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头颈影像]“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影像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头颈影像]“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影像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头颈影像]“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影像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病例】

女,42岁,右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图1

【影像所见】

图1A、B 分别为横断面CT骨窗及软组织窗,显示右侧眶外侧壁(长箭)、蝶窦外侧壁(短箭)及蝶骨大翼骨质肥厚,呈磨玻璃样改变,眼球前突。

图1C~E 分别为横断面、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显示病变呈低信号(箭),病变累及右侧蝶窦外上壁、眶外壁、上壁及部分额窦,右侧眶腔及蝶窦腔受压变窄。

图1F 横断面T2WI显示病变呈低信号(箭)。

【病理诊断】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临床与病理特点】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好发于年轻人,一般小于30岁。

大体病理呈褐黄色-白色,由纤维组织和骨组织的比例不同而决定,质地可表现为软橡胶状变化至硬沙砾状。

临床早期没有症状,随着病变的进展,可表现为半侧面部畸形、视力障碍及脑神经受压的症状。多数病例在十几至二十几岁时,会自发加速或停止生长,如果没有继发的症状,最好不要进行侵袭性的手术治疗。McCune-Albright综合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是多骨性FD的亚型,指以多骨性FD(常为单侧性)、内分泌障碍和皮肤色素沉着(牛奶咖啡斑)为特点的临床三联征。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CT是首选的最佳检查方法。

【诊断要点】

1.50%以上病变为多骨性病变,可累及全身任何骨质,颅面骨为好发部位。

2.分三型,畸形性骨炎型:CT表现为骨质呈磨玻璃样改变,边缘骨皮质较完整;硬化型: 表现为病变骨质接近皮质骨;囊变型表现为边缘密度呈骨质密度,而中心呈囊变低密度。

3.MR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1.骨化性纤维瘤①囊变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与此病表现类似;②多为单骨性病变;③呈边界清晰的膨胀性病变,病变边缘为较厚的骨性包壳,中心为较低密度。

2.畸形性骨炎(Paget病)①常见于老年;②此病多累及颞骨和颅盖骨,颅面骨少见;③CT显示“棉絮样”有助于诊断Paget病。

3.骨瘤①病变为边界清晰的孤立性病变;②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骨性高密度影。

【评述】

CT表现为骨质增厚、呈磨玻璃样改变可诊断本病。

医学影像诊断学(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地位 1.课程性质:《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介绍人体各系统正常、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疾病的影像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是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医学影像诊断能力。 2.课程地位: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机体的形态和功能变化的一门临床科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阐明其大体形态学的影像变化,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诊断与治疗依据。因此,医学影像诊断学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医学物理学、组织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等多门学科均有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联系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二)课程基本理念 1.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本课程教学应以新医学模式、21世纪科技发展和社会健康需求对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要求为依据,以全面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坚持“以学员为本”,实现教员主导与学员主体的有机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本课程形象化教学特点,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本课程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采用直观形象教学,使学员建立正确的影像学思维方法。在实施教学中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精选、整合教学内容,注意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理论,根据前沿发展技术进行内容修订。二是充分发挥医学影像形象化教学特色,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观察影像资料,从基本病理改变

到疾病诊断,逐步提高学员影像诊断能力。三是增加学员报告书写机会,即时改正反馈,让学员达到学以致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框架设计:《医学影像诊断学》在前期临床器官系统教学影像基础内容上对于影像专业学员开设的一门以培养学员影像诊断能力的一门课程,课程有理论课、见习课、专题研讨和自学等形式。理论课按照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骨关节、中枢、头颈、乳腺内容共八个板块70学时进行讲授,另为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能力,从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拿出4个课时安排学员自修。 2.内容安排:以第三军医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参照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结合前期临床器官系统教学,按照“临床表现—病理—影像表现—影像诊断—鉴别诊断”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内容,系统阐述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影像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同时,合理安排阅片见习,巩固教学效果。 3.教学实施:理论课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形象化教学、讨论式、病例分析式、板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授课,注重教学互动,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提倡双语教学,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学习和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对于重点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应组织学员进行讨论、阅片训练等。见习教学以学员观察教学片为主,带教教员组织学员进行病例讨论,并对学员所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进行报告书写训练等操作技能。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掌握医学影像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的新内容、新方法。初步具备进行医学影像诊断和科研的能力,为临床实习有关学科及毕业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分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了解影像形成的原理,各种影像检查的应用范围、作用、限制和方法。 (2)熟悉人体各系统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3)掌握人体各系统平时常见病影像学诊断及初步的鉴别诊断。 (4)学会正确读片,养成独立、全面地观察习惯,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 (5)初步掌握X线、CT诊断报告书写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各个系统常见疾病、典型疾病的的诊断报告书写。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论授课的学习,掌握人体各系统正常影像表现和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一、概述 骶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骶骨区域的恶性或良性肿瘤。影像学诊断在骶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包括分类、常见病理类型、影像学表现等。 二、骶骨肿瘤分类 根据病理学特点,骶骨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良性肿瘤包括骶骨骨巨细胞瘤、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恶性肿瘤包括骶骨骨肉瘤、转移性骶骨肿瘤等。 三、常见病理类型及影像学表现 1.骶骨骨巨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1多为单发病灶,位于骶髂关节附近;②呈椭圆形或分叶状;③病灶密度不均匀,内见斑点状钙化;④边缘可有骨壳形成。 :详细骶骨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请见附件1. 2.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影像学表现.1病灶常为多个,分布于双侧骶髂关节附近; ②病灶边缘不规则,可有骨膜反应;③病灶密度多为低密度,内见 斑点状钙化。 :详细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学诊断请见附件2. 3.骶骨骨肉瘤: 影像学表现.1病灶呈溃疡状,边缘不规则;②密度不均匀,可见明显骨质破坏;③软组织肿块形成,可伴有侵蚀性生长。 :详细骶骨骨肉瘤影像学诊断请见附件3. 4.转移性骶骨肿瘤: 影像学表现.1病灶多为多发病灶;②边缘不规则,可有骨 质破坏;③可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 :详细转移性骶骨肿瘤影像学诊断请见附件4. 四、附件 附件1:骶骨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附件2: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学诊断 附件3:骶骨骨肉瘤影像学诊断 附件4:转移性骶骨肿瘤影像学诊断

附注:以上附件内容详细列出了各种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方 法和特点。详细内容请参阅相应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影像学诊断:通过使用医学影像学技术,如X射线、CT扫描、MRI等,分析图像来确认疾病的诊断。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I前言《医学影像诊断学》,包括传统X线、数字化X线成像(DR)、计算机体层摄影(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成像等,介入放射学和超声诊断为独立教学课程。本课程就是利用上述各种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传统的X线诊断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也是本学科讲授的重要内容,CT诊断在国内已经较为普及,且诊断价值较大,因此扩大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对目前应用日趋广泛的MRI也将部分章节介绍。总论部分重点讲授各种成像技术的原理、图象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与限度。各论部分授课顺序均按照统一的方式进行,即各个系统的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基本病变、疾病诊断。重点讲授正常、基本病变及疾病诊断。各系统讲授重点根据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有所不同,如呼吸系统以X线及CT为主,骨关节系统以普通X线为主,中枢神经系统以CT、MRI为主。通过教学内容的实施,使学生能初步独立分

析主要影像学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及腹部能初步独立分析CT及MRI征象。教学方法上,常规使用多媒体教学,配讲议。要重点突出的课堂讲解。除此,每次理论课后都有相应学时的实验课直观教学,充分利用视、听教材如X线片、CT片、MRI片、录象、标本等,以提高教学效果。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数为240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为1:1,即理论授课116学时,实验116学时,分两个学期授课。四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吴恩惠,2版,2006年

[头颈影像]“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影像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头颈影像]“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影像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病例】 女,42岁,右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图1 【影像所见】 图1A、B 分别为横断面CT骨窗及软组织窗,显示右侧眶外侧壁(长箭)、蝶窦外侧壁(短箭)及蝶骨大翼骨质肥厚,呈磨玻璃样改变,眼球前突。 图1C~E 分别为横断面、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显示病变呈低信号(箭),病变累及右侧蝶窦外上壁、眶外壁、上壁及部分额窦,右侧眶腔及蝶窦腔受压变窄。 图1F 横断面T2WI显示病变呈低信号(箭)。 【病理诊断】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临床与病理特点】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好发于年轻人,一般小于30岁。 大体病理呈褐黄色-白色,由纤维组织和骨组织的比例不同而决定,质地可表现为软橡胶状变化至硬沙砾状。 临床早期没有症状,随着病变的进展,可表现为半侧面部畸形、视力障碍及脑神经受压的症状。多数病例在十几至二十几岁时,会自发加速或停止生长,如果没有继发的症状,最好不要进行侵袭性的手术治疗。McCune-Albright综合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是多骨性FD的亚型,指以多骨性FD(常为单侧性)、内分泌障碍和皮肤色素沉着(牛奶咖啡斑)为特点的临床三联征。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CT是首选的最佳检查方法。 【诊断要点】 1.50%以上病变为多骨性病变,可累及全身任何骨质,颅面骨为好发部位。 2.分三型,畸形性骨炎型:CT表现为骨质呈磨玻璃样改变,边缘骨皮质较完整;硬化型: 表现为病变骨质接近皮质骨;囊变型表现为边缘密度呈骨质密度,而中心呈囊变低密度。 3.MR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1.骨化性纤维瘤①囊变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与此病表现类似;②多为单骨性病变;③呈边界清晰的膨胀性病变,病变边缘为较厚的骨性包壳,中心为较低密度。 2.畸形性骨炎(Paget病)①常见于老年;②此病多累及颞骨和颅盖骨,颅面骨少见;③CT显示“棉絮样”有助于诊断Paget病。 3.骨瘤①病变为边界清晰的孤立性病变;②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骨性高密度影。 【评述】 CT表现为骨质增厚、呈磨玻璃样改变可诊断本病。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诊断对比分析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诊断对比分析(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547000) 【摘要】目的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由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 征象特点。结果 54例中单骨型33例,多骨型19例,albright 综合症2例。x线表现比较复杂,常见有囊状改变、毛玻璃样改变、丝瓜瓤样改变及虫蚀样改变4种骨改变。ct表现有囊状低密度影、毛玻璃样改变、斑块样硬化。结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诊断以x线平片为首选,头颅等较复杂部位的影像诊断以ct为佳。 【关键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x线;ct analysis of manifestations of 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on x-ray and ct sc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anifestations of 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b) on x-ray and ct. methods fifty-four cases with fdb confirmed by pathology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their manifestations of fdb on x-ray and ct were reviewed. results out of 54 cases, 33 showed fibrous dysplasia of single bone, 19 showed fibrous dysplasia of multi-bones and the rest two showed albright syndrome. x-ray performance was more complex with common signs of pouch shape change, rough hyalo-like change, sponge groud-flesh

成骨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成骨性肿瘤 (一)骨样骨瘤 1.X线表现好发胫骨、股骨等长管状骨的骨干,绝大多数发生于骨皮质,其次为骨松质和骨膜下,少数发生于骨的关节囊部位;呈偏心性类圆形低密度区;皮质增厚、硬化;瘤巢具有特征性;分型:①皮质型; ②松质型;③骨膜下型。 2. CT表现瘤巢所在的骨破坏区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其中央可见瘤巢的不规则钙化和骨化影,周边密度较低为肿瘤未钙化的部分。骨破坏区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环、皮质增厚和骨膜新生骨。 3. MRI表现未钙化部分在T1WI上呈中等或低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钙化部分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肿瘤增强后强化明显。瘤巢周围骨质硬化呈低信号,瘤周水肿和骨髓水肿T1WI呈低信号, T2W1呈高信号(图10-5-1)。 二)骨肉瘤 1. X线表现 (1)观察要点:①骨质破坏;不规则斑片状、虫蚀状或大片状。②肿瘤骨;致密、絮状、毛玻璃状和针状瘤骨;3骨膜增生和Codman三角:④软组织肿块:其中可有瘤骨。 (2)X线表现分型: ①溶骨型骨肉瘤:骨质破坏的形态及部位;较大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Codman三角),②成骨型骨肉瘤:肿瘤骨呈象牙状;放射状或不规则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快或肿胀。③混合性骨肉瘤: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硬化(成骨),边界不清:软组织肿胀(或肿块);不规则骨膜反应。@将殊类型骨肉瘤:多发硬化型骨肉瘤;骨旁骨肉瘤(图10-5-2). 2. CT表现大致同线,能显示瘤体的直接征象, MPR重建对诊断和观察周围组织情况、肿瘤在髓腔内蔓延的情况有很大的意义,增强扫描对肿瘤实质部分的强化显示较好,可见明显强化,坏死部分无强化,能将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区分得更清楚(图1 3. MRI表现MRI扫描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肿瘤的骨外扩展与髓腔浸润的范围,以及病变与邻近重要结构的关系。发现瘤骨更敏感,显示软组织更清晰;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瘤软骨钙化在T2WI显示最好,形态表现与CT相似,但显示细小骨质改变能力不及CT;大多数肿瘤T,WI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 T1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肿块外形不则,边缘不清楚(图10-5.4)。 二、成软骨性肿瘤 (-)骨软骨瘤(外生骨疣) 1. x线表现 (1)好发骨干、干骺端或骨端的骨性突起;发生在扁骨者常呈一团菜花状钙化;软骨通常不显影,钙化时可清晰显示(图10-5-5)。 (2)背离关节生长:肿瘤基底部与骨干多以宽基底相连,可见骨小梁与之延续。少数肿瘤可发生恶变。 2.CT表现骨性基底的骨皮质和骨松质均与母体骨相延续,表面有软骨覆盖。软骨帽边缘多光整,其内可见点状或环形钙化。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MPR重建有助于诊断,显示软骨帽,增强扫描无强化。 3. MRI表现形态表现同X线和CT,对软骨帽的显示价值较大,厚度>2cm提示恶性变可能性大。 (二)软骨瘤(内生性软骨瘤) 1.X线表现好发于手足短管状骨。可恶性变为软骨肉瘤(图10-5-6): ①中心性、膨胀性生长;②卵圆形低密度区,可见分隔; ③内见砂粒样钙化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 牙髓钙化:牙髓组织血循环较差,室变窄,根尖孔变小,引起牙髓变性。牙髓变性后钙盐沉积,形成大小不等的沉积物。有两种形式,一是髓石形成,一是弥散性钙化。X线:1 局限性髓石与髓室形状有一定关系。后牙髓石往往表现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前牙髓室较小,髓石可呈条状或针状充满于髓室及根管内。2 弥散性牙髓钙化表现为正常髓室及根管影像完全消失,不能辨别出髓腔界限。 牙内吸收:牙髓受到不良刺激后,牙髓组织发生肉芽性变,产生破骨细胞引起髓室内牙本质吸收。X线:患牙髓腔扩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减低的透射影,髓室壁或根管壁变薄,甚至发生折断 根尖周炎的三种类型及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 特点根尖肉芽肿根尖囊肿根尖脓肿 大小<1cm 1~2cm可以较大不一定 形状圆形圆形不规则 边缘清晰清晰有硬化边缘模糊或者较清晰 包膜无可有无 其他周围骨质正常偶有牙根吸收周围骨质模糊或者硬化。 牙骨质结构不良(常有牙松动。少数患者可出现根尖周炎的表现)分为三期病变 X线:1.早期病变(骨质溶解破坏期):在患牙根尖周牙槽骨溶解破坏,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X线片表现为低密度透射区,多数为小圆形

或类圆形,边缘不整齐,骨硬板及牙周膜间隙消失。2.二期病变(牙骨质小体生成期):在纤维结缔组织内出现牙骨质小体样结构、骨样组织和骨组织。X线表现为病变区有高密度的点状或小片团状钙化影。3.三期病变(钙化成熟期):钙化成分增多,出现较大的牙骨质团块和编织状组织。X线表现为根尖区成团状、体积增大的钙化影像。 阻生牙X线:目的是确定或了解:①阻生牙的位置:是低位或高位阻生;部分或完全阻生;软组织内阻生或骨内阻生;②阻生牙的方向:如前倾、水平、垂直、侧向或颊舌向阻生;③阻生牙本身状况:如有无龋坏、龋坏程度及根尖有无炎症;④阻生牙与邻牙的关系:邻牙是否与阻生牙位置紧密,是否有龋坏或根尖周感染,牙槽骨的吸收程度,牙根尖是否吸收;⑤牙根数目及形态:牙根有无弯曲,根尖是否增生肥大,牙根与颌骨有无粘连,牙根分叉的大小,牙根长短粗细;⑤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和磨牙后间隙的大小。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临床表现:仅患牙疼痛,继之可迅速波及邻牙,疼痛明显。多个牙不同程度松动,叩诊剧痛,牙周溢脓,口臭,下唇麻木,开口受限,龈颊沟及颌面部肿胀,颌下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 X线:(1)弥散破坏期——①骨小梁模糊;②骨质弥散性点状、斑状和片状破坏;③骨膜反应。(2)病变局限期——两种表现:一种是炎症周围界限逐渐清楚,骨破坏区域内尚无可见的死骨形成;另一种为在边界逐渐清楚的骨破坏区域内有大小不等、数量不同的或尚未完全分离或已完全分离的高密度死骨形成(3)新骨形成期——病灶明显局限,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病因病理: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可能与胚胎原始间充质发育异常有关。组织学检查可见病灶主要为成熟程度不同的纤维组织和新生的骨组织所组成。 临床表现: 一般在幼年时期发病,至儿童或青少年时才出现症状。病变发展缓慢,病程可达数十年,成年后病灶有自行静止或痊愈趋势。最常见的症状为局部畸形或伴有疼痛。根据受犯骨的多少和有无骨骼系统以外的症状,临床上分为三型:(1)病变仅侵犯一骨者为单骨型;(2)病变侵及多骨者为多骨型,最常见;(3)除了骨骼病变外,还有皮肤棕色色素沉着、(女性多见)和骨骼发育、成熟加速。血磷、血钙和血碱性磷酸酶一般均正常。 影像学表现: 1.病灶多发生于四肢长骨,尤以股骨和胫骨为多见,其次为肋骨、颅面骨、骨盆和手、足小骨,而脊柱较为少见。 线上,病灶的密度常有差异,取决于病理成分,病灶如主要为纤维组织常表现为囊状透光区;如主要为砂砾样钙化新生骨者常呈磨砂玻璃状;如新生骨钙化较多时则表现为一片明显的增白区。每一病灶,可以上述表现按不同比例组合出现。 3.位于长、短管状骨和肋骨的病灶多发生于骨干或骨骺端,病骨膨胀而变粗大,常呈单房透明或磨砂玻璃状,范围较大,其中可有致密骨嵴沿骨长轴方向

走行向内凸出,使病灶呈不完全的分房状如“丝瓜囊”。有时在病灶内可见或大或小的片状钙化影。 4.位于颅底骨和面骨的病灶以硬化型多见,表现为骨密度均匀增高,骨质增厚,与正常骨分界可清楚不清。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骨膨胀性囊样病变如骨巨细胞瘤、内生性软骨瘤、骨血管瘤鉴别。 下面我就单纯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鉴别诊断做下总结并再发几张图片 骨囊肿?早期骨囊肿虽可显一些不规则小梁,但晚期随着囊内骨质吸收液化骨小梁亦消失。骨纤维增殖症的囊状透亮区内充盈纤维组织及钙化不良的骨组织,故其x线透亮度不如骨囊肿明显。又骨囊肿易见于骨干与骨骨骺板板相邻近的部位,而后随着骨骺的成长才逐渐移向骨骺方向。囊肿常为中心性,对骨干形成一致性对称性膨胀。囊肿多发生在20岁以下者。 内生软骨瘤?常见于手、足小骨的多发性病变,如此病累及长骨骨干则可显出多房性透亮区。生软骨瘤病灶内常见不规则钙化。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钱象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相类似,但前者的透亮象并非为毛玻璃样,且常为单发病灶。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名词解释 填空题 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cervical burnout: 牙颈部进中或远中因投照技术问题在X线片上造成低密度影像(2分),位于釉质与牙槽嵴顶之间,称为牙颈部Burnout征象,为正常影像,勿与根面龋混淆(2分) Albright syndrome: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分)同时合并有皮肤淡咖啡样色素沉着(1分)及内分泌疾病(特别就是女孩性早熟)时,称为Albright综合症(2分)、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即介入放射学(1分),指在医学影像得监视与导引下,通过穿刺与各种导管技术(1分),运用影像诊断学与临床诊疗学得基本原理(1分),进行诊断与治疗各系统疾病得一门学科 (1分)。 放射性骨坏死:成人颌骨受总剂量超过65Gy照射时,可发生颌骨坏死(1分),其发生主要与放射剂量有关,下颌多见(1分),组织学观察可见骨细胞丧失,呈无菌性坏死,小动脉内膜炎及周围炎,管腔狭窄甚至闭锁, 颌骨极易感染及损伤(2分)、 向心性萎缩:舍格伦综合症在涎腺造影片上显示为仅有主导管与某些叶间导管显影(1分),周缘腺体组织不显示(1分),说明腺体萎缩变小,称为向心性萎缩(1分)。这种情况多为晚期病变,腺体组织大部分被破坏,代以 淋巴组织;有些腺体导管完全被阻塞,造影剂无法进入(1分)。 牙中牙 Codman三角 二、填空题 1.在口腔颌面部,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用于_____、_______这两类疾病得检查。 2、牙周炎常用得影像学检查方法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放射诊断中多选用以_____效应为主得射线能量范围,在放射治疗中则选用_____效应为主得高能量范围、 4。下颌横断牙合片常用于检查下颌骨体部骨质有无_____,也可用于辅助诊断_____以及_____。 5。涎腺造影得禁忌症有_____、_____、_____、 6。骨折X线得观察要点有骨折得部位与数目、骨折得移位、_____、_____,还有 _____。 7、_____就是成骨型骨肉瘤得X线特征。 8。颌骨骨髓炎通常在发病后_____才能逐渐在X线上显示出骨质病理变化、 9。在X线表现上出现钙化影像得牙源性肿瘤有牙源性钙化上皮瘤、_____、_____。 【1、累计范围广泛得肿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2。、根尖片、曲面断层片、牙合翼片3。光电、康普顿4。颊、舌侧膨胀、下颌骨体骨折移位、异物、阻生牙定位5. 碘过敏、急性炎症、阳性涎腺导管结石6、骨折得类型、骨折线与牙得关系、骨折线与营养管及正常骨缝影像得区别7。瘤骨形成8、2周后 9。牙源性钙化囊肿、牙源性腺样腺瘤】 10. 髁突按骨折线高低可分为____、____、______骨折,此外髁突还可发生矢状骨折。 【髁头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髁颈下骨折】 11、电离辐射可分为电磁辐射与粒子辐射两大类。 12。照射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存在一定得相依关系。 13. 照射方式可分为:外照射、内照射与混合照射 14。细胞内DNA损伤在放射生物效应中占重要地位 15、膜脂质成分变化直接影响膜得微粘度、流动性、脆性与通透性 16. 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表现由轻到重可以分为:轻度黏膜疹、明显黏膜疹、斑点状黏膜炎、融合性黏膜炎 17。皮肤得损伤由轻到重可分为毛囊性丘疹与脱毛,红斑反应,水疱及坏死溃烂四级 18。放射防护有三个主要原则:实践得正当性、放射防护得最优化、个人剂量得限制 19。保证X线诊断得前提下可通过尽量用摄影代替透视、提高纪录与显像系统得灵敏度、提高成像质量、减少重复检查措施来减少照射时间。 20、牙科X线机基本有三种形式:可移动立式、壁挂式与在综合诊疗台上得镶带式 21. 牙科X线机结构主要由:X线机头、支臂与控制部分组成 22. 投照前牙时,胶片竖放,边缘要高出切缘7mm左右 23、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边缘要高出合面10mm左右

非骨化纤维瘤、骨化性纤维瘤、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等良性纤维源性骨肿瘤病因部位、发病年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非骨化纤维瘤、骨化性纤维瘤、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等良性纤维源性骨肿瘤病因、发病年龄、部位、病理表现及影像学表现 骨良性纤维病变是一组正常骨组织被纤维组织和或其衍生的矿化物取代病变,称为骨纤。 非骨化性纤维瘤(NOF) 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来自成熟骨髓结缔组织良性肿瘤,是由儿童干骺端骨皮质纤维缺损形成,可逐渐消失,也可发展增大形成非骨化性纤维瘤。发病年龄在8—20岁之间,发病部位可分两种,一种发生在干骺端和骨干,病变均偏一侧,或完全在皮质内向髓侧轻度膨胀,或贴近皮质向髓内生长。 病理表现 1)肉眼观察:见病灶大小不一,多呈圆形,切面程暗棕色或灰色,可见多个纤细残余骨小梁或骨嵴,一般无骨膜反应。肿瘤边缘有薄层硬化带,由多个病灶融合,可呈分叶状。 2)镜下观察:梭形纤维细胞呈旋涡状或轮辐状排列,其内有灶状分布泡沫细胞和多核细胞,有时可见泡沫细胞吞噬脂质和含铁血黄素。肿瘤内无成骨成分,但肿瘤边缘的骨组织有反应性骨增生,为此瘤的特点。 影像学表现 X线 皮质型或偏心型: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及骨干,位于皮质内或贴近皮质的圆形或椭圆形囊状破坏腔,轻度膨胀。破坏腔长轴与骨干平行,局部皮质轻度变薄或不薄,但完整,破坏腔边缘有轻度硬化环围绕,

呈轻度波浪状或花瓣状,腔内有少量分隔,纤细而致密。 髓质型或中央型:发生于长骨骨端及非长骨,病灶均位于髓腔,常侵占患骨的整个横径,呈单房或多房状骨破坏腔,破坏腔长轴与骨干平行,密度均匀一致,边缘有硬化,皮质变薄,其内可有骨间隔,纤细而致密,破坏腔可达关节面,但无向关节面膨胀凸现象。 2)CT 皮质型或偏心型:偏心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可分隔,内无死骨、钙化、髓腔狭窄,肿瘤髓腔侧见半弧形硬化,肿瘤侧骨皮质变薄。 髓质型或中央型:不规则的膨胀性生长的低密度区,占据大部分髓腔,周围见明显的薄壁或厚壁硬化缘,皮质变薄的部分可断裂。 3)MRI。病变在T1WI呈低信号,T2WI信号增高不明显,或呈不均匀增高,病灶<2cm时信号均匀,但>2.5 cm时变得不均匀,其中高信号区代表泡沫细胞和多核巨细胞部分,病变与骨髓腔之间有低信号带,代表骨硬化带。 治疗。<15 岁保守观察,>15 岁手术治疗。 骨化性纤维瘤(OF) 病因。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良性骨纤维损害性疾病,生长缓慢。 发病年龄。好发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多在11- 30 岁。 发病部位。可发生于长骨及颌面部,好发于颌骨、额骨、筛骨和蝶骨,发生于鼻窦者以筛窦最多,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较大者侵犯邻近解剖结构。早期症状不明显,肿瘤增大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常见症状有鼻塞、面部肿胀、眼球突出和移位,视力障碍、鼻出血等。骨化性纤维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常压迫周围骨质吸收变薄甚至破坏。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一、引言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ibrous Dysplasia)是一种常见的骨发育异常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本文旨在总结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并与其他相关骨病进行鉴别诊断。 二、病理学特征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是一种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骨组织异常重塑的病变,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增厚和骨质的囊样扩张。其病理学特征对于影像学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三、影像学方法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摄片、CT扫描和MRI等方法。以下将分别介绍各种方法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中的应用和特点。 四、X线表现 ●在X线上,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表现为骨质增生及囊样改变。具体的X线表现特征包括骨皮质增厚、骨质囊样破坏、斑点状骨质增生和骨性腔隙等。 五、CT表现 ●CT扫描是诊断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常用影像学方法,其能够清晰显示骨质增生和囊样破坏。典型的CT表现为低密度区域与高密度区域相伴存在,形成“砂岩样”或“百灵鸟蛋样”改变。 六、MRI表现 ●MRI对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诊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在MRI上呈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的囊性病变,可伴有骨髓腔和软组织的增强。 七、与其他骨病的鉴别诊断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与其他骨病的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例如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骨囊肿和骨肿瘤等。本章节将详细介绍纤 维性骨皮质缺损与这些骨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八、附件 ●本文档附件包含了相关影像学图片和病理切片图片,供读者参考。 九、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注释和解释,以确 保文档的准确性和法律合规性。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二章指导及练习题目

医学影像诊断第二章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查价值;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2.熟悉正常和异常影像学表现;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3.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 二、重点和难点内容 (一)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1.各种疾病首选、常用和优选的影像学检査方法。 2.何种影像检查方法对评估疾病预后有帮助。 (二)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 1.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鉴别。 2.脑梗死、脑出血及血肿各个时期的MRI表现。 3.脑脓肿、椎管内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影像表现。 4.脑囊虫、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及脑囊虫、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影像表现。 5.多发性硬化的病理基础和影像学特点。 6.肌服体发育不全的影像学特点。 (一)名词解释 1.脑挫伤 2.硬膜下血肿 3.CTA 4.MRM 5.脑膜尾征 6.垂体卒中 7.多发性硬化 8.直角脱髓鞘征 9.腔隙性脑梗死 10.分水岭区脑梗死 11.脑穿通畸形 12.大脑镰下疝 13.脑动静脉畸形 14.髓外硬膜下肿瘤 15.脊髓肿瘤 16.脊髓损伤平面 17.椎体损伤平面 18.脊髓空洞 19.脊膜尾征 (二)填空题 1.脑中线结构有、、、和

2.亚急性期血肿MRJ表现T,WI呈信号,T2WI呈信号。 3.颅内病理性钙化有.、、和。 4.CT平扫可表现为高密度的病变有、。 5.垂体瘤分为和两种。 6.星形细胞瘤包括、、和。 7胼胝体发育不全包括和两种。 8.脑岀血按发病时间不同,将疾病病程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 亚急性期( )和慢性期()。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 9.亚急性的脑出血MR表现出现在期和期,表现为脑实质病变T.WI ,病变中央区T.WI 周边区T2 环的特征。周以 上的脑出血,才会出现T2的特征,故期脑出血,MR更有价值。 10.,一、或检查对进一步寻找脑出血原因更有价值。 11.CTA要为临床提供动脉瘤瘤体的、_、_ 、,是否有形成及载瘤血管的情况等信息,以及栓塞治疗后评价。当形状成角、张力高, 常提示有可能,要迅速通知临床处理。 17.脊髓与椎管内疾病,病变的位置,可以通过纵向定位和横向定位两个维度进行描 述。纵向定位,主要明确平面,或平面。横向定位,需要明确 还是病变。 18.检查是诊断脊髓病变和椎管内病变的最好成像技术。 (三)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1.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典型CT表现是 A.颅板下方梭形或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范围广泛 B.颅板下方梭形或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范围局限 C.颅板下方新月形或弧形高密度影,范围广泛 D.颅板下方新月形或弧形高密度影,范围局限 E.颅板下方新月形或弧形等密度影,范围广泛 2.下列不属于基底节结构的是 A.尾状核• C.屏状核 E.苍白球 3.下列病变[WI上表现为高信号的是 A.脑水肿 C.缺血性脑梗死 E.松果体钙化 4.关于颅内高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蝶鞍扩大及后床,突突骨质吸收 B.可表现为颅缝增宽 C.颅内高压是一种疾病 D.可由颅内占位性病变或梗阻性脑积水引起 E.可表现为脑回压迹增多 5.硬膜下血肿,血液积聚的部位是

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病理改变】 血管供应变异较大,病变组织大体呈白色、灰白色或苍黄色,比正常骨组织稍软,切割时有含砂感或弹性感,巨大骨损害多从骨髓向外侵蚀和扩展,管状骨和扁平骨的骨皮质仅留两层薄壳,去除外壳如去包膜。镜下见:网状骨骨小梁的大小、形状和分布不一,无规律地包埋于质地疏松或致密的富含细胞和血管的结缔组织中。此组织类似结缔组织化生的结果。骨小梁形态变异较大,多呈球形,在横切面呈曲线形、C形或弓形,边缘不规则,骨细胞腔隙宽阔。骨小梁紧密排列,形成骨网。骨小梁由粗纤维的原骨构成,在偏振光镜下呈网状而非板状。偶见网状骨板状变形,有时见弓状骨小梁环绕一中心血管。多数骨小梁缺乏成骨细胞构成的轮廓。这可与骨化纤维瘤鉴别。 【影像学表现】 影象学检查对本病诊断有特殊意义。根据X线表现,本病分为三型:①变形性骨炎型:常为多骨型病变表现,其特点是颅骨增厚,颅骨外板和顶骨呈单侧泡状膨

大,骨内板向板障和颅腔膨入,增厚的颅骨中常见局限和弥漫的射线透明区和浓密区并存,这种骨吸收与硬化并存极似Paget变形性骨炎的表现。颅骨扩大和硬化,可从额骨扩大到枕骨。面部受累可导致眶和鼻腔狭窄及鼻窦腔消失,此型约占56%。②硬化型:此型多见上颌肥厚,可致牙齿排列不整,鼻腔、鼻窦受压变小。上颌骨受累多于下颌骨,且多为单骨型。损害呈硬化或毛玻璃样外观。相反,下颌骨损害多见于多骨型,表现为孤立的骨壁光滑且可透过射线。此型约占23%。③囊型:颅骨呈孤立或多发的环形或玫瑰花形缺损,缺损从菲薄的硬化缘开始,其直径可达数厘米。孤立的损害有似嗜酸性肉芽肿,多发的缺损可误认为Hand Schüller Christian病,偶有数种X线类型出现于同一个体上。此型约占21%。应用CT或MRI检查,能明确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且能显示与软组织的联系。定期检查可动态观察病变的发展程度,对选择术式进路、减少并发症和估计预后甚为重要。 【鉴别诊断】 1.骨化纤维瘤近年已明确该病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临床呈缓慢生长,为孤立的损害,侵犯下颌骨多于上颌骨,偶见于额骨和筛骨。女多于男,好发于15~26岁,X线呈轮廓清晰而膨大透明的外观,其中心部呈斑点状或不透明。镜下,以纤维骨的纤维成分为主,不规则的骨小梁杂乱地分布于纤维基质中,并构成网状骨的中心,但在板状骨的外围与咬合缘有成骨细胞。 2.嗜酸性肉芽肿为一良性孤立的非肿瘤性溶骨损害,起源于网状内皮系统。常见于额骨、顶骨和下颌骨。多发于30岁以前,男性居多。在组织学上,由浓密的泡沫组织细胞组成,伴有不同数量的嗜伊红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组织细胞核含有小囊,嗜伊红细胞含有细小的空泡,巨细胞为郎罕型和异物型。这些细胞呈灶性集聚。 [体会] 本病例符合第3种情况--囊型:颅骨呈孤立或多发的环形或玫瑰花形缺损,缺损从菲薄的硬化缘开始,其直径可达数厘米。孤立的损害有似嗜酸性肉芽肿。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除了颅骨呈孤立环形玫瑰花形骨缺损外,病侧的颅骨尚有广泛增厚,板障消失,似有磨砂玻璃样的改变,这一点是其它疾病所不能解释的。传统的X线检查一些征象可能随着CT、MR的检查增多,其表现可能会多样化,还有一些不被我们认知的影像学表现需要去拓宽思路。

骨纤维结构不良

概念 骨纤维结构不良(osteofibrous dysplasia OFD)是一种病因不明确,好发于儿童胫腓骨的纤维-骨性病变。Frangenheim于1921年首次报道该病病例,并将其称之为先天性纤维性骨炎。Campanacci于1976年首次提出骨纤维结构不良一词,并详细描述了该疾病。典型的骨纤维结构不良发生于少年儿童的胫腓骨皮质内,临床表现为无痛或轻微疼痛、局部肿胀、胫骨前弓畸形等,影像学检查见病变呈膨胀性、偏心性生长,组织病理学可见分带现象以及环绕有骨母细胞的成熟骨小粱。该病又被称为长骨骨化性纤维瘤、骨性纤维瘤、纤维性骨瘤等。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肿瘤分类及诊断标准将其列为“未明确性质的病变”中。 本病预后良好,但很容易导致畸形,少数病例可恶变,当手术治疗不彻底时,恶变率更高,放射治疗能显著增加癌变率,主要恶变为骨肉瘤和纤维肉瘤[ 在X线表现上分为囊型、硬化型和混合型。囊型和硬化型的表现截然不同,其密度差异较大,主要是由病变生长期和病变的纤维组织、骨样组织和新生骨小梁的比例决定。囊型病变多见于四肢长骨,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变薄、膨胀,无骨膜反应,髓腔内可见囊状透光区,透亮区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晰,边缘骨组织无硬化;囊内有磨砂玻璃样钙化,部分钙化呈团块状;囊内有粗大骨梁和骨畸形,粗大骨梁为残留的骨嵴,形似丝瓜络状,股骨及胫骨的病变因行走负重关系可引起病骨的弯曲、变形,主要沿力线方向弯曲,股骨多向外弓,

胫骨向前弓;部分呈虫蚀状骨破坏。 骨内纤维组织异常增殖所致,病因不明。多无明显症状。晚期局部中大变形,并发病理性骨折。单骨或多骨受累,且有累计一侧骨骼的趋势。多骨者可并发性早熟和皮肤色素沉着。 阿伦膦酸钠治疗23例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观察 诊断要点 1、囊状透亮区:纤维组织; 2、毛玻璃:纤维组织成骨; 3、致密骨:成熟骨组织; 4、环形钙化:软骨组织。 5、典型表现:OFD典型的X线表现位于胫骨骨干和(或)腓骨下段的起 源于骨皮质的膨胀性溶骨性破坏伴有胫骨前弓畸形。 鉴别诊断 验证成果

内科住院医师考试:2021医学影像真题模拟及答案(5)

内科住院医师考试:2021医学影像真题模拟 及答案(5) 共545道题 1、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单选题) A. 儿童 B. 青壮年 C. 中年 D. 中老年 E. 老年 试题答案:A 2、肺转移性肿瘤常不出现()(单选题) A. 多发性结节 B. 粟粒样结节 C. 转移灶可有空洞 D. 转移灶可有钙化 E. 肺叶实变 试题答案:E 3、右前斜位X线摄片上食管压迹加深,提示()(单选题) A. 左心室增大 B. 右心房增大 C. 右心室增大 D. 主动脉增宽,扭曲

E. 左心房增大 试题答案:E 4、下列X线征象中,提示为恶性的是()(单选题) A. 放射状黏膜纠集 B. 腔外龛影 C. 环堤 D. 项圈征 E. 狭颈征 试题答案:B 5、下列有关肝血管瘤CT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 通常是超声首先发现,超声多为强回声表现 B. CT平扫通常呈高密度样团块 C. CT增强扫描,早期呈结节样强化,随增强时间延长,病变不断被造影剂充填 D. 增强呈快进慢出的特点 E. 延迟扫描,病变甚至不能被发现 试题答案:B 6、关节结构MRI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 X线上关节软骨不显影,MRI上为光滑线状低信号影 B. 韧带MRI上为低信号影 C. 膝关节半月板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D. 关节囊MRI上为线状低信号影 E. 关节内滑液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试题答案:C 7、确诊早期听神经瘤的理想方法是()(单选题)

A. X线平片 B. 桥小脑池空气造影 C. 脑池造影CT检查 D. 超声检查 E. MRI检查 试题答案:E 8、女性,56岁,右上腹隐痛3个月就诊。腹部平片示右上腹一圆形致密影,侧位片示致密影位于脊柱前方。应首先考虑为()(单选题) A. 右肾结石 B. 胆囊结石 C. 淋巴结钙化 D. 右输尿管结石 E. 以上都不是 试题答案:B 9、CT平扫,肝脏密度一致性减低,CT值低于脾脏。应首先考虑为()(单选题) A. 弥漫性肝癌 B. 肝脓肿 C. 血色病 D. 脂肪肝 E. 肝淋巴瘤 试题答案:D 10、下列MRI检查的禁忌证,除了()(单选题) A. 有心脏起搏器 B. 幽闭恐惧症患者

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影像诊断简析

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影像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影像特点,提高其诊断精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结果单骨型6例(26%),多骨型17例(74%);绝大多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表现为多形态改变,主要包括:磨玻璃样增白伴膨胀改变;膨胀囊状改变伴磨玻璃样密度;仅2例表现为弥漫性硬化改变。其中合并病理骨折1例,Albfight综合症1例。正确诊断21例(91.3%),误诊2例。结论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其诊断、鉴别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颅面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B)为正常骨组织由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其在全身骨骼均可发病,颅面骨为好发部位。笔者搜集了23例2002-2009年间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表现,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旨在加强认识及提高诊断精确性。 1 材料与方法 实用文档

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全部经病理证实,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62岁,平均22岁,30岁以下者约占86%。病程:3个月-26年。实验室检查:血磷、血钙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围内。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疼痛不适、渐进性膨隆、硬块、肿胀或变形;面部患病者呈不同程度的非对称性畸形,多伴有鼻塞、嗅觉减退及视力和听力下降等;1例眼球轻度突出;2例张口受限;5例无明显症状,首次因外伤或其他疾病检查发现。23例患者中17例为手术病理证实,6例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CT设备:使用GE Hispeed Nxi及Somatom Plus 4螺旋CT,常规扫描,层厚根据病灶部位分别选择10—3mm不等,部分图像行1.25 mm薄层重建后,作多方位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矩阵为512×512。 2 结果 2.1 临床分型及发病情况单骨型6例:下颌骨3例,颧骨2例,上颌骨1例;多骨型17例:患者病变涉及2块或多块骨,其中1例合并病理骨折,1例伴有同侧下肢骨多发病灶、背部褐色斑及性早熟诊断为Albfight综合症。 2.2 CT表现绝大多数病例的影像表现为多形态改变,包括1)磨玻璃样增白伴膨胀改变13例:见于颅穹窿骨及面骨,表现为骨质膨大、增厚,正常层次结构消失,代之以半透明状磨玻璃样密度影,CT值205-310Hu (图1);个别病例还伴有边界清楚的类圆形高密度硬化灶,直径1-4cm不等;2)膨胀囊状改变伴磨玻璃样密度8例,均为多骨型病例,表现为均匀囊状膨胀或骨体膨大伴局限囊样和泡状低密度(图2),CT值57-123 实用文档

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口腔执业医师第一单元真题(含答案)

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口腔执业医师第一单 元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 1.33.面部的运动神经是 A.三叉神经 B.舌神经 C.面神经 D.耳大神经 E.眼神经 2.颏孔的解剖位置在 A.A.下颌颏部正中联合处前庭沟底 B.下颌第一双尖牙根下方 C.下颌第一磨牙根下方 D.下颌外支内侧乙状切迹下方1~1.5cm处 E.下颌尖牙根下方 3.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人为地加以调整的制约因素是 A.A.右侧颞下颌关节 B.牙合 C.左侧颞下颌关节 D.神经结构 E.肌肉结构 4.143.筛状结构常见于 A.腺淋巴瘤 B.多形性腺瘤 C.基底细胞腺瘤 D.腺样囊性癌 E.腺泡细胞

癌 5.86.起自上颌骨颧突和颧弓的肌肉是 A.咬肌 B.颞肌 C.翼内肌 D.翼外肌 E.舌骨上肌群 6.121.在面侧深区内,从翼外肌两头之间穿出的神经为 A.嚼肌神经 B.翼内肌神经 C.上牙槽神经 D.颊神经 E.舌神经 7.鳃裂囊肿发生于腮腺者主要来源于 A.A.第一鳃裂 B.第二鳃裂 C.第三鳃裂 D.第四鳃裂 E.胸腺咽管 8.123.在面侧深区内,从翼外肌下缘穿出的神经为 A.嚼肌神经 B.翼内肌神经 C.上牙槽神经 D.颊神经 E.舌神经 9.85.部分起于翼外板内侧面的肌肉是 A.咬肌 B.颞肌 C.翼内肌 D.翼外肌 E.舌骨上肌群 10.某女性患者,20岁,上颌颌骨膨隆2年.颜面不对称,咬合关系尚可.X线显示病变区纤维成分较多,骨组织呈磨砂玻璃样改变.镜下可见,纤维组织代替了正常骨组织,骨小梁形态不一、粗细不等.排列紊乱,呈C形或O形.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A.颌骨骨髓炎 B.放射性骨坏死 C.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D.骨肉瘤 E.成釉细胞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