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乳与乳制品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

乳与乳制品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

乳与乳制品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

YLNB 4.6 1. 仪器及器材

1.1 恒温培养箱:30±1℃、24±1℃

1.2 恒温水浴锅:46±1℃。

1.3 显微镜:10×~100×

1.4 离心机:4000 r/min

1.5 均质器或灭菌乳钵。

1.6 灭菌平皿:直径90mm。

1.7 灭菌试管: 16mm×160mm

1.8 灭菌吸管:1mL(具有0.01mL刻度)、10mL(具有0.1mL 刻度)。

1.9 冰箱:0-4℃

1.10 锥形瓶:100mL、500mL。

1.11 架盘药物天平:0g~500g,精确至0.5g。

1.12 离心管:30mm×300mm。

1.13 灭菌注射器:1

1.1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株。

1.15 马红球菌。

1.16 小白鼠:16g~18g。

2. 培养基和试剂

2.1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大豆肉汤(TSB-YE):见附录

A1。

2.2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大豆琼脂(TSA-YE):见附录

A2。

2.3 EB增菌液:见附录A3。

2.4 LB增菌液(LB1,LB2):见附录A4。

2.5 三糖铁(TSI)琼脂:GB/T4789.28中4.26,4.27。

2.6 SIM动力培养基:见附录A5。

2.7 血琼脂:GB/T4789.28中4.6。

2.8 改良的Mc Bride(MMA)琼脂:见附录A5。

2.9 硝酸盐培养基:GB/T 4789.28中

3.17。

2.10 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R和VP试验用):GB/T4789.28中

3.4。

2.11 糖发酵培养基:GB/T4789.28中

3.2。

2.12 过氧化氢酶试验:GB/T4789.28中4.38。

2.13 盐酸吖啶黄(AcriflavineHCl)(Sigma)。

2.14 萘啶酮酸钠盐(Naladixicacid)(Sigma)。

3. 检验程序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程序如下:

检样25g(ml)

EB增菌液225ml LB1增菌液225ml

30

℃,48h 30℃,24h

3

0℃,24h

30℃,24

~48h

25℃ 2d ~5d(伞状)

30℃,24h

30℃,24h

LB2增菌液225ml

选择性培养基(MMA)

SIM 动力培养基 TSI 琼脂

TSA-YE 培养基

显微镜下观察

运动

硝酸盐还原实验 过氧化氢酶实验 甘露醇 木醇 鼠李糖 七叶苷 溶血实验

协同溶血实验 小鼠致病力实验 革

氏染

色 MR-VP 实验

4. 方法

4.1 样品的收集及处理

无菌取样品25g(mL)放灭菌均质器中加225mLEB和LB增菌液中,充分搅拌成均质。如不能及时检验,可暂存4℃冰箱。

4.2 增菌培养

EB增菌液放30±1℃培养48h,LB1增菌液225mL放30±1℃,培养24h,吸取0.1mL,加入10mL LB2增菌液中二次增菌。

4.3 分离培养

将EB增菌液和LB2二次增菌液分离于选择培养基MMA琼脂平板上,培养30±1℃ 48h,挑选可疑菌落,用白炽灯45°角斜光照射平板,李斯特氏菌的菌落为灰蓝或蓝色,小的圆形的菌落。

4.4 选5个以上的上述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TSI)琼脂和SIM 动力培养基,培养于25±1℃,观察是否有动力,且成伞状或月芽状生长。一般观察2~7d,阳性者可做下一步鉴定。

4.5 纯培养

将上述有动力、形成伞状者并在三糖铁琼脂培基上层、下层的产酸而不产硫化氢的可疑培养物接种于胰酪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YE)上,做纯培养供做以下鉴定。

4.6 染色镜检

将上述可疑纯培养物做革兰氏染色并做湿片检查;李斯特氏菌为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大小为0.4~0.5μm×0.5~

2.0μm;用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在油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

察,该菌出现轻微旋转或翻滚样的运动。

4.7 生化特性

将上述可疑菌做进一步的生化试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主要生化特性及有关菌的区别见表1。

表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化性状与有关菌的区别

菌种溶血反应硝酸盐还原尿素酶 MR-VP 甘露醇

鼠李糖木糖七叶苷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 - - +/+ - + - +

绵羊李斯特氏菌+ - - +/+ -

- - +

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 - - +/+ - V - +

威尔斯李斯特氏菌 - - - +/+ - V + +

西尔李斯特氏菌 + - - +/+ -

- + +

格式李斯特氏菌 - - - +/+ +

- - +

默氏李斯特氏菌 - + - +/+ +

V - +

注:V反应不定;+阳性;-阴性。

4.8 对小鼠的致病力试验

将符合上述特性的纯培养物接种于TSB-YE中,在30℃培

养24h,离心,浓缩,使浓缩液每毫升1010/mL个细菌,取0.5mL

浓缩菌液注射小白鼠腹腔,3~5只,观察小鼠死亡情况。致病

株于2~5d内死亡。试验时可用已知菌作对照。单核细胞增生

李斯特氏菌、绵羊李斯特氏菌对小鼠有致病性。

4.9 协同溶血试验(cAMP)

在血平板上平行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马红球菌

(R.equi),在它们中间垂直接种可疑李斯特氏菌,但不要触及

它们,在30℃培养24~48h,检查平板中垂直接种点对溶血环

的影响。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点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的溶血增强,西尔李斯特氏菌的溶血也增强,而绵羊李斯特氏

菌在马红球菌附近的溶血增强,有助于鉴别。

附录A

培养基

(补充件)

A1 含0.6%酵母漫膏的胰酪胨大豆肉汤(TSB-YE)

A1.1 成分

胰胨17g

多价胨3g

酵母膏6g

氯化钠5g

磷酸氢二钾 2.5g

葡萄糖 2.5g

蒸馏水1000mL

A1.2 制法

将上述各成分加热搅拌溶解,调至pH7.2~7.4,分装,121℃灭菌15min,备用。

A2 含0.6%酵母膏胰酪胨大豆琼脂(TSA-YE)

A2.1 成分

胰胨17g

多价胨3g

酵母膏6g

氯化钠5g

磷酸氢二钾 2.5g

葡萄糖 2.5g

琼脂15g

蒸馏水1000mL

A2.2 制法

将上述各成分加热搅拌溶解,调pH至7.2~7.4,分装,121℃高压灭菌,备用。

A3 EB增菌液

A3.1 成分

胰胨17g

多价胨3g

酵母膏6g

氯化钠5g

磷酸氢二钾 2.5g

葡萄糖 2.5g

蒸馏水1000mL

盐酸吖啶黄15mg/L

萘啶酮酸40mg/L

A3.2 制法

除吖啶黄和萘啶酮酸外,其余成分加热混合调pH至7.2~7.4,121℃15min高压灭菌。使用前加吖啶黄溶液15mg/L和萘啶酮酸溶液40mg/L,此两种成分要无菌配制或过滤除菌。

A4 李氏增菌肉汤(LB1,LB2)

A4.1 成分

胰胨5g

多价胨5g

酵母膏5g

氯化钠5g

磷酸二氢钾 1.35g

磷酸氢二钠12g

七叶苷1g

蒸馏水1000mL

A4.2 制法

将上述成分加热溶解,调pH至7.2~7.4,分装,121℃15min 高压灭菌。

A4.2.1 李氏I液(LB1)225mL中加入:

1%萘啶酮酸(用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配制) 0.45mL

1%吖啶黄(用灭菌蒸馏水配制) 0.27mL

A4.2.2 李氏Ⅱ液(LB2)200mL中加入:

1%萘啶酮酸 0.40mL

1%吖啶黄 0.50mL

无菌分装于10mL大试管中。

A5 改良的Mc Bride琼脂(MMA)

A5.1 成分

胰胨5g

多价胨5g

牛肉膏3g

葡萄糖1g

氯化钠5g

磷酸氢二钠1g

苯乙醇 2.5mL

无水甘氨酸10g

氯化锂0.5g

琼脂15g

蒸馏水1000mL

A5.2 制法

将上述成分加热搅拌混匀,调pH至7.2~7.4,分装,121℃15min高压灭菌,备用。

A6 SIM动力培养基

A6.1 成分

胰胨20g

多价胨6g

硫酸铁铵0.2g

硫代硫酸钠0.2g

琼脂 3.5g

蒸馏水1000mL

A6.2 制法

将上述各成分加热混匀,调pH7.2,分装小试管,高压灭菌121℃ 15min。

乳与乳制品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

乳与乳制品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 YLNB 4.6 1. 仪器及器材 1.1 恒温培养箱:30±1℃、24±1℃ 1.2 恒温水浴锅:46±1℃。 1.3 显微镜:10×~100× 1.4 离心机:4000 r/min 1.5 均质器或灭菌乳钵。 1.6 灭菌平皿:直径90mm。 1.7 灭菌试管: 16mm×160mm 1.8 灭菌吸管:1mL(具有0.01mL刻度)、10mL(具有0.1mL 刻度)。 1.9 冰箱:0-4℃ 1.10 锥形瓶:100mL、500mL。 1.11 架盘药物天平:0g~500g,精确至0.5g。 1.12 离心管:30mm×300mm。 1.13 灭菌注射器:1 1.1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株。 1.15 马红球菌。 1.16 小白鼠:16g~18g。 2. 培养基和试剂

2.1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大豆肉汤(TSB-YE):见附录 A1。 2.2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大豆琼脂(TSA-YE):见附录 A2。 2.3 EB增菌液:见附录A3。 2.4 LB增菌液(LB1,LB2):见附录A4。 2.5 三糖铁(TSI)琼脂:GB/T4789.28中4.26,4.27。 2.6 SIM动力培养基:见附录A5。 2.7 血琼脂:GB/T4789.28中4.6。 2.8 改良的Mc Bride(MMA)琼脂:见附录A5。 2.9 硝酸盐培养基:GB/T 4789.28中 3.17。 2.10 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R和VP试验用):GB/T4789.28中 3.4。 2.11 糖发酵培养基:GB/T4789.28中 3.2。 2.12 过氧化氢酶试验:GB/T4789.28中4.38。 2.13 盐酸吖啶黄(AcriflavineHCl)(Sigma)。 2.14 萘啶酮酸钠盐(Naladixicacid)(Sigma)。 3. 检验程序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程序如下: 检样25g(ml) EB增菌液225ml LB1增菌液225ml

食品微生物检验——单增李斯特菌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检测技术 李斯特氏菌属包括七个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绵羊李斯特氏菌 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威尔斯李斯特氏菌 西尔李斯特氏菌 格氏李斯特氏菌 默氏李斯特氏菌 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人类致病性强,绵羊李斯特氏菌对人类也有一定的致病性,其余李斯特氏菌无致病性。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 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大小约为0.5μmх 1.0-2.0μm,直或稍弯,两端钝圆,常呈V字型排列,偶有球状、双球状。 兼性厌氧、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但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可形成荚膜,在陈旧培养中的菌体可呈丝状及革兰氏阴性。 该菌有4根周毛和1根端毛,但周毛易脱落。 该菌营养要求不高,在20--25℃培养有动力,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 该菌的生长范围为2--42℃(也有报道在0℃能缓慢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35--37℃,在pH中性至弱碱性(pH9.6)、氧分压略低、二氧化碳张力略高的条件下该菌生长良好,在pH3.8-4.4能缓慢生长,在6.5% NaCl 肉汤中生长良好。 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初始很小,透明,边缘整齐,呈露滴状,但随着菌落的增大,变得不透明。 在5-7%的血平板上,菌落通常也不大,灰白色,刺种血平板培养后可产生窄小的β-溶血环。 在0.6%酵母浸膏胰酪大豆琼脂(TSAYE)和改良Mc Bride(MMA)琼脂上,用45度角入射光照射菌落,通过解剖镜垂直观察,菌落呈兰色、灰色或兰灰色。 该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 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 如发酵葡萄糖、乳糖、水杨素、麦芽糖、鼠李糖、七叶苷、蔗糖(迟发酵)、山梨醇、海藻糖、果糖。

乳品微生物指标及检验标准介绍

乳品微生物指标及检验标准介绍 乳品微生物指标及检验标准介绍 乳品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与质量一直备受关注。为了确保乳品的食用安全,我们需要对乳品中的微生物指标进行检验。本文将介绍乳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指标以及相关的检验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乳品安全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乳品、微生物指标、检验标准、食品安全 一、引言 乳品是指以牛乳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由于乳品富含营养,易被微生物污染,因此乳品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为了确保乳品的质量和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微生物指标及检验标准。 二、乳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指标 1、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乳品中细菌总数的数量,是评价乳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指肠道中的细菌,当数量过多时,可能意味着存在肠道传染病等安全隐患。 3、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可导致人体

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 4、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样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可导致人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5、其他病原菌: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病原菌外,还有阪崎肠杆菌、李斯特菌等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三、乳品微生物指标的检验标准 1、国际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制定的《乳与乳制品通用标准》是全球范围内通用的乳品安全标准。 2、国内标准:我国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等一系列乳品安全标准,以确保国内市场的乳品安全。 四、检验方法 1、菌落总数检验:通常采用培养基方法,将样品接种在培养基上,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菌落的形成情况。 2、大肠菌群检验:同样采用培养基方法,将样品接种在大肠菌群专用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的形成情况,并进行生化鉴定。 3、沙门氏菌检验:一般采用免疫学方法(ELISA)、分子生物学方法(PCR)等,以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

乳与乳制品检验方法汇编

乳与乳制品检验方法汇编(第三版) 汇编:蒋懿超

前言 本汇编内的原奶及奶粉掺假检验方法等同采用伊利集团内部检验方法,理化检验方法等效采用IDF相关标准、GB/T5413-1997,GB/T5009-2003,个别地方根据实验具体情况做了适当修改;微生物检验方法等同采用GB/T4789-2003,部分检验项目等效采用IDF标准。

目录 前言——————————————————————————————---1 目录——————————————————————————————---2 第一部分原料奶新鲜度和掺杂异物的检验方法 YLNB 1.1 酒精实验——————————————————————--5 YLNB 1.2 美兰实验——————————————————————--6 YLNB 1.3 碱性物质的检出———————————————————--8 YLNB 1.4 食盐的检出—————————————————————--10 YLNB 1.5 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检出———————————————--12 YLNB1.6 糊精的检出—————————————————————--14 YLNB 1.7 淀粉的检出————————————————————----15 YLNB 1.8 硫酸盐的检出————————————————————--16 YLNB 1.9 蔗糖的检出—————————————————————--17 YLNB 1.10 尿素的检出—————————————————————--18 YLNB 1.11 饴糖(糖稀)及葡萄糖的检出—————————————--19 YLNB 1.12 甲醛的检出—————————————————————--20 YLNB1.13 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的检出————————————--21 YLNB1.14 过氧化氢的检出——————————————————---23 YLNB1.15 乳中掺入水解蛋白的检测出———————————————25 YLNB 1.16 乳中不溶性物质的检出—————————————————27 第二部分乳与乳制品常规理化指标检验方法 YLNB 2.1滴定酸度的检测————————————————————28 YLNB 2.2 灰分的检测—————————————————————--34 YLNB 2.3 全脂乳固体的检测——————————————————--36 YLNB 2.4 总固形物的检测———————————————————--38 YLNB 2.5 水分的检测—————————————————————--42

乳与乳制品检验方法

乳与乳制品检验方法 一、物理性状检验 物理性状检验是乳与乳制品检验的基础工作,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和 比较来评价其外观、形态、颜色、气味、储存稳定性等特点。以下是一些 常见的物理性状检验方法: 1.外观检验:观察乳与乳制品的外观是否正常,包括颜色、透明度、 嗅味等。 2.乳脂球径检验:通过显微镜观察乳脂球的大小和形态,判断其质量 是否符合标准。 3.色泽检验:使用色差仪测量样品的色泽数值,与标准色差进行比较,判断其色泽是否正常。 4.水分检验:通过烘干法、溶胀法等方法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判断 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二、营养成分检验 营养成分检验是评价乳与乳制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检测项 目包括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营养 成分检验方法: 1.脂肪含量检验:采用脂肪提取法和重量差法测定样品中脂肪的含量。 2.蛋白质含量检验:采用凝固法、比色法、电泳法等方法测定样品中 蛋白质的含量。

3.糖类含量检验:采用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样品中糖类 的含量。 4.维生素含量检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滴定法等方法测定样品中 维生素的含量。 5.矿物质含量检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 谱法等方法测定样品中矿物质的含量。 三、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是评价乳与乳制品卫生指标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检测项目 包括总菌落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1.总菌落数检验:采用平板计数法和膜过滤法测定样品中微生物总数。 2.大肠菌群检验:采用培养基培养法测定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 3.沙门氏菌检验:采用培养基培养法和PCR法测定样品中沙门氏菌的 存在与否。 四、化学成分检验 化学成分检验是评价乳与乳制品的质量指标的关键方法,常见的检测 项目包括酸度、pH值、残留农药、添加剂、重金属等。以下是一些常见 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 1.酸度检验:采用酸碱滴定法和酸度计测定样品的酸度。 2.pH值检验:采用pH计测定样品的pH值。

第七章、乳与乳制品中的微生物及其检验

课程编号:教案、讲稿总学时:30学时食品卫生检验 第七章乳与乳制品中微生物及其检测 (2学时) 第一节鲜乳中的微生物及其检测 第二节消毒乳中的微生物及其检测 第三节乳制品中的微生物及其检测 适用专业:食品工程与科学 授课班级:食工2003(3) 授课教师:王长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 2005年2月22日

教学基本信息

第七章乳与乳制品中微生物及其检测 1、乳及乳制品的感官鉴别要点? 感官鉴别乳及乳制品,主要指的是眼观其色泽和组织状态、嗅其气味和尝其滋味,应做到三者并重,缺一不可。 对于乳而言,应注意其色泽是否正常、质地是否均匀细腻、滋味是否纯正以及乳香味如何。同时应留意杂质、沉淀、异味等情况,以便作出综合性的评价。 对于乳制品而言,除注意上述鉴别内容而外,有针对性地观察了解诸如酸乳有无乳清分离、奶粉有无结块,奶酪切面有无水珠和霉斑等情况,对于感官鉴别也有重要意义。必要时可以将乳制品冲调后进行感官鉴别。 2、原料乳卫生状况对乳及乳制品质量的影响 原料乳卫生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乳及乳制品的质量。原料的卫生质量问题主要是病牛乳(结核病、乳房炎牛的乳)、高酸乳、胎乳、初乳,应用抗生素五天内的乳、掺伪乳以及变质乳等。患结核病牛的乳汁不得作消毒乳供人饮用,只能加工成乳制品。患乳房炎牛乳、产犊前十五天的胎乳、产犊后七天的初乳、应用抗生素五天内的乳及变质乳既不得作消毒乳也不得加工成乳制品。高酸乳不得作消毒乳和良质乳品原料。对掺伪的乳要分清情况处理,对加入了水、蔗糖、食盐、豆浆、淀粉等物的牛乳不得作消毒乳供人饮用,可用于加工乳制品。对掺入了非食用物质的乳,不得食用或加工乳制品。 3、微生物污染对乳及乳制品质量的影响 微生物的污染是引起乳及乳制品变质的重要原因。在乳及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灭菌、过滤、浓缩、发酵、干燥、包装等,都可能因为不按操作规程生产加工而造成微生物污染。所以在乳及乳制品的加工过程中,对所有接触到乳及乳制品的容器、设备、管道、工具、包装材料等都要进行彻底的灭菌,防止微生物的污染,以保证产品质量。另外在加工过程中还要防止机械杂质和挥发性物质(如汽油)等的混入和污染。 4、保存条件对乳及乳制品质量有何影响 (1)温度:乳及乳制品若在贮藏时温度过高既可加速一些成分的氧化变质,又可加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在乳及乳制品贮藏时要掌握好所需的温度。消毒牛乳和硬质干酪贮藏温度为2~10℃,酸牛乳贮藏温度为2~8℃,乳粉和炼乳的贮藏温度在20℃以下,奶油贮藏温度在-15℃以下。

李斯特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的调查报告 一、单增李斯特菌的概述 生活中李斯特菌到处存在,但其中只有一种为致病菌。李斯特菌可从各种食品样本中分离出来包括乳制品、肉类、蔬菜和海鲜,也可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环境中分离而来。 李斯特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菌共有七个菌株:(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no) (2)绵羊李斯特菌 (Listeria iuanuii) (3)英诺克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 (4)威尔斯李斯特菌(Listeria welshimeri) (5)西尔李斯特菌 (Listeria seeligeri) (6)格氏李斯特菌 (Listeria grayi) (7)默氏李斯特菌 (Listeria murrayi) 其中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no)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在美国LM被列为7种主要的食源性致死病菌之一,已经被WHO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列为重点检测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LM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为1~45℃,对不利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在4℃冰箱中也可生长繁殖,在pH 5.0~9.0的环境中, 1年后仍可检出,这使其危害性进一步增大。另外,LM病原体定居在细胞内,因此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LM引起的疾病及其食源性感染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对该病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是有效防治本病、诊断病原菌和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 (1)平板培养法(国标):用不同浓度的沙门菌菌悬液人工染菌二类食品各4o份,用增菌液两步增菌,两种分离培养基分离,对比检出率及分离效果。检出率62.5%,最低检出限为0.5cfu/25g一13cfu/25g。 (2)显色培养基:上海欢奥科贸有限公司 (3)PCR试剂盒:生物梅里埃的检测系统、杜邦:BAX?系统检测法,BAX?系统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率达到了98%,,并通过USDA-FSIS和AOAC国际的认证,成为官方检测法。 美国伯乐iQ-Check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iQ-Check系统采用了所有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的优点为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提供快速和可靠地检测解决方案。iQ-Check试剂盒为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定性检测试剂盒。 陆桥: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1680 48T 索奥: 单增李斯特菌(LM)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李斯特氏菌的检验

李斯特氏菌的检验 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败血病为主要症状,伴有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 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觉的,为纪念近代消毒手 术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 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 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 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 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平安具有危急,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逼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需加以重视。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明是李 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严峻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 许多国家都已经实行措施来掌握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 的标准。 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 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 试验步骤 1. 增菌培育 将未开封的测试片贮藏在8℃的环境下,并在包装上标示的有效

期内使用。在高湿度的地方,最好在使用前将测试片回复到室温。取回的样品应在4℃下处理、存放和运输,假如是冷冻样品,则在检验前要保持冷冻状态。 取25mL液体或25g半固体或固体样品放入含有225mL无选择性试剂增菌肉汤(EB)的均质杯中进行均质,然后转入三角瓶中,30℃培育4h,加入选择性试剂吖啶黄素、萘啶酮酸和放线菌酮,连续培育20h和44h.。 2. 分别 共培育24h和48h后,取EB培育物分别在OXA和LPM或加七叶苷/Fe3 LPM琼脂平板上划线。PALCAM琼脂可替代LPM琼脂。将OXA和PALCAM平板置于35℃培育24-48h,LPM平板在30℃培育24-48h。然后,把LPM平板放于解剖镜载物台上,以450角入射光从平板下面照耀平板,通过目镜垂直向下观看查找可疑菌落。李斯特氏菌在LPM平板上呈有光泽的兰色或灰色。用已知阳性菌和阴性菌划线的平板作对比。 已开封的测试片,将开口反折,用胶带封好。 加入七叶苷和Fe3 的LPM平板不用斜射光系统,选择可疑菌落的方法与在OXA上选择可疑菌落的方法相同。在OXA平板上李斯特氏菌菌落四周有一个黑色环,其它菌也可形成黑色环,但形成时间要在两天以上。李斯特氏菌在PALCAM和OXA平板上的菌落特征相像。在PALCAM和OXA或LPM平板上挑取5个或更多的典型菌落,分别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 实验目的 1)了解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2)熟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基本原理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 monocytogenes)归属于李斯特菌属(Listeria)。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李斯特菌属中唯一对人致病的病菌。李斯特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它不仅可能存在于肉类产品中,也可能存在于乳制品、蔬菜、沙拉及海产品等日常食物里面。此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在土壤、排污下水、地表水、青贮饲料、烂菜中均可分离到。人也可作为无症状携带者。据报道,健康人粪便中该菌的携带率为0.6%~16%,4%~8%的水产品、5%~10%的奶及其制品、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李斯特菌能在1~45℃的温度下生存,能在家用电冰箱的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有的菌体略弯曲,两端钝圆,大小约为0.4~0.5μm ′0.5~2.0μm。多单在,有时是V字型排列。无芽孢,不产生荚膜。在陈旧培养物中或粗糙型菌落的菌体长度可达6~20μm 或更长的丝状。在20~25℃培养时可产生2~4根鞭毛而运动,但在37℃培养时鞭毛发育不良,无运动性。 本菌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温度为1~45℃,最适温度为30~37℃。对营养要求不高,可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生长,但在血琼脂培养基或胰酪胴琼脂上生长更好。加入0.2%~1%(W/V)的葡萄糖及2%~3%(V/V)的甘油生长更佳。在含1%(W/V)NaCl的复合培养基中能生长。在4℃可缓慢增殖,形成菌落约需7d。 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8~24h后,肉汤呈轻度均匀混浊,数天后形成粘稠沉淀附着于管底,摇动时沉淀呈螺旋状,继续培养可形成颗粒状沉淀。不形成菌环、菌膜。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定量检测编制说明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方法》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对《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方法》地方标准进行制定。受吉林省卫生厅委托。项目编号:D BS22/019-2012。 1.承担及参加单位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长春市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起草人:刘桂华、龚云伟、李月婷、赵薇 2.标准制定的主要过程: ⑴确立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比较与研究国内相关检验方法的文献报道,并结合大量的实验室方法的研究工作,制定出标准的讨论稿。 ⑵组织有关参加单位进行实验室比队验证工作,结合比队结果,找出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汇总、分析数据,修改标准文本。 ⑶撰写《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方法》标准文本的《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等材料。 ⑷把标准文本送给十位专家征求意见,汇总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完善。 ⑸提交《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方法》(送审稿)《编制说明》供卫生厅审议。 二、本标准立项背景 单增李斯特氏菌已成了新兴的重要的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近几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相继出现因李斯特氏菌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并且正逐年上升。因此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制定策略,开展监督监测工作,

以便预防和控制该菌的污染、传播。 在我国已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将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为减少贸易壁垒,减少国家的名誉和经济损失,与国际接轨,提高检测能力,建立和研制发达国家公认的方法,势在必行。国外许多国家均建立了食品中的定量方法或原则,规定了各种食品的限量标准(如美国规定了食品中允许的水平下不能生长)。近些年中国对食品中的量化方法仍停留在科学研究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明确规定,国家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这就要求尽快建立科学可行的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检测方法。同时用定量方法对食品中的量化,制定各类食品中该菌的限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尽早接轨。建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方法,为制定食品的限量标准,开展食源性李斯特氏菌病在食品中的危害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从而更科学的评价食物链中的危害与人体健康风险的相关性,完善与强化国家的食品安全体系。 三、本标准的主要依据: 经查FDA、USDA和我国均无相应国家标准报告。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単增李斯特氏菌检验。 2.国内杂志公开报道的単增李斯特氏菌检验定量检验方法的文献。 四、增加的内容 本标准分为两种检测方法: 第一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 第二法:MPN计数法 其中第一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食品,第二法适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含量较低而杂菌含量较高的食品。 商品化鉴定系统的应用。该标准应用了Vitek GNI+全自动微生物免疫分析仪)或API 1003试剂条1(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或其他微量生化鉴定试条。这些方法都比较成熟,稳定性较好,已被许多国家和组织的标准采用,鉴定效果很好。

《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300字》

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目录 1.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1) 2.单增李斯特菌存在现状 (2) 3.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 (3) 参考文献 (4) 1.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时间的变化,人类的饮食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食品加工和销售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和变革,随着我国开展全球性的食品贸易迅猛增长,食品的流通速度加快,然而安全性下降,食物中毒的现象屡屡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患者和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倾向[10]。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已经极大地损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也对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冲击。所以,食源性疾病已逐渐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11]。 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效益的驱使,食品企业在生产、销售中屡屡使用各种违规或其他非法的手段。比如,使用大量的剧毒性农药或者喷洒各种蔬菜、水果等方式进行除虫:或者使用瘦肉精等一些非违禁的激素进行饲养,从而增加瘦肉的产量;随意地使用一个吊白块的方式来添加新鲜的白面粉;把稻草水兑颜料+黄色的带绿勾盐作为酱油卖给企业获利的现象,不胜枚举。随着企业时代的不断进步和企业改革史的变迁,食品安全企业在批量生产和规模经营这个过程中产品规模的逐步扩大和不断普及以至我国食品安全贸易逐渐逐步呈现走向国际化,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发生重大食品安全污染事件。例如,2006年比利时"二嗯英英事件"、英国"疯牛病"、日本的大肠杆菌0157:h7食物细菌中毒[12],以及被人在我国广泛媒体曝光的安徽阜阳劣质生鲜乳制品("大头娃娃事件")、霉变菌中毒米、苏丹红鸭蛋污染事件、孔雀石虾等绿色海藻鱼虾的排放养殖和其他各类污染事件,都已经逐渐使得我国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众人广泛密切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再次向人敲响了对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突出问题的重要警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已成为当今人类对食品质量最基本的诉求[13]。 对我国历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疾病和事故总数的近40%,导致患者人数最多,占所有患者的一半以上[14]。而且

(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DBS22 DBS22/019—2012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定量检测 2013年发布 2013年实施 吉林省卫生厅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分为两种检测方法: 第一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 第二法:MPN计数法。 其中第一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食品,第二法适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含量较低而杂菌含量较高的食品。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负责起草人:刘桂华、龚云伟、李月婷、赵薇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定量检测 1 范围 本操作程序规定了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定量检验方法. 本操作程序适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检验。 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无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 冰箱:2℃~5℃和—18℃. 2.2 恒温培养箱:30℃±1℃、36℃±1℃. 2.3 均质器。 2.4 显微镜:10×~100×. 2。5 电子天平:感量0。1 g。 2.6 锥形瓶:100 mL、500 mL。 2。7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刻度)、10 mL(具0.1 mL刻度)。 2.8 无菌平皿:直径90 mm。 2。9 无菌试管:16 mm×160 mm.。 2。10 离心管:30 mm×100 mm. 2。11 无菌注射器:1 mL。 2。1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 2.13 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 2。14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3 培养基和试剂 3。1 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肉汤(TSB-YE):见附录A中A。1. 3。2 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琼脂(TSA-YE):见附录A中A.2。 3。3 李氏增菌肉汤LB(LB1,LB2):见附录A中A.3。 3。4 1%盐酸吖啶黄(acriflavine HCl)溶液:见附录A中A。3.2。1。 3.5 1%萘啶酮酸钠盐(naladixic acid)溶液:见附录A中A.3。2.1. 3。6 PALCAM琼脂:见附录A中A.4。 3.7 革兰氏染液:见附录A中A。5。 3。8 SIM动力培养基:见附录A中A。6. 3。9 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甲基红(MR)和V-P试验用]:见附录A中A。7。3.10 5%—8%羊血琼脂:见附录A中A.8。 3。11 糖发酵管:见附录A中A.9。 3。12 过氧化氢酶试验:见附录A中A.10。 3。13 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 3。14 API listeria 10300生化鉴定试剂盒。

李斯特菌检验及快检技术的研究报告

李斯特菌检验及快检技术的研究报告 李斯特菌是一种被广泛认为对人体有害的食品中毒病原菌,其分布广泛且传染性较强。因此,在食品安全控制中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李斯特菌的检验方法和快检技术的最新进展。 一、李斯特菌的检验方法 (一)传统培养法 传统的李斯特菌检测方法是通过样品的预处理、富集和分离步骤来完成的。李斯特菌需要在富集培养基中生长,通常选择一种或多种具有选择性和增菌性的富集培养基,如LPM (리스테리아\r모노사이토제식\r보피드학)和HWA (하모니방법)等。在此基础上,使用不同的培养基和方法,如PALCAM(Polymyxin A、Acriflavine、Lithium Chloride、Ceftazidime、Aesculin、Mannitol)或Oxford等培养基,可以 有效地筛选和鉴定李斯特菌。 (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于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要求更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李斯特菌检测。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它可以在分子水平上鉴定李斯特菌,并且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优势。与传统的培养方法相比,PCR可以在几 个小时内从食品病原菌中检测出李斯特菌,同时避免了富集培养的步骤,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和快速性。

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由于李斯特菌的高度危害性和迅速传播性,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变得至关重要。目前,研究者正在寻找各种快速检测方法,以检测李斯特菌的存在和数量。 (一)基于拉曼光谱的检测技术 近年来,拉曼光谱技术已经成为基于光谱学的分析方法的重要应用。对于肉类、水果、蔬菜等样品等食品,无需处理即可直接检测李斯特菌。使用Raman光谱技术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特 征光谱,并且具有快速、无损伤、可重复性高的优点,因此被视为一种有前途的李斯特菌检测方法。 (二)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检测技术 通过在样品表面添加纳米颗粒,可以增强红外或拉曼光谱的信号,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引入,为李斯特菌检测技术的集成光谱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因此,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尝试如何在李斯特菌检测过程中整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总之,随着生物技术和光谱学技术的发展,李斯特菌检测技术将不断发展。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不仅检测方法会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近年来,李斯特菌食品中毒事件频发,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发布的《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

微生物检测技术培训总结

微生物检测技术培训总结 由于近年来李斯特菌越来越多的被要求出现在出口食品的检验报告中,为了提高广东个地方CIQ的李特斯菌检验水平,由广东商检局科技处举办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华粤行邹黎明博士介绍当前国际上微生物检测最先进的设备、仪器及其功能。 1、常规菌落计数检测: 样品 样品稀释(自动稀释仪:样品不用准确称量,可自动稀释至所需倍数) 样品均质(均质机:一次性处理,混合均匀) 培养基/稀释液灭菌(全自动高压灭菌锅)制平板(全自动平板制作机:750皿/小时) 接种(螺旋接种仪:将样品浓度从0到10-3连续增大划螺旋线至一块平皿上) 培养(精密培养箱) 计数(自动菌落计数器:带电脑软件,拍照储存菌落形态,方便追溯) 鉴定(自动快速微生物鉴定仪:可鉴定2千种,细菌、霉菌、酵母) 2、在线检测: 空气:浮游菌采样器(采样量准确,标准空气采样器) 设备表面:生物荧光检测仪(25秒出计数结果,ATP卫生监测) 第二部分:由省CIQ科技处介绍李斯特菌的检测。 1、为什么强调李斯特氏菌检测的重要呢? A、李斯特氏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水、土壤、人和动物粪便中均可存在;在人群中 0.6~16%的人长期携带李斯特氏菌,70%的人可短期携带;在食品中李斯特氏菌主要存 在于生肉、水产、奶制品、生食中。 B、李斯特氏菌生长力很强,生长范围为2~42℃,20%盐水、pH3.8~9.6均可生长, -20℃条件可存活,可耐受反复冷冻,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C、李斯特氏菌致病性强:

李斯特氏菌属共包括七个种: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绵羊李斯特氏菌 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威尔斯李斯特氏菌 西尔李斯特氏菌 格氏李斯特氏菌 默氏李斯特氏菌 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人类致病性强,绵羊李斯特氏菌对人类也有一定的致病性,其余李斯特氏菌无致病性。在自然界李斯特氏菌主要以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绵羊李斯特氏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威尔斯李斯特氏菌为主,以广州商检局为例,2001~2004年共检出: 李斯特氏菌检出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 禽肉 22 12 冰激淋 1 1 奶制品 1 0 生肉 14 6 水产品 7 2 45 21 46.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能引起人和牛、绵羊等动物的脑膜炎,可使家兔豚鼠等实验动物感染扣引起血中单核细胞增高,可引起婴儿及新生儿的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死亡率可达70%。子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可导致新生儿李斯特氏菌病、流产、死胎或习惯性流产。 因此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国际卫生组织强烈推荐执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应在具备相应设备条件的实验室进行,在有经验的微生物专家控制下,保温后的一切丢弃物应小心处理。特别是,强烈推荐孕妇不能操作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培养。 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 现行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方法主要有ISO11290、FDA BAM、 GB/T4789.30-2003、SN 0184-1993等,广州商检局的检验方法主要依据ISO11290结合最新的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给出。 检验步骤如下: 检样(25g/ml)

牛奶中三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牛奶中三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食源性疾病是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天然毒素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等等。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全球食品安全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 在发达国家70%~80%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在我国甚至 达到90%;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品中,蛋类、奶类等动物性产品约占90%,沙门氏菌生存能力较强,可在乳制品中生存几个月。单增李斯特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且在冷藏温度4℃下依然能够生长,引起单增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 奶及奶制品、肉制品、水产品、蔬菜及水果,其中以乳制品最为常见,单增李斯特菌能够给高风险人群带来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中最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菌也是食品卫生相关法规及标准中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之一。本文以牛奶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为目标菌种,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建立了多重LAMP检测体系和多重 HAND-HRM检测体系,结果如下:1.针对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蛋白(hly)基因、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invA)基因和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ipaH)序列的高度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引物筛选分别建立了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LAMP反应体系。 进一步经过引物筛选,及对影响反应效率和特异性的镁离子浓度、甜菜碱浓度、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多重LAMP反应体系。对多重LAMP反应体系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 在特异性检测中含有目标菌的模板出现扩增,空白对照和非目标菌均未发生特异性扩增,提示该多重LAMP反应体系特异性强。在灵敏度检测中单增李斯特菌

乳品中4种常见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乳品中4种常见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苗小草;陈万义;施春雷;张娟;余水静 【摘要】建立同时快速检测乳品中检出率较高的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罗诺杆菌属(原阪崎肠杆菌)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四重PCR 方法.采用针对沙门氏菌ompC基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克罗诺杆菌属gyrB基因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多重PCR体系,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并用建立的体系检测实际样品.该体系具有特异性,对混合模板中沙门氏菌模板的灵敏度达10-6 ng/μL,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克罗诺杆菌属的灵敏度达10-3 ng/μL,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灵敏度达10-2 ng/μL.可有效检出经过增菌后初始菌浓度为1 CFU/mL的4种菌.本多重PCR方法能够特异、高效、准确地检测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罗诺杆菌属4种食源性致病菌.%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multiplex PCR assay that can simultaneously detect Salmonella spp.,Staphylococcus aureus,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Cronobacter spp.which with high detection rate in dairy products.Species-specific PCR primer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ompC gene for Salmonella spp.,hly gene for Listeria monocytogenes,nuc gene for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gyrB gene for Cronobacter spp..Developing and optimizing the multiplex PCR reaction system.The system were applied in the actual sample analysis after evaluating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The detection limit of Salmonella spp.template was 10-6 ng/μL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Cronobacter spp.template were 10-3 ng/μL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template was 10-2 ng/μL.1 CFU/mL bacteria could be identified after pre-enrichment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