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谈幸福观

浅谈幸福观

浅谈幸福观
浅谈幸福观

认识幸福观

关键词:绝对幸福正义贡献

摘要:所谓幸福,并不是受每天现实所左右、所播弄的东西,也不是与之相隔绝的、超然的境界。我想,幸福只存在于:将人生中一件件偶然的事件,都能愉快地接受下来,作为前进的动力,充分加以玩味;同时,为他人,为社会,能做出有价值的贡献的生活当中。

托尔斯泰曾经在他的《安娜卡列宁娜》这本书中是这样开头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鸟儿来说,能够自由自在的飞翔于天空是幸福;对于蜗牛,背着自己的重重的房子流浪是幸福;然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讲,何为幸福,我想正如文学评论家对于《哈姆莱特》的观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心中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所形成的幸福观也就不同。

而我认为虽然幸福观人人不同,但总有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利己利人利社会。幸福观属于人生观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幸福是指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幸福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由于人们的生活价值目标不同,人们的幸福观也就不同。尤其是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幸福观——

资产阶级的幸福观的基本特征: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认为物质享受与个人私欲的满足是衡量幸福快乐的尺度。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每个人都在谋求幸福,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分不开的。最重要之点在于把幸福的创造和幸福的享受结合起来,并把创造幸福作为前提,然后才谈得上享受幸福。因为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幸福可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社会劳动才是创造幸福的根本途径。只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有三个特点:(1)认为幸福观是整个历史发展的产物,各个阶级的幸福观是由不同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2)认为幸福的关键是人的志向、生活目的。真正的幸福在于铲除剥削制度,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创造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主义制度。(3)认为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紧密结合。强调集体幸福,但不否定个人幸福,把个人幸福融于集体、民族、阶级和人类的幸福之中。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幸福观的核心。共产主义幸福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看成是最大的幸福,坚持把追求个人幸福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1】

我想在此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鞍钢工人郭明义几十年无偿献血和无私帮助其他人。几十年以来,家里被捐得空空荡荡,而郭明义却从未感到倦和悔,日子过得充实和快乐。分析郭明义的精神动因,是他以助人为乐,坚守奉献,把助人幸福快乐作为价值观。【2】

幸福和快乐是每个人毕生追求的东西,对于“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争论,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是幸福,有人认为位高权重是幸福,而郭明义的幸福却是给予和奉献,当问及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说:“只要是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我就要天天做,每做一件,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这就是郭明义追求和体验幸福的真实写照。

帮助他人,能够收获快乐和幸福,这只有亲身做过,才能真正体会到。当一个个受助者走出困境,克服困难,投来感激的眼神;当一名名特困生走进课堂,努力学习,立志将来回报社会,郭明义从中汲取了营养,他的幸福观也感染了更多的人。

幸福观与价值观密不可分。郭明义以雷锋为“参照物”,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就能干出责任、干出动力、干出进取心、干出一流业绩,同时收获心理平衡,心情愉悦。相反,那些总是以金钱、权力、地位的砝码来称量自己的人,不是自轻自贱,自我否定,就是一肚子牢骚,心生嫉妒,越干越失落,越干越失衡,可能越活越不幸福。

郭明义的幸福观是一面镜子,党员干部可以从中照出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广大群众也可以从中找到幸福的人生航向。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很多人的追求更加物质化、功利化,郭明义的幸福观则提示我们:不被五颜六色的物质诱惑,追求质朴的生活和高尚的快乐,就能够活出精彩、豁达的人生。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不过,从根本上说,可以说它的目的在于幸福。

在佛法中,信仰的目的是“一生成佛”,这和意味着和永不毁灭的“幸福”是一脉相通的。对于这点,有一位学者户田先生认为:幸福也有“相对的幸福”和“绝对的幸福”,并说:“人生的目的就是确立绝对的幸福。”也就是确立不为情况或环境所左右的、坚定不移而且丰饶的境界。曾看过一本小说《亚历山大的决断》,在其中提到了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他的幸福观很有意思的,我觉得有些地方与户田先生的有一脉相通之处。

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最优秀的学生,是精通逻辑学、政治学、诗学等各种学问的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讲义是由其子尼古玛古斯编纂起来的《尼古玛古斯伦理学》,被认为是世界上伦理学学科中第一部系统的著作。其中关于“幸福的实象”一节,含有许多发人深思的丰富内容。

亚里士多德在本书中一方面指出:学问或行为的目的是最高善,即“人的善”(包括其他各种目的在内的终极的善),而这不外是幸福的实现;同时又详细论述了人的arete(卓越性、美德)和“正义”的问题。【3】

在《尼古玛古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解释到:

——所谓幸福,它是长期性的,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也不会轻易改变。但是,虽是同一个人也会有走运和不走运的时候,而人们则把它有时认为是幸福的,有时认为是不幸的。这未免太奇怪了。如果我根据走运不走运来判断同一个人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话,那么显然是要把幸福的人当成“一种变色龙,一种无法捉摸的“东西”。

走运与不走运,的确是相对的。而真正的幸福,按道理说则只能是绝对的。佛法教导的真正“幸福”,也决不是根据走运与不走运而可以任意变动的、那种低层次的东西。

纵然遇上这样那样的苦难,仍能在自己的内部建立起悠然不为所动的超越境界,才是真正的幸福。也就是说,在各自的生命中建立起一种称得起“大丈夫的境界”的强韧的“我”,就会去追求根本的幸福。所以,我想,绝不可为表面的幸与不幸所迷惑,万万不可看不到绝对的幸福的“实象”。

亚里士多德接着还说:这种根据走运与不走运来改变看事物的方法本身,原本就是错误的。决不应该根据走运不走运来决定我们的幸与不幸。在人的生活当中,之所以将“运”视为必要,只是附加的看法。对此,对幸福具有决定性力量,只能是按照aretē(卓越性、美德)而进行的活动。反过来说,决定是否幸福,也只能是根据这一准则。亚里士多德在走运、不走运或表面的幸、不幸这类“附加的”现象的深层,向我们提示出aretē(卓越性、美德)这一根本性的中心命题。

而且,他认为“所谓幸福就是按照终极的卓越性的心灵的某种活动”,并解释说:“然而,我们所理解的卓越性不是身体的卓越性而是心灵的卓越性,关于幸福,我们也是把它作为心灵的活动来理解的。”既然幸福是绝对性的幸福,当然会有支撑

它的东西,于是亚里士多德主张它应当是心灵的卓越性,这难道不是可以说他在追求佛法中所说的“佛界”的境地吗?

此外,在《尼古玛古斯伦理学》这本书中,他还详细论述了aretē(卓越性、美德)的内容,阐释了“伦理的卓越性和理智的卓越性”,同时还论及了与佛法中的中道的一部分相通的“中庸”。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卓越性(即美德)里边蕴涵着勇敢、节制、真实、亲爱等多种的内容。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正义,他认为只有正义才是最重要的美德、最完美无缺的美德。其理由是,因为正义不只局限在自己的行为上,而且也能波及到别人身上。也就是说,给集体或同胞带来幸福或创造出带来幸福条件的行为,就是正义;因为虽在自己身上能发挥出美德,但在对待他人的事情上不能按美德行事的人是很多的。

就这样,亚里士多德把作用于旁人的“正义”作为“完美的美德”。

人,从与生存有关的、属于本能的欲望,到实现自我的欲望,这中间有种种不同层次的欲望。这种能量,在成为追求自身幸福的力量的同时,又会变为束缚自己生命的“我执”。——为了摆脱这个“人”的生命的宿命式相互矛盾的枷锁,使生命获得无限解放,究竟应该抓住什么呢?其关键的一点,就是“利他”的实践。

关于“生命力与幸福”的问题,我认为:“能够感到幸福,过着幸福的人生的源泉,是我们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和外界的关系的力量比,称为价值,这种价值就是幸福的内容。……如果,生命力只是解决家庭事件的一种生命力,那固然不会在家庭中遭到阻碍;但对于解决街道上或全市的事件,则会立刻受到阻碍。”

在许多场合下,不管建成了什么样的家庭内部的幸福,但一遇上社会的惊涛骇浪,幸福就会立即崩溃。而且现实的社会生活,表面上看去虽似幸福,但从高层次来看,也许一种无法忍受的不幸在等待着你。如果获得了超越这一切的、为了具有阔大的境界及强韧的生命力所必须的原动力,那就有了构筑绝对幸福的基础。在自己的胸中建立一个能泰然超越一切事象的、形成为生命力的“中核”的实践。只有这种实践,才是将苦难变成飞跃和成长的动力的关键,它会使航行在人生大海中的船只,把苦难变为一阵强风来推动船帆前进。

因此,所谓幸福。并不是受每天现实所左右、所播弄的东西,也不是与之相隔绝的、超然的境界。我想,幸福只存在于:将人生中一件件偶然的事件,都能愉快地接受下来,作为前进的动力,充分加以玩味;同时,为他人,为社会,能做出有价值的贡献的生活当中。

08思政崔艳华 082682005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新华时评:郭明义的幸福观是面镜子》

【3】《尼古玛古斯理论》正义幸福观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浅谈对马克思幸福观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幸福观的认识 最近,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不是“经济学导论”课,而是“幸福课”。讲师泰勒.本一沙哈儿在诠释“幸福”时说,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如果这一判断是有不证自明的公理性,那必定意味着,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宿命,人的天性。”人类的发展史,说到底其实就是一部争取幸福的发展史。正如霍尔巴赫在《自然的体系》中所言,“我们的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不过以怎样能获得我们的本性所不断努力追求的幸福为对象。” 然而,幸福是什么?这是没有标准定义的问题吗?当然没有。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地位、环境、民族、职业等各不相同,必然导致这个世界存在着人们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认同感的差异。比如说,米兰.昆德拉会认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鲁迅则说:“惟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贝多芬如是说:“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麽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麽幸福啊!” 虽然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人生幸福的思考各有差异,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但是不难发现,其实他们追求人类幸福的目标是一致的。 例如,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以理性为基础,强调人类的精神幸福,将幸福渗透于灵魂深处,关注人类内在的精神自由,忽视甚至摈弃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其代表人物苏格拉底的幸福观遵循的是“知识——道德——幸福”这样的思维轨迹;柏拉图把幸福建立在德行和至善基础的观点上。再有,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论的典型观点是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它建立在自然主义基础上,承认人的物质享受和感官满足。然而,西方基督教幸福观指出,幸福存在于对上帝的爱与信仰之中,解决生活的弊端的方法是要寻找上帝这个外物作为心灵的支持…… 纵观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人生幸福的各种不同的思考,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但是不难发现,本质上他们追求人类幸福的目标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是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 无论不同的人们有着怎样千差百异的幸福观,但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共性、天性。人的全面发展与自身价值的实现是人获得幸福感的最本质要求。马克思给予人的本质以科学的解释,让我们通过它可以理解幸福的内涵。 马克思学说的核心和精髓就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追求人类的幸福,最高的价值取

对上帝的理智的爱_浅谈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第30卷第3期咸宁学院学报Vo.l30,No.3 2010年3月Journal of X ianning U niversity M ar.2010文章编号:1006-5342(2010)03-0027-02 对上帝的理智的爱 )))浅谈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龙欣宇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斯宾诺莎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而哲学的宗旨则是引导人们寻求幸福。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斯宾诺莎更以追求全人类最高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把理性主义贯穿于其幸福学说中,力图倡导一种/放弃迷乱人心的财富、荣誉、感官快乐0,追求自然永恒的必然性知识,以求得心灵与自然融合的理性主义幸福观。他关切的是怎样使得世人以上帝为楷模过纯正的生活,通过对上帝的理智的爱,臻于幸福之境。 关键词:幸福;上帝;自然;理智;德性 中图分类号:B84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幸福是个深刻而复杂的多元概念,幸福也是人们争论不休的永恒话题,是人类生活不断追求的永恒目标。所以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达到幸福的圆满境界,便成为古今众多哲学家们关注的问题。在西方,幸福观按时代划分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古希腊时期以德性幸福论为主导的幸福观,第二个时期是中世纪时期,贬斥人世间的现实的幸福,将人们祈求幸福的目光转向神灵和来世。到了近代,人们又将感觉上的快乐视为幸福。而在17世纪的荷兰,一位在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家庭里/依据天意降生的人0)))斯宾诺莎,以追求全人类最高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构建了饱含经世济民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体系不只是为了解决上帝的观念而构建的,它是为解决人生的重大课题而构建的一个关于人的完整哲学体系。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理论上为人们提供一个达到幸福境界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他的一本早期著作名为5神、人及其幸福简论6,其代表作5伦理学6最初书名亦为5论神、理性灵魂和人的最高幸福6。斯宾诺莎所追寻的幸福是对永恒不变的东西的追求,所追求的至善就是/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识0,是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便可以永远享受的无上的快乐。他认为理智是心灵中最好的部分,心灵通过理智的力量来克制被动的情感,从而达到幸福或自由的境界,这种境界也叫做/对上帝的理智的爱0。 一、幸福是对上帝的爱 世人理解幸福,有健康,有物质,有平和,有快乐。而斯宾诺莎对幸福的哲学体系,却是从上帝开始的。戈莱特在为5剑桥斯宾诺莎指南6所写的导言谈到斯宾诺莎的上帝观念时指出:/他的上帝,同神学家的上帝一样,是完满的和无限的,是一切的原因,而它又是自身的原因,拥有与存在同一的本质,并且是永恒的宗教沉思的爱和幸福的对象。0斯宾诺莎在他的本体论中,明确表述了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它就是上帝,而上帝就是自然,即产生自然的自然,是自然本身所固有的,产生和规定宇宙中一切具体事物的力量和规律。 斯宾诺莎在5伦理学6中肯定了/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存在着,而这个实体是绝对无限的0,这个绝对无限的实体就是上帝。然而斯宾诺莎心中的上帝是什么样的呢?在5伦理学6中,他引入了/产生自然的自然0和/被自然产生的自然0的范畴。所谓/产生自然的自然,我们理解为这样一种存在:通过其自身,而不需要任何在它之外的东西,我们可以清楚而明晰地理解它,这亦就是上帝。0他认为,只有产生自然的自然才是上帝,而被自然产生的自然,即样态世界,只是上帝的产物而已。在他那里,上帝即自然,上帝的力量是自然的力量,上帝的指令就是自然的法则规律。同时斯宾诺莎在5上帝、人及其幸福简论6中还指出/上帝是一个被断定为具有一切或无限多属性的存在物,其中每一种属性在其自内中皆是无限圆满的0,圆满的存在物是不可能依附于在它之外的任何东西,所以,它必定存在于自身之内,上帝是万物的第一因,也是自因。是内在于人的固有因,也是自由因,是绝对自由的。 /一切存在的东西,都存在上帝之内,没有上帝就不能有任何东西存在,也不能有任何东西被认识。0在斯宾诺莎看来,人是作为实体(亦可称为自然或上帝)的一个样式而存在,人也存在于上帝之内,并通过上帝而被认识。上帝是自由因,是绝对自由的,具有最高的圆满性,享有最高幸福。而人存在于上帝之中,人就有可能分享上帝的圆满性、最高幸福。同时,幸福也是在对上帝即自然的法则规律把握中才能获得,斯宾诺莎就是从这样的角度提出了上帝是人类有可能获得最高幸福的最终根据。 *收稿日期:2009-10-18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后感1000字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后感1000字 哲学书我一直看的很少,因为觉得全是大白话,道理翻来覆去的说。初看,哇,好有道理,自己想想,又觉得貌似什么也没说,因为哲学在逻辑上的论述,都是可以合理解释的,最后的选择还是需要自己做判断。 最近马马虎虎地看完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我对叔本华并不了解,是看到了有推荐这本书的,正好想看书了,就决定看一看。 这本书内容很少,但是精炼,有深意。对于人生的智慧,叔本华到没有直接去说,只是围绕着“人”来讲一些道理,讲到了人,幸福、不同层次的需要、别人眼中的人,人的一生幼青老阶段以及延伸出来的一些作者的看法和人生建议。对“人”从里到外,从以前到现在,从内窥自身到外审整体,从财产、技术到精神、幸福都谈论到了。基于目前的阅历,我能得到的思考可能不多,但文中有两处内容,让我很有感触。 “我们幸福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之内,而非自身之外。” 这句话,咋一看其实就是一句白话,更像是一晚陈年鸡汤。我们或许会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你没有那么重的攀比心,就是幸福的,

各自有各自的幸福。我们或许会说,你总拿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相比,又怎么会感到幸福呢。这些话我也拿来去安慰过朋友,宽慰过自己,但始终没有说服自己,因为一段时间后,我又会陷入不自觉的比较、难过、不幸福的感觉中。叔本华的想法是说服了我。他说“如果没有精神上的追求,就不会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外在的感官享受的幸福,那么感官麻痹后就需要更具刺激性的事物去刺激感官。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某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会对这个领域的内容感到非常兴奋,那么他对于其他人或者事所表现的不感兴趣甚至是漠视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最终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层面的东西。我并不觉得追求精神或者追求物质有不同或者高低之分,只是真正明白了内心深处了想法,才会明白怎样满足自己,怎样提高幸福指数。 “如果一个人缺少符合他年龄的神韵,那么他就会拥有他那个年龄特有的各种不幸,我们终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现时此刻。” 以前的我,总是希望事情尽善尽美,多听一些意见,多做一些考虑,多做一些及计划,多尽量避开一些“坑”,甚至想过,我要记录下来,以后告诉我的孩子,怎样去避免掉这些。但同时,我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万一我的孩子不愿意听我的,执意为之,我是要坚持,还是要放下。现在,我想我会放手,我会给孩子建议,让他明白任何事情是立体的,多面的,不是填空题而是多选题,但是最终判断在他,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在三道洼中心校全体师生大会上的演讲——杨景田 青少年朋友们: 以前老师给你们讲过关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今天我要向大家讲的是:如何树立正确幸福观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对幸福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些问题是每个现实的人所不断思索的。但对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每个人的幸福观。 下面,我围绕“幸福”这个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幸福是什么?人们对幸福有哪些认识。 人人都向往幸福,然而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怎样的生活才算幸福?又怎样去寻找幸福?关于“幸福”,《现代汉语词典》里给出的解释是:生活境遇称心如意。《辞海》的解释是: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叫幸福。其实这样的解释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应当说,幸福是对自身综合状况的心理反应,它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自我评价,如果这种感觉自我评价,使自己感到称心如意就是幸福,反之就不是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比如说,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就是你的一种幸福;你每天得到父母的关爱也是你的幸福;当你被评为三好学生受到学校表彰奖励的时候是你的幸福;还比如,健康的活着,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也许你并不富有,但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许你没有超人的地位,但你有一个温馨美满的家;也许你并不出名,但你有一个宁静而不受干扰的生活。或许你享受着这种幸福,但是你没有发觉。 幸福的感觉与人的心态密切相关,幸福代表你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如一家《晚报》开展“什么是幸福的调查的活动”记者随机采访了街上的行人: 一个有钱的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 一个匆忙的富人说:“有闲空就是幸福”。 一个下岗的工人说:“不上班就是幸福”。 一个失去父母的年轻人说:“父母在就是幸福”。 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说:“能看见,就是幸福”。 一个捡破烂的人说:“多捡破烂就是幸福”。 一个小学生说:“每天都有好多作业,没有作业就是幸福”。 通过如上采访调查可知每个人对幸福的看法都不尽一致。所以说,幸福也是一种心态。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说,心灵得到满足和安慰,精神与心理感到高兴和快乐就是幸福。 二.要珍惜身边的幸福 在这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年代里,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幸福,但还有部分人对身边的幸福没有感觉,还时时感到不满意,真可谓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解放初期,贫苦农民处在渴望温饱的生活层次,那时的少年儿童有的五六岁还没有衣服穿,冬天只能围着破被子,蹲在炕头上,守着火盆取暖。有的孩子即使有衣服穿,也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的破衣服。一年只能过年吃上一顿像样的饺子。零食只有夏天自家园子里的瓜果,或田里那些可吃的野菜。入冬到开春,

浅析斯宾诺莎的“泛神论“

浅析斯宾诺莎的“泛神论“ 一个挪威人写了本书《苏菲的世界》;写斯宾诺莎的一章,小二毛觉得有些话说得很中肯,抄录两段于下: “……很少有人象斯宾诺莎这样大力地鼓吹言论自由与宗教上的宽容精神。” “提醒自己你只是整个大自然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是整个浩瀚宇宙的一部分。” 作为个人或者整个人类,我们在宇宙中其实是非常渺小的,我们的一些认知还是很有限的;所以,以宽容的精神,对待各种学说以及宗教,总是比较妥当的。 我非常尊敬大哲学家康德,却怎么也想不通,连康德先生也会攻击起斯宾诺莎来了,说他是“一个理性和科学的强盗和杀手”。 后来有一天,似乎有点想明白了。 一个大哲学家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便会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了;小的不同意见,尚还可以容忍,如果与自己的体系大有不同,很可能就会觉得他人是荒谬之极。 康德要在自己的哲学体系里,给上帝留出一个位置,所以一看到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就会很生气。 想到连康德这样的大哲,也难免有这样的臭脾气,不禁哑然失笑。 其实,斯宾诺莎也是给“上帝”留了位置的;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观点,是“泛神论”。

他说: “神即自然。” 这是什么意思呢? 从比较哲学的观点来看,他心目中的上帝,与我国孔子心目中的“天”,倒是很相似。 孔子说: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所说的“天”,指的是永恒的大自然规律。 1929年4月24日,纽约犹太教堂牧师H·哥尔德斯坦,从纽约发了一个仅有五个英文词的电报到柏林,问爱因斯坦: “您信仰上帝吗?” 爱因斯坦的回电,如下: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这个回电,被收入《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43页。) 可见爱因斯坦心目中的“上帝”,也是指森严的宇宙秩序。 其实,康德也说过这样的话: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索,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头上的星空”,亦即自然界的秩序,也就是斯宾诺莎所指的“上

作文素材:叔本华50句智慧名言

作文素材:叔本华50句智慧名言 01,在这世界上生存,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纷争和吵闹。——叔本华 02,那些难以放松自己心情的人,必须以命运论的观点安慰自己,因为命运论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必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叔本华 03,我们不应该在犯下明显的错误以后为自己开脱责任,淡化或者粉饰错误,就像我们经常做的那样。我们应该坦白承认错误,清楚明白这些错误的严重性,这样,我们才可以下定决心在以后避免重蹈覆辙。——叔本华 04,真实不虚的友谊有着这样的一个前提:对朋友的痛苦、不幸抱有一种强烈的、纯客观的和完全脱离利害关系的同情。——叔本华 05,智慧不仅标示了理论上的完善,而且,还包括实践中的圆满。——叔本华 06,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叔本华 07,要求读书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就像要求一个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储存在体内是一样的荒谬。人靠进食维持物质生活,又通过阅读过着精神生活。然而身体只吸收能够同化的食物,同样,读者也只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符合他的思想体系或生活目标的东西。——叔本华 08,一个成熟的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所能获得的,就是摆脱偏见。——叔本华 09,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 10,同在一个舞台上,有的人是帝王,有的人是阁员,有的人是将军、士兵或仆人和其他等等,他们彼此的不同只不过是外在的不同而已,但各种角色内层核心的实在性却是相同的。大家都是可怜的演员,对自己的命运充满着渴望与焦虑。在人类的生命中就正是这种情况。——叔本华 11,只有当人挣脱了所有各种可能的期望,从而返回赤裸和冰冷的存在本身,人才能领会到精神上的安宁,而精神的安宁却是幸福的构成基础。——叔本华 12,在这世上,除了极稀少的例外,我们其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叔本华 13,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叔本华 14,谁要是在早年就能适应独处,并且喜欢独处,那他就不啻获得了一个金矿。——叔本华 15,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叔本华 16,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叔本华 17,学者是成天阅读、研究书本的人。而思想家、天才,以及那些照亮世界、推动人类发展的人,则是直接运用世界这本大书的人。——叔本华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_陈丽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衡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和配享幸福?这是一直以来人类最关心和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也是哲学和伦理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康德指出:幸福“乃是尘世上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生中所遇事情都称心合意的那种状况”[1]127。康德在继承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基础上,把德性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他强调,最高的善,必然是德行与幸福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统一,德性与幸福是至善的两个要素。在康德那里,幸福必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之要义 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在康德看来,实现幸福的至上条件是德性,能够配享幸福的人首先应是有德性的人。他同时强调,从义务出发而做出的行为,就可以在效果上成为他幸福的途径或方式。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前提和依据。就哲学范畴而言,幸福观和人性观、人生观密不可分。对于幸福概念的理解、幸福目标的实现,都植根于对人性的理解之中。因此,在剖析康德的幸福观之前,有必要首先探寻康德的人性观。 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得以确立的前提和依据。在康德看来,人的本性具有两重性。对 于现象世界而言,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人的行为受到自然本能的左右及因果律的支配,人所追求的是感官快乐和物质满足的本能需求。对于本体世界而言,人又是理性的存在物,人可以超越自然本能的支配和束缚,不再仅仅受制于苦乐欲求的驱使,转而追求普遍的道德律令,凭借自由意志主宰自己的行为和命运。因此,在康德那里,人生而具有自然人性和道德本性。 “善良意志”,即德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核心理念。德性是什么?康德认为,实践理性所能获得的最高目的就是德性,即在合乎道德律令的基础上所达到的道德品质的超越。它表现为人的尊严和道德的崇高,而德性的实现则是要通过人对于普遍道德律令的尊重、敬畏与遵守,进而完全超越自然欲求和本能欲望的束缚。康德认为,德性即是“善良意志”,它是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所生而具有的使人摆脱感性欲求的干扰而完全服从道德律令的意志和力量,人的责任感和义务心是“善良意志”的最好体现。人正是由于具备德性和“善良意志”,才得以称其为人。德性的实现和“善良意志”的产生,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同时也是人能够获得幸福、达到“至善”的首要条件。 “至善”,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最高目的和最终归宿。在康德看来,人生就是追求一个无限完满的过程,达到福与德的统一,即“至善”这一人生最高目的。实现“至善”,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那就是理性道德和感官幸福。作为自然人,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而作为道德人,则追求德性的实现和道德的圆满。据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 陈 丽 摘要: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幸福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幸福;康德;德性;至善;道德中图分类号:B82-0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3)11-0035-02 作者简介:陈丽(1979-),女,安徽濉溪人,硕士,中共芜湖市委党校(安徽芜湖241000)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 向为哲学与政治。收稿日期:2013-05-14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12013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 内容提要:幸福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和理想,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某种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生活的肯定评价。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幸福观是对有关人生幸福的认识,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追求幸福等问题所持态度的系统观念。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关键的人生转折期,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和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渺茫的人生目标,盲目的互相攀比。。。幸福感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幸福观越来越薄弱。大学生们正处在原本充满无限憧憬的象牙塔迷失了前进方向,失去了奋斗目标,而高校的教育也出现对幸福感的忽视。。。 关键词:幸福观、大学生、幸福 一、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现状 不同时期人们对幸福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对幸福也有不同的理解。一百多年前,当欧洲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人们大都在疯狂追求资本利润,无比崇尚金钱时,青年马克思却说“能够为人类的大多数人服务将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雷锋同志也曾在日记中写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幸福”。那么,在21世纪的中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相当一部分的人们中物欲横流,一味追求感官快乐、享乐第一、金钱至上时,我们的大学生对幸福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据白岩松---《幸福在哪里》看出,现代的青年人:“时代让正直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职场上的游刃有余……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喘不过气来,连爱情也成为难题。”而如今在大学象牙塔里的我们不也有这样的吗?从大一刚进入大学,还未感受到大学应具有的人文魅力,接触到大师,了解大学之道,便为各种社团忙得焦头烂额。我们太“忙”了,社团,拿奖学金,考研,出国留学,实习找工大学四年就为这些而过了吗?但又有多少人是沉下心来做学问,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为名,不为利呢?时光倒流100年,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有这样的一群有为青年,他们不仅有着满腔热血,更有思想,有才学。譬如文学方面,浪漫多情的徐志摩,朴实无华的朱自清,言辞犀利的鲁迅,学贯中西的钱钟书、林语堂等俯拾皆是,而当代文坛,何有如此百家争鸣之景?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畅销书如海潮一浪接一浪,又有几部作品能跨越百年,甚至千年而不朽呢? 二、那么大学生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呢? 个体都有追求幸福的初衷,所走的道路不同,使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环境迥然,然而美好事物的追求毋庸置疑,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各种产生幸福感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即便拥有了这些客观来讲的条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的体验。实践证明,感受幸福的存在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幸福观与人们所接受的教育有明显的相关性。从心理角度来考察,幸福是人们心底最深处要探寻的私密。当然,所有的内心都会随着外界的诸多刺激作出涟漪。来引导我们现存的幸福观进入正确的轨道。 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应是朝气蓬勃,无所畏惧,敢想敢做的一群人,一群有着富有精神生活的人,有着崇高的理想,与自己的专业有关,与自己的兴趣有关,与热门冷门无关,与是否容易就业无关,仅仅是因为精神上的一种强烈的渴望,愿将其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当我们有了这种觉悟,才能慢慢去净化社会的邪恶之气,才能让中华民族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在中国发展的同时,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继续选择逃避或沉沦,一个社会美好的未来,祖国美好的明天无从谈起。正值青春的我们,拥有无限可能的能力。抛却暮气沉沉的姿态,卸去圆滑世故的伪装,改变人生既定的轨道,别低头做事太久,而忘记头顶上的梦想。在大学四年短暂的光阴里,就让自己成为一个理想主义

大学生幸福观

大学生幸福观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从改革开放前的粗茶淡饭到现在的小康社会,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生活在改善。虽然也有些地区仍然贫困但是我国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了。按照这个说法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是很幸福的。作为八零九零后的我们被称为是是蜜罐里泡大的,从小学到大学一路顺风顺水,未经坎坷。可是经过调查我发现结果并不是这样的。很多大学生却都感觉自己不幸福,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好好地面对一下自己的幸福观,才能更好的树立一个正确的幸福观。 幸福是什么 幸福到底是什么?是时下最流行的《裸婚时代》中刘易阳的“我没车,没钱,没房,没钻戒,但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还是《非诚勿扰》上那句“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作为当今时代骄子的大学生的我们究竟要树立什么养的幸福观呢?《新华字典》中幸福的解释是这样的:“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认为幸福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和创造。”也许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见解,毕竟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意见不同也是必然的。但是每个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类型的情感来诠释幸福。幸福的疑问早已遍布了整个国度,也早已在这个时代代上印上它特有的符号。诚然,人生路漫长,而且每个人的路途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难免

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但是我们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魄力去面对它,我们就能够披荆斩棘开拓出一片属于我们的天地。其实幸福一直在我们的身旁陪伴着我们,只要我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诚心诚意的对待身边的人,幸福就会拥抱你。我们要不断地去追寻、去感受、去创造幸福。换言之就是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积极地、科学的幸福观。这是极其重要的。 暑假中经过对身边大学生一番问卷调查我发现了影响大学生幸福观的因素主要有:就业压力、学业问题(涉及考研、公务员等一系列问题)、金钱与物质享受问题以及感情问题。 首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面对着当前就业压力大,社会竞争越演越烈,不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毕就等于失业”这句换让人听起来不寒而栗,我们寒窗苦读,每天早起晚睡,兢兢业业,好不容易从高考独木桥上挤进了大学的门槛,而这样的结果又有几个愿意承受呢?同时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 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反而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说到底都是来自于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不和谐。一方面,就业压力来自于社会,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许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上了大学就理应找一分体面和舒服的工作,因此形成了大学生找工作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

叔本华论说文集读书报告

孤独的叔本华 ——《叔本华论述文集》读书报告 有人说,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我说,毋宁说他是孤独主义者。 字里行间,我可以看见他的孤独——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孤独。或许是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所以只能学会平淡,学会不计较。正因如此,我深深体会到他的无奈:拒绝人群才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真相。为了探寻世界的本质,天才选择背离人群,而把别人用以寻欢作乐的时间用来思考人生。他是一刻不停地思考,用这种方式来麻痹、掩盖自己的孤独。 一.热爱独处 叔本华曾坦言: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我想,因为独处才能提供人的闲暇,即享受人的理智平静的宝贵机会。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诚然,现实中的叔本华并不否定适度地参与某些志同道合者的聚会,但无疑那是以不违背理智能力为前提而言的,对于玩牌等低劣的而有时难以避免的社交娱乐,他是深恶痛绝的。从他笔下的哲学体系来看,叔本华更爱独处。显然我们有理由认为叔本华接纳独处、咀嚼独处、享受独处。 叔本华的孤独并不是令人费解的个例。纵观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极其普遍的规律: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 叔本华甚至曾写道:“跟与己不同的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会扰乱心神,并被夺走自我,而真正受到损害的他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凡夫俗子难以觉察,而敏感的天才却将其视为一种理性的伤害和痛苦,因为正如叔本华所承认的那样,天才的感受性远比普通人来的强。 “在泛泛和平庸的社交聚会中,充满思想见识的谈话绝不会比低级的调笑来得受人们欢迎。所以,在这种社交场合要取悦他人,就绝对有必要把自己变得平庸和狭窄。”而叔本华拒绝为大众平庸的审美而拉低自己理智的能力,因此,他转而把空暇留给思索,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叔本华不能容忍这些不协调,于是他必然孤独,而且他还批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友谊、爱情和荣誉紧紧地把人们联结在一起,但归根到底人只能老老实实地寄望于自己,顶多寄望于他们的孩子。”在这方面,他或许是太过严苛了,眼里连小小一颗沙子也无法容下。 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从一切事物当中体会到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妙的人。

幸福观

简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 [摘要] 幸福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幸福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们更倾向于健康、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本文对幸福观的内涵做了解释,进一步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基本现状,最后对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幸福感基本现状主要途径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注重精神生活的提高,对幸福的追求仍是很多人的梦想。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幸福”在作为21世纪文化新生代的当代大学生心目中,是个充满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概念。幸福在每个人心中的内涵是不同的,有的大学生认为有钱就是幸福;有的说事业有成,找到一份理想的饿工作就是幸福;有的大学生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有的说年轻就是幸福。其实幸福心理的原意是指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追求幸福是人类所具有的天赋权利,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大学生的幸福感觉都是从某个方面对幸福的表达,没有科学而全面地总结出什么是幸福。在此,我想谈谈大学生的幸福观。 一、幸福感的内涵 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幸福感的真正的定义是什么呢?从哲学的意义上说,“幸福感”就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幸福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的反映。“幸福感”分为“理性的幸福感”和“病态的幸福感”。具有“理性的幸福感”的人能正确对待世界的生活和物质文明,追求和向往幸福,通过个人的努力创造幸福,使幸福的精神性和社会性得到充分体现。而具有“病态的幸福感”的人只是追求享乐,片面地把享乐当成幸福。他们把追求物质享受,特别是把追求对金钱和财富的享受作为最大的幸福,这种人最终往往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基本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方面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与此同时,

斯宾诺莎论人的思想自由

怎样理解“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斯宾诺莎论人的思想自由(一) 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1677)可以说是第一个明确强调人的思想自由的思想家。斯宾诺莎所说的人的思想自由或精神自由,应该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一个人具有理性,他就有了自由。这是较高的层次。斯宾诺莎说:“只要能够正确运用理性,思想便完全处于自己的权利之下,或得到完全的自由。”(斯宾诺莎:政治论,冯炳昆译.商务印书馆1999版,第16页)那么,什么是理性?在解说理性之前,须先对斯宾诺莎关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思想作一辨析。 学术界将斯宾诺莎的这一思想概括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一概括不能说是错误的,但不够准确,因为它很容易招致误解。包括许多研究者在内,对这句话的通常理解是:一个人对事物的必然性即发展规律认识得愈深,他就愈自由;既然认识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他就可以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事,做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就会成功,也就是获得了自由。 这种理解看起来很清楚,实际上是有问题的。例如,这里所说“认识事物的必然性”,是指任何事物吗?还是有所限定?作为认识者的人与认识对象即被认识的事物是什么关系?是一般的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吗? 通常的理解是,这个事物可以是任何事物;只要人们花费工夫去认识它,终归可以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其必然性。认识者和认识对象之间没有其它的限定条件,也不需要有任何特别的关系。 但这种理解符合斯宾诺莎的本意吗?我们看看他本人是怎样说的:“凡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的东西叫做自由。反之,凡一物的存在及其行为均按一定的方式为他物所决定,便叫做必然或受制。”(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版,第4页)斯宾诺莎还说,一个思想得到完全自由的人,“他的行动完全取决于可以单独从他自己的本性加以理解的诸种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必然决定他采取行动。其实,自由并不排除行动的必然性,反而以这种必然性为前提。”(斯宾诺莎:政治论,冯炳昆译.商务印书馆1999版,第16页) 由斯宾诺莎所说可知,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首先和主要不是认识问题,而是一个行动问题。这里必然性说的是行动的必然性,也就是从一个物或人自己本性可以加以理解并决定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并不排除行动的必然性,反而以这种必然性为前提。”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物或人的存在和行动是被他物或他人所决定,他的存在和行动就是不自由的,这时的必然性并不导致自由,而是导致不自由或强制,所以也可称为强制的必然性。 单就人而言,他的行为是由欲望引起的。斯宾诺莎将人的欲望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单独从人性自身加以理解的欲望”,他称之为“主动的行为”,也就是理性,它体现了人的力量。其余的欲望归于第二种,它们“仅与未能正确理解事物的心灵相关联”,因此这种欲望的力量及其增减都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决定,而被外界事物的力量所决定,所以被称为“被动的情感”。(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版,第228页) 所以,一个人越是有理性,他就越是自由;他越是受制于那些被动的情感,他就越是不自由,而被一种外在的强制性力量所决定。当一个人所有的行为都受理性控制时,他就达到自由的最高程度。人的自由思考判断权为什么不可转让 ——斯宾诺莎论人的思想自由(二) 斯宾诺莎并不认为人就是理性的动物,并不认为所有的人或多数人能够达到这一层次的自由。他说:“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经常运用理性和处于自由的最高程度,但是,每个人都总是尽量保全自己的存在,而且不论智愚,每个人努力做的一切事都是按照最高的自然权利努力去做的;因为每个人具有的权利同他的力量一样大。”(斯宾诺莎:政治论,冯炳昆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页)这就进入人的思想自由或精神自由的第二层次,是较低但也更为基本的层次。斯宾诺莎说:“人性的一条普遍规律是,凡人断为有利的,他必不会等闲视之,除非是希望获得更大的好处,或是出于害怕更大的祸患;人也不会忍受祸患,除非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祸患,或获得更大的好处。也就是说,人人是会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14-215页)他特别解释道,这并不是说人人都判断得正确,即符合理性的思考;而是说,人人都会按照自然权利去尽量保全自己的存在。他把这称为“永恒的真理与公理之一”。(同上书,第215页)趋利避害、力求保存自己,这是人的自然权利,也是人人都会有的思考、判断、选择以至作出行动的自由。这一自由可以说是天赋的。 对于这一天赋的自由思考判断之权,斯宾诺莎认为,它是不可转让,它永远属于一个人自己,即使

叔本华幸福哲学观及其启示

叔本华幸福哲学观及其启示 2013-11-21 16:55 来源:人民论坛作者:包德敏【摘要】叔本华认为人生幸福应从人自身的拥有和内在的素质去寻找而不是外在财富与名声,要降低对幸福的期望值,减少欲望,学会简单生活和享受孤独。确立价值理性至上、追寻精神世界的丰盈,拥有健康的身体、学会简约自由的生活,寻找适合自己个性的职业来发展,这是叔本华开给世人的幸福秘笈。 【关键词】叔本华幸福观启示 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著名的唯意志论哲学家,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和现代人本主义开创者。叔本华的幸福哲学观可以为今天茫然向外追寻人生幸福的世人提供了一种返回本心的独特思考角度。 叔本华的幸福哲学观 幸福的根本是内在素质而不是身外之物。作为唯意志论哲学思潮的开创者,叔本华主张:“‘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条适用于一切有生命、能认识的生物的真理。”即人所认识到的一切事物并不是本身就存在的东西,而是呈现于人的表象、即意识中的东西。也就是说,主体与客体比较起来,

主体比客体更重要,没有主体就不成其为世界。因此,叔本华认为:“对于一个人的幸福,甚至对于他的整个生存,明显首要的东西就是这个人的内在素质,它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内心的幸福,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抑或内心痛苦基本上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的幸福都只发挥间接的影响。”所以,在叔本华看来主体决定了幸福的程度,主体的内在素质远比外在客体显得更加重要。 在认同和强调人的自身、内在拥有是人生幸福根本的同时,叔本华对身外之物诸如财富、地位、名誉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叔本华看来,财富的价值是当今世界所公认的,财富可以视为抵御众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祸的城墙,而不是任由我们寻欢作乐和花天酒地的凭证,众人应学会节约投资而不是挥霍浪费。过多的财富也并不意味着幸福,现实中为什么很多有钱人不幸福呢?主要是因为人自身内在的贫乏,缺乏真正精神方面的熏陶和修养,没有见识,缺少精神情趣。而名誉、名望、地位则是一种相当飘渺的东西,人们可以努力去争取,但只有少数人能够如愿。如果把这些看得过分重要,则是不明智的。因此叔本华认为:“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摘要】:康德通过寻找实践理性至上原则来看待道德和道德判断。他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就道德与幸福、理性与自由、动机与效果等问题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主要浅谈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对现实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关键词】:理性;善良意志;道德律 毫无疑问近两、三百年来,德意志民族的哲学天才所放射的光辉是无可比拟的。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他在德国哲学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并将他的伦理学体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主要理论成果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在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的探讨,特别表现在为科学知识奠基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二、在人的欲望能力方面的探讨,代表作为研究人类道德原理及其基础自由意志的《实践理性批判》; 三、在人的情感能力方面的探讨,体现为美学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批判》。康德的一切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他的“三大批判”正是围绕着这一总问题而展开的哲学视野的全景。 一、理性与善良意志 卢梭是对康德的思想发展起了重要影响作用的人,卢梭的哲学思想是源本于人类学。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它的自由。康德也继承了这种“自由”的观点,但是他对自由也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把整个哲学的基础都转移到‘自由’的概念上来了;自由成了一种‘自发性’或‘自律’,本身就具有普遍性,是道德性的内在先验原理”。当然,对于这种先天的道德原则的肯定并不表示康德完全否定感性世界中的人的欲望和幸福。他承认在理性原则之外还有感性的幸福,“人属于感觉世界;人的理性当然有一个无可否定的感性层面的使命,即照顾感性的关切,并且为今生的幸福起见,以及可能的话为来生的幸福起见,制定实践的准则,在这两点而言,它乃是一个有需求的存在者”。 虽然承认感性世界,但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关注点还是理性。他把人看作理性行为者。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是在于理性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建立自己的伦理学体系。他认为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道德世界的两个不同的范畴,其区别就在于在道德世界里理性能够为行为为提供行为准则,使每个人的行为不完全是顺从于个人欲望。因此康德指出人在拥有了自然能力之后,就需要理性能力来随时考虑自身的福与难。除此之外,理性还会被用于到一个更高的目的,那就是对纯粹的、绝无感性关切的理性进行判断,并使这种判断成为福祸判断的无上条件。 而这种理性的善恶评价又是源于什么呢?康德认为那就是“善良意志”,康德将道德的基础从传统观念的经验的外在对象转移到人的善良意志中来,从而建立

谈谈你的幸福观及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教学内容

谈谈你的幸福观及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1、幸福观 教育教学活动占据了生命核心部分,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找不到人生的幸福,那么他整个人生的幸福又在何处?做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既是教育事业的必需,也是教师个体生命的必需。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既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人力资源”,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让人成长为自由的、全面的、大写的人。教育要向人还原,向人的生命还原,就应该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起“幸福”起来。 教师固然要付出、要奉献,但同时也要索取、要获得;教师固然要诲人不倦,但同时也要学而不厌;教师固然要发展学生,但同时也要发展自己;教师固然要点拨、要引导,但同时也要参与、要合作;教师固然可以通过学生来体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但也可以直接获得“观众”的掌声和鲜花。有的老师认为师生之情重于母子之情、父子之情,这就是“幸福”的教师。有的教师站在比自己个子高成就大的学生旁边,笑得十分灿烂,这就是“幸福”的教师。有的老师为学生服务了一辈子,别人赞扬他的奉献精神,他却真诚地认为自己是在不断获得 生命的充实和生活的乐趣,这就是“幸福”的教师。- 2、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每当听到大家谈起教师的幸福时,自己一种作为教师的荣誉感与成就感油然而生。 一个教师究竟为何感到幸福?我认为是他爱自己的事业,他用自己的才智与爱心让学生学会了生存,这样的教师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他屏弃了功名利禄,没有搀杂杂碎的东西,所以教师的感情很纯、很真。 每个人都是有需要的,而需要的终极目的确实是自我实现,教师作为一个可以满足温饱的知识分子群体,作为人类灵魂的领路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教师的自我实现应该是以自我专业成长与培养差异万千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师要爱他的职业,对他有着深厚的情感。 我是爱我的事业的,虽然在教育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担忧的现象,但是,我们看到了在工作的多年来,国家对教育行业的尊重与支持、投入与关心,在农村的广大土地上,学生们不必有担心学费的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