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福兮祸兮

—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内容摘要: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长久以来,人们对斯大林模式褒贬不一,争议颇多。赞扬者将其视为强国的理论教条,奉为经典;而贬斥者又将其视作法西斯制度的翻版,民主的退步。如何正确看待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斯大林;苏联;模式;体制

自1924年列宁去逝之后,斯大林作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在随后近30年的时间里(1924-1953),组织领导了苏联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治、经济体制。后世将之称为斯大林模式。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对旧有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废除或改造:在政治上建立起了权力高度集中的专政统治;在农业上实行集体化;在工业上实行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斯大林模式的理论指引下,苏联迅速崛起。正是因为有了斯大林模式,使得前苏联在短短20余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挤身世界强国之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苏联终成世界一极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但也正是因为有斯大林模式,导致了前苏联轻重工业失衡,使得前苏联“国强而民不富”,同时滋生了政府人员的腐败。最终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本文就斯大林模式的成败是非,做出简单的评述。

一斯大林模式出现的时代背景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当时苏联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分不开的。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著名的“十月革命”。俄罗斯帝国土崩瓦解,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了。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正式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标志着苏联的正式诞生。

但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不稳固,甚至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外部有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内部有邓尼金、高尔察克等反动武装的威胁。后来虽然通过内战解除了军事威胁,但一战和内战的战火严重破坏了国内的经济。加上当时俄国农业生产落后,工业也不发达。城市人口迅速下降,例如,彼得格勒1916年居民有2,415,000人,1920年则下降到74万人;莫斯科则从1,753,000人下降到120万人[1]。知识阶层业已消失,外国和本国的资本家完全绝迹。内忧外患之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死亡线上挣扎。

在十月革命后的10年时间里,苏联几乎从未得到过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进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相比工业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布尔什维克所领导的只是一个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国家。对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的任务,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2]。因此强

烈的危机感和战备思想在俄共党内长期存在,这就需要实行集权体制以便集中一切力量。在内部环境中,1924年列宁去世之后,联共(布)党内对于一国能不能单独建成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针对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斯大林提出一国也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并把它和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相区别。

在斯大林的思想中,社会主义是优于资本主义的。因此斯大林排斥“资本主义”的市场关系,而主张以政治、暴力等手段来使城乡小资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几场集理论和政治斗争于一体的争论中,最终以斯大林为首的多数派战胜了反对派。斯大林这些思想反映并迎合了农民小生产者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盛行的那种寻找进入社会主义捷径的思想又重新抬头,斯大林模式因此拥有了稳固的群众基础。1936年,苏联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最终形成与确立[3]。

二斯大林模式的成就与影响

(一)斯大林模式所取得的成就

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实行之后,在短期内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工业方面,1913年的沙皇俄国的工业产量仅为世界工业总产量的2.7%,分别是美、德、英、法国的7%、17%、22%、40%[4]。当时的俄国虽然经历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和之后几十年的近代化发展,但从整体上说仍旧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而且国内的农业也仍然停留在半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的水平,生产力低下。但自1929年实行斯大林模式后, 到1940年卫国战争爆发前夕, 苏

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德、英、法三国, 一跃而成为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1918-1928年间,苏联(俄)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仅为20亿卢布(按可比价格计算),而第一、二、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这一数字就分别增至80、181、405亿卢布。作为一个国家重工业水平的衡量标准—钢产量,苏联从1928年的430万吨,到1940年已猛增至1840万吨。同期石油产量也从170万吨增至3420万吨,煤产量从3550万吨增至16470万吨。1940年苏联发电量为486亿千瓦时,比1932年增加了49%,超过西欧各国发电量的总和。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起至斯大林逝世为止,全国工业增长了几乎二十倍[5]。1913年, 俄国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农业总产值的42.1%。到1937年,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在工农业比例中已经占77.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最晚到1937年,苏联已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型。在城市发展方面,1917年苏联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8%,1940年在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后,城市人口达到了总人口的33%[6]。在科技文化教育方面, 苏联(俄国)具有高等专业教育程度的人才, 1913年为13.6万人,1928年为23.3万人,1940年猛增到了90.9万人,1955年甚至发展到218.4万人。经过20余年的努力,苏联培养出了大批科学工作者。1913年沙皇俄国从事科学工作人员仅为1.16万人,到

1940年苏联的科学工作人员已达到9.83万人,激增8.4倍[7]。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实行,本来动荡的社会局势也逐渐安定下来,国内的阶级斗争也趋于平静。面对斯大林模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连一直对社会主义持偏见态度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媒体也不得不予以肯定: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残酷的办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

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实行,苏联开始了飞速的发展,最终在二战结束后成为了一个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势力代表的超级政治大国和拥有1,100万军队的超级军事大国。和美国一起成为了“世界的两极”。

(二)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斯大林模式的成功,也影响了其他新生社会主义政权的建设道路,二战后新诞生的众多社会主义政权在本国的建设道路中,都或多或少的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例如东欧诸多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中,除了南斯拉夫外,其余的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国家都模仿斯大林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新中国的初期建设中,也受到斯大林模式一定的影响。

三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的实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和战后苏联的称霸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但正如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斯大林模式并不是一种万能的完美模式,它同样有着自身无法调和的弊端。斯大林模式的辉煌成就,并不能掩盖它天生的缺陷。

从政治上讲,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权,一党专政的政治模式。一些西方学者将之称为“极权主义”。有人甚至认为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和希特勒统治下的纳粹德国是“极权主义”的两个原型。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一来使得民主思想的发展极为缓慢,甚至被扼杀;二来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难以做到集思广益,顾虑到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的利益,从而容易引起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同时也由于权力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而且监察制度的不健全,不可避免的滋生了当权者的腐败。为了维持当权者至高无上的权益,统治者甚至采取一系列暴力行动来除掉政敌和假想政敌。斯大林本人发动的“大清洗”运动便是如此,该运动规模之大,牵连人数之广,简直骇人听闻,导致苏联损失了军事、政治、科技等各方面大批的人才。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节节失利,损兵折将,与该运动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不无关系。

在经济方面,斯大林模式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在农业上,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体现在集体农庄(农业劳动组合),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公有制形式并不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它违反农民的自愿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采用强迫方式命令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导致农民的反抗和不满。其后又对粮食进行强制收购,实行“以农补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同时苏联国土广阔,各地的生产力也参差不齐,千篇一律的实行公有制,很难与每个地方的生产力

相结合。在实行该体制的很长时间里,农业生产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显著增长,反而直线下降。1933年苏联农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23%,以后也一直不景气[8]。农业从个体小生产一下子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集体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形式,势必造成苏联农业的畸形发展[9]。

在工业上,斯大林模式将国家所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体现。国有企业实行国家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由此完全成为了国家机构的附属。这样的做法保证了政府对国家经济的控制,使企业能最大程度的为政府服务。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政策使工业生产与市场贸易脱节,工业的产品并不能成为市场的商品。其结果是高度的强制性严重地扼杀了创新的生机,并导致了低效率[10]。大大挫伤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工人的自主意识不能够形成和发挥。另外由于斯大林模式强调“高速度发展重工业”[11],轻视关系具体民生的轻工业发展,因此造成国内轻重工业的严重失衡,国家虽然因此崛起,但民生的建设脚步却远远落后于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速度,造成了“国强而民不富”的局面。

在思想方面,斯大林模式禁锢了自由思想的发展,认为那是“罪恶”的资本主义思想。由于对斯大林的信任、拥护,最终发展成对领袖的个人崇拜[12],将领袖进行神化。而且教条主义思想严重,不懂得根据实行情况而做出实际的调整,这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相违背。因此自然也不能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苏联的实际相结合,与苏联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相融合,使之对苏联的政治、军事、经济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苏联是一个有着130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能否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实际却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理想。在民族关系的处理上,苏联一直奉行几百年来的大俄罗斯主义,主张俄罗斯化。因此导致国内产生了严重的地方民族主义。少数民族的正当权益被无情剥夺,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虽然在外敌入侵的紧要时刻,各民族能够做到团结一致,共御外敌。但这种团结毕竟只是暂时的,一旦外患的威胁过去,民族之间的矛盾便会重新出现。例如俄罗斯人与鞑靼人、乌克兰人的矛盾便是如此。因为大俄罗斯主义的根深蒂固,占苏联人口一半的各少数民族一直对俄罗斯族怀有敌意,积怨甚深[13]。这也最终导致了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

四斯大林模式的思考

斯大林模式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的解体而最终变成了历史,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惋惜和思考。苏联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在人类社会史的发展进程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曾经被西方世界所蔑视、所攻击的落后国度,却在短

短二十余年内飞快崛起,为打败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立下旷世大功,并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势力的大本营,成为世界上唯一敢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但最终又在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激化下,黯然解体。斯大林模式作为苏联一直

坚持的“治国良策”,也因此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重视、所吹捧再到所唾弃。

斯大林模式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的,因为它有成功的经验,至少在斯大林时代,它有效地保障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性质,有效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4]。但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教训。在笔者看来,斯大林模式的失败,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的失衡和与马克思主义的偏离。虽然高度的集权保证了国家力量的集中,重工业的建设实现了国家综合实力的飞速发展并保证了国防力量的物资基础,政府对经济的严密掌控稳定了政府的收入来源,大俄罗斯民族主义使政府赢得了全国人口最多民族的支持。但是另一方面,高度的集权所滋生的腐败、轻视民生的建设以致人民生活贫乏、忽视市场经济的作用使得商品经济被扼杀以及对民族问题的错误方针引起的各民族离心离德,最终导致国内各个方面的失衡,促成了苏联的解体。这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的环境。要想获得一个稳定的环境,就绝不能只顾及一个方面,而要尽量做到各个方面“一碗水端平”,才能求得稳定,进而在稳定中求得发展。另外,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在任何地方都是正确的,而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使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使理论发挥出最良好的作用。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如果照搬斯大林模式中的单一公有制经济来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就不会有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15]。 [1] 王冕. 再论斯大林模式—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6, 24(5): 133-137.

[2] 让·艾伦斯坦(法). 斯大林观象史[M], 北京: 时事出版社, 1986. 7.

[3] 胡一华. 斯大林模式认识与批判[J]. 丽水师专学报, 1989, (1): 24-34.

[4] 米艳. 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J].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20(9): 53-56.

[5] 沈宗武. 斯大林模式的是与非[D].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论文, 2002.

89.

[6] 卢之超. 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4.

126.

[7] 沈宗武. 斯大林模式的是与非[D].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论文, 2002.

90.

[8] 张玉龙. 贡献与误导-析“斯大林模式”的两重性[J]. 理论学刊, 2002, (4):

20-23.

[9] 段丽华. 走自己的路-斯大林模式留给今日中国的启示[J]. 湖北成人

教育

学院学报, 2001, (3): 32-34.

[10] 梁玉秋. 对“斯大林模式”的点滴思考[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

2001, 14(3): 34-36.

[11] 林建华. 到底应如何对待和评价斯大林模式?[J]. 科学社会主义, 1996,

(4): 68-71.

[12] 刘克明. 斯大林模式:未能正确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苏联解体原

因新

探[J].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4): 2-9.

[13] 牟正纯. 论斯大林模式对苏联解体的影响[J]. 理论学刊, 1999, (5):

27-28.

[14] 滕勇. 斯大林模式辨析[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7(4):

21-23.

[15] 毕春丽. 新世纪以来关于斯大林模式问题的研究综述[J]. 中国石油

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3(1): 48-52.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学号:1154155 姓名:洪伟 对斯大林的分析和评价,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所谓“斯大林模式”的问题,因为国内外敌对势力政击斯大林的言论,如果是带有理论色彩的,也就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正是集中在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和抨击上。因此,我想就如何全面正确地分析和评价“斯大林模式”谈一谈看法。应该说明的是,这些看法侧重于方法论上,因而没有更多地引用材料。 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 观世界上谈论“斯大林模式”的著作,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贬之者居多,褒之者甚少,全盘否定乃至恶意攻击成了主流。这也许是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一种侧面反映吧。历史表明,每当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甚至曾赌咒发誓忠于革命的人,往往用咒骂革命来炫耀或者表白自己。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20年代末以后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抛弃社会主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止的近7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评价。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等一系列带根本性原则是非的事情。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以及不同思潮的代表人物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出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阶级本性,因而是不足为怪的话,那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出现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个人、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浪潮,倒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作为一名学者来说,既不能同意西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也不能同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象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这样背叛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者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我们主张,第一,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来评价“斯大林模式”。今天,离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已有大半个世纪,而且作为“斯大林模式”的典型代表的苏联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被颠覆,我们再来评价“斯大林模式”,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发泄一下什么情绪,而只是为总结历史教训,以便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目的是搞好社会主义,而不是搞垮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遭到颠覆而幸灾乐祸甚至弹冠相庆,决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斯大林模式”。必须把“斯大林模式”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切忌从现在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出发进行评价。同时,必须全面地分析“斯大林模式”,既看到成绩、正确的一面,又看到失败、错误的一面。切忌只看一面,忽视另一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固然不对,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或者不符合自己既有结论的材料故意视而不见,更是不对。而且对这两方面必须分清主次,简单地罗列这两方面的材料而不分析哪一方面是主流,哪一方面是支流,貌似“全面”、“公正”,实际上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二、就发展战略而言,必须结合历史条件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评析

万方数据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实践者——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评析 作者:陈昌, 赵峥 作者单位:陈昌(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赵峥(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昆明) 刊名: 知识经济 英文刊名:ZHISHI JINGJI 年,卷(期):2010,""(1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3.《斯大林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王蕾.梁永召弥赛亚在俄罗斯(苏联)的嬗变——从俄罗斯的情结到斯大林-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5) 在俄罗斯,救世主--弥赛亚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它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以至于这个国家的许多人都具有了这种情结.苏联领袖斯大林就是其中之一.斯大林的弥赛亚思想形成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随着十月革命、二战、社会主义建设这几个历史时期不断向前延伸,最终形成了斯大林独特的弥赛亚意识.这种意识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深深的影响. 2.期刊论文张磊.侯建.ZHANG Lei.HOU Jian斯大林与毛泽东社会主义观之比较-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6(6)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是苏联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们社会主义观之间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整体设计和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子系统也进行了精心的部署,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留下诸多的启示,是我们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3.学位论文邢亮论联共左翼反对派社会主义建设方案2008 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着如何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艰巨任务,联共内部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左翼反对派针对20年代苏联的国情提出了一套不同于当时党中央路线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案,对于30年代斯大林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一部分介绍左翼反对派提出方案的历史背景。从经济方面来看,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工农业生产较快地恢复起来,国民经济逐渐摆脱战争破坏的阴影。从社会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恢复,城市中出现了新生的资产阶级、农村出现了阶级分化。大量剩余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工业落后于农业的问题加剧,导致工农剪刀差的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危机。从国防角度来看,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落后,对于处于资本主义强国敌视下的苏联安全是巨大的威胁。左翼反对派将这些问题归结为党中央实行错误路线的结果。 由此,左翼反对派要求当时的党中央调整经济路线,实行一套抑制阶级分化趋势,迅速改变工业落后的新路线。 第二部分阐述了左翼反对派建设方案的基本主张。左翼反对派一是要求加强与世界市场的经济联系,尽可能地利用外国资金、技术、人才等为苏联经济服务,但强调保证国内经济的安全。由此他们坚决反对放弃贸易保护制度,对党中央放松贸易保护制度的趋势提出批评。二是要求实行快速工业化的战略。要求运用计划手段,重点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落后于农业、重工业落后于轻工业的局面。同时,消除工农剪刀差存在的基础、解决人口大量失业问题;三是在农业发展上,主张通过优秀典型的示范和廉价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并采取有利的政策倾斜等方法引导广大个体农民分层次、有步骤地参加到农业集体化当中去。同时,主张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抑制城乡阶级的分化趋势,坚决反对斯大林采取行政暴力手段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四是在商业领域中,要求采取计划手段逐渐排挤市场作用,但反对机械地采取行政手段消灭市场。 第三部分将左翼反对派建设方案与斯大林方案进行比较,指出两者的异同点,同时对左翼反对派的建设方案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作出点评。 4.期刊论文张颢从列宁到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历史考察-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 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史上的伟大创举.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创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斯大林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加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毛泽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进行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邓小平加大利用资本主义的力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世界. 5.期刊论文吴学凡.WU Xue-fan斯大林的城乡差别思想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2)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在城乡差别方面,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城乡差别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在斯大林的城乡差别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斯大林既立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苏联现实问题的解决,又关注对未来社会的设计.通过对斯大林城乡差别思想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工业化思想、农业集体化思想和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当前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问题并对寻找解决路径提供借鉴. 6.学位论文张龙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道路选择过程中的斯大林模式因素2007 斯大林模式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成型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一模式是在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最终定型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理论概括和体制制度的总和。斯大林模式自形成开始,就被当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标准模式,在东欧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中被照搬,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模式也被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存在严重的弊端和缺陷。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鉴于当时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伊始就确立了全面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的政策,全面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苏联也给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巨大的帮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学习过程中,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暴露出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问题。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之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按照中国社会实际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共八大前后,这一思想得到很大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但这些调整、变革斯大林模式的思想并没有坚持下去。此后,由于中苏两党在以斯大林评价问题为核心的对社会主义的诸多观点、认识上存在严重分歧,两党之间爆

浅析斯大林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改进)

摘要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就是在总结了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地认识斯大林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而且要分清主流、支流;既不能脱离当时的国际和苏联国内政治环境,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混为一谈。本文着重论述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斯大林模式”的成果与弊端;以及“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相信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苏联教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最终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必须把“斯大林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个试验来对待,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继续前进。 【关键词】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作出定论。① ——毛泽东 第1章“斯大林模式” 1.1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在评价“斯大林模式”之前,首先要搞清楚“斯大林模式”这一概念的内涵。“斯大林模式”,虽然并没有人正式对它下一个定义,但它的含义却是清楚的,是指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体制的统称。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具体来说,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专断独行;经济体制上表现为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实行包容一切的行政指令性计划和自觉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文化体制上表现为绝对的统一意志;思想上表现为搞个人崇拜、教条主义;对外政策方面表现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完整的、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体制,是苏联共产党在斯大林领导下提出并实施的,此后,苏联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框架仍沿袭“斯大林模式”。 1.2“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 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集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经济方面,实行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忽视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工业方面实施高速工业化路线,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推行片面强调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农业方面实行全盘集体化,忽视人民生活急需的轻工业和农业。在政治方面,采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凌驾于权力机关之上,权力机关成为党的意志的传达机关。执政党内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行政机关隶属于党的机关或处于党的机关的直接领导之下,成为党的意志的执行者;民主机制受破坏,干部使用实际上是任命制和终身制,在党内执行大清洗运动(肃反运动),排除异己势力,以“基洛夫案件”为开端:根据最谨慎的估计,1936—1939年,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500万人受到牵连,30—40万人被处决;一半以上的党员,即120万人被逮捕;而安东洛夫—奥费申科考证:“消灭富农、斯大林制造的饥荒和镇反的运动中死亡的人数是2000万”,②可见当时大清洗之惨烈。大批党政军领导、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苏联社会的进步。直到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知识要点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知识要点 课程标准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主要表现:经济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对领袖的个人崇拜。 政治上——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基础知识 一、形成的原因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二、形成过程 1.优先发展重工业 (1)背景:苏联的建立——1922年12月;列宁的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 (2)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提出——1925年12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3)过程:一五计划(1928——1932)——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农业国; 二五计划——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三五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而中断。 (4)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2.农业集体化运动 (1)背景:工业的需求;1926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评价农业集体化运动:积极意义——为苏联的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弊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力,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三、评价斯大林模式 1.功绩:(1)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2)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2.弊端: 政治方面——(1)个人的高度专权;(2)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方面——(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经济效益低下(3)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3.评价: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课程论文-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摘要: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成立与成长一度让社会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追捧和瞩目。然而,这样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强大国家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夜之间宣布解体。苏联的解体无疑是上个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这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强大国家自我解体的现象,非常值得人们去探讨。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到底是什么?美国对苏联进行战略遏制、经济封锁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而苏联执政党内部矛盾的凸显进而加剧苏联国内经济困难并引发一系列问题,是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本文着重从经济的角度对苏联解体进行思考,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路径,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以期获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苏联解体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启示 一、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探究 1.基于政治角度的思考 苏联解体原因历来有很多争论,比如存在“经济没有搞好说”、“民族矛盾决定说”、“军备竞赛拖垮说”、“外部因素决定说”等,而当前比较盛行的是把其归结为“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说”。1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相当部分的学者认为,这种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以及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在战时取得快速建设国家基础设施和重工业的伟大成绩,并抵抗且击败了法西斯德国。但是,这种僵化的模式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就显现出了极度僵化的缺陷,并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再加上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教条主义式地照搬马克思主义,不认识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最后,叶利钦利用这些矛盾蛊惑人心,号召群众,拉拢帮派,大造声势,终于达到了搞垮苏共的目的,使苏联亡党亡国。 2.基于经济角度的思考 政治的失败,很多时候有其经济根源。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当时苏联所处的军事、政治异常严峻的历史环境使得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隐藏着许多矛盾。 首先,国家通过强制性手段建立了国家所有制, 又人为地加速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转化。用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作为管理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排斥市场竞争,忽略商品价值和货币关系, 而把完成国家计划规定的产量任务作为企业生产的经营活动的根本目标和衡量其工作结果的尺度。计划一经制定, 就成为 1参见李慎明《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科学社会主义2011 第4期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体制,它不但使得苏联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提高了苏联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地位,同时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关于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俄国的专制主义历史传统。俄国在沙皇时期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并且一直影响着俄国的政治体制,十月革命后,国家动荡的条件下也必须实行高度中央集权,这就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氛围。 第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当时改革苏联落后的经济文化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国家必然要被历史潮流所淘汰。苏联当时全面落后于西方国家,这就使得强而有力的改革成为了最紧迫的任务。 第三,列宁死后,苏联共产党内部派别争斗严重,加之列宁对斯大林非常倚重和信任。这就使得斯大林上台后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第四,国际环境和二战的影响。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对资本主义的包围,必须要实行强而有力的政策,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应运而生。 第五,苏联特殊国情的影响。苏联为了应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

战争,必须高度集权,加大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展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实现工业化,带动军事实力提升,才能不被资本主义湮灭。 斯大林模式的含义对于斯大林模式的含义,各种学派给出的定义是不相同的,斯大林模式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体制说。我国学者都认为,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用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第二,理论体系说。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胡逢吉,他认为,所谓的斯大林模式主要是一种理论体系,也就是斯大林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理论体系。第三,政策实践说。持这种观点的人物以韩狄明为代表,他认为斯大林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政策实践,重点有两个,其一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其二是限制消灭商品经济。第四,社会主义模式说。这种观点主要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当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形成的,并且国家生产力水平不高,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先例作为借鉴。因此只能算是一种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模式。 以上就是人们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含义的几种观点,每种说法都有可取之处,都从不同的侧重点解释了什么是斯大林模式。当然今天普遍认为,斯大林模式的含义就是“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评价斯大林体系

对斯大林体系的评价 斯大林是前苏联伟大的领导人之一,也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大林体系是当时苏联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体系。该体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苏联贫困落后的局面,对苏联赶超西方欧美国家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高度集中的额弊端也显而易见,并持续笼罩了苏联多年。虽然后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人分别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或大或小的改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斯大林体系的弊端,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思想。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成为了苏联最高统治者。1929年,斯大林宣布停止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托洛茨基的思想。 斯大林模式之于苏联,如同毛泽东思想之于中国,在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中,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及时它存在许多弊端,给苏联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但他的存在仍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他是在苏联独特的社会形态下形成的,当时的苏联百废待兴,需要国家机器的干预,于是自然而然地诞生了斯大林模式。 对于斯大林模式的利弊我们应该辩证看待。首先它使苏联国家重工业迅速发展,迅速赶超西方国家。同时也为苏联积攒了大量物质资料,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该

体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家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产量和产值,导致了商品种类少质量差的问题;高度控制调配国家资源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限制了社会主义水平的发展;国家权力几种鱼领导人和领导机构手中,也极易滋生腐败和产生个人崇拜的问题,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一中长汀一中漳平一中等六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一中、长汀一中、漳平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不害“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子“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 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 B.道家和法家主张日趋一致 C. 思想领域出现大一统趋势 D.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 2.钱穆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次由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材料所述的“转变” A.源于汉初“无为而治”的理念 B.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建立之先河 C.促使察举制等选官制度的产生 D.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 3.北宋有僧人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两教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4.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5.《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意义 6.据记载:“(宋四家) 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程佩(09历本6 2009084634)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湛江524048 [摘要]:斯大林模式作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阵营普遍采用的一种发展方式,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尤其是苏联自身的影响不可估量,在苏联的强大和衰亡的历史过程中扮演者中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讨论不乏新思想和新观点:一是关于斯大林模式的界定;二是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间、原因、特征;三是关于斯大林模式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四是关于斯大林模式留给我们的启示【1】;通过对斯大林模式问题的研究,从斯大林模式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之鉴,更稳定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特点形成时间原因解体启示 引言: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人们一般称为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或表述为斯大林一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是在20世纪二兰十年代形成的,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后来不断巩固与发展。斯大林模式是一个统一的完整体系,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是:1.决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性质的是生产关系的性质,2.从政治上来讲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模式。3.在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改造过程中,在强大的阶级斗争压力下,用强制乃至暴力的手段.实行超高速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4.以公有经济为基础和以产品经济观为理论,建立起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模式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5.在民族问题上,历史实践表明,斯大林把联邦制度变形为事实上的单一制。6.斯大林模式在对外关系方面,往往表现为实行扩张与霸权主义。7.一系列赖以形成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如“一国社会主义”,不受法律限制的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尖锐化”,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最高形式。 一、“斯大林模式”的含义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通常就是指斯大林模式,这一点学术界基本没有分歧。我们要评价“斯大林模式”,首先必须明确“斯大模式”的含义。但是对于“斯大林模式”作为一个概念,如何去界定,学界已给出了不同的表述,比如有体制说、理论体系说、政策实践说、社会主义模式说等。正是由于这种对“斯大林模式”的不同理解,故加深了关于“斯大林模式”争论的分歧和混乱。 1.体制说。我国普遍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所谓“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定下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苏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主观题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2009年海南高考28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 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 2、(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30题)(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⑴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 ⑵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⑶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分) ⑷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分) 3、(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23题)(11分)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4.(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摘自《列宁全集》

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分析

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 武汉开发区一中张书林 一、说明。 48题是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高考试题中的位置。中外历史人物,无论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封建帝王,或是西方和中国历史上睿智的思想家,或是顺应时代发展,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家,或是孜孜以求地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家,他们都对中国或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概说中外历史人物,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清晰地理顺历史发展脉络。

二、高考例题。 例一:钱玄同与中国政治思想近代化 (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一九O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果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1)评价: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

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产生的原因 当时苏联在外为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缺少民主传统和基础的特殊条件下,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

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 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命运。随着过度集中的体制和日益发展的市场因素的对抗性矛盾走向顶点,斯大林体制最终走向崩溃。 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

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苏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模式,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的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强国,但总的来说,它其实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之久的红旗落地了,苏共亡党丧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行解体。苏联解体近20年了,那么苏联的解体对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呢? 一、斯大林模式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和扭曲 在长期激烈残酷的党内斗争中,斯大林分别战胜了托洛茨基、布哈林和新反对派后,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列宁开创的新经济政策道路,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1)纵观苏联发展的历史,斯大林模式为苏联的迅速崛起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为苏联的最终解体埋下了永久的祸根,成为葬送苏联社会主义的终极原因。我们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的几个特征和弊病来看: 1. 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治。突出表现为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人制,同时还包括消灭异己、监控干群、官僚特权、一党专制、以党代政、控制选举、干部任命。具体表现在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低效的监督体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2)这种政治体制实质上是一种专制,完全背离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也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政治体制之下,必然造成最高决策层独断专行、权力滥用、践踏民主法治。因此,这种带有高压甚至恐怖色彩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背离,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扭曲——对敌人的专政变成了清除异己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专制统治都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而反动的体制是必然灭亡的,只是时间问题。 2. 经济上管得过死,经济成分过于单一,缺乏效率与效益。主要表现在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高度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结构。(3)这种带有严重的官有制色彩的济体制最终的结果是必然违背经济规律,压抑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效率和效益低下,也就是发展缓慢或者停滞不前,也必然导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 3. 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主要表现在文化团体国家化、领袖言论神圣化、公共舆论一律化。(4)大搞个人崇拜,钳制自由思想,破坏人民通信自由,文化团体和工作者变成了准国家机关和国家代言人,难以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这种文化体制严重扼杀学术自由,阻碍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其实这种文化体制是严重背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也表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已经扭曲了马列主义。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被压抑的思想总有一天会像火山爆发一样,不可阻挡。这种单一的思想文化体质必然阻碍理论创新,而一个更缺乏创新的政党,必然会被抛在时代的后面。历史一再证明,没有生动活泼、独立自由思想的社会,很难找到前进的方向和进步的动力。 另外,苏联在对外关系上大党大国主义盛行,对外盛行大国沙文主义和输出革命,而且国内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僚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形式上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不了解人民所思、所想、所欲,本质上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解决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绝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构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扭曲和变形,正是由于这种僵化的体制存在着自身和无法克服的弊端,再加上它的执行者不愿意也没能力对它进行革新,因此苏联的解体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苏联解体尽管原因复杂,但不能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1)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 课程标准: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主要表现,全面客观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以及影响等进行探讨,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学会归纳历史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解读漫画《片面发展的经济》:这幅图反映了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什么问题?问题:经济发展不协调。着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3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何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学习第二节: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斯大林模式的工业化之路 播放视频,多媒体出示材料,观看阅读后引导学生回答: 1、苏联走工业化之路的原因:国情决定:与西方国家相比,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借鉴中国教训;国际环境决定:苏联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之中。 2、苏联实现工业化的目的: 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3、苏联工业化的过程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1926年——1928年主要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同时新建几千家企业。 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4、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勒紧裤腰带); 计划指令性。 5、苏联工业化的成就: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形成了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出示材料启发学生分析:苏联在工业化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是保卫无产阶级政权的必要;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要;苏联本身重工业基础薄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