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承气汤加减化裁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承气汤加减化裁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承气汤加减化裁

上节课我们讲了承气汤化裁的基础方大黄甘草汤以及化裁后得到的调胃承气汤和桃核承气汤,而这节课,我们来详细讲述承气汤化裁加减的代表方剂:大、小承气汤。

大小承气汤,在《伤寒论类编补遗》当中,讲解的已经很透彻了。不过从《伤寒论》条文来说,还是较为零散,这次课我们系统并挑重点的讲解一下。

先来看小承气汤。

12

小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去皮,炙,二两)枳实(大者,炙,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厚朴(除滞)

平性药:无

阴性药:大黄(除燥)、枳实(除烦)

四象解析法

君药:大黄(寒,苦咸)四两

臣药:枳实(凉,酸微辛苦)三枚

佐药:无

使药:厚朴(温,辛苦涩)二两

药症:

大黄大寒咸苦

《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枳壳凉酸微辛苦

《本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藏,轻身益气。

厚朴温辛苦涩

《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别录》温中益气,消痰下气,治霍乱,腹痛胀满,胃中逆冷,胸中呕逆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止烦满,厚肠胃。

通过解析法和药症,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小承气汤和上节课讲的调胃承气汤相比,去掉了甘草,说明减去了缓和药性之功,那么小承气汤的泻下作用便更加直接而应急;去掉了峻下的芒硝,则泻下力度缺较之减弱,不再那么峻猛。

气血饮食四大病理产物都可由大黄清理排出,并且攻下通便,开谷道,胀气随之而出。

而枳实,《类编补遗》中也讲过,当用的是如今的枳壳,这一点不再多说。枳壳这味药,性凉,辅大黄为臣,一则协助大黄清热;二来,增加理气除滞的功效,“除寒热结、利五藏”,理气消胀满。

同时用了一味使药——厚朴,凡是有使药的方,其意在于一则沟通阴阳;二来反治君臣,使其药力不能太过;三,可解决寒热错杂的痞证。

厚朴辛温,本身有温通除滞的作用,入太阴、厥阴病位。能“消痰下气、腹痛胀满、胸中呕逆不止、止烦满”,同样增加了小承气汤理气除胀满的功效,还能降气止呕;

“头痛,寒热惊气,血痹死肌”,亦可入头,安心定神,通闭塞,可以协助解决阳明的谵语、烦躁。同时“温中益气、厚肠胃”,又能避免因泻下过度而伤及肠胃,起到固护肠胃之功。

分析之后可知:小承气汤,可以对治轻度的阳明燥热,而导致的气胀不通、大便不利、心烦懊恼等症,也可以对治太阴阳明合病的腹胀不通。

这样六纲五证四本对治也分析出来了。

四本:食积、气滞

六纲:阳明太阴合病

五证:痞证(烦温燥热多,凉滞寒饮少)

对于小承气汤的具体临床应用指征,我们先看一下《伤寒论》条文中是如何讲述的,再进行详细分析。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太阳外感,经汗吐下三法治疗后津液亏虚里生燥热,水液不走肠道而走小便,大便因此而干硬,要用小承气汤通便、理气、调整津液输布。这里的大便硬也是指头硬后溏。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若硬而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刘师修正)

阳明病里实热,身热汗出伤津,伤津又造成里面燥热,称为“胃中燥”或者“胃中干”,所以大便硬。“硬则谵语”应该为“若硬而谵语”,因为并不是所有人大便一硬就谵语了,很多人大便干燥也没见谵语,所以他说的不严谨。

并且谵语也不会太严重,大便硬也是先硬后溏,热不算重,所以无潮热、蒸蒸发热,才用小承气汤。喝了药大便通了,也不谵语了,就不要再服,中病则止。

那么,为什么小承气汤针对的“大便硬”是先硬后溏呢?我们来看下面的条文: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具备了阳明病的提纲,并且潮热、大便微硬,可以用大承气汤了,大便不硬则不能用。如果六七天不大便,不知道胃肠道是否已经有燥屎了,可以用小承气汤去试验。服用了之后排气了,可以攻下。如果不排气而排便,而且头硬后溏,就是没有燥屎,不能攻下,否则攻下过度造成里虚寒,会“腹满不能食”。

这还是因为小承气汤的泻下力度并非很大,可以用来做诊断性治疗。那么,在肠道中形成燥屎之前,大便就是头硬后溏的这种状态,是个中间点。所以,小承气的应用指征之一,便设立在这个症状标准上。

那么问题又来了,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又差距在哪呢?我们来看看大承气汤的组成和解析。

12

大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厚朴(除滞)

平性药:无

阴性药:大黄芒硝(除燥)枳实(除烦)

四象解析法

君药:大黄(寒,苦咸)四两

臣药:芒硝(寒,苦咸)三合

枳实(凉,酸微辛苦)五枚

佐药:无

使药:厚朴(温,辛苦涩)半斤

药症:

芒硝大寒咸苦

《本经》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这下我们知道了,大承气汤,在小承气汤的基础上,增加了枳壳、厚朴的量,厚朴用到了半斤,120g,可见理气之力倍增,能破气行滞。又加入了芒硝,攻下的力道也大大增加了。

或者说,大承气汤可以看作是调胃承气汤和小承气汤的合方化裁,并增加了枳实和厚朴的量,又减去一味缓和药力的甘草,软坚通便、破结行气,合调胃承气汤与小承气汤证于一身,直对急、重里实热燥证导致的“热闭”。

所以大承气汤证,必然要在符合其应用指征的严重状况下使用,不能轻易使用。

那么大承气汤证又要有哪些标准呢?我们先来看条文:

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见到阳明病,他就首先给用了攻下法,攻下后,病不解,出现了“心中懊憹而烦”。大致是攻下不得法而导致的。那么,攻下不得法造成的“心中懊憹而烦”,同时伴有轻微腹胀满,大便头硬后溏的,不可以用大承气汤攻之。

如果还是不大便,腹胀满疼痛,腹中转气而矢气频,潮热汗出的,是有燥屎,可以用大承气汤攻逐。

如果就是单纯的“心中懊憹而烦”,可以用栀子豉汤等治疗。

我们认为,这条原文表述不清。如果这样表述,就清楚了:

阳明病,不大便五六日以上,以小承气汤后,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若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若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说的是不可大承气

汤攻之。若“心中懊憹而烦”,并且伴随症状符合小承气汤证的,还可以用小承气汤继续服用。如果没有结实,只是单纯的黄连阿胶汤证、栀子汤证的,就用清热法解决。条文本义,我们认为是为了表述小承气汤的试探性治疗方法。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这条是以能食否来辨阳明里实之轻重。阳明一般胃热消食,而不能食是燥屎壅塞。“宜大承气汤下之”,应倒装到燥屎五六枚后,承接文义。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宿食,停积于胃肠内未尽消化的食物,或称宿便。剧烈的泻下后,反而燥屎复结,六七日不大便,持续烦躁腹痛胀满。原因就是原有食积没有清理干净,燥结在里而造成的。如果符合大承气汤的指征,就用大承气汤解决。如果不敢确认,就用小承气汤试探一下来确认。

242、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阳明燥热逼迫津液偏渗膀胱而小便利,造成大便乍难乍易,这是燥屎结实正在形成的现象。时有微热,表现应为微有潮热,是邪热深伏不得外泄,而非病邪尚轻。内有燥屎上顶膈肺,造成喘冒不得卧,气喘而头晕目眩。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

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这条带了预后。外感伤寒证,吐下后不解,五六天甚至十几天不大便,每到下午潮热汗出,不恶寒,自言自语,像与鬼说话一样,可以服大承气汤,利下大便即可,不可用药过度。严重了,出现“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看其脉,脉弦大有力者,还可以用大承气汤救治,如果脉象迟弱无力的,是死证,不治。狂言见鬼、撮空理线、循衣摸床,见到这三个症状就很明显了,这人基本没救了。

还有很多条文,如: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

条文方证有时只用一两个症状,是用它们作为代表来表述而已,古人惜字如金。应用的时候,要依照整体的方证指征衡量才行。

经过对这些条文的分析和对比,大小承气汤的方证标准,已然可以同时总结出来了,我们来作出总结吧。

【小承气汤方证标准】

阳明病,腹胀满不通,四五日以上不大便,大便虽硬后溏,微烦或微谵语,其热不潮,脉实而疾。小承气汤主之。(《汉传经方法钥》)

阳明病,里实热。腹部胀气满闷排出不畅。四五天以上不大便,大便则先硬,难以便出,便出后,反而不干而溏。伴随的症状一般以轻度的烦躁和谵语为主。虽有热象,但不是潮热,也不是蒸蒸发热。脉象多见实数有力。

小承气汤证是里实热津亏,虽然里面燥热,但没那么严重,大便是先干后溏啊,而且四五天不大便,这样就造成了气机阻滞不通而致腹中胀气严重。

【大承气汤方证标准】

阳明病。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或大便乍难乍易,潮热汗出而不恶寒,其人体重短气,腹满而喘,绕脐痛,懊憹心烦,谵语,或见鬼者。此腹中有燥屎也。又热极而欲亡阴,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主之。(《汉传经方法钥》)

大承气汤证主要一个症状就是潮热汗出。

蒸蒸发热,是持续的由里向外发热。而潮热,则是不分时间的,一阵一阵的,轰然如潮水般的汹涌而来,逐渐退去。

潮热以日晡潮热为主,但并不绝对,随时可能出现。并且伴随汗出,有的汗出较严重,还有的是手足不断汗出,这在《伤寒论》作为里热而大便已经干硬的一个判断指征。

另外,患者恶热而不恶寒。如果有恶寒的,就是有外感风寒了,不能单纯攻里,需要表里双解才行。其它的次要症状中,身重短气,

就是感觉呼吸气短急促,身体沉重无力。

腹满就是腹中胀满,包括气胀在内。严重了,要发生气喘。这是因为整个肠道大便干结积聚不通,加上充满胀气,上阻膈肌,肺活量减小导致的。大便坚硬,阻塞肠道,气机不通,会出现“绕脐而痛”。这种腹满胀痛,用手按之较紧张,并且拒按,按了更加胀痛。

病人轻者心烦易怒,重者会神昏谵语,更重者,会出现幻听幻视、撮空理线、循衣摸床等重症。造成的这些症状的原因,条文解释是“此腹中有燥屎也”。

这是因为里实热而津血亏导致的,但症结点仍在于“腹中有燥屎”。通过攻下大便,解决这个问题,燥热就会消除,我们把它比喻为“釜底抽薪”。

还有一个证,就是热极亡阴证。病人里热至极,出现心下坚痛拒按,口干舌燥,下利如清水,颜色发青。这是里热至极,阳气极盛而格阴,阴气欲亡的表现。病人同时会伴随身冷,或手足逆冷等现象出现,时方派称之为真热假寒。

因此,《伤寒论》的条文说:“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意思是看似是少阴表虚寒。实际上是里实热造成的,要用大承气汤攻下泻热才行。

热极亡阴的里实热,用大承气汤等治疗,那么寒极亡阳呢?四逆汤或白通汤加猪胆汁。有一个热证,就必然有一个阴证相对,这就是经方的阴阳相对。大承气汤证,是一个里热至极的证,这个要记住。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节课提到的三个承气汤:

三方皆为苦寒攻下剂,都能治疗阳明里实证,但随症状轻重缓急要选用不同的用药方法。

三方中,大承气汤中厚朴用量比小承气多四倍,枳实也重用,其通腑理气之力可见一斑。芒硝之量虽较调胃承气汤减少,但因大黄后下,加以枳实厚朴的破气之力,其泄热通腑之力远大于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的攻下力量不如调胃承气汤,因为芒硝的泄下力量不小,但理气通腑作用又比调胃承气汤强。且较大承气汤的用量来说也不大,故而称为小承气汤。

煎服法中又言“初服当更衣”而不言泻下,可见通下力度较缓。“若更衣者,勿服之”意味中病辄止,免伤正气。并且要注意一下大承气汤中的大黄是后下的。

大承气汤,能软坚通便,破结行气。合调胃承气汤和小承气汤证为一身,能治疗里实热的严重燥证导致的“热闭”。

古人在用攻下法治疗燥证的热闭,比较谨慎。有些时候,在不能确定是否大便硬结的时候,往往采用试探性治疗予以确认,这一点在《伤寒论》条文中提到了。因此说,运用大承气汤,第一个关键指征就是大便是否已经全部硬结。

这个时候,古人常用小承气汤进行试探性治疗。服用小承气汤后,腹中肠鸣而频频矢气,尚无便意的,是大便已经结硬,可以使用大承气汤攻下。

如果服用小承气汤后,不矢气而大便出现“初头硬,后必溏”的,是大便还没有结硬,不能用大承气汤攻下。如果攻下,会伤正气,搞不好,还会转为太阴病的虚寒下利。

调胃承气汤的运用,也该遵守这个法则,毕竟调胃承气汤攻下作用比小承气汤还大。

三个承气汤的对比就是:小承气汤攻下力小,调胃承气汤攻下力大,大承气汤结合两者方证主治,攻下力度最大。

小承气汤主治气胀为主,调胃承气汤主治大便干而未结硬,软坚通便,较缓和。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也能解决轻度的里实热造成的烦躁谵语。

大承气汤,治疗里热至极的气滞胀满,大便干硬结聚不通,腹痛拒按,甚则烦躁谵语神乱等。后人总结其症状表现为“痞、满、燥、实、坚”五个字。

这样,三个承气汤就总结完了,这节课就到这里,下周二我们继续学习承气汤化裁的课程。

(汉传弟子刘云舟)

方剂之寒下剂

第一节寒下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四两酒洗(12g)厚朴八两去皮,炙(24g)枳实五枚炙(12g)芒硝三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水煎,大黄后下,芒硝溶服)【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戢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象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象滑数。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配伍意义】本方治证虽多,但均由邪热积滞,阻于肠腑而致。根据《素问·阴阳应像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泄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泄之”的治疗原则,治当竣下热结,以就阴液,亦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方中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诸经,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涤荡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本方用之,取其泻热通便,荡涤肠胃,活血化瘀以治胃肠宿食燥屎,腹部涨满,大便秘结等里热积滞证,用为君药。芒硝咸苦而寒,主入胃大肠经。为泻热通便,润燥软坚之佳品,协大黄则竣下热结之力尤增,以为臣药。《名医别录》卷1曾谓芒硝“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利大小便。”《医学起源》卷下载芒硝“治热淫于内,去肠内宿垢,破坚积热块”。可见软坚润燥,缓解肠中热燥而用芒硝,由来已久。硝黄合用,既可苦寒泻下,又能软坚润燥,泻热退荡之力威猛。积滞内阻,致使腑气不通,内结之实热积滞,更难下泄,故本方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为佐药。厚朴苦辛而温,归脾胃大肠经。《名医别录》卷二言其:“去留热心烦满,厚肠胃”。枳实苦寒,归脾胃经,《名医别录》卷二载其破结实,消涨满。故,枳实,厚朴相须为用,行气散结,消痞除满,泄其糟粕填塞之壅,并助硝黄推荡积滞,加速热结排泄。诚如方有执所致也。煎药时大黄后下,意在增其泻下之功。四药合用,意在使塞者通,闭者畅,阳明腑实之证可愈。 【使用注意】本方为泻下峻剂,如气虚阴亏,六脉沉微,或胃肠无热结者,均不宜用。【源流发展】本方始见于汉代张仲景之《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少阴病津伤里实及阳明刚痉等病。历代医家多沿用治疗各种热性病过程中,所出现大便秘结,腹部涨满等阳明腑实证,并对其适应范围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本方为泻下剂的代表方,古今泻下剂中有不少从此方衍化而来。晋代《肘后备急方》卷二承气丸,系由大承气汤去厚朴加杏仁而成。该方虽去厚朴,但乃不失其泻下与行气同用的配伍特点,治疗伤寒、时气、温病,十余日不大便者。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中的承气汤,实有大承气汤去厚朴加甘草组成,亦即调胃承气汤加枳实。方中加甘草,专取其通调之力,以缓硝黄之急,枳实与厚朴相比,虽有辛温,辛苦之不同,而泄满之功则一。宋代《圣济总局》卷97之承气泄胃厚朴汤,有大承气汤去芒硝,枳实改为枳壳加甘草组成。变大承气汤为小承气汤。加甘草,用于治疗胃实腹胀,水谷不清关格不通,大便苦难。三黄丸由大承气汤去厚朴枳实,加清热养阴,泻火解毒之生地黄,黄连,黄芩,栀子组成。主治衄血不止,大便秘结者,明代摄生众妙方卷4之承气汤,有大承气汤加豆豉而成,用量相等,方中以大承气汤苦寒下泄,豆豉透表发汗,合之,具有发汗泻下之功,但以泻下为主,主治脏毒。黄龙汤,即大承气汤加人参,当归,甘草,生姜,大枣以攻补兼施。,使邪去而正不伤,主要用于阳明腑实证而气血虚弱者,进一步扩大了大承气汤的范围。清代医家,秉承汉、唐、金、元、明等前人的经验,变通大承气汤用于临床,创制了不少新方。如大承气汤,系由《伤寒论》大承气汤去行气之枳

黄煌 经方杂谈

经方杂谈 作者:黃煌 1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桂枝汤是古代的补益剂,凡是经过寒冷、饥饿、极度疲劳、精神紧张以后,患者出现自汗、心悸、腹痛、脉弱等情况下,均可使用。张仲景的时代是兵荒马乱的年代,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疲于奔命的难民,就是桂枝汤的最佳适应者。经过大量的出汗,已经多日无法正常进食和休息,成天处在极度惊恐之中,可谓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这样的人必定形容憔悴,消瘦。强烈的惊恐导致心动悸、烘热,饥饿导致干呕、腹部阵阵的隐痛,反复的出汗使得全身肌肉酸痛,寒冷的刺激又使鼻流清涕、关节痛、恶风。这就是桂枝汤证。桂枝汤中药物都是食物中药。甘草、生姜、大枣、桂枝、芍药,就像今天的酸辣汤。先喝一碗,然后喝上热气腾腾的糜粥,盖上被子,好好睡一觉……。病人自然会微微出汗,一觉醒后,许多症状必然减轻。这就是桂枝汤的魅力。桂枝汤不是发汗剂,病人服药以后的汗出,是机体各种调节机能恢复的标志,中医的话说,是那热粥的“谷气”加上患者的“胃气”交融的结果,是“营卫之气和谐”的结果,是体内阴阳平衡的结果。 2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麻黄汤是发汗剂,但是是比较安全的发汗剂。温服以后,伴随着心跳的加剧,周身开始发热,皮肤开始湿润,最后,可能是大汗淋漓。随着大汗的到来,原先“体若燔炭”变成“脉静身凉”,原先的“无汗而喘”变为心平气和,原先的“骨节疼痛”变为浑身舒坦。麻黄,是麻黄汤中的主要药物,它有强烈的发汗作用,同时,会导致心跳加剧,甚至出现“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的情况,或者如“气从少腹上冲心”症状。对此,张仲景自有办法,那就是服用桂枝甘草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这两味药物具有定悸的作用。也就是说,麻黄汤中的桂枝甘草具有对麻黄发汗动悸作用的预防作用。所以说,麻黄汤是安全的发汗药。但是,教科书认为麻黄配桂枝发汗,麻黄无桂枝则无发汗作用,这似乎值得商榷。 3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小青龙汤是气管与支气管炎症的专方。是剧烈咳嗽和大量稀痰的镇咳剂与化痰剂,具有明显的近期疗效。对于以“咳”“喘”“痰稀”为主诉的呼吸系统疾病,确是名医手中的一张王牌药。根据临床经验,本方多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期。《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相关条文共有5条,其中“咳”作主证的共3条,可见咳嗽是本方主治的目标所在。至于咳嗽的程度,《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咳逆倚息不得卧”则是直点龙睛之语。事实上,病人咳嗽越是严重,本方的效果也就越好。临床加减很多,本人常用的有加石膏,加黄芪,去麻黄加人参、麦冬等。只要对证,取效神速。 张仲景虽然没交代痰液的形状,但从“妇人吐涎沫”条文的描述来思考,便不难触类旁通了。临床所见,病人咳嗽多伴随大量的痰液,尤其是夜间更多。如果细心观察该类病人,不难发现一大早其人床前的痰盂或纸篓里总是装得满满的。这种痰如果吐在地上,则呈鸡蛋清状或带有泡沫,很快就渗入土中而不见。病人自己也会说痰清凉凉的滑

伤寒论15首方剂名称诠释

《伤寒论》15首方剂名称诠释 《伤寒论》为东汉杰出医学家张机(字仲景)所著,成书于公元8世纪初叶。全书16卷,397法,113方,以六经为纲,汤证为目,理法方药,清晰了然,总结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辨证论治学说,被后世奉为经典。本书经晋代王叔和收集整理为10卷得以流传,现通行本为明代赵开美复刻本。“伤寒”,泛指外感疾病表现的各种证候,本书为专论伤寒病之著作。现将常用方剂名称诠释如下。 十枣汤 本方由芫花、甘遂、大戟三药为末,用大枣煎汤冲服。用于治疗悬饮,胁下有水气,以致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者;也常用于水肿腹胀之实证。有攻逐水饮之功。 本方中所用三味主药,分别具有逐水饮、除积聚、消肿满等作用,其性皆猛峻,故用大枣十枚以益气护胃,缓和峻药之毒,防止或减轻药后反应,达到寓攻子补,下不伤正之目的。《医方论》云:“仲景以十枣命名,全赖大枣甘缓以救脾胃,方成节制之师也”。方名“十枣”者,一是说明方中用大枣十枚;二是强调大枣在该方中缓其峻毒、顾护胃气的特殊作用。 本方去芫花、大枣,加白芥子名“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搜剔停痰伏饮之功,可使痰涎得以控制,故以此命名。 大、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诸药组成。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兼有里热证者。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之功。 小青龙汤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诸药组成。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诸证者。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 古有“左青龙而右白虎”之说。青龙,是神话中的东方木神,色主青,主发育万物。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成方便读》)二方发汗逐饮之功,犹如青龙之兴云治水,但依其发汗力强弱而命名大、小“青龙汤”。 三承气汤 承气汤有三方: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药组成,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之痞、满、燥、实四证及脉实者,或肠中实热积滞之“热结旁流”等证,有峻下热结之功;小承气汤由大黄、枳实、厚朴三药组成,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二证为主者,有轻下热结之功;调胃承气汤由炙甘草、芒硝、大黄三药组成,用于治疗阳明燥热内结而无痞满之证,或肠胃积热之发斑,口齿喉痛及疮疡等症,有缓下泻结之功。

完整版,中兽医方剂

1、试述方剂的组方原那么和加减变化. 〔1〕组方原那么:药物组成方剂后,能相互协调,增强疗效,更好地适应复杂病情的需要,并能减少或缓和某些药物的毒理性和烈性, 消除其不利作用.构成方剂的药物组成一般包括君、臣、佐、使. ①君药:是针对病因或主症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又称主药. ②臣药:是辅助君药,以增强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辅药. ③佐药: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用于治疗兼证或次要症候;二是制约君药的毒性或烈性.即“因主要之偏而为监制之用〞的意思;三是反佐,用于因病势拒药须加以从治者,即“因病气之甚而为从治之用〞. ④使药:指方中的引经药,或协调、缓和药性的药物. 〔2〕加址变化: ①药味增减的变化②药物配伍的变化③药量增减的变化④数方合并⑤剂型的变化⑥药物的替代 2、解表方常用方有哪几个各有何特点和临床应用范围 答、1、麻黄汤:特点一一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临床应用一一用于风寒表实证,临床上常用以本方加减治疗感冒、流感和急性支气管炎等属于风寒表实证者. 2、荆防败毒散:特点一一发汗解表,散寒除湿;临床应用一一本方是治疗感冒的常用方,对于时疫、痢疾、疮疡而挟湿的的表寒证可酌情应用.如无湿证,可去独活;假设兼气虚, 可加党参. 3、银翘散:特点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临床应用本方由清热解毒药与解表药组成,是辛凉解表的主要方剂,常用于治疗各种家畜的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也用于治疗流感、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初期而见有表热证者.本方防治禽霍乱有效. 4、防风通圣散:特点一一解表通里,疏风清热;临床应用一一本方适用于外感风邪, 内有蕴热的表里俱实之证. 3、试述“荆防败毒散〞的组方原那么和适用范围. 答、本方证系因外感风寒湿邪所致.治宜发汗解表,散寒除湿.方中荆芥、防风发散肌表风寒,羌活、独活祛除全身风湿,四药共用以解表祛邪为主药;川茸散风止痛,柴胡助荆芥、防风疏解表邪,扶苓渗湿健脾,均为辅药;枳壳理气宽胸,前胡、桔梗宣肺止咳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发汗解表,散寒去湿之效. 〔方歌:荆防败毒草苓茸,羌独柴前枳桔同,风寒挟湿致畜病,解表祛湿有良攻〕 4、“银翘散〞在临床上适应于何种病证如何加减应用 答、〔银花、连翘、淡豆豉、桔梗、荆芥、淡竹叶、薄荷、牛茅子、产根、甘草〕 此方常用于治疗各种家畜的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也用于治疗流感、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 肺炎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初期而见有表热证者.本方防治禽霍乱有效.发热甚者,加桅子、黄 苓、石膏以清热;津伤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生津止渴;咽喉肿痛甚者,加马勃、射干、板蓝根以利咽消月中;$疮初起,有风热表证者,应酌加紫花地丁、蒲公英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5、试述清热方的各类代表方剂和适应证. 答、1、白虎汤〔清热生津〕:用于治疗阳明经证或气分实热证. 2、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为泻火解毒之要方,适用于三焦火邪壅盛之证,但以津液未伤为宜.可用于败血证、脓毒血症、痢疾、肺炎及各种急性炎症等属于火毒炽盛者.本方还可用于治疗疮疡月中毒. 3、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消疮散痈〕:治疗疮痈月中毒的常用方剂,适用于疮痈月中毒初起,红月中热痛者. 4、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适用于肝胆实火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的各种病症,如急性结膜炎、胆囊炎、急性湿疹、尿路感染、睾丸炎等. 5、香菁散〔清心解暑,养血生津〕:用于慢性中暑. 6、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是治疗湿热黄疸的根底方,凡属阳证、实证、热证 者,均可加减适用. 6、“黄连解毒汤〞的组方原那么和适用范围. 本方证乃热毒壅盛所致,治直泻火解毒,方中黄连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为主药;黄苓泻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桅子通泻三焦之火,且导热下行从膀胱而出,共为辅药, 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使邪去而热毒解. 本方为泻火解毒之要方,适用于三焦火邪壅盛之证,但以津液未伤为宜,可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 1.小柴胡汤一直作为和解剂用来治疗少阳病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少阳病?少阳病的特点就是缠绵不愈,多见于疾病的迁延阶段。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事实上,小柴胡汤治疗的很多疾病都与免疫失调有关。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过敏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等。这类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发热或“寒热往来”的特点。对于“寒热往来”这一表现临床应当活看。所谓“寒热”,它可以是体温表所测得的发热,更多的却表现为病人的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属于感觉过敏状态。所谓“往来”也有特殊意义。一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这就是所谓的“休作有时”。二指没有明显的节律,但表现为时发时止,不可捉摸,比如癫痫、过敏性疾病等。小柴胡汤主治的这种“寒热往来”,既无可汗之表证,又无可下之里证;既无附子干姜可温之寒,也无石膏知母可清之热。“寒热往来”常“如疟状”,但“如疟状”却并非都是本方所主治。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也主“如疟状”,但确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治疟,但却为“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胸胁苦满”是小柴胡汤证的另一种表现。“胸胁”提示了小柴胡汤主治的病位。肝、胆、胰腺、肺、胸膜、乳房等疾病多表现为胸胁的不适。但临床上应该将胸胁的概念拓宽,诸如甲状腺、胸锁乳突肌、耳颞部等头颈部的两侧,少腹部、腹股沟等都可以作为广义上的胸胁,我把它称为“柴胡带”。“苦满”是患者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

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也有他觉指征,如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除了自觉的胀满外,他觉的柴胡带的触痛、肿块也可以作为“苦满”的特殊表现形式。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是疾病累及胃肠,消化道功能受影响的结果,“烦”、“喜”、“默默”这些词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反映了患者主观感觉的过于敏感和情绪的相当低落。此证当与百合病作鉴别。百合病也有“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但其不同于此证的是“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可见,百合病的精神症状更为突出,而躯体症状则很少。从症状的不定性来看,很类似于今天的神经官能症,而小柴胡汤证却是躯体有实在病变的。 小柴胡汤之所以能治疗上述疾病在于它合理科学的配伍结构。方中柴胡甘草主治寒热往来与胸胁苦满,黄芩主治心烦,半夏生姜主治喜呕,人参、甘草、大枣主治默默不欲饮食。其中柴胡和甘草是本方的核心成分,这一点从方后的条文加减可以看出。黄芩可去,半夏可去,人参、大枣、生姜可去,柴胡与甘草却不去。柴胡甘草配黄芩以清热,黄芩所主为“烦热”,如三物黄芩汤主“四肢苦烦热……头不痛但烦者”,又如《伤寒论》333条“而反与黄芩彻其热”;配半夏生姜以止呕。配人参以助正驱邪;配姜枣以调理消化功能,即“和胃”。 小柴胡汤是临床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张处方,其运用范围极其广泛。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中就有20条的记载。据不

中药方剂与治疗、组成、变化、剂型与用法的原则

中药方剂与治疗、组成、变化、剂型与用法的原则 拟定用药处方,是给病人治病时理法方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又必须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才能运用恰当自如,所以首先要明确方剂与治疗疾病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方剂这一学科的意义、作用。治疗原则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治病求本所谓本,就是发生和形成疾病的病因。如外感病的病因病机,系六淫病邪侵犯人体后所致的经络、脏腑、或卫气营血的不同病理变化,所以外感初起应该以“怯邪”为治疗之本;杂病病因病机,则多系内伤所致的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病理反映,故杂病就是应该以恢复或重建修复脏腑的正常功能为治病之本。也就是说,病因病机是临床病证的本质所在,是疾病诊断治疗的依据。 标本缓急标本的含义,由于应用的场合不同而有所差异。如从先后分标本,则先受邪为本,后见证为标,治法以怯邪为主,邪去则见证亦除;从斜正来分,则正气为本,病邪为标,固有“五虚为本,五实为标”之说,治当分辨邪之有多少,正之盛衰,或怯邪安正,或扶正怯邪,或怯邪与安正同用;有从新病旧病来分,以新病为标,旧本为本,一般现治新病,后治旧病、以免新病发展再影响旧病,使病情更为复杂;但有时新病很轻。而旧病急剧存在,就应顾其本;如新病旧病同时存在聚急,则须标本兼治;有从内外来分的,以外为标,内为本。外感病邪气在表为轻,入里为重,故表为外为标,里为内为本;内伤病以内部症状为本,外部症状为标,此时应先治里证,里证退则外证亦除。由此可见,分清标本的主要精神,是从复杂病情中辨明证候的主次先后,为立法用方找出整个的明确目标,以便订立治疗方案。 标本与缓急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般来说,本急于表,宜先顾本,正气固则邪气无容身之地,而标证亦除;但有时也有标急于本的证候,就须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去处理。 虚实补泻“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是虚证实证的总慨念。

中医对肝病的辩证施治

中医对肝病的辩证施治 祖国医学对肝病之认识 1、肝炎是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无此记载,无黄疸型肝炎,类似中医肝郁气滞之证,黄疸型肝炎,近似中医湿热黄疸,至于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合并腹水者,相似中医肝郁血瘀,癥积鼓胀之类。 2、祖国医学对肝脏之认识,如内经所谓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可以看出,不论内外因素侵害人体,肝即起而保卫之,犹如将军之考虑对策以御外侮,使体内有害因素归于消灭,又因肝属木,肝藏血,肝主疏泄,木喜条达,肝郁则侮脾土,脾者运化人身水谷精微,肝郁则脾滞运化失常,因此肝病则出现以上等等症状。 (二)病因 祖国医学对肝炎之发病原因,大致认为有以下三点 1、由于外感所引起,如玉机真脏论曰,风者百病之首也,今风寒客于人,可汗而发也。有伤寒汗不能透,风湿在表者有黄疸,表邪不解湿热郁于阳明者,亦有发黄,寒湿在里,郁而不解者,亦可发黄。总之风邪外侵不解,湿热郁结,而为黄疸病者,与此亦甚有关。 2、由于情志不遂,素怀郁怒,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势必肝木克土,而致肺气虚弱,运化失调,明张介宾谓阳旺则化水为精,阳衰则气不化为精,而积精为水,水即身中之气血,其为邪为正,总之化与不化耳。气滞血凝,则水气不行,水邪停积,则气机愈滞遂道阻塞,形成腹水。 3、饮食劳倦所致。如饮食不节,饥饱不匀,喜贪生冷,过量饮酒,劳伤过度,营养不良等对肝病之发生,亦甚有关系。 以上三宗原因,虽然与现代医学发病原因不同,但在祖国医学中,认为这三种意思努,任何一种,都能损伤肝脏,使肝脏发生病理变化。 (三)临床验证。 为了易于临床掌握肝病治疗,辩证分型,根据历年治疗肝病体会,分为以下十个类型。 1、湿热阳黄

老中医:逐瘀泻热的桃核承气汤

逐瘀泻热的桃核承气汤 导读: 桃核承气汤为理血剂,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之量,再加桃仁、桂枝而成,具有逐瘀泻热的功效。《伤寒论》中原治邪在太阳不解,循经入腑化热,与血相搏结于下焦之蓄血证。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宫外孕、急性盆腔炎等病。 药物组成: 桃仁 12g,大黄 12g,桂枝 6g,炙甘草 6g,芒硝 6g。 【主治病证】 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或妇人闭经、痛经,脉沉实或涩。 【加减化裁】 若跌打损伤,瘀滞疼痛者加赤芍、当归尾、红花、苏木;月经不调瘀滞较甚者,痛经可加延胡索、五灵脂;闭经加牛膝、当归、川芎、益母草;恶露不下加五灵脂、蒲黄、生山楂;上部瘀热之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吐衄者,加牛膝、生地黄、丹皮、白茅根。

【原方证治】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现代运用】 主要用于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亦用于急性坏死性肠炎,精神分裂症,脑外伤后头痛,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血管病,宫外孕,子宫肌瘤,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及瘀热在上的头痛、脑胀、目赤、齿龈肿痛、鼻衄等。 【助记方歌】 桃核承气五药施,甘草硝黄并桂枝; 瘀热互结小腹胀,如狂蓄血均可治。 亲验病例: 李某,女,29岁,已婚。初诊:2005年9月15日。 孕 48 日而小产,小腹拘急作痛,引及腰骶亦痛,伴大便秘结。昨夜突发悲伤欲哭,时而又大笑不止,彻夜未眠,询其小产出血不多,已过一周,平素体健,性格内向。查:舌淡红、边有瘀点,苔薄润,

脉细涩。此证属瘀热结于下焦,经脉不通,上扰心神所致。急宜活血化瘀,通下瘀热。桃核承气汤加减: 桃仁 12g,大黄 10g,桂枝 6g,炙甘草 6g,五灵脂 10g,生山楂15g,赤芍 12g,丹皮 12g,麦芽 20g,百合 12g,水煎服。3剂后复诊,哭笑之症消除,小腹痛减轻,又进 5 剂病愈。

王永炎星蒌承气汤钩玄

王永炎星蒌承气汤钩玄 ●对“上病下治”中“上”、“下”的理解不可拘泥于病变部位的上下,病居高位为上,直折其上逆之势亦为上;病居低位为下,通腑沉降亦为下;“上病下治”总属中医“治病求本”之法,临床应以谨守病机为前提,辨证论治,整体调解; ●星蒌承气汤总属于承气类方药,是中风病“上病下治”的代表方剂,药效学研究和临床研究都证实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可加减化裁使用;但要严格明确其应用指征,中病即止,不可尽剂,更不可长期服用,必要时可参考现代理化检查等指标,防止矫枉过正; ●以通里攻下,化痰通腑为代表的“上病下治”法治疗中风病有一定的普适性,它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执简驭繁的治疗方法,早期应用可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星蒌承气汤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创制的治疗中风病的方剂;由全瓜蒌、胆南星、生大黄、芒硝组成;功能化痰通腑,适用于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临床证实对于改善病人意识状态、缓解病情加重的趋势和减轻偏瘫的病损程度具有显着效果;本文就星蒌承气汤的处方用药思路和对临床的启迪借鉴作用探讨如下; 病生于下,伏其所主先其因 中风病病位在脑髓血脉,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临床虽有中脏腑、中经络之分,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诸多症状之异,但治疗仍当遵内经“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训,从下治之;此即内经评文:“前叙病源,是叙其所由生;下叙病机,是叙其所由成”之意; 中风病病因多端,总以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为诱因;素

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此外,文中还有“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之论;其所言之“仆击、偏枯、厥”以及“九窍不利”的窍闭神昏证,部分相当于西医所谓之脑卒中,其临床表现也与中风病的临床表现高度一致; 因此,“病在上,取之下”,上病下治,从恣食肥甘,偏嗜醇烟,脾胃受损,调理脾胃入手进行治疗,有其理论依据,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意,体现了治病求本; 病势向上,降其冲逆求其属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的“求其属”,是为了探求证候与治法的联系以剖析病机,辨别证候属性以确定治法;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膏粱厚味及烟酒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病,求其病机所属,为“气满发逆”无疑,急当折冲降逆; 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之“大厥”;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之“煎厥”,皆因于气血鸱张亢奋,冲逆向上而不得沉降所致,其导致的“暴死”、“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等昏厥之症与中风病同;因此,上病下治,折其冲逆之势,“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乃针对病机之治;王冰注:“疏其壅塞,令上下无碍,血气通调,则寒热自和,阴阳调达;”详之矣;

《覆载万安方》经方内容探析

《覆载万安方》经方内容探析 王文娟;肖永芝 【摘要】《覆载万安方》是日本大型汉方医学全书.书中有丰富的辨治伤寒病证的内容,除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外,大量征引了中国元以前医家对 伤寒学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经验进行阐述.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经 方的适应病证广泛,辨证明确,加减化裁,灵活施用,对药物炮制、方剂煎服、疗效判定、合方及剂型运用等也有独特的阐发,是该书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较好地传承和发展 了仲景学术,对日本后世的经方研究与运用具有一定的影响.%"Fu Zai Wan An Fang" is a large-scale Japanese Kampo of medical encyclopedia.It has substantial content of treating typhoid diseases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Except from Zhang Zhongjing's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Golden Chamber",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results before Yuan Dynasty is cited.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embody in the widely used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 in diseases, accurately diagnose, addition or subtraction of changes,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drug preparation.It also has a unique explication in processing drugs, prescription decoction, efficacy determination, combined prescription and dosage form application, that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content in the book.The book has bette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he theory of the Zhongjing, has certain influence 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o Japan.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麻黄细辛附子汤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麻黄细辛附子汤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两张方子;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在上轮类方讲伤寒中李明国老师已经把这张方子讲得很详细了.. 我们还是先用刘志杰经方解析法来分析一下这张方子.. 君药:麻黄2两辛苦温 臣药:炮附子1枚辛苦热 佐药:炙甘草2两甘滋平 使药:无 这张方子还是在甘草麻黄汤的基础上的化裁;把麻黄减二两;加了一味附子.. 既然是甘草麻黄汤加减;那么这张方子是否也应该可以治水肿呢 应该是可以的 在金匮要略有一条文: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这里的麻黄附子汤与我们今天讲的麻黄附子甘草汤组方是一样的;只是麻黄用了个升散的量;三两.. 少阴的风水;发汗祛水;加附子温阳更合适.. 我们来看看各药药症 麻黄温辛苦 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名医别录五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疏伤寒头痛;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 甘草平甘滋 神农本草经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名医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 这两个药症我们之前都讲过了;我们重点来看下附子这个药.. 附子热苦辛有毒 神农本草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名医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堕胎;为百药长.. 这个药;热性大;有毒;能走表入里;祛表证虚寒中风伤寒.. 既能能降逆止咳;又可化凝聚之寒邪;温通力量大 还能活血回阳救逆;可以续绝阳;是一个对治寒饮的霸道药..为北方玄武类主药.. 附子在经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很多重症沉疴都离不了他 但由于附子的毒性;很多人又不敢去用 既使用;也是量少或是用黑顺片或是白附片等 关于附子炮制的问题;历代比较乱 从古至今炮制方法多大四十余种 如蜂蜜煮制;甘草煮制;生姜煮制;黑豆;防风煮制;童便浸或是煮等等 这些方法现在用得很少 但这些方法都说明一个问题;这些伴制的药都能解附子毒..可以做为附子中毒后的解药 李可老先生喜欢加大量附子中加入黑豆或是防风;也是这道理 而现代的附子炮制方法都是有问题的

智慧树答案方剂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 1.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答案:《五十二病方》 2.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答案:《太平惠民和剂 局方》 3.3、首次将治法概括为“八法”的医家是()。答案:程钟龄 4.4、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为()。答案:臣药 5.5、理中丸和人参汤的变化属于()。答案:剂型更换的变化 6.6、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其服药时间宜于()。答案:饭后服 7.1、下列哪项属于佐药()。答案: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消 除或缓解方中君、臣药烈性与毒性的药物;与君药性味相反而有能在治疗中 起相成作用的药物;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8.2、下列治法中属于“八法”的范围是()。答案:吐法 ;清法 ;和法 ;下法 9.1、“方书之祖”指的是《黄帝内经》。答案:错 10.2、汤剂的优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具有其他剂型所无法比 拟的根据病情变化而随证加减。答案:对 第一章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解表剂的禁忌症的是()。答案:温病初起 2.2、患者,女,35岁。近两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 脉浮缓。宜选用()。答案:桂枝汤 3.3、被称为“仲景群方之冠”的方剂是()。答案:桂枝汤 4.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石膏与麻黄的比例为()。答案:2:1 5.5、止嗽散出自哪位医家:答案:程钟龄 6.1、属于解表剂分类的是()。答案:辛凉解表剂 ;扶正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7.2、属于麻黄汤配伍结构的是()。答案:麻黄、桂枝 ;麻黄、杏仁 8.3、小青龙中温阳化饮的药物有()。答案:细辛 ;桂枝;半夏 9.1、解表剂常以出汗为手段,祛邪为目的,汗出越多祛邪越快。答案:错 10.2、银翘散解表清热力强,被称为辛凉重剂。答案:错 第二章 1.1、寒下剂适用于答案:里热积滞实证 2.2、下列方剂均属泻下剂,其中不用大黄的方剂是()。答案:济川煎 3.3、患者下利清水,色纯清,腹中硬满而痛,口舌干燥,脉滑实,首选()。 答案:大承气汤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半夏泻心汤化裁加减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半夏泻心汤化裁加减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今天我们学习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我们来看一下方药的组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看一下条文:330。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宋359)“伤寒",是有表证存在。“本自寒下",说明病人原来就有里虚寒的太阴下利。伤寒的表邪,还没有内陷,并且病人原来就有太阴的下利,但是医生给用了攻下法和吐法,更虚其里。里面中下焦寒饮更盛,导致邪热内陷, 和本来的太阴水饮相互格拒,出现“寒格”。就是说,下焦虚寒水饮泛滥上逆,阻隔上焦阳气邪热,阴阳不相沟通,吐下逆反厉害,上吐下泻的现象突出,甚至食入后就吐,胃不接纳饮食了。食入口则吐,下利也会很严重。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在类方是属于半夏泻心汤类方的,但是从方剂加减化裁的角度看,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与半夏泻心汤相比较,发生了转变。把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放在半夏泻心汤的类方当中, 是从痞证这个角度来说的,其实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是对治 阳痞的,与半夏泻心汤有着正反的区别了。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说一下“痞证”的话题了.痞者,天地阴阳不交,升降失司,水火不运,寒热互结,痞闷塞于心下而不通畅,证属少阳、

厥阴。是本寒热也.所谓痞证,就是病情表现的寒热错杂,交阻于心下,痞闷不通畅,气机不得升降,一般是虚寒水饮与湿热相互结,以少阳病和厥阴病为多见。我们综合上边的描述概括一下,痞证病机,就是寒热错杂,这是核心。至于病位,痞证则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的。那么,这就有了一个极其扼要的把握点,面对患者的时候,如果患者有寒热错杂的情况,你就有了思考痞证的可能了,再进一步,分一下寒热的多少,这就有了阴痞、阳痞的把握了。寒热错杂,寒多热少的是阴痞;热多寒少的就是阳痞。你看简单不?对治阴痞的方剂,你就在阳旦类方中挑选,对治阳痞的方剂你就在阴旦类方中挑选,汉传中医怎么推进中医的标准化、规范化?你看看这种规范的对治方式,你会明白一些的。我们把这种思维方法,用到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上来,你看看是不是极其吻合?并且,你完全可以运用这种思想对方剂方证没有全部描述出来的内容给予补充,以方测证.可以说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的方证除了“食入口即吐"以外,还有上焦燥热、心烦、失眠、口干口渴、心下痞闷、食入口则吐逆,舌质淡或红,苔滑而黄腻,下焦反而腹泻,腹痛等等.有了这些思考,我们就应该能够掌握阴痞与阳痞的分别了,其代表方剂,阳痞这边就是小前胡汤,阴痞这边就是半夏泻心汤。你把这两个方剂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明白了,两张方剂的药物差不多,只是寒热有所偏倾罢了。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与半夏泻心汤相比较:干姜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等)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等)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https://www.docsj.com/doc/e219065306.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 d=5088 1楼发表于2007-7-1 01:5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看帖| 打印 李致重等/香港 清代以来,随著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医界围绕著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20世纪70年代国内曾有人立倡“寒温统一论”,但至今并未形成学术界的共识。对於伤寒和温病的关系,下面讲三点看法。 一、关於“古方今病” 金元时期,刘河间针对热病初起不可纯用辛温解表之法,不宜投麻、桂辛温大热之剂,设立了双解散、凉膈散等表里双解之剂。据此他提出了“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之说。这个说法,成为后世“伤寒与温病病因病机截

然不同,治疗上必须严格区别”的理论依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1. 病变了吗 整个人类进化的历史,是以亿年为单位来计的,从《内经》、《伤寒论》到现在也不过两千年左右。这对於人类的遗传、变异来说,是很有限的一瞬间。在这期间,尽管人类疾病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就外感温热病的发病原因、病情特点、病理机制以及人的体质因素来说,不可能有本质的改变。 这里,从中医外感病的学术发展来说。《素问.热论篇》里提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的伤寒,就是全部的外感热病,与《伤寒论》所讨论的完全是一回事。《素问.热论》六经辨证的内容虽然与《伤寒论》不尽一致,这是学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不是理论原则的差异。应当看到,就温热病来说,在《内经》时期已经有明确的论述了。 再看《难经》。《难经》上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五个方面指的是广义的伤寒。五者之中伤寒,相当於《伤寒论.太阳病篇》相对於中风的伤寒,称之为狭义的伤寒。而五者中的湿

胡希恕六经辨证观(完整审核版)

胡希恕六经辨证观之阿布丰王创作 一、何谓经方 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本书所谓之经方,是指后者. 二、张仲景是经方杰出之传人 考《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记述了有关按病归类之专著和有关方剂理论之专著,如《汤液经法》32卷.这些书虽皆亡佚,但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里可以窥见有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年夜量之理论论述.此说明在年龄战国时期,方剂已经建立了指导实践的基本理论.直至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缔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炉,将亡佚书籍中的经方保管下来.故后世尊该书为“方书之祖”,赞经方为“对病真方”.从而为方剂学之形成和发展奠基了基础. 三、经方运用的指导理论是辨证施治 要想正确地使用经方,就必需掌握中医的辨证施治.何谓辨证施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沦》(即《伤寒沦》与《金匮要略方

论》)就是辨证施治的典型.考《伤寒沦》,不只是论治伤寒,而是借伤寒之治以示万病辨证施治的年夜法.因此,在《伤寒论》中,既有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对疾病辨证施治具体实施之运用方法. 先说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 《伤寒论》既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而条文中又不竭八纲之辩,如论中第7条(条文序号均依宋本《伤寒论》.下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之辨,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内外之辨;第l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是寒热之辨.如此等等.由此可见,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的一股规律. 何渭八纲?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在内外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该是九纲.由于言内外,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简称为八纲. 表和里及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

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绪论单元测试 1.学派的构成要素有 A:著作与著述 B:学说与创新或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学术见解、学术观点 C:学说创始人与宗师 D:师承与亲炙、私淑、遥承 答案:ABCD 2.学说是酝酿和形成学派的基础,学派则是学说延续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A:错 B:对 答案:B 3.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称为 A:学说 B:学派 C:流派 D:医家学说 答案:C 4.没有同一学术主旨及其传承与发展的史实支撑,也可认定其为“学派”式的师 承方式 A:对 B:错 答案:B 5.在中医各家学说的形成过程中,哲学思想的影响,对医家学说的形成也有重 要的作用。 A:对 B:错 答案:A 6.学术上自成体系的观点或理论称为: A:医家学说 B:学派 C:学说 D:流派 答案:C 7.《黄帝内经》等经典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形成较为完备学术理论体系,中医 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A:错 B:对 答案:B

8.载录“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著录包括“医经”、“经方”、“房中”、 “神仙”四大类的著作是 A:《汉书 ·艺文志》 B:《黄帝外经》 C:《扁鹊内经》 D:《黄帝内经》 答案:A 9.学术争鸣,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A:错 B:对 答案:B 10.从中医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去解读,可以更深切地认知和体会到,创新精神在 学术争鸣中激荡,学术理论在传承授受中完善。 A:错 B:对 答案:B 第一章测试 1.孙思邈研究《伤寒论》的方法是 A: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B:维护旧论,分经审证 C:汇节分章,节解名释 D:错简重订,倡纲重法 E:脉证合参,辨别病性 答案:A 2.下列哪一项不是孙思邈肝脏分证的内容 A:肝虚寒 B:肝实热 C:肝阳虚 D:肝劳筋急 E:肝胆俱虚 答案:D 3.下列哪首方为刘河间地黄饮子所本? A:犀角地黄汤 B:内补散 C:前胡建中汤 D:生地黄煎 E:孔圣枕中丹 答案:B 4.继《中藏经》之后,对脏腑辨证有发展的医家是 A:刘完素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历年试题(网友回忆版)试卷一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历年试题(网友回忆版)试卷一 [单选题]1.行于腹部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经的是()。 A.带脉 B.阳维脉(江南博哥) C.督脉 D.冲脉 E.任脉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喉咙,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分行至目眶下。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为“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又称“任主胞胎”。[单选题]2.根据《素问·举痛论》,可以引起呕血及飧泄的是()。 A.怒 B.喜 C.思 D.悲 E.恐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单选题]5.不属于大头瘟毒盛肺胃证的表现的是()。 A.壮热烦渴 B.头面焮肿疼痛 C.咽喉疼痛 D.大便便秘 E.舌红苔黄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大头瘟毒盛肺胃证证病机:肺胃热毒充斥,攻冲头面。证候表现: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头面焮肿疼痛,咽喉疼痛加剧,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 [单选题]6.针刺经络感应依靠于气的什么生理功能?() A.温煦与凉润 B.推动与调控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①推动与调控:生长发育、生殖;脏腑生理活动;津血生成、运行。②温煦与凉润:正常体温。③防御作用: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④固摄作用:固摄精、血、津液;脏腑器官位置。⑤中介作用: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持机体的整体联系。人体内的各种生命信息的感应传递,以及内外环境各种信息的交流和感应,均以气为中介物质而完成。感应传导作用又称为“经络感传现象”。如针刺的“得气”或“气至”现象即是经络感传作用的表现。[单选题]7.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坚者()。 A.热之 B.从之 C.攻之 D.行之 E.削之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 [单选题]8.津液不足导致气虚,体现了气与津液的什么关系?()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生气 E.津液载气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气与津液具有以下五种关系: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液载气。津液不足,则气的化生乏源,而致气虚,故其体现了津能生气的关系。 [单选题]9.下列经脉,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的是()。 A.足厥阴肝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太阴脾经 D.手厥阴心包经 E.手太阴肺经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如下: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