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最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的报告

最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的报告

报告是一种公文格式,专指陈述调查本身或由调查得出的结论,可以是机关对其内部调查的结果,也可以是由独立的研究人员进行调查的结果,其使用范围很广,报告的风格与结构因应各个机构的惯例而有所不同。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的报告,供大家参考。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的报告

关于在全省开展县域经济调研的通知下发后,定西市、县区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开展调研。现将定西市七县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时期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定西地处甘肃中部,全市总面积033万平方公里,辖1区6县,有1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户籍总人口 300多万。总耕地面积770万亩,农民人均3亩。全市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大致分为黄土丘陵沟壑、高寒阴湿两个

自然类型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包括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和渭源县北部,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0%;高寒阴湿区为南温带半湿润区,包括漳县、岷县和渭源县南部,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全市海拔1420— 3941米,年降水量350—600毫米,年平均气温7℃,无霜期109-162天。全市6县1区全部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定西是甘肃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和贫困大市。“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兴农强工、做大城镇、扩充总量、提升水平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引领、产业支撑、城镇带动、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就。目前全市县域经济总体呈现基础夯实、产业提升、蓄势转型、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新特征。

——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市情及各县区情的认识,努力完善和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思路。2006年,我们在坚持以往“三个顺应”(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等重大工作指导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各县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已有一定基础,但工业薄弱、城镇规模小的实际,适时作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工作方式转变和工作重心转移的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发展从偏重传统农业向大力发展工业和现代农业转变,从偏重农村经济发展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从偏重投资拉动向投资和消费拉动并重转变,从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2008年以来,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认真吸纳历届班子探索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形成了以“兴农强工、做大城镇、扩充总量、提升水平”和精心打造中国“两都”(中国薯都、中国药都)、弘扬三苦精神(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建设四大基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有色冶金加工基地、水电矿产开发基地、劳务输转基地)、实施五大工程(民生工程、生态工程、科技工程、人才工程、党建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引领、产业支撑、城镇带动、协调发展”的路子。同时,不失时机筹备召开全市工业发展大会,鲜明提出并组织实施“工业发展

十大行动计划”,制定下发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意见,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促使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2009年,我们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又作出了“在中心带动上抓机遇,在组团发展上求突破,在整体推进上下功夫”的具体部署。2010年,我们适时举办全市领导干部读书研讨班,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国办《意见》和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明确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总目标。实践证明,这些思路部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仅切合定西实际,也与省委提出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相吻合,在实践中将会继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下功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88倍,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重点建成了一批交通、水利、生态及城乡公用设施骨干项目。建成高速公路4条267公里,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12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47公里/百平方公里,119个乡镇均通等级公路,35%的建制村通了油路。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82万亩,新修梯田9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7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33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实现两位数增长,并位居全省前列。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502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96%;人均生产总值5304元,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199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5倍,年均增长40.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亿元,年均增长126%。大口径财政收入159亿元,比“十五”末净增94亿元,年均增长292%;财政支出90.72亿元,年均增长37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68亿元、贷款余额14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9%、20.67%。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11841调整为3125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31%、52%。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72亿元,年均增长8%;农业生产粮经比由2005年的86∶14调整为2010年的78∶22;夏秋比由64∶36调整为22∶78。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初步形成了以有色冶金、精盐化工、电能开发、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现代制药、矿产开发、建筑建材等为主的8 大产业集群,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17亿元,增长15%;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由84%提高166%。第三产业增加值613亿元,年均增长129%。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提高到71%,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特优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马铃薯和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高效农业,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以母畜扩群、规模养殖、草畜转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马铃薯、中医药两个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挂牌成立,“中国薯都”、“中国药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马铃薯、中医药、草畜等特色优势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4%,农民人均从特色优势产业中获得纯收入167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十一五”以来,全市推广发展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482万亩,增产粮食536万吨,其中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86万吨,比“十五”末增加213万吨,增长311%;新建日光温室1781亩、塑料大棚3902亩,设施农业累计达到12万亩;全市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养殖户累计分别达到263个和4万多户,规模化养殖比“十五”末增长20%,岷县、安定、陇西县被列入全省牛羊养殖大县。

——城镇建设强势推进。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市区—县城—重点城镇—建制镇四级城镇体系。结合新旧城区建设,五年完成城建投资11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其中市区完成投资41亿元、年均增长4倍。城镇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136平方公里增加到1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15%。市区旧城改造加快推进,新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城市综合管理进一步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高中阶段入学率70.13%,每千人拥有病床卫生技术人员09张,每千人拥有数06人。建成了一大批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大力实施科技项目,获得国家专利117件。先后组建成立马铃薯、中药材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优势作物品种选育等1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取得明显进步。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0.35%、90.5%。大型现代秦剧《百合花开》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坚持财政支出向改善民生倾斜,近五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改善方面的支出达65亿元,是“十五”期间9倍。多方筹资306亿元,为群众办实事53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和95%。城乡低保覆盖面分别提高到12%和13%,保障人数分别达到69万人和546万人。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6510元增加到10790元、年均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70元增加到2702元、年均增长10.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0.96亿元,比“十五”末净增100.5亿元。

——扶贫开发卓有成效。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上关于“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坚持不懈推进连片整流域开发,着力加快全市扶贫开发进程。2001年以来,共下达国家和省上各类扶贫资金145亿元;贫困人口由2000年底的90.2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419万人,占农业人口的12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268元增加到2702元,比2005年的1670元增加了1032元,年均增长10.1%。同时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五年来共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投入扶贫专项资金5143万元,有效加快了试点县乡村的扶贫开发步伐。

二、当前制约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县域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面临着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贫困比重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亟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着力破解。

一是自然条件酷劣,基础条件薄弱。干旱、雹洪、沙尘、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全市农村还有1310个行政村不通油路,占行政村总数的72%, 2082个自然村不通农用车;农网改造覆盖面仅为80%,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2010年底,还有136万人饮水不安全。全市山大沟深,水土流失严重,山川地之比94:6,需要治理改造的坡耕地尚有400万亩,有未退耕坡耕地300万亩、宜林荒山荒坡220万亩,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还需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二是经济总量小,自我发展能力低。2010年全市生产总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大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4 %、53 %、74%、89%和82 %。人均GDP 分别为全省和全国的 34%和 187 %,人均财政收入为全省和全国的128 %和7%。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和全国的88%、547%和79%、465 %。城乡收入比4:1,投资比7:1,消费比4:1,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较为明显。

三是资源相对匮乏,开发前景不容乐观。全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同时水电和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黄金、盐岩、石灰岩、红柱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一定储量,但由于开发不足,对经济贡献较小;风、光、煤、气、油等资源极度稀缺,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540立方米,仅为全省的、全国的1/4;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200立方米,仅为全省的1/3、全国的1/10。

四是产业层次低下,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11841调整为312544,一产高出全省17个百分点,二产低于全省24个百分点,三产略高于全省水平。三产内部结构相对单一。一产中种植业占72%,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加工转化能力弱,产业链条较短,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二产是典型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三产中工资刚性支出占比较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很不发达。总体看,一产竞争力不强,二产规模较小,三产活力不强,财政自供率仅为8%,比全省低11个百分点。

五是投资规模小,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市投资规模小,人均水平低,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省的74%,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省的50.9 %。且投资结构不合理,政府投资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居多,而社会投资项目和生产经营性项目较少。政府投资大多数为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外商和民间资本主要倾向于房地产和服务行业。

六是社会事业滞后,保障水平较低。由于财力短缺,全市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保障能力十分有限,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人力资源开发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全市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95人,人均受教育程度3年,相当于全省2004年的水平,就业培训率仅为20%,城乡低保覆盖面分别为12%和13%。

七是贫困人口比重大,扶贫攻坚任务繁重。由于扶持资金投入不足,“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定西的扶贫资金总量为57亿元,按照贫困人口108万人计算,人均年扶持强度为79元,扶贫资金投入标准较低,建设资金缺口很大,一些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实施或标准很低,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今年全市共识别出低收入人口1004万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463%,高出全国383个百分点、全省293个百分点。每年还有125万人因灾返贫,返贫率在7—30%之间。

综上所述,目前定西依然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仍然是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特别是扩充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十二五”时期,仍然是定西夯实基础、产业提升、蓄势转型、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政策机遇,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工业引领、产业支撑、城镇带动、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三、推进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经验和模式

“十一五”时期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所经历的重要实践,不仅为“十二五”和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模式。

(一)坚持在解放思想中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途径,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十一五”期间,各县区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理清发展思路,走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安定区提出建设“全国最大的县区级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商品薯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仓储四大基地”目标,按照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地的定位, 加快省级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大力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通渭县充分发挥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耕地居全市首位的优势,利用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机遇,加快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努力建设全省草畜产业大县。陇西县提出“打造‘一都两中心’(中国药都、陇中现代物流中心和世界李氏中心)目标,按照打造“中国药都”核心地的定位,加快建设省级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提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水平;渭源县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全国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进程; 临洮县发挥临近兰州的优势,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花木生产基地、宜居休闲度假基地和兰白都市圈内最具潜力的工业聚集发展平台”;漳县提出“打造中国新型建材基地、西北盐业重镇和陇上生态旅游胜地”目标;岷县提出“打造甘肃南部以道地药材生产、商贸重镇和旅游避暑胜地为特色的经济强县”目标。今后,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市、县区情的认识,主动在全国和区域发展大局中寻找发展定位,大力拓展发展思路,大胆探索走出一条贫困地区科学发展之路。

(二)坚持在抓项目中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抓项目是解决贫困地区资金制约因素、加快发展的最有效抓手。我市自身财力严重短缺,是典型的项目带动型和投资拉动型经济。“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抢抓国家“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等政策机遇,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争取实施机制,每年年初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各部门负责同志,集中时间专门赴省进京汇报衔接项目,取得良好成效。五年来共争取国家和省上预算内投资14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88倍,年均增长40.81%;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大幅提升,年均增长 40.81%,比“十五”末翻了两番多,年均拉动GDP增长7个百分点。仅2010年一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8亿元,比“十五”期间5年累计投资还多672亿元。实践证明,投资拉动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坚持以水利、交通、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项目和投资规模,努力夯实发展基础,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后劲。

(三)坚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十一五”各县区产业发展情况看,我市各县区经济属典型的农业主导型经济,即使是工业基础较好的陇西县,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5%,仍为工业有所起步的农业型县域经济。经济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我市发展的主要症结。必须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环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促进整个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加快资源转化步伐,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化为主的专业化基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定西特色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是甘肃重要的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市马铃

薯种植面积达350万亩、总产达530万吨,分别占全省的37%%和42%,是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中药材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占全省的近一半、全国的8%左右;总产量达13万吨,占全省的40%、全国的76%。肉类总产5万吨,居全省第三位。马铃薯、中药材、畜草三大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新兴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全市农民收入75%来自特色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和税收约20%来自农副产品加工。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建设甘肃重要的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目标,全力推进打造“中国两都”和建设全省草畜大市进程,加快产业战略性升级。在马铃薯上,加快建设以安定为核心地的省级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试验示范区),实现马铃薯产业“种植—加工—交易—物流—研发”的集群化发展,把定西建设成为全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精深加工、仓储基地,以及马铃薯物流集散、技术研发、价格形成、信息发布、产品宣传展示中心;在中医药产业上,加快建设以陇西为核心地的省级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以及休闲、保健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集群,把定西建成全国重要的中药材药源基地、饮片加工基地、中医药加工和现代制药基地、中药材现代物流集散地、大宗中药材价格形成中心、现(期)货交易市场和中医药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在草畜产业上,利用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机遇,坚持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支持规模养殖和分户养殖共同发展,推动草畜产业尽快做大最强,加快走出一条“种草养畜—沼气肥田—种粮增收”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不断探索以服务中心城市为主的城郊服务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定西距兰州仅1小时的车程,不论从区位优势、交通条件,还是从信息通讯、资源互补性等方面,都具备接受兰白经济圈辐射带动的现实基础条件。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战略和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的决策部署,定西充分发挥毗邻兰州、交通便捷的优势,以市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兰州高新区临洮中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节点,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等,主动融入兰白都市经济圈,在服务省会城市中加快自身发展,努力将我市建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兰州及周边地区肉蛋奶禽蔬等鲜活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我省中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枢纽。同时联手构建定西、兰州、天水一体化的旅游运作机制,着力打造绿色生态、黄土文化风情、红色旅游线,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切实把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

(四)坚持在发展壮大二三产业中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十一五”期间,各县区都把发展工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根本措施来抓,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在发展壮大二三产业中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形成了以工促农、城乡联动的良性发展格局。我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65个百分点,带动城镇税收以11%的速度增长,城镇消费需求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仅为15%,比全省和全国分别低20.1和35个百分点。为此,我们坚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战略重点,紧紧围绕打造“五宜”城市目标,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建设。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同步进行,城镇建设与开发区和园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高起点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不断提升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特别把加快二、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建设的重点来抓,充分发挥二、三产业在促进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第二产业上,按照突出重大项目,壮大骨干企业,孵化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加快推进定西、陇西、临洮、岷县4个省级开发区和通渭、渭源、漳县3个工业集中区的建设,积极培育引领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第三产业上,充分利用定西交通基础好、地域优势强、物流需求日趋增大的优势,以现有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为基础,加快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大型超市建设,形成以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功能性物流中心和多层次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框架。同时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引领,大力发展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今后,各县区要选择一批城郊乡镇和城郊村,

统筹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工作,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

(五)坚持在发挥比较优势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市区域空间跨度较大,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力素质有一定差异,县区之间、城乡之间、山川之间发展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安定、陇西、临洮三县区人均GDP均高于全市5304元的平均水平,陇西最高为7023元,岷县最低为3623元,其他各县均在3800元至4100元之间;三县区人均财政收入在400元至650元之间,其他各县在137元至330元之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安定最高,通渭最低;三县区第二产业占比达到或超过25%,其他各县在10%至25%之间。从自身实际出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是坚持非均衡发展,支持条件较好地区率先发展。在洮河流域重点发展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为重点的高效设施农业和水电一体化开发,在渭河和漳河两岸重点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在关川河、牛谷河沿岸重点发展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和各种小杂粮为主的的旱作高效农业,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片带。二是加强区域合作,坚持组团发展。鼓励支持各县区打破行政界限,主动融入经济带动能力强的地区,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十二五”期间,我市各县区将认真实施国家和省上区域发展战略,依托我市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兰白都市经济圈两大经济片区中间地带和多条省道、高速公路、铁路交汇的区位优势,强化与西陇海兰新经济片带节点城市纵向联系,争取将安定、临洮、陇西3县区纳入兰白都市经济圈,将通渭、陇西、漳县、岷县4县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争取定西整体纳入兰西格经济区,推进临洮中铺循环经济示范区与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六)坚持在深化改革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我市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较差,资源匮乏,发展环境问题一直是影响自身发展和对外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平定、天定高速的建成通车,引洮工程、兰渝铁路、宝兰客运专线等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定西的区位优势更为明显,发展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今后必须要把环境建设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通过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广度和深度,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七)坚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坚持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二五“期间,我市要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四、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这次全省县域经济调研提纲和我市发展实际,并结合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建议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合理调整省、市、县行政权限,实行简政放权,把省、市可以下放的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部分审批权限直接下放到县一级,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经济自主权和决策权。适当精简申报、审批事项、程序和环节,对于一些项目,不论资金来源于哪一级,都应由县级政府负责项目决策和实施,着力解决当前项目建设中不顾实

际、搞一刀切,项目管理部门分割、资金分散等问题,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经济带动力。同时理顺与省级垂直部门的管理,给予县一级政府一定范围的优惠政策制定权,从而进一步增强县级党委、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

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重点的扶持力度。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城镇建设等县域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省上一旦确定发展重点,就应在政策、资金、技术、税收、土地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使其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建议省上加大对定西等贫困地区的倾斜扶持力度,对定西提出的建设省级马铃薯、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引洮一期、二期工程建设,洮河、渭河、关川河重点流域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和支持,必要时在国家层面积极衔接,争取早日实施。同时建议省上将争取实施“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示范区”、“国家级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百县中心镇建设工程”、“国家级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市”等西部意见和甘肃意见中提出的国家支持建设的试验示范区和试点工程及其他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设立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并将我市各县区列为全省首批试点县,尽快启动建设。

建议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政策。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不断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在财政政策方面,适当调整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加大对贫困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在税收方面,改革税收征管制度,加大税收返回比例,促进财力分配向县一级倾斜。在金融方面,对贫困县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扩大金融网点覆盖范围,扩大基层银行贷款范围和贷款规模。投资政策方面,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县及县以下的专项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对除竞争性领域以外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社会事业公益性项目提高补助资金比例,降低或减免县级配套资金。对国家要求地方配套的项目,应以省财政配套为主,尽量减少市、县配套资金。在土地政策方面,当前建设用地报批难度大、费用高,各类建设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较大。省上在实行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对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重点产业集群和符合产业政策的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应给予重点保证,工业建设占用耕地,所在县政府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不能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可申请省土地主管部门在省内易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认真研究解决各县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县予以重点倾斜照顾,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要抢抓国家西部意见和支持甘肃意见中提出的加快“两州两市”扶贫攻坚区建设的政策机遇,全力实施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工程,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定西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最早的地区,首创全国扶贫开发先河,省上应将其作为全国扶贫攻坚试验示范区,并尽快启动建设以临洮、渭源、岷县为主的定西与临夏甘南“两州一市”洮河流域扶贫开发示范带,通过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坚持对口帮扶等措施予以重点支持。

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导。省上应根据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切实加强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帮助基层科学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和规划,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当前,我市1区6县全部按二类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执行,标准偏低,未能体现国家对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的倾斜,一些县机关单位行政编制短缺,严重影响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为此建议省上适当调整和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执行类别与标准,将其列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范围;尽快

制定出台县乡镇机关非领导职务设置和审批政策,解决基层干部待遇问题;扩大城乡一体化试点范围,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增强县域经济辐射带动能力。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的报告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是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县域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我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70%以上的常住人口在县域,县域经济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谋划实施好县一级“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各县(市)要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的新特征、新形势、新要求,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坚持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对标先进、找准定位、扬长补短,推动县域经济在“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找准自身定位,做好前瞻谋划

“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对县(市)而言,要坚持把“十四五”规划放在未来十五年的发展进程中统筹谋划,按照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谋篇布局,顺应大势、把握趋势,站位全局、着眼长远,跳出县域看县域、突破县域发展县域,在更大的空间和格局中去谋划县域“十四五”的问题,着力提高“十四五”规划的战略性和前瞻性。要放眼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在区域竞争多维象限中找准自身坐标定位,在更广阔的空间去配置和聚合人才、技术、资金等高能级要素资源,通过借力发展破解县域资源和空间瓶颈制约;要深度融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抓住用好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对接和融入“四路”“五区”建设,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合作,提高县域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加强与全国主要城市群和都市圈重点城市的耦合联动,主动参与产业重构布局和分工协作,共建共享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培育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县域经济提质转型升级。

把握阶段特征,做好科学谋划

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各县(市)在谋划“十四五”重大事项时,应顺应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科学提出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和有效举措。从城镇化发展阶段看,2019年全省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4%,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民进城”仍是大的发展趋势,要针对县城市政设施、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健康养老、产业配套等领域的短板弱项,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县城人口集聚能力和综合承载功能;从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要顺应工业集聚化发展趋势和要求,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突出以特色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以生态论英雄,推动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要顺应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新要求,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开展以智能制造为引领的“三大改造”,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着力探索适合县域发展实际的新旧动能转换路径,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引擎、注入新动能。

坚持多规合一,做好系统谋划

坚持“多规合一”发展理念,加强县级“十四五”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重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有机衔接,推动各项规划同向同频、协同推进、有效落实,使“十四五”规划真正起到行动纲领和行动指南的作用。特别是要充分把握县一级“十四五”规划对乡镇、园区甚至村落等中观、微观空间尺度的指引导向,强化与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指标体系、空间布局、主要任务等方面的统筹衔接,在县级“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城乡空间、产业空间、“三生”空间等重大空间布局的规划与管控内容,确保“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项目在空间上有着落、能落地。在县级“十四五”规划具体编制过程中,既要有文字内容的具体表述,又要有空间图则的规划引导,让规划主要内容在空间上显化,使得规划文本更加直观易懂。要加强县级“十四五”规划与国家、省和所在地市“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重点任务和发展举措的对接,用好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确保规划“上接天气、下接地气”。要同步开展“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特别是在事关全局的薄弱短板领域、非市场竞争性领域等方面着力谋划,在市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要少编规划甚至不编规划,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

强化项目支撑,做好落地谋划

强调重大项目建设在县级“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支撑作用,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抓手,谋划建立“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争取一批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发展大盘子,切实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要强化重大项目谋划的精度和深度,突出战略性重大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重点在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提质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绿色转型发展、增强安全保障等领域,谋划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和有温度的民生项目。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着力强化资金、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的保障,推动资源要素向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倾斜,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对列入“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要加大项目建设资金供给,积极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十四五”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创新项目用地供给方式,积极探索开展“标准地+承诺制+最多跑一次”综合改革,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要创新重点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完善相关部门联动机制,明确项目建设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确保谋划的重大项目可执行、可操作、可落地。

树立开放思维,做好创新谋划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按照“开门编规划”的要求,广开言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凝聚各方共识,汇集各方智慧,着力形成符合县域发展实际、实用管用的规划。重点是要创新规划编制方法,采取座谈交流、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多元化的方式,广泛听取县直部门负责人、乡镇党员干部、企业经营者以及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要强化外部智力资源的导入,借助省内外高端智库和专家力量参与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切实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要注重发挥基层“两代表一委员”以及退休老干部、“土专家”等群体的重要作用,增强规划编制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地方特色;要紧跟科技前沿步伐,以新一代信息化技术赋能“十四五”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等全过程,在现状调查、数据整理、民意收集、指标预测、政策效果评估等方面,创新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化、精准化和高效

化水平。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的报告

近年来,我市把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作为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转型升级、开放创新、环境优化等工作,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区六次跻身全省前十,是三星级产业集聚区。

一、坚持有体量更有质量,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一是突出龙头培育。

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注重借势发展、强强联合、延链补链,打造了气缸套、皮草羊剪绒、广药业核黄素三个行业世界冠军。

二是突出集聚集约。

坚持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三大主导产业集聚了全市 35的规上工业企业;以“区中园”形式,规划建设了 8 个专业园区,推动集约发展;整合 11 栋闲置标准化厂房,建设占地 600 亩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培育了一批高成长企业。

三是突出三大改造。

制定三大改造攻坚方案,发挥内配标杆引领作用,引导 68家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 130 个,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

二、坚持重实效更重长效,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一是以开放增动力。

打造四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可实现一站式通关。目前,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 77 家,完成进出口总额 40.4亿元。

二是以创新添活力。

成功创建高新区、智能化示范园区和专利导航实验区三个省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三是以改革促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实行“全程代办制”,让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趟不用跑;在行政服务大厅开设“企业征信”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征信服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动群众增收。

三、坚持抓产业更抓环境,创造发展平台和优势。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品质,近三年谋划实施城市提质项目 81 个。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延伸公共服务,有序推进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治理一体化。以产城融合提升承载能力,初步建成“四横九纵”路网框架,差异化布局了公租房、餐饮酒店等配套设施,推动区内农民就地上楼,不出区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大要求,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为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