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

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

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
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2.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确定解题步骤。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学习重点: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合理的步骤。学习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感受“倒推法”的策略的价值。

课堂导入:喜欢玩儿游戏吗?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要求,我们数学课上的游戏可不能光顾着玩儿,要边玩儿边思考,那才是真的会玩儿。

活动方案:

活动一:玩一玩,感知策略。

1.先看着我,这里有4张牌,看清它们的顺序了吗?现在调换3、4两张牌。我能立即告诉你原来的顺序是3、6、9、10。

2.会玩吗?那我们交换,刚才是我告诉你们原来牌的顺序,现在轮到你们告诉我,行不行?可要仔细看,认真想哦。

看看现在的牌,你能说出原来的顺序吗?怎么想的?(还原了、倒过来了)

学生说出顺序。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示,这种从结果出发,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在我们的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研究(揭题并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

刚才我们已经感受过这种还原、倒推的方法了,那么接下来你们能自己尝试着学习吗?

那就先看看这个问题(课件出示例1)。

活动二:结合实际,认识策略。

1.课件出示例1。

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

两杯共有果汁400毫升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

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看懂题意了吗?按照活动二的要求开始吧。

2.想想下面几个问题,和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①现在甲杯和乙杯中分别有多少果汁?

②怎样把这两杯果汁还原成原来的样子?

③原来这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认真思考这几个问题,然后将表格填写完整。

你能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吗?

列式是:

3.将你们小组的好方法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听。

(多请几名学生说说。他的方法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说)

小结: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先求出什么?然后呢?

倒过来推想就要从现在的数据出发,根据各自发生的变化往回推算出原来的数据。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一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请看活动三。

活动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小试身手:(课件)

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送给小军30张后,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你能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说一说吗?

原来有?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原来有()张()还剩52张

2.往下看:

挑战自我:注意这道题跟刚才相比有什么不同?区别在哪里?

(课件)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1)照上面的样子将推想的过程在小组里说说。

(提示:在倒过来推想的时候,要注意变化的顺序。)

我想这样列式:

(2)再读读“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这两句话,你能发现小明原来的邮票张数与现在的邮票张数那个多?相差多少张?

因此,我还可以这样列式:

(3)带着你的活动单,将你们组的方法跟大家介绍一下。

(4)求出的结果对不对,能想个办法验证一下吗?

好,不错,挑战成功!进入下一环节:

3.勇攀高峰:

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看一看大屏幕,也可以求助老师或组内的同学。

现在能自己解答了吗?

课堂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为什么样的情况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怎样运用呢?

(某种数量经过一系列变化后,都是已知现在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数量,就可以用倒推的策略。先从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往前倒推,直至求出答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掌握这一策略了吗?自我检测一下吧!

自我检测:(做对一题给自己一颗★)

1.冬冬和芳芳原来共有60张画片,冬冬给了芳芳5张画片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画片?

2.小明早上穿衣、洗漱要用10分钟,在家吃早餐要用5分钟,骑车到学校要用20分钟。要在早读课(8:00)之前到学校,最迟什么时候就得起床?

课外拓展:(诗题)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借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双甸小学顾德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合作交流,不断反思,感受“倒推”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先摘录条件再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单,检测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激发兴趣 1、认识老师吗?今天老师是从双甸到我们实验小学参加活动的,途中经过岔河、马塘。老师用摘录条件的方法整理如下:双甸—岔河—马塘—掘港。活动结束后,我要按原路返回,应该怎么走? 你是怎么想的?同意他的意见吗? 小结:老师要按来的路线反过来走。 2、读一读:想推来过倒 指名读。 读不顺怎么办?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点就通。老师虽然是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但对同学们的表现是充满信心,你们有信心吗?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学生齐读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列表、画图) 谁知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要学习的新策略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倒推)

看来预习的作用还真大!同学们课前的预习效果很不错,因为知道了倒推就等于你成功了一大半。大家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吗?下面就请大家拿出《预习单》,带着这些疑问在小组里交流和讨论,先交流例1的学习过程。 2、学生分组交流探究例1。 3、小组班上交流,教师适时介入点拔。 结合问题1板书:原来。 结合问题2板书:现在。理解:同样多。 结合问题4课件演示倒回饮料的过程,展示表格全班对照检查。 你会列式吗?指名口头列式。 老师要特别说明的是:解答这一题,列表整理和列式计算都是呈现这道题答案的有效形式。 小结:你怎么理解倒推的意思?听明白了吗?其实倒推在数学中的应用,也就是根据现在的数量倒过来推算出原来的数量。 4、师:刚才数量关系的变化的过程只有一次,如果变化过程不止一次,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小组继续活动:交流讨论例2和练一练。 组间巡视指导,指名学生板演。 板演学生交流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评判,教师相机展示课件释疑和让学生比对。结合顺推检验引导学生纠错。 重点指导:例2的第二种解法,理解练一练中“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这一信息。 5、总结反思: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用倒推策略解决了三个问题,这三题共同的特征是什么,怎么都可以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呀?用倒推策略解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下面我们就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几个具体问题。 三、巩固练习,拓展策略 1、像刚才这样倒过来推想的例子我们早就见过了,交流《预习单》一:初步感知。出示: □+40 □-30 20

六年级奥数专项(用倒推法解题)

用 倒 推 法 解 题 【知识与方法】: 倒推法,即从后面的已知条件(结果)入手,逐步向前一步一步地推算,最后得出所需要的结论。这种方法对于解答一些分数应用题同样适用。 【例题精讲】 例题1:有一条铁丝,第一次剪下它的12 又1米;第二次剪下剩下的13 又1米;此时还剩下15米。这条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模仿练习1:一堆水泥,第一次用去它的12 又3吨,第二次用剩下水泥的13 又3吨,第三次又用去第二次余下的14 又3吨,这时这堆水泥正好剩下3吨。这堆水泥原来有多少吨? 例2:甲、乙两仓库各存粮若干,先将乙仓库中存粮的15 运到甲仓库,再将甲仓库此时存粮的14 运到乙仓库,这时甲仓库有粮食600吨,乙仓库有粮食720吨。那么,原来甲仓库和乙仓库中各存粮多少吨? 模仿练习2:三只猴子分一筐桃,第一只猴子分得全部桃子的27 多12个,第二

只分到余下的23 少4个,第三只分到20个。这筐桃子共有多少个?(竞赛决赛试题) 例3: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若干个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1、2、3、……。后来擦掉其中一个,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10.8。那么,被擦掉的那个自然数是多少? 模仿练习3:☆黑板上写着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擦去其中的一个后。 其余各数的平均数是35517 。擦去的数是多少?(奥赛初赛A 卷试题) 例4:有一种细胞,每秒钟分裂成2个,两秒钟可分裂成4个,3秒钟可分裂成8个…在瓶中开始放进1个这样的细胞,刚好1分钟后就充满整个瓶。如果一开始就放进8个这样的细胞,要充满整个瓶的41 ,需要多少秒? 模仿练习4:一种微生物,每小时可增加一倍,现在有一批这样的微生物,10小时可增加到100万个。那么增加到25万个需要多少小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大家一起说一遍。 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师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我们以前,学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学过哪些? 生:画图、列表 生:一一列举 师:是的,我们已经正式学过了这几种策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策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出示课件】 师:这是一个将要形成的线路图,我们在看图的时候,上面是什么? 生:北 师:有一个班级的同学,到科技馆去参观,他们的线路图是这样的。【教师遥控课件】 师:哪个同学,能看着线路图说一说,先从什么地方,往哪边,到什么地方,再怎么走,最后到达科技馆。 生:先从学校向西走2格,到东环路,再向南,走5格,到汽车站,再向西走3格,到科技馆。 师:参观完了之后,我们还得返回,如果要原路返回,想想看,该怎么走呢? 生:从科技馆向东,先走3格,再向北走5格,然后再向东走2格,就到了学校了。 师:去时的线路和返回时的线路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他们刚好是相反的。 师:像这种原路返回的问题,只要把原来走过的路,反过来走,也就是倒过来走,像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我们数学上,有一个专用的策略,叫做倒推。【板书:倒推】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倒推的策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首先请大家来看,这是一杯果汁。

【课件出示一杯果汁】自己默读题目。 师:看看已经知道什么,要求什么,读懂了就举手。 生:杯子里原有一些果汁,喝了60毫升,又倒进去80毫升,现在杯子里有240毫升,问这杯果汁原来有多少毫升? 师:知道的是现在的情况,现在杯子里有多少毫升? 生:240毫升 师:要求的是——原来。【板书:现在原来】跟我们以前知道原来求现在正好相反,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在解决的时候,就可以试着用—— 生:倒推【师板书在现在与原来之间加了一个箭头】 师:这道题当中,杯子里的果汁,是怎样变化的?发生了几次变化,谁来说说看。 生:发生了两次变化 师:哪两次变化。 生:第一次变化是喝了60毫升。第二次变化是又倒入了80毫升,现在有240毫升。【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屏幕逐步变化】 原有一些果汁→喝了60毫升→倒入80毫升→现有240毫升 师:知道现在,要求的是原来。像这样的问题,你能试着来倒推一次吗?谁来说说看?你怎样倒推,求出原来的? 生:先把现有的240毫升,减去倒入的80毫升。 师:就是把倒入的把它——去掉,就是倒出80毫升。 生:然后再加上喝了的60毫升,就等于原来有多少果汁。 师:把喝了的,再倒回来,这样就可以求出原有的毫升。【指着倒推箭头图】 这样的示意图,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们能不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来表达出是怎样变化的呢?比如说,我们可以用一个方框,表示原来的,然后用一个箭头,他说喝了60毫升,用算的方法,就可以说,从原来里面怎么样啊? 生:减掉60毫升 师:得到多少?我们可以用个方框表示,然后又怎么样?同学们,拿起笔,跟老师一起来整理,在老师发给大家的纸上,最上面一道题,也像这样画了个开头,你能接下去画箭头图来整理吗?【学生画箭头图,一学生到黑板前板书】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册教材第88~89 页的例1、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的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 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 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 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会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上去同学们的精神很饱满,你们一定期待今天的这节数学课吧!我们现在就开始喽。 1、老师每天早晨上班的路线是这样的:家十字路口南门桥 学校。谁能说说我每天原路回家的路线呀? (通过直观的线路图学生很容易理解原路回家的路线,方向相反,路程相等。)2、从我家到学校骑车大约需要10分钟,学校每天早晨是8:00上课,7:55 预备,我想在预备铃响之前到学校,那我最迟得什么时间就必须从家里出发呢?(在导入情境中设置的都是相对简单的内容,只是为后续练习做好铺垫。通过贴近学生 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倒推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 1 (1)、师:上个星期天,小明找我帮他解答两个问题,我把一瓶400毫升的果汁倒

在两个杯子里,把甲杯递给小明,乙杯留给我自己,可调皮的小明趁我不注意把甲杯果汁倒入40 毫升到乙杯,这时候两个杯子里果汁数量有什么变化吗?(课件演示) 生1:我发现甲杯减少了,乙杯增加了。 生2:甲杯和乙杯正好同样多。 生3:把甲杯中的40 毫升果汁倒入乙杯后,两个杯子里的果汁总量没有变化。 师:一共还是多少毫升?现在每个杯子里都有多少毫升果汁?(通过追问,让学生理清果汁数量的变化情况。) (2)、师:我们知道了现在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可以怎样求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你准备怎么办? 学生独立思考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独立思考在数学学习中犹如金子般宝贵,教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生:能不能把乙杯中的40 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 课件展示“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的过程”,观察两个杯中果汁数量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再倒回去”后,甲杯在200 毫升的基础上,增加了40 毫升;乙杯在200 毫升的基础上,减少了40 毫升。 (3)、指导学生画简单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说明果汁变化的步骤和过程,清晰地把握事物和数量发展变化的线索,从而有序地展开思考。)40毫升倒回去,该画回去多少才合适呢?40 毫升占200 毫升的多少啊? 学生比较准确地画出示意图。(相对准确的草图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清题目条件和问题,这种能力在数学知识的后续学习中非常重要。)(4)、师:根据你的发现,请求出“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 学生完成解题的过程,并将教材中的表格填写完整,和同桌说说表中的每个数 据各是怎样推算来的。 (5)、师:我们回顾一下,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求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有

6.1 倒推法解题

01 倒推法解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逆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倒推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正确运用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 1、路线倒推 师:前不久,学校组织大家去春游,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游玩后一位同学写了这样的一篇数学日记。来,听一听。 (录音:我们8点从学校出发,一路经过黄鹤楼、长江大桥、归元寺,最后到达动物园。下午沿原路返回,你知道我们的返回路线吗?出示:学校→黄鹤楼→长江大桥→归元寺→动物园) 师:谁能回答? 生:返回路线是从动物园出发,经过归元寺、长江大桥、黄鹤楼,最后到学校。

(出示:学校←黄鹤楼←长江大桥←归元寺←动物园) 师:原来你是倒过来想的。 2、翻牌倒推 师:下面老师玩一个小魔术,想不想看? 生:想 师:看好了。 (出示三张牌:先第一张和第二张交换位置,再将第二张和第三张交换位置)师:要想知道原来这三张牌是怎样摆放的,怎么办? 生:(上台操作)先交换第二张和第三张位置,再交换第一张和第二张位置。师:你为什么这样操作? 生:我是倒过来想的,刚才最后交换的是第二和第三张,那我就先交换这两张,在交换第一张和第二张。 师:原来你也是倒过来想的。 3、小结 师:刚才这2个问题,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生:倒过来想的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倒过来想的方法称之为“倒推”(板书:倒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用倒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 展示例题: 例1:有一个数如果用它加上6,然后乘以6,再减去6,最后除以6,所得的商等于6.求这个数。 师: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一个数加上6,然后乘以6,再减去6,最后除以6,所得的商等于6。求这个数是多少? 师:你能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吗? 同座位讨论,其中一人记录。 生:(同座位讨论整理过程)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整理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马金花

苏教版五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教学设计 句容市桥头小学马金花 教学背景: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过来想”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倒过来想”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不过这些特定问题又是比较常见的。通常情况下,已知某种数量或事物按照明确的方法和步骤发展、变化后的结果,又要追溯到它的起始状态,便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加以解决。学习“倒过来想”,不仅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都大有裨益。 教材分析: “倒推”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8~89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的相关习题。本单元教学倒推策略,也就是“倒过去想”,从事情的结果出发倒过去想它原来的状况。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用图画呈现了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两杯里的果汁同样多这一件事件;设计了两项活动:填写表格、寻找解题的策略。教学重点是体验策略,将“倒推”从“潜意识”引向“明朗化”。例2中小明的邮票经过两次变化最后还剩52张,他原来有多少张邮票。教材通过“你准备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摘录整理条件,应用“倒推”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学会用框式箭头图的解题的模型。教学的重点

是应用策略。将“倒推”从“明朗化”走向“深刻化”。在后面的练习十六主要是让学生主动运用倒推策略。练习十六的习题有三个特点:一是题材宽广。有些联系学生生活中的收集画片、折纸鹤、买东西等活动;二是把事件发生变化的过程有条理地讲清楚。有些用文字讲述,有些用图画表达,还有表格、图文结合和对话等呈现方式。三是解题的形式灵活多样。练习十六的第2题结合学过的有关时间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完成一件工作的最后时限,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确定最迟应从什么时间开始工作,也有利于巩固对所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策略,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六年级奥数倒推法解题

倒推法解题 考点、热点分析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例题讲解 【例题1】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余下的3/5,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练习1: 1.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3/7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5/8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3/8,第二天走了余下的2/3,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例题2】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7 ,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练习2: 1.一堆煤,上午运走2/7,下午运的比余下的1/3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1/3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1/2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 【例题3】有甲、乙两桶油,从甲桶中倒出1/3给乙桶后,又从乙桶中倒出1/5给甲桶,这时两桶油各有24千克,原来甲、乙两个桶中各有多少千克油?

练习3: 1.小华拿出自己的画片的1/5给小强,小强再从自己现有的画片中拿出1/4给小华,这时两人各有画片12张,原来两人各有画片多少张? 2.甲、乙两人各有人民币若干元,甲拿出1/5给乙后,乙又拿出1/4给甲,这时他们各有90元,他们原来各有多少元? 【例题4】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168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同的钱数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同的钱数给丙;第三次丙拿出与这时甲相同的钱数给甲。这样,甲、乙、丙三人的钱数相等,原来甲比乙多多少元钱? 练习4: 1.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44人,先从甲班调出与乙班相同的人数给乙班,再从乙班调出与丙班相同的人数到丙班。再从丙班调出与这时甲班相同的人数给甲班,这样,甲、乙、丙三个班人数相等。原来甲班比乙班多多少人?

六年级倒推法解题

第十二周倒推法解题 专题简析: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 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例题1。 1 3 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第二天看了余下的5,还剩下48页,这本书 共有多少页? 3 2 【思路导航】从“剩下48页”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 1 -3 = 2。第一天看后还剩 5 5 2 1 2 2 下48-5 = 120页,这120页占 全书的1-3 = 3,这本书共有120^3 = 180 页。即 3 1 = 48+( 1 —5 )*( 1-3)= 180 (页) 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练习1 3 5 1. 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7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8打扫操场,还剩12 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3 2 2. 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8,第二天走了余下的3,第三天走了250 千米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 2 3. 把一堆苹果分给四个人,甲拿走了其中的6,乙拿走了余下的5,丙拿走这时所剩的 3 4,丁拿走最后剩下的15个,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 例题2。 1 2 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还剩500米, 5 7 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2 5 【思路导航】从“还剩500米”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7 = 7,第一天修后还剩 5 1 500十7 = 70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全长的5,还余下700+100 = 800米,这 1 4 4 800米占全长的1 - =-,这段路全长800 + = 1000米。列式为: 5 5 5 2 1 【500+( 1- ) +1001 + ( 1 - )= 1000 米 7 5

四年级奥数教程六倒推法的妙用

课题倒推法的妙用 教学目标 本节要求掌握倒推法解题的一般方法,明白倒推法是一种逆向思维,主要要在思维方式上得到新的启迪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如何理解倒推法是一种逆运算,逆向思维 难点是那这种思维用到自己解题中去,发散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本讲知识点 在分析应用题的过程中,倒推法是一种常用的思考方法.这种方法是从所叙述应用题或文字题的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倒着分析、推理,直到解决问题. 用倒推法解题时要注意: ①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 ②在向前推理的过程中,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 ③列式时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 二、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三、具体安排 【经典例题】 例1 一次数学考试后,李军问于昆数学考试得多少分.于昆说:“用我得的分数减去8加上10,再除以7,最后乘以4,得56.”小朋友,你知道于昆得多少分吗? 分析这道题如果顺推思考,比较麻烦,很难理出头绪来.如果用倒推法进行分析,就像剥卷心菜一样层层深入,直到解决问题. 如果把于昆的叙述过程编成一道文字题:一个数减去8,加上10,再除以7,

乘以4,结果是56.求这个数是多少?把一个数用□来表示,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得到这样的等式: {[(□-8)+10]÷7}×4=56. 如何求出□中的数呢?我们可以从结果56出发倒推回去.因为56是乘以4后得到的,而乘以4之前是56÷4=14.14是除以7后得到的,除以7之前是14×7=98.98是加10后得到的,加10以前是98-10=88.88是减8以后得到的,减8以前是88+8=96.这样倒推使问题得解. 解:{[(□-8)+10]÷7}×4=56 [(□-8)+10]÷7=56÷4 答:于昆这次数学考试成绩是96分. 例2 小玲问一老爷爷今年多大年龄,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7后用4除,再减去15后用10乘,恰好是100岁”那么,这位老爷爷今年_____岁. 分析{[(□ + 17)÷4]- 15}×10 = 100 采用逆推法,易知老爷爷的年龄为(100÷10+15) ×4-17=83(岁) 【尝试实践1】 1、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其结果等于6,则这个数是_____. 2、某数除以4,乘以5,再除以6,结果是615,求某数. 3、将某数的3倍减5,计算出答案,将答案再3倍后减5,计算出答案,这样反复经过4次,最后计算的结果为691,那么原数是_____.

(完整word版)六年级倒推法解题

倒推法解题 【知识点】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也不好找。对于这种类型的应用题,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往前一步一步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倒推法。运用这种方法,反向倒推过去,反而易于解决问题。 【练习题】 1、 张大爷提篮去卖蛋,第一次卖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卖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次卖了第二次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四次卖了第三次余下的一半又半个。这时,鸡蛋都卖完了。问张大爷篮中原来有鸡蛋多少个?(15) 2、三只猴子去吃篮里的桃子,第一只猴子吃了 31,第二只猴子吃了剩下的31,第三只猴子吃了第二只剩下的4 1,最后篮子里还剩下6只桃子。原有桃子多少只?(18) 3、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有多少米?(54) 4、修一段路,第一天修全路的 21还多2千米,第二天修余下的31少1千米,第三天修余下的 41还多1千米,这样还剩下20千米没有修完,求公路的全长?(85) 5、一只猴子偷吃桃子,它第一天偷吃了树上桃子的10 1,以后的8天每天偷吃树上桃子的91、81、71 (2) 1,这时树上还剩下10个桃子。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100)

6、 甲、乙二人分16个苹果,分完后,甲将自己所得苹果数的 31分给了乙,乙又将自己现有苹果数的31还给甲;最后甲又将自己现有苹果数的3 1给了乙,这时两人苹果数恰好相等。问:最初甲分得几个苹果?(15) 7、 一瓶酒精,第一次倒出31,然后倒回瓶中40克,第二次倒出瓶中剩下酒精的9 5,第三次倒出180克,瓶中还剩下60克。问原来瓶中有酒精多少克?(750) 8、 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168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等的钱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等的钱给丙;第三次丙拿出与甲相等的钱给甲,这时,三人的钱刚好相等。问:原来甲比乙多多少元?(28) 9、 甲、乙、丙三个人各有画片若干张,要求互相赠送。先由甲送乙、丙,所送张数等于乙、丙原来的张数(即乙、丙后来的画片张数是原来的2倍)。再由乙送给甲、丙现在的张数,最后由丙送给甲、乙现在的张数,互送后每人各有32张。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甲52 ;乙28 ;丙16) 10、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83,第二天走了余下的3 2,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200)

倒推法解题专题训练

倒推法解题专题训练

————————————————————————————————作者:————————————————————————————————日期:

倒推法解题专题训练 知识梳理 1、用倒推法解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叙述过程,从最后的结果入手,采用倒推的方法,逐步找到题目的答案。 2、用倒推法解题时,要采用逆向思维和运算方式,原来加的用减,乘的用除。 例题精讲: 1、将某数的3倍减5,计算出答案,将答案再3倍后减5,计算出答案,这样反复经过4次,最后计算的结果为691,那么原数是多少? 解析:从最后的结果往前逆推,结果是691,这是一个数的3倍减5得到的,这个数应该是(691+5)÷3=232,这是经过3次后的结果; 同样可知,经过2次后的结果为(232+5)÷ 3=79; 经过1次后的结果为(79+5) ÷3=28; 因此,原数为(28+5) ÷3==11。 2、一只猴子偷吃一棵桃树上的桃子。第一天偷吃了,以后八天分别偷吃了当天现有桃子的…,最后树上还剩下10个桃子。树上原桃子多少个? 解析:可以从最后树上的10个桃子依次向前倒推: 10(1-)(1-)(1-)(1-)(1-) (1-)(1-)(1-)(1-) =10 =100(个) 3、李老师拿着一批书送给36位同学,每到一位同学家里,李老师就将所有的书的一半给他,每位同学也都还她一本,最后李老师还剩下2本书,那么李教师原来拿了几本书?

解析:最后李老师还剩2本书,因此,他到第36位同学家之前应有(2-1)×2=2本书;同样,他到35位同学家之前应有(2-1)×2=2本书;…;由上此可知,他到每位同学家之前都有2本书,故李老师原来拿了2本书。 专题特训: 1、小玲问一老爷爷今年多大年龄,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7后用4除,再减去15后用10乘,恰好是100岁”那么,这位老爷爷今年多少岁? 2、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其结果等于6,则这个数是多少? 3、一块冰,每小时失去其质量的一半,八小时之后其质量为千克,那么一开始这块冰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4、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全路的多2千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少1千米,这时还剩下20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长? 5、甲、乙两人各有钱若干元,甲拿出给乙后,乙又拿出给甲,这时他们各有240元,两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6、一瓶盐水,第一次倒出后又倒回瓶中50千克,第二次倒出瓶中剩下盐水的,第三次倒出150克,这时瓶中还剩下120克盐水,原来瓶子中有多少千克盐水? 7、小明和小聪共有小球200个,如果小明取出给小聪,然后小聪又从现有球中取出 给小明,这时小明和小聪的小球一样多。原来小明和小聪各有小球多少个。

倒推法解题

倒推法解题 一、考点、热点回顾 用倒推法解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叙述过程,从最后结果入手,采用倒推的方法,逐步找到题目的答案,采用倒推法解题时,原来加的用减,原来减的用加,原来乘的用除,原来除的用乘。 二、典型例题 例1、某农妇有一筐鸡蛋,第一次卖出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卖出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次又卖出余下的一半又半个,这是筐里还剩下1个鸡蛋,问:筐里原来有多少个鸡蛋? 例2、一瓶酒精,第一次倒出1/3,然后又倒回瓶中40克,第二次倒出瓶中剩下酒精的5/9,第三次倒出180克,瓶中还剩下60克,原来瓶中有多少克酒精? 例3、一只猴子偷吃桃子,第一天偷吃了树上桃子的1/10,以后的8天每天偷吃当天树上的1/9,1/8,1/7,…,1/2,这时树上还剩下10个桃子,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例4、甲、乙二人分16个苹果,分完后,甲将自己所得苹果数的1/3分给了乙,乙又将自己苹果数的1/3还给甲,最后甲又将自己现有苹果数的1/3分给了乙,这时两人苹果数恰好相等,问:最初甲分得多少个苹果? 三、课堂练习 1、有一堆桃子,第一只猴子拿走了这堆桃子的一半多半个,第二只猴子又拿走了剩下桃子的一半多半个,第三只猴子也拿走了剩下桃子的一半多半个,桃子正好被拿完,问:这堆桃子原来有几个? 2、工地上有一堆沙子,第一次用去这堆沙子的一半多0.5吨,第二次用去剩下沙子的一半多0.5吨,第三次又用去剩下沙子的一半多0.5吨,这时工地上还有20吨沙子,工地上原来有多少吨沙子?

3、小明的存钱盒中有一些钱,小明每次用去盒中钱数的一半多1元,这样一共用了5次,盒中还剩下4元钱,小明的存钱盒中原来有多少元? 4、一瓶橘子汁,第一次倒出1/3后又倒回瓶中50克,第二次倒出瓶中剩下橘子汁的2/5,第三次倒出150克,这时瓶中还剩下120克,原来瓶中有橘子汁多少克? 5、修一段公路,第一次修了全长的1/2多2千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1/2少1千米,这时还剩下20千米没有修,这段公路长多少千米? 6、一堆西瓜,第一次卖出总个数的1/4又6个,第二次又卖出余下的1/3又4个,第三次卖出余下的1/2又3个,这时正好卖完,这堆西瓜原来有多少个?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 安国镇马庄小学:吴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例1、例2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难点:在正确运用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感知策略 1.做一做, 2.谈话:这是张华同学每天上学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你能说说张华每天放学从学校回家的路线吗?(多媒体呈现:张华家→向东50米到梨园→向北200米到小桥→向西150米到学校 ) 3.揭题: 通过刚才的两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解决这两个问题时都分别使用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之间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板书:倒过来推想)

这种“从结果出发,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通过“填数”和“返回路线”两个已有经验的唤醒,为倒推策略的探索提供了清晰地新旧知识间的“联络点”,促进新认知的有效建构。] 二、初步体验,建立模型 1.多媒体出示例l (1)这儿有两杯果汁,从图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2)要是把这两杯果汁变得一样多,怎么办?(倒一块平分或把多的向少的里面倒一些) (3)现在从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甲乙两杯的果汁数量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甲杯减少了40毫升,乙杯增加了40毫升,都是200毫升了) (4)提出问题:要求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我们怎么办?能用刚才的倒过来推想的办法解决吗? 2.解决问题 结合回答演示:现在甲乙杯的果汁都是200毫升,把甲杯倒入乙杯的40毫升再倒回去,还原原来的数量。(多媒体演示,必要时可以来回放几次)(1)学生讨论,填写课本第88页的表格。填完后说说是怎么推算的。 交流:展示学生的表格,说一说想法? (2)我们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如何来检验?(顺着事情的发展推算一下知道了。) 追问:要求原来的情况,我们是从哪儿开始想起呢?原来的变化过程是甲杯倒人乙杯40毫升,倒推时是怎样变化的?(强调板书:变化过程相反) 3.回顾反思

用倒推法解题教案

用倒推法解题 知识要点 “一个数加上3,乘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这个数是几?”像这样已知一个数的变化过程和最后的结果,求原来的数,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还原问题”。解答还原问题,一般采用倒推法,简单说,就是倒过来想。 解答还原问题,我们可以根据题意,从结果出发,按它变化的相反方向一步步倒着推想,直到问题解决。同时,可利用线段图表格帮助理解题意。 典型例题 例1: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练习:1、一个数加上3,乘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这个数是几? 2,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最后乘上2,结果得60。这个数是多少? 3,小红问王老师今年多大年纪,王老师说:“把我的年纪加上9,除以4,减去2,再乘上3,恰好是30岁。”王老师今年多少岁? 例题2 一段布,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又剪去余下的一半,还剩8米。这段布原来长多少米?

练习:1,某水果店卖西瓜,第一次卖掉总数的一半,第二次卖掉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10只西瓜。原有西瓜多少只? 2,某人乘船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一半时开始睡觉,当他睡醒时发现船又行了睡前剩下的一半,这时离乙地还有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有一箱苹果,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1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多1个,箱里还剩下10个。箱里原有多少个苹果? 例题3 李奶奶卖鸡蛋,她上午卖出总数的一半多10个,下午又卖出剩下的一半多10个,最后还剩65个鸡蛋没有卖出。李奶奶原来有多少个鸡蛋? 练习:1,竹篮内有若干个李子,取它的一半又1枚给第一人,再取余下的一半又2枚给第二人,还剩6枚。竹篮内原有李子多少枚?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倒推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 授课教师:王冒指导教师:杨必勇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让学生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和学生做课前游戏,老师说,你们做出和老师相反的动作:起立、坐下、站着、向左看、抬左手、(我一起来挑战更难的动作)右手摸左耳朵、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正话反说:(由简单到难,两字、三字、句子)白雪马上302 518 我最棒我爱学数学 二、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一)、出示李白喝酒诗“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

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 (二)、分糖游戏 现在老师手中有一盒子,里面有神秘的东西,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想)打开盒子。老师呢今天要和同学们做一个分糖的游戏。 1、感受分糖的过程 第一个分糖活动 (盒子里面准备8 颗糖)教师手指盒子说,你们知道盒子里面有多少颗糖么?(不知道)那现在老师拿出3 颗给学生1(让学生告诉全班同学分到几颗糖),然后再分4 颗给学生2(让学生告诉全班同学分到几颗糖),最后让学生数一数现在盒子里面还剩多少颗?(1 颗)师:根据上面这个分糖的游戏,同学们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原来盒子里面有多少颗糖?)同学们能解决刚刚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吗?(能)请告诉老师,盒子里面原来有多少颗糖?(8 颗)师:为了把分之前盒子里面的糖和分之后盒子里面的糖区分开,我们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描述分之前盒子里面的糖(原来),那同样的道理用(现在)来描述分之后盒子里面的糖。(板书:原来现在)师:我们班的孩子太聪明了,现在我们刚刚那些糖还原出来。(引导 学生说出还原的过程) 出示李白喝酒诗“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

小升初数学专项题-第十四讲倒推法通用版

第十四讲倒推法 【知识梳理】倒推法,也叫逆推法或逆序推理法,简单说,就是调过头来从后面往回想,是用还原思想解题的方法,就是从题目的问题或结果出发,根据已知条件一步一步进行逆向推理,逐步靠拢原始的条件。 解题关键:在从后往前推算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同原来相反的运算、原来加的,运算时用减;原来减的,运算时用加;原来乘的,运算时用除;原来除的,运算时用乘…… 【典例精讲1】儿童节那天,明明拿了爸爸给的钱去买东西,他先用这些钱的一半买了玩具,之后又买了1元5角钱的故事书,最后还剩下3角钱,你知道爸爸给明明多少钱吗? 思路分析:倒着想:明明最后剩下3角钱,在买书之前的钱应是3角+1元5角=1元8角,这个数目是他买玩具后剩下的,买玩具前的钱数应当是:1元8角×2=3元6角.这就是爸爸给他的钱数,画图表示就: 解答:(1元5角+3角)×2=3元6角 答:爸爸给明明3元6角钱。 小结: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倒过来想:花掉的钱要加上,用剩下的一半要乘2。【举一反三】1.亮亮拿着1把糖葫芦,遇见好朋友李明,分给了他一半;过一会又遇见好朋友王丽,把剩下的糖葫芦的一半分给了她;后来又遇到了好朋友孙娜,把这时手中所剩下的糖葫芦的一半又分给了孙娜,这时他自己手里只有一串了,问亮亮最初有几串糖葫芦? 2. 一个数加上10,乘以10,减去10,除以10,结果还是10,求这个数.

【典例精讲2】文化用品店新到一批日记本,上一周售出本数比总数的一半少12本;这一周售出的本数比所剩的一半多12本;结果还有19本,问这批日记本有多少? 思路分析:画图如右:可见本周未售出时的一半是:19+12=31(本);本周未售出时的总数是:31×2=62(本);总数的 一半是:62-12=50(本);总本数是: 50×2=100(本)。 解答: [(19+12)×2-12]×2=100(本) 答:这批日记本共有100本。 小结: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画图,表示出数量关系,再用倒推法解决。 【举一反三】3.李阿姨卖鸡蛋,第一次卖了篮中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又卖了剩下鸡蛋的一半又半个,这时篮中还剩一个鸡蛋.问篮中原来有几个鸡蛋? 4.农妇卖蛋,第一次卖掉篮中的一半又1个,第二次又卖掉剩下的一半又1个,这时篮中还剩1个,问原来篮中有蛋几个? 5.希望幼儿园里新买回一批饼干,准备给小朋友们作一星期的餐点用。星期一取出饼干总数的一半,星期二取出余下饼干数的一半,以后每天都取出余下饼干数的一半。这样星期五取后饼干所剩不多了。老师把它作为奖品,又奖给大班11块,中班12块,小班7块。请计算出这个幼儿园原来共买回多少块饼干?

(完整版)倒推法解题

倒推法解题 知识要点 运用倒推法(还原法)解题的相应的“逆运算”是指:加法用减法还原,减法用加法还原,乘法用除法还原,除法用乘法还原,并且原来是加(减)几,还原时应为减(加)几,原来是乘(除)以几,还原时应为除(乘)以几。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要学会列表,借助表格倒推,既能理清数量关系,又便于验算。 例1.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最后结果等于6,求某数。 解答:(6×6+6)÷6-6=1 例2.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有多少米? 解答:[(7+15-10)×2+3]=54(米) 例3.小明在计算一道加法计算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看作7,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看作3,这样所得的和是1955,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解答:1995+50-6=1999 例4.袋子里装着若干个乒乓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球,这样共拿了5次,袋子里还有5个球。袋中原有多少个乒乓球? 解答: 例5.甲、乙、丙三人各有小球若干个,甲先拿出自己的小球的一部分给乙和丙,使乙、丙每人的小球数增加一倍;然后乙也把自己的小球的一部分分给甲丙,使甲和丙每人的小球数增加一倍;最后丙也把自己小球的一部分分给甲和乙,使甲和乙每人的小球数增加一倍。这时甲乙丙都有48个小球。原来甲乙丙各有小球多少个?

解答: 习题: 1.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2,再用4除,再减去15后乘以10,恰好是100岁。这位老人现在有多少岁? 解答:(100÷10+15)×4-12=88(岁) 2.百货商店出售手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20部,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15部,还剩下75部。商店原有手机多少部? 解答:[(75+15)×2+20]×2=400(部) 3.做一道减法算式,把减数的个位1看作3,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这样结果等于200,差应该是多少? 解答:200+(3-1)-(50-20)=172 4.甲、乙、丙、丁四人共有画片80张,甲给乙13张,乙给丙18张,丙给丁16张,丁给甲2张后,四人画片张数相等。他们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解答: 甲:80÷4+13-2=31(张) 乙:80÷4-13+18=25(张) 丙:80÷4-18+16=18(张) 丁:80÷4-16+2=6(张) 5.有一篮鸡蛋,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少2个,篮中还剩下12个。篮中原有鸡蛋多少个? 解答:[(12-2)×2+2]×2=44(个) 6.一筐梨,甲取一半又一个,乙取余下的一半又一个,丙再取余下的一半又一个,这时筐里只剩一个梨。这筐梨共值4.40元,每个梨值多少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五下)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平果一小黄丽玲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的例1、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难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稿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谈话引入:昨天下午,小明放学后先去书店买一本书再回家,可是准备开门的时候发现钥匙不见了,这下他可慌了,怎么办呢?当学

生提到按原路回去找时,老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 过渡:那么在数学上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否也能倒着回去找到答案呢,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两杯果汁共有400毫升”。提问:如果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这两杯果汁的数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引导学生边回答边操作演示,让学生发现甲杯减少,乙杯增加了,而且现在两杯果汁正好同样多。 师:两杯果汁正好同样多,现在每杯果汁各是多少毫升?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课件出示400÷2=200(毫升) (3)回顾操作过程,呈现倒果汁情境。追问: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回答后出示问题: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2、解决问题。 (1)提问:已经知道现在两杯果汁各有200毫升,那么怎样求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2)同桌讨论,让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巡视并收集不同的解法。 ①400÷2=200(毫升)200+40=240(毫升)200-40=160(毫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