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ADHD的实质在于自我控制——Barkley的ADHD理论

ADHD的实质在于自我控制——Barkley的ADHD理论

ADHD的实质在于自我控制——Barkley的ADHD理论
ADHD的实质在于自我控制——Barkley的ADHD理论

Barkley博士在他的书“ADHD和自我控制的本质”中提出ADHD的基础缺陷在于自我控制,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注意方面的问题只是一种次级症状。

Barkley博士强调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主要为外源控制,而后逐渐转变为更多的依靠内在准则,一个人基于内在准则对自己行为进行控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控制”。

例如,小朋友们基本上无法抑制自己的冲动,“克制”自己的行为,他们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只有受到外力的阻挠时,他们才有可能抑制住冲动。比如,乱砸东西的小孩只有在妈妈出现时才会停手,因为他知道再乱来就要挨揍了。

大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即使也有破坏玩具的冲动,但是却不会想破坏就去破坏了,因为他们会预想到下面这些不好的后果:

1、弄坏了以后没有玩具玩了。

2、如果毁了这些玩具,爹妈会不好受的。

3、让爹妈不好受了,他日子也不好过了的。

4、他还会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郁闷,为什么没控制住自己呢。

在上面的例子里,大孩子“克制”并且调节自己的行为是根据内在的准则和控制力,而不是因为做了马上会遭到外部惩罚。

----------------------------------

ADHD的核心缺损是自我控制

Barkley博士认为ADHD的问题关键在于“自我控制”(也称为自我调节)能力没有相应的发展。他猜测这种缺损主要是由于生物学原因造成而非后天的养育造成。这种自我调节的核心缺损,让一些专门且重要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功能没有很好的发展。包括:

*工作记忆,指的是唤醒过去事件并且把它们在脑海中进行操作,以此来预计和规划未来事件。这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效率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认知功能。Barkley 博士认为ADHD儿童很可能工作记忆存在不足。近期的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

*内部语言,指的是人们利用内部语言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比如,在面对挑战时对自己说话来调节自己的状态和行为。Barkley博士认为这种能力在ADHD个体上发展迟滞。

*时间感,指的是对时间的流逝保持觉知以及根据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的能力。人们常常需要评估做完一件事情需要花多少时间,以及估计自己已经花费了多少时间还剩多少时间。Barkley博士认为ADHD个体对时间的心理感知受损,他们无法按照现实的时间需求来调整行为。例如,有些青少年会痴迷于某件不太重要的事,不遗余力的为其投入大把时间,而耽误其他必需要做的事。

*目标导向行为,指的是在心理树立目标,并且持续的用内在目标调节和引导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正是基于这种能力我们才能够坚持一件事并持续不断的为之付出努力。想象一下,如果你无法在心里保持一个长期目标那么要想在艰难和挫折中坚持走下去会有多困难。Barkley博士认为ADHD个体在这方面存在

极大的困难,因此对他们来说为坚持不懈的为一个长期目标而努力很不容易。

---------------------------------------------

认为ADHD是自我调节障碍有何意义

把ADHD构念为自我调节障碍而不是注意力失调对理解ADHD个体所经历的困难以及如何帮助他们有效的应对这些困难有积极的意义。Barkley博士认为:

首先,ADHD个体并不缺少成功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阻碍了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适时的发挥。Barkley博士指出“ADHD的问题在于是知道但做不到,而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例如,虽然ADHD儿童“知道”分享和合作对交朋友和保持友谊很重要,但是在和同伴相处时总是做不到,因为为所欲为带来的即时回报完胜了保持友谊这个不那么明显的目标。又比如,他们很清楚该怎么做才能取得好成绩,但是因为时间管理出了问题或者无法用长期目标来指导行为他们只好明知故犯。

对ADHD的新定义也给干预带来了新的内容:干预的重点应该在于适时的帮助个体运用他们已经掌握的那些知识,而不是再去教他们特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比如高频率的给予外在线索和提示来提醒他们切实的应用这些知识,因为他们对自己行为的内在引导机制不够完善。

例如,对于那些缺乏合作与分享的儿童而言,马上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的即时快感要比交朋友这个长远结果要明显得多。Barkley博士认为这个孩子缺乏的不是特定的“社交技能”因为他完全知道怎么做更正确。只是他容易“忘了”该怎么做,因此该给予他更频繁的提醒。在和同伴互动之前,提前让他回顾下要注意哪些“社会规范”,在接下来他和同伴玩耍的这段时间里也要周期性的提醒他注意遵守这些规范。谈到遵守班级规则和完成作业,Barkley博士强调给孩子提供外在的推动力。比如,把规则写下来贴在教室内醒目的地方,或者把班规做成小书签贴在学生的桌上。在作业时间,还可以考虑让孩子带上耳机,通过耳机重复给予提醒让他保持注意力,保持卷面整洁,同时检查自己的功课。以上所有例子的共同原则就是尽可能的通过使用外部提醒或者督促来弥补孩子在行为控制上的不足。

---------------------------------

外力的不足以及奖励的必要

光给孩子提供了外在的督促还不够,要想这些方法有效还取决于孩子本身遵守规则的意愿。因为ADHD个体不自觉的就会偏好于即时结果,所以更容易追求一些更有吸引力的短期目标。为了增强学生按规则行事的动机,在他们达到期望时给予即时的奖励非常重要。

奖赏必须有时效性,举个例子,对于ADHD孩子而言“如果在学校一整周都好好表现,周末就会得到奖励”并不是好的奖励原则。因为要让孩子在长长的一个星期里都保持对这个奖励的预期,以达到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显然不是容易的事。Barkley 博士认为对于ADHD个体而言,这样的奖励原则效果不大好,因为它要求的对行为的内在监控恰恰是ADHD缺失的。

他建议长期的目标必须被分解到多个短期目标中,每一个短期目标都应该伴随相应的奖励。比如,把每周奖励改为每天奖励更能帮助孩子达到预期目标,甚至每天的预期目标可能还需要分解为更多更细小的目标。除此之外,还要频繁的提醒他们记

住需要做到哪些事,以及做到之后他们可以就能得到什么奖励。当然,要做到这些很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要对ADHD儿童实施一个有效的行为干预计划充满挑战的原因之一。

此外,还要强调的是这种方法并不等同于因孩子做了份内的事而去奖励他。Barkley 博士写道“对自控能力差的ADHD的这种做法,并非旨在忽略他们的行为效果或者给他们推脱责任的借口。反而是严密的监控行为结果,并且更多的强调对他们而言责任应该更具即时性。”

换句话说,ADHD儿童没有因为他们的问题而得以“推卸责任”,相反的,对他们我们更应该强调责任而给予他们的行为更频繁的跟踪和反馈,当然,当他们达到了期望时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

为什么需要长期和持续的治疗

即使做到了以上所有的原则,但是鉴于ADHD是源于特异性的自我调节的缺陷,因此如果治疗停止则,这些进步仍旧难以保持。因此,治疗意味着持续性的做出努力来管理孩子而不是根治顽疾。

当然这么说很让人气馁,但Barkley博士还提到ADHD个体长大后,他们自我调节能力也会相应成熟。也就是说,即使无法做到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好,他们对于自己行为的内在调节能力无疑也会成长和增强。这样,他们对于外在帮助的依赖会慢慢减少,外在督促的强度和频繁度也就可以相应减少。这样的话,他相信成人或者青少年ADHD是能够学会自己为自己提供外在动力的,比如列清单或者利用其他形式的有效线索,也可能学会在做好某些事时给予自己奖励。

Barkley博士的理论带来的另一种治疗意义在于这种治疗被证实能够有效的让ADHD孩子行为抑制上的缺损得到有改进,甚至是回归常态。Barkley博士在书中回顾了相关方面的证据,目前,相同的疗效只有药物可以达到。因此,他相信这种治疗方法应该成为ADHD的主导治疗方法。

--------------------------------------

总结

人们普遍认为Barkley的理论可以很好的组织大量基于ADHD的文献和临床观察。对于任何理论而言,其更大的价值取决于其带来的新研究的数量,以及这些新研究所带来的成果。

还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同意Barkley的观点即关于ADHD的缺损在于自我调节的缺损,也并不意味着你们的干预方法也非一样不可(主要是行为和药物疗法)。虽然这些干预手段得到了有力的实证支持但仍然存在局限,因为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让ADHD孩子得以有持久的改变。外部动机和奖励可以补偿儿童的缺陷但却无法矫治这些缺陷,药物的疗效也仅仅是短期疗效。

是否可能存在某种干预方式可以带来持久的改变?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其他执行功能能力(比如工作记忆)最终取决于大脑的功能。我们已经知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尤其是在年幼时期,那么对ADHD儿童施以特殊的认知训练是否有可能给他们的大脑功能带来更持久的变化?

在ADHD领域,未知的问题还有很多。事实上例如,近来的研究表明基于计算机

的工作记忆训练可以让ADHD的症状减轻,并且这种改变带来的进步可以在训练结束之后得到某种程度的延续。还有大量的研究来自神经反馈—一种教会个体控制和调节基本的大脑功能的治疗方法,据报告,这种方法也表现出更加持久的改变。然而,也有很多的研究者对这些研究产生了质疑,他们指出这些研究还需要更加严密的控制。

总之,近年来,关于ADHD的干预方面的研究进展让人鼓舞,大量关于工作记忆训练以及神经反馈等其他注意力训练方法正在施行。随着研究的进展,我很愿意为大家带来更多这方面的重要研究。

目视化管理常用工具及管理方法

目视化管理常用工具及管理方法 目视化管理的范围很广,构成企业的所有要素都是其管理对象,如服务、产品、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各种工装夹具、设备等。 在现场工作中,目视化管理可以传达工作发展状况和发生的事实;激发员工的兴趣,促进其积极参与经营;便于与员工达成共识,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能够提升企业形象,这是显示公司管理水平的最有力的工具;强化企业的品质。通过作业标准化、原因分析等方法,目视化管理能使员工达到自动自发的境界。 目视化管理的长处就在于,它综合运用管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有效的视觉管理形式,科学迅速地改善与人们视觉有关的各种环境因素,使之既符合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又适应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产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效应,调动和保护员工的生产积极件。 一、目视化管理的常用工具 目视化管理的常用工具包括信号灯、标志牌、颜色板(杆、条)、操作流程图、样本、警示线等。在目视化管理中,颜色的使用是最常见的。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分量感、空间感、冷暖感、软硬感、清洁感、时间感等情感效应。例如车间的色调选择,高温车间应该以浅绿、蓝绿、白色等冷色调为基调,可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低温车间正好相反,宜用红、橙、黄等暖色调为基调,使人感到温暖亲切。热处理设备多用冷色调的铅灰色,能起到降低“心理温度”的作用。 家具厂整天看到的是属于暖色的木质颜色,因而木料加工设备宜用浅绿色,以此缓解操作者被暖色包围所激起的烦躁感。 二、目视化管理方法 1、设备的目视化管理 设备的管理除了建立系统的点检保养制度外,还应对存放区域进行规划、标识及目视化管理。设备的目视化管理以能够正确地、高效率地实施清扫、点检、加油、紧固等日常保养工作为目的。 ①清楚明了地显示出维护保养的部位。方法是对管道、阀门等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区别管理。 ②能迅速发现温度是否异常。方法是在马达、泵上使用温度感应标贴或刷涂温度感应油漆。 ③供给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清楚明了?方法是在设备旁边设置连通玻璃管、小飘带、小风车等物。 ④在设备盖板的极小化、透明化上下工夫,特别是驱动部分,便于人们容易“看见”。 ⑤标识出计量仪器的正常和异常范围\管理界限,如绿色表示正常范围,红色表示异常范围等。 ⑥设备是否按要求的性能、速度在运转?在设备上标注出应有的周期和速度。 2、模具、工装夹具的目视化管理 ①为了减少工具遗失的机会,可透过“工具模具离库广告牌”来掌握工具模具的动态; ②刷上或贴上颜色,辨别工具模具身份; ③替工具模具建立一个温件的“家“; ④用履历表来掌握工具模具的使用情况。 3、物料的目视化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消耗品、物料、在制品、产成品等进行目视化管理。对这些物品的放置,通常有以下四个地方: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及对策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及对策 【摘要】文章通过对西华大学380名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及其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男女学生在自我效能、人际公关、自我控制和身心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类学生在目标计划、观念意识、工作态度、趋势需要、自我效能和自我表现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农村和城镇学生在自我管理各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自我管理各方面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此结论基础上,文章对导致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调查研究;分析;对策 文章主要以西华大学学生为样本,进行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并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自我管理不仅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支持模式。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王荣发认为自我管理,是指社会的个体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期有效地发挥主体能动作用,规划和控制自己的实践活动的过程。郭海龙认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卓有成效地利用整合自我资源(包括价值观、时间、心理、身体、行为和信息等),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计划、自我发展的活动。这是从广义角度来理解自我管理;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呈金字塔排列,自我管理是在塔的底部,它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其他活动都建立在有效的自我管理的基础之上。”其实,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对自己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就是要根据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进行自我的管理和约束,达到社会和个人预期的目标。 从文献中发现,自我管理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最早对自我管理的研究集中在临床医学,研究者主要针对抑郁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关节炎等慢性病,目的是通过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治疗效果;接着,教育领域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在工业领域也出现通过提高员工和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企业发展。 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中,研究者一开始主要聚焦在有情绪问题、人格障碍或行为障碍的学生,通过提高这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业成绩。随后研究者把自我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扩展到了对普通正常学生的学业研究。这一研究的转移导致了自主性学习的研究热潮。

自我评价控制程序

自我评价控制程序 【篇一: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控制程序】 【篇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天津市医药系统的大中型企业。2001 年 8 月 8 日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宁发 集团公司、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总公司、香港培宏有限公司和彭洪 来共同发起设立为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 4 月 23 日,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挂牌交易。 公司组织机构共设 15 个部门,现有员工 1000 人左右。厂区占地面 积约 300 亩,分为东院、西院、南院,主厂区为东院,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 黄河道 491 号。公司主要从事中、西药片剂、硬胶囊剂、滴丸剂、原料药等产 品的生产销售,日常生产品种 70-80 个。产品销售覆盖全国,部分 产品出口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 二、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一)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 1、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公司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 决策机 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2、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保证公司各项经 营活动 的正常有序运行; 3、建立良好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 时发现 和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4、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内部控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并结合公 司的实际情况制定; 2、内部控制在层次上涵盖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对象 上覆盖 公司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在流程上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 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重大空白和漏洞; 3、内部控制在兼顾全面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高 风险领域与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4、公司的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应当合理并符合内部控制的基 本要求, 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应当具有良好的独立性。 5、内部控制应当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权衡成本与 效益的 关系,争取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更有效的控制; 6、内部控制应当合理体现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 险状况 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 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公司的内部控制结构 (一)控制环境 公司的控制环境反映了管理层对于控制重要性的态度,控制环境的 好坏直接 决定着内部控制制度能否顺利实施及实施的效果。公司本着规范运 作的基本理念,正积极努力地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 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公司重要 业务流程 的设计和运行。公司一贯重视这方面氛围的营造和保持,建立了一 整套公司管理制度,并通过内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之全方位地 得到有效落实。 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

自我表现理论概述

自我表现理论概述 1自我表现的研究历史 人们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并不是被动地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出反应,他们总是试图影响周围的环境,以便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形象,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对环境的操纵总是从操纵自己开始的。他们不断地调节和控制呈现给其他人的信息,特别是有关他们自己的信息,这种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对社会信息和个人信息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理论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符号互动理论[1]。该理论认为,社会交往中人们会想象自己处于他人角色位置时的可能情形,会设想他人对各种行为的可能反应,并且选择相应的行为,最终形成或改变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己如何被别人看待。对社会行为的这些看法,后来在Goffman(1959,1971)的印象管理理论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扩大[2]。Goffman把人们看作是生活舞台上的演员,把人际行为看作是参加者的自我表现。他指出,“当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通常总是有某些理由去推动他的行动,以便这种行为向他人传递出符合他个人利益的形象。”尽管Goffman 的理论被批评为降低了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3],但还是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及自我表现的一系列研究开辟了道路。

20世纪8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一般把自我表现看作一个边缘概念,自我表现理论或者被看作是对研究过程的一种干扰,或者被看作主要是与广告、商业或政治有关的一个应用课题。它很少被看作是一个基本的人际过程,也许这是和自我表现的概念和理论首先是在社会学界提出和研究有关。80年代开始,对自我表现的概念分析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BaumEister(1982)首先对自我表现有关问题进行了重新分析,并且用以解释许多社会心理现象[4]。BaumEIster的开路先锋作用引起了许多学者对自我表现的研究兴趣。他们把对自我表现的研究从对概念的好奇转向了把它看成一个能够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本的人际过程。这种转向在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因在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实验社会心理学明显地倾向于对行为的心理内解释(intrapsychic explanation),而不考虑社会关系的作用,如集中于认知的归因理论、个体的认知失调理论、公平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等等。自我表现的重新分析以及相应的研究开始向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心理内解释理论挑战。人们试图用自我表现理论来重新解释大量的实验发现,如攻击(aggression)、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自我服务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态度改变(attitude change)、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以及

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研究 院系: 姓名: 班级: [摘要]在活动中,大部分的幼儿在上课时基本能够认真听讲,自制力和自觉性比较高,但仍有部分幼儿上课时喜欢做小动作,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在游戏规定场地里乱跑,注意力不能集中,易受其他幼儿的活动的干扰。为了让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更快地适应社会,教师应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独立意识,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关键词] 大班幼儿自控能力培养 一、引言 自我控制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一种自觉的能动力量,是个人对自己行为有所控制的体现。它主要指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控制主体自身的一种特殊的能动性。幼儿自制力主要表现在通过抑制直接的、短期的欲望而控制冲动性的能力,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极其重要成分。自觉性指人对行动目的和行动动机有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并受社会的规范调节支配,即使在无人监督情况下,也坚持原则,使行动达到既定目的。坚持性是指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完成目的的品质。自控能力的发展对幼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幼儿要完成在社会中的每一项任务,就必须要学会自我控制。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水平处于一般的阶段,还没有达到高度灵活的自我监督调节,实现幼儿的自我控制的灵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各方面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处可见体现幼儿缺乏自控能力的各种行为表现,入园时不能自觉做好入园准备,把书包放好;参加集中教育活动时不能认真听课,喜欢做小动作,说各种无关的话,与身旁伙伴嬉戏打闹;参加游戏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只有三分钟热度,有始无终;进行区域活动时,一个区里的任务还没完成就跑到了其他区域;排队的时候与前后的同伴说话等,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幼儿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促进幼儿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新

事业内部控制建设自我评价报告 为规范学校管理,控制风险,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单位的所处行业、资产结构以及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了一整套贯穿于学校财务管理各层面、各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不断地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循。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自我评价如下: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 (一)内部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学校纪律与架构,并影响教职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学校近年来不断改善控制环境,主要表现在: 1、健全的治理结构、科学的内部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制度。目前,学校的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机构设置科学,权责分配合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等重大决策的程序和规则文件,明确学校教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学校管理层在开展具体经济业务时,能够根据不同环境和自身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出台新的措施,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着高速度发展步伐。 2、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力的表现,我校在发展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每年都组织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弘扬师德师风专题活动,教职工加深了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做小事、做细事、做具体事的工作作风深入人心,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教职工中不断涌现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3、人力资源政策 我校不断的培训促进了教职工专业技能的发展;员工的考核、晋升与奖惩使得教职工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中发展,我校注重个人的品德、能力和发展前景。学校对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的轮岗制衡要求强化了学校的管理意识,确实保障了学校的发展。 4、内部审计机制 我校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效的防范了学校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 (二)风险防范 我校根据各种经济活动实施的特点,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确保经济活动风险的可知、可防与可控,确保我校经费使用安全。对已知风险点,定期进行评估、提示及完善。通过风险防范、风险转移及风险排除等方法,将经济活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存在经济风险的业务,也积极分析,充分认清风险实质并积极采取降低、分担等策略来有效防范风险。 (三)控制措施。 学校根据业务的性质和工作要求,实施了不同的控制方法,保证日常运转正常有序,这些方法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 1、职责分工控制 具体工作中,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分别分管不同职能领域的工作,具体分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通过分工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协调配和共同完成工作。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综述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综述 摘要: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体现的功能,是个体一种内在能力,外在表现为一组相关行为,是个体自主调节(监控)自己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适应的能力。幼儿期是培养自我控制的关键时期,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 关于在日常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什么是儿童自我控制的定义,不同理论流派的心理学家在各自的研究中使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例如冲动控制(impulse control)、顺从(compliance)、自我控制(ego-control)、自我调节/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self-control)、抑制性控制(inhibitoy control)。而在不同的概念框架下,对于自我控制发展的描述也用截然不同。Vaughn和Kopp(1984)指出: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体现的功能,是个体一种内在能力,外在表现为一组相关行为;是个体自主调节(监控)自己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适应的能力。自我控制引发或制止特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景的行为方式。我国学者如朱智贤则从儿童个性发展角度研究,指出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心理成份之一,是个体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控制。并依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将自我控制分为对内在心理历程的控制和对外在行为方式的控制两个方面,如行为的自觉性和对动机的自我控制属于对内控制,而行为的坚持性、自制力、独立性及对情绪反应的控制属于对外控制范畴。 一、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早期表现 早期儿童自控的最典型的表现是对母亲指示的服从(compliance)和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服从是最低水平的依从行为,儿童仅仅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而遵循规则或习俗。这类儿童对行为的社会性意义缺乏认识,只能在成人直接的监督下才可能完成对其的行为要求。延迟满足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Mischel提出的延迟满足含义是,为了以后获得更大的报偿而延迟立即就可得到的满足。在80年代初,Karniol、Miller指出,在现实情境中儿童极少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情境,即一个小的立即就可以获得的满足与一个较大的但需要忍耐一段时间的奖赏。更多时候,是因为父母的要求而延迟满足。因此,Karniol、Miller 提出了延迟满足的EID(externally imposed delayed reward)范式,即儿童因外界的要求而延迟满足。[1](P. 293-307)这种研究范式很快就得到了大多数发展心理学研究者的认可。Vaughn,Kopp等人在一项研究中,采用了三个延迟满足任务。这三个任务都是采用的EID范式,第一个为电话任务(Telephone task),要求孩子不去碰他们伸手就能拿到的一个有趣的玩具电话,等到下一个游戏时再玩;第二个称为葡萄干—杯子任务(Raisin-cup task),将孩子喜欢吃的葡萄干(或其它孩子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个杯子下面,要求孩子在实验者允许之前不去碰那个杯子;第三个任务称为礼物任务(Gift task),要求孩子在实验者完成一项工作之前不要打开装着礼物

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及方法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掌握因果图和排列图的使用法; ●掌握关联图的特点、分类和绘制法; ●熟悉系统图的应用围和绘制法; ●了解PDPC发的特点、份额里和应用围;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 一、因果图和排列图 1.因果图 因果图又名“鱼刺图”,由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川兴发明。因果图是用来思考和显示已知结果及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图,通过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表达,便于解决问题。 因果图的程序 一般而言,因果图的程序主要有五个: 第一,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 第二,规定可能原因的主要类别。 第三,在右边框理画出结果,在左边画出主要类别,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第四,寻找所有下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枝上,然后继续寻找。 第五,从最高层次原因中选取和识别少量的、看起来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原因,并对它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因果图的应用 图1所示的是因果分析图。

图1 因果分析案例图 从图1可见,首先要画一个粗箭头,把问题放到右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出。如电灯不亮,需要从灯泡问题、电源问题、电线问题、开关问题等面进行分析。然后再逐一细查原因,步步深化。灯泡原因分析完后,再用同样的办法从电源上、电线上、开关上分析原因。这种分析的思路就是因果图的思路。 2.排列图 排列图又名排队图,是为了对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项目进行排列而作出的简单图示。 排列图的作用 一般而言,排列图主要有三个用途: 第一,按重要性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对整个问题的作用。 第二,提出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三,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功。 排列图的应用 【案例】 快速热水器的排列图 2000年,某热水器厂商开发出了一种快速热水器产品,这种热水器打开5秒钟后,就能完成将水加热,而且可以持续24小时源源不断地供应热水。但在试验 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关键发热零件有时会突然烧掉。 要查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用排列图表进行分析。

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综述

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综述 宋 辉 杨丽珠 摘 要 自我控制对于人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儿童期正是自我控制产生形成的重要时期。本文综述了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自我控制的结构;(2)自我控制的发生与发展;(3)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4)自我控制与个性发展关系。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提供借鉴,为培养儿童自我控制提供心理依据。 关键词 自我控制 结构 发生与发展 影响因素 自我控制与个性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自我控制对于人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它是一个人良好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儿童期正是自我控制产生形成的时期,对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对国内外关于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研究作一概述,以供借鉴。 一、有关自我控制结构的研究 自我控制是心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是心理的整体功能,它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有人将自控能力分为外显行为的自控和内隐行为的自控。外显行为的自控包括对情绪的控制、坚持性、自制力和独立性四个因素;内隐行为的自控包括对动机的控制和自觉性两个因素(谢军,1994)。还有的研究者对涵盖自控含义的自我监控结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把自我监控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自我监控;自我监控的一般——特殊结构;自我监控的微观——宏观结构;自我监控的隐密——外显结构;自我监控的发生结构(董奇等,1996)。Zi m m er m an提出自我监控“W HWW”结构,认为自我具有动机自我监控、方法自我监控、结果自我监控和环境自我监控四维结构(Zi m m er m an,1994)。 国外对自控结构成分的研究具体体现在对自我调控的不同定义上,认为自我调控是一个复杂的构成物。它是一种遵照要求的能力;根据情境要求引发并结束活动的能力;在社会和教育的环境下调节言语的强度、频率和持久性并控制行为的能力;延缓实现一个渴望目标的能力;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情况下形成社会赞许行为的能力。 总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自我控制的结构有一定成效,但儿童自我控制结构的年龄特征研究还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二、儿童自我控制发生与发展的研究 人类个体绝非一出世就具备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儿童是在生理不断成熟的条件下,在成人的指导教育下,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交往发展各种心理能力,并逐渐克服其冲动性,学会控制自己的活动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获得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学习过程完成的。幼儿的行为缺乏思考,冲动性是幼儿行为的主要特点。儿童控制自身冲动的能力有极大的个别差异。有些儿童能够很好地忍受正常的挫折,有些儿童则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拒绝或延迟满足,并表现为大发脾气或其他一些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大多数是后一 本文于1999年3月20日收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质量管理常用的七种统计方法1

质量管理常用的七种统计方法 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将全面质量管理中应用的统计方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类,本节将要介绍的七种统计分析方法是他的这种分类中的初级统计分析方法。 日本规格协会10年一度对日本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情况作抽样统计调查,根据1979年的统计资料,在企业制造现场应用的各种统计方法中,应用初级统计分析方法的占98%。 由此可见,掌握好这七种方法,在质量管理中非常之必要;同时,在我国企业的制造现场,如何继续广泛地推行这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即初级的统计分析方法),仍然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排列图 排列图法又叫帕累特图法,也有的称之为ABC分析图法或主项目图法。它是寻找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进行质量改善,从而提高质量,以达到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故称排列法。由于这种方法最初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特(Pareto)用来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状况的,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社会的大量财富,而多数人却仅有少量财富,即发现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关系。因此这一方法称为帕累特图法。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将此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作为在改善质量活动中寻找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在应用这种方法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时,通常是将影响质量的因素分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 类为一般因素。根据所作出的排列图进行分析得到哪些因素属于A类,哪些属于B类,哪些属于C类,因而这种方法又把它叫做ABC分析图法。由于根据排列图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哪些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项目,故有的亦把它叫主项目图法。 所谓排列图,它是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所构成的图。其一般形式如图1所示,其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即项目),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到右排列;两个纵坐标中,左边的那个表示频数(件数、金额等),右边的那个表示频率(以百分比表示);直方形表示影响因素,有直方形的高度表示该因素影响的大小;曲线表示各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这条曲线称为帕累特曲线。 二、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法是一种系统地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问题原因的简便而有效的图示方法。因其最初是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于1953年在日本川琦制铁公司提出使用的,故又称为石川图法。由于因果图形似树枝或鱼刺,故也有称之为树枝图法或鱼刺图法。另外,还有的

检查与自评管理程序

编号:SM-ZD-73630 检查与自评管理程序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检查与自评管理程序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1、检查与自评 11.1安全检查 11.1.1本公司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安全标准化有效实施。《安全检查制度》中明确各种安全检查的内容、频次和要求,开展安全检查。 11.1.2本公司的安全检查应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计划。各种安全检查均应编制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应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或依据、检查结果等内容。 1)制定安全检查计划,明确各种检查的目的、要求、内容和负责人; 2)编制综合、专项、节假日、季节和日常安全检查表; 3)各种安全检查表内容全面。 11.1.3企业各种安全检查表应作为企业有效文件,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

1)明确各种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单位、审核人、批准人; 2)每年评审修订各种安全检查表。 11.2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 11.2.1安全办应根据安全检查计划,开展综合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和节假日检查;各种安全检查均应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建立安全检查台账,并与责任制挂钩。 11.2.2企业安全检查形式和内容应满足: 1)综合性检查应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负责组织,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安全检查。厂级综合性安全检查半年不少于1次,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组织;车间级综合性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由安全主任组织; 2)专业检查分别由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主要是对特种设备、危险物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构建筑物、安全装置、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监测仪器等进行专业检查。专业检查每半年不少于1次; 3)季节性检查由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系统相关人

ADHD的实质在于自我控制——Barkley的ADHD理论

Barkley博士在他的书“ADHD和自我控制的本质”中提出ADHD的基础缺陷在于自我控制,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注意方面的问题只是一种次级症状。 Barkley博士强调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主要为外源控制,而后逐渐转变为更多的依靠内在准则,一个人基于内在准则对自己行为进行控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控制”。 例如,小朋友们基本上无法抑制自己的冲动,“克制”自己的行为,他们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只有受到外力的阻挠时,他们才有可能抑制住冲动。比如,乱砸东西的小孩只有在妈妈出现时才会停手,因为他知道再乱来就要挨揍了。 大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即使也有破坏玩具的冲动,但是却不会想破坏就去破坏了,因为他们会预想到下面这些不好的后果: 1、弄坏了以后没有玩具玩了。 2、如果毁了这些玩具,爹妈会不好受的。 3、让爹妈不好受了,他日子也不好过了的。 4、他还会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郁闷,为什么没控制住自己呢。 在上面的例子里,大孩子“克制”并且调节自己的行为是根据内在的准则和控制力,而不是因为做了马上会遭到外部惩罚。 ---------------------------------- ADHD的核心缺损是自我控制 Barkley博士认为ADHD的问题关键在于“自我控制”(也称为自我调节)能力没有相应的发展。他猜测这种缺损主要是由于生物学原因造成而非后天的养育造成。这种自我调节的核心缺损,让一些专门且重要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功能没有很好的发展。包括: *工作记忆,指的是唤醒过去事件并且把它们在脑海中进行操作,以此来预计和规划未来事件。这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效率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认知功能。Barkley 博士认为ADHD儿童很可能工作记忆存在不足。近期的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 *内部语言,指的是人们利用内部语言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比如,在面对挑战时对自己说话来调节自己的状态和行为。Barkley博士认为这种能力在ADHD个体上发展迟滞。 *时间感,指的是对时间的流逝保持觉知以及根据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的能力。人们常常需要评估做完一件事情需要花多少时间,以及估计自己已经花费了多少时间还剩多少时间。Barkley博士认为ADHD个体对时间的心理感知受损,他们无法按照现实的时间需求来调整行为。例如,有些青少年会痴迷于某件不太重要的事,不遗余力的为其投入大把时间,而耽误其他必需要做的事。 *目标导向行为,指的是在心理树立目标,并且持续的用内在目标调节和引导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正是基于这种能力我们才能够坚持一件事并持续不断的为之付出努力。想象一下,如果你无法在心里保持一个长期目标那么要想在艰难和挫折中坚持走下去会有多困难。Barkley博士认为ADHD个体在这方面存在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摘要: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文章综述了自我决定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具体内容,归纳了典型领域研究成果,分析了未来研究的走向,并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与评价。关键词:自我决定动机;测量;应用领域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涉及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 而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准确理解自我决定动机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动机的理解,并为动机问题研究的前景指明道路。一、自我决定动机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和Ryan提出的,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和自我决定的。自我决定理论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动机理论,它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努力去应对持续的挑战,并把外部经验与自我感进行整合。根据个体自我决定的程度不同,自我决定理论把人的动机分为:缺乏动机、控制动机和内在动机。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包括四个小型理论:有机整合理论主要阐述外部动机发展为内部动机的过程经历了哪些不同类型的动机;基本需要理论主要归纳了人类先天存在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以及它们与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主要解社会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内部动机的影响;因果定向理论主要描述人们的先天倾向中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怎样影响个体对于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上述四个小型理论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同等程度的发展,多数的研究主要围绕前三个小型的理论展开,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考查了社会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影响,研究了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又是怎样影响到自主动机的。 二、自我决定动机的测量 随着人们对自我决定理论的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相继编制了一些量表,用于研究不同人群的自我决定动机。目前国内使用的量表主要是对国外量表的修订。唐本钰、张承芬对 sheldon 等人编制的自我决定量表(SDS)进行了翻译并用我国大学生样本进行验证,发现同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有两个分问卷组成,共有十个题目,每个分问卷五个,既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起来

方案—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方案

**公司 **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方案 为正确评价**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以及《中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第2201号)规定,保障**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有序开展,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按照《**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201*〕*号)的安排,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内控评价的目标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结合公司自身结构及经营特点,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全面评价股份公司以及下属子公司、职能部门、车间(以下简称“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合理性及运行有效性,评价各单位业务流程内部控制是否建立良好;评价各业务流程运行与公司制度、程序遵循情况;评价公司项目管理力度和执行效果;合理改善和加强各业务流程控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公司经济业务的营运效率和效果等,及时发现各层面可能存在的缺陷或不足,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内控评价的范围 评价期间:201*年1月1日至201*年12月31日,必要时将追溯以前年度或延伸内控评价。 评价范围:包括组织架构、内部环境、内部监督、发展战略、信息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合同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等业务内容;重点关注资金、采购、销售、存货、固定资产、工程项目等高风险领域。 三、内控评价工作组织

内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内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内控评价自查工作组:股份公司下属子公司内控评价工作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内控评价员;各职能部门、车间负责人、内控评价员。 股份公司201*年内控评价工作人员名单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为贯彻执行财政部、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证公司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实际状况,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及沟通、监督等方面制定并完善了适应现行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公司内部控制综述 1、公司的控制环境 本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确保了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操作规范、运作有效,维护了投资者和公司的利益。 目前,公司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为: 1)公司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能够确保所有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享有平等地位,确保所有股东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 2)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常设决策机构,向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经营活动中的重大决策问题进行审议并做出决定,或提交股东大会

审议。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监督负责,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政策和方案,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董事会下设董事会秘书负责处理董事会日常事务。 3)公司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负责对董事会、总经理及其他高管人员的行为及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向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有效执行负责,通过指挥、协调、管理、监督各控股子公司和职能部门行使经营管理权力,保证公司的正常经营运转。各控股子公司和职能部门实施具体生产经营业务,管理公司日常事务。 2、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根据职责划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设立了人事部、财务部、经理部、企业发展部、科技质量部、审计室、证券部、党群办、物业服务部、系统集成部及进出口部等职能部门,同时还投资了多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及参股企业,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业务管理程序、管理办法和有关说明,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明确,相互牵制,分工合作,各行其责,人员配置合理,形成了有效的分层级管理机制。 3、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建立全面、规范、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既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需要,也是保证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公司从成立之日起,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确

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机制:调节作用模型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4, 4, 217-223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sj.com/doc/313035206.html,/journal/ap https://www.docsj.com/doc/313035206.html,/10.12677/ap.2014.42033 The Mechanisms of Self-Control Affecting the Honest Behavior: The Moderating Model Chunxiang Hu1, Yangang Nie1,2* 1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2The Research Center of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Guangzhou, Guangzhou Email: *niezi66@https://www.docsj.com/doc/313035206.html, Received: Jan. 16th, 2014; revised: Jan. 18th, 2014; accepted: Jan. 21st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sj.com/doc/313035206.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try to explain the influence between self-control and the honest beha-vior from a variety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self-control, but it does not indicate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of the influence, and it lacks consideration of the role of neural mechanisms and re-sources which is the manipulated variable.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self-control af-fecting the honest behavior more systematically, we put forward the moderating model of self- control affecting the honest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dual systems of self-control and the theory of self-control resource, which is that: if the resource of self-control is not depleted, individuals can maintain the personal standards in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be-cause they have sufficient self-control resource, and demonstrate the honest behavior consistent with their personal standards; Conversely, if the self-control resource of individual is depleted, which will be used to maintain the personal standards in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as a result, in-dividuals are unable to maintain the individual standards in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impulses in the subconscious level will make the individual's self-control failure, and show bad faith conduct. Future research could use the methods of dynamic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and neural mechanisms of self-control affecting the honest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derating between double systems of self-control and self-control re-source. Keywords Dual Systems of Self-Control; Self-Control Resource; Honest Behavior; Moderating Model *通讯作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