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专题9行星风系1

专题9行星风系1

专题9行星风系1

简述

行星风系是一种由太阳星风和星球地磁场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具有磁场和带电

粒子的高速流动气体。行星风系的存在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对于地球的生存环境和通信技术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本文将介绍行星风系的基本概念、物理特性和对地球的影响。

基本概念

行星风系是指太阳大气中高能带电粒子和气体,从太阳圆盘不同的位置喷涌出来,经过太阳系内的空间飞行,进入到行星磁场地区形成的高速流动气体。行星风系主要由太阳星风和地球磁场共同作用而形成,它包含磁场、电场和高速带电粒子,并且随着空间天气的不断演化,行星风系的物理特性也在不断变化。行星风系对于观测天文学、日际飞行和卫星通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特性

行星风系由磁场、带电粒子和热气体组成。其中,磁场是从地球内部发起的,

而带电粒子则是从太阳大气中喷涌出来的。这些带电粒子会在太阳风流经地球磁场,从而形成很强的电流系统,并从高纬度区域向地球大气中放射出大量能量,这会引起天气的变化。同时,它还会引起地球磁层的形变,使得地球磁场发生改变。热气体则是伴随着带电粒子和磁场的运动而产生的,它们会形成行星磁层和行星拖拽层。

对地球的影响

行星风系对于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磁暴:行星风系会影响地球磁场的形变,从而形成磁暴。磁暴会引

起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变化,对于通讯通信技术、电力输送、卫星导航和气象预报等均会产生影响。

2.极光:行星风系中的带电粒子会在地球磁场内被加速运动,在高纬

度区域与大气作用而产生的闪耀光芒,即为极光。极光对于宇航员和地球摄影师而言,都是极佳的拍摄主题。

3.损坏卫星:行星风系中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卫星的电子设备,从

而导致航天器失效或减退。

4.空气质量:行星风系会影响地球大气的物理性质,从而影响到气象

和大气环保等方面。

行星风系是宇宙中极为重要的物理现象,它与地球气象和通讯技术等方面息息

相关。科学家们在对行星风系的研究探索中,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太阳系的运行规律,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技术手段和天气预测等方面的支持。

上海高中地理专题9行星风系填空有答案_图文

上海高中地理专题9 行星风系填空有答案_图文专题9 行星风系 一、气压的概念和风的形成 气压是指某一高度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地表的气温变化引起大气密度的变化,是导致气压变化的直接原因,在水平方向上,大气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就形成了风。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气象上使用风向频率来表示某个方向的风出现的频次。(风向吹向次数/风向出现总数*100%) 二、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沿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表随纬度出现冷热差异. 在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_,形成低气压,而在上 空空气积聚,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在接受太阳辐射较少的地区,大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上空形成低气压,这样在近地面,大气由冷却地区流向受热地区,在高空气流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 这种因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基本方式.比如山谷风 的形成是这样的:白天,山顶接受阳光辐射比山谷多,山顶形成低压,山谷形成高压,风从山谷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晚,山顶失去的热量比山谷高,形成高压,山谷形成相对低压,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形成山风。(谷风和山风统称为:山谷风)

三、等压线的概念 等压线就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不同的高度气压不同,所以在预报天气时都是要强调多少高度这一点。由于受海陆分布、地球偏转和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空气流动最终演变成复杂的大气运动。 思考:近地面的风向和高空的风向一致吗, 问:平原地区的人到高原地区会感到不适,出现头晕、鼻孔出血等现象,这是为什么, 答: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气压低,长期生活在平原的人到了高原后,体内细胞的压力平衡被打破,很容易出现短时间内的血压升高。同时,人吸入的氧气少,血液中的含氧量减少,于是很容易出现头晕头疼的现象。 问:近地面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晚间由陆地吹向海洋,这是为什么, 答:白天,地表受太阳辐射增温快,陆地空气因受热膨胀,气压变低,海洋上空温度上升较慢,形成相对的高压区,这样风就从近地面由海洋吹向陆地。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海上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高一地理练习册第一册答案(全)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填空 1、恒星、星云 2、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 3、木星、水星;水星、海王星;金星、火星,金星。 二、选择 1、A 2、D 3、B 4、A 5、A 6、C 7、C、D 8、B、C 三、连线 行星类别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四、读图分析 1、(1)从左到右依次是:A、C、B、D(2)D、B、C、A 2、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 木星、F土星、G哈雷慧星、H 天王星、I海王星。(2)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1)A日冕、B色球、C光球 (2)太阳黑子日冕 太阳风光球 耀斑色球 (3)光球几百万K 色球四五千至几万K 日冕六千多K (4)A、C 五、简答 1、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其主要组成物质是氢和氦。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 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 2、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 彗星的轨道只有少数是椭圆轨道,多数是抛物线和双曲线,绕太阳运行,且轨道长扁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同行星相比,彗星具有体积大、质量小的特点。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选择 1、C 2、D 3、A、C、D 4、A、B 二、读图分析 1、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2、A、C 3、大 三、判断 登月舱的轰鸣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宇航员顶着凛冽的寒风,迈着沉重的步子艰难跋涉。天 ①②③ 空中一点星光也没有,只有时不时地电闪雷鸣,照亮宇航员脚下溅起的飞扬的尘土。 ④⑤⑥ 不正确的理由是: ①因月球没有大气层,声音无法传播,故听不到登月舱的轰鸣声。 ②因没有大气,不存在空气的水平运动,故没有凛冽的寒风。 ③因月球的引力较小(只有地球的1/6),宇航员应是步骤轻盈,而不是迈着沉重的步子。 ④因没有大气中的微粒散射光,月球的上空漆黑一片,天空中星星的光应是格外明亮。 ⑤因没有大气,也没有电闪雷鸣等天气现象。 ⑥因没有风,尘土也不会飞扬。 专题3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一、填空 1、1957;1981。 2、地月、太阳、银河 3、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 二、选择 1、D 2、A 3、C 4、A、B、C 三、读图分析 从左到右、从上向下依次是:C、B、E、D、A

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学期高三地理微专题之任而东南西北——风学案

高三地理微专题之任而东南西北——风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风向的画法。 2、风力大小判断。 能力目标:1、能结合区域气压分布图,判断风向、风力的大小。 2、结合区域实例分析风对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影响。 【典型例题】 一、风向的判断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1-2题。 1.N地风向为()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2.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A.M地B.N地C.P 地D.Q地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完成3~4题。 3.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 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⑤或⑥ 4.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⑦ B.①或⑧ C.⑦或⑧ D.②或③ 下图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5~6题。 5.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③至④B.④至⑤C.⑥至⑦D.⑨至于⑩ 6.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南风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下图是风向标示意图,右下图是某地近 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 7.此时M地盛行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8.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A.偏南风B.偏东风 C.偏北风D.偏西风 二、风力的大小 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坐落在岛屿南端的乌苏怀亚,被誉为“世界尽头的港口城市”,火地岛南部的德 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号称杀 人海峡。 ⑴释德雷克海峡狂涛巨浪的原因。(6分) 下图是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 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 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 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 的主要原因。(8分)

气候学气象与气候学教学课件

绪论 1.气象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①定义:研究发生于大气中的的一切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变化,并应用于实践的科学。 ②研究对象:大气圈。主要研究内容:a.大气的一般特性。b.大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能量的来源。c.探求大气现象的本质、寻求变化规律。d.将大气现象中的规律应用于实践。 2天气学定义:研究地球条件下不同的区域内所产生的天气系统、天气过程的成因、演变规律,并在天气预报上应用的科学。 3天气学研究对象:地球上的大气 4气候学定义:研究地球上气候的形成原因、分布类型、变化规律的科学。 5气候学研究对象:地球上的气候。 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①概念不同:a天气: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温度、相对湿度气压等)和大气现象(风、云、雨、雪、降水等)的综合。属于短时间内的微观现象。b气候:是指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不仅包括该地多年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属于长时间宏观现象。 ②变化周期不同: a天气:变化快,周期短。b气候:变化慢,时间长。 ③各自研究的系统不同:a天气:是个单纯的系统。b气候:包括大气、水、冰雪、陆地、生物(动物、植物、人)五个子系统。具有地方性的特点。 7大气:包围在地球表面的整个空气层,是一个连续的空气圈。 8大气的组成特点:气态:水汽、氮气、氧气等;液态:水、溶液滴;固态:冰晶、悬浮的杂质;低层大气(0-90km):干洁空气、水汽、杂质;高层大气(90km以上):氮、氧原子 9根据大气中的温度、水汽、成分、垂直运动分为五层:①对流层②平流层③中间层④暖层⑤散逸层 10气象要素:定性或定量描述大气物理现象和大气状态特征的物理量。例如:气压、气温、湿度、云量、风、降水量、能见度、日照、辐射量等。 11表示湿度的方法:a水汽压(e)b绝对湿度(a)c饱和水汽压(E)d相对湿度(f)e比湿(q)f饱和差(d)g露点(Td) 12风定义:空气的水平流动。即有方向又有大小 第一章 1辐射定义: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在-273℃以上,都在不停地以电磁波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这种传播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2波长范围:10-14μm——几 km(1μm= 10-14cm)可见光:0.4——0.76 μm (七色光)太阳光:0.15——4.0 μm (短波辐射)地面(大气):3——120 μm(长波辐射) 3太阳常数定义:当日、地间处于平均距离时,垂直于太阳入射光表面的太阳辐射的辐照度称为太阳常数(S0)。常用S0=1367.7W/m2 4太阳高度角(h⊙):太阳高度角又叫太阳高度,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5太阳方位角(A):指的是太阳光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间的夹角。 6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a吸收作用:主要吸收体:水汽、臭氧、二氧化碳、固体杂质、氧气、氮气共占太阳能的24% 。b散射作用:大气中的散射体:空气分子、尘粒、云滴,但它们只改变运动方向不改变辐射能量的大小。c反射作用 7直接辐射(Sb):太阳以平行光方式投射到与光线相垂直面上的辐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 8直接辐射影响因素:①太阳高度角②大气透明度③云量④海拔高度⑤纬度 9散射辐射(Sd):大气粒子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一部分从天空到达地面的辐射。 10散射辐射影响因素:1、太阳高度角2、大气透明度3、下垫面反射率4、海拔高度 11太阳总辐射(St):同时到达地面(水平面)的太阳直接辐射(Sb)和散射辐射(Sd)之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气学原理试题1-3及其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气学原理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20分) 1. 质量通量散度。 2. 冷式锢囚锋。 3. 气旋族。 3. 5. 为地面 9急流 相对应。 三、综合题。(44分) 1. 从力的平衡观点说明为什么在北半球大尺度系统运动中,高压内空气作顺时针旋转?(8 分) 2. 解释在稳定大气中,冷锋上山(爬坡),此锋是加强还是减弱?(8分) 3. 请写出位势倾向方程: ()g g f v f t p f ζφσ+??-=?????? ????+?2222??? ????-???? ??????-??+dt dQ p R p c f p v p f p g σφσ22

精心整理 右端各项的名称,并用此方程定性解释图中槽的变化(图中波长L<3000KM,,实线为hPa 500图 4. 14分) 1R ???x dt ???x t δ ()03=???? ????y H dt d ()04=???? ????y H t δδ 5. 位势涡度守恒条件是()1无水平辐散辐合()2斜压大气()3正压大气()4大气不可压缩()5大气 可压缩。

精心整理 三、 在图中标出,无相对涡度平流及正、负相对涡度平流区。(10分) 四、 下图为单站高空风分析图上的热成风T v ,试分析: 五、 下图为地面天气图上的冷暖锋的分布,试沿AB 线作一空间垂直剖面图请画出垂直剖面图 上锋附近及其周围等温线的分布示意图。 六、 试从地形影响分析自西向东移动的高空槽,在青藏高原各点()E D C B A ,,,,上空的移速情况。 (10分)

精心整理 3. 冷式锢囚锋。 4. 温度平流的拉普拉斯。 5. 东北信风。 二、 填空。(32分) 1. 固定点温度变化由 项决定。 2. 一型冷锋与二型冷锋区别是 。 3. 若锋作为密度的一级不连续面,则锋附近气压分布特征是 。

洋流的形成原因

洋流的形成原因 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风海流吹送流 亦称吹送流,漂流: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 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世界大洋表层的海 洋系统,按其成因来说,大多属于风海流。 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也会对洋流方向产生一 定影响。 大洋中深度小于二三百米的表层为风漂流层,行星风系作用在海面的风应力和水平湍 流应力的合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后,便生成风漂流。行星风系风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随 纬度变化,导致海面海水的辐合和辐散。一方面,它使海水密度重新分布而出现水平压强 梯度力,当它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在相当厚的水平层中形成水平方向的地转流;另一方面,在赤道地区的风漂流层底部,海水从次表层水中向上流动,或下降而流入次表层水中,形成了赤道地区的升降流。 大洋表层生成的风漂流,构成大洋表层的风生环流。其中,位于低纬度和中纬度处的 北赤道流和南赤道流,在大洋的西边界处受海岸的阻挡,其主流便分别转而向北和向南流动,由于科里奥利参量随纬度的变化β-效应和水平湍流摩擦力的作用,形成流辐变窄、 流速加大的大洋西向强化流。每年由赤道地区传输到地球的高纬地带的热量中,有一半是 大洋西边界西向强化流传输的。进入大洋上层的热盐环流,在北半球由于和大洋西向强化 流的方向相同,使流速增大;但在南半球则因方向相反,流速减缓,故大洋环流西向强化 现象不太显著。 大洋表层风生环流在南半球的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带,由于没有大陆海岸阻挡,形成了 一支环绕南极大陆连续流动的南极绕极流。 密度流 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 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 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 大洋上的结冰、融冰、降水和蒸发等热盐效应,造成海水密度在大范围海面分布不均匀,可使极地和高纬度某些海域表层生成高密度的海水,而下沉到深层和底层。在水平压 强梯度力的作用下,作水平方向的流动,并可通过中层水底部向上再流到表层,这就是大 洋的热盐环流。

高考地理专题9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练习

专题9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 1、防止陨星直接撞击(防弹衣)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遮阳伞) 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1)吸收(平均19%) (紫外线7%、可见光50%、红外线43%)臭氧——吸收紫外线 水汽、CO——吸收红外线 (2)反射(0〜90%云――数量、厚度 尘埃―― △白天多云不热? (3)散射质点在接收到电磁波能量的同时,向四面八方发射同样波长的电磁波。在散射过程中,能量不损失,只是改变一部分辐射的方向。 分子散射--蓝光易散射(散射能力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粗粒散射--漫散射 △晴朗的天空一一蔚蓝色 △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佳”的含义? △黎明天先亮?黄昏天后暗? △月球上白昼天空什么颜色?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 (2)大气透明度 §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高值区 热带、亚热带荒漠、荒漠草原区,高山高原地区最高值区--北非撒哈拉荒漠地区§中国光照资源分布 南北差异不显著,西部优于东部 最丰富---- 青藏高原 最少一一四川盆地、贵州高原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温室效应)(保温被) 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透明; 对地面长波辐射强烈吸收; 大气逆辐射又把一部分热量还给地面,部分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大气逆辐射强度 取决于水汽、C02含量,云越多,云越厚,云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强。 【思考】1、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可达310 C? 2、冬季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早晨? 3、西藏的藏族同胞服饰有什么特点? 4、适度的大气压使水保持液态,不致迅速逃逸(保水膜) 二.低层大气的组成 〜N2、Q、Ar 1、干洁空气*0 3——吸收紫外线 I CO 保温作用 2、水汽――①成云致雨;②保温作用 3、尘埃――成云致雨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三章 重点总结

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1、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它是地球大气的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 2、只要发生在最大高度上的某种现象与地面气候有关,便可定义这个高度为大气上界。 3、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垂直空气柱的质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气象学把温度为0℃、维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称为1个大气压,相当于1.01Kpa。 根据各地同一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值,在地图上用等压线绘出高、低气压的分布区域,就是水平气压场。 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地面暖区气压常比周围低,而高空气压往往比同高度的临区高。 4、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大气圈可以分为5层。 5、表示太阳辐射强弱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

太阳辐射强度。 6、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 7、大气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为? 1)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占大气体积99%以上的氮和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微弱。 2)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50%,变成热能使本身温度升高,而后再以大于3um的长波(红外)向外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几乎全被近地面40-50m 厚的大气层所吸收。 3)潜热输送。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输送到大气中。 4)感热输送。陆面、水面温度与底层大气温度并不相等,因此地表和大气间便由感热交换产生能量输送。 8、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外溢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后者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能量,因此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 9、把地面直到大气上界当做一个整体,其辐射能净收入就是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地气-系统的辐射能净收入包括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能及整层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之和再减去大气上界向空间放射的长波辐射能。 10、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特点? 1)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 2)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 3)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 4)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称为热赤道。 5)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最低气温夏季出现在极地,冬季出现在高纬地区。 11、近地面层常因夜间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逆温层(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辐射逆温。较暖的空气流到较冷地面或水面上时,也会形成逆温,称为平流气温。 12、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叫水汽压。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称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3、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汽质量,称为绝对湿度或水汽密度。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称为相对湿度。 14、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简称露点。气温降低到露点是水汽凝结的必要条件。 15、水汽凝结条件? 既要使水汽达到饱和或者过饱和(一方面增加空气的水汽含量,另一方面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冷却,使之达到露点),还必须有凝结核(少量尘埃、烟粒等)。

重庆市详细地貌类型及分布

重庆地貌 地貌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导因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生产的基本条件。地貌不仅影响着自然环境中水文、气候、土壤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及演化,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地貌也是一项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协调环境、人口、资源关系的重大研究课题。本章就重庆地区的地貌基本特征、成因及其发育史作扼要论述。 第一节地貌基本特征 重庆市地处我国四川盆地东部,属我国陆地地势第二级阶梯。东北部雄踞着大巴山地;东南部斜贯有巫山、大娄山等山脉;其西为红色方山丘陵;中部主要为低山与丘陵相间排列的平行岭谷类型组合。综观全市地貌结构,有下列特征: 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 从表3-1可知,重庆地貌形态类型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等五大类。中山、低山面积达24136㎞2,占全市总面积的75.9%;丘陵面积为10426㎞2,占17%;平原面积仅1971㎞2,占2.39%,构成以山地为主的地貌形态类型组合特征。 表3—1重庆市地貌形态类型面积统计表 类别平原缓丘低丘中丘高丘台地低山中山总计 面积(㎞2) 1970.75 393.69 3735.21 4585.86 5839.86 2943.36 19876.17 4259.61 82334.93 百分比 2.39 0.09 4.53 5.56 7.09 3.57 24.14 51.72 100.00 中山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的东北部和东南部,前者为由巴山、旗杆山、帽含山、天子山、墨紫山、龙池山、磨盘山、天池山等组成大巴山地,是重庆与陕西、湖北的界山;山脊线因受地质构造控制,由北西向逐渐转向近东西向呈弧形平行伸展;山岭海拔均在1500m以上,其中巫山县、巫溪县交界处的天池山主峰阴条山高达2793.8m,成为重庆市的最高山峰。巫山、大娄山山系构成重庆市东南边缘山地,是重庆与鄂、湘、黔的界山,主要有方斗山、七曜山、巫山、普子山、八面山、金佛山等山脉,以金佛山风吹岭海拔2251m为最高,山脊线多呈北东—南北向伸延,其北穿越长江与大巴山地交汇于巫山县境内, 形成以巫山为扇顶,向西作扇形张开展布的地貌结构特征。 中山按其成因又可分为复背斜构造中山、背斜构造中山、侵蚀剥蚀中山等类型。复背斜中山组成大巴山地的主体,主要有插旗山、磨盘山脉等。前者海拔在2000M以上,主峰光头山海拔达2686M,是东、西溪河的分水岭。磨盘山脉横贯于大巴山地的中部,海拔低于2000M,唯在开县境内主峰高为2270M。上述山脉主要由灰岩构成山体,经喀斯特作用后,溶蚀洼地、漏斗、干谷等次一级地貌形态叠置其中。背斜构造中山主要有方斗山、七曜山等。方斗山东北起云阳县城长江两岸,向南沿长江东侧经万县、石柱、丰都、涪陵、武隆直至南川县,长达300余㎞;海拔最高的磨槽湾2033.3M,菜子坪2019.9M。七曜山北起巫山中部金坪山乡,向西南斜贯于奉节县南部,后插入湖北省利川境内后,再进入石柱县、丰都、武隆,止于贵州省道真县,全长300多㎞;海拔1600¬¬¬¬¬¬¬¬¬¬¬¬¬¬¬¬¬—1800M,最高脊线位于南段夹壁(1988.3M)、毛笔架(1922.6M)、双尖堡(1876.5M)。侵蚀、剥蚀中山,主要由向斜构造经侵蚀、剥蚀作用后形成的,海拔一般高于背斜构造中山,称为倒置地形。该类中山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金佛山分布在黔渝边界的南川县境内,山体为二迭系灰岩和志留系页岩组成,呈南北向展布,海拔1000¬¬¬¬¬¬¬¬¬¬¬¬¬¬¬¬¬—2000M,主峰风吹岭为2251M。四面山位于江津市南部,为白垩系上统夹关组砖红色砂岩及薄层页岩组成。四面山由南向北逐级降低,具有层状结构,主峰轿子山海拔1751M;其山体在红色砂岩基础上形成,形态特征为顶陡、谷深、坡陡、瀑多,故称为“丹霞”地形。 低山低山面积为19876㎞2,占全市面积24.14%。背斜构造低山,长江左岸地区的自东向西有精华山(铁凤山)、黄草山、明月山、铜锣山、龙王洞山、中梁山、缙云山、

专题9行星风系1

专题9行星风系1 简述 行星风系是一种由太阳星风和星球地磁场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具有磁场和带电 粒子的高速流动气体。行星风系的存在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对于地球的生存环境和通信技术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本文将介绍行星风系的基本概念、物理特性和对地球的影响。 基本概念 行星风系是指太阳大气中高能带电粒子和气体,从太阳圆盘不同的位置喷涌出来,经过太阳系内的空间飞行,进入到行星磁场地区形成的高速流动气体。行星风系主要由太阳星风和地球磁场共同作用而形成,它包含磁场、电场和高速带电粒子,并且随着空间天气的不断演化,行星风系的物理特性也在不断变化。行星风系对于观测天文学、日际飞行和卫星通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特性 行星风系由磁场、带电粒子和热气体组成。其中,磁场是从地球内部发起的, 而带电粒子则是从太阳大气中喷涌出来的。这些带电粒子会在太阳风流经地球磁场,从而形成很强的电流系统,并从高纬度区域向地球大气中放射出大量能量,这会引起天气的变化。同时,它还会引起地球磁层的形变,使得地球磁场发生改变。热气体则是伴随着带电粒子和磁场的运动而产生的,它们会形成行星磁层和行星拖拽层。 对地球的影响 行星风系对于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磁暴:行星风系会影响地球磁场的形变,从而形成磁暴。磁暴会引 起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变化,对于通讯通信技术、电力输送、卫星导航和气象预报等均会产生影响。 2.极光:行星风系中的带电粒子会在地球磁场内被加速运动,在高纬 度区域与大气作用而产生的闪耀光芒,即为极光。极光对于宇航员和地球摄影师而言,都是极佳的拍摄主题。 3.损坏卫星:行星风系中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卫星的电子设备,从 而导致航天器失效或减退。 4.空气质量:行星风系会影响地球大气的物理性质,从而影响到气象 和大气环保等方面。

高中地理主要名词

高中地理主要地理名词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天球 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哈雷彗星76年)、流星体(陨星:陨石、陨铁、石铁陨星) 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光年 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太阳系:太阳、八颗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等 八颗行星: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矮行星:冥王星、谷神星、卡戎、2003UB313等 太阳外部结构(太阳活动):光球(太阳黑子)、色球(耀斑、日珥)、日冕(太阳风)太阳活动标志:太阳黑子与耀斑(11年) 磁暴、极光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月岩、月壤(氦-3)、环形山 恒星月(自转周期,27.32日)、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29.53日) 月相:新月(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八)、满月(十五、六)、下弦月(二十二、三)、蛾眉月(残月) 日食(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新月时,日、地、月成一直线,月球居中 月食(月全食、月偏食):满月时,日、地、月成一直线,地球居中 引潮力、潮汐(大潮:新月和满月、小潮:上弦月和下弦月) 海岸侵蚀、候潮进港(河口港)、 潮汐发电:优点(可再生、无污染、不占用土地、不受气候影响等) 专题3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如,神舟七号)、航天飞机、太空站、哈勃望远镜 太空资源: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 阿波罗探月、嫦娥工程(三阶段:绕、落、回) 专题4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 恒星日(自转周期)、太阳日(太阳东升西落周期,24小时) 角速度、线速度 经纬网(经线、纬线) 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 日界线(自然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转偏向力(水平运动,对大气运动、洋流、河流的影响) 地球公转(近日点、远日点) 恒星年(公转周期)、回归年(直射点回归周期) 黄赤交角(23°26′) 节气(24个,二分二至、清明)

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之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气候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多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及大气环流。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主要表现:与同是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北美洲相比,季风现象要明显得多。就是著称于世界的亚洲季风区中,也是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唯有中国冬夏季风都很显著.季风在冬季与夏季有明显的风向更替。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季风气候表现显著,结构复杂.我国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和世界其他地区季风相比,无论冬季风还是夏季风势力都很强,这就影响到我国的气温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偏低,夏季偏高,特别是和亚欧大陆西部相比,则差数更大。 季风在季节上的转换也非常明显,而且影响范围很大,我国季风区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一半。其范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乌鞘岭一祁连山东段一巴颜喀拉山一唐古拉山一冈底斯山连线以东以南广大地区. 在季风的成因类型上,我国东半部近地面层主要是由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变化而引起的海陆季风,西部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则是由高原面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间的热力差异而形成的高原季风;高层大气中还有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所形成的行星季风,在三者

之中,海陆季风是主要的,居主导地位,而高原季风和行星季风是次要的,处于从属地位,但它们却加强了海陆季风的势力,使其影响范围扩大。三种季风的汇合,相互作用,遂形成了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复杂的特征。降水主要集中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生长。但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 (二)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 原因是: 1、内陆距海遥远,海洋夏季风难以深入 2、干燥的冬季风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阔 3、西南青藏高风突起,阻碍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 (三)气候类型多样 按照气温的不同,从南到北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气候区。按照水分条件,从东南向西北,又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之别。再加之我国山地多而高大,山区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在不同地方不同高度的山地,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国水热条件的空间组合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广大的青藏高原,突起在我国西南部,除了本身形成特殊的高原气侯外,它还通过热力与动力作用,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从而使我国气候更为复杂。 (四)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 水热同期,主要集中在夏季,便于农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第一册教案设计-行星风系

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第一册教案设计- 行星风系 行星风系 【教学内容】 气压与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气压的概念,理解气温高低、大气升降运动和海拔高度对气压高低的影响; (2)理解风的形成原因,并能正确判断风向; (3)理解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的基本过程,并运用该原理解释城市风、海陆风、 山谷风的形成原因; (4)学会阅读 1 月和 7 月份全球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并能根据 1 月、 7 月等温线或等压线 图判断海与陆、冬与夏以及盛行风向,并说明理由。 2.过程与方法: (1)观看热力环流动画,分析近地面热量变化引起的空气运动过程,学会分步骤绘制热 力环流形成示意图;并能根据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绘制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的形成过程;掌握运用示意图演示、说明抽象原理的方法。 (2)读“ 1 月、 7 月份全球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绘制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冬夏盛行 风向,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对影响气压高低和热力环流的基本过程的学习中,初步认识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发展辨证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养成团队意识,在小组讨论中体会合作、交流的乐趣,激发学 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热力环流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 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的形成原因;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冬 夏盛行风向。 【教学流程示意图】

海拔 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气温 大气升降运动 为什么走马灯会转?热空气上升原理 空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热力环流形成示意风向的判断等 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的成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这是一个灯笼,上面画了几匹马,里面有一支蜡烛,当蜡烛点燃后,它会自己转动,这叫什么灯?——走马灯。你知道走马灯为什么会转呢? 【设计思想】大部分学生对走马灯并不熟悉,希望通过转动的走马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 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同时也激起学生对传统习俗的重视。 【期望学生达到】期望学生能根据常识答出走马灯的转动是由于气流的运动。 预计学生回答:空气的流动。 教师概括:对,这是由于气流的运动。气流为什么会运动?又是怎样运动的呢?带着这些 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气压与风》。 二、影响气压的因素 【设问 1】什么是气压? 【期望学生达到】某一高度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预计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出气压即大气的压强。 【设问 2】读空气柱的剖面示意图,思考: (1)分别比较图中 A . C 两处气压高低, B. D 两处气压高低。 (2)假如 A 地受热, B 地冷却的情况下,分别比较 A . B 两地气压高低, C.D 两地气压高低。 (3)由此得出,影响气压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马建华版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绪论 简答题 1、现代自然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研究管理和保护地球的问题,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前沿领域包括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响应。相比于传统的定性描述,现代自然地理学更强调认识变化过程、揭示变化原因、提出管理对策,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新兴技术手段。 2、简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第一章地球 名词 1、经线:通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成为圆,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为经线。 2、经度:某地所在经线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距,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 3、岛屿: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 简答题 1、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换,形成多种多样的胶体物质和溶液系统。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2、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2)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3)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4)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5)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 6)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3、简述地球的圈层分化并着重介绍地球的外部构造。 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均质的物体,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密切相关。 放射性元素的辐射能力在地球内部的积累,使那里的温度逐渐升高,因而物质具有可塑性,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原始地球的铁元素因为温度超过其熔点而以液态出现。液态铁由于密度大而流入地心,首先形成地核。压缩功转变为能量又使地球局部增温和熔化。而物质的对流还伴随着大规模的化学分离。最后,地球内部就分化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 地球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三个圈层。 在圈层分化过程中,内部的气体经过“脱气”形成了大气圈。地球原始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组成。微生物出现后,即开始破坏岩石中的含氮化合物,并将氮释放到大气中。待到绿色植物出现,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对原始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作用,使一氧化碳变为二氧化碳,甲烷变为水汽和二氧化碳,氨变为水汽和氮。光合作用持续进行,氧气又从二氧化碳中逐渐分离出来,最终形成了以氮和氧为主要成分的现代大气。 地球上的水主要是从大气中分化出来的。早期大气含有大量水汽。由于温度逐渐降低以及大气中含有大量尘埃微粒,一部分水汽便凝结成液态水降落到地面,然后汇聚在洼地中,形成原始水圈。彗星的冰物质陨落在地球表面,也成为水的来源之一。后来,由于水量增加和地表形态变化,原始水圈逐渐演变成为海洋、河流、湖泊、沼泽与冰川形成的水圈。 在原始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造就存在着碳氢化合物。后来,原始生物出现并逐渐扩展到海洋、陆地和地层大气中,形成了生物圈。

山地季风气候的特征

山地季风气候的特征 1、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有什么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 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 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本区位于北纬25°~35°之间,按行星风系的气候分带,这里属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干旱区,但由于海陆差异及青藏高原隆起所导致的温压场的改变,季风环流改变了近地面层行星风系的环流系统,变干旱的大 陆性气候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变干旱的荒漠景观为湿润的常绿阔叶林景观.再经过几千年的人为作用,使本区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 发达的区域. 本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 配比较均匀. 本区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 2℃~10℃,南岭一带10℃~12℃.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1977年1月30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所以,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

上海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专题1~4)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 我们把宇宙中的各种星体统称为天体。在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 2.主要天体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同恒星相比,星云质量更大、体积更大,密度小的特点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成球体,并能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天体。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着名的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3.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4.八大行星 ①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质量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②巨行星:(木星、土星)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平均密度小,由氢、氦、氖等 元素组成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表面温度较低 5.八大行星运动特性: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6.太阳大气层 由里至外:光球——黑子【肉眼可见】 色球——耀斑、日珥 日冕——太阳风 【由薄到厚,温度由低到高,亮度由高到低】 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 8.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扰乱地球上空的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9.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 ③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周期适中,昼夜交替节奏适度 ④地球处于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专题2 月球对地球的意义 总星系(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