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体表肿物鉴别诊断书写

体表肿物鉴别诊断书写

体表肿物鉴别诊断书写摘要:

一、引言

二、体表肿物的分类与特点

1.良性肿瘤

2.恶性肿瘤

3.炎性肿物

4.囊肿

5.肉芽肿

6.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

三、体表肿物的诊断方法

1.触诊

2.视诊

3.皮肤温度检查

4.超声检查

5.实验室检查

四、体表肿物的鉴别诊断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2.炎性肿物与囊肿的鉴别

3.肉芽肿与良性肿瘤的鉴别

4.皮肤良性肿瘤与皮肤恶性肿瘤的鉴别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体表肿物是指在人体皮肤表面或皮下组织中出现的异常肿块或包块。这些肿物可能来源于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或其他器官,因此对其进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阐述体表肿物的分类与特点,以及如何进行体表肿物的鉴别诊断。

二、体表肿物的分类与特点

1.良性肿瘤: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肿物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坚韧,无压痛,不易移动。常见的良性肿瘤有脂肪瘤、纤维瘤、乳头状瘤等。

2.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肿物边界不清,表面粗糙,质地柔软,常有压痛,易移动。恶性肿瘤有恶化风险,需尽早治疗。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

3.炎性肿物:炎性肿物是由于感染、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疼痛、压痛等症状。常见的炎性肿物有疖、蜂窝织炎、淋巴结炎等。

4.囊肿:囊肿是一种良性的囊性肿物,内容物为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囊肿边界清楚,质地柔软,无压痛,不易移动。常见的囊肿有皮脂腺囊肿、淋巴管囊肿、胆管囊肿等。

5.肉芽肿:肉芽肿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隆起,质地坚韧,无压痛。常见的肉芽肿有肉芽肿性炎、异物肉芽肿等。

6.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楚,质地坚韧;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边界不清,质地柔软,有压痛。

三、体表肿物的诊断方法

1.触诊:通过手触感觉肿物的质地、大小、形状、移动度等特点,对肿物进行初步鉴别。

2.视诊:观察肿物的颜色、形状、表面特征等,以了解其外观特征。

3.皮肤温度检查:恶性肿瘤往往伴有皮肤温度增高,可通过皮肤温度检查进行初步筛查。

4.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物的内部结构和特点,有助于判断肿物的性质。

5.实验室检查:如有需要,可进行细胞学检查、病理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肿物的性质。

四、体表肿物的鉴别诊断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通过触诊、视诊、超声检查等方法,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2.炎性肿物与囊肿的鉴别:通过触诊、视诊等方法,结合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炎性肿物与囊肿的鉴别。

3.肉芽肿与良性肿瘤的鉴别:通过触诊、视诊等方法,结合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肉芽肿与良性肿瘤的鉴别。

4.皮肤良性肿瘤与皮肤恶性肿瘤的鉴别:通过触诊、视诊等方法,结合超声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皮肤良性肿瘤与皮肤恶性肿瘤的鉴别。

五、结论

体表肿物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运用触诊、视诊、超声检查等方法,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肿物进行全面评估。

体表肿物鉴别诊断书写

体表肿物鉴别诊断书写 摘要: 一、体表肿物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二、体表肿物的常见类型 1.良性肿物 a.脂肪瘤 b.纤维瘤 c.血管瘤 d.淋巴结肿大 2.恶性肿瘤 a.皮肤癌 b.黑色素瘤 c.基底细胞癌 d.鳞状细胞癌 e.乳腺肿瘤 三、体表肿物的诊断方法 1.临床检查 2.影像学检查 3.组织病理学检查 四、鉴别诊断的原则与方法 1.病史采集

2.临床表现 3.影像学检查 4.组织病理学检查 五、诊断与治疗 1.良性肿物的治疗 2.恶性肿瘤的治疗 六、预防与注意事项 1.预防措施 2.注意事项 正文: 体表肿物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体表肿物是指在皮肤、黏膜等表面出现的异常肿块或隆起。体表肿物的鉴别诊断对于确定肿物的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鉴别诊断的方法不断更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本文将简要介绍体表肿物的常见类型、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原则与方法以及预防和注意事项。 体表肿物的常见类型 良性肿物 脂肪瘤:常见于皮下组织,质地柔软,触之有弹性。 纤维瘤:常见于皮肤和肌肉组织,质地较硬,无痛。 血管瘤:包括草莓状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前者常见于头面部,后者常见于四肢和躯干。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腋窝、颈部和腹股沟,质地硬,无痛。 恶性肿瘤 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发展迅速,质地坚硬,可出现溃疡和出血。 乳腺肿瘤:常见于女性乳房,包括乳腺癌和乳腺纤维瘤,前者发展迅速,质地坚硬,无痛;后者质地较软,无痛。 体表肿物的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通过视诊、触诊、问诊等方式,了解肿物的位置、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移动度等特点。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X 线、CT、MRI 等,用于了解肿物的位置、大小、形状、密度等信息。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切除肿物组织或细胞,进行染色、镜检等方法,确定肿物的性质。 鉴别诊断的原则与方法 病史采集:了解肿物的发生时间、发展过程、症状等信息,有助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结合肿物的位置、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移动度等特点,进行初步鉴别。 影像学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物的密度、血流情况等信息,协助鉴别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可疑肿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物的性质。 诊断与治疗

软组织肿瘤的病理鉴别诊断

第五章软组织肿瘤的病理鉴别诊断 第一节概述 一.软组织肿瘤的定义、命名和分类 软组织是人体分布最广泛的组织,可定义为除上皮,实质器官及其结缔组织支架,淋巴造血组织,脑膜及神经胶质之外的所有骨外组织。包括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肌组织,脉管,滑膜间皮等间胚叶组织。凡起源于上述组织的肿瘤统称为软组织肿瘤。 软组织肿瘤的命名基本上可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分为良性的“瘤”和恶性的“肉瘤”。命令时再冠以起源组织的名称,如脂肪瘤和脂肪肉瘤;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 软组织肿瘤的分类,主要依据肿瘤组织及其细胞形态,并辅以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电子显微镜等其它辅助诊断枝术。WHO 1993年提出的新的软组织肿瘤分类如下: 表5-1 软组织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1 纤维组织肿瘤 1.3.1 纤维肉瘤 1.1良性 1.3.1.1成人型 1.1.1纤维瘤 1.3.1.2 先天性或婴儿型 1.1.2疤痕疙瘩2纤维组织细胞肿瘤 1.1.3结节性筋膜炎 2.1良性 1.1.4增生性筋膜炎/肌炎 2.1.1纤维组织细胞瘤 1.1.5弹性纤维瘤 2.1.1.1皮肤(皮肤纤维瘤) 1.1.6婴儿纤维性错构瘤 2.1.1.2深部 1.1.7肌纤维瘤病,孤立性或多发性 2.1.2幼年性黄色肉芽肿 1.1.8颈纤维瘤病 2.1.3网状组织细胞瘤 1.1.9钙化性腱膜纤维瘤 2.1.4黄色瘤 1.1.10透明性纤维瘤病 2.2 交界性 1.2纤维瘤病 2.2.1非典型纤维黄色瘤 1.2.1浅表纤维瘤病 2.2.2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 1.2.1. 1 掌跖纤维瘤病 2.2.3巨细胞成纤维细胞瘤 1.2.2. 2 婴儿指趾纤维瘤病 2.2.4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 1.2.2深部纤维瘤病 2.2.5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1.2.2.1腹壁纤维瘤病(韧带样瘤) 2.3恶性 1.2.2.2腹壁外纤维瘤病 2.3.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1.2.2.3腹腔内和肠系膜纤维瘤病 2.3.1.1车辐状—多形性型 1.2.2.4婴儿纤维瘤病 2.3.1.2粘液样型 1.3 恶性 2. 3.1.3巨细胞型(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 2.3.1.4黄色瘤型(炎症型) 3脂肪肿瘤 3.1良性 3.1.1脂肪瘤 3.1.2成脂肪细胞瘤 3.1.3脂肪瘤病 3.1.4血管脂肪瘤 3.1.5梭形细胞/多形性脂肪瘤 3.1.6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3.1.7髓性脂肪瘤 3.1.8冬眠瘤 3.1.9非典型脂肪瘤 3.2恶性 3.2.1分化良好脂肪肉瘤 3.2.1.1脂肪瘤样型

肿瘤鉴别诊断

1、听神经瘤:本病病程较长,随病程发展,可出现耳鸣、耳聋等听神经刺激和破坏症状,患侧面部麻木、知觉减退等面神经受累症状。病程后期可出现小脑体征,严重时可出现枕骨大孔疝。CT检查示:主要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密度、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MRI检查示小脑脑桥角区长T1,长T2信号。结合该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考虑该病可能性大。 2、胆脂瘤:本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多见,多位于侧脑室内,早期可无症状,随着囊肿长大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少数位于第三、第四脑室,第三脑室可可有嗜睡症征等,并可反复发作。结合患者病史及体征,不能排除此病的可能性. 3、脑膜瘤:60-70%位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等蛛网膜颗粒存在的地方。生长缓慢,病史长,良性多见。MRI在T1WI多呈等或高信号,T2WI多呈低信号,可见硬膜尾征,从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此病可能性不大。 4、转移癌:老年人多见,多有其它器官的原发病灶,以肺部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高颅压引起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呕吐等。头部MRI显示不规则的长T1、长T2信号影,占位效应及周边水肿明显,从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尚不能排除此病。 5、脑脓肿:病人多有中耳炎等感染史,发热明显。有脑膜炎的体征,头部MRI常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后可见脓肿周围的囊壁,病灶中央信号不变,附近脑组织可有水肿信号影,脑室系统可受压、移位,从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见可基本排除本病。 诊治计划: 拟提检项目及次数:检凝血象、血型,外科综合,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离子,心电,胸透。 1、颅内炎性改变:包括化脓性及结核性,常有发热史或感染结核史,肺内结核或胃肠道结核,化脓性分不同时期不同表现,包括急性脑炎期、化脓期、包膜形成期。可通过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鉴别。结合病史,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脑脓肿可能性大。

盆腔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 1、卵巢畸胎瘤特点: 》女性儿童》腹腔内占位》混合密度:-- 液体、脂肪、骨质 卵巢囊性畸胎瘤 畸胎瘤起源于生殖细胞,还可发生在纵隔、腹膜后、骶骨部。囊性畸胎瘤如仅含外胚叶成份,旧称皮样囊肿。畸胎瘤常由2-3个胚层组织构成。畸胎瘤的US表现较为复杂,囊内出现一个或数个反光强的漂浮团块,囊内脂肪分层是畸胎瘤的典型表现,在囊内复杂的回声中可见到反光强的回声,伴有明显声影。CT亦具特异性,表现为囊性肿块,其密度不均壁厚薄不均,有弧形钙化其内出现脂肪或骨质密度。MRI诊断畸胎瘤非常敏感。 2、卵巢囊腺癌 特点:》老年女性》腹腔内占位》囊实性》强化的菜花样、乳头样壁结节 3、卵巢Kukenberg瘤 特点:》中年女性》双侧卵巢囊实性占位》胃癌病史》大量腹腔积液,腹膜增厚 4、子宫肌瘤 特点:》中年女性》实性占位》漩涡状强化》与子宫分界不清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平滑肌瘤为最常见的子宫肿瘤,在育龄妇女中发生率在20%~25%。肿瘤常多发,也可单发。发病与雌激素水平有关。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常因不孕,反复流产或月经过多导致贫血而引起注意。 子宫平滑肌瘤多发生于子宫体部,少数也可位于宫颈部(占0.5%)及阔韧带 阔韧带平滑肌瘤发病率约占妇科肿瘤的1%-3‰。 临床上把阔韧带平滑肌瘤分为真、假两种: (1)真性起源于阔韧带内的平滑肌组织或血管平滑肌组织 (2)假性是指宫体或宫颈侧壁向阔韧带前后叶腹膜间生长 子宫平滑肌瘤分为浆膜下、肌壁间及粘膜下三种,其中以肌壁间肌瘤最常见,约占总数62%病理类型 普通型(ordinary leiomyoma):主要由平滑肌纤维束及胶原纤维构成 细胞型(cellular leiomyoma):主要由排列致密的细胞团构成,胶原纤维极少

体表肿物鉴别诊断书写

体表肿物鉴别诊断书写摘要: 一、引言 二、体表肿物的分类与特点 1.良性肿瘤 2.恶性肿瘤 3.炎性肿物 4.囊肿 5.肉芽肿 6.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 三、体表肿物的诊断方法 1.触诊 2.视诊 3.皮肤温度检查 4.超声检查 5.实验室检查 四、体表肿物的鉴别诊断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2.炎性肿物与囊肿的鉴别 3.肉芽肿与良性肿瘤的鉴别 4.皮肤良性肿瘤与皮肤恶性肿瘤的鉴别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体表肿物是指在人体皮肤表面或皮下组织中出现的异常肿块或包块。这些肿物可能来源于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或其他器官,因此对其进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阐述体表肿物的分类与特点,以及如何进行体表肿物的鉴别诊断。 二、体表肿物的分类与特点 1.良性肿瘤: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肿物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坚韧,无压痛,不易移动。常见的良性肿瘤有脂肪瘤、纤维瘤、乳头状瘤等。 2.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肿物边界不清,表面粗糙,质地柔软,常有压痛,易移动。恶性肿瘤有恶化风险,需尽早治疗。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 3.炎性肿物:炎性肿物是由于感染、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疼痛、压痛等症状。常见的炎性肿物有疖、蜂窝织炎、淋巴结炎等。 4.囊肿:囊肿是一种良性的囊性肿物,内容物为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囊肿边界清楚,质地柔软,无压痛,不易移动。常见的囊肿有皮脂腺囊肿、淋巴管囊肿、胆管囊肿等。 5.肉芽肿:肉芽肿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隆起,质地坚韧,无压痛。常见的肉芽肿有肉芽肿性炎、异物肉芽肿等。 6.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楚,质地坚韧;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边界不清,质地柔软,有压痛。

腹部肿块诊断详述

腹部肿块诊断详述 *导读:腹部肿块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一、病史 详细了解病史对腹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肿块的生长速度,伴随症状都可以给诊断提供一定的线索。胃癌在病史中常有进行性的食欲缺乏、贫血、消瘦。胆囊肿大,伴有进行性的黄疽而无腹痛常提示有胰头癌。胆囊肿大。间歇性黄疽伴有发作性右上腹痛及发热多见于胆石症。肝脏肿大,如病史中有慢性心力衰竭可能为肝脏淤血。炎性肿块常有发热及相应部位的疼痛史。病史长,肿块生长速度缓慢,不伴有其他症状,多提示为良性肿块。 二、体格检查 腹部肿块主要依靠触诊检查。触诊如果发块应注意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质度、有无压痛及移动度。借此来鉴别肿块的来源和性质。 (一)腹部肿块的位置 确定肿块的位置可了解肿块的来源。某个部位的肿块多来源于该部位的脏器。如右上腹的肿块多来源于肝脏、胆囊或肝曲结肠。带蒂包块或肠系膜、大网膜的包块位置多变。肠管分布区的较大包块,如果伴有梗阻,肿块可能为该段肠管内肿物。如果不伴有梗阻,多来源于肠系膜、大网膜或腹膜后脏器。多发而散在者常

见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腹膜结核或腹腔转移癌。 (二)肿块的大小 在脐周围触到较小的肿块可能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巨大的肿块多发生于肝、脾、胰腺、肾脏、卵巢及子宫等脏器,以囊肿多见。如包块大小变异不定,甚至可消失,可能为充气的肠曲引起。 (三)肿块的形态 圆形表面光滑的包块,以囊肿为多。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坚硬多为恶性肿瘤,炎性肿物或结核包块。索状或管状肿物,短时间内形态多变者,可能为蛔虫团或肠套叠。右上腹触到卵圆形肿物,光滑可能为胆囊或肾脏。肿大的脾脏可以触到脾切迹。(四)肿块的硬度和质地 肿块如果质地硬多见于肿瘤、炎性或结核性肿块,如胃癌、肝癌及结核性腹膜炎形成的包块。肿块若为囊性,肿物质地柔软,多见于囊肿。 (五)压痛 炎性肿块有明显压痛。如位于右下腹的包块、压痛明显,多为阑尾周围脓肿。肝大有明显压痛可能为肝脓肿。 (六)移动度 如果包块随呼吸上下移动,可能为肝、脾肾、胃或这些脏器的肿物。胆囊、横结肠的肿物也可随呼吸上下移动。踝包块能用手推动者,可能来自胃、肠或肠系膜。移动范围广、距离大的肿物,多为带蒂的肿物,游走脾、游走肾等。凡腹膜的肿瘤及局部的炎

脂肪瘤

体表肿块的鉴别诊断 1、神经鞘瘤:患者可有疼痛不适,肿块边界清,质韧,活动度大,确诊待病理。 2、皮脂腺囊肿:肿块表面可有黑点,患者多有破溃感染病史,内容豆腐渣样物,确诊待病理。 72小时谈话记录 1.患者,男性,36岁,因“体检发现右大腿肿块8年”入院。查体:意识清晰,呼吸音清晰,无干啰音及湿啰音,右大腿根部内侧有一约4*5cm大小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红肿热痛,右腿血供、运动正常。辅助检查:2010-11-1本院B超示“右侧大腿根部脂肪瘤”。 2.初步诊断:右大腿脂肪瘤 3.完善各项检查,如三大常规、血生化、PT三项、心电图等评估病情。 4.待检查完善后,准备下一步行右大腿肿块切除术。 5.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发生:(1)肿块增大,破裂可能;(2)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心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3)心脑血管意外,各脏器血栓栓塞,猝死;(4)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等;(5)其它不可预知的风险;(6)手术相关风险。 6.患者及家属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患者不能擅自离院,如有病情变化及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7.患者住院期间费用目前尚难明确,待完善各项检查后进一步明确,预后目前尚难判定,待完善各项检查后进一步明确。 8.以上情况向患者家属说明,患者家属表示完全理解,并签字: 医师:李武军 病程记录 患者自诉无局部疼痛,无皮肤红肿,无发热畏寒,无腹痛腹胀,无气促发绀,查体:意识清晰,呼吸音清晰,无干啰音及湿啰音,右大腿根部内侧有一约4*5cm大小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红肿热痛,右腿血供、运动正常。2010-11-03 血常规+血型血小板计数:174×109/L,中性粒细胞:0.58,血红蛋白:158g/L,白细胞计数:8.3×109/L。2010-11-03 PT 三项+D-D 凝血酶原时间(PT):10.3秒,纤维蛋白原测定(FIB):3.65g/L,D-二聚体:72ng/ml。2010-11-03 血糖+果糖胺+血脂+肾功能+心肌酶谱常规+肝功能常规+电谷草转氨酶(AST):26U/L,葡萄糖(GLU):5.65mmol/L,谷丙转氨酶(ALT):43U/L,钾(K):3.94mmol/L。王朝晔副主任医师查房,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B超等检查,右大腿根部有一肿块,考虑为脂肪瘤可能,目前完善相关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准备明日下一步行手术治疗,术前主刀医师查看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可予手术治疗。 术前诊疗同意书 术前诊断:右大腿脂肪瘤 简要病情及术前诊断: 患者,男性,36岁,“体检发现右大腿肿块8年”,查体:意识清晰,呼吸音清晰,无干啰音及湿啰音,右大腿根部内侧有一约4*5cm大小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红肿热痛,右腿血供、运动正常。术前诊断:右大腿脂肪瘤。 手术指征: 手术指征明确 拟施手术名称:右大腿肿块切除术 手术方式:限期 术前准备及防范措施: 1、术前完善相关检查 2、术前备皮 3、麻醉会诊 任何手术都具有较高的诊疗风险,有的风险是医务人员和现代医学知识无法预见、防范和避免的医疗意外,有些是能够预见但却无法完全避免和防范的并发症。

体表肿物鉴别诊断书写

体表肿物鉴别诊断书写 (最新版) 目录 一、引言 二、体表肿物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 2.分类 三、体表肿物的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2.体格检查 3.辅助检查 四、体表肿物的鉴别诊断 1.皮肤良性肿瘤 2.皮肤恶性肿瘤 3.感染性病变 4.血管性疾病 5.结缔组织病 五、体表肿物的诊断流程 1.病史询问 2.体格检查 3.辅助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正文 一、引言 体表肿物是指位于体表或皮下的异常肿块或包块,其性质可能是良性或恶性,也可能是感染性、血管性或结缔组织性疾病等。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体表肿物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表肿物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 体表肿物是指在体表或皮下的可触及的异常肿块或包块,可能来源于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或其他器官。体表肿物可以是良性的,如皮脂腺囊肿、纤维瘤等;也可以是恶性的,如基底细胞癌、淋巴瘤等。 2.分类 根据肿物的性质,体表肿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皮肤良性肿瘤:如皮脂腺囊肿、纤维瘤、乳头状瘤等; (2)皮肤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 (3)感染性病变:如疖、痈、脓肿等; (4)血管性疾病:如血管瘤、脉络瘤等; (5)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红斑狼疮等。 三、体表肿物的诊断方法 诊断体表肿物需要综合运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肿物的发生时间、部位、生长速度、大小、形状、质地、移动度、有无压痛、红肿、破溃等,以及患者有无其他症状、疾病史和家族史等。

对肿物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肿物的部位、大小、形状、质地、移动度、有无压痛、红肿、破溃等,以及附近的淋巴结是否肿大。 3.辅助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如超声、磁共振、病理活检等,以帮助明确肿物的性质。 四、体表肿物的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对体表肿物进行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皮肤良性肿瘤:如皮脂腺囊肿、纤维瘤、乳头状瘤等,通常生长缓慢,无明显疼痛,边界清楚,活动度好。 (2)皮肤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可能表现为生长迅速、疼痛、溃疡、出血等,边界不清,活动度差。 (3)感染性病变:如疖、痈、脓肿等,通常有红肿、疼痛、压痛等炎症表现,边界不清,活动度差。 (4)血管性疾病:如血管瘤、脉络瘤等,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色、紫红色或其他颜色,质地柔软,无压痛,活动度好。 (5)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红斑狼疮等,表现为皮肤红肿、硬结、疼痛等,边界不清,活动度差。 五、体表肿物的诊断流程 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肿物的发生时间、部位、生长速度、大小、形状、质地、移动度、有无压痛、红肿、破溃等。 2.体格检查:对肿物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肿物的部位、大小、形状、质地、移动度、有无压痛、红肿、破溃等,以及附近的淋巴结是否肿大。

体表肿物鉴别诊断书写

体表肿物鉴别诊断书写 体表肿物是指在人体表面出现的肿块或肿瘤。它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才能确定真正的病因。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体表肿物的鉴别诊断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体表肿物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质地较软,并且不会扩散到周围组织。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生长迅速,并可能转移到其他部位。因此,判断肿物的性质是进行鉴别诊断的首要步骤。 一种常见的鉴别方法是通过触诊来评估肿物的质地和形态。良性肿瘤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质地较软,有一定的活动度。而恶性肿瘤则可能呈现不规则形状,质地坚硬,并且与周围组织黏连在一起。此外,恶性肿瘤可能会有局部疼痛和压痛感。 除了触诊外,还可以进行成像检查来进一步确认肿物的性质。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物的形态和内部结构。良性肿瘤通常呈现均匀的回声,而恶性肿瘤则可能出现不均匀的回声或囊实性结构。此外,CT扫描和MRI等检查也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肿物,还需要进行组织学检查来明确诊断。活检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取出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可以确定肿物的性质和病因。活检可以通过穿刺或手术方式进行,具体取决于肿物的位置和大小。 在进行鉴别诊断时,还需要考虑到肿物的临床表现和患者的个人情况。有些肿物可能伴随着其他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等,这些信息对于确定病因非常重要。同时,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也需要考虑进去,因为某些肿瘤有一定的发病特点。 体表肿物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运用触诊、成像检查、组织学检查以及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个人情况。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才能确定肿物的性质和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因此,在面对体表肿物时,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颈部肿块 颈部肿块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对其作出正确的诊断对一个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乃至耳鼻喉科、外科医生如何决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颈部解剖层次复杂,组织结构精细,以及胚胎发育、淋巴回流等特点,使该部位不但肿瘤类别多,就是同类肿瘤其表现亦有很大差异,再加上自胸腹腔及鼻咽部等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的肿瘤,使之诊断比较困难,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1,4,5]。本文试就颈部各分区的好发肿瘤、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1 诊断步骤 和全身其他部位的肿块的诊断步骤一样,问诊、视诊、触诊、听诊都是必须的。在问诊中应特别注意病史的长短,Skandalakis提出的“7”的规律,对颈部肿块的初步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即发病时间在7天以内的多为炎症,发病在7周~7个月的多为肿瘤,发病在7年以上的多为先天性畸形[3]。视诊要着重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外表皮肤色泽、有无搏动等现象。触诊是颈部肿块的重要检查方法,它可初步探知肿块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且还可探查肿块的硬度、光滑度、活动度、有无波动感,以及肿块的大小、形态、有无压痛、搏动、震颤等情况。听诊一般不属常规检查,但对一些特殊肿瘤如蔓状血管瘤、颈动脉体瘤和颈动脉瘤等有一定帮助。全身检查在鉴别其他部位原发灶在颈部的转移性肿块是十分必须的。如发现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应想到消化道或呼吸道肿瘤转移的可能。某些辅助检查有时可成为颈部肿块最后确诊的重要依据,如X线、造影、B超、穿刺、脱落细胞检查、活组织检查、同位素、超声波检查等,必要时可选择CT、磁共振检查,以提供确诊的可靠依据[4]。 Skandalakis提出的“颈部肿块80%规律”可使临床医生在作出诊断之前就有一条正确的思路。此规律如下: 颈部肿块甲状腺肿块占±20% 非甲状腺肿块占±80%炎性肿块、先天性畸形及其他占±20%肿瘤性肿块占±80%良性肿瘤占20% 恶性肿瘤占80%原发性占±20% 转移性占80%来源于锁骨下占±20%来源于锁骨上占±80% 国内所报道的百分率与上述结果有所差距,但大体相近,基本符合这一规律[3,8]。 一些特殊试验如伸舌试验、透光试验、吞咽试验、肿块加压回缩及体位试验、穿刺液观察等,在一些特殊肿块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位于颈中线舌骨上下的甲状舌管囊肿,在伸舌时,肿块有内缩现象;甲状腺来源的肿块,由于其包膜和气管前筋膜的来源一致,故在作吞咽动作时,肿块可随喉头上下活动;囊性水瘤由于其内容物为透明的淋巴液,故透光试验阳性;肿块加压回缩及体位试验多用于鉴别海棉状血管瘤;穿刺检查用于鉴别囊性肿瘤,如血管瘤可通畅地吸得易凝血液,有时肉瘤亦可吸出血液;囊性水瘤的穿刺液

体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体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体表肿物是指位于皮下或肌肉组织内的肿块,常常由多种病变引起。超声是一 种无创性、准确、重复性好的影像检查方法,是体表肿物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体表肿物超声诊断的基本技术和鉴别诊断方法。 一、基本技术 1.超声探头 超声诊断使用的探头是一种长条形的手持设备。其接口有多种,常用的有线性 探头、凸形探头和微凸探头等。不同的探头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深度和形态。 2.操作方法 超声检查通常采用高频率的声波来产生图像。医生通过手持探头在病人皮肤上 滑动,观察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可以用探头进行挤压、放松或旋转等操作,以更好地观察病灶。 3.影像表现 不同类型的体表肿物的超声表现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良性肿物的超声表现为 边缘光整、内部回声均匀;恶性肿瘤超声表现为不规则边缘、内部回声不均或有囊变等特点。部分肿物会发生钙化或坏死,这些超声表现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 二、鉴别诊断方法 1.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 超声对于分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能力较高。通常情况下,良性肿瘤的边缘规整、回声均匀,而恶性肿瘤的边界不规则、回声不均。此外,恶性肿瘤的内部可能伴有坏死、囊变等特点。 2.鉴别囊性和实性肿物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鉴别囊性和实性肿物。实性肿物的超声表现为内部回声均匀,囊性肿物则表现为内部有无回声的囊袋状结构。 3.鉴别脂肪瘤和神经纤维瘤 脂肪瘤和神经纤维瘤是最常见的良性体表肿物之一。超声不仅可以确定病灶的 位置和大小,还可以鉴别脂肪瘤和神经纤维瘤之间的区别。脂肪瘤的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区,这是由于它们主要由脂肪组织组成。而神经纤维瘤的超声表现为中等回声,这是由于它们由软组织组成。

常见颅内肿瘤鉴别诊断要点

常见颅内肿瘤鉴别诊断要点LT

3.相鉴别,前者囊变率低,常呈分叶状及斑点状细小钙化。 4.囊性胶质瘤:囊壁有不规则强化,壁结节多较大而强化不及血管母细胞瘤明 显,不伴有异常血管流空影。 5.脑脓肿:有感染史,脓肿壁有环形强化,且厚薄一致,无壁结节。脓肿周围 水肿明显。(参见幕上肿瘤鉴别诊断7) 6.出血:多发生在中老年,CT出血呈局限性高密度,无增强效应。星胶伴出 血多见于儿童、青少年,血肿周围出现增强现象。 7.转移瘤:见幕上肿瘤鉴别诊断5。 桥角肿瘤鉴别诊断: 1.听神经瘤:常以耳聋、耳鸣起病,三叉神经痛少见。以内听道为生长中心, 内听道扩大,两侧相差2mm有意义。CT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一般会钙化,较少广基与岩骨相连,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I T1示低或低、等混合信号,T2为高等信号,呈鼠尾状突入内听道,边缘光滑,囊变多见。 2.脑膜瘤:发病年龄、病程与听神经瘤相似,但脑膜瘤的听力减退较轻,前庭 功能改变不明显,而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症状较重,其不以内听道为中心,邻近岩骨尖有破坏和岩骨骨质增生。CT示略高密度或等密度卵圆形肿块,均匀增强,与岩骨广基相连,内听道正常,有时肿瘤钙化。MRI T1等信号为主,T2高信号,囊变少见,明显均匀强化。(见幕上肿瘤鉴别诊断4) 3.上皮样囊肿(胆脂瘤):青年人阵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限于第三支,或有 面肌痉挛、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或原因不明多次脑膜炎发作,听力减退不明显,前庭功能正常。CT示低密度病灶,轮廓清,无囊变及强化,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可沿脑池窜行至颅中窝或脑干腹侧面,MRI信号与脂肪或脑脊液相似,T1高信号,T2信号减弱,与听神经瘤正好相反,“脂肪-脑脊液平面”为胆脂瘤破裂后的特殊表现,岩骨与内听道无改变。 4.三叉神经鞘瘤:早期出现非典型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和运 动根受累症状,耳聋出现较晚较轻,肿瘤位于三叉神经节附近不累及内听道,故无内听道扩大。CT等或低密度肿块,均匀或环状强化。MRI T1低信号,T2高信号,与听神经瘤MRI征像相似,常跨中、后颅窝呈哑铃状,颅底像可见圆孔或卵圆孔扩大。 5.蛛网膜囊肿:无内听道扩大,CT低密度,增强无强化。 6.胶质瘤:颅内压增高和小脑、脑干症状出现较早。MRI示肿瘤从小脑、脑 干或四脑室向桥角发展,T1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除小脑肿瘤囊变外,其余均明显强化。颅底骨质无改变,内听道正常。 三脑室后部(松果体区)肿瘤鉴别诊断: 1.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临床出现邻近结构受压、颅内压增高及内分泌症状, 头颅片示颅内压增高及松果体区异常钙化,儿童在该区出现直径超过1cm的钙化斑,应怀疑生殖细胞瘤。CT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内含高密度钙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腹腔肿块与腹壁肿块的鉴别 在腹部发现肿物时应首先确定是腹壁肿物还是腹腔肿物。腹壁肿物如脂肪瘤、皮下脂肪结节、腹壁脓肿、脐囊肿等,位置较表浅且可随腹壁移动,当患者坐位或收紧腹肌时,肿物更显著腹肌松弛时肿物即不明显。检查时令患者仰卧位起坐时,如肿块仍然清楚可触及为腹壁肿物;如系腹腔内包块往往不能触及。 二.右上腹部肿块 (一).肝脏肿大 (二).胆囊肿大 1.急性胆囊炎约1/3的患者可触及到肿大的胆囊。本病诊断并不困难。患者常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胀及右上腹剧痛腹痛剧烈间歇性加剧,可向右肩部放射。右上腹可有压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部分患者有黄疽。根据上述症状和体征可做出诊断。 2.胆囊积水是由一种慢性化学性炎症引起。由于胆囊管阻塞,胆汁滞留于胆囊内,胆色素被吸收而引起化学性刺激发生慢性炎症。 腹部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有轻度压痛或无压痛,临床诊断较困难。B型超声CT检查可协助诊断,本病确诊依靠手术探查。 3.淤胆性胆囊肿大由于肝外胆道梗阻所致的淤胆性胆囊肿大,可见于壶腹癌及胰腺癌。常有典型的梗阻性黄疽的临床表现如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陶土样便,直接胆红素增高,B型超声、CT检查可辅助诊断如系胰头癌,X线钡餐造影可见十二指肠环扩大。 4.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本病又称胆总管囊性扩张,胰胆管合流异常综合征,多属先天性发育畸形是一种少见疾病。患者多为女性青少年与儿童。如果在右上腹发现较固定的不随呼吸运动的囊性肿物,临床上有右上腹钝痛或无疼痛,间断发热及黄疽。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的意义。X线腹平片可见右上腹致密肿块影。钡餐造影显示,胃向左前方移位,十二指肠向左前下方移位十二指肠环增大,结肠肝曲向下移位。胆囊造影多不显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形术对本病诊断价值很大。B型超声和CT检查可显示肿物呈囊性,明确提示肿物位置和大小一般能确诊,部分患者需在手术探查时确诊。 5.胆囊癌胆囊的肿瘤,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临床上可有右上腹痛、黄疽。进行性食欲缺乏消瘦。多并发于胆囊结石症。常被胆石症症状掩盖,借助胆囊造影、B型超声、CT、MRI、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提示诊断。有时确诊须手术探查。 6.胆囊扭转发病急剧,突然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绞痛。向右侧后肿及背部放射,短时内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的胆囊,表面光滑,明显压痛,右上腹肌紧张。肿大的胆囊可随呼吸移动。若无胆石症病史,发病初期无发热、白细胞不高,临床上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鉴

甲单位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甲单位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甲单位作为皮肤的一部分,同样可以有肿瘤发生。甲单位包括甲母质、甲床、甲板及周围相关结构,包括甲皱襞、甲小皮、甲下皮等。本文主要关注的是生长于甲沟、甲床、甲母质等不能直接暴露部位的肿瘤。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这些肿瘤的生长模式常常会发生改变,并因甲板或甲皱襞的覆盖,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甲板异常,被患者忽略未能前来就诊,或由于医生缺乏经验而未能及时诊断并正确治疗,最终延误治疗而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本文旨在使接诊医生能够從甲的细微改变(包括形态、结构和颜色等方面)想到肿瘤的可能性,然后借助于皮肤镜、超声、核磁、CT等影像学技术及病理检查技术确诊。 标签:甲单位;肿瘤;诊断;鉴别诊断 甲单位发生的各种皮肤肿瘤,有良恶性之分。常见的甲单位良性肿瘤和肿瘤样表现包括:寻常疣、纤维瘤、化脓性肉芽肿、粘液样囊肿、血管球瘤、外生性骨疣、甲母质瘤、甲乳头瘤等,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Bowen病、恶性黑色素瘤等。此外,在甲单位还会出现转移癌、皮肤白血病或淋巴瘤等,这些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内。甲单位包括甲母质、甲床、甲板及周围相关结构,包括甲皱襞、甲小皮、甲下皮等,本文主要关注的是生长于甲沟、甲床、甲母质等不能直接暴露部位的肿瘤。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这些肿瘤的生长模式常常会发生改变,并因甲板或甲皱襞的覆盖,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甲板异常,从而被患者忽略未能前来就诊,或由于医生缺乏经验而未能及时诊断并正确治疗,最终延误治疗而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如增大切除范围甚至截指和转移等)。 1 常见侧甲单位肿瘤 在各种易出现在甲单位的肿瘤中,Bowen病、角化棘皮瘤和甲周纤维瘤等可以累及多个甲,但大多数肿瘤为单个甲受累。因此,当我们看到只有一个指/趾甲有异常表现时,首先要考虑甲肿瘤的可能性。临床上也可出现两种肿瘤合并存在的情况,如:Boespflug等报道甲下鳞状细胞癌和甲下黑素瘤可合并存在,在甲下鳞状细胞癌病例中占11%,在甲下黑素瘤中占14%。其中黑素瘤位于甲母质,鳞状细胞癌位于甲床。因此,对于甲肿瘤患者应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避免诊断和治疗出现遗漏。 1.1甲单位良性肿瘤和肿瘤样表现 1.1.1 寻常疣(verruca vulgaris);为HPV病毒感染引起的表皮增生性疾病,表现为粗糙的角化性丘疹或斑块。常位于近端甲皱襞的两侧和甲侧襞。逐渐向周围发展,可累及甲床,称为“甲下疣”,导致甲分离,疣体增大可引起甲板上抬,此时的甲板表面可正常。当疣体侵犯近端甲皱襞腹侧面,甲表面可粗糙不平。累及甲母质时,甲板可出现相应部分缺损和缺失。甲周疣一般没有症状,但有皲裂时可出现疼痛。甲下疣常伴有程度不等的疼痛。皮肤镜下可见角化粗糙及黑点。长期不愈的甲下疣需要和甲床鳞状细胞癌和Bowen病鉴别。

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 肿瘤医院肿瘤影像诊断科 戴景蕊 写在课前的话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发病率居全身各器官首位,在妇科疾病中卵巢肿瘤患病率为4.3%~23.9%,其中卵巢恶性肿瘤占10%左右,卵巢恶性肿瘤5年存活率较低,徘徊在25%~30%。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早期诊断,以致有2/3以上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达晚期。因此,降低卵巢癌病人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本课件详细介绍了卵巢肿瘤囊性和囊实性,实性肿瘤,全腹型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要点,旨在为临床上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卵巢肿瘤的常见表现 上皮间质肿瘤多数呈囊性或以囊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少数呈实性;良性者边界清楚,囊壁薄光整,实性密度均匀;恶性边界模糊,常有壁结节,沙粒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呈中等 - 明显强化。 性索间质肿瘤多数呈实性伴有大片变性低密度改变,少数呈囊实性,无壁结节,边界清楚,增强后轻度 - 中度强化。 生殖细胞肿瘤良性者绝大多数呈含有脂肪的囊性或以囊为主的囊实性混杂肿块,伴有粗大钙化或骨骼。恶性者呈实性或以实为主,边界尚清楚,可伴有不规则沙粒钙化,增强后无性细胞瘤轻度强化,内胚窦瘤明显强化。 卵巢肿瘤可表现为同病异影,也可表现为异病同影的现象,也就是鉴别诊断中的主要内容。

上皮间质肿瘤描述错误的是() A. 良性者边界清楚,囊壁薄光 整,实性密度均匀 B. 恶性边界模糊,常有壁结 节,沙粒钙化 C. 多数呈实性肿块 D. 增强后实性部分呈中等-明 显强化 卵巢囊肿、卵巢囊腺瘤、卵巢皮样囊肿、巧克力囊肿和脓肿如何鉴别? 二、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囊性或囊实性肿物的鉴别 1、概述 在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中,主要根据肿瘤的表现分为三大类,一个是囊性和囊实性肿 瘤的鉴别,第二实性肿瘤的鉴别,第三全腹型病变的鉴别。卵巢的囊性和囊实性肿瘤的鉴别,这是临床最常见的鉴别类型。卵巢肿瘤尤其是发病率最高的是卵巢癌,在就诊时往往呈全腹型病变,均为三期或四期肿瘤,已经发生腹腔转移,引起腹水,腹部肿块,结肠旁沟或盆底,肝周表面种植转移。要和其他的肿瘤相鉴别,尤其是胃癌、结肠癌发生腹腔种植转移,一些腹腔结核发生的腹水相鉴别。 2 、附件区囊性肿物的鉴别 附件区肿瘤表现为囊实性或囊性的良性肿瘤的囊腺瘤,皮样囊肿,囊腺癌,少见的颗 粒细胞瘤的囊性变之后的肿瘤,腺纤维瘤也要进行鉴别。另外临床上还有一些来自生殖细胞的囊肿,生理性的囊肿,单纯性囊肿。生理性囊肿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大于三公分,偶尔见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