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公开课导学案(分数连乘)

公开课导学案(分数连乘)

《分数连乘应用题》教学设计

一. 课前预习作业。.

1复习分数分母分子英语单词,选出其中的一个在小组里展示朗读

2 六(22)班孩子中选择分母的单词占班级人数的 3

2。 A 单位:“1”是:( )。

B 选择分母单词有多少人,能求吗?你有什么发现!

算式为什么用乘法?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应用题。[板书:分数 应用题]

二.深入探究,提出问题

1、提出条件

例 六3班孩子中选择分母单词的占班级人数的 32。选择分子单词的人数是选择分母单词人数的4

1。选 2、个人试做:(导学案){小组长要组织大家进行交流}

三 交流重点:

1.一起来画线段图。先画哪个?为什么?再画哪个呢?画多长?怎样确定?

2.你是怎样列式的谁愿意说说你的想法?

(1)交流分步算式生说想法。(根据哪个数量关系求选择分母的人数?根据哪个数量关系求选择分子的

的关系可以求出选择分母的人数,再根据分母人数与分子人数的关系可以求出选择分子单词

件出发一步一步找到答案,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同学们为什么都先求选择分母单词的人数?从数量关系上看选择分母单词的人数和选择分子单词的

母的人数,才能求出题目中的问。象这样从问题开始思考,去找需要的条件,也是一种解决

(2)交流综合算式生说算法。(从综合算式上来看也是先求什么?我们来看计算过程,(板演约分过程

(3)还有别的做法吗?先求32x 4

1,你理解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4)辨析:分数连乘不必像整数连乘那样逐步计算,而是可以一次性计算同时约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

四.尝试练习 经过刚才的自主学习,你觉得自己会不会做分数连乘应用题?导学案第二页自主练习咱们就试一试。1. 由一生说一说想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展示算式。一样的举手。

2. 展示两种做法。有两种做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我们要根据数量关系来列式,每一步都有道理

3. 展示两种做法。这道题也有两种做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这道题当中有一个多余的条件,看来

联系的数量坚决不能用。

五.回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六.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那么老师相信大家的课堂达标检测一定能行。赶快行动吧。

《分数连乘应用题》导学案

学习目标: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分数连乘应用题。

学习重点难点:分析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检查预习作业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例:六2孩子中选择分母单词的占

班级人数的 32。选择分子单词的人数是选择分母单词人数的41。选择分子单词的人数有多少人呢?

2、个人试做:(导学案){小组

长要组织大家进行交流} 1、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2.你还有其它方法吗?

3.顺利完成了吧?在小组里交流做

法。

温馨提示

1、可以借助线段图来理清数量关系。 想:应该先画什么呢?

六3班总人数 选择分母人数: 选择分子人数:

可以这样想:怎么求? 也可以这样想:根据条件,我可以先求哪再求什么?

自主练习试一试!

1、芍药花的花期是32天,玫瑰花的花期是芍药花的85,牡丹花的花期是玫瑰花的5

1。牡丹花的花期是多

2、五年级人数是四年级的83 ,四年级人数是三年级的9

4 。三年级有180人,四年级有多少人?

3、三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下,小芳跳的是小明的43,小亮跳的是小明的32。小亮跳多少下?

总结答题时应该注意:( 在解答分数连乘应用题时,要找准单位“1”,理清题里的数量关系。根据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计算分数连乘的时候,要先约分,再把约分的结果相乘,以提高我们计算的

达标检测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并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计算方法的探索。 3.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口算练习 二、交流汇报导学本的第一个问题;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三、印证导学本的第二个问题: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是什么?与整数乘除混合运算有什么区别?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布艺小组的同学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准备节日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谈话:仔细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画面,从中寻找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如:这些布能制作多少顶帽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列式。

教师并进一步启发学生:还有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如果学生没有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可以鼓励引导他们提出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交流,明确解题思路 学生会提出“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这个问题,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谈话: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解题思路呢? 学生思考后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因为送给幼儿园的帽子占这些帽子的,所以,要求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应先求出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求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就是求6米里面有几个米应该用除法来算。而求送给幼儿园的帽子有多少,就是求帽子总数的是多少,应该用乘法来算。 可以分步来求,也可以列综合算式求。 【设计意图】在这里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解决问题 谈话:明确了解题思路,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列式计算呢?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进行独立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刚才的交流结果进行独立的列式,教师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组织交流。 谈话:谁能给大家讲解一下你的求法? 分别选择分布求法和综合算式的学生进行讲解。 在你自己经过计算以后,你有什么经验要和同学们分享?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分步式与综合式,体会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尽量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讲解、讨论、对比、分析。

说课稿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一)》,下面我将从以下八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导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为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好准备的。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字信息,根据这些数字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理解应用题,通过画线段图分析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列出算式时先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列综合算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单纯从计算中讲授分数混合的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接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体会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分数混合运算顺序,掌握运算方法。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混合运算,分数乘除法,对算法不再陌生。但线段图是第一次接触,观察和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近一年的有效课堂导学改革的训练,他们预习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都有所增强。因此在导学中鼓励学生做好预习,创设平等宽松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学习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

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分层讲学稿导学案

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分层讲学稿 (A层)

目录 课题:实数 (1) 平方根(1) (1) 平方根(2) (5) 立方根(1) (9) 立方根(2) (13) 课题:平方根、立方根复习课 (18) 七年级A层大假作业 (21) 课题:实数 (29) 实数(1) (29) 实数(2) (35) 实数(3) (40) 七年级数学A层试卷 (45) 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49)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1) (49)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4) 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60) 一元一次不等式(1) (60) 一元一次不等式(2) (65) 一元一次不等式(3) (69) 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7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7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78)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 (8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 (87) 课题: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92) 8.1同底数幂的乘法 (92) 8.1幂的乘方 (97) 8.1积的乘方 (101) 8.1同底数幂的除法 (106) 8.1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111) 课题: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116) 幂的运算复习课 (116) 8.2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120) 8.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24) 8.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29) 8.3完全平方公式 (134)

8.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139) 8.4多项式除以单项 (144) 8.3平方差公式 (148) 8.5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153) 8.5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158) 8.5运用平方差公式法分解因式 (162) 8.5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 (167) 8.5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172) 课题:分式 (177) 9.1分式的相关概念 (177) 9.1分式的基本性质 (182) 9.2分式的乘除 (186) 9.2分式的通分 (191) 9.2分式的加减 (195) 9.2分式的混合运算 (200) 9.2分式方程 (205) 9.2分式方程的应用 (210) 9.2分式方程 (214) 课题: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219) 10.1 相交线 (219) 10.1 垂线(1) (224) 10.1 垂线(2) (229) 10.1 垂线(1) (234) 10.1 垂线(2) (238) 10.2 平行线的判定(1) (243) 10.2 平行线的判定(2) (248) 10.2 平行线的判定(3) (253) 10.2 平行线的性质(1) (258) 课题: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263) 10.4 平移(1) (263) 10.4 平移(2) (268) 课题:频数分布 (272) 11.1频数与频率 (272) 11.2 频数分布(1) (277)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人教新课标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人教新课 标1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例8是让学生在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由于研究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某两个的数量关系单位“1”是在动态变化的。教材按“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和“回顾与反思”呈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到了高年级,随着问题复杂度提高,对于信息的搜集、题意的理解以及整个问题解答过程以及结果合理性的回顾与讨论,显得越来越重要。 学情分析:学生在“分析与解答”环节,可以通过折纸或画图等操作活动,借助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画图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另外,倡导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不同解题思路的呈现,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2、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收集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找准单位“1”的量。 教学难点: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法学法:讲解法、激趣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纸条,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导学案) 1、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3×2= 3/4×1/5= 36×3/4 2、火眼金睛:谁是单位“1”?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 (2)柳树棵数的7/8正好是松树的棵数。 (3)一条路,已修了2/5。 (4)五年级一班中有2/3的人数是男生。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板贴) 师:大棚的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1/4,看看谁还能找出单位“1”? 师继续加贴“这个大棚共480平方米”。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生答师板书: ①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 ②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 ③萝卜地比红萝卜地多多少平方米?(或红萝卜地比萝卜地少多少平方米?) ④大棚中其它蔬菜有多少平方米? (前两个问题板书在中间,其它问题板书在旁边)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其它的放进问题口袋,等这节课之后

2022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8篇)

2022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8篇) 2021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12÷6=2(元) 解法二:3×6=18(元) 解法三:12÷3=4(瓶) 321812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 答:每瓶便宜1元。 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57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个分数乘以整数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页-3页及相应习题 学习目标: 1、在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知识链接: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因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61+62+63= 103+103+103= 112 +112 + 11 2 112 +112 + 112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 一、 自 学 自学课本8页例1,思考:下面的问题, (1)112 +112 + 11 2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11 2 ×3) (2)112 +112 + 112=116,那么112 +112 + 112=112×3,所以11 2×3=____________ = 11 6 。同学们想想看,103×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二、研学 1、我能先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2、 ? 11211211 2

一个数乘以分数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3页-5页及相应习题 学习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类推、归纳能力。 知识链接: 从图可以看出, “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11 2”,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 示人跑一步的距离。既是: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11 2 ,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 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11 2 是多少?列式:( ) 2、我能计算8 3 ×6 =( ) (1)根据计算结果,小组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2)A 、先约分再计算;B 、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3)对比,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计算。 三、 导 学 3、 通过上面两题,我们发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 )和( )相乘的积作( ),分母( )。在计算时,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四、活学 1、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2、判断。 (1)127×5 =5127?=60 7。 ( ) (2)5个81的和是多少?列成乘法算式为5×8 1 。 ( ) (3)3153 ?= 3153?=151 ( ) (4)127×9=127×9=4 15 ( ) 五、测学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2、“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2、练习二的1、2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一)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一)导学案 第1课时 圆的周长(1) 作者:贵州省仁怀市共和小学 周万权 【注:此文档属公开课教学设计,我的文库中有该课时配套的教学课件ppt 。】 【教学内容】 分数连乘应用题(教科书第13、14页例8及“做一做”相应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掌握分数乘法连乘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2、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连乘问题 难点:正判断单位“1”。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1、说说下面分别把什么看作单位“1”。 (1)已看了一本书的13。把作单位“1”;(2)苹果重量占所有水果的12 。把作单位“1”。2、水果店有香蕉50千克,桔子是香蕉的2倍,苹果是桔子的3倍,问水果店有苹果多少千克? 通过计算可知:苹果是香蕉的倍。列式:。 3、列式计算。 (1)20的51是多少? (2)6的4 3是多少? 【自主预习】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法计算。 2、自学书上第13页的例8,思考下面的问题。 (1)整个大棚的面积是平方米。 (2)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用分数表示)。 (3)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4)要求的是面积。 (5)根据题意该如何列式? 【新知探究】 1、小组合作: (1)用折纸或者画线段图的方式表示大棚地的面积、萝卜地的面积、“红萝卜地占各种萝卜面积的14 ”。

六数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的内容分两部分。 1.分数乘法 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学习分数乘整数,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学习。 第二个层次学习分数乘分数,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解决问题 分2个层次教学。 第一个层次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二、本单元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注重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本单元注重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引出新知识,引导学生类比迁移,理解新学内容。 2.借助操作和直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材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调整了分数乘法应用问题的编排。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独立观察,思考,合作讨论和小组交流,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的价值,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渗透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的思想。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数学交流和数学表达能力。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观察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单元课 时安排 本单元总课时: 10课时 第一课时

《乘法分配律》【导学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乘法分配律(导学案) 1. 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学习乘法时肯定听说过乘法分配律这个概念吧。今天,我 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有趣有用的概念。 2. 学习目标 1.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规律; 2.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3. 概念解释 我们先从最基本的乘法开始说起。乘法是两个数相乘的运算,比如 $2\\times 3=6$。 那么,当一个数连乘两个括号中的数的和或差时,乘法分配律告诉我们,可以先把这个数和括号中的第一个数连乘,再把这个数和括号中的第二个数连乘,最后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即可。通俗地说,就是: $$(a+b)\\times c = a\\times c + b\\times c$$ 或者 $$(a-b)\\times c = a\\times c - b\\times c$$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分配更多的乘法,比如: $$(a+b+c)\\times d = a\\times d + b\\times d + c\\times d$$ 或者 $$a\\times(b+c-d) = a\\times b + a\\times c - a\\times d$$ 可以看到,乘法分配律是非常灵活的,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非常有用。 4. 案例演练 现在,我们来看几个实例,来具体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案例1 三年级一班有 36 名学生,其中男生有 22 名,女生有几名?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因为男生加女生一共就是班级总人数,所以我们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设女生有x名,则 22+x=36 就是男生加女生总共是 36 人(这个我们已经知道)。解出x,则有: x=36−22=14 因此,女生有 14 名。 案例2 一盒糖果共有 48 只,小明买了其中的 3/8,小红买了其中的 1/4,还剩下几只?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首先,我们需要把 3/8 和 1/4 转化为分数, $$3/8=0.375, \\quad 1/4=0.25$$ 然后,用乘法分配律把总数(48 只)分配给小明和小红,即 $$48\\times 0.375 = 18, \\quad 48\\times 0.25 = 12$$ 因此,小明买了 18 只,小红买了 12 只,还剩下的就是: 48−18−12=18 所以,还剩下 18 只糖果。 5. 总结与延伸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规律,并通过案例演练来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乘法分配律也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算账、分红等等。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课堂导学卡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1册分数与整数相乘课堂导学卡 班级姓名等第 【站得稳】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 + 4 + 4 = ()×()=()×() 8 + 8 + 8 + 8 + 8 = ()×()=()×() 3.5 + 3.5 = ()×()=()×() 【走起来】 1、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求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可以用()法计算,列式为(),也可以用()法计算,列式为()或()。可见,几个相同分数的和也可以用()法计算。 2、 3 计算×3 时,可以用()的结果作分子,积的分母是()。 10 3、列式计算做5朵这样的绸花要用的米数。 4、比较两道乘法算式,我们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与()相乘,()不变。计算时能()的,可以先(),再算出结果。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1册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课堂导学卡 班级姓名等第 【站得稳】 篮子里有12个蘑菇,把这些蘑菇的3/4分给小兔, 分给它们几个? 【走起来】 1、例2中的1/2和2/5表示把()看作单位“1”,()的朵数是()的1/2,()的朵数是()的2/5。 2、列式解答红花有多少朵,并在小组里说说算法和想法。 3、比较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4、选择你喜欢的算法列式解答绿花有多少朵。 5、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计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1册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课堂导学卡 班级姓名等第 【站得稳】 列式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的1/3是多少? 60米的3/5是多少米? 44的3/4是多少? 56千克的6/7是多少千克? 【走起来】 1、“红花比黄花多1/10”,“1/10”表示什么意义?在小组里交流。 2、用数量关系式表示红花和黄花的关系。 1 ()的朵数× = ()的朵数 10 3、“绿花比黄花少2/5”,“2/5”表示什么意义?在小组中交流,并完成数量关系式,再列式解答。 2 ()的朵数× = ()的朵数 5 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解这类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时,关键要弄清这个分数是()比较的结果,比较时又是把()看作单位“1”的。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1册分数与分数相乘课堂导学卡 班级姓名等第 【站得稳】 口算,说说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 1 5 5 3× 7××4 2 14 6 【走起来】 1 1 () 1 3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的是这张纸的,的 2 4 () 2 4 () 是这张纸的。 () 2、可见,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计算。 2 1 2 4 2 3、说一说×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3 5 3 5 3 4、观察例4、例5,我们发现:分数和分数相乘,用()的积作分子,()的积作分母。 5、通过交流,我们知道: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因为整数都可以看成()的分数。 6、自学书本46页小象老师介绍的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说说你的体会。

最新人教版三下数学第八单元连乘解决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三下数学第八单元连乘解决问题导 学案

八、连乘解决问题(1) 执教石初珍 班级﹎﹎姓名﹎﹎﹎评价﹎﹎﹎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下数学教材P99例1和练习二十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初步学会“连乘”问题的解题策略。【教学难点】收集图文信息,掌握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ppt课件点阵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出示课件02: 1、观察课件:说说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①每行5个,共3行;②每行5个,每列3个。重点引导说②】 2、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遍。【每行5个,每列3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3、列式计算。 4、小结:刚才我们已经熟练地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谁能说说在解决问题是要注意什么?出示课件03 ①收集信息,提出(找到)问题。 ②找准有用信息。 ③列式计算(学会用不同方法列式计算)。 ④检验、作答。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运用乘法来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板书课题:连 乘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收集信息,整合信息 1、出示课件04 运动会上,运动员排着整齐的队伍,穿着统一的服装在运动场上表演,请 看课件04,观察课件04,说说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 出哪些数学问题? 3、集体解决“3个方阵有多少人?” 4、出示运动会方阵画面,然后定格在一个方阵上。出示课件05

分数乘法(一)导学案

分数乘法(一)导学案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你是否遇到过两个分数相乘的情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分数乘法的奥秘。 二、回顾 在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已经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分数和整数之间的换算运算。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分数的乘法运算。 三、什么是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是指两个分数相乘的运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分数的乘积时,可以按照以下规则进行计算: •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得到新的分数的分子; •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数的分母。 四、分数乘法的运算示例 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示例一: 计算 1/2 * 2/3。 按照分数乘法的规则,我们将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 •分子:1 * 2 = 2 •分母:2 * 3 = 6 所以,1/2 * 2/3 = 2/6。 但是,我们通常将分数的约分写成最简形式,即分子和分母没有共同的约数。所以,1/2 * 2/3 = 1/3。

示例二: 计算 3/5 * 4/7。 按照分数乘法的规则,我们将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 •分子:3 * 4 = 12 •分母:5 * 7 = 35 所以,3/5 * 4/7 = 12/35。 这个结果已经是最简形式,无法再进行约分。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可以用以下简单步骤计算两个分数的乘积: 1.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 2.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 3.将得到的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进行约分,得到最简形式。 希望通过这次导学,你对分数乘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下次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的应用问题。 注意:本文档为Markdown文本格式,不包含图片和网址。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导学案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感受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感受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准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24×5= 32÷4= 8+27= 900÷3= 60÷4= 72-44= 45×3 = 85+28= 解答题,用小棒摆8个六边形,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新知学习 例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

待多少人? 1、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引导学生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3、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 4、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并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5、教师用线段图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6、教给方法:我们可以用画线段图、简图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清解题思路,保证准确的解决问题。 (小结)如果在一道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者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用画线段图、简图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清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37+12-20 24÷6×7 90-52+28 6×2÷4 32÷8×5 48-13+5 2、划出下面题目的计算顺序并计算任意两题。 192+8+157 45×30÷54 290-68+951 600÷50×90 143-45-57 24×5÷30 434÷7×8 240÷20÷4 3、啄木鸟医生(判断并改正) 850÷25×2 345-164+36 =950÷50 =345-200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0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0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0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内容 六(上)P63/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9~1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并联系用整数或小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用不同方法列式解答。 2、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在计算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使他们能根据具体数据选择合适的约分程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转化的算理 教学资源 本课建立在学生对混合运算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来教学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明确: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时候,通常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成乘法,再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PPT 预习设计 1.回忆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以及分数乘除的方法。 2.2.5÷05× 3.69.8×0.7÷ 4.9 3.自己尝试出一道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并尝试解答。 4.在自己尝试练习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哪些?还有哪些疑问?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口算 ÷÷11×6×÷÷ 2.认定目标 1.出示口算题 2.导入揭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连乘、除法,学会了计算分数连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计算。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知识。(预设10分钟) 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分数乘法(三)(教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分数乘法(三) 1教学目标评论 1结合直观图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积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的探究过程:观察-猜想-验证-应用,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分数乘分数的乘法运算。 3在探究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倾听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重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揭示课题评论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三) 活动2【活动】画图探究领悟意义评论 (一)分数单位相乘 出示校园图片,欣赏美丽校园,引出探究问题: 学校准备新设计一块正方形花坛,花坛的1/5种蝴蝶花,蝴蝶花的1/4种红色,种红色蝴蝶花的面积占这个花坛面积的几分之几? 1.读懂信息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整个花坛的1/5准备种蝴蝶花,蝴蝶花的1/4种红色。 理解1/5是1的1/5,1/4是1/5的1/4。板书(1/5的1/4) 从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出数学问题,结合现实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画图分析,理解乘法意义 1出示一个正方形,表示学校的新花坛,那么种蝴蝶花的面积该怎么表示呢?

预设:把正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 课件演示:把整个正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在导学单中表示出种红色蝴蝶花的面积。 导学提示:先表示出1/5,然后表示出1/5的1/4是多少? 小组同学交流你是怎么表示的? 对学生来讲,用图表示过几个几分之几或整数的几分之几。对于表示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还是初次接触。从前测结果分析来看,独立用直观图表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大部分学生都有困难,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因此画图探究环节采用扶放结合,先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前半幅图,最关键的部分再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 说说自己是怎么表示1/5的1/4。 4比较式交流讨论,明确意义 展示各类作品,老师收集有代表性的或小组内有问题的作品,并编上序号。大致有三类:第一是表示出整个正方形的1/4的。一类是把1/5横着平均分4份取一份的。还有把1/5竖着平均分4份取一份的。 ①仔细观察,这些图能否正确表示出1/5的1/4 预设:把图形平均分4份,取其中一份的作品有意见。他表示的是整个图形的1/4,我们要表示的是1/5的1/4 ,所以是错误的。 ②排除错误情况后,继续比较把1/5横着平均分4份和竖着平均分4份的作品,为什么样子不同但都是正确的? 预设:都是先表示出正方形花坛的1/5再把1/5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都表示1/5的1/4。 ③比较这两幅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④请画得特别棒的同学上来当小老师介绍自己是怎么画的。 预设:先把整个花坛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表示花坛的1/5种蝴蝶花,然后把这个1/5看作单位“1”,再横着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画上阴影,表示1/5的1/4,就是种红色蝴蝶花的面积。(课件再次演示)

小学数学分数连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数连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3--1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及其计算方法。 2、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练习使用线段图来分析连乘问题,锻炼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 3、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应用题中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并且能在分析问题时画出线段图。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前预习,完成自主探究第一部分轻松热身。 2.集体订正答案,回顾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引课:同学们喜欢玩沙包游戏吗?不同大小的沙包有不同的玩

法,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来制作沙包?看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一组关于沙包的信息。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课件,玉米图片欣赏沙包作品。大家在上手工课的时候可以制作更精美的沙包作品。 2、课件展示情境图。装一个红沙包需要60克玉米。装一个绿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红沙包的3/4。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7/9。根据以上情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求做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这是上节课我们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怎么列式呢?板书) 2.求做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这个问题比较有价值,稍微复杂点,我把它记在黑板上,我们这节课主要研究这个问题。) 三、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我们可以画线段图解决问题: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画线段图时请思考一下几个问题:(1)、需要画几条线段?为什么?(2)、画绿沙包的线段时,把谁看成单位“1”?画黄沙包的线段时,把谁看成单位“1”? 2.下面进入独学、对学、群学完成导学案二、合作探究 3.备展:(选定一组较快的小组合作上黑板上画线段图备展) 4、学生汇报,评价质疑:(1)回答以上两个问题(2)、是如何画线段图的?需要注意什么?(3)解决问题 5、结合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图示。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 LT

分数与整数相乘 科目:六年级数学执笔人:王燕燕姓名: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导学(预习): 1、预习例1 、 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从直条图上表示出已知条件吗? 现在小芳要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要用多少米绸带? 分析(1)在直条图上涂色表示要用的部分。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用算式来表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该怎样列式? 方法一:可以用加法算(列式) 方法二:可以用乘法算(列式) 你能算出3/10×3的得数吗? 3/10×3=()=()=()=()(米) 答:小芳一共用绸带米。 2、如果做5朵这样的绸花呢?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请大家独立完成。(1)先分子与整数相乘,再约分; (1)先约分,再相乘。 归纳:通过刚才两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练习,你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先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计算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二、课堂反馈 1、课本29页练一练题。

2、课本32页第2题 3、幼儿园有3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吃1/2块月饼,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三、当堂检测 1、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4/9平方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小李步行的速度是1/12千米/分,15分钟步行多少千米?1小时呢? 3、每瓶饮料的净含量是900毫升。 (1)3瓶有多少毫升? (2)1/3瓶有多少毫升? 3/5瓶有多少毫升? 4、(1)一筐桔子重10千克,2筐桔子重多少千克? (2)1/2 筐重多少千克? (3)1/8筐重多少千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