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导学案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它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为着眼点和侧重点;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关于导学案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说明:

一、导学案的类型及栏目设置

二、导学案部分课型的主要环节

三、导学案使用的基本原则

四、如何高效的使用导学案

五、学案使用时的基本操作程序

六、对预习案、探究案及训练案的有关补充说明

七、关于自主预习中阅读文本教材的“六字诀”策略

一、导学案的类型与栏目设置

根据课型不同,导学案的栏目设置也各不相同,我们一般把导学案分为四种类型,即知识新授课、总结复习课、测试讲评课、习题训练课。

1、知识新授课

知识新授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拓展提高”、“知识建构,巩固检查”、“延伸训练,提升能力”等部分。

2、总结复习课

总结复习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复习目标”、“学案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释疑解惑”、“巩固练习,拓展迁移”、“延伸训练,综合拓展”等部分。

3、测试讲评课

测试讲评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讲评目标”、“试卷正答案率统计”、“典型试题分析”、“变式训练”四个部分。

4、习题训练课

习题训练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例题”、“随堂练习”、“解题方法点拨”、“课后巩固练习”四个部分。

二、导学案部分课型的主要环节:

1、新授课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1)学习目标

第一、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三维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计既突出科学性,又符合学情,重视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的文字表述要落实简约化原则,符合教情、学情,不要照搬教参,冗长罗嗦。学习目标不要写成教学目标,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第二、学案中要体现学习重、难点。

文字表述要简洁,不照搬教参。对照着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使学生明

确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始终

都有明确的目标。一个学案中教师要突出思考如何突破重点和突破难点。

第三、学法指导。

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并不是一般的通法

说教,也不一定每节课都必须有这些方面,可视具体内容而定。

(2)学习过程

第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通过对知识的高度整合,列出自学提纲(或者以其他形式进行整合,如图表、知识树等形式),特别注意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整合。最好不要采用填空的形式。

第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以便把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在小组内解决,再找出本组的共性问题,在班内进行交流解决。教师可预先将知识点尤其是重点、考点,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以利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第三、拓展延伸,感悟社会。

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深刻研究教材、发掘教材,挖掘出教材的情感教育点,体现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

第四、知识建构(总结归纳)。

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

(3)巩固练习。

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

(4)学习感悟。

包括小结、知识网络图、感想、疑惑、巩固练习、自我评价表等。使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的成长点、生成点、困惑点,从而学有所得。

2、复习课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1)复习目标

第一,课标要求:列出所复习知识的《课标》或《考试说明》要求,明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要求级别。

第二,重点难点:结合以前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好复习的重点难点。

(2)课堂导学。

第一,自主梳理。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自主构建相关知识的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找出以前学习存在的薄弱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地回顾复习。知识网络内涵力求详实,并尽可能的扩充其外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第二、问题导学。

问题的设计以小综合题为主,要体现知识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适当提升思维含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解决以前的知识遗漏和能力不足,解决重难点,锻炼发散思维,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第三、典题训练。

可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第四、精讲点拨。

要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

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来进行,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

导。

第五、归纳小结。

对本节课复习知识、方法、规律、联系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则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修缮预习时所构建的知识网络。

(3)课堂检测。

要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4)课后作业。

应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易:中:难=6:3:1)。即在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所布置的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3、讲评课学案主要环节

(1)讲评目标

教师可将“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中的相关要求以及各种考试中的“典型链接”在导学案上展示出来。

(2)课堂导学。

第一,预习案。

提前下发批阅的测试卷及答案,让学生自主纠错、补漏。

第二,试卷分析。

教师公布选择题正答案率情况(或指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以及非选择题的出错情况;分析试卷考查范围、试题难易程度、成绩分布情况及比较,并列出错因。

第三,自主分析。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试卷分析先自主总结,对自己试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错因归类;对自己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第四,分类解析。

从试题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错题可先让学生分析展示,由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再由教师进行适时引导和评价。针对错题,老师从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点拨。点拨要有启发和提升,不能就题论题,而要着重于方法的总结、原理应用的技巧、解决问题的程序、知识理解的误区和盲点。点拨务必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切忌简单敷衍,或空洞无物、词不达意。对题目的讲解最好做到题目模式化、类型化,讲清方法规律。

(3)课堂检测。

针对错题的原因,要选取合适的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4)课后作业。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二次过关,选择适量题目进行目标重测,检查课堂效果,是训练课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4、训练课导学案主要环节

(1)训练目标。

按照考试大纲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为学生设计训练试题。

(2)课堂导学。

第一,典型试题引领。教师通过对试题的精讲,使学生明确同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与方法,发挥举一反三的作用。

第二,学生按照学案内容自主完成练习题的内容。对通过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的难点和疑点,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争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消除疑点。

第三,对合作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感到疑惑的问题,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提出。

第四,教师结合课堂上学生讨论情况和小组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的突出问题、重点知识进行归类,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对相关理论和规律进行归纳、拓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3)课堂检测。

第一,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整理,前挂后联,完善知识体系。典型的问题要在错题本上作好整理记录。

(4)课后作业。

对知识点和主要问题生发出的与之相关的问题,有选择性地挑选教辅上的习题,达到拓宽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导学案使用的基本原则

学案使用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精讲点拨——巩固练习。

在整个流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第一,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学案,在上课前抽批部分学案,了解学习情况,再次进行课前备课。第二,用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放手让学生寻找规律,建构知识结构体系。

教师要善于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一是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教材,教师应该对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但并非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串讲。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以及在中考中的地位告诉学生,这样做到有利于学生预习时有的放矢。二是要告知学生导学案的编制思路,导学案是如何根据教材进行设计的,让学生通过预习导学案能更好的在课前了解熟知教材知识。三是引导学生积极展示预习效果。在预习课上,教师应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任务分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准备,但不要限制学生的自由,应成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

四、如何高效的使用导学案呢?应该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一)课前高质量的自主学习。

课前自学的质量,是保证学案有效实施的关键。学生拿到学案后根据导学案的使用说明、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进行预习,然后根据导学案过程有层次地学习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预习时,用红色笔标出疑难点,并将问题写在导学案相应的知识板快处,以便于老师的学情调查和课堂上合作学习。所有同学必须要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各科学案进行归纳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同时,教师要调动学生使用导学案的主观积极性,自学主要是在自习课上结合教材、教辅资料独立自主去完成导学案(必要时也可教师帮助、同学间合作、这仅为辅助手段),但更多的是强调自

主学习,学生原则上不能在自习课上讨论。但学案一定要自己去学去做,千万不能抄袭,弄虚作假。使用时教师根据学情将适当增删的

内容学生要记在学案上,并按要求去自学。

(二)课上合作学习高效利用

1、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

讨论开始时,教师应对讨论进行宏观指导。具体步骤如下:

(1)小组内要互帮互学,开展交流,提倡合作。组内个别释疑解难,小组长或组内其他同学对某个同学的个别问题答疑解惑;

(2)落实学习目标,小组长带领全组对每一个目标检验落实情况或对给定问题组织讨论;

(3)如有集中的困惑问题,小组收集,集体解决。

2、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

各小组的主要展示人,按事先分配的重点内容(对本组领取的重点学习任务,认真研究,弄懂吃透,能够解答他人的疑惑,全组成员要高质量解决相关问题;也可以尝试不分配特定内容)做好板书展示,展示人要写上名字。

3、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上集中将学习中的困惑问题记在学案上,个人的疑难批在学案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得写在学案上,思维的碰撞更要写在学案上,从而便于课堂生成。

4、学后反思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知识方法的概括是对学的结果一个方面的表现,展示反思可以借助学案,修改反思得以提高更需要学案。

、5复习备考离不开学案

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整合以及阶段复习都需要用到导学案,可以通过自主评价等环节自查学习薄弱环节,有重点、有主次进行复习。

6、课堂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教师在课堂上应掌握:凡是学生会的不讲,凡经小组讨论得以解决的不讲。教师应负责对学生做各知识点强调、指导、点拨,或对各目标所涉及的问题敲定、点拨;学生要结合教师点拨,进一步讨论展示内容,并对学案再次修订。

、7教师引导离不开新学案

课堂后10分钟,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生应适度浏览新学案,结合教师的引领初步了解新学案。

(三)课下导学案要“双批双改”

导学案的二次批改环节就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纠错及导学案的完善情况。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知识点,学生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掉,并在学案上写出来。导学案中有反馈部分,需要任课教师最后收集起来,去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由于时间较紧与学生能力程度不同,很多学生只能完成简单题,对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常有空白现象。那么,反馈部分如何有效落实?

我认为,反馈部分一般要重基础,对于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设计相对要少一点,如果学生有空白现象,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导学案,来不及思考的问题在课下要在小组内进行探讨交流。依靠小组的作用完善、消化、整理导学案。在反馈时,根据内容和题目不同,应适当规定各类学生应做的题目,并鼓励学生多做。老师此时的鼓励很重要,同时给孩子树立信心,保证在规定的题目内完成就得满分。然后,再附加一

定的分数,鼓励学生自然进步。导学案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学生完成导学案后由学科班长收齐上交,教师第一次批阅,了解学情并确定重点学习内容。待展示过后,学生要在课下整理落实,订正完成后收齐上交,由教师第二次批阅。导学案的二次批改环节就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纠错及导学案的完善情况,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知识点,学生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掉,并在导学案上写出来。二次批改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做题方法技巧的指导,对于解题方法和规律要及时补充。

五、学案使用时的基本操作程序为:

、结合学案1课前预习

把学案提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教师在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2、小组互助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精讲点拨解难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

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和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对于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4、达标训练补偿矫正

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的学生应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

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作出正确的评价。评价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还要做好课下导学案的双批双改。

5、巩固总结反思领悟

指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可提示学生: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得到了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可将启示、疑问在学案上写下来,或者当堂交流,或者在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长期坚持这样做,能够逐步引领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六、对预习案、探究案及训练案的有关补充说明

1、预习案

课前预习案是导学案中的第一部分重点内容,它是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案,在进入课堂学习的课前阶段,为学生预习学习内容提供的一个预习方案。通过课前预习案引导学生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预习案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为课堂上的高效学习做好准备。因此,课前预习案是确保课堂高效的前提和基础。

预习案的编写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板块:“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课程标准及学习目标”、“教材助读”、“预习自测”、“我的疑惑”、“信息链接”六个板块。

2、探究案

课内探究是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部分,它是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最主要部分。它的作用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帮助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课内探究案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学生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及能力的锻炼与提高的载体与主要阵地。

从探究案的设计来看,主要包括;“学始于疑”、“质疑探究”、“拓展提升”、“我的知识网络图”、“当堂检测”、“我的收获”等六部分。

3、训练案

训练案是针对本单元或本章学习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和拓展而设计的导学案,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训练导学案的设计原则是要体现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题目。

训练案主要包括:“基础知识训练”、“综合拓展训练”、“能力提升训练”等三个模块。

七、关于自主预习中阅读文本教材的“六字诀”策略(摘自《韩立福有效教学法》)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强调“勾、划、圈、点”的阅读方法,在以“学”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视野下,这种传统阅读方法,不能满足高质量阅读的需要,尤其是不能满足问题发现、生成、解决学习需要。在有效教学指导实践中,韩立福博士开发和提炼了新阅读“六字诀”即“查、划、写、记、练、思”。

保证阅读遍数:教师设法引导学生来阅读文本,一定要保证遍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一般来讲,小学生要达到15遍以上;初中生

要达到10遍以上;高中生要达到6遍以上;大学生要达到4遍以上。但是不包括特殊的学生。目的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培养阅读的好习惯和会读书的好习惯。

查:即查着工具读。学生借助各种工具书或网络来阅读,把不懂的相应内容

进行查阅和标记。尤其强调指出的是学习理科文本,也要查阅相应的工具书。

划:即划着重点读。教师开发“划”的符号,或学生自行可开发,开发属于自己个性化特色的标记符号,学生将终身受益。

写:即写着感想读。该环节很重要,通过阅读后有何感想,主要是指理解的程度是什么。如:文科感想包括:文本大意、段落大意、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经典赏句等。理科感想包括:含义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学会了什么、没学懂什么。

记:即记着内容读。“记”就是“背”,阅读时对相关内容,要背诵着读,有助于理解。

练:即练着习题读。鼓励和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尽可能尝试着去做课后的练习题,教师也可以布置做部分习题。这样做,一是发现问题,二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会。

思:即思着问题读。在前面五环节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学生要积极动脑,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着还有什么问题呢?及时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标注在文本的末尾处。

导学案包括

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一)“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课时化原则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2、问题化原则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 3、方法化原则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 4、层次化、递进行原则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导学案的使用是导学案实施高级目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目标(文化知识的掌握)的关键.它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自学中发现,思考,生疑.再思考,获知. 课堂探究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体验获知的快意,体验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教师适时的精点,更能达成教师"导学"功能的落实. 课后拓展是落实基础目标(文化知识掌握)的重要保障. 编辑本段指导思想 关注学习方式改善交互环境 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构建立体交互环境、做到生生交互、书生交互、师生交互、组内交互、组际交互、生媒交互齐举,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注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编辑本段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导学案设计与实施

导学案设计与实施 导学案是一种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通常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编写。导学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 1. 教学目标: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教学目标要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具有明确、可测量的特点。 2.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学习情况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学情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为编写导学案提供依据。 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明确所要教授的知识点、技能和理解能力。教学内容要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步骤,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 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的各种学习活动。在设计学习活动时,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习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具有足够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5.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导学案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合作学习法等。 6.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判和总结的过程。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需要明确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二、导学案的实施步骤 1. 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导学案的第一步,通过一些引入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导入环节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 2. 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环节。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总结归纳:在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拓展练习:拓展练习是对学生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拓展。通过一些练习题或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5. 评价反馈: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过

高效课堂导学案六环节

高效课堂导学案六环节 高效课堂导学案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创新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导学案主要由“明确目标→前置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标拓展→整理提高”六个环节构成。 一、明确目标 导学案不仅有课堂教学明确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关键,有学习内容的学法指导、问题点拨和训练检测,还有对所学内容的总结提升和矫正拓展。这就是说,要在课前明确导学案在课堂学习中的作用,按照导学案的目标要求,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关键,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知识点、疑难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和疑问参与课堂教学,从而达到高效掌握并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 二、前置自学 导学案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前自学,并对发现的新问题做好课前思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前自学要注意:1.讲究实效。预习一般安排在新课的前一天晚上进行,这样印象会更深,效果会更好。在预习时,不顾此失彼,做到全面预习,认真预习。2.先全面后侧重。在通读课本的基

础上,初步弄清新课中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些知识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3.达到目标效果。一是通过自主学习尽量解决导学案中A级“概念性问题”,B级“原理性问题”,C级“习题性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二是对解决不了的问题以D级“拓展性问题”带入学习小组,利用合作交流进行研究性学习;三是查阅有关本节课的教辅资料,为课堂上老师的教学点拨拓展储备知识能量。 三、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是课堂最有生命力的重要环节,可分为“组内交流”和“班内展示”。“组内交流”是先同桌互改《导学案》,再汇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解决自学困惑。“班内展示”是各组派出代表汇报自学情况,提出本组上交的疑难问题。在展示交流中应注意:1.敢于展示。尽可能给自己轻松的学习环境,给自己展示的动力和欲望,消除自卑心理。2.善于倾听。养成耐心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及时听懂同学发言的思想和观点,完善自己的见解。3.积极评价。对同学的发言进行积极评价,通过客观评价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 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针对前几个环节解决不了的问题设置的。合作探究问题要有普遍性、探究性、思想性,需要通过集体

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导学案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它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为着眼点和侧重点;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关于导学案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说明: 一、导学案的类型及栏目设置 二、导学案部分课型的主要环节 三、导学案使用的基本原则 四、如何高效的使用导学案 五、学案使用时的基本操作程序 六、对预习案、探究案及训练案的有关补充说明 七、关于自主预习中阅读文本教材的“六字诀”策略 一、导学案的类型与栏目设置 根据课型不同,导学案的栏目设置也各不相同,我们一般把导学案分为四种类型,即知识新授课、总结复习课、测试讲评课、习题训练课。 1、知识新授课 知识新授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拓展提高”、“知识建构,巩固检查”、“延伸训练,提升能力”等部分。 2、总结复习课 总结复习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复习目标”、“学案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释疑解惑”、“巩固练习,拓展迁移”、“延伸训练,综合拓展”等部分。 3、测试讲评课 测试讲评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讲评目标”、“试卷正答案率统计”、“典型试题分析”、“变式训练”四个部分。 4、习题训练课 习题训练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例题”、“随堂练习”、“解题方法点拨”、“课后巩固练习”四个部分。 二、导学案部分课型的主要环节: 1、新授课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1)学习目标 第一、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三维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计既突出科学性,又符合学情,重视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的文字表述要落实简约化原则,符合教情、学情,不要照搬教参,冗长罗嗦。学习目标不要写成教学目标,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第二、学案中要体现学习重、难点。 文字表述要简洁,不照搬教参。对照着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使学生明 确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始终 都有明确的目标。一个学案中教师要突出思考如何突破重点和突破难点。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其环节包括1、检查学案、理解学情。2、合作探究、交流展示。3、精讲点拨。4、当堂检测。5、归纳总结。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是瑞泉中学在教改纵深发展的一次较为科学,具有切实具体的的可操作性的一次大胆的尝新思路。“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较为行之有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作者根据自己及本校语文教师同仁实践,试分析“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在教学当中使用之优缺。 关键词:导学案;五步导学;教师;学生;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其特点是: 1、简便易学,便于操作。 2、能较好表达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 3、教师不再重复演义课文,能较好表达教师的主体作用。 4、因为五个步骤都要表达于每一堂新课中,环环相扣,容量较大,使课堂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一、检查学案、理解学情(1—3分钟)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注重知识传授,轻视水平培养,注重知识结果,无视思维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效率低。“导学案”即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方案,它的使用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合,是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前已明确了本节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教师按照学案设计的内容有重点地讲解,学生有重点地听,教学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0—15分钟) 以学案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实现了师生互动和对话交流,改善了传统的教学关系。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通过与小组同学实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根据问题特点,教师可提问题让大家或一个同学回答;也能够让个别同学黑板展示。教师纠正学生展示或回答中知识性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达,评价回答或展示的内容,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三、精讲点拨(15—2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探究中存有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实行精讲点拨。协助学生解难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 1、教学目标:以本节知识重点、难点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教学过程为目的;以书面形式呈现知识流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本节要解决那些问题;以教材阅读为背景,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主线设计教学目标。 2、引导发现: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出或设置问题。如: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和发现问题;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从上课开始的前一天,自行设计相关的问题。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材或课本内容提出或设置需要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激发探索问题的主动性,使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此引导的作用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3、合作探索:对(2)提出或设置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引导、类比、对比、联想、观察、实验、归纳、化归。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化的问题;或形成引入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把事项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并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归一的思考更科学化,为培养创造性思维作好必要的思考准备。如,让学生从背景材料中发现知识规律、特点、方法,进而解决本节研究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

教学过程"两主"作用的有机结合,既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 作用。 4、自主探究:在(3)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特别要鼓励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的独创性和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各自为战",也可以"分组分群",还可以"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式进行。对于一时"迷路"的学生,不要马上否定,而要尽可能地肯定学生思维中的合理成分。要激励学生,争取给更多的学生创设参与机会,使全学生们得到自主解决的训练和感受成功的体验。并且由知识点所散发的辐射区域形成规律性流向形式,以便学生能够灵活多样地理解、掌握、应用所学解决本节知识所涉及的问题。使课前课后问题的衔接、扩展、延伸紧密结合,并构成问题链。这种把课前、课中、课后知识及问题组合成类似于食物链的问题链,就是一种不局限于单纯课堂教学的开放教学模式。 5、评价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3)、(4)中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比如,让学生来评价:探索发现的是否充分,问题解决的是否有效、彻底、简洁,得到的方法和结果有何意义?有何应用价值等等?对于某一学生的评价或小结,教师还可以让另一个学生再作"评价"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构作一些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课堂上不在是只传授知识,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也不是简单地只由教师来讲授,而是要通过学生自主地自学探索,教师平等地 参与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活动,并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

导学案课堂实施的一般步骤

导学案课堂实施的一般步骤 1. 准备工作 在实施导学案课堂之前,教师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 •确定目标: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并确保与课程大纲和教材的内容相符。 •设计导学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导学案,包括学生预习任务、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等。 •准备素材:准备与导学案相关的教学素材,如课件、教辅材料、实验器材等。 •安排时间:合理安排上课时间,确保充分利用时间完成导学案的实施。 2. 引导学生预习 导学案课堂实施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以提前了解所学内容,从而更 好地参与课堂活动。 •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如让学生预习与导学案相关的章节、阅读相关文章或观看相关视频等。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对预习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学生做一些思考练习。 •激发兴趣:通过介绍预习内容的实际应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3. 导入导学案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需要进行导入导学案的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为后续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引发问题:可以通过提问、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导学案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激发思考: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和现有知识,对导学案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建立情境: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能够将导学案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4. 导学案实施 在导入导学案后,教师需要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导学案进行实施。这一步主要是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活动: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进行一系列学习活动,如探究、实验、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等。 •引导讨论: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共同构建知识。 •解释与总结: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及时解释和总结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确保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 巩固与拓展 在导学案实施完毕后,教师需要进行巩固与拓展的环节,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提问与解答: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拓展活动: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如设计实际问题解决、小组项目研究等。 •课堂反思: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课后作业 在课堂结束前,教师需要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复习与巩固:布置一些复习题或思考题,让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探究任务:布置一些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和研究能力。 •反馈与订正: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布置相应的反馈和订正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纠正。 以上就是导学案课堂实施的一般步骤。通过充分准备、引导学生预习、导入导 学案、实施导学案、巩固与拓展和课后作业等环节,教师可以有效地开展导学案课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导学案学习的方法

导学案学习的方法 导学案是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后通过导学案的指导,自主学习、自主 探究问题的教育资源。它具有循序渐进、学步自主、思维开放、动态 更新等特点。以下将介绍三种有效的导学案学习方法。 一、预习法 预习是导学案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 即将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在使用导学案进行 预习时,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阅读导学案:仔细阅读导学案中所提供的问题和素材,了解要学 习的知识点和相关背景知识。 2. 独立思考:根据导学案中的问题,学生可以尝试自主思考,并写 下自己的答案和想法。 3. 学习资料查找:如果学生对某些问题不了解,可以通过书籍、网 络或其他资料进行查找和学习。 4. 总结归纳:在预习结束后,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笔记或思维导图。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在课前主动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预习也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二、课堂互动法

课堂互动是导学案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二,通过课堂互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堂互动时,教师和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展开活动: 1. 导入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预习内容,并让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理解。 2. 群体合作:学生可以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导学案中的任务。每个小组可以派代表进行发言,展示自己的解答或思考过程。 3. 教师引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总结概括: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对当堂学习进行总结和概括,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课堂互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扩展自己的思路,提高学习效果。 三、复习总结法 复习总结是导学案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三,通过复习总结可以巩固和回顾所学知识。在使用导学案进行复习总结时,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复习导学案:学生可以回顾之前所学的导学案,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理解情况。

导学案的基本组成及具体要求4

导学案的基本组成及具体要求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设置八个环节。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 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 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而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泄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左的不适度, 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岀重难点。 (二)知识链接 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麗测评、诊断检测等。 该环节的作用:扫淸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左学习范用、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四)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数学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与方法。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五)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导学案上最后一个问题一左设汁为本节知识的体系建构。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六)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屋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呈:为宜。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而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娇正,学困生要及时辅导跟进。 六、导学案编写流程 导学案要经五步生成,基本流程为:先由主备人''个备",然后返回学科组''群议",结合大家的建议再由第一主备人修订,分给任课教师,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再''个备",最后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做课后修订。导学案在设计时要求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生要能够浅入深出,摸着''石头"过河,步步为营,逼近目标。一般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设、学法指导或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测评反馈、课后反思几个环节构成。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每个导学案的分戢要适宜,不要过简,也不要过繁,要合乎实际操作,有实效。尤英要精选习题,坚决杜绝''题海" 战术。所编制的导学案的容量以学生预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

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

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 导学案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 计出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安排,以便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 教学辅助材料。导学案设计是教师教学准备的基本环节之一,直接关 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本文将从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情、设计教学 活动、评价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讨论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 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需求所制定的教育目标,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过程。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 能力,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分析学情 分析学情是导学案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年级、班级、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通过了解 学生的学情,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 活动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设计教学活动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确定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应 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

动参与和合作精神。同时,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进度的合理性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评价教学效果 在完成导学案后,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教学效果可以通过教学观察、测验考试、教学反馈等多种方式实施。通过评价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评价教学效果是导学案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关键。 综上所述,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验,不断完善导学案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导学案设计是教师备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导学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一种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工具,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学习效果。一个完整的导学案需要包括以下主要环节: 一、导学目标的明确 在制定导学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引导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例如,假设本堂课要教授学生写作文的技巧,则导学目标可以是“掌握写作文的基本结构和概念”。 二、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准备学习的重要一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新课的话题、提出问题或者展示相关的影像资料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动力。 三、知识讲解 导学案的知识讲解环节是向学生介绍新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示范、展示等,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例子,生动有趣地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 四、思考与探究

思考与探究环节是导学案的核心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问 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 进行思考和探究,或者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 的合作与探索精神。 五、归纳与总结 归纳与总结环节是导学案的总结和巩固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 应该引导学生从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中归纳出一些规律和结论,并对学 习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梳理与加深理解。 六、拓展与应用 拓展与应用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延伸和应用。教师可以布置一 些拓展阅读、实际应用、问题探究等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 到具体的实际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七、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环节是导学案的最后环节。教师应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在下一堂课时 进行检查和答疑。 总结: 导学案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工具,我划分为了七个主要环节,包括导入、知识讲解、思考与探究、归纳与总结、拓展与应用和作业 布置。在制作导学案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

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 一份完备的导学案少不了目标设计、问题设计、情境设计、教法学法设计等,这些也就构成了导学案的基本环节。 1 、目标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要完成其特定的学习任务,每堂课的组织教学就应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了目标,一堂课将是一盘散沙,不知所云;一篇课文将会分解得支离破碎,不知所终。所以,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设计时要从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出发,根据语文总体教学要求、单元教学安排,到与这篇课文、这3课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来为这篇课文、这节课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力求在课内完成,目标设计在符合总体要求的同时,做到切合实际,切合学情。要少而精,不要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2 问题设计。《美国2016计划》中提出: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应当在各年级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教学过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教师应当制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型的学生学习提纲,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问题链。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要通俗明白而准确,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要设置坡度,难易得当,统筹兼顾,循循善诱,拾级而上。 3情境设计。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当中进行的。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课堂教学设计要特别重视情感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情境设计是导学案的必备工作。教师通过详细钻研教材,依据学习内容,把握课堂学习环节,适时、恰当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通过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介绍背景知识,引入现实生活,使用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明确目标→前置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标拓展”五个环节构成,教师围绕学生的活动,相应地做好明确目标、问题 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五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目标 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事先把新的学习内容,按照其在单元或整册书的地位、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制定相应的科学的学习目标,明确目标展示于“导学案”上。上课伊始,教师指导学生参照“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的有任务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前置自学 前置自学一般要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依照“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问题,同时生成整理新问题。自学中,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能归纳的规律自己归纳,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合作小组内讨论寻求解决。鼓励学生通过圈点标记深入钻研,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师指导自学,同时根据掌握的自学情况进行二次备课。 前置自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完全能解决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能力;二是为课堂上的展示做充分准备;三是为教师下一步的引导点拨提供起点。 (三)展示交流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情况在教师的组织下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一般问题的展示交流有两个层次,组内展示和组间展示。知识性、基础性的问题可以在组内展示、互相评价,稍难的问题在小组内展示后整理出小组的意见在班内展示交流。自主学习任务展示的时机要跟教学的流程相和谐,要恰如其分的贴着教学目标的落实来展示,不能为展示交流而展示交流,为活动而活动。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确定“讲”与“不讲”,以便及时进行点拨。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能学会的,都不需要讲。所谓的“讲”,实 际上就是一种有效点拨,择机指导。 展示交流环节是课堂非常有生命力的一个环节,它至少有这样几方面的效益:一是展示交流促进了前置自学。要想展示精彩,必须深入自学。先自学后展

导学案的编制环节和使用要求

导学案的编制 (一)编制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与传统教案不同,传统的教案形式是立足于教师”如何教“,而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如何学“,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导学性原则:“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位做练习,要通过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安排,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3、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分层探究,有序引导,逐步生成,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教材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所以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导学简单化”。 4、层次性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5.实用性原则 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价值。在编写导学案时要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现有学习能力和老师自身的需求出发,合乎学生使用和老师自己使用,操作起来简便易行。6.规范性原则 导学案虽然具有学科特点,但从导学案编制流程、导学案的基本组成、格式要求、容量要求等方面要统一规范。 (二)导学案编制的基本要求 1、吃透教材打基础。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无论是导学案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