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土家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土家族服饰的颜色搭配

土家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土家族服饰的颜色搭配

土家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土家族服饰的颜色搭配
土家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土家族服饰的颜色搭配

土家族服饰有什么特点土家族服饰的颜色搭配

>不同的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然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服饰特点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构简单,但是注重细节,喜宽松、衣短裤短、袖口和裤管肥大。男女老少皆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土家族妇女穿的是无领满襟衣。衣向左开襟。从上领到下摆到衣裙脚绣有一寸五宽的花边,衣袖各有一大二小三条花边,大花边一寸五宽,小花边有手指宽。袖大一尺二寸许,花边宽窄与衣袖相同,裤大约一尺五寸。另外,胸前外套围裙,俗称“妈裙”,围裙上为半圆形,下为三角形,从上半圆形及下脚也有一圈花边,宽约一寸。围裙胸前绣有花约五寸见方,围带即花带均为五彩丝线织成,一般二尺长,两头分别留有三寸未织的花缓。显示出土家妇女的心灵手巧。土家族妇女服饰上的衣袖与裤脚图案完全采用“挑花”法,也就是在布上用针刺上连贯的“小十字”,以之联成线条或方块,再组合成花鸟鱼虫等图案。在构图中,运用色彩变换,体现出律动感觉。用色彩绿、红、黄或为黄、绿、红,这种形同色异,不换形而换色的方法,促使呆板的、单一连续的纹样丰富起来,艳丽多姿,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精巧的服饰,可说是土家人的智慧,是民族服饰的珍品。服饰色彩在土家族人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红色则最受人青睐。红色有着热烈、鲜艳、醒目、样和之感,因此喜红者诸多。有色必有红,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饰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

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变迁

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变迁 土家族是聚居于我国湘、鄂、黔、渝四省市边区的一个山地民族。黄柏权认为,土家族有两个源头:一是古氐羌人的伏羲族团的一支——巴人;二是自古就居住在峡江和武陵的土著——濮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土家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为武陵山区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 伴随着社会变迁与发展,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土家族服饰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土家族服饰变迁就是展示土家族社会变迁的重要标志。因此,梳理土家族服饰变迁历程,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土家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程度,而且可以总结土家族服饰变迁规律,为社会转型时期与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经验,并以此弥补土家族服饰文化研究之不足。这就是本文写作目的之所在。 一、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变迁历程 从某种意义来说,土家族传统服饰发展史就是一部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史。因此,笔者以为,土家族传统服饰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改土归流前的土家先民服饰。 改土归流前,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相当落后,人们生活艰苦,可谓衣不蔽体没,食不果腹。因此,此时土家先民服饰发展缓慢,样式单一,质地也较为质朴。 原始部落时期,土家先民在还没有纺织技术的情况下,就只有选择树叶、草根、兽皮等自然物,并在简单加工后作为遮羞御寒的饰品。在《毛古斯》、《摆手舞》等土家族古老的歌舞中,就出现了稻草毛人与身披土花被面的形象,这可谓当时土家族先民服饰的遗存。 秦汉时期,土家先民已掌握纺织技术,初步具备了制作简单服饰的能力。《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其地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蚕桑,麻纻……皆纳贡之。”《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至秦惠王并巴中……君长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钱,三岁一出义赋千八百钱。其民户巾家布八丈二尺。”同时,《后汉书南蛮传》还有关于包括土家族先民在内的五溪之民服饰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

1、汉族 2、蒙古族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回族 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

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 似当今的“四片瓦”。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实际上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7、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花包头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花功夫缠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彝族不同支系服饰各异,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胜枚举,相对而言,男子的传统服饰特色已经不多。不过,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他们在头顶前脑门蓄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族俗称“天菩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另外身 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0.33米左右的旒须。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8、壮族

少数民族服饰赏析

少数民族服饰赏析 水利建筑工程学院09 级土木工程1班高翔2009102995 短短八周的少数民族服饰赏析课就要结束了,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有了大概的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傣族的服饰和土家族服饰,下面就简单的说说这两个民族的服饰。 傣族妇女讲究衣着,追求轻盈、秀丽、淡雅的装束,协调的服装色彩,极为出色。青年妇女将长发盘于头顶,是傣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紧身内衣,外套浅色大襟或对傣族女子服饰,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统裙,裙上织有各种图纹,傣族女子喜将长发挽髻,在发髻上斜插梳,簪或鲜花作装饰。傣族妇女都喜戴首饰,首饰通常用金银制作,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在小蛮腰上系一根精致银腰带,据说这根银腰带十分珍贵,是由母亲一代代传下来。实际上这是一种信物,如果姑娘将银腰带交给哪个小伙子,就意味着她已爱上他了。这样的服饰把她们装扮得妖美玲珑,婀娜多姿。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亭亭玉立,仪态大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傣族年轻女子服饰 如今的傣族女子,内穿色泽淡雅的无领、无袖紧身胸褂,外穿无领细袖紧身短衣,下穿筒裙,短衣及腰,长裙及地。长裙打折,多用银带系于腰际,该显则显,当敛则敛,使女性曲线分明,下肢修长,显出亭亭玉立的苗条身姿。城镇女子已极少缠巾,多挽髻于顶,插花、别簪、卡梳作饰,更显绰绰风姿。衣裙色泽以孔雀绿、淡绿、肉红粉红、淡黄、嫩黄为众。衣料多选用薄而柔软的乔其纱、的确良或有锦丝绸缝制。外出参加集会或赶摆时,足登时髦皮鞋、凉鞋,肘挂拎包、手撑花伞遮挡烈日,处处显出优美动人之风采。衣裙款式在吸收传统服饰“精华”的基础上,朝着优美、轻柔、亮丽、淡雅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显示出孔雀之乡的孔雀羽毛般绚丽多彩的特点。 美丽的傣族服饰特点傣族服饰在民族服饰中相当具有特点,尤其是傣家少女的服饰更是婀娜多姿。妇女服饰上身服装淡雅,下身大红大花,扎包头,发上插各种花、梳子或装饰等,与过去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料子的质量、花色品种、服装的式样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一般都喜欢穿绯色的紧身小背心(胸前缝有各种色的花边),外面穿的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淡红色、淡黄色、青绿色和天蓝色等;下身穿筒裙,一直长齐脚背,色彩鲜亮美丽,大都用丝绸、缎子、的确良、锦纶等料子缝制。腰间系一根工艺精细的银腰带,宽一寸多。妇女的衣服、筒裙都紧紧地裹住身子,将人体的线条勾勒得更加流畅。男子服装,一般穿无领对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蓝布、红布包头。近年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

土家族服饰

1 / 6 土家族服饰 清雍正年间刚刚改土归流之时就有这样的记载: 土司地处万山之中,??男女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刺花边。(乾隆《永顺府志》卷十一)土家族古老服饰的特点是男女一式,有衣有裙有头巾,上面都有刺花。而且人人喜戴耳圈项圈手圈。这样的服饰真是艳丽多姿,独具风格,为山区添上异彩。但这种情况后来起了变化,因为第一任知府袁承宠看不惯,在雍正八年以服饰宜分男女为理由,下令禁止男性穿花服装。当然他要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来达到目的是有困难的,只是改土归流后汉人不断涌入土家境内,在他们的强烈影响下,男性的花服装还是不可避免地消失了。在清同治年间就出现了这样的记载: 土人??妇女则短裙短衣,喜用斑斓,跣足椎髻,以布勒额,耳项手足,环圈蝉联。(同治《永顺县志》卷六)当时妇女虽然保留了自己的服饰,但之后,也就是在清未还是起了变化。民国早期的服饰,当前还可看到一些有文物价值的样品,如从其款式或花纹来看,已具有满(旗服)、汉服饰靠拢的明显倾向。只是这样的服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也停止使用了。 土家族服饰镶边、头巾、枕巾、手帕等完全一样,为四方连续的团花,二方连续的花边。 服饰色彩亦是同类色的变化,以青底挑白花,白底挑青花,镶灰兰衣边,这与古代植物靛兰染色工艺相关,给人以质朴、单纯、

高雅之感觉。服装款式,不象有的民族服装那样宽大,而是紧身,小裤腿,接近现代服装美感。 土家族以挑花工艺为主美化服饰,挑花在工艺制作上同属于刺锈种类,俗称数纱挑刺的十字型花组成,亦有单线挑刺的叫纤花。据考证,历史遗留下来的刺锈及其工艺,都是在挑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亦是与中国古代的纹样发展史相一致的。因为挑花针法单一简便,色彩朴实,兰白分明,适合山地民族物质条件的便利和技艺的发挥。土家族挑花纹样在服饰上的运用,从审美方面来看,表现的题材内容,主要是生活中的花草、鸟类虫鱼、民俗活动等;表现手法,由于制作工艺的局限,只能高度的简化为几何形的纹样。大都表现在服装的显著位置,如前胸、后背、裤外侧等。从功能上看,主要是袖口、裤边、双 2 / 6 肩、膝盖、缝合处的裤外侧等,加强服装的使用牢度,不易磨损。土家族服饰保持了自身的优秀传统,其纹饰、色彩都与旗服(满族)的折枝花式造型和色彩艳丽而截然不同。挑花为主的服饰,是湘鄂川黔边土家族统一的刺绣手法,与邻近几个民族显然有别 有关土家族的历史,早在宋代就有文献记载,但在这个时期及宋以前,所有文献都未专一谈及土家族的服饰。直到清代,土家族服饰才正式载入了文献。当土家族先民处于原始部落时代,还不懂得纺纱织布,只能自穿树叶草根、兽皮之类的东西,这在古老

土家族传统服饰研究

土家族传统服饰研究 土家族传统服饰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物质载体,是土家族社会发展、历史源流、经济环境、美感需求、个人情感、族群意识、民族精神等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唐崖土司城位于我国鄂西边沿,古有“荆南雄镇”之誉,今有“湖北西大门”之称的咸丰县唐崖镇唐崖河畔,作为土司遗址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得名,世代居住着土家族、汉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土家族作为唐崖土司城的主体世居民族,在该地区拥有独立的土家族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以及聚居村寨,同时受到山区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影响,唐崖土司城目前仍然保存着相对独立的土家族文化特征,是研究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地域。唐崖土司城址始建于元朝末年,鼎盛于明朝天启年间,废于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是山居社会形态与皇权思想结合的代表。 唐崖土司城土家族服饰受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周边民族文化的交叉影响,随着土家族的社会发展变迁,于远古“茅古斯”时期的雏形,先秦到唐宋时期的成型,元至明末逐渐发展,改土归流的涵化,这些变迁使土家族传统服饰成为民族文化传承记录的重要表现,反映了以土家文化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共存、碰撞,并最终相互融合为具有西南山区特色的中华文化的交流过程,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管理智慧的有效例证。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保护和有序的传承,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年轻人的光荣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 随着土家族服饰文化生态的变迁,于改土归流时期服饰涵化现象严重,并囿 于留存资料的匮乏,土家族古代服饰的风貌已静默地湮没于岁月流逝中,不甚明了,为了更全面地认识土家族服饰面貌,以达到对土家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目的。

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土家族服饰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四个方面的文化内涵,是反映土家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反映土家族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映土家族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反映土家族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载体。研究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对深化土家族服饰的基础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推进土家族服饰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土家族服饰是反映土家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民族服饰往往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土家族服饰经历了形成阶段(宋代以前)、发展阶段(元明至清初土司时期)、演变阶段(清初改土归流至20世纪80年代)、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这种变化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土家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社会变革的过程及贫富悬殊的差距。 首先,它是反映不同历史阶段土家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形成阶段,土家族服饰曾经历了由皮草服饰向布衣服饰发展的过程。土家族传统舞蹈毛古斯身穿的稻草服装,表明土家族先民最初曾以树叶、稻草和动物毛皮遮身,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尚不掌握纺织技术,只能结草为服,这是其衣着状态的一种折射。 土家族服饰由皮草服饰向布衣服饰的演变,反映了土家族先民在汉文化、楚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纺织技术,逐渐脱离了结草为服的原始阶段。秦汉之后,土家族先民逐渐采用自织的“躴布”制作衣物,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独特个性。据文献记载,巴人曾以纺织“躴布”著称,如许慎在《说文》中称:“蜼,南郡蛮夷躴布也”。“躴,南蛮赋也”。《溪蛮丛笑》描绘它“绩五色线为方,文彩斑斓可见。俗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峒布。” 可见,尽管当时巴人纺织躴布主要向封建王朝纳赋,但仍有一部分用于制作本民族服饰,从而带来了土家族原始服饰的两大变化:一是皮草服饰逐渐向布衣服饰演变,二是色彩更加丰富,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独特个性。在发展阶段,土家族服饰的布料基本上采用自织自染的土布(俗称“家机布”),款式相对简单,佩

如何传承与保护土家民族服饰

如何传承与保护土家民族服饰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一个民族最直观的象征,是无声却明白无误的一种身份的定位,也是区别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 一。土家族作为恩施州的主体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包含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流动和社会的变迁,土家族传统服饰受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难见踪迹。作为正在着手建设民族文化大州的全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我们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土家族传统服饰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土家族传统服饰的特征演变、传承方式、保护展开简要论述,对如何传承与保护土家族传统服饰提出拙见。 土家族传统服饰的特征及演变 人类对服饰的要求有生理方面的物质性和心理方面的精神性。物质性表现为衣物实用性和科学性,即衣服保暖、透气、散垫、防护肌体、便于活动等物理、化学性能。 土家族服饰兼具渝、黔、湘、鄂地区各民族服饰的特征。有“尚检朴”的总体特征。据土家族聚居地方志载: 土家族服饰“俗尚检朴”,“无一切奢靡之风”;“男女作苦与共,俗不尚衣冠”;土民“不尚服饰”;“男女垂髻,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烂服色。”《长阳县志》记载: 土家以布衣为庶人,而绮罗淫且侈矣。长邑衣饰近古,贫者多以本地布纺织家布机布为常服,妇女荆钗布裙者十之八九,然亦绸布相间,无整套绸缎者。嫁娶间尚华丽,然银器、绸绫外无他饰。夏唯葛麻,冬鲜羊裘,女功除纺织外甚勤苦,而不以蚕为事,盖荆桑叶薄,至长阳更薄,故丝不甚可贵,亦地气使然,非惰也。

解放以前大段时间里,土家人多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家机布)做衣料。男子多穿黑色或蓝色,女子将布染成“鹿子闹莲”、“喜鹊闹梅”、“双凤朝阳”等富有喜色的图案。男式服饰的基本特色是: 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女式服饰的基本特色是: 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戴耳环、耳坠、手镯、戒指等金、银、玉制的首饰。 孩童衣裤,不多讲究,只是点缀些花卉图案。帽子很讲究,春季多戴紫金冠;夏季多戴圈圈帽、蛤蟆帽、凉帽;秋季多戴冬瓜帽、风帽、八角帽、凤尾帽等棉帽。帽子以多种彩丝绣花,钉以银质“文八仙”、“武八仙”、“十八罗汉”的装饰品。 颈项戴痰枷,以接涎水,还戴有项圈,圈上系银质响铃和“百家锁”等饰品。胸前围有花兜儿,手脚杆上戴银圈,圈上系有银槌、银铃。脚穿“粑粑鞋”、“猫头鞋”,均绣五色花卉。 在土家族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红色则最受人青昧。红色有着热烈、鲜艳、醒目、样和之感,因此喜红者诸多。有色必有红,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饰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成喜,有喜必有红之俗。“改土归流”后,由于受封建王朝的压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土家族的服饰男女服装均为满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饰不分”的民族服装,加以土家族的家织花边,保持着本民族服装的浓厚特色。 土家族服饰的历史可划分为形成阶段(先秦至唐宋时期)、发展阶段(元明至清初土司时期)、演变阶段(清初改土归流至20世纪80年代)、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等四个阶段 形成阶段:

论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变迁

《前沿》 2009年第8期论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变迁 刘 琼3 (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湖北恩施 445000) [摘 要]土家族服饰在土家社会制度的更迭、强势文化的渗透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从款式、面料质地、制作以及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变迁趋势更加现代化、流行化,符合当 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传统土家族服饰在其变迁过程中,民族文化内涵却在逐步淡化。 [关键词]土家族 服饰 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9]8—0112—04 民族服饰既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外化。民族服饰以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工艺美术的完美结合,构成有形有感的物质文化载体。土家族深居祖国腹地,在历史上先后经历了唐宋羁縻时期、元至清初土司时期、改土归流至辛亥革命时期,形成由中原文化长期包围的社会历史状态。因此,土家族社会制度几经更迭,在强势文化的渗透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土家文化呈现阶段性发展的面貌。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变迁正是土家社会历史文化的生动写照,它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款式从男女一式到男女有别,逐步被汉族服饰所融合,日趋现代化、流行化。 ,土家人的服饰从款式上看,不分男女,服饰同类,上装短褂,下着长裤或筒裙,头缠长布帕,盘成大圆圈,脚穿布制袜、麻耳草鞋。在许多史籍中,都有明确地记载。明代土司志《宣慰司志》载:“…男女垂髻、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斓服色,重农桑,男女合作。”明代《明一统志》载:“短裙椎髻,常喜渔猎,铜鼓祀神,刻木为契。”乾隆《永顺县志?风土志》卷四引雍正十二年(1734)永顺知县李谨文曰:“永邑民俗,短裙椎髻,常喜渔猎,铜鼓祀神,刻木为契。”土司旧志曰:“重岗复岭,陡壁悬崖,接壤诸峒,又边汉池,苗土杂居。男女垂髻、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斓色服。”乾隆《永顺县志?风俗》卷六引《府志?杂记》:“土司时男女服饰不分,皆为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绣花边。”同治十年(1884)本《保靖县志》载:“无论为男为女,为老为幼,白布包头,短衣赤足…”。 从以上土家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可见在土家社会,男女地位平等,男女间禁忌少,同工同酬,同时也体现了土家人爽朗、随意、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改土归流以后至民国年间,土家族服饰发生了很大变革。清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彻底革除了统治土家族地区几百年的土司制度,在清王朝“去蛮”的途径下,土家人的思想不断受到儒化,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生活习俗也逐步改变。“改土归流”的实施,彻底打破了“汉不入境、蛮不入峒”的禁令,清王朝在土家地区设立学校,传播灌输汉文化,同时又强制推行汉文化,汉文化广泛深入地传入了土家地区,并采取严厉的手段,对土家族地区的民俗进行改革,致使土家族地区在服饰上发生大规模的改革。 32007年湖北省民委项目:土家族生育文化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刘琼(1972-),女(土家族),硕士,湖北省巴东县人,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

恩施土家族民俗习惯供参考学习

恩施土家族民俗习惯 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基本属于山地农耕经济,传统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或“火耕水耨”,俗为“砍火砂”。土家族在开荒挖土、薅苞谷草、砍楂烧粪等适宜集体性劳动的农活中都兴换工互助。在集体劳动中,土家族创造了一种鸣锣击鼓、伴之以歌的歌唱形式,称为“薅草锣鼓”,也叫薅秧锣鼓、薅草歌、打闹等。劳动者“闻歌雀跃,劳而忘疲,其功较倍”。农耕之外,土家人亦喜欢集众围山打猎,称为“赶仗”。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辅以红薯、马铃薯等。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其它较有特点的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咂酒,一般把薛曲和杂粮置于坛中密封,少则半年,多则二、三年,久之成酒。待客人到来时,取置堂案正中,以细竹通节为竿,插坛底,堂中置案,两旁分放鸡、鸭、鱼、肉等,各置筷子一双,而不设坐,由主妇开坛,主人请客人上前依次轮流咂酒,后举筷而食,彼此不以为嫌,边吸边食,边唱边跳,载歌载舞,甚为热烈。 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头发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缠头,喜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男式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现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着与汉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见到土家族的传统服饰。 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民居结构分为正屋、厢房和司檐:正屋大多为三间,中间一间为堂屋,前面有“吞口”;在正屋两头前面并与正屋垂直的两间为厢房;正屋后面的为司檐,也称拖檐。家庭富裕的建成四合屋,四合屋的前面称门楼子,中间为天井。土家族多聚族而居,民居自成群落。土家族的住所一般为一正两厢,也有一正一厢的,其中厢房为吊脚楼。吊脚楼的地基低于正屋的地基,在其地基上竖立十几根木柱,木柱上铺木板(楼板),以木板为壁,一般二至三层。吊脚楼的前面有阳台,两边有走廊。阳台和走廊排柱悬空,悬柱的末端有圆锥形雕饰,名为吊进瓜。阳台和走廊的栏杆多由木条组成,富裕之家在栏杆上雕龙画凤,在窗子和门上精雕细刻。阳台的屋檐为飞檐翅角,其遮檐用长条木板钉封檐口。鄂西土家族的吊脚楼因前有阳台、两边有走廊,互成转角之势,故名转角吊脚楼。吊脚楼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是土家族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土家族人十分注重礼仪。过去妇女怀孕后,要请土老师行法事“安胎”、驱邪。分

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服饰 清雍正年间刚刚改土归流之时就有这样的记载:"土司地处万山之中,……男女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刺花边。"(乾隆《永顺府志》卷十一)土家族古老服饰的特点是男女一式,有衣有裙有头巾,上面都有刺花。而且人人喜戴耳圈项圈手圈。这样的服饰真是艳丽多姿,独具风格,为山区添上异彩。但这种情况后来起了变化,因为第一任知府袁承宠看不惯,在雍正八年以"服饰宜分男女"为理由,下令禁止男性穿花服装。当然他要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来达到目的是有困难的,只是改土归流后汉人不断涌入土家境内,在他们的强烈影响下,男性的花服装还是不可避免地消失了。在清同治年间就出现了这样的记载:土人……妇女则短裙短衣,喜用斑斓,跣足椎髻,以布勒额,耳项手足,环圈蝉联。"(同治《永顺县志》卷六)当时妇女虽然保留了自己的服饰,但之后,也就是在清未还是起了变化。民国早期的服饰,当前还可看到一些有文物价值的样品,如从其款式或花纹来看,已具有满(旗服)、汉服饰靠拢的明显倾向。只是这样的服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也停止使用了 。 土家族服饰镶边、头巾、枕巾、手帕等完全一样,为四方连续的团花,二方连续的花边。服饰色彩亦是同类色的变化,以青底挑白花,白底挑青花,镶灰兰衣边,这与古代植物靛兰染色工艺相关,给人以质朴、单纯、高雅之感觉。服装款式,不象有的民族服装那样宽大,而是紧身,小裤腿,接近现代服装美感。 土家族以挑花工艺为主美化服饰,挑花在工艺制作上同属于刺锈种类,俗称数纱挑刺的十字型花组成,亦有单线挑刺的叫纤花。据考证,历史遗留下来的刺锈及其工艺,都是在挑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亦是与中国古代的纹样发展史相一致的。因为挑花针法单一简便,色彩朴实,兰白分明,适合山地民族物质条件的便利和技艺的发挥。土家族挑花纹样在服饰上的运用,从审美方面来看,表现的题材内容,主要是生活中的花草、鸟类虫鱼、民俗活动等;表现手法,由于制作工艺的局限,只能高度的简化为几何形的纹样。大都表现在服装的显著位置,如前胸、后背、裤外侧等。从功能上看,主要是袖口、裤边、双肩、膝盖、缝合处的裤外侧等,加强服装的使用牢度,不易磨损。土家族服饰保持了自身的优秀传统,其纹饰、色彩都与旗服(满族)的折枝花式造型和色彩艳丽而截然不同。挑花为主的服饰,是湘鄂川黔边土家族统一的刺绣手法,与邻近几个民族显然有别 有关土家族的历史,早在宋代就有文献记载,但在这个时期及宋以前,所有文献都未专一谈及土家族的服饰。直到清代,土家族服饰才正式载入了文献。当土家族先民处于原始部落时代,还不懂得纺纱织布,只能自穿树叶草根、兽皮之类的东西,这在古老的歌舞《毛古斯》及《摆手舞》中,就曾出现过稻草毛人与身披土花被面的形象。五代开平年间,江西汉人酋豪彭王咸归楚,封为溪州刺史,带了所部及工匠千余人进入土家族聚居地区,从而开始出现“女勤于织,户有机杼”的繁荣气象。到了宋代,土家织锦工艺发展到很高水平,被列为向朝廷纳贡之物,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土锦”、“宝布”。由于受汉族先进技术的影响,土家族人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土锦”,将短用布改为围裙,将披风改为衣裙。 不同的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

[土家族服饰]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服饰]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服饰]土家族服饰篇一 : 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男子过去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土家族现在平日着装已没有民族特色,只有喜庆节日、隆重集会或边远山村,才有传统民族服饰展示风采的机会。 土家族男子过去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土家族现在平日着装已没有民族特色,只有喜庆节日、隆重集会或边远山村,才有传统民族服饰展示风采的机会。 篇二 : 土族:土族-服饰,土族-民族历史 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9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多人聚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 白蒙古_土族 -服饰 已在“置庄垦田,豪夺人产”。。明、清时期,处于封建领主统治阶段。各村庄分属3个系统行使管辖权力:?大部村庄,分别由各家土司管辖。土司所辖田地,称为军马田。土民种一份地,交一份粮,有事为兵,无事耕牧。?由县官治理,交通大道上各村,由明堡“乡约”、村寨“红牌”管辖,隶于西宁卫经历司。?万历时佑宁寺建成后,少数村庄归寺院昂锁管辖。土司制度废除后,粮归大仓民归县,

【民族文化】土家族服饰的特点

【民族文化】土家族服饰的特点 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 各种金、银、玉质饰物,但是并没有苗族那样的银头饰、银项圈。 秦汉之后,土家族先民服饰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后汉书》中所记述的“武陵蛮”、“五溪蛮”“好五色衣”,表明了土家先 民喜“斑斓”服饰的审美倾向。 到了南宋,在唐代即已蓬勃兴起的织锦业此时已进入全盛时期,同时,用五彩华美的织锦制作服饰亦自然成为了土家人的最爱,南 宋《溪蛮丛笑》对此有描述:“绩五色线为方,文采斑斓可见。俗 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峒布。”《大明一统志》、同治年 间《龙山县志》亦多有记载。土家人崇尚繁丽多姿的服饰习俗,一 直延续到清“改土归流”之前,改土归流前,土家服饰沿袭旧习:“男女垂发,短衣跣足”“男女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 裙尽刺花边。”(清乾隆《永顺府志》)。到了乾隆二十年间,土家 民族形象第一次以草图形式在《皇清职贡图》里清晰呈现:此时永顺、保靖等地区的部分土家男人已开始着裤,上衣为圆领短袍,衣 长至大腿,包头巾,系腰带,裹绑腿;女人则“高髻螺鬟”,内穿立 领短袍,外套对襟背心,下着过膝百褶裙,以布缠腿。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构简单,但是注重细节,喜宽松、衣短裤短、袖口和裤管肥大。男女老少皆 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 土家族妇女穿的是无领满襟衣。衣向左开襟。从上领到下摆到衣裙脚绣有一寸五宽的花边,衣袖各有一大二小三条花边,大花边一 寸五宽,小花边有手指宽。袖大一尺二寸许,花边宽窄与衣袖相同,裤大约一尺五寸。另外,胸前外套围裙,俗称“妈裙”,围裙上为 半圆形,下为三角形,从上半圆形及下脚也有一圈花边,宽约一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