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热敏灸与传统灸法的区别

热敏灸与传统灸法的区别

热敏灸与传统灸法的区别

导语: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在当前针灸界有重要影响。

与普通悬灸或其他艾灸项目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临床效果上来说明热敏灸(热敏悬灸)与悬灸的区别。也可以从中医艾灸的发展历史中得到有力证实!

1、艾灸最早是直接灸(又称瘢痕灸),即直接将点燃的艾条按在皮肤上施行灸疗。此种灸法疗效神奇,但因施灸时患者异常痛苦而不再使用。

2、随后,为了减轻患者施灸时的痛苦,对施灸方法做了改进。并根据改进的先后顺序与改进后施灸时患者的舒适程度依次为:隔物灸、悬灸或温灸器灸。

3、随着改进后施灸时越来越舒适,艾灸疗效也逐渐丢失。至悬灸或温灸器灸时,艾灸疗效已几乎为零!

4、因为悬灸疗效几乎为零,且耗时耗力效率低下,已为临床医生所丢弃。温灸器灸虽然疗效也不好,但毕竟较悬灸省时省力,尚为临床所接受。

5、从临床淘汰出来的悬灸,被非专业人士(主要是各大美容院、养生馆)用来“玩概念”。

6、面对艾灸这一最早的中医技术逐渐没落,中医界人士发起了“拯救艾灸的倡议书”,从而引发了一场针对艾灸技术的创新。直到2006年10月份,陈日新教授“热敏灸”技术的问世。

7、热敏灸技术外表看起来跟普通悬灸很像,需加以区别。热敏灸疗法与传统灸法的不同。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灸法。

传统的悬灸疗法是以经穴为灸位,局部与表面的温热为灸感,每穴艾灸时间没有个体化的灸量指征,其结果临床灸疗疗效的潜力未能发挥。热敏灸疗法与传统温和灸疗法都是对准穴位“悬空”而灸的悬灸疗法,但有以下本质上的不同:

1.灸感不同

灸感即施灸时患者的自我感觉。对于悬灸疗法,艾热作用于体表,自然产生热感。针刺疗法的精髓与灵魂是“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经气,气至病所。热敏灸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产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6种热敏灸感和经气感传,气至病所,而传统悬灸仅有局部和表面的热感。

2.灸位不同

灸位即施灸部位,热敏灸是在热敏穴位上施灸,热敏穴位对艾热

异常敏感,最易激发经气感传,产生小刺激大反应;而传统悬灸由于未认识到穴位有敏化态与静息态之别,因此不要求辨别与选择热敏穴位施灸,因此激发经气感传的效率很低。

3.灸量不同

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有效作用剂量。艾灸剂量由艾灸强度、艾灸面积、艾灸时间三个因素组成,在前两个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艾灸剂量主要由艾灸时间所决定。在施行热敏灸疗法时,每穴的施灸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人因病因穴而不同,是以个体化的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施灸时间,这是患病机体自身表达出来的需求灸量,所以是最适的个体化充足灸量即饱和消敏灸量。而传统悬灸的灸量每次每穴一般从10分钟到15分钟,或者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往往达不到治疗个体化的最佳灸量。

4.灸效不同

20年的研究表明,由于热敏灸激发经气,气至病所,实现古人“气至而有效”的要求,因此热敏灸的疗效较传统悬灸疗法有大幅度提高。尤其对一下病症有良好疗效: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阳痿、面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膝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等。

热敏悬灸是当今能唯一真正走出国门的灸疗技术,它在传统灸疗上进行创新与突破。通过激发人体经络能量以艾火的热力和药物给人体以温热刺激,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扶正驱邪,以调动机体本身的防御能力,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以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从而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得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得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得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就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与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 用点燃得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得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得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得经络,从而为局部得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得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得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 1~3分钟。 4、温与灸 将点燃得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得腧穴热敏化部位,在

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与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得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与灸。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 包括三角灸与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与灸。三点灸得适用部位为颈项部、背腰部、胸腹部,如风池(双)与大椎、肾俞(双)与腰阳关、天枢(双)与关元等。三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也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 三、施灸剂量 掌握最佳施灸剂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防止不良反应。腧穴热敏化得施灸剂量不同于传统艾灸疗法,根据腧穴得热敏化特性以及临床

灸类疗法热敏灸技术操作规程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程 【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腧穴热敏化是疾病在体表的敏化类型之一,它既能反应疾病的性质、病理,同时又能作为艾灸的治疗切入点,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研究表明,腧穴热敏化的最佳刺激方式为艾条悬灸刺激。临床上凡是出现腧穴热敏化的疾病,无论热证、寒证,或是虚证、实证,均是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适应症。主要适用于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原发性痛经、排卵障碍性不孕、盆腔炎症、阳痿、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枕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脑梗塞、失眠、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 【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 1~3分钟。 4.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 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三点灸的适用部位为颈项部、背腰部、胸腹部,如风池(双)与大椎、肾俞(双)与腰阳关、天枢(双)与关元等。三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也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 三、施灸剂量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xx第一中医院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得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得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得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就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与灸与循经往返灸。1、回旋灸 用点燃得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得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得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得经络,从而为局部得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得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得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1~3分钟。 4、温与灸 将点燃得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得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与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得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与灸。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 包括三角灸与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与灸。三点灸得适用部位为颈项部、背腰部、胸腹部,如风池(双)与大椎、肾俞(双)与腰阳关、天枢(双)与关元等。三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也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 三、xx剂量

热敏灸疗法

热敏灸疗法 热敏灸疗法 传统灸法:仅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的腧穴产生局部热感和皮肤红晕,并不强调艾灸治疗过程中产生感传活动。 定义: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灸量,从而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效。 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会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 规律二: 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如:力敏化(压痛点、压之快然点),适宜推拿和针刺治疗;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类型;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当受到艾热刺激时呈现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奇异现象;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 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

(1)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多年肩痛立即缓解; (2)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多年腰部困重紧痛感立即缓解; (3)悬灸三阴交,热流传至下腹部,几次治疗后盆腔积液明显改善;?(4)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几次治疗后,多年紊乱的肠功能明显改善。 以上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 规律三: 腧穴热敏化具有普遍性 普查280名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为5%-10%,而对支气管哮喘、颈椎病等20多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著、、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疾病痊愈后,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下降至10%-15%左右。 规律四 腧穴热敏化的类型、部位、面积、强度具有动态性 腧穴热敏化类型、部位、面积、强度的动态性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结果表明,热敏化腧穴与经穴的重合率为43.50%,与压痛点的重合率为34.75%,二者有显著差异,热敏化腧穴与经穴重合率较高(P <0.05);不同疾病之间经穴与热敏化腧穴的重合率没有显著差异,压痛点与热敏化腧穴的重合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 规律五: 腧穴热敏化的分布具有证侯相关性 腧穴热敏化的分布 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研究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对

热敏灸技术

热敏灸技术 热敏灸是采用艾条悬灸热敏化的腧穴,激发喜热、透热、扩热、 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等热敏灸感或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现代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在其《灸绳》中首先提出 “热敏点”的概念,其论“还有热敏点反应,……当照至敏感点时, 每见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热感亦向深部窜透。或用艾条点燃慢慢熏烤, 当熏至敏感点时,亦可使热感向内深透,或向远方传布。”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在继承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腧穴热敏化现象进行大量观察及广泛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 、理论基础: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治疗的刺激点,具有反应病症、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门户,病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病症的反应点。其反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血络、色泽的改变等;功能性改变点如压痛点、低阻点、皮温改变、热敏化点等。其中热敏化点既是诊断疾病的腧穴也是治疗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 (一)腧穴热敏化现象腧穴热敏化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局部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或其他部位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表面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 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二)热敏化规律 1.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而对神经 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其中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多,急性病和慢性均可出现。疾病愈后,腧穴热敏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 2.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热敏灸技术 操作规 一、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脸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塞、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则 1 •先选强敏化月俞穴,后选弱敏化月俞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月俞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 月俞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单点灸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脸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

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1〜3分钟。 4.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月俞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月俞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 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 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月俞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三点灸的适用部位为颈项部、背腰部、胸腹部,如风池(双)与大椎、肾俞(双)与腰阳关、天枢(双)与关元等。三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也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 三、施灸剂量 掌握最佳施灸剂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防止不良反应。腌穴热敏化的

热敏灸核心技术详解

热敏灸技术 热敏灸是采用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激发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等热敏灸感或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一种新疗法。当代针灸学家周楣声专家在其《灸绳》中一方面提出“热敏点”概念,其论“尚有热敏点反映,……当照至敏感点时,每见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热感亦向深部窜透。或用艾条点燃慢慢熏烤,当熏至敏感点时,亦可使热感向内深透,或向远方传布。”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专家在继承以往研究基本上对腧穴热敏化现象进行大量观测及广泛临床应用基本上进行总结,提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 一、理论基本: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特殊部位,是疾病在体表反映点,也是针灸等治疗刺激点,具备反映病症、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活动门户,病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病症反映点。其反映体现形式各种各样,可分为形态变化点和功能变化点。形态变化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浮现条索状、结节状变化,皮肤浮现皮疹、血络、色泽变化等;功能性变化点如压痛点、低阻点、皮温变化、热敏化点等。其中热敏化点既是诊断疾病腧穴也是治疗疾病最有效办法,临床应用广泛。 (一)腧穴热敏化现象

腧穴热敏化现象重要有如下几种: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边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局部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病所处或其她部位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皮肤表面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她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和。 (二)热敏化规律 1.腧穴热敏化浮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成果显示,腧穴热敏化浮现率约5%,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测,腧穴热敏化浮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其中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多,急性病和慢性均可浮现。疾病愈后,腧穴热敏浮现率下降至10%左右。 2.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病理反映,浮现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热敏灸技术详解

热敏灸技术详解

热敏灸技术 热敏灸是采用艾条悬灸热敏化的腧穴,激发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等热敏灸感或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现代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在其《灸绳》中首先提出“热敏点”的概念,其论“还有热敏点反应,……当照至敏感点时,每见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热感亦向深部窜透。或用艾条点燃慢慢熏烤,当熏至敏感点时,亦可使热感向内深透,或向远方传布。”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在继承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腧穴热敏化现象进行大量观察及广泛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 一、理论基础: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治疗的刺激点,具有反应病症、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门户,病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病症的反应点。其反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血络、色泽的改变等;功能性改变点如压痛点、低阻点、皮温改变、热敏化点等。其中热敏化点既是诊断疾病的腧穴也是治疗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 (一)腧穴热敏化现象 腧穴热敏化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局部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或其他部位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表面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二)热敏化规律 1.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其中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多,急性病和慢性均可出现。疾病愈后,腧穴热敏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 2.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热敏灸临床应用现状及问题浅析

热敏灸临床应用现状及问题浅析 本文主要探究热敏灸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各病种中的应用。通过热敏灸在痛症中的应用,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在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一步探究热敏灸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的临床展望及存在问题探讨。 标签:热敏灸;临床应用;临床问题 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1],又称热敏悬灸,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遵循“气至而有效”[2]的针刺疗法古训。20多年来,热敏灸被用来治疗各类疾病,如痛证、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均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1热敏灸用于痛证 目前临床上热敏灸较常用于痛证,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所以补益正气,疏通经络,恢复经络的正常气血运行是治疗痹证的关键。根据痛证的病因病机,灸法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而热敏灸疗在传统灸疗上通过激发人体经气所以在痛证的研究和应用上更为有效。莫绍强[3]探讨腹针配合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46例以腹针结合局部针刺治疗并加电针疏密波和热敏灸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40例局部常规针刺治疗。熊淑英等[4]从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热敏灸加颈围固定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总有效率95.5%。陈日新等[5]选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50例热敏组与对照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O.OO1)。王万春等[6]采用腧穴热敏化艾灸结合激素,神经营养剂,免疫调节剂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0例,总有效率100%。王氏[7]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中总有效率为97.2%。 2热敏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目前临床上热敏灸疗法治疗消化系统最多的病种为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相关研究具体如下所示:田宁[8]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口服莫沙必利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热敏灸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莫沙必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徐明芳[9]采用针刺加热敏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31例,并与西医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热敏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 3热敏灸用于生殖系统疾病 目前临床上热敏灸疗法治疗生殖系统最多的病种为盆腔炎慢性、原发性痛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全版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 热敏灸技术操作标准 一、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那么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展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盘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盘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盘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盘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 1~3分钟。

4.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展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盘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 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展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盘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三点灸的适用部位为颈项部、背腰部、胸腹部,如风池〔双〕与大椎、肾俞〔双〕与腰阳关、天枢〔双〕与关元等。三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也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 三、施灸剂量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

掌握最佳施灸剂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防止不良反应。腧穴热敏化的施灸剂量不同于传统艾灸疗法,根据腧穴的热敏化特性以及临床研究结果,腧穴热敏化的最佳施灸剂量以是否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标准。这即能充分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又体现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精髓。 1.Ⅰ相期:又称潜伏期,是指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时,灸性感传尚未出现或即将出现,在这段时间内,艾灸刺激信号在体内进行传导,激发、整合各种功能活动,为腧穴热敏化反应显现从量上逐渐积累。不同疾病、不同部位,其对艾灸刺激的反应速度不同,不同性质病理过程也制约着灸性感传显现的速度,因此有迅速和缓慢之分。潜伏期短的,称为速发型,一般在几秒到几分钟之间。潜伏期长的,称为迟发型,一般在十分钟以上。 2.Ⅱ相期:又称上升期,指灸性感传被诱发后,除局部出现热感渗透、扩散、酸、胀、重、麻等感觉外,灸感沿一定的路线传导,直达病区,即所谓的“气至病所”。这是经气激发的表现,是艾灸信号开始在机体内发挥调整、治疗作用的反应。 3.Ⅲ相期:又称发挥期,指灸感维持感传路线及感传强度,发挥治疗作用。艾灸刺激在体内发挥着最大的调动能力,艾灸效应仍在不断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