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组织支持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组织支持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组织支持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组织支持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009年12月(第23卷第12期)

Ea st Ch i n a Econo m i c M anage m en t

Dec 1,2009

(Vol .23,No .12)

[收稿日期]2009—09—09[作者简介]周 莹(1985—),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组织理论,人口资源管理。

●理论述评

【DO I 】1013969/j 1issn 11007-5097120091121033

组织支持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周 莹

(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摘要]文章系统阐述了组织支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组织支持感的概念、结构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

对组织支持理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组织支持;组织支持感;社会交换;互惠原则

[中图分类号]F06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09)12—0142—03

O rgan i za ti on i n Support of the Relevan t Theory Research

Z HOU Ying

(B usiness School,Hohai U niversity,N anjing 210098,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illustrated the evoluti on and devel opment of organizati onal support theory,intr oduced the concep ti on and structure of perceived organizati onal support and related research on this issue in home and abr oad,and als o pointed out the orientati on of further study in such regard .

Key words:organizati onal support;perceived organizati onal support;s ocial exchange;reci p r ocity

一、组织支持理论的理论基础

11社会交换理论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之间的交换关系就已经产生了,这种交换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并且逐步使其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学者们对人类社会这一普遍存在的交换现象进行研究,逐步发展成为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这一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包括物质交换和非物质交换。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被应用于对组织行为的解释,即员工是为了经济和社会性的报酬而工作的,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关心和赞赏时,根据互惠原则,也往往会给予组织更多的积极回馈。

21组织公平理论

Thibaut &W alker (1975)在研究法律程序中的公正问题中提出了程序公正性,随后Leventhal 将程序公正性运用到组织中,其认为一个公正的程序必须具备一致性、无偏性、准确性、可修正性、代表性和伦理性。后来的学者在其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情境中的另一种公平,即“程序公平”。1986年,B ies 和Moag 在研究执行程序时的人际互动与公平感的问题时提出了“互动公平”。至此,组织公平感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随着研究的深入,今后还有可能发现组织情境中其它的公平形式。

31组织拟人化思想

1965年,Levins on 提出了组织的拟人化思想。其认为,

员工并不是把组织看作一个没有生命的机构,于此相反,员工往往会把人类的特征赋予组织,然后与自己想象中的具有人类特征的组织发生互动关系。员工往往会把组织的代理人视为组织,将代理人的意图理解为组织的意图,将代理人对其采取的支持性或非支持性措施,作为判断组织是否重视其工作和关心其待遇的表现。

二、组织支持感理论和组织支持感11组织支持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isenberger (1986)在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

“互惠原则”、“组织拟人化思想”,提出了组织支持理论(O rganizati onal Support Theory )。其认为,员工往往会在工作中形成有关组织如何评价其贡献和是否关心其福利的综合知觉。这种知觉到的组织支持还可能被评估为,在员工需要有效工作和应对压力情境时他从组织中能够获得帮助的保证(1993)。组织支持理论的提出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强调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很少关注组织对员工承诺的局限性。其强调组织对员工的关心和重视是员工愿意留在组织内部、为组织做出贡献的重要原因,即先有组织对员工的承诺,然后才有员工对组织的承诺。

241—

21组织支持感

Eisenberger(1986)进一步提出了组织支持感(per2 ceived O rganizati onal support,简称P OS)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员工对于组织重视自己的贡献和关注其幸福感的全面看法(Eisenberger,1986)。这一概念有两个核心的要点:一是员工对组织是否重视其贡献的感受;二是员工对组织是否关注其幸福感的感受(徐晓锋,车宏生,2005)。他们用组织支持感来表示员工感受到的组织对自己的承诺,组织的支持能够满足员工的社会、情感需求。Eisenberger(1991)认为较高的组织支持感会使员工产生一种回报组织的心理压力,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投入、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31组织支持感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1)组织支持感与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理论与组织支持理论都是建立在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及互惠原则的基础之上的,有学者认为他们是社会交换理论发展在当代的两种重要的理论分支。Eisenberger(1997)发现,心理契约与组织支持感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而且两者在很多方面有交叉。心理契约理论和组织支持理论都假定如果员工感受到组织愿意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回报,员工就会为组织的利益付出更多的努力,强调在组织与员工的关系的建立和维持过程的社会交换过程以及通过这个过程来解释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组织支持理论认为员工会有一种关于组织如何关注他们和尊重他们对组织作出的贡献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是建立在组织过去对他们有利的对待上的。而心理契约理论则认为在企业中,员工会形成关于他们有责任提供给组织的责任和组织也会相应的回报给他们的责任的认知(Rousseau,1989,Mobs on,1995和Robins on,1997),而这种认知是基于组织与员工个人之间的隐含的而没有明文说出来的,心理契约强调个体关于组织没能履行其承诺的认识是导致员工的不满和低工作绩效的关键。在交换双方的关系的认知上,组织支持感是一种单向的关系,主要是员工感受到的关于组织的承诺和行为;而心理契约则关注组织与员工双方的认知,是一种是双向的关系。

(2)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组织支持感又称雇主承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形成对组织是否重视其贡献、关心其发展的主观感知。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组织的一种肯定性态度。包括希望留在组织的意愿和为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意愿。组织支持感是员工对组织支持行为的感知,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的一种支持性承诺。两者都为在员工与组织交换行为过程中,影响员工行为的心理变量。

三、国外研究进展

11组织支持感的结构

Eisenberger(1986)认为组织支持感是一种单维结构,强调组织对员工的情感性支持。并据此编制了一个测量组织支持感的单维量表。M c M illin(1997)通过对服务人员的研究,对Eisenberger的观点进行了自己的补充,认为Eisen2 berger所提出的组织支持感只注重于支持的两个方面:亲密支持与尊重支持,而忽略了支持的其他方面,比如工具性支持。因为若无工具性支持,员工便缺少了完成工作必需的资源,如资讯、工具和设备等,所以他认为工具性支持是开展工作的基本所需。Mc M illian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组织支持的整合模式,他认为组织支持是由工具性支持和社会情感支持所组成的。工具性支持包括资讯、物质和人员等方面的功能性支持,有助于员工开展工作;社会情感支持包括亲密的、尊重的支持和网络整合支持,有助于员工满足社会和心理的需要[1]。

21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

Rhoades和Eisenberger(2002)在总结了前人所作的研究后指出,在影响组织支持感的因素方面,有三个重要的变量—组织公平、上级支持、待遇和的工作条件(主要指有利于技能发展的工作经历)[2]。研究表明,如果员工知觉到了组织给予其这三种形式的良好对待,将会对员工组织支持感的增强起到重要的作用。

(1)组织公平。组织公平是指个体或者团体对组织对待他们的公平性的知觉。组织公平包括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Eisenberger(2003)与L inden(2003)都认为组织公平是导致组织支持感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3]。Shore (1991)认为员工通过对组织中像工资增长、职位晋升这样政策的认识而产生对程序公平的评价,通过对程序公平的不断感受而自然产生组织支持感[4]。

(2)上级支持。上级作为组织的代言人,通常肩负着评价员工和向员工传达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责任。因此,员工往往会把上级对其的支持行为作为组织支持的体现。Eisen2 berger(2001)的元分析表明,上级支持是影响员工组织支持感三种因素中第二强的因素。

(3)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Shore(1991)研究表明,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组织对员工的认同与组织支持感存在正相关。员工自己决定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体现了组织对员工的信任。研究表明,自主性程度比较高的组织可以显著提高员工的组织支持感(许百华,2005)。Dekker和Barling(1995)指出,在三种对组织支持感起作用的组织因素中,组织奖赏和良好的工作条件被认为是作用最小的[5]。它只有在员工认为是组织自愿和有意采取的行动时,才会对组织支持感起作用(杨海军,2003)。

此外,除了以上三种因素之外,还有些学者提出了其它一些影响组织支持感的因素。比如员工个性特征、责任心,上级的身份地位、还有一些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任期等。

31组织支持感的结果变量

(1)组织承诺。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卷入和情感依恋(陈志霞,2006)。B ishop(2005)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来自组织某种程度的支持可以激发同种程度的组织承诺。Stinglha mber和Vandenberghe(2003)根据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分析认为,较高的组织支持感主要通过三种机制来影响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首先,组织支持感会使员工产生一种为组织利益和组织目标的达成做出贡献的责任感,促使他们用更高的组织承诺和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回报组织;其次,组织支持感会通过满足员工的尊重、认同、归属等社会、情感需要而提升其对组织的情感承诺,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组织归属感;最后,组织支持感还会使员工由于感受到同事的支持、理解和对其能力的肯定而产生一系列积极的情绪体验,这些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与组织联系在一起的,会导致员工更多的组织承诺(陈志霞,2006)。

(2)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工作

3

4

1

的一种主观认知评估和情感体验。它包括总体满意度和对工作环境、薪酬待遇、晋升机会等各个方面的满意度。Cr o2 panzano等(1997)和Nye和W itt(1993)等的研究表明,工作支持和工作满意度存在正相关。

(3)工作绩效。Krai m er(2001)研究了组织支持感、领导—成员交换及配偶支持对涉外员工的工作适应与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对涉外员工的境外适应有直接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员工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领导———成员交换虽然对境外适应未产生明显影响,但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具有直接影响。配偶支持则对境外适应和工作绩效均不存在显著影响[6]。Chong(2001)等人对生产人员的研究表明,具有较高组织支持感的员工对看板管理(J I T)具有更积极的态度,工作绩效提高幅度也比较明显[7]。Bell等(2002)对销售人员的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组织支持的员工其服务质量的顾客评价值相对较高。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大多将组织承诺、组织认同、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作为组织支持感影响工作绩效的中介变量。

(4)离职倾向。按照社会交换理论,组织支持感会使员工产生支持组织目标实现的责任感,因此,高的组织支持感会导致较低的离职行为。根据互惠原则,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有义务去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对于组织而言,员工同样有义务去回报组织所给予自己的利益和机会,员工报答组织的方式之一就是持续的参与。Eisenberger (1986)和W ayne(2003)等都认为,组织支持感会让员工产生自己是组织重要一员的自我身份认同,从而会产生较少的职业流动与离职行为。Cr opanzano(1997)的研究也证明了组织支持与离职倾向之间的负相关关系。A llen(2003)等人对组织支持感与离职意向以及一些消极行为,如消极怠工、缺勤以及自愿离职等的关系做了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高的组织支持感可以提高员工保持组织成员身份、高出勤率以及工作准时等公认的与组织支持感互惠的行为,也能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感情承诺,从而减少他们的离职倾向及消极行为[8]。

四、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组织支持感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翻译介绍,相关具体的研究成果还十分欠缺。其中,徐哲(2004)对国外组织支持与员工满意度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刘小平(2002)在对组织影响因素的模拟试验研究中将组织支持作为一种情境因素进行了分组试验,周明健等(2005)对组织支持感的中介变量进行了初步实证研究。在组织支持感的结构方面,杨海军(2003)将企业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区分为工作支持、关心利益和价值认同[9]。刘智强(2005)在其博士论文中将组织支持感区分为职业协助支持、上级支持、公正性支持、工作保障支持、尊重支持、亲密支持和社群支持。陈志霞(2006)通过对知识员工组织支持感及其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组织支持感存在不同层次的含义和不同的权变结构,同时验证了国外关于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离职倾向等结果变量的关系,同时指出组织支持感对工作绩效、离职倾向的预测与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不同,其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效应[10]。

五、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国内外目前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日益增多,范围不断扩大,模式逐渐成熟,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对组织支持感结构和内容的研究都有待深入。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将组织支持感视为一维结构,如何多角度、全方位的衡量组织支持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第二,对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及其具体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第三,虽然目前对组织支持感结果变量的研究较多,但对其与具体的结果变量之间作用机制以及中介变量的研究还很缺乏,有待进一步深入;第四,缺乏对不同类型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的差异比较研究和组织支持感的应用研究,即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综上所述,未来我们可以在上述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组织支持感及其具体作用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另外可以尝试进行长期追踪研究和对比研究,探索组织支持感的变动规律和长期效应。

[参考文献]

[1]Mc M ilian R.Cust omer Satisfacti on and O rganizati onal Sup2

port for Service Pr oviders[D].Doct oral D issertati on.Uni2 versity of Fl orida,1997.

[2]Justin A selage,Robert Eisenberger.Perceived organizati on2

al support and Psychol ogical eontracts:A theoretical integra2 ti on[J].Journal of O rganizati onal Behavi or,2002,24

(5):4911

[3]徐晓锋,车宏生,林绚晖,等.组织支持理论及其研

究,心理科学,2005,28(1):130-1321

[4]Shore,Barksdale.Exa m ining degree of balanced level of

obligati on in the E mp l oy ment relati onshi p:a s ocial Ex2 change App r oach[J].Journal of organizati onal behavi or,

1998,(19):731-744,

[5]许百华,张兴国.组织支持感研究进展[J].应用心理

学,2005,11(4):325-349.

[6]Krai m erM L,W ayne S J.An Exa m inati on of Perceived O r2

ganizati onal Support as a Multidi m ensi onal Construct in the context of an expatriate A ssign ment[J].Journal of Man2 age ment,2004,(3):209-237.

[7]Chong H,W llite R E,Prybut ok V.Relati onshi p Among

O rganizati onal Support,J I T I m p le mentati on,and Perf or m2 ance[J].I ndustrial Management&Data Syste m s,2001,

(101):273-280.

[8]A llen G,Lynn G,Rodger W.The Role of Perceived O r2

ganizati onal Support and Supportive Hu man Res ource p rac2 tices in the Turnover Pr ocess[J].Journal of Manage ment,

2003,29(1):99-118.

[9]杨海军.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探讨[D].暨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3.

[10]陈志霞,廖建桥1组织支持感及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

量研究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6,12(1):62-

65.

[责任编辑:杨 洋]

4

4

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 究综述 FXXXXXXXX XXXX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21世纪这个企业间拥有激烈竞争的时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最重要保证。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企业如何根据不同的企业战略而进行不同的人力资源规划,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所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关键字: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六大版块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概念,是在德鲁克1954年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后出现的。1958年,怀特·巴克(Wright Bakke) 出版了《人力资源职能》一书,首次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普通职能来加以论述。此后,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国内外产生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流派他们从不同侧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综合起来,可以讲这些概念归纳为五类: 1.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出发来解释它的含义,认为他是借助对人力资源 的管理来实现对组织的目标。 1)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各种技术与方法,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来达成组 织目标的活动(Mondy and Noe,1996)。 2)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功能,促使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已达 成组织目标(Schuler,1997)。 3)人力资源管理是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 2.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或承担的职能出发来进行解释,把人力资源管理 看成是一个活动过程。 1)人力资源管理是负责组织人员的招聘、甄选、训练及报酬等功能的活动, 以达成个人与组织的目标(Sherman,1992)。 2)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全社会一个企业的各阶层、各类型的从业人员招工、 录取、培训、使用、升迁、调动,直至退休的全过程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用来提供和协调组织中的人力资源活动。 3.主要揭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体,认为他就是与人有关的制度、政策等。 1)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 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2)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一切对组织中的员工构成直接影响的管理决策和实 践活动。 3)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要影响到公司和员工之间关系的性质的所有管理决策 和行为(Beer Specktor,1984)。 4)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员工的行为、态度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管理实

员工激励的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一、激励理论的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熟称“内容型激励理论”。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过程理论,它也被称作是“行为型激励理论”。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1 奠瑞的人类人格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在面临着动态且不断变化的环境时,人们都是自适应的。它把需求分成了两种类型,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前者与人体基本生理过程的满足感有关,而后者所关注的是情绪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1.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进一步发展了莫瑞的研究,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熏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且这五个层次的顺序,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了基本满足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主导需要。 1.3 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因素理论打破了这一假设。他于1959年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提出了保健——激励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不满意,激励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满意度。他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促发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2 行为型激励理论 2.1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2O世纪6O年代末,埃德温·A·洛克和他的同事们花了许多年的时间研究目标对于人类行为和绩效的效果。他们的研究导致了目标设置理论的创立并不断地得到验证,提出:指向一共同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效率的主要源泉。他还提出了具体的设置目标的步骤。 2.2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对员工受激励程度的大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年与罗森合写),《工

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 1 学习型组织理论发展历程回顾 现在,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与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已经成为当今中外企业管理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十年以来,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在西方对组织学习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据粗略统计,近年来关于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文献呈直线增长态势。不仅有很多论文发表,而且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专著;不仅有理论探讨,而且有大量的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并且出现了一些咨询公司专门辅助企业转变为学习型组织。 与理论界相呼应,大批优秀企业也纷纷表示了对学习型组织的兴趣,有的还积极推进组织学习或导入学习型组织辅导项目,如美国的福特汽车(Ford)、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摩托罗拉(Motorola)、康宁(Corning)、A T&T、联邦快递(Federal Express);欧洲的塞恩斯钢铁(Sheerness Steel)、罗福(Rover)、ABB等,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初露锋芒。 实际上,学术界对组织学习的研究已经有了很长时间,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纵观理论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萌芽期 最早关于组织学习的论述可追溯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中的个人学习上,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代表人物有钱德勒(Chandler)、阿吉瑞斯(Chris Argyris)、萧恩(Schon)、马奇(March)、辛尔特(Cyert)等。 (2) 成长期 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组织学习研究缓慢发展的时期。 80年代末期,一些学者开始对传统的理论假设与关系提出了质疑,如莱维蒂(Levitt)和马奇(March)于1988年、休伯(Huber)于1991年分别发表文章,回顾了美欧主流研究学派,一些杂志如《组织科学(Organizational Science)》也出版特刊,或发表评论文章(Cohen & Sproul, 1991; Meindl, Stubbart, & Porac, 1994)。这些研究不仅拓展了组织学习的研究领域,突破了一些思想束缚,而且对组织学习过程也进行了一些探讨。 这一时期,研究重点也开始由早期重视组织中的个人学习转移到组织中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的连接上。如休伯和巴尼特(Barnett)分别于1991年、1994年对有关组织学习的文献进行了富有远见的综合,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人们对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界限的认识。休伯给学习下了定义,并提出了一种分阶段的学习过程模式,为用系统动力学研究组织学习奠定了基础,并起了巨大促进作用。其它重要研究还包括科恩(Cohen, 1991)、科内等(Corner, Kinicki & Keats, 1994)、哈里斯(Harris, 1994)以及费罗(Fiol, 1994)。科恩论述了心理学研究对于人们理解组织学习的作用,并着重讨论了“学习转移”(transfer of learning)过程和程序化记忆与陈述性记忆在转移中的作用。科内等人探讨了战略决策环境,建立了一种“多层次并行过程模式”,使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再次概念化:并行流动伴随着特定点的交换。而哈里斯则认为,无论是个人学习,还是集体学习、组织学习,都可以统一纳入公司文化框架中去。费罗

组织承诺研究评述与展望

组织承诺研究评述与展望 马海龙,张 (天津商学院管理学院,天津300134) 摘 要:回顾了组织承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组织承诺的定义、前因和后果变量、组织承诺的测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了外部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的前因和后果变量也获得了扩展。 关键词:组织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62(2004)06-0025-05 21世纪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如何处理 组织与员工的关系已成为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员工的主观需求和结构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提高组织的绩效,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承诺,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组织承诺对于预测员工的离职意向,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改善组织与员工的关系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重视。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Commitment )是当代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反映雇员和组 织之间的心理契约。直到20世纪70年代,组织承诺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组织承诺的定义 Morrow 分析了30种组织承诺的定义,他认为这些研究“往往致力于形成自己的定义和开发出量 表进行测量,而对别人的研究很少关注”[1] ,因此,他认为组织承诺的定义存在严重的概念冗余。ArnonE.Reichers [2]将组织承诺的定义归纳为三类(见表1)。 表1 组织承诺的定义 定 义 理论特点 单边投入理论(Side 2bets) 承诺是与组织成员有关的报酬与成本的函数。当员工在组织服务的年限、薪酬等增加时,承诺也明显随之增加。这种理论是基于“经济理性”的假设,关注的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经济交换关系。 归因理论(Attributions) 承诺是个人与其行为的连结,这是由于当个人从事有意志的、明显的及不能更改的行为后,他会归因于自己早已对组织有承诺。这种理论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为了维持其行为与态度的一致性。 个人—组织目标的一致性(Individual/Or ganizationalGoalCon gruence)组织承诺产生于个人认同并且致力于组织目标与价值时。这种理论更倾向于社会交换,即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2]整理。 第24卷第6期2004年11月 天 津 商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Tian jinUniversit yofCommerce Vol.24No.6 Nov.2004 收稿日期:2004-06-15 作者简介:马海龙(1978— ),男,山西隰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心理学激励理论综述

心理学激励理论综述 [摘要]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效的激励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赢。本文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将心理学激励理论分为内容型和过程型两类,并对各类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的内容及其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心理学;激励理论;综述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服务。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激励理论。 这些激励理论大致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两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注重的是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的研究,包括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等;过程型激励理论关注的是动机的产生以及从动机产生到采取具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理论、归因理论等。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Content-Based Incentive Theory) (一)需求层次理论(Need Hierarchy Theory)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在其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ma斯洛看来,这五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向高,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一个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这五种需求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同一时期,可以同时存在几种需求,但是总有一种需要居于主导地位;需求满足了就不再是一股激励。 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通过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等措施来满足员工的生理需求;在企业中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给员工足够的安全感;建立接纳、温馨、友善的人际关系,以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当自尊需求成为员工的主导性需求时,要注意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保证他们能胜任工作,并及时表扬有成就的员工;注重民主管理,倾听员工意见,给技术精、水平高、能力强的人安排重要的工作,使其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 (二)ERG理论 “ERG”理论是生存-相互关系-成长需要理论的简称,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安全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该理论认为,各个层次的需要受到的满足越少,则人们对这种需

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评述

1.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组织面临着裁员、重组、兼并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保持员工与组织关系和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就成为企业管理者和组织行为学家所面临的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学者对员工、组织关系的研究有单极化倾向亦即仅仅关注员工对组织或主管的一种由下而上的承诺,而相对忽视了组织对员工的承诺问题。鉴于此,社会心理学家Eisenberger(1986)等人提出了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POS)的概念,强调组织对员工的支持和忠诚是否可以让员工感受得到(即一种由上而下的承诺),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为解决员工组织关系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思路。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如今有关组织支持感的相关问题已逐渐成为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 2.组织支持感理论的提出及理论基础 2.1POS理论产生的背景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公司裁员、重组、兼并等情况对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国际竞争激烈和技术进展迅速的情况下,许多组织都在思考如何处理员工—组织关系,以赢得竞争优势。1986年Eisenberger等提出组织支持理论(Organizational Support Theory,OST)和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POS)的概念。这一现代管理理论的提出为解决员工—组织关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克服了以往研究强调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很少关注组织对员工承诺的局限性,强调组织对于员工的重视和关心才是员工愿意留在组织并为组织做出贡献的重要原因。 2.2POS理论的理论基础 POS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拟人性化思想。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社会交换概念(Blau,1964)和互惠原则(Gouldner,1960)。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个体与他人之间建立关系是为了实现最大的个体利益,个体愿意回报帮助过自己或有恩于自己的他人。Levinson(1965)提出了组织拟人化的思想,员工常常把组织代理人的行动理解为组织的意图,而非仅仅归因于代理人个人的动机。由于员工将上级看作组织的代言人,如果能从上级那里得到良好的待遇,将加强员工的组织支持感。 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评述 张树连 摘要:本文从组织支持感产生的理论背景出发,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主要包括组织支持感研究的理论基础、组织支持感的概念和测量工具、组织支持感的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等方面,并指出了组织支持感理论在现代组织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组织支持感组织支持理论组织承诺 作者简介:张树连,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理论研究·社会心理科学第26卷总第121期2011年第3期总第270页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综述

德国人才差异化管理对中国的借鉴思考的文献综述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维护与激励组织内人力资源。简而言之,最优的人力资源可以用最少的人办最大的事,其中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和长处,人力资本不断升值的过程。而人才差异化管理就是根据个体不同的知识经验水平,工作能力和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管理和开发,进而为顺利实施组织的发展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一种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自然要研究人性,即人的本性。那么,如何认识人的本性,就成了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对人性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持不同的价值观和研究方法,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本文结合所写内容并参考有关书目明确了德国人才差异化管理对中国的意义。 (一)国外关于人才差异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目前在我国,相关的人才差异化研究与德国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本文重点介绍有关国外的激励理论研究,像我们所熟知的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 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罗伯特豪斯的“综合激励模式理论”和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等等,对于不同的人才,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 1.1、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是在前人莫瑞的研究下,进一步发展了其研究,并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进行了阐释,马斯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其主导需要,该理论从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来探究人的激励和人的行为,有力的说明了人不但有经济上的物质上的需求,更有来自社会和精神上等方面的需求,给予管理者如何激励员工以启示。

规范承诺研究述评

规范承诺研究述评 摘 要:在Meyer和Allen提出了组织承诺概念框架以来,规范承诺一直以来不被人关注,概念上往往与情感承诺混淆同时其针对员工行为的解释力较弱。本文总结了规范承诺的相关理论及其实践,提到了规范承诺理解为一种道德责任感或一种负债义务感的这两种双重属性。同时提出了规范承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规范承诺 组织承诺 研究综述 1、前言 现在的组织开始更加依靠承诺型的员工来积累竞争优势,但现在很多被引入提高组织效率的管理手段(例如:裁员、流程再造、企业并购)却成为破坏承诺的潜在因素(Meyer, 2009; Mowday, 1998)。因此,理解组织承诺的性质、发展和涵义可以说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现在一般认为承诺可以被划分为不同部分。例如Meyer 和Allen(1991)将组织承诺划分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情感承诺。本文主要对规范承诺的进行深入的研究。 规范承诺是在Meyer和Allen(1991,1997)提到的组织承诺模型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包括了感情承诺和组织承诺。规范承诺的内涵已经扩展到应用于一般的工作场所承诺(Meyer和 Herscovitch, 2001)。规范承诺一般被认为员工对组织的义务感(例如,留任组织的义务感)。理论上区分了感情承诺与持续承诺,规范承诺也已经被证实与情感承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存在很多的相似性(Meyer 等, 2002)。 2、规范承诺的内涵 Meyer和Allen(1991)两位学者提出了组织承诺模型 (Meyer&Allen,1991)。他们认为规范承诺(normative commitment)反映的是员工对继续留在组织的义务感,它是员工由于长期受到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责任而留在组织内的承诺。但长期以来,这种基于义务感的定义都是存在的,例如,Kanter(1968)将承诺定义为一种个人对于规范、价值观和内在信念的承诺,并在道德上约束个人,并区别于基于强烈个人情感的凝聚力承诺以及基于个人得失的持续承诺。类似的,Etzioni(1975)将组织内的道德参与看作是组织目标、价值观、规范内化的结果。他认为外在环境变化时这种锁定个人的道德参与活动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要比基于个人得失的承诺明显。Marsh和Mannari(1977)在针对日本的案例研究后发现,无论员工职业生涯的满足程度如何,接受“终生承诺“的员工都多考虑留任公司的道德权利。 Wiener(1982)认为规范承诺是反映组织目标和利益的内化规范一种方式。同时,他认为承诺型员工更愿意为组织做出牺牲。相对基于员工绩效的激励而激发的员工行为来说,规范承诺是文化、家庭与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与Wiener相似的是,Scholl(1988)认为规范承诺必须明确地与工具性动机区分开来,他认为承诺是一种在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情况下仍保持正确行为方向的平衡力量。虽然Scholl没有认为规范承诺必然反映内化的规范,但却是一种潜在机制的规范,即互惠规范(Gouldner,1960)。 虽然前面很多学者的定义不同,Meyer和Allen(1991)注意到以往学者的这些观点都反映了义务感的常见的观点。他们把规范承诺阐述为影响内化规范义务感,他们认为这种强制性规范承诺的员工拥有继续留任组织之中的义务感。Meyer和Hersovich(2001)提出规范承诺是员工在追求特定目标活动过程的义务感心态。在组织变革模型中,Meyer和Hersovich也将规范承诺认作是为组织变革提供支持的义务感。 3、规范承诺的测量 Marsh和Mannari第一次通过四项终生承诺衡量规范承诺,他们的测量强调了终身承诺的普遍性、终生规范的留任意愿。Wiener和Vardi(1980)提到了规范承诺的三项维度:员工忠于的信念、为之牺牲的信念与对组织的认可。很遗憾的是这两种划分的信度很低,同时也缺乏心理学测量的属性(Meyer和Allen,1991)。但除了内部一致性系数之外,没有发现该量表的心理测量指标。值得注意的是,Wiener提出的组织承诺的

领导力研究综述

企业组织中领导力研究综述 面对当今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外部环境,全球范围内对领导力的需求日益高涨。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它是一种实践,是一种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的事。有效领导力能够在社会和组织中创造共同的信念、价值及期望,并能够修正追随者对目标的理解和看法。据统计,在对组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后发现,领导过程大约占到整个组织工作的 45%,领导力对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同时,领导力的研究使组织系统评估和领导力特质培养成为可能,展现了其对组织的积极影响。 大量的学术专著和杂志对领导力相关课题进行了讨论,在过去的几年中,各种出版社出版并销售的关于领导学和领导力的书,种类达几百种,各种组织都在期盼有效的领导力,期望能够引导组织走出困境。企业组织领导力作为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 20 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对领导力理论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本文从领导力的范畴和概念、领导力理论的应用研究、信息化时代领导力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提出了信息化时代领导力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1. 领导力的范畴和概念 领导力(leadership)是20 世纪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领导力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对领导特质(leader’s traits/virtues)的研究(Ali, 2001)。国外关于领导力(leadership)研究的文献很多,截至2002 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已经超过10000 篇(Yukl, 2002),并以每年不低于2000 的数量增加(Alex,2005);国内对这个问题的广泛兴趣起始于2000 年,并成为MBA 和培训机构的热门课程。然而迄今为止,对领导力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固定的实践模式,甚至对领导力这一概念的界定也莫衷一是。 对于领导力的范畴和概念,各领域的学者们纷纷提出独特的看法,以至于目前为止领导力的概念尚未达成一个统一的共识。Bennis 和Nanus(1985)从20 世纪人们的研究成果中找到了关于领导力的350 多个概念。下面对一些代表性的定义进行一下列举。 表1-1 对领导力(leadership)的不同定义

激励理论文献综述

激励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激励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职能,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激励原理、激励的范畴、激励的制度安排与途径以及企业的激励文化等方面对当前国内激励理论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作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以期有利于对激励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内容型激励过程型激励制度安排激励文化 Abstract: the incentive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 incentive problem is the cor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decid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attempts from the incentive theory, incentive category, incentive system arrangement and ways and corporate incentive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incentive theory research achievements,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issue. Keywords: content-based incentive process incentive system incentive culture 一、激励理论的研究背景 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 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 2.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作者:许学梅嵇东海许方维 摘要:回顾了关于激励的定义,不仅包括国内外对激励的一些典型定义,还在这些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激励的看法。在激励定义的基础之上,叙述了国内外的激励研究,不仅包含了激励的理论研究,还囊括了近几年来国内对激励的实证应用研究。并对激励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励理论;应用研究;研究展望 一、激励的定义 激励是指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个体通过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达到激发、引导、维持和调节个体朝向某一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心理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的心理过程的模式可以表示为:源于需要,始于动机,引起行为和指向目标这几个程序,具体来说就是员工个体因为自身内在或者外在的需要和动机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需求,随后又由动机支配引导自己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个体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活动,借此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这一行为刺激和行为强化了其原来的动机,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二、激励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激励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后,激励理论日益兴起,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工作丰富化理论、佛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Hackman和Oldham的工作特性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理论以及亚当斯(1963)的公平理论等。 西方的一些学者在对上述的这些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Lawel(1970)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金钱只有在具备下列三种条件下才可以激励员工:第一,金钱的数目本身具有诱惑性;第二,员工完成工作后能够得到期望的金钱;第三,员工经过努力提高了工作绩效。Bandura(1977)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后来经过修改成为社会认知理论(1986)。Latham(1986)认为,将实验室里的目标设置与工作中的目标设置结合起来,对员工激励更有效果。Greenberg(1986)提出了组织公平原则,回答了关于如何运用公平理论的问题。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同时,西方的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对激励的实践应用也一直处于不停的探索之中。经过整理,对激励的实践应用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员工特质与激励的关系应用研究。Tett(2003)研究表明,员工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特质的工作和任务。Dweck(1999)认为,目标倾向是反应员工个体差异的稳定变量,与激励方式显著相关。Wiggins(1996)发现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工作的丰富化,神经质的人对他人及工作环境比较敏感,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喜欢自由度比较大的工作。Day,Schleicher等(2002)认为,具有自我控制人格的人适宜做领导的位子,他们解释认为,因为自我控制者们对他人的期望比较敏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可接受性。应对不同类型的员工,给予其不同的任务,符合各自不同的角色期待是一种很不错的激励措施。第二是关于工作本身特性与激励的研究。西方的学者认为,单调的工作使我们沮丧和委靡不振,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相反丰富化的工作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有利于我们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国内的激励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激励机制得以强化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应用各种激励理论进行广泛地分析与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主要包括激励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两大部分。 1.激励理论研究。在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上,主要是对国外已有的激励理论进行借鉴以及加以改进,以期适合中国的文化情境。张维迎认为,由于激励机制主要取决于产权和所有制结构,因此企业需要给予经理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肖耀国,赵飞(2007)对激励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中较为流行的几种激励理论,分析了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以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终审稿)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 述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遥遥领先,我国才刚刚起步。尽快形成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我们自己的激励理论和已此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是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当务之急。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成熟,而中国由于开放时间较晚,管理理论和经验落后,相对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如何从激励理论研究上找到突破口,尽快达到发达国家的实力是我们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激励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着名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者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不同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激励措施,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马斯洛的观点不免带有机械论的偏颇:他认为需要层系只有单一的逐级上行的机制。同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因为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作支撑,信度不高。 耶鲁大学的阿德弗教授针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缺乏实证研究的不足,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修改为ERG理论,他认为有三种核心的需要: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生存需要涉及到满足人基本的物质生存的需要,包括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这两项;第二种需要就是相互关系,即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类需要和马斯洛的社交需要和自尊需要的外在部分相对应,这是人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需要。第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即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包括马斯洛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些特征。阿德弗继承了马斯洛的层系与逐级上行的概念,但却做了两点重要的修正:一是将马斯洛的满足则上行的运动规律,补充以一条新的挫折下行机制,即当最高层的成长需要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下层的情谊需要会在新的水平上重新显现而成为主宰,同样规律也存在于情谊需要及其下层的生存需要之间。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同,ERG理论证实了人的多种需要不是阶梯式的关系,它可以同时存在,如果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会更强烈。大量的研究表明,ERG理论更符合实际,是关于需要层次的一种更为有效的观点。 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把与工作有关的需要分为成就、情谊与权力三类,前两者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与社交需要,后者则指想要影响与控制别人的需要。麦克利兰研究指出,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系列的激发员工成就需要的方法。同时,他还指出,情谊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赫兹柏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一部分因素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成为保健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另一部分因素和工作内容紧紧连在一起称为激励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组织承诺

组织承诺文献综述 摘要:组织承诺对于企业适应现代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组织承诺结构及组织承诺模型两方面进行文献研究。 关键词: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结构;组织承诺模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当今社会,雇主与员工已经从单纯的雇佣关系,呈现为多元化的关系,对于员工和组织的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组织绩效,留住核心人才,而组织承诺就是探讨这种关系的重要课题。组织承诺自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以来,逐渐成为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热点。组织承诺作为重要的员工态度变量,会影响到员工的许多组织行为,例如旷工、缺勤、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工作绩效、领导-成员关系等。高组织承诺的员工队伍能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对组织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理论界和实业界十分重视组织承诺的研究和运用[1]。 1、组织承诺定义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 Commitment)的概念最早源于Whyte在1956年所写的《组织人(organization Man)》一书,书中描述:组织中的人不仅为组织工作,并隶属于组织;组织承诺是了解员工在组织内工作行为的一个要素。第一个给组织承诺进行系统定义的是Becker,他在1960年提出了单方投入理论。Becker认为组织承诺是由员工单方投入(Side—Bet Theory)而产生的维持“活动一致性”的倾向[2]。Robbin认为组织承诺是对组织的忠诚度,认同感与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程度。张治灿、方俐洛、凌文辁第一次介绍国外对组织承诺的定义及前因后果的研究成果,国外对于员工组织承诺的类型以及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并且肯定了承诺对于员工的表现是有影响的[3]。在2001年他们在对不同文化下企业员工组织承诺概念进行了调查研究后,认为组织承诺指的是员工对于自己所在企业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以及愿意承担作为企业的一员所涉及的各种责任和义务[4]。 2、组织承诺结构 组织承诺具有复杂而丰富的内涵,因此对于其结构的研究也经历了从单维

员工激励的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赫西奥德 一、激励理论的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熟称“内容型激励理论”。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过程理论,它也被称作是“行为型激励理论”。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1 奠瑞的人类人格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在面临着动态且不断变化的环境时,人们都是自适应的。它把需求分成了两种类型,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前者与人体基本生理过程的满足感有关,而后者所关注的是情绪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1.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进一步发展了莫瑞的研究,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熏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且这五个层次的顺序,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了基本满足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主导需要。 1.3 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因素理论打破了这一假设。他于1959年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提出了保健——激励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不满意,激励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满意度。他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促发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2 行为型激励理论 2.1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2O世纪6O年代末,埃德温·A·洛克和他的同事们花了许多年的时间研究目标对于人类行为和绩效的效果。他们的研究导致了目标设置理论的创立并不断地得到验证,提出:指向一共同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效率的主要源泉。他还提出了具体的设置目标的步骤。 2.2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对员工受激励程度的大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年与罗森合写),《工

激励性评价策略研究综述

激励性评价研究综述 一、激励与教学 现代教育评价是一门多学科的边缘学科。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评价以来,在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和教育评价实践中,对激励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从现代教育评价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在一些方面运用了激励理论。 1.“激励功能”概念的提出【1】 我国在现代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中,参考、借鉴、吸收相关学科有关激励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提出“激励功能”。现代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激发评价对象情感,鼓舞斗志、振作向上的功效和能力”。“依据设定的评价目标,……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肯定成绩或进步,指出缺点与不足,指明产生的成绩进步或缺点不足的原因,从而激励评价对象主体的意识情感,促使其精神振奋,在提高教育、教学或学习质量的更高层面上,产生……动机,”【2】 2.多指标整体综合激励和全过程激励的思想 目标到达度评价模式,是我国应用很广的评价模式之一。根据这一模式,开展教育评价,首先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既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更是引导激励评价对象努力争取达到的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将目标激励,发展成为多指标群体激励,将局部激励,拓展成为整体综合激励,大大拓宽了目标激励的范围,提高了目标激励的效能。 现代教育评价特别强调过程评价,强调在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使评价对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随时得到激励,从而大大提高激励的功能。 3.自我激励的思想 外界的激励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自我激励更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有效的激励因素;就是外界的激励发挥作用,也需要变为主体的内部动因。现代教育评价特别重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的过程。因为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所以评价结果极易被自我认同和接受。良好的自我评价结果,会鼓舞评价对象自己向更高目标前进;不好的评价结果,更会使评价对象自己产生危机感,促使评价对象振奋精神奋勇上进;因而自我评价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二、激励理论运用于小学生评价的意义 激励理论是英文“Theory of Motivation”的意译,是研究激励、激励因素、激励与行为的关系,以及通过激励激发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一种理论。【3】激励理论自“激励”一词产生之日起,便成为了古今中外各领域学者研究探讨的中心论题,伴随着深入研究,激励理论也由最初的企业管理的专属名词拓展到了其他领域,比如: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领域,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研究都要围绕激励理论的核心思想去延展。激励的核心就是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