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校后进生4篇

高校后进生4篇

高校后进生4篇
高校后进生4篇

高校后进生4篇

高校后进生第1篇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也逐渐趋向于大众化。然而高校的扩招也造就了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整体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波动,衍生而来的学业后进生的队伍也是日益壮大。由于学生学业后进,随机引发的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波动,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对当前社会的和谐和发展产生了较多的负面影响;通过日常表现可以发现,学生学业后进仅仅只是暂时现象,如果通过对学业后进生的教育引导以及心理干预,后进生完全有可能成为上等生或者优等生;只要帮助这些学业后进生找准自身的闪光点、找准自身的定位,认真分析其后进的原因,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机会,后进生的转化也无非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本文将从学业后进生的界定,国内外学业后进生的现状分析,高校学业后进生转化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后进生的基本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1、如何认识学业后进生群体

心理学中从行为上将群体分为正常群体和特殊群体,正常群体是指具备正常的德智体的能力,具备相对完备的自理能力,家庭情况良好,能独立的参加学校组

织的活动;通过教育工作者调研发现,这部分群体产生的后进生占据整体后进生的主导,他们大部分由于精神缺失,找不到自身的自尊和自信,成谜于网络游戏等其它媒介上,自甘堕落,从而荒废学业。特殊群体可以解释为:学生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造就了学生本人家庭上残缺、经济上窘迫、个人习惯不规整,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束缚住学生自身的发展,进而耽误学业,成为了学业后进生。

目前的高校教育工作者一般将学业后进生定义为学习习惯不好,纪律涣散、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就是老师口中的问题学生,并将这类学生打上标签,防止他们影响到潜在的优等生,但是文中需要强调这些学生没有生理缺陷等因素表现出的智力问题或者行为反应问题,也没有违法违纪表现出的道德缺失,主要还是当前教育体制下学业、品德上暂时出现比较落后,不能通过学业成绩来评价来定性学生后进与否。笔者认为后进生与非后进生是一种共存关系,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可以界定高校学业后进生主要进校之后当前体制下由于自身的不适应,从而导致学业落后,进而影响了他人、集体的负面评价,无关于学生智力和生理的缺陷,通过适度的教育引导和心理干预,一定程度上能改变目前的现状。

2、国内外学业后进生的现状分析

学业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国内,深圳福田教育

组,通过成功教育系统研究了学业困难生的转化,并以此成果获得了国家教育科研二等奖;2021年左右,曾出现了国内学者也除了大量的后进生转化的方法,如:鲁磊转化学生、关颖不良少年因素等,将后进生的转化逐步从体罚向学生心理干预上转变,主张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接受老师的建议,并按照科学的规律跟随老师走出后进。

在国外,早在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Samuel博士就提出了学习失能,具体为学生在学校为明显身体和生理障碍,而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斯基也提出了学业不良学生的概念,并定义为对教材不适应而导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把学生分为了相对学业不良、绝对学业不良、成绩不足三类。21世纪以来,哈佛大学拓展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思路,主张根据学生的智力而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信心,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这一理论也为我国的后进生转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3、高校学业后进生转化方法研究

3.1实施梯队式后进生个性化分类

对后进生转化,可以依据学生后进的程度实施个性化分级引导。综合严重程度、后进类型等进行划分一般困难学生,困难学生、特困生。对于不能正常适应大学

生活,所学专业兴趣不大,有3门以内课程不及格但是追求上进,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定性为一般困难学生;对于考试经常不及格,每学期大部分课程挂科,补考偶尔能过一两科,对所学课程缺乏兴趣定性为困难学生;对于经常旷课,主干课程几乎全部挂科,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濒临退学的学生定性为特困生;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实施分类管理,系统全面的了解每位后进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动态,从而进行个性化精准帮扶,教育工作者在分类后进生转化中可参考以下三个步骤:首先建立后进生档案,掌握学生情况,其次实施学生跟踪,及时更新学生档案资料,最后学生单个情况,因材施教,分类帮扶能能成为教育工作者全方位监控并有效帮助后进生的重要手段。

3.2建立多层次的转化工作机制

学业后进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堕落导致的,而是较长一段时间学生生活、心理状态的改变而产生的。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因有必要的预警机制,提前扼杀这种势头。首先、形成后进预警机制,建立学业互助工作室,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后进的原因、基本情况,预判后面后进学生即将出现的问题以及学习和生活状态,依据这些对学生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并建档,从大方向建立预警机制。另外、建立必要的心理干机机制,后进生的主要问题是心理问题,学生入学后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普查,筛查出心理普查异常的学生并建档,进行重点关注,不定期组织普查异常情况的学生和班级部分学生一起参加心理健康活动,对特殊学生可以采取定期咨詢的方式。

3.3搭建完善的帮扶措施体系

对于已经后进的学生仅仅依靠面上和精神层面的机制,无法长期彻底的改变学生后进状况,虽短期内有效果,但容易反弹,需要具体完备落地措施,进行标本兼治。首先,建立班级结队帮扶小组,各班级单元需要建立班级内部的帮扶平台,实行每位后进学生都有一位热情阳光品学兼优的同学结队帮扶,并对参与帮扶的学生进行方式方法培训;第二、发挥学生党员发展的百时奉献作用,把帮扶学业后进生作为党员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要求建档对象和学生党员定期反馈后进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成功转化做好后勤保障;第三、建立家校联动体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过往经历,发挥家长在后进生帮扶过程中的作用,提醒家长定期与学生沟通并督促;第四、健全专业老师联动机制,每个专业都有专业的班导师,鼓励专业老师积极参与后进生帮扶,发挥专业教师的威慑,从专业上为学生解惑,此外对帮扶效果突出的班导师,学院每年进行奖励和表彰,鼓励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为最终的帮扶提供更好的保证。

4、结论

高校大学生后进生问题问题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是社会后进群体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分析研究高校后进生学生的

转化问题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校园稳和谐,进而实现共同富裕都具有特殊的意義。笔者通过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辅助大量资料的查询,尝试对后进学生的认识以及现状分析、具体帮扶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概括,以提醒社会大众特别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和关心学业后进生,并逐步完善学业后进生的帮扶措施,让更多的大学生健康阳光的走出大学校园,并成为社会的栋梁,为国家的全面建设发挥应有力量。

高校后进生第2篇

1.关于后进生的认识

1.1后进生含义的理解

后进生,一般指由于受到自身或外部环境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未能达到学校和国家对大学生要求的标准,所犯错误较突出并对自己、他人或集体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学生。[1]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比较落后,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比如成绩差、经常补考、违反学校纪律等。他们人数不多,影响不小。

1.2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1.2.1产生的背景分析

(1)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大学里的学习方式和中学有很大区别,课程的设置难、教学进度快,老师不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自主学习时间增加,使得本来已经松懈的大学生感到不适应,进而沦落为后进生。

(2)生活方式的不适应:由于大多学生对父母和家庭有很强的依赖性,独立性不强,很难适应现在的集体生活,难以给自己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定位。同时基于自身的不成熟和思想认识判断的错误,认为实现了大学梦,已经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始肆意放纵,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进而成为大学校园里的后进生。

(3)自身心理素质差: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关键作用。大学的学习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很大的自主性,需要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由于成长的环境不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所差异,对大学学习生活的认知各有侧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的差异。

1.2.2网络环境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了一个美妙而神奇世界,但网络游戏对他们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在虚拟的世界里极力地去实现所谓的目标和理想。同时由于学校周边网吧为获取更大的利润,对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吸引他们长时间沉迷于网吧,引发了众多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中迷失了自己。

1.2.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力不从心

由于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缺少使得学生的管理上出现了一些盲区,辅导员的精力有限,管不过来,有些环节管理不到位或是疏于管理,加之一些学生对自己约束不够,导致一些违纪等现象的出现。

1.3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1.3.1厌学心理

后进生对学习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一部分后进生逃课、不交作业,他们认为考上大学一切就万事大吉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受社会非主流的影响,推崇

学习无用论,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逐步对学习失去兴趣,被动应付学习,寄希望于考前突击或考试舞弊,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1.3.2逆反心理

多数后进生常常有逆反心理,部分人还消极逃避,在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后自责、自卑,但外在表现还是和老师、家长对着干。于是出现家长和子女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或冲突,结果使得他们产生消极颓废、不求上进。有这类心理特点的学生往往思想偏激,行为异常,看问题、处理问题往往自我为中心,常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不愿意或不能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言行。

1.3.3求异心理

后进生往往都有标新立异的心理特点。因为自身学习和表现情况不尽人意,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信任和尊重,于是他们喜欢有意识创造机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在具体行为中表现为喜欢穿奇装异服,喜欢哗众取宠。

2.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专业:护理学本科专业

入学时间:

人数:2人(占班级人数的3%)性别:女

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及表现: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身约束力差,适应性差,沉迷于虚拟网络游戏之中不能自拔,逃课,嗜睡,不与人交往,孤立自闭,课程考核不及格,学分达不到应修标准,学生甲降级至2006级,学生乙休学后转入2006级。学生甲、乙均具有厌学和逆反心理,学生乙还具有求异心理。

3.关于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基于案例中学生的转化过程,现本人总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转化:

3.1以情带生,加大对后进生的关注

(1)感情投入: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对其平等,不要使其丧失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针对案例中的学生,办理完相关转班手续后,利用班级集体活动的机会以新同学的身份将她们介绍给全班同学,及时安排班委同他们交流,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和各方需求。我定期找她们谈话,刚开始,她们总是很畏惧,保持沉默,当我用朋友的身份诚恳的跟她们交流时,她们逐渐能够信任我,在沟通的过程中开始放松,做到了有问必答,诚实守信。更重要的,她们能够主动来找我谈心,告诉我她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多了一些自信和豁达。这在整个转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后期努力达到最佳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消除自卑的心理障碍:后进生往往在心理上比一般同学更敏感,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更多的自认为不公的待遇。因此要学会找出后进生的优势、长处进行奖励,用对比、鼓励的语言来激励后进生,消除其自卑心理。

针对案例中的学生,我做到了多观察、多了解,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比如:学生甲在技能操作方面表现出娴熟,及时鼓励参加技能操作竞赛等。

(3)调整期待水平:对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使后进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和自我肯定的满足。

针对案例中的学生,同时帮助她们制定每个阶段的计划,从易到难,从生活到学习,根据每阶段的完成情况,循序渐进的提高要求和难度。同时及时跟授课教师沟通,建议授课老师适时降低对她们的要求。

3.2严格的管理监督,提升后进生的约束力

无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后进生的约束力差等问题,加大对后进生的制度约束和管理监督,针对本文案例中的学生,要求其写保证书,保证不旷课,不夜不归宿等,同时要求每天课间到我办公室签到,写清上课时间、地点、所学内容等,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她们进行自我监督,另一方面让他们逐步熟悉上课环节和内容。

高校后进生第3篇

一、强化家长责任意识在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考的连年扩招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侵袭,使本已低迷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再陷危机,社会需要高校培养出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全方位发展性人才。但步人大学后,家长或忙于工作,或轻信子女的自我约束能力,或交给高校全权委托,造成对子女的约束过度宽松,但随着不同孩子各自的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同,在加之以成年人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难以适应高校学习生活模式,在学习方面,出现学生迷恋网络,成绩急速下降,迫不得已降级试读,在心理方面,逐步形成学习和心理上的疾患,衍化成自制能力差、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在行为上,出现拉帮结派、惹是生非,动辄打架斗殴等现象,这些现状单凭高校教育的力量如杯水车薪。由于经济制约和情感因素,孩子往往不愿意让家长了解其在高校的不当表现,归其原因:一是怕家长处罚,二是怕家长伤心,可见父母介入高校教育管理是尤为重要的。

二、高校后进生家长责任意识不强的具体成因

(一)自理能力缺失,导致学生对父母生活依赖感强

随着高校生源的连年扩招,相当多的父母把孩子的教育全权交给学校,把孩子送人高校的大熔炉里集中锻造,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应顺理成章由学校委托培养,对孩子高校生活却不管不问或者盲然处之,造成孩子对父母长期依赖,对独立生活无所适从。对新兴的大学生活难以适应,逐步表现出意志薄弱,懒惰贪玩,且习惯于照搬照套,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缺乏自理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状态。

(二)自控能力缺失,导致学生对本专业学习无兴趣

有些家长因为子女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管理过严,强行要求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报考专业,为了弥补孩子初衷改变的愧疚对孩子的要求逐步降低,除满足孩子一切物质支出外,其余一概不予过问。该种学生思想活跃,但组织纪律差;有创新意识,但不能持之以恒,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认为自己的学习动力和目标统一而单调,因此对大学所学专业毫无兴趣,反将希望寄托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投身于诱惑颇多的消费群体弥补心灵空虚。

(三)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和婚姻观缺失,造成学生对家庭教育排斥

学生不愿意受到现有家庭教育具体原因有三:一是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具有独立处理生活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摆脱家庭的束缚片面地认为是民主、自由和独立的体现;二是,家长工作繁忙难以抽身与孩子沟通,处于代沟多和叛逆期的学生就把与家长的话看做是老生常谈,故作姿态的说教,甚至认为家长压制自己的个性,期盼摆脱父母的限制。三是,个别家庭由于父母夫妻双方关系不和谐,使孩子缺乏集体环境的关爱,对家庭环境表示厌恶,产生怀疑甚至反叛。因此,家庭教育的背景、和谐因素、文化氛围、文明程度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展。

(四)经济困难的家庭教育方式手段缺失,导致学生对统一活动排斥

还有比例占到班级总人数三分之一的农村或者城镇普通工人家庭因为经济压力过大,一方面,自身生活无法维持,无法顾及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另一方面,父母的文化水平偏低,针对学习的情况只会说好好学习之类的浅显语言,对孩子人生观缺乏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孩子产生落差,形成自卑或是叛逆心理。该种孩子往往性格脆弱,多愁善感,患得患失,易对他人或者自己不满。容易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从而心理失衡,破罐子破摔;另一类叛逆的学生疑惧性和对立性情绪双重并行,他们个性张扬、喜欢挑战权威,不愿意循规蹈矩。

三、弥补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家长责任意识,充分发挥高校与家庭教育相互融合的整体合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行的主要是辅导员为体的管理模式,而诸多高校由于管理师资的不足,导致辅导员的带班比例都在1:300左右,因此,仅凭辅导员的力量就显得孤掌难鸣,如果家长没有及时介入学生在校的监督和管理,当学生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学生家长只会感到突然和意外,已经没有能力阻止事件的发生和蔓延。相反,得到家长的配合和辅助就会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实际工作中证明,大多数家长态度和蔼,通情达理,力求配合;但个别家长听任放纵,表示对孩子约束不了;有的家长称因工作忙转而委托学校,针对这种种情况,只有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支持和互相激励,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问题方能尽快实现。

(二)建立家长责任意识,强化家庭的育人功能,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良性的思想教育工作

大学生由于家庭出身、知识基础、交际环境和遗传因素存在多种差异,因此在人生价值取向、学生动力、接受能力和自律意识等方面存在着各体特性。因此,在具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要充分调动家长介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培养兴趣,作为子女的监护人是最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爱好的,正所谓知子莫若父,知子莫若母,为了达到培养学生顺利成才的目的,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及时向教师反映子女的个人情况,双项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改进方案,以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针对于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寻求后进生思想教育转化的最佳效果。

(三)建立家长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

高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的不同生源,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普遍存在着相对封闭等客观原因制约,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从小到大,长时间积累的系统性过程。通过家庭成员相互间的情感融合、家庭氛围、言传身教的长期过程,已经形成了互为习惯的教育磨合方式。学生无论在经济上、精神上、生活上、学习上,都要依赖于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家庭教育就成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教育,家长就成为孩子的启蒙教师,这种教育威望性潜移默化的移植到学生的脑海中,并伴随学生的成长历程整个过程中,它具有学校教育所没有的特点和功能。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及时配合学校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家庭的独特权威,才能充分扶助子女健康成长人生坐标,返回预定航向。

(四)建立家长责任意识,建立高校和家庭法律预警意识,树立良好的法制道德观念

近几年来,随着公民法制意识的普及和强化,高校和普通家庭也逐步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在目前的高校诚信教育中,很多高校通过学校与学生签订考试诚信协议书,召开考前杜绝作弊的动员大会,召开班级良性考风教育警示宣传来防止考生作弊,个别学生为了攀比学习成绩和择业需要临考投机,铤而走险,导致受到重大处分,这令学生家长在感到意外之余,已无力学生受到处分甚至开除学籍的事实,因此建立校家合作的预警意识,不单要靠高校对学生违纪教育的动员、宣传、惩治,更要促进家庭、学校、学生三者诚信沟通的桥梁、吸收家长到高校教育的管理中来,完成打造合格人才的目的。

高校后进生第4篇

1 后进生的主要表现

1.1外在表现

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凭脑袋聪明,学习成绩本不算差,但玩心极重,自由散漫,极想表现自己,遵守行为规范差,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很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

1.2 内在表现

(1)自卑心理严重。高校后进生尚处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阶段,此时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敏感。他们往往因功课不好,或违纪等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看待,使他们经常处于冷环境氛围中,感觉低人一等,在班级里感到抬不起头,不如别人,进而自暴自弃。

(2)逆反心理较强。在他们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发生矛盾并不断加剧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再加上自我意识觉醒、成人感的追求与社会对其要求的矛盾,思维的独立性与看问题的主观、片面、偏激的矛盾,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等等,使得一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当普遍和严重。有时为求心理满足,就设法从另一方面表现自己,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或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充耳不闻甚至反感顶撞,或通过恶作剧让别人出洋相,从心底里产生对抗情绪、行为,以解心头闷气,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3)戒备封闭心理。后进生由于多次失败,屡遭挫折,有时成绩有了进步,没有得到应有的表扬与肯定。可是一旦出错,又容易受到批评和训斥。因此感到自己不行,自认为是班上多余的人,再努力也是枉然,思想常处于猜疑紧张状态。他们怕老师批评、训斥,怕同学讽刺挖苦,怕家长责罚等。尤其性格内向的后进生心理压力更大,做错了事,就不愿意让老师知道,避而远之,不敢回答老师的问话,或推托,或搪塞,或撒谎,心里矛盾重重。久而久之,戒备封闭心理自生,听不进正确教育,甚至有意躲避教师。

2 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因素

2.1 家庭环境因素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但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能给孩子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一味的实行高压政策,使得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且易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压力大或是家庭关系不和睦等原因造成对孩子关心不够,放任自流;有的家庭成员对孩子太过于溺爱,导致学生心理扭曲,自我约束力差,缺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学校周边环境因素

真善美、假丑恶的颠倒,是非的混淆,使后进生缺乏辨识能力,多数后进生对外界事物存在很大的好奇感,不能准确的辨别真假是非,加之社会上很多不良风气的侵蚀,以及校园周边的各类酒吧、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以各种广告形式吸引着他们长时间沉迷其中,在那里没有人了解他们的过去,他们,使其感觉到在校园里不曾有过的轻松。

2.3学校内部因素

后进生总被同学们认为是班级当中的反动分子,多数同学不愿与他们接近,他们往往也会试图好好表现,但他们的表现不但不会得到表扬,还有可能被人误会。被同学们嘲笑被老师批评对他们来讲就如同家常便饭,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对

后进生落后表现及原因4篇(一)

后进生落后表现及原因第1篇(一)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品德不良或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后进生是一个班级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一个群体.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始终是一项艰巨任务.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班主任工作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1.家庭教育原因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产生后进生的主要原因.有些家长明知孩子有错,不去批评教育,而是辩解包庇,故意纵容.有些孩子父母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问及子女的品德与学业,无暇对子女进行教育与辅导,尤其一些年轻父母外出打工,丢下子女让爷爷、奶奶照顾,或是外公、外婆照料.而这些人总是担心没带好后不好向其父母交待,所以在照顾过程中,一般不会严加管教.加之自身文化水平低,想辅导也没这个能力.于是就抱着只要不哭,能学多少学多少的观念过日子.其中有甚者,面对子女的后进竟亮出大把钞票慰藉、安抚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用钱雇用同学写作业,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有些父母缺少对人生的正确追求,或追求吃喝玩乐,或迷恋于扑克、麻将,或追求吃穿打扮,使青少年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又耳染目濡一些不良习气,造成青少年道德观念差,学习掉队,从而导致子女对学习的淡漠.有些是父母有一方不全,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不能像正常家庭子女那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导致子女冷漠、孤僻、忧郁的性格,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思进取,而成为后进生.而有些是由于父母不和,家庭成员矛盾重重,整天争吵斗气,致使青少年长期得不到温暖和教育,心理受到创伤,感情受到折磨,因而产生了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甘愿后进.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孩子性格孤僻、暴躁,不是贪图享乐就是自暴自弃,失去了对自我的提高. 2.学校教育原因 有些学校并未彻底地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仍以分数论学生.分数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教师、学校的命根.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放弃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的教育,时间久之便沦为后进生.有些是教师素质不高产生的.个别教师教育不得法,对学生多是批评指责,翻"老帐",而少表扬或不表扬,甚至采用变相体罚的手段,致使师生关系对立,把站在后进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而有些教师偏爱少数“尖子”生,致使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大减,越来越后进. 3.社会教育原因 在物质大发展的今天,由于精神文明发展的滞后,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逐渐蔓延,也让学生耳濡目染,许多学生也认为有钱就好办.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而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也以不可抵挡的影响力,将触角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给人类社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带来

班主任后进生转化案例4篇

班主任后进生转化案例4篇 班主任后进生转化案例第1篇 用心交流,调皮生变不再调皮,成绩进步很大。 (1)学生基本情况:陈智杰,高一(2)班学生,学习成绩在刚入学的时候还能排在班中游水平,但是开学后他上课的精神状态不好,常有打瞌睡现象,晚自修喜欢与周围同学聊天,学习缺乏动力,思想不端正。经过多次的教育批评,效果不明显。 (2)教育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师生,增强自信心。 (3)转化过程:该生学习习惯不好,作业完成不好,经常迟到,经常不穿校服,对于老师的批评不在意,经常晚出宿舍,内务扣分比较严重。找该生谈了几次话后,发现该生吃软不吃硬,需要老师表扬。刚开始对陈智杰进行教育时,他还是改不了上课开小差的现象,于是我很有耐心地每一节下课后都叫他到办公室一对一辅导,也多次电话或亲自到他家家访,指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误区。他被我耐心和不厌其烦的态度感动了,后来发现他成绩提升了很多,宿舍扣分也越来越少。从此,他在学习和思想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

(4)教育效果:如今,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很少迟到,很少不穿校服。他的学习态度也相对认真,上课专心,早晚读声音还是那么大,期中考试进步都为100多名。现在很服我的管理。 (5)教育反思小结: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但我相信只要与他们心心相通,以诚相待,给他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这对于激发他们的自我转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很有效果的。 班主任后进生转化案例第2篇 作为班主任,作为一名老师,师爱是我们工作永远的主题。作为灵魂工程师,教育中不能没有爱,不能没有情,爱要用艺术和教育来浇灌,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能是学生真正的爱。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后进生叫小华(化名),因母亲身体不好,父亲要一人承担家庭重担,对孩子的学习兴趣,课外辅导,行为习惯等方面较少关注,也无暇管理他在上课时要

后进生转化的研究4篇(一)

后进生转化的研究4篇(一) 后进生转化的研究第1篇 学生个体的素质如何,往往影响到一个班群众的整体素质。一般地,学生个体素质高,班风就正,学风浓,纪律好,班主任工作也就得心应手。通常,一个班群众中总会有一些后进生的存在,要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务必把握好尺度,讲究好策略。 一、后进生的构成原因 1、社会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深入,西方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乘虚而入,缺乏分辨潜力的青少年学生,贪图一时刺激、好玩,越陷越深,最终不能自拔。如对青少年不加限制的影剧院、歌舞厅、网吧等,这些地方带有很大的迷惑性和复杂性,致使一部分青少年一旦陷入其中,就较难改造和转化。 2、家庭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极其重要。有相当 一部分后进生构成的原因是家庭发生变故引起的,如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等等。 3、自身的原因:有的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结交了一些不良的朋友,相互受影响;有的是自身学习习惯不好,理解潜力也差,久而久之,学习便落后于其它学生;有的是自制潜力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进而成为问题学生。 二、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尊重个性,激发自信。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是,学生首先是作为活生生 的人出此刻教育活动中。他们有个性,有感情,有人格尊严,有独立意识,认知水平有高低,学习方式也表现出差异性。如果教育没有了尊重,学生个性彰显不出,真实感情不会表露,独立意识也将丧失;没有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不出,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教育成功就失去了基础。后进生本来就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所以,转化后进生 要以尊重和信任为前提。作为教师,要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出发,务必以表扬、鼓励为主,消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爱心培育,品格感召。爱心是教育后进生的情感基础。 教师要从情入手,以自己亲切、和善的态度激励学生,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对待后进生更要加大情感投入,因为后进生在多数人眼中是问题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长此以往会使他们构成一种畸形心理,不自觉地抵抗外来的意见。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良好的品格是一颗种子,它一旦撒在学生的心里,就会绽 开灿烂的花朵,对学生的一生都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班主任对后进生务必在思 想上多鼓励,在生活中多关心,在学习上多帮忙,将真诚的爱生之心、爱生之情融于教学之中,用爱心激起学生的情感浪花,用爱的涓涓细流浇灌他们干涸的心田;以热爱学生之心作为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使他们能够愉快地理解批评教育,从而到达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目的。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平时学习当中未能达到学校的要求而进入了后进生的行列。对后进生的转化已经成为了辅导员日趋重要的工作。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有指导思想,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在当前的形势下,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学生工作科学化建设,保证学生顺利毕业。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进生转化科学化 高等学校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当中既要学习专业知识也应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近几年随着大学门槛的不断降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创新高,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并没有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而是整日沉迷于恋爱、游戏当中,荒废了学业,导致进入后进生的行列,甚至试读、退学的学生也屡见不鲜。与此同时,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工作,出台了若干条措施以加强和提升学生工作水平,为我国的学生工作队伍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领会其精髓和要义,不断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向深入并且落到实处来从根本上完成后进生的转化。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明确提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都是我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当中所总结出的丰富文化财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所在,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 高校后进生成因以及现状 高校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具有了更丰富的思维特征。对于当今90后的大学生来讲,绝大多数学生从小衣食无忧,缺乏艰苦奋斗的意识,加之有不少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网络小说,使得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第二,大学中独生子女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家养尊处优,并且到了大学的集体生活当中依然保持小皇帝小公主的姿态,缺乏集体意识,更缺失危机感与责任感,不能刻苦学习,从而沦为了后进生。 第三,由于中学教育的升学压力过大,并且在中学阶段流传着“进入大学就彻底轻松了”之类不正确言论的影响下,一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倍感轻松,尤其是在外地求学的学生,他们脱离了家长的管理,在大学当中又没有了类似于中学老师的严格督促,自己更是没有对自身严格要求,而忽略了进入大学的根本任务

后进生学情分析4篇

后进生学情分析4篇 后进生学情分析第1篇 后进生是学生中最需要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常常因暂时落后而被遗忘,被忽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耐心了解和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每个后进生的不同情况,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分析落后的原因,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个案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 王平,女,10岁,三年级新转入学生。性格内向,整天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常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学习成绩居下,还有滑坡趋势。但体育成绩优秀,擅长长跑、篮球。

通过了解,发现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孩子随父亲生活,去年父亲再婚,又生了一个男孩。牛娟认为继母对自己有成见,父亲和继母一条心,只爱小弟弟,不爱自己,自己在这个家是多余的,心理上的压力很大。 2、案例分析 通过观察,我发现王平因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离异、继母的出现、小弟弟的出生,加上自己本身性格内向,变得过于敏感,少话,成绩急剧下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心理阴影很大。一直怀疑继母,和继母有对立情绪,甚至恨继母。觉得是继母破坏了自己一家三口的幸福与快乐。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了解我发现王平的继母是个比较明事理的人,对王平也不错,只是又生了个孩子,刚生完孩子,还得照顾婴儿,对王平的照顾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周到,致使造成彼此的误解。王平的父亲在外打工,疏于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不善于在孩子面前表达,造成误解。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王平同学出现这种情况,她的心理一定有问题。如何帮助她克服困难,走出这个阴影呢? 3、辅导过程

(完整版)后进生转化的研究课题方案

后进生转化的研究 一、课题的背景: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如果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话,如果每所学校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的话,“后进生”转化工作无疑是必须俯下身子要做好的事情。转化“后进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形成的原因,“后进生”转化的理论和对策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我们三完小从每学期学生转入时考试的成绩来看,平均分都明显低于县直属学校,从卷面情况来看:其一、书写不认真;其二、学生就基础知识都不懂。所以我们学校的“后进生”问题很大,而且转入学生逐渐增多,不得不成为我们重视的问题。 “后进生”形成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1、社会原因: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源于农村,知识基础差。 2、家庭原因: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低,教不得法;有的对子女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则粗暴无知,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致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学校教育原因:学校为了升学,因此就要对学生成绩进行不断的排序、分类,致使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老师的管理方法还是办学意识等方面,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 4、教师原因:我校教师偏向大龄化,由于受多年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不能完全接受现代教育方式。

5、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还有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将借鉴优秀学校的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实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决定开展关于“后进生”生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道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 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 三、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与实践可以使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发生一定的变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弘扬学生主体性人格力量,激励学生的自主发展潜能的理念得以确立。 2、通过研究与实践,跟“后进生”的家长多联系,转变家长的观念,加强家校合作,取得家长的认可,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3、通过研究与实践,为“后进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正确引导“后进生”,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取得“后进生”的配合,融洽师生关系,带动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4、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上升,学校社会效应不断提高。 5、使学校与教师积累大量的论文、教学案例、心得体会、反思,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研究内容 一、学生自身因素

新形势下高校后进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后进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校后进生的教育对高校的学风建设和校园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高校后进生教育中存在着教育者观念陈旧、数量不足,部分教育者素质不高,后进生的日常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转变教育观,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抓好新生教育,加强日常管理等是做好后进生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后进生;教育 一、高校后进生的特点及其教育意义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后进生教育问题。高校后进生是指由于自身和其他外界原因而导致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未能达到学校和国家对大学生要求标准的那部分学生。后进生通常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完不成作业,学习成绩差;2)不守纪律,学习生活懒散,不听话,任性,不服从管教;3)虚度光阴,挥霍浪费,装模作样,故作丑态,成为“捣蛋鬼”;4)胡闹,恶作剧,故意给教师添乱;5)害怕学习,害怕上学,患“学校性神经官能症”;6)受不良影响,小偷小摸,违法犯罪。 高校后进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对他们的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班风、系风乃至校风的建设,也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和老师的严管下成长的,许多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都比较差。上了大学后,家长管不到了,老师管的少了,对这部分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若不能及时正确引导,就会导致他们成为后进生。 一个大学生能否成才,不仅直接影响到其个人和家庭的幸福,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高校当前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 二、新形势下高校后进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者观念陈旧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许多高校和老师的教育观念还没有跟着改变,所用的教材、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等同精英教育时期相比没有大的变化,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程,成为后进生。以我校为例。我校是一所2000年才升格的新办本科院校,但学生所用的教材同一些老高校的本科生教材基本一样。因此,每次考试时,总有一些课程的不及格率很高,也经常有老师感叹“现在的本科生不如原来

高校后进生幸福感: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高校后进生幸福感: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高校后进生的转变方案引起社会舆论的热切关注和反思,而为改善高校后进生的生活状态、提升高校后进生幸福感而进行的学理论证却相对缺乏。高校后进生的群体困境并不是个人自身天赋不足和情商低的结果,而是个人家庭社会综合因素教育失衡的结果。因此,提升高校后进生幸福感的主要策略是加强高校后进生的自身素质和改革家庭社会的管理方式。 标签:高校后进生;幸福感;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高校后进生一词是描述在各方面的落后不是由遗传或后天发育不良造成的智力落后的大学生,而是指在高校同步学习中成绩居后、自制力差、生活态度散漫不思进取的大学生,即在认知、学业、品行发展等方面相对滞后的大学生。 这些高校后进生不满于被漠视和边缘化的生活,却缺少努力改变生活现状的动力,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提升自我。理性看待高校后进生群体,我们发现,他们的存在除去自身不努力原因外,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家庭教育失衡问题和我国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拉大后存在着教育不公等诸多问题。高校生能否成才,不仅直接影响到其个人和家庭的幸福,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如何提升高校后进生的幸福感,无疑是当今高校教育和政府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前沿问题。 一、高校后进生及其幸福感 1.高校后进生内涵 高校后进生多指这样一类在学业上没有兴趣,缺少父母的有效教养,在自我管理方面缺少自制力,对自己没有理性的认识。他们内心自卑而又虚荣,不愿意被老师或同学看不起,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行动能力和有效的指导,以致大多愿望都仅仅停留在美好愿望层面,几乎没有实质上的改变。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沉溺于虚拟的网络游戏,易受社会不良青年的不良社会动机和反社会价值观影响。在内心深处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尊重。表现在外部就是学业落后、言行消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2.高校后进生幸福感及其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幸福感水平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程度的维度。其中幸福感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积极的主观感受。作为高校后进生的幸福感就是在物质生活水平既定的情况下,能够积极有效追求到幸福,尽可能多地获得主观幸福感的心理体验过程。 高校后进生幸福感不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主观感受,而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高校后进生的幸福感越高,就会带给后进生更多快乐和满足,更加远

高校后进生4篇

高校后进生4篇 高校后进生第1篇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也逐渐趋向于大众化。然而高校的扩招也造就了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整体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波动,衍生而来的学业后进生的队伍也是日益壮大。由于学生学业后进,随机引发的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波动,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对当前社会的和谐和发展产生了较多的负面影响;通过日常表现可以发现,学生学业后进仅仅只是暂时现象,如果通过对学业后进生的教育引导以及心理干预,后进生完全有可能成为上等生或者优等生;只要帮助这些学业后进生找准自身的闪光点、找准自身的定位,认真分析其后进的原因,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机会,后进生的转化也无非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本文将从学业后进生的界定,国内外学业后进生的现状分析,高校学业后进生转化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后进生的基本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1、如何认识学业后进生群体 心理学中从行为上将群体分为正常群体和特殊群体,正常群体是指具备正常的德智体的能力,具备相对完备的自理能力,家庭情况良好,能独立的参加学校组

织的活动;通过教育工作者调研发现,这部分群体产生的后进生占据整体后进生的主导,他们大部分由于精神缺失,找不到自身的自尊和自信,成谜于网络游戏等其它媒介上,自甘堕落,从而荒废学业。特殊群体可以解释为:学生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造就了学生本人家庭上残缺、经济上窘迫、个人习惯不规整,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束缚住学生自身的发展,进而耽误学业,成为了学业后进生。 目前的高校教育工作者一般将学业后进生定义为学习习惯不好,纪律涣散、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就是老师口中的问题学生,并将这类学生打上标签,防止他们影响到潜在的优等生,但是文中需要强调这些学生没有生理缺陷等因素表现出的智力问题或者行为反应问题,也没有违法违纪表现出的道德缺失,主要还是当前教育体制下学业、品德上暂时出现比较落后,不能通过学业成绩来评价来定性学生后进与否。笔者认为后进生与非后进生是一种共存关系,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可以界定高校学业后进生主要进校之后当前体制下由于自身的不适应,从而导致学业落后,进而影响了他人、集体的负面评价,无关于学生智力和生理的缺陷,通过适度的教育引导和心理干预,一定程度上能改变目前的现状。 2、国内外学业后进生的现状分析 学业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国内,深圳福田教育

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

在高校中,辅导员是学校领导管理学校的得力助手.辅导员工作光荣而艰巨,平凡而崇高,搞好辅导员工作,应着眼班级整体发展,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要做到这一点,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可忽视.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品行或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暂时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着他们各自的顽劣性:自制力差、自觉性低、反复性强.因此,辅导员工作中最头痛的就是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很多人都颇费心思,但收效甚微,有些人甚至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和转化,结果是“剪不断,理还乱”. 人们都说: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只要在后进生身上多花一些功夫,掌握适当的技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关之以爱”,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都有可能进步,都能成长.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了解并正确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争取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要教育好后进生,必须了解他们,对他们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可以通过各种书面材料获得初步印象,如:学籍管理簿、班级日志等.从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思想、学习状态,还可了解到他们的才能、特长、兴趣爱好和主要优、缺点.同时,还要看到他们的发展变化,不能只停留在某一点上.作为辅导员,应利用各种活动去观察和调整他们的内心世界.观察时要进行比较,与其本人的过去比,与同学比. 了解他们,还要正确理解他们.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实践证明,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建立信心.当与后进生接触很多,感情较深时,也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或是体育,或是美术,或是音乐,等等.此时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别吝惜“好话”,这样更能够使后进 生重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辅导员不光是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学会欣赏他们每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平时夸一句“挺厉害的” “真不错”,这对于辅导员是举手之劳,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进生,也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同时,辅导员自己的认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理解这一代青少年的特点.不能以老观念看待他们,以免产生“代沟” 现象.大多数后进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没有奋斗目标和进取的勇气和信心.对此,辅导员要激发他们向前奋斗,争取进步的勇气,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明确学习目的,指导学习方法,树立信心.找些同学们身边熟悉的成功典型事例去开导他们,使他们学有榜样,增强他们的信心.2 倾注爱心,并做到耐心与恒心 俗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日常班级工作中,有人一见后进生违反纪律就声色俱厉,甚至不许同学与后进生交往过密,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给后进生带来心理方面的阴影.希尔博士就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关爱.”其实,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差生尤其,哪怕是老师的一个关爱的眼神,很随意的一个微笑,不经意的一个抚摸,都足以让他们怀想良久. 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因此,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对他们不能歧视,不能把他们当作包袱,要对他们倾注爱心,多去关爱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烦恼,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扇紧封的心扉,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打动不了一颗冰冷的心.辅导员要时刻调整自身的情绪,要从心灵深处发出由衷的微笑.“微笑”是心情愉悦的信息,也是赞赏学生肯定学生的表征,更是爱心的真正体现.要知道后进生更需要关爱,更需要鼓励,对他们要时时不忘鼓励,不忘赞扬.对后进生要时常赞扬,肯 浅析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 刘 慧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摘要:在高校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形形色色,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辅导员工作因此千头万绪,其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难点.辅导员应该了解并正确理解他们,用爱心、耐心、恒心打动他们,创造机会激发他们的兴趣,最后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使后进生转换工作得到完美落实.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了解并理解;爱心、耐心、恒心;激发兴趣;校内外协调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245-02 Vol.28No.8 Aug.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8期(上) 2012年8月基金项目:2012年安徽三联学院院级科研基金项目(2012005) 245--

高校后进生家庭教育缺失研究

2012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3期) Total No .303 收稿日期:2011—11—22 作者简介:冯岩(1980—),男,内蒙古满洲里人。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赵堃(1989—),男,辽宁鞍山人。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后进生家庭教育缺失研究 冯 岩,赵 堃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鞍山114051) 摘要:近年来,随着家长对子女步入大学后继续教育问题的忽视,家长委托学校全托全管意识的增强,部分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上出现了“快速滑坡”现象,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成为高校多元化教育问题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针对后进生家庭教育缺失的成因、危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后进生;家庭教育;缺失;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075—02 一、强化家长责任意识在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考的连年扩招和全球性金融危 机的侵袭,使本已低迷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再陷危机,社会需要高校培养出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全方位发展性人才。但步入大学后,家长或忙于工作,或轻信子女的自我约束能力,或交给高校全权委托,造成对子女的约束过度宽松,但随着不同孩子各自的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同,在加之以成年人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难以适应高校学习生活模式,在学习方面,出现学生迷恋网 络,成绩急速下降,迫不得已“降级试读”,在心理方面,逐步形成学习和心理上的疾患,衍化成自制能力 差、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在行为上,出现拉帮结派、惹是生非,动辄打架斗殴等现象,这些现状单凭高校教育的力量如杯水车薪。由于经济制约和情感因素,孩子往往不愿意让家长了解其在高校的不当表现,归其原因:一是怕家长处罚,二是怕家长伤心,可见父母介入高校教育管理是尤为重要的。 二、高校后进生家长责任意识不强的具体成因 (一)自理能力缺失,导致学生对父母生活依赖感强 随着高校生源的连年扩招,相当多的父母把孩子的教育全权交给学校,把孩子送入高校的“大熔 炉” 里集中锻造,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应顺理成章由学校委托培养,对孩子高校生活却不管不问或者盲然处之,造成孩子对父母长期依赖,对独立生活无所适从。对新兴的大学生活难以适应,逐步表现出意志薄弱,懒惰贪玩,且习惯于照搬照套,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缺乏自理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状态。 (二)自控能力缺失,导致学生对本专业学习无兴趣 有些家长因为子女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管理过严,强行要求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报考专业,为了弥补孩子初衷改变的“愧疚”对孩子的要求逐步降低,除满足孩子一切物质支出外,其余一概不予过问。该种学生思想活跃,但组织纪律差;有创新意识,但不能持之以恒,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认为自己的学习动力和目标统一而单调,因此对大学所学专业毫无兴趣,反将希望寄托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投身于诱惑颇多的消费群体弥补心灵空虚。 (三)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和婚姻观缺失,造成学生对家庭教育排斥 学生不愿意受到现有家庭教育具体原因有三:一是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具有独立处理生活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摆脱家庭的束缚片面地认为是民主、自由和独立的体现;二是,家长工作繁忙难以抽身与孩子沟通,处于代沟多和叛逆期的学生就把与家长 5 7

后进生情况分析

后进生情况分析 1.自身因素 (1)后进生学习缺少内动力,天生的惰性是学困原因之一。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态度,思想上不太重视,加上刚接触英语学科不久,虽然还存有好奇,但英语本身较多记忆的知识,让学生感到有一定的乏味和难度,在认为英语只是副科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就慢慢地从思想上开始放松:我学好语文和数学就行,英语是好是差问题不大。态度决定一切,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端正,在心理上也形成了对英语学习的误区,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始动摇,成绩自然节节败退。 (2)后进生学习习惯很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绝大多数学困生都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造成了学习效果差,学习效率低。课后连简单的机械抄写作业都会拖拉,有的学生要老师陪着才肯做完。 (3)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A、没有自信心。有些同学因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不好,从而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就自暴自弃,有的沉默更有甚者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而且在上课时无精打采或者是调皮捣蛋.其实他们也想被老师重视. B、没有恒心。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导致学习困难。 意志是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之一,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心理崩溃,丧失了迎困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导致学习

困难。 2.学校因素 英语学科有别于语数学科。就我们太仓地区而言,每个英语老师教三到四个班英语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会适得其反。就拿四年级英语来讲,已经需要开始讲授语法知识了。在学生学单词的技能都没掌握好的情况下学语法有用吗?由于每周学英语课时少,孩子接触英语时间少,强化时间少,指导尝试少,往往不能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有不少后进生本身语数都无法过关,更有个别自暴自弃,不但没能使教育收到实效,而且会促进后进生向更坏的方向转变。 3.家庭因素 我们常说,父母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处于家长的教育之中.所以家庭的构成和氛围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不少家长自身英语水平有限,无法指导,最糟糕的就是不但不重视,更认为“教育是你老师的事“,这种家教观念已经不适应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了。尤其是这些后进生的家长,本身素质不高,有的自身生活状态都欠佳,怎么来给孩子以积极向上好的影响呢,学生本来就不愿意花时间的同时更找到了借口逃避学习。 后进生学习情况具体分析: 编号 班 级 姓名 (性别) 学习情况分析

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的“后进”是一个相对概念。他们现在是后进生,在各种教育因素的影响和自我的努力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变成“先进”的学生;同时,现在“先进”的学生也会因为某些因素变成“后进”的学生。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脱离“后进”。其次,我们认为即使现在是“后进”的那些学生,也有其两面性,尽管他们主要表现出“后进”的一面,但我们坚信,在这些学生“后进”的背后,还有其“先进”和闪光的一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班里有个叫芮凌恩的同学,平时美术基础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忘带课本和绘画工具,经常不做作业。当你严厉批评他时,他沉默寡言,不顶嘴,甚至还会大哭,不改。我意识到,这样的学生光靠批评教育是不行的,于是,我改变简单批评的教育方法,从引导他对美术的兴趣入手,从体验成功中,爱上美术。当发现他上课主意力不集中时,用温和的语气或目光提醒他,在画画时,适当的进行鼓励,同学们上黑板比赛画画也会叫上他,给他信心。当他完成作业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使他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上课时能带好学习用具,也能专心听讲,开始主动完成作业了,也愿意跟老师交流了,上课积极举手发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与学生才会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航翀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更是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在学校的一次群众大扫除上,我惊奇的发现,平时爱偷懒的林楚涵同学竟然满头大汗的用力去劳动,而且还颇有一番业绩呢!于是,我对他说:“小林,你真行啊!真够棒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