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研究项目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研究项目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研究项目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研究项目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研究项目

课题申报指南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

二○○八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申请须知

前?? 言

国家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中安排了一定投资,以研究解决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中遇到的一些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提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和该领域的创新能力。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浩大,技术复杂,对数以千计的各种类型的崩塌、滑坡及塌岸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存在理论及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难题。三期科研立项,主要针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中遇到的和三峡水库蓄水175米后面临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问题而设立的。根据国家对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批复,项目设置的课题面向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应用需求,结合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围绕重大地质灾害勘查技术、设计参数、监测预报、预测评价、信息化与集成技术和综合研究、以及规范和标准等方面提出研究方向和要求。项目设置了七个专题15个课题。本次面向社会招标的有“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尚未解决的有争议的重大滑坡防治决策”、“水库蓄水运行期间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研究”、“水库运行期间滑坡监测预报急需解决的监测技术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针对性治理工程技术研究”、“近坝库段中强地震带及该带范围内崩塌滑坡防治采用抗震参数研究”、“三峡库区灾害地质及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六个专题的13个课题(专题七和专题二的课题2及总报告将定向委托)。根据立项报告和评审意见,编制了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研项目的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一、项目总体目标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为:研究解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实施中所暴露的科技问题和蓄水后水库运行期间可能产生的重大地质灾害防治所必须解决的科技问题,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水平,取得重大的科技成果,为防治175米蓄水后库区可能产生的重大地质灾害做出贡献。

二、主要研究内容

项目设置七个专题: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尚未解决的有争议的重大滑坡防治决策;水库蓄水运行期间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研究;水库运行期间滑坡监测预报急需解决的监测技术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针对性治理工程技术勘查技术研究;近坝库段中强地震带及该带范围内崩塌滑坡防治采用抗震参数研究;三峡库区灾害地质及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范化标准化优化集成研究。

各专题主要研究内容:

(1)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尚未解决的有争议的重大滑坡防治决策

研究奉节新城区大三马山滑坡存在与否及其防治。查明滑坡基本特征、变形破坏迹象、发育条件,分析其主导因素、诱发因素及发展演变规律,评价滑坡的稳定性、危害性和风险性,预测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和评价滑坡体整体或局部复活的危险性及其影响,为工程治理设计提供必需的物理力学参数、水文地质参数和地质图件等成果资料,提出防治对策及处理措施。

(2)水库蓄水运行期间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研究

水库蓄水运行期间库区地质灾害主要有:老崩滑体的复活、新崩滑体的产生、塌岸以及新老崩滑体大规模入江的涌浪灾害。

根据当前技术发展的状况,该专题列为三个研究课题:

?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后重大复活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研究

?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后重大新生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研究

?三峡水库滑坡涌浪计算与预测研究及库区重大危险性滑坡涌浪危害预测评价

其主要研究内容是:

研究三峡库区易发地质灾害的条件环境等,提出形成适合水库蓄水后新生型滑坡空间预测的方法,研究确定三峡水库蓄水后重大新生型滑坡易发点的具体空间位置;根据滑坡边界条件、地质结构、地质环境等情况,结合降雨入渗和水库水位变动及其耦合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建立三峡库区水库型涉水滑坡复活的机理及判据,预测和评价库区水库蓄水后的重大复活型滑坡,编制复活型滑坡预测评价图;系统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滑坡涌浪研究理论和方法,根据三峡水库库岸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河床特征、水库的特征及岩土体强度参数,结合物理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滑坡滑入水库的速度动态变化特征和三峡库区滑坡涌浪典型实例,提出适合于三峡库区滑坡涌浪的分析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滑坡涌浪预测评价系统,利用该系统对三峡库区可能产生巨大涌浪的重大崩塌滑坡的涌浪逐一进行预测评价。

(3)水库运行期间滑坡监测预报急需解决的监测技术研究

三峡库区崩塌滑坡众多,纳入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的崩塌滑坡达三千多处。在库区监测预警中发现,有一些监测技术已形成瓶颈,若不解决,对滑坡预报的准确性,可靠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约束。解决后则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使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和水平产生跨越式进展,

对今后库区地质灾害的成功预警预报,保护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针对三峡库区监测预警所急需解决的诸多监测技术,经国家发改委评审批复,确定对以下四个课题开展研究:

?滑坡深部位移示踪监测系统研制

?滑坡面破裂追踪声发射实时监测预报系统的研制

?基于GPS一机多天线技术和高精度GPS快速解算软件的研制

?三峡库区滑坡变形监测曲线识别分类及其适宜性预报模型及判据研究

针对三峡库区滑坡变形特征和滑坡监测特点,具体目标为:研制能跟踪地下滑带大位移变化的实时监测系统;利用GPS高精度测量技术,研制适合于三峡库区滑坡应急监测的GPS一机多天线远程实时变形监测系统,GQUICKS软件基础上开发基于网络版数据处理软件,实现库区变形监测自动化;研制多通道滑坡滑动面破裂追踪声发射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实现对滑坡变形的空间分布实时监测;针对三峡库区崩塌滑坡综合监测特点,研究建立监测与预报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提出各类监测曲线的解译方法和使用规则;科研成果具有实用性和自主知识产权。

(4)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针对性治理工程技术研究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尤其是治理工程的大规模实施,暴露出一些滑坡勘查技术,治理工程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一些缺陷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急需解决的课题。经批准本专题开展抗滑桩设计计算新方法与新型埋入式抗滑桩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是:

针对三峡库区滑坡治理抗滑工程,统计分析各类支挡结构特点,研究

一种抗滑支挡能力强且经济实用的新型埋入式抗滑桩及其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提高抗滑桩的设计水平,减少工程费用,并为支挡结构相应设计规范的修订及补充提供技术支撑。

(5)近坝库段中强地震带及该带范围内崩塌滑坡防治采用抗震参数研究

对近坝库段的黔江-恩施-巴东中强震带、仙女山-香溪-兴山中强震带进行综合研究,研究上述中强震发生带的范围,确定中强震发生断层的具体位置、强度、复发期,确定中强震发生带的地震烈度及地震动参数的衰减规律,提出该带抗震设计所需的地震烈度值和水平峰值加速度值。

(6)三峡库区灾害地质及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

该专题设有四个课题项目:

?基于SIG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研究;

?地质灾害预测判据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集成化系统技术研究;

?滑坡体雷达(微波)卫星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研究。

其主要研究内容是:

研究高分辨率微波成像雷达和三维成像等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自动识别和变形监测方面的应用技术,提供适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新技术方法;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特点及决策需求,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研发基于SIG的地质灾害防治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和基于数据仓库的地质灾害预报判据挖掘系统,提出基于Web的地质灾害防治MIS系统与GIS系统及应用软件的系统集成方案,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的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多类时空信息的

应用(如查询、显示、决策分析、应急快速响应等)和资源共享的安全,优化和提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决策指挥系统整体性能及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完成系统软件验证。

(7)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范化、标准化、优化集成研究

该专题下设4个课题项目: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理论研究;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法研究;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研究;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科学管理研究。

其主要研究内容是:

统计归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全过程的经验及教训,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急调查、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监测预警、防灾避险、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技术总结和研究问题,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类型的特点和主要措施的功效,剖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防灾避让搬迁、监测预警案例,编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规程、标准、典型案例等,研究集成地质灾害防治理论技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水平,推动我国灾害地质防治技术的发展,为三峡库区正常蓄水后的地质灾害管理、决策、科研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典型范例。

三、课题设置

本项目设置以下七个专题15个课题:

级别编号名称承担单位选择方式

专题

项目

SXKY3—1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尚未解决的有争议的重大滑坡防治决策

课题

项目

SXKY3—1-1 奉节新城区大三马山滑坡存在与否及其防治决策研究公开招标专题

项目

SXKY3—2 水库蓄水运行期间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研究

课题

项目

SXKY3—2-1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后重大复活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研究公开招标课题

项目

SXKY3—2-2 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后重大新生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研究定向委托

课题项目SXKY3—2-3

三峡水库滑坡涌浪计算与预测研究及库区重大危险性滑坡涌浪危

害预测评价

公开招标

专题

项目

SXKY3—3 水库运行期间滑坡监测预报急需解决的监测技术研究

课题

项目

SXKY3—3-1 滑坡深部位移示踪监测系统研制公开招标课题

项目

SXKY3—3-2 滑坡面破裂追踪声发射实时监测预报系统的研制公开招标课题

项目

SXKY3—3-3 基于GPS一机多天线技术和高精度GPS快速解算软件的研制公开招标

课题项目SXKY3—3-4

三峡库区滑坡变形监测曲线识别分类及其适宜性预报模型及判据

研究

公开招标

专题

项目

SXKY3—4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针对性治理工程技术研究

课题

项目

SXKY3—4-1 抗滑桩设计计算新方法与新型埋入式抗滑桩研究公开招标

专题项目SXKY3—5

近坝库段中强地震带及该带范围内崩塌滑坡防治采用抗震参数研

公开招标

专题

项目

SXKY3—6 三峡库区灾害地质及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

项目

SXKY3—6-1 基于SIG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研究公开招标课题

项目

SXKY3—6-2 地质灾害预测判据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公开招标课题

项目

SXKY3—6-3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集成化系统技术研究公开招标

课题项目SXKY3—6-4 滑坡体雷达(微波)卫星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研究

公开招标

专题

项目

SXKY3—7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范化、标准化、优化集成研究定向委托总报告编制立项报告及科研总报告定向委托四、实施期限

本项目总体实施年限为项目启动后13个月完成(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

五、项目经费

本项目经费为国家计划投资,总额为0.372亿元。课题项目购置通用设备、科研基建费由课题项目单位自筹经费。

课题经费开支范围

(1)课题经费是指在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由国拨专项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

(2)课题经费的国拨经费开支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地质勘查及测量测绘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

(3)课题经费预算应符合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研究项目课题预算编报指南要求。

六、申请管理

1.本项目由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具体组织实施。

2.根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遵循“公开申报、专家评审、择优委托”的原则,选择承担单位。

3.申请内容应在指南所设课题项目范围之内,并以课题为单位申请。

七、申报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资产负债率低于60%、无不良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具有地质灾害资质(或与有关课题相应的资质)等级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

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2.申报单位应对某一课题项目整体研究内容进行申报。联合申请单位各方应签订联合申请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研究内容和责任。课题牵头申请单位对联合申请各方的申报资格进行审核。

3.课题承担单位要具有从事相应科研课题的研究基础,包括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较全的研究设施、良好的研究业绩、较强的示范推广能力等必要的实施条件。鼓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事业以“产学研联盟”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

4.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年龄不超过60周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士除外),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无不良科研行为。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每年不少于6个月,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5.所有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

7.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经形式审查,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报书视为无效申请,将不参与专家评审。

八、申报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文件规格: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一式20

份,同时附上电子版。申报书按统一格式编写。

3.课题预算申报书须单独装订,与相关申报材料一并提交。按照《预算编报指南》编制。

4.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

5.相关附件材料包括:

(1)申请函;

(2)申请单位〔人〕资格审查文件;

(3)申请单位承诺函;

(4)申请单位资信证明;

(5)申请单位自筹资金保证书;

(6)联合申请合作协议;

(7)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

(8)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

(9)其他证明材料

(10)申请材料一览表。

6.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须根据《课题申报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课题申报书》及相关的附件可从国土资源和指挥部网站()下载。

7.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单位面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寄达时间以宜昌邮局签收日为准。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责任自负。

寄达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2008年12月1日下午17:00时整。

寄送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云集路2-1号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

挥部邮编:443000

九、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科技管理办法执行。

十、联系人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

徐开祥程温鸣电话:(0717)6464207 6447551

邮箱:chengwenming@https://www.docsj.com/doc/fe1453194.html,

第二章申报课题目标与内容

专题一SXKY3—1

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尚未解决的有争议的重大滑坡防治决策

课题SXKY3—1-1:

奉节新城区大三马山滑坡存在与否及其防治决策研究

1.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奉节新城区大三马山滑坡存在与否及其防治。查明滑坡基本特征、变形破坏迹象、发育条件,分析其主导因素、诱发因素及发展演变规律;以原型调查为基础,通过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等方法,评价滑坡的稳定性、危害性和风险性,预测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和评价滑坡体整体或局部复活的危险性及其影响,提出防治对策及处理措施,为工程治理设计提供必需的物理力学参数、水文地质参数和地质图件等地质资料。

2.主要研究内容

?滑坡区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调查研究

?滑坡体特征(包括边界、规模、结构等)、变形破坏迹象、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各种模拟与计算

?滑坡的危害程度及防治措施研究

3.技术、经济考核指标

?论证奉节新城区大三马山滑坡存在与否的充分依据和明确的结论?预测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和评价滑坡体整体或局部复活的危险性及其影响。

?工程治理设计必需的物理力学参数、水文地质参数和地质图件等成果资料

?防治对策及处理措施

?有关技术指标:工程地质平面图(1:1000)、工程地质剖面图(1:500)、槽探及平硐对关键部位的勘查、现场和室内的试验与测试,获得的试验成果、测试成果、计算成果。

4.预期成果

?奉节新城区三马山滑坡综合研究报告;

?奉节新城区三马山滑坡防治决策论证报告;

?三马山滑坡平面(1:1000)、剖面图(1:500)、平硐与槽探等勘探及试验成果、测试成果;

?滑坡稳定性评价与模拟计算报告;

?发表学术文章2篇以上。

5.国拨控制经费:540万元。

6.完成时间:2009年12月。

专题二SXKY3—2

水库蓄水运行期间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研究

水库蓄水运行期间库区地质灾害主要有:老崩滑体的复活、新崩滑体的产生、塌岸以及新老崩滑体大规模入江的涌浪灾害。

根据当前技术发展的状况,该专题列为三个研究课题:

?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后重大复活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研究

?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后重大新生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研究

?三峡水库滑坡涌浪计算与预测研究及库区重大危险性滑坡涌浪危害预测评价

其主要研究内容是:

研究三峡库区易发地质灾害的环境条件等,提出形成适合水库蓄水后新生型滑坡空间预测的方法,研究确定三峡水库蓄水后重大新生型滑坡易发点的具体空间位置;根据滑坡边界条件、地质结构、地质环境等情况,结合降雨入渗和水库水位变动及其耦合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建立三峡库区水库型涉水滑坡复活的机理及判据,预测和评价库区水库蓄水后的重大复活型滑坡,编制复活型滑坡预测评价图;系统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滑坡涌浪研究理论和方法,根据三峡水库库岸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河床特征、水库的特征及岩土体强度参数,结合物理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滑坡滑入水库的速度动态变化特征和三峡库区滑坡涌浪典型实例,提出适合于三峡库区滑坡涌浪的分析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滑坡涌浪预测评价系统,利用该系统对三峡库区可能产生巨大涌浪的重大崩塌滑坡的涌浪逐一进行预测评价。

国拨控制经费:1170万元。

各课题具体要求如下:

课题SXKY3—2-1:

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后重大复活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研究

1.研究目标

(1)完成重要典型滑坡的野外调查、勘探、试验及监测工作,获得滑坡边界条件、地质结构、地质环境及计算参数等基本资料;

(2)进行降雨入渗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定量计算研究;

(3)进行水库水位变动对库岸涉水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研究;

(4)进行降雨与库水位变动耦合条件下库岸涉水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研究;

(5)建立三峡库区水库型滑坡复活的机理及判据;

(6)编制三峡库区复活型滑坡预测评价图(1/5万)。

2.主要研究内容

?降雨入渗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定量计算研究。根据目前对降雨条件下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定量计算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完善三峡库

区斜坡降雨入渗产流理论及入渗模型,进行降雨入渗分析关键技

术问题研究。

?水库水位变动对库岸涉水滑坡稳定性影响定量计算研究。内容包括:基于滑坡复活机理的滑坡模式研究,库水位波动条件下的不

同类型涉水滑坡地下水浸润线和地下水流渗透压力响应规律研

究,库水位波动条件下的不同类型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变化规律

研究,涉水滑坡稳定性对不同类型控制参数的敏感性研究,基于

涉水滑坡稳定性控制参数随机行为的滑坡稳定性风险评价,涉水

滑坡数据库建立,库水位变动条件下涉水滑坡稳定性计算模型研

究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降雨与库水位耦合条件下库岸涉水典型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研究。

?滑坡复活条件及判据的研究。

?预测评价图的编制。针对库区二千余处涉水滑坡中体积大于100万立方米的重大滑坡逐个进行分析评价,编制1/5万的三峡库区

水库复活型滑坡预测评价图。

3.子课题设置

?子课题1:基于滑坡复活机理的滑坡模型分类研究。

?子课题2:典型滑坡野外调查、勘探、取样、监测及试验研究。?子课题3:降雨及库水位变动耦合条件下水库涉水典型滑坡变形破坏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子课题4:降雨及库水位变动耦合条件下库岸涉水滑坡稳定性计算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子课题5: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复活条件、变形破坏机制、变形破坏规律及空间预测评价综合研究。

4.技术、经济考核指标

?提出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预测方法;

?1/5万的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预测评价图

?典型滑坡的地质勘查与试验及监测成果

?降雨及库水耦合作用下的三峡库区滑坡稳定性三维分析计算成

?三峡库区所有重大复活型滑坡复活条件与判据。

5.预期成果:

?典型滑坡野外调查、勘探、取样、监测及试验研究报告;?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后重大复活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研究报告;?基于滑坡复活机理的滑坡模型分类研究报告;

?降雨及库水位变动耦合条件下水库涉水典型滑坡变形破坏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报告;

?降雨及库水位变动耦合条件下库岸涉水滑坡稳定性计算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报告;其分项报告及计算软件包括:1)降雨入渗

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定量计算研究报告及考虑降雨入渗的斜坡稳

定性计算软件;2)水库涉水滑坡在水位变动条件下稳定性计算

方法综合研究报告及计算软件;3)降雨及库水位变动耦合条件

下水库涉水滑坡稳定性计算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报告,并建立水

库型滑坡稳定性预测的数值仿真模拟新计算软件即降雨及库水

位变动耦合条件下滑坡稳定计算软件和降雨及库水位变动耦合

条件下滑坡应力应变分析软件);

?建立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复活机理及判据;

?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图(1/5万);对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中体积大于100万立方米的大型滑坡(进行工程治理

或规划为工程治理者除外),在现有地质资料条件下进行综合预

测评价,编制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图(1/5万)。?发表学术文章2篇以上。

6.国拨控制经费:490万元;

7.完成时间:2009年12月。

课题SXKY3—2-3:

三峡水库滑坡涌浪计算与预测研究及库区重大危险性滑坡涌浪危害预测评价

1.研究目标

通过对国内外滑坡涌浪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系统分析总结,结合理论分析、物理模拟的手段,根据三峡水库库岸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河床特征、水库的特征及岩土体强度参数对滑坡滑入水库的速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对三峡库区滑坡涌浪典型实例的分析研究,提出适合于三峡库区滑坡涌浪的分析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滑坡涌浪预测评价系统,利用该系统对三峡库区可能产生巨大涌浪的重大崩塌滑坡的涌浪进行预测评价,为保护库区航运安全,保护受涌浪威胁的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主要研究内容

?国内外水库滑坡涌浪灾害实例、特征与机理综合分析研究;

?三峡库区潜在的滑坡涌浪灾害的库岸地质环境与模型研究;

?水库库岸滑坡运动学特征研究;

?滑坡涌浪在水库中的传播研究;

?滑坡涌浪及传播特征的物理模拟研究;

?滑坡涌浪评价预测系统的研究;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崩塌滑坡点(约100个)入江涌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订)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目录 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编制依据 (2) 1.3适用范围 (2) 1.4工作原则 (2) 2. 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3) 2.1应急组织机构 (3) 2.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3) 2.3应急工作组 (6) 3. 预防预警机制 (7)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7) 3.2预警 (8) 3.3预警支持系统 (9) 3.4预警级别及发布 (9) 3.5预警预防行动 (10) 4. 应急响应 (12) 4.1应急响应分级 (12) 4.2应急响应行动 (13) 4.3情况通报 (14) 4.4特别情况处理 (15) 4.5信息共享和处理 (15) 4.6指挥和协调 (16) 4.7应急处置 (17) 4.8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18) 4.9群众安全防护 (18)

4.10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19) 4.11信息发布 (19) 4.12应急结束 (20) 5. 善后工作 (20) 5.1善后处置 (20) 5.2社会救助 (20) 5.3总结分析 (20) 6.应急保障 (21)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21) 6.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21) 6.3技术储备与保障 (23) 7.监督管理 (23) 7.1宣传、培训与演练 (23) 7.2奖励与责任 (24) 7.3监督检查 (24) 8.附则 (24) 8.1名词术语解释 (24) 8.2预案管理与更新 (24) 8.3预案解释部门 (24) 8.4预案实施时间 (24)

三峡库区的博士论文

[1]彭丽.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2]王珂.三峡库区鱼类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相关因子关系分析[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 [3]徐潇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4]梁学战.三峡库区水位升降作用下岸坡破坏机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5]汤罗圣.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稳定性与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6]刘艺梁.三峡库区库岸滑坡涌浪灾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7]张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 [8]罗力.三峡库区滑坡监测GPS统测构网研究及应用[D].武汉大学,2013. [9]鲁群岷.三峡库区重庆段大气与降水组分分析及其时空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3. [10]熊友胜.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水量平衡研究[D].西南大学,2013. [11]付甜.基于CBM-CFS3模型的三峡库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计量[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12]彭令.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13]邵蕾.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14]吴晓.三峡库区重庆东段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5]缪海波.三峡库区侏罗系红层滑坡变形破坏机理与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16]葛晓改.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凋落物分解及对土壤碳库动态的影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17]吴磊.三峡库区典型区域氮、磷和农药非点源污染物随水文过程的迁移转化及其归趋研究 [D].重庆大学,2012. [18]王晓青.三峡库区澎溪河(小江)富营养化及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2. [19]郑志明.三峡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0]张文春.基于支持向量机—可拓学的三峡库区丰都县水库塌岸预测研究[D].吉林大

44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程序

目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组织机构 (3) 职责 (3) 4 相关文件 (8) 5 工作程序 (5) 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5)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5)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6) 应急资源 (7) 人力资源保障 (7) 物资保障 (7) 医疗卫生保障 (7) 交通运输保障 (7) 治安维护保障 (8) 信息和通信保障 (8) 经费保障 (8) 6记录 (8)

1 目的 为提高公司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公司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促进公司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各部门可能存在的暴雨、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各子公司可参照执行。 3术语和定义 无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 公司设立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司总裁任总指挥,安全分管副总裁任副总指挥,公司党、团、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各部门、子公司第一责任人和分管安全领导为指挥部成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办公室和6个专项行动组,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公司综合部,综合部总经理任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任办公室副主任。 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宣布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领导、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承担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制定应急工作有关制度和措施,指导各部门、子公司专项应急预案与公司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协调与衔接,指挥协调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开展培训与演练。 疏散引导组职责 负责引导公司员工迅速有序地逃离灾害现场和危险区域,到达安全地点。同时积极做好受灾人员的安抚工作,协助各单位清点人数,向指挥部报告人员疏散情况。 应急行动组职责 负责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快速进入现场,及时消除安全风险,控制灾害影响扩大。医疗救护组职责 负责自然灾害现场的伤员抢救与护理,必要时组织救护车辆紧急将伤员送医院救治。 信息联络组职责 负责收集应急工作相关信息并通报给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将上级指令准确、及时地传达给各相关单位,确保整体行动协调一致。 条件保障组职责 负责在自然灾害处理过程中为其他各专项行动组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和技术支持,保障全过程的顺利实施。 志愿消防队职责 负责抢救公司重要的物资设备,以及在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合公安消防队进行灭火作业。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胡经国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指示 在2002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全面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继续做好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01年7月16~18日,国务院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了三峡工程移民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朱镕基明确指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三峡工程整体和全局、关系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子孙后代的大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要快调查、快规划、快立项、快审批、快实施。”“距2003年6月第一期蓄水只有19个月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刻不容缓哪!” 二、库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三峡库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从2000年起,国土资源部组织进行了库区20个县(区、市)1∶5万地质调查工作。进一步查明了库区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滑坡灾害的基本情况。到目前(2002年10月)为止,已经查出三峡库区两岸存在崩塌、滑坡2490处。此外,还有大小泥石流沟47条。 现已查明,在三峡库区5300多公里库岸线上,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库岸总长度约为440公里;需要实施工程防护的库岸总长度约为139公里。 1982年以来,库区两岸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70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的有40余处。 三峡库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原因,主要有: 1、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容量有限。就地质灾害而言,三峡库区可以说是“先天不足”。 2、降水充沛,暴雨、洪水频繁,更加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浅谈三峡库区码头管理

浅谈三峡库区码头管理 宜昌巴东海事处彭锦辉 【摘要】三峡成库后,三峡库区航道变深,通航环境、航道条件明显改善,港口码头作为货物装卸、乘客上下不可缺少的中转站,大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渐渐成为了港口管理的重点,码头管理刻不容缓。 【关键词】库区码头管理 2008年11月5日三峡库区首次试验性蓄水至172.5米,2009年9月15日又即将开始175米历史性蓄水,三峡大坝至重庆港660千米将成为深水航道。万吨级船队可从宜昌至重庆,三峡库区船舶航行更安全。三峡库区港口随着水位的抬升,呈现一片繁荣景色,码头依港口而建,更加成为港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三峡库区码头管理现状 (一)码头的定义 1、法律法规未定义:笔者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未见确切的“码头”定义。 2、互联网有定义:在互联网上百度百科中,笔者查得“码头定义为海边、江河边专供乘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建筑物”。 3、《新华字典》有定义:在《新华字典(第10版)》中,笔者查找“码”字,查得“码头定义为水边专供停船的地方”。 4、笔者定义:笔者认为无论是互联网上还是《新华字典》中码头定义都还不够全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码头已经成为

了船岸之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码头不仅仅是供乘客上下、货物装卸,还具备船舶修造、船上油料补给、船上物资补给、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等等功能。 所以笔者将码头定义为“设臵在海边、江河边供乘客上下、货物装卸及船舶修造、辅助补给可供停靠船舶的建筑物或坡岸,包括供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的趸船及水上设施。” (二)三峡库区码头的种类 1、从码头的功能看,码头分为: (1)客运码头:主要是普通客船、旅游客船、客货船、高速客船、客渡船停靠,供乘客上下及少许货物装卸。如普通客运码头、旅游码头、高速客船码头。 (2)滚装运输码头:主要是汽渡船、滚装船停靠,供汽车上下。如汽渡码头、滚装船码头。 (3)货运码头:主要是货船(包括危险品船舶、集装箱船舶)停靠,供货物(包括危险品、集装箱)装卸。如普通货运码头、危险品码头、集装箱码头。 (4)其他码头:主要是针对船舶修造、油料补给、物资补给及工作管理等辅助需要而设臵的,如船舶修造码头、水上加油站码头、淡水补给码头、海事专用码头、公安专用码头、航道专用码头。 2、从码头的结构看,码头分为: (1)自然坡岸码头:主要供船舶抵坡岸停靠,一般为斜坡式,岸上设臵有系缆桩。如简易的货运码头。 (2)专用趸船码头:设臵有浮式趸船或浮吊趸船与岸连接。如浮吊装卸货物码头、大型客运码头、危险品码头。 (3)水泥斜坡码头:坡岸为水泥引道,比较平整,主要

常见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

常见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 一、常见自然灾害 灾害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据此可把灾害划分为自然灾害、社会灾害、天文灾害等类型。天文型灾害的损伤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自然型灾害主要包括:洪水,龙卷风,雷电,地震等。社会型灾害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火灾。 1、地震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地壳的现代活动而产生。我国为世界上地震最严重的地区,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部位,地壳现代活动剧烈有关。 2、暴雨 南方气候潮湿多雨,梅雨季节雨量尤甚,暴雨影响人们的出行、活动等。大量的雨水易引起积水,导致水灾等。 3、雷击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雨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响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二、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一)地震灾害 1、如果地震时正在室内活动,应该迅速采取就地避险措施。若在教学楼中,可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也可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躲避。若在宿舍楼中,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的楼道、开间小的房间暂避一时。此时,应用双手护住头部以减缓坠物的冲击作用。决不可乱跑或跳楼,待主震过后,有秩序地、迅速地撤离和疏散。 2、如果地震时正在户外活动,则应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电网、电线、煤气管线等。 (二)暴雨 1、平时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及暴雨时积水成灾。 2、充电器、电器插座等应放离地面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触电伤人。 3、尽量不要外出,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及坑、洞。(三)雷击 1、尽量躲入建筑物内,室内门窗要关好。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器及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带电设备。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从事水上运动,远离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 6、切勿站立在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高尔夫球杆扛在肩上。 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关于三峡库区问题的思考

区域经济 关于三峡库区生态补偿问题的思考 付琴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重庆 401147 摘要: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发挥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现就对加快转变 库区发展方式,建立库区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浅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生态补偿;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机制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0)06-0207-02 随着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三峡水库淹没区移民就地后靠安置,给三峡库区生态带来影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问题将成为“后三峡时代”移民搬迁后续建设的重大课题。现就对加快转变库区发展方式,建立库区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浅谈点认识和思考。 一、在三峡库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1.生态补偿的概念 生态补偿是依靠政府,通过行政、法律、财政、市场等多种手段,让生态保护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是生态保护者受益,以消除生态环境中的外部性,解决生态环境这一特殊公共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只享用权利不承担义务、只利用不保护、只顾着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保护成本大损害成本小等等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同时激励人们重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促使人们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至。 2.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制定的生态受益方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方支付相应费用的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恢复、保护其生态功能和价值,其机制应当包括对生态环境损失给予补偿、恢复、综合治理,以及对因环境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社会组织、居民进行资金、技术和实物上的补偿等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培育生态保护地区的造血功能,不断提高生态保护区域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建立库区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库区生态补偿机制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三峡库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它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推进的重点开发区,是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更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和全国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三峡工程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建设三峡工程是我国实施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建设长江流域经济带,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还从整体上提高了国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了国家综合实力,激发了华夏儿女建设国家的信心。17年来实施开发性移民,库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搬迁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投资环境,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水库蓄水后,使库区7.9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大量良田沃土被淹,就地后靠安置移民生存空间减少,外迁人口有限,生活压力加大,不得不靠开荒垦殖来养家糊口。库区境内山地占幅员面积的88%,土地贫瘠,滑坡、泥石流多,石漠化趋势突出。近年来,后靠移民对库区周边山体的过度耕伐,破坏了库区生态环境,影响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库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大江大河上建坝的成败关键在移民,国内外这方面的教训不胜枚举。三峡工程建设本来就体现了以人为本,自始自终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让移民从工程建设及运行中获益。目前,三峡水库已蓄水至175米高,即将全面投产运行,发电经济效益正逐步显现;然而,三峡库区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房屋被拆、耕地被淹、厂矿关闭、生态破坏,尽管国家对淹没线下移民房屋耕地等进行了补偿,毕竟被淹土地是无法复制的,脐橙、蔬菜等支柱农业产业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就地后靠移民收入普遍下降,生活有每况愈下的趋势。在移民大搬迁中,大量移民失去淹没线以下的良田沃土,移民就地后靠安置加重了库区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压力,人地矛盾加剧。要让三峡工程利益更多的惠及库区及移民,有效改善和恢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系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势在必行。从三峡电站发电收益中提取资金,用于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后续项目建设,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符合三峡电站及其水库运行需要,也符合“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治理”的开发建设原则;更能够体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 二、库区生态补偿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居民享有均等的发展权利和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如果以生态保护或其他名义取消、限制这种权利,就必须对这一地区的居民进行合适的补偿,否则,对于这些地区的居民是不公平的。而目前,国家缺乏完善有效的生态效益机制,对于我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指导思想上面临“两难”抉择,责任和权利不相对等 三峡库区具有保护自身和国家生态安全和在经济欠发达的基础上缩小与发达差距的二重性,一方面有着强烈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还需要承担资深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但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承担既保护环境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压力大,困难多。 2.生态管理职责交叉,资金使用不到位,生态保护效率低 生态安全保护是巨大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从现实状况看,部门住到的政策涉及导致责任主题不明确,生态保护效率低,生态保护区居民受益少。 3.补偿标准“一刀切”,执行中存在不均衡和不公平 “一刀切”政策设计,导致政策实施脱离实际。在退耕还林补偿中,我国仅就南北划分两个标准,地处西部的库区得到的补偿标准较低。 4.以项目工程的补偿方式导致生态政策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生态保护缺乏可持续性 5.生态补偿政策制定过程缺乏广泛的公众参与 生态补偿政策的目的是调节生态安全保护者的经济利益。然而,

如何预防地质灾害

如何预防地质灾害 摘要地质灾害预防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受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地质灾害预防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阻碍正常经济建设、危害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其危害性已日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那么,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呢? 一、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二、地质灾害预防的重要性 我国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其中大多数都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好这项工作人命关天、意义重大,因此切实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具有十分

如何面对自然灾害总结如何面对自然灾害

如何面对自然灾害总结如何面对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灾害。那么,你知道如何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自救吗?以下就是的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以供参考。 1.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预报、洪水信息,选择好最佳撤离线路和目的地,及时转移避难。 2.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手机、足够的饮用水和食物及常用药品,搜集木盘、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在急需时加工成救生装置。 3.下大暴雨时,不要在河道及沟谷、洼地中行走或停留;不要在路边缘或打着漩涡的路上行走;不要沿山洪暴发的行洪道方向跑。 4.洪水袭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等地转移,或爬上屋顶、大树、高墙暂避,并向当地政府报告。 5.如洪水将要上涨到暂避地方,要利用准备好的器材或迅速找一些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6.万一被卷入洪水中,要保持镇定,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1.居住在地区灾害隐患点周边的群众,在暴雨天要及时观察周围山体是否发生松动,检查房屋是否存在裂缝,主动转移避难。 2.发生山体滑坡时,要尽快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 3.当无法继续逃离时,要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4.遇到山体崩塌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5.不要再闯入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的财物。 1.应尽快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 2.不要沿着沟向上或向下跑,逃生时要抛弃重物。 3.不要停留在低洼处,也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躲避。

1.一旦发生地震,要保持冷静,不要在慌乱中从窗户、阳台上跳楼。 2.如在室内,赶快就近蹲、坐或趴在相对安全的地方,如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内墙墙根、墙角处,也可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储藏室去;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并用软垫、脸盆等保护好头部、眼睛,掩住口、鼻,待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睡觉来不及躲避者,切勿仰卧,侧过身来也能争得生存的机会。 3.如在户外,应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应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特别是要避开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4.如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要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身上特别是腹部以上的物体,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案

教学目标 1. 具有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意识。 2. 初步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及其危害;知道如何预防自然灾害、 害来临时保护措施。 3. 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及其危害;知道如何预防自然 教学难点:形成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视频导入 1. 播放自然灾害的视频,生认真观看。 师:自然灾害,大家都有所了解。同学们,你们知道自然灾害有哪些?有 危害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 2. 板书课题:应对自然灾害 二、 讲授新课。 活动一: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一)读图,查找灾害分布情况。 1. 读“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图 2. 查找,说一说: 5. 应对自然灾害 灾害 什么

从图中我看到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从图中我看到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从图中我看到…… 3. 说说:你的家乡经历过哪些自然灾害? (二)说一说,议一议。 1. 说说:你的家乡经受了哪些自然灾害? 2. 议一议,交流:这些灾害造成了什么危害? (三)读图感悟。 1. 读p37 的统计图。 2.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3. 从阅读中你感悟到什么? (四)阅读感悟,说一说。 1. 生阅读教材P40 “阅读角〃:常见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 2. 说说,交流: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监测预警系统?当你接触到这些预息时,你 警信和家人是如何做的? 3. 读p41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我国采取了哪些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五)小调查。 1. 调查:我们去调查一下,将了解到的预防灾害的技术,发明记录下来。 2. 交流:在全班开展一次交流活动。 3. 阅读p41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37 条。 4. 谈感受。

浅析三峡库区经济格局与发展

浅析三峡库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学生姓名:谭喆 学号: 2011812031 专业:经济学 班级: 2011级经济学一班 2012年11月24日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绪论 (2) 1.1 导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论文研究的目的 (2) 1.1.2论文研究的意义 (2) 1.2 论文的理论基础 (3) 第2章三峡库区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 (4) 2.1 三峡库区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4) 2.1.1地理环境 (4) 2.1.2经济状况 (4) 第3章三峡库区经济规划和产业结构 (5) 3.1 三峡库区的城镇化 (5) 3.2 三峡库区的产业结构 (6) 第4章三峡库区的发展建议 (7) 第5章结语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库区经济是一种小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因此也就具备了区域经济所具有的一般特点,有着与一般区域经济相似的发展特征。以三峡库区为例,依据比较详实的资料,从其经济规划、城镇化、产业结构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特征和问题,旨在进一步整合库区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整体经济实力,为库区制定具针对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参考。到目前为止,三峡库区的经济已经得到较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成绩斐然。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在扩大,产业结构层次低、效益低、外贸投资环境差的问题仍然突出,与此同时带来的生态威胁也十分严重。因此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进行客观评估是很必要的。 关键词:三峡库区城镇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和《X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X政〔X〕8号),结合我区地质灾害实际情况,特制定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地灾防治方案》)。具体如下: 一、重要意义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区地处X南拗陷带,属于侵蚀、剥蚀中低山丘陵地貌,沟谷切割强烈,地形变化较大,中心城区岩溶发育;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大且集中;辖区矿产丰富,矿业开发、工程建设以及农村居民削坡建房等人为工程活动十分活跃,地质灾害呈现易发、多发等特点。为此,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组织、科学防治,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别是要针对近年来,中心城市老城区靠山边坡居民点地灾险情有大幅度上升的实际,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 二、X年地质灾害态势预测 (一)气象预测

根据市气象局气候趋势专项预测:X年X区平均气温正常略高,总雨量略偏少。雨季降水偏多且相对集中,局部可能出现洪涝和地质灾害;可能有2~3个台风对我区有较明显影响,台风影响带来的强降水可能造成山体滑坡、道路塌方等次生灾害。 (二)气温 1.春季(3~4月):预计春季气温偏高,其中3月正常、4月偏高。 2.雨季(5~6月):预计雨季平均气温接近正常,其中5月和6月均属正常。 3.夏季(7~9月):预计夏季平均气温正常略高,其中,7月偏高、8月正常、9月正常略高;高温日数和高温强度接近常年,极端最高气温37.0~39.0℃、≥35℃高温日数15~25天。 4.秋季(10~11月):预计秋季平均气温正常略高,其中10月略高,11月正常。 (三)降水 1.春季(3~4月):预计春季降水略偏少,总降水量350~420毫米,月份分布大致是:3月接近正常、4月略偏少。 2.雨季(5~6月):预计雨季于5月上旬初期开始(正常)、于6月下旬中期结束(正常),雨季总降水量520~620毫米,属正常略多,月份分布大致是:5月正常略多、6月偏多。 3.夏季(7~9月):预计夏季降水偏少,总降水量420~500毫米,月份分布大致是:7月接近正常、8月偏多、9月偏少。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及我国的应对措施探讨本文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摘要提出了我国应对金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建议和总结了引起气候变化的成因,的科学背景,对策。对策成因:气候变化关键词引言 0 气候变化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问题,而日渐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全这一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社会活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国际社会加快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进《公,世纪21动,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入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履行的步伐。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以及气候变化问题谈判进如何认在这样一个新的政治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承担减限排的潜在压力,程的加快,识我国面临的形势,从而提出应对策略,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气候变化的现状 1 再次确认了全球气候变(2007)次评估报告4第(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称,目74.0年前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已经升高了100年止,与2005化事实: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过万年中任何一段时期都高,1前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比过去月,全球地表温度更是打4~1年2007%。35万年中任何时候都高,比工业革命前高65去℃。因为人为加剧的温室效应,1年以来的所有记录,平均气温比往年上升了1880破了自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近年来,世界风暴、洪水和干旱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

异常的暴雨、降雪和严酷的热浪等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频现。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8"C.0~5.0势基本一致: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增暖速率为每1.1年变暖尤其明显,地表气温年均升高50平均值,近℃,22.0年50突出体现在冬季增温、连续出现全国性暖冬和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二是近而区域降水变化波动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都呈下降趋势,年来中国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毫米。9.2年减少10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20---40年减少10区降水量平均每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毫米,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50毫米。三是近60~20年增加10增加,平均每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面积扩大,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5.2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50加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四是近毫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海岸带的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灾害更明显。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有加速趋势。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中国21快速退缩,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气候变化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如不能有效应对,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经济发展也将受粮食安全等危机,人类健康、人类社会将面临水资源短缺、复的影响,年来的50次评

自然灾害应对常识

自然灾害应对常识 地震灾害与应对常识 由于地球及地壳的不断运动,产生巨大的力,导致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就形成了地震。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地震除了能直接引起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气蔓延、瘟疫等次生灾害。 1、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1)在家中的应对措施。选择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如果是平房,可逃出房外,向外逃离时最好用被子、枕头、安全帽护住头部。室内较安全的地方有: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狭小空间和承重墙的墙角(注意避开外墙)。 (2)在学校的应对措施。听从老师的安排,室内学生不撤出,室外学生不要回教室,就近“蹲下,掩护,抓牢”。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 (3)在工作间的应对措施。迅速关掉电源、气源,就近“蹲下,掩护,抓牢”。注意避开空调、电扇、吊灯。如果在高层则不要下楼。 (4)在电影院、体育馆和商场的应对措施。不要拥向出口,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空调等悬挂物,以及商店中玻璃门窗、橱窗、高大的摆放重物的货架。就近“蹲下,掩护,抓牢”。地震后听从指挥,有秩序地撤离。 (5)在车内的应对措施 驾车应远离立交桥、髙楼,应到开阔地,停车时要注意与前车保持车距。 乘客应抓牢扶手以避免摔倒尽量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不要跳车,等地震过后再下车。 (6)在开阔地的应对措施 ?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 ?避免与家人走失。 ?照顾好老人和儿童。 2、地震中的标准求生姿势 ?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 ?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住口鼻,另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的 物品。 ?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 姿势:头尽量向胸部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以保护头部和颈部。 3、地震中应做到 (1)不要惊慌,伏而待定。 (2)不要站在窗户边或阳台上。 (3)不要跳楼、跳车或破窗而出。如果在平房,地震时,当门变形打不开时,“破窗而出”则是可以的。 (4)不要乘坐电梯。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一、自然灾害概述 凡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产生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潮等;将以人类影响为主要原因产生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 若以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划分(不包括人为原因),自然灾害大致可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天文灾害。 避免自然灾害,减少损失,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是学。要学习有关各种灾害及避险知识。 二是备。做好个人、家庭物资准备,必备十项防灾器材包括:清洁水、食品、常用医药、雨伞、手电筒、御寒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收音机、手机、绳索、适量现金。尤其要增强防灾心理素质,面对灾害,不必过于紧张、惊慌、恐惧,要乐观,尽量放松自己,更不要对外来救援失去信心。还有,灾前要选好避灾的安全场所。 三是听。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公交车天气警报显示、手机短信等,及时收听(收看)各级气象部门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可听信谣传。 四是察。密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现象,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提供对策措施。 五是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发生灾害的电、煤气、水等灾源。 六是抗。灾害一旦发生,要有大无畏精神,号召大家,进行避险抗灾。 七是救。利用已经学过的一些救助知识,组织自救和互救,比如在大水、大火中逃生的自救和互救;利用准备的药品,对受伤生病者进行及时抢救;还要注意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八是保。除了个人保护外,还应利用社会防灾保险,以减少个人经济损失。 二、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幼儿的教育内容重点 (略) (二)小学 1~3 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 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该学段学生在“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教育中,重点内容为: ●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浅论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论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 2005地理科学班赵树义 指导教师张军 [摘要]三峡库区地形条件、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三峡大坝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地质、地貌环境脆弱的平衡状态。通过对三峡库区的研究,阐述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危害,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使三峡水库在对我国发挥防洪和经济等效益的同时,减少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做到三峡工程及其库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对策;可持续发展 一、库区自然环境概况 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下段,包括宜昌、万县、涪陵、黔江4个地区所辖的5个市25个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水热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夏热冬暖。本区地质构成复杂,主要由川东隆起褶皱带、大巴山褶皱带和川鄂湘黔褶皱带构成,属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抬升区。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山峰林立,河流深切,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中。库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土地肥沃,年均温13~18.5℃,年降水1010~1385mm,且降水集中,4~10月份的降水量在宜昌等地占全年降水量的85%,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年均日降水量不小于50mm的暴雨日数为2~3天,年均蒸发量为1300~1700mm。 据近期土壤普查资料,库区土地总面积84102.4km2,耕地1.256万km2,该区人口密度达220人/km2,土地被过度开发利用。由于本区未受第四纪冰川侵袭,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据调查有2859种,且多属珍稀种属,天然植被受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仅少数陡坡沟谷中有少量存在。在低山丘陵、沿江河谷大量存在的是近几十年人工营造的以马尾松、柏木、杉木、栎类为主,中山以华山松、日本落叶松为主的人工群落。该区经济林植被十分发达,以柑桔、、甜柚、油桐、、茶叶、杜仲、黄蘖、厚朴、板栗、猕猴桃、五倍子等为主要林特产品。 二、库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危害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三峡库区又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水土流失面积达5.1万km2,每年流失的泥沙总量达1.4亿吨,占长江上游泥沙的26%,目前虽然不比西北黄土高原严重,但潜在的石质化威胁则非常大。以水土流失严重的云阳县为例,全区土地面积3649km2,水土流失面积占67.4%,泥沙流失量209.10万吨/年。据观测,土层厚度15~20cm、坡度20°的坡耕地泥沙流失量165.9吨/年。三峡库区大于15°的坡耕地约占耕地面积的56.7%,其中,坡耕地中大部分无灌溉条件,库区泥沙主要来源于坡耕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三峡库区的主要产沙源。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三峡库区居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使土壤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的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是: 1、土层瘠薄,地力衰退,土地生产力下降 紫色土坡耕地是库区水土流失的策源地,41.6%的泥沙来自坡耕地,土壤被水侵蚀后,侵蚀量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空间评价预警研究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空间评价预警研究 刘传正李铁锋温铭生王晓朋杨冰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 100081) [摘要] 通过全面野外调查,填表登录了三峡库区(19县(区),54175km2)地质灾害点5706处。采用数字化地形底图,通过编制三峡库区工程地质图层,建立了基于MapGIS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和分层图形库。在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分布与的统计关系基础上,筛选提取了地质灾害空间评价预警研究的发育因子(响应因子)、基础因子、诱发因子和易损因子体系。创建了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AMFP)。采用网格剖分整个区域,分别计算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简称“四度”)分布,采用图斑合并方法分别编制了相应的“四度”区划图。根据“四度”区划结果分别提出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区划和地质环境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MapGIS “发育度” “潜势度”“危险度” “危害度” 1 概述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综合调查项目工作范围位于东经106°~111°,北纬29°~31°21′,行政区划跨越重庆市和湖北省的19县(区),包括湖北省的宜昌、兴山、秭归和巴东4县,重庆市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涪陵、武隆、长寿、渝北、巴南和重庆主城区等15县(区),总面积约54175km2(图1)。 1.1 工作基础 三峡工程建设前的地质工作主要围绕三峡坝区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开展,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工作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移民工程建设遭遇地质灾害严重困扰才逐步受到重视。三峡库区重要的代表性地质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50-70年代,以中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为主,对三峡库区基础地质研究较为详细。 (2)20世纪80年代,结合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计划,先后开展了三峡工程库岸稳定性研究、重大崩塌滑坡监测预报及减灾对策研究、三峡工程前期论证阶段环境工程地质调查、长江三峡工程库岸调查与稳定性预测、长江三峡工程库岸典型和大型崩塌滑坡形成条件、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等。 (3)20世纪90年代,重点开展了城镇移民选址的地质论证、地质勘查与评价工作。如拟迁城市新址地质论证、三峡工程库岸稳态评价预测、长江三峡工程水库移民与开发环境地质研究、1:50万以地质灾害调查为主的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和移民城市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等。 1.2 工作思路 依据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研究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全面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地质环境条件组合、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和可能的危害性。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数据和图形的实时查询或更新,实现GIS技术与数学模型耦合的空间评价预警递进分析[1]。 在19县(区)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上,研制完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数据库、图形库),根据地质灾害分布与地质环境的相关性分析,建立地质灾害评价预测的因子体系(基础因子、回应因子、诱发因子和易损因子),进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空间“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计算与区

重庆三峡库区概况

重庆三峡库区概况

————————————————————————————————作者:————————————————————————————————日期: 2

第二章重庆市三峡库区概况 第一节自然条件 一、生态地理位置 重庆市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下段,东起巫山县、西至江津市、南起武隆县、北至开县,地理范围在北纬28°28′~31°44′、东经105°49′~110°12′之间。东南、东北与鄂西交界,西南与川黔接壤,西北与川陕相邻,是长江上游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三峡库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其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对于投资庞大的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三峡库区重庆段覆盖了大部分三峡库区范围,其面积约占整个三峡库区面积的85.6%,由此则凸现出其重要的生态地理位置。 二、地质概况 重庆三峡库区地处大巴山断褶带、川东褶皱带和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 3 / 50

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处,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区域地表起伏,地形破碎。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扬子准地台,仅巫溪北东面小片地方属秦岭地槽褶皱系。就构造特征,大巴山断褶带构造线由北西向向东转为东西向,并向南突出形成弧形构造体系;东南部的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构造线由近南北向,向北逐渐变为北东,构造和岩性控制着地貌发育,地形倒置明显;库区中西部的川东褶皱带构造线表现为北北-北东向梳状褶皱,地质构造制约着地貌发育,背斜形成狭长高峻山岭,向斜则成宽缓的丘陵,成为典型的平行岭谷区(图2.2)。区内主要经历过前震旦纪晋宁运动、侏罗纪末燕山运动和老第三纪末喜山运动等三次构造运动,地层岩性跨度很大,从震旦系至第四系之间除少部分缺失外均有分布,岩性组合为泥灰岩、泥质页岩、泥质粉沙岩、碳酸盐岩及部分煤层和粘土层。岩性成分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粘土岩及含煤砂页岩等,有的产状陡倾,有的则平缓近于水平。这些不同的地质条件加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整个库区环境地质问题突出。重庆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侏罗系砂泥岩互层中的泥岩层;三叠系须家河组的页岩夹煤层;巴东组泥灰岩、砂岩夹泥岩;二叠系炭质页岩夹煤层;志留系页岩等,抗蚀强度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泥化。不仅水力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易引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重庆三峡库区东部地区地层岩性以古生代、中生代碳酸盐类地层为主,地表、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不仅地表缺水,而且土层瘠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 / 5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