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记录片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记录片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记录片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记录片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记录片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姓名:谢新专业:传播学学号:20060502023

摘要:“客观与主观”是记录创作无法绕开的一对哲学观念,对它的不同理解和回答影响和制约着记录片创作的整个过程,当然也影响了最终的成品(记录片的最终面貌)。因此,对其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两个方面作了一些浅议,问题的深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记录片客观性主观性

不管是“形象化政论”的老套路,还是“新纪录运动”的崛起;不管是体制外创作,还是体制内创作。或许是更多的门派和方法。但是不管怎样,“客观与主观”是记录创作无法绕开的一对哲学观念。对于记录片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存在,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对它的不同理解和回答影响和制约着记录片创作的整个过程,当然也影响了最终的成品(记录片的最终面貌)。对其探讨也显得尤为重要。

记录片的客观性

一说到“客观”,人们怎是带着一种很崇敬心情去看待它,也是挂在嘴边最多的词汇。这也是“人类对真实的需要和崇拜,是对人生实在性的追求。”“没有了真实性,人生就失去了依附和参考。人类对艺术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真实的需要。”①显然,人们更容易想到的是客观和真实联姻。对于视“真实”为生命的记录片,人们通常也将客观作为一种优越性与记录片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在不懈的努力。巴赞的纪实电影理论就是建立在“摄影影像本体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影像“按照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不用人加以干预,参加创造”,他还说“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②按照巴赞的推理,影像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应该是更能做到客观。但是这种完全把主体“悬挂”起来的客观,只要把它放到实践中加以检验就不难发现,这些主张无论其愿望多么好,它也只能是一种关于现实的乌托邦。在创作实践中是行不通的。作为记录片,不管其是怎么的严格纪实都不能代替现实生活本身。事实上,一切艺术创作活动从根本意义上说都是主观活动。记录片的创作(无论纪实还是写意),它或多或少体现主体意识性。即暗含着创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选择,记录片是一种符号现实,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发现、和思考。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主体的参与性。有了创作主体的存在,也就有了记录片创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选择,维尔托夫所说的“将现实的片段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离开了主体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那只能说摄像机所记录是一段监控录像,而不是记录片。美国学者诺埃尔.卡罗尔所说:“非虚

构电影不可避免地具有选择性……摄影机必然要构图和聚焦,剪辑者不许采纳和舍弃某些东西……电影技术是具有固有的和必然的选择的,所以它必然地会有偏向。可以说倾向成为非虚构电影本身的一部分。”③因此那种完全中立,形而上的纯客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记录片的创作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以体制外制片人吴文光为例,他极力的推崇纯洁现场。他论述说“从保持现场的纯洁性角度上说,我在技术上更加推崇正规视觉的镜头、跟拍、长镜头、不配插入画面的采访,而排斥奇怪的镜头造型、频繁切换、解说和配乐。”④但是还是离不开镜头的选择和剪辑,不可能纯洁到把现实生活完全复原。除非不是记录片。

记录片到底需不需要客观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正是因为它的内容真实、客观。才是成为记录片的原因。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对记录片客观性的把握。前面已经谈到如果单纯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记录片的客观性,那么这是形而上的。那种客观真实是不存在的。因此,对记录片的客观性,我们很有必要换一个维度来把握或思考。在这里我们更应该把它看作一种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纪实手法,也可以说是对创作主体的一个要求。我们应该记录真实,这是既不同于哲学意义上的客观真实,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真实(它只要求神似和逼真),记录片的真实应该是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从这种意义上说,记录片的客观性风格要求创作者忠于事实,必须是实有其人,实有其物。不能虚构、捏造。创作者以“隐形人”的方式存在,在记录片的叙事中扮演缺席的叙事者角色,不能居高临下的宣教。而是把观众缝合在日常生活经验当中,让他们反观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的价值。

记录片的主观性

前面对记录片的客观性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观性几乎是记录片的一个普遍特性。记录片的整个创作过程处处渗透着主观的痕迹。从题材的选择,镜头的选择、剪辑组接,到叙事策略和表达方式的选择,都贯穿着创作主体的道德立场、价值判断、审美选择和主观倾向,这一切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但仅此论述记录片的主观性还不够。我们应该把这种主观性上升到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诚如荷兰记录片先锋伊文思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记录片不能虚构,但要想象。”所以记录片应该承载着一种“思维品格”,给人以思考,体现一种人文关怀。这也是记录片以一种精英文化的身份区别于“嘻皮笑脸”的大众文化的原因。在影像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多数手持摄像机的人们还是拍不出记录片。不是他们不熟悉技术要领,而是他们只是一种简单的主体参与性,没能上升到一种深邃的思想内涵,缺乏对生活本质的挖掘。记录片的创作还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体现强烈主观性的思维品格。以《阴阳》为例,作者康健宁。“水利局帮扶干旱的村落打窑蓄水,村民却纷纷算计个人得失,作者历经两年半的拍摄,把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生存关系作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对中国农村和农民艰苦生活的进行了描述,但是这部片子不是停留在对生活表面的叙述上,而是有意进行文化层面的探问:追究中国农村在严酷的自然和社会政治的高压下复杂而压抑的人格和处世哲学,所以康健宁特别选择‘阴阳’先生,这个特定的具有文化代码的人物来表达,并试图借此来回答中国现实的问题。⑤

记录片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影像纪实性,这一点要求记录片主观性并不是随意而为,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它必须遵循一个现实逻辑。这必然牵涉到记录片主观表达的程度,或者说记录片主观表达的空间有多大,它的底线是什么。说实在的,没哪一种艺术像记录片一样这么折磨人。也是记录片创作者争论的焦点。主观性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这无法采用数学的方法来度量。但是主观干预是有边

界的。逾越了边界,也就不能成为记录片了。边界在哪里?这还得回到记录片的本质特征——真实性,真实性是记录片核心所在,也是发挥主观性的边界。并且是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统一。有些现实无法还原的,或者是有些东西无法通过摄像机来完成的,必须通过搬演和动画制作来协助的,必须在片中说清楚,或者至少要取得观众的同情和理解。切忌把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强加给拍摄对象,“绑架”被拍摄者。

结论:总之,记录片客观性和主观性是记录片创作过程中一对不可回避的哲学观念。离开了任何一方,记录片都不可能存在,问题的关键是我应该怎样去认识它,深刻地把握和思考它。这也是我上面所论述的浅见。

参考文献:

①:欧阳宏生主编,《记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2004.6

②:安德列·巴赞:《什么是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③:林少雄主编,《多元文化视域中德纪实影片》,学林出版社,2003版

④:吴文光著,《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版

⑤:李严,《记录的真实与虚无》,东北师范大学

论纪录片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纪录片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长久以来,纪录片一直被认为是捕捉真实世界的一种电影类型,它的本质属性是“真实”。1926年2月8日,约翰·格里尔逊在看了《摩阿纳》之后即在《太阳报》上撰文对纪录片这个词作了明确的界定:“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总的来说纪录片是指故事片以外的所有影片,纪录片的概念是与故事片相对而言的,因为故事片是对现实的虚构、扮演或再构成。”但如何理解他所说的“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论。 纪录片的创作需要原生态的记录,它总要有一个可以验证的事实核心作为一切叙述的基础,即客观性;但更重要的是,纪录片关注的是人及其生存状态,更多的体现了创作者的主观感受,需要创意性的编辑,也就是说它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拍摄纪录片,出发点就是为了去挖掘真实事件的本质原貌,用事实说话。所以纪录片的客体勿庸置疑是绝对的真实存在的实物,所有经过荧屏展现出来的影像都是建立在一种事物真实性基础之上的,这就是纪录片的客观性。 获得中国电视纪录片最高奖项金鹰奖最佳长篇纪录片奖的《平衡》是近几年来国内比较优秀的纪录片,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作者彭辉用了3年时间来记录,丰富的客观素材成了支撑了全片的基础,全片只使用了少量音乐,没有一句解说词,把纪录片的客观性做到了极致。这也是彭辉所说的“纪录片工作者就是有责任把你看到的最原生态的东西展示给观众,否则就不叫纪录片。这种“原生态”是最能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的……让事实说话,让历史说话,是我创作《平衡》的基本原则。”《舟舟的世界》编导张以庆也曾为了追求舟舟真实的生活状态而进行了数月的追拍。 另一方面,纪录片是人拍摄和编辑出来的,人的参与决定了纪录片不可能脱离主观性。 纪录片创作的整个过程贯穿着编导的主观干预和主观意图。从前期准备的预想,中间的采访拍摄,到素材的精挑细选、优化组合,都有编导的主观干预和主观意图的存在,编导总是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向受众传达自己的主观干预意识,当然,这种主观干预和主观意图的存在需要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例如,在焦波的《俺爹俺娘》中,表现“俺爹”即将辞世前,“俺娘”从的病房前离开这一场景,前一部分还是医院楼道里搀扶“俺娘”的杂音,但在“俺爹俺娘”交汇的一瞬间,音乐骤然响起,让我们的内心受到巨大的震撼,悲壮的音乐用在两位平凡的老人身上,一时间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同时也为二位老人的诀别深感惋惜。 特别要说的是纪录片的剪辑制作过程。一部好的纪录片从一定意义上说不是“拍”出来的,而是“剪”出来的。剪辑的过程可以说就是破坏“原生态”的过程。剪辑是一门艺术,编导通过剪辑的方式对素材取舍、组接使素材形成主题的提炼和内容的完整表达,从而表达个人的创作意志。面对同样的素材,里芬斯塔尔创作了《意志的胜利》,而苏联人则创作了主题完全相反的反法西斯影片《法西斯》。就《平衡》来说,作者将三年的素材浓缩成70分钟就是主观性的表现。 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艺术产品的纪录片,其客观真实从一开始就不是纯客观的,只能是客观的真实与主观的意识认识的协调统一,即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纪录片真实性评析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西方纪录片美学课程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学生所属学院 任课教师 教师所属学院 成绩

纪录片影象背后美的真实 电影术语词典中说:“记录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纪录片的真实在于纪录片的素材来自现实生活,没有经过导演安排和虚构。对于观众来说,纪录片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不仅包括人物、事件的真实,也包括时间、空间和细节方面的真实。纪录片的这种真实特性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从一方面讲,纪录片要求“无假定意义的真实”,不允许虚构,不允许造假,不允许导演摆布。纪录片的素材是真实的,其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其中的感情都是真实的。而另一方面,从创作层面上讲,纪录片的真实还是一种主观化的真实,经过制作人员的创意、剪辑、提炼、组接,纪录片作品难免带上创作人员的意愿、选择和感情。这种真实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是一种相对的真实,这种真实不是现实本身,这种真实是美的真实,是审美的真实。 电影大师梅索斯兄弟,他们是“直接电影学派“的代表,他们利用轻便摄影机和同期录音设备的优势,在不干涉状态下,现场抓去不可控制的事件,客观记录,无旁白解说,尊重客观,强调要像墙壁上的苍蝇一样既清楚及时地看到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又不会影响到眼前所出现和发展着的一切。但实际上纪录片的拍摄并不可能完全这样来进行,即使是墙壁上的苍蝇,它的存在也可能一起在场人员分散注意力或者出现其他情况。从他们拍摄于1975年的纪录片作品《灰色花园》就可以很好的看到这一点,梅索斯兄弟的拍摄显然给常年隐居在灰色花园的这对母女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这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记录。然而《灰色花园》这部纪录片的伟大也就在于它那种一丝不苟的真实。梅索斯兄弟在这部电影中很好的展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和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在短短的100分钟的纪录片中,影片意味深长的真实展现了大小伊迪母女一年的生活,浓缩了她们一生的梦想、时光走过留下的痕迹、她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回忆以及隐居生活中她们起伏的感情……表现日常生活美的同

最新-新闻专题片与纪录片真实性差异思索 精品

新闻专题片与纪录片真实性差异思索 新闻专题是某一新闻题材所作的深度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且有深度,是对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充分报道《中国电视新闻论纲》对新闻专题作的界说。 比如央视《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的节目基本上属于新闻专题。 电视纪录片的定义争议比较大,也没有一个定论的概念,但可以对纪录片进行范围性的描述以探讨人和人性为根本目的,以文学表现的方式为创作手法的节目形态在电视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视剧,另一种则就是纪录片,而两者的区别是虚构和真实的分野。 比如《幼儿园》、《故宫》都属于纪录片。 电视新闻专题片是新闻类的电视节目,真实性是其前提也是其生命,电视纪录片是纪实片的一种,真实是纪录片最根本的特性,也是纪录片的灵魂。 尽管真实性对两种节目形态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两者真实性的含义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 一、价值倾向性的不同电视新闻专题片遵循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客观标准,新闻价值一般通过价值要素来评判,比如时效性、新鲜性、重要性和接近性等,时效性是新闻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 新鲜性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两个层面。 重要性是往往与群众的工作、生活和切身利益相关,能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兴趣和广泛关注。 接近性指新闻事实同受众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与新闻受关注程度的关系。 时效性、新鲜性、重要性和接近性强的新闻其价值就大,否则其价值就小或者根本没有价值。 比如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的《鲜火腿遭遇污染》,报道的了不法商贩在没有任何质量保障的情况下,私自加工不合格的火腿的问题。 这个专题在当时引起很大凡响而且获了一等奖就是因为其新闻价值大,首先这个新闻具有新鲜性是不用说的,主要是重要性是很强的,食品质量问题很容易引起广泛的关注,很容易形成重大事件,还有接近性也是很强的,报道的内容是老百姓餐桌上的事,和老百姓的生活甚至生命息息相关的。 而纪录片则不同,纪录片可以不要时效性,有的纪录片拍摄十多年后才播出,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 《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摘要 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作为创作素材,对其进行取景,拍摄和客观的艺术加工,以展现生活的本质,并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非虚构的、叙事的影片样式,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本论文将通过《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来探讨纪录片的真实意义和跟拍的真实意义以及跟拍在纪录片和摄影中的运用,通过《gong wai》这部影片的简单真实的分析来反映云南地区农民生活的疾苦,引发人们对偏远农村人民生活的关注。本文将分为六个章节进行分析探讨,首相介绍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真实的相对性,然后介绍了跟拍的真实性的意义,最后通过对真实性的判断以及在现实中的运用,让人们了解到跟拍的重要性。 关键词:纪录片 跟拍 《gong wai》 真实性 Abstract: Documentary is a true story based on real life, on the view, the processing shooting of the documentary is to show the nature of life, and guide people to think about a kind of fiction, narrative film style, and truth is the core of the documentary.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gong wai》as basis, to discusses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documentary and the application following shout , with th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by simple "gong wai" the film's real analysis to reflect the farmers' life sufferings in rural region,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remote rural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will divide into six parts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ollowing shot. The first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realism of documentary and the relativity of the truth, and then w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llowing shot in the

自然辩证法答案2

以下内容根据2011级复习大纲整理,欢迎更正,补充 一、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内容和研究范围,创作过程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他是马克思之一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设计以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二、近代科学发展对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冲击的自然科学事件 1、星云说 2、地质渐变论 3、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尿素的人工合成 5、细胞学说 6、生物进化论 7、电磁场理论 8、元素周期律 三、自然系统的演化进程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时有规律的。1、非平衡态的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的产生,就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性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烟花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2、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的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的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生态危机的涵义及其表现 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是生态失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内容摘要:全文以纪录片中的本性——真实性为线索,探讨在纪录片中存在真 实性的价值所在,以及在纪录片中失实的纪实存在的弊端,谈论真实性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它固然是以真的人和事为基础,但也必须含有真的理和情,只有这样,电视纪录片才能说是参与了对文艺美的创造。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价值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纪录片在我的印象里给予我最多感触就是它非常得真实,拍摄者并不是演员,并不需要台词。纪录片只是在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人的真实反应,事物的真实形态。纪录片就是以真实为核心来进行创造的。纪录片有很多的题材,也有很多的阐述的故事。纪录片呈现的真实性则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如果一部纪录片不够真实,还会有人去看吗?那么它的价值又在哪里?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真实是纪录片的艺术生命。某些生活原貌与真实性不能画等号。由此可知,真人真事,是基础,但远不是真实性。纪录片首先必须受新闻学和历史学真实性原则制约——内容的真实无误,这是底线,否则便无纪实可言。①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差别在于故事片不具有真实性,众所皆知,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纪录片也称为非虚构影片,与故事片相比,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真实。纪录片是一个最基本的电影形态,就像绘画和素描的关系。实际上素描解决什么问题呢?一个是材料,一个是作者的本体,还有一个是客观世界。他怎么通过一个有限的材料手段,把他作为一个主体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惊艳表达出来。那么素描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我觉得纪录片在电影文化中解决的就是这么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是一个基本的电影形式,就是你怎么样通过很有限的电影手段,把对外部世界的直接经验,通过电影的方式纪录下来或者表现出来,传递出来,传递给观众,纪录片从文化角度来说就是完成这样一种功能。 纪录片存在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真实性往往就是衡量一部纪录片价值的所在。真实是纪录片艺术的各种功能、价值赖以存在最重要的基石。失实的纪实不仅无益,而且有害。②比如说我们看一部纪录片,它没有真实性的体现,这样就会误导观众对它的正确认知性。拍摄一部纪录片,如果他不存在真实性,也就是说它根本就是毫无价值的。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中缺少了真实性,有的纪录片为迎合受众,甚至把再现的趣味功能强化了,却忽略了再现的还原功能。上海台的《文物博览》中有一集介绍紫砂壶,为了吸引观众,增强节目的趣味性,特设了一场制壶名家时大彬为解救民女,怒摔茶壶的戏。之所以说成“戏”是因为观众的审美心理已经从审视历史,被牵引到了“调侃戏说”之中。此刻“真实”成了假面,纪录片的“真实性”荡然无存。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觉得,无法追求到既然绝对的真实是追求不到的,何不在不违背事件本身真实性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表现手法,将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呢?持此种论调的人恰恰忽略了对纪录片“真

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

读了蔡、朱两位先生的文章,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总的说来,觉得蔡仪对黄药眠的批评、朱光潜对蔡仪的批评,在揭露对方的错误这一方面,都比较准确和有力。但是,他们各自提出来的正面论点,却大都是站不住脚的,错误的。而所以如此,是在于他们总是这样那样地、有意无意地不是否认美的存在的客观性(黄、朱),便是否认美的存在的社会性(蔡)。在他们那里,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是非此即彼、互相排斥的不可统一的对立,以为如果承认了美的社会性就必需否认美的不依存于人类主观条件(意识、情趣等)的客观性;或者是以为承认了美的这种客观性,就必须否认美的依存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但实际并不如此,美一方面既不能脱离人类社会,另一方面却又是能独立于人类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下面想就这个问题简单地谈谈。 (一)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我们和朱光潜的美学观的争论,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集中在这个问题上:美在心还是在物?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美感决定美呢还是美决定美感?在这个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关键问题上,朱光潜在“文艺报”发表的自我批评中,仍是坚持“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的主张的。并且“还是认为要解决美的问题,必须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一文中,朱光潜就把这种主张具体地以新的论点和新的方式提出来了: “……美感的对象是…物的形象?而不是…物?本身。…物的形象?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观条件(如意识形态,情趣等)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所以只是一种知识形式”……“这物乙(引者按:即指…物的形象?,即指美)之所以产生,却不单靠物甲的客观条件,还须加上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所以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重点皆引者所加)。 这确是朱光潜最基本的思想,它从头到尾贯彻在这篇文章中,类似的提法、说法,文中到处可见。总括朱光潜的意思,是认为,作为美感对象的美,并不能独立于人的主观之外,恰好相反,而是必须依存于“人的主观条件”的。而所谓“人的主观条件”就如朱光潜自己所标明,是指人的“意识形态”、“情趣”等等。所以,这就是说美(“物的形象”)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只是人的一种主观的“知识形式”,必须有人的主观意

(完整版)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及纪实手法

对于纪录片的概括我更喜欢肖平在他的书中所说的,"纪录片是既是一种世相,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们用镜头去面对生活,提炼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而这种真实性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觉得纪录片区别于其它类型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以生命去试问自然、真理和人类的禁区与盲点,选择纪录片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一种对生活的忠诚。这也是我们热爱纪录片的原因。 真实就是纪录片的生命,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 一、纪录片的真实理念 1. 从客观真实角度看,纪录片的文本内容永远无法接近客观生活本身,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不尽一致、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即想像与虚构的成分。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经过摘取,就未免带上主观性。而在大千世界中我们只对一人、物、事感兴趣而成为叙述主体要表现的对象,这似乎也有一种神秘力量在起作用。而叙述主题与对象的共鸣程度、采访拍摄过程的策划、镜头的参与到编辑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使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与客观存在物存在着不一致。 2. 纪录片文本内容具有主观性与虚构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纪录片叙述具有修辞性,但从另一方面,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也存在着客观性和真实性。纪录片是真实事件的见证者,纪录片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用纯粹的文字方式对真实事件进行描述的"追忆性"行为这确保了纪录片文本内容反映客观真实的可靠性。 3. 纪录片文本内容的真实,是文体技巧与观众接受心理共谋的结果。 有人说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效果"是由观众对片中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看,纪录片文本与客观存在物之间是否符合就在于观众的"真实判定"。其实观众在判定纪录片文本是否逼真反映生活的依据, 一方面来自观众习惯了的或理解力之内的意义模型。另一方面来自节目类型、文体观念与技巧对观众的暗示。 二、纪录片是注重过程的纪录,纪录片的魅力也在于过程纪录中,较之"解说加画面",我们应尽量用纪实手 法来表现过程纪录的真实。 1. 由于"解说加画面"中的画面只是种象征符号,观众在欣赏它时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分析和想象来理解接受,这势必减弱观众对其接受的效果;另外,它的纪录过程手法一味突出语言阐释系统,使纪录的内容充满着说教味。 用纪实手法完整记录过程能够使观众进入具体时空感知体验纪录的内容。观众在观看中情感不断积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凝聚,受到感染。纪录片《回家》中有这样的镜头:遗失在东北的弟弟在十多年后与姐姐和妈妈再次相逢时抱头痛哭,妈妈在得知儿子被找到时几近疯狂。片中没有任何的解说词,只是用姐姐的口吻诉说着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是用镜头纪录了全家的遭遇和姐姐寻找弟弟的艰难,观众也不会理解这一镜头所带来的含义,更不会跟着心潮起伏。我们体验别人的感情也需要一点点体味,一步步深入,没有立上直下,突生突灭的感情,也没有骤然获取的体验,我们要尊重情感原生态和观众体验情感的心理过程,就要重视纪录感情的铺垫、积累与释放的动态过程,我们才有时间揣摩、了解、体味那引起心灵颤动的情感的真谛"。 2. 纪录历史是纪录片的一大使命,"解说加画面"所纪录的过程缺乏现场感,而用纪实手法纪录的内容真实可信,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并且它较好保持了事物的原生态,更容易体现事物的多义性,使作品具有更大的阐释空间。 三、用纪实手法纪录过程更要我们用心、细心、动心的去拍摄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今天,各类电视栏目和节目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深受各个层次观众的喜爱。但单纯对于纪录片来说,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它的价值。其实,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比其他电视节目差,相反,它的价值是其他任何节目都无法代替的,隐藏在更深层的地方,需要我们来发掘。 “通常意义上来说,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来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形式。”①纪录片的诞生早于电影,因为最初它是单纯作为现实影像的记录而存在的。时至今日,纪录片在类别、表现力、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它的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纪录片的价值也早已超出了原先记录事实的范畴,变得多样起来。 随着影像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纪录片的价值和作用不再局限于充当资料的留存,体现出了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价值。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很大意义上在于它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功效和影响。所以说,纪录片的影响力是由其社会价值所决定的。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价值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人文价值 所谓人文价值,就是纪录片中包含、体现的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和审美作用的东西。举例来说,在纪录片《俺爹俺娘》中,作者几十年来保存的珍贵资料为我们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父母伟大的爱和对儿女无私的奉献,也借此表达子女对父母刻骨铭心的爱与深深的牵挂,向观众传达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道,是人文价值的很好表现。另外,像《龙脊》之类的纪录片,通过对山区孩子生活的描绘,为受众展现了龙脊孩子们求学求知的艰辛和不易,让人们在感动的同时,有些许无奈和悲凉。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文化价值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纪录片讲的就是文化。纪录片无论是关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关于自然的,还是社会的;无论是关于民族的,还是世界的,都在使观众感受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可大可小,可以大到影响世界,也可以只作用于一个个体,但它的意义是相同的,都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文化体验。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纪录片《丝绸之路》,虽然讲述的是贸易往来的历史变迁,但通过对这条历史悠久的中西文明交流要道的记录,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还有诸如《藏北

主观性和客观性

试题当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在批改卷子和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做题当中存在这样一些情况: 如这样的两道题: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手持竹简高声吟唱的精彩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开幕式后竹简以其悠久的历史、古朴的造型深受群众的喜爱,也使得苏州许多工艺品商店内竹简十分畅销。材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大众传媒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道题是对文化的影响特点以及文化与经济之间关系问题的考查 做好本道题的关键是找出题干部分的关键字句。这就要求我们从材料的本身出发,认真读题,找出关键句,从而把握材料的主旨大意。找关键句,是分析材料的关键所在。有的选择题,它给出的材料往往很长,在这种情况下,抓住关键句,才能够让我们从繁多的材料中理出头绪,抓住主旨意图,从而“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材料的客观性。 但是,在做题当中,同学们常犯的错误主要是过于主观。没有从材料本身出发,从中查找出材料想表明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或是材料中出现的现象表明了什么,而是主观臆断地认为或是主观推断,我认为材料想说的是什么意思,材料在讲什么,这就太想当然了。沿着这样的思路下去,必定是陷入了死胡同,导致的只能是“事半功倍”,甚至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因此,在做材料性的选择题的时候,首先要理清题干,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其次是联系所学,一一击破,并适时地运用一些做题技巧。多管齐下,必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上面那道题,关键词句是:“精彩场景”,“深刻的影响”,“开幕式后”,“深受群众喜爱”,“工艺品商店内竹简十分畅销”。找准了这些,自然,我们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B 又比如这样一道题: (2)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等校训影响了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以次类推,关键句:“等校训影响了一代代莘莘学子”,自然做出正确的选项:“D”。

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有效把握

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有效把握 发表时间:2019-07-18T12:38:31.840Z 来源:《科技尚品》2018年第10期作者:黄春喜 [导读] 新闻记者在对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由于记者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矛盾,使得记者对新闻进行主观性评判的时候对其客观性造成影响。所以,就要求记者对新闻的报道要公正客观,而要做到公正客观就要对记者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进行有效的把握。本文通过对新闻的真实事例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得出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有效把握的重要性。 广东清远连山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对待新闻的态度应该是客观的、真实的,所以这也是新闻记者工作的重要准则。但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很难做到真正客观,主观的因素会一直存在。新闻在政府和人民之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新闻公正真实的报道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的要求,所以新闻记者对待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有效把握就非常重要了。本文对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以实际的案例进行剖析,进而得出这二者协调的重要性。 1.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二者的关系需要辩证的看待,而这也是新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1]。对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际上纯粹的非常客观的新闻是不存在的,只有自己主观性的判断是不符合新闻追求客观事实的立场的。所以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又是相互制约的,只有在新闻客观性的基础上,记者才能对其主观性进行积极的报道。新闻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缩影。所以在对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一定要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上进行主观的判断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让新闻的价值得以凸显。记者对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在遵循主观性立场的时候,切不能脱离客观事实,将主观性无限放大,会造成新闻的客观性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一直都存在,一定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只有将二者的协调性进行有效的把握,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2.新闻记者客观性评判的标准 第一,新闻最重要的本质就是客观性,这是记者对新闻报道需要遵循的准则[2]。新闻的从业人员在对待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性的时候,不能因为经济体制或者政治体制等的过程中就是去了新闻的信念和道德。但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是通过记者进行报道的,每一个记者由于其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等的限制,对新闻的客观性报道又会存在自己的理解和批判的标尺。也正是因为这个标尺的存在,让记者在判断新闻真实性的时候赋予了自己的理解,在新闻发生的时候,记者通过这个标尺对新闻进行丈量。作为新闻记者,要想避开自己进行主观性报道是很难的,而一名合格的记者对主观性的合理利用也是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如果只遵循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所报道出来的新闻就会像流水账一样的记录,但每一个真实的新闻都是要求有其独特的灵魂。只有记者合理恰当的将主观性融入到客观性中,才能赋予新闻的生命力。所以记者在新闻报道的时候,对其立尝观点、分析判断等进行合理的融入,能够让百姓看到新闻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价值,而这样的新闻也更容易让百姓接受,也让新闻更加具有活力和价值。但记者若对主观性没有进行有效的把握和利用,也会出现主观性对其思想的印象,让记者在进行客观事实的判断中带有很大的偏见,这样对新闻客观性的探究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对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对新闻报道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有效把握,才能让新闻不失去客观性的同时,还能让主观性对客观性进行有效的指导。 3.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探析 每一名记者由于其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的影响,对待新闻的时候也会有其独立的判断标准。当有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记者第一时间会对新闻形成一个主观的判断,并由此对新闻当事人的好坏做出了好坏之分。记者首先就在脑海中有了一个对待新闻的标签,而这个标签却又很根深蒂固,对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有非常大的影响。就像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水站在车旁谁就是肇事者,谁躺下谁就是弱势者,这样的标签确定,会让交警很难进行责任的判定。正确的做法是先看车祸的现场是在哪里,在看有没有逆行和占道的行为,然后再看有没有酒驾等,对这些细节问题的深入了解,才能让事故的真实性得以浮出水面。在对事故的不断深入了解之中,对事物的认识也会逐渐的改变,而对这件事故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协调,会对这件事故的判断做出更加真实客观的结果。 比如最近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鼓励生二胎,新闻媒体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们对真实事件的报道,在一定情况下左右着人们对这件事的讨论。我国开放二胎的背景之下,在这一年中,很多媒体就开始各种爆料,爆料中说辽宁将率先出台鼓励二胎生育的相关政策。消息出来后,人们对这件事的讨论热度直线上升,人们对鼓励生二胎的政策优惠等也成了茶余饭后的议论重点。新闻媒体在对待这件事上,要对鼓励生二胎的政策进行真实的符合实际的报道。对待这一政策一部分人认为生二胎对一家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都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生二胎如果有政策优惠的话,生二胎也是可以接受的。还有一部分认为鼓励生二胎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在这段时间,人们对生二胎的讨论讨论非常激烈,而新闻媒体对这件事的客观真实的报道,对舆论的走向非常重要。 就在人们对鼓励生二胎进行激励的讨论的时候,辽宁政府说这是对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的误解。辽宁省在进行二胎政策的时候,是有家庭自行安排生育的,也就是说政府不进行二胎的审批,并且一些事务都将在网上进行,方便百姓办事。辽宁省的规划中还有对家庭税收、住房等一系列的完善措施和政策,对生二胎的家庭将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减轻子女的抚养和老人的赡养负担等。并在二胎政策的实施中和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进行结合,完善各种政策,加大对生二胎的政策优惠措施。从辽宁省的规划解读来看,对生二胎的优惠措施是有的,但还换在研究的过程中。辽宁政府对二胎政策的解释让人们的讨论热度一下子降了下来,就当这件事的热度要消散的时候,新闻媒体人又及时的开启了一个新话题的讨论。根据辽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来看,辽宁省2017年的出生人口同比上年减少5千人,在近三年的辽宁结婚人数的统计中,结婚人数一直在减少,甚至出现2017年的结婚人数比上一年少了2万对的情况。新闻媒体人分析,虽然现在放开二胎生育,但对人口的增加起不到太大作用。就辽宁省的生育率来看,2017年的生育率为6.49%,远低于全国的12.43%。通过出生率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对真实客观的数字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新闻媒体在这个时候将二者一起讨论,也能把自己的观点放在新闻报道中,也能让百姓对生二胎的讨论风向进行转变。很多人从生二胎的思想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跳出了家庭的局限,转变到辽宁人口增长乏力或者负增长对辽宁经济的影响,而这件事也充分说明了新闻媒体在进行客观事实的报道时,其主观性对舆论走向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二胎政策的实施和发展中,百姓对其的讨论也从家庭的角度走到了全省发展的角度这一块,这是新闻媒体人在利用主观性对客观性进行有效掌握的最好例子。通过这件事我们会发现,新闻媒体人对客观事实的主管评判,会对百姓的舆论造成很大的影响[3]。只有将新闻的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NEWSWORLD 《新闻世界》 声屏世界 【摘要】本文从人们对于纪录片林林总总的定义纷争与对其本质“真实性” 的一致认同中得出纪录片的真实性在于其“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而并非事实本身,由此提出其纪实与“真实再现”的两种表现手法。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表现手法 一、什么是纪录片 自从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 -herty)凭借《北方的纳努克》奠定了纪录 片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开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纪录片这种新的影像形式在客观反映生活、记录重大事件、推动社会进步、展现时代风貌等多方面都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关于“纪录片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争论恐怕也是影视史上最耐人寻味的事情,因为即使到了今天,也没有谁给“纪录片”这三个字下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定义。 英国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是历史上第一个对纪录片下定义的人。他在1926年1月一篇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纳》的文章里,首先使用了documentary 一词。他认为纪录片应当是对真实事物做一种有创意的处理。而美国电影学者布鲁斯·F ·卡温则认为纪录片是对所呈现的事实材料强调其所特殊面向或提出特殊观点的电影;它的符号具有事实的指涉,而不是幻想的结构;因此镜头的拍摄作为证据或史实,证明某个时间确实发生过的事件;但真正的纪录片通常不只是呈现事实材料的客观记录;它运用事实材料证实作者的主张,或对现实的深入思考。① 除 此之外,还有很多学者从多种角度对纪 录片下过多种定义。 在中国,有关纪录片的概念更加宽泛。在权威的《电影艺术辞典》中,甚至没有单独的“纪录片”条目,而是将其统统划归到“新闻纪录片”这个更大的概 念当中;而辞典中对新闻纪录片的解释是新闻片和纪录片的统称。其特点是如实记录真人真事,不经过虚构,从现实生活本身的形象中选取典型,提炼主题,直接反映生活和事件。 ② 学者朱景和 在其《纪录片创作》一文中认为“纪录片是对生活的记录、再现,是人的主观意识通过影视纪实手段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③由上可见,有关纪录片的定义尽管林林总总,但正如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所说:“真实是纪录电影的生命。”中外学者对于纪录片“真实性”本质的强调则是基本一致的。 二、纪录片的真实性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它要求现实生活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意义通过创作者的创作活动,体现在作品之中。基于这一认识,其创作理念从根本上似可理解为“真实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真实观念的理解史,真实问题永远与纪录片联系、缠绕在一起,无法分离。”④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教授认为:纪录片有一个独特的空间,不可能拟虚现实,是不可能造假的。传媒大学教授任远也对纪录片的真实性给予了具体的诠释,他认为:非虚构是纪录片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再退了。纪录守望者段锦川说,做纪录片的人都有共同的初衷,就是找到一种能够表现真实世界的做法,也是想表现真实世界的冲动。这些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诠释,反映出人们拍摄纪录片实际上是在做一件想说真话想去寻找真实的事情。 实际上,纪录片纪实手法的运用使纪录片的“真实”更深层的含义变成为“事实所体现的价值”而并非事实本身。吕新雨认为,正是“价值”二字,使纪录片脱离了同样具有纪实特性的新闻片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纪实虽不等同于真实,但纪实必以真实为基点;纪实是记录真实的手 段,而真正地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是其内容的可信度,进而以一种艺术形式展现纪录片的真实,使其内容易于被人们接受,喜闻乐见,则是一部纪录片制作成功的标志。 同样,“如果说纪录片追求一种真实的境界,那么真实并不仅仅是指客观现实的真实,也是创作者和观众主观感受的真实,因为纪录片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转译,是创作者把他对生活的解读告诉观众。”⑤这种真实来自于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方式和表现方式,同时也受制于客观现实、摄影镜头和受众。那么,这种基于对“真实性”的理想追求的纪录片在实际拍摄中又是如何逼近真实的呢? 三、纪录片如何做到真实性 纪录片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不是对生活的原样照搬,而怎样艺术地构建一部纪录片,创作者们都会经过反复斟酌、准备和构思;同时作为一种以纪实为基础的艺术,纪录片又有着极大的随机性,这就使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若要完美艺术地体现真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真实效果。 一般来说,客观真实的事件的存在是粗糙的,如何将这样客观存在的事件转化为艺术品,那就需要叙述主体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去触摸对象,用心去思考,通过艺术形式去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客观真实事件的艺术升华过程,实现创作者各自的艺术追求与人生理念,从而使纪录片具有思想的品格,使纪录片风格多样。反之,如果纪录片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求真而真,是客观素材的堆积,那么其对于受众来说就没有吸引力可言,也没有给人以美的感受、以思想的启迪可言,更何谈存在的必要。 实际上,在纪录片创作中体现主体意识是纪录片的灵魂。我们怎样在“拟客观”的真实中获得“彼岸存在”的真实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常启云肖邓华 61

人的心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人的心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一,问题的地位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心理学的一个根本原理是,人的心理、意识,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这就是说,人的心理、意识这种现象,既有其主观性,同时又有其客观性,这一点已是人所共知的了。但是,如何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这一问题:心理、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两种性质之间以及它们的诸多种表现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的理解对心理学中的重大向题的解决有些什么影响,可能带来怎样的后果,等等,都还是研究、探讨得很不够的。 而这一问题的研究、探讨,是有着重大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意义的。从其理论意义上看,这一问题不仅对哲学来说,即使对心理学来说,也是一个根本性的和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所谓根本性,是因为它涉及对心理、意识的本质的理解;而所谓全局性,则是指的它与心理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其实践意义上看,这一问题涉及如何全面估计和运用影响心理活动的主客观条件,科学而有效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充分发挥心理、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些都决定了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深人探讨的重大意义。 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心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有着非常重大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意义。它的实践的意义在于,凡是对于人的工作,其中心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促成人的精神、心理的积极

作用的充分发挥,而这种发挥又有赖于对心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实质、表现及其间相互关系的深入了解,以便于促进它们之间的辩证转化。因此,凡是对于人的工作无论是教育工作、管理工作、卫生保健工作等等,都可以从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中得到很大的帮助。至于它在理论上的重大意义,我们只要看一看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是如何在理论上走向歧途的,就可以明白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之所以走向理论上的错误,有其各方面的深刻原因,但从其认识的根源上看却都是与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心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及其间的关系有关的。 二,心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涵义 心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涵义问题,即是探讨它们究竟指的心理的哪些特性的问题。 首先讲心理的主观性。我们认为,所谓心理的主观性,从根本上讲,就是指的它是人的反映活动,是发生在人,即主体身上的一种主观的活动。它既是属于人或主体的,又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的机体的物质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列宁在驳斥俄国马赫主义者巴札罗夫滥用“主观的”这一术语时曾指出:“除了人的即‘主观的’感觉之外,没有其他的感觉,因为我们都是从人的观点而不是从魔鬼的观点来判断问题的”。在这里,列宁把“人的”同“主观的”在同一意义上加以使用。 但是,除了这种总的、比较一般的涵义之外,心理的主观性还有其更为具体的涵义。这种更具体的涵义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种涵义是指心理、意识是现实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能深

记录片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记录片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姓名:谢新专业:传播学学号:20060502023 摘要:“客观与主观”是记录创作无法绕开的一对哲学观念,对它的不同理解和回答影响和制约着记录片创作的整个过程,当然也影响了最终的成品(记录片的最终面貌)。因此,对其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两个方面作了一些浅议,问题的深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记录片客观性主观性 不管是“形象化政论”的老套路,还是“新纪录运动”的崛起;不管是体制外创作,还是体制内创作。或许是更多的门派和方法。但是不管怎样,“客观与主观”是记录创作无法绕开的一对哲学观念。对于记录片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存在,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对它的不同理解和回答影响和制约着记录片创作的整个过程,当然也影响了最终的成品(记录片的最终面貌)。对其探讨也显得尤为重要。 记录片的客观性 一说到“客观”,人们怎是带着一种很崇敬心情去看待它,也是挂在嘴边最多的词汇。这也是“人类对真实的需要和崇拜,是对人生实在性的追求。”“没有了真实性,人生就失去了依附和参考。人类对艺术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真实的需要。”①显然,人们更容易想到的是客观和真实联姻。对于视“真实”为生命的记录片,人们通常也将客观作为一种优越性与记录片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在不懈的努力。巴赞的纪实电影理论就是建立在“摄影影像本体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影像“按照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不用人加以干预,参加创造”,他还说“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②按照巴赞的推理,影像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应该是更能做到客观。但是这种完全把主体“悬挂”起来的客观,只要把它放到实践中加以检验就不难发现,这些主张无论其愿望多么好,它也只能是一种关于现实的乌托邦。在创作实践中是行不通的。作为记录片,不管其是怎么的严格纪实都不能代替现实生活本身。事实上,一切艺术创作活动从根本意义上说都是主观活动。记录片的创作(无论纪实还是写意),它或多或少体现主体意识性。即暗含着创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选择,记录片是一种符号现实,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发现、和思考。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主体的参与性。有了创作主体的存在,也就有了记录片创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选择,维尔托夫所说的“将现实的片段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离开了主体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那只能说摄像机所记录是一段监控录像,而不是记录片。美国学者诺埃尔.卡罗尔所说:“非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