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政务(含公共服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X

政务(含公共服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X

政务(含公共服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依据《工作方案》和《关于成立某县全面落实战略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件精神,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数字X县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大工作任务。按照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的坚持统筹原则,建设各级各部门系统协同、数据共享、业务互动、多级即时在线的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在线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政务服务(含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各政务服务部门依托“数字”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办好一件事”的标准进一步梳理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深化政务数据在政务服务全过程的共享应用,建设X县各级各部门系统协同、数据共享、业务互动、多级即时在线的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在线咨询等功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政务服务“一事通办”,XX年底前,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即时在线、同网共享的可视化一站式办理。

二、建设目标

按照XX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积极推进各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建设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升XX县政务数据供需对接能力,实现系统协同、数据共享、业务互动;加快数据归类汇聚工作,打通信息壁垒、打破数据孤岛、推进集约共享、形成众源数据库;以服务民众、便利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此为载体,承载包括医疗卫生、政务服务、教育、交通、警务等数字城市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高效、便捷的城市政务和公共服务,解决群众对数字城市建设获得感不强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建设内容

为了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早日实现把“数字XX”政务(含公共服务)服务平台的建设纳入工作日程中来,为我县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提供应用汇聚、业务服务、数据服务提供业务支撑和数据支撑,我们把具体的建设内容分为三大块内容,按照“两个中心平台,一个移动APP端”的建设思路来开展,两个中心平台即是政务数据中心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XX”移动APP终端应用;首先由政务数据中心平台提供基础的数据存储,分析,数据报表展示,以及支撑第三方系统接入等工作;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XX”移动APP终端应用提供业务查询、业务办理、在线政务申报审批、便民服务等等相关的政务和公共服务等;

3.1政务数据中心平台

政务数据中心平的主要职能是以汇总各个部门、单位的数据,每个部门对应的部委直属系统,区直属系统,市直属系统数量较多,数据量庞大,为了避免信息孤岛,减少各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壁垒,避免无效决策或者错误决策,政务服务中心采用技术手段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数据分析,为各部门系统协同、数据展示、业务互动、多级即时在线的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在线咨询等功能提供一体化的数据支撑;而且还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XX移动APP终端平台提供各种数据支撑和接口支撑;

(一)标准制定,按照XX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的标准,有各个责任单位,部门提供政务数据,制定数据协议标准;充分运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实际,根据上级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应用政策法规,制定政务数据采集、归类分级、融合、共享、解析、开放、应用和数据质量管理的实施细则;推动政务服务和部门业务流程架构数字化再造。

(二)数据采集,按照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坚持统筹原则,建设各级各部门系统协同、数据共享、业务互动、多级即时在线的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在线咨询等功能,推动政务数据与经济社会数据融合服务,充分挖掘政务数据关联和潜在价值,需要各级部门及单位配合提供基础的业务数据;系统提供各种数据入口以方便各部门及单位定期报送数据;

(三)接入平台,各个责任单位,部门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入口、统一输出的原则,实现各类型服务资源应用的统一汇聚、集中化管控,统一对外提供服务接口,同时保证对接入的外部服务应用的标准性、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业务中心,各个责任单位,部门按照文件精神,制定业务办理的标准与规程,数字化业务,行政审批流程,实现电子化和无纸化,推进信息化进程;

(五)运行与维护,基于DevOps 创新理念,为各应用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运维平台,解决传统运维效率低、问题定位难的问题,提高项目快速交付能力,保障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具备问题快速反应和应急故障处理能力。

(六)数据支撑,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XX”移动APP终端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支撑,政务数据支撑,业务数据支撑等工作;

3.2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公众服务)

互联网政务应用平台的主要职能是面向公众,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

优化窗口服务,全面推进政府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实现政务服务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协同化,使政务服务流程更加优化,服务形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通畅,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1.一网通办,与自治区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对接,与自治区一体化平台政务服务事项数据

统一、同步更新、同源公开,同时受理、审批系统联通联动,真正实现网上办事服务。

具体功能包括办事指南、我要申办、我的办件、我的咨询等。

2.公共服务

●城市管理,提升市政管理水平,提升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城市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为市民出行,交通提供各种便利

的政策和措施;

●行政审批,为人民群众、企业单位等办理行政审批流程,方便服务通畅,实现“最

多跑一次”等利民措施;

●交通出行,为人民群众提供交通出行的便利提供各种利民措施;例如公共交通,道

路信息资讯等;

●居家养老,为广大老年人群众提供各种资讯,帮助;帮助老年人在养老,就医,买

药等各种便利;

●新闻资讯,提供XX要闻、公示公告、民生资讯、便民提示等宾阳最新新闻生活资

讯。

●法律援助,为公众提供各项法律援助项目,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法律,

法务上的协助;

●医疗健康,为公众提供在线医疗互助,真正实现不出家门也能够看病;

●普惠金融,为人民群众或企业,单位提供各项金融服务;

●教育服务,方便广大学校,教师,学生提供教育信息,教育服务等;

●农业生产,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农业生产必须的信息,农业技术支撑;

●文化旅游,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休闲,旅游资讯,爱在XX,吃在XX,玩在XX,

积极开发拓展旅游资源;

3.3“XX”移动APP终端(公众服务)

“XX”移动终端终端平台与互联网政务平台的职能一致,而移动终端平台更方便,更为便捷,给公众提供更便利的方式,只要手机在手,随时随地就能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的窗

口办理、咨询相关事宜。

1.一网通办,与自治区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对接,与自治区一体化平台政务服务事项数据

统一、同步更新、同源公开,同时受理、审批系统联通联动,真正实现网上办事服务。

具体功能包括办事指南、我要申办、我的办件、我的咨询等。

2.公共服务

●城市管理,提升市政管理水平,提升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城市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为市民出行,交通提供各种便利

的政策和措施;

●行政审批,为人民群众、企业单位等办理行政审批流程,方便服务通畅,实现“最

多跑一次”等利民措施;

●交通出行,为人民群众提供交通出行的便利提供各种利民措施;例如公共交通,道

路信息资讯等;

●居家养老,为广大老年人群众提供各种资讯,帮助;帮助老年人在养老,就医,买

药等各种便利;

●新闻资讯,提供XX要闻、公示公告、民生资讯、便民提示等XX最新新闻生活资

讯。

●法律援助,为公众提供各项法律援助项目,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法律,

法务上的协助;

●医疗健康,为公众提供在线医疗互助,真正实现不出家门也能够看病;

●普惠金融,为人民群众或企业,单位提供各项金融服务;

●教育服务,方便广大学校,教师,学生提供教育信息,教育服务等;

●农业生产,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农业生产必须的信息,农业技术支撑;

●文化旅游,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休闲,旅游资讯,爱在XX,吃在XX,玩在XX,

积极开发拓展旅游资源;

3.便民服务(购药/医疗服务/社区服务/公共交通服务/企业服务/物流服务等)

●公积金服务,对接XX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业务系统,实现个人公积金缴存信息查

询、缴存明细查询、贷款信息查询、贷款还款明细查询、贷款进度查询等功能。

●社保服务,对接XX人社局智慧人社系统,实现医保缴纳明细查询、医保消费明细

查询、社保缴费等功能。

●电费缴纳,对接XX或XX供电公司,实现电费查询和费用缴纳等功能。

●水费缴纳,对接XX或XX水务公司,实现水费查询和费用缴纳等功能。

●燃气费缴纳,对接XX燃气公司,实现燃气费查询和费用缴纳等功能。

●在线购药,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平台购买所需的药物等用品,方便人民群众真正不出

门就能够买药;

●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聚合服务,人民群众有看病的需求,我们的平台提供医院与基

层医疗机构合作的聚合服务机制,让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能够就医,方便人民。

●医院床位查询,与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电子社保/社保查询,电子社保信息在线查询,方便人民群众登录信息进行个人社

保信息的查询;

●老年人服务,为老年人服务,可通过建立老年人健康信息登记卡,方便为老年人

服务;

●一站式社区服务,社区的资讯发布,工作情况,以及社区服务工作可在线上查询,

给与困难群众的帮扶和互助;

●12315投诉举报,人民群众可对购买商品,消费等遇到不公平对待,或商品质量问

题可通过平台进行投诉或者举报;

●智慧停车,人民群众可在平台上查询附件各个停车场的空余车位情况,方便人民群

众的出行;

●智能公交,可以在平台上查询到市区的各个公交车站点,公交车到站时间表等,方

便人民群众的出行;

●户籍办理,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平台办理户籍事宜,实现不出家门就能把事情办了。

●XX政策通,企业,单位可通过平台查询,办理各种政府推出的优惠政策;

●工商登记预约,企业,单位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工商登记与预约;

●企业信息查询,可以通过平台查询企业的情况信息,数据等;

●物流服务(XX),人民群众可通过平台上提供物流服务接口完成寄送快递,快件的

服务;

3.4云资源服务租赁

通过租赁云资源服务为平台提供运行环境支撑,主要包含负载均衡服务、云服务器资源、网络资源等。

1、云服务器资源需求

2、负载均衡需求

需要承载平台负载均衡服务,支持多台云服务器进行流量分发的负载均衡服务。

3、网络资源需求

(1)需要X条双向100M带宽的互联网链路;

(2)需要接入电子政务外网;

(3)需要申请X个公网IP地址。

四、项目实施计划

按照文件的指示精神,XX年底前,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即时在线、同网共享的可视化一站式办理;项目建设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实施政务数据中心平台的建设,第二阶段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心平台的建设,第三阶段实施“XX”移动APP端的建设;每个阶段主要任务包括:项目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编制及专家评审)、应用系统开发、系统试运行、系统初验收、系统终验。

五、项目预算

项目预算共计XX万元,其中平台建设费用XX万元,云资源服务租赁费用XX万元/年。具体如下表。

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11版

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11版 1. 引言 综合政务服务平台是指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公众等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精准的政务服务的一种信息化平台。通过整合政府各个部门的数据和资源,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务服务的一体化、统一化和便捷化。本文档将介绍综合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 2. 系统架构 综合政务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主要包括用户注册登录、政务查询、在线办事等功能;后台主要包括数据管理、流程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下面是系统架构的详细说明: 2.1 前台架构 前台架构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 •用户注册登录模块:提供用户注册和登录的功能,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政务查询模块:提供用户查询政务信息的功能,包 括政策文件、法规法律、办事指南等。 •在线办事模块:提供用户在线办理政务事项的功能,包括申请、审批、办结等流程。 •咨询反馈模块:提供用户咨询和反馈的功能,包括 在线咨询、留言、投诉等。 2.2 后台架构 后台架构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 •数据管理模块:负责政务数据的更新和维护,确保 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安全。 •流程管理模块:负责政务办理流程的设计和管理, 确保办事流程的合理和高效。 •权限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权限的分配和管理,确保 用户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

3. 主要功能 3.1 用户注册登录 用户可以通过注册登录模块进行账号注册和登录。注册时 需要输入个人信息,并经过验证后才能成功注册。登录时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3.2 政务查询 用户可以通过政务查询模块查询各种政务信息,包括政策 文件、法规法律、办事指南等。用户可以根据关键词进行搜索,并获得相关的政务信息。 3.3 在线办事 用户可以通过在线办事模块在线办理各种政务事项。用户 可以选择相应的事项,并填写相关的申请信息。系统会自动进行流程审批,并给予用户相应的反馈和通知。

政务(含公共服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X

政务(含公共服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依据《工作方案》和《关于成立某县全面落实战略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件精神,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数字X县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大工作任务。按照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的坚持统筹原则,建设各级各部门系统协同、数据共享、业务互动、多级即时在线的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在线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政务服务(含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各政务服务部门依托“数字”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办好一件事”的标准进一步梳理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深化政务数据在政务服务全过程的共享应用,建设X县各级各部门系统协同、数据共享、业务互动、多级即时在线的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在线咨询等功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政务服务“一事通办”,XX年底前,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即时在线、同网共享的可视化一站式办理。 二、建设目标 按照XX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积极推进各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建设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升XX县政务数据供需对接能力,实现系统协同、数据共享、业务互动;加快数据归类汇聚工作,打通信息壁垒、打破数据孤岛、推进集约共享、形成众源数据库;以服务民众、便利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此为载体,承载包括医疗卫生、政务服务、教育、交通、警务等数字城市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高效、便捷的城市政务和公共服务,解决群众对数字城市建设获得感不强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建设内容 为了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早日实现把“数字XX”政务(含公共服务)服务平台的建设纳入工作日程中来,为我县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提供应用汇聚、业务服务、数据服务提供业务支撑和数据支撑,我们把具体的建设内容分为三大块内容,按照“两个中心平台,一个移动APP端”的建设思路来开展,两个中心平台即是政务数据中心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XX”移动APP终端应用;首先由政务数据中心平台提供基础的数据存储,分析,数据报表展示,以及支撑第三方系统接入等工作;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XX”移动APP终端应用提供业务查询、业务办理、在线政务申报审批、便民服务等等相关的政务和公共服务等;

互联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 变化。政务服务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重要纽带,为了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 和效率,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搭建一个便捷、高效、可信赖 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二、项目目标 1.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为公民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 2.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降低办事成本。 3.增强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可信赖度。 4.优化政务服务的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5.打造一个互动性强、个性化服务的政务平台。 三、建设内容 1.政务服务事项的整合与展示 通过整合各级政府的政务服务事项,建立统一的事项库,并提供便捷 的及展示功能,让公民可以快速找到所需办事事项,并查看相关政策和流程。 2.网上办事服务

建立在线申请、预约、查询等网上办事功能,提供网上材料上传、审 批进度查询等服务,实现公民在家随时随地办理相关事务,省去了排队等 待的繁琐过程。 3.一网通办 通过建立与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的数据共享和对接,实现公民在网上 一站式办理多个政务服务事项,避免了重复提供材料和填写表格的麻烦。 4.在线支付功能 提供在线支付功能,包括政务服务费用缴纳、罚款支付等,方便公民 快速完成交易。 5.政府公开信息发布 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政府可以及时发布各类公开信息,包括政策解读、公告通知、办事指南等,提升政务公开度。 7.数据安全保障 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公民的个人隐私和相关数据不被 泄露和滥用,增强公民对政务服务平台的信任度。 四、建设步骤 1.需求分析阶段 明确政务服务的需求和具体要求,搜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制定项目工 作计划。 2.系统设计阶段

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推动政府现代 化的重要手段。政务服务平台作为电子政务的核心载体,旨在提供便捷、 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优化政府与公民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升政 府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二、目标确定 1.建设完善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全面上网和全程在线办理。 2.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3.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简化手续办理,降低交易成本。 4.加强数据安全保障,确保政务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三、建设内容 2.政务数据共享与整合。建立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整合政务数 据资源,实现一张网、一张表、一张图,提供全面准确的政务信息。 4.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政务信息 的安全防护,确保政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强数据备份和恢 复功能,提高政务信息的可靠性。 5.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建立政务服务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政务服 务平台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 四、实施步骤

1.组织建设阶段。成立项目组,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表,选定建设平 台的技术方案和提供商。 2.系统集成阶段。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开展系统集成和开发工作,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创新服务阶段。通过政府与企业、公民的互动,不断创新政务服务 内容和形式,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 4.推广应用阶段。通过各种宣传和推广手段,加强政务服务平台的宣 传和推广,提高公民和企业的使用率和满意度。 5.监督与评估阶段。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政务服务平台进行监督 和评估,及时改进和优化平台的功能和服务。 五、资源保障 1.项目资金:通过政府财政资金和引入社会投资等方式,确保项目资 金的充足。 2.人员配备:组建专业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和运营。 3.技术支持:与专业的技术提供商合作,获取前沿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六、风险控制 1.数据安全风险:建立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的备份和 恢复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 2.技术风险:与技术提供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技术支持,保证技术的稳定和更新。

镇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方案

镇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方案 一、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但是目前城乡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状态仍然存在。许多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平台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下,使得人们的公共服务获得不便。 为此,本方案旨在通过建设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镇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解决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平台不完善、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提高基层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建设目标 1. 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公共服务。 2. 实现镇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平台信息化,提高基层公共服务管理和服务水平。 3. 加强镇与群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增强镇政府的公信力和服务意识。 4.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实现政务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一站式服务等。 三、建设内容

1. 建设镇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包括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多个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提供全方位的政府服务。 2. 通过镇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实现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窗口服务、在线咨询、在线支付等统一入口,将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方便群众办事和查询。 3. 完善公共服务资源数据库,将所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归纳和分类,并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同时加强镇内服务设施的统一管理。 4. 在镇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上开设投诉建议、意见反馈、在线咨询等板块,及时解答群众的疑问和关切,为镇政府了解民情、提高公信力提供有力的渠道。 5. 联系外部服务机构或企业,与其合作,将其服务资源纳入镇基层服务资源数据库,利用其服务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多公共服务。 6. 针对少数民族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专门的服务管理平台,通过镇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对其实现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便捷程度。 四、建设步骤 1. 确定建设方案:由镇政府牵头,与镇内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和内容,并尽可能汇聚各方资源,为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2. 建设平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符合一体化管理需求的平台,实现全面覆盖,打通信息障碍。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1.项目概述 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在线服务平台,旨在提供便捷、高效、普惠的公共服务。该平台将整合各种公共服务资源,包括政府服务、民生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文化服务等,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2.项目目标 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普惠的公共服务; 促进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的标准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3.平台功能 政务服务:提供政府部门的各类服务,如办事指南、在线申办、预约服务等; 民生服务:提供居民生活服务,如社区服务、物业服务、家政服

务等; 教育服务:提供教育资源、在线学习、教育考试、校园活动等; 医疗服务:提供医疗资源、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健康管理等; 文化服务:提供文化活动、文化娱乐、文化展览等。 4.平台特色 开放性:平台将与各个服务提供商建立合作关系,开放接口,实现服务共享; 智能化:平台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 移动化:平台将提供移动端应用,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使用; 安全性:平台将采用多重安全措施,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5.实施步骤 立项:确定项目目标、建设方案、预算和时间表; 系统设计:进行系统设计、功能规划、技术选型等工作; 开发实施:进行系统开发、测试、上线等工作;

推广运营:进行平台推广、用户培训、服务运营等工作; 监控维护:进行平台监控、维护、更新等工作。 6.预期效果 改变传统公共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普惠的服务; 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增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7.实施条件 资金: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包括系统建设、人员培训、运营维护等; 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支持,包括系统开发、数据管理、安全保障等; 人力: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负责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包括技术人员、运营人员、客服人员等;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精选3篇)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精选3篇)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篇1 一、建设目标 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一中心”(信用信息数据中心)、“两体系”(信用信 息归集与共享交换体系和信用信息应用服务体系)、“一站群”(“信用湖北”网 站群)等设施,实现省市县三级统一平台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服务。 二、建设内容 按照理念先进、架构科学、规模适度、扩展性强的要求,主要建设数据 中心机房、平台硬件设施、软件系统、数据保障和重点领域试点示范等内容,完成编制信用信息目录、建立信用主体标识、归集信用信息数据、保障信用 信息安全、规范和促进信用信息应用等任务。 三、工作进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平台建设。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 常务副省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平台建设作为先导工程来抓。 (二)科学设计方案,务实推进项目建设。在充分调研并邀请专家学者多 次深入研究论证基础上,提出了平台建设基本方案。 (三)编制信用目录,创新信息管理模式。以全省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 项清单为基本指向,采取“1+2+X”的目录编制方法,统一编制和集中发布全 省信用信息目录。 (四)统一信用代码,实现一码覆盖多码。编制发布了《湖北省信用主体 编码规范》地方标准,覆盖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两类信用主体,与身份 证号码等业务码关联对应。 (五)建设汇集系统,加强信用数据保障。开发了省信用信息平台行业领 域信用信息汇集系统通用软件。

(六)设立专责机构,充实平台建设力量。挂牌成立“湖北省信用信息中心”,抽调专人设立了省信用办,组织保障得以落实。 (七)建立两个清单,构建联合惩戒机制。在印发《湖北省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试行)》的基础上,研究发布企业失信行为清单和企业失信行为惩戒措施清单,确保办法落地实施。 (八)推进试点示范,探索信用信息应用。积极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综合性试点和行业性信用建设试点示范,扎实推进“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九)加强考核督办,促进各方责任落实。制定了省直部门和市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评分办法,严格责任落实。 四、完善计划 为进一步实现省市县三级统一平台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服务,下一步,我省将采取滚动推进的方式,进行建设: 20xx-20xx年:建立完善信用信息保障机制、质量控制机制、数据管理与服务的安全机制,推进信源单位数据标准化和系统接口适应性改造,开展重点领域试点示范的应用服务。 20xx-20xx年:进一步加强信用数据建设,实现列入目录的信用数据基本入库,深化重点领域应用和试点示范建设,拓展平台功能,探索服务创新。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一)教育培训中心建设方案1、基本原则一是服务园区。坚持服务于园区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同学校事业各项发展的紧密结合。二是突出品牌。坚持突出培训品牌,加大对优质培训课程和深度培训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各行业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加快特别是循环经济产业与高层次现代管理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打造万山地区乃至于铜仁地区的的品牌培训机构。三是协调发展。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相统一,结合循环经济产业特色及万山地区产业特色,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职业培训的办班质量。四是立足公益。坚持履行立足公益的培训原则,注重基础职业培训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加强农民工、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2、教育培训方案规模 在园区建设初期,力争使年培训人次达到2000人以上,常年合作企业达到15家以上,稳定培训项目控制在20个左右。通过几年的发展,在循环经济园区方案中期,力争使年培训人次达到20000人以上,常年合作企业达到50家以上,稳定培训项目控制在100个左右。在园区方案远期,力争发展成为整个万山片区服务的教育培训中心。 3、教育培训建设方案 方案教育培训中心占地面积6.69公顷(包含预留用地),方案总建筑面积30000m2,其主要功能如下: (1)教学区,方案建筑面积10000m2; (2)生活区,方案建筑面积15000m2; (3)管理及辅助用房,方案建筑面积5000m2; (4)绿化率40%。 4、教育培训经费来源 教育培训中心的建设资金应由园区建设资金而来,运行培训费用应由受培训单位主体支付承担,园区税收予以补助。 (二)科技研发中心建设方案 1、科技研发中心方案规模 初步方案科技研发中心用地面积为10公顷(包含预留用地),方案总建筑面积为75000m2,其主要功能如下: (1)研发与实验区: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新产品初步实验,方案面积20000m2; (2)中试区:对研发中心新开发的技术及产品进行中试试验,以取得扩大生产的基础数据,方案面积40000m2; (3)研发成果展示区:对中心的各项研究成果进行展示,方案面积5000m2;

X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 (3)

X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 1. 前言 为了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便民化,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决定在XX市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以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给市民和企业。本文档将介绍该平台的建设工作方案。 2. 目标和愿景 2.1 目标 •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集成并整合市政府部门的各类服务资源; •实现政务服务的自助办理和智能化处理,提升办事效率和满意度; •加强市政府与市民、企业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政府决策的透明和公正。 2.2 愿景 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政务服务的全面数字化转型,让市民和企业能够便捷、高效地办理政务事务,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 主要功能和模块 3.1 市政务服务门户 建立一个市政务服务门户网站,作为政务服务的主入口。市民和企业可以通过该门户网站进行政务服务的申办和查询,以及获取政府部门的各类信息和资讯。 3.2 在线办事大厅 提供在线办事大厅,支持市民和企业在线申请、办理各类政务事项,例如户籍变更、营业执照注册等。通过在线办事大厅,用户可以在线填写申请表格、上传所需材料,并且能够实时查询办理进度和结果。 3.3 电子证照库 建立电子证照库,将政府部门颁发的各类证照和证明文件进行电子化存储和管理。市民和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在线查询和下载相关证照和证明文件,无需前往政府办事大厅排队办理。

3.4 在线咨询和投诉 提供在线咨询和投诉功能,让市民和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向相关部门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政府部门需要及时回应并跟踪处理市民和企业的咨询和投诉事项,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3.5 数据共享和开放接口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并开放相关接口,支持市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同时,也可以向第三方开放数据接口,以促进创新和实现政务服务的社会化、多元化。 4. 技术架构 4.1 前端技术 采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前端界面的开发和设计,确保平 台在不同终端上的兼容性和响应式布局。 4.2 后端技术 选择成熟的后端开发框架,如Spring Boot、Django等,搭建稳定、高效的后 端服务。同时,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平台的高可用性和扩展性。 4.3 数据库技术 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或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NoSQL) 来存储和管理平台的数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技术。 4.4 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安全和隐私保护。采用合适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 技术,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不受侵犯。 5. 实施计划 平台的建设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具体的实施计划如下: 5.1 阶段一:需求调研和规划 在此阶段内,需进行市民和企业的需求调研,并制定平台的建设规划和设计。 5.2 阶段二:系统开发和测试 根据需求调研和规划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工作,确保系统的功能和 性能满足需求。

政务平台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政务平台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各地园区也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开始逐渐向智慧园区转型。智慧园区建设是园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能够提高园区的管理效率、创新能力和与外界的互联程度,对于园区的发展和提升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政务平台在整合资源、提高数据共享和公共服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促进园区数字化转型。为此,本文提出政务平台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一、建立政务平台 政务平台是集成园区政务服务资源、实现政务数据共享和提供政务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平台。政务平台可通过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网、政务微信、政务APP等多渠道提供政务服务。 政务平台的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政务服务中心是园区政务服务的窗口,集成国家、省、市和园区相关政务服务机构的窗口服务,提供多种政务大厅服务、业务查询服务、业务申办服务等。政务服务中心应建设网络化平台,完善服务设施和设备,实行全流程服务,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维护数据安全。 2.政务服务网建设

政务服务网是园区政务服务的主要平台,其建设是政务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务服务网应提供各种政务服务和政府信息公开,并能够实现电子政务办理、在线支付等服务。政务服务网应实现与政务服务中心及其他政务机构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3.政务微信/APP建设 政务微信/APP是政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公众推送信息和提供政务服务的主要渠道。政务微信/APP应提供政策解读、政务服务申办、信息查询等功能,并与政务服务中心相互补充。此外,政务微信/APP还应强化信息安全,确保用户数据的保护。 二、建立公共信息平台 公共信息平台是园区公共资源的集中化信息化管理平台,旨在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资源协同度和利用效率,同时实现公共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公共信息平台应建设以下方面: 1.数据共享和整合 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应考虑数据整合,以促进数据共享。平台应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业务和不同阶段的特点,将相应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通过合适的技术工具进行汇总。 2.资源管理和调度 公共资源往往跨多个部门或单位,并在不同层次间面临合理协调和调度的问题。公共信息平台应从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数量的增加,居民需求多元化等因素,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日益成为城 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为居民提供多种 公共服务的重要场所,便于居民办事、咨询、查询和交流互动。因此,本文将以现有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为基础,结合国内外 经验,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城市实际情况的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二、国内外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分析 (一)国内情况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城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质量和 规模仍有待提高,许多行政服务中心面积不足,服务设施落后,服 务人员素质低下。另一方面,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和服务范围 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城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未能成为全民 服务的标志性建筑。 (二)国外情况 与我国情况相比,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在国外有着更为丰富 的经验。如韩国的“公共服务中心”采取了一站式服务模式,旨在 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美国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则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将政府机

构、社区组织等相关部门的服务集中在一起,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的 办事体验。 三、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方案 (一)建设理念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应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导向, 以创新为手段,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基础。应该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提高服务的便捷性、透明度和效率,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智慧化、信 息化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品质。 (二)建设原则 1. 以多元化、一站式、标准化服务为基础,构建能适应不同需求、不同服务的专业化服务体系。 2. 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导向,推广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 质量,提升公共服务的便民性和体验。 3. 积极创新,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共行政服务中心。 (三)建设措施 1. 提高设施标准,建设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兼具功能和 美观性。建筑内部应根据服务需求和不同服务区域的需求,划分不 同服务区域、人流空间、办公区域和展示区域等。同时,为提高服 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必须配备充足的服务设施,如电子显示屏、自 助终端、无线网络等。 2. 优化服务机制,构建便利化、规范化、普惠化的服务体系。 建立起可预约化、可查询的服务体系,实现行政许可、政务咨询、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和措施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和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务服务已成为政府 重要的职能之一。因此,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成为了各级政府办公 室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从建设方案和措施两个方面,探讨政务服务 中心的建设。 一、建设方案 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方案包括场所、设施、制度和服务等方面。 (一)场所 政务服务中心的场所应选在政府机关、区域商业中心、交通便 捷的地段。建筑面积要满足政务服务中心的需求。政务服务中心建 筑应具有公共场所的特点,当地居民可以在该处享受社会服务、文 化娱乐、体育锻炼等多方面的功能。在建筑选址方面,要考虑到城 市规划的统一性、交通的便捷性和自然环境的保护。 (二)设施 政务服务中心的设施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硬件设施 包括基本设备如水、电、气、路等公共设施,以及人际联络设备、 传达信息设备、办公用品等设备。软件设施包括各种人才、技能、 知识和技术等因素。政务服务中心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配置各 类设施和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效果。 (三)制度

政务服务中心的制度是政务服务中心的核心,主要是管理制度 和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制度,应推 行科学、合理、公正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政策制度包括政 策的制定、实施、监督等制度,应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保证政策 的落实。 (四)服务 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应是多元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提供涉及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赛事等方面的服务,使政务 服务中心成为政府乃至社会的中心。同时,应合理有效地开展线上 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推动政务服务领域的 发展。 二、建设措施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措施包括人才引进、资金保障和管理机制 等方面。 (一)人才引进 政务服务中心的人才引进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政务服务中心需 要有专业的人才,才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需要拥 有各领域的优秀人才。政务服务机构应该积极引进管理、资讯、技 术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服务意识,通过增加人力、设施、技术等多 方面的投入,提升服务水平。 (二)资金保障 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政府应该合理分配 经费,实现资金的全流程管理。政府应该根据地区的财力情况,逐

智慧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监测、整合、分析、智能响应,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各种资源的高度整合,提高政府的业务办理和管理效率。同时,加强职能监管,使政府更加廉洁、勤政、务实,提高政府的透明度。这将有助于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和公众建立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为了满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打造开放、融合、高效、透明、绿色、安全的服务型智慧政府的需求,我们推出了智慧政务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包括基础网络部署,还涵盖了立体安全规划、政务云计算建设、政府协同办公等方面。在整个新IT建设中,以云网融合为基础架构,支撑底层的数据接入传输、上层的业务互通及业务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够同时保障海量业务数据的高效运行、网络资源和安全准则的平滑演进以及面向应用的可定义随需而变。

基础平台:政务云平台是我们推广智慧政务的核心。与传统政务项目不同,政务云平台建设采用的是云服务申请模式。各厅局委办不再关注基础设施软硬件平台的搭建,而是向云服务提供商租用云资源,直接在云资源上部署政务业务应用。政务云平台将整合各部门延伸到区、社区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的纵向网络,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推动电子政务应用、信息的大集中。同时,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库和法人基础信息库,打造“政务公开、联网审批、责任追溯、智慧决策”的智慧型、服务型政府。 我们向云服务提供商提供政务专有云平台的整体方案与产品,该平台基于融合架构构建,通过模块化分层设计,在保证高可靠性和易扩展性的同时,解决了云计算中网络、安全的虚拟化及自动化技术短板,实现了基础设施(计算、网络、存储、安全)服务资源的全自动化交付。 该政务云平台的逻辑架构图和架构图如下: 该方案的优势包括:

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一、项目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依据 (4) 1.3设计原则 (5) 二、总体设计 (6) 2.1主要目标 (6) 2.2设计思路 (6) 2.3设计原则 (7) 2.4整体框架 (8) 2.5技术架构 (9) 2.5.1 B/S结构 (9) 2.5.2 JAVA技术 (9) 2.5.3 XML技术 (12) 2.5.4 工作流技术 (13) 三、系统功能及内容 (15) 3.1平台设计 (15) 3.2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设计 (76) 四、安全体系建设 (82) 4.1安全因素分析 (82) 4.1.1网络层风险 (82) 4.1.2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85) 4.1.3系统安全措施 (86) 4.1.4应用安全措施 (87) 4.1.5安全方案小结 (89) 4.2系统部署 (91) 五、方案亮点和特色 (92) 六、收益分析 (93) 6.1经济效益 (93) 6.2社会效益 (93)

一、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目前,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政务公开。2006年以来,全国80%的县级以上政府或政府部门建立了政府网站,大多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和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全国已建立综合行政服务中心2.8万多个。国务院70个部门、31个省(区、市)建立了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全国31个省(区、市)和36个国务院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政务公开规定。 我国的政务公开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在机关办公场所公告栏公布,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文书手册、电子屏幕、网站等公布,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有关信息。 推行政务公开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1.2 设计依据 智慧政务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将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 总体标准:包括电子政务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与规范。 应用标准:包括各种电子政务应用方面的标准,主要有数据元、代码、电子公文格式和流程控制等方面标准。 应用支撑标准:包括各种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标准。主要有信息交换平台、电子公文交换、电子记录管理、日志管理和数据库等方面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有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钥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基础通信平台的标准。主要有基础通讯平台工程建设标准、网络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标准。 管理标准:包括为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质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电子政务工程验收和信息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

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2.2项目概述 221项目建设目标 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环节,切实响应落实国家、省、市政务服务改革最新政策方针,持续优化提升天河区的政务服务品质和营商环境,深化“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理念,结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数字政府” 改革建设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粤办函〔2019〕87号)、《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政策法规要求,结合我区“数慧天河”的基础优势,融入“区块链、5G网络、AI”等新兴技术,打造贴心服务的天河政务服务新品牌、新内涵,构造全过程、多渠道、无缝隙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优化便民惠企一网通办服务体验。 222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含天河区行政审批管理服务平台优化、政务大厅智慧化提升、移动服务建设、数据处理服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云资源租赁服务。 1、天河区行政审批管理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智能化改造行政审批管理服务功能、优化“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审批功能、完善“政策兑现”服务平台系统,新建“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审管衔接管理、智能导办综合服务、跨城通办受理审批、政务服务“用户画像“管理等系统建设。“区块链+行政审批”创新应用:基于区块链平台的电子证照、电子证明、电子签名等应用,建设“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 2、移动办事服务能力提升:“码上办”全流程服务建设,粤政易天河专区移动审批功能建设,穗好办天河专区建设,粤省事、粤商通服务对接建设。 3、政务大厅智慧化提升:天河区政务地图服务功能建设;天河区政务自助服务平台优化;身份认证专用机、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智能申报机及发照机、导办平板等配套建设。 此外还包括标准规范建设和事项梳理,主要有:天河区“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事项梳理规范、天河区政策兑现服务事项梳理规范、天河区无人工干预审批事项梳理规范等。完成50项“一件事”套餐服务试点应用。新增不少于50项涉企优惠政策的“政策兑现”事项个性化配置,完善“政策兑现”服务功能。完成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服务事项目录梳理工作,完成目录内20项信任审批服务事项试点应用。完成智能导办、智能预审服务功能建设,定义20项涉及民生及企业服务的热点事项,并为该20项热点服务事项提供行政审批事项在线智能导办、智能预审等试点应用。根据实际需要,完成跨城通办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梳理工作。

常熟市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常熟市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常熟市智慧政务服务 平台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背景 国家新一届政府从2013年初开始加大改革力度,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201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行一口受理,实行限时办理,严格规范办理,坚持透明办理,推进网上审批”的要求,国发〔2015〕6号《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全面实行“一个窗口”受理,积极推行网上集中预受理和预审查,创造条件推进网上审批;推行受理单制度;实行办理时限承诺制;编制服务指南;制定审查工作细则;探索改进跨部门审批六项具体要求。 常熟市经过多年的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在电子政务网、政务信息资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服务渠道建设、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3年,常熟市发布《智慧常熟战略发展规划》,按照“大资源、大数据、大协同、大服务”的要求,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提高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目前,已建成“一中心、两载体,三平台”。与政务服务相关的信息资源中心(一中心)和市民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两平台),为智慧城市的后续发展提供了计算资源、数据资源和服务渠道等方面的强有力支撑。2015年2月9日,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在常熟市政府所召开的“信

息化项目推进工作专题会议”上审议并获得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要以系统设计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以服务企业和市民为导向,实现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该项目列入2015年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要求年底前分批上线,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 二、项目建设目标 按《智慧常熟战略发展规划》,结合常熟市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要求,以创新、完善服务方式,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理念为指导,搭建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实现网上服务及办事,通过建设完善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再造重构审批流程、创建充实政务信息资源库、健全完善政务监督机制、横向整合各部门政务服务资源、建立市、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标准统一、审批流程可控、政务资源共享、监督管理有效,将常熟市智慧政务服务平台打造成为全国县级市一流的政务信息化最高阵地。 本期重点进行政务服务体系的构建和横向的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融合常熟市各委办局信息化建设成果,以行政服务中心为基础搭建统一的智慧政务服务平台。 ? 线上线下相结合,完善服务方式。在行政服务中心大厅部署智能辅助设备,比如智能引导服务机、智能排队交换机、智能双屏交互设备、大厅智能监控设备等,创新审批办事服务内容,通过设立的网上办事大厅,申请人能够自助了解办理信息、办事流程、业务窗口布局等信息,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和现场体验;利用我市已经建成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即企业服务平台、市民服务平台),申请人在网上

常熟市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常熟市智慧政务服务 平台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背景 国家新一届政府从2013年初开始加大改革力度,深化行政审批 体制改革,201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行一口受理,实行 限时办理,严格规范办理,坚持透明办理,推进网上审批”的要求, 国发〔2015〕6号《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 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全面实行“一个窗口”受理,积极推行网 上集中预受理和预审查,创造条件推进网上审批;推行受理单制度;

实行办理时限承诺制;编制服务指南;制定审查工作细则;探索改进跨部门审批六项具体要求。 常熟市经过多年的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在电子政务网、政务信息资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服务渠道建设、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3年,常熟市发布《智慧常熟战略发展规划》,按照“大资源、大数据、大协同、大服务”的要求,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提高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目前,已建成“一中心、两载体,三平台”。与政务服务相关的信息资源中心(一中心)和市民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两平台),为智慧城市的后续发展提供了计算资源、数据资源和服务渠道等方面的强有力支撑。2015年2月9日,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在常熟市政府所召开的“信息化项目推进工作专题会议”上审议并获得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要以系统设计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以服务企业和市民为导向,实现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该项目列入2015年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要求年底前分批上线,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 二、项目建设目标 按《智慧常熟战略发展规划》,结合常熟市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要求,以创新、完善服务方式,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理念为指导,搭建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实现网上服务及办事,通过建设完善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再造重构审批流程、创建充实政务信息资源库、健全完善政务监督机制、横向整合各部门政务服务资源、建立市、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标准统一、审批流程可

互联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 +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此文档为word 格式 , 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1 项目概 述 ....................................................................................... ....................................................... 5 建设背 景 ........................................................................... (5) 建设目 标 ........................................................................... (5) 建设内 容 ........................................................................... (5) 2 项目总体建设方 案 ..................................................................................... (7) 建设原 则 ........................................................................... (7) 技术路 线 ........................................................................... (7) 基于 J2EE 三层次技术路 线 .......................................................................... ................ 7 基于 XML 的数据表 示 ........................................................................... ...................... 9 系统基于 SOA 的应用系统开发架构............................................ (9) 进度安 排 ........................................................................... (10) 3 政务服务公共基础数据平 台 (12) 数据交换平 台 ........................................................................... (12) 概 述 ......................................................................... ..................................................... 12 基本功能与特 点 ........................................................................ .................................. 12 运行管 理 ........................................................................ .............................................. 13 数据总 线 ........................................................................ .............................................. 13 资源目录管 理 ........................................................................ ...................................... 15 规则管 理 ........................................................................ .............................................. 17 数据质量审 计 ........................................................................ ...................................... 17 监控管 理 ........................................................................ .............................................. 17 统计分 析 ........................................................................ .............................................. 18 系统配 置 ....................................................................... ............................................. 19 短信平 台 ........................................................................... (20) 短信平台概 述 ........................................................................ ...................................... 20 业务流程 图 ........................................................................ .......................................... 21 系统功 能 ........................................................................ .............................................. 22 统一身份认证平 台 .......................................................................... (25) 4 移动政务服务平 台 .................................................................................... (2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