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明,基因调控和决定着一切。这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俗语提供了科学解释。但是,此话只是说明了生命遗传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没有体现出来。而在人们尚未认识基因的时候,中国文化早就做了说明:龙生九种,种种各别。

爱因斯坦的后代不聪明

国外曾用诺贝尔奖得主精子进行孕育后代的实验,其根据是对优势基因的认可和利用。美国人搞了一个复制天才的实验。为了保密,这个计划只限于有限的一些人知道,但由于结果并不美妙,人们才知道了这一试验。80年代末,美国一个遗传学小组找到了一位愿意做试验的男性物理学家(已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一位女性音乐家,通过人工生殖技术结合他们的精子和卵子,形成一个受精卵,再植入女音乐家的腹内孕育。十月怀胎后产下一名男孩。

孩子得到了精心的哺育和照料。从早期教育到学前教育,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这名孩子甚至得到了比同龄孩子更多的照顾和开小灶。然而直到小学毕业,这名孩子也没有表现出让人感到有一丝一毫天才的地方,学习成绩一般,性格也一般,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对音乐比较感兴趣。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这名孩子并非是人们想像中的音乐天才。

另一个故事则更有说服力。根椐1987年出版的爱因斯坦书信和手稿,科学天才、诺贝尔奖得主爱因斯坦在读大学时曾与一名塞尔维亚裔女同学马里奇坠入情网,后来同居。不久,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马里奇产下了一名女儿。两人高兴万分,把他们的孩子取名为利泽尔。然而愉快的日子没有过多久,医生就告诉爱因斯坦和马里奇,他们的孩子可能有严重问题,如果不是严重弱智,就是先天愚型(即唐氏综合征)。

果然,爱因斯坦和马里奇观察到了孩子的严重智力问题。孩子都6个月了,还不会笑,连微笑都不会。而正常孩子是两个月就会微笑,4个月就会大笑。还有孩子哭声小,受刺激后也不会马上就哭,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利泽尔出现了先天愚型孩子特有的面部特征,两眼之间距离过大,两眼外侧上斜,口半张,不断地流口水,鼻梁低等。爱因斯坦和马里奇心情沉痛,而马里奇则终日以泪洗面。她觉得她和爱因斯坦显然没有办法处理这个痴呆孩子,但是母爱又不允许她随便就放弃孩子。

爱因斯坦是一名大男子主义者,而且这一女儿又是他们的非婚生孩子,因而爱因斯坦没有过多照管孩子。迫于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母亲马里奇将孩子交给自己在塞尔维亚老家的父母照顾。当然马里奇将孩子交给父母照看还有一个难以言说的原因,孩子是一名痴呆儿。尽管当时爱因斯坦还未成名,但爱因斯坦和马里

奇两人都是大学生,按流行的说法,他们也算是高智商的人,如果让人知道他们这样高智商的人还生下痴呆儿,也是一件很难堪的事。

基因的奥秘

为什么一位举世公认的天才和一位并不笨的母亲会生下一名弱智孩子?谁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后来利泽尔在21个月时患猩红热死去,因此也没有人再提这段往事了。

英国的理查德·罗伯茨和美国的菲利普·夏普因为发现断裂基因而获199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基因中的遗传信息是以不连续的方式排列的。在生物的一些基因的不对等交换中,染色体并不完全对齐进行同源染色体的互换,而是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的互换,而且通过尚未明确的DNA重组过程,进行比较完全彻底的DNA重排。而断裂基因的来源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多数为同样或相似的祖先基因的独立重复,二是通过外显子的随机组合而装配起来。

这提示,精子与卵子结合时并不是将所有好的基因都复制下来,而且好的基因片断也不一定能表达出来并传递给后代,无论是名人的精子还是普通人的精子概莫能外。换句话说,有性生殖的基因遗传不仅受时间、环境的影响,而且取决于男女双方复杂而庞大的基因组的随机组配。后代只能随机获得父母的部分基因而不是全部基因,而且这种获得有时是随意的不稳定的,基因的某些节段、某些信息极有可能自由随机地移动组合,即所谓的“断裂基因”,这样每个个体的遗传是不会一样的,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后代也不一定能全部继承父辈的全部优秀基因,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会有极大的差异甚至迥然不同,也才会有龙生九种,种种各别。

此外,即使后代都全部继承了上一代的全部优秀基因,在后天的环境中能否全部体现出来并转化成才能和创造力,也是一个未知数,因为人和生物个体的成长环境对他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在1995年进行了“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重大课题研究,想要通过研究弄清青少年成才的因素和主要因素有那些。尽管该调查并不是主要研究遗传与成才的关系,但这项研究结果却从某种侧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遗传在某些方面是靠不住的。

后天环境更重要

这个研究调查了400人,全部是杰出青年。杰出青年的定义是:近几年以来省级以上的模范人物或在某专业领域内贡献突出被社会公认者,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他们是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岗位能手、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获得者等。这项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人才的家庭和遗传情况,真正从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而成的人才只占

极少比例。

首先是这些人才的父母的文化程度都较低。对杰出青年父亲文化程度的调查表明,不识字占9%,小学文化程度占38%,初中占21%,高中、中专占13%,大专大学以上占19%。如果以大专划线,绝大多数人的父亲(81%)只有初等文化,甚至几近一半是文盲和小学文化(47%)。这说明文化和智力这样的遗传因素在这些杰出青年成长和成才的过程中并不是主要的因素,而是次要的,只占极少的比例。

从杰出青年的母亲的文化程度来看,不识字占40%,小学占30%,初中占10%,高中、中专占12%,大专、大学以上占8%。如果也以大专划线,绝大部分人(92%)不具备智力和文化的遗传优势。而且文盲与小学程度相加,杰出青年的母亲达70%,这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但这样的家庭却培养出了人才。这个结果再次弱化了遗传的作用。

但是这项调查的结果与国外的同类研究有较大差别。国外的调查表明,如果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文化程度高,对孩子的学习和品德具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而且作用较大,一般这样家庭的孩子都学习成绩好,性格的社会认同高,有礼貌,品德好等等。

尽管这些杰出青年的父母文化程度低,自身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是他们内心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不满意自己的社会地位,希望通过子女受教育来摆脱父辈的命运,因此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更为关心并舍得投资。而且这些家长虽然文化程度低,但他们的人格因素较好,尤其是诚实、进取、勤奋、吃苦耐劳的品质对子女的影响较大,使下一代在性格和人格因素上终生受用。从这些结果和解释来看,遗传也是起作用的,比如父母的性格和优良的品质对孩子的遗传,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后天环境中受到的教育和熏陶。显然这些杰出青年的成长环境是最重要的,而并非智力遗传因素。

再从这400名杰出青年的父母职业来看父母的影响。这些杰出青年的父亲的职业如下:农民占28%,工人占26%,机关干部占18%,知识分子占18%……杰出青年的母亲的职业为:农民占37%,家庭妇女(无业)占22%,工人占17%,机关干部占8%,知识分子占12%。这些情况说明,杰出青年的父母大部分是普通劳动者(工人、农民)甚至无业,这与他们的文化程度的较低下是一致的。但这也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孩子成为杰出人才,说明遗传的作用并非主要的,而是后天的环境起主要作用。

父母职业对孩子影响的结果尽管与国外的调查有所不同(国外的结果是父母职业影响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心智发展,父母的职业类别越高和越具有文化色彩,其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心智发展便更好和令人满意),但中国的这项调查也许更符

合中国的国情,也可以作为遗传并非是成才的主要因素和唯一因素的重要证明。

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

1.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前提。

良好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发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条件认知将失去发展的自然前提。但无论多么优良的遗传因素都只提供了认知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才能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许多事实和研究表明,没有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人的遗传特质便不会得到正常的发展。1970年在美国加得福尼亚州发现了一名长期与外界隔绝的女孩,尽管被人类养大,但由于被剥夺了与人类交往和受教育的机会(食物由人送入但不与其交流),当13岁被发现时,根本没有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可见,对人的发展影响较大的不是物质环境而是社会环境,尤其是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2.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现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以一种相互联系的、动态的态度去分析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作用。认为任何一种因素都是在与另外的因素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并与另外的因素有机地形成一种合力而作用于人的发展。遗传和环境因素只是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而界定的,在现实的作用中往往难以明确地分开。因为从种系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某些遗传素质正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结果,人与自然界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机能,有的便以基因的形式巩固下来构成遗传基因,即人的遗传带有明显的环境影响的痕迹。而且,个体在发展中总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作用于自己周围的环境,即以自己的遗传特质对环境进行着选择和改造,不论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无不留下人类活动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说,遗传与环境是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人的认知发展有不同的水平、不同的阶段且各有其规律,不同个体的发展又表现出巨大的个别差异。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和不同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

3.教育与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关系

教育与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1)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制约着认知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科学的教育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没有适当的教育措施就无法指导儿童的认知发展。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其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看作认知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差异,它是学生认知发展的潜力。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可以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因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育如何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只是认知发展的主要条件,其作用并不是唯一的、无条件的。因为除了教育之外,对学生认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其它因素,如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2)教育必须以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综上所述,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三个因素都是必要的,并且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它们有机地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地作用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教育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因素无法代替的。

遗传与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遗传、教育、环境对人生长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这是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古老而基本的课题。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研究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面。心理学的研究通常把这些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遗传因素,另一类是环境因素。教育学界的分析立足于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我国教育理论界将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三方面,即遗传、环境和教育,简称为“三因素论”。 三因素论是在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1948年版中有关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理论的简称。其主要论点是:个体的发展受来自遗传、环境与教育三方面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各自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遗传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遗传对个体发展不具决定性意义,因为没有环境的作用,遗传提供的基础不可能实现,人也不可能成为人,世界上“狼孩”的存在就是实证,因此使人发展成为人的决定性因素是环境。其中作为特殊环境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在我国解放初的《教育学》著作中曾“引进”这一因素观,确认其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以此作为批判资产阶级因素观的武器。 遗传因素与个体发展 我们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来自主体的自身物质基础飞机体与外界发生作用的组织机制以及机体内部调节机制,从而使生命体成为一个开放的、具有自稳定性能的结构,它能够不断地从外界吸取自己发展所必须的各种“养料”,进行加工改造,使机体能吸收成长,从而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正是从这样丰富的意义上,我们强调遗传因素作为人的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指出:这种可能是多样的,其多样性不但由于遗传素质功能的潜在性,还因为环境因素的丰富性;这种可能的多样性相对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广泛而有希望的前景。可以断言,在正常状态内,个体的整体发展水平不会因遗传因素而受阻。就人的智力发展而言,一些脑科学家认为,大脑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远远没有被充分开发,其中被开发的比例只占工10%~15%左右,大部分的区域尚未被“唤醒”。因此,对于每个正常的人来说,不必去提心或埋怨天生之材的不济,而是应该充满信心地去开发自己的“潜能”。“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古话体现了这一真理。 教育与个体发展 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上,二者孰先孰后,心理学家的认识并不一致。 实际上,需要辩证地看待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教育要以一定的身心发展准备状态为前提,但教育作为人之自我建构的一种实践活动,根本上还是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首先应以其准备状态为前提,依据其身心发展的新的可能(最近发展区)来进行,这种教育就是发展性教育,它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教育自觉、有效地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或者说教育的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蕴含着并且也体现了教育之于发展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 教育通过知识经验的传递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个体获得的知识经验有内在和外在两种不同的价值。 环境因素与个体发展 环境因素是影响个体发展可能性的第二大项,也是人借以生存、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环境是任何有机体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一个无须加以证明的客观事实。对于人类来说,社会环境,又是使人成为人而不是兽的基本条件,其中人类社会共同使用的、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言以及与个体之外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环境中把个人与社会群体联系起来的最根本的手段,脱离了人类群体又不会使用语言的“狼孩”的出现证明了这一点。 三因素论由来已久但这一理论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关批评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认为三因素论在分类标准上存在混乱,教育对于遗传、

遗传与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编号:37发展心理学论文 题目:遗传与环境(含教育) 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学院:师范学院 专业:教育技术学 姓名:许玉玲 学号:2008122010 2010 年 9 月 18 日

遗传与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许玉玲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深圳 518060) 摘要遗传,环境和教育的问题,一直是在教育学上一个既古老又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在回顾心理学史上一些著名流派对该问题的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不能单一地看待 三个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应在实践中确切地运用三者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遗传,环境,教育,心理发展 分类号B843 1.引言 人从一出生到长大成才,总是要经历非常复杂的发展过程,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个体心理的 发展既不是简单地由遗传决定,也不只是由环境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 儿童心理的发展中,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而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人类通过遗传,把世代代所形成和固定下来的某些生物特征,由父代传给子一代,代代相传,不断延续。这种遗传生物特征,就是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称为遗传素质。[1](P16)不同的生物所传递的个体特征各异,但是传递主要的只是生理特征,而知识,性格等则是无法遗传的。早期的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Galton)为代表,该学派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的遗传素质决定的,个体的发展及其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 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引发作用,不能改变它的本质。高尔顿用家谱调查作为其观点的论据,这些资料是经过几代间接了解的,且其中调查对象的环境因素没有认真的分析,因此很难客观、科学。如一个音乐听觉很好的幼儿 ,如果没有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教育就不能成为音乐家 ,而在幼儿期并未表现出有特别音乐素质的孩子 ,在接受音乐教育后也可能成为音乐家。如著名的乐队小指挥舟舟虽然先天痴呆 ,但因长期观看乐队排练、演奏而表现出指挥才华。因此 ,不能把遗传素质看成是现成的才能 ,更不能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实践证明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它只提供发展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2] 1.2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人刚出生时表现出来的与其它特体的差异大部分来自于遗传,而随着慢慢长大,开始在家庭里学习,到学

人的性格和主要和遗传和环境有关(精)

人的性格和主要和遗传和环境有关,其中又以后天的因素为主,所谓遗传其实也是和环境联系的,我们有的时候和父母很象,是因为我们和我们的父母从小一起生活不自觉的模仿了他们的言行,还有父母和我的关系,我们家庭的气氛是否融洽,是否独生子女,出生顺序,家庭模式,父亲在性别分化上最重要的作用,还有学校对人的性格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啊,生活的集体啊,老师的言语啊,最后我们的社会对人的性格也有影响,社会道德啊,风气等等 自我意识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家庭环境 家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它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 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家庭自然结构状况 (2学习环境 包括教师的教育态度、思想教育、校风、班风、体育锻炼和劳动。 (3同伴群体 (4重大生活事件 (5大众传媒和社会风气 1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 (2性别 性别差异对人类性格的影响有明显作用。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比女性在性格上更具攻击性、独立性、客观性、支配感、好动,并且更有强烈竞争心、逻辑性和冒险精神等等;而女性则比男性分寸感强、虔诚笃信,更具依赖性,顺从、易被说服且忍耐性强等。

(3外表特征 体形和身高、体重、外貌等生理上的特征,对个体性格的形成也有影响。主要可归结为社会文化的评价作用。 (4发育早晚 早熟者的性格特征一般表现为社会化程度高、责任感强,比较遵守社会准则,也易理解别人和处理人际关系;而生理成熟晚者则常依靠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言语行事,较少有责任感,不太遵守社会准则,等等。 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人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对人的影响不同于家庭和一般社会环境,不是偶然的、零碎的,而是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包括学校领导、老师提出的要求、方向,加上必要的奖惩措施,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容,学校环境和班集体的影响,有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如此等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品德包含在性格之中,是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性格的其他部分紧密相联。品德不可能离开其他性格成分而单独发挥作用,因而学校也不可能离开良好性格的培养而孤立地培养品德。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影响人的性格的家庭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父母的观念、思想、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即对子女的哪些行为给予鼓励,哪些行为予以批评,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如此等等,集中地表现为父母的养育态度、方式。不同的养育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不同性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对子女采取严厉型态度,子女容易容易形成执行拗、冷淡、粗暴、依赖、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采取放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消极、与世无争和玩世不恭的性格特征;采取溺爱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任性、幼稚、以自我为中心、撒娇放肆、缺乏独立性、胆小怕事、对人没有礼貌等消极的性格特征;采取民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独

浅谈当代社会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浅谈当代社会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我们从此与环境的关系比从前变得比以前更加紧密。要说我们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首先我觉得应该先从环境问题如何产生来说。众所周知,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当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一定程度时,既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的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既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当索取速度≤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自净能力时,可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反之索取速度>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自净能力时便会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环境问题。由此可说明并非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和排放废弃物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在现如今,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和环境是以个统一体。不管我们对环境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又或者产生负面的消极作用。环境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正视现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环境问题。大自然已经给了我们人类许许多多的惩罚,因此,如何协调好我们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势在必行。故我们应想好对策来解决这道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就存在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基本上是受环境的主宰,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到了农业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尚未超出其限度,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上仍维持着大体的平衡。近代工业文明兴起后,人类在更深和更广的领域展开对自然的征服性的活动。这种活动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赢得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生态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使得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面临严重危机。 一、影响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1、海洋污染。随着人口增长、人类活动加剧,近海水域污染加重,造成全球50%的海洋珊瑚礁死亡;由于过量捕捞和海洋污染,世界渔场产量全面下降。

结合相关的理论,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人类行为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心理学作业班级应英091班姓名邓昌鸿学号0903302117 结合相关的理论,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人类行为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遗传因素是指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体内在的因素。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而言,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 环境因素就人类个体成长来说,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如食物营养、山川河流、气候等;另一类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即儿童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 在人类行为的发展中,遗传与环境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是心理学家及其他行为科学 家争论的问题。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起,有关人性及人类行为是由遗传或是由环境决定的争论就一直纠缠着人们。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灵魂与动物不同,它有意识和自由意志。受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影响,遗传因素对人类行为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人们过分地强调外界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心理学上,就是行为主义占据美国心理学的主导地位达半个世纪之久。华生认为,人的行为除了少数简单的反射外,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塑造的,只要控制环境事件,就可以塑造出不同的人。 但与这种思路相反的是,在心理学产生的早期,人们却对先天遗传因素的作用更为看重。麦独孤在分析人类的社会行为时就强调了基于遗传的本能因素。他指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用本能解释,本能加上一些经验的作用过程,就能构成人类的一切活动,并进一步形成个人品质与民族特性。弗洛伊德甚至把本能理论推向了极端,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和性本能冲动有关。尽管后来他自己及其后继者对这一理论在某些方面做了修改,但总体上讲依然是以内在动机和倾向解释行为的产生,环境的影响并没有体现在他的理论之中。 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认识到了环境与遗传共同决定着人类的心理系与行为。 比如社会学习理论就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内在因素决定,也不是由环境力量所决定,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班杜拉的观点被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因为他的这种整和使得心理学家有可能去揭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本质。但是这种平衡很快就面临着新的挑战,七十年代末期出现的社会生物学以及九十年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都说明了这一点。社会生物学家通过对动物及人类某些行为的研究指出,人类的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遗传而获得(比如人类的利他行为),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者也想从脑与神经层次证明行为的客观基础,而我们知道,这种客观基础是来自遗传的。 也许从表面上人们并不认为这个问题有多重要,因为从事社会行为研究的科学家与从事 基础性脑研究的科学家并没有为此争论。但是对“遗传和环境因素到底对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的回答却会对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且从根本上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行为的本质。本文就是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为主线,通过分析相关的理论与实验证据,使当前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对这个问题不可能有一个非此及彼的回答。

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及其意义 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凭借其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及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早期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的人道关注,到中晚期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学考察和哲学反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其深层原因,探索了其解决途径,并展望了人与自然真正统一的未来美好社会,形成了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建构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理论。深入挖掘和系统阐述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反思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首先使自然界人化。自然界的人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然对象化过程。以一种物质的力量作用于自然界,改造自然界,这一过程就是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占有自然界的过程,其结果则产生了获得人的本质的自然界。这种获得了人的主观性、人的本质的自然界,就是所谓的“人化自然”,从外延上来说,就是纳入人类社会活动、纳人人的文化或文明之中的自然界,这种自然当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它充分表明了人的主观性的超越性本质。于是,自然界本身则成为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对象。“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的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不仅是自然界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而且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它们在实践中的统一就是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盲目性和反自然性,主要体现在对待外部自然界和人自身的自然上。就前一方面而言,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开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就后一方面而言,“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就这个词的本意而言),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却又是对人的活劳动的巨大浪费,值得提出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机器对人的奴役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背离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异化,它阻碍了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恩格斯就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异化的解决关键,在于人与人(社会)的异化的解决,即人与社会冲突的解决。这就是马克思曾经设想过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统一起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

遗传与环境教案

遗传与环境教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第5节遗传与环境 一、教学目标 1.加深认识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2.能判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及其育种上的利用; 3.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生物素养。 二、教学重点 1.加深认识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2.能判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及其育种上的利用。 三、教学难点 1.能判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2.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生物素养。 四、电教手段、实验教具 多媒体(用矿泉水瓶等实验器具培养大豆苗)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练习 下列几种变异,哪些是可遗传变异()哪些是不可遗传变异?()

A.家兔体表的毛,有纯白色,黑色,蓝灰色等类型。 B.玉米粒有黄色,有白色,还有红色的。 C.同一品种的小麦,生长在遮荫处的比生长在阳光充足处的杆细、穗小。 D.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的儿子。 E.一对孪生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结果哥哥比弟弟的脸色较黑。 F.身材高大的父母,其子女由于营养不良而个头长得矮小。 七、板书设计 第5节遗传与环境 一、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二、生物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1.可遗传变异 2.不遗传变异 八、课堂小测 1.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同一块田里同一品种的小麦,生长在遮阴处的比阳光处的杆细、穗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不足 B.阳光不足 C.遗传物质的改变 D.肥料不足 3.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是通过() A.受精卵 B.配子 C.蛋白质 D.性状 4.农民老王家的一块麦地,由于去年雨水充足收成喜人,粒大饱满。于是,今年老王以此为良种进行播种,今年的收成是() A.一定粒大饱满 B.不一定粒大饱满 C.一定不会粒大饱满 D.与去年的一样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解析:遗传与环境的三种相互作用 几乎所有人开始认识到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都起作用,极端的强调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会获得更全面的解释。目前的研究已经抛开了先天与后天的争论,开始把重点放在遗传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超越了任何单个因素的解释,一种整体观与辨证联系的方法学意义体现其中。发展学家斯考尔和麦卡特尼提出了三种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分别是被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唤起的基因型/环境相关和主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 被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相互作用,即环境显著影响着基因的表达,影响着表达形式的范围。比如个体幼年的家庭氛围与教养方式是一种被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由于幼年个体的能力和发展阶段个体无法对这种影响起太多的反作用,更多的被动的接受这种影响。这种作用以日常语境当中的“熏陶”或“耳濡目染”的形式发生,个体几乎毫无保留的全盘接受这种环境中对个体发展的各个层面和部分的影响。在一生的范围来看这样的作用似乎很短暂,但事实上这种出生后的几年时间的环境影响,已经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时这种基础牢固的难以用后来经验去修正。小编扣:一一六五司令五三巴尔 而唤起的基因型/环境相关的相互作用涉及他人对个体的反应,由于共同文化与社会潜意识的影响,人们对相似的基因的表达形式会有相似的反应。比如漂亮的个体容易被人喜欢、亲近、注意,相貌一般的则容易会被忽视,这种区别性对待对于形成一个人的自我的影响是巨大的。长久以往,漂亮的容易形成高自尊、积极的自我和个性,而后者则可能相反。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对不同基因的表达型以不同的反应,从而使得不同基因的人获得的不同的反应而影响了他们的发展方向。这种相互作用更多的是体现了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其中人际群体的文化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遗传和环境对个体智力发展的影响作用

遗传和环境对个体智力发展的影响作用 这次实验之前,我了解到瑞文推理实验是一个比较权威的智力测验。然后,在实验过程中,我抱着比较认真的态度去做测试,用了大概17分钟,结果是智力水平百分等级为95%。这个结果确实让我觉得有些吃惊,从小到大,并不觉得自己智商高的自己忽然得到这么高的分,觉得很不可思议。 我想先说一下对这个测验的感想,网上很多都说这是一个智商测试。但是觉得这个更倾向于推理能力的测试。因为题目都属于同一种类型,即图形间的相似及逻辑关系。觉得做题方法类似,即判断图形之间的相似及不同并找出规律。做这种题很可能是会方法了,所有题都会,不会的话只能靠蒙。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不少同学的结果是智力中下,但是显然他们的智力没有那么低,而从我的成长过程来看,我的智力也不是超群。所以,个人觉得,这个测试并不是那么合理,只能片面的测出推理能力,而并不能用来衡量智力。我认为,智力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文字、图形、数字等各种,而一个全面的智力测试也应当是包括这些因素的。 关于遗传与环境对个体智力发展的作用,我比较赞同的说法是:遗传决定智商发展的范围,环境决定智商在这个范围内能发展到哪个程度。我成长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中,觉得并没有遗传到高智商。妈妈对我的学习要求比较严,所以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很优异,也对自己很自信。但是,高中在一个重点高中重点班里学习,虽然很努力,但成绩一直是倒数,那时候觉得是自己智商比不上别人,很没有自信,成绩也一直后退。所以,这个测试的结果让我很不相信。然后,现在回想一下,当时的环境和心态其实对我影响很大,因为觉得自己不优秀,才觉得自己智商低,心理作用加上外部环境,使得我各方面的表现都不优秀。在这一阶段,环境影响较大。另外,我是理科生,尤其是高中阶段,我的老师们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高考的知识点,也涉及到很多理科竞赛的内容,因此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高中做了大量的理科习题,也使得我逻辑能力有所提高。这些都是环境对智力发展的作用,我觉得这些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似乎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对数学的兴趣超过语文,我想这可能是遗传造成的吧。 所以,遗传和环境对智力的发展都有作用。而我们无法改变遗传,只能改变后天的环境,同时环境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依赖走向对立,从改变环境到破坏环境,从而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也抑制了人类的发展。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通过对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的阐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以及目前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提出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策及措施。 创新点:生态文明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消费方式以及公正合理的生态制度等。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探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创新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界在社会实践中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与相互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因而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不同的人类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远古时代人与自然的自然和谐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整个古代社会中,人对环境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未超出环境的容量,环境可以不同程度地得到相对的恢复,在强大的自然力的制约下,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处在一个自然的统一和相对平衡的时代。人和其它动物一样只能拜倒在自然面前听命于大自然的摆布,成为自然的奴隶,人们用神话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看法,形成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然宗教”。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这种“自然宗教”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原始的,朴素统一的关系。“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反过来也是一样。这里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

遗传和环境对婚姻的影响

遗传和环境对婚姻的影响 张陆佐斌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选自《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 一、概述 遗传和环境是影响人的两个根本因素,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在二者及其共同作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婚姻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同样也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制约。文章从择偶、婚姻质量、离婚等婚姻生活的不同方面着手,回顾和评价了进化心理学、社会与文化心理学和行为遗传学对婚姻中遗传和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关键词婚姻进化心理学社会与文化心理学行为遗传学 三、进化心理学关于婚姻的研究 (一)择偶标准和策略 吸引是择偶的开始。从进化论的角度看,男人要满足种族的需要,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的繁殖;而女性则是要让自己以及孩子有安全的保障。因此,进化心理学假设,有较高生育能力的女性就会吸引男性,而有安全感的男性则会更受女性青睐。我们的祖先对这些有吸引力的人获得了可以外部观察的证据:年轻、外表更加美丽和行为有活力的女性是有较高生育能力的;而有一定社会地位、负责任的男性则是有安全感的。 通过对美国未成年人的择偶标准的调查研究表明,表明择偶偏好并不是某种文化环境的产物,这种趋势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的,而不

论文化和社会标准如何。 (二)父系关系不确定和择偶冲突 进化心理学家解释了夫妻背叛所导致的夫妻冲突的遗传性根源所在。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每一个男性都希望自己有尽可能多的后代,但是每个男性又都不能确定后代是不是自己的。进化心理学家将其称之为“父系的不确定性”(paternity uncertainty)。因此,男性尤其不能忍受妻子对自己有身体上的不忠诚,而妻子则更加看重丈夫精神上对自己的不重视。有研究表明,在各种文化之中,男性的性嫉妒都引起了很多的夫妻冲突和谋杀事件。性背叛被认为是引发性嫉妒的主要原因,而性嫉妒产生的根源则是由于父系不确定性的存在,男性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证自己利益的繁殖策略。 四、社会和文化心理学的研究 (一)社会文化与择偶 社会文化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人们的择偶有着一定的影响。对于择偶标准的形成,社会学习理论者持“白板(Blank Slate)说”,他们认为人类的天性就像白板,无所谓先天的心理择偶机制,男性寻找年轻、有吸引力的女性,女性寻找年龄大一些的、有经济保障的男性,这些都只是后天社会化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文化之间会存在择偶标准上明显的差别。乐国安等人在中美择偶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中国人相当重视婚姻关系承诺性的个性心理特质,而美国人则更加关注精神性和享乐性的个性心理特质。这可能是由中美两国的不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中国文化中强调婚姻的稳定性,夫妻

浅谈人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与环境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是人们必须重视的课题。我们已经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环境问题所给我们的警告。人与环境的关来具有辩证性质,但人类对它的反思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逐渐成熟起来。环境指的是围绕着人和一切生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包括环境、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心态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山水有灵,天人和一”“人与天地相应”这是传统中的宇宙观,这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的真正贡献,不在于指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茉系,而在于揭示了消解人与环境之间悖论的契机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要真正走出人与环境的悖论所造成的怪圈,必须诉诸于人的现实活动,亦即实践。这正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不同于也优越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只能诉诸于人的实践的历史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与环境之间异化关系的彻底扬弃,只有通过历史的无限发展才能完成。而历史的发展又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实现。因此,人与环境矛盾的最后克服,只能诉诸于实践及其发展。所谓“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就是说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人化、人的文化化和文化的人化的彻底完成,亦即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异己化关系被最终超越,从而使人的改变与环境的改变不再表现为两种互为外在的而且相互否定和矛盾的规定,而是完全变成两种互为内在的同一个过程。 当今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在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规定。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对的,也是相生的,在“相对”的阶段中,人改变环境,让环境来顺应人,或人被环境改造,一旦度过相对的阶段,人与环境

遗传与环境遗传病与人类健康

何黄玉湘中学教学案 课题:第20章第5.6节遗传与环境/遗传病与人类健康课型:新授课 班级:姓名: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型和环境、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3、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 4、理解什么叫近亲结婚 5、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 学习重难点: 1、举例说明基因型和环境、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3、理解什么叫近亲结婚 4、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一)遗传与环境 1、一般环境的变化不易使发生变化,的则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2、表现型是与共同作用的结果。 3、变异是生物界的一种现象。生物变异又分为变异与 变异。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做变异。有一些则不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的变异叫做变异。 4、人们常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变异来改良或培育新品种。 (二)遗传病与人类健康 5、遗传病是由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6、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所有人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每个人的全部基因中都可能有个致病基因。 7、结婚出现遗传病的可能性大。 二、互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互动探究一: 下列几种变异,哪些是可遗传变异?( ) 哪些是不可遗传变异?( ) A.家兔体表的毛,有纯白色,黑色,蓝灰色等类型。 B.玉米粒有黄色,有白色,还有红色的。 C.同一品种的小麦,生长在遮荫处的比生长在阳光充足处的杆细、穗小。 D.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的儿子。 E.一对孪生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 ,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结果哥哥比弟弟的脸色较黑。 F.身材高大的父母,其子女由于营养不良而个头长得矮小。 互动探究二: 某医生因工作关系,手臂经常受X光照射,他担心皮肤细胞中的基因发生改变并遗传给后代,你认为他担心的事可能发生吗?为什么? 答:。因为手臂皮肤细胞属于细胞。其基因不会影响细胞的遗传物质,所以遗传给后代。 互动探究三: 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有()传染病是() A、流感 B、肺结核 C、艾滋病 D、肝炎 E、红眼病 F、白化病 G、血友病 H、色盲 I、并指与多指 J、先天性愚型症 K、苯丙酮尿症 三、探究升华(重难点突破,能力提升题): (一)什么叫近亲结婚? (二)国家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

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 课程论文 题目人与自然的关系 姓名张冬阳 学号2120111998 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2012年 6 月 25 日

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性质属于哲学门类。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观点与看法。辩证的自然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对自然辩证法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认识,并结合自身专业,来进一步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与自然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正文: 1.人类自然观的发展 1.1古代的自然观 自然界对人类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古代,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存在、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集中在对自然界的看法上。这种认识是以自然哲学的形态出现的,或包容在自然哲学之中的。 (一)朦胧的自然意识 公元前一万年前左右至公元前三四千年是我们所能考察的远古文明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科学技术处于萌芽状态。那时,人们靠自然界恩赐生活,无法驾驭自然力,对自然界总怀有一种朦胧的敬畏和神秘的感觉。对谷物丰收、家畜兴旺的追求,对死亡复活的希望,迫使人们把自然界当做使用价值的源泉而进行思考。真正的自然观是伴随着中古时代自然哲学家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而出现的。 (二)朴素的自然观 一部分自然哲学家把自然界“当做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赋予自然界以抽象的形式,形成了朴素的自然观。 这种自然观从总体上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和发展变化,从总体上勾画了自然界的图景和本来面目,初步显露了人类认识自然的灿烂光辉。但是,这种自然观也暴露了它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粗糙性的历史局限性。这种自然观在古代没有得到发展,而被神秘主义自然观压倒了。 (三)神秘主义自然观 既然对自然界的认识只是猜测,因而另一部分自然哲学家从朦胧的自然意识出发,以对精神世界的关注为焦点,对自然界进行认识得出了神秘主义的自然观。 1.2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 随着以铁制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先后进入了封建制社会。古代中国在奴隶制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不如古希腊、古埃及,但进入封建社会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超过欧洲,特别是公元3——6世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的辩证法的自然观有重大发展。特别是元气说很盛行。

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心理学论文 题目:遗传与环境(含教育) 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姓名:梁玉莹 学号:2009050152 2011年4月15 日

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梁玉莹 (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艺系,深圳 518000) 摘要: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的新平衡观: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测验分数的遗传力为52%,也就是说,遗传基因可以解释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差异是52%。它的意义可以这样理解:人的智力,大约有一半由遗传决定,另外的一半由环境决定。这里所说的一半,是平均值的意思,具体到某个人可能情况不一样,对有些人来讲,遗传起的作用更大,对一些人来讲,环境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遗传,环境,教育,心理发展,平均值 引言:人的心理发展史由什么决定的呢?是先天还是后天,是基因还是环境?这个问题一直被人们去探索和真论着。 正文 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是遗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因素是指那些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本体的内在因素,包括生理的因素遗传决定论片面的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史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最多只能促进货延缓本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高尔顿选出977位英国名人,调查他们的亲戚中有多少名人,结果他们的父子,兄弟中有332人和他们有同样的名声。另外,他又调查了977位普通人。结果他们的亲戚中只有一位名人。由此得出心理发展史由遗传决定的。 第二种观点是环境决定心理发展。环境因素指个体生存空间中所有可能影响个体的因素。环境决定论者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是她们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有环境决定的。环境决定论的最早代表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华生。研究者富里门比较了75名8岁时被收养的儿童,他们被收养一年都智商由95增加到102.5。由此他得出环境决定心理发展。 而现阶段,行为遗传学家不再以先天还是后天这些词来考虑问题,他们努力弄清楚这两个重要的影响源是怎样联合或者交际作用来促进发展变化的。一种是基因——环境相关,那指人们拥有的经验与他们所具有的特殊基因相关的程度。这种相关的个体往往生活在与其遗传物质相适应的环境中。例如,智力较高的儿童很有可能生活在一个相对有很多书籍的家庭中,攻击性较强的儿童观看更多的暴力电视节目,而又艺术天赋的儿童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同样性质的节目。另外一种则是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即环境对个体的影响随个体基因组成的不同有差异。例如,与迟钝的孩子相比,情绪敏感的孩子更易受到家庭压力的影响;无法代谢牛奶中的苯丙氨酸的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比起来,发现智力迟钝的风险更大。 先看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基因作为遗传的基本组成单位,有着独特性,固而遗传也具有独特性,因而兄弟姐妹之间虽然有相似的地方,大同理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可否认,遗传对心理特征有着重要影响。基因决定着孩子的性别,但是孩子从父母那里遗传而来的物质有好的也有坏的。如孩子可能遗传了父母天生的优良体质,也可能受遗传病的影响,受到疾病的困扰。然而即使父母都是健康的,也有可能因为基因受到物理损伤,发生了自发性突变;另一方面,某些环境因素,如暴露在x射线下,也会导致遗传物质的畸变。当这些受损基因遗传给孩子,就会导致日后生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灾难性后果。这些生理与认识上的缺陷对大部分孩子心理的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因而,针对这一情况,想养育小孩的夫妇很有必要进行遗传咨询,如产前检查。从现有的基因预测未来,将灾难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遗传、环境、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遗传、环境、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我们每个个体从一出生到长大成才,心理无疑都要经历非常复杂的发展过程,众所周知遗传、环境与教育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个体心理的发展既不是简单地由遗传决定,也不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是由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三者相辅相成,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转化,遗传因素为其提供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从生物学方面来解释,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的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而遗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遗传生物特征就是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称为遗传素质。这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能打洞”的生物学依据。 基因作为遗传的基本组成单位,有其独特性,固而遗传也具有独特性。不同生物所传递的个体特征各异,但是传递主要的只是生理特征,而知识、性格等则是无法遗传的。例如一项研究表明,智力测验分数的遗传力为52%,它的意义可以这样来理解:人的智力大约有一半由遗传决定,另外的一半则由环境等其他因素综合决定。 可以这样说,人在刚出生时表现出来的与其他个体的差异大部分来自于遗传,而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在家庭里学习,到学校中接触老师、结交朋友,再到走出社会,一个人的表现更多是受社会也就是环境的影响。著名的狼孩卡马拉即为一例,此外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地域不同,人们所形成的心理特征也有差异,如生活在山区的人多强壮耐劳;草原荒漠的陶冶使人粗犷豪放;海洋孕育的文明勇敢和心胸开阔等等。 早在汉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就说过:“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我们总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并用积累得到的知识快速吸取更多知识,如此不断地螺旋式上升。一个生活在农村和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有着明显在知识、兴趣、爱好和特殊才能方面的差异。家庭生活方式、物质条件、文化差异以及家庭氛围的不同也会造成孩子发展的差异。父母对孩子缺乏监督和教育会使孩子走上歧途,如愈来愈突出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此看来,学校教育担当着尤其重要的角色,孩子很长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深受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影响,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更好地研究和认清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是我们必须重视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发展得影响

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发展得影响 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直是学者们所研究的。但是不难发现其中遗传,环境,教育这三个因素对个体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尤为显著。 遗传因素与个体发展 人的先天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来自主体的自身物质基础飞机体与外界发生作用的组织机制以及机体内部调节机制,从而使生命体成为一个开放的、具有自稳定性能的结构,它能够不断地从外界吸取自己发展所必须的各种“养料”,进行加工改造,使机体能吸收成长,从而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正是从这样丰富的意义上,我们强调遗传因素作为人的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指出:这种可能是多样的,其多样性不但由于遗传素质功能的潜在性,还因为环境因素的丰富性;这种可能的多样性相对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广泛而有希望的前景。可以断言,在正常状态内,个体的整体发展水平不会因遗传因素而受阻。就人的智力发展而言,一些脑科学家认为,大脑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远远没有被充分开发,其中被开发的比例只占工10%~15%左右,大部分的区域尚未被“唤醒”。因此,对于每个正常的人来说,不必去提心或埋怨天生之材的不济,而是应该充满信心地去开发自己的“潜能”。“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古话体现了这一真理。 环境因素与个体发展 环境因素是影响个体发展可能性的第二大项,也是人借以生存、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环境是任何有机体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一个无须加以证明的客观事实。对于人类来说,社会环境,又是使人成为人而不是兽的基本条件,其中人类社会共同使用的、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言以及与个体之外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环境中把个人与社会群体联系起来的最根本的手段,脱离了人类群体又不会使用语言的“狼孩”的出现证明了这一点。 而在教育中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遗传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着可能性。遗传主要表现为生理解剖结构,在解剖生理结构没有达到成熟之前,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内因。而当人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初步成熟以后,其机能便构成起主导作用的第二层内因。过去的经验或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包括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三层内因。在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个体经验之后,特别是在形成有意识的心理过程之后,机能与结构的矛盾就退居次要地位,过去的经验成为主要的内因。主观能动性是最高层次的内因。儿童在积累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以后,就能够结合当前的情况,善于改组并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过去经验和知识解决矛盾,向前发展,主观能动性成为起主导作用的内因。在身体方面遗传的影响大与环境,而在心理的发展方面则恰恰相反。在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着决定作用,也就是说到个体趋于成熟的阶段影响身心发展的主要是环境。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人类的后代如果不生活在社会环境里,那么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就不会变为现实。心理发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动的。通过对外界环境的观察而进行学习,环境通过对人的榜样的塑造,从而塑造出与这个榜样有一定一致性的人来。 当然遗传与环境也是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影响着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遗传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蓝图,同时也依赖与外部环境并会受其影响。环境不仅提供了“建筑材料”,如食物和水,而且是有机体的特殊环境经历也会与遗传指令交互作用而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