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

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

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
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

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

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

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个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在其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大规模的流动迁徒和环境的险恶,迫使他们摒弃了懦弱保守的性格和意志薄弱的成员,并以坚忍卓绝的精神和斗志开拓着自我的生存环境,从而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但是,客家文化的前身其实是中原文化,客家民系就产生于中原,客家人就是中原移民。遍布于今日粤、桂、台、闽、赣及海外的客家人,先天就带有中原文化的印痕,虽然历时久远,但他们代代相习,不断传递们,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客家文化是演变、递嬗了的中原文化,由于它较多地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原生形态,所以,从文化渊源上,它和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是研究中原文化的资料来源和活化石。

没有中原地区移民的流动和南下就没有客家民系,这是客家文化形成的前提。然而,迁徙的原因主要是兵燹战乱、国破家亡,这就使得迁徙带有被迫的性质和悲怆的色彩;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流动也使他们更加看重旧有的文化基础和观念形态。中原文化中牢固的本土意识和人文精神时时振动着这些移民的灵魂,使得他们在观念上和汉文化精神始终难以

分离。另一方面,完全改变了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又迫使他们改变着旧有的文化(至少是局部地改变),必须建立一些适应新环境、新形势的新文化而对过去有所扬弃。这样,客家文化必然具有两重性:一是有意识地对旧有文化予以保留;二是被动性地对旧文化进行改革,这成为客家文化的格调,也成为客家文化的特质。不管是对旧有文化予以保留还是进行改革,也都无法脱离中原文化这个母体来源。

所谓“客家”,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客”,指外来移民;二是“家”,指由中原南下,举家迁徙或落地成家的那些豪门望族。

从历史上看,客家先民多为中原地区、尤其是豫州的居民。其迁徙最早始于西晋末、东晋初。《晋书·地理志》豫州条云:“永嘉之际,豫州沦于石氏。元帝渡江,于春谷县侨立襄阳郡及繁昌县。成帝又侨立豫州于江淮之间,居芜湖;时淮南入北,乃分丹阳,侨立淮南郡,居于湖口。又以当阳县流人渡江,侨立为县,并淮南、庐江、安丰,并属豫州。”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南下,最后一举灭掉西晋,中原震动,豪门大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场大变动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是京畿豫州一带的士族豪门。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他们纷纷迁移南下,而东晋政权为了延揽和照顾这些士族,开始在南方设立这些外来移民的居住

侨郡,并以北方地名来命名这些侨郡,以照顾他们的意识和心理。据《晋书·地理志》记载,所设侨郡中规模最大的是“豫州”。由此可见从河南地区来的移民人数最多,势力最大;为

了最大限度地照顾这些贵族的利益,东晋又设立了“给客制度”,它直接演化成为“客家”这一称谓,并为客家民系的组织制度和社会结构输入了更大的活力。《南齐书·州郡志》云:“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当时,北方大姓几乎全部南移,由于受到东晋政权的保护,这些迁移的北方人并未衰微,反而日渐兴盛,这就为后来的屡屡南移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源。

从整个客家人的迁徙路线来看,按照历史的划分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五次:第一次是东晋初期的“中原望族,相率南奔”。他们来自中原,大多落在江淮一带,至皖赣者为多。这次南迂,由于有着东晋政府的种种照顾政策,很快趋向于稳定,并一直保持了五个世纪。唐末社会动荡不安,黄巢农民起义军的兵锋纵横南北,这些名门望族受到极大的威胁,客家先民第一次逃难后的落居地正当黄巢起义军展转往复

的要冲,在这种情况下,遂开始第二次迁移,即由皖豫鄂赣等第一时期落居地,再迁至皖南及赣东南、闽西南和粤东北地区。第二次迁移后稳定了三百年。后来,金、蒙古相继占领北方,并日益南侵,客家先民不得本又一次迁移,这第三次迁移乃是一部分由第二时期旧居,分迁至广东东部和北部。

经过五百余年之后,客象人又开始了第四次迁移,时在明末清初之际,满清人南下入主中原,受祸烈最为严重的部分客家人,从第二或第三次迁移旧居,分迁至粤中部和滨海地区及川桂湘台等地,一小部迁至贵州南边及云南。客家的最后一次迁移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部分客家人又迁至粤南及海南岛,有的流寓海外。至此,经过五次迁移,客家人的居住范围已基本稳定,表现出现今所呈现的客家分布态势。

由于中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不断颠沛流离十使得客家

人最重家世谱牒,这数次迁移的始因和路线都十分详尽地记述在他们的谱牒中,不管如何迁移,他们始终都对自我的起源地难以割舍忘怀,常常“述本源流”。在现今所能觅到的客家人族谱中,总是对先世的故居极尽缅怀之情,而他们的祖籍大多在中原地区,其中以河南较多。

客家的概念和群体是历史上中原部分居民经过不断迁

徙和流动形成的,是历史所造就的一种文化人文现象。然而,从中原人到客家人毕竟还有一个契合点和转折点。由于客家的概念主要是居住地点的变更,那么,这个转折点也体现在其迁移过程中的中转环节。考察客家人的迁移,可以发现,福建宁化石壁乡是客家迁徙的中转环节,是中原移民转化为客家人的里程碑。从大量族谱和方志记载来看,宁化石壁乡在客家迁徙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客家人称道和记铭之所在。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乃至世界各地几乎都

经过了宁化及其石壁。宁化西北有武夷山脉作为屏障,自外入闽又有一条较为平坦的狭长地带作为通道,而中原移民在这里集结、休养整息之后形成了较为整体化的移民集团再向闽粤等地整股流寓,从而开始了真正的客家人时期。因此,凡流寓这里,并在这里认定共同族系的中原移民就转化为客家人及其后裔,它成为客家人的界定尺度和标准,而在历史实际上也确乎如此。

客家人的称谓形成于唐宋,《旧唐书·食货志》、《太平寰宇记》、《元封九域志》、《舆地纪胜》等书中都曾”提到“客”、“客人”、“客家人”、“客族”。记述客家人经过宁化石壁的一些重要谱牒文献,如梅县《丘氏族谱》、嘉应《刘氏族谱》、兴宁《廖氏族谱》、平远《姚氏族谱》等,记其经宁化也是在

唐宋这两次迁徙时期,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实体上,客家民系在这个时期已经形成,并由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在迁移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变化需要而成型的文化,它秉承着中原文化的主核,而延伸着新环境新条件下的文化需求,从而既创造一些新文化内容,同时也恪守着中原文化传统。由于客家人在流动中始终是集团式或家族式的迁移,有着相对封闭和单一的生存空间,又由于这些客家先民本身就是中原地区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的名门望族,所以,

由他们所保存下来的一些中原文化,也相对较为原型和纯正。

恪守礼教,重伦理、倡道德,是中原文化的一大特点。客家先民本身就是中原地带的高知识阶层,自然极为重视这个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内容,所以特别重礼教、倡文风,古朴求真,发愤求学,勇于进龋台湾学者陈运栋先生对此总括为:“客家虽自中原南迁,然其重道德、重义气、重礼节、重理智、性刚强,仍具古风。保存汉族血统,最为纯粹。语言风俗习惯,犹是中原遗风。其守礼节、重道义、好学问、讲伦理,均表现中原民族气质……客家,就其语言与精神表现,均具中原古风”。著名学者罗香林在其《客家源流考》中指出,这种“客家精神”乃是“中原精神”的最好体现和发扬。客家人集中的嘉应地区《嘉应州志》卷八礼俗引《大清一统志》云:“民俗质实尚勤俭,重本薄末,地狭民瘠,尚气轻生。君子质木,小人悍蔽,俗称谨愿。”又引王志云:“温饱之家益敦俭素,

输赋奉公,不事鞭扑。士喜读书,多舌耕,虽困穷至老,不肯辍业。”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方渐知梅州,尝渭:‘梅人无植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可见州士之读书,自宋已然。”这种情况与中原古风如出一辙。

重礼教、喜读书是一种文化习惯,它的实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对传统学术的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是中原文化精神的最高体现,而客家人也把儒学奉为经典。在客家人的较大聚居点,几乎都修建有学宫和奉祀孔

于的场所,岁时祭拜。对于传统学术,客家也不乏儒学鸿师。据有关史书所记,客家人为硕儒者,在宋有长汀杨方、宁化张良裔,俱人史书儒林。明代理学大盛,客家人研究理学而有成就者更多,著名的如惠阳叶春芳、叶天佑,信丰俞溥,龙南月华,南康刘昭文,兴宁张天赋,长汀扬昱等数十人,俱名重一时。清代及近代,客家的经师及学问家、文学家、诗人、书画名笔更层出不穷,形成了有着自身特征的学术流别。

客家人恪守礼教,自有一套与之相符的伦理道德。环境的变迁和条件的困难使他们更为重视家庭,关系和家族团体,中原文化的人文精神时时深化着家群观念。作为社会最基本单位的家庭是他们精神和生活上的直接寄托和依靠,对家庭的依赖成为他们的生存意识而渗入心理。在这种心理意识上所形成的一系列品格——忠于家庭、孝顺父母、悌友兄弟、和睦毗邻也成为客家人倡导的伦理规范。

客家人最讲“木本水源”,他们对于自己祖先的经历如数

家珍,永不忘怀,并由此而尊奉家族制度。客家人尊奉并大力提倡数世同堂,早在唐、宋时,这种情况就十分明显;《资治通鉴·唐纪》记客家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齐隋唐皆旌表其门。上过寿张,幸其宅,问其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艺书‘忍’

字百余以进,上善之,赐以缣帛。”《宋史·孝义传》记客家

人陈兢“长幼七百余妇,不畜卜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

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乡里率化,争讼稀少”。这种家族群体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对内谋求经济的自给自足,养老抚幼,教育子弟,祭祀祖先;对外则防御外侮,以集体的力量保护家族的安全。在客家的大家族中,分工细致合理,行业完备,若一行失败,则可由它行弥补,不致空缺。大家庭内由家长主持,如家长健在,虽子孙满堂也不分家。人数增多则营造房舍,逐渐形成“围垄房屋”,这一被日本艺术大学茂木计一郎教授所称颂的“自天而降的

黑色飞蝶”显示了客家人居住文化的基本特色,被称为“世界

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这种具有居住功能和安全功能的房建群,也反映了客家人的浓重家族观念及其亲和力。

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至今仍然如此。正月祭祖,供品须摆至十五天才撤去。守岁之夜,全家聚集在祖先灵位前,老人给儿孙讲述祖先功绩,教谕后辈,通霄达旦。《中华旧

礼俗》引客家人节日歌云:“正月是新年,烧香奉祖先”。祭

祖活动既有隆重庄严的仪式,也有热闹欢快的祥和气氛。节日期闻如初二回娘家、腊八和祭灶等,仍明显体现着中原文化的风彩。

几次迁徙也使客家人处于大型或小型的流动状态。在迁移时,不管多么艰难险恶,他们往往把祖先的骸骨出土背着出走,到新住处时,再按礼重新安葬,在遇到危难时,如兄

弟被迫分离,则必分抄族谱,牢记宗系,以备将来“敬宗睦族”;它无一不是由血缘关系纽带长期缔结成路中原人文的延续。

客家人的婚礼和丧礼也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征。人种的蕃延和个体的死亡是人类社会中永远出现和重复的事实,是无论任何民族或部族都不可避免的,而由于生产方式、经济来源、生态环境、人文心理的不同,婚丧礼仪也千差万别。在这两则永恒主题上抽象出来的礼仪,也显示了不同文化的不同特质子对于客家人来说上无论怎样颠沛梳离,对以保证自身蕃延的婚礼和人生归宿的丧礼,都依然遵奉祖先的垂训,体现着“中原人”的行为习尚。台湾学者邓迅之先生称:“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而且历代都保存中原的传统文化,所以他们的婚姻礼俗深受古时风尚气习的影响;也就是说,客家人的婚姻观念,仍以传统的‘传宗按代’为目的”。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客家的婚姻礼仪,基本上都按照着中原古礼中的婚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徽、请期、亲迎六礼来进行。在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之前,基本上遵循着旧式婚礼和旧式程序。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当中原地区的婚礼随时代变化也简单化和自由化之后,客家的婚礼仍然据中原古礼进行。在这方面,由于生存的内向性,他们所体现的中原文化传统甚至比中原地区还要明显,客家人的丧礼也和中原古札难分轩轾,从人弥留之际到成服、守灵、入葬和服丧,都保留着中原文化的传统习惯。这种庄严肃穆的哀礼加上客家人的细

心和恰到,往往把亲属的悲哀宣泄得淋漓尽致,客家人既恪守风习又十分懂得使用感情。

以上我们林林总总所述的一些客家文化现象,显露出明显中原文化特征。但这并不是因客家文化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所致,而是客家文化本身就是中原文化的一种推进形式,上述只是与中原古文化相比,在推进过程中依然恪守和保留的东西。由于诸多原因,客家文化对传统的保留甚至比中原地区的保留更正统、更纯执。不过文化本身毕竟是随着生存环境而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客家人毕竟已迁出中原而定居在与中原风物有很大差异的生活空间,必然对自身原有文化、特别是物质文化进行改造和更新。例如饮食文化,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土质生态物产的改变,要想保留中原的传统膳食结构已不可能。其它诸如居注营生、新的神祗崇拜、衣服被饰等等,也与中原同类文化发生了重大差异甚至大相径庭,这是文化发展中的必然情况和正常现象。

语言是显示一种类型文化特点的重要方面。客家浯言是维系客家群体的意识凭籍和精神力量,几乎成为是否客家人的界定。而客家由于源于中原,故客家语言又是中原古音的直接展现。

从民族源流而论,客家就是汉族,而且就是居住在中原的汉族大姓,由于漫长的封闭状态,他们的汉族血统似乎更

为纯正。语言是居住共同体内交流思想感情、生产生活的第一文化要素,这些清高孤傲的贵族后裔,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特征。所以在客家语言中保留着许多汉语古音,尤以唐宋之际为最多。陈沣《东塾集》称:“嘉应之话,多隋唐以前古音。”章太炎《新方言·岭外三州语》:“广东惠、嘉应二州,潮之大埔丰顺,其民自东晋末逾岭,宅於海摈,言语敦古,与土著不相能……余尝问其邦人,雅训旧音,往往而在。”

语言的传布不外有两个途径,一是自小学语的生活语言;,一是授书课读的书面语言,客家人的祖先有较高文化水准,接受的书面语言更多。这在古代被称为“雅言”。所谓雅言,是相对摒除了“俚语”的那些文明语。在现今所能得知的客家

语言中,仍保留着大量的这些古代雅言,它们往往可以在古语中找到一致的对照。如客家语中,称我为吾,你为若,他为其,他的为厥,太阳为日,姐为姊,没有为无,吃为食,喝酒为饮酒,稀饭为粥,漂亮为艳,肮脏为垢腻或秽,胖为肥,散乱为阑珊,好了为好矣,这些都是古代的雅言,是古代正规的文学用语。我们只要稍稍涉猎一下古代汉语,便会发现古汉语传承至今的各方语系中,它的最佳保存者便是客家语言。诸如此类的用语在客家话中比比皆是。实际上,在真实的文化生活中,客家应用雅言所达到的口语化程度和古代相差无几。其实,在古代中原地区,也恐怕只是知识分子在写作时才用,这些雅言词汇。而有着较高知识水平的客家

先民,在迁徙过程中面对南方陌生的语言环境,为了准确一致地名物状义,往往把中原雅言有意识地推广到、固定到生活口语之中,并成为一种传统。它无形中使中原古语—脉相继地沿续下来,成为客家语言的重要内容。

客家话也是中原古音的最佳保留者。这种保留的程度比现今的中原音系更正统、更规范。例如《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大部分出自中原。既然是诗歌,尾字总要韵,但用现今时普通语音来说,却不尽然。《诗·齐风·南山》:“葛履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其中的双、庸、从应该叶韵。但由于中国语音至唐一大变,开始分韵,所以现今中原乃至大半中国,已很少保留隋唐以前古音,而在客家话中,却对中原古音多有保留,如以客家话诵读上诗,却可以琅琅上口,韵切分明。

客家语言的研究,是一个非常专门化、难度很大的课题。从总体来讲,无论是从音韵学方面或训诂学方面,方言学家都认为客家方言与中原古语,尤其是中州河南的古汉语最为相近,它保存着许多古中州音韵语汇,有浓厚的古中州风俗色彩。其实,这些说法只是泛指,客家方言中的中州古语,并非单一时代空间内的古音语汇,而涉乎自先秦至唐宋的中原古音韵语汇,它与客家先民南迁的不同时代、不同出发点及所经历的站点密切相关,之所以能保存着这些古音,则主要由于客家人的“宁卖祖宗田,毋忘祖宗言”的文化心理,也

由于客家人“多居山地”,处于封闭的生活环境。而这种语言的形成,则是客家人向客家群体归属的基本条件。客家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深深植根于客家民系的总体文化之中,昭示着自己祖先、来源的一面明镜。

客家文化与中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客家部类文化中梳理追溯,总可以找出中原文明的某些原型或是影子。但是,从客观的文化形成而论,客家文化毕竟是不同于中原文化的另一类文化形式,它也不能描述成派生出来的中原亚层文化。客家文化就是客家实体文化,它是在中华民族大文化背景,社会历史变化中的产物,是局部文化运动嬗变的结果。

词叟祝所有的朋友都能幸福一生!一生幸福!

客家人的宴请礼仪 客家人宴请礼仪常识

客家人的宴请礼仪客家人宴请礼仪常识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客家人的宴请礼仪客家人宴请礼仪常识。 客家人是衣冠之族后裔为躲避战乱灾荒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经历千百年的流徙考验,但仍慎终追远地保留和继承着好客多礼、人情交往、礼尚往来的婚嫁喜庆礼仪习俗。 把婚嫁喜庆作为一件大事来看待,一般都需请客。 首先要根据所办项目喜事内容来考虑请客的对象。一般都是围绕客家人以血缘为基础上的宗亲、婚亲及恩师友朋和乡邻之间来确定对象,列出名单写在一张红纸上称“全贴”(请柬),名列第一人坐首席。另外是每人或一家人(合家)之请帖。过去如若结婚的,帖要长折或五折以含五福之意。 必须认真写好请帖,对所请的人称呼在辈份、上下要得体,柬文尤为讲究礼节且文字要精练雅丽,内容清晰,宾主要分明。如婚贴写“庚酌”,完婚写“喜酌”,嫁女为“摈酌”,寿诞为“寿酌”、“桃酌”、“梅酌”。为父寿曰“悬孤今旦”;为母寿曰“设帨佳辰”。如三朝洗儿曰“汤饼”,周岁试婴曰“晬(音岁)盘之期”。请男长辈写“德驾”;平辈写“台驾”;晚辈写“文驾”或“台驾”。请女辈写“懿驾”或“慈驾”;平辈写“淑驾”、“鸾驾”、“彩驾”。 发请帖 发请帖由主人亲属亲自专程送到。列为第一名的坐首席者,见贴要签“敬陪末坐”,其余客人,出席的可签“敬陪”,不出席的则签“敬谢”。发贴请客,有俗云“三天为请,两天为叫,一天为提”。故邀请宾客务必要早,以表示虔诚,过些日子再提一次,到了宴请的当天要有人催,或派人及车辆去接客。 赴宴 赴宴的人一般要有贺礼(不能空手去),贺礼不论重轻,若条件不许可,三五只鸡蛋也可,以表情谊之意。贺礼以适时送去为宜,过早有失风度,送迟了难免使主人不高兴。若有写明免礼,则随主人之意。送礼的红色,旧时要封口,上加贴标签,现在多不用。对礼品的处理时,如退回,则写上“大仪璧谢”。 结婚或出嫁的女儿 结婚或出嫁女儿,亲戚先请后贺,朋友邻里是先贺后请。亲戚的贺礼,一律要收,其他友朋等酌情接纳或推辞收。 做寿 做寿,原则上先贺后请,不贺不请,但至亲密友也有先请后贺都可。 做欢喜头 做欢喜头,如做满月酒,一般只请亲戚及来探望过、帮过忙的人。送礼则随宾客之便。 其他喜庆 其他喜庆,如乔迁新居,一般先请后送,过去请客强调要催,表示热情诚意。 入席的大体规则 入席的大体规则,主人要在大门口欢迎宾客笑迎到来,并由主人指定专人依次唱号,按序入席。宴席的座次是礼仪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区分“尊卑”上下亲疏辈分。如在厅堂设宴是以朝南为尊的格式,就八仙桌(8人座位)而言,朝南的两位以右为上是第一位,左边是第二位,以下朝东朝西的座次也依次类推,最后得朝北。要让地位最高的或是辈分最长,年龄最大的人坐在首位。以下论资排辈座次,主人要待客人到齐后最后在未位坐下陪宾客。在被推到尊位的客人,在入座前要对在座的的一一拱手致意,表示感谢众人的抬举,然后才安然入座。 迟到者要用双手表示歉意,中途离席要向主人说明并向同席者表示歉意。主人谢客敬酒要起立致意。主人一一请客人就座后,为客人斟酒俗称“安席”,东道主人要在席间再斟酒,表示谢客。主人以酒敬宾客称为“献”;宾客回敬称为“酢”;主人欢饮称之“酬”。宴饮之礼又称为“酬酢

走进围龙屋,品味客家文化

走进围龙屋,品味客家文化 中国梅州素以“世界客都”闻名,早在1994年就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它的民居中以围龙屋最为著名。梅州市于2009年4月14日正式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力争把客家围龙屋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品牌。一方面,这将会成为梅州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另一方面,也为发展弘扬客家文化找到一个突破口。 来到梅州,了解梅州文化,体验客家风情,那么一定要好好地感受一下客家围龙屋!可是客家围龙屋到底具有怎样的文化魅力,到底具有怎样的吸引力!让我们一同以梅州地区的围龙屋为例领略客家风情。 了解客家民居——围龙屋,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居住在这古老民居建筑中的 人们——客家人。客家作为中华 民族大家庭重要的一员,是一个 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也是 汉族中在世界上范围最广阔的, 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 以自己的勤劳智慧,融合中原文 化,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 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 的技艺,选择丘陵或斜坡地段建 造,建筑了围龙屋,用独特的方 式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礼制和等 级观念,以及客家人古老的宗教 信仰和客家精神。 围龙屋始于南宋,盛于明清。它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和云南的“一 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它,首先必须是一个家,一个能为客家人防风避雨、防御外敌及野兽袭击而安置的家,安土重迁的中原文化成就了它悠久的历史;但是,它更像是一个艺术品,凝固的艺术,它曾记载过一段怎样的历史呢,它又曾哼唱过怎样的一段史歌呢,本是异地人为扎根求生存繁衍的保家之举,却在历史上留下一道永远的印记,留给我们,留给后世,如此珍贵的礼物。 走进围龙屋,品味客家文化,走进一段历经沧桑岁月却越发醇香的历史。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围龙屋的整体布局,体验客家围龙屋的建筑艺术美。 围龙屋分两种,一种是全围,这种多数为圆型土楼和方型土楼,多分布在福建闽西地区和梅州市大浦 附近。还有一种是半月型 的围龙屋,是由堂屋衍生 而来。此种围龙屋多分布 在梅县地区。 而梅州大多数的围龙 屋也都是半月形的围龙 屋,与围龙屋大门前的半 圆形水塘正好组成一个正 圆,距今一般都有200— 300年乃至500—600年历 史,其中,最出名的当数 梅州大埔县毗邻福建的大 东镇花萼楼。客家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无论大小的围龙屋,大门前必有一处“禾坪”和一个半月型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他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抗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围龙屋左右两厢俗称横屋,在左右横屋尽头,筑起圆墙型的屋,把正屋包围起来,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它在构造上很讲究对称,由此可看出,其深深植根的中原文化。 可又不拘泥于中原文化,而 是在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原有 的传统风格上大胆创新,形 成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围龙屋建筑前的半 月形水塘在建造之初,有上 面所谈到的蓄水、养鱼、防 火、抗旱、调节气候等的考 虑,但究其根本,究其最初 起点,是为了增加住宅的聚 气能力,以补山区“水”之 不足,“水”情结应该是最初 的、最基础的文化基奠。这 也使我们看到早期的阴阳五 行理论中的风水学说对客家围龙屋建造的影响之深。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日期:

广东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项目保护单位 1 民间音乐梅州客家山歌梅州市梅州市群众艺术馆 2 中山咸水歌中山市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 广东音乐广州市广州市群众艺术馆 4 台山市台山市文化馆 5 潮州音乐潮州市潮州市民间音乐团 6 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 7 广东汉乐大埔县大埔县文化馆 8 民间舞蹈龙舞 湛江人龙舞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文化馆 9 汕尾滚地金龙汕尾市陆丰市文化馆 10 狮舞(广东醒狮)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 11 遂溪县遂溪县文化馆 12 广州市番禺区沙溪镇文化站 13 英歌普宁英歌揭阳市普宁市文化馆 14 潮阳英歌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 15 传统戏剧潮剧 汕头市广东潮剧院 16 潮州市潮州市潮剧团 17 正字戏陆丰市陆丰市正字戏剧团 18 粤剧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艺术研究所 19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20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21 广州市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 22 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 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项目保护单位 23 传统戏剧西秦戏海丰县海丰县西秦戏剧团 24 白字戏海丰县海丰县白字戏剧团 25 花朝戏紫金县紫金县花朝戏剧团 26 皮影戏(陆丰皮影戏)汕尾市陆丰市皮影剧团

27 木偶戏高州木偶戏高州市高州市文化馆 28 潮州铁枝木偶戏潮州市潮安县文化馆 29 曲艺龙舟说唱佛山市顺德区顺德区文化馆 30 民间美术佛山木版年画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 31 剪纸(广东剪纸)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 32 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 33 潮州市潮州市群众艺术馆 34 粤绣广绣广州市广州市群众艺术馆 35 潮绣潮州市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 36 象牙雕刻广州市广州市大新象牙工艺厂 37 潮州木雕潮州市潮州市湘桥区文化馆 38 灯彩(东莞千角灯)东莞市东莞市莞城文化服务中心 39 传统手工技艺石湾陶塑技艺佛山市佛山市禅城区文化馆 40 端砚制作技艺肇庆市肇庆市端砚协会 41 凉茶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 42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43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44 民俗瑶族盘王节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45 小榄菊花会中山市中山市小榄菊花文化促进会 46 瑶族耍歌堂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广东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 1 民间文学雷州歌雷州市 2 谜语(澄海灯谜)汕头市澄海区第一批扩展项目 3 传统音乐惠东渔歌惠州市 4 古琴艺术(岭南派)广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 5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佛山市第一批扩展项目 6 传统舞蹈麒麟舞海丰县 7 灯舞(沙头角鱼灯舞)深圳市 8 禾楼舞郁南县 9 蜈蚣舞汕头市澄海区 10 瑶族长鼓舞连南瑶族自治县 11 龙舞埔寨火龙丰顺县 第一批扩展项目人龙舞佛山市 荷塘纱龙江门市蓬江区 乔林烟花火龙揭阳市 醉龙中山市 12 狮舞(席狮舞)梅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

客家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

客家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 【摘要】客家经过五次大迁徙,在赣闽粤边区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天下意识、亲情意识、文教意识、忧患意识。本文就整合客家 物质文化资源、整合客家非物质文化资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等方面进 行介绍。 【关键词】传承;创新;客家文化;世界客都 阐述客家文化,很自然涉及到客家源流。据客家学研究者认为,客家先民经过五次大迁徙,在南方人烟稀少的赣闽粤三省交界(即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三角地区逐渐形成客家民系的诞生地。正所谓“逢山必见客,无客不居山”。由于不断迁徙,客家人形成了许多特点如团结聚居、家庭民主、妇女参加劳动、尊老爱幼、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爱国爱乡等特性,加上客家人保留和发扬中原华夏文化,便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其中梅州的客家人口最集中、文化最发达,是我国客家人最大的聚居中心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客都。” 1.客家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一个民族或民系的物质产生和精神生活相联系。从客民第三次南迁开始,在赣闽粤边地区,客户(绝大部分为客民)占了主要地位,由于长期共处和交流,多数南下汉人与少数原来土著居民的风俗习惯、语言、经济政治利益、文化心理已融为一体,所以客家民系约在南宋时代就初步形成,在三江流域就出现赣州、汀州、梅州等文化城市,这些城市都留下许多客家文化的历史轨迹。客家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其中包括保留着浓厚中州音韵的客家方言(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如寨堡式的圆柱形或方形夯土围屋、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穿堂屋、锁头屋、下山虎、四点金、多杠楼屋以及中西混合式等;腔调优美,抒情隽永的客家山歌;被誉为“南国牡丹”的广东汉剧;独具特色的饮誉海内外的客家风味食品,如盐炯鸡、酿豆腐、浮水鲩丸、姜酒鸡等。 2.客家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客家文化的发展现状。客家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赣、闽、粤的资源文化。客家文化继承了包括汉民族的语言文学、治国兴家主张和思想、忠孝节俭的礼俗道德以及宗教信仰等,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

最新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擦(cā) 戚(qī) 腻(nì) 匙(chí) 脉(mò) 栖(qī) (2)难写的字 眨:部首是“目”,右边是“乏”。 燃:左窄右宽,注意不要少写“然”右上角的点。 腻:左窄右宽,注意右边“贰”两短横在“弋”的下面。 褐:左窄右宽,部首是“衤”,不是“礻”。 盈:上边是“乃”+“又”,下边是“皿”。 (3)多音字 正{z?ēn ɡ(正月)z?èn ɡ(正好) 铺{p ù(店铺)p ū(铺盖) 咽{y àn (咽唾沫)y ān (咽喉)y è(呜咽) 脏{z ān ɡ(脏水)z àn ɡ(心脏) 纤{xi ān (纤细)qi àn (纤夫) 脉{m ò(脉脉)m ài (脉搏) 撒{s ǎ(播撒)s ā(撒网) 散{s ǎn (松散)s àn (解散)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腊月 展览 风筝 空竹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春联扫除年糕充足店铺开张对联年画通宵间断除非万不得已必定光景截然不同燃放亲戚拜年寺院轿车骆驼元宵张灯结彩一律彩绘广告分外糊涂搅和浓稠可靠猜想粉碎外套解释腊肉 (2)近义词 气象~景象开张~开业间断~中断 娴熟~熟练充足~充分规矩~规则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万象更新~焕然一新 万不得已~迫不得已合拢~合并沸腾~欢腾预备~准备搅和~搅拌浓稠~黏稠 松劲~松弛反抗~抗拒奇怪~稀奇 猜想~估计惊异~惊诧结果~结局 承认~认同糊糊涂涂~稀里糊涂 有声无力~有气无力日暮~黄昏迢迢~遥远皎皎~洁白终日~成天泣涕~眼泪 盈盈~清澈咆哮~怒吼涉水~蹚水 吞噬~吞没发誓~起誓雄浑~雄壮 布施~施舍鼻祖~始祖神秘~秘密 一无所有~身无分文哄堂大笑~哈哈大笑 别无所求~一无所求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 以河图洛书传说为早期主要标志的河洛文化,是产生于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而具有移民特征的客家文化,是具有浓郁中原文化底蕴并恒久保持至今的一种族群文化。这两种文化,从核心内涵上去认识,前者有其远古性,后者有其近一千年的后时代性,但二者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或个性,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同时,这两种文化又与中原区域文明的发展直接相关,并具有深层的渊源联系。 河洛地区指洛水流域、黄河中游地区,河洛文化即根植于河洛地区的地域文化。河洛地区处于中原之腹心,因此说,河洛文化又是中原文化的源头和主流,对中华文明摇篮地中原大区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发端、统帅和辐射意义。可见,河洛文化不是~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么,从河洛文化的源头和主流地位去认识,至少到北宋灭亡之前,中原文化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在各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传承,又有扬弃,但毋庸置疑的是,以河洛文化为主流的各阶段中原文化,都处在当时中国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传说的人文始祖黄帝、炎帝在这个地区活动。远古发掘由早期的裴李岗文化,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夏、商、周遗存,可谓星罗棋布。《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很多篇章就产生于河洛地区。秦统一后,尽管各区域文化的差异有所减弱,但中原地区的文化是延续不断、前后相接的,而且表现出更加强化、扩大和丰富的特征。儒学独尊后的汉代、政权更迭的魏晋南北朝之世、繁荣发展的唐宋时期等,无论文学、史学、宗教、科技、艺术等领域,加之后世地上地下的众多遗迹遗存,都无不彰显河洛文化、中原文化的光辉和活力。不同时期文化发展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一面,正说明中原文化发展经历了不断更新的过程,既把本身文化传播、渗透出去,又吸纳、凝聚周围文化,从而使得中原文化能够长期保持其领先地位。北宋灭亡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中原文化的繁荣程度和影响力随之减衰。 可见,从远古到北宋,河洛文化作为根文化、主流文化的发展,构成了一个连绵不断的序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另一方面,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因此,河洛文化作为“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原外流人口群体中也具有根深蒂固的意识和极强的传承性,并使得河洛文化传统在移民聚居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最为典型的就是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在客家族群中一直保持下来并富有个性的文化传统。它既表现出早期河洛文化的内涵,又具有魏晋唐宋时期的中原世风。若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去认识,客家文化既表现出唐宋以前不同历史阶段中原文化的兼容性,又表现出北宋灭亡前早期中原文化的原始韵味。 所谓“客家”,本是指客居他乡的家族,即相对土著居民而言,这些家族是从

河洛文化论文

河洛文化论文 河洛文化浅析 (一) 河洛文化的地域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说的洛阳平原。河洛地区是指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的这一广大地区。 关于它的具体范围,可界定为:以洛阳为中心,西到潼关、华阴,东到郑州、开封,南到汝州、禹州,北到济源、晋南。这个地域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说的洛阳平原(或称洛阳盆地),但洛阳平原无疑是河洛地区的核心部位。 (二) 什么是河洛文化,就是孕育、发展、繁荣、传承于河洛地区的地域文化 关于河洛文化的定义,史学界有以下界定。 其一,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区域性文化,狭义指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伊洛地区的文化,广义指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 其二,河洛文化的概念,即中原文化的泛称,狭义指中原腹地伊、洛、河三川平原的远古文化。 其三,河洛文化是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河洛文化的本质是地域文化,是产生、发展于河洛这块土地上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各个层面。 关于河洛文化的起迄时间,学术界已有基本认定:这一区域文化时间跨度长,其上限可上溯到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其下限则一直到今天。 河洛文化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社会阶段,河洛文化经历了数十万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属起始期;第二阶段是重要的发展阶段,大致从夏、商、周到秦、汉、魏、晋、南北朝,

属成长期;第三阶段是繁盛阶段,主要是隋、唐、宋时期,属成熟期;第四阶段是衰落期,也就是金、元、明、清、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河洛文化进入复兴时期。 总而言之,河洛文化产生于夏、商,成熟于周,发达于汉、魏、唐、宋,传承延续于其后的历朝历代,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她不仅是地域性的文化,还是延续千年的帝都文化,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载体。 (三) 河洛文化树大根深,内涵极为丰富。它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深植于河洛地区的文明土壤,生长得枝叶茂盛,其文化枝干起码有十几个。 一是史前考古学文化。从这一地区发掘的遗址看,主要有石器和陶器,说明河洛地区史前经济以农业为主,并饲养猪、狗,从事渔猎和采集。劳动工具有石镰、石铲等,距今七八千年,说明河洛文化起始很早。 二是三皇五帝文化。譬如伏羲长期在河洛一带活动,受“河图”启发画了八卦。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化为洛神。再如黄帝也在这一带活动,新安县的青要山即黄帝密都之所在。还有帝喾也曾生活在洛阳偃师境内。 三是河图洛书传说,就发生在河洛地区。相传伏羲氏时,有一匹龙马从黄河浮出,背负“河图”;有一只神龟从洛河浮出,背负“洛书”。伏羲依此“图”和“书”,画作八卦,就是后来《周易》一书的来源。孟津县原有一条古老的河流,当地称图河,全长约20公里,流经该县朝阳镇卦沟村,送庄乡负图村,白合乡上河图村、下河图村,至会盟镇雷河村附近注入黄河。从以上的河名、村名当中,可以看出河图洛书传说的深刻影响。 四是制度文化。河洛地区长期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的都城所在地,古代的国家制度和都城制度,基本都在河洛地区发轫和完成。古代两次大的社会制度变革,即奴隶制的确立和封建制取代奴隶制,都与都城洛阳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广府与客家 一段不堪回首的恩怨情仇

广府与客家一段不堪回首的恩怨情仇 同为一族,同在一省,比邻而居,但语言和习俗却差异甚大,以致彼此间颇多嫌隙,互有龃龉,说的就是广东的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上个月在广东自驾旅行,我们的行程从客家文化始,中经潮汕文化区,至广府文化终,算是初步接触了广东的三大民系,也有了点皮毛认识。沙湾镇,始建于宋,一座广府文化的博物馆。从沙湾古镇看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异同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广东人≠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广东是地理概念,而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是民系概念,广东人应该是指包括上述三大民系,加之雷州、疍家以及各少数民族在内所有广东境内的居民。三街六市的沙湾,曾经的商贾凑集之地。自驾行程的最后一站,我们拜访了广府文化的典型代表,位于番禺的沙湾古镇。所谓广府,即广州府,明清的行政区域之名,其称呼一直沿用至民初,方去“府”字而改称广州。广州府自明清设立以来,经贸繁荣、文教昌盛,不但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其政治经济状况,在广东全省也处于领先地位。而沙湾古镇距广州市中心只有三十公里,荟萃了几乎所有广府文化的精髓。沙湾的标志性建筑:何氏祖祠留耕堂。其实,从根上说,广府人和客家人同祖同宗,都是中原移民,只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别(本篇不谈潮汕文化)。广府人最早的根是秦朝遗民,到了唐末和宋

末的社会动荡时期,中原氏族纷纷避乱南下,经江西大余,再翻越梅岭关到达南雄珠玑巷。他们不熟悉岭南的情况,不敢贸然再南下,便在珠玑巷安顿下来并重新创业。无论土客,均重诗书育人,。若干年后,这些中原人逐渐适应了岭南的 气候和生活习惯,又顺北江来到了珠三角,首先在这片富饶的土地扎根繁衍。在广府文化中,就有贡生罗贵,带领珠玑巷97户33姓,伐竹木而结筏,南逃珠三角的故事。故,广府人多称自己是来自珠玑巷,并把珠玑巷称为“七百年前桑梓地”。留耕堂,被誉为“岭南古建筑综合艺术之宫”。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在汉民族的集体信仰崇拜和传统的岁时年节上,并无根本的不同。两者最大的差别在方言,前者说粤语,后者说客家话,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从来不存在什么统一的广东话。先来的广府人对后到的客家人的歧视,也首先凸显在语言上,谓客人的语言是“南蛮结舌”,而客家人则称自己 才是正统的中原古音。这就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即所谓“分声之争”。当然,对于北方的朋友,要弄清两者的区别 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沙湾,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平日里,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是有些许差异:广府人喜粤剧,近代的广东音乐更一度风靡全国;而客家人则喜汉剧,逢年节必搭台唱戏。广府人饮食清淡,客家人口味浓厚。传统的广府人天天给财神爷上香,而客家人除了节日的敬亲祭祖外,相对的祭拜要少许多。客家人最重教,科举做

客家文化知识测试题

客家文化,你知多少?测试题 编辑:大学生客家文化协会学习部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精髓,还体现了作为移民所特有的文化面貌。 身为大学生客家文化协会的一员,你是否精通我们的客家文化?敢说是的请先过了学习部这关……看题! 准备好了吗?开考啦! 共20题,每题5分,共计100分。 NO.1 客家名称“客”的含义是()。 A.客家人好客 B.客家人是从北方迁徙到闽粤赣地区的移民,与原住民相比较是“客” C.客家人客居异乡 D.客家人足迹遍天下 NO.2 客家先民大批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躲避战乱 C.改善环境 D.住腻了 NO.3 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不忘将祖先的骸骨带上,安居后再选墓地安葬,此习俗客家地区一般称为()。 A.二次葬 B.风水葬 C.舍利葬 D.捡金葬NO.4 客家姓氏源头主要在()。 A.福建闽南地区 B.中国江淮地区 C.中国中原地区 D.中国东北地区 NO.5 1996年,被文化部评为“山歌之乡”的是()。 A.兴国县 B.龙岩 C.宁化 D.梅县 NO.6 海外客家人最集中密集的地区是()。 A.美国唐人街 B.法国 C.东南亚 D.巴西 NO.7 客家方言是中国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客家方言以()为标准音。

A.梅县 B.新丰 C.龙川 D.惠城区 NO.8 旧时客家青年妇女的外衣颜色以蓝色居多,其原因是()。 A.不喜欢花布 B.艰苦朴素的习惯 C.时尚 D.自己织布和染色的条件限制 NO.9 客家妇女不缠脚的主要原因()。 A.长途迁徙的需要 B.思想观念的变化 C.艰苦环境中生产劳动的需要 D.鄙视封建社会要求妇女缠足的陋习 NO.10 客家过年的年初七往往要吃七样菜(也称七色菜、七样羹),它们是芹菜、蒜子、葱子、芫荽、韭菜、鱼、肉,形成这一饮食文化的原因主要是()。 A.营养与花色品种的搭配 B.“七”字在客家文化中的特殊含义 C.以谐音作比喻,祈求家庭的幸福 D.饮食习惯 NO.11 传统客家菜的烹调特点是()。 A.以炸为主 B.以烤为主 C.以煮焖为主 D.以蒸为主 NO.12 客家地区常见一类被称作()的米制食品,做主食或小吃皆可。A.粄 B.粉 C.粿 D.团 NO.13 客家人端午节有“挂青”的习俗,“青”是指 ( )。 A.柳枝 B.艾草 C.葛藤 D.菖蒲 NO.14 “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在客家人中这句话的准确含义是()。 A.客家人分布在所有有阳光的地方B.世界各地都有客家人 C.客家人是移民 D.客家人数多,分布广 NO.15 客家山歌歌词的句数多是()。 A.八句一首 B.六句一首 C.十句一首 D.四句一首 NO.16 客家童谣唱道:“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放条鲤嬷八尺长。鲤嬷头上撑灯盏,鲤嬷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兜张凳子写文章……”这首童谣在客家地区普遍流行,它最重要的意是()。 A.表现了客家儿童的童趣 B.表现客家儿童爱学习

客家古邑,人文龙川——客家文化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支,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2000多年来,客家人从中原向外迁徙,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和海外各地。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客家人不仅没有走向没落,而且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其核心就是客家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其中,广东省的龙川县建县已2224的历史,见证客家文化的源远流长。 一、客家文化的形成 客家文化溯源于秦朝。 “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2000多年前,秦始皇派赵佗平定、治理岭南,赵佗所带去的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是北方人向岭南移居的第一批移民。不久,中原地区发生了阵胜、吴广的起义,赵佗所统属的那批来自中原地区的秦朝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只好无奈地滞留在岭南地区安居生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人及其子孙后代便名符其实地成为做客他乡之人。秦朝之后,又由于历史上多次较大的战乱、饥荒、灾害及一些王朝官吏腐败迫害民众的原因,中原地区又有不少人辗转南迁,并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已有1亿以上的客家人。 客家先民由秦朝开始从中原大批南迁,也把中原地区的文化带进了南方地区,并与南方地区的土著文明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二、客家文化的特征 (一)独特的客家话 没有“客家话”,就不会有“客家文化”!能使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客家人产生共鸣的,便是“客家话”。美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在其《种族的品性》中说:“客家人原出北方,他们的方言,实在是一种官话,像中州河南的话。”章太炎在《客方言字》中说:“广东称客籍,以嘉应诸县为宗,大抵本之河南,其声音亦与岭北相似。”以此为证,客家话确系源于中原,保留河南中州音韵,是河南的官话,也是土话。客家话与广东的另外两种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相比,是最接近普通话的。用客家话来念书面文字时,北方人也能基本听懂。 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母语,也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据考证,客家话中有不少唐宋时期的书面用语,并保留了大量唐宋时期的古汉语音韵,今天的客家话又与标准的普通话有很多相近之处。因此,客家话可以说是以唐宋汉语为基础,以百越土语为辅助的一种语言共同体。在异地,客家话是客家人身份的标志,是客家人联系的重要纽带。 (二)客家文化的精神 客家人具有刻苦勤俭、开拓进取、重教崇文、念祖思亲、爱国爱乡的精神。历史上,南移的客家人每到一地,要在异地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聚族而居,集中力量,并要有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决心和智慧,才能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或是自然环境抗争,做到和睦亲邻。所以,客家人养成了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开拓进取精神。 南越大地贫瘠,山高林密。客家人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读书入仕,或是经商致富,这也许是客家人以前在不利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所以,客家人很重教崇文,非常重视教育。 客家人讲究落叶归根,移民在离开祖居地之后会表现出对原有文化、故土、人情的眷恋。所以,客家文化中具有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具有浓厚

我对广东历史与文化的了解

我对广东历史与文化的了解 经过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广东历史有了更深更多的认识。对于外省人以前说广东是“南蛮”地区,我给予坚决的否定。因为广东历史渊源久远,文化显著。相传古为百越(粤)之地,故简称粤。秦始皇一统中国,于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汉属交州。三国属孙吴。唐代在今广东、广西建置岭南道。宋淳化四年(993年)更名广南道。元代设广东道。明代设广东道宣慰使司,后改为广东布政使司。清代设广东省,相沿至今。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的洗礼,我们广东也有着自己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富含文化底蕴的文化大省,并非“南蛮”啊! 广东地处偏远的南方,地形多为山地,易守难攻。中原势力是难以控制,致使广东形成“山高皇帝远,自立为王”的形势。赵佗于公元前206年建南越国,自命为南越武王,成为广东的第一个皇帝。而仅接其后的人数不胜数,其中包括唐朝末年的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岩,明朝大学士苏观生拥立唐王朱聿钅粤,明朝桂王朱由榔等,可见广东可是一片宝地。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地理优势,才造就了广东的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广府文化”、“福佬文化(包含潮汕文化)”、“客家文化”……而这些文化一直影响着我们广东人,从而造就了今天的多元化的广东。 从文化方面看,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是广东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广府文化带。广东有一个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就是每条江都代表一个文化体系,像西江代表广府文化,东江代表客家文化,北江代表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混合文化,南江代表的则是广东文化的祖宗百越文化。 “广府文化”事实上我们对“广府文化”的了解还不是那么的详细,这不是因为我们对“广府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而是“广府文化”与“广东文化”的分界线

广西博白县客家文化节策划方案

博白县客“家文化节” 策划方案 广西博白县,古称“白州”,位于广西东南部,隶属玉林市。该县商品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经济发展喜人。该县岭南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同时还是客家人聚居地,该县人口约175万,其大多数为客家人。有“世界第一客家聚居地”之称。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勤劳勇敢、俭朴诚实是客家人千百年传承的传统美德。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客家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活动目的 此次客家文化节旨在弘扬我县客家文化特色,更好的宣传和发展客家文化,让大家对客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多角度展现客家浓郁风情,彰显客家元素,促进客家文化交流和发展。 同时,此次活动更是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好机会,本次文化节将设展览,晚会,展销会,招商洽谈等活动项目。 活动口号 弘扬客家文化,促进交流发展 活动时间 2102年8月15日-2012年8月17日 活动地点 人民公园(晚会),六十米大道(展览展销) 举办单位 博白县委县政府 博白县委宣传部 博白县电视台 博白日报 参与人员

市领导 2人 县领导 30人 各乡镇领导 50人 承办单位 120人 志愿者 300人 演出队 80人 相关企事业单位 100人 邀请各地客家代表 50人 群众 2000人 活动流程安排 (一) 活动总体流程 (二) 时间进度安排(暂定, 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1.7月15 日-8月 15日:招商引资 2.7月 15日 -8 月5日:物资筹备 3.7月20日-8月10日:媒体宣传 4.8月1日-8月11日:嘉宾邀请 5.7月15日-8月14日:节目发布 6.8月11日-8月14日:活动布置 7.8月15日-8月17日:活动开展 活动筹划安排 (一).活动宣传

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河洛文化之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河洛文化之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作为地域文化,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区别在于地域范围、文化内涵、存在时间都表现出各自的不同。因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存在时间在北宋以前部分重叠、地域范围也有重合之处,导致其文化内涵有相似之处,因此河洛文化在某个时段是中原文化的核心。 众所周知,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人文现象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之后而形成的,是一个地区所独有的,因而文化有地域的差异;文化还渗透在一个地域社会群体的行为系统之中,并支配着社会群体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所以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精神内涵的差异。弄清了文化的基本特征之后,对于我们分析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区别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区别首先在地域范围上。作为地域文化,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地域范围内所产生的文化因地域范围的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对这两种文化的理解的前提,就是要首先弄清中原地区与河洛地区的地域范围的区别,只有弄清了两种文化的地域范围,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两种文化因地域范围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的差异。据了解河洛地区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至郑州、中牟一线,西抵潼关、华阴,南以汝河、颍河上游的伏牛山脉为界,北跨黄河以汾水以南的济源、焦作、沁阳一线为界。这属于两种文化在地域范围的区别,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大多数人认可。而且,河洛地区的地理概念从司马迁以后就基本形成定论的。 其次,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因为存在时间的部分相同,也使我们能够总结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如果从先秦时期算起,中间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王朝,到北宋时期,两种文化的发展发展所经过的时间也是一致的。这种时间的一致性,使两种文化在同一地域必然会产生彼此联系和相互一致性。再加上上述地域范围的重叠,两种地域文化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部分学者认为河洛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原因。究其实,两种文化之间因为部分时段和地域的相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其共性多于差异性,从而导致人们的这种认识。 其三,从文化发展的内涵来看,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中的精华和典型代表。学者在论及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内涵时都提到了两种地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即因所处的天下之中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各种文化交融、汇合的中心。河洛文化也有自己的特点,与周围的诸文化各不相同,而是吸收各文化的长处,萃取百家之长,而最后形成统一的文化体系并形成中心,表现出自己明显的正统性和稳定性,而且反过来又向四周辐射发展,最后融合于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复合之中。这就是说河洛文化是吸取百家之长而形成的,反过来又影响到周边地区的文化。 中国河洛文化研究院致力于研究河洛文化及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获得了再度复兴的历史机遇。这既有社会客观条件的良好环境,也有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品格的因素使然。所以两种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性。还有就是河洛文化的每一个文化摆件也都体现了河洛文化的历史意义。

全国戏曲全部种类介绍

全国戏曲全部种类介绍: 彩调剧藏剧潮剧楚剧凤阳花鼓戏广东汉剧桂剧汉剧黄梅戏徽剧荆州花鼓戏柳子戏吕剧山东梆子绍剧四川曲剧甬剧云南花灯壮剧越剧粤剧越调豫剧宜黄戏扬剧新疆曲子剧湘剧锡剧婺剧碗碗腔天津文明戏苏剧曲剧琼剧青海平弦戏秦腔黔剧祁剧蒲剧莆仙戏评剧瓯剧闽剧陇剧龙江剧辽南戏昆剧梨园戏京剧晋剧吉剧黄龙戏淮剧滑稽戏花儿剧沪剧河北梆子赣剧二人转二人台川剧北方昆曲新城戏 中国戏曲的特点: 1 、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 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客家的饮食文化

客家的饮食文化 客家菜肴风味如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州古韵一样,客家菜同样也保留着中州传统的 生活习俗特色。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客家饮食文化的相关资料! 客家的饮食文化知识 客家菜亦称东江菜,它与潮菜、粤菜并称广东三大菜。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跟客 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如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州古韵一样,客家菜同样也保留着中 州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 在探究客家饮食文化的成因时,人们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客家人遍布海内外,都讲客家话,即便是侨居海外,家庭日常用语仍以客家话为主,但是,在众多的 客家人居住区域中,只有广东的东江流域客家人在保留客家方言的同时也保留了中州 饮食特色,并且自成一派,而其它地区的客家人饮食习俗都被当地饮食文化同化了。 这一现象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 在广东菜的三人流派中,广州菜、潮州菜都曾经历过秦代以后的“汉越融合”阶段,而东江菜则否。这是因为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历尽艰难险阻,多群体有组织而迁, 整村整族而徙,迁至广东东江流域后,成片聚居,地域宽广,其范围包括今河源、惠州、梅州等市大部分地区以及东莞、清远、英德、曲江等小部地区。在这样一个相对 而言的广阔地区内,客家人比例大,反其客为主,自然其生活习俗就不易被当地土著 同化,反而同化了当地生活习俗,包括不少不同地区迁至此地的人的不同生活习俗。 因此,作为古中原特色的菜肴风味自然也保留下来。第二个原因是,就地理条件和物 产而言,东江地区与客家人祖籍中原较为接近,两者都属内陆腹地,远离海边,用以 入馔的副食品都是家养禽畜和山间野味,海产品较少。客菜有“无鸡不清,无肉不鲜, 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的说法,因此,早已形成的菜肴特色乃得以保留和延续,此外, 还与东江封闭的交通环境有关,粤东属山区,交通不便而少受外界影响,从而使客家 菜在较长的时间里自我成型,自我演变而自成一家。 客家的饮食文化特色 客家菜的基本特色是,用料以肉类为主,水产品较少;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讲求 酥软香浓;注重火功,以炖、烤、煲、酿见长,尤以砂锅菜闻名;造型古朴,乡土风貌明显。现今保留于农家或饭店酒家的客家烹饪技艺,仍有许多奇妙的手工作法。如酒法:

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5-12-20 [作者简介]薛瑞泽(1962) ),男,河南省灵宝市人,河南科技大学河洛文化研究所、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博 士,5河南科技大学学报6主编。 2006年3月第22卷 第3期 学习论坛TR I BUNE O F STUDY M ar 12006V o l 122 N o 13 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薛瑞泽 (河南科技大学河洛文化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作为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其区别从地域范围、文化内涵、存在时间都表现出各自的不同。因为两种文化存在的时间在北宋以前部分重叠,地域范围也有重合之处,导致其文化内涵有相似之处,河洛文化在某个时段是中原文化的核心。 [关键词]中原文化;河洛文化;地域范围;内涵 [中图分类号]G 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06)03-0052-03 近年来,河南乃至全国学术界研究和宣传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学者颇多,两种文化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是否是一种文化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学术界虽然有人提出了这一问题并做过回答,但是,并未完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近年所从事的研究,笔者认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是两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人文现象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之后而形成的,是一个地区所独有的,因而文化有地域的差异;文化还渗透在一个地域社会群体的行为系统之中,并支配着社会群体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精神内涵的差异。弄清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分析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区别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区别首先在地域范围上。作为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地域范围内所产生的文化因地域范围的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对这两种文化理解的前提,就是要首先弄清河洛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地域范围的区别,只有弄清了两种文化的地域范围,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两种文化因地域范围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大凡学术界或者普通的文化传媒,对于中原文化的 地域范围并没有人做过论证,那么,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到底有多大,为了弄清这一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引用学术界相对权威的/中原0概念的解释。/中原0一词5辞海6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平原之地;其二/谓中国也,别于边疆而言0,/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为中原者0[1] 。5辞源6在解释作为地域名的/中原0时,也说:/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0[2] 两部权威的辞书对中原文化地域的解释,在中国古代史籍中也得到印证。汉景帝时期所发生的七国之乱,主父偃评价说:/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0,是因为/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0[3] 。这里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陆游的5示儿6诗中所说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0,这里说的/中原0显然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我们所论及的中原地区主要是以此种解释为主。这样看来,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也大小有别,并随着中心地区影响的变化或扩大或缩小。这就说明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包括了今天河南省和周边一些省份的一部分,甚至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地区。这就是说,中原地区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河洛文化的地域范围近年来学术界论述的比较多,据笔者研究,河洛地区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至郑州、中 # 52#

黄帝时代与河洛文化

黄帝时代与河洛文化 摘要:黄帝及其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但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原因,学界多作为传说来看待。本文结合考古资料指明历史文献记载的可信性,点明黄帝及其时代的实质和与考古学文化相对应的年代,并采用抽丝剥茧的方法通过对黄帝活动范围、文化创造的排比指出黄帝时代是河洛文化的根基和源头。 一、黄帝及其时代 海内外华人大多自诩是黄帝的子孙,尊奉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共祖”。这一虔诚的信念是维系中华民族巨大凝聚力的坚强纽带。但对于这一”共主”,以往学界多作为传说来看待。这一观念的产生,则源于现有史书对黄帝记载的语焉不详及诸多记载的前后矛盾与不一致,加之今人所能读到有关黄帝的事迹,并非直接从先秦典籍古字中所得,多是移译传抄,故对黄帝真实性的存疑也理所当然。幸而大地无秘藏,随着考古的发现,从而得以解决这一疑问.战国中期齐威王所铸造的“陈侯因敦”的出土,其上铭文中有关黄帝的提及可与现存史料相互佐证①,表明史料的可贵且可信。 既然黄帝是真实的,但何以有关其记载却多有矛盾之处,诸如《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帝王世纪》又称炎帝传位八代至榆罔五百三十年黄帝代炎帝而有天下;《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孙昌意之子高阳为颛頊;《史记·秦本纪》又称颛頊之孙女修生子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女华.这些典籍中有关黄帝的几百条记录可谓是矛盾重重.首先黄帝炎帝既同为少典之子,就不可能过五百余年后才代替炎帝而有天下;其次,颛頊为黄帝孙,女修又是颛頊孙辈,女修的儿子又娶黄帝的姊妹女华,这是决不可能的。如何看待和解释这些问题或矛盾?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许顺湛先生对其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即黄帝既是一个人,亦是一个族或部落.黄帝的名称具备双重意义,其部族的名称与族的历代首领或领袖的名称是一致的。笔者是非常赞同这一认知的。黄帝是一个部族及其首领的世袭名号,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若干代人,是世代相传的,直到该名号被其它名号代替为止。黄帝时代亦即自黄帝代炎帝而有天下,至颛頊执政。黄帝时代的大致年代,笔者亦赞成许先生的推断,即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其早期距今约四千二百年左右;夏以前是尧舜时代,对应考古学文化为龙山文化;尧舜之前为颛頊帝喾时代,属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早期,距今约五千年到四千二百年间;再之前即为黄帝时代,属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千年到六千五百年间,其间华夏大地有许许多多的部落部族或小的酋邦王国,即"黄帝有万诸侯"。正是由于黄帝部族煊赫的地位及战绩,将当时众多的部族汇聚到一起形成了我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并创造出众多的灿烂文化.因此将黄帝作为其时代的代表和中华民族的"共祖",亦是理所当然。 二、黄帝活动的范围 黄帝其人,既得证实并非汉代传译的先秦古史所虚构,而是由2350年前的战国中期之人(齐威王)所铸记,并多见当时人对黄帝的载述,则有关黄帝的事迹就非全然乌有。因此,可从先秦古籍摘译勾画出的黄帝行踪,对应当今的地理位置,便可得到时空概念。 1.有熊:黄帝都邑,学者称其地在今河南省的新郑县西北,此处有黄水,出于有熊山之黄泉,黄帝是因居于黄水而得名②。按新郑县西约60公里处,是今中岳的嵩山地区。 2.大隗具茨山:钱穆著引《水经注》考称,在新郑西南20公里有大隗山,今名具茨山。按读《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的语气,具茨山应是大隗山的支脉,所以黄帝向牧马童探路,既问具茨之山,又问大隗之所在。 3.襄城:在今新郑西南约60公里,黄帝应是迷路跑过了头才到此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