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交叉存储器设计

交叉存储器设计

交叉存储器设计
交叉存储器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多体交叉存储器

一、设计目的

(1)深入了解提高计算机系统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并行性;

(2)研究交叉存储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式,采用并行性的设计思想,设计一个简易的采用低位交叉编址的并行结构存储器;

(3)复习和回顾译码电路设计、地址、数据和控制电路设计的相关知识;展开研究性教学,拓展大家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大家独立思考和创新研究的能力,积极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设计内容

本次研究性设计要求为:设计一个容量为64KB 的采用低位交叉编址的8体并行结构存储器。画出CPU 和存储芯片(芯片容量自定)的连接图,并写出图中每个存储芯片的地址范围(用 十六进制数表示)。

三、设计要求

(1)参考教材中关于交叉存储器的原理,给出系统设计方案,包括译码芯片的选择、各个芯片的工作时序设计;

(2)注意片选信号的产生电路设计、地址锁存电路设计、数据信号线的电路设计、控制信号线的设计、交叉存储的实现;

(3)要了解交叉存储器并行工作原理、各个存储器提的启动信号和地址、数据、片选信号的关系、如何实现1/8存储器周期就能够读取一次数据。

四、设计方案

(1)总线和控制信号确定

设CPU 共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并用IO /M 作为访问存储器或I/O 的控制信号(高电平为访存,低电平为访I/O ),WR (低电平有效)为写命令,RD (低电平有效)为读命令。

要求:设计一个容量为64KB 的采用低位交叉编址的8体并行结构存储器。画出CPU 和存储芯片(芯片容量自定)的连接图,并写出图中每个存储芯片的地址范围(用十六进制数表示)。

所需存储器芯片和138

Ai A0 … CE … WE Dn D0 RAM 存储器芯片 74LS138译码器

(2)设计分析

要设计一个容量为64KB 、采用低位交叉编址的8体并行结构存储器,则每个存储体容量应为64KB/8 = 8KB ,所以,应选择8KB (213B )的RAM 芯片,需要芯片8块、地址线13根(A12-A0)、数据线8根(D7-D0),其中在片选信号的产生时需要用到74LS138译码器。

(3)设计实现

① 8片8K ×8RAM 芯片对应的二进制编码

第0片:0000、0008、0010、…、FFF8H ,即: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第1片:0001、0009、0011、…、FFF9H ,即: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第2片:0002、000A 、0012、…、FFFAH ,即: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RAM G1 /Y7 /G2A /Y6

/G2B /Y5

/Y4

/Y3

C /Y2

B /Y1

A /Y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0

第3片:0003、000B 、0013、…、FFFBH ,即: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第4片:0004、000C 、0014、…、FFFCH ,即: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第5片:0005、000D 、0015、…、FFFDH ,即: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第6片:0006、000E 、0016、…、FFFEH ,即: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第7片:0007、000F 、0017、…、FFFFH ,即: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② 地址线和片选信号的分配和连接

A15——A3分别接到8K ×8位RAM 芯片的地址线;

A2A1A0分别连到74LS138译码器的C 、B 、A 端;

74LS138译码器输出端分别接在8块RAM 芯片的/CE 端;

8块RAM 芯片的D7…D0端通过数据线分别和CPU 的D 7…D0相接;

8块RAM 芯片的/OE 端分别接在CPU 的/RD 线、/WE 分别和/WR 相连接; 译码器的G1接到使能端+5V 电源处; 控制信号IO /M (高电平为访存,低电平为访I/O )通过非门连接到译码器的

/G

2A 和/G

2B

的使能端;

③最终CPU和存储器芯片连接图如下图所示:

CPU和存储器芯片连接图

五、设计总结

交叉存储器是在基本存储器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并行运算和实现高速存储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存储器,本次课程设计实验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延生,使得加深了对存储器部分的知识掌握,而且对存储器其他相应知识做了必要的复习和强化,从而更好的将课本所学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学习存储器这部分的时候,主要学习了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而主存储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是重点,在存储器和CPU连接部分是将整个所学知识通过具体的电路和线路连起来实现具体功能。在所学基础上,对于不同容量芯片的选择、地址线的连接确定、数据线的连接确定等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而定,而其中的接线方式中有时候又会涉及到子扩展和位扩展,相应的调整接线的连接,因此,学好基础知识是十分关键而且必要的。

在上学期学过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上,本次课程设计中采用的74LS138译码器是整个设计的关键,其片选信号通过逻辑电路的产生这方面需要很强的课程基础,需要了解其工作原理。与之相对应,通过74LS138译码器,所需RAM芯片接在不同的非门输出端表示不同的存储范围,这样使得CPU按照不

同的指令访问存储器,这次设计正是实现了提高计算机系统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并行性,这样的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的存取效率,也表明了在计算机硬件方面不断追求高效和实效的存储模式。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深了对存储器章节的知识的掌握,而且在此技术上,对于先前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相关的知识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在设计CPU和存储器的连接时,在存储范围确定后很容易的就可以在片选信号和接线上完成要求,同时更加全面的掌握了译码电路设计、地址、数据和控制电路设计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了拓展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课程设计达到了预期目的,希望今后还能接触到次类设计实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交叉存储器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多体交叉存储器 一、设计目的 (1)深入了解提高计算机系统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并行性; (2)研究交叉存储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式,采用并行性的设计思想,设计一个简易的采用低位交叉编址的并行结构存储器; (3)复习和回顾译码电路设计、地址、数据和控制电路设计的相关知识;展开研究性教学,拓展大家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大家独立思考和创新研究的能力,积极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设计内容 本次研究性设计要求为:设计一个容量为64KB 的采用低位交叉编址的8体并行结构存储器。画出CPU 和存储芯片(芯片容量自定)的连接图,并写出图中每个存储芯片的地址范围(用 十六进制数表示)。 三、设计要求 (1)参考教材中关于交叉存储器的原理,给出系统设计方案,包括译码芯片的选择、各个芯片的工作时序设计; (2)注意片选信号的产生电路设计、地址锁存电路设计、数据信号线的电路设计、控制信号线的设计、交叉存储的实现; (3)要了解交叉存储器并行工作原理、各个存储器提的启动信号和地址、数据、片选信号的关系、如何实现1/8存储器周期就能够读取一次数据。 四、设计方案 (1)总线和控制信号确定 设CPU 共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并用IO /M 作为访问存储器或I/O 的控制信号(高电平为访存,低电平为访I/O ),WR (低电平有效)为写命令,RD (低电平有效)为读命令。

要求:设计一个容量为64KB 的采用低位交叉编址的8体并行结构存储器。画出CPU 和存储芯片(芯片容量自定)的连接图,并写出图中每个存储芯片的地址范围(用十六进制数表示)。 所需存储器芯片和138 Ai A0 … CE … WE Dn D0 RAM 存储器芯片 74LS138译码器 (2)设计分析 要设计一个容量为64KB 、采用低位交叉编址的8体并行结构存储器,则每个存储体容量应为64KB/8 = 8KB ,所以,应选择8KB (213B )的RAM 芯片,需要芯片8块、地址线13根(A12-A0)、数据线8根(D7-D0),其中在片选信号的产生时需要用到74LS138译码器。 (3)设计实现 ① 8片8K ×8RAM 芯片对应的二进制编码 第0片:0000、0008、0010、…、FFF8H ,即: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第1片:0001、0009、0011、…、FFF9H ,即: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第2片:0002、000A 、0012、…、FFFAH ,即: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 RAM G1 /Y7 /G2A /Y6 /G2B /Y5 /Y4 /Y3 C /Y2 B /Y1 A /Y0

相联存储器的设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相联存储器的设计 院(系):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木代佳人,日月同辉 指导教师:杨华 完成日期:2010年1月15日

目录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2) 1.1设计原理 (2) 1.2设计思路 (3) 1.3设计环境 (4) 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5) 2.1顶层方案图的设计与实现 (5) 2.1.1创建顶层图形设计文件 (5) 2.1.2器件的选择与引脚锁定 (5) 2.1.3编译、综合、适配 (6) 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6) 2.2.1 输入寄存器的实现 (7) 2.2.2存储体的设计与实现 (8) 2.2.3 比较寄存器的实现 (10) 2.2.4查找结果寄存器的实现 (12) 2.3仿真调试 (14) 第3章编程下载与硬件测试 (15) 3.1编程下载 (15) 3.2硬件测试及结果分析 (15) 参考文献 (17) 附录(电路原理图) (18)

第1章 总体设计方案 1.1 设计原理 相联存储器(Content Addressed Memory),它是一种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可以根据数据记录地一部分内容查找其它部分的内容。在相联存储器中,每个存储的数据记录都是固定长度的字。存储字中的每个个位或者字段都可以作为检索的依据(关键字)。 相联存储器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它主要实现将输入寄存器的信息与存储体的信息作比较,相匹配的置为“1”,不匹配的置为“0”, 将结果送入查找结果寄存器(SRR)中,并输出结果。 1.2 设计思路 根据相联存储器的原理特点,即按照内容寻址,因此可以将相联存储器分为输入寄存器 图1.1 相联存储器原理框图

实验五_存储器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五《存储器设计》 实验报告 姓名:吴速碘黄紫微 学号:13052053 13052067 班级:计算机二班 日期2015、5、25

实验五存储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AM和ROM的Verilog语言描述方法; 2、学习用宏模块的方法定制RAM和ROM。 二、实验任务 1、设计并实现一个128*16 的单端口的RAM; 2、设计并实现一个128*16的ROM; 3、设计并实现一个双端口的128*16的RAM 4、设计并实现一个16*32的FIFO。 5、设计并实现正弦信号发生器,见“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指南”。 三、实验步骤 1 编写Verilog代码(见附页) 2功能仿真 进行分析与综合,排除语法上的错误 建立波形仿真文件,输入激励 生成功能仿真网表 进行功能仿真,观察输出结果 3选择器件 DE2_70开发板的使用者请选择EP2C70F896C6 4绑定管脚 5 下载验证 DE2_70开发板的下载:使用USB-Blaster进行下载 四、实验内容 五、实验思考题 1、分析存储器采用三态输出的原因是什么? 存储器的输出端是连接在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总线相当于一条车流频繁的大马路,必须在绿灯条件下,车辆才能进入这条大马路,否则要撞车发生交通事故。同 理,存储器中的数据是不能随意传送到数据总线上的。例如,若数据总线上的数 据是“1”(高电平5V),存储器中的数据是“0”(低电平0V),两种数据若碰到一 起就会发生短路而损坏单片机。因此,存储器输出端口不仅能呈现“l”和“0”两 种状态,还应具有第三种状态“高阻"态。呈“高阻"态时,输出端口相当于断开,对数据总线不起作用,此时数据总线可被其他器件占用。当其他器件呈“高阻”态 时,存储器在片选允许和输出允许的条件下,才能将自己的数据输出到数据总线 上。 2、单端口和双端口的区别是什么? 单端口ram是ram的读写只有一个端口,同时只能读或者只能写。 双端口ram是ram读端口和写端口分开,一个端口能读,另一个端口可以同时写。 3、什么情况下考虑采用双端口存储器?

ARM存储器结构

ARM存储器结构 ARM存储器:片内Flash、片内静态RAM、片外存储器 映射就是一一对应的意思。重映射就是重新分配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存储器看成一个具有输出和输入口的黑盒子。输入量是地址,输出的是对应地址上存储的数据。当然这个黑盒子是由很复杂的半导体电路实现的,具体的实现的方式我们现在不管。存储单位一般是字节。这样,每个字节的存储单元对应一个地址,当一个合法地址从存储器的地址总线输入后,该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上存储的数据就会出现在数据总线上面。 普通的单片机把可执行代码和数据存放到存储器中。单片机中的CPU从储器中取指令代码和数据。其中存储器中每个物理存储单元与其地址是一一对应而且是不可变的,UGG boots。 而ARM比较复杂,ARM芯片与普通单片机在存储器地址方面的不同在于:ARM芯片中有些物理存储单元的地址可以根据设置变换。就是说一个物理存储单元现在对应一个地址,经过设置以后,这个存储单元就对应了另外一个地址了(这就是后面要说的重新映射)。例如将0x00000000地址上的存储单元映射到新的地址0x00000007上。CPU存取0x00000007就是存取0x00000000上的物理存储单元。(随便举的例子为了说明道理,没有实际意义) 存储器重新映射(Memory Re-Map) 存储器重新映射是将复位后用户可见的存储器中部分区域,再次映射到其他的地址上。 存储器重新映射包括两个方面:1、Boot Block重新映射(关于Boot Block的相关内容看我博客中的另一篇文章)。2、异常(中断)向量重新映射 Boot Block重新映射:本来Boot Block在片内Flash的最高8KB,但是为了与将来期间相兼容,生产商为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在新型芯片中增加内部Flash容量时,不至于因为位于Flash高端的Boot Block的地址发生了变化而改写其代码,整个Boot Block都要被重新映射到内部存储器空间的顶部,即片内RAM的最高8KB。(地址为: 0x7FFFE000~0x7FFFFFFF) 异常(中断)向量重新映射:本来中断向量表在片内Flash的最低32字节,重新映射时要把这32个字节再加上其后的32个字节(后面这32个字节是存放快速中断IRQ的服务程序的)共64个字节重新映射(地址为:0x00000000~0x0000003F)重新映射到的地方有三个:内部Flash高端的64字节空间、内部RAM低端的64字节空间和外部RAM低端的64字节空间,再加上原来的内部Flash低端的64字节空间,异常向量一共可以在四个地方出现。为了对存储器映射进行控制,处理器设置了存储器映射控制寄存器MEMMAP,其控制格式如下图所示:

主存储器部件的组成与设计.

主存储器部件的组成与设计 主存储器部件的组成与设计 类别:存储器 主存储器概述(1)主存储器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读写速度:常常用存储周期来度量,存储周期是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如读操作)所必需的时间间隔。◎存储容量:通常用构成存储器的字节数或字数来计量。(2)主存储器与CPU及外围设备的连接是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进行连接,见下图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地址总线用于选择主存储器的一个存储单元,若地址总线的位数k,则最大可寻址空间为2k。如k=20,可访问1MB的存储单元。 ◎数据总线用于在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传送数据。◎控制总线用于指明总线的工作周期和本次输入/输出完成的时刻。(3)主存储器分类 ◎按信息保存的长短分:ROM与RAM◎按生产工艺分:静态存储器与动态存储器静态存储器(SRAM):读写速度快,生产成本高,多用于容量较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动态存储器(DRAM):读写速度较慢,集成度高,生产成本低,多用于容量较大的主存储器。静态存储器与动态存储器主要性能比较如下表:静态和动态存储器芯片特性比较SRAMDRAM存储信息触发器电容破坏性读出非是 需要刷新不要需要送行列地址同时送分两次送运行速度 快慢集成度低高发热量大小存储成本高低 动态存储器的定期刷新:在不进行读写操作时,DRAM存储器的各单元处于断电状态,由于漏电的存在,保存在电容CS上的电荷会慢慢地漏掉,为此必须定时予以补充,称为刷新操作。2、动态存储器的记忆原理和读写过程(1)动态存储器的组成:由单个MOS管来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信息存储在MOS管的源极的寄生电容CS中。◎写数据时:字线为高电平,T导通。写“1”时,位线(数据线)为低电平,VDD(电源)将向电容充电写“0时,位线(数据线)为高电平,若电容存储了电荷,则将会使电容完成放电,就表示存储了“0”。◎读数据时:先使位线(数据线)变为高电平,当字线高电平到来时T导通,若电容原存储有电荷(是“1”),则电容就要放电,就会使数据线电位由高变低;若电容没有存储电荷(是“0”),则数据线电位不会变化。检测数据线上电位的变化就可以区分读出的数据是1还是0。注意①读操作使电容原存储的电荷丢失,因此是破坏性读出。为保持原记忆内容,必须在读操作后立刻跟随一次写入操作,称为预充电延迟。②向动态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提供地址,是先送行地址再送列地址。原因就是对动态存储器必须定时刷新(如2ms),刷新不是按字处理,而是每次刷新一行,即为连接在同一行上所有存储单元的电容补充一次能量。③在动态存储器的位线上读出信号很小,必须接读出放大器,通常用触发器线路实现。④存储器芯片内部的行地址和列地址锁存器分先后接受行、列地址。⑤RAS、CAS、WE、Din、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1、存储器构造 存储器就是用来存放数据的地方。它是利用电平的高低来存放数据的,也就是说,它存放的实际上是电平的高、低,而不是我们所习惯认为的1234这样的数字,这样,我们的一个谜团就解开了,计算机也没什么神秘的吗。 图2

图3 让我们看图2。这是一个存储器的示意图:一个存储器就像一个个的小抽屉,一个小抽屉里有八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就是用来存放“电荷”的,电荷通过与它相连的电线传进来或释放掉,至于电荷在小格子里是怎样存的,就不用我们操心了,你可以把电线想象成水管,小格子里的电荷就像是水,那就好理解了。存储器中的每个小抽屉就是一个放数据的地方,我们称之为一个“单元”。 有了这么一个构造,我们就可以开始存放数据了,想要放进一个数据12,也就是00001100,我们只要把第二号和第三号小格子里存满电荷,而其它小格子里的电荷给放掉就行了(看图3)。可是问题出来了,看图2,一个存储器有好多单元,线是并联的,在放入电荷的时候,会将电荷放入所有的单元中,而释放电荷的时候,会把每个单元中的电荷都放掉,这样的话,不管存储器有多少个单元,都只能放同一个数,这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此,要在结构上稍作变化,看图2,在每个单元上有个控制线,我想要把数据放进哪个单元,就

给一个信号这个单元的控制线,这个控制线就把开关打开,这样电荷就可以自由流动了,而其它单元控制线上没有信号,所以开关不打开,不会受到影响,这样,只要控制不同单元的控制线,就可以向各单元写入不同的数据了,同样,如果要某个单元中取数据,也只要打开相应的控制开关就行了。 2、存储器译码 那么,我们怎样来控制各个单元的控制线呢?这个还不简单,把每个单元的控制线都引到集成电路的外面不就行了吗?事情可没那么简单,一片27512存储器中有65536个单元,把每根线都引出来,这个集成电路就得有6万多个脚?不行,怎么办?要想法减少线的数量。我们有一种方法称这为译码,简单介绍一下:一根线可以代表2种状态,2根线可以代表4种状态,3根线可以代表几种,256种状态又需要几根线代表?8种,8根线,所以65536种状态我们只需要16根线就可以代表了。 3、存储器的选片及总线的概念 至此,译码的问题解决了,让我们再来关注另外一个问题。送入每个单元的八根线是用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它就是从计算机上接过来的,一般地,这八根线除了接一个存储器之外,还要接其它的器件,如图4所示。这样问题就出来了,这八根线既然不是存储器和计算机之间专用的,如果总是将某个单元接在这八根线上,就不好了,比如这个存储器单元中的数值是0FFH另一个存储器的单元是00H,那么

MCS-51单片机存储器结构

MCS-51单片机在物理结构上有四个存储空间: 1、片内程序存储器 2、片外程序存储器 3、片内数据存储器 4、片外数据存储器 但在逻辑上,即从用户的角度上,8051单片机有三个存储空间: 1、片内外统一编址的64K的程序存储器地址空间(MOVC) 2、256B的片内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MOV) 3、以及64K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MOVX) 在访问三个不同的逻辑空间时,应采用不同形式的指令(具体我们在后面的指令系统学习时将会讲解),以产生不同的存储器空间的选通信号。 程序内存ROM 寻址范围:0000H ~ FFFFH 容量64KB EA = 1,寻址内部ROM;EA = 0,寻址外部ROM 地址长度:16位 作用:存放程序及程序运行时所需的常数。 七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单元是: 0000H ——系统复位,PC指向此处; 0003H ——外部中断0入口 000BH —— T0溢出中断入口

0013H ——外中断1入口 001BH —— T1溢出中断入口 0023H ——串口中断入口 002BH —— T2溢出中断入口 内部数据存储器RAM 物理上分为两大区:00H ~ 7FH即128B内RAM 和SFR区。 作用:作数据缓冲器用。 下图是8051单片机存储器的空间结构图 程序存储器 一个微处理器能够聪明地执行某种任务,除了它们强大的硬件外,还需要它们运行的软件,其实微处理器并不聪明,它们只是完全按照人们预先编写的程序而执行之。那么设

计人员编写的程序就存放在微处理器的程序存储器中,俗称只读程序存储器(ROM)。程序相当于给微处理器处理问题的一系列命令。其实程序和数据一样,都是由机器码组成的代码串。只是程序代码则存放于程序存储器中。 MCS-51具有64kB程序存储器寻址空间,它是用于存放用户程序、数据和表格等信息。对于内部无ROM的8031单片机,它的程序存储器必须外接,空间地址为64kB,此时单片机的端必须接地。强制CPU从外部程序存储器读取程序。对于内部有ROM的8051等单片机,正常运行时,则需接高电平,使CPU先从内部的程序存储中读取程序,当PC值超过内部ROM的容量时,才会转向外部的程序存储器读取程序。 当=1时,程序从片内ROM开始执行,当PC值超过片内ROM容量时会自动转向外部ROM空间。 当=0时,程序从外部存储器开始执行,例如前面提到的片内无ROM的8031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就要把8031的引脚接为低电平。 8051片内有4kB的程序存储单元,其地址为0000H—0FFFH,单片机启动复位后,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为0000H,所以系统将从0000H单元开始执行程序。但在程序存储中有些特殊的单元,这在使用中应加以注意: 其中一组特殊是0000H—0002H单元,系统复位后,PC为0000H,单片机从0000H 单元开始执行程序,如果程序不是从0000H单元开始,则应在这三个单元中存放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让CPU直接去执行用户指定的程序。 另一组特殊单元是0003H—002AH,这40个单元各有用途,它们被均匀地分为五段,它们的定义如下: 0003H—000AH 外部中断0中断地址区。 000BH—0012H 定时/计数器0中断地址区。

有机浮栅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有机浮栅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1.1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1.1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基本结构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具有很多的优点:材料来源广、可以大量生产和能够实现低成本、可与柔性衬底兼容。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如有机集成电路、存储器件、柔性显示屏等。自20世纪80年代有机场效应晶体管诞生,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一些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已经得到实用化的程度,在载流子迁移率、开关电流比方面已经可与非晶硅相媲美。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按照源漏极和有机半导体的相对位置有两种结构(图2-1)底接触和顶接触,按照沟道中起传输作用的载流子的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和p沟道场效应晶体管[8,9]。 图2-1 两种OFET结构:顶接触(左) 底接触(右) 1.1.2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与无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类似。下面通过对一个顶接触的p-沟的OFET进行分析,如图2-2所示:

图2-2 有机场效应管的原理示意图 我们在栅极上施加一个相对于源极的负偏压时(源极是接地的),栅极表面出现负电荷,相应的在沟道表面感应出正电荷。当增大栅极电压时,在沟道表面形成积累层并进而形成含有可动载流子-空穴-的薄层,源漏之间的电流主要是由空穴贡献,这是与无机场效应晶体管最大的不同,通过控制栅极电压来改变沟道中空穴的数量,进而控制漏极电流[10]。 由于我们使用的是有机材料作为有源区,我们在引用传统的EEPROM的模型时必须要进行修改。在本文中,我们考虑了Pool-Frenkel效应[11],在半导体和绝缘层接触面的电荷,接触势垒,陷阱效应,采用修正以后的漂移-扩散模型(DDM)[12],借助TCAD求解泊松方程和连续性方程(2-1),(2-2),(2-3)[13],来模拟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学特性。 其中为静电势,为有机材料的介电常数,G为产生率, 和分别为捕获的电子和空穴的密度,和分别为电子和空穴的 电流密度。R是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率。[14,15],

存储器结构

第四章存储器结构 4.3 存储器容量扩展 微机系统中主存储器通常由若干存储芯片及相应的存储控制组织而成,并通过存储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与CPU及其他部件相联系,以实现数据信息、控制信息的传输。由于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有限,实际应用中对存储器的字长和位长都会有扩展的要求。 一、存储器字扩展 *字扩展是沿存储字向扩展,而存储字的 位数不变。 *字扩展时,将多个芯片的所有地址输入 端、数据端、读/写控制线分别并联 在一起,而各自的片选信号线则单独 处理。 *4块内存芯片的空间分配为: 第一片,0000H-3FFFH 第二片,4000H-7FFFH 第三片,8000H-BFFFH 第四片,C000H-FFFFH 二、存储器位扩展 *存储器位扩展是沿存储字的位向扩展, 而存储器的字数与芯片的字数相同。 *位扩展时 将多个芯片的所有地址输入端都连接 在一起; 而数据端则是各自独立与数据总线连 接,每片表示一位 *片选信号线则同时选中多块芯片,这些 被选中的芯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存储 字。

三、存储器位字扩展 *存储器需要按位向和字向同时扩展,称存储器位字扩展 *对于容量为 M×N 位的存储器,若使用 L×K 位的存储芯片, 那么,这个存储器所需的芯片数量为:(M/L)×(N/K) 块。 P160图4-3-3表示了一个用2114芯片构成的4KB存储器。如下图: *2114芯片是1K×4R 芯片 *用2块2114芯片构成1组(1K×4×2=1K×8) *再有4组构成4K×8(1K×8×4)位的存储器 *共计需用8块2114芯片 这4个组的选择: *使用A0和A11作地址线:经译码后选择4个分组 *使用A0~A9作为组内的寻址信号 *数据总线为D0~D7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方法总结: 字扩展(将多个芯片的所有地址输入端、数据端、读/写控制线分别都连接在一起,选片信号单独处理) 位扩展(数据线独立处理,选片信号选中多块芯片) 字位扩展(分组,每组又有多个芯片),见(PAGE 161)

交叉存储器设计样本

计算机构成原理课程设计 多体交叉存储器 一、设计目 (1)进一步理解提高计算机系统效率一种有效方式——并行性; (2)研究交叉存储器设计原理和实现方式,采用并行性设计思想,设计一种简易采用低位交叉编址并行构造存储器; (3)复习和回顾译码电路设计、地址、数据和控制电路设计有关知识;展开研究性教学,拓展人们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培养人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研究能力,积极营造自主创新良好氛围; 二、设计内容 本次研究性设计规定为:设计一种容量为64KB 采用低位交叉编址8体并行构造存储器。画出CPU 和存储芯片(芯片容量自定)连接图,并写出图中每个存储芯片地址范畴(用 十六进制数表达)。 三、设计规定 (1)参照教材中关于交叉存储器原理,给出系统设计方案,涉及译码芯片选取、各个芯片工作时序设计; (2)注意片选信号产生电路设计、地址锁存电路设计、数据信号线电路设计、控制信号线设计、交叉存储实现; (3)要理解交叉存储器并行工作原理、各个存储器提启动信号和地址、数据、片选信号关系、如何实现1/8存储器周期就可以读取一次数据。 四、设计方案 (1)总线和控制信号拟定 设CPU 共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并用IO /M 作为访问存储器或I/O 控

制信号(高电平为访存,低电平为访I/O ),WR (低电平有效)为写命令,RD (低电平有效)为读命令。 规定:设计一种容量为64KB 采用低位交叉编址8体并行构造存储器。画出CPU 和存储芯片(芯片容量自定)连接图,并写出图中每个存储芯片地址范畴(用十六进制数表达)。 所需存储器芯片和138译码器如下图所示: Ai A0 … CE … WE Dn D0 RAM 存储器芯片 74LS138译码器 (2)设计分析 要设计一种容量为64KB 、采用低位交叉编址8体并行构造存储器,则每个存储体容量应为64KB/8 = 8KB ,因此,应选取8KB (213B )RAM 芯片,需要芯片8块、地址线13根(A12-A0)、数据线8根(D7-D0),其中在片选信号产生时需要用到74LS138译码器。 (3)设计实现 ① 8片8K ×8RAM 芯片相应二进制编码 第0片:0000、0008、0010、…、FFF8H ,即: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第1片:0001、0009、0011、…、FFF9H ,即: RAM G1 /Y7 /G2A /Y6 /G2B /Y5 /Y4 /Y3

实验2 存储器设计与仿真

预做实验报告2 存储器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理解并掌握寄存器堆的基本电路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学会使用Verilog HDL 对电路进行行为建模、结构建模以及仿真测试。 二、实验内容 利用Verilog HDL 设计一个寄存器堆模型,并进行仿真测试。要求该寄存器堆具有32个32位的寄存器,并具有2个读端口和1个写端口。要求采用层次化的建模方法,即先搭建低层模块,然后再逐级搭建高层模块。 三、实验环境 PC 机1台、Modelsim 仿真软件1套。 四、实验步骤 1、电路结构设计 寄存器堆外框图: 寄存器堆内部结构图: N1<4:0> N2<4:0> WE CLK

2、建立Verilog模型 module registerfile(Q1,Q2,DI,clk,reset,writeen,AD,A1,A2); output[31:0] Q1,Q2; input[31:0] DI; input clk,reset,writeen; input[4:0] AD,A1,A2; wire[31:0] decoderout; wire[31:0] regen; wire[31:0] q0,q1,q2,q3,q4,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q15,q16,q17,q18,q1 9,q20,q21,q22,q23,q24,q25,q26,q27,q28,q29,q30,q31; decoder dec0(decoderout,AD); assign regen[0]=decoderout[0] & writeen; assign regen[1]=decoderout[1] & writeen; assign regen[2]=decoderout[2] & writeen; assign regen[3]=decoderout[3] & writeen; assign regen[4]=decoderout[4] & writeen; assign regen[5]=decoderout[5] & writeen; assign regen[6]=decoderout[6] & writeen; assign regen[7]=decoderout[7] & writeen;

存储器设计:存储器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实验五存储器设计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0936008 姓名冯帆 学号0936036 姓名张琪 实验地点理工楼901 实验五存储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AM 和ROM 的Verilog 语言描述方法; 2、学习用宏模块的方法定制RAM 和ROM 。 二、实验内容

1、设计并实现一个8*8 的单端口的RAM ; 2、设计并实现一个128*16的ROM ; 3、设计并实现一个双端口的128*16的RAM 。 4、设计并实现正弦信号发生器,参考“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指南”。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 PC 机+ Quartus Ⅱ0 + DE2-70 四、实验步骤 打开Quartus 软件,新建工程。 2.分析单端口,双端口,ROM,RAM 的含义。 3.Verilog 程序如下,并简单注释。 ①

module SingleRamTest(read_data, read_address, write_data, write_address, memwrite, clock, reset); output [7:0] read_data; //数据的输出 input [2:0] read_address; //读数据地址的输入 input [7:0] write_data; //写数据地址的输入 input [2:0] write_address; //写数据地址的输入 input memwrite; //若该信号为1,进行写操作,反之,写操作input clock; input reset; //复位和时钟信号 reg [7:0] read_data, mem0, mem1,mem2,mem3,mem4,mem5,mem6,mem7; //设置存储器存储单元 always @(read_address or mem0 or mem1 or mem2 or mem3 or mem4 or mem5 or mem6 or mem7) //若上述信号有一个发生变化,则启动该模块begin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一、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二、计算机的三个基本能力:一是采用二进制,二是能够存储程序,三是能够自动地执行程序。 三、计算机是利用“存储器”(内存)来存放所要执行的程序的,而称之为CPU的部件可以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中的每一条指令,并加以分析和执行,直至完成全部指令任务为止。 四、总线(Bus):是微型计算机中用于连接CPU、存储、输入/输出接口等部件的一组信号线和控制电路,是系统内各种部件之间共享的一组公共数据传输线路。 五、回收站:硬盘的部分存储区域 六、文件: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页面设置打印 七、编辑:撤消重复复制粘贴查找替换 八、格式:字体段落分栏文字方向背景 九、表格:绘制表格插入表格合并单元格绘制斜线表头表格属性 十、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将地理位置分散、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按照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十一、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组成:计算机传输介质连接设备 十二、网络连接设备:网络适配器集线器交换机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 十三、国标字符集有6763个常用汉字 十四、由三部分组成: 十五、字母、数字和各种符号,共687个 十六、一级常用汉字,共3755个,按汉语拼音排列 十七、二级常用汉字,共3008个,按偏旁部首排列 十八、基本思想:先把编制的程序存储起来,再用程序来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十九、“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在计算机中设置存储器,将二进制编码表示的计算步骤与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一经启动,就能按照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依次取出存储内容进行译码和处理,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二十、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概念: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以通信媒体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的集合二十一、计算机:服务器、客户机和同位体。 二十二、传输介质: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之间、以及通信设备之间都通过传输介质互连,具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话线、微波信道、卫星信道等。 二十三、通信设备:其作用是为计算机转发数据,具体有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 二十四、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中国公用信息网(ChinaNET )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1.阐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分类和作用。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诊断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用于科学计算方面的数学计算软件包、统计软件包;文字处理软件包;图像处理软件包;各种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工业控制等行业软件。

多体交叉存储器设计-北京交通大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研究性教学 ——多体交叉存储器设计 北京交通大学 一、多体交叉存储器概述 多体交叉存储器,就是由多个RAM模块构成,每个模块有相同的容量和存取速度,各模块有各自独立的地址寄存器、数据寄存器、地址译码器、驱动和读写电路,它们能并行、交叉工作。CPU在一个周期内交叉访问每个RAM,若存储器由n个RAM构成,则存储器的工作速度可提高n倍。它是在多总线结构的计算机中,提高系统的吞吐率的最有效方法。 具体优化原理:每个存储体本身存取时间并不变,但CPU在全过程中交叉访问各个RAM,使n个RAM的存取过程可以同时进行,因此可以在一个存储时间内写入n位,相当于提升n倍存取速度。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设计一个容量为64KB的采用低位交叉编址的8体并行结构存储器。画出CPU和存储芯片(芯片容量自定)的连接图,并写出图中每个存储芯片的地址范围(用十六进制数表示)。 相关知识点:交叉存储器结构;存储器并行工作原理;译码电路设计;地址、数据和控制电路设计。

三、设计方案 单片存储芯片容量为64KB/8 = 8KB; 地址线A0-A2作为片选信号,分别连3-8译码器的A、B、C端; 地址线A3-A14作为块内地址,分别与各芯片相连; 地址分配: RAM0:0000H、0008H、……、FFF8H; RAM1:0001H、0009H、……、FFF9H; RAM2:0002H、000AH、……、FFFAH; RAM3:0003H、000BH、……、FFFBH。 RAM4:0004H、000CH、……、FFFCH。 RAM5:0005H、000DH、……、FFFDH。 RAM6:0006H、000EH、……、FFFEH。 RAM7:0007H、000FH、……、FFFFH。 连接示意图:译码器使能端G1接5V电源,非使能端G2A、G2B接MREQ。

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存储器设计实验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指导教师 实验位置 计算机组成原理 存储器设计实验 实验报告 ______ 姓 ______ 班 名 级 号 期 2015年5月15日

本实验的结果正确,根据自己写的coe 文件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操作,和实验四 有很多的相似 处,只是进行简单的读写的操作 ,实验的结果正确?能够根据操 作,lED 灯显示具体的数据? 配置管脚: NET "C[0]" LOC = T10; NET "C[1]" LOC = T9; NET "Clk" LOC = C9; ( 接 上) 实验 内容 ( 算 法、 程 序、 步骤 NET "LED[0]" LOC = :U16; NET "LED[1]" LOC = :V16; NET "LED[2]" LOC = :U15; NET "LED[3]" LOC = :V15; NET "LED[4]" LOC = :M11; NET "LED[5]" LOC = :N11; NET "LED[6]" LOC = :R11; NET "LED[7]" LOC = :T11; NET "Mem_Addr[2]" LOC = :V9; NET "Mem_Addr[3]" LOC = :M8; NET "Mem_Addr[4]" LOC = :N8; NET "Mem_Addr[5]" LOC = :U8; NET "Mem_Addr[6]" LOC = :V8; NET "Mem_Addr[7]" LOC = :T5; NET "Mem_Write" L( OC = B8; 实验仿真结果 数据 记录 和计 Objqcti f

RAM-ROM-EEPROM存储器工作原理

RAM-ROM-EEPROM存储器工作原理

一.基本工作原理 1、存储器构造 存储器就是用来存放数据的地方。它是利用电平的高低来存放数据的,也就是说,它存放的实际上是电平的高、低,而不是我们所习惯认为的1234这样的数字,这样,我们的一个谜团就解开了,计算机也没什么神秘的吗。 图1 图2 让我们看图1。这是一个存储器的示意图:

一个存储器就像一个个的小抽屉,一个小抽屉里有八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就是用来存放“电荷”的,电荷通过与它相连的电线传进来或释放掉,至于电荷在小格子里是怎样存的,就不用我们操心了,你可以把电线想象成水管,小格子里的电荷就像是水,那就好理解了。存储器中的每个小抽屉就是一个放数据的地方,我们称之为一个“单元”。 有了这么一个构造,我们就可以开始存放数据了,想要放进一个数据12,也就是00001100,我们只要把第二号和第三号小格子里存满电荷,而其它小格子里的电荷给放掉就行了(看图2)。可是问题出来了,看图1,一个存储器有好多单元,线是并联的,在放入电荷的时候,会将电荷放入所有的单元中,而释放电荷的时候,会把每个单元中的电荷都放掉,这样的话,不管存储器有多少个单元,都只能放同一个数,这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此,要在结构上稍作变化,看图1,在每个单元上有个控制线,我想要把数据放进哪个单元,就给一个信号这个单元的控制线,这个控制线就把开关打开,这样电荷就可以自由流动了,而其它单元控制线上没有信号,所

以开关不打开,不会受到影响,这样,只要控制不同单元的控制线,就可以向各单元写入不同的数据了,同样,如果要某个单元中取数据,也只要打开相应的控制开关就行了。 2、存储器译码 那么,我们怎样来控制各个单元的控制线呢?这个还不简单,把每个单元的控制线都引到集成电路的外面不就行了吗?事情可没那么简单,一片27512存储器中有65536个单元,把每根线都引出来,这个集成电路就得有6万多个脚?不行,怎么办?要想法减少线的数量。我们有一种方法称这为译码,简单介绍一下:一根线可以代表2种状态,2根线可以代表4种状态,3根线可以代表几种,256种状态又需要几根线代表?8种,8根线,所以65536种状态我们只需要16根线就可以代表了。 3、存储器的选片及总线的概念 至此,译码的问题解决了,让我们再来关注另外一个问题。送入每个单元的八根线是用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它就是从计算机上接过来的,一般地,这八根线除了接一个存储器之外,还要接其它的器件。这样问题就出来了,这八根线既然

静态MOS存储器工作原理

静态MOS存储器 1.基本存储元 (1)六管静态MOS存储元 A、电路图: 由两个MOS反相器交叉耦合而成的双稳态触发器。 B、存储元的工作原理: 假设:T0管导通,T1管截止:存0; T0管截至,T1管导通:存1; 说明:MOS管有三极,如果栅极为高电平,则源极和漏极导通。如果栅极为低电平,则源极和漏极截至。 ①写操作。在字线上加一个正电压的字脉冲,使T2、T3管导通。若要写“0”,无论该位存储元电路原存何种状态,只需使写“0”的位线BS0电压降为地电位(加负电压的位脉冲),经导通的T2管,迫使节点A的电位等于地电位,就能使T1管截止而T0管导通。 写入1,只需使写1的位线BS1降为地电位,经导通的T3管传给节点B,迫使T0管截止而T1管导通。 写入过程是字线上的字脉冲和位线上的位脉冲相重合的操作过程。 ②读操作。只需字线上加高电位的字脉冲,使T2、T3管导通,把节点A、B分别连到位线。若该位存储电路原存“0”,节点A是低电位,经一外加负载而接在位线BS0上的外加电

源,就会产生一个流入BS0 线的小电流(流向节点A经T0 导通管入地)。“0”位线上BS0 就从平时的高电位V下降一个很小的电压,经差动放大器检测出“0”信号。 若该位原存“1”,就会在“1”位线BS1 中流入电流,在BS1 位线上产生电压降,经差动放大器检测出读“1”信号。 读出过程中,位线变成了读出线。读取信息不影响触发器原来状态,故读出是非破坏性的读出。 ③若字线不加正脉冲,说明此存储元没有选中,T2 ,T3 管截止,A、B结点与位/读出线隔离,存储元存储并保存原存信息。 (2)8管静态MOS存储元 A 、 目的:地址的双重译码选择,字线分为X选择线与Y选择线 B 、 实现:需要在6管MOS存储元的A、B节点与位线上再加一对地址选择控制管T7 、T8 ,形成了8管MO BS1 读/写”0” 读/写”1” 位/ 6管MOS 存储电路

第7章 微型计算机存储器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7.1 一个微机系统中通常有哪几级存储器?它们各起什么作用?性能上有什么特点? 答:一个微机系统中通常有3级存储器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简称快存,是一种高速、小容量存储器,临时存放指令和数据,以提高处理速度。 内存存取速度快,CPU可直接对它进行访问,用来存放计算机运行期间的大量程序和数据。 辅存存储容量大,价格低,CPU不能直接进行访问,通常用来存放系统程序、大型文件及数据库等。 7.2 半导体存储器分为哪两大类?随机存取存储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根据存取方式的不同,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两类。其中随机存取存储器主要由地址译码电路、存储体、三态数据缓冲器和控制逻辑组成。 7.3 什么是SRAM,DRAM,ROM,PROM,EPROM和EEPROM? 答: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OM:掩膜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7.4 常用的存储器片选控制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常用的存储器片选控制译码方法有线选法、全译码法和部分译码法。 线选法:当存储器容量不大、所使用的存储芯片数量不多、而CPU寻址空间远远大于存储器容量时,可用高位地址线直接作为存储芯片的片选信号,每一根地址线选通一块芯片,这种方法称为线选法。直观简单,但存在地址空间重叠问题。 全译码法:除了将低位地址总线直接与各芯片的地址线相连接之外,其余高位地址总线全部经译码后作为各芯片的片选信号。采用全译码法时,存储器的地址是连续的且唯一确定,即无地址间断和地址重叠现象。 部分译码法:将高位地址线中的一部分进行译码,产生片选信号。该方法常用于不需要全部地址空间的寻址、采用线选法地址线又不够用的情况。采用部分译码法存在地址空间重叠的问题。 7.5 动态RAM为什么要进行定时刷新?EPROM存储器芯片在没有写入信息时,各个单元的内容是什么? 答:DRAM的基本存储电路利用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来保存信息,由于电容上的电荷会逐渐泄漏,因此对DRAM必须定时进行刷新,使泄漏的电荷得到补充。 EPROM存储器芯片在没有写入信息时,各个单元的内容是1。 7.6 某SRAM的单元中存放有一个数据如5AH,CPU将它读取后,该单元的内容是什么?答:5AH。 7.7 下列ROM芯片各需要多少个地址输入端?多少个数据输出端? (1)16×4位(2)32×8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