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学生的管理方法

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学生的管理方法

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学生的管理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7310107560.html,

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学生的管理方法

作者:俞立柱

来源:《学生·家长·社会》2019年第01期

摘要:在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教学成为了主要的教育教学形式,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经验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的爱好与兴趣来自由选择教学班级,让学生的选课具备较强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行走班制教学模式之后,各科任课教师更要重视对学生的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本文对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学生的管理方法展开分析,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字:新高考模式;走班制;学生管理;方法

新高考模式下实施走班制教育模式,呈现出了管理目标人文化、管理制度精致化、管理对象复杂化、管理主体多元化的现状,教育模式的改变也为学生管理带来了相应的挑战,比如,改变了“教”和“育”的综合性。因此,需要设立新型的学生管理模式,具体表现形式为:整合信息、搭建凭条、权责分明、优化管理、规范纪律、敬畏规则、育人危险、继承传统等,以此来提升学生管理质量,让学生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可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 实施走班制的优势

实施走班制具备多方面的优势。首先,走班制能够保证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在新高考改革过程中,较为提倡“两个依据一个参考”的评价模式,展现出了把学生作为主体对象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与选择机会。实施走班制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爱好、兴趣,对不同类型科目、不同层次班级开展自主选择,学生由之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可以结合“选课指导手册”了解不同类型与层次的教学讲授模式,学生结合自身个性化学习需求来掌握学习进度、自主选择课程,更加体现出了新高考模式下的“私人订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课表;其次,在走班制教学中能够保证课程类型的多样性,更加注重对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展现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爱好;最后,在走班制教学中能够实现教学班级的动态生成性,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与理念,学生会因为自主选择课程而出现流动,完全消除学生之前的疲倦感,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感,加强学生之间交流沟通,互相借鉴和学习。

2 新高考模式下实施走班制的困境

在新高考模式下,很多学校实行了走班制,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走班制教学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在实行走班制模式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教学资源、专职导师缺位、学校管理难度加大,这些都影响了走班制教学质量。首先,走班制的授课单位为“班”,其中包括了纪律、秩序、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教学班具备相对稳定性、短期性、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梳理学习内容与流程,温故而知新 本次学习,有专家讲座,有学校的经验介绍,有各学科的具体做法,有学科的面对面交流,有学程的编制,有学科基地建设的介绍。笔者根据主讲专家和教师上课顺序,把时间分为13个时段。 第一时段:由浙江省金华市教研室主任王荣文主讲的《高考改革浙江与上海方案对比解读》。 第二时段:由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治研究员周晓燕讲《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课程理解及学科课程建设。 第三时段:由浙江省义乌四中陈报化校长主讲《义乌四中特色课程建设经验介绍》。 第四时段:由浙江省义乌中学副校长杨胜大主讲《满足选择,全科走班》――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并行走班模式。 第五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管理中心主任刘东升老师主讲《顺应新常态的年级管理工作思考》。 第六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地理、英语、化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七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管理中心主任陈亚利主讲《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用一份自开学初到第十周的周历事表流水帐的形式向在座学员详细介绍了年级管理日常。 第八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物理、政治、数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九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周建锋主任主讲《选课走班模式下教育新常态》――浙师在附中因应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分别从浙江高考看教育新常态,为适应新高考的选课走班及新教育模式“三园一导”。 第十时段:由浙江师大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朱红彪主讲《适应分层走班的学程建设》;介绍什么叫学程?为什么编制学程?如何编制学程? 第十一时段:由华东师大附中副校长高三教师孟祥萍主讲《新高考背景下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介绍了华东师大附中及该校在新高考背景下为适应新高考的一些做法; 第十二时段:由浙江省嘉兴一中沈微微老师主讲《高中数学学科基地工作汇报》,分享了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 第十三时段:由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省政治学科基地潘新华老师主讲《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分享了政治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 二、浙江和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 1.浙江新高考改革 (1)考试科目:分必考和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中语文和数学只高考一次,外语可考两次,以最高成绩为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科为选考科目。 (2)考试模式:“3+3”模式,必考三科和选考三科,即必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另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门选考科目里任选三科参加高考。 (3)考试时间: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在高三年级的六月份全国统考时间考一次,英语可以在高三上的10月份考一次和高三下的六月份再考一次,以最高成绩计入高考得分;选考科目可以分别选择在高二年级后的十月份和四月份参加考试。

新高考、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 —参加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有感

新高考、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参加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有 感 为期四天的外出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新高考改革后高中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考考试和招生改革就是指挥棒,对高中的教育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浙江和上海几所学校的考察和学习,让我对这一轮的高考改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高考改革实行的是3+3模式,语数外必考,其中英语实行一年两考,其他六科中任选三课,结合我省的情况这样的组合就有二十多种,这些对高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中在此就要通篇考虑,全局筹划,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做好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学生现在的选课决定了今后上大学的专业录取和今后的人生选择,所以高中阶段的选课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科学选课。 2、做好走班制教学工作,组合越多,意味着学校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大,怎样科学分班,怎样解决走班制下的学生管理,怎样解决走班制下的科学评价等问题都成为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绕不过去的难题。 3、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高考录取“两依据一参考”原则改变了以往录取中的只看分数,分数成为了依据之一,素质评价将成为重要的参考。怎样科学公平公正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也是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行的评价制度弄虚作假、应付了事肯定不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所以学校需要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制定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规则。 4、我校学生生源基础差,根据高考改革录取方向,我校学生参加高考的人数将大大降低,而以参加高职高专录取为主,这样我校在新高考后学校教学工作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处理好学术性高考和技术性高考的区分管理,怎样合理指导学生选择,怎样合理安排教育教学资源等问题也更为突出。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 (1)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 我国2014年开始试行的新高考秉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探索“三位一体”招生录取机制,实行“3+3”考试科目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构了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通过自我认识与探索,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时间、次数等,把刻板的学习活动转变为主动选择、充满意义的生动体验。其特征是关注学生个体意义的构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预示着我国普通高中差别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时代已经到来。在新高考制度下,选课走班成为普通高中教学的必然选择:教学不再是统一步调的“齐步走”,而是面向学生个体的“自然走”,颠覆了以往学生附着于固定课程、教师、教室的局面,代之以“一人一表”“一生一师”的学习样式。 一、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面临的困境 梳理新高考试点区学校的有关实践,选课走班教学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学生选课走班不自觉,存在盲目性 新高考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职业发展取向和未来人生规划自主选择部分科目,但实际上学生选课走班的自觉意识和能力不够,存在很大盲目性。一是表现为不少学生选课时感到茫然与焦虑。有调查发现,%的学生自主选择科目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存在焦虑;%的学生期望教师能为自己选课提供帮助,甚至代办。二是表现为学生选课走班存在功利性。部分学生在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时,会优先考虑那些简单的、容易得高分的科目,或者主要依据“目前成绩”来确定选课科目,而对选课必须考虑的“外部因素”,如大学要求和“长远目标”缺乏必要的重视。很显然,这种功利性的选课走班由于没有考虑各科目的内在学习规律,学生在经历高强度的学习后,往往会对一些科目逐渐失去兴趣,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这种功利性的选课走班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消极影响。三是表现为学生选课走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很多学生在听取他人对选考科目的介绍时,仅凭“一时兴起”的激情或者对某个教师的喜好选择高考科目,认为只要自己不排斥的科目和教师就是好的选择,然而这种激情是难以持久的,接下来的学业困难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让学生忘记选课时的“初心”,以致后期的学习行为变得仓促混乱。 学生选课走班教学不彻底,出现形式化 选课走班相比传统课堂,更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与个体发展,聚焦点放在那些被教师“遗忘的角落”,克服了传统课堂中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弊端。但现实中存在着有的学校选课走班教学不彻底的形式化现象。一是学校课程选择范围很有限。部分学校在实施选课走班过程中,没有科学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课程结构简单,只给学生提供几个很有限的菜单式选课模块。学生自由选课的热情和空间受到很大限制,致使选课走班教学的功能大打折扣。二是选课走班实施过程太保守。有些学校或只是进行了选修课程“浅尝辄止”的选课走班,没有推进必修课程“全面实质”的选课走班,或只是在形式上做

新高考改革新的体现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新高考改革“新”的体现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新高考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旧格局;使学生自主选择权大大增加;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录取模式有了新的格局;为招生取向带来新的变化。这些充分证明了新高考改革的价值所在。 一、新高考制度的基本精神和举措 (一)基本精神 新高考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取消加分事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一定程度上将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钱权交易的存在扼殺在摇篮中。高考公平关系千万考生的切身利益,关乎着无数家庭的喜怒哀乐。二是走班制实行尊重了学生个性发展。新高考要求选课走班制是学校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也为每个学生发展特长方面提供了可能性,也鼓励了学生能够很好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取其学生所长,进行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出大量的具有个性化的创新型人才。三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培养,这也刚好迎合素质教育的倡导,也是对核心素养的充分表达。四是新高考方案的提出,加重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并向农村和边远地区靠拢。 (二)重要举措 1.一考定终身的旧格局已被打破。自从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已41年,现今是知识、信息技术爆炸时代,传统的高考制度已满足不了当今时代的发展。传统高考模式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考试是教师教学的法宝,分成了学生学习的命根,大多数学校唯“升学率”是图,家长拿孩子的“分数”是问,社会唯“名牌高学历”是追。唯分数论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得学校家长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2.学生自主选择权大大增加。新高考改革意见中,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这一环节,打破了传统文科考“政史地”,理科考“理化生”模式。新高考做到了文理科不分家,考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自行选择所要考取科目,这样赋予了考生更大的选择权,给予学生更多的“学其所好,考取所长”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产生自我效能感。通过“3 3”“6选3”“两次机会”“等级赋分制”等措施的提出,增加了学生对高考科目的选择权,分散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录取模式有了新格局。教育考试指导会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说:“新高考”改革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一是为了尊重学生选择权;二是为了扩大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改革的最终方向是实现高效和考试之间的双向选择。不论是浙江的“专业院校”志愿填报模式,还是上海的“专业群高校”志愿填报模式,事实上都打破了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投档的传统模式。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概念已经不复存在,新高考方案强化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学生将“择大学”变为“择专业”。 新高考出现的这种录取和择校模式更加有利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一涌而至的冲向所谓的985、211学校,出现“择校热”问题。考生也逐渐关注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很好的发展自己。发现自身的优势,发其所长。学校也会培养一批批拔尖型和创新型人才。对一个发展中的学生来说,除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外,兴趣、抱负、理想、素养等个性化因素更为重要。纵览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基本上都坚持这样一个共同理念:品学兼优。这里的品是指学生在社团活动、科技创新、体育竞技等综合素质,学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一方面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发展,学校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学生的管理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7310107560.html, 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学生的管理方法 作者:俞立柱 来源:《学生·家长·社会》2019年第01期 摘要:在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教学成为了主要的教育教学形式,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经验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的爱好与兴趣来自由选择教学班级,让学生的选课具备较强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行走班制教学模式之后,各科任课教师更要重视对学生的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本文对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学生的管理方法展开分析,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字:新高考模式;走班制;学生管理;方法 新高考模式下实施走班制教育模式,呈现出了管理目标人文化、管理制度精致化、管理对象复杂化、管理主体多元化的现状,教育模式的改变也为学生管理带来了相应的挑战,比如,改变了“教”和“育”的综合性。因此,需要设立新型的学生管理模式,具体表现形式为:整合信息、搭建凭条、权责分明、优化管理、规范纪律、敬畏规则、育人危险、继承传统等,以此来提升学生管理质量,让学生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可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 实施走班制的优势 实施走班制具备多方面的优势。首先,走班制能够保证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在新高考改革过程中,较为提倡“两个依据一个参考”的评价模式,展现出了把学生作为主体对象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与选择机会。实施走班制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爱好、兴趣,对不同类型科目、不同层次班级开展自主选择,学生由之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可以结合“选课指导手册”了解不同类型与层次的教学讲授模式,学生结合自身个性化学习需求来掌握学习进度、自主选择课程,更加体现出了新高考模式下的“私人订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课表;其次,在走班制教学中能够保证课程类型的多样性,更加注重对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展现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爱好;最后,在走班制教学中能够实现教学班级的动态生成性,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与理念,学生会因为自主选择课程而出现流动,完全消除学生之前的疲倦感,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感,加强学生之间交流沟通,互相借鉴和学习。 2 新高考模式下实施走班制的困境 在新高考模式下,很多学校实行了走班制,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走班制教学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在实行走班制模式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教学资源、专职导师缺位、学校管理难度加大,这些都影响了走班制教学质量。首先,走班制的授课单位为“班”,其中包括了纪律、秩序、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教学班具备相对稳定性、短期性、

新高考制度下高中教学管理模式

新高考制度下高中教学管理模式【摘要】随着新高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对高中教学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当前如何创新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升高中课堂教学效率,增强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已经成为了新高考制度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以及新高考制度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高中教学管理模式优化策略。希望为全面提升高中教学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高考制度;教学管理;教学效率;优化策略 在新高考制度背景下,首先,高中教育中文理科的考核不再进行明确的划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其次,突破性的运用了“3+3”的高考模式,除了学科成绩列入总成绩的语数外三科,学生还可以从学业水平考试中选择三门学科等级赋分后计入高考的总成绩,从而实现了学科选学的灵活性,突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因此,在这种新高考制度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此,本文针对“新高考制度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模式”展开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高考制度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 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促进了高中教育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进一步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注重学生学科特长的培育

新高考制度不再实施文理科的划分,“3+3”考核模式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选择范围,也更加注重学生学科特长的培养和发展。高中各个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挖掘学生的特长优势,实施针对性的引导教育,从而使得学生“优势更加突出,弱势逐渐改善”。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仅是对传统“千篇一律”教育模式的突破和创新,更是在遵循“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职业发展规划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长远化教育发展模式。 (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点的全面掌握,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期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还要避免“填鸭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三)强调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 新高考制度文理科划分的取消是符合教育的整体性以及融通性的。文理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各个学科的学习和教育都会对其它学科产生影响,如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提高数学阅读能力以及物理理解能力;通过数学学习又可以拓展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在历史学习中的空间转换能力等。所以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不仅促进了各个学科之间的有效衔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

新高考下选课走班制,你准备好了吗

新高考下选课走班制,你准备好了吗? 华池一中张一弓 随着旧高考的落幕,新高考正式登上舞台了!然而新高考的选考却让万众考生与家长一度陷入迷茫。该如何选课才能让孩子发挥到最好呢?该如何选课才能帮助孩子填志愿呢?新高一课改与备战三年后的高考密切关联,外省部分中学已经开始在高一学生中进行模拟选课,从变成,打破文理科界限,种选课组合任选,走班上课,根据学生的优势特长选课。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专业选科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个科目中自主选择个科目参加等级考试,学校会根据学生选科的人数,均衡编制学科教学班。各科目选课人数不均衡,可能有的科目组合的教学班多,有的科目组合的教学班少。会出现很多学生扎堆选择某一科目组合的大班级,而导致教师欠缺无法全部开班的现象,也会出现只有几个学生选择某一科目组合而无法组班的现象。 、选课关联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选什么专业,因为高考的录取是与你的选择息息相关的,这与孩子职业规划很重要的关系。考试科目选择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自主确定,严禁学校限制学生对等级

考试科目学习的自主选择。所以选课就意味将来的从业方向的选择。 、选课关系到孩子将来的高考成绩:学生的兴趣特长也是不一样的,各选考科目都会有感兴趣的学生选择,特别是学生的选考科目组合打破了过去文理两种组合,理论上有种组合,不仅不会出现某个学科明显的扎堆现象,相对于过去文理两种组合,学生的学科选择反而会更加多样化。每一科在省内的排名,不要以为孩子某一科在学校好就选某一科,这得从整体上看,因为这个也跟学校在省内的位置很有关系,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看,省一级重点的学生,大多选“物、化、生”或选“物、化、地”的比较多,普通一点的学校选得相当文理杂着的,而差一点的学校相对来说选“技术”会比较多,但从个体而言,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 、选择一定要避免随意性:在新高考情况下,高一一般学校会通过几轮摸底,来决定学生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学生最终决定,但作为家长,如果考虑好后,就尽可能不要去更改,因为改了带来的影响会比较多,感受最深的就是学校的教学安排要发生变化,因为现在是走班教学,与原来的行政班教学有很大区别,所以选择要慎重。 、避免中途的变卦:高中阶段,学校一般都有三年的教学计划,如果学生中途变选考学科,如从“化学”变“生

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教学的设计原则与策略-最新文档

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教学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被称为“新高考”的考试招生制度开始试行并推广。在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日渐升温,成为应对新高考的重要选项之一。 在推行走班制教学的过程中,确立并制定走班制的设计原则和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高考的特色 与以往的高考招生制度相比,新高考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1.新高考增加了自主性和选择权 新高考实行“3 + 3”考试模式,即三项必考科目与三项选考科目相结合,选考科目实行“6选3”。英语科实行社会化考试和一年多考,选考科目则有多种组合,新高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新高考把选课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和学校,实现了从选课到选考的转变。此外,新高考允?S各高校自主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条件,并可以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相应的录取要求。新高考使得学生、学校和高校都增加了选择权,自主性大为增强。 2.新高考兼顾了全面性与个性化 近年来,文理不分科的呼声日益高涨,很多高校也在开办并设置通识类的院系或专业。培养通用型人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全社会的主流观点与共识。新高考顺应了这一趋势,取消了文理分科,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导向上突出了全面性。与此同时,新高考给予学生在选课和选考科目方面很大的自由权,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课程内容与考试科目,照顾到了学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新高考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也兼顾了个性化需求。 3.新高考突出了专业导向和职业发展

原有的高考制度在选拔录取时优先考虑学校的选择,催生了对高校招牌和名牌学校的过分重视。考生盲目追捧高校品牌和所谓的热门专业,对于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专业和适合什么样的职业根本没有具体的概念和感受,造成自身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职业理想之间的脱节。在新高考制度下,高校各专业可自行确定选考科目,学生在应对高考和进行未来发展规划时,首先要从专业要求出发来选择课程和考试科目,高考选拔录取转变为优先考虑专业为主。这一转变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意识,促使学生提前开展职业发展规划。因而,新高考突出了对学生的专业导向和职业规划与发展。 二、走班制的特点与内涵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行,走班制日益受到重视和追捧,究其原因,在于走班制的特点和内涵与新高考有不少契合之处。 1.课程设置的多样性。走班制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课程的多样性,课程数量众多,而且类型丰富。必修课走班制教学是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出发,注重课程设计的层次性;选修课走班制教学是从尊重学生的兴趣出发,注重课程的种类性;全员全科选课走班制教学则从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出发,注重课程的全面性。不管哪种类型的走班制教学,多样性的课程设置是走班制顺利推行的前提和基础。 2.教学常态的流动性。在走班制教学中,原有的行政班级被打乱,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课程进入相应的教学班级上课,教学班取代行政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具有了流动性。另外,在走班制教学下,由于学生个性化的选课学习,接触的同学和老师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流动性成为教学活动的常态。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走班制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学校的课程拥有自主选择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 4.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在走班制中,学校开设的各类型课程内容保证了课程在总体上的多样性,学生个性化的课程表又体现了课程的独特性。必修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选修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探索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探索 发表时间:2018-07-06T16:07:21.297Z 来源:《教育学》2018年6月总第144期作者:叶飞月[导读] 如何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广大一线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25400 摘要:随着新高考方案的确定,高中的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广大一线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分层走班探索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备受关注的江苏省高考方案最终确定,新方案将从2018级高一新生起启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如何有效地贯彻落实好这一改革方案,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笔者认为,普通高中全面实行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能顺应新高考的要求,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谈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一些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一、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内涵 大家都知道,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有的学生双语好,数学却比较差;有的学生数学好,双语学起来费劲。如果将不同基础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学习,往往会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又吃劲,造成前者懈怠和后者自卑的心理。 分层走班教学能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关注。分层走班教学是要求教师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知识和能力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 1.学生分层 保持原有的行政班级不变,按学生的数学成绩、学生的发展潜力将学生重新分成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级。A层的学生数学基础差,理解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没有积极性,习惯差;B层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基础智力一般,成绩平平;C层的学生对数学有较浓的学习兴趣,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 2.根据不同分层,因材施教 对于同样内容的教材,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给予不同的要求,实施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需要判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然后决定施教的内容和方法。 3.测试分层 测试题要按不同的层次来编写,试卷大部分为基础题,也要有少量的综合题,基础题的分量应占80%。在一份测试卷里应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要求各层次学生都要做,而选做题则针对C层次的学生。或者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考察,C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综合性较强的试题,A、B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简单一点的试题。 4.评价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纵向比较,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努力,对达不到层次目标的学生要及时关注,帮助他们分析不达标的原因。教师针对阶段测试的效果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分层走班教学的建议 1.学生分层要更加合理 初高中的学习还是有差别的,初中一节课的容量小、内容浅,中等偏上的孩子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变成尖子生,学习差的只要肯花时间磨,也能成为中等生。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觉的学习态度。所以,按中考的成绩或是期初的测试情况分层次教学具有局限性。因而,在高一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考虑如何进行分层,可能更合理一点。 2.加强管理力度 分层教学后学生的管理问题主要出现在A层次学生的班级,这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对数学学习完全没有兴趣。所以任课老师要尤其有耐心,寻找适合他们的目标、内容、方法,并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做好思想工作,尽量避免两极分化的问题。 四、结束语 新高考方案实施后,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将是必然趋势,它能够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我们一线老师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努力让每个学生达到学有所成的教育目标。参考文献 [1]蒋军海综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4,(6)。 [2]张参军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数学学习和研究,2016,23。 [3]叶永强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新高考改革推进情况模式大势所趋

新高考改革推进情况模 式大势所趋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新高考改革推进情况 ——“3+1+2”模式已成大势所趋 一、全国新高考改革最新进度 1、根据原来的安排,新高考改革实施进度应该是: 2014年第yi批:浙江、上海 2017年第二批:北京、天津、海南、山东 2018年第三批:湖北、湖南、重庆、辽宁、河北、江苏、广东、福建、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 2019年第四批:宁夏、广西、陕西、云南、甘肃、青海、新疆 2、2018年有10个省份暂停了改革的脚步: 2018年原定开始改革的18个省份中,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10个省份都推迟了改革。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做好准备。新高考改革涉及到不分文理、采用3+3的模式、等级赋分、选科走班等内容;在四年试点后面临了偏科、物理遇冷、填报志愿困难、老师不够用、课室不够用、考生不会选等问题。新高考改革,无论对学校、老师、考生、家长来说,都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教育部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3、2019年会有多少个省份进行改革? 2019原定将有7个省份改革,若加上2018年推迟了的10个省,则可能有17个省份进行高考改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省份有可能也会推迟新高考改革。有可能在2019进行高考改革的17个省份是: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宁夏、广西、陕西、云南、甘肃、青海、新疆。

(完整版)新高考改革推进情况“3+1+2”模式大势所趋

新高考改革推进情况 ——“3+1+2”模式已成大势所趋 一、全国新高考改革最新进度 1、根据原来的安排,新高考改革实施进度应该是: 2014年第yi批:浙江、上海 2017年第二批:北京、天津、海南、山东 2018年第三批:湖北、湖南、重庆、辽宁、河北、江苏、广东、福建、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 2019年第四批:宁夏、广西、陕西、云南、甘肃、青海、新疆 2、2018年有10个省份暂停了改革的脚步: 2018年原定开始改革的18个省份中,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10个省份都推迟了改革。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做好准备。新高考改革涉及到不分文理、采用3+3的模式、等级赋分、选科走班等内容;在四年试点后面临了偏科、物理遇冷、填报志愿困难、老师不够用、课室不够用、考生不会选等问题。新高考改革,无论对学校、老师、考生、家长来说,都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教育部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3、2019年会有多少个省份进行改革? 2019原定将有7个省份改革,若加上2018年推迟了的10个省,则可能有17个省份进行高考改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省份有可能也会推迟新高考改革。有可能在2019进行高考改革的17个省份是: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宁夏、广西、陕西、云南、甘肃、青海、新疆。 二、“3+1+2”模式 2014年高考改革,最先提出了“3+6选3”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增加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权,但同时也产生了缺点,物理这门学科彻底成为冷门学科,有些考生和家长甚至提出在高考中取消物理这门学科,为了解决物理成为冷门学科的问题,教育部推出了更为科学的“3+1+2”模式,今天给大家科普下什么是“3+1+2”模式。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课走班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课走班 第三批试点地区有8个,分别是辽宁、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这些地区采用“3+1+2”模式。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新高考选课走班秘笈以福建省为例,2021年起,我省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简称为“3+1+2”模式。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2门。 实行新高考改革以后,我省普通本科高校招生投档调整为“院校+专业组”的录取模式,即按照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考生志愿也由“院校+专业组”组成。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院校的某个专业组,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将成为迎接高考新方案的第一批考生。这批高中生今年秋季就要上高二了,面临着选课走班。新高考模式下,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课,发挥学科优势,进而在高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呢? 根据《普通高校2021年拟在闽招生本科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说明》,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是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学习要求自主确定的,因培养要求不同,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选考要求。日前,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处开发了《福建省高考综合改革—选课走班指南》程序,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参考。 进入福建省高考综合改革-选课走班指南后,同学们可以输入院校或专业(类)进行查询。如输入院校名称,系统就会出现该院校所有专业对首选科目(包括仅物理、仅历史或物理和历史均可3种)和再选科目(包括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的要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