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练习

第三单元《浩瀚的宇宙》

知识点:

1.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30万倍,地球的体积约为月球的49倍。

2.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转动,于是地球就带着月球一起围绕太阳自西向东(从背向太阳的位置观察)转动。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这时就会发生日食。

3.天空中除了月球、行星等可以移动的天体,还有一些星球的相对位置基本保持恒定不变,被称为恒星。恒星可以自身发光。太阳也是一颗恒星。

4.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恒星运动的天体。一般来说行星具有一定质量,并且质量要足够大且近似于圆球状。

5.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以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作太阳系。

6.人类很早就发现在天空北部有一颗星,离北天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所以人们常靠它来辨别方向,这就是北极星。

7.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辨认标志,北极星是小熊座中的一颗星,北极星经常被用来辨别方向。

8. 春季,在北方天空可以看到七颗排成像勺子形状的亮星,这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与附近诸星并称为大熊星座。

9.天鹅座是夏季可以看到的著名星座之一。它的主星排列得很像一个大“十”字,长长的一竖就像天鹅长长的脖子,一横就像天鹅展开的双翼。

10.仙后座在秋天的夜晚特别闪耀,其中的五颗星构成一个明显的英文大写字母“W”的形状,这是识别仙后座最主要的标志。

11.冬季,可以找到有“夜空王者”之称的猎户星座,他右手挥着棍棒,左手执着兽皮,是一位雄壮威武的猎人。有三颗亮星排成一条直线,间距基本相等,亮度也差不多,合称为“猎户的腰带”。

12.借助星座寻找北极星的方法:

方法一,先找到北斗七星,将北斗七星斗前的两颗星连线。再向勺口方向延

伸约5倍距离,就能找到北极星;

方法二,找到小熊座,小熊座中最亮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方法三,找到仙后座,仙后座中的五颗星可以组成英文大写字母“W”的形状,字母“W”的两条边延长有一个交点,将这个虚拟的交点和“W”中间的点连线,向“W”开口方向延伸大约5倍就是北极星大致的位置。

13.银河系约有1000亿至4000亿颗恒星,它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只是银河系中颗普通的恒星,位于距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处。银河系之外的星系被称为“河外星系”。

14.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肉眼观测→借助望远镜或天文仪器→航天时代。在此过程中,人类发明了太空望远镜、人造地球卫星、航天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技术。

15.时间轴记录法就是依据时间顺序,把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事件串联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记录体系。时间轴可以运用于不同领域,最大的作用就是把过去的事物系统化、完整化、精确化。

练习题:

1.下列关于星座的说法,有误的是是()。

A.北极星是是小熊座中的一颗星

B.北极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所以能指示方向

C.仙后座中的五颗星可以组成字母“W”的形状,这是辨识仙后座的最主要标志

2.根据所学的星座知识,完成练习。

(1)193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天空划分成________个星座,上图中的星座是_________,图中用实线连接起来的星星组成了_________。

(2)怎样借助上图中的星座确认北极星的方位?

3.在太阳系中,围绕太阳公转的天体是()。

A.卫星

B.恒星

C.行星

4.下列有关太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是银河系中最大的天体系统

B.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

C.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公转周期最短

5.阅读分析题。

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了黑夜。交战双方惊恐万分,以为是“上天”怪罪,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

(1)这种天文现象是__________,它的产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和月球的运动有关。

(2)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月球大约在图中的()位置。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1.B

2.(1)88 大熊座北斗七星

(2)将北斗七星斗前的两颗星连线,再向勺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就能找到北极星了。

3.C

4.B

5.(1)日食太阳地球

(2)D

大象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6、(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1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1、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磁化:原本没有磁性的物体具有磁性的过程。 3、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4、电磁铁的组成:铁芯、线圈、电池。 5、电磁铁接通电流会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会消失。 6、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与钉尖的距离越近铁芯越细电池个数越多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 ??????????? 8、小电动机的功能:把电变为动力。 9、???? ?????????????后盖:电刷变电流方向换向器:接通电流并改电磁铁线圈铁芯转子外壳:磁铁小电动机 10、小电动机的原理:电流产生磁性;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11、能量的形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风能、化学能、动能、机械能等等。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活动手册41、42页)。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进行能量的转化。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12、当电动机用来发电的时候,把动能转化为电能,就叫作发电机。 1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的能量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14、煤来自亿万年前的森林

15、石油和天然气来自亿万年前的低等动物。 16、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等。 实验知识点】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个数、铁钉粗细、线圈与钉尖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以线圈圈数为例,剩下的自己去整理)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 条件) 线圈圈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线圈20圈2.线圈40圈3.线圈60圈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 件不变电池的节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导线的长 短,线圈与钉尖的距离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三单元能量 一、电和磁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1820 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 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 所以要尽快断开。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 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正负极接法和线 圈缠绕方向有关。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 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 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等有关。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我们 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线圈圈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 线圈 20 圈,2 线圈 40 圈,3 线圈 60 圈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电池的节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 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四、电磁铁的磁力(二) 1.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电池节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电池 1 节 2.电池 2 节 3.电池 3 节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线圈圈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 大小等 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电池 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2.建立假 设 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与证据5.检验假设 6.交流 五、神奇的小电动机 1.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 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 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3.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六、电能和能量 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 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 质中,叫化学能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 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输入的能量形式用电器输出的能量形式电能电饭锅热能 电风扇动能 电视机光能和声能 电灯光能 电炉热能 3.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七、电能从哪里来 1.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用化学能的形式把 电能储存起来) 2.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 3.电能的来源和转化 电能的来源转化的能量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化学能电能 光电池光能 水电站动能 热电厂热能 核电站核能 八、能量和太阳 1.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在亿万年前,地球上生长着大 片的森林,在湖泊、沼泽等低洼地区,植物生生死死,大量 堆积,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泥土沙石 堆积、植物被埋得越来越深,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压力、 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植物慢慢变成了煤。 2.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主要是水中的浮游生物。 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 能 5.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 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4、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qing) 能、 核能、沼气 5、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 能 6、我们可以用电流检测器检测废电池还有没有电。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练习 第三单元《浩瀚的宇宙》 知识点: 1.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30万倍,地球的体积约为月球的49倍。 2.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转动,于是地球就带着月球一起围绕太阳自西向东(从背向太阳的位置观察)转动。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这时就会发生日食。 3.天空中除了月球、行星等可以移动的天体,还有一些星球的相对位置基本保持恒定不变,被称为恒星。恒星可以自身发光。太阳也是一颗恒星。 4.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恒星运动的天体。一般来说行星具有一定质量,并且质量要足够大且近似于圆球状。 5.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以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作太阳系。 6.人类很早就发现在天空北部有一颗星,离北天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所以人们常靠它来辨别方向,这就是北极星。 7.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辨认标志,北极星是小熊座中的一颗星,北极星经常被用来辨别方向。

8. 春季,在北方天空可以看到七颗排成像勺子形状的亮星,这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与附近诸星并称为大熊星座。 9.天鹅座是夏季可以看到的著名星座之一。它的主星排列得很像一个大“十”字,长长的一竖就像天鹅长长的脖子,一横就像天鹅展开的双翼。 10.仙后座在秋天的夜晚特别闪耀,其中的五颗星构成一个明显的英文大写字母“W”的形状,这是识别仙后座最主要的标志。 11.冬季,可以找到有“夜空王者”之称的猎户星座,他右手挥着棍棒,左手执着兽皮,是一位雄壮威武的猎人。有三颗亮星排成一条直线,间距基本相等,亮度也差不多,合称为“猎户的腰带”。 12.借助星座寻找北极星的方法: 方法一,先找到北斗七星,将北斗七星斗前的两颗星连线。再向勺口方向延 伸约5倍距离,就能找到北极星;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1、、。2 准确高度的声音叫。3 《》被录在国“航天者”号太空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4产生的。5在振动而 发出声音的。6、和。要知道 。7 声音的物质的和能够接收声音的系统。8、和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9、的声音。10产生的。 二、判断题。1( ) 2 但桌子没有振动。( ) 3( ) 4 5( ) 6 自制二胡能发出较大的声音。( ) 7 8( ) 9( ) 10( ) 11 ( ) 12( ) 13 路边植树形成“绿色音屏”( ) 14 15( ) 16 开着门窗听到的噪声小得多。( ) 三、选择题。1( ) A B C D、军号2 面可用来制作音乐罐的器材是( ) A B、图钉C、易拉罐D、木棍3 管弦乐器的是( ) A B C D、口琴4振 动发出的。( ) A B C D、空气5、下列说法中( ) A B C D、有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 振动6( ) A B C D7、都有一个共鸣 箱。( ) A B C、口琴D、打击乐器8分贝。( ) A. 50 B70 C、85 D、90 9( ) A B、音色C、 音高D10( ) A B 子不同位置的C 起到共鸣的作用D11( ) A B C、击打的力度D12、弦 乐器发音的音高与无关。( ) A弦的粗细B、弦的长 13是禁鸣标志( ) A B C 14中传播最快。( ) A B C 15( ) A B C16 游泳潜入水中时__一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 ) A B C17( ) A B C 18( ) A B 严重损害C 四简答题。12、什么是响度么是音色3、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乐疗 法45、在闹市区设置电子噪声显示屏有什么作用6、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哪几种 7、乐器有很多种8、军号里没有什么在振动呀9、调查一 下我们周围都有哪些控制噪音的设施 五、制作题 。模仿竹笛制作乐器。器材制作方法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1.工具一般就是指能帮我们做事情的物品。比如剪刀可以帮我们剪纸;老虎钳可以帮我们剪断铁丝等,我们称剪刀、老虎钳为工具。2. 技术常常是一种方法。同一任务中可以用到多种技术,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使用技术,不同的工具优劣不同,在工作中要学会合理地选择。 3. 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工具和技术都是可以改进的。 4. 常用的一些工具和相对应的工作有:剪刀:纸、剪布、剪断棉线等;开瓶器:开啤酒瓶盖;订书机:把几张纸订在一起;螺丝刀:拧螺丝钉;羊角锤:拔钉子;老虎钳:剪断铁丝;筷子:夹取食物锯子:锯断木板;撬棍撬动大石块;长木板:在车厢与地面之间搭一个斜面,可以把重物省力推上去。 5. 常用的工具种类很多,一般可以分五类:螺丝刀、羊角锤属于机械工具。汽车、电瓶车属于交通工具,电子秤属于计量工具,三角尺属于测量工具,手机、电话手表属于通信工具。。。。。。 6.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7. 使用斜面提升物体比直接提升物体要省力。 8. 生活中常见的运用了斜面原理的有:盘山公路、桥梁引桥、刀刃锁舌、竹筒引水、水坝、水渠等。 9. 斜面坡度指的是斜面与地面组成的夹角大小。升高相同高度,坡度越小就是斜面越长,越省力。 10. 螺丝钉是一种变形的斜面。螺纹就是斜面的应用。同样粗细、长短的螺丝钉,螺纹越密,就是斜面越长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11. 解释:盘山公路为什么修成S形?盘山公路应用斜面修成S形,虽然增加了长度,但减小了坡度。利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的原理,

把盘山公路修成S形可以使上山更省力。 12.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13. 杠杆都有三个重要位置,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14. 用杠杆尺研究杠杆,通过实验发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三个点的位置来决定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15. 标注下列杠杆的三个点: 16. 如右上图,杆秤是杠杆的应用。 提绳的位置就是支点,秤砣的挂绳 位置是用力点,秤盘的挂绳 位置就是阻力点。 17. 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生活

最新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最新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浩瀚宇宙》单元测试卷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浩瀚宇宙》 单元测试卷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闭卷考试) 六()班姓名学号 一、我会选。(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2分,共20分) 1.中国首位飞上太空的航天员是()。 A.景海鹏 B.杨利伟 C.聂海胜 2.北极星是天空部一颗闪的星,它属于的星座是()。 A.大熊座 B.猎户座 C.小熊座 3.天鹅座是夏季可以看到的著名星座之一。下面的星座图中,()指的是天鹅座。 4.()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A.火星 B.水星 C.地球 5.下列包含关系正确的是()。 6.下列关于银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 B.银河系的星系形态是旋涡星系,由4个旋臂组成 C.银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银河系之外的星系被称为“河外星系” 7.下列关于地球、太阳与宇宙的说法有误的是()。 A.地球是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 B.太阳是太阳系唯一发光的恒星 C.宇宙中的星系很多,但是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 8.下列不属于人类探索宇宙的轨迹的是()。 A.南北朝时期,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第七位 B.月2日”火星车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C.2110月14日,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 9.下面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信息,根据图表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A.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慢 B.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快 C.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快 10.下列有关太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是银河系中最大的天体系统 B.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 C.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公转周期最短 二、我会判。(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共20分) ()1.月球距离地球太远时,不会出现日全食现象。 ()2.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是礼炮一号。 ()3.北极星自身不运动,并且位置不会变化,所以经常被用来辨认方向。 ()4.猎户座有“夜空王者”之称,观赏它的最佳季节是冬季。 ()5.仙女星系、大麦哲伦云、小麦哲伦云都是河外星系。 ()6.恒星可以自身发光,行星通常自身不发光并环绕恒星运动。()7.太阳、地球、月 球的体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 序排列为:太阳>月球>地球。 ()8.世界上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是由苏联发射 六年级科学试卷(新大象版)第1页(共4页)六年级科学试卷(新大象版)第2页(共4页)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 1 奇思妙想---设计篇 一填空 1.音乐是流动的诗篇,美妙的音乐给人以音乐享受。 2.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如小提琴;,如小号;,如木琴。但并不是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归入这三类乐器,如口琴。 3.世界上最早的乐器是,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乐器,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 4.我国古曲《》被录为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携带的镀金品牌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外太空。 5.口琴发声时是由口琴里面的在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6.振动是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 二判断 1.人说话时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2.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归入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三类。(×) 3.打击桌子时,发出了声音,但是声音没有振动。( ×) 4.吹军号时,军号发出了嘹亮的声音,但是军号里面什么都没有振动。(×) 5.刮风时,我们听见呼呼的风声,那是空气在振动发出的声音。

(√) 6.美妙的音乐在任何时候都是乐音。( ×) 三选择 1.世界最早的乐器是()A 骨笛B编钟 C 古琴D 军号 2.钢琴在弹奏时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是()振动发出的。 A 里面的簧片 B 琴键 C 演奏者的手指 3.制作音乐瓶时,相同的部分是()。 A水 B 玻璃瓶 C 打击的器材 4.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A古琴 B 二胡 C 钢琴 2 心灵手巧---制作篇 一.填空。 1.一件乐器只能发出声音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声音的大小和 高度发生变化,这样才能演奏音乐。 2.乐音的三要素:响度,音高,音色。 3.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不同的音色。 4. 共鸣使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5.人们以为单位来测量声音的响度。是人们所能听见的最微弱的声音。 6. 音乐疗法就是利用音乐的特殊功能,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应的音乐,使其产生治疗的作用。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重点总结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重点总结 准备单元《水滑梯的秘密》 1.实验误差实验中,相同条件下,每次的测量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差别,这是小车与地面的轻微撞击、地面摩擦等难以避免的因素导致的,属于实验误差。 2.在处理数据时,我们可以用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但是,如果相同条件下,某次测量结果与其他多次测量结果相差较大,则应剔除该次测量结果,重新测量。 3.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4.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整体,再用高倍物镜观察细节。转到高倍物镜时,须小心转动转换器,注意不要物镜接触到玻片。 5. 植物体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 同。植物的细胞结构

6. 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科学家发现,动物和人体也是由很多各式各 样的细胞构成的。不同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动物的细胞结构 7.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8.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在面团中成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这就是酵母菌发面的原理。 9.肉眼看的见的真菌有蘑菇和木耳。 10.使食物发霉的是霉菌。霉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营养菌丝深入食物内部吸收养料,就像植物的根;气生菌丝向空中伸展,顶端可生出球形的孢子囊,里面的孢子成熟后扩散到别处繁殖成新的霉菌。 1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12.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高温消毒等,都是防霉的有效方法。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集(含答案)

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 第一部分:填空 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空气、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活动方案:(1)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2)思考怎样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3)把实验方案写下来,进行推敲和修改。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受阳光的影响),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根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灯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对于可受光照的植物来说,光照(充足)的植物生长较好。 8、植物的茎和叶的生长都有(向光性,根和生长有(向水)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 9、由于(“喜好”)的不同,各种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各不相同,但都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10、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肥料)等。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1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1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1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 14、1870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光导纤维, 15、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人们用这个特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6、普通的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色的花朵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它光则被它吸收了。 17、三棱镜分解白光。18、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19、背阴房间采光问题设计了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传导器,美国研制开发了“太阳能窗”。 德国建筑师塞多·特霍尔建造了一座能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房屋。 20、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色光产生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21、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一些。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一些。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 考试内容: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下册 科学分值:25分 各册比重:上册约占40%,下册约占60% 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唯一方法。(错) 4、窗台边的花草悄悄地把头探向窗外,对此我们可以做出哪些科学方面的猜想?至少说四种。答:⑴可能是窗外有阳光。⑵可能是土壤中的肥料分布不均。⑶可能浇水的时候偏在了一侧。⑷可能是相吸收更多的露水. 5、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6、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7、(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8、植物的根不可能有(A )生长的特性。 A、向上 B、向水C向地 9、(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0、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份供应方向)和(距离)。 11、在做植物根吸水实验时,要在液面加一层(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1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设置(一)个变量。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什么叫做光的反射? 答: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4、下列地方,(B)存在采光问题。 A、操场B、车库C、阳台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唯一方法。(错) 4、窗台边的花草悄悄地把头探向窗外,对此我们可以做出哪些科学方面的猜想?至少说四种。 答:⑴可能是窗外有阳光。⑵可能是土壤中的肥料分布不均。⑶可能浇水的时候偏在了一侧。⑷可能是相吸收更多的露水. 5、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6、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7、(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

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8、植物的根不可能有(A )生长的特性。 A、向上 B、向水 C向地 9、(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0、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份供应方向)和(距离)。 11、在做植物根吸水实验时,要在液面加一层(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1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设置(一)个变量。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什么叫做光的反射? 答: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练习 准备单元《水滑梯的秘密》 知识点: 1.实验误差实验中,相同条件下,每次的测量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差别,这是小车与地面的轻微撞击、地面摩擦等难以避免的因素导致的,属于实验误差。 2.在处理数据时,我们可以用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但是,如果相同条件下,某次测量结果与其他多次测量结果相差较大,则应剔除该次测量结果,重新测量。 3.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知识点: 1.植物体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植物的细胞结构 2.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科学家发现,动物和人体也是由很多各式各样的 细胞构成的。不同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动物的细胞结构 3.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4.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在面团中成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这就是酵母菌发面的原理。 5.使食物发霉的是霉菌。霉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营养菌丝深入食物内部吸收养料,就像植物的根;气生菌丝向空中伸展,顶端可生出球形的孢子囊,里面的孢子成熟后扩散到别处繁殖成新的霉菌。 6.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7.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高温消毒等,都是防霉的有效方法。 8.微生物通常是用肉眼难以直接看到或看不清楚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9.上呼吸道感染可能由细菌引起,也可能由病毒引起。医学上所说的感冒通常特指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 10.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11.显微镜结构示意图: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全 册 知 识 点 汇 总 (含实验问答题)

准备单元水滑梯的秘密 1、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2、使用(统计图)可以让结果更直观。 3、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让数据更可靠。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植物、动物和人都是(生物)。 2、植物体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3、动物和人体也是由很多各式各样的(细胞)构成的。不同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4、(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5、(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这就是酵母菌发面的原理。 6、(真菌界)是真核生物中与植物界、动物界等相并列的一大生物类群,包括(酵母菌)、(霉菌)之类的微生物。 7、真菌不能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养分,必须像动物那样从其他生物或环境中吸收(有机养分)。 8、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9、(蘑菇)和(木耳)都是大型、高等的多细胞真菌,是肉眼可见的“微生物”。 10、使食物发霉的是另一类真菌——(霉菌)。霉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1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12、霉菌不仅能使食品、物品发霉变质,还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发霉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不仅能使人慢性中毒,甚至有致畸作用。 第二单元循环的水 1.地球上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雾。 2.云其实就是高空中不接触地面的雾。和雾的成因一样,也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3.实验-模拟雾的形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