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析斯大林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改进)

浅析斯大林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改进)

浅析斯大林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改进)
浅析斯大林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改进)

摘要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就是在总结了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地认识斯大林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而且要分清主流、支流;既不能脱离当时的国际和苏联国内政治环境,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混为一谈。本文着重论述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斯大林模式”的成果与弊端;以及“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相信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苏联教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最终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必须把“斯大林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个试验来对待,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继续前进。

【关键词】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作出定论。①

——毛泽东

第1章“斯大林模式”

1.1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在评价“斯大林模式”之前,首先要搞清楚“斯大林模式”这一概念的内涵。“斯大林模式”,虽然并没有人正式对它下一个定义,但它的含义却是清楚的,是指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体制的统称。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具体来说,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专断独行;经济体制上表现为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实行包容一切的行政指令性计划和自觉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文化体制上表现为绝对的统一意志;思想上表现为搞个人崇拜、教条主义;对外政策方面表现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完整的、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体制,是苏联共产党在斯大林领导下提出并实施的,此后,苏联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框架仍沿袭“斯大林模式”。

1.2“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

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集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经济方面,实行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忽视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工业方面实施高速工业化路线,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推行片面强调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农业方面实行全盘集体化,忽视人民生活急需的轻工业和农业。在政治方面,采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凌驾于权力机关之上,权力机关成为党的意志的传达机关。执政党内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行政机关隶属于党的机关或处于党的机关的直接领导之下,成为党的意志的执行者;民主机制受破坏,干部使用实际上是任命制和终身制,在党内执行大清洗运动(肃反运动),排除异己势力,以“基洛夫案件”为开端:根据最谨慎的估计,1936—1939年,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500万人受到牵连,30—40万人被处决;一半以上的党员,即120万人被逮捕;而安东洛夫—奥费申科考证:“消灭富农、斯大林制造的饥荒和镇反的运动中死亡的人数是2000万”,②可见当时大清洗之惨烈。大批党政军领导、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苏联社会的进步。直到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

平息。

1.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

“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的产物,是苏联共产党人在没有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所作探索的产物。它诞生于20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那是一个波诡云橘的时代,国内社会危机四起,英、法、德、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敌视曾经达到一个新的高潮,资本主义国家对红色苏联的战争曾呈现出一触即发的态势,战争的阴影笼罩着苏联全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再度经受着生存危机的考验,必须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以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这需要强大的重工业做基础。同时苏联国内的的种种原因也为“斯大林模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与苏联落后的经济基础存在巨大差距,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构成对革命者莫大的讥讽;俄罗斯民族振兴和民族精神也促使每个俄国人都以实现现代化赶超西方为己任,革命者更应如此。迅速工业化遂成为当时苏联国内社会生活的主题。尤其是在十月革命缔造了社会主义先进政治制度之后,这种向现代化进军,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紧迫感更是与日俱增。

1.4“斯大林模式”的成果与弊端

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苏联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用“斯大林模式”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实践,在15年内跑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50—100年才跑完的路程。从现代的角度分析“斯大林模式”产生的背景、成就及其历史作用,从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斯大林模式是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一种新型现代化途径。“斯大林模式”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由此可见“斯大林模式”的功绩是光辉的、不可磨灭的!

然而是这种高度集权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注定会败市场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随着过度集中的体制和日益发展的市场因素的对抗性矛盾走向顶点,斯大林体制最终走向崩溃。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五,国家对经济资源的

垄断,造成国家机关内腐败滋生。所以这种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东欧剧变,并最终致使苏联解体。正如中国社科院前院长胡绳讲的:“苏东社会主义的崩溃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原则的失败,而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定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失败”③,苏东崩溃加速了苏维埃联盟的解体。

第2章“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苏联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于1949年10月2日宣布承认新中国并建交,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到达莫斯科,开始对苏联的访问,并于1950年2月14日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一系列友好条约,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分子。在国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崭新历史时期,我们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着手恢复国民经济,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早在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就对新中国的经济构成进行了设想,他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广大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时期内,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一个发展;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④说明我国领导人对当时的形式认识得很透彻,认清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随着与苏联关系日益密切,加上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共党内冒进情绪渐渐抬头,认为可以照搬“斯大林模式”,而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激烈对峙也亟需中国领导人表明立场,以此作为获取苏联援助的砝码。

胡绳说过:“苏联毕竟在十月革命后,在斯大林时期发展起来了,从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使人觉得它的模式好像有点道理”。⑤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这项政策很大程度上模仿和复制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期间我们党按步骤、分阶段的“化私为公”,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建立起来。同样的,这种体制建立了新中国工业格局,然而,农业和手工业一直未取得较大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升。相反大规模的、未经科学验证的工业致使资源严重浪费,环境受极大破坏,如: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而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经突击蛮干,1958年12月19日宣布,提前12天完成钢产量翻番任务,钢产量为1108万吨,生铁产量为1369万吨。实际上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所炼300多万吨土

钢、416万吨土铁根本不能用。估计炼钢铁在全国约损失200亿元。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政治的高度集中使得党和人民的生活缺乏民主,政治领域中的官僚主义,领袖崇拜之风盛行,“无产阶级专政成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的个人专制”,这也直接导致了文革十年动乱,使国家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幸中的万幸是“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十年的动乱让中共充分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不符合中国实际国情,深刻认识到其危害,并进行整顿。1986年9月2日,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一文中,邓小平在谈到“文化大革命”对思想解放和改革的推动作用时说:“那件事,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到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为什么我们能在70年代束和80年代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⑥这句话,对“斯大林模式”的再反思在中国的兴起,导致重新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⑦这么一个连发源国都没有搞清楚的模式是必须摒弃的!

我们国家近代以来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长期实行了闭关自守的政策,这种政策造成了统治者夜郎自大、消极保守的心态。中美建交以后,邓小平适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⑧正是在邓小平的英明决策下,我们国家才打开国门,积极地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我们的国家才焕发了勃勃生机。

第3章结语

“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条长征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斯大林模式在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工业基础的形成、国防战线的巩固等方面,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它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也造成权力过分集中,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盛行,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充分保障,公民不能充分享受应有的权利,难以防止官僚主义和国家机构的官僚化,等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模式”亦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成功样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之所以能够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承认,其根本原因就是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不同于发达国家强加给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又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而更好地解决了发展生产力与国民生计问题,它使中国人民从国家的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与福利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20世纪的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所提供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是太重要了。可以说这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经验宝库中的最新内容。从这些经验中作出的结论,不可能不受到后代人的尊重”。⑨

邓小平讲过:“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⑩我们相信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苏联教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最终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关于国际共产主义动总路线的论战》,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页。

[2]安东洛夫—奥费申科:《斯大林时代的谜案》,北京:红旗出版社,1992,第134页。

[3]《胡绳全书》第3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75页。

[4]《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254~1255页。

[5]《胡绳全书》第3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0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72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39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370页。

[9]《胡绳全书》第3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76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372-373页。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学号:1154155 姓名:洪伟 对斯大林的分析和评价,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所谓“斯大林模式”的问题,因为国内外敌对势力政击斯大林的言论,如果是带有理论色彩的,也就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正是集中在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和抨击上。因此,我想就如何全面正确地分析和评价“斯大林模式”谈一谈看法。应该说明的是,这些看法侧重于方法论上,因而没有更多地引用材料。 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 观世界上谈论“斯大林模式”的著作,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贬之者居多,褒之者甚少,全盘否定乃至恶意攻击成了主流。这也许是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一种侧面反映吧。历史表明,每当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甚至曾赌咒发誓忠于革命的人,往往用咒骂革命来炫耀或者表白自己。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20年代末以后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抛弃社会主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止的近7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评价。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等一系列带根本性原则是非的事情。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以及不同思潮的代表人物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出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阶级本性,因而是不足为怪的话,那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出现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个人、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浪潮,倒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作为一名学者来说,既不能同意西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也不能同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象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这样背叛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者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我们主张,第一,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来评价“斯大林模式”。今天,离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已有大半个世纪,而且作为“斯大林模式”的典型代表的苏联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被颠覆,我们再来评价“斯大林模式”,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发泄一下什么情绪,而只是为总结历史教训,以便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目的是搞好社会主义,而不是搞垮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遭到颠覆而幸灾乐祸甚至弹冠相庆,决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斯大林模式”。必须把“斯大林模式”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切忌从现在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出发进行评价。同时,必须全面地分析“斯大林模式”,既看到成绩、正确的一面,又看到失败、错误的一面。切忌只看一面,忽视另一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固然不对,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或者不符合自己既有结论的材料故意视而不见,更是不对。而且对这两方面必须分清主次,简单地罗列这两方面的材料而不分析哪一方面是主流,哪一方面是支流,貌似“全面”、“公正”,实际上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二、就发展战略而言,必须结合历史条件评价“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2[2016全国卷Ⅱ,34,4分]1928年①,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②。4年以后①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②。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③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本题从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对苏联关注的增多切入,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非凡成就,凸显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经济大危机没有对苏联造成破坏,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时,苏联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引起了美国人的关注,B项正确;C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的公有制经济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要求,排除D项。 B 解题反思苏联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模式,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牺牲农业的利益优先发展重工业。一方面,这一模式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苏联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众多社会主义国家仿效。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存在许多弊端,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导致企业缺乏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后起的东欧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存在类似问题。因此,全面认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认真总结历史教训,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1页共1页

浅析斯大林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改进)

摘要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就是在总结了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地认识斯大林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而且要分清主流、支流;既不能脱离当时的国际和苏联国内政治环境,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混为一谈。本文着重论述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斯大林模式”的成果与弊端;以及“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相信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苏联教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最终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必须把“斯大林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个试验来对待,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继续前进。 【关键词】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作出定论。① ——毛泽东 第1章“斯大林模式” 1.1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在评价“斯大林模式”之前,首先要搞清楚“斯大林模式”这一概念的内涵。“斯大林模式”,虽然并没有人正式对它下一个定义,但它的含义却是清楚的,是指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体制的统称。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具体来说,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专断独行;经济体制上表现为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实行包容一切的行政指令性计划和自觉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文化体制上表现为绝对的统一意志;思想上表现为搞个人崇拜、教条主义;对外政策方面表现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完整的、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体制,是苏联共产党在斯大林领导下提出并实施的,此后,苏联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框架仍沿袭“斯大林模式”。 1.2“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 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集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经济方面,实行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忽视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工业方面实施高速工业化路线,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推行片面强调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农业方面实行全盘集体化,忽视人民生活急需的轻工业和农业。在政治方面,采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凌驾于权力机关之上,权力机关成为党的意志的传达机关。执政党内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行政机关隶属于党的机关或处于党的机关的直接领导之下,成为党的意志的执行者;民主机制受破坏,干部使用实际上是任命制和终身制,在党内执行大清洗运动(肃反运动),排除异己势力,以“基洛夫案件”为开端:根据最谨慎的估计,1936—1939年,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500万人受到牵连,30—40万人被处决;一半以上的党员,即120万人被逮捕;而安东洛夫—奥费申科考证:“消灭富农、斯大林制造的饥荒和镇反的运动中死亡的人数是2000万”,②可见当时大清洗之惨烈。大批党政军领导、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苏联社会的进步。直到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评析

万方数据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实践者——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评析 作者:陈昌, 赵峥 作者单位:陈昌(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赵峥(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昆明) 刊名: 知识经济 英文刊名:ZHISHI JINGJI 年,卷(期):2010,""(1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3.《斯大林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王蕾.梁永召弥赛亚在俄罗斯(苏联)的嬗变——从俄罗斯的情结到斯大林-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5) 在俄罗斯,救世主--弥赛亚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它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以至于这个国家的许多人都具有了这种情结.苏联领袖斯大林就是其中之一.斯大林的弥赛亚思想形成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随着十月革命、二战、社会主义建设这几个历史时期不断向前延伸,最终形成了斯大林独特的弥赛亚意识.这种意识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深深的影响. 2.期刊论文张磊.侯建.ZHANG Lei.HOU Jian斯大林与毛泽东社会主义观之比较-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6(6)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是苏联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们社会主义观之间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整体设计和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子系统也进行了精心的部署,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留下诸多的启示,是我们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3.学位论文邢亮论联共左翼反对派社会主义建设方案2008 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着如何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艰巨任务,联共内部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左翼反对派针对20年代苏联的国情提出了一套不同于当时党中央路线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案,对于30年代斯大林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一部分介绍左翼反对派提出方案的历史背景。从经济方面来看,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工农业生产较快地恢复起来,国民经济逐渐摆脱战争破坏的阴影。从社会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恢复,城市中出现了新生的资产阶级、农村出现了阶级分化。大量剩余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工业落后于农业的问题加剧,导致工农剪刀差的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危机。从国防角度来看,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落后,对于处于资本主义强国敌视下的苏联安全是巨大的威胁。左翼反对派将这些问题归结为党中央实行错误路线的结果。 由此,左翼反对派要求当时的党中央调整经济路线,实行一套抑制阶级分化趋势,迅速改变工业落后的新路线。 第二部分阐述了左翼反对派建设方案的基本主张。左翼反对派一是要求加强与世界市场的经济联系,尽可能地利用外国资金、技术、人才等为苏联经济服务,但强调保证国内经济的安全。由此他们坚决反对放弃贸易保护制度,对党中央放松贸易保护制度的趋势提出批评。二是要求实行快速工业化的战略。要求运用计划手段,重点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落后于农业、重工业落后于轻工业的局面。同时,消除工农剪刀差存在的基础、解决人口大量失业问题;三是在农业发展上,主张通过优秀典型的示范和廉价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并采取有利的政策倾斜等方法引导广大个体农民分层次、有步骤地参加到农业集体化当中去。同时,主张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抑制城乡阶级的分化趋势,坚决反对斯大林采取行政暴力手段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四是在商业领域中,要求采取计划手段逐渐排挤市场作用,但反对机械地采取行政手段消灭市场。 第三部分将左翼反对派建设方案与斯大林方案进行比较,指出两者的异同点,同时对左翼反对派的建设方案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作出点评。 4.期刊论文张颢从列宁到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历史考察-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 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史上的伟大创举.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创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斯大林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加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毛泽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进行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邓小平加大利用资本主义的力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世界. 5.期刊论文吴学凡.WU Xue-fan斯大林的城乡差别思想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2)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在城乡差别方面,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城乡差别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在斯大林的城乡差别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斯大林既立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苏联现实问题的解决,又关注对未来社会的设计.通过对斯大林城乡差别思想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工业化思想、农业集体化思想和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当前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问题并对寻找解决路径提供借鉴. 6.学位论文张龙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道路选择过程中的斯大林模式因素2007 斯大林模式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成型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一模式是在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最终定型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理论概括和体制制度的总和。斯大林模式自形成开始,就被当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标准模式,在东欧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中被照搬,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模式也被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存在严重的弊端和缺陷。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鉴于当时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伊始就确立了全面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的政策,全面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苏联也给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巨大的帮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学习过程中,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暴露出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问题。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之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按照中国社会实际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共八大前后,这一思想得到很大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但这些调整、变革斯大林模式的思想并没有坚持下去。此后,由于中苏两党在以斯大林评价问题为核心的对社会主义的诸多观点、认识上存在严重分歧,两党之间爆

风劲扬帆正当时 勇立潮头踏浪行1

风劲扬帆正当时勇立潮头踏浪行 -----浅谈讲述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古希腊西西里岛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回顾十年课改,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给了课堂教学一个支点,如今,2011版的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再次响起令人奋进的号角,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下面我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讲述法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由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对历史史实进行讲述,是使学生形成历史表象的主要方法,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讲述法的功效: 一是通过语言再现历史情节,使学生的感情与史实融合,思想与史实共鸣。在南京大屠杀这一框题中,我采用了讲述法:(声音低沉而悲愤)那是1937年12月,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丧尽天良,惨无人道的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罄竹难书的滔天战争罪行。血流成河、山河哭咽,大地为之动容。正是这日本在我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正是这日本侵略了我中国的大好河山,正是这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血染的30万呢……,此时的学生眼中含着泪花,两只小手攥得紧紧的。 二是求真求实,求新求效,力求讲述法的真谛

在讲述抗日战争的史实中,提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直接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伤亡3500万人。向学生展示这些数据我查阅了好几个版本的教材、参考书,力争数据的准确、可信,做到求真求实。所谓的求新求效是指寻求新的正确的历史观点,寻求历史教学的高效率。 三是讲授的内容要注意教材的前后联系与比较,讲深讲透某些疑难问题,来启发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讲述世界史下册第12课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一课中,首先回顾了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温习了前面学到的斯大林模式,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提出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中国也进行了改革,为什么中国和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四是取长补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当然,讲述法仅仅是教学方法中及其普遍的一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分组讨论、阅读、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努力创设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全面培养。 雨露滋春华,桃李芬芳;山径觅秋实,真金熠光。课程标准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带着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让我们再次扬帆起航。讲述法是课程改革中众多方法的一种,愿通过我们的努力,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愿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标杆,进一步转变思想,提升个人教学素养,培养驾御课堂的能力,真

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产生的原因 当时苏联在外为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缺少民主传统和基础的特殊条件下,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

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 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命运。随着过度集中的体制和日益发展的市场因素的对抗性矛盾走向顶点,斯大林体制最终走向崩溃。 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

浅谈马克思关于“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伟大设想

浅谈马克思关于“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伟大设 想 早在1881年,马克思根据俄国当时的国情和历史环境,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天才设想。这是马克思根据东方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提出的有别于他长期研究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的伟大构想。为经济文化较落后的东方各国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为后来俄国和我国等一系列经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标签: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资本主义;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邓小平;改革开放 一、关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 在俄国,由于其特殊国情,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农村公社。这种农村公社能逐渐摆脱其原始特征,并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马克思指出“正因为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所以,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所指的“卡夫丁峡谷”不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个阶段,而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可怕的波折”,即资本主义制度黑暗、腐朽的一面。 二、马克思“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天才设想 马克思在给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复信初稿中,结合俄国特殊国情,分析指出“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土地个体耕作变为集体耕作,并且俄国农民已经在没有进行分配的草地上实行着集体耕作,俄国土地的天然地势适合于大规模地使用机器。农民习惯于劳动组合关系,有助于他们从小土地经济向合作经济过渡。”[2]并且他认为这种农村公社“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应用到公社中来。”[2]并且他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目前处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和它同时并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在给它提供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3]这是马克思首次提出了“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在第二稿中,马克思没有提到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只是说“俄国吸取这种生产方式的肯定成果,就有可能发展并改造它的农村公社的古代形式,而不必加以破坏。”[3] 第三稿中,马克思又再次提到具备了公有制的基础,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成果,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土地公有制赋予它以集体占有的自然基础,而它的历史环境(资本主义生产和它同时存在)又给予它以实现大规模组织起来的合作劳动的现成物质条件。因此,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

评价斯大林模式

评价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又被称为“苏联模式”。形成于20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五十年代前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从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看,在经济领域,苏联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之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在政治领域,苏联确立并坚持苏联共产党在苏联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苏维埃政权,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苏共坚持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它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成现实,并且敢于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斯大林模式保证了30年代苏联的政局稳定,保证了30年代高速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斯大林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1)政治经济方面: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残酷斗争,冤假错案遍及全国。地方自主权少,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造成管理机构庞大和滋生官僚主义、个人崇拜,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对外关系上推行大党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2)社会生活方面: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轻视轻工业,使得农、轻、重比例失调。片面强调计划的指令性和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决策过于集中,使企业和职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今天去重新评价评价斯大林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斯大林模式的

课程论文-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摘要: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成立与成长一度让社会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追捧和瞩目。然而,这样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强大国家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夜之间宣布解体。苏联的解体无疑是上个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这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强大国家自我解体的现象,非常值得人们去探讨。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到底是什么?美国对苏联进行战略遏制、经济封锁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而苏联执政党内部矛盾的凸显进而加剧苏联国内经济困难并引发一系列问题,是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本文着重从经济的角度对苏联解体进行思考,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路径,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以期获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苏联解体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启示 一、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探究 1.基于政治角度的思考 苏联解体原因历来有很多争论,比如存在“经济没有搞好说”、“民族矛盾决定说”、“军备竞赛拖垮说”、“外部因素决定说”等,而当前比较盛行的是把其归结为“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说”。1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相当部分的学者认为,这种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以及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在战时取得快速建设国家基础设施和重工业的伟大成绩,并抵抗且击败了法西斯德国。但是,这种僵化的模式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就显现出了极度僵化的缺陷,并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再加上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教条主义式地照搬马克思主义,不认识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最后,叶利钦利用这些矛盾蛊惑人心,号召群众,拉拢帮派,大造声势,终于达到了搞垮苏共的目的,使苏联亡党亡国。 2.基于经济角度的思考 政治的失败,很多时候有其经济根源。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当时苏联所处的军事、政治异常严峻的历史环境使得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隐藏着许多矛盾。 首先,国家通过强制性手段建立了国家所有制, 又人为地加速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转化。用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作为管理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排斥市场竞争,忽略商品价值和货币关系, 而把完成国家计划规定的产量任务作为企业生产的经营活动的根本目标和衡量其工作结果的尺度。计划一经制定, 就成为 1参见李慎明《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科学社会主义2011 第4期

浅谈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社会主义”一词,大都认为起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某些著作中。该词导源于拉丁文,原意是“同辈的”、“同伙的”。是表示人与人之间有着平等的伙伴关系,即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社会主义创始人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基本确立的条件下产生,并对社会主义进行了设计和描述。如生产制度、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未来社会的的实践和设想等等。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实现过程是会发生曲折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幻想建立消灭人剥削人、实现平等的制度,幻想过“社会主义”。从古至今,出现过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在工人运动的实践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20世纪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说明马克思的上述论断是科学的,富有预见性。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俄罗斯爆发了伟大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此,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正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凯歌行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在探索、保证全体人民的政治平等和当家作主,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除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建设新型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指引世界上处于剥削制度压迫之下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变自己命运,获得社会解放,建设幸福生活的正确道路。 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从世界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的历史还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还要看到,十月革命以来先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彻底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须充分估计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长时期的努力奋斗。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

评价斯大林体系

对斯大林体系的评价 斯大林是前苏联伟大的领导人之一,也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大林体系是当时苏联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体系。该体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苏联贫困落后的局面,对苏联赶超西方欧美国家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高度集中的额弊端也显而易见,并持续笼罩了苏联多年。虽然后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人分别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或大或小的改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斯大林体系的弊端,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思想。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成为了苏联最高统治者。1929年,斯大林宣布停止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托洛茨基的思想。 斯大林模式之于苏联,如同毛泽东思想之于中国,在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中,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及时它存在许多弊端,给苏联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但他的存在仍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他是在苏联独特的社会形态下形成的,当时的苏联百废待兴,需要国家机器的干预,于是自然而然地诞生了斯大林模式。 对于斯大林模式的利弊我们应该辩证看待。首先它使苏联国家重工业迅速发展,迅速赶超西方国家。同时也为苏联积攒了大量物质资料,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该

体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家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产量和产值,导致了商品种类少质量差的问题;高度控制调配国家资源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限制了社会主义水平的发展;国家权力几种鱼领导人和领导机构手中,也极易滋生腐败和产生个人崇拜的问题,

高一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练习题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1.(2009广东理科基础)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2.(2009山东文综)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3.(2009江苏历史卷)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2009广东历史卷)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2010新课标全国卷)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6.(2011年海南高考20题)“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A.二月革命时期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D.新经济政策时期 7.(2011年江苏高考16题)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8.(2007广东卷)(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浅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形成于斯大林时期的一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探,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后来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的照搬这一模式。新中国的成立后,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再加上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开始学习移植苏联模式。该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其又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模式”。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才开始彻底摒弃这种模式,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的成功。 [关键词]苏联模式;高度集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即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一套经济、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该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在经济上,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在政治上,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度集权的文化管理体制,领袖言论成为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苏共当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表现在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实现对文化部门的控制。有通过党中央宣传鼓动部等机构对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直接控制。社会文化团体本属于群众性组织,最后通过大规模改组,变成准国家机关。领袖的言论和思想被绝对化、神圣化,不容置疑。 2 中国学习苏联模式及其影响

略谈斯大林模式

略谈斯大林模式 陇东学院2010级历史班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上刘初中葛青彦 【摘要】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本文着重论述.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史实表明,在苏联剧变前基本上保持了失去动力机制的斯大林模式,这个模式是导致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就是说,苏联剧变并不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定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关键词】模式与巨变 一、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人们一般称为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它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后来不断巩固与发展。斯大林模式是一个统一的完整体系。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是: 1、决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性质的是生产关系的性质,而生产关系的组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在斯大林看来,苏联建立的公有制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制,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高形式;二是以集体农庄为代表的集体所有制,它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应该尽快向全民所有制这一最高形式过渡。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高形式的理论,实际上并不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而是来自斯大林主义。从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可以看到,在国有制条件下,支配生产资料的不是社会的人,劳动者并没有取得他们用于集体劳动的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支配生产资料的是党、国家和斯大林。 2、从政治上来讲,斯大林模式主要包括实行一党制,主要问题都由党决定,党政合一,党国合一,实行不受法律限制的无产阶级专政。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过程中,实际上搞的是没有广泛民主(包括党内民主)基础的集中制,把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最后集中在斯大林一个人手里;对文化,意识形态严加控制,斯大林垄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权。在这些条件下形成的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模式,最后发展成斯大林个人集权主义乃至专制主义。斯大林搞的个人极权主义,“其要害是实行个人集权制、领导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人制、党政不分制、干部等级授职制和党政官僚特权制”。[1] p80

斯大林模式主观题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2009年海南高考28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 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 2、(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30题)(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⑴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 ⑵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⑶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分) ⑷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分) 3、(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23题)(11分)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4.(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摘自《列宁全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