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苏轼的生平履历一览表

苏轼的生平履历一览表

苏轼的生平履历一览表

by:wang gang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嘉佑八年

1036年,苏东坡降生(11月19日)

1054年,娶王弗

1057年,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年4月——1059年7月)1059年举家迁往京都(1060年2月抵达)

1061年,任凤翔判官(1061年11月-—1064年12月)

英宗治平元年至四年

1064年,任职史馆(1065年2月-—1066年4月)

1065年,妻丧

1066年,父丧;服孝(1066年4月—-1068年7月)

神宗熙宁元年至元丰八年(1068年-—1085年)

1068年,娶王闰之

1069年,返京(1069年2月)任职史馆(1069年2月——1070 年12月)

1071年,任告院监管(1071年1月——6月);往杭州(1071年6月——11月)任杭州通判(1071年11月——1074年8月)1074年,往密州(1074年9月—-11月)任密州太守(1074年——1076年11月)

1076年,往徐州(1076年12月--1077年3月)任徐州太守(1077年

4月——1079年3月)

1079年,任湖州太守(1079年4月-—7月);入狱(1079年8月——12月)

1080年,谪居黄州(1080年2月-—1084年4月)

1084年往常州(1084年月-—1085年3月)

1085年往登州(1085年6月—-10月)任登州太守(1085年10月);

往京都(1085年10月—-12月)任中书舍人(1085年12

月——1086年7月)

哲宗(1086年—-1100年)元祐年间太后摄政(1085年3月—-1093年8月)

1086年,以翰林学士知制诰(1086年8月--1089年2月)

1089年,往杭州(1089年4月——7月)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钤辖(1089年7月——1091年2月)

1091年,任吏部尚书(1091年1月——8月);往京都(1091年3月——5月);任颍州太守(1091年8月-—1092年3月) 1092年,任扬州太守(1092年3月——8月);任兵部尚书(1092年9月-—10月);任礼部尚书(1092年11月-—1093年

8月)

1093年,妻丧:太后逝世(1093年8月——9月)后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往惠州贬所(1094年3月--10月);谪居惠州(1094年10月—-1097年4月)

1097年,往海南(1097年4月——7月);谪居海南儋州(1097年7月——1100年6月);

徽宗(1101年——1126年)太后摄政(1100年——6月)

1101年, 北返,往常州(1100年7月--1101年6月);

逝世(1101年7月28日)

1126年北宋亡

苏轼的生平履历一览表

苏轼的生平履历一览表 by:wang gang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嘉佑八年 1036年,苏东坡降生(11月19日) 1054年,娶王弗 1057年,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年4月——1059年7月)1059年举家迁往京都(1060年2月抵达) 1061年,任凤翔判官(1061年11月-—1064年12月) 英宗治平元年至四年 1064年,任职史馆(1065年2月-—1066年4月) 1065年,妻丧 1066年,父丧;服孝(1066年4月—-1068年7月) 神宗熙宁元年至元丰八年(1068年-—1085年) 1068年,娶王闰之 1069年,返京(1069年2月)任职史馆(1069年2月——1070 年12月) 1071年,任告院监管(1071年1月——6月);往杭州(1071年6月——11月)任杭州通判(1071年11月——1074年8月)1074年,往密州(1074年9月—-11月)任密州太守(1074年——1076年11月) 1076年,往徐州(1076年12月--1077年3月)任徐州太守(1077年

4月——1079年3月) 1079年,任湖州太守(1079年4月-—7月);入狱(1079年8月——12月) 1080年,谪居黄州(1080年2月-—1084年4月) 1084年往常州(1084年月-—1085年3月) 1085年往登州(1085年6月—-10月)任登州太守(1085年10月); 往京都(1085年10月—-12月)任中书舍人(1085年12 月——1086年7月) 哲宗(1086年—-1100年)元祐年间太后摄政(1085年3月—-1093年8月) 1086年,以翰林学士知制诰(1086年8月--1089年2月) 1089年,往杭州(1089年4月——7月)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钤辖(1089年7月——1091年2月) 1091年,任吏部尚书(1091年1月——8月);往京都(1091年3月——5月);任颍州太守(1091年8月-—1092年3月) 1092年,任扬州太守(1092年3月——8月);任兵部尚书(1092年9月-—10月);任礼部尚书(1092年11月-—1093年 8月) 1093年,妻丧:太后逝世(1093年8月——9月)后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往惠州贬所(1094年3月--10月);谪居惠州(1094年10月—-1097年4月)

苏轼生平简历图表

苏轼生平简历图表

21 岁1057 仁宗嘉 祐二年 京城 开封 进士, 翰林 学士 1057 年春科举进士及第,其文章受欧阳修惊异好 评。春秋对义第一,皇帝殿试受仁宗欣赏。 科举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殿试二十五篇进策。 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 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 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 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 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 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 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 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 鲧方命 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 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 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 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 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 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 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 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 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 立法贵 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苏轼简介

苏轼 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中文名:苏轼 外文名:S u shi 别名:苏子瞻、苏东坡 国籍:中国北宋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眉山出生日 期: 1037年1月8日 逝世日 期: 1101年8月24日 职业:官员、文学家、画家、书法家 主要成 就: 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 代表作 品: 《赤壁赋》《石钟山记》《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 壁怀古》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苏轼[1](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与欧阳修合称“欧苏”,与辛弃疾合称“苏辛”。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立新法中与王安石发生不快,被罢免官职[2]。《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3]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姓名:苏轼 字:子瞻、和仲 号:东坡居士家乡:四川眉山 所处朝代:北宋 诗歌类型:宋词、宋诗 代表作品:《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词豪放派创始人 父子三人都是著名的政论家。 宋四家苏轼 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

苏轼简介,生平年表

苏轼简介,生平年表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政治家、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着名的美食家。 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与欧阳修合称“欧苏”,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与黄庭坚的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057年(嘉佑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立新法中与王安石发生不快,被罢免官职。《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生平年表: 1036年景佑三年十一月十九苏轼降生 1054年娶王弗 1057年21岁高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61年任凤翔府判官;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年任职史馆 1065年妻丧 1066年父丧;服孝(1066.4~1068.7);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年娶王闰之(王弗之堂妹) 1069年返京;任职史馆 1071年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年38岁任密州太守 1076年40岁任徐州太守 1079年43岁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谪居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1084年往常州 1085年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东坡是宋代诗词大家,他那乐观豪迈、飒然超离的诗词与他的透彻的禅学修养是紧密联系的。他把学诗比作学禅,诗境等同禅境,“每逢佳句则参禅”(《书李端叔诗后》)是他从事创作的体会。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湄山人。 后人读苏轼的诗词文无数,其中体现的豪情震慑了多少人的心魂!文字明朗,文风清新,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伟大的一代宗师。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的诗句:“猿吟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褒奖,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因此他的诗句总能体现他的本性,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总能看到那个乐观,豪放的苏轼,似乎能碰到他的心。说苏东坡乐观、豁达,是因为他在历尽仕途坎坷之后还是那么天趣洋溢,超然无累,在苦难中他张显出生命的活力。因此他受到所有后人的爱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怎么能不受人尊敬? 苏轼生平作诗几百首。“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多么平静的心情,潇洒的人生态度,豁达的人生观念所有的过去都已经成为历史,雨也罢晴也罢,人生就是一场经历,走过路过,幸福悲伤,都是人生的意义;“会识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石上有几个人有这种豪情,这种想象!“西北望,射天狼”堪称一绝;“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间有味是清欢,一蓑烟雨任平生。”似乎看到苏轼早已看透红尘,心间一片澄澈,悠然看世间生老死别;“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橙黄桔绿”四个字轻易地把寒冷的冬季写得充满生机,不同凡俗。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此句携海上风涛之气而来,何其雄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所以人不可好高慕远,否则只会留下遗憾;“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毅力成就古之成大事者,否则即使有超世之才也将一事无成;“天外黑风吹海立”一个“立”字胜过千言万语,诗境不言而喻……超脱的语句是一个超脱的心灵释然的真心流露。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却淘不尽苏轼千古传颂的豪情与不朽的诗句——精神的寄托。 我觉得有句话很适合用来形容苏东坡: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他总能在逆境中欢笑,在不幸中展现豪情,这或许也是他千古留名的原因之一,苏轼一生对理性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其心智之成熟、感情之丰富、人格之独立、胸怀之广阔、为人之坦荡、性情之旷达,更是使他得到后人热爱的原因。苏轼一生坎坷不断,但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他却一直是快乐的。苏轼善于结交朋友,上可陪皇帝,下可陪乞儿。即使是他的政敌和对手,他都可以在大是大非之外,与之成为朋友。苏轼对王安石就是如此,但他却十分坚信自己的看法,苏东坡一直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这时他之所以一再被贬官的原因。在政治上,他们一直是各执己见的对手,但他却对王安石本人,或说

苏东坡的一生简要概括

苏东坡的一生简要概括 苏东坡一生的简要概括: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人物命运“三起三落”: 1、一起:步入仕途。 公元1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考中进士后,苏东坡步入仕途,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被提拔重用。 2、一落:大难临头。 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后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使。 3、二起:东山再起。 公元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

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4、二落:知难而退。 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公元1089年7月至公元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5、三起:再回朝廷。 苏东坡公元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从苏东坡频繁的上下左右调动,反映了朝廷当时极端矛盾的心态。 6、三落:一贬再贬。 公元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刚一亲政,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祐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被贬到更远的儋州。 人物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宋仁宗时代 景祐三年(1036年)丙子一岁 公历1036年12月19日,卯时,生于眉山县(属成都府路之眉州)纱縠行。 此年父苏洵二十八岁,母程氏二十七岁。范仲淹四十八岁,梅尧臣三十五岁,欧阳修三十岁,司马光十八岁,曾巩十八岁,王安石十六岁,程颢五岁,程颐四岁。范仲淹因反对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欧阳修亦坐贬夷陵。 宝元元年(1038年)戊寅三岁 苏轼兄景先卒。 元昊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 宝元二年(1039年)己卯四岁 弟苏辙生于二月二十日。 庆历二年(1042年)癸未八岁 始入乡校,从道士张易简读书,闻欧阳修等名。 此年范仲淹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 庆历五年(1045年)乙酉十岁 苏洵东游京师,拟应次年的“茂才异等”科考试。苏轼从母程

夫人读书,“奋厉有当世志”。此年因苏舜钦进奏院事件,范仲淹等离朝出任地方官,“庆历新政”中断。 黄庭坚生。 庆历七年(1047年)丁亥十二岁 苏洵因制科落第,南游庐山等地。五月苏轼祖父苏序卒,苏洵闻讯返家,自此居丧读书,并教养二子。 皇祐元年(1049)己丑十四岁 苏洵作《名二子说》,名轼及弟辙。 是岁,秦观生。 皇祐四年(1052年)壬辰十七岁 三姊受其舅程濬、姑宋氏、夫之才(正辅)之虐,卒。苏、程结怨。 范仲淹卒。 皇祐五年(1053)癸巳十八岁 至是岁,日益壮大,好读史、论史,章亦好道。晁补之、陈师道生。 至和元年(1054年)甲午十九岁 娶妻王弗。张方平镇蜀,访知苏洵之名。 是岁,张耒生。 至和二年(1055年)乙未二十岁 以诸生谒张方平于成都,张一见待以国士。 嘉祐元年(1056年)丙申二十一岁

东坡大事年表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一、少年苏轼在眉山(1036—1056) 1、苏轼降生:1036年1月,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千年奇才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 2、苏辙降生:1039年,苏轼一生的兄弟、知己苏辙降生。 3、程夫人教子:幼年的苏轼、苏辙兄弟跟母亲程夫人读书,程夫人用范滂的事例教育苏轼胸怀天下。 4、少年立志:年少的苏轼也曾自满,但在高人的指点下写下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并以此自励,传为佳谈。 5、娶王弗:十九岁的苏轼与王弗成婚。 6、谒张方平于成都:苏轼到成都拜访了当时的名士张方平,得到后者高度评价。 二、名动京师(1056—1057) 1、赴京赶考:1056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两兄弟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 2、中进士:做《刑赏忠厚之至论》欧阳修为避嫌误把苏轼列为第二,但东坡的才华为世人所认知,名动京师。 三、服母丧(1057—1059)

四、初仕凤翔(1061—1064) 1、“苏贤良”美誉:初到凤翔的苏轼才能得到展现,很快获得“苏贤良”的美誉。 2、王弗高参:苏轼为人性格直率,王弗从旁提醒,两人相得益彰。 3、《和董传留别》:凤翔期满,苏轼与董传离别时写下了这首诗,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后人广为传颂。 五、京城为官(1064—1066) 1、任职史馆:任满后的苏轼回到京城,受到排挤,但学士院考试再入三等,授史馆。 2、妻丧:1065年,陪伴苏轼11年的妻子王弗去世,苏轼悲痛不已。 六、服父丧(1066—1068) 1、父丧:1066年,苏洵病辞世于京城,苏轼、苏辙护送父亲的灵柩回眉山安葬。 2、娶王闰之:1068年,苏轼娶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她将陪伴苏轼经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七、返京(1069—1071) 1、任职史馆:服丧期满的苏轼回到京城,但此时的京师已不是过去安然和平的京师,王安石变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反对变法让苏轼备受排挤。

苏轼生平时间表苏轼生平事迹经历简介

苏轼生平时间表苏轼生平事迹经历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篱,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诗人、雕刻家、政治家,是古代中国杰出的文化人物之一。生于公元1037年,卒于1101年,享年65岁。 苏轼生平时间表: 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河南省沈丘县(今河南省商水县); 1042年,苏轼六岁时,父亲忧郁而亡,家境一时落寞; 1057年,苏轼得中进士,成为状元; 1058年,苏轼开始他的仕途生涯,担任宝文阁校书郎; 1063年,苏轼官至礼部尚书,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1070年,苏轼与王安石在“神宗知制诰”中有矛盾,不满王安石的新政,申论“神京赋”,被贬黄州; 1074年,苏轼被贬儋州; 1076年,苏轼被贬黄山; 1080年,苏轼因曾盗取御油灯的罪名被流放黔州; 1086年,苏轼被召回中央,负责协助编撰《新唐书》; 1088年,苏轼被越王钱俶充军,任枇杷峰游击营官,期间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 1091年,苏轼得到赦免,重回府,任中书舍人; 1096年,苏轼再次被贬,至婺源; 1100年,苏轼重归南京,尝试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归隐江南;

1101年,苏轼逝世,享年65岁,葬于家族房陵干园中。 苏轼生平事迹经历简介: 苏轼出生在一个文化家庭,小时候就受到父母亲的文化 熏陶。他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辙、弟弟苏辙和侄子苏辙琼都是学者,史称“苏门四学士”。 苏轼少时聪颖,精通诗文,18岁时中进士,成为当时唯 一的状元。担任官员期间,他努力提升自己的才华,创作了众多著名的文章和诗歌,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游泳》等等,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匠。 然而,苏轼的政治主张多次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相撞。他 认为王安石的新政并不是最好的政治方案,不同意他的改革措施,因而遭到了贬谪和囚禁。 苏轼在流放期间,以写诗、写画、修文艺书法自立于世,先后逗留于黄山、婺源、黔州和扬州,期间创作了大量著作,如《赤壁怀古》、《江城子》、《前赤壁赋》、《东篱乐府》等等,时至今日仍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剩余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苏轼逐渐放弃了政治斗争, 投身文化事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书法家和文学家。他在南京“东篱别墅”里过着隐居的生活,并通过传讲、著述和书画等方式,广为弘扬文化艺术,对后世的文学事业和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被誉为“宋词三 大家”之一,是中国文学、书法、绘画等各种艺术领域里的重要人物,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苏轼大事年表一览表

苏轼大事年表一览表 仁宗天圣元年——嘉祐八年(1023-1064) 1036年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历1037年1月8日),苏轼降生。1054年娶第一任妻子王弗。 1057年 21岁高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举家前往京都,苏迈降生。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61年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年任职史馆。 1065年妻丧,王弗离去。 1066年父丧;服孝(1066.4~1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年娶王闰之(王弗之堂妹)。 1069年返京;任职史官。 1070年苏迨降生。 1071年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2年苏过降生。 1073年收留王朝云。 1074年 38岁任密州太守。 1076年 40岁任徐州太守。 1079年 43岁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谪居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1084年往常州。 1085年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祐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年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6年朝云去世。 1097年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年,北返;往常州;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逝世,享年66岁。

苏轼人生简历

苏东坡大事年表 苏东坡大事年表 1037年生于眉州眉山,在现在的四川成都南。 1056年,虚岁21岁,进京赶考。既东京汴梁,今天的河南开封.1057年考中进士,到1069年王安石变法,十多年间主要在京城任职于史馆,当然实际上没干几年,因为期间他的母亲、妻子王弗、父亲先后去世,服丧守孝近6年. 1071年因上书反对变法,被革新派排挤出京城,外放任杭州通判。今江苏杭州。1074年改任密州,现山东诸城。 1076年改任徐州,现江苏徐州。 1079年改任湖州,现浙江湖州.被外放十余年,本以为朝中之事与他瓜葛不大,没想到的是到湖州不到三个月,他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祸事,因当时李定等人故意曲解诗句,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将苏东坡下狱,既“乌台诗案”,这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中,有详细记述。苏东坡坐牢103天,受尽折磨,曾经同关在一起的一名官员曾写诗到: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好宋太祖赵匡胤年间就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东坡才免掉一死。 1080年出狱,被贬黄州,现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农村的民兵队副队长。职位相当低微,以至生计不能维持。于是他带领家人开垦于城东的一块坡地,“东坡居士”便是这时起的.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写出前、后《赤壁赋》,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 1084年改任汝州,今河南地界,但因路途遥远,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苏轼请求后改任常州,未到常州,宋神宗驾崩。王安石改革派被打压,司马光为相。1085年主管登州,今山东蓬莱。之后被召回朝。但又因上书反对司马光全部废除新法。又遭排挤。

1089年再度自求外调杭州. 1091年又改任颍州,今安徽阜阳。 1092年改任扬州,今属江苏。 1093年改调定州,今河北定县。 1094年被贬惠州,今广东惠州。 1097年再贬到儋州,在今海南。千年前的海南,那是蛮荒之地,是朝廷流放严重的、死不改悔的罪臣的首选场地。到了儋州,真乃天高皇帝远,你造不了反,发点儿牢骚也没有人听得见。家破人亡的苏轼做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正如诗中所道:"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九死蛮荒吾不悔,兹游奇绝慰平生"。 1101年遇赦,北返,途中卒于常州,葬于汝州郏县,今河南郏县。享年65岁。

苏轼的生平经历介绍

苏轼的生平经历介绍 ]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早有文名,母亲能教他读《汉书》.由于家庭的教育,前辈的熏陶,以及他自己的刻苦学习,青年时 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才能.嘉佑元年 (1056年),虚岁二...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早有文名, 母亲能教他读《汉书》.由于家庭的教育,前辈的熏陶,以及他自己的 刻苦学习,青年时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才能.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 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 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嘉佑六年,父亲苏洵于汴京病故,苏 轼丁忧扶丧归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 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风 雨飘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那个“平和世界”.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 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安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 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 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 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 最大的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 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经过几个月的折磨,他侥幸被释,贬谪黄州.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 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

苏东坡简介资料

苏东坡简介资料 苏东波,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苏东坡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苏东坡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东坡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