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土家族摆手舞的介绍

土家族摆手舞的介绍

土家族摆手舞的介绍

土家族摆手舞的介绍

土家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两千年以前,他们就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他们自称“毕兹卡”,是本地人的意思。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吉首、泸溪等县,以及湖北省恩施地区,与汉、苗等族杂居。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文化,古老的“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流行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摆手舞”流传广泛,名称不尽相同。有叫“舍巴日”或“舍巴格资”,意思是甩手或玩摆手;有叫“舍巴”的,意思是摆手;有叫“舍巴骆驼”,意思是跳摆手;有叫“跳年”(汉语),名称虽多,但表演形式和内容基本相同。每逢庆贺新年,纪念祖先或是团圆联欢中,土家族人民都要跳“摆手舞”。

“摆手舞”历史悠久,在永顺县城郊石壁上刻有一首古诗:“千秋铜柱壮边陲(注),旧姓流传十八司,相约新年同摆手,看风先到土王祠。”另外,在过去“梯玛”(土家语领头人之意,是组织跳摆手舞的领头人)。念诵的叙述土家族人民史诗《迁徙记》中,也有若干处提到摆手舞的。如:“摆手的人们啊,咱们的萝卜无论是大的还是细的,都放到背篓里,摆手用的东西,全部放到背篓里。”据了解土家族人民的这次迁徙约是五代前后的事了,这表明出现较完整的摆手舞的时间已有千余年了。

在《永顺府志》中,对当时的摆手舞活动曾有这样的记载:“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夜间鸣锣击鼓,男女相聚,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每逢摆手时节,人们披着绚丽的被锦(被面),擎着数百幅乃至上千幅绣有龙凤,绘画着鸟兽的彩旗,同时木鼓声、锣钹声、上百枝鸟枪声、人们的欢笑声,汇成一派节日

的喧闹声,震荡山谷。成千上万的人聚在“八部庙”前的“摆手堂”,围成圆圈,男女相携,蹁跹进退,迈开粗壮健美的步伐,摆动着双手,可以一连跳上几昼夜。清代彭施铎曾对当时跳“摆手舞”的场面做过详细的描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入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摆手舞”有“大摆手”、“小摆手”的区分。

“小摆手”在凡有土家族定居的地方都有,规模较小,只要村寨旁有一个小坪,立一个小庙(供的是土王),就成“摆手掌”,“小摆手”的舞蹈动作,以模拟农事劳动为主。

“大摆手”规模宏大,“大摆手”的场所是几个县会祀的地方,或几个乡会祀的地方。这里坪大、庙大,到了“摆手”的季节,附近土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最漂亮的衣裳赶来参加。由于土家族人民居住的地区不同,原姓不同,因此祭奠的祖先与修建的庙祠也不同,祭祖的仪式也各有差异。

如龙山县马蹄寨,田姓子孙很多,传说田家祖先是田好汉,兄弟八人是八个将领,于是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八部神庙。在举行“大摆手”时,场中竖有桅杆,悬有龙凤旗,挂有大灯,场中设有燎架,旁放竹捆,所以照明之用。场中还有火树一、二根,专用来烧爆竹的。路旁插有牌灯、写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等字,神堂内牵有绳索,以备人们将灯笼或猎获的飞禽挂在上边。神堂前摆一个祀案,专放打来的各种野兽。

整个活动分做三夜进行,第一夜由“梯玛”主持祭祀祖先,先由“梯玛”请神,然后把打来的山禽、野兽、家兽当场杀死供上,最后饮宴。第二夜,各寨的青年身披手织的五彩锦被当做古人的甲胄,手执刀、枪、旗等器具,进行比武表演。第三天才开始跳“摆手舞”。

又如永顺县,有七个寨的土家族人民同在这里祭祀。宽坪上燃着一条用干竹子捆成的长火把照明,祭祀仪式在“摆手佬”(梯玛)主持下进行,然后由扮着“茅古斯”的人们来进行表演。(“茅古斯”是用土语演唱的一种简单的戏剧表演,扮演者全身披稻草,头上扎几根草辫子。)表演共分五夜进行,第一夜表演扫地,唱十二月生产歌;第

二夜表演打猎;第三夜表演钓鱼;第四夜表演接新娘;第五夜表演教“茅古斯”读书。在表演“茅古斯”的先后和空隙时间跳“摆手舞”。人们舞着各种模拟生产的动作,或生活上有趣的动作。有时唱山歌或对唱情歌。

“摆手舞”是集体舞蹈,大多成圆形,锣鼓放在中央或边上。男女老少都可参加,有时两人一行或四人一行,有时女的在里圈。“导摆者”在行列之前领头,行列之间有“示摆者”作示范,行列之后有“押摆者”压队,在锣鼓的伴奏下,边唱边舞。一般要跳完一圈之后才换一个动作,各个动作连接起来,便构成一个完整的情节。如:耙田、插秧、扯草、望太阳等动作连接在一起,就表现出春季生产的劳动过程。那健朴的舞姿,高亢、自由的歌声伴着强烈的锣鼓节奏,给人以清新而热烈的感觉。

有的地方跳“摆手舞”是在摆手掌内举行。“摆手堂”分一堂(即正堂)、二堂,开始进堂时男女都在一堂摆,女的在里圈,男的在外圈。然后男的留在正堂摆,表示祈求幸福、安乐,情绪十分严肃。女的则到二堂摆,情绪欢快。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的一种全民族的大型舞蹈,它真实地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有表现狩猎劳动的;有表现军事战斗的;有表现农业生产的,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的.等等。

在“摆手舞”中反映农事劳动的动作最多。它反映了土家族人民一年中的生产活动。其中有砍火渣、挖土、烧灰、积肥、种苞谷、种棉花、薅草、插秧、割谷、打谷等等。

摆手舞的基本摆法是:双漆微屈,左脚上前一步,双手顺势向前一摆,当双手轻轻摆向后时,右脚即跟着上前半步;再反方向做一次;然后左脚上前一步,右脚上前半步,双手前后轻轻连摆两次;两脚停住,双手前后重摆一次。这就叫“单摆”。如向相反方向再摆一次,就叫“双摆”。农事动作多以“单摆”为主,要表现“挖土”,双手在摆动时,就做挖土状,要表现“栽秧”,双手就做栽秧状等等。总之,农业生产中的动作,都可以吸收到“摆后舞”中来。

表现军事战斗的摆手时,摆者分东西排列,中间隔一丈多宽,五

人为一“排”,两排为一“比”,四排为一“队”,“比摆”二十人,“队摆”四十人,手中持长矛或齐眉棍,上面饰有红缨或黄帛。摆时将武器斜拿,然后以一摆三跃的方式向对方冲去,双方接近时,两人武器交锋,几个回合后,跳到对方位置,即将武器直拿,慢慢转过身来,面向对方。随即又以原来的动作一直冲回自己原位。这就算完成一次“摆动”。这时锣鼓狂热的打着“十二月”、“龙戏水”等鼓点,表示对凯旋的壮士热烈欢迎。

反映打猎生活的有“空拳斗虎”、“弄虎”等等。这类动作是“摆手舞”中最古老的动作,因而逐渐失传,目前保存的还有“跳蛤蟆”、“木鹰闪翅”、“拖野鸡尾巴”等。

在“摆手舞”中还有反映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内容的动作。如:打粑粑、打蚊子、打草鞋、牛打架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动作,如回旋摆、雀跃、套摆、乐太平等等,反映了节日的欢快情绪。

跳“摆手舞”时唱的歌,叫做“摆手歌”,是土家族古老的民间舞蹈音乐。摆手歌均用土语演唱,有齐唱、领唱、独唱等多种形式,有歌唱历史、军事、生产、爱情等各方面的内容。

“摆手舞”以大锣大鼓伴奏为主,节奏明快、简练,有时也用大号和唢呐作为伴奏乐器,舞者动作的变化听锣鼓“指挥”敲击鼓边为令。

“摆手舞”的动律,绝大部分是顺摆即摆右手出右脚,摆左手出左脚。膝部的弯曲,是“摆手舞”中较显著的特点,通常在整个舞蹈中,膝部都是弯的,特别是在每一动作最后一拍,膝部弯曲更深一些。

手的动作虽多,但摆动较小,最高不得超过肩膀,摆时臂膀伸直或固定弯曲角度。重拍向上摆,弱拍向下摆,同时双手和上身都要颤动一下。

“摆手舞”的服装有显著特点,大都用自织的蓝、黑、红布做成。男的用黑布或白布缠头,穿大衣大袖无领满襟短衣,扣子用布做,仅胸襟右上角用两个铜扣,腰系荷包。还有一种最古老的叫琵琶襟,镶有花边。妇女穿宽衣大袖,裤子肥大,袖口与裤脚镶有五寸宽的边,内镶七寸宽的丝绒小边。衣领只有五分高,镶三道小边,肩及胸襟也

镶五寸宽的边,不绣花、滚上淡蓝色的细边,扣子全用布做,仅领子用一颗铜扣,色彩调和,朴实美观。男女的鞋子都是两片合起来的,男鞋多用黑色,头上翘,鞋口滚上牛皮,鞋底很厚。妇女的鞋子,鞋头稍翘两边绣花,鞋口浅,滚丝边,鞋底稍薄,后跟不合拢,用麻线编织,可放大或收小。

【土家族摆手舞的介绍】

土家族摆手舞的介绍

土家族摆手舞的介绍 土家族摆手舞的介绍 土家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两千年以前,他们就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他们自称“毕兹卡”,是本地人的意思。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吉首、泸溪等县,以及湖北省恩施地区,与汉、苗等族杂居。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文化,古老的“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流行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摆手舞”流传广泛,名称不尽相同。有叫“舍巴日”或“舍巴格资”,意思是甩手或玩摆手;有叫“舍巴”的,意思是摆手;有叫“舍巴骆驼”,意思是跳摆手;有叫“跳年”(汉语),名称虽多,但表演形式和内容基本相同。每逢庆贺新年,纪念祖先或是团圆联欢中,土家族人民都要跳“摆手舞”。 “摆手舞”历史悠久,在永顺县城郊石壁上刻有一首古诗:“千秋铜柱壮边陲(注),旧姓流传十八司,相约新年同摆手,看风先到土王祠。”另外,在过去“梯玛”(土家语领头人之意,是组织跳摆手舞的领头人)。念诵的叙述土家族人民史诗《迁徙记》中,也有若干处提到摆手舞的。如:“摆手的人们啊,咱们的萝卜无论是大的还是细的,都放到背篓里,摆手用的东西,全部放到背篓里。”据了解土家族人民的这次迁徙约是五代前后的事了,这表明出现较完整的摆手舞的时间已有千余年了。 在《永顺府志》中,对当时的摆手舞活动曾有这样的记载:“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夜间鸣锣击鼓,男女相聚,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每逢摆手时节,人们披着绚丽的被锦(被面),擎着数百幅乃至上千幅绣有龙凤,绘画着鸟兽的彩旗,同时木鼓声、锣钹声、上百枝鸟枪声、人们的欢笑声,汇成一派节日

土家族摆手舞介绍

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歌随舞生,舞随歌而得名。《后汉书》称摆手舞起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晋书乐志》认为舞曲四篇中就有“矛渝”,“弩渝”是离不开武器的,故为古代一种战舞。巴人跟随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兵大溃”;秦末刘邦反秦,巴人以巴渝舞勇挫秦兵,刘邦认为有巴渝舞之遗风;明嘉靖年间土司兵抗击倭寇,大跳摆手舞,乘倭寇不备,大败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这种战舞逐渐演变成土家祭祀活动,各土司辖地纷纷建摆手堂。清代《永顺府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摆手舞与西兰卡普(土花铺盖)并称为土家族艺术之花。 摆手舞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祭祀仪式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摆手歌长达数万行,堪称土家族民族史诗。土家人跳摆手舞讲究时辰、场地和规模。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按其举行的时间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跳摆手舞不拘人数多少,少者数百,多则上万,摆手时,以击大锣、鸣大鼓呼应节奏,气势恢宏壮观,动人心魄。主要特点是手脚呈同边动作,踢踏摆手,翩翩进退,成双成对,节奏鲜明生动。 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

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土家族的大摆手活动非常热闹,在土司时期就被文人形容为:“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大摆手是在摆手堂中举行的。摆手堂正中央,供奉着八部大王及其夫人“帕帕”的神像。摆手堂大坪中间立一根高二十四米的旗杆,上面的两面龙旗迎风招展,旗杆顶端的一只白鹤振翅欲飞。 小摆手,是土家族居住区普遍盛行的一种文化习俗活动,?在恩施流行于酉水流域。过去,凡百户之乡,皆建有摆手堂,有的还建有排楼、戏台等。来凤舍米湖、大河等地现有摆手堂遗迹。舞时,男女齐集摆手堂前的土坝,击鼓鸣锣摆手。其特点是摆同边手,躬腰屈膝,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表演内容为“拖野鸡尾巴”、“跳蛤蟆”、“木鹰闪翅”、“犀牛望月”等狩猎动作和“砍火渣”、“挖土”、“烧灰积肥”、“种苞谷”、“薅草”、“插秧”、“割谷”、“织布”等生产生活动作。 清代“竹枝词”盛赞摆手舞场面: 摆手堂前艳会多, 携手联诀缓行歌; 鼓锣声杂喃喃语, 袅袅余音嗬也嗬。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 活动。“摆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大摆手”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集 市贸易、文艺体育活动一起,在“摆手堂”前举行。“摆手堂”, 在土王祠。“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 氏族祠堂举行。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 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 崇拜痕迹。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读罢清朝土家诗人彭施铎的经典传世之作,令人不得 不遥想当年鄂西、湘西、渝东一带盛极一时的土家歌舞之恢宏场面。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起源于远古, 盛行于明清。土家人祭祀仪式毕,击大鼓,鸣大锣,由“梯玛”或 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气势雄 浑壮阔,动人心魄。 土家族舞蹈——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按其 举行的时间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摆手舞又分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活动规 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 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

摆手舞 Microsoft Word 文档

摆手舞详细介绍 摆手舞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在土家人 聚居的地方,有专门跳摆手舞的“廊场”,土家人 叫“摆手堂”。位于酉水河畔的来凤县舍米湖是摆 手舞的故乡。“摆手堂”的地坪用条石镶嵌,平坦 光滑。正中间栽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或松柏树。“摆手堂”又叫“神堂”,是供奉祖先神位的地方。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人们都要到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摆手舞是祭礼活动中的主要内容。 同治本《来凤县志》卷三十二转载《湖广通志》记载说:五代时,“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树,普舍者华言风流也。昔覃氏祖于东门关伐一异木,随流至那车,复生根而活,四时开百种花。覃氏子孙歌舞其下,花乃自落。取而簪之。他姓往歌,花不复落,尤为异也。”这段文字,生动地记述了一千多年前,漫水土家人围着普舍树摆手的情景。它是来凤土家族摆手舞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 表演形式 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多是土家生产、生活、征战场面的再现:有表现打猎生活的“赶野猪”,“拖野鸡尾巴”,“岩鹰展翅”等;有表现农活的“挖土”,“撤种”“种苞谷”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打粑粑”,“擦背”等;有表现出征打仗的“开弓射箭”,“骑马挥刀”等。摆手舞的舞姿粗犷大方,刚劲有力,节奏鲜明。土家人用牛头、猪头、粑粑、米酒、腊肉等供品祭祀过祖宗之后就开始起舞,从天黑一直跳到天亮,有时甚至一连跳几个通宵。还有一种在野外举行的大摆手舞,它是一种军功战舞,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少则几人,多则上万人,历时七八天不息。大摆手舞每三年举行一次,是军事战争场面的重演。跳大摆手舞集会也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商贸交易会。[2] 伴奏乐器 摆手舞以打击乐伴奏,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锣各一面。牛皮大鼓一个,鼓槌一对,大锣一面,锣槌一根。鼓的直径0.6-0.85米左右不等,高

探析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征

探析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征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舞蹈,因舞者手臂在舞动时做出扇状的动作而得名。摆手舞是土家族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表现出土家族的快乐生活,而且在世世代代中传承着民族文化与传统价值观。 舞蹈的起源及发展 摆手舞起源于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土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承,摆手舞是其文化代表之一。据传说,摆手舞起源于汉朝,当时土家族是山区神秘的部落,经常穿上装饰华丽的衣服,在开放的场地上为祈祷丰收和庆祝丰饶而跳舞。后来舞步和手势逐渐形成,成为摆手舞的起源。此种舞蹈发展至清朝时期,摆手舞最早称为“打火机舞”,当地人认为摆手舞是由打火机舞演变而来,因摆手舞时似乎在点燃火柴。 随着时间的推移,摆手舞经过多次的传承和演变,成为今天表现快乐和吉祥的舞蹈。 舞蹈形态及动作特征 摆手舞舞蹈形态丰富,动作繁杂,可分为慢摆手舞和快摆手舞两种形式。舞者们穿上深色的衣服,裙子上面缀着各种颜色的丝线,手上戴着铜镯等,每一个动作都有自己的含义,舞者不仅要跳得好看,更要将舞蹈所表现的情感传递到观众。快摆手舞动作速度较快,力度较大,要求舞者身体协调,手臂有弹性,有韵律,健康舞技要求高;慢

摆手舞动作缓慢,舞者的动作需要流畅、柔和,表现出各种情感与内 心感受,舞蹈风格更具独特的文艺气质。 舞蹈动作中,手臂是舞蹈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部分。手臂动作的特点是手臂细长有力,通过上升、下降、前后、左右 的随意组合,展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手臂动作与身体的运动 紧密配合,舞者将自己的动作与饱满的情感表达相结合,使舞蹈更富 有生命力。 舞曲特征 舞曲是美妙的乐曲和动感的节奏的完美结合。摆手舞的舞曲多是以 特殊的乐器演奏,如令箭、竹笛、嗬子琴、手鼓等,这些民族乐器都 有其独特的韵律和风格,使得舞曲更富有土家族特色。舞曲以欢快、 轻松、活泼的旋律为主,其中的韵律性强,配合舞曲舞蹈动作和情感 表达,使观众们感受到浓郁的音乐气息和民族文化特性。 舞蹈的意义与价值 摆手舞是土家族文化的一部分,传承着土家族丰厚的舞蹈文化和传 统价值观。通过摆手舞的表演,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土家族悠久历史的 文化底蕴,还能品味少数民族的特色风情。 舞蹈的运动方式使人的身体畅快舒展、活力充沛,同时舞蹈中的情 感表达也引领着人们走向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因此,在摆手 舞表演中不仅欣赏到优美的舞蹈艺术,更能感受到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发展及传承

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发展及传承 土家族摆手舞是中国土家族传统舞蹈形式之一,它源远流长,源于土 家族的原始信仰和生活方式,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摆手 舞的发展及传承历经多个阶段,从最初的部落崇拜到现代的舞蹈表演,其 演变过程中保留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土家族摆手舞最早出现在土家族人民的部落崇拜活动中,起源于土家 族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在部落中,人们会集结在一起通过摆动手臂和 身体的舞蹈动作来祈祷丰收和保佑平安。这种起初的摆手舞以简单的摆动 手臂为主,但它已经包含了土家族对于自然界的感激和崇高的敬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家族摆手舞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娱乐和社交活动。 在土家族的聚会和庆典上,人们会穿上华丽的服饰,载歌载舞,以摆动手 臂和身体的方式来表达欢乐和庆祝。这种形式的摆手舞比起部落崇拜时更 加艺术化,舞蹈动作更加复杂,也更注重协调和合作。这使得土家族摆手 舞开始吸引着更多的人们的兴趣和参与。 近年来,土家族摆手舞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它作为一种民间 文化艺术形式,成为了各类文化活动和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 土家族摆手舞团体成立,并在全国各地进行演出和交流。同时,在新媒体 的影响下,摆手舞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传播,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和参与者。 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也变得更加重要。许多年轻人通过参加摆手舞团 体和学习传统摆手舞动作来学习和传承土家族的文化遗产。一些专门的摆 手舞学校和培训机构也相继成立,为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一些政府机构和文化组织也加大了对土家族摆手舞的资助和扶持,推动其艺术表现力和创新。

土家族摆手舞的发展与传承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和关注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土家族摆手舞的研究和记录,以便更好地了解其起源和演 变过程。其次,通过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土家族摆手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们对其的关注和热爱。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 培养和教育,让他们了解、学习和传承土家族摆手舞的技巧和文化内涵。 总之,土家族摆手舞作为土家族的传统舞蹈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 文化内涵。它的发展与传承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努力,以保护和传 承土家族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和喜爱土家族摆手舞。只有这样,土家族摆手舞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为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更 大的贡献。

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摆手舞

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摆手舞 摆手舞是一种土家族的民俗活动,也是土家族重要的文化标志。摆手舞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表现了土家族的社会和历史发展演变。那么,在土家族文化中,摆手舞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或“舍巴巴”,它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流行在来凤舍米湖的属小摆手,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举行。 舍米湖摆手舞的动作主要有单摆、双摆和回旋摆。其动作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甩同边手,走同边脚,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双臂摆动的幅度不超过双肩,有“龙行虎步”的风采。 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包括“赶猴子”、“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磨鹰闪翅”、“跳蛤蟆”等十多个动作。 农事舞。主要表现土家人农事活动,有“挖土”、“撒种”、“纺棉花”、“砍火渣”、“烧灰积肥”、“织布”、“挽麻蛇”、“插秧”、“种包谷”等。 生活舞主要有“扫地”、“打蚊子”、“打粑粑”、“水牛打架”、“抖虼蚤”、“比脚”、“擦背”等十多种。还有军前舞和宴会舞,现在其动作已经失传。 来凤摆手舞具有娱乐功能、祭祀功能、交际功能、教育功能。其动作刚劲质朴、粗犷有力,摆动的姿势流畅,自如大方,变化无穷,多而不乱,浑然一体,给人以无尽的美感。 举行摆手活动时,人们扛着龙凤大旗,打着灯笼火把,吹起牛角号、唢呐、咚咚喹,点燃鞭炮,放起三眼铳;抬着牛头、粑粑、刀头(即大块的熟肉)、米酒等供品,浩浩荡荡涌进摆手堂。 先举行祭祀仪式,由一位有声望的土老师带领众人行过叩拜礼后,便在供奉的神像下面边跳边唱神歌。唱的内容多是颂扬土王及祖先的恩德和业绩,表达土家人的无限怀念之情。还要象征性地恭请土王和祖先前来参加摆手盛会,与民同乐。 祭祀完毕,土老师则带领众人来到堂外的坪坝,在一棵挂满五颜六色小灯笼的大树下依次

土家族-《摆手舞》

土家族-《摆手舞》 系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县与湖北省西部的来凤、利川县等地区。 土家族族源复杂,说法不一。有认为是秦汉时期“武陵蛮”中的一支,后定居于湘、鄂、川、黔,与当地土著和汉族融合而成之说;也有因土家语与彝语相近,在风俗习惯上与云南省的部分彝族相类似,而又有土家族是唐代“乌蛮”中一支的说法。但不论哪一种说法与推论,从土家族在丧葬、祈雨、以虎为民族图腾等习俗和围篝火歌舞的方式上看,都与羌族,更多地与彝族有着众多的共同之处。由此可看出,土家族与古代的羌部族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又因土家族长期受汉族影响,现在除个别偏僻山区的老年人还能掌握一些土家语外,几乎全体土家人已通用汉语和汉字。过去,土家人的称谓很多,但多数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土家人的意愿被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是个喜爱歌舞的民族,无论是婚丧还是嫁娶,都少不了各种类型歌舞的伴随。同时,土家的民族音乐也十分丰富多采,分为民间歌曲和器乐曲两大类。 土家族的《摆手舞》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其中不少祭祀性舞蹈都源自于土家族古代祭祀神灵、祈求丰收的“调年节”之中。“调年节”祭祀活动,是土家人每年向神灵祈求春播顺利或秋季感谢神灵赐予丰收而举行的大型祭祀仪典。但每年真正是否能举行此活动,还要根据初春时人们的经济条件和秋季收获的状况,由各村寨头人商讨决定,是否举行庆典活动和举行活动规模的大小。由于“调年节”规模与级别的差异,而使由族人参与的《摆手舞》出现了规模与内容完全不同的“大摆手舞”和“小摆手舞”。

“小摆手舞”是当年虽未遇灾害仍属丰年,但各村寨不联合举行大规模“调年节”庆典的情况下,由土家族定居村寨自发举行的小型庆祝集会时所跳的舞蹈。各村寨自行举行小型庆典时,没有隆重的祭祖仪典,参与“小摆手”舞蹈的都是本村寨的人,因此人数少,规模小,庆典活动的长度最多也就是一天。而集合相邻几县数以千计乃至万计土家民众,在几县交界处择地举行的大型“调年节”祭祀活动,则将进行内容和规模完全不同的模拟性舞蹈“大摆手”。 举行庆典之前,在宽阔而平整的集会广场上,要事先修建起高大而精致,写有“大摆手堂”字样的汉式仿古彩绘大牌楼。牌楼内放有各路神灵和土家祖先的牌位。还有用于祭祀极为丰富的各种香烛、供品。紧靠牌楼外侧一旁,是乐队席位。这个拥有直径约1米的红色大皮鼓及大锣、大号、唢呐等乐器的乐队,不但要负责祭祀过程中的礼乐演奏,同时也要为各村寨一一作舞,长达几天的“大摆手舞”担任指挥与伴奏。阔达几千平方米的祭祀广场彩旗招展、人声鼎沸,在那张张面孔上,无不绽放着丰收的激情和喜悦。 “调年节”的祭祀仪式,必须由族人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主持。冗长的祭文,对各路神灵的赞颂、祈求和不同级别的礼拜等这些原本枯燥繁缛的祭奠程序,但在锣鼓乐队按段落进行穿插,以雷鸣般响声和高吭曲调的演奏,给人以特殊的庄严和肃穆之感。 长达近半日的祭祀礼仪之后,为娱乐神灵而跳的大型《摆手舞》终于进入了日程。 在大皮鼓的伴奏下,以各村寨为单位的男女老幼,或以圆圈形式或以长龙列队形式在本村专人带领和指挥下,按照先后顺序一一入场作舞。每个村寨所表演的模拟舞蹈内容不一,其中有表现从播种到收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摆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大摆手”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集市贸易、文艺体育活动一起,在“摆手堂”前举行。“摆手堂”,在土王祠。“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 氏族祠堂举行。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 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 崇拜痕迹。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读罢清朝土家诗人彭施铎的经典传世之作,令人不得不遥想当年鄂西、湘西、渝东一带盛极一时的土家歌舞之恢宏场面。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起源于远古,盛行于明清。土家人祭祀仪式毕,击大鼓,鸣大锣,由“梯玛”或 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气势雄 浑壮阔,动人心魄。 土家族舞蹈——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按其举行的时间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

堂”、“六月堂”等。摆手舞又分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 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 大摆手是在摆手堂中举行的。摆手堂正中央,供奉着八部大王及其夫人“帕帕”的神像。摆手堂大坪中间立一根高二十四米的旗杆,上面的两面龙旗迎风招展,旗杆顶端的一只白鹤振翅欲飞。 大摆手活动按三年两摆的传统习俗,于正月初九至十一日举行。界时,各寨依姓氏或族房组成摆手“排”,每“排”为一支摆手队伍,各“排”人数不等,均设有摆手队、祭祀队、旗队、乐队、披甲队、炮仗队。 首列为龙凤旗队。龙旗和凤旗系用红、兰、白、黄四色绸料制成四面各一色的三角大旗。旗长丈余,边缘镶有鸡冠形花边。以白龙旗和红凤旗为上承,并排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次列为祭祀队。由寨上德高望重的老者组成,多达二十余人。他们身着皂色长衫,手持齐眉棍、神刀、朝筒等道具,一尊者捧着贴有“福”字的酒罐,率领担五谷、担猎物、端粑粑、挑团馓、提豆 腐等祭品的人,随掌堂师行祭事,唱祭祀歌。 祭祀队后面为舞队。男女老少皆可参加,他们均着节日盛装,手里分别拿着朝筒或长青树树枝,列队入场。 继于舞队的是小旗队。凡户一面,颜色多彩,有长方形和三角形二种,亦饰有荷叶边。敬献于“八部大王”坛下,以感祖恩深泽。 接着是乐队、披甲队、炮仗队。乐队分馏子和摆手锣鼓两种。再配以牛角、土号、野喇叭、咚咚喹等,奏出土家族节日的独特旋律。披甲队由身披五彩斑斓“西兰卡普”的青壮年组成。土家族人天性劲勇,锐气尚武,在摆手舞中以锦为甲,以示威武雄壮。 炮仗队有鸟铳和三眼铳组成,各队按以上程序排列进入摆手堂。进堂后先扫邪,后安神。章堂师手持扫帚,以高扬激越的音腔,强

土家族摆手舞的风格特点

土家族摆手舞的风格特点 1厚重古朴之美 土家族摆手舞的内容涉及土家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摆手舞的内容和形式整体呈现给你一种厚重古朴之美,宏伟且又精细。从摆手舞的表演形式上来看,有大小摆手两种形式。大摆手一般表演地点是在八王庙或者摆手堂,主要针对的祭祀对象是八大王,一般为“三年两头摆”。表演大摆手活动期间,会将龙凤大旗(高度约为一丈)设置于摆手坝的中央位置,表达对“龙哺乳、凤羽温”的感激之情,并且为了营造严肃、庄严的气氛,还需要将旗摆放于摆手场的四周。在历史发展中,大摆手堂的设置呈现出地域性,到了活动节日各州各县的土家族人从四面八方前来,共同庆祝属于他们的民族盛会。但是小摆手往往是每年都要举行的,主要是以姓氏或者村寨为单位来进行,举办的地点一般是土王庙、爵主宫,历代先祖、三姓土司(“冉、杨、田”、“彭、田、向”)是主要的活动祭祀对象。相比大摆手来说,小摆手的表演形式更为方便实用。小摆手是一年一摆,大摆手是三年两大摆,无论是大摆手还是小摆手祭祀活动都体现了当地人们对祖先的崇敬和对神灵的祈求。内容上,大摆手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宏伟壮观的场面,如神话传说、人类起源、战事等大场面。而小摆手表现更多的则是人们生产生活、部落迁徙的小场面,表演不受衣着服饰、道具的限制,舞姿轻盈细腻,将最真实的生活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 2夸张真实之美 所有的文艺作品都具有夸张性、真实性这两大特征,民族民间艺术也不例外。西阳土家族摆手舞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优秀代表,同样对于情感的表达也呈现出自然性、真实性的特征,将生活和舞蹈艺术的真实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土家族摆手舞中,都已看到很多细小而又象征某种意义的原始律动,这些都是先民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直接体现了土家族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审美情趣,也是历代土家族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和情感的升华。西阳土家族摆手舞的基本动作很好地结合了生活及艺术上的真实性,在各层面都有所体现,诸如“双摆”“单摆”等的手脚同边的动作姿势,着眼于表层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表现,但只需深入分析就可得知,这是一种对真实生活的艺术夸张手法,将土家族人们肩挑背磨等的生活场景通过艺术手法夸张的表现出来。此外,诸如“叫花子烤火抖跳蚤”等的舞蹈动作,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丑陋动作的背后实际上透漏着土家族先人在迁徙路途之中所经历的艰辛,告诉土家族的人们牢记历史,通过“丑”的形态将其中蕴含的深邃美感体现出来。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是最影响土家族的大型舞蹈,带有祭祀色彩。它表现了土家族的神话,战争,生活等等。摆手舞还需在摆手堂中举行。可见在土家族文化中,这种舞蹈是极为重要的。跟着店铺小编一起来看看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摆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大摆手”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集市贸易、文艺体育活动一起,在“摆手堂”前举行。“摆手堂”,在土王祠。“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举行。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读罢清朝土家诗人彭施铎的经典传世之作,令人不得不遥想当年鄂西、湘西、渝东一带盛极一时的土家歌舞之恢宏场面。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起源于远古,盛行于明清。土家人祭祀仪式毕,击大鼓,鸣大锣,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气势雄浑壮阔,动人心魄。 土家族舞蹈——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按其举行的时间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摆手舞又分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

酉阳土家摆手舞

酉阳土家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主要的标志性文化形态之一。是以摆手为基本动律特征的祭祀性舞蹈,是土家人祭祀神灵、酬报先祖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主要分布在酉水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民间自古就有“北跳丧,南摆手”的说法。根据表演形式、内容、规模和祭祀主体的不同,摆手舞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摆手舞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和“回旋摆”,其基本动律为:手脚同边,下不过膝,上不过肩,身体下沉而微有颤抖。主要表现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古代战争、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生产劳动、饮食起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套系列的土家摆手舞,实则是一部活生生的土家族民族发展史。 广泛流传在酉阳民间的两套表演内容完全不同的原始摆手舞均属于“小摆手”的范畴,其舞蹈语汇自然、古朴。其中一套是以表现民族迁徙为主要内容,展现了土家先民在迁徙途中的苦难历程;另一套则是原始地摹仿了生产劳作的全过程。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舞蹈动作已失传,今幸存的动作还有:单摆、双摆、抖虼蚤、叫花子烤火、螃蟹上树、岩鹰展翅、播种、栽秧、薅秧、割谷、打谷、挑谷等。过去,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土家山民便聚集在摆手堂或土王庙前,以粑粑、豆腐、团撒、刀头为祭品,在土老司或长者的主持下举行盛大的祭祀和摆手活动,气氛十分热烈,常常通宵达旦。在跳摆手舞时,还要伴以摆手歌,歌词的内容大多涉及民族历史、祭祀祖先和生产耕作等等。至今仍矗立在我县后溪镇长潭村酉水河西岸的“爵主宫”(小摆手堂),见证了昔日“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盛况。 摆手舞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民族文化内涵。对于摆手舞的起源说法甚多,目前最主要的有“巴渝舞”起源说。但通过我们对摆手舞的具体形态、内容的研究和分析,今之摆手舞既不是“巴渝舞”的全部,更不是“巴渝舞”的翻版。“巴渝舞”对以表现古代战争为主题的这类摆手舞影响很大,具有十分明显的传承性。但在流传范围更为广泛,以表现日常生产生活为主题的“小摆手”中,却很难看到“巴渝舞”的痕迹。这表明摆手舞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很难用一种文化现象将其囊括。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家先民依靠集体的劳动和智慧,战胜并改造自然,在不断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土家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毛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人类歌舞最初的由来。土家摆手舞是土家先民对事物认识的直接抒发,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艺术体现,摆手舞自产生以来就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

土家族摆手舞的概述

土家族摆手舞的概述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健身的舞蹈,还传承着土家族的历史血脉,承担着祈祷、祭祀、社交和民族文化记忆等综合功能。其作为一种传统土家民族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以土家族原生文化为主体的经历多重文化洗礼的多元化局面。其美学造型风格和特点,体现着丰厚的艺术精神积淀,其艺术风格特征展现出土家族舞蹈独特的艺术形象、意境、精神和美感。摆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的舞蹈,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还对研究土家族的历史、宗教、民俗、迁徙、生产、生活以及战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摆手舞”作为土家族的一种标志性的文化形态,是人类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的表演形式有着严谨、完整的表演程式,按其表演内容、规模、形式和祭祀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 1土家族摆手舞的表现形式 “摆手舞”作为土家族的一种标志性的文化形态,是人类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的表演形式有着严谨、完整的表演程式,按其表演内容、规模、形式和祭祀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其基本动作可以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按举行摆手舞活动的时间可以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 1.1大摆手的表现形式 “大摆手”是土家族最完整的摆手舞,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数村联合举办,每三、五年举行一次,每次都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参加跳摆手舞,最多时高达五、六万人。大摆手的内容以祭“八部大神”四为主,主要是表演土家族的起源,土家人的迁徙、战争和土家人的农事生产活动,也出现在土家族的女儿会以及经济文化交流等大型盛会上,它是用舞蹈和歌曲的形式演绎出土家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大摆手”是一种集体舞蹈表演,更是一部土家族的民族史诗。 1.1小摆手的表现形式 相对于大摆手而言,土家族摆手舞中的小摆手是规模小、活动范围也小的一种传统民族舞蹈。一般一年举行一次,一般是以村寨为单位,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举行这项活动,活动期间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自觉参加跳摆手舞。小摆手活动在老土司或长者的主持下,土家山民以粑粑、豆腐、团撒为祭品,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土家山民在摆手堂或土王庙前跳摆手舞,伴以摆手歌,表演内容以农事、民俗活动为主,气氛十分热烈,常常通宵达旦。“小摆手”的基本动作主要包括“单摆”、“双摆”和

土家族民族文化 摆手舞

土家族民族文化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 史志文献有关摆手舞的记载:1725年《永顺府志》记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这里提出了跳舞唱歌的名称“摆手”。 1736年编修的《永顺府志》风俗篇中写道:“各寨有摆手堂,又名鬼堂,谓是已故土官阴司衙署。复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止,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这段话里介绍了活动地——摆手堂,摆手的理由(原因)“谓是已故土官”。这是摆手原因之一。活动名称同样是“摆手”。 1796年嘉庆23年版《龙山县志》卷七·风俗篇记载“土民设摆手堂,谓是已故土司阴署,供以牌位。黄昏鸣钲击鼓,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曰摆手。” 在其《艺文》篇中又写道:“相传吴著冲其人准头高耸,上现红光,必多杀戳。家人知其然,以妇女数人裸体戏舞于前,辄回嗔作喜。土民所以有摆手祈禳之事,然当年彭咸夺地,因吴著冲为祟,立祠祀之,至今赛焉。”清代《古丈厅志》载有:“土俗各寨有摆手堂,每岁初三初五六,夜鸣锣击鼓,男女聚集,名曰园谑终,以祓不祥。”摆手是为吴著冲而舞,明确了摆手的原因和所要达到目的——“摆手祈禳”和“祓不祥”。

1878年光绪版《龙山县志》作了较详细的记录:“土民寨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摆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陈牲丰。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首、击鼓鸣钲,跳舞唱歌,竟数夕乃止。其间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歌时男女相携,蹁跹进退,故谓摆手。相传某土司前明时,调征广西。某县城坚守,屡不下时。某军一营城南门外,乃令其土卒半女汝,连臂喧喝,为靡靡之音。于是,守城者竞集观之,并动于歌,流荡无坚去。某则以精兵,潜逼他们,跃而入,遂克敌,归后演为舞节,盖亦蹈咏武功之意。”这段史料文字,把摆手舞发挥得淋漓尽致。应用于军事之中,战争的策略和战役的手段上,却有其事。而摆手舞就是“巴渝舞”,由于缺少史料记载而不敢恭维。 文献诗书对摆手舞的描述:“土司祠,阖县皆有,以祀历代土司,俗称土王庙,每岁正旦后元宵前,土司后裔、鸣锣击鼓,舞蹈长歌,名曰摆手。”——《永顺县志·卷八·建置志》“黄昏鸣钲击鼓,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有以正月为期者,有以三月、六月为期者,唯董补、五寨、三里最盛。” 从社巴日(舍巴日)、摆手舞的资料分析,社巴日尚属民间民族用语,指的是整个土家族的民俗节庆活动。如:龙山县坡脚乡报格村的社巴活动是这样: 第一夜,请土王、跳摆手,开头就唱社巴歌“正月的日子到,毕兹卡的孙孙崽崽们啊,社巴做起来了。”活动内容有敬神,跳摆手舞。第二夜,给土王安位,演毛古斯——打铁。第三夜,跳摆手舞,演毛古斯——做阳春。第四夜,跳摆手舞。第五夜,跳摆舞,演毛古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是最影响土家族的大型舞蹈,带有祭祀色彩。它表现了土家族的神话,战争,生活等等。摆手舞还需在摆手堂中举行。可见在土家族文化中,这种舞蹈是极为重要的。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摆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大摆手”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集市贸易、文艺体育活动一起,在“摆手堂”前举行。“摆手堂”,在土王祠。“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举行。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读罢清朝土家诗人彭施铎的经典传世之作,令人不得不遥想当年鄂西、湘西、渝东一带盛极一时的土家歌舞之恢宏场面。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起源于远古,盛行于明清。土家人祭祀仪式毕,击大鼓,鸣大锣,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气势雄浑壮阔,动人心魄。 土家族舞蹈——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按其举行的时间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摆手舞又分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