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南京的一些地名的由来

南京的一些地名的由来

南京的一些地名的由来
南京的一些地名的由来

南京的一些地名的由来

乌衣巷

南京巷名最老的可能算乌衣巷了。乌衣巷的名称由来甚早,相传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当年东吴孙权在南京建都,军营就驻扎在乌衣巷一带。东吴士兵穿黑色军服,此地遂被后人称为乌衣巷。

琵琶巷

与乌衣巷相比,离之不远的琵琶巷名称的来历要浪漫许多。旧时琵琶巷路中间有一水沟,上覆青石,石质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行人着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响,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称。如今青石小巷变成柏油路,琵琶声已成绝响。

紫竹林

新模范马路上的紫竹林也因历史的改变而面目全非。明朝崇祯年间,这一带植有大片竹林,以紫竹为盛。有位高僧云游至此,但见竹影婆娑,景色秀丽,就在此处定居下来,创建禅寺,取名“紫竹林”。紫竹林禅寺到明清时已成金陵名刹。后来寺庙荒废,地名却留用了下来。

南京的街道名称与佛教相关的很多,除紫竹林外,还有新街口的大香炉。元朝时此处有一龙翔寺,寺前有一铁鼎,终年香火不断。南京人就把铁鼎所在的街道称为大香炉。

明瓦廊

与大香炉相邻有一街巷叫做明瓦廊。明瓦,即是一种瓦片,用蛎蚌的壳磨制而成,薄而透光,可覆于屋顶,或嵌入窗棂。明朝时新街口已是商业繁华之地,此处以销售明瓦而出名。久而久之,原来的地名就没人记得了。

三山街

明清南京商业繁华之地至少有两处,一处在明瓦廊一带,另一处在以三山街为中心的城南一片。三山街的名称可远溯至六朝时期。南京城西南、长江东岸,有三峰并列,世人称之为三山矶。此矶与采石矶、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下游“三矶”。南齐诗人谢眺晚登三山,在夕阳的照耀下,建康城东南繁华景象尽收眼底,触景生情,写下了“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三山街名称即由此而来。

七家湾

南京城中有象三山街这样充满诗意的街道,也有象七家湾那样有着凄惨故事的巷陌。传说明初某年新春灯节,朱元璋微服游览,见一户人家门口悬一西瓜灯,灯上绘一大足妇人,并有一行字:“淮西娘子好大脚”。朱元璋认为这是在讽刺马皇后大脚,下令把此处七户人家全部抄斩。当地百姓怜其无辜,就把此地改为七家湾。

龙潘路

龙蟠里、虎踞关史称金陵地形如“龙蟠虎踞”。据传三国孙权时,诸葛亮出使东吴途经此地,曾登上石头山(今清凉山),

多彩夏季,快乐出游把古老的长城留给子孙乐途驴友五一出游特辑聚焦国内知名企业驻马观察南京的地理形势,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述。所以这两地就借诸葛亮的“龙蟠”、“虎踞”命名。

长干里

古代,人们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长干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的情谊。因此,长干里频繁出现在文人的诗歌中,代表着极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马”的典故,被传为美谈。同时,长干里还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孙吴时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地。

百猫坊(柳叶街)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忌惮富豪俞通海(因谐音“鱼通海成龙”),便依刘伯温的风水之计,在俞通海生辰时赠其牌坊,上面雕着百猫图案,以显示猫吃“鱼”的王气。朱元璋还在街上遍植柳树,意指柳树串鱼、晒鱼干,以挫俞锐气,后来此街就名为“柳叶街”。

邀笛步

是著名典故“停艇听笛”的发生地。相传东晋名乐手桓伊爱好音乐,善吹笛,一日王徽之路经此处,泊舟清溪邀伊吹奏,吹罢《三调》后自己离去,主客二人自始至终一言未发。据说此曲即为后来著名的《梅花三弄》。

此外,佛教也给金陵城留下诸多胜迹。云光法师讲经天花乱坠,得雨花台;菩提达摩不辞而别离建康,梁武帝派人骑骡追赶,结果骡子突然被夹在山峰之间,达摩遂折苇渡江,则是长芦寺、达摩洞、夹骡峰的由来。

不少著名典故也都出自南京,但如今很多地名也已不可寻,如“画龙点睛”的发生地安乐寺,李白“二水中分白鹭洲”一诗中的白鹭洲,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等。就连流传千古的“乌衣巷”,虽说现在仍有地名存在,但原址究竟在何处,至今仍被争论。

南京巷名最老的可能算乌衣巷了。乌衣巷的名称由来甚早,相传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当年东吴孙权在南京建都,军营就驻扎在乌衣巷一带。东吴士兵穿黑色军服,此地遂被后人称为乌衣巷。

与乌衣巷相比,离之不远的琵琶巷名称的来历要浪漫许多。旧时琵琶巷路中间有一水沟,上覆青石,石质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行人着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响,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称。如今青石小巷变成柏油路,琵琶声已成绝响。

新模范马路上的紫竹林也因历史的改变而面目全非。明朝崇祯年间,这一带植有大片竹林,以紫竹为盛。有位高僧云游至此,但见竹影婆娑,景色秀丽,就在此处定居下来,创建禅寺,取名“紫竹林”。紫竹林禅寺到明清时已成金陵名刹。后来寺庙荒废,地名却留用了下来。

南京的街道名称与佛教相关的很多,除紫竹林外,还有新街口的大香炉。元朝时此处有一龙翔寺,寺前有一铁鼎,终年香火不断。南京人就把铁鼎所在的街道称为大香炉。

与大香炉相邻有一街巷叫做明瓦廊。明瓦,即是一种瓦片,用蛎蚌的壳磨制而成,薄而透光,可覆于屋顶,或嵌入窗棂。明朝时新街口已是商业繁华之地,此处以销售明瓦而出名。久而久之,原来的地名就没人记得了。

明清南京商业繁华之地至少有两处,一处在明瓦廊一带,另一处在以三山街为中心的城南一片。三山街的名称可远溯至六朝时期。南京城西南、长江东岸,有三峰并列,世人称之为三山矶。此矶与采石矶、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下游“三矶”。南齐诗人谢眺晚登三山,在夕阳的照耀下,建康城东南繁华景象尽收眼底,触景生情,写下了“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三山街名称即由此而来。

南京城中有象三山街这样充满诗意的街道,也有象七家湾那样有着凄惨故事的巷陌。传说明初某年新春灯节,朱元璋微服游览,见一户人家门口悬一西瓜灯,灯上绘一大足妇人,并有一行字:“淮西娘子好大脚”。朱元璋认为这是在讽刺马皇后大脚,下令把此处七户人家全部抄斩。当地百姓怜其无辜,就把此地改为七家湾。

龙蟠里、虎踞关史称金陵地形如“龙蟠虎踞”。据传三国孙权时,诸葛亮出使东吴途经此地,曾登上石头山(今清凉山), 驻马观察南京的地理形势,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述。所以这两地就借诸葛亮的“龙蟠”、“虎踞”命名。

长干里古代,人们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长干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的情谊。因此,长干里频繁出现在文人的诗歌中,代表着极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马”的典故,被传为美谈。同时,长干里还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孙吴时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地。

百猫坊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忌惮富豪俞通海(因谐音“鱼通海成龙”),便依刘伯温的风水之计,在俞通海生辰时赠其牌坊,上面雕着百猫图案,以显示猫吃“鱼”的王气。朱元璋还在街上遍植柳树,意指柳树串鱼、晒鱼干,以挫俞锐气,后来此街就名为“柳叶街”。

邀笛步是著名典故“停艇听笛”的发生地。相传东晋名乐手桓伊爱好音乐,善吹笛,一日王徽之路经此处,泊舟清溪邀伊吹奏,吹罢《三调》后自己离去,主客二人自始至终一言未发。据说此曲即为后来著名的《梅花三弄》。

此外,佛教也给金陵城留下诸多胜迹。云光法师讲经天花乱坠,得雨花台;菩提达摩不辞而别离建康,梁武帝派人骑骡追赶,结果骡子突然被夹在山峰之间,达摩遂折苇渡江,则是长芦寺、达摩洞、夹骡峰的由来。

不少著名典故也都出自南京,但如今很多地名也已不可寻,如“画龙点睛”的发生地安乐寺,李白“二水中分白鹭洲”一诗中的白鹭洲,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等。就连流传千古的“乌衣巷”,虽说现在仍有地名存在,但原址究竟在何处,至今仍被争论。

贡院街:位于夫子庙。清同治年间,因贡院设此地得名。贡院是明清时期应天院试和江南乡试的地方。

成贤街:太平北路西侧。以明朝国子监读书后,即可成为所谓的“贤人”,获得做官资格。

半山园:位于中山门内北侧军学院内。是北宋著名在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故居。王安石号半山,半山园名由此而来。

桃叶渡:贡院街东端。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在此接爱妾桃叶渡河,因名。“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等名句皆出于此地。

三元巷:新街中南。因明朝中试三元的尹凤居住在此而得名。明清时代,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合称“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

程阁老巷:新街口南。因明未东阁大学土程国祥家居隹此巷而得名,人称其“阁老”。

大钟亭:鼓楼广场东北。史载大钟亭乃明代洪年间所铸。

南阴阳营:据同治《上江两县志》载:

阴阳营:原写作“鹰扬营”,是明代驻军所在,故名。

时间久了,很多人也不记得这里曾经做过军营,就讹化为同音“阴阳营”。

“文革”时期,改“北阴阳营”为“向阳北巷”,“南阴阳营”为“向阳南巷”。文革结束恢复旧名。

石头城:俗称鬼脸城,南京别称石头城,亦由此而来。它位于汉中门外的北面,清凉山的西面。这里原是一座石头山,峭立江中的天壁,缭绕如城墙的巨石。公元前三百三十多年,楚威王灭越国后,在石头山后建立了一座城池号金陵邑。公元二一二年,东吴孙权自京口迁都秣陵,改秣陵为建业,意思是枯这里建立帝王大业。不久,就在楚国金陵邑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吴时石头城紧依长江,地势险要,是军事重镇,周瑜曾在此练过水军。东吴之后,东晋、陈、唐等代也曾不断修筑石头城、明朱元障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二年兴建城墙,此处石头城便成了著名的南京城垣的一部分。

南京民间中有关鬼脸城的传说很多。相传这块岩石原来犹如刀削一般,光滑如镜。在鬼脸城前有一处清亮的池塘,从水面可以看到鬼脸城的倒影,老南京人俗称之为“鬼脸照镜子”。现建成石头城公园成为人们踏青觅翠的的好去处。

台城:是东晋、南朝皇帝办公居住的宫城。当时皇宫的规模很大,仅东晋的宫内大小殿宇就有三千五百多间,至南朝四代,更是重楼四起,殿阁栉比,以后台城在历史上屡遭破坏。梁大同十二年(546年)侯景之乱,梁武帝饿死台城,陈太建十二年(580年)隋兵南下,活捉陈后主于胭脂井中,到了五代十国,杨吴先后三次筑金陵府城,台城被彻底废除。据专家考证,台城在今东南大学一带,后人据韦诗将玄武湖之柳与台城连在一起,并将鸡鸣寺后的一段明城墙附会为台城。现在位于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之后,东端与明都城相接,西端为一断壁,这段城墙全长253.13米,外高20.16米,下以条石为基,高7.36米,基石上的城砖高12.8米。登临城上,东眺钟山龙蟠苍翠,北赏玄武十里烟柳,南观九华塔影婆娑,西览鸡鸣黄墙青瓦,古刹钟声荡气回肠。这里现已建成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凭吊。

钟山:又名紫金山战国时,钟山称为“金陵山”,汉时始称为“钟山”。东汉末年,秣陵县尉蒋子文追逐盗贼,受伤后死于钟山,葬钟山之阳,建蒋王庙。吴帝孙权时追封为蒋侯,又因避祖父孙钟之名讳,就改钟山为“蒋山”。相传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为了联吴抗魏,出使东吴,路过秣陵(今南京),特地到石头山(今清凉山)观察了金陵的山川形势。当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似的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一样雄踞在江滨,便脱口而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生动地概括了南京险要的形势。

东晋初,元帝渡江之时,发现钟山顶峰常缭绕紫金色的云彩,因而又称之为“紫金山”,简称“金山”。这种自然现象当时被人们神化,也许与东晋初建,需要稳定人心有关。其实,紫金色的云彩乃是因山的北坡广泛出露的红紫色页岩,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的紫金色光芒所致。南朝时,因钟山在建康都城之东北,故又称为“北山”。明代嘉靖年间,开国皇帝朱元璋葬于钟山南麓独龙阜,钟山改名为“神烈山”,嘉靖十年刻的“神烈山碑”至今仍在。

莫愁湖:唐时称“横塘”。北宋乐史著《太平寰宇记》才有莫愁湖之称,是因曾住在湖滨的莫愁女而得名。又因其与石头城相近,亦称“石城湖”。

相传莫愁女是南朝齐年间出生在洛阳的一个贫家女儿,她勤劳、善良、聪明、美丽,她“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候。”莫愁自小随父亲学医,15岁那年,父亲病死,为葬父她只好卖身。正巧,家住建康(今南京)石城湖边的卢员外在洛阳,见莫愁美丽聪明,就买为儿媳。莫愁葬父后,远嫁建康,婚后一年,北方边塞受到敌军侵犯,丈夫应征戍边,谁料一别十载杳无音讯,留下她和幼小的儿子。纯朴的莫愁把思夫之情寄托在帮助邻里扶危济难的善行之中,她用医术救治乡亲,深受邻里称颂。但遭公公反对,后莫愁不堪诬陷凌辱,投石城湖而死,以示反抗。莫愁死后,人们为表达对她的痛惜、怀念之情,将横塘更名为莫愁湖。解放后,在莫愁女故居郁金堂荷厅的莲花池内,树起一尊2米多高的汉白玉莫愁女塑像,亭亭玉立在红花绿叶环抱之中。郁金堂内陈列有莫愁女蜡像和郭沫若亲笔题诗:“古有女儿莫愁,莫愁那得不愁,如今天下解放,谁向困难低头。”郁金堂建筑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修建,堂内中屏曾悬莫愁肖像,其旁还有楹联:“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

莫愁湖公园内的胜棋楼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重修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相传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大将徐达弈棋的地方。相传有一次朱元璋与徐达下棋时,徐达站立起身,对皇帝说:“陛下,这局棋已经和了。”朱元璋求胜心切,不愿和局,徐达躬身行礼说,“请陛下到这边来,细看臣的棋势。”朱元璋走过去一看,

不觉又惊又喜。原来徐达用黑子在棋盘上摆成了“万岁”二字。朱元璋这才明白,自己不是徐达的对手,于是便把莫愁湖送给了徐达,此楼被称为“胜棋楼”。

玄武湖:古称桑泊,六朝时先后曾名后湖、练湖、蒋陵湖、北湖等。东汉末年秣陵尉蒋子文死难于钟山之阴,葬于湖畔。东吴孙权为避祖父孙钟名讳,改称钟山为“蒋山”,玄武湖为“蒋陵湖”。又因孙权常在此湖训练水师称为“练湖”。刘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对玄武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治,把挖出来的湖泥堆积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岛。其中最大的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合称“三神山”,这或许是今天玄武湖中梁洲、环洲和樱洲的前身。关于玄武湖得名,有两种代表性的说法。一是相传元嘉二十三年,湖中出现“黑龙”,遂改称玄武湖,“玄”是黑色的意思;另一说法是,玄武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指北方之神,与代表东方的青龙,代表西方的白虎,代表南方的朱雀,合称为“四神”,玄武湖因此得名,今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北方之神”一说。

北门桥:五代称玄武桥,后以地处南唐江宁府城北门而改今名。俗称北门桥。

中华门:位于中华路南端,南临长干桥,内依镇淮桥,始建于杨吴天佑十二年(915年),为南唐都城的南大门,故曾名“南门”。宋绍兴初年曾修葺加固,创建瓮城和券门。元朝时此门为集庆路城南门。明初拓建应天府城时,在原址重建(建于洪武十九年十二月),名为聚宝门,是当时内城十三门之一。聚宝门于1931年更名为中华门。从明初洪武年间此门建成至1931年更名,其间近600年都名聚宝门,改称中华门至今才70余年。

明故宫:即明初皇城、宫城所在地其规制成为北京明清皇城的蓝本,是朱元璋构筑南京城时最先创建的一项杰作。

御道街:位于南京市白下区,南起光华门,北抵午朝门,中有外五龙桥。因曾为其皇宫的南北中轴线,即明故宫御街和御道,故名。

孝陵卫:位于中山门外紫金山南麓。据《白下琐言》载:“孝陵卫一名钟灵街。”因明孝陵的卫戍部队——孝陵卫曾驻守此地而得名。今孝陵卫镇、孝陵卫街、孝陵卫西桥等地名,均因“孝陵卫”而得名。

大行宫:因清朝乾隆皇帝的南京行宫曾建于此而得名。大行宫原为清初江宁织造府(署),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辈世居之地。东晋、南朝时期,都曾在建康设立锦署。明、清时设织造局。

后宰门:关于后宰门名的来历,根据有关资料,明初还没有这个名字,有一种说法此名是北京太监传来的。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即仿照南京明故宫建造了皇宫,其皇城北也叫北安门,位置和元朝皇城已废掉的北门相距不远。元朝皇城叫厚载门,取自《易经》“坤后载物,德合无疆”之意,故明北京皇城的北安门也俗称厚载门。后来因厚载门犯了皇帝的圣讳,于是将厚载门改为后宰门,既同音,又有主宰万物之意。

北京宫:里的宦官衙署设在北安门,而南京也同样设在北安门内。成祖迁都北京后,把南京交由太监们看管,派亲信太监担任南京内守备。此后又有些失宠的或年老体弱太监,不断来南京闲住,甚至还有被纠劾的宠信太监到南京避风头,以致南下的太监不断,他们的集中地在北安门,他们对北安门仍习惯上称后宰门。于是“后宰门”的名称在南京民间一直流传至今。

凤凰台:今升州路附近,现此地名已消失,但现建有“凤凰台宾馆”。“凤凰台”之名最早见于南朝刘宋元

嘉年间。据《至正金陵新志》载,在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年),有三只头小足高、五颜六色、叫声悦耳,状如孔雀的大鸟,飞到了秣陵永昌里(今南京城南花露冈一带)王恺家的花园中,停在李树上鸣叫不已。这三只美丽的大鸟招来了一大群各种鸟类,跟随着比翼而飞,当时人们就认为,这三只鸟就是百鸟之王——凤凰。各种鸟类随凤凰翔集就是“百鸟朝凤”,被认为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是值得庆贺和纪念的大事。因此,扬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就将百鸟翔集的永昌里改名为凤凰里。

来凤街:位于水西门内下浮桥南,南起小沙井,北接菱角市。传说清初有一凤凰飞此栖息,故名。

丹凤街:在鼓楼广场东南,南起珠江路,北至北京东路。相传明洪武年间,凤凰落此,故名。

朝天宫:相传公元前5世纪中叶,吴王夫差在此开办冶炼作坊,制造青铜兵器,因而得名“冶城”,冶城是南京城市的胚胎。三国时,东吴孙权也在此设冶官,专门从事冶铁。东晋大兴初年,冶炼作坊迁至石头城东南,冶城山之地兴建成一座园林,为丞相王导的西苑。自此开始,才有了园林的布置及亭台楼阁的营建。太元十五年(390年),孝武帝在此设冶城寺。元兴三年(404年),晋安帝废寺为“别苑”,广起楼榭,飞阁复道,直连台城。南朝刘宋明帝泰始六年(470年),这里建有“总明观”,这是全国最高的科学研究机构,讲玄、儒、文、史、阴阳五部之学,祖冲之、葛洪、王羲之等人都曾在此任职。唐代此处是太清宫。此后千余年间,此处多为道家的宫观。杨吴武义二年(920年)建紫极宫、钟阜轩。南唐时,在紫极宫西边建武烈帝庙。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年)建文宣王庙,这是朝天宫成为文庙的开始。不久,改为道教的天庆观(道教分为宫、观、庵三级,宫最高、规模最大,庵最小)。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改名为祥符宫,建太乙殿仍归道教所有。元朝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玄妙观,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改为永寿宫。

朝天宫之名是由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赐定的。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重建此地。这里成为祭祀天地等国家大典前宫廷大员净身,以及官僚贵族子弟袭封前学习演练朝贺天子礼节的地方,故称朝天宫。

四牌楼:位于东南大学东南,进香河与成贤街之间。它是明国子监南门外的一座牌楼。因为当年成贤街的南面和东、西两侧各有牌坊一座,此为第四座牌楼,故称“四牌楼”。四牌楼由来的另一说法是,清两江总督于成龙于清顺治九年改国子监为江宁府学,在其前修碑亭四座,故而得名。

鸡鸣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崇山侯李新督工,在同泰寺故址重新兴建寺院,尽拆故宇旧屋,加以拓展扩建,题额为“鸡鸣寺”,明初已改鸡笼山为鸡鸣山,寺因山得名。

常府街:因明初开平王常遇春府第在此而得名

汉府街:因明代汉王陈理的王府在此而得名

邓府巷:因明朝开国功臣、宁河王邓愈居此而得名

马府街:因明初三宝太监郑和故居在此而得名

瞻园:明代瞻园为徐达府邸花园,清代为藩署,乾隆南巡时题名瞻园,取苏东坡“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之意,太平天国时为东王府和夏官丞相衙署。

唐诗中的南京地名

唐诗中的南京地名(陵史钩沉) 在唐诗中,有不少关于南京的古地名(景物)的诗句,其中尤以李白诗为著。可见,南京人文荟萃已历史悠久。现摘录如下:“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李白《长干行》):长干,本古金陵里巷,居民多从事商业活动。其地在今南京城南。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高楼,指西楼。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覆舟山,即今南京九华山。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陵凤凰台》):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刘禹锡《金陵怀古》):据《金陵记》说,冶城,位于金陵府治西北,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一带。征虏亭,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北。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故国”即指金陵,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200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乌衣巷在夫子庙西南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傅树茂 《江南时报》 (2002年10月12日第十九版)

南京一些地名的由来供参考学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节目]《都市夜归人》——南京一些地名的由来(2002年6月23日) 总题头:再见你的时候,我只是淡淡一笑,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像记忆里真的没有发生过什么。江苏音乐台,《都市夜归人》,每晚子时,张艺说最真的话,说给自己听。 hi,大家好吗,这里是江苏音乐台,《都市夜归人》,我是张艺。 1.《似是故人来》——梅艳芳 每每听到这些熟悉的旧的歌曲,总会觉得那真是一种似是故人来的感受,每个人都有遇见故人的那种惊喜的经验,那种惊喜可能并不一定来源于你们两个人相识,我想最生理的内容是突然和自己的当年又再一次重逢,穿越时空隧道,借着眼前的这个人,回到了似乎再已经不能够回去的过往.当年亦舒的小说《玉梨魂》中,中年的她看到了少女时候的自己,也看到了白发斑斑时候的自己老年的模样,实际上我看着是相当相当羡慕的,如果一个人可以有机会看到不同时期的自己,那该多好,即便仅仅是10年前,或者仅仅是昨天的,就像每每坐在直播室中,总会有一点点的幻想,那就是如果能够自己安安心心的不说话,却听自己的直播,就像是收音机前大家一样,那该多好,这个叫做奢望。那今天呢我们多多少少也会藉着这首《似是故人来》回到那些过往,可以说久远,也可以说在书中,书页早已经泛黄,可我总不愿意真的这样以为,毕竟南京这所城市是我们生生世世,不是是我们今生今世生活过的地方,甚至将会在这里终老,于我们而言,她不是一座城市,她是一个宽容的地方,她能够容下我们,就像我们自己的家一般,只不过这个家里有很多很多的人,胜过在自己的那一个小小的家。 宣传题头:岁月的笔,在时间的墙上,留下班驳印记,都市夜归人,细说从头。 都市夜归人这么多年了,多多少少的从大家的信件和其它的反馈中也知道,原来大家都很喜欢听故事,说你也有一阵子没有说很多的故事了,应该是吧,其实就是,那不妨今天一开始说一个故事,这故事据说是真的,也据说是假的,不过我倒宁愿它是真的呢,不像平常的以前说过的那些故事。 相传有一名公子,他的名字叫做项子经,他到南京赶考,来到花天酒地的南京以后,就把赶考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就像所有的传说中所说的,进京赶考的人天天混迹在勾栏院中,整天沉醉在温柔乡里,最后当然是名落孙山的,项家人得知真情之后,屡屡派家丁在催促公子回去,并且不再提供银两了,这名公子功名未就,又断了给养,那么勾栏院中的妈妈当然也不会给他好脸色看,到他身无分文的的时候,就立即让他离开,实际上,也就想所有的传说故事中所说的那样,他之所以会沉醉在勾栏院里,是因为他爱上了一名风尘女子,而且爱的很深很深,在临行之前,他向这名女子辞行,而且赌咒说回家后立即带钱来为她赎身,娶她为妻。在所有的传说故事,类似的传说故事之中都是这样讲的,那就是这名公子回家之后立即背弃了誓言,而这名风尘女子依旧苦苦等待,可是这个故事里,不是这个样子的,而且根本不是。那位风尘女子被项子经公子纠缠不过,于是跟他讲说,我不会变心的,但是你也要给我一个信物吧,你拔一颗牙齿给我。牙齿赢生生的拔下来是多么的痛,项子经真的拔了,而且就真的回了家。回家之后家人当然让他闭门思过,认真读书,下一次再去应试,而且坚决不允许他再到南京去,根本更不可能让他娶一名风尘女子回家,项子经是大户人家的子弟,而且在家中是独子,怎么可能让这种有侮门风的事情发生呢,可是项子经一味的整天在家吵闹不休,一定要娶这名女子,而且甚至寻死觅活,它的父亲被他闹得实在是没有办法,想一想,即便娶回来了又怎么样呢,那个男子不是三妻四妾,以后再为儿子纳几个堂堂正正的妾好了。这种堂堂正正是指很适合给大户人家做妻子的贤良女儿,于是项子经终于得到了老父亲的允许,他带了大量的银两和沉香床大量名贵家具,开了几条大船来迎娶这名风尘女子。不过在船上的时候,老艄公就对项子经说,公子啊,这些勾栏院中的女儿都是一转眼都不会

江苏各地地名来历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西周时分属鲁、宋、楚、吴等国。春秋战国时分属吴、宋、楚、越、齐等国。秦代属九江、会稽、彰、泗水及东海等郡的一部分。汉代分属扬州、徐州刺史部。隋开皇年间设苏州、扬州、徐州。大业年间改为吴、毗陵、丹阳、江都、下邱、彭城、东海诸郡。唐初分属江南、淮南、河南三道。北宋时属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和京东西路。南宋时,淮北属金。元代分属江浙、河南二行中书省。明代江苏与安徽同属应天府,直隶南京。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太平天国先后设江南省、天浦省、苏福省。民国17年(1928年),南京为特别市。解放后,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区,南京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3年合并,成立江苏省,省会南京。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各地地名由来(至县级止) ●徐州 古称彭城,为古九州之一,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丰县 远在春秋战国时,丰县就已出名。旧通志上说:“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记年。” 沛县 远古时代,沛县称沛泽,秦王政二十四年设置沛县。(更多细节未找到,抱歉:)) 铜山 清雍正十一年,徐州升州为府,设立铜山县,并以境内微山湖中铜山岛而得名。 睢宁 境内睢水曾在汉初黄河夺淮时为沙土所淤,良田毁没,人民长期颠沛流离,此后600余年无县,直至金,恢复县制,始定为“睢宁”,以求睢水不在为患,生活安宁。 邳州 秦朝始置邳县,东汉设邳国,此后历代均为州郡县治所。

南京人气最旺的十大商场排行榜

南京人气最旺的十大商场排行榜 时间:2010-10-12 | 来源: 新榜网| 字体:【大中小】 2008年,南京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651.82亿元。南京的主要商业区有新街口、湖南路、夫子庙、珠江路等。新街口位于南京市中心,在民国时期发展为商业区,目前集中了大批大型店铺。湖南路位于鼓楼区,主要是199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商业区。夫子庙位于秦淮区,是南京最古老的传统商业区之一,自1985年起陆续改建为仿古街市,以餐饮娱乐为特色。珠江路位于玄武区并为区政府所在地,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IT产品集散地之一。 在2007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中,南京名列大陆城市第三;2008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第四;2009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第六。香港贸发局对内地30个城市消费力评级,南京为AAA级城市。 NO.1 南京新百 南京新百位于南京市中心最繁华地段新街口广场的东南侧,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营业面积5万平方米。自1952年8月创建至今,已经具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是一家老字号大型百货零售企业、中国十大百货商店之一和南京市第一家商业企业股票上市公司。目前,公司13个专业商场,经营品种24万余种,经济效益连续16年保持在江苏省同行第一的地位,2000年销售、利润指标名列中国十大百货商店独立门店之首,2007年公司累计实现销售23.80亿元,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NO.2 湖南路 湖南路位于南京市城区的西北部,地处鼓楼区辖区,西起中山北路,西连山西路,东至中央路,中连云南北路、丁家桥、狮子桥、马台街、湖北路,全长1100米,路幅30米。2006年,全街区共有各类商店单位351家,其中大中型商场13家、服装125家、餐饮70家、金融22家、美容美发21家、珠宝首饰7、鞋帽17家、休闲娱乐7、宾馆9、书店4家、其余56家。其中名牌、精品、专卖店占83%以上。 湖南路有那迷人的景观、温馨的服务、井然的秩序、爽心的环境,会给您带上一份好心情!这里白天游人如织,夜晚华灯璀璨,是古城南京集商贸、金融、饮食服务、文化娱乐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全市最繁华、市民百姓最满意放心、最具魅力的现代文明商贸中心,也是新崛起的全国著名商业街之一。 十年多来,湖南路从名不经传到声名鹊起,尤其是1997年3月被中宣部公布为首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示范点、1998年2月被中宣部等四部委确定为首批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以来,在中央、省、市宣传部、文明办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鼓楼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不断深化湖南路“示范点”和“示范街”的各项文明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了“创建与创新并重、教育与管理并重、改造与出新并重”的创建思路,其“教育与管理并重,创建促文明,文明促繁荣,繁荣出效益”的创建经验在全国推广。1997年9月在全国首先提出了“不满意就退货”的社会公开承诺,做到年年有举措、年年有创新、年年有特色、年年见成效。随着湖南路不断地做大、做美、做强、做旺,文明诚信已成为湖南路的一种共识、一种自觉、一种文化和响亮的品牌。由于湖南路效应辐射影响,街区商品年销售总额连续8 年超过30亿元,2006年近80亿元,所在区域的湖南路街道税收达13.2亿多元,首次超过全区总税收的三分之一。1995年到2006年,湖南路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加了四倍;

中国地名由来

河南省 郑州:《郡县释名》河南卷上:郑州“周管叔鲜封于此。有管仲城,后为郑国。 州从国名也”。 开封:开封“以开拓封域为名”。 洛阳:《寰宇通志》卷85载:“地居洛水之北,故曰洛阳”。 许昌:三国魏黄初十年(公元221年)以“魏基昌于许”,遂将许昌改许县。许昌之名始于此。新乡:《太平寰宇记》卷56说:新乡县“取新中乡以为名”。信阳:西周时为申伯封地,秦置义阳乡,汉置县。宋代避太宗名讳,改“义”为 “信”,定名信阳。 南阳:王莽时,改南阳郡为前队,改宛县为南阳县,因居伏牛山之南、汉水以北得名。商丘:帝喾的儿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圭寸于商(一说契即阏伯,尧圭寸阏伯于商丘,主辰星之祀)。 漯河:漯河市北临沙河,附近一段河流称为漯河湾,漯河即因此而得名。周口:其时有一周姓船户往来摆渡,故而取名周家渡口,后逐渐演变为周家口因地处小黄河(今贾鲁河)与沙河汇流 处,故名。后称周口镇,乃周家口的简称。1949年设周口市,因周口镇为名。 安阳:公元前257年秦伐赵夺魏宁新中,“将宁新中更名安阳”《史记》,安阳之名始见于此。 濮阳:以在濮水之阳而得名。 鹤壁:相传古有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其山曰鹤山,其村曰鹤壁,鹤壁之名即由此而来。焦作:原意为焦姓的作坊,后成为地名,进而成为矿区名。焦作市又以焦作矿区为名。平顶山:以境内平顶山得名。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24载:平顶山“绝顶平坦无峰峦,故名”。三门峡:1957年设三门峡市,以北临黄河三门峡而命名。驻马店:据民国《确山县志》卷24载清安增撰《重修延禧明宏寺治辛酉碑记》说, 驻马店本名“苎麻”,因镇东古有 苎麻村,故名。明代在此设驿站,“苎麻”讹为“驻马”,称为驻马 店。今市因驻马店镇为名。 山东省 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青岛:据《胶澳志》卷2载:“青岛,在青岛湾内,距岸不足一海里,……山崖耸秀,林木蓊”,故名青岛。后成为附 近地方的总名,青岛市即因此而得名。 淄博:因境内原辖淄川、博山两县而得名。 潍坊:取潍县及坊子镇两地首字为名。 烟台:明代筑奇山所城,于此设烽堠以御倭寇,故名烟台。 威海:1398年(明洪武三^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 威海即由此而来。 滨州:以地处渤海之滨为名。 聊城:据《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曰,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又

古诗词中的南京地名

1、朱雀桥、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诗人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一千三百多年后,南京依然保留留有乌衣巷和朱雀桥的地名. 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乌衣巷得名于三国时吴曾在此扎营,吴兵皆穿乌衣。六朝时,成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 朱雀桥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在今中华门内,已不存。人们为追忆朱雀桥,往往把镇淮河当作昔日的朱雀桥,不知有多少历代文人名士来此抒发过桑梓情思,抚今追昔!如今在武定桥和镇淮桥间新架设了朱雀桥,游人至此,望着潇洒的“朱雀桥”三个字,思古之情顿生。这里淮水微转,桥卧晚霞,尚不失当年风范。 2、桃叶渡 [桃叶歌] 东晋--王献之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渡为南京古名胜之一、金陵四十八景之列。位于淮清桥边,十里秦淮与古表溪水道合流处。今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吴敬梓故居内,桃叶渡8号) 3、白鹭洲与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之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白鹭洲原为古代靠秦淮河口的一个沙洲。后江流改道,白鹭洲与陆地相连。

现在的白鹭洲公园紧邻夫子庙,历史上称为徐太博园,徐中山园、东园,是明初中山五徐达王府的东花园。东园定名为白鹭洲,始于民国初年,其原因在于湖中有洲,四面环水,洲边多植芦苇,秋日时有水鸟白鹭飞来,与原长江边的白鹭洲相像,墨客骚人在此观景畅饮时,为了让名园平添诗情画意,故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句,名之曰“白鹭州”。 凤凰台位于城内西南隅的一座山岗上,其遗址就在现今花露北岗一带。建于南北朝刘宋暑期。相传有凤凰翔集于此,因筑台而称凤凰台。由于凤凰台是六朝胜迹,为历代文人墨客悼古吟咏之所,特别是李白晚年,于唐上元二年(761年),也就是去世前一年,还登凤凰台,抒发历史的慨叹。从此,凤凰台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在六朝胜迹中闪烁生辉。至南宋,历经数次重建,最终圮废。今有来凤街、凤台路。 4、石头城 [金陵五题--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俗称鬼脸城,南京别称石头城,亦由此而来。它位于汉中门外的北面,清凉山的西面。这里原是一座石头山,峭立江中的天壁,缭绕如城墙的巨石。公元前三百三十多年,楚威王灭越国后,在石头山后建立了一座城池号金陵邑。公元二一二年,东吴孙权自京口迁都秣陵,改秣陵为建业,意思是枯这里建立帝王大业。不久,就在楚国金陵邑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吴时石头城紧依长江,地势险要,是军事重镇,周瑜曾在此练过水军。东吴之后,东晋、陈、唐等代也曾不断修筑石头城、明朱元障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二年兴建城墙,此处石头城便成了著名的南京城垣的一部分。 南京民间中有关鬼脸城的传说很多。相传这块岩石原来犹如刀削一般,光滑如镜。在鬼脸城前有一处清亮的池塘,从水面可以看到鬼脸城的倒影,老南京人俗称之为“鬼脸照镜子”。现建成石头城公园成为人们踏青觅翠的的好去处。 5、秦淮河

中国各城市的古称谓及得名由来

中国各城市的古称谓及得名由来 华北和东北: 天津——意为“天子的津渡”,明代永乐帝朱棣在这里率领大军渡过海河南下推翻建文帝 邯郸——城市名押an韵,邯郸意为“邯山至此而尽”,郸同单,“单”意思是山脉的尽头,邯郸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秦皇岛——秦始皇求仙入海之岛,秦皇岛是中国唯一用古代帝王称号来命名的城市 太原——取“广大的平原”之意 大同——取自“天下大同之地”,“大同”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长治——长治古称上党,明代在此地设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 赤峰——得名于城东北的褐色孤峰 包头——包头由蒙古语“包克图”演化而来,意思是“有鹿的地方”,包头由此别称为鹿城乌海——乌达与海勃湾的合称 大连——大连旧称青泥洼,青泥洼大部分都是山东移民,在山东有一种很流行的事物叫做褡裢,大连就是由褡裢演变而来,另一说大连来自俄语“达里尼” 阜新——取“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 盘锦——盘山和锦州各取一字而成,也取“盘根错节,锦上添花”之意 本溪——本溪得名于境内的本溪湖,本溪湖古称杯犀湖,杯犀湖因“湖底上阔下窄,状如犀牛之角”而得名,清代雍正年间因杯犀湖名称过雅又难写难辨,故取其谐音改称为本溪湖 长春——意为“长年春色的城市”,东北的春天是非常寒冷的,以长春命名城市说明了该城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占据主导

吉林——吉林全称吉林乌拉,满语意思是“沿江的城市”,吉林市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 佳木斯——佳木斯清代又称“嘉木寺”,在满语是“驿丞”的意思,因为佳木斯在古代地处松花江通往黑龙江江口的驿道 华东: 烟台——意为“狼烟升起的炮台” 青岛——因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而得名,且与“琴岛”谐音 威海——明代在此地设威海卫,取“威震东海”之意 日照——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 淄博——淄川与博山的合称 莱芜——莱是植物名,俗称灰菜,芜指田野荒芜,古时这里是一片荒凉的地方,故名莱芜菏泽——城市名押e韵,菏山与雷泽的合称,菏泽也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 蚌埠——意为“盛产蚌珠的港埠”,蚌埠由此别称为珠城 宿迁——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宿迁由此得名 连云港——意为“在连岛与云台山之间的港湾”,云台山是江苏省的最高峰 镇江——唐代为镇海军节度使的驻地,到了宋代因地理环境的变化,此地距大海较远,故而更名为镇江,取“镇守长江”之意 无锡——先秦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 上海——得名于松江(即苏州河)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海意为“通向大海的地方” 金华——意为“金星与婺女争华之地” 宁波——宁波古称明州,宁波得名于“海定则波宁”

南京的一些地名的由来.

南京的一些地名的由来 乌衣巷 南京巷名最老的可能算乌衣巷了。乌衣巷的名称由来甚早,相传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当年东吴孙权在南京建都,军营就驻扎在乌衣巷一带。东吴士兵穿黑色军服,此地遂被后人称为乌衣巷。 琵琶巷 与乌衣巷相比,离之不远的琵琶巷名称的来历要浪漫许多。旧时琵琶巷路中间有一水沟,上覆青石,石质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行人着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响,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称。如今青石小巷变成柏油路,琵琶声已成绝响。 紫竹林 新模范马路上的紫竹林也因历史的改变而面目全非。明朝崇祯年间,这一带植有大片竹林,以紫竹为盛。有位高僧云游至此,但见竹影婆娑,景色秀丽,就在此处定居下来,创建禅寺,取名“紫竹林”。紫竹林禅寺到明清时已成金陵名刹。后来寺庙荒废,地名却留用了下来。 南京的街道名称与佛教相关的很多,除紫竹林外,还有新街口的大香炉。元朝时此处有一龙翔寺,寺前有一铁鼎,终年香火不断。南京人就把铁鼎所在的街道称为大香炉。 明瓦廊 与大香炉相邻有一街巷叫做明瓦廊。明瓦,即是一种瓦片,用蛎蚌的壳磨制而成,薄而透光,可覆于屋顶,或嵌入窗棂。明朝时新街口已是商业繁华之地,此处以销售明瓦而出名。久而久之,原来的地名就没人记得了。 三山街 明清南京商业繁华之地至少有两处,一处在明瓦廊一带,另一处在以三山街为中心的城南一片。三山街的名称可远溯至六朝时期。南京城西南、长江东岸,有三峰并列,世人称之为三山矶。此矶与采石矶、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下游“三矶”。南齐诗人谢眺晚登三山,在夕阳的照耀下,建康城东南繁华景象尽收眼底,触景生情,写下了“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三山街名称即由此而来。 七家湾 南京城中有象三山街这样充满诗意的街道,也有象七家湾那样有着凄惨故事的巷陌。传说明初某年新春灯节,朱元璋微服游览,见一户人家门口悬一西瓜灯,灯上绘一大足妇人,并有一行字:“淮西娘子好大脚”。朱元璋认为这是在讽刺马皇后大脚,下令把此处七户人家全部抄斩。当地百姓怜其无辜,就把此地改为七家湾。 龙潘路 龙蟠里、虎踞关史称金陵地形如“龙蟠虎踞”。据传三国孙权时,诸葛亮出使东吴途经此地,曾登上石头山(今清凉山), 多彩夏季,快乐出游把古老的长城留给子孙乐途驴友五一出游特辑聚焦国内知名企业驻马观察南京的地理形势,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述。所以这两地就借诸葛亮的“龙蟠”、“虎踞”命名。 长干里 古代,人们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长干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的情谊。因此,长干里频繁出现在文人的诗歌中,代表着极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马”的典故,被传为美谈。同时,长干里还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孙吴时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地。 百猫坊(柳叶街)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忌惮富豪俞通海(因谐音“鱼通海成龙”),便依刘伯温的风水之计,在俞通海生辰时赠其牌坊,上面雕着百猫图案,以显示猫吃“鱼”的王气。朱元璋还在街上遍植柳树,意指柳树串鱼、晒鱼干,以挫俞锐气,后来此街就名为“柳叶街”。 邀笛步

浅谈中国地名文化

浅谈中国的地名文化 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称,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大如省、自治区、市县名称,小到镇、村、街道、桥梁名称,还有大量的雅称、简称、别称等。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每个地名的背后有一段故事,每个地名的后面另有一串地名。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涵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 地名是各民族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一种语言符号,除了表示城市、农村、河流、山脉、道路、街巷等地理位置以外,地名词与社会、文化历史的联系也是很密切的。它的词义往往既反映着人们对地形、地物及地理位置的具体认识,同时也反映着该地的历史人文的变迁。而这一切都是借助地名的语音特点和词义特点来表现的。所以,汉语中的地名,也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体。通名和专名原始人类同地名是无缘的,地名应该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后的产物。最早的地名大约就是借用图腾的名称,这从国内一些少数民族的地名可以推断。比如云南彝族,曾以虎为图腾,哀牢山有彝村就名“罗摩”(母虎),山岗就叫“纳罗”(黑虎),意谓母虎族、黑虎族居住的村落、山岗(参见牛汝辰《中国地名文化》)。又云南有“鹤拓”一名,据张了先生伊鹤拓”考说》,其起源就与白族先民的鹤图腾祟拜有关。汉民族的历史地名也留下了图腾的痕迹。如山西汾河一名,就因一个一度定居此地的崇拜风鸟图腾的部落而得(王克林《汾河释名》),“风”,古与“风”通假,则也可读如“分”“汾”。不过由于时世迁易,比较难于考证罢了。 现代汉语的词汇在数量上是以双音节为主的,但在历史上却经历了一个从单音节到双音节的发展过程。汉语地名词的发展也不例外。商代和周代的地名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如商代七次迁都,七个都城名都是单音节的:毫、嚣、相、邢、庇、奄、殷。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名也还是单音节占优势。但到了汉代,单音节的地名就不多见了。现代汉语中的地名一般都是由专名和通名构成,所以至少是双音节的(一些书面语中的简称如沪、津、京除外),甚至也不乏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六音节等多音节的地名,如石家庄、羊肠子沟、大秃顶子山、一三五食宿站。这说明,地名词在语音上的演变过程与整个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步调是一致的。汉语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而且专名在前,通名在后。比如江苏省、南京市中的“省”、“市”就是通名,放在最后;而“江苏”、“南京”就是专名。由于地名是中性词,所以不包含“老”、“小”、“阿”这样富于感情色彩的词头,也不用叠音和虚字。通名和专名一般都是有着特定意义的实词类。 汉播地名起名根据不同性质粗略可以分成三大类 (1)自然地理环境的通名,如:山类:山、峰、岭、冈、坡、丘、陵、高原、山脉水类:水、河、江、湖、泊、溪、池、潭、沟、浦、海地貌类:岛、港、湾、洲、角、屿、半岛、盆地、沙漠 (2)人类居住聚落建筑的通名,如:聚落类:乡、村、庄、镇、巷、街、道、路、弄、胡同、坊口、条、新村 建筑类:楼、台、亭、阁、城;寺、庙、宫、观、店、堂铺、集、墟、场、市、店 以上如“寺”、“庙”等多属各种宗教的建筑物名,历史上由于宗教信仰的繁盛也常用来做地名通称。“道”、“路”在古代曾经一度作为行政区划的通名,近代起演变成街道通名。 (3)国家行政区域划分的通名 中国的行政区划,在漫长的历史上,变化很大。先秦代诸侯鼎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古中国为:十六郡,郡的下面设县,这是最早的全国统一的行政区汉承秦制。唐

南京地名

南京地名 乌衣巷 南京巷名最老的可能算乌衣巷了。乌衣巷的名称由来甚早,相传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当年东吴孙权在南京建都,军营就驻扎在乌衣巷一带。东吴士兵穿黑色军服,此地遂被后人称为乌衣巷。 与乌衣巷相比,离之不远的琵琶巷名称的来历要浪漫许多。旧时琵琶巷路中间有一水沟,上覆青石,石质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行人着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响,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称。如今青石小巷变成柏油路,琵琶声已成绝响。 新模范马路上的紫竹林也因历史的改变而面目全非。明朝崇祯年间,这一带植有大片竹林,以紫竹为盛。有位高僧云游至此,但见竹影婆娑,景色秀丽,就在此处定居下来,创建禅寺,取名“紫竹林”。紫竹林禅寺到明清时已成金陵名刹。后来寺庙荒废,地名却留用了下来。 南京的街道名称与佛教相关的很多,除紫竹林外,还有新街口的大香炉。元朝时此处有一龙翔寺,寺前有一铁鼎,终年香火不断。南京人就把铁鼎所在的街道称为大香炉。 与大香炉相邻有一街巷叫做明瓦廊。明瓦,即是一种瓦片,用蛎蚌的壳磨制而成,薄而透光,可覆于屋顶,或嵌入窗棂。明朝时新街口已是商业繁华之地,此处以销售明瓦而出名。久而久之,原来的地名就没人记得了。 明清南京商业繁华之地至少有两处,一处在明瓦廊一带,另一处在以三山街为中心的城南一片。三山街的名称可远溯至六朝时期。南京城西南、长江东岸,有三峰并列,世人称之为三山矶。此矶与采石矶、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下游“三矶”。南齐诗人谢眺晚登三山,在夕阳的照耀下,建康城东南繁华景象尽收眼底,触景生情,写下了“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三山街名称即由此而来。 南京城中有象三山街这样充满诗意的街道,也有象七家湾那样有着凄惨故事的巷陌。传说明初某年新春灯节,朱元璋微服游览,见一户人家门口悬一西瓜灯,灯上绘一大足妇人,并有一行字:“淮西娘子好大脚”。朱元璋认为这是在讽刺马皇后大脚,下令把此处七户人家全部抄斩。当地百姓怜其无辜,就把此地改为七家湾。 龙蟠里、虎踞关史称金陵地形如“龙蟠虎踞”。据传三国孙权时,诸葛亮出使东吴途经此地,曾登上石头山(今清凉山), 多彩夏季,快乐出游把古老的长城留给子孙乐途驴友五一出游特辑聚焦国内知名企业驻马观察南京的地理形势,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述。所以这两地就借诸葛亮的“龙蟠”、“虎踞”命名。 长干里古代,人们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长干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的情谊。因此,长干里频繁出现在文人的诗歌中,代表着极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马”的典故,被传为美谈。同时,长干里还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孙吴时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

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各个省(直辖市)名称和别称的由来源远流长,各具特色,读来使人对祖国的秀丽山川倍感亲切。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当时的“北平”为“北京”,意与南京相对之意,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 辖区古称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1955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新”字作为简称。 3、西藏自治区(藏)

南京我的家乡

主题名称:我的家乡—南京 主题时间:建议三~~四周 主题思路: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幼儿成长的摇篮。孩子们从出生之日起,就和家人生活在这里,家乡便成为他们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生活环境。然而当你询问“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是哪里人?”时,幼儿对于答案却含糊不清。中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视野在逐渐的扩展,会积极主动地搜寻着周围新鲜而神奇的事物,渴望认识和了解周围的一切。 在“南京---我的家乡”主题活动中,将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参观、收集特产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有意识地、更多地感知家乡的美貌风景、古迹名胜、美味佳肴、名优特产、民歌民谣……知道自己是南京人,对家乡多一份认识、多一份情感。在小记者、小导游、小演员的多种角色中,体验做南京娃的自豪,激发爱南京、把南京建设得更好的颐望。 主题目标:(主题核心目标在前,领域目标在后) 1、知道自己住在南京,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特产,体验做南京人的自豪,萌发爱南京的情感。 2、运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对家乡的认识,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能加以补充。 3、能用垒高、围合、对称的方法与同伴共同搭建南京的桥、城门等建筑。 4、熟悉家乡民歌的曲调和方言的特点,体会歌曲轻松愉快的性质。 5、认识椭圆形、梯形的特征,并能正确地运用粗细、宽窄描述物体的差异,并体验宽窄、粗细的相对性。 6、能连续走30分钟,有一定的耐力,喜爱运动。 7、参观时能注意保持环境卫生的整洁。 环境创设: 1、师生共同收集陈列有关家乡名胜古迹和特色建筑的图片、照片,布置成 主题专栏“我的家乡”,并根据幼儿活动开展的情况,逐步增加有关的内容,引导幼儿观赏。 2、收集家乡的各种特产,分类布置成家乡的特产展台,供幼儿观赏。 3、在年级组的共同活动区域内,分班级布置介绍有关家乡内容的展览区。

北京地名的由来(中)

北京地名的由来(中) 【续接上集】25、以“营”为名的地名北京以“营”为名的地方有很多。最资深的“营”,首推顺义区的“高丽营”,是公元六四五年唐太宗亲征高丽班师后,安置归顺唐朝的高丽将士及家属的地方,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辽、金时代,粮食经船运到京郊,在坝河码头换用骆驼驮载进城,因此在码头建有骆驼房。押运粮食的都是军人,他们的营盘叫“驼房营”,在今酒仙桥地区的坝河南岸。一二七二年,忽必烈建立元大都。如今在圆明园西侧有个“骚子营”,曾是蒙古兵军营,因汉人蔑称蒙古兵为“骚鞑子”而得名。一三六八年,明朝朱元璋称帝这年,大将军徐达拿下元大都,派副将军常遇春镇守通州,留下了“常营”,在今通州区西邻的管庄北部。常遇春是回族,常营至今还有不少回民。一四○六年,明永乐皇帝发兵征伐安南国(即古代越南),搜罗安南工匠七千多名参加营建北京城,安置在安南营居住,即今大栅栏地区的“大安澜营胡同”。其中有个安南人阮安,在正统年间还任过续建北京城的指挥官。明朝末年,四川女将秦良玉,曾两次入驻京城,防范八旗军的攻掠。四川兵的驻地叫“四川营”,今菜市口东有“四川营胡同”。如今在雍和宫西边,有个“五道营胡同”,明朝是“武德卫营”驻军之地,后转音讹变为

“五道营”。清朝是距今最近的朝代,留下的“营”字地名更多。一六四四年,多尔衮率清军占领北京城,于六月十五日下达“清城令”,将内城汉人全部驱赶至外城及郊外,将内城(除皇城范围)划分为八块,分驻清军八旗,号称“京旗”。清初的八旗军作战以骑马射箭为主,因此各旗都设有修造弓箭马具的工匠营。雍正八年曾有谕旨,“五匠俱系出征、行围所需,命定期考验,其技艺不精者勒限学习”。京旗五匠的构成为:弓匠一千一百一十八名,铁匠一千一百一十三名,鞍匠四百四十七名,盔匠二百二十二名,铜匠二十三名(雍正时的编制。“匠”指师傅,徒弟、助手人数在外)。现存的工匠营地名列举数例:东直门内海运仓有北弓匠营胡同,阜成门内福绥境有东、西弓匠胡同;福绥境有鞍匠胡同;蒲黄榆一带有东铁匠营,建国门内古观象台的附近有铁匠营胡同和盔甲厂胡同;东城区炮局胡同(清初的造炮厂)附近以前有铜厂胡同。至于城外留下的营的地名就更多了,例如:东营房胡同,在工体西里;西养马营胡同,在金融街以北;南营房胡同,在日坛公园以北;北营房中街,在阜成门外华联商厦以西;来广营乡,成了北京最大的居住小区———望京;勇士营,在朝来农艺园以北,是“九门提督”下属的五营之一;火器营,在海淀区蓝靛厂北路,是火枪手驻地;船营,在昆明湖南岸,是“昆明湖八旗水师”驻地。因水师教官是福建来的,旧时称南方人为“南蛮子”,所以附近还

3.南京文化的特征

南京文化的特征 一、自然与人文有机统一 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示符号,也是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承载城市发展和变迁的记忆。地名留给我们一份不菲的文化遗产。 南京的自然地貌不仅有着大展宏图的阳刚之气,也有其江南水乡的阴柔之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令无数诗人词客为之讴歌。如钟山龙蟠(紫金山)、九华寻胜(小九华山)、梅岭暗香(梅花山)、石燕凌波(燕子矶)、万种风情(秦淮河)……对地名如此这般的诗化,是人们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美好表达。 二、凝重的历史沧桑感 南京先后有过几十个名称。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丹阳、归化、白下、上元、江宁、集庆、应天、南京、天京……这在中外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文化现象。 自公元229年起,东吴、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在南京建都,史称“六代豪华”;至近代,在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伟大斗争中,太平天国在此定都和孙中山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1949年,南京解放,“蒋家王朝”在此覆亡,地名见证了南京历史的沿革和社会变迁。学者们称南京的地名是一部编年史并不为过。 三、依稀可见的都城印记 南京的“城”更是南京历史人文的集中体现,其独特的形态和规模,国内外首屈一指。如孙权建造的石头城,雄峙江滨;南唐续建的金陵城长“二十二里四十四步”。有“城”便有“门”。明代开国建都南京,朱元璋采取“高筑墙”方针,修建了举世无双的城池和外城,内城辟13门,外城辟18门。至今仍沿用的内城门有太平门、金川门等。外城门有麒麟、仙鹤、观音、佛宁等门,600年来一些城和门虽相继废去,城门名却一直作为当地的地名使用。 四、文脉相承的龙凤文化 龙凤文化有多种含义,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龙凤又变异为皇权的象征。南京作为古都,其地名更深受皇权文化的影响。梳理南京的地名,从中可以发现很多与龙凤有关的地名。地名中这种攀龙附凤的文化现象,虽有一定的皇权意识的残留,但现在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南京的繁荣昌盛,对和平、团圆、幸福、美满生活的寄托和憧憬。如,龙蟠里、龙

中国地名变更由来

中国地名变更由来 研究古今地名更替,发现河南是被误会得最惨的。古代叫宁邑,现在竟然叫新乡;古代叫应城,现在竟然叫平顶山,古代叫怀州,现在竟然叫焦作;古代叫颍川,现在竟然叫登封;古代叫归德,现在竟然叫商丘;古代叫汝南,现在竟然叫驻马店!很多人高呼我高端大气的中原文明,竟硬生生地给改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调查后的事实告诉你: 1.很多地名本身就是沿用的某个朝代的古地名,如“西安”之名沿袭自明朝。 2.部分地名所指代地区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例如汝南和驻马店,却不知道汝南之名现在仍在被使用,就是驻马店市所辖的汝南县。驻马店市辖1个行政区9个县,汝南固然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始于春秋的新蔡县就没历史没内涵?西周时就建立封地的遂平县(西周时为房国,唐宪宗改为遂平县)。 此外,撇开地名的历史由来不谈,很多名称本身是很有意趣的,如“商丘”,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承载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重量,居然被世人误会成不如“归德”一名,此等逻辑和审美让人叹息。

我们来简单探讨下部分被误会得最厉害的地名出处,看看到底是谁“没文化毁历史”。时间和篇幅有限,只重点说某地区目前使用的地名渊源。 西安-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刘邦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唐玄宗把长安所在的雍州改为京兆府。该地区在宋代则经历了“永兴军路-陕西路-京兆府路”的沿革。元代先后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和“奉元路”。明洪武二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沿用至今。长安自古帝王都,若都城改换,长安之名自然不适合沿用。 宝鸡-陈仓:宝鸡地区是周秦王朝发祥地。公元前11世纪,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在“千渭之会”建立国都,称为“陈仓”(今宝鸡市金台区代家湾一带),这是宝鸡建城史的开端。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国迁都于雍(今宝鸡市凤翔县)。唐朝时改陈仓为宝鸡,沿用至今。一说唐玄宗有关,一说和唐肃宗有关。《旧唐书?地理书》凤翔府下载:“至德二年,肃宗自顺化郡幸扶风郡,置天兴县,改雍县为凤翔县并治郭下。初以陈仓为凤翔县,乃改为宝鸡县。”揣其用意,当是取“天兴唐室”、“凤翔原

浅谈中国的地名文化

浅谈中国的地名文化 王晶晶 (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7)07—0250—01 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称,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大如省、自治区、市县名称,小到镇、村、街道、桥梁名称,还有大量的雅称、简称、别称等。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每个地名的背后有一段故事,每个地名的后面另有一串地名。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涵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 历朝历代都将北京视为重镇加以治理和保护,并不断改变着它的名称。有人统计过,北京城的各种名称达六十多个。就大家熟悉和史书中常见的说,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元朝时称大都,这时的北京城已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大都市了。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对大都做过详细描述。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也由此开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首都定在南京。后朱棣从他侄儿手中夺得政权后,将首都迁到这里,故称北京。明朝时,还一度称北京为京师。清朝也建都北京,并沿用了明朝的名称。民国建立之后仍称北京。1928年改称北平。北平这一名称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提议改用的。北伐战争后,陈立夫曾在南京办了一份《京报》。这份民间报纸很敢说话,销路很好,其销出的份数比《中央日报》还多。有一天,陈立夫忽然想到首都既决定在南京,北京这一名称应更改,以免残余军阀再图在那里起野心设政府。于是,他让《京报》罗时实执笔,写下了《正名之重要》一文。国民政府采纳了陈立夫的建议。其实,历史上北京的北平之称早已有之。那是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占元朝大都之后,即对大都城进行改建。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有平定了北方,从此安宁平静之意。到1403年,朱棣定都北平时,才改名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又将北平改为北京。 上海是我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可在远古时期,这里却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最后成了一块新生陆地。春秋时期,吴王曾在此建了一个馆舍,取名“华亭”。战国时,这里是楚国贵族黄歇的封地。三国时,东吴孙权在这里建起了水师基地,那时这里还是一个无名的小村落。到了唐朝,当时的吴郡(今苏州)太守赵居贞上奏,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和海盐北境设置华亭县(即今上海松江区)。那个无名小村落也有了华亭海的名称。这应是上海最早的名称。到了宋朝,这里的经济得到发展,成了国内外贸易的集散地。南宋咸淳元年即公元1265年,开始在这里建镇。那时,吴淞江,即今苏州河,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称上海浦,一条称下海浦。建镇的治所在上海浦附近,故取镇名为上海镇。这就是上海地名的来历。元朝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即1292年,设上海县。1927年改为上海特别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中央直辖市。上海的简称“沪”和“申”也是有来历的。先说“沪”。“沪”原是一种捕鱼工具,是用竹子编成的。当地人民将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露出。鱼随潮而来,退潮时便被沪拦住。古时称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而当时上海所在淞江口处正是喇叭形的海湾。所以,人们便将到处插有“沪”的、又被称作“渎”的淞江口一带称为“沪渎”,这一带正是上海所在地。所以,“沪”也成了上海的代称。说起上海“申”的简称,它与战国时期受封于这里的楚国贵族黄歇有关。黄歇是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他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名。当时的黄浦江还是一条无名之河,河中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常常泛滥。黄歇带领百姓进行开浚,疏通了河道,筑起了堤坝,使这条河造福于百姓。人们为了怀念他,不仅为他建了庙宇,还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简称申江。后来,人们便以“申”代称上海。所以,上海“申”之简称,是对黄歇造福上海百姓的纪念。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脍炙人口,朱雀桥、乌衣巷这两个南京的老地名也由此深深地植入人们的记忆中。在南京这个有近2000年历史的“十朝古都”,像这样的老地名还有很多。史称金陵地形如“龙蟠虎踞”。据传三国孙权时,诸葛亮出使东吴途经此地,曾登上石头山(今清凉山),驻马观察南京的地理形势,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述。所以这两地就借诸葛亮的“龙蟠”、“虎踞”命名。古代,人们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长干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的情谊。因此,长干里频繁出现在文人的诗歌中,代表着极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马”的典故,被传为美谈。同时,长干里还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孙吴时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地。相传明太祖朱元 (下转244页) 25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