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也逐渐引起

了广泛关注。分布式电源指的是分散在配电网中的小型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风力

发电、储能系统等。接入配电网是指将这些分布式电源设备接入传统的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中,实现电能的双向流动。本文将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其

研究背景、关键技术、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背景主要源于对能源供给可持续性的追求和对能源消纳

能力的提升需求。分布式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分布式等特点,能够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和挑战。分布式电

源接入会引起电网结构的变化,需要对电网的保护、控制和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与升级。分

布式电源接入会引起电网线路的功率流动变化,导致潮流计算和电压稳定性等问题,需要

研究和改进相应的算法和方法。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还会带来电能质量的问题,如电压波动、谐波、暂态过电压等,需要研究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技术手段。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通信技术

和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分布式电源的连接和控制,如逆变器、控制器等。智能电网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监测、保护和控制,如智能电表、智能电网管

理系统等。通信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如通信网络、

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数据采集、分

析和优化,如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

未来,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分布式电

源接入配电网的技术体系,包括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加强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研究,提高配电网的抗干扰能力和容错

能力。加强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规划、运营和管理的研究,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可

持续性和经济性。加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示范和应用,推动分布式电源技术的产业

化和商业化。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当前能源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

价值。通过加强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可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可持续性和经

济性,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和能源转型的实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指与传统大型集中式发电站不同,由多个小型的电源设施分散布置,并集中通过配电网向负荷供电的电源系统。DG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具有环保、高效、可靠等优点。在国家能源产业政策的支持下,DG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之一。 然而,大规模的DG接入配电网也带来了许多技术问题。如果不科学合理地安装和管理DG,将可能影响到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问题已成为当前能源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综述当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 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问题 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是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由于DG的接入方式分为并网和离网两种,因此在不同接入模式下,需考虑不同的电压和频率管理方式。 在并网模式下,DG接入后会对配电网的电压、频率和功率等参数造成影响,例如DG 运行时可能会产生谐波和不平衡问题,因此需要通过电力电子转换技术进行调节。同时,管辖该区域的电网公司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并管理DG的相关规定,以保证其对配电网的影响处于合理范围内。 在离网模式下,DG需要通过存储设备、逆变器等设备进行电力转换,以保证输出电流的稳定。然而,DG的离网模式下对电压、频率和功率的控制较难,这也增加了配电网的管理难度,需要细致地分析供电预测和管辖范围等因素,以达到目标负载的要求。 2. 电网的保护和控制问题 随着DG的安装数量不断增加,以及DG的连接位置和类型不一,使得电网的保护和控制问题成为关键的研究方向。需要考虑如何保护DG离线时的安全问题、地区停电问题以及多个DG连锁故障的问题。此外,还需实施可靠的远程控制和管理,以及安全地切换电网模式等问题。 3. 电力质量问题 DG直接接入配电网,对其电力质量也会造成影响,例如对电压和频率等参数的快速变化、不平衡和谐波等。因此,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以深入了解该问题的性质,为配电网的维护提供有力支持。 二、DG接入配电网的现状 1. 国内发展现状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和应 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布式电源是指小型的、分散的、可靠的、灵活的发电设备,包括太 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以植入到需求侧或输电侧的电网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 求侧的电能需求。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以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减少线路损耗,同时有助于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分 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概念、技术特点、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相 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概念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将分布式能源(分布式电力)与配电网结合起来,通过智能 电力电子设备和智能通信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与配电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同运行。分 布式能源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等,这些分布式能源可 以直接接入到配电网中,为终端用户提供电能。相较于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方式,分布式电 源接入配电网可以更加灵活地满足用户需求,更好地应对电能需求的季节性和日内变化性,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技术特点 1. 基于电力电子技术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实现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的支持。通过逆变器、变流器等电 力电子设备,将分布式能源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与配电网相连。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 现对电能的调控和管理,保证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之间的协同运行。 2. 智能化控制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中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智能调度和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系统的优化调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智能化控制系统也 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多元化的能源组合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以容纳多种类型的分布式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 能等。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可以相互补充,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和互补利用,提高系统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现状 1. 技术研究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源供应和能源利用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集中式发电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已经成为了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具有能源利用高效、环保、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指将分布式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接入到传统的配电网中,使得能源可分散生产、分散供给、分散调度、分散负载。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发电,具有灵活性高、故障率低、安全性强等优势。 当前,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等,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已经成为当地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也得到了逐步落实。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热点 1. 智能化技术研究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智能化技术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2. 调度和运行管理研究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管理是其关键技术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提出了一系列的调度和运行管理算法和方法,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高效接入和供给。 3. 安全性研究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研究人员通过对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对配电网的故障诊断和故障隔离等技术研究,有效地提升了配电网的安全性。 三、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尽管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具有诸多优点,但整体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分布式电源的不稳定性、与传统配电网的融合、运行管理的复杂性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布式电源指的是分布在电网中各个端点的电力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 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等传统能源。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指将这 些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中,以供给当地用户使用。这种模式相比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模式,具有资源分散、灵活性强、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能源发电的发展趋势,减少电网运行的压力,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技术挑战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也面临诸多技术挑战。由于分布式电源的 接入导致了电力系统的结构变化,增加了电网的复杂度,因此需要对配电网进行重新规划 和运行控制。分布式电源的特点是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如何保证其接入电网后的稳定运行 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会对电网的运行保护和安全性产生影响,需 要研究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保护和控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会引起电网故障率的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故障处理和恢复。 三、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现状 当前,关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分布式电源 接入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控制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合理规划电网结构,进行电 力负荷预测,建立电网模型,制定合理的运行控制策略等。关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 接入技术和设备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接口技术,电网对接设备的 控制技术等。关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保护和控制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电网保 护技术、故障检测技术、电网控制技术等。 四、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发展趋势也将呈现出以 下几个特点:分布式电源将成为未来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电网供电的重要来源。新 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发展,加速技术的创新和成熟。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推广,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电网 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会对电网的管理和 运维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政策。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解决能源问题和环保问 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研究和技术创新,我们相信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发展将会为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新型电力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发展 摘要:面对化石能源的短缺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中国提出了“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推进双碳目标达成的进程中,利用风、光等可再生资源为驱动力的分布式电源和使用电能代替化石燃料的电动汽车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电力行业研究的重点。近年,分布式电源产业都迎来大规模爆发式增长,分布式电源已呈现装机规模高速发展、并网比重大幅提升的发展格局。将参与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响应的储能作为统一资源进行研究,来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响应、新能源消纳等问题,以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在分析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可为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电源;发展 引言 随着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技术的成熟,在考虑配电网可靠性规划时,既要考虑传统配电网的设备,又要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对可靠性的影响,对风电出力及预测的模型进行了综述,指出预测误差可能受到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应从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角度通过建立计及可靠性成本的优化目标函数,得到包含配电网资产(包括线路、变电站和变压器)和分布式电源(包括风力机和光伏等)的最优协同规划方案。 1分布式电源的类型 1.1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技术。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电网使用。光伏发电技术具有清洁、选址灵活等优点,成为了最常用的分布式电能之一。 1.2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自然界中的强风作用时,会使叶片旋转产生机械能,再 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由于风力发电成本低、无污染,因此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 1.3燃料电池 燃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燃烧,而是通过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燃料电池具有污染小、安装简单等优点,受到了电力行业的广泛关注。 2新型电力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发展 2.1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管理模型平台设计 在充电站后台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充电站运营管理系统后台,非授权人员无 权浏览相关信息,平台首页总览分布式电源、充电站数据,包括分布式电源能量 管理、站点管理、订单管理、数据报表、设备监控等。为有效消纳分布式电源发电,避免分布式电源入网造成“反调峰”现象,分布式电源能量管理是将所在区 域内电网范围的全部分布式电源进行数据收集与处理,对系统内各个单元能量按 照就近最优的方式进行分配,实现设备监控、能量统计分析、发电能力预测等。 站点管理是运营系统的核心,全覆盖站内充电桩计量、状态以及故障信息,并进 行预警及信息保存。数据报表包括充电站用户开户数,充电报价表,电费结算表、服务结算表和峰平谷结算表,对分布式电源发电出力进行预测,在需要进行消纳 的时间段调整充电站充电价格,给予电动汽车用户优惠,有关电价的报表每日通 过小程序对充电用户进行反馈,引导电动汽车用户进行充电。设备监控则是对充 电站内充电桩、充电枪等使用情况、故障状态等进行记录,及时进行负荷限制、 故障查询等。 2.2 分布式能源集群控制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对接入配电网的大量分布式能源难以实现复杂计算的 集中统一调度,但分布式能源发电功率的强烈波动,给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带来 了挑战。将分散接入的分布式能源按区域进行集群聚合,通过将优化调度控制对 象提高至整体集群级别,再由集群协调器负责分解分配调控任务,以此通过构建

主动配电网文献综述

主动配电网文献综述 摘要:分布式电源(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和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智能家居的普及、需求侧响应的全面实施等显著增强了配电系统规划与运行的复杂性,同时,未来的配电网对规划与运行的优化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未来配电网的一种发展模式,主动配电网(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总结了主动配电网的国内外现状,主动配网网工作原理,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方式、标准、对应的国内外指标及计算方法以及主动配电网的算法研究。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发电,潮流算法,粒子群算法,混合算法 0引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气候变暖及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诸多因素中,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1,2]。 为应对上述挑战,英国政府于2003年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发展低碳电力系统的根本任务是要形成稳定的低碳电能供应机制,其关键在于对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对此,一种解决思路是从配用电环节入手,建立协调关联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配电网络与终端用电的集成供电系统,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与利用。分布式配用电系统优点有建设周期短、投资成本低、运行灵活,且抗风险能力更强[3,4]。 传统配电网中,电力潮流一般由上端变电站单一流向负荷节点,其运行方式和规划准则相对简单。然而,分布式能源的规模化接入与应用将对系统潮流分布、电压水平、短路容量等原有电气特性造成显著影响。而传统配电网在设计阶段并未考虑上述因素,因此难以满足低碳经济背景下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与高效利用的要求。 与主要关注用户侧的微电网(Micro-Grid, MG)不同,ADN 主要面向由电力企业管理的公共配电网。它是一种兼容电网、分布式发电及需求侧管理等多类型技术的全新开放式配电系统体系结构。ADN 的技术理念将系统运行中的信息价值及电网-用户之间的互动能力提升至一个新高度,强调在整个配电网层面内借助主动网络管理(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ANM)实现对各类可再生能源的主动消纳及多级协调利用,最终促进电能低碳化转变及电网资产利用效率的全方位提高[5]。 本文将介绍主动配电网的国内外现状,主动配网网工作原理,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方式、标准、对应的国内外指标及计算方法以及主动配电网的算法研究。 1 国内外技术现状 主动配电网(AND)是近几年来才提出的新名词。最早美国电力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协会(CERTS)提出了“微网”的概念,微网是由微电源和负荷共同组成的系统,可同时提供电能和热量,其组成结构较ADN 简单,也可以说是ADN的一种特殊形式。 1.1国外技术现状 目前对ADN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有北美、欧盟和日本等。美国CERTS己在美国电力公司Walnut的微网测试基地成功验证了微网的初步理论;欧盟推出了“Microgrids”和“More Microgrids”个主要项目,德国太阳能研究所建成的微网实验室规模最大,容量达到200kV A,该研究所还在其实验平台设计安装了简单的能量管理系统;日本常规能源较为匿乏,在可再生能源幵发和利用上投入较大,已在国内建立了多个微网项目,其微网实验系统的开发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截至2013年,欧盟开展了ADINE、ADDERSS、GRID4EU等代表性的ADN示

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及关键技术研究

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及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分布式能源(DG)是指电源靠近用户侧,发出的电能可以被附近用户就地利用,其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在10kV及以下,并且单台装机容量不超过6MW 的发电项目。当前,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开发先进供能系统已成为我国实施节能减排战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大需求。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集中式能源供应的重要补充手段,将传统“源—网—荷”间的刚性链式转变为便于调控的“源—荷”柔性连接,是实现能源转型和能源利用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或临近负荷中心,避免了能源大规模输送导致的能源损耗和基础设施投资,实现了能源的就地生产与消纳。在燃料利用上具有多元灵活的特点,不仅可以采用天然气、氢气作为燃料,还可以利用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在“碳中和”目标下,以可在生能源为主体的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实现我国能源转型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关键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光伏等分布式新能源电源不断接入配电网,其电能、电力输出易受环境影响,具有时变性、波动性和随机性,而且利用率低。由此,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不仅对配电网运行造成双向功率流、电压波动等诸多影响,而且也给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备用配置及调节灵活性带来困难。因此,如何处理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是主动配电网运行调度研究领域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研究框架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探究异质能源耦合机理、推广先进能源技术的前沿阵地。受节能减排和碳中和政策的影响,能源供应逐渐由传统能源驱动向可再生能源驱动转变,能源技术进步促使能源传递和转化过程更加复杂,移动应用和用户侧需求响应等使得用能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这些因素导致多能互补分布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介绍了研究 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在分别讨论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 概述、技术、对配电网的影响、不同国家的研究现状以及问题与挑战。结论部分探讨了研究展望、总结与建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本文 的综述,读者可以了解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 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概述、技术、影响、研究 现状、问题、挑战、展望、总结、建议、发展方向、国家、未来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分布式电 源接入配电网已经成为当前电力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可再生能 源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发展,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概念逐渐引起了 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已经无法满足新能源接入的要求,需要引入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分布式电源是指小型的、分散的、分布在用户端或电网内的电源 系统,包括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等能源。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

可以降低供电系统的线损、提高供电质量、增加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建设等。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经济问题,如发电质量保障、逆变器技术、配电网规划等。 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技术、政策、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进行综述,旨在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中心化电力系统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以有效地优化系统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分布式电源可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分布式电源可以更加灵活地分布在不同位置,可以有效地减少线路损耗和故障影响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还可以促进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发展。通过智能控制和调度,可以更好地管理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输出,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为未来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打下基础。

直流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及储能优化配置研究

直流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及储能优化配置研究 摘要:现阶段,随着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凸显,分布式能源及具有区域自治 特性的微电网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高渗透率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将极大地改变传 统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在优化用户配电网供电性能的同时,也给电网的安全可 靠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交流配电网由于功率耦合、保护及运行控制器设计 复杂、线路损耗大、对谐波污染敏感等缺陷并不适合分布式能源的广泛接入。直 流配电网具有传输容量高、电能损耗小、对分布式新能源具有良好兼容性、降低 电能多级变换频率等优势,因此直流配电网将成为未来配电网建设和发展的趋势 和热点。 关键词:直流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优化配置研究 引言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凭借其在传输容量、线损、可靠性以及有功和无功的独立 灵活控制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领域。而在电压 等级较低的中低压配电网领域,直流配电技术虽然也具有可靠性高、线损小、便 于光伏等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等优点,但应用才刚刚起步,目前还仅应用于一些大 规模工业园区、船舶供电、轨道交通等领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分 布式电源的发展,未来直流配电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城市供电系统,直流配电网 是未来城市配电网的重要发展趋势。虽然柔性直流配电技术相较于传统的交流配 电技术拥有众多优势,但其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柔性直 流配电技术目前的发展瓶颈主要包括以下3点:①直流潮流控制技术;②直流 变压技术;③直流故障检测、识别和隔离技术。 1概述 目前,全球面临着严峻的环境破坏与能源危机问题。提高能源使用率,加强 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开发新能源技术是进行能源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直流配电 网作为配电网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清洁、绿色的环境下兼具灵活、高效的优点, 且不存在无功环流及功角稳定等问题,为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等直流输出单元的 应用提供了广阔平台,是分布式电源更加理想的组网方式。但当分布式电源大量 接入中低压配电网时,会破坏直流配网的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因此,为解决上 述问题,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引入储能系统。储能系统能够使分布式电源很 好地被电网接纳,与此同时分布式电源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以及可靠性也能得到 提升。蓄电池作为储能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储能设备,具有技术成熟、功率密度 大等特点。然而集中式大容量蓄电池供电存在能量利用率低、不利于容量扩展、 可靠性差等缺点,在直流电网中将各蓄电池单元并联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此外,蓄电池功率密度较低,易受分布式电源高频功率冲击,极大影响储能系统寿命, 通过引入超级电容与各个蓄电池单元并联,从而缓解高频功率对蓄电池的影响。 综上,本文提出多蓄电池单元与超级电容构成直流配电网储能系统。 2直流配电网故障检测与定位原理 直流配电网故障检测和定位是直流配电网继电保护的核心。目前直流配电网 故障检测与定位方法大多都参考交流系统继电保护方法,保护原理涉及电压/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等多种保护原理。但相较于交流系统,直流 配电网保护又具有其特殊性,表现为:①直流配电网对保护的动作速度要求极高; ②“直流成网”的直流配电网对保护的选择性要求很高;③直流配电网保护原理 可以充分利用直流系统的边界元件。下面将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直流配电网继电

新型电网微电网研究综述

新型电网微电网研究综述 一、本文概述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新型电网微电网作为一种分散式、自治式的能源供应方式,逐渐受到关注。微电网以其灵活、高效、可靠的特点,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新型电网微电网的研究进行综述,梳理其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微电网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新型电网微电网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进行阐述,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随后,从微电网的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及挑战等方面展开论述,详细分析微电网在并网与孤岛运行、能量管理、控制与保护、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微电网在分布式能源接入、智能电网建设、乡村电气化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在实际运行中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和微电网技术发展方向,对微电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及从业者提供全面、深入的微电网研究视角,推动新型电网微电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二、微电网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网形态,其基本结构通常包括分布式电源、能量转换装置、储能系统、负荷以及监控和保护系统等部分。分布式电源可以是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小型燃气轮机、生物质能发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也可以包括传统的柴油发电机等。能量转换装置主要负责将分布式电源产生的电能转换为适合微电网运行 的电能形式。储能系统则用于平衡微电网的供需能量,确保电网稳定运行。负荷则包括微电网内的各种用电设备。监控和保护系统则负责实时监控微电网的运行状态,并在出现故障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微电网安全。 微电网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自主性,微电网可以在与大电网断开的情况下独立运行,为负荷提供电能;二是灵活性,微电网可以根据负荷的变化和分布式电源的输出情况,灵活调整自身的运行模式;三是可靠性,微电网通过合理的能量管理和故障隔离措施,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四是环保性,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多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具有较低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微电网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优化微电网内的能源配置,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户的能源成本。微电网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可

配电网规划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配电网规划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的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分布式电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分布式电源已经成为了国家能源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电源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同时还可以降低电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因此,在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二、选题意义 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对于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选址和定容的不合理会增加电网的维护成本,造成电能损失;另一方面,选址和定容的合理则能够提升电网的传输能力和稳定性,降低电网的损失率。因此,针对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的研究,对于实现可靠、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 1.选址方法研究:通过对电网供电负载特点、环境地理条件、现有设备布局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指标决策方法对选址方案进行评价比较,并对优选方案进行验证和分析。 2.定容方法研究:通过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技术特点和运行状态,结合电网发展需求,建立定容模型及其数学描述,进行分析计算和试验验证,选择适合的定容方法和方案。 3.应用实例研究:通过对某区域配电网络选址和定容的实例进行分析,掌握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情况和实际效果,为今后的分布式电源规划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模拟、数学建模、多指标决策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配电网规划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五、研究计划 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文献调研和综述撰写; 2.选址指标体系的建立和选址方法的研究; 3.定容模型的建立和定容方法的研究; 4.应用实例的研究和分析; 5.论文撰写和答辩准备。 六、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 1.建立完整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和定容的方法体系; 2.提出适合实际应用的选址和定容方法; 3.在实际应用中验证选址和定容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4.发表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建议,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七、研究难点 1.选址和定容问题的复杂性:配电网规划中选址和定容涉及多个因素,需要具备系统工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选址和定容方法的有效性:虽然有很多选址和定容方法,但有效性、可行性和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3.应用场景的多样性:不同的电力系统和应用场景会对选址和定容提出不同的需求和挑战,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浅析分布式发电技术及应用现状

浅析分布式发电技术及应用现状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电力的需求日益 增加,但传统的以高压、大电网和大型发电机组为主的大型电网已不能满足时代 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新的发电技术以提高发电效率和满足电力需求就成 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分散式发电技术作为新一代技术,有许多优点和优势。 因此,本文对分散式发电技术及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重要价值。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技术分析;应用研究 1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特点 首先,分布式发电有着节能环保污染小的优势特点。由于分布式发电基本上 采用的是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以及生物能发电等, 因此相较于传统的火力发电,分布式发电更加环保。其次,分布式发电能够提高 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由于大型电网接入与断开和分布式发电装置保持相对的 自主性,一旦大型互联电网出现故障,可以借助启动断开装置将电网与分布式发 电装置断开,并且通过分布式发电装置来为用户提供独立供电。最后,分布式发 电安装与运营较为自由灵活,且体积与容量较小,投资成本更少,因此能够在更 多地点进行安装,为边远地区供电。此外,分布式发电装置一般会选择中小微型 发电机组,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还可以对相关参数给予灵活调节。 2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种类 通常情况下,分布式发电系统可以将各种形式的能源按照一定的方式转换为 可以利用的电能,并且在不同研究领域所采用的能源分类方法不同,根据分布式 发电技术可以将其划分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微型燃气轮机发 电以及燃料电池发电等。根据电力系统与分布式发电并网连接方式可以将其分为 通过逆变器连接与直接连接的机电式的类型。对常见的分布式发电技术进行介绍。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指利用分布在用户侧的小型电源设备,通过并网运行来实现对电网的支持和增强。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已经成为电力系统领域中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电力主要由大型发电厂集中供应,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这种模式,使得电力系统更加灵活和可靠。 背景介绍中,我们将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如太阳能和风能逐渐成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不仅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还可以减少对传统发电厂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推动能源转型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方案、配电网影响因素、优化方法以及安全性分析,从而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当前电力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蕴 含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可以促进清洁能 源的利用,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绿色低 碳的发展方向;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有利于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减少电力系统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还可以提高电网的经济性,促进电力市场 的竞争和发展,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提高电力市场的效益。深入研 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探讨其影响因素、优化方法和安全性分析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深入探讨将为推动我国电力系统 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2. 正文 2.1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概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指将分布式电源(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等)接入传统配电网中,形成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结构。传统的电力系统主要依靠大型火电厂进行发电,输送到用户端,而分布式 电源接入配电网则将发电和用电负荷更加分散和均衡,降低了电能传 输损耗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电力系统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通过在用户端生成电力,能够减少 供电距离,降低电能输送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分布式电源接入配 电网能够更好地支持电动汽车、微网、能量储存等新兴技术的发展, 推动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利用。

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研究

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研究 摘要:首先,该文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后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带来的影响包括使重合闸不成功、使保护范围缩小、使保护灵敏度降低甚至拒动以及使保护误动这几方面;接下来,该文又研究了分布式光伏电站10 kV电压等级并网接入典型方式及其继电保护配置,包括分布式光伏电站10kV电压等级并网接入典型方式以及分布式光伏电站10kV电压等级并网接入典型保护配置及整定原则这两个方面。 关键词:光伏电站继电保护电力安全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c)-0034-01 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一种近几年新兴的发电系统。这一发电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分散式资源,设置在用户附近地区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装机规格较小。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迅速普及,导致其接入配电网的整体数量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并使配电网由原本的放射状结构转变为多电源结构,给配电网的继电保护系统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对配电网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设计来说,必须将配电网中涉及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情况加以考虑,从而完成更加合理的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1 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后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 传统的配电网原本是单一流向的,其单端电源网络呈现放射式结构,而继电保护措施也正是以此为标准进行配置。一般来说,10 kV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中的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应用的阶段式电流保护,且未安装任何方向元件。一旦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之后,配电网在其构成上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简单结构变为了多电源共用的复杂体系,流向具有了多元化的特征[1]。如果该系统出现了短路或其他故障,系统及光伏电站就会促使短路电流流向故障点,使短路电流大小发生变化,这样一来配电网原本的继电保护装置就无法发挥其保护作用,导致危害的发生。通过总结分析,可知分布式光伏电站对配电网的继电保护工作带来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1 使重合闸不成功 当分布式光伏电站与配电网系统相连接的线路突然发生意外故障,而如果这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切除滞后于重合闸时间,就会引起电弧重燃,从而导致重合闸失败。 1.2 使保护范围缩小 如果配电网中接入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过多,当分布式光伏电站向配电网注入功率时,配电网的继电保护范围就会相应的缩小。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计算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计算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计算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分布式电源是指分布在地理位置上分散的、在电网中不可调度的电源。随着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中的比例也不断提高。然而,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故障响应速度和故障恢复能力带来了诸多挑战,如故障电流和短路电流不均衡、配电网路由选择和通讯方式的多样性等等。因此,研究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计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计算方法,使得配电网在故障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恢复供电,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促进分布式电源接入分布式电网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1. 分析目前配电网故障计算方法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现状和问题。 2. 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传统配电网故障计算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 3. 基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计算方法的建立,包括基础数据处理、计算模型建立、算法优化等。 4. 设计和实现计算方法的仿真模型以及实地测试平台,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 1. 阅读相关文献,分析目前配电网故障计算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现状和问题。

2. 基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计算方法的建立,采用建模、分析以及设计算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3. 设计和实现计算方法的仿真模型和测试平台,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实现以下成果: 1. 建立一种高效的基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计算方法,提高配电网的故障响应速度和恢复能力。 2. 设计和实现计算方法的仿真模型和测试平台,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进度安排 第一年: 1. 阅读相关文献,分析目前配电网故障计算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现状和问题。 2. 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传统配电网故障计算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 3. 完成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故障计算方法的要求和设计计算方法的基础工作。 第二年: 1. 建立基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计算模型。 2. 设计和实现计算方法的仿真模型和测试平台。 第三年: 1. 进行仿真实验,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发表论文,总结本研究的成果。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研究综述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研究综述 一、本文概述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接入对电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旨在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并综述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文章首先介绍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电压、频率、功率、电能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和影响因素。接着,文章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文章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电压波动、谐波污染、频率偏移以及功率因数等。这些影响可能由光伏系统的固有特性、控制方式、以及电网的运行状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可能引发电压波动。由于光伏电源出力受光照条件影响,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当大规模光伏电源接入电网时,可能会使电网的电压水平发生较大波动,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可能产生谐波污染。光伏逆变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谐波电流,对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污染。这些谐波电流可能导致电网中的设备过热,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设备故障。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可能对电网的频率产生影响。光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可能导致电网的频率发生偏移,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功率因数也有影响。由于光伏电源的无功功率输出受光照条件、控制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电网的功率因数下降,影响电网的输电效率。 因此,为了降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例如,可以通过优化光伏电源的控制方式、提高设备的抗谐波能力、改善电网的运行状态等方式,降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还需要加强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城市配电网的国内外发展综述及技术展望

城市配电网的国内外发展综述及技术展 望 摘要: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实现了对配电网设备的实时监控、调节及控制等 功能,其是集计算机设备、信息化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的 集成系统,在电网建设运行过程中合理运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可有效降低配电网 的故障率、提升配电网的稳定性。为了切实发挥出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效用价值,要充分认识到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要性,全面掌握其应用要点,针对其在电网建设 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加以解决,保证配电网自动化模式的规 范性,提升整体配电网的可靠性。基于此,对城市配电网的国内外发展综述及技 术展望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国内外;发展综述;技术展望 引言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 的应用,城市配电网正向着接纳大量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和微电网等用户侧新 型负荷的智能化、复合化电网转变,已有配电网的规划、运行、控制、管理模式 和经验难以满足当下发展的需求。为此,电网企业迫切希望借鉴国际国内先进配 电网建设经验开展一流配电网的建设工作。 1城市配电网的国内外发展 1.1国外典型城市配电网发展情况 以巴黎为例,巴黎拥有欧洲最先进的城市网络,该网络有一个低压电网,连 接着24条20kV电缆和一个负荷发电厂。每个20/0.4kv低压网络都有2-20kV供 电线路,每个线路有2 225kV输入。中等馈电回路网络、手动运动、三段、四个 连接、简单和一致的导线造型。法语网播自动化系统分为站点级的主层、通信层

和三层体系结构,主要网页设置在布局规划控制中心,实现集中监控、网络辅助 数据分析、故障自动化等。通信层由GPRS通信、无线通信、电话线等组成。终 端级主要包括配电装置和故障指示器。巴黎电网总体上具有环形结构,具有良好 的可扩展性,通过两个环和三个环之间的平均电压实现了站点之间100%的连接, 配备了两个“t”入口,输入和输出线路高度冗馀。其中最大的不足之处包括:(1)在收入完全或半部分被埋没且投资成本高的城市中布线。2)强调中压机架和一次 性设备的可靠性和规划就绪性,但电源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智力水平相对较低,并采用多种故障指示器技术,仍保留大量旧设备。 1.2配电网国内发展情况 以北京为例,首都北京是电网可靠性和供电范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首都。 但仍存在一个问题:1)北京供电网选址不足,结构不可靠,对等能力有限;2)网 络设备的比例较低,较旧设备的比例仍然较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较高,设 备选择标准有待进一步发展,设备智能要求也有所提高。3)配电自动化率低,实 践要求低,没有智能表格复盖面,没有完整的捕获等。 2城市配电网发展技术 2.1自动化技术 2.1.1实时监控功能模块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通过主站网络系统中的服务器、数据库、检测工作平台 等设备对电网的功能模块进行实时监控,能及时收集到配电网的运行电流、功率 及电度量等相关数据,便于电网工作人员对配电网的相关线路进行统筹规划,在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配电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配 电网的异常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加以解决,保障了电网各区域用电的 安全性及稳定性。 2.1.2保护功能模块 利用电网建设运行中的终端设备可对配电网自动化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操作 管理,其能自动检测并识别配电网线路中的故障问题,能精准定位线路故障范围,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 摘要: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新能源的蓬勃发展,传统的集中式电源配电网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但是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分布式特性,故障定位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在综合分析电网故障原因和故障分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通过对故障识别、故障分类、故障定位的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遗传规划的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遗传算法和遗传规划的优点,不仅可以充分挖掘故障定位信息,还可以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最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遗传算法;遗传规划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普及,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集中式电源配电网,成为了未来电网的主流形式之一。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具有很强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负荷需求和供电环境。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分布式特性,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对电网的运行和供电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对于用户的正常用电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故障定位成为了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运行和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主要采用断路器熔丝、绝缘测试等手段进行故障判别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电网故障问题,但是这些方法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都存在一定问题。随着故障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新的故障定位方法。其中,以智能算法为代表的新型故障定位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智能算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鲁棒性和优化性能,在故障定位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采用遗传算法和遗传规划进行故障定位研究,旨在提高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精度和鲁棒性,为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技术保障。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了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第三部分对电网故障的原因和类型进行综述;第四部分介绍了遗传算法和遗传规划的原理和应用;第五部分详细阐述了基于遗传算法和遗传规划的故障定位方法;第六部分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第七部分总结了本文的工作,并对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是一种由多个分布式电源组成的电网系统,其内部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与传统的集中式电源配电网有着较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