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论《诗经__秦风》的婚恋诗 论文

论《诗经__秦风》的婚恋诗 论文

论《诗经__秦风》的婚恋诗 论文
论《诗经__秦风》的婚恋诗 论文

目录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2)

一、《诗经.秦风》婚恋诗的主旨考异 (2)

(一)征夫之念——《小戎》 (2)

(二)伊人之求——《蒹葭》 (3)

(三)君子之思——《晨风》 (4)

(四)爱慕恋人之情——《终南》 (4)

二、《诗经.秦风》婚恋诗的风格 (4)

(一)接近郑卫之音 (5)

(二)温文尔雅的审美倾向 (6)

(三)庄重悲凉的恋情之思 (7)

三、《诗经.秦风》婚恋诗中的尚武精神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Abstract & Key words (12)

论《诗经·秦风》的婚恋诗

【内容摘要】《诗经·秦风》中的婚恋诗是《诗经》婚恋主题的组成部分,其所体现的文化特征、社会环境、地域特点不同于郑风、卫风、唐风。周代秦地文化是以东夷文化和西戎文化为基础,同时深受殷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影响的地域文化。可以看到,这一地域的文化,受到了几种文化的影响,秦地婚恋之风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中发展。本文对《秦风》四首婚恋诗的主旨进行考异,如妻子怀念外出打仗的丈夫的征夫之念诗《小戎》,对“伊人”执著追求的《蒹葭》,望穿秋水,思念得心碎神伤的《晨风》,还有对恋人充满着爱慕之情的《终南》。继而从多个角度分析《秦风》婚恋诗所体现的秦人温文尔雅的婚恋审美观,接近郑、卫之风的凄婉缠绵的婚恋之情和庄重悲凉之思等不同风格,并探讨《秦风》婚恋诗庄重悲凉为主的风格的成因,即秦人的尚武精神。

【关键词】诗经;秦风;婚恋诗

近二十年来,对《诗经》婚恋诗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秦风》中的婚恋诗的研究还是相对少见的,还有着很大的补充空间。十五国风中,《诗经·秦风》的风格是极为突出的,其中的婚恋诗也是别具一格,与《郑风》、《卫风》、《齐风》等的婚恋诗在内容和风格上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相近之处。这主要是与秦地地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关于《秦风》诗歌的主旨存在着多种说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对其主旨的梳理辨析,我们认为《秦风》中的婚恋诗只有四首,虽然内容都是婚姻爱情,但所表达的情感各异。

一、《诗经·秦风》婚恋诗的主旨辨析

《秦风》共有十篇,分别是《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对于这十首诗的主题古今有很多种说法,笔者认为《小戎》、《蒹葭》、《终南》、《晨风》这四首诗歌的主题为婚恋诗。

(一)征夫之念——《小戎》

关于本诗的主题思想,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赞美秦襄公说(《毛诗序》等),二是赞美秦庄公说(魏源《诗古微》等),三是慰劳征戎丈夫说(丰坊《诗传》),四是伤王

政衰微说(朱谋玮《诗故》),五是出军乐歌说(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六是爱国思想说(陈铁镔《诗经解说》),七是怀念征夫说(刘沅《诗经恒解》)等。东周初年,西戎骚扰不断,周天子派秦襄公率兵讨伐西戎,夺地数百里,这既解除了西戎的威胁,也增强了秦国的势力范围。《小戎》中所写的内容,虽然与上面所说的史实相关,但不等于说本诗就是直接赞美秦襄公。

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妻子怀念外出打仗的丈夫的婚恋诗,以怀念征夫说(刘沅《诗经恒解》)较为合理。从《张居正讲评<诗经>》中对《小戎》一诗中讲到:“想及君子之德音,则秩秩有序之德音也。……则其思念之深,而寝兴之不宁也,乌容已哉。……故先夸车甲之盛,而有感激之心,后及思念之情,而无怨怼之意,则信乎义之足以使人矣。……小戎之诗,不出于平王,而出于妇人。……”①可以看到,张居正认为此诗是出于妇人之口的征夫之念诗,傅斯年先生在其《<诗经>讲义稿》中给《秦风·小戎》的主旨定义:“丈夫出征,其妻思之。”②

可见,本诗从一个女子的视角:“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③众所周知,古代的“良人”翻译为“女子的丈夫”,即女子想念夫君,怎么都睡不着,夫君是那样安详善良的人,文质彬彬德行好。诗就是以一个送夫从军的女子之眼,写女子看到丈夫要随军出征,前往送行。回家之后,女子回忆起当时送丈夫出征时的军队的壮观场景,继而想到丈夫离家之后的遥遥归期,回味着丈夫给她留下的“温其如玉”、“温其在邑”、“厌厌良人”的美好人品,希望他早日建功立业,凯旋归来,字里行间充满了仰慕之心和思念之情。

(二)伊人之求——《蒹葭》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本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讽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毛诗序》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随着时间的发展,更多的人研究其主题,认为作者是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这也是现代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毕竟诗中的“伊人”是男是女都很难判定。正因为如此,若说此诗是讽刺诗更难以立足。今学者钱钟书将诗的主旨概括为“一种企慕”情境,此种见解很精辟。

笔者始终认为这是一首执着爱恋、追求仰慕女子的恋情诗。主人公仍然坚持执着

①陈生玺译解:《张居正讲评<诗经>上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1年版,第168- 169页.

②傅斯年著:《<诗经>讲义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③盛广智:《<诗经>三百首译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追求心上人,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人那种可望而不可即,陷入烦恼,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跃然纸上,即傅斯年在《<诗经>讲义稿》中:此亦相爱者之词。辛稼轩《元夕词》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与此诗情景同。

(三)君子之思——《晨风》

对于本诗的主旨,朱熹《诗集传》说本诗写妇女担心外出的丈夫已将她遗忘和抛弃,《毛序》“刺秦康公弃其贤臣说”、朱谋玮《诗故》“刺弃三良说”、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秦穆公悔过说”,通过比较,相对而言,朱熹《诗集传》说较为通达,笔者选取这种观点。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子痴心的渴望着,等待着见到自己那位朝思暮想的“君子”,她可谓望穿秋水,等待得心碎神伤。但是她那位君子“忘我实多”,恐怕已经早就将她忘得一干二净。笔者觉得这首诗的内容与《卫风·氓》表达的感情都有揶揄嘲弄“君子”“二三其德”的意味。

(四)爱慕恋人之情——《终南》

关于这首诗作者身份的推测,前人有两种说法:其一,秦大夫所作。《诗序》以为“(襄公)能取周地,始为诸侯,受显服,大夫美之故是诗,以劝戒之”。其二,周遗命所作。方玉润《诗经原始》云:“此必周之耆旧,初见秦君抚有西式,皆膺天子民以治其民,而无如何,于是作此。”这是前人的两种说法,而现代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终南山的姑娘,对进山的青年表示爱慕之心而作。

笔者倾向于现代研究者的这种说法。诗歌里面的女子在终南山上看到自己心慕的男子,男子是那样的风度翩翩,容貌、服饰都给女子留下了深刻印象,女子对恋人充满仰慕。

《诗经·秦风》共十首,其最大的主题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狩猎征战诗。秦通过战争,建立起一个新的小国,继而建国之初取得伐戎之战的胜利。可以说,战争是《秦风》诗歌的主流;另一个就是婚恋诗,考异《秦风》婚恋诗的主题,才能更好的了解在以战争为主流的秦地,婚恋之风所体现的风格、特点。

二、《诗经·秦风》婚恋诗的风格

秦文化在《诗经》时代,其西戎文化、殷商文化的基础已经与周文化相融合,地域文化的内涵不断地丰富与完善,特色更加的鲜明。秦文化这种发展与变化,必定对《秦风》

婚恋诗产生一定的影响。婚恋诗所体现出来的秦地婚恋之风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接近郑卫之音

郑、卫有淫诗说,《卫风·氓》《郑风·秦洧》《郑风·野有蔓草》……古人认为这是一种淫靡的表现,但是细读下来,觉得这不是一种淫靡,不仅感受不到任何奔淫气息,反感觉到郑、卫诗歌中男女直率的情感与性格,毫不掩饰,没有矫揉造作,活泼天真,自然流露,纯正而健康,令人感受到一种无限的生命力,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抒发,是一种心灵的自然表白,在流露之中有着一种奔放但是又饱含着凄婉缠绵的情致。直率任性的《郑风·秦洧》,率真、本性的《郑风·野有蔓草》,悲伤、凄婉之情的《卫风·氓》……

秦地在婚恋诗中就有体现出对郑、卫地域婚恋之风的吸收、兼容。

《秦风·蒹葭》是一首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对异性的爱慕、思念、追求的婚恋诗,其就有着郑卫婚恋诗的风格。从诗中可以想象到这样一幅“深秋伊人之求”的画面:在这已是深秋,天才破晓,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霜花的时刻,诗人来到河边,追寻着那思慕的“伊人”。然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到处呈现出一片冷寂与落寞,诗人所要苦苦追求、期盼的“伊人”在哪呢?只知道她“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就像是“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之”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前戏无定,无从知晓。诗人还是坚持不懈,痴情执着的去追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展示了诗人那种反复追求与追寻的艰难,上下求索。“伊人”却始终是遥不可及,可以看出,诗人对于爱情是直接的追求,但是却始终追求不到,全诗弥漫着一种寻不着爱人的心灵的叹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情感浓郁伤情、惆怅,相思追求之情坦率、大胆,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掩饰自己的愿望。诗人那种对思慕“伊人”的凄婉缠绵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秦风·晨风》也体现了这种直接、任情的情感风格。

《晨风》共三章,每章开头就用起兴手法,“鴥彼晨风,郁彼北林”,“山有苞栎,隰有六驳”,“山有苞棣,隰有树檖”,引出那翘首以盼意中人的女子,看着晨风鸟在林中飞掠,山坡上茂密的栎树和洼地里的梓榆,感慨万物各得其所,那自己的呢?却是“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未见君子,忧心靡乐”、“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女子等待不到心目中思念的君子,无所适从,内心里面是那么的忧心忡忡,难以平静、难以快乐,思念得心醉神迷,十分复杂,伤感、无助、猜疑,不断的在自问也在自答:“如何如何?忘我

实多!”该怎么办啊,也许男子已把女子早就忘掉了许久,女子内心的惆怅、失落、痛苦可想而知。这一叠三咏,缠绵悱恻,此诗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直痛呼吁的女子语言,表达了对君子的凄婉缠绵之思,语言表达并没有像其他婚恋诗那样隐晦,让读者有难解之感,而是女子的呼告明白如话,句句入耳,此性情之真,性情之切,刻画了一个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把女子思念之情诠释极致,与郑卫恋情诗之风有相近之处。

文化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地域,文化发展会有所不同。一个地域文化对另一个地域文化的兼容,也是在选择的基础上吸收,但是并不是完全的吸收,更多的是根据自己地域文化发展的需要。郑、卫婚恋之风对秦地婚恋风格产生影响,然而周代秦地并不是完全沿袭那样的婚恋风俗,而是存在着差异。

《郑风》、《卫风》中绝大部分诗为男女之间的情思歌唱。与体现王道之本,温柔敦厚的“二南”以及庄重悲凉的秦地之风相比,郑、卫作品内容的基本风格更是自由奔放。秦地的婚恋之诗,由于当时社会出于征战时代,诗歌内容在自由率真的柔情中带有着一种凝重。弃妇诗《晨风》却比郑卫之音少了痛彻与决然,多了几分凝重之色。对于“未见君子”,女子也只是“忧心钦钦”,“忧心靡乐”,“忧心如醉”这样暗地独自神伤,并没有怨恨负心人的喜新厌旧,而是还在该怎么办,负心人会不会有朝一日回心转意,重修旧好。《小戎》更是柔中带刚,思念征夫,却对夫君出战无怨无悔,体现了更加鲜明的地域特征。

《秦风·蒹葭》、《秦风·晨风》中的直接、率真中又带有让人凄婉的情感表达接近郑卫的婚恋之风。这是秦地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发展、融合的结果,但《秦风》婚恋诗除了接近郑卫之风,还有其他独特的风格特征。

(二)温文尔雅的审美倾向

《终南》是一首女子抒发对进山情人爱慕的诗篇。诗篇简短,共两小章节,每章节的开头以挺拔威武的终南山起兴,“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终南山上有什么?有山楸来有梅树,有棱有角地宽敞。女子用终南山来暗喻自己所爱恋之人的心胸博大,品德高尚。诗中,女子对情人的温婉如玉的君子风度盛赞不已,从容貌、服饰、仪态方面都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在容貌上,“颜如渥丹”,脸儿红红像涂丹,看出君子脸容红润丰泽,是一种健康的肤色;在服饰上,“锦衣狐裘”“黻衣绣裳”,那男子的礼服,内里狐白裘,外罩织锦衣,还有青白相间斧形上装和五色斑斓的下装,无不显得精美华贵,熠熠生辉,表现出一种雍容的气质,让人怜生爱慕;从仪态上,“佩玉将将”,身上佩玉叮当响,即那男子佩戴在身上的琳琅的美玉挂件叮当作响,音韵悦耳。这就见出诗所

描写的形态是动态的,行进中,仿佛让人感觉到男子步履雍容的来到终南山,仪态端庄优雅。诗以一个女子的角度,通过视觉、听觉形象的刻画,表达出对自己心目中思慕的男子的一种审美倾向。

人是社会的产物,生活于一定时代、民族、阶级的社会中,有着共同的时代精神、民族习俗以及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种共同的审美观。《终南》一诗,女子对恋人的形象的细致的刻画,对君子的审美,不仅注意人的外貌美,还将人的品德美作为审美判断的重要标准,诗不仅是描述了女子心目中的审美标准,也道出了当时秦人这种温文尔雅的共同审美观。

(三)庄重悲凉的恋情之思

《秦风》诗篇中,占当时主流的不是婚恋诗,而是征战猎伐诗,所以在当时的婚恋诗中,由于受战争环境的影响,也带有着一种庄重悲凉之感。

《小戎》就是一首征夫之念诗,体现着一种阳刚之美。这首诗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并不是像大多数的婚恋诗那样,从开头到结尾都在表达男女之情,而是每章的前六句都是描写秦师出征之前的壮观的场面,战车列阵,兵强马壮,兵器精良。每章后面四句才言情,抒发情感,即是女子送丈夫出征之后,回来想到了丈夫的美好品德,继而心生思念,“乱我心曲”,想他时使女子心烦意乱,“方为何其”,征夫什么时候才能归来?“载寝载兴”,辗转难眠,翻来覆去,日夜思念,女子的盼夫归来,思念难排的微妙情感一览无遗。诗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笔墨来描写征夫出战的壮观场面,但是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在表达女子对征夫的恋情上。可见,诗中每一章中对秦师出兵场面的壮观描写,都是为了烘托出女子这种庄重之情,对于即将要远征沙场的丈夫,女子并没有哭哭啼啼,反而为丈夫出征而充满着仰慕之心。在古代,女子最主要的就是爱情、家庭,对男子的依靠。现在丈夫要离开上战场了,生死未卜,女子还是为有这样一位驾着战车,征讨西戎,为国出力,受到人民称赞的丈夫而感到荣耀。但是总少不了思念,女子要独守春闺,日夜在思念、等待中盼望夫君归来。“将军百战死,将士十年归”,战争是无情的,女子的等待,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也许是一年,两年,甚至是一生,一辈子,这样的相思、等待、期盼,不免让人怜生悲凉之心。

《晨风》中的女子被男子抛弃,诗歌用一种女子悲痛呼吁的语言,体现女子悲凉的爱情。“未见君子”可怜的女子,痴情的等待着心中的君子,可是左顾右盼,望穿秋水,意中人还是没望见,那种沉重的心情啊,实在难以平复。“如何如何?”怎么办啊怎么办?

恐怕你已经对自己曾经心爱的人忘得一干二净了,心中的悲凉、凄苦、向谁来诉说。

战争对于秦地的人民来说,也许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战争带给秦人生活灾难性的影响,也有着精神品质上的历练。征夫、思念等题材都在《秦风》的作品中得到了反应,且进一步影响了秦风作品的风格。从古到今,但凡涉及到战争题材的作品,无不弥漫着沉重、悲凉的气氛,而《秦风》中的婚恋诗也恰好体现了这一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秦地的历史,地域的文化。

三、《诗经·秦风》婚恋诗中的尚武精神

前面提到过,《秦风》诗中,占主流的是征战伐猎诗。如描写秦襄公伐戎,国人为他感到荣耀的《车邻》,描写田狩之事的《驷驖》,充满激昂慷慨、同仇敌忾气氛的《无衣》……可以看出政治生活在秦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实,从古代地图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到,东周时的秦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大部分及甘肃东部。其地迫近“戎狄”,这样的环境迫使秦人“修习备战,高尚力气”(《汉书.地理志》),而他们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在秦国,习武成风,男儿从军参战,为国效劳,成为了一种时尚。正是由于战争在当时占着主要地位,秦人这种尚武的精神也在婚恋诗中体现出来。《小戎》就是最能体现“秦风”特点的婚恋诗。朱熹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此”,自是英雄气长也,朱熹的话,的确道出了秦人的尚武的精神特质。这种尚武之风不分男女,秦国男儿出国征战,女子随之送行,颇有后世抗日期间妻送夫、母送子从军的非凡景象。

从诗的章法结构上看,诗共三章,每章10句,每句四字。每章的前六句都是描写秦师兵车阵容的壮观,都是描写女子对征夫整装待发场面的壮观场面,战车列阵,兵强马壮,兵器精良。从所写的内容来看,各有侧重,少有雷同。第一章写车制,“小戎俴收,五楘梁輈。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这是具体描述兵车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说:“小兵车后面是低浅的登车横枕木头,缠着五道花箍的是车辕稍弯的梁辀,四马的皮带、背上有游环、两旁有胁驱。在车版底下的结子有镀锡环儿,有虎皮褥子和长的车轮中心的圆木,驾着我们的有青黑色花马有白的左脚。”④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诗歌中所描写远古时代的车制,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人,早于我们的前辈大儒也都觉得此篇颇为难解。但在当时人们看来,必定是人人都能详悉车制,即便是妇人女子

④陈子展著:《诗经直解》卷十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380页.

也不例外,这也正反映了秦国上下尚武好战的风气。且不独车制,诗中对战马、兵器也有详尽的描述:“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駠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四匹公马壮又高,手中缰绳攥六条,青马红马中间驾,黄马黑马两边跑。龙纹盾牌双合起,内侧轡绳铜环套;⑤在古代刀光剑影、战争混乱的年代,马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更是重要的军事装备,谁拥有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马匹,谁便能在军事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小戎》诗中对于马的描述,详尽丰富,突出其重要的军事地位,这样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展示秦国这种崇尚武力,乐于战斗、强大的政治社会风貌。“俴驷孔群,厹矛鋈镦。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滕。”则是对兵器的描述:四马合群披甲轻,三棱矛柄套铜镦。盾牌上面绘鸟羽,虎皮弓囊雕花纹。两弓相交插囊中,竹制弓架缠紧绳。⑥诗以女子的视角,夸耀秦师强大,装备精良,阵容壮观,举国崇尚武力,炫耀武力,对于军备设施反复铺叙,表现了秦国军事之发达,正是“秦风”的一大特点。女子眼中所见,体现了秦师阵容的壮观,女子心中所想,同样带有“秦风”的烙印。在她的心目中,丈夫是个英俊勇敢的男子汉,“驾我骐馵”,驾着战车,为国效力,受到国人的称赞,女子也为有这样一位丈夫而感到自豪骄傲。她思念从军在外的丈夫,但是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也没有流露出类似“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那样的哀怨情绪。

而秦国能傲视群雄,称霸西戎,最后能统一六国,兼并天下,靠的正是他们强大的武力。仅有先进的车马兵器,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还需要有骁勇善战、视死如归的将士。女子眼中的男子就是一个为了国家拼杀沙场的英雄。女子有着无畏的自私,为了国家,支持征夫上战场,夫妻同心,共抗大敌,报效国家。正是战士们有着这样的支持,对战斗才有着更加充分的自信。可见,秦国的尚武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男子身上,也在女子身上诠释,只不过她们没有亲自上阵,而是前锋战士们的后备支持力量。这样一首思妇之诗,却无哀怨之语,充斥的是尚武的秦人精神,诗中既有柔靡之思,又有刚健之气,可谓刚柔相济。

秦人的祖先是东夷族人的一支,而东夷民族自古就有尚武好猎之风。秦文化深受秦地土著民族东夷族的影响,具有狩猎与尚武精神。翻开秦国的建国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部秦人依靠自己的武力打天下的战争史,他们地处戎狄杂居的“西陲”之地,被迫长期与戎狄争战、交往,造就了秦人异于东方诸国的尚勇好战、重战、乐战的精神品质。通过对《小戎》婚恋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秦地文化中这种尚武精神影响了《秦风》婚恋诗温文尔雅、庄重悲凉风格的形成。

⑤赵逵夫著:《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215页.

⑥赵逵夫著:《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215页.

结语

《诗经·秦风》中的婚恋诗歌具有鲜明的周代秦地烙印,《秦风》中的婚恋诗,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不仅仅是相恋的甜蜜、被弃的哀怨、思念的痛苦,而是从这些情感中融入了秦人当时的社会风貌元素,正如从《终南》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时秦人对“君子”的普遍的审美倾向;从《小戎》可以读出秦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秦地战争频繁、秦人好战、全民支持的尚武精神;正是由于这样的地域文化,婚恋诗在情感的诠释中都带有这一种庄重悲凉的历史厚重感;在接近郑、卫婚恋之风的同时,也形成了与其不同的风貌。

【参考文献】

一、书籍

[1] 孔丘编.《诗经》[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 赵逵夫.《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5] 张兆刚.刘绪义《诗经》心得 [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6]陈生玺.张居正讲评《诗经》上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7]刘文君.闻一多《诗经》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8]傅斯年.《诗经》讲义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盛广智.《诗经》三百首译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二、论文

[1]刘少曼.周、汉两代民间歌谣的婚恋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2]白丽媛.《诗经·秦风》的文化透视[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2008.

[3]张春婵.《诗经·国风》与周代齐、晋、秦地域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4陈艳霞.地域文化与《诗经》邶、鄘、卫之风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5]胡敬君.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婚姻的多元性[J].湖南社会科学,2002,(2).

[6]扬之水.说《秦风·小戎》——《诗经》名物新证之一[J].中国文化,1996,(1)

[7]刘丽.《诗经·秦风》与周代礼乐文化[J].江淮论坛,2007,(1).

[8]郝佳敏.从《诗经·秦风》看秦人的尚武精神及其成因[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4).

[9]李丽萍.《<诗经·国风》婚恋诗的地域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 The Analysis on the Love Poems of The Book o f Songs ? Qin Feng

[Abstract] Love Poems in T he Book of Songs ? Qin Feng are a part of the marriage theme of The Book of Songs, for they reflect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social environment,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the customs of Zheng, Wei, and Tang. Qin culture in Zhou Dynasty is a regional culture which bases on the Dongyi culture and Xi Rong culture and be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es of the Shang and Zhou. It can be seen that this regional culture is impacted by several cultures which develops the Qin marriage customs in such a background. This essay mainly discuss the Textual aims of the four Love Poems in Qin Feng, such as the Rong, which describes that wife miss her husband who go out for wars, the Jianjia, which is on the pursuit of the beautiful girl, the Morning Wind, which describes the Eagerness and heartbreaking sorrow of waiting for lover, and the Zhong Nan, which is full of admiration for lover.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gentle marriage aesthetic value of Qin and the style distinctive from Zheng and Wei customs which emphasize the touching affection of love or marriage and the solemn feeling of sadness from some perspectives. Besides,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the reasons why the Love Poems in Qin Feng mainly embody the style of solemnity and sadness, namely the martial spirit of the Qin people.

[Key words] The Book Of Songs; Qin Feng; Love Poems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摘要】本文主要从《诗经》婚恋诗的思想内容作为出发点,结合《诗经》婚恋诗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诗经》中书写男女相思相恋各种情感的诗篇有很多,内容也十分丰富。从恋爱和婚姻两部分来解读《诗经》中的爱恨情仇。或爱慕佳人、或情人幽会、或写婚礼的喜庆、或弃妇的悲吟、或对亡者的缅怀。反映出周人对待生活和爱情的态度。 【关键词】《诗经》恋爱婚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很多反映爱情婚姻的诗篇,这些诗篇从人类的情感角度出发描写了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许,再到相弃相别的人生境遇。其中的很多诗句都成了脍炙人口的经典。 我把《诗经》中的婚恋诗分为两部分:恋爱诗和婚姻诗。从恋爱和婚姻这两方面来解读《诗经》中的爱恨情仇。恋爱诗中有表现他们热烈大胆的追求爱情,有表现情人邀约的动人画面,有表现情人分离而生的相思苦楚。婚姻诗中有表现先民对新人纯朴真挚的祝愿的贺婚诗,有表现弃妇对男子的抱怨的弃妇诗,也有对逝者的怀念的悼亡诗。通过这些婚恋诗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有爱慕佳人的公子,有思念情人的女子,有新婚大喜的新郎和新娘,有不平等的夫权社会里的弃妇,还有缅怀亲人的孤独人。从而全面细致的反映出古人的爱情婚姻生活。 一.恋爱 爱情,是一种矛盾而又微妙的心理现象。生活在古代社会的人们也是要面对爱情,他们也会自然表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爱情。并去追求、转述、传唱、讴歌他们的爱情。而用文学方式系统的反映先民的爱情生活和情感体验正是始于《诗经》。 《诗经》中的恋爱诗是很精彩的部分。在《诗经》中把爱情描写得很细腻,抓住了主人公的心理,动作和神态。表达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写出古人对待爱情的真诚、专一。诗中有青年男女敢于大胆追求爱情,也有描写男女互相爱慕赠物传情,有描写恋人之间戏谑逗乐,爱意浓浓,有描写恋人因分离苦生相思的恼人情意,每首诗都是一幅动人画卷。 在周代社会的封建礼教还不是很严厉,婚姻还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对于爱情大胆而执着的追求,体现出人的本能意识。如《关雎》。

浅谈《诗经》的婚恋诗

浅谈《诗经》的婚恋诗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三百零五篇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诗,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这些诗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当时人们的婚恋生活,是极为珍贵的史料。爱情是诗歌的主体,而在《诗经》中婚恋诗是其精华所在,婚恋诗中反映出周代婚姻缔结虽然受社会的种种制约,但男女交往仍有很大自由。如自由恋爱风气、对爱情的追求与忠贞、美满欢愉的新婚生活、怨哀痛楚的婚变等等,它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的各个侧面和所有阶段,犹如一幅巨轴画卷展示着古代人们的婚恋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关键词】《诗经》爱情婚姻家庭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开辟了中国文学抒情诗的先河,而爱情是诗歌的主题之一,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且婚恋诗也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故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与时代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尚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诗中的反映的内容和情调,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论述。 1.表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情人的热切相思,讴歌爱情的甜密,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情调。爱情是什么,是永远存活在乌托邦的国度里而又始终受到深陷其中的男女所顶礼膜拜的一种微妙感觉。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却无疑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的部分。《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因而也成为了文学中一个永恒不变、青春永驻的主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调,但不管是何时,爱情都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冲动。《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1.1 反映爱的热烈与欢乐。古代婚姻存在人们的思想中就是“媒约之言,父母之命”,青年没有恋爱的自由,一切听命于媒约之言或者父母之命。年代越是古老,这种风俗越是浓厚。男女之间只在履行着一种责任,一种风俗。其实不然,在《诗经》中我们看到在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看到了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大胆表露情感的欢乐场面。如《郑风·溱洧》:

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摘要:《诗经》是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伟大的作品,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活和情爱中创作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305篇作品。根据其用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在这其中爱情、婚恋方面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诗歌意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流传。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这风者,多出于里巷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男女言情,在《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大约60多首。在其他部分也存在,因此,可以说《诗经》是一部五光十色的婚恋风俗画。 关键词:诗经国风婚恋爱情纯真痴情恋歌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依靠夫妻来战胜灾害。婚恋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性爱特别是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的轴心了。”(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就是《诗经》中婚恋诗甚多的基本原因。 《诗经》中的恋诗描写了男女间这种“最天然的关系”的历程。首先,描写了青年男女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早期的《诗经》中描写初恋的感情是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制度的自由及人们朴素的爱情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诗经》的第一篇《周南关雎》,是一首杰出的恋歌。全诗共五章,它描绘的是一位在河中采荇菜的美丽善良的姑娘引发了一位小伙子强烈的爱慕之情。她那劳动时的轻盈姿态和娴熟技巧,使小伙子日思夜想,辗转反侧,陷入了绵绵无尽的思恋中。作者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在清浅的河上,看到水鸟雌雄依偎,希望有佳偶。由水鸟兴起求淑女的愿望。所谓比兴,并非诗人直接采取的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乃是采取诗意化的情景,作为思想感情的媒介,由此产生联想,与主题合拍,使之典型化。诗中设想男子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对象,用琴瑟和她联系感情,用钟鼓使她快乐。整首诗体现了淳朴而又高尚的情操。 《召南摽有梅》也是一首杰出的爱情畅想曲。全诗三章,描绘了主人公对爱情和家庭幸福的热烈追求: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篇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共有305篇,六篇 笙诗有目无词,记载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这时已经不是原始社会,而是经过母系社会的“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女尊时代,由于男性渐渐在社会劳动中显示出优势,社会开始以男子为尊,社会生产较之以前高度发展,人类已经远离“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了相对文明的时期。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也渐渐在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婚恋上也是如此,《诗经》中的婚恋诗就体现出一定的礼乐制度的束缚。但是,毕竟是礼乐制度刚刚形成的时期,不像封建社会后期“存天理,灭人欲”那样苛刻,人们对当时青年男女的婚恋的态度还是相当宽容的,所以青年男女才敢大胆追求爱情。 在这里我最想说的是诗经中的婚恋诗。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无论任何题材的作品都穿插有对爱情的描写。而诗经中的爱情诗是中国爱情文学的源头。它反映当时的人们对于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例如周南关雎它以关雎鸟起兴引出伊人的地点,又写出窈窕淑女是君子所要追求的对象。君子日思夜想地想要追求她,求之不得,便辗转难眠,夜不能寐。最后想像若能和她在一起,我将琴瑟有之,钟鼓乐之,表现出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和爱慕之情,更有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诗经中还有表现男女幽会的诗歌如《邶风·静女》它描写了男女幽会时的场景,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情人迟迟不来,便独自骚首踟蹰,表现出女子当时的心态和情态。美人赠与我东西,并不是说礼物有多美,而只因为他是美人所赠,因此更格外珍惜。诗经中表达相思之苦的诗歌写的也是如怨如诉哀婉缠绵如郑风子衿。她表现出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咏叹,发挥的淋漓尽致。诗经中还有蒹葭这样把赋比兴艺术手法结合的完美的诗篇.,写道所思之人在水一方,写道与意中人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悲凉感伤心情,还有写女子要求 婚姻自主时,她所发出的誓词和爱而不得的痛苦心情。诗经中的女子 对爱情的追求都是大胆而热烈的,他们的爱情纯洁透明没有一丝杂质,显得真挚纯粹。除了爱情诗以外诗经中还有写夫妻之间家庭和睦幸福的场景,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如小雅女曰鸡鸣,写夫妻之间期许白头偕老的愿望。更有夫妻之间的琴瑟和鸣岁月静好,之前自己看过一个电视,我知道了这首诗的这句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之前自己也看过一部古装句,让我知道了一首诗经里的佳句例如国风·邶风·柏舟中的一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表现出对爱情的矢

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当时的婚恋观论文概括及写作材料检索

《<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当时的婚恋观》论文概括及写作材料检索论文概括:《诗经》中有四大类婚恋诗:恋爱诗、婚嫁诗、思妇诗、悲叹诗,可以发现《诗经》时代的三大婚恋观:崇尚爱情和婚姻基本一致、歌咏恋爱自由与感情专一、渴望琴瑟友之与白头偕老。 写作材料检索:我共用11种检索手段找到22种结果。 一、在学校图书馆通过图书检索系统找到两本书籍。 (1)《诗经》,分别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版社,仔细阅读书中所有与婚恋相关的诗歌,找出《诗经》中所描写的先秦时期的婚恋观,为写作论文打下基础。 (2)《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作者程俊英,通过译注理解《诗经》中有关婚恋诗歌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含义。 二、在中国知网中,以文献为子数据库,以篇名为检索项,以诗经婚恋诗为检索词,共搜到两篇文献。 (1)《<诗经>婚恋诗创作的文化背景》,作者:鲁洪生 2006年11月第29卷第6期 77~84页。 作用:阅读《从<诗经>婚恋诗创作的文化背景》,我们了解到了诗经婚恋诗创作的文化背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便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从而正确地解读作品,更好地评价《诗经》中的婚恋诗。在

我们写作论文时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交代一下《诗经》婚恋诗的创作背景。 (2)《从<诗经>婚恋诗看女性的爱情观》,作者:周健伟 2013年第12期 32~37页。 作用:阅读《从<诗经>婚恋诗看女性的爱情观》,我们了解到先秦时期女性的爱情观,我们在写作论文时也可以通过女性的视角来展现《诗经》中的婚恋观。 三、在中国知网中,以文献为子数据库,以参考文献为检索项,以诗经婚恋诗为检索词,共搜到两篇文献。 (1)《从动植物看<诗经>时代婚恋风俗》,作者:张兴莲 2015年8月61~62页。 作用:阅读《从动植物看<诗经>时代婚恋风俗》,我们了解到《诗经》中运用大量动植物意象比兴,我们在写作论文时也可以从动植物入手来展现《诗经》中的婚恋观。例如:《关雎》和《蒹葭》。 (2)《<诗经>中保守与开放并存的婚恋观》,作者:刘莎 2011年3月131~148页。 作用:阅读《<诗经>中保守与开放并存的婚恋观》,我们了解到了周代婚姻观有保守观点也有开放观点,在我们写作论文时应对这两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男性形象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男性形象 摘要:《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的爱情诗更是像文学宝库中的闪闪明星,散发着夺目的光彩。这些情诗大多以女性为为主角,对于男性的表现关注不多,笔者试图通过对一些作品的分析,捕捉诗经时代恋爱中和婚姻中男性在情感生活中的独特风貌。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男性形象 前言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再回归到《诗经》的时代,那个男耕女织、远离喧嚣的时代,似乎我们离祖先那份单纯与天真愈来愈遥远。只能在《诗经》的指引下回望那个遥远美好的世界,那是人类的童年。今天的世界充斥着欲望与欺骗,让我们一同来品味人世间最纯美的情愫——爱情。一部《诗经》,许多美丽曼妙的身影穿梭其间,女子往往是爱情诗的主角,男人们作为封建阶级的统治者在爱情诗中总是被忽略。但是男子也是人,面对爱情他们也会向往惆怅,今天让我们一同来细细品味一下这部经典中重情尚义、温柔缱绻的男子们吧。 一、恋爱中的男性形象 (一)、理性的相思形象 《周南·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首篇,这便奠定了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这是一首出自于国风中的民歌,民歌本来就是有很多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这首《关雎》正是这样一篇产生于两千年前的古老的民间恋歌。这首诗是以一个男子的口吻来述说的,他爱上一个令他魂牵梦萦的女子,而又无法追求到的苦涩心情。“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姑娘的身影不断的在他的脑海中浮现,这更加深了他痛苦的思念,以至于出现了幻觉,仿佛同那个姑娘结成了一对爱侣,共同享受着婚后欢乐的生活。 孔子说:“《周南·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首诗作为一首描写爱情的诗篇,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之所当止。这个男子要是放在当今社会中肯定会被人说成“花痴”,由思念到幻想真是中毒不浅,不过又着实让人觉得可爱率真。这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并存的男子,他还没有完全陷入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之中。 另外理智的男子还出现在《郑风·野有蔓草》中的情节中,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间不期而遇,自然结合的情景,表现出内心的无限喜悦。诗以田野郊外,草蔓露浓为背景,同时也是一种象征,情长意浓,男女相遇,自然情景交融,人不期而遇,情也就不期而至了。这个男子不爱繁复的牡丹,他喜欢的是“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这个男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姑娘,这是他选择爱情时的理智。而后当他觉得这个女孩子“适我愿兮”,他做的不是偷偷地暗恋也不是大胆突兀的表白,而是对姑娘说“与子偕臧”,含蓄但不含糊的告白,我多想这样和你相亲相爱的走下去…… 有调查表明,男性是相较女性更理智的,这类在爱情面前理智的还有《周南·樛木》中那个在爱情面前自比樛木的男子,以及《周南·桃夭》中的男子,因为他知晓平平淡淡才是真,万紫千红也比不上一枝宜室宜家的小桃花。 (二)、单恋中的男子形象 这是一个男子的苦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他心仪的女子“硕大且卷”“硕大且俨”,这意思是说“她长得好高大好健硕啊,既美好又端庄。”(1)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2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内容摘要:通过对《诗经》中婚恋诗的简读,重温古代社会的单纯与美好、真挚与自然,领悟先民们外在的情感态度所包含的精神实质,深掘《诗经》婚恋诗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激发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情趣。 关键词:婚恋诗爱情婚姻 正文: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感情的最高境界,可遇而不可求,神圣而不可侵犯,神秘莫测,变化多端,极富神秘感和朦胧美,这是爱情的特质,是人类其他感情无法比拟的,因此成为青年男女共同追求的对象。 爱情是文学作品当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在《诗经》中已体现得十分明朗和完美。《诗经》三百零五篇,有一百余篇是描写爱情婚姻的,可见先民们对情感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感情的自觉和觉醒。《诗经》中的婚恋诗可分为两类:恋爱诗和婚姻诗,下面我就分别作以介绍。 一、恋爱诗 爱情是男女之间产生的一种互相爱慕的美好感情,可以让人充满希望,忘却愁苦,所以,爱情的开始都应该是美丽、动人而且曲折的。 1、思慕诗 说到追求,人们脑海里一定会想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这句话就出自《诗经.周南.关雎》一诗,这是一首典型的男子

追求女子的诗歌,男子是个贵族青年,女子是个采荇菜的姑娘,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随之产生相思之苦,只能在想象中和他亲近、结婚,这首诗就描写了男子“求之不得”的痛苦。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示了男女之情的率真。这首诗作为《诗经》之首,有一定的意义,有前人说诗的主题是歌颂“后妃之德”,这是因为《关雎》居三百之首,不如此不足以显示其“正始之道,王化之基”的重要地位。但是孔子只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倒是切实地道出了这首诗的乐调的风格,也是这首诗的意义所在,是对后人的启发和教育。 在《诗经》中表达男子对女子追求之意的诗歌较多,如《秦风.蒹葭》和《周南.汉广》等,男主人公都是痴情的种子,都在痴痴地等待心上人,默默地期盼,但往往不能如愿,只能站在远处默默地凝望,主人公的爱情朦胧而美丽,真挚而纯洁,体现出人性的美好。 《诗经》中也有女子欣赏思慕男子的诗歌。《郑风.叔于田》通过女子的口吻,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叔”的美好形象。《邶风.简兮》写女子观看舞蹈时被舞师吸引,情不自禁的产生了悦幕之情。《魏风.汾沮洳》写女子爱上了品貌兼美的农家小伙,认为即使贵族男子也不能与之相比。这些诗歌写得委婉含蓄,曲折感人,将女子钟情的一面展现出来。 2、约会诗 《诗经》中的爱情也不乏两情相悦,一拍即合的,如《邶风.静女》一诗,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幽会时的境况:

诗经中婚恋诗思想内容

浅析《诗经》中婚恋诗的思想内容 摘要:我国最早的情诗汇集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此类婚恋诗表现了出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首先是歌唱男女的相悦之情;其次是抒发男女的漫漫相思;第三是描述幽会的动人情景;第四是体现追求爱情的反抗精神;最后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通过贴近人们生活的这种直白的描写,给我们展现出了古代人们对待感情生活的纯真、朴实、热烈,以及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胆追求和对爱情自由的向往。 关键词:《诗经》;爱情;男女; Abstract:poetry in the book of songs, such marriage poem showed the rich ide ological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five aspects: first is the singing men and wome n are fond of love; The second is that men and women express the long acacia; The third is to describe tryst touching scene; The fourth is against the spirit of the pursuit of love; The lamentation about the misfortune. Through close to suc h a straightforward description of people's life, show us out of the ancient peopl e treat the pure, simple, warm love life, and their bravery to pursue a happy lif e and longing for love freedom. Keywords:"the book of songs"; the love of men and women; 前言 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美好追求,对爱情的追求也是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自古至今,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爱情的悲欢离合。而用文学方式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先民们的爱情生活与爱情体验始于《诗经》,在《诗经》里主要集中于《国风》部分,约占其一百六十篇的三分之一,多数为民间所作。 《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气等等,当然关于婚恋爱情方面的诗是占有一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 导读:一、《诗经》中的恋爱诗 中国人对于感情的表达是含蓄的,但在西周时期,社会礼教并非十分严厉,因而男女婚恋还较为自由,因而在《诗经》中,其对爱情的描写是细腻而真诚的,其在诗歌之中描述了恋爱之中男女心理、神态与动作等,例如《诗经》中的《邶风静女》就极为细腻地描写了男女幽会的场景以及主人公的心理 这首诗从男子的心理出发来描写他与女子约于城隅,而静女却以不见来戏耍男子,让男子搔首蜘躇,写出了女子的烂漫与活泼,而男子搔首的憨态也跃然纸上。等到女子来了,并将彤管赠送给男子,男子便十分欣喜,男子觉得女子赠送的彤管十分漂亮和美丽,而实际上男子对于礼物的喜爱并不是真的以为女子的礼物有多贵重和漂亮,而是因为它是美人之贻(赠送)罢了,这又写出了恋爱中的男子爱屋及乌的一种心态。中国后来的爱情诗极少有从男子的口吻与角度来写,这首诗虽是以女子为题,但是却是从男子口吻写出,感情表达得十分细腻和生动,虽然语高浅显,但却把男子在约会中焦急等待的心理、挠头踟蹰的神态描绘得十分形象生动,把男子对女子的喜爱之情写的真挚感人。整首诗气氛轻松欢快,而且情趣盎然,把一幅年轻男女幽会的`图景形象地展现在我们而前。 除了表达男女甜蜜的约会或分离的相思之外《诗经》中还有描写情侣闹别扭的彼狡童兮,不与我高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写

出情人与作者闹别扭不讲话,而作者因此而吃不下饭,睡不养觉;还 有描写男子思慕女子的,例如《周南关眼》中那位爱上采若菜女子的君子,因为求之不得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些发自肺腑的恋歌抒写了《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百态。 二《诗经》中的婚姻诗 相对于恋爱较为个人化的选择,婚姻则更能反映当时社会家庭的风俗等,从婚姻家庭的演化史可以看出整个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历史,结婚礼仪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风俗,而婚姻生活则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状态。在《诗经》的婚姻诗中也有诸多描写婚姻的诗歌,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生活。 婚姻生活是以婚礼为标志的,婚礼的举办标志养男女结为夫妻,开始共同生活。《诗经》中也就有了许多描写婚礼的诗歌,例如《卫风硕人》中就描写了齐女庄姜出嫁时的盛大场而,其中写到四牡有骄,朱帕镰镰,翟葬以朝,写出新娘的出嫁时有四匹挂养红绢的大马迎接,还有羽毛装饰的漂亮的马车等。 婚礼之后,便是柴米油盐的婚姻生活,而在这平淡之中也显现出夫妻之间的幸福生活。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便是一首描写夫妻生活中小事的一首诗,但其内容活泼俏皮,写出了夫妻之间的幸福之感。在这首诗中,女子早起催丈夫起床打猎,说道弋高加之,与子宜之。宜高饮酒,与子偕老意思是:你打下野鸭大雁,我给你烹调做好菜。 美酒佳肴,要与你白头偕老而丈夫对妻子的体贴也十分感激,便有了

乔万虎——《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 摘要:诗经》是我国结集最早的歌诗总集,《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源头。研究《诗经》婚恋诗,不仅可以做文学的解读,还可以做历史的考证,追溯《诗经》时代人们恋爱、婚姻生活的状况。 本文研究立足于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周的历史研究,通过对婚恋诗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进一步分析,认为《诗经》中的婚恋诗歌由于受礼乐文化的影响,体现了礼制制约下“发乎情而止乎礼”的温婉含蓄的理性思维和不受礼制束缚的率性质朴、自由平等的二元婚恋观。 关键词:《诗经》;婚恋诗;礼乐文化;婚恋观

一、引言 自先秦开始乃至今天,中外《诗经》研究学界对《诗经》婚恋诗的研究虽然为时已久,但从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目前全面深入研究《诗经》婚恋诗的还比较少,《诗经》婚恋诗不仅向我们后人展示了远古先民们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和婚恋生活,而且具有丰富的人类文化学信息和深远的文化意蕴,承载着浓厚的宗教内涵和文化观念,这些需要我们后世学人深入探讨、揭而出之。 《诗经》中的婚恋诗数量众多,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它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论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在充分体会具体的文化语境的基础之上,交叉研究,立体透视,将微观考量与宏观剖析有机结合,从一些特定的侧面、特定的文明时空,揭示出其背后所蕴含的大量的远古文化信息,去探求古朴的诗情背后所记录的人类的蒙昧时期和原生态。以此来探究作为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源头的《诗经》究竟对国人性格的形成,对传统的中华民族情感基调的奠定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 二、《诗经》婚恋诗的界定 《诗经》有着许多有关婚恋的诗篇,那么《诗经》中到底哪些诗篇属于婚恋诗?这一问题历来分歧较大,没有一个区别标准,从四五十首到上百首,尚无定论。我们的标准是以诗篇的整体意境为出发点,以“礼”和诗篇所表现的感情为基础,以字词训话为依据,综合地界定诗篇的归属。以这样的标准对诗篇进行考定,前人已经作了很多工作。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对婚恋诗的界定,主要采用程俊英和蒋见元《诗经注析》中的分析与认定。 程俊英、蒋见元作《诗经注析》,合理利用《诗序》,结合历史实际,以传统注疏为理解《诗经》诗篇的基础,在诗歌内容的分析的基础之上作题解,结论公允。他们认为《诗经》中内容明确与婚恋有关的诗共76首。我们依据程俊英、蒋见元的《诗经注析》将这些婚恋诗的篇名列出: 《周南》:《关雌》《卷耳》《谬木》《桃夭》《竿首》《汉)’一》《汝坟》 《召南》:《鹊巢》《草虫》《了露》《殷其雷》《捺有梅》《江有记》《野有死庸》《何彼稚矣》 《邪风》:《柏舟》《绿衣》《日月》《终风》《雄雄》《鲍有苦叶》《谷风》《简兮》《静女》《新台》 《膝风》:《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缀蟀》

诗经研究论文

浅谈《诗经》中的婚恋诗 ——以《卫风·氓》为例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开辟了中国文学抒情诗的先河,而爱情是诗歌的主题之一,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婚恋诗也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故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的弃妇诗。本文以《卫风?氓》为例,从思想内容、修辞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来分析婚恋诗的特色,从侧面突出诗经中婚恋诗引人入胜的独特魅力和奇特风格。 关键词:《诗经》,爱情,婚姻家庭,思想内容,修辞手法,人物形象 一、引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三百零五篇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诗,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这些诗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当时人们的婚恋生活,是极为珍贵的史料。爱情是诗歌的主体,而在《诗经》中婚恋诗是其精华所在,婚恋诗中反映出周代婚姻缔结虽然受社会的种种制约,但男女交往仍有很大自由。如自由恋爱风气、对爱情的追求与忠贞、美满欢愉的新婚生活、怨哀痛楚的婚变等等,它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的各个侧面和所有阶段,犹如一幅巨轴画卷展示着古代人们的婚恋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二、《卫风?氓》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修辞手法 1、《卫风?氓》的思想内容 经过了一系列的磕磕绊绊,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可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幸福的婚姻对于妇女来说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由于某种原因,一些妇女渴望的自由幸福不仅没有得到,等待她的却是一张寒心的休书!于是,弃妇凄婉便给《诗经》平添了些许的恨与怨。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是一首弃妇诗,这首诗通过一个妇女的自述,倾诉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直至被抛弃的全过程。全诗分六章,一、二章,写女子与氓相遇并陷入热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桩婚事本来是由男方主动提出来的,这个男子以“贸丝”为借口,骗取了女子的爱情,女子不仅把终身庄严相许,并且出嫁时还带了大量的嫁妆。三、四章,下女子被抛弃后的会很痛苦心情。弃妇以自己沉痛的教训告诫世上的女人,男人们是变化无常的,女人一旦年老色衰,就有被抛弃的可能,因此女人千万不要迷恋男人。这是弃妇由自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婚恋诗分类解读 摘要 本人认为诗经中的婚恋诗一共有88首。按照婚恋的过程,对诗经中的婚恋诗进行分类。共分9类。 一、婚恋诗的界定; 二、婚恋诗的分类解读 1、对异性的爱慕之诗 2、对爱情忠贞的誓言 3、甜蜜快乐的约会 4、失恋诗 5、迎娶婚嫁仪式和场面 6、夫妻生活 7、夫妻之间的思念 8、弃妇的怨诗 9、乱伦诗。 三、结论 关键字诗经,婚恋,分类

目录 摘要 (3) 一、婚恋诗的界定 (5) 二、婚恋诗的分类解读 (8) 1、对异性的爱慕之诗 (9) 2、对爱情忠贞的誓言 (11) 3、甜蜜快乐的约会 (12) 4、失恋诗 (14) 5、迎娶婚嫁仪式和场面 (15) 6、夫妻的日常生活 (16) 7、夫妻之间的思念 (18) 8、弃妇的怨诗 (20) 9、乱伦诗 (22) 三、结论 (23)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源头。尽管历史上曾经诗经中婚恋诗有过曲解,但现在普遍认为确实存在。这些探讨都说明恋爱与婚姻作为《诗经》的重要题材,现在仍然有着研究的价值。本文通过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和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周的历史研究,对婚恋诗思想内容作了比较细致的分类。 一、婚恋诗的界定 婚恋是文明社会的人们的感情生活最为重要的经历。由此而来的爱情是人类最温馨、美好、伟大的感情,是一种复杂、纯洁、高尚的心灵交融,爱情是一种矛盾的、微妙的心理现象。爱情也是文学的永恒的主题。踏入上古社会的人们自然也会面对爱情。他们也自然会表现自己感受到的、看到的和听到的爱情。并对爱情问题进行真诚的探索。用文学方式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先民们的爱情生活与爱情体验始于《诗经》。《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滥觞。《诗经》中婚恋诗对人类最为普遍的情感的描述与抒发触及人类灵魂的深处。 尽管对《诗经》婚恋诗的研究自古至今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其中所蕴藏着的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必将指引后人继续从多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从《诗经》流传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关注它们。 我们主要以时间为序来回顾历代的《诗经》婚恋诗的研究。从研究的主要倾向来看,主要分为先秦至清为一段,“五四”至今为一段。在每一个时代以研究的方向来分别论述。从先秦开始到清,关于《诗经》婚恋诗的争论众说纷纭,聚讼不休。考据辨义,卷峡浩繁,足以令人眼花缭乱。但就基本观点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首先,是以毛诗序》、毛诗训话传》、毛诗传笺》和毛诗正义为代表的《诗经》汉学的研究。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根本不承认《诗经》中的婚恋主题。把《诗经》中有关婚恋主题的恋曲婚歌穿凿附会为完全不相干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写照。以诗附史、妄生美刺。《诗序》中承认部分诗歌所咏关涉男女之事,但坚持认为诗人之意是讽刺当时不良风俗。其次,是以《诗集传》为代表的宋明诗学研究则对《诗经》汉学提出质疑。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认为诗经中的婚恋诗一共是88首。现列表如下: 周南 1关雎 2卷耳 3樛木 4桃夭

(完整word版)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作者姓名:许蓉蓉 专业编码: 所属地市:长治市 目录 提要1 一、《诗经》中爱情诗的思想内容2 (一)自由浪漫的纯真爱情2 (二)坚贞不渝的爱情4 (三)难耐的相思之苦5 (四)求嫁女子的心声6 (五)对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痛苦之情6 (六)觉醒的妇女形象7 二、《诗经》中爱情诗的艺术风格8 (一)幽雅的环境描写8 (二)浓烈的抒情风格9 (三)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9 (四)爱情诗“诗中有画,诗画合一”10 三、《诗经》中爱情诗的修辞手法11 (一)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爱情诗中的运用11 (二)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13

参考文献14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摘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305篇诗歌。爱情主题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开辟中国文学抒情诗先河的《诗经》,其爱情诗灿若繁星,令人赏心悦目。有的反映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有的描写了恋爱者成功的喜悦和幽期密约的甜蜜、兴奋与不安;有的表现了遭遇波折的恋爱者相思的煎熬和离别的痛苦;还有的反映了夫妻反目,女子被遗弃的情形。同时《诗经》大量优秀诗歌为我们提供了极丰富的艺术营养,创造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歌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增强了音乐美和节奏感。这些诗对男女间的爱慕、追求、幽会、相思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恋者的神情心态,惟妙惟肖的描绘他们的内心活动,呈现出一幅幅或优美真切,或淳朴古拙,或哀婉动人的民情风习图。本文着重从爱情诗中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思想内容修辞手法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人,不能不读诗经。《诗经》中的爱情诗更是《诗经》作品中一朵灿烂的鲜花,它的出现奠定了中国爱情诗篇的基础。爱情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话题,开辟中国抒情诗先河的《诗经》,其爱情诗令人赏心悦目,如痴如醉,如一部爱情电视剧的重现。在《诗经》的305篇诗作中,有五十多篇是直接描写爱情的,这些诗对男女间的爱慕、追求、幽会、思念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恋者的神态,惟妙惟肖地描写他们的内心活动,呈现出一幅幅优美真切、哀婉动人的民情风习画。 一、《诗经》中爱情诗的思想内容

1.诗经中婚恋是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诗经》中的婚恋诗包括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 《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主要包括: (1)男女的相恋相思,如《郑风·叔于田》写女子对男子的悦慕;《郑风·溱洧》、邶风·静女》写男女的欢会;《子衿》、《采葛》写刻骨铭心的相思;《蒹葭》写求而不得的惆怅;《鄘风·柏舟》写对恋爱婚姻自由的大胆争取。 (2)对结婚场景的描绘、对新婚的祝贺,如《硕人》对贵族女子出嫁时盛大的场面的描写、《桃夭》对新嫁娘的赞美。 (3)对不幸婚姻的悲叹,如《氓》中的弃妇对自己悲惨命运的诉说。 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婚恋诗的思想艺术成就。 《诗经》婚恋待的思想性表现在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是真诚的、高尚的、纯洁的。如《关睢》中对爱情的积极健康的迫求;《出其东门》中对爱情的忠贞;《子衿》中对爱人的真诚思念等。 《诗经》婚恋诗的艺术成就表现为: (1)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它真实地再现着用代社会男女之间相爱相恋的世俗生活,抒发着他们真实的哀乐情感; (2)特点鲜明的形象塑造。诗人通过直接的情感倾诉,在抒情诗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少男少女形象。 (3)深含意蕴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或用来衬托感受,或用来寄托情意,如《蒹葭》中以凄清的秋景衬托怅惘的心情,《桃夭》以烂漫的桃花暗示婚礼气氛的热烈和新嫁娘容貌艳丽。 (4)生动活泼的语言,如《溱洧》中男女的对答、《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抱怨等。 一、《诗经》婚恋诗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内容 《诗经》中写恋爱和婚姻问题的诗,或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相思之意,或赞扬对方的风采容貌,或描述幽会的动人情景,或表达女子的微妙细腻的心理,或嗟叹弃妇的不幸的悲惨遭遇,内容丰富,感情真实,是全部《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按照男女恋爱婚姻追寻和发展的一般过程,《诗经》中的婚恋诗表现出以下思想内容。[1] (一)纯洁、坚贞初恋的自由浪漫。 《诗经》产生是我国原始性地方文化正在自由发展的时代,当时的人们感情还没有受到过多的封建礼教的影响,所以在爱情婚姻的追求上比较自由、大胆、热烈和浪漫的,我们知道,文学是源于生活的,是人们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因此这时候的爱情婚恋诗表现为较多的自由浪漫,许多诗作都写得热烈而率真,体现为大胆浪漫和温文典雅两个方面。 1、在对爱情的追求上热烈、大胆、浪漫。 首篇《周南.关雎》是我国最古老的情歌之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

诗经婚恋诗浅谈——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

一、绪论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有着悠久文化历史,而在这一历史长河中,《诗经》就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它反映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先人们丰富的精神面貌,其特有的魅力和文化内涵滋润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心灵,不仅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带来了美的享受,也为现在的我们了解古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风俗及丰富的情感世界提供了价值斐然的参考依据。《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四书五经中最具文学内涵与艺术魅力的作品。歌德曾说:“理念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长青。”正是因为《诗经》以其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描述了古人鲜活的生活场景和丰富的生命感悟,才使得其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经久不衰,如珍藏千年的烈酒,愈演愈香醇,难怪《红楼梦》中作为封建文化的反叛者形象而出现的贾宝玉虽厌恶极了四书五经,却倍爱《诗经》。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的历史发展状况。从描述的内容上,可以将《诗经》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文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第二类是政治诗,其中有统治阶级歌功颂德之作,有描述战争对人们的影响的战争诗,同时也不乏政治讽谏诗,即对统治阶层内部秩序的混乱和不公正现象的指责等等;第三类是描述民间百姓的生活习俗和生活风貌的诗作,主要表现在《国风》中的民间歌谣和《小雅》的小部分类似作品,其反映的内容显然体现了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1]。 在《诗经》里的民歌中占数量最多的是有关恋爱和婚姻的诗,如《秦风·蒹葭》表现了青年对心中的伊人的坚定不移的苦苦追寻,虽然“道阻且长”、“道阻且右”、“道阻且跻”,却依然无法阻止青年追求伊人的决心,犹如梦一般虚无缥缈又轻妙婉转的爱恋情状;《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子对采集女子的相思之苦,

《诗经_国风》_婚恋诗中的女性之美分析

《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女性之美 内容摘要:本文以《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处于情窦初开、深陷爱河、色衰爱弛等阶段的女性为研究对象,以文献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剖析《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女性之美及其产生原因。 经过研究,笔者得出,相比于封建时期的女性,《诗经》中的女子的性格特点是泼辣大胆,她们不畏惧流言蜚语,没有什么礼教束缚着她们的真实情感。相比现代女性,她们的爱情真挚纯洁、忠贞质朴,她们的付出不计成败,她们活出了生命的本来色彩。 最后,笔者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在《诗经》采集时期,女人仍保有母系氏族时的热情奔放的性格,在劳动生产中仍占有主要地位。因此,当时的女性的真实情感能得到释放,展现出富有时代特征的女性之美。 关键词:《诗经·国风》爱情婚姻未受束缚的女性

《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女性之美 前言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首。《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词,按当时所配的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风俗、风谣,也就是地方民歌民谣,更贴近人民的生活本质。“风”有160篇,占整部《诗经》的一半。“雅”是雅乐正声,是传统的宫廷乐歌,多位王公贵族所作,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用于隆重盛大的宴会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共105篇。“颂”是赞颂的意思,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有40篇。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来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从内容主题来看“风”无疑是最能体现民风民俗的,最能让我们了解先秦时期老百姓的生活思想状态的文字资料也是非“风”莫属了。而生活的本质无非是饮食男女,因此爱情婚姻的诗篇在“风”里占有很大的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成就较高;因此本文以“风”里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透过这些作品去了解,在两千多年前,那个时候的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还有那个时代的女性的思想状态,以及所处地位。 一、情窦之初开 歌德曾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说过一句:哪个少男不痴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青春年少的男女在情窦初开之时是最可爱的,那个时候在爱情方面任谁都是一张白纸,不含一丝杂质,情感纯洁得如同婴儿的眼睛一样。在《诗经·国风》中有许多这样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从他们古老质朴的爱情中我们可以还原女性的本来面貌。感受她们的率真执着或自信泼辣的个性…… (一)大胆追求,执着地爱 在现在都说“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可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好像是——女追男,隔了层纱。 在古代没有玫瑰来表达爱意,不过那时朴实的古人有更淳朴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意。在《卫风﹒氓》中有“秋以为期”的约定,那么在夏天与秋天这个果子成熟的季节应该是约定婚期的好时期了吧。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看中了谁就投给那个人最新鲜,

分析《诗经》的婚恋诗

分析《诗经》的婚恋诗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总集。它的三百零五篇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诗,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早期创作的优秀成果。《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字的源头,同时也是当时民俗风情的真实记录。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婚恋诗的细分类,取代表性篇章,对其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做出进一步分析。关键词:爱情婚姻起兴艺术特色 《诗经》共计305篇,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学遗产,它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对当时社会各方面都有十分深刻的反映,同时以它独特的文学修养、文学表现方法和文学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影响了无数诗人作家。 有关恋爱婚姻的诗篇《诗经》105篇,是其中最具生命力、最为强烈的旋律。这些诗篇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感染激动了几千年来的无数欣赏者。究其内容,可将此类诗篇分为两大类:情恋诗与婚姻诗。情恋诗主要表达男女恋爱期间的喜悦悲伤,而婚姻诗则主要表现夫妻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 一、情恋诗 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美好追求,也是永远歌颂的主题。《诗经》中的情恋诗描述了男女之间的爱慕追求、约会私赠、欢谑逗乐乃至爱情受阻和失恋的哀痛,接触到全部爱情生活、爱情心理。它们发自恋人的肺腑,既有大胆直率的表白,也有微妙婉曲的心理活动;或借助纯真无邪的对话,描绘出情人邀约的风俗画;或借助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出恼人的情思。 1.表追求 表现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的诗篇,表达对美好爱情和美满婚姻的向往,亦有对倾慕者由衷的称赞。 例如《诗经》首篇,《周南·关雎》,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