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热敏灸的疗法

热敏灸的疗法

热敏灸的疗法

热敏灸疗法;基础篇;灸法;灸法的种类;艾灸的作用;南宋著名画家李唐的《艾灸图》;扁鹊针刺图(汉.画像石);;热敏灸;热敏灸的特点;热敏灸的特点;疾病反应点;疾病反应点;腧穴的内涵;腧穴的内涵;腧穴的内涵;腧穴的内涵;腧穴的内涵;腧穴的内涵;腧穴的内涵;腧穴的内涵;热敏穴的特点;热敏穴的规律;热敏穴的规律;热敏穴的规律;热敏穴的规律;热敏穴的规律;;热敏穴的规律;热敏穴的规律; 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发

生经脉感传,甚至直达病所;病种;热敏穴位的规律;腧穴热敏六态;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

(1)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肩痛缓解

(2)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腰部困重紧痛感缓解

(3)悬灸三阴交,热流传至下腹部,盆腔积液改善

(4)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肠功能明显改善

;以上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

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热敏灸操作要诀;艾灸剂量三要素;热敏穴选择三原则;热敏穴探查二步法;热敏穴位细定法;热敏穴位细定法;热敏穴位细定法;热敏穴位细定法;热敏穴位细定法;强化经气催发敏化;关键操作技术;调定灸态;静:指环境安静,心神安静。患者和医生都必须保持心神的

灸类疗法热敏灸技术操作规程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程 【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腧穴热敏化是疾病在体表的敏化类型之一,它既能反应疾病的性质、病理,同时又能作为艾灸的治疗切入点,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研究表明,腧穴热敏化的最佳刺激方式为艾条悬灸刺激。临床上凡是出现腧穴热敏化的疾病,无论热证、寒证,或是虚证、实证,均是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适应症。主要适用于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原发性痛经、排卵障碍性不孕、盆腔炎症、阳痿、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枕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脑梗塞、失眠、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 【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热敏灸技术详解

热敏灸技术详解 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表明,热敏化点多分布于主要经脉和其分支的穴位上,且多数与经脉的主要病证相符合。例如,手太阳经的热敏化点多分布于肩胛骨外缘、肘部和手背等处,与肩臂疼痛、手指麻木等病症相符合。同时,热敏化点也存在于非经脉穴位,如足三里下方的“足三里下点”,与腹泻、便秘等病症有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热敏化点进行治疗。 3.热敏化程度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研究表明,热敏化程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好。一般来说,热敏化点的程度可分为Ⅰ~Ⅳ度,Ⅰ度为轻度热感,Ⅳ度为强烈的热感和疼痛感。在治疗中,应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热敏化程度进行治疗。同时,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热感变化,及时调整灸量和灸时,以达到最佳疗效。 二、临床应用 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其主要适应症包括颈肩腰腿痛、

神经痛、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在临床实践中,该疗法不仅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而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该疗法还具有无创、无副作用、易操作等特点,深受患者和医生的欢迎。 总之,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是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应进一步探讨其机理和疗效,为推广和应用该疗法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依据。 热敏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点燃纯艾条并对准热敏化腧穴,在皮肤上施以温和的灸法,以激发经气活动和灸性感传。在取穴时,应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先选躯干部腧穴,后选四肢部腧穴;先选近心部腧穴,后选远心部腧穴;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在热敏灸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选择安静、通风的环境,选择患者舒适、术者易操作的体位,并通过探查热敏点的位置来施灸。施灸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从5到100分钟不等,每日1次。 热敏灸技术适用于多种疾病,如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肺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风湿性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 1~3分钟。 4.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 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三点灸的适用部位为颈项部、背腰部、胸腹部,如风池(双)与大椎、肾俞(双)与腰阳关、天枢(双)与关元等。三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也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 三、施灸剂量

热敏灸疗法

热敏灸疗法 热敏灸疗法 传统灸法:仅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的腧穴产生局部热感和皮肤红晕,并不强调艾灸治疗过程中产生感传活动。 定义: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灸量,从而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效。 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会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 规律二: 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如:力敏化(压痛点、压之快然点),适宜推拿和针刺治疗;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类型;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当受到艾热刺激时呈现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奇异现象;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 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

(1)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多年肩痛立即缓解; (2)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多年腰部困重紧痛感立即缓解; (3)悬灸三阴交,热流传至下腹部,几次治疗后盆腔积液明显改善;?(4)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几次治疗后,多年紊乱的肠功能明显改善。 以上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 规律三: 腧穴热敏化具有普遍性 普查280名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为5%-10%,而对支气管哮喘、颈椎病等20多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著、、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疾病痊愈后,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下降至10%-15%左右。 规律四 腧穴热敏化的类型、部位、面积、强度具有动态性 腧穴热敏化类型、部位、面积、强度的动态性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结果表明,热敏化腧穴与经穴的重合率为43.50%,与压痛点的重合率为34.75%,二者有显著差异,热敏化腧穴与经穴重合率较高(P <0.05);不同疾病之间经穴与热敏化腧穴的重合率没有显著差异,压痛点与热敏化腧穴的重合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 规律五: 腧穴热敏化的分布具有证侯相关性 腧穴热敏化的分布 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研究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对

热敏灸技术

热敏灸技术 热敏灸是采用艾条悬灸热敏化的腧穴,激发喜热、透热、扩热、 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等热敏灸感或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现代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在其《灸绳》中首先提出 “热敏点”的概念,其论“还有热敏点反应,……当照至敏感点时, 每见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热感亦向深部窜透。或用艾条点燃慢慢熏烤, 当熏至敏感点时,亦可使热感向内深透,或向远方传布。”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在继承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腧穴热敏化现象进行大量观察及广泛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 、理论基础: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治疗的刺激点,具有反应病症、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门户,病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病症的反应点。其反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血络、色泽的改变等;功能性改变点如压痛点、低阻点、皮温改变、热敏化点等。其中热敏化点既是诊断疾病的腧穴也是治疗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 (一)腧穴热敏化现象腧穴热敏化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局部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或其他部位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表面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 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二)热敏化规律 1.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而对神经 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其中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多,急性病和慢性均可出现。疾病愈后,腧穴热敏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 2.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热敏灸疗法

热敏灸疗法 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该技术因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副作用,效果却超越临床针灸而闻名,属于临床针灸替代疗法。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 热敏灸方法,就是将点燃的艾材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 “十六字”总结操作关键 陈日新说,热敏灸的操作技术关键可用16字来概括:探感定位、辨敏施灸、量因人异、敏消量足。 探感定位热敏灸在穴位选取上是以感觉法确定最佳施灸部位,即6种热敏灸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其他非热感觉)的出现部位为最佳施灸部位。因此,需要以艾热为刺激源探查不同部位的灸感,从而确定热敏穴位作为施灸部位。 辨敏施灸热敏穴位有首选与后选、主选与次选之分,需要分析和辨别,从而采用相应的悬灸方法施灸。如以出现热敏灸感经过,或直达病变部位的热敏穴位为主选热敏穴位;以出现非热灸感的热敏穴位为主选热敏穴位,而非热灸感中又以痛感优于酸胀感;以出现较强的热敏灸感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热敏穴位。 量因人异艾灸剂量由艾灸强度、艾灸面积、艾灸时间三个因素组

成,在前两个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艾灸剂量主要由艾灸时间所决定。在施行热敏灸疗法时,每穴的施灸时间,因人因病因穴而不同,是以个体化的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施灸时间。不同热敏穴位施灸时从热敏灸感产生至热敏灸感消失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从10~200分钟不等,这就是热敏穴位的最佳个体化施灸剂量。 敏消量足热敏灸疗法强调每次艾灸要达到个体化的消除穴位敏化状态的饱和灸量,这是保证热敏灸临床疗效的关键之一。每次给予艾热刺激的量最终取决于热敏化态穴位的消敏或脱敏量,达到这个剂量灸疗疗效明显提高,这时穴位的热敏态转化为消敏态(即非热敏态)。这个艾灸剂量就是这个热敏穴位的最佳充足剂量。 在临床施灸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奇异生命现象。 什么是腧穴热敏化 什么是腧穴热敏化 (6张) 第一是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第二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 第三是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到达病所; 第四是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的部位感觉甚热; 第五是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第六是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第七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以上灸疗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

热敏灸实施方案

热敏灸实施方案 热敏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施加热敏灸贴, 来达到调理身体、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等作用。热敏灸贴是一 种由中药材制成的贴片,具有温热、渗透、舒筋活络的特点,适用 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下面将介绍热敏灸的实施方案,希望能 够对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 一、患者评估 在实施热敏灸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 症状、体格检查等。通过评估可以确定患者的适宜程度,以及选择 合适的穴位和热敏灸贴的使用方法。 二、穴位选择 热敏灸的穴位选择非常重要,不同的穴位对应着不同的疾病和症状。在实施热敏灸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以达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热敏灸贴的使用方法

在选择好穴位后,需要正确使用热敏灸贴。首先要将热敏灸贴放入 温水中浸泡片刻,然后取出贴敷在患者的穴位上,注意贴片的温度 和时间,避免烫伤患者的皮肤。 四、疗程和频次 热敏灸的疗程和频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情况下,每次 疗程为30分钟左右,每周1-2次,连续进行2-4周。但是对于不同病症和患者,疗程和频次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五、注意事项 在实施热敏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患者在使用热敏灸贴时 要保持穴位周围的清洁和干燥;二是在贴敷过程中,患者要保持舒 适的姿势,避免剧烈运动;三是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之,热敏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对于一些慢性病、疼 痛症状等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在实施热敏灸时,需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穴位、使用方法、疗程和频次,并且要注意一 些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疗效和安全。希望本文所述的热敏灸实施 方案能够对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

热敏灸文档

热敏灸 引言 热敏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利用特定的热敏灸药物在 人体经络穴位上施行热敏刺激,以达到调理人体机能、治疗疾病的目的。热敏灸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与改进,已经成为中医理疗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将介绍热敏灸的原理、方法和适用病症,以及注意事项和效果评估。 热敏灸的原理 热敏灸的原理是通过将特定的热敏灸药放在穴位上,并通 过燃烧或加热的方式使其释放出热能,刺激经络系统和人体内部的机能。这种热能刺激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加速病理代谢物的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改善人体健康的效果。 热敏灸的方法 热敏灸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穴位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和中医诊断,选 择合适的穴位进行热敏灸。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涌泉等。 2.热敏灸药物的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 合适的热敏灸药物。常用的热敏灸药物有艾叶、艾草等。 3.热敏灸药物的加热:将选择好的热敏灸药物进行加 热处理,使其达到合适的温度。 4.穴位的热敏灸:将加热后的热敏灸药物放在选择好 的穴位上,并适当施加刺激,使热能充分渗透到经络系统 和人体内部。 5.热敏灸的时间控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能力, 控制热敏灸的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左右。 热敏灸适用病症 热敏灸适用于多种病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风寒湿痹:由于寒湿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和活动受 限等症状,常见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2.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的炎症和疼痛,常见于炎症性疾病或过度使用引起的损伤。 3.肩颈痛:由于肩颈肌肉痉挛或劳损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4.腰腿痛:腰部和下肢出现的疼痛和不适,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 5.冷痹症状:由于寒冷引起的肢体冰冷、麻木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注意事项 在进行热敏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灸前的准备:在进行热敏灸前,必须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确定病因和病情,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2.穴位的选择和确定:选择合适的穴位非常重要,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中医诊断来确定。 3.灸药的选择和加热:选择合适的灸药和加热方法,要确保灸药的质量和温度适宜。

热敏灸技术详解

热敏灸技术详解

热敏灸技术 热敏灸是采用艾条悬灸热敏化的腧穴,激发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等热敏灸感或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现代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在其《灸绳》中首先提出“热敏点”的概念,其论“还有热敏点反应,……当照至敏感点时,每见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热感亦向深部窜透。或用艾条点燃慢慢熏烤,当熏至敏感点时,亦可使热感向内深透,或向远方传布。”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在继承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腧穴热敏化现象进行大量观察及广泛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 一、理论基础: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治疗的刺激点,具有反应病症、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门户,病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病症的反应点。其反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血络、色泽的改变等;功能性改变点如压痛点、低阻点、皮温改变、热敏化点等。其中热敏化点既是诊断疾病的腧穴也是治疗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 (一)腧穴热敏化现象 腧穴热敏化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局部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或其他部位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表面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二)热敏化规律 1.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其中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多,急性病和慢性均可出现。疾病愈后,腧穴热敏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 2.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热敏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热敏灸技术

热敏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热敏灸技术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明显提高了艾灸疗效的一种新技术。热敏灸技术与传统悬灸技术一样,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常用于寒湿痹痛、脏腑虚寒、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经络瘀阻等证及亚健康调理。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穴位热敏现象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见图1)。 图1透热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图2)。

图2扩热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到达病所(图3)。 图3传热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的部位感觉甚热(图4)。 图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见图5)。

图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 6.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见图6)。 图6其他非热感觉以上穴位热敏现象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相关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穴位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这种现象称为穴位热敏现象,这些已热敏的穴位称为热敏穴位。 (二)穴位热敏的探查 1.灸材选择 热敏穴位的最佳刺激方式为艾条悬灸,故选择纯艾条作为穴位热敏探查的灸材。 2.探查准备

保持诊室安静,温度在24℃~30℃。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探查部位,放松肌肉,均匀呼吸,思想集中,体会艾灸时的感觉。医生集中注意力于施灸部位,询问患者在艾灸探查过程中的感觉。 3.探查部位 穴位热敏是疾病在体表的一种反应状态,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机体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理变化。不同病症穴位热敏的出现部位是不同的,但是有其规律,不同病症的穴位热敏高发部位见下述。 4.探查手法 用点燃的艾条,对准上述选择的热敏穴位高发部位作为施灸部位进行悬灸探查(距离皮肤3cm左右处),使患者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感。常用的悬灸探查手法有回旋灸、循经往返灸、雀啄灸、温和灸等。探查热敏穴位可以采用单一手法,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也可采用4种手法的组合。采用组合手法时,按上述顺序每种手法操作1分钟,反复重复上述手法,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2~3遍即可。 (1)回旋灸(见图7):用点燃的艾条,与施灸部位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均匀地往复回旋熏烤施灸,以施灸部位皮肤温热潮红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施灸部位的气血,主要用于胸腹背腰部穴位。

热敏灸应用指南整理

热敏灸应用指南整理 1. 简介 热敏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利用特殊的草药和灸具进行治疗。本文档旨在整理热敏灸的应用指南,以帮助人们正确使用和理解热 敏灸的方法和效果。 2. 热敏灸的原理 热敏灸利用燃烧的草药产生的温热刺激来刺激经络、穴位,促 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节。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热敏灸能够促进身 体的自愈能力,缓解病痛和不适。 3. 热敏灸的应用 3.1 穴位选择 热敏灸可以选择特定的穴位进行治疗。不同的穴位对应不同的 病症和疾病,所以在进行热敏灸治疗前,需要了解相关的穴位选择。 3.2 灸具选择

选择合适的灸具是进行热敏灸的关键。有许多种类的灸具可供选择,包括艾绒、灸炷、艾条等。根据具体的治疗需求,选择适当的灸具。 3.3 灸治时间 热敏灸的治疗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每次灸治时间为15到30分钟。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可以适当调整灸治时间。 3.4 病症应用 热敏灸适用于多种病症和疾病,如肩颈痛、头痛、鼻炎、失眠等。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疾病和患者群体,如孕妇、儿童等,需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热敏灸。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热敏灸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注意灸具是否清洁,避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灸具。 - 确保热敏灸治疗环境安全和舒适。 -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灸处调理。

- 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停止治疗并 咨询医生。 5. 结论 热敏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在使用热敏灸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合理的应用和监测。以上是热敏灸的应用指南整理,希望能对使用 者提供帮助。 > 注意:本文为提供信息目的,不代表具体的医疗建议。在使 用热敏灸或其他疗法前,请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 1~3分钟。 4.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 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热敏灸的十六字诀

热敏灸的十六字诀 热敏灸,又称温热灸或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运用艾绒的热力作用来调理身体,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节,具有温通经络、驱寒散寒、温养脏腑、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以下是热敏灸的十六字诀的相关参考内容,详细介绍了热敏灸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灸温适宜,温度要掌握好,不可过热或过冷。热敏灸使用的是温度适中的艾绒,一般在40-50摄氏度之间。过热的温度 可能会引起烫伤,过冷的温度则会影响疗效。 二、穴位准确,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灸治疗。常用的热敏灸穴位包括悬灸、手三阴交、足三里、中脘等。 三、方法规范,艾绒点燃后,要从远离皮肤的部位开始进行灸治疗,以免造成灼伤。通过扫灸、按灸、直置灸等方法进行治疗,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四、持续时间,每次热敏灸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左右,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有所调整。 五、力度有分寸,施灸时力度要适中,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引起疼痛或不适。 六、身体适宜,被施灸者要注意不要在疲劳、饥饿或饱食之后进行热敏灸,以免影响效果。

七、温暖环境,施灸时要确保室内温暖,以免引起受灸部位的感受温度下降,影响治疗效果。 八、注意休息,施灸后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受风受寒。 九、加强自我保健,热敏灸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均衡、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等方面的调节。 十、病情要求明,热敏灸作为一种中医疗法,适用于一些亚健康状态或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对于急性疾病或严重病情不适宜。 十一、避免过度依赖,热敏灸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解决所有健康问题。患者应保持科学的医疗观念,避免过度依赖热敏灸。 十二、遵医嘱用药,热敏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热敏灸治疗的同时,还需遵循医生的药物治疗建议。 十三、注意个人卫生,接受热敏灸治疗的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每次进行热敏灸前要保持身体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十四、避免感冒,热敏灸患者要注意避免感冒,避免受风受寒,保持身体的温暖。 十五、定期检测,热敏灸作为一种长效的疗法,患者应定期进

热敏灸介绍以及运用的文章

热敏灸介绍以及运用的文章 热敏灸,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法,近年来备受瞩目。它源于传统的艾灸疗法,但相较于传统艾灸,热敏灸更注重对穴位敏化状态的把握,通过特定的刺激方法,使穴位产生热敏化现象,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一、热敏灸的原理 热敏灸的原理基于穴位敏化的概念。当穴位处于敏化状态时,其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会增强,此时的穴位对热刺激更为敏感。通过特定的手法对敏化穴位进行刺激,可以更有效地激发穴位的治疗作用,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二、热敏灸的优势 热敏灸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操作方法。首先,它强调穴位敏化状态的把握,使得治疗更为精准。其次,热敏灸通过特定的刺激方法,能够增强穴位的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此外,热敏灸的热刺激作用能够深入穴位深层,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三、热敏灸的应用 热敏灸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广泛应用。例如,在慢性疼痛、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中风后遗症等病症的治疗中,热敏灸都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此外,对

于一些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如疲劳、失眠、焦虑等,热敏灸也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四、热敏灸的操作方法 热敏灸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寻找敏化穴位、施灸和结束治疗三个步骤。首先,医生需要通过触诊、观察等方法找到敏化穴位。然后,在敏化穴位上施灸,通过控制灸量、温度等因素,使穴位产生热敏化现象。最后,当达到治疗目的后,停止施灸。 五、热敏灸的注意事项 虽然热敏灸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在操作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施灸时应避免烫伤皮肤。其次,对于某些特殊体质的患者,如过敏体质、高热体质等,应谨慎使用热敏灸。此外,在施灸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感,应立即停止治疗。 六、未来展望 随着研究的深入,热敏灸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关于热敏灸的基础研究,以揭示其深层的生物学机制。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和推广热敏灸的应用。 总的来说,热敏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其在多种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中都展现出显著的效果。随着对其原理和应用的深入研究,我们有理由相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总10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 1~3分钟。 4.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

热敏灸(参照资料)

热敏灸疗法理论常用灸法分类 第一节热敏灸疗法 什么是热敏灸 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 热敏灸与传统的温和灸法不同之处: 1、灸感不同 传统灸只产生热感,没有传导的现象;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呈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现象。只要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灸感达到热敏化。 2、灸位不同 传统灸法未认识到穴位有静息态与敏化态的区别,因此施灸时很少有激发以气传感的现象。而热敏灸要求施灸的穴位是敏化态穴位,易激发经气传导。 3、灸量不同 传统灸法一般灸量:施灸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或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热敏灸要求灸量:施灸时间因人而异,热敏灸感消失为度(饱和消敏灸量)。 4、灸效不同 热敏灸的疗效远比传统灸疗效好。 一、热敏灸的理论 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理反应,这种病理反应伴随疾病的发生而产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个体表相关部位在出现病理反应期间,就称为疾病反应点。 人体穴位存在两种状态:静息态(健康状态)与敏化态(疾病状态)。 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会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 1、热敏化的特征:当受到艾热刺激时呈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现象。 2、具有普遍性,艾灸热敏化穴位易激发经气传感:出现率约90%。 3、证候相关性:热敏穴位分布的高发区与中医证候高度相关。经过20多年的探索,初步掌握了某些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部位的高发区,如面瘫在翳风、感冒在风府和上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区耳穴等。 3、动态性:热敏穴位的出现部位随病情变化而变化,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可能是穴位标准定位的上下左右的大致位置。 4、遁经感传,气至病所。《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