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分组实验,记录单,27个。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分组实验,记录单,27个。

分组实验记录单分组实验记录单

2014 年10 月 16 日 2014 年 10 月 21 日

实验名称:观察人体几种常见的组织(四种基本组织)实验名称:解剖观察鸡翅

班级:七年一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班级:七年一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

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观察变形虫的形态结构;

教学目标: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教学目标:识别区分鸡翅上可以发现的组织,理解组织如何形成器官。

对照课本上的插图,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通过演示实验,进行讨论

讨论:

1、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

2、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

3、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通过刚才的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生物体的组织都是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

一起的。

实验效果: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规定完成实验内容小组分工合作较好效果佳实验效果大部分同学对实验颇有兴趣个别学生不注意卫生乱丢废弃袋效果一般

教后记:学生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于身边的物种多样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教后记这种实验教贴切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生活常识

备注:任课教师:

闫寒备注:任课教师:

闫寒

分组实验记录单分组实验记录单

2014 年10 月 16 日 2014 年 10 月 21 日

实验名称:观察人体几种常见的组织(四种基本组织)实验名称:解剖观察鸡翅

班级:七年二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班级:七年二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

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观察变形虫的形态结构;

教学目标: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教学目标:识别区分鸡翅上可以发现的组织,理解组织如何形成器官。

对照课本上的插图,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通过演示实验,进行讨论

讨论:

1、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

2、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

3、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通过刚才的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生物体的组织都是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

一起的。

实验效果: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规定完成实验内容小组分工合作较好效果佳实验效果大部分同学对实验颇有兴趣个别学生不注意卫生乱丢废弃袋效果一般

教后记:学生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于身边的物种多样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教后记这种实验教贴切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生活常识

备注:任课教师:

闫寒备注:任课教师:

闫寒

分组实验记录单分组实验记录单

2014 年10 月 16 日 2014 年 10 月 21 日

实验名称:观察人体几种常见的组织(四种基本组织)实验名称:解剖观察鸡翅

班级:七年三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班级:七年三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

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观察变形虫的形态结构;

教学目标: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教学目标:识别区分鸡翅上可以发现的组织,理解组织如何形成器官。

对照课本上的插图,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通过演示实验,进行讨论

讨论:

1、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

2、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

3、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通过刚才的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生物体的组织都是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

一起的。

实验效果: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规定完成实验内容小组分工合作较好效果佳实验效果大部分同学对实验颇有兴趣个别学生不注意卫生乱丢废弃袋效果一般

教后记:学生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于身边的物种多样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教后记这种实验教贴切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生活常识

备注:任课教师:

闫寒备注:任课教师:

闫寒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基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环境。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一、实验目的 1.知识目标 (1)观察鲫鱼的外形特点,,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并了解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2)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尝试完成“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活动,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动手动脑的实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珍爱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学会观察鱼的外形,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并总结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实施个性化的探究实验方案。 2.难点 “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3.教学策略 学生探究性实验,合作性实验。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分析和总结来获得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 三、学习资源 1.学生准备 小组搜集鱼类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资料,交流汇总。 2.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评价表。 3.实验材料准备 鲫鱼(每小组一条),水槽,解剖盘,细绳,硬纸板,夹子,纱布,放大镜,长滴管,红墨水。四、学习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实验导入(4分钟)[视频播放] 《水中自由自在的鱼类》 [教师引述] 1.如果把小兔子放在水中会 [学生讲述] 1.小兔子会死亡 2.学生1:鱼在水中运动主要靠鱼鳍; 学生2:鱼有鳃,所以可以在水中呼吸; 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通 过对比让学 会直观体验

怎么样呢? 2.那么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自在生活呢? 学生3:鱼的体表有鳞片和黏液; 学生4:鱼的体形是流线形; 鱼体内有鳔…… 鱼适应水中 生活的特点。 为实验的探 究打下伏笔。 探究一:鲫鱼的外部形态(6分钟)[教师讲述] 看来大家平时的观察很仔细, 今天我们把鲫鱼请进了课堂, 让我们一起以鲫鱼为代表,探 究一下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 特征。 [教师提问] 仔细观察你们的新朋友,看看 它在外形有哪些特点? [教师归纳] 1.体色背深腹浅,是一种保护 色。2.体形纺锤形,适于在水 中游泳。3.体表覆盖鳞片,表 面有黏液,可以减小水的阻 力,有利于在水中游泳。4.运 动器官是鳍。5.用鳃呼吸。6. 侧线感知水流的变化,使鱼准 确改变游泳方向。 [学生观察] (看、摸) [学生分组讨论] 观察 内容 观察结论与水中生 活的关系 体形纺锤形减少阻力 体色背深腹浅 不易被发 现 体表 特点 1.鳞片 2.黏滑 3.鱼鳍 保护、减小 水的阻力、 游泳 体侧有何 结构 侧线感觉器官 直观的接触 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让学 生更好地了 解鲫鱼的外 部形态。同时 边观察边讲 解的方式让 学生现有的 知识与实践 相统一。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演示试验记录单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演示试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植物光合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 1.水培种子(如豌豆种子) 2.试管或玻璃瓶 3.直尺 4.日光灯 5.酚酞溶液(1%酚酞溶液)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个试管或玻璃瓶,加入适量的水培种子。 2.将试管或玻璃瓶放置在室内的两个不同位置,以确保一组植物可以接受日光灯的照射,另一组仅接受室内自然光照。 3.检查试管内的种子,并在试管上标注“日光灯组”和“自然光组”以区分两组实验。 4.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两组实验的植物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和生长状态等。 5.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总结,探讨日光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光合作用的作用机制。

实验结果: 通过记录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日光灯组的植物生长情况较自然光组 的植物更好。具体表现在植株高度更高、叶片的颜色更绿鲜亮且较茂盛。 这说明光对植物生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 物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的过程,同 时释放出氧气。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进行自养,吸收足够的光能、水和二氧化碳 来进行物质的合成与能量的储存。而日光灯能够提供充足的光照,为植物 的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能量,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在日光灯组中,叶片的颜色较自然光组更绿鲜亮,这是因为叶片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化学能。因此,日光灯组的植物具有更好的生长状况。 通过这个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基本 原理以及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光合作用是植物生 长的关键过程,而光能的提供则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实验结论: 通过观察与记录,我们发现日光灯组的植物生长情况较自然光组更好,这说明日光灯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能够 进行自养的关键过程,它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 的物质和能量。 这个实验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我们,当我们种植植物时,要选择适当的光照条件,以确 保植物能够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促进生长。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教案是七年级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七年级的生物教师将通过教案的指导思想来对七年级的学生进行生物教学。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设计篇一 第1课时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地球上有山川、河流、江海湖泊以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那在这些地方中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存着,那是不是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有生命存在呢?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物种多样性 讲解: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你们知道在生物圈的三个圈层中都有哪些生物生活吗?我们来做一个活动,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代表一个生物圈层,试着将你熟悉的这个生物圈层的生物名称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伙伴交流一下,去掉重复的,统计你们小组总共列出多少种生物。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写在纸上,相互交流统计组内共列

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 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约200多万种,其中70%动物,22%植物和 真菌,5%单细胞生物 (二)遗传多样性 讲解:地球上生活着这么多的生物,物种具有多样性,下面我想请大家分析一下物种多样性的原因。 (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 总结:生物表现出来的外在差异,可以用基因的差别来解释。两种生物体内的众多基因中只要有少量的差 异,那这两种生物的外在表现就有很大差别,所以我们说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遗传的多样性。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讲解:通过我们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科学家们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统称为生态系统,所以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阅读后发言) 回答:生态系统有大有小,最大的是生物圈,比生物圈小的是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回答:还可以继续划分为次级生态系统,小到一片森林、一个花园、一块农田,都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总结:经过同学们的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地球生机盎然的根本,很难想像地球上只有人类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身边的每一棵小草、每一个小动物,为生物多样性尽我们的一份力。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2章探索生命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2章探索生命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材料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讨论中,体验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处理、归纳信息,设计实验方案。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生物基础不好,但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生物学要领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观察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较差,因此,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学方法:观、思、读、探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二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几位生物学家研究生物的方法有哪些? 2、哪一种方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导入新知】 他们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实验法等。这就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那么实验法包括哪些步骤呢?这节课我们首先以响尾蛇如何追寻猎物为例来学习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提问】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本节课的知识,(课件出示图片)请看响尾蛇的简介,响尾蛇还有一个特性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

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看到这样一则材料后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后出示“请大家想一想,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追寻猎物的呢?”并说明这一步是实验法研究的第一步“发现并提出问题” 【提问】当我们有了不懂的问题首先要做什么呢?(可能的回答:查阅资料)请看科学家收集的相关问题的资料: 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他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 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较近的动物体温.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这就是实验法的第二步:“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提问】科学家分析收集的信息后,提出几种可能性的原因,最后做出了什么假设? 1、体温? 2、视觉? 3、听觉? 4、老鼠的气味? 5、毒液的气味?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这就是实验法的第三步:“做出假设” 【提问并讨论】做出了这样的假设后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据学生回答总结“四、设计实验方案”请学生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讲述实验方案设计,出示幻灯片【讲述】设计完了实验,接下来我们要实施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结果,出示课件第五步:实施实验并记录,并观看两个动画实验 【提问并讨论】看完了实验请讨论: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老鼠?据学生回答,总结:这就是实验法的第六步“分析实验现象” 【讲述】做完了实验,分析了实验现象,实验法的最后一步应该做什么?据学生回答总结:得出结论,同时讲述实验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据此实验小结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法,下面我们应用实验法来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因为条件所限,我们不能亲自做实验,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实验视频,我们再完成实验法的每个步骤。学生看完视频,小组讨论共同完成课件出示的实验法步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精华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精华 北京师范大学版七年级生物学知识概要 七年级生物学第一册知识概要 单元1 生物学和生物圈 1.1各种生物学 1,生物多样性 植物: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生物体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生物体中,不同个体的基因也是不同的例如,菊花有20,000到25,000个品种;同一只母猪产下一窝不同毛色的小猪,如白猪、花猪和黑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特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组成各种各样的生物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 ,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森林、池塘、草地和农田都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第二,生物特征 生物多样性也是普遍的: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应激等生命特征

(1)当遇到外部刺激时,刺激生物会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称为过敏性反应压力 是生物的普遍特征,它能使生物“受益,避免 伤害”例如,向日葵的圆盘随着太阳旋转。含羞草的叶子被触摸时会自然下垂,等等。 (2)生长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通过生长来增加它们的体形和体重。 (3)生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称为生殖如蜻蜓、产蛋的母鸡等 (4)代谢生物能源排放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在体内生成 动植物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没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体的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生物学不仅适应环境,而且影响和改变环境。一、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 1。影响环境中生物体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湿度和其他因素。1 北京师范大学版7年级生物知识总结 非生物因素将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影响例如,光可以使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 体动物、节肢动物。 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基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 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环境。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会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影响。如光照可以使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也可使动物的习性受到影响(如朝蚊暮蝇、夜蛾昼蝶等);土壤条件的差异可使牵牛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受温度、风力等条件的影响,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形态差别很大(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等);沙漠中含水量少导致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等。 3.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1)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①种内互助如雄企鹅相互靠在一起孵卵;一群母狮一起捕食。 ②种内斗争如繁殖季节,雄性梅花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几只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发生争斗等。 (2)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①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彼此分开,一方或双方都不能生存,不 同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到利共生。如海葵与蟹之间的关系;人大肠内的某些细菌与人的关系;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之间的关系。 ②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捕食。是生物之间最为普遍的关系。如牛吃草、 斑马吃草、狮子捕食羚牛和斑马等。 ③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为了生存,相互之间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等而发生的斗争叫 竞争。如草原上的狐和鹰都以野兔为食,它们形成竞争关系。 ④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和(或以)另一种生物争夺(或作为) 营养来维持自身的生存,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叫寄生。如蛔虫、虱子、跳蚤等与人形成寄生关系。其中蛔虫、虱子、跳蚤叫寄生虫(或寄主),人叫宿生。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什么的世界 1、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薄层包括:大气圈、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城代谢 4、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5、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6、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互帮互助、竞争。 7、非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竞争,捕食、互惠互利、寄生。 8、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9、地球之肾是“湿地”,地球之肺是“森林”。 第二章探索生命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3、瑞典科学家林奈对生物进行分类,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4、英国科学家创立“进化学说”。 5、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 6、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7、生物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观察、收集生物的科学事实。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实验法的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第三章细胞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衣藻、草履虫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3、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大多数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 4、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物镜、转换器、载物台、遮光器、通光孔、反射镜、镜柱、镜座。 5、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安放;(2)对光;(3)放置玻片标本;(4)观察并记录;(5)收放。 6、对光:转动物镜,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在一条线上,看到白光。 7、观察:先使用低倍物镜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看清细胞。 8、物象在视野边缘,要调节到中间,把标本往物象的一边移动。 9、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10、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需用生理盐水浸泡细胞,保护细胞。染色时,用碘液进行染色。 11、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教案设计5篇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教案设计5篇 生物(英语:Biology,又称生命体、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进行新陈代谢(又称分泌物)及遗传。接下来是关于北师大版生物七上教案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教案设计1 单细胞生物体 本节通过讲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大类活动:观察和探究。通过第一个观察活动,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通过第二个观察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吗?这个活动,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在这两大类活动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平时对草履虫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如何完成某些生命活动难以理解。 设计理念 本节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主题,采用的是美国教育家萨斯曼提出的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新奇的事物进行探索、调查、研究的心理,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性目标 提高制作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

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性目标 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通过科学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精神。 课时安排:本节教学需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 ①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细线、胶水、糖、食盐水、牛肉汁。 ②挂图或录像(有关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方面)。 学生: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学习过一种藻类植物小球藻,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小球藻的形态。 学生回答:略。 教师导入:象这种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今天我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台上放置的培养液,你知道里面培养的是哪种生物吗? 学生状态:观察、思考,引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还可利用学生自编的有关人得了某些单细胞生物寄生而引起疾病的小品,由问题该病的病因是什么?导入新课。) 教师启发:培养的也是单细胞生物的一种草履虫。这类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已给的实验仪器(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细线、胶水),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设计实验:怎样才能观察到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实验、观察。 教师引导:老师观察到每组同学都操作地非常认真、仔细。有的组实验很成功,有的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一下。交流的时候,可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做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详细版)

北师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生物——自然界中凡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生物科学——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 我们不能缺少生物科学知识:①个人生活的需要;②国家建设的需要;③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生活的环境称之为生物圈,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下层生物圈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二、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基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三、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 (2)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等。 (4)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植物光合作用。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会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影响。如光照可以使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也可使动物的习性受到影响(如朝蚊暮蝇、夜蛾昼蝶等);土壤条件的差异可使牵牛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受温度、风力等条件的影响,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形态差别很大(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沙漠中含水量少导致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等。 3.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1)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①种内互助如雄企鹅相互靠在一起孵卵、蚂蚁共同搬运食物;一群母狮一起捕食。 ②种内斗争如繁殖季节,雄性梅花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几只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发生争斗等。 (2)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①互利共生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彼此分开,一方或双方都不能生存,不同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到利共生。如海葵与蟹之间的关系;人大肠内的某些细菌与人的关系;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之间的关系、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②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捕食。是生物之间最为普遍的关系。如牛吃草、斑马吃草、狮子捕食羚牛和斑马等。 ③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为了生存,相互之间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等而发生的斗争叫竞争。如草原上的狐和鹰都以野兔为食,它们形成竞争关系;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 ④寄生关系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和(或以)另一种生物争夺(或作为)营养来维持自身的生存,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叫寄生。如蛔虫、虱子、跳蚤等与人形成寄生关系。其中蛔虫、虱子、跳蚤叫寄生虫(或寄主),人叫宿生。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的生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着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夹竹桃) 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 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注:人类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我们可以改变环境,也能破坏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我们必须清醒在认识到:无休止在破坏环境必定会使人类自身走向灭亡! 第二章探索生命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比较法、实验法•• 第一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重要事件: 从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开始; (1)林奈(瑞典、分类学之父)与生物分类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 (2)达尔文(英国)与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所有的生物都来源于原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学问点总结 第一单元相识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 体动物、节肢动物。 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一样。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肯定自然区域内全部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肯定的环境中,生物及环境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根本的特征,在此根底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可以作出的规律性反响,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可以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根本特征。 §1.1.2 生物及环境的互相影响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北师大版) 第1单元认识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 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基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环境。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会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影响。如光照可以使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也可使动物的习性受到影响(如朝蚊暮蝇、夜蛾昼蝶等);土壤条件的差异可使牵牛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受温度、风力等条件的影响,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形态差别很大(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沙漠中含水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课题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 物(一) 课 型 新授课 序 号 1 教育 教学 目的知识 方面 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 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能力 方面 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 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 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思想 教育 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 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 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 点 生物的多样性难 点 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 性 教法交流活动法、谈话法、 归纳法 教具 图片、挂 图 教学教程师生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 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 生活的 环境怎 样的? 2、为什么生 物会如此 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 中包含有 植物、动 物、真菌、 细菌、病 毒等,约 200多万 种,其中 70%动物,各小组 表达交 流 学生观 察 师生归 纳、得出 结论 学生讨 论,举例 说明 第一次学生活 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 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 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 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22%植物 和真菌, 5%单细胞 生物(二)遗传多样性在不同种的生物体 内,控制 其性状遗 传的遗传 物质也是 不尽相同 的。 例:金鱼品种,菊 花品种2 -2.5万 个 (三)生态系统多 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 繁多的生 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课题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课型新授课序号 1 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教法交流活动法、谈话法、归纳法教具图片、挂图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授课内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 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 写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统计交流 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 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 动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 以要示教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 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 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约200多万种,其中70%动 物,22%植物和真菌,5%单细 胞生物 (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 的。 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 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 成了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 师生归纳、得出结 论 学生讨论,举例说 明 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提高与发展教学反思 课题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二)课型新授课序号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