潮又在我国卷起。” 二.现状及分析: 八万家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是因为在当前外在经济的影响下,本身缺乏竞争力,缺乏资金,技术,,等等因素才导致最后的结果。 1.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因为管理不善或者资金链断裂的原因倒闭的不少,倒闭企业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忽略了主业,过度扩张,进行了产业的多元化投资,或者主业本身就不强、不大,没有技术及质量优势。 2.那些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小企业,只能在市场经济很好的环境下才能获得生存,一旦市场经济出现浪潮,在价格战中很容易就被淹没,倒闭破产在所难免。市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 3.要在今年这样的环境下保持增长,须有性价比高、品牌效应好、附加值高的产品。把产品做专、做强,使产品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才能在危机中站稳脚跟。 三.在危机中求发展: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话题。依靠创新,我们才能在这场风暴中找到机遇。在“寒冬”中站稳脚跟我市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发现,不少企业“安然无恙”地按照既定方略前行,化解危机为机遇,有的甚至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过倍的逆市飘红。 做好前瞻性技术产品研发必须意识到科技创新应对抗击风险的厚重力量。企业若想既做大又做强,就必须高瞻远瞩,提早着手研发能够引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金融危机冲击市场时,旧产品已经提前自我淘汰,新型产品依靠独有技术形成“逆流而上”,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在产品研发前,通过市场调研找准定位,把产品的成本消耗、流程设计、上市价格以及产值和利润等做出精准预算,这将成为市场拓展中新的创新增长点。 1、自主创新,把握机遇 金融危机的到来是一个机遇,验证了自主创新、练好内功,是增强发展的后劲,应对危机的根本之策。创新,意味着拥有逆势之下突围的话语权,意味着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应该是产业链末端的传统制造业,要承接国家扩大内需的“东风”,反而迎来了绝好的发展机遇。不可否认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依靠自己的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抓住目前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制造优势,从靠扩张、外延式的发展转向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企业利润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明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算没发生金融危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也很容易被淘汰。

企业如何应对危机

以信任和信心直面危机 ●刘瑞旗:用信心赢得信任 首先,真正的财富在哪里?真正的财富在别人的记忆当中,你有信誉了,人家信任你了,人家会愿意把财富给你,在市场经济中体系中“信任”尤其重要。在企业的发展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什么?关注别人对你的记忆。你要发展的话,一定是别人对你的信任,所以你不管碰上什么风险,碰上多大的危机,你会比别人好。因为信任就是别人对你的记忆,不管是在什么样的阶段,都会为这种记忆付钱的。别人对你的信任从另一种角度上说,是取决于你的信心。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再有信心也没有用了,信任是永远在自己平常的心中建立起来的,信心就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你就是要成为第一,你要保持你的第一,你就是第一,如果你今天不是第一,你要努力地成为第一,如果你今天是第一,你怎么样永远保持你的第一,这很重要,这就是信心,不是说今天有危机我们就要增加信心,没有危机了就不要信心了。你看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未来世界没有给第二留下位置,你一定要成为第一,至少你要在成为第一的状态当中,增加信心。今天我不是没有关系,但是我要在成为第一的状态当中,不断的成长,那你的信心就有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别人的信任是通过你成为第一的概念,你成为第一了,会得到更多的信任和信赖你的人。 ●沈健:沟通达成信任 信心最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的订单在下降,我们的盈利也在下降,很多的员工非常担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搞了一些相对比较不正式的沟通——如“金融危机沟通午餐会”。

由高管出面,结合他们自身的经历,用他们自己的经验跟员工以聊天的方式进行沟通。而且这些非正式的沟通中,老板说的话比较直接,员工感觉到自己的饭碗跟金融危机的关系密切相关。员工非常震撼,他就会马上落实到行动上来,他相信今天的努力是给自己的饭碗挂钩的。另外公司还通过多种渠道鼓舞士气——很多公司今年的新年年会都取消了,但我们却计划把新年年会办好,而且要“大张旗鼓”办“诺基亚的奥运会”——在国家的体育馆,请真正的奥运冠军来和大家沟通,以弘扬拼搏奋斗的精神(当然费用是其他环节节省下来的)。我们有一个口号是“你能做,而且能做得更好”,我们要鼓励员工继续保持信心,我们明确告诉员工,我们是不想裁员的,我们是跟大家同舟共济的,但是你们要努力,你们每一个人一点一滴的成果加起来就是企业总的竞争力的体现。 裁员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李玉卿:高层降薪不裁员 作为国有企业,它有三个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比较起其他的企业来可能更重一些,所以我们裁员的可能性不大。企业裁员了,往社会上推,这也不是一个办法。从我们企业情况来看,假如说你裁员了,也解决不了面临的危机问题,只能使这个企业没有信心,给社会增加负担,给社会造成不稳定,所以我个人理解,裁员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是管理层降薪什么的,降薪不裁员。我个人理解危机是两个意思,首先是“危”然后是“机”,危险和机遇。危机的时候也是有两面性的,你要利用这个机会,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对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机会。

新企业面对行业强势企业如何竞争

新企业面对行业强势企业如何竞争 很多人突然发现某个行业前景不错,而且也听到了不少成功的案例,甚至是身边有人赚到钱的故事,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人家行,我也行,人家能做成,我也能做成”的想法,于是乎热情高涨的开始投身到这一领域,经过一段时间打拼突然发现和当初想象的预期完全不同。问题出在哪里?因为不少创业者,往往模仿行业内领导者的产品、服务、运营模式,在价格上采取低价策略进入市场,以期能以物美价廉的方式吸引到客户。就像家纺龙头企业——罗莱家纺,众多的竞争对手甚至连选择印刷品印制公司都选择罗莱物色的供应商,但是结果呢,绝大部分模仿企业业绩远不如罗莱。这里我要告诉各位正在创业以及打算创业的各位朋友:创业不是仿业,创新才是出路,创业是创造一个新的事业,创业就是要不走寻常路!山寨和模仿在刚开始创业阶段是需要的,但是你忽视了以下的问题:模仿无比较优势:行业优胜者已经获得了先发优势和竞争优势,亦步亦趋跟在更在老大后面,在强者擅长的领域,想法和做法都雷同,最多喝点汤。行业最终发展双寡头:经济学早就证明一个行业最终会向垄断发展,而大部分企业都会成为“炮灰”,如中国的家电行业从80年代末的2万多家,到现在的1000多家,而形成行业影响力如海尔、美的、长虹等不超过7家。如果你在行业的最终命运是做炮灰,现在山寨赚点小钱没问题,如果你想进入行业前三甲,有肉吃,进入前10名发展下去的话,模仿就不是长久之计。消费者注意力有限:现代认知心理学已经表明,人的大脑只对新奇的东西表示兴趣。拒绝重复和无聊,如果你的企业

也是和其他竞争对手做法雷同,那么对消费者而言并没有带来什么价值,还是习惯性消费购买已经知名的品牌。同时现在已经进入到眼球经济,7秒钟决定是否购买,没有鲜明的形象,消费者没有产生购买的神经冲动,你只是模仿对手的包装和品牌形象,只能被认为是山寨货,无法进入主流市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由于根据当时市场环境,采用了适当的营销策略饿商业模式取得的,现在仅仅模仿其表面的一些的行为,而脱离了当时的环境和情境,不考虑当下自身的具体状况,只能是邯郸学步,正所谓年年都有企业学海尔,但是海尔永远无法被超越,也没有因为谁学海尔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一切都要从具体环境和背景来因地制宜的来运作,时过境迁,再做过去的一些过去的成功经验来解决未来的问题,往往没有效果。找到你创业的利基点和差异点在哪里?我们知道台湾首富王永庆的故事,当初创业时做的是卖大米的的小生意,别人的做法往往是开个米铺坐等客户上门,而王永庆却能主动去各家各户推销大米,顾客可以享受便利,不用抗着大米回家,在家就能吃到送来的刚刚磨好出壳的大米;其他人在大米中掺杂石子,以次充好,王永庆却把大米本来就含有的一些灰尘筛出来,而且也不加高价格,让顾客马上感觉不同,物超所值;更为难得的是,王永庆可以根据每家人口多少,自动算出哪天大米吃完了,然后在那天把大米主动送过去,让顾客感到贴心;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有的顾客经济不太好,王永庆可以赊账,到顾客放薪水的那一天再来收米钱,超越顾客期待,感动顾客,从而从一家小米铺发展成为台湾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富豪。卖大米这样不起眼的小生意,不但没有模仿

浅谈经济危机的成因和应对措施

浅谈经济危机的成因和应对措施 摘要:2008年,随着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经济带来较大冲击。本文用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阐述此次经济危机的本质原因,并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就自己的观点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消费模式 2007 年8月8 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为序幕,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大幕。次贷危机爆发后,其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危机波及范围迅速扩大,进而引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于此次危机的成因,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而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所在,这个基本矛盾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外在表现是:平均利润率下降、资本和人口的相对过剩及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所必需增加的投资是通过资本积累得到的,而资本积累的实质是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进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从危机发生的时间和影响的范围可以把它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20 世纪之前,这段时期内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国与国之间不具有或很少具有联动性,因此,这些危机不具有世界性危机或区域性危机的意义;另一类是发生在20 世纪之后,从20 世纪至今所爆发的几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波及了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而从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上看,也可以把它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1929 年经济危机之前,这段时期资本主义各国信奉的是自由主义,政府对于经济的运行不进行干预;另一类是发生在1929 年经济危机之后,各国政府对经济运行采取宏观干预措施,以保证经济的增长。资本主义学者也意识到正如马克思所论证的那样每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但是,对于如何解决经济危机他们却一直束手无策。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将凯恩斯主义正统化,采用其理论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以保持经济的发展。但是,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改善很大部分是建立在大量的持续增加的债务上的。为了刺激总需求,不仅提高政府的债务,而且提高消费者的负债水平。政府和消费者信贷消费的增加有效刺激了总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企业也迅速增加其负债水平。这种迅速增长的债务状况不仅出现在企业之间,也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与国家之间。这种循环最终造成一个后果:当一个主要债务人无法分期偿还或无法偿还债务时,债务拖欠的连锁反应就形成了。这样,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就以金融市场为纽带连接起来,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的波动就会引发世界经济的波动。次贷危机表面上是由于大量信用违约的次级贷款造成,但究其根本,实质上仍然是美国的消费相对不足。借助于增加负债的消费需求是永远无法满足于供给的扩大的,而且当消费者无法借债偿还债务或分期偿还债务时,债务拖欠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就造成如下后果:消费者的消费由于过度负债而冻结,企业由于产品无法销售和债务拖欠而出现巨额亏损或破产,大量失业人口的出现及收入的降低进一步降低总需求,这一循环持续的表现就是经济危机。 在关于经济危机问题的分析中,尽管产生经济危机的原因可能是多元的,但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评述1 2007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9年全球GDP 增长率将降至0.5%,其中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为-2%。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刺激经济举措,以应对二战后最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刺激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数额之巨,为世界经济史上所罕见。在危机刚刚爆发之后,主要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救助金融机构,防止金融危机再度恶化。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到实体经济,主要经济体应对措施的着力点在于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阻止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复苏;金融危机已将全球经济带入了未知的境地,展望未来,主要经济体刺激政策的着力点还落在扶植新兴产业,提前谋篇布局,抢占制高点。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促使经济回暖,但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全球经济走出衰退,尚需要更多的后续政策支持,现有经济刺激政策中的缺陷将在未来逐渐凸现。 主要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 1. 金融救助方案 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 1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专题报告。参与讨论并提供材料的成员包括:张明、姚枝仲、李众敏、郑联盛、曾省存、马锦。执笔人为何帆。 June. 1, 2009 https://www.docsj.com/doc/981182589.html, Policy Brief No. 09038

稳定报告》估计,全球金融体系因亏损导致的资产减记约为4.4万亿美元。按照2008年的水平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的减记规模相当于37年的官方发展援助,美欧金融机构的资产减记规模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的13%。 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三管齐下”,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入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非常规的政策,实施全面的金融救市方案。第一,从资产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亏损严重,不得不低价抛售金融资产,导致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救助的办法是政府出资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第二,从负债方来看,危机之后金融机构纷纷“惜贷”,导致金融市场上流动性短缺,救助的办法是各国央行通过各种形式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试图缓解信贷紧缩的困境。第三,从所有者权益来看,遭受损失的金融机构不得不减少自由资本金,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救助的办法是通过直接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注入资本金,实施“国有化”控股。 美国的金融救助政策最早强调购买不良资产。2008年10月,美国政府通过的紧急经济稳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中就包括高达7000亿美元的不良问题资产救助方案(Troubled Assets Relief Program,TARP),用于购买金融机构问题资产以及帮助金融机构注资。为了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流动性,美联储还推出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相对而言,美国在向金融机构直接注资方面,因为担心有“国有化”嫌疑,表现较为迟疑。欧洲在金融救助政策方面则较强调政府通过注资获得金融机构股权。比如,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向富通集团注资112亿欧元,英国向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三大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向六大私营银行注资105亿欧元等。在这些注资方案中,以英国的方案最具代表性。英国向本国银行注资后获得的是银行的优先股股权,因而英国政府虽然是被注资银行的股东,但不干预银行的经营活动,只享有优先分红的权利。英国政府还承诺,一旦对这些问题银行的注资在未来获得盈利,会把这部分盈利注入社保体系。在问题更严重的冰岛、瑞典,政府甚至直接接管金融机构,实施完全的国有化。欧洲各国政府一般不直接购买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现在看到的案例主要是2009年3月7日英国政府接手该国第三大银行莱斯银行集团2600亿英镑的“有毒资产”,作为交换条件,政府对该行持股从现阶段的43.5%上升为65%。日本的金融机构经营较为保守,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损失相对较少。日本也采取了收购不良资产、注资等方式帮助出问题的金融机构,但规模相对较小。比如,日本用于收购金融机构问题资产的资金约为10万亿日元(约1000 2

(营销策略)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营销策略

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营销策略 本文详细论述了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营销策略。 本文重点论述在短缺经济、通货膨胀经济,过剩经济这三种环境下企业的营销策略。 1企业在短缺经济时期的营销策略 有些特定行业常常会遇到需求过度,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当许多行业同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时,我们则说出现了一个短缺经济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企业应该对营销策略作出必要的调整。而下面两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第一种是不计后果地减低营销额,大幅度提高销售价,降低产品质量,削减新产品的研制,减少顾客服务项目与内容。根据客户的支付能力分配产品的供应,减少市场调查、广告及推销走访等的开支预算,淘汰利润较低的产品,但是所有这些行为都只是为了获取眼前利益。一旦恢复正常,许多顾客就会转向其他供应者。 第二种是一如既往,按常规营销。他们认为短缺状况只是暂时的,企业仍然生产与原先同样的产品向老顾客销售,只是适当提高一点价格以弥补成本的增加,用于广告、推销队伍和市场调查的开支,仍同以前一样多,只是广告信息略加改动而已,这些措施尚能短时间维持企业的净利率和在顾客中的信誉。但从长远的观点看,这些做法却难以改善企业的最终境况。 在严重短缺时期,需要采取第三种方法,即战略性营销调整。企业应成立一个委员会,负责预测短缺的前景,并确定改变客户组合和营销组合的方案。

1.1客户组合——通常在一个企业的全部客户中,只有一小部分客户的业务量,就占了企业销售额的大部份(即所谓的20-80惯例)。大多数企业都把自己的客户根据其销售额,销售增长状况,盈利状况和业务往来所花的费用,分为A、B、C、D四类。对A类客户,只要他们的需求量不是大幅度超过原先的订货水平,就满足他们的全部需求,对B类客户,按原来订货水平,供应80%的货源,对C类客户,只供应原先订货水平的50%的货源,对D类客户,只供应原先订货水平的20%的货源。此外,第五位的就是新的A类客户,向他们供应订货量的50%。 1.2产品组合与设计——资源短缺和投入成本上升都会使企业产品组合中各产品的盈利率发生变化,企业就得把稀有的原料和燃料,都用于生产获利较多的产品。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一次检查,找出不值得再经营的产品,淘汰盈利较差的产品,同时,对新产品和现有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价格和营销额、费用等对每一个产品的需求进行优化,运用线性分析方法,就可以得出产品的最佳组合和最佳盈利方式。 1.3订价——供不应求的企业会碰到如何在客户中分配产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很有效的方法是提高价格,那些对产品有强烈需求的客户,能够承受较高的价格,这样也就使供与求很快达到平衡。企业对供不应求的产品价格提高多少,必须小心谨慎,至少需考虑三个方面的反应。第一个是政府可能制订限制涨价的规定,或提出制止涨价的警告。第二个方面是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价格措施限制了企业运用价格手段的效果,企业提价幅度不能远远超过竞争对手的提价幅度。第三个方面是顾客,顾客对企业重新定的价格是否公开或者太高会留下印象。短缺时期过后,顾客就会不再理会那些他们认为有价格欺诈行为的供应商。

企业如何应对竞争对手挖墙脚

企业如何应对竞争对手挖墙脚 6月1日,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如期进行。一向敢言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会上再次表露对同行挖人行为的不满:“国家要求创新,不是要你偷人。”今年4月底,董明珠在珠海举行的一个会议上自曝猛料:“去年曾经有一家国内知名家电企业的领导,带一个班子到珠海驻扎来挖我们的人。知道这件事后,我们派人去将对方打了一顿。”此消息一出,格力及董明珠招致骂声一片。(《每日经济新闻》6月2日) “国家要求创新,不是要你偷人。” 这话说得正气凛然、掷地有声,但仔细分析,其实经不起推敲。 董明珠董事长的语境里,“偷人”即“挖人”。创新当然不能和“挖人”画等号,但二者并非毫无联系。作为成功的企业家,董明珠肯定明白一个道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企业创新靠的也是人才。人才从哪里来?无非两种途径:一靠自己培养,二靠“挖”。“挖人”这个词,说得不好听叫“挖墙脚”,说得好听叫“人才引进”。 电影《天下无贼》里,盗窃团伙头目黎叔有句名言:“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黎叔也想自己培养人才,无奈手底下的人多是扶不起的阿斗,于是千方百计想拉扒窃高手王薄入伙。虽然黎叔的“挖人”计划最终失败,但他的“人才观”还是可圈可点的。 在竞争充分的行业,挖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不违法。很理解董明珠的愤怒,格力电器仅去年就有600多名技术人员被挖走——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分分钟就被竞争对手摘了熟桃子,搁谁都不高兴。但不高兴归不高兴,遇上这种事情,只要抓不住挖人企业的违法把柄,就只能干瞪眼。 如果一家企业既能自己培养人才,又擅长从别的企业挖到自己想要的人才,还能做到自己的人才不被别人挖,这才称得上是用人高手。董明珠董事长在培养人才方面表现相当出色,格力电器8000多名科研人员几乎全部是大学毕业入职后慢慢培养出来的,公司技术骨干平均年龄只有29岁,正是他们为格力创造出14000多项技术专利,以至于有人说格力电器是家电行业的“黄埔军校”。树大招风,你积攒了这么多优秀人才,就免不了有人想来挖,而如何应对竞争对手挖人,格力明显有些力不从心。

2018公司负面舆情报告

2018公司负面舆情报告 1054件负面舆情涉及124家样本企业,共享出行、文娱旅游与新能源汽车最多 面对负面舆情65.7%企业仍推卸回避 舆情风险度是指企业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或内部经营及管理环节中产生的不当行为、不良业务,通过大范围传播,形成公众关注话题,继而对企业前景与品牌带来损害。它是通过负面事件破坏力、企业应对效力两个维度评估。其中,判断负面舆情事件可能的破坏力涉及因子包括负面舆情传播广度、发酵深度、公众相关度、公众反应度等;判断企业应对效力,则主要考察负面舆情爆发后企业的应对机制,包括回应态度是消极回避还是积极担责,回应渠道是通畅完备还是僵化匮乏等。 在报告期间,课题组共采集146家新经济企业1054件负面舆情事件(同一主题记为一件),共涉及企业124家,平均每家企业出现8.5件负面舆情事件。其中,ofo共享单车、拼多多、饿了么等都比较多。 A负面事件破坏力 内容不当系文旅企业负面舆情共有的问题 从行业上看,共享出行、文娱旅游与新能源汽车为负面舆情的重灾区,物流服务、互联网教育与医疗服务行业的企业发生负面舆情频次较低。 通过将舆情风险环节进行分类,可以发现违法违规、经营业绩成为企业负面舆情的主要诱因。违法违规类负面舆情可能与部分新经济企业在灰色地带、监管不健全领域以资本利益为第一驱动相关,例如直播行业大尺度内容,短视频领域“流量为王”的思路,均是在这种价值导向下形成。经营业绩类的负面舆情可能与新经济企业业务模式的不健全,资本催动下的野蛮生长相关,例如ofo共享单车在急速扩张后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用户押金难退、新能源汽车行业因国家补贴退坡而陷入经营困难等属于此类问题。 将行业与风险环节交叉分析后发现,电子商务行业内企业负面舆情,主要以违法违规与产品质量为主,与行业前沿性、产品创新化存在一定关联。行业前沿使得大部分企业形成了先发展再监管的经营思路,部分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只追求速度,未完全成熟就上市售卖,进而引发质量问题。文娱旅游行业内企业负面舆情除违法违规外,多数与平台监管(平台内

员工应对经济危机的七种办法

员工应对经济危机的七种办法 全球金融危机使不少企业,感受到寒冬的提早到来,同时也实实在在的危及到职场一族,甚至是姣姣白领!企业裁员潮令普通员工顿感大势不妙,也使白领人人自危。身为职场白领,怎样才能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保住自己的工作,并且突出重围,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顺利?是职场一族人人思考的问题。面对如此巨大的金融危机,职场人士要想安全度过,必须采取积极稳妥的职业生涯策略,审慎做好应对,处理得当可以化危机为转机。为帮助职场一族化危机为转机,特为白领归纳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七种办法。 第一,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的情况之下,不少企业首先会采取降薪的措施,既然降薪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不妨抱着理解的心态,坦然接受公司的降薪决定,与公司患难与共。因为相比被公司裁掉来说,降薪已经算是退而求其次的莫大荣幸了。所以,请理解并接受降薪决定。 第二,经济不景气将使人人自危,要想保住饭碗,只有更加专注于本职工作,保持心情愉悦,不轻易受到传言的影响,排除郁闷和恐慌心理,全力以赴地对待工作,以突显出自身的价值,才可能给自己增加留下的机会。一句话,专注本职工作,突显自身价值。 第三,为企业创造直接价值是一个精明能干的白领所追求的。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如能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则不可能被老板裁员。 第四,加紧学习,提升实力,时刻保持职业危机感,除了学习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专业技能,还要积累一些可转移技能,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做企业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 第五,还要多加强人际沟通。当今职场,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能让自己更多一些地接触到一些信息和资讯,以便及时做好应对。所以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同时要力所能及且不显山露水地主动承揽更多工作内容,减少可替代性。这样做不仅能够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更可以兼任其他岗位的工作,成为“节约型人才”,减少被别人替代的机率。 第七,此外,在经济衰退企业大量缩减人员的时候,可能有一些优良企业仍然会大量招贤纳士,挑选精兵强将为企业储备人才,所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求职业生涯管理专家智慧支持,看准时机,跳向优良的大型企业,成就人生伟业。 总之,可以预料经济危机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就算职场白领们当前还没有遇到外在小环境影响到职业生涯,但也很有必要做好预防。上述七种办法对于白领在全球金融危机下自救自强应该有所帮助。祝职场白领安全地渡过金融“寒冬”,快乐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关于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的论文

关于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壁垒企业策略 论文摘要:随着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蔓延,及其对各国实体经济影响的日渐深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渐加强,形成了主动性反倾销反补贴壁垒,以及隐性绿色壁垒等本质为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新型贸易壁垒,本文研究新贸易壁垒对于我国经济市场的影响,并对我国企业应时国际贸易壁垒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长期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强大拉力,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贸易形势的日趋严峻,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各国为保障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或者实现某些特定目的而采取的各种贸易保护政策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全面。 一、金融危机下国际贸易壁垒的新形式 细数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所遭遇的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两种新形式: (一)主动性反倾销反补贴壁垒。 实践中,随着出口国为了销售多余产品、扩大出口或争夺国外市场,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将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对进口国某一产业的建立和发展造成实质性损害、威胁或阻碍,就会招致进口国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惩罚。有鉴于此,为了限制倾销而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是合理的,但如果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程度超过了其合理范围或合理程度,就会演变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而对正常国际贸易形成阻碍。而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卖体经济的破坏日趋严重,为了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进一步发展和强化反倾销手段,使得反倾销反补贴手段正逐步由传统单一、被动的对倾销造成损失所采取的弥补性贸易措施,向主动保护本国脆弱产业不受侵害的保护性贸易措施发展。 (二)隐性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口国为了维护本国工业的经济利益,凭借自身先进的环保技术,利用国际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觉醒,通过刻意提高贸易关税,如“碳关税”和非关税如环境标准、环境技术等手段,阻碍他国产品进人本国市场从而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为了保护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本国制造业,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纷纷表示计划征收进口商品的“碳关税”,迫使发展中国家采纳超出其资源偿付能力的环保标准,弱化其国际贸易的优势。可以看出,以“碳关税”为代表的隐性绿色壁垒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壁垒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措施 1.规范企业出口行为,防止恶性竟争 多年来,中国进出口领域经营秩序混乱,专业外贸公司和自营进出口企业各自为战,为

企业如何应对商业竞争

过去几年的商业生态,尤其是高科技行业纷繁复杂,变化多端,一个欣欣向荣、高速增长的世界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2016年又将是新的变革之年。 事实上,根据特瑞格的研究,2015年企业增速、合并与收购的步伐越来越快,早已打破2007年创下的4.6万亿美元的记录。 然而,我们看到的所有变化,崇高的估值和深刻的乐观关于软件和技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些企业的时候证明这些创新想法赚钱的能力,增加收入和盈利之路开始。 在最近几年里,与时俱变对企业来讲一直是一个挑战。财富500强的萎缩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1965年,财富五百强企业的半衰期为28年;而今天,半数财富500强企业的半衰期只有15年。 这种变化已经跨越了行业和商业模式。销售的产品公司已经演变成销售服务的公司,以软件公司为例,订阅模式收入增长率已超过了传统的软件许可模式。同样,服务公司现在正在销售产品。Jawbone最初销售降噪耳机,后来扩展到无线音箱,而现在则销售追踪用户活动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Shazam最初只是一款快速识别音乐的应用程序,而如今则是一款可以让用户获取在电视、电影、广告中的歌曲名称和艺术家的软件。 事实上,人们购买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Netflix将有着复杂算法的录影带租赁转化为电影推荐,收取每月订阅费而不是平台租赁费,这带动了市场的转变。软件、通信和媒体行业的订阅定价和免费增值模式已经慢慢走入人们的视线。 这一转变也在影响零售业。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但在很多已有多年电商经验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客户希望能在网上获得与实体店相同的购物体验。他们希望能够在网上购买,而在实体店挑选。那些在零售业获得成功的企业不仅仅在销售上有着充足的经验,他们还能对客户、库存、供应链实时可见。

我国企业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发布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证券时报网络舆情监测室今日发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境内企业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证券时报网络舆情监测室基于网络舆情参数和企业应对能力评估指标,综合了数百家家境内外主要媒体、知名网站和论坛,以及数百位意见领袖的热点事件监测结果,梳理出这12件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从危机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企业反应、信息透明度、善后处理、对企业发展的综合影响五项常规指标,与消费者、客户、供应商的关系,企业内部关系处理,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处理,企业与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关系处理四项特殊指标,对12件舆情事件中的企业舆情应对能力做出评估,结论是: 企业应对总体较为得体(蓝色警报):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事件,威立雅被指操纵水价事件,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 企业应对有待进一步加强(黄色警报):微软黑屏事件,谷歌中国“色情门”事件,百度竞价排名事件,国泰君安“高薪门”事件; 企业应对存在明显问题(橙色警报):黄光裕涉嫌经济犯罪被警方调查,中石化“天价吊灯”事件,“移动门事件”; 企业应对严重失当,存在重大缺陷(红色警报):通钢群殴总经理致死事件,三鹿问题奶粉事件。 一、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 说明:⒈危机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突出企业是否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常设机构并在此次事件中发挥了正面作用; ⒉企业反应,企业对于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的响应速度,主要反映的是企业领导人、新闻发言人在公开场合的有针对性的发言时间;企业是否随着舆情的发酵、矛盾的激化或转移,迅速调整立场、更换手法; ⒊信息透明度,强调企业利用官方媒体渠道以及互联网等传播工具,努力澄清事实真相,披露事件进展,进行舆论疏导,争取舆论支持和社会同情的举措情况;但信息必须是真实、完整的; ⒋善后处理,考察的是企业对由事件造成的消费者、员工及其他相关人进行赔偿、道歉及其他善后处理;恢复生产秩序和其他正常商业运作; ⒌对企业发展的综合影响,用于对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的综合影响力度进行评估,根据该事件对企业影响的良好、中性、负面、恶劣影响4级不同情况给予评判。 ⒍与消费者、客户、供应商的关系,考察企业在事件进展过程中,是否得到消费者、供

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2008年进入9月份,被称之为金融海啸的从美国华尔街发生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虽然此次经济危机最终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短时间内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面对国际上的经济动荡,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中国经济必然受到冲击,同时中国虽然在今年顺利完成奥运会的举办,但2008年对中国来说绝对是多事之秋,一些改革开放中深层次矛盾暴露出来,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已面临普遍的质疑和挑战,严重阻碍整个社会进一步发展和文明进步,中国社会发展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为此,执政者已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政府在十七大以后也采取了一些加大民生保障的措施,但在经济发展受到外界冲击,内部原有矛盾和问题又不断呈现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成经济和制度的转型非常困难,有学者提出以扩大内需的方式来抵御外部经济环境的振荡,维持经济持续增长无疑是可行和必要的手段。但具体如何操作,是继续以往粗狂的投资带动增长,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大大小小面子工程、腐败工程来实现内需扩大和经济规模扩张,还是遵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当前暴露的矛盾和弊端进行政策和制度上的改革和调整,解决整个社会进一步发展和上台阶的关键问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能顺利渡过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并以此危机为契机巩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当前形势下,有必要采取政策和措施有: 1. 加速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体制,完善全民的养老、医疗和失业救济制度,重点是全国性的信息网络建设。社保体制完善程度不仅直接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水平,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因此在社会出现重大危机时,往往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体现保障覆盖全面、分配更公平和公正、制度完善,而且其发展极其倚重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IT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因此国家在加快制度等软件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大全国性统一的硬件环境的建设来提高相关制度的执行手段,并且通过这个全国性网络建设来推动相关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相关IT行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因此通过扩大对社会保障网络投资来扩充内需比通过对占地资源大的高速公路重复投资以及各种面子工程建设来推动内需更有意义; 2. 加快和深化医疗、教育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医疗、教育保障制度,加大医疗、教育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增加政府提供此类公共服务的数量和品种,并提高质量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广大国民的后顾之忧,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其它方面的生活水平提高,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和内需。 3. 改进社会的分配制度,减少和遏制通过权利和社会资源垄断获得超额收益。具体措施有充分利用反垄断法,促进民生领域的市场竞争,降低广大民众的基本生存成本;此外通过改进和简化税收制度、削减政府服务收费项目也可以达到调整社会分配的目的。如减少部分税收品种和数量(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额等)也可使广大民众增加收益、减少支出而提高生活效率和质量; 4. 改革个人住房分配制度和房地产发展策略,对各类建筑物收取物业税同时由国家向公民发放住房公积金。针对目前房地产发展的问题,国家虽然采取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