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

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

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
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

读了蔡、朱两位先生的文章,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总的说来,觉得蔡仪对黄药眠的批评、朱光潜对蔡仪的批评,在揭露对方的错误这一方面,都比较准确和有力。但是,他们各自提出来的正面论点,却大都是站不住脚的,错误的。而所以如此,是在于他们总是这样那样地、有意无意地不是否认美的存在的客观性(黄、朱),便是否认美的存在的社会性(蔡)。在他们那里,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是非此即彼、互相排斥的不可统一的对立,以为如果承认了美的社会性就必需否认美的不依存于人类主观条件(意识、情趣等)的客观性;或者是以为承认了美的这种客观性,就必须否认美的依存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但实际并不如此,美一方面既不能脱离人类社会,另一方面却又是能独立于人类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下面想就这个问题简单地谈谈。

(一)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我们和朱光潜的美学观的争论,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集中在这个问题上:美在心还是在物?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美感决定美呢还是美决定美感?在这个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关键问题上,朱光潜在“文艺报”发表的自我批评中,仍是坚持“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的主张的。并且“还是认为要解决美的问题,必须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一文中,朱光潜就把这种主张具体地以新的论点和新的方式提出来了:

“……美感的对象是…物的形象?而不是…物?本身。…物的形象?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观条件(如意识形态,情趣等)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所以只是一种知识形式”……“这物乙(引者按:即指…物的形象?,即指美)之所以产生,却不单靠物甲的客观条件,还须加上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所以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重点皆引者所加)。

这确是朱光潜最基本的思想,它从头到尾贯彻在这篇文章中,类似的提法、说法,文中到处可见。总括朱光潜的意思,是认为,作为美感对象的美,并不能独立于人的主观之外,恰好相反,而是必须依存于“人的主观条件”的。而所谓“人的主观条件”就如朱光潜自己所标明,是指人的“意识形态”、“情趣”等等。所以,这就是说美(“物的形象”)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只是人的一种主观的“知识形式”,必须有人的主观意

识、情趣“影响”外物才能产生美,美是人的意识、情趣作用于外物的结果。这就是朱光潜这篇文章中所强调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的基本要点所在。

但是,这种说法与朱光潜过去的说法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朱光潜过去曾提出“美是心借物的形相来表现情趣……凡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的理论,认为美固然需要客观外界的物质“材料”,但这些“材料”所以是美,则是人的主观直觉“创造”“表现”的结果,是“心”把自己的情趣“抒发”“传达”给“物”的结果。所以,朱光潜在这里的主要错误,过去在于现在就仍然在于取消了美的客观性,而在主观的美感中来建立美,把客观的美等同于、从属于主观的美感,把美看作是美感的结果、美感的产物。在文章中,朱光潜虽然提出了“美”和“美感”的两个概念,但却始终没有区分和论证两者作为反映和被反映者的主、客观性质的根本不同;恰好相反,朱光潜处处混淆了它们,处处把依存于人类意识的美感的主观性看作是美的所谓“主观性”,把美感和作为美感对象的美混为一谈。朱光潜所谓作为产生美的“某些条件”的客观的“物甲”,就实际上只是一种不起任何作用的康德“物自体”式的存在,它之成为“物乙”(美),完全依赖于、被决定于人的主观意识、美感。所以,在这里,美感、主观意识就是基元的,第一性的;美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下面这段话是朱光潜用以说明美感的,但若与文中关于美的说明对照一下,便可以看出,它们并无差别;“美感在反映外物界的过程中,主观条件却有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由此就当然会得出赤裸裸的美感决定美的逻辑结论:“美感能影响物乙的形成”。“由于……主观条件(美感能力)不够……不能产生美的形象(物乙)”,所以,这与“文艺心理学”中用“美感经验”来代替美、决定美,认为美是“美感经验”的结果和产物完全一样,朱光潜现在希望是“既唯物又辩证”的“主客观的统一”论就实际上仍然是美感决定美,主观决定客观、“心借物以表现情趣”的主观唯心主义。

但是,朱光潜现在的观点与以前的是不是完全相同呢?那也不是。除了朱光潜主观意图根本不同以外(即现在是希望建立唯物主义的美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过去朱光潜所强调的是美和美感超功利超社会的神秘的个人直觉性质,而现在朱光潜是承认和强调了美(实际上是美感、即意识形态、情趣等)的时代、阶级、民族的社会性质。因此,朱光潜所说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心物关系之间”的所谓“主观”,所谓“心”,如果说,在过去主要是指超社会的、神秘的个人的“主观”、个人的“心”;那末,现在则主要是指作为社会的人的“主观”、社会的“心”,是指社会、时代、阶级的意识、情趣了。承认了人的主观意识和美感的社会性质,当然是一大进步。但这并未根本改变问题。因为即使承认了美(美感)的社会性而拒绝承认美是不依赖人类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这就是说,即使承认了美是不依存于个人的直觉情趣,但却认为它依存于社会的意识、社会的情趣,就仍然不是唯物主义。所谓社会意识、社会

情趣,对社会存在来说,它仍然是主观的、派生的东西,它只能构成美感的社会性(这就是说,任何个人的美感是一定的社会意识、情趣的表现),而不能构成美的社会性。所以,朱光潜把美的社会性看作是因为它依存于人类社会意识、情趣的原故,把美的社会性看作是美的主观性,这就完全错误了,因为依存于、从属于社会意识(人的主观条件)的只是美感,而不是美。美具有社会性,但不具有如朱光潜说的这种“主观性”。

由此而来的朱光潜文章中的第二个重要论点也是第二个重要错误,是认为美感能“影响”美:“美可随美感的发展而发展”,“在美感力日渐精锐化的过程中,事物的美不但在范围上而且在程度上都日渐丰富和提高起来”。我们坚决不能够同意这一论点。我们之不能同意美随美感的发展而发展,简单说来,就正如不能同意认为社会存在是随社会意识的发展而发展一样。社会存在的发展是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而不是随社会意识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只是意味着加速或减慢这种发展。同样,美也并不是随美感的发展而发展,而是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人类历史行程中,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完善,随着人的精神面貌的日益提高,社会生活的美也就日益增长、发展起来。原始公社没有社会主义生活的美,野蛮时代产生不了革命战士人格的美。所以,必须先有生活的发展、美的发展,然后,作为反映生活反映美的美感才有发展的可能,否则,美感的发展就没有它的基础和依据,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了。因此,并不是美随美感的发展而发展,恰好要倒过来,是美感随美的发展而发展。至于美感的“反作用”于美,“影响”美,这主要是说美感通过艺术反映了美,而艺术又能反过来丰富和提高人的精神面貌,这就增进了社会生活的美,促进社会生活和美的发展。很清楚,这与朱光潜认为美感可以直接决定美的发展的所谓“反作用”是根本不同的。

朱光潜文章中还有一些错误(如对科学对象和艺术对象的割裂,对“艺术反映现实”的“现实”的理解、等等),因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能逐一批评了。黄药眠的错误大体与朱光潜相似,只是表现得隐晦些,蔡仪的文章已详细提出,这里也不谈了。

(二)美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吗?

如果说,我们与朱光潜的分歧是在美的客观性的问题上;那末,我们与蔡仪的分歧就在美的社会性的问题上。蔡仪的美学观的基本特点在于:强调了美的客观性的存在,但却否认了美的依存于人类社会的根本性质。

蔡仪的这一特点,朱光潜已有所指明,这里不复述。但在批评黄药眠的文章中,蔡仪除了笼统地强调“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者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以外,并没有进一步正面说明:美究竟是怎样“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它究竟是怎样存在在客观的物的本身中?它的这种客观存在与我们日常说的物质世界的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又有甚么不同没有?(这即是说,蔡仪所谓的“物的形象”与“物的形象的美”的这两种客观存在是不是完全一样?)关于这些问题,蔡仪以前写的“新美学”一书中则有相当具体、详细的说明(蔡仪现在清华大学建筑系讲美学也仍坚持了“新美学”中的这些理论,所以“新美学”基本上仍可以代表蔡仪现在的观点)。

“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新美学”,群众出版社1947年版,第68页)。

“总之,美的事物就是典型的事物,就是种类的普遍性必然性的显现者”(同上书,第80页。以上重点皆引用者加)。

这就是说,美是典型,典型是显现了种类的普遍性必然性即物体的普遍一般的自然属性(数学的、机械的、物理的、生物的……属性)的个别事物。劲直的古松为什么美呢?照蔡仪的理论,这是因为它“显现了”生物形体上的普遍必然的种类属性——“均衡和对称”。那末,“偃卧的古松”“欹斜的弱柳”又为什么美呢?那是因为它们“虽然不能表现生物形体上的普遍性,却能表现着它们枝叶向荣不屈的不挠的欣欣生意,就是表现了生物的最主要的普遍性了”(同上书,第79页)。

很清楚,这就是把美或典型归结为一种不依存于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自然属性或条件。这就是说,美的客观存在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完全一样,是不依赖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没有人类或在人类以前,美就客观存在着,存在在自然界的本身中。因此许多人便到自然事物本身中去寻找美的标准,找出了“黄金分割”“形态的均衡统一”……等等。他们总是企图证明美是存在在客观事物的这种简单的机械的数学比例,物理性能,形态式样中,把美归结为这种简单的低级的机械、物理、生物的自然

条件或属性,认为客观物体的这种自然属性、条件本身就是美。蔡仪所信奉的就正是这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美学观。显然这种美学观并不能真正解决美的复杂问题而反给唯心主义留下了攻击的借口。树长得直就是直,为什么是美呢?为什么许多别的“均衡和对称”的东西又不美呢?高山大海,春花秋月,这纯粹是一种自然物质现象,如说美就在其本身,那为什么由它引起的人的美感却随时代和环境而有变易呢?如果照蔡仪的理论,那既没表现形体上的普遍种类属性(“均衡统一”),又没表现本性上的普遍种类属性(“枝叶向荣,欣欣生意”)的生物——例如“枯藤老树昏鸦”,那一定是不美了。照蔡仪的理论,一张科学的自然图片和一张风景画,其美学价值就必然是相同的了。因为它们都同样表现了自然对象的“均衡对称”的美的法则……显然这些是相当荒唐的。同时,因为这种理论常常是把物体的某些自然属性如体积、形态、生长等等从各种具体的物体中抽象出来,僵化起来,说这就是美的法则。这实际上,就是把美和美的法则看作是一种一成不变的绝对的自然尺度的抽象的客观存在,这种尺度实际上就已成了一种超脱具体感性事物的抽象的先天的实体的存在了,各个具体物体的美就只是“显现了”这个尺度而已。应该说,这已十分接近于柏拉图、黑格尔认为美是观念(实体)的体现的观点了。所以,车尔尼雪夫斯基对黑格尔的批判,也相当适用于蔡仪。车尔尼雪夫斯基曾问:最充分地显现了青蛙这个普遍必然观念的某个具体的青蛙(在蔡仪那里,就是最充分地“显现”了青蛙的普遍必然的种类属性的某个最“典型的”青蛙),到底又美在哪里呢?

(三)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是统一的

所以,要真正解决美的客观存在问题,就不能否认而要去承认美的社会性。应该看到,美,与善一样,都只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在人类以前,宇宙太空无所谓美丑,就正如当时无所谓善恶一样。美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美是现实生活中那些包含着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用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的社会形象和自然形象。我们所说的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和理想,并不是一种可以超脱生活而独存的精神性的概念或实体,恰好相反,它只是生活本身,它是包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在内的人类蓬蓬勃勃不断发展的革命实践。它与具体、有限的某个生活形象的关系,只是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的关系。宽广的客观社会性和生动的具体形象性是美的两个基本属性的条件。

所以,我们所承认的美的社会性不但与客观唯心主义所讲的“观念的体现”说(体现了自由、进步观念的事物是美等)不同,而同时也与朱光潜所讲的美的社会性就是它的主观性也根本异样。因为我们所讲的美的社会性是指美依存于人类社会生活,是这生活本身,而不是指美依存于人的主观条件的意识形态、情趣,即使这意识这情趣是社会的、阶级的、时代的。所以,就决不能把美的社会性与美感的社会性混为一谈,美感的社会性(社会意识)是派生的,主观的,美的社会性(社会存在)是基元的,客观的。当然,所谓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并不是指有意识的存在物的社会,即人们的社会,能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存在物的存在而存在和发展,而是指社会存在是不依存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从人们在进入交往时是作为意识的存在物而进入的这一点之中,决不能得出社会意识是与社会存在等同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34、第332页)。这一点很重要,许多人犯错误就正因为常常搞不清这点。他们觉得,社会存在既是人的社会存在,而人是有意识、情趣的,因此,依存于社会的存在就好象是依存于人的意识、情感的存在而存在了。这样,就常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混同起来。朱光潜认为美的社会性就是它的主观性,其错误就正在这里。但是,美的社会性却并不是美的主观性,而恰恰正是美的客观性,因为美一方面既不能脱离“有意识的存在物的存在而存在”,即不脱离人类而存在,而另一方面又是不依存于“有意识的存在物”的即人类的意识、情趣,亦即不依存于个人的或社会的主观美感的。所以,美的社会性与客观性不但不矛盾,而且是根本不可分割地统一着的。

社会生活中美的社会性,本来是不会有太多的疑问的。问题常常是发生在自然美的方面。

表面看来,自然美的确是最麻烦的问题,因为在这里,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似乎很难统一。正因为如此,就产生了各持一端的片面的观点:不是认为自然本身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朱),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它与人类无关(蔡)。然而事实却是:自然美既不在自然本身,又不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而与社会现象的美一样,也是一种客观社会性的存在。“对象的现实处处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都是人的现实……对于人来说,一切对象都是他本身的对象化”(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在人类社会中是作为人的对象而存在着的。自然这时是存在在一种具体社会关系之中,它与人类生活已休戚攸关地存在着一种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关系。所以这时它本身就已大大不同于人类社会产生前的自然,而已具有了一种社会性质。它本身已包含了人的本质的“异化”(对象化),它已是一种“人化的自然”了。很清楚,这个“人化的自然”、这种自然的社会性,就仍然不是人类意识情趣之类的主观所能决定的或主观意识所加上去的东西,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却客观存在着

的。这就正如作为货币的金银,作为生产工具的机器,它们可见可触的物理自然性能以外,而且还具有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确然存在的客观社会性能一样。这种客观的社会性质是具体地依存于客观的社会存在,社会变了,这种性能当然也跟着变。所以正如机器、金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其自然性能完全一样而其社会性能却大有变异一样,自然美的社会性也是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尽管它的自然属性或条件并没什么移改。只有深入理解这一点,才能理解许多问题:例如,老鼠、苍蝇与古松、梅花为什么有美有不美呢?这就是因为它们的社会性不同,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种种的不同而决定的。为什么远古人们不能欣赏自然美而现在能呢?同一山河,为什么在异族入侵时令人起“剩水残山”的感觉而今天则起庄严雄伟的感觉呢?很清楚,这不但表明人们的主观的美感已有了变异,而更表明自然美本身的客观社会性质(亦即它与人们的客观的社会关系),也有了变易的原故。并且,美感之所以产生变易也正因为美本身产生了变易。当然,另一方面我们承认自然美的社会性,并不是否认物体的某些自然属性是构成美的必要条件,如高山大海的巨大体积,月亮星星的黯淡光亮,就是构成壮美或优美的必要自然条件,物体的“均衡对称”也是如此。但是这些条件本身并不是美,它只有处在一定的人类社会中才能作为美的条件。这就正如作为货币的金银必需有重量这样一个自然属性,但重量这个自然属性本身并不能构成货币,它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成为货币的条件一样。

最后举一个通俗的国旗的例子把整个问题说明一下。我们中国人今天看到五星红旗都起一种庄严自豪的强烈的美感,都感到我们的国旗很美。那末,国旗的美是不是我们主观的美感意识加上去的呢?是不是国旗的美在于我们的主观美感感到它美呢?当然不是,恰好相反,我们主观的美感是由客观存在着的国旗的美引起来的,我们感到国旗美,是因为国旗本来就美的反映。那么,国旗本身又美在哪里呢?是不是因为这块贴着黄色五角星的红布“显现了”什么“普遍种类属性”“均衡对称”之类的法则呢?当然不是。一块红布、黄星本身并没有什么美,它的美是在于它代表了中国,代表了这个独立、自由、幸福、伟大的国家、人民和社会,而这种代表是客观的现实。这也就是说,国旗——这块红布黄星、本身已成了人化的对象,它本身已具有了客观的社会性质、社会意义,它是中国人民“本质力量的现实”,正因为这样,它才美。所以,它的美就仍是一种客观的(不依存于人类主观意识、情趣的)社会的(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存在,是新中国的国家、人民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存在,而我们的美感(我们感到国旗美)就仍然是这一客观存在的美的主观的反映,是我们对我们今天的国家社会的美的认识。

因为限于篇幅,许多重要问题(例如认识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对今日艺术工作的意义)都没法谈了,即使谈到的问题也远未能作充分、细致的论证。这些只好以后再补了。此外,拙作“论美感、美和艺术”一文(“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则可暂作本文的补充、参考。

总括我们的意见,是认为:美是社会的,又是客观的,它们是统一的存在。否认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的。

*选自《人民日报》1957年1月9日*

什么是形式美法则

什么是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形式美的法则在美的创造中的意义有: 1、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我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2、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我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应注意: 3、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时,首先要透彻领会不同形式美的法则的特定表现功能和审美意义,明确欲求的形式效果,之后再根据需要正确选择适用的形式法则,从而构成适合需要的形式美。 4、式美的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端发展,因此,在美的创造中,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美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中体现创造性特点。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当你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 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和谐 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

美的定义

美的定义 徐影 广告2班 08132216

提要:美食怎样定义的?在我的眼中美又是怎样的一种概念呢?是残缺的美,还是距离的美亦或是大画家艺术家的作品才是美呢? 关键词:客观属性、唯物论、残破美、距离、爱、情感 正文 人、事、物是美?是不美?是丑?是不丑?这是人、事、物的一种属性(审美属性),不是人、事、物本身;而且,审美属性与人、事、物的物质属性(即自然属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事、物的物质属性和人、事、物本身,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可以纳入唯物论的范畴。而审美属性却是一种人文属性,与审美主体--人--密切相关,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物),一些人认为美,一些人认为不美,一些人认为是丑,这样的事累见不鲜;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其美感(即审美观)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时代不同而不同,比如我国唐代女人以丰满为美,而现在大多数人却以苗条为美;人的美感还会受某种倡导和导向的严重影响,“吴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殍”,而当今很多人把毫无韵律、反来复去只有那么两句、扯着嗓子干喊乱叫的歌曲当作美,一些格调低下毫无艺术性的东西大受欢迎,就是媒体炒作、导向的结果。因此,将美与美感截然分开,将审美属性纳入唯物论范畴则是机械唯物论,由此而来的关于美的定义,当然也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定义。真正的定义应当是什么样的?到底什么是美? 在我看来,美是一种感觉,不同人对不同事,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因此,对于美,也产生不同的定义 有人说:"毫无瑕疵,最完美的东西就是美。"这个答案当然令人毋容臵疑,完美本身就是美的最高境界。但是,世上又何尝存在过绝对的完美?它是一种追求,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它正是由于它的这种不真实,这种高高在上,这种遥远,也让"完美"这个光环渐渐黯淡下来了。 又有的人说:"破碎亦是一种美丽,而且是一种另类的美丽,特质的美丽。"这可能让大部分人难以接受,但细细想来,又发觉其中不无道理。曾记得不知哪一首诗里有过这样一句话:"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多么让人震撼的一句话,让人一刹那才发觉生活中的许多美丽原来是由破碎产生的。断树残桩是一种美,枯枝萎叶也是一种美。圆明园那让人揪心的美,正是在于它的断壁残垣,它的破碎,它的亘古不变的真实,伴随着那痛心的历史,这比雍容华贵的颐和园更能感触人心。林黛玉破碎的美,在于她与贾宝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破碎的美,在于她在写作中真挚地宣泄情感而后对生命的解脱和潇洒;梵高的破碎的美,在于他把绘画的灵感和生命的灵魂二合为一,而又超脱两者。这一切一切不同的破碎,就像破裂后的镜子,在每一块碎片中可以映射出一个太阳。 还有的人说:"距离产生美,两颗心的思念跨过空间而碰撞出的火花多美啊!"想想看,两个人在天空的两头,独自对着苍穹天宇数念着见面的日子,细细品味着那份思念的怅惘,心里总留着一份对对方的惦记,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美呢?在天上,牛郎,织女隔着银河遥遥相望,仿佛为我们在天空划下一道无形的彩虹,让我们仰望星空时,都感觉到这份距离的美;在人间,凄美的梁、祝故事打动了多少人,他们生时被隔着一道不能跨越的墙,最后要

时空平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二、space-time平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摘要: 本文依据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展了space-time平权问题,把时间单位与空间单位统一起来,提出了时空转化的问题,使国际7个基本物理量减少 为6个。 关键词:space-time平权、狭义相对论、国际基本物理量、宇宙量、多普勒效应 (一)、space-time平权的绝对性 人们对科学大师们景仰和崇拜的同时却忘了最该向 科学大师们学习的一点:以真正科学的精神对待已有的理论体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物理学的突破,有一定的客观规律。这就是如日本物理学家武谷三男教授和坂田教授所总结的,物理学的发展往往表现为“三阶段”,亦即首先进入“现象论”阶段,其次进入“实体论”阶段,最后进入“规律论”的阶段,亦即最终突破了物理学的基本规律。物理学在基本规律已确立以后,就转入应用。狄拉克于1937年提出了著名的大数假说,其内容是:“自然界出现的任何两个很大的无量纲数是彼此相关的,他们都由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相联系”.“年、月、日、时、分、秒”之时间单位的天文物理意义,是对地

球自转及公转运动过程(趋势)的描述或记录方式。可见,地球时间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地球在太阳系空间中的运动进程。时间就是天体在轨道空间中的位置及其连续不断地改变的过程,时间的流逝就是天体在太空空间中的运动及其变化和勇往直前地推进过程。进一步地,时间的天体运动本性,必然表现为单向不可逆并持续不断的特性。因此,时间的概念是对天体运动规律及特性的一种描述方式。结论:时间就是天体的空间位置及运动。人们根据相对论认为空间与时间等价把国际基本物理量减少1个,这早在20世纪中就这样规定了,是用稳定铯原子波长来定义长度的,世界各地的各种非铯和铯原子钟都要和巴黎的铯原子种来校对时间长度(即=完成空间长度校对)。因为在相对论时空下,空间是时间的函数,从物理学讲它们的自由度是一,其中一个变量完全可以替代另一个变量。根据狭义相对论时间空间是不等价的,相对论只是揭示了时空是一个整体,时间和空间有联系。 现代标准宇宙学理论建立在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和罗伯逊—沃克度规的基础上,按宇宙学原理,物质分布均匀和各向同性时,宇宙时空具有最大的对称性。而具有最大对称性的时空结构由罗伯逊—沃克度规描述,其形式为:

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论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摘要: 产品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功能美能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形式美能给人带来美的 精神享受。功能和形式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美的设计产品应是功能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产品设计; 为人造物; 功能美; 形式美; 配比维度 产品设计是寓美于有用性的 为人造物! 活动, 为人义! 理论的某些真理性因素, 产品设计必然与使用相联系, 造物! 这一理念决定了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功能虽不是产品设计的唯一目标, 但却是造物的首要目的, 为了人。设计的是物, 用物的对象是人。产品设计具有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必须满足人们的某种使用功能的需求, 不可否认的艺术性, 但又与有用性不可分离! ?。产品的功能美与形式美必然是合二为一的, 没有功能、华而不实的产品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和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而缺少形式功能美是产品的最基本、最普通的属性, 是人们审美的物质基础, 也是产品设计的核心。 如果说艺术品是按照人的精神上内在美的需要而创作 美的产品则是粗糙的物品, 也可以说是一种视觉垃圾。因出来的, 与功利性无关, 而产品必须具备两种基本的特 此, 我们既要反对华而不实的产品设计, 同样也要反对虽实用却粗糙简陋的产品设计。产品的功能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对立性。如何把握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关系, 使其在产品中得到最佳的合理的体现是设计师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功能美第一性设计原则 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特定的功效和性能, 由产品这种有用性功效在使用过程中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 我们称之为功能美。首先, 我们必须强调产品设计的功能美的第一性原则。性: 一是产品本身的功能; 二是作为产品存在的形态。功 能即其使用的价值, 是产品之所以作为有用物而存在的最 根本的属性, 没有功效的产品是废品, 有用性即功能是第 一位的! 。由于实用价值( 即物的功能价值) 能满足人生 命存在的需要, 合乎人的目的性, 因而使人感觉到满足的 愉悦, 进而体验到一种美, 即功效之美! # 。在产品的设计 与生产过程中, 功效与美是联系在一起的, 是产品设计的 一种本质性的存在。产品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产品, 合 目的功能的有效性是判断产品价值的重要标准。 从古至今, 物的功能都是设计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我国古代青铜器因不同的需要产生了众多的品类, 它们产 产品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的。从石器生的依据主要是各自的功能。如青铜簋, 大多数簋都有开始, 人类就一直不断地在造物, 为生命的生存为生活而一个与簋身相连的器座, 从现在的眼光看, 这个器座是没 # 功能主有必要的, 但当我们设想一下当时的生活方式是席地而坐, 收稿日期: 2006 01 18 169 制造一切所需要的工具和物品! 。我们不能怀疑

人体美的概念和形式美法则

人体美的概念和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 ●人体美天然地汇集了所有形式美的法则,诸如对称、 匀称、均衡、节奏、和谐、整体、多样性统一等形式美的法则。 ●黄金分割定理:是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所发现, 从数学关系去探讨美的规律,并认为美就是和谐与比例,按照这种比例关系就可以组成美的图案,1.618:1或近似等于8:5的关系. 在人体以肚脐为分割下半部与上半部的比例关系,恰是8:5的关系; ●早在5世纪. Leonardo De Vince就把颅面部横分成 二等分 ●上半部是从颅顶到鼻根部,下半部从鼻根部到下颏 部,这两部分的高度应该相等, ●两眼之间的距离为一个眼的宽度, ●鼻翼的两外侧缘不超过两内眦的垂直线。 ●口角的两侧缘恰好在两角膜内侧缘的垂直线上, ●面部正面可纵行分为四等分 从面部中线和其左右通过虹膜外侧缘及面部外侧角做垂线纵向分割成四个相等的部分 也有人将面部做五眼分法,即在眼睛水平线上,左右耳孔之间的距离正好等于五个眼的宽度. ●右边的牙齿咀嚼,因此右半边的咀嚼肌和下巴骨发 达,给人以健壮的感受。相比之下,左半脸给人以匀称和温柔感,流露着爱情和体贴。 ●由于左脑掌管思维和语言,支配人体右半侧 ●右脑掌管感情和视觉,支配人体左半侧,所以,多数 人左半脸表情机敏。从而使得左半脸更富丰富的表情 ●Leonardo认为八头身(即身长是头高的8倍)的身 材,且以两侧髂骨最高点连线将身体分为上下相等的两段才是健康男女青年理想的身材. ●测角学说、常用以鼻尖点和颏下点的直线为基准,这 条线可以用来观察嘴唇的突出度 ●鼻尖唇-颏下点基本为一直线时,被认为是美人的标 志之一。 美学新标准 ●对脸部也做了精确的数学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卡尼如 默经过研究,提出了下列6条通用标准: 1、眼宽为脸宽的3/10; 2、下颏长度是脸长的1/5; 3、眼中心至眉毛的距离是脸长的1/10; 4、正面可见的眼球纵向长度是脸长的1/14; 5、鼻子所占面积应为整个脸部面积的5%以下; 6、嘴的宽度应是嘴部脸宽的50%。 ●眉毛的外侧缘向上外微微翘起才显得年轻、有朝气, 否则就毫无生气.在平视时上睑缘与瞳孔上缘齐平, 下脸缘则与角膜下缘齐平,但是对于老年人则不适 宜. ●人体是这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品,从面部到身体都遵 循黄金分割率。以人的面部来说 ●脸的宽度和长度比值为0.618时,为最完美的脸型; ●上身长和下身长的比值为0.618时,是最协调的身 材。 ●我们的牙齿、耳朵、宽度和长度的比值也都近似 0.618。 ●在人体内, ● 1.消化道长9米,乘以0.618后正好为5.5米, 是承担消化吸收任务的小肠的长度。美国牙科学博士 杰弗逊表示:“这个比例不仅仅关乎审美,也关乎健 康。” ● 2.面部过长的人普遍容易有呼吸方面的问题,因 为他们的鼻窦窄,很多时候需要用口呼吸,导致打鼾 甚至失眠,还可能导致牙齿畸形。 ● 3.面部过短,下颌关节就容易压迫血管,阻挡部 分流入大脑的血液,导致头疼,反过来头疼会加重下 颌关节周围肌肉紧张,导致磨牙。 ●而一项对于心脏健康的研究显示,心电图中的T点如 果出现在两次心跳间的黄金分割点上,表示此人无论 生理还是心理,都有一颗“健康心”。 温度黄金分割点 ●人体的体温和黄金分割率也有着直接联系。水的冰点 是0℃、沸点是100℃。而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恰好处于负黄金点0.382的附近。所有其他生物 的体温,也都是围绕这个值上下波动的。 ●基于人的正常体温37℃,可以得出人体在22—24℃ 时感觉最舒适,因为37℃与0.618的乘积为23℃, 在这一环境温度中,机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节奏和生 理功能均处于最佳状态。对此,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 专家洪昭光表示,确实,不论春夏秋冬,23℃最让人 感到舒适,工作时不会觉得热、睡眠时不会觉得冷。 年龄黄金分割点 ●如果把人的一生定为0岁至100岁,它自然地包括了 两个点。一个人一生最顶峰的年龄是100×(1-0.618) 即38.2岁,在此之前,一切都在积累和上升阶段. 38.2岁是人体的黄金年龄是有道理的。虽然此时人 的体能肯定已经不处于顶峰,但是心理上已经趋于成 熟,接近孔子所说的“四十不惑”,在价值观、判断 力等方面达到了顶峰 ●而最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年龄是61.8岁,在此之后, 身体开始全面老化。危险年龄61.8岁,可能是源于 此时积聚的健康问题开始暴露,而退休的压力又会带 来内心的空虚,所以,在这个“人生转型期”蕴藏着不少危机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承认这点就是承认真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可知论。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过程性、局限性,即实践是具本的和历史的,有些认识由于实践本身的局限性当前还无法检验,还有待于实践的发展才能检验,而对于当前能够检验或已经进行了检验的认识来说,这种检验也不是一劳水逸的,随着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实践检验也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承认这点就是承认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知的正确判断作为前提,通过逻辑推理来确定判断是否正确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承认逻辑正明的作用与肯定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并不矛盾。逻辑证明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逻辑证明的作用实质上是实践作用的间接体现。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的,否认实践检验的作用,就会离开唯物主义;否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则会把实践标准的理解简单化、片面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又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真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并发展真理。

真理的发展,不仅是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过程,而且还是通过认识领域内不同见解的比较和争论,逐步克服逻误的过程。 1.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逻误的出现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主观方面的原因。 2.真理和逻误是对立的统一。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逐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和渗误的对立还表现在它们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诱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真理逻误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3。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同谬误进行斗争并不断战胜谬误的过程。

构成设计第二章形式美法则教案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一、引入新课 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以完美的状态存在,悦目人们的视线,美化人们的心灵,这些美丽的事物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的因素。如:海螺的生长结构,符合数学秩序的规律性;向日葵的葵花籽,生长结构从小到大、从密到疏、从中心向外渐次扩散,都具有优美的比例关系和较强的韵律。这些美的因素,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接受以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视觉经验。 二、讲解新知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 造型设计领域中的“形”,是指那些通过人的知觉系统,进行积极的视觉组织而建构的形,而不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造型艺术中的形,应是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它从背景中清晰地显示,形与形之间关系明确,并且每个“形”都有独立的品格。虽然“形”是由基本造型要素组成,但并非是所有构成成分的总和。 一、形的概括 现实中借鉴的形纷繁复杂,作为设计元素进行运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变化改造。在把握形的本质特征基础上尽可能将其概括成简单的甚至几何化的形。形的概括过程也是抽象化的过程,如何在艺术实践中把握形的概括,大师们的作品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毕加索的作品《公牛的变形过程》 二、形的省略 不完全的形往往意味着艺术上的更高阶段。成熟的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艺术魅力使人回味无穷。 在形的创造中,如何通过形的省略使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增强,是艺术家造型的重要任务。 三、形的组织 形的组合涉及到空间关系,图形中形的组织,有“形”与“形”的空间关系问题,也有“图与底”的关系问题。 (一)、“图与底”的空间关系 “图与底”是由对比、衬托产生出的关系。在平面设计中,“图与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有时甚至是反转的关系。“图”有明确的形象感、视觉印象强烈、在画面中较为

关于功能美和形式美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功能美和形式美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30T09:24:41.8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张娅 [导读] 摘要:如今,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形成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已不再是一个以功能为核心的实体,尤其是当代建筑,必须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提高建筑美观,这就涉及到建筑的功能美和形式美,如何将这两者都充分体现到建筑中,是当代建筑设计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身份证号码:13220119851005XXXX 摘要:如今,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形成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已不再是一个以功能为核心的实体,尤其是当代建筑,必须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提高建筑美观,这就涉及到建筑的功能美和形式美,如何将这两者都充分体现到建筑中,是当代建筑设计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功能美和形式美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当代建筑设计;建筑功能美;建筑形式美 引言 建筑设计师应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契合人们体现民族又快速发展的建筑审美需要,并与当地自然环境与气候充分结合,创造具有现代特色,而不失民族意义的建筑,实现对功能美与形式美的高度融合与应用。 1、建筑功能美 产品功能具有的美并不体现在功能本身,而是体现于合乎规律与目的上,所以凡是经过人工设计与加工的产品,其功能都要满足完善,甚至是完美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与满足物质精神需求,最终充分体现出产品具有的功能美。对建筑师而言,功能一般是最为重视的方面,虽然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美可以吸引目光,但人们对形式美的欣赏只是一时的,一段时间后会自然而然的将目光放到功能上。建筑最根本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提出的居住要求,与纯艺术品有很大的不同,建筑需要具有完备的功能。纵观现代建筑,基本上没有毫无价值和作用的建筑存在。虽然有一些建筑更加重视精神意义,但都隐伏有某种或多种实用功能。另外,对于建筑功能,它并不局限于实用上,还包括审美与认识等方面的功能,而实用则是功能最重要和基本的。对功能的表现实际上是对良好的人、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直接体现。从设计角度讲,人们之所以对建筑进行设计,是为了它更好的满足人们需要,尤其是物质上的需要。人是建筑功能核心因素,若没有考虑人的需要,将使建筑失去存在价值。建筑因为人的生存才会存在,不论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作为一种人居环境,均为人的生命和生存。建筑在建成后一般无法移动,所以它与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处就成为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建筑可以成为使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且自然环境也会对建筑风貌造成影响。好的建筑都依托于它的环境,需要能被建筑良好适应,变成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建筑都要依靠特殊环境才可以形成独特个性或形象。因此,建筑和它所处环境之间的融合,是决定设计效果的关键所在。如果现有的已经形成了独特个性的建筑换了一个环境,将使其艺术价值被严重削弱。由此可见,建筑和环境之间的适应,除了会对建筑个体造成影响,还决定了环境整体。 2、建筑形式分析 随着SHL,KPF,UNstudio之类的设计事务所涌入中国市场,“形式追随功能”这一传统设计法则,也在发生变化以注入更多精神的美学的内涵。对于建筑形式的个性化追求,逐渐开始兴起。建筑形式设计,无论是对于建筑内部空间或是外部体形的形式设计,越来越注意将风格、风貌与各种流派的美学主旨相结合,将建筑整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体形的精密结合成一体,在满足建筑功能前提的同时给予人们流畅的感官表达。新颖的建筑形式主要包括形体与空间、场地与环境、材料与构造等几个部分的创新,对于不同的建筑来说,三组要素在形式构成中的作用不同,需要结合建筑环境以及人居环境来共同确定。 3、功能美和形式美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满足人们活动需要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于社会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注重人文社会建设的要求,注重以人为本原则。其中,在建筑行业当中也同样要做到以人的活动为建筑核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到以人为本,旨在为人服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建筑过程中,始终注重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在建筑的使用要求方面,不仅充分考虑到基本的“使用”,同时考虑到使用者的“健康”“心理”“可持续运营”,考虑设计的本质要求及设计的优化条件。建筑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原则,就要结合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分析以及其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来综合考虑,充分借助当前的先进设计理念以及物质技术手段和相应的经济条件,共同打造出既满足人和人际活动要求,又具备功能好与形式美的建筑。 3.2彰显本地民族特色,促进优秀文化传承 建筑设计需要注重功能美与形式美的传承,且需要将多元文化与当地文化有机融合,丰富整体建筑设计的文化底蕴。我国由于受到各个地区地域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在积极学习优秀建筑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也需要不断提升建筑涉及到舒适度,功能性价值。将当地文化特色、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等相互融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予以设计,构建形式美与功能美相互融合的现代化建筑结构。以上海“新天地”建筑为例,则在保存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关注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建筑功能的设计。建筑设计将原有的砖、原有的瓦作为建材,为了重现石库门弄堂昔日的风光韵味,设计及工程以保留房子原貌为原则,工程人员按照当年的图纸进行修建,彰显出上海的传统居民住宅特色。不但营造出了浓厚的上海风味,成功将新天地打造为著名旅游景点,彰显出其美观度。在内部功能设计方面,内设中央空调、自动电梯、宽频互联网等,打造具有全新理念的消费场所。石库门为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建筑设计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在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下,彰显出建设的特色。现代建筑设计需要将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等相互融合,彰显出当代建筑设计的特色,也能够实现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 3.3注重生态建筑设计,建立建筑有机联系 当代建筑设计中,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注重建筑设计美观度、功能美的基础上,也需要充分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环境的特征,对建筑设计作出持续优化。当代建筑设计需要做好节能环保和持续发展的分析,注重生态平衡的构建。比如可以结合自然元素,以生态、技能等方式,达到优化建筑使用环境的作用,降低建筑对周围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实现建筑的功能性、形式美发展。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的大楼为例,则融入了诸多生态理念,例如热缓冲边亭、条形天窗、南向遮阳板、西向防晒墙及无害材料等,

对美的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对美的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美的定义,美的释意有几方面: ⑴指味、色、声、态的好。如:美味;美观;良辰美景。《史记·吴太伯世家》:“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⑵指才德或品质的好。如:美德;价廉物美。《管子·五行》:“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王勃《滕王阁序》:“宾主尽东南之美。” ⑶善事;好事。《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⑷赞美;称美。《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⑸喜欢;称心。《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满座之人见王勃年少,却又面生,心各不美。” 以上总结为一句,美的定义为: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 从事这个设计这个专业,需要掌握基本的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儿童时,觉得玩具是美的。有自己的兴趣时,觉得画笔是美的。拿着画笔,觉得自己所画的是美的。上学时,觉得有朋友一起玩耍是美的。劳累时,觉得放假是美的。小时候,觉得长大后的未来是美的。长大后,期待更久后自己创造出的美好生活。从小学美术的我,需要整理自己这么多年来对美这个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小时候,画着儿童画,自己有无数的想法在头脑中,得过许多奖,也许那时候大人们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很美。高中时,画了许多素描,色彩,速写,觉得能把它们都画得好,就是真正造出了美。写意的画法和写生的画法都能创造出美,所以让自己觉得美并不是绝对的。到了大学,看到许多新奇的作品和事物,自己在茫然中的时候,感到自己对这些如此陌生,感到自己的创新少之又少。时刻去告诫自己不能去依赖某些东西。应该需要怎么去进步呢要在大学中去积累,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涌现出更多好的想法。 也出去旅游过,看见过一些奇山妙水,在国家森林公园中呼吸大自然的空气,那种惬意让人不自然的感觉到大自然的美,站在高山上远眺,在船中漂流,感受奇观》自然所创造出的事物,体会其中的特点与形态,也许这就是美吧。 也品尝过许多美味,人类用自己的头脑创造着更多美味让自己享受,从味觉升华到人的心理愉悦舒畅,这也是一种美。 在枯燥烦躁时听听音乐,改善自己的心情。每个人有自己对美的评价标准,美妙的音乐能理清自己的思绪。从音调或歌词中体会到意境或体现出自己的切身实际,这是一种独特的美。美好的形态,受大家欣赏的建筑、物品、图案、产品、食物、颜色……。从眼中所见到呈现在头脑中,提高人们对美的认识,增长人们的见识,扩大人的眼界。 情感之间体现出的美,自己也难免体会过一些,对异性的欣赏。这些感性的事物也属于自己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任何真理,既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指导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真理。要知道其指导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必须知道客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也叫绝对真理,是指真理作为主客观的统一,其内容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其发展具有无限性。具体来说,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涵义: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主客观的统一在其所适应的范围内是不可否定,不可推翻的,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主观在向客观无限地走近、接近,这是绝对的。绝对真理存在于无限的时间过程中,而不是存在于某一有限的时间点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二)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使我们能够把真理和谬误区别开来,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区别开来,使我们在思想中对真理具有坚定信念,但不能因此而走向独断论。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真理同时具有相对性。 1.从范围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整体中某一部分,片断的正确反映。真理不是对整个世界或宇宙大全的认识,任何真理都不能穷尽对无限世界的认识。这一点表现出真理的相对性,局限性。

2.从程度上看,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正确认识都是近似的。就是说,和客观的符合只是一定程度,一定水平上的符合,不是丝毫不差的符合。这表现出真理的相对性。因此,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与时俱进性,从创立开始就不断的完善和深化,体现出真理的相对性。 掌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一原理指导我们树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客观真理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因而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鼓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已经“过时”的自由化观点,或者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不用发展的教条主义观点都是错误的。 由于真理在广度上的有限性,条件性,因而任何真理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相对真确的反应,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深化和发展。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

关于美的定义

音乐的各种美 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其外部动态,主要表现为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而其内在的本质,则更多的表现为音乐的内在性格与情感态度。 音乐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声音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因此音乐美的范畴与人的精神品格与情感态度密切相关。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美和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关。一般美学把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作为它的基本范畴,这对一音乐美来说也是基本适宜的。 我们把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戏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一、优美 优美是音乐美学中最带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其特点温柔、平和、纯净、细腻;旋律舒展流畅,节奏平稳有序;速度和力度适中均衡的结构等构成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诗意的美是优美的音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如: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是一首杰出的优美之作。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等等都属优美的范畴。 二、壮美 与优美相对应的音乐美是壮美,或者称为雄壮美。一般美学中并没把壮美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但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壮美是不可忽视的、普通的范畴。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讲的阴柔美与阳刚美,就和现在所讲的优美与壮美有类似之处。优美以温柔、平和、纯净、细腻为特征,而壮美则以刚劲、果敢、勇猛、粗犷为特征。如:进行曲与军歌都是壮美的典型表现;著名的《马赛曲》和《义勇军进行曲》等等都属于壮美范畴。 三、崇高美 音乐是最适于表现崇高美的艺术形态之一。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信念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刘炽的《祖国颂》等等。都出色地表现出音乐的崇高美。 四、欢乐美 欢乐美是音乐美学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欢乐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感形态,它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正格表现。音乐的欢乐美是通过欢乐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调性轻盈的和声、速度等等手法来加以表现。它大体可以划分为喜悦和欢乐。如冼星海的《二月里来》施光南的《祝酒歌》。还有传统的民间器乐、管弦乐曲等等。欢乐美的音乐还往往与舞蹈相结合,使舞曲成为表现欢乐美的重要体裁。 五、悲剧美 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并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音乐的悲剧美在音乐中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极具光彩的组合,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

什么是形式美

什么是形式美,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基本原理和法则是对自然美加以分析、组织,利用并形态化了的反映。从本质上讲就是变化与统一的协调。它是一切视觉艺术都应遵循的美学法则,贯穿于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等在内的众多艺术形式之中,也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服装设计中的美学法则。其主要有比例、平衡、韵律、视错、强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比例 比例的概念来自数学黄金分割比,在服装设计中往往指的是服装各部分的尺寸比、不同色彩的面积比或不同部件的体积比等,如服装的褶皱疏密的对比,厚重的外衣面料与薄如蝉沙的内衣面料的面积比。服装设计的比例会随潮流的改变而变化,不一定绝对符合黄金分割比,但一定遵循美的原则。 2、平衡 平衡是指物体或系统的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在不同的科学领域涵义也不同。服装设计中的平衡更强调的是人们视觉和心理的感受,有对称和不对称两种形式。对称是平衡最简单直接的一种形式,表现为对比的各方在面积、大小、质料等方面保持相等状态的平衡,传达一种严谨、端庄、安定的感受,但有时未免显得呆板无趣,常应用在军服、制服的设计中。不对称平衡指对比的各方以不失重心为原则,在色彩、尺寸、款式等方面互相补充,保持整体的均衡统一。相较前者,不对称平衡更活泼,多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 3、节奏、韵律 节奏、韵律本是音乐的术语,指音乐中音的连续,音与音之间的高低以及间隔长短在连续奏鸣下反映出的感受。在视觉艺术中点、线、面、体以一定的间隔、方向按规律排列,并由于连续反复之运动也就产生了韵律。这种重复变化的形式有三种,有规律的重复、无规律的重复和等级性的重复。这三种韵律的旋律和节奏不同,在视觉感受上也各有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服装风格,巧妙应用以取得独特的韵律美感。 4、视错 由于光的折射及物体的反射关系或由于人的视角不同、距离方向不同以及人的视觉器官感受能力的差异等原因会造成视觉上的错误判断,这种现象称为视错。 例如: (1)两根同样的直线,水平与垂直相交,垂直线会错感觉比水平线长。

美的定义

美的定义 不同的自我意识会对美有不同的感受,基于个体意识的对美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美的感受从来就不是相同的,因为我们有着不同的自我意识;但美感却是可以相通的,因为我们同样属于整体意识的一部分。美的定义在于对美的感受,对美的理解,对美的想象,美是我们意识的内在的部分,是基于意识整体的方向。 对于美的定义已经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为美感对于任何一个有意识的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但对于美究竟是什么,却似乎总是无法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古希腊哲学对美的理解,柏拉图的美学与其哲学一样是基于理念论的,美的理念(存在)是美的具体事物(感性存在)之所以美的惟一和根本原因。肯定和谐是美的基本特征,认为不仅艺术,一切合理的完善的和美的事物,都象音乐一样达到内部各种倾向、力量的和谐。 希腊修辞学家郎吉弩斯提出了另一个美学范畴——崇高。《论崇高》“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们人类心灵里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的爱,即对于凡是真正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东西的爱。”认为艺术应具有崇高的风格,作者须有“伟大的心灵”,崇高不是别的,正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崇高的思想当然属于崇高的心灵,崇高是人超越自身的一种境界,崇高是自然的赐予。 黑格尔《美学》中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质”。自然美是

理念发展到自然阶段的产物,艺术美是理念发展到精神阶段的产物,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只有通过心灵理念才能变为真正真实的和显示的,才能具有自由和无限的形式。美学的范围在于艺术美,而不是自然美。艺术从象征、古典到浪漫的转化是精神自由的、无限的理念要求冲破一切物质形式的束缚回到其本身,在绘画、音乐、诗歌中物质因素削弱到最低限度,精神得以更自由的表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坚持美以及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强调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反对纯艺术论。艺术再现生活现实,是生活的代替品。桑塔耶纳《美感》给美下了一个定义:美是积极的、固有的、客观化的价值。门罗在《走向科学的美学》指出“美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它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两组现象,艺术品以及于艺术作品有关的人类活动。 从上述的简单罗列可以了解美的定义同样是两种倾向,即唯物的和唯心的。其实美本身并不在于这两者的区别,美是意识的内在,美感是意识对于美的感受,而物质更多是审美的对象。美学仅仅在于研究美的意识机制,而并不在于美究竟在那个域。美在毕达哥拉斯、柏拉图表现为和谐,在郎吉弩斯、博克表现为崇高,在康德、黑格尔表现为自由,在车尔尼雪夫斯基、桑塔耶纳表现为客观或现实。由于不同意识的观察美存在的角度,对于美的理解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恰恰是美之所以为美的一个理由。 我们并不准备确定美的定义是自然、自由、崇高或者和谐,因为美是一种意识现象,它具有基于自由意识的不同。因此对美的定义是

美的形象性

美的形象性 美的形象性是美的基本属性和重要特征。美的形象性是指美的事物总是以其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为主体感官所感知的特性,是以形式因素为主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特性。美的事物,无论现实美还是艺术美,都是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展示其美的风采,即通过由特定的声、光、色、线、形、质等物理因素所构成的感性形式来展示自身。离开特定的感性形式,美将无所依傍。但美的形式并非仅仅由声、光、色、线、形、质所组成的纯形式,而是与内容有机统一的有意味的感性形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不同对象中表现有所差别,自然美偏重于形式因素所构成的形象美,社会美偏重于生活内容的形象美,而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于审美意象,即使抽象艺术也不过是通过变形的形象来展示对生活生命的感受和理解,总之,美的形象性可以使人在对美的直接观照中感受到自身本质力量的自由创造。美的形象性既包括形式因素又包括内容因素,形式与内容相统一,但以形式因素为主,因而其主要反映形式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而理性思维对于美的形象性的把握也是必不可少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主要是感受形式因素的美,理性思维则是把握和理解美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内在美。对美的形象性及其反映形式的认识是在美学史上逐渐形成的,对美的形象性的认识缘起于古人对形式美的思考,而对形象美的反映形式的认识则源自近代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发展。美的形象性是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前提和结果,它决定着美与审美乃至艺术创造的形象思维特征。 一、从字源学看 "美"这个词首先可做词(字)源学的询究,从字源学看,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认为羊长的很肥很大就"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另一种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戴着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字最早是同一

何谓功能美

何谓功能美?何谓形式美? 设计形态美与功能美 一、功能美的实用价值 现代的设计活动存在着强烈的目的性。从人能通过有目的的制造开始,艺术层面的需求也随之而来。精神的愉悦和思考常常戴着艺术的面纱出现,而这些都同人在与艺术交流的过程中才能让人有所领悟并获得精神的升华。因此,现代设计是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艺术的元素,而且审美的规律,欣赏的心理思维规律都部分地作用在设计的作品中。有一些美学著作中认为:本来以实用性为目的的产品若是能够在发挥功能的同时体现一定秩序和规律,就完全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美”。可见,物品在本质上是非美的,其根本目的是有用,而非审美,但是,实际上美的范畴已经扩大了,它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概念,它涉及到存在的客体和受众以及发生审美的心理和过程。 现代的高技术功能要通过产品设计来实现,使用功能是产品的特定用途,这些用途是要通过具体的设计来体现;另一种就是心理功能,包括产品样式、造型质感、色彩等,也就是功能美,体现为豪华感、现代感、视觉美感等。功能美是与有用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成的。“水晶宫”和艾菲尔铁塔在建筑史和设计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它们突破了当时传统的建筑式样,还因为其裸露的钢架的严谨的力学结构,这些都反映了有效的秩序和有韵律感的结构。这些要素符合美的规律而转化成一种“功能美”,表现在合理性和构成的质感。构成主义早期的作品,正是在裸露的结构中寻找动势空间的美,主张一种非量感而重动势的艺术观。功能美并不是与艺术美的标准完全重合的,它常常与纯功能性的愉悦相关。这里,产品使用的便利性已经融入到对“美”感的综合体验当中去了,只有当功能的目的实现以后,作为支撑某种功能实现的结构和系统才可能成为功能美存在的基础。 二、功能与形态的和谐美 人造物的形式不是与功能相脱离的,没有相应的合理而有效的形式是不能很好地满足表达内容的要求的。当今社会的艺术设计,包括产品、包装、书籍装帧、建筑物等,其对形式的多样及完美的应用有着很高的要求。好的产品设计和包装首先在形式上先征服了受众的心,然后人们通过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加了解形式在发挥功用的层面上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好的形式不论是对人的感知或人们对产品综合的判断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人们就是这样通过对形式的认知来判断产品的优良。这里,功能与形式起着共同的作用,构建了一个复杂的语言系统,而设计的语汇便大多来自于形式的元素了。对于人造物而言,形式指的是视、听、触的感觉实体,是内容存在的方式。而人造物的内容,一般指的是有用性即“功能”,所以形式就是以实现有用性为前提的结构形式。“功能决定形式”或“形式追随功能”就反映了功能的目的性和形式的依赖性。然而形式却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并不以内容为绝对依赖的。 产品的艺术设计重视人的感觉,使功能和形式自然地和谐,由此产生的美感会使功能更加突出。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唤醒人们这种想象意识的媒介,具有能够与观者情感共鸣的媒介。“艺术就是想象生活的主要方式,想象生活通过艺术在我们内心产生动力并得到控制。”艺术的形式便是通过更清晰的感觉和更纯粹自由的感情来虏获受众的心的。因此,在识别一个新的物体前,形式如何抓住人们的视线是非常有趣且值得研究的课题。市场调查的数据表明,哪怕是多吸引百分之一的目光,都意味着产品有更多的销售机会。 三、功能和形态美的设计理念 在功能美中,支持功能的结构和秩序都由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功能的效用是通过形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