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20-2022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红楼梦》高考真题汇编

2020-2022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红楼梦》高考真题汇编

2020北京高考试题

《红楼梦》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词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请从判词的画线部分选择三处,各举出原著中的一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

2020答案

答案示例:①心比天高:晴雯撕扇/晴雯笑骂秋纹。②灵巧:晴雯病补雀金裘。③毁谤生:王善保家的毁谤晴雯,王夫人下令抄检大观园。④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死后宝玉写《芙蓉女儿诔》。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题目考查的是晴雯的判词,需要考生对应三处画线句举出相应的例子。

比如“心比天高”,可从“晴雯撕扇”等情节中体现。端午佳节间,宝玉因金钏儿之事,心情很糟糕。恰巧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不仅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且连来劝架的袭人也落了个灰头土脸。最后,宝玉一定要回了太太去,至袭人一干丫鬟跪下求情才罢。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

的扇子也撕了。作为一个丫环,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所有的事情都按着主子的意思来做,喜欢了就要,不喜欢了就扔。她要求宝玉尊重她的人格,要求她做什么就做到底,不可凭性子来。试问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有哪个丫环敢这样要求自己的主子,而晴雯就恰是这样这是一种不因为身份而妄自菲薄的“傲骨”。

“灵巧”可从“晴雯病补雀金裘”中体现。袭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里受寒伤风,身上烧得烫人,宝玉为舅舅庆寿,贾母给了宝玉一件俄罗斯的孔雀毛做的氅衣,宝玉穿时不小心烧了个洞,麝月忙悄悄拿出来叫人织补,谁知道东西太名贵,没有裁缝敢揽活。睛雯心灵手巧,重病中连夜补好。

“毁谤生”可从王善保家的毁谤晴雯,王夫人下令抄检大观园中体现。王善保家的说:“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这才惹出了抄捡大观园的闹剧。

“多情公子空牵念”可从晴雯死后宝玉写《芙蓉女儿诔》中体现。他写《芙蓉女儿诔》的时候是情真意切的。他用了晴雯所喜欢的“冰鲛縠”,备了四样晴雯喜欢吃的东西,他写小时候跟晴雯一起长大,一起洗澡玩耍,想起了曾经帮晴雯呼气暖手的某段过去,他回忆病补雀金裘,回忆她绣的女红,过去种种细节,莫不历历在目。

2021北京高考试题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

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

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

(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2021答案

答案:

(1)元妃省亲(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解析】(1)这段话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香消玉殒,王熙凤大

权在握”,这是秦可卿临终时托梦给王熙凤时所说的话。“非常喜事”是指贾

元春晋封为妃,皇帝恩准元春省亲。

(2)是小说后续情节发展的暗示,暗示了青春少女的红颜薄命以及封建家

族走向崩溃的悲剧。例如小说写林黛玉泪尽而亡、贾府最后被抄家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等的整体把握能力。这句话是秦可卿临终给王熙凤的提醒,暗示贾府将走向衰败。“盛筵必散”暗示贾府会盛极必衰的的命运。而“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三春”有人认为指贾家的三个女,迎春嫁的不如意,后被折磨致死,探春远嫁,惜春出家,这三春离开贾府,贾府已经没落不堪了,再加上唯一显赫的元春病逝,贾府更是彻底落败,这才有了“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说法。“芳菲尽”也包括大观园所有女子的悲惨命运,比如黛玉泪尽而逝等。因此秦可卿这句话是小说后续情节发展的暗示,暗示了青春少女的红颜薄命以及封建家族走向崩溃的悲剧。2022北京高考试题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开头,作者自道书名说:

(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除了《红楼梦》外,这里还提到了小说另外四个书名。请从中任选三个,解释这些书名和作品内容有何关联。

(2)小说第五回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听到的仙乐套曲就叫《红楼梦》。今天的通行本也多以《红楼梦》为书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红楼梦》作为书名的合理性。

2022答案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以《石头记》为名,是因为全书写了石头记录的自己红尘历劫的故事。以《情僧录》为名,是由于书中人物因情而参透世相,有助人解脱苦恼之意。以《风月宝鉴》为名,因其是小说中出现的道具,有规劝人去淫向善之意。以《金陵十二钗》为名,因“十二钗”是小说主要人物,凸显“为闺阁立传”之意。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这些书名与作品内容的关联。

《石头记》:这部小说在前几个章回里详细叙述了此书由来,有一块被女娲补天弃而未用的石头,搁置在青埂峰下。它因修炼之后已有灵性,能口吐人言,后又遇见一僧一道,求他们带它去红尘中经历了一番。红尘梦尽,这块石头回到青埂峰,石身记满它下凡经历后的种种事情。空空道人将这石头上记述的故事抄了下来,因此才有了这部小说。可见以《石头记》为名,是因为全书写了石头记录的自己红尘历劫的故事。

《情僧录》:红楼梦开篇空空道人说“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如色,自色入空”,遂易名为《情僧录》。贾宝玉本是最多情、博情之人,但在经历了一系列家庭变故,以及黛玉香消玉殒之后,他看透了世间种种,最后出家做了和尚。以《情僧录》为名,是由于书中人物因情而参透世相,有助人解脱苦恼之意。

《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一面镜子,出自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再看看这风月宝鉴的出处,据红楼梦第十二回:“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跛足道人这前半句话告诉了我们风月宝鉴的出处、制作者、功效,而后半句告诉我们他带风月宝鉴下凡的意义和禁忌,其实这段话另有深意。风月宝鉴的“正面”指男女情爱,“背面”告诫我们不要太过痴迷。可见以《风月宝鉴》为名,因其是小说中出现的道具,有规劝人去淫向善之意。

《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正册中的十二位女子,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这十二个女子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且《红楼梦》一篇故事,按作者自己说来,是为了替彦师语文课堂闺阁立传,作者同情闺阁女儿的薄命,感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也赞间阐阁安兀的“风

流”、“忠义”、“巾帼不让须眉”。可见以《金陵十二钗》为名,因“十二钗”是小说主要人物,凸显“为闺阁立传”之意。

(2)答案要点:①“红楼”既可以象征富贵官宦之家,又可以象征闺阁。②“梦”象征了作家人生如梦的幻灭感。③书名中的温柔富贵与梦幻泡影,是对全书贵族家庭之衰亡与红颜薄命之悲剧的整体概括。

【解析】分析《红楼梦》书名的合理性,需要将书名与书中内容关联。首先解释“红楼”的含义。“红”在古代代表“女儿”,即女性;“楼”是深闺大宅;“红楼”是指住在深闺大宅中的女性,多指官宦人家的小姐。另外“红楼”与“朱楼”是近义词,古代的“红楼”是指富豪权贵人家妇女所居的华丽楼宇,如白居易《秦中吟议婚》中就有“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之句。而杜甫也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字面上理解,“红楼”即“朱门”,都是富贵家庭的代名词。由此,“红楼”既可以象征富贵官宦之家,又可以象征闺阁。而《红楼梦》写了众多美好的女性形象,她们出身高贵,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她们才华横溢,能力出众,是作者倾尽心力歌颂的对象,然而她们的结局却逃过不“悲剧”二字;另外书中所写“四大家族”更是权势遮天的富贵大家族,故事正是写他们由盛而衰的必然命运。因此“红楼”涵盖了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梦”则是“本书主旨”之所在。小说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这是《红楼梦》全书的提示。贾宝玉在太虚幻境里翻阅“金陵十二钗”图册,听仙

女们演唱“红楼梦十二支曲”,饮美酒,品香茗,跟“兼美”柔情缱绻,又有警幻仙姑和祖先之灵对他谆谆警戒,最后他落入万丈迷津,这正是贾宝玉一生的简要概括。世上繁华、深情终不过大梦一场,恍然一梦,情海幻变,这是人生的真相。“梦”象征了作家人生如梦的幻灭感。红楼一梦,繁华终归于尽,书名中的温柔富贵与梦幻泡影,是对全书贵族家庭之衰亡与红颜薄命之悲剧的整体概括。

2020-2022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红楼梦》高考真题汇编

2020北京高考试题 《红楼梦》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词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请从判词的画线部分选择三处,各举出原著中的一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 2020答案 答案示例:①心比天高:晴雯撕扇/晴雯笑骂秋纹。②灵巧:晴雯病补雀金裘。③毁谤生:王善保家的毁谤晴雯,王夫人下令抄检大观园。④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死后宝玉写《芙蓉女儿诔》。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题目考查的是晴雯的判词,需要考生对应三处画线句举出相应的例子。 比如“心比天高”,可从“晴雯撕扇”等情节中体现。端午佳节间,宝玉因金钏儿之事,心情很糟糕。恰巧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不仅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且连来劝架的袭人也落了个灰头土脸。最后,宝玉一定要回了太太去,至袭人一干丫鬟跪下求情才罢。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

的扇子也撕了。作为一个丫环,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所有的事情都按着主子的意思来做,喜欢了就要,不喜欢了就扔。她要求宝玉尊重她的人格,要求她做什么就做到底,不可凭性子来。试问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有哪个丫环敢这样要求自己的主子,而晴雯就恰是这样这是一种不因为身份而妄自菲薄的“傲骨”。 “灵巧”可从“晴雯病补雀金裘”中体现。袭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里受寒伤风,身上烧得烫人,宝玉为舅舅庆寿,贾母给了宝玉一件俄罗斯的孔雀毛做的氅衣,宝玉穿时不小心烧了个洞,麝月忙悄悄拿出来叫人织补,谁知道东西太名贵,没有裁缝敢揽活。睛雯心灵手巧,重病中连夜补好。 “毁谤生”可从王善保家的毁谤晴雯,王夫人下令抄检大观园中体现。王善保家的说:“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这才惹出了抄捡大观园的闹剧。 “多情公子空牵念”可从晴雯死后宝玉写《芙蓉女儿诔》中体现。他写《芙蓉女儿诔》的时候是情真意切的。他用了晴雯所喜欢的“冰鲛縠”,备了四样晴雯喜欢吃的东西,他写小时候跟晴雯一起长大,一起洗澡玩耍,想起了曾经帮晴雯呼气暖手的某段过去,他回忆病补雀金裘,回忆她绣的女红,过去种种细节,莫不历历在目。 2021北京高考试题

2022年新高考北京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成为一种需求。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指保护古籍文物本身,可谓之“存形”;再生性保护指对古籍的影印、缩微复制和整理出版等,可谓之“移形”。不过,这两种方式主要解决古籍“藏”与“用”的问题,而古籍的“藏”与“用”长期局限在特定的机构与学者群体中,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广泛注意。传承性保护则是利用各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古籍推向大众,让古籍“活”起来,实现古籍从“藏”到“用”最后至“活”的飞跃。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飞跃提供了条件。人工智能处理古籍的过程大体包含四步:

2020年(北京市13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论语》《红楼梦》

2020年(13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论语》 《红楼梦》 一、2020年东城一模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0题。(共5分) 10.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③子曰:“其言之不怍也,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 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以上三则语录中孔子对言语的看法,并选择其中一则,结合你的言语生活作简要分析。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9题。(共6分) 19.《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酸凤姐”“贤袭人”“勇晴雯”“慧紫鹃” 等。请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 二、2020年西城一模 (二)根据要求完成 11 题。(共 7 分)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②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③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④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从这几则论语来看,孔子在教育中关注哪些方面?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或看法。(7 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15题。(共4分) 15.《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二个咏菊的诗题之后,探春感慨说:“竟没有人作《簪菊》。”于是她在《簪菊》题下作了一首,诗中写道:“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这首《簪菊》体现出探春怎样的个性气质?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4 分) 三、2020年海淀一模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7分) 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②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1】犹犬羊之春。”(《论语?颜渊》)

名著阅读之《红楼梦》-2020年高考语文最新模拟试题精编之名著阅读(原卷版)

名著阅读之《红楼梦》最新模拟试题汇编(解析版)1.(2020·北京清华附中高三一模)《红楼梦》中第五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谁的判词?请结合小说情节解说前两句判词的含义,再说一说后两句判词暗示的人物结局。 2.(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月考)《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二个咏菊的诗题之后,探春感慨说:“竟没有人作《簪菊》。”于是她在《簪菊》题下作了一首,诗中写道:“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这首《簪菊》体现出探春怎样的个性气质?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 3.(2020·江苏省高三三模)简答题。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一个贯穿全文的人物,他与贾府的联系体现在哪些重要情节上? 4.(2020·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月考)简答题。 “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红楼梦》)这句话是谁何时说的?请简析其中“果然威武”一句隐含的信息。 5.(2020·江苏省高三二模)简答题。 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在他的《红楼梦人物论》中用“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来评论王熙凤,你如何看待这句话?请结合《红楼梦》的内容加以阐述。 6.(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月考)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宝钗前来探望,临走时对袭人说:“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有的版本在“不必”前加了一句“要想什么吃的、玩的,你悄悄的往我那里取去”对于塑造薛宝钗形象来说,你认为这一句加好,还是不加好?请结合上文及原著其他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7.(2020·东北育才学校高三零模)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大姐儿”生了痘疹后,书中有这样一段

2023年北京市各区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题汇编含答案-《红楼梦》

《红楼梦》 房山区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5分)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作者写到众人夜宴掣花签的娱乐,其中有如下情节: 黛玉一掷,是个十八点,便该湘云掣。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 ..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 笑道:“‘夜深 ..’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 ..’两个字改‘石凉 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 (1)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表明湘云早就对黛玉不满,借此表达愤恨。 B.是湘云对黛玉打趣的还击,不是玩笑之语。 C.湘云因黛玉曾乘坐类似的船进京而开玩笑。 D.湘云以此打趣宝玉曾不舍得黛玉离开之事。 (2)请结合原著,分析“香梦”的意蕴与所寓情感。(4分) 延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9题。(共6分) 19. 根据下面提示的《红楼梦》中相关情节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薛宝钗的形象。(6分) (1)宝釵在自己的庆生宴上,为贾母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2)探春大观园里搞改革,宝钗给探春提具体的改革建议。 (3)金钏投井而死,宝钗探望王夫人,说了一番话,消除了王夫人的自责心理。 丰台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 19.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长篇小说注重叙事节奏。《红楼梦》在家族兴衰与宝黛爱情两条主线上,形成六大叙事高潮:元妃省亲、宝玉挨打、祭宗祠开夜宴、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贾府抄家。请从中任选一个高潮事件,完成下面题目。 (1)请简要概述该高潮事件的内容,不超过60字。(4分) (2)请简要说明该事件成为“高潮”的理由。(6分)

2022年北京市高考《红楼梦》模拟试题十一套(附答案)

2022年北京市高考《红楼梦》模拟试题十一套(附答案) 【试题1】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命仙女们为贾宝玉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其中有一句曲词:“都道 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这句曲词中涉及了小说中哪几个人物?暗示了贾宝玉怎样的性 格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5分)【试题2】2022东城期末15.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1分)《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王夫人对她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 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 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1)选文中加点人物指的是()(2分) A. 贾赦 B. 贾政 C. 贾琏 D. 贾珍 (2)王夫人为什么说自己的儿子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请结合《红楼梦》中的两个情节,谈谈你的理解。(6分) (3)《红楼梦》第三回,作者从林黛玉的视角描写了贾府,纵观全书,作者还从其他人物的视角对贾家这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大家庭进行了介绍与描写,请写出一个这样的情节。(3 分) 【试题3】2022西城期末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8分)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宝玉作《芙蓉女儿诔》。其中一句“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垄中,女儿命薄”被黛玉修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后又经过宝玉修改, 变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听到此句,黛玉“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 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 (1)宝玉最后所改诔文中的“卿”字,本应指的是_________(人名)。(2分) (2)黛玉为何“忡然变色”?她的这种心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简要说明。(6分) 【试题4】16.从以下《红楼梦》的回目中,任选一条,依据划线内容,简述情节,概括薛宝钗的性格特点。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 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馀香第五十六回敏探春 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试题5】2022朝阳一模阅读《红楼梦》节选材料,完成16-17题。(共11分)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成为一种需求。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指保护古籍文物本身,可谓之“存形”;再生性保护指对古籍的影印、缩微复制和整理出版等,可谓之“移形”。不过,这两种方式主要解决古籍“藏”与“用”的问题,而古籍的“藏”与“用”长期局限在特定的机构与学者群体中,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广泛注意。传承性保护则是利用各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古籍推向大众,让古籍“活”起来,实现古籍从“藏”到“用”最后至“活”的飞跃。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飞跃提供了条件。人工智能处理古籍的过程大体包含四步:首先,将古籍扫描并处理成图像文件。其次,通过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图像文件中的文字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分类汇编:红楼梦阅读专题

红楼梦阅读专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6. 《红楼梦》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请举出一例加以赏析。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 16.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请从贾政和贾宝玉、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黛玉和紫鹃中任选一组,结合原著,阐述他们之间或真挚或深沉的情感。 北京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二)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21.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林黛玉曾用贾宝玉的名字开玩笑地诘问他:“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请依据原著,谈谈你对宝玉的“贵”与“坚”的理解。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7分)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行酒令后第二天薛宝钗与林黛玉的一番对话,说道: 且说宝钗等吃过早饭,又往贾母处问过安,回园至分路之处,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

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红楼梦名著阅读分类汇编(原卷版)

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红楼梦名著阅读分类汇编(原卷版) 专题03 名著阅读 红楼梦名著阅读 一、(2023海淀高三上期末)15. 《红楼梦》中的许多对联与作品的环境、人物乃至主题都有着密切联系,能见出作者匠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对书中对联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太虚幻境石牌坊上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表达了曹雪芹对真假有无的辩证思考,也是本书“将真事隐去”的创作手法的体现。 B. 荣国府荣禧堂中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巧妙描绘出往来于贾府这个历时百年的“钟鸣鼎食”之家的人们衣饰华贵、身份显赫。 C. 大观园沁芳亭的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妙在写“水”不着一个“水”字,构成了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诗意画面。 D. 林黛玉居所的对联“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与潇湘馆翠竹掩映、一派清幽的环境特点相契合,表达了黛玉对物是人非、功名易逝的感伤。 (2)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的对联“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暗示书中有许多灵秀之人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请任选书中的一个人物,结合原著的相关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二、(2023西城高三上期末)15.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在《红楼梦》中,许多人物都有自己的特别称谓,比如: 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 ②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③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 ④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

高考语文复习:回顾《红楼梦》高考题目,明确考试重点

高考语文复习:回顾《红楼梦》高考题目,明确考试重点 《2023届高考适应性测试座谈会纪要》指出:整本书阅读的考查形式:基本不会命制考查名著细节的识记类试题,会偏重做完整本书阅读后核心素养提升的能力类试题。名著也不仅限于《红楼梦》《乡土中国》等教材内的书目,设计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读书,提升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和影响的古典名著。清人得舆在《京都竹枝词》中曾写道:“开口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近代王国维评价《红楼梦》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类似评价还有很多,不一而足。 明确阅读范围。《红楼梦》现在通行版本有两种,一是八十回的脂批本;一是高鹗续写的一百 二十回本。高考考查的虽然是一百二十回本,但是重点却在前八十回。11年的高考题,只有2012、2018年考点在第98回与107回;其余9年都在前八十回:2008年在第1回、第8回,2009年在 第2回,2011年在第5回,2013年在第74回,2014年在第76回,2015年在第40回,2016年在 第17回和第33回,2017年考第四十五回,2018年考第107回。所以,学生阅读原著,重点应放 在曹雪芹创作的前八十回上。但不可忽略后四十回和相关评论性文章。 综合来看江苏省的红楼梦考题,多以简答题为主,分值多为4-6分,难易适中。(红楼梦专家 的评论,后40回也重要) 例如2008年:《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 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答:“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 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2010年,选择题,5分,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红楼梦的题干是E选项:《红楼梦》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 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这个题干是正确的。这也是十 一年中,江苏高考语文附加卷里,唯一的一次红楼梦选择题,其他均为简答题。 2011年:《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 无缘。”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袭人(花袭人); 蒋玉菡,宝玉(贾宝玉)。 2012年:“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 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的什么地方? 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 潇湘馆 2013年《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 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

2022年北京高三期末、一模、二模《红楼梦》汇编公开课

2022年北京高三期末、一模、二模《红楼梦》汇编 1.(2022·北京东城·高三期末)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王夫人对她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向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1)选文中加点人物指的是() A.贾故B.贾政C.贾琏D.贾珍 2)王夫人为什么说自己的儿子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请结合(红楼梦)中的两个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3)《红楼梦》第三回,作者从林黛玉的视角描写了贾府,纵观全书,作者还从其他人物的视角对贾家这个 典型的封建贵族大家庭进行了介绍与描写。请写出一个这样的情节。 1.(1)B 2)宝玉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封建正统人物的要求,违背了封建正统的世俗常情,所以王夫人说宝玉是“孽根 祸胎”“混世魔王”,但这正体现了宝玉的叛逆形象。如宝玉摔玉这一情节,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这一举动体现了他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迷信的反叛精神。如贾政说宝玉见贾雨村时萎靡不振,唉声叹气,宝玉极反感和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表明了他厌弃传统仕途经济的思想倾向。 3)从刘姥姥的视角描写贾府。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看到贾家富丽堂皇的环境,感到惊奇、慨叹和畏缩,写出荣府的豪富奢华。通过刘姥姥的听觉和视觉写出凤姐的威势和排场,以及王熙凤的心机。2.(2022·北京西城·高三期末)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宝玉作《芙蓉女儿诔》。其中一句“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垄中,女儿命薄”被黛玉修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后又经过宝玉修改,变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听到此句,黛玉“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1)宝玉最后所改诔文中的“卿”字,本应指的是_________(人名)。 (2)黛玉为何“忡然变色”?她的这种心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简要说明。 我本无缘===金玉良缘代替了木石前盟 卿何薄命===最终泪尽而亡 3.(2021·北京海淀·高三期末)根据下列要求,回答有关《红楼梦》的问题。 1)《红楼梦》中不同的人对同一人物往往有不同称谓,这些称谓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如:人多称王熙凤“二奶奶”,而刘姥姥却称她“姑奶奶”。请你从小说中任选一个人物,举出某人对他(她)与众不同的称谓,并赏析其妙处。 宝玉===贾政称宝玉为蠢材===宝玉不愿意走仕途经济之路···· 宝玉===王夫人成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宝玉的性格乖戾思想上厌恶仕途经济之学 宝钗===湘云称呼宝姐姐===体现出宝钗善解人意温柔和善的一面 王熙凤==贾母有名的凤辣子众人称呼为二奶奶 贾母====刘姥姥称呼贾母老寿星===奉承话希望贾母享受了荣华富贵而能够长命百岁切合了贾母的心愿让贾母非常开心满意获得了贾母的亲近感 2)《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被评论家称为“青春王国”,请结合小说中的某一情节或场景,分析大观园里人 物的青春之美。 史湘云===醉卧芍药茵 史湘云和宝玉雪地烤鹿肉 宝钗扑蝶=== 龄官画蔷===齢官在蔷薇花架下画蔷子被宝玉看到她连画了十几个蔷子天下雨也没有意识到····宝玉和黛玉共读西厢记用西厢记中的词句互相取乐 香菱学诗 4.(2022·北京丰台·高三期末)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脂评本)第八回“薛宝钗小恙梨香院贾宝玉大醉绛芸轩”中写道:(宝玉)因又问晴雯道:“今 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

2020-2022北京高二(下)期中语文汇编:《红楼梦》

2020-2022北京高二(下)期中语文汇编《红楼梦》 一、选择题 1.(2020·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二期中)《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宝玉、元春等人曾为大观园中的主要景观命名。下列各项中景观与命名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沁芳亭) B.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怡红院) C.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稻香村) D.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蘅芜苑)2.(2020·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二期中)《红楼梦》前五个回目、三个神话故事成为全书的总纲,展现了社会风貌,暗示了人物命运的结局,也预示了全书情节的发展。请判断下列三个神话的描述和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补天遗石”的故事中,“补天遗石”的主要功能是补天,但是《红楼梦》却写它不补天。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才,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暗示他与封建制度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B.“木石前盟”这个故事中,绛珠仙草为酬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决定随神瑛侍者下世,将一生所有的眼泪偿还给他。所以这个故事就照应了后文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枉凝眉》曲词中的“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C.小说的第三回中,用《西江月》的两首判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印证了顽石的“顽劣”之性。两首判词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宝玉成为了一个被否定的人物。 D.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曲词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待出来。实际上在整体上对全书的布局结构,包括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局以及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归宿作了总体安排。 二、名著阅读 3.(2022·北京八十中高二期中)阅读《红楼梦》节选材料,完成小题。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红楼梦》2022-2023高考题题型分类汇编

《红楼梦》2022-2023年高考题及各地模拟题 题型分类汇编 题型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例题12023年3月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写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累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_________,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材料二: 秋爽斋植物景观以芭蕉梧桐为主。芭蕉扶疏似树,高舒垂荫,形态疏朗潇洒,秋爽斋室内陈设以“大”为特色,内外风格一致,共同映衬了“探春素喜阔朗”的性格。芭蕉姿态优雅,叶下少女亭亭玉立,正是古代人物画的常见主题:蕉叶仕女图。仕女的容姿要符合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审美标准,内在的气质神韵、思想格调也要达到当时社会所推崇的境界。反观探春,“俊眼秀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结海棠社不让须眉,理家果断兴利除弊,与芭蕉寓意的仕女品格不谋而合。 黛玉对“蕉下客”的调侃,引出“蕉叶覆鹿”的典故。郑人砍柴得一鹿,后来忘记藏鹿之所,以为是梦一场,路上嘀咕这个梦时,被路人听见,路人依梦取了鹿。樵夫又梦见藏鹿之所与取鹿之人,前去索鹿。法官说:“你当初真得了鹿却以为是梦,现在梦见了鹿却以为是真。”在大观园这个舞台上,探春或许正如一个逐鹿之人。她有着复杂的性格,自我设定是既作栖处诗社文坛的雅士,又想成为“才自精明志自高”的雄才。她有主见有抱负,在是非、利弊、兴衰、成败上有着精准的洞察与明断,为挽救家族颓势做出了最多努力;可又因为庶出身份而过度敏感,强烈的自尊掩饰的是深刻的自卑,因而在诸如嫡庶、尊卑、主奴、宠辱等方面都要辩个分明,争个高低。可惜“生于末世运偏消”,家族到头来“忽喇喇似大厦倾”,自己落得个远嫁的结局,如同梦幻,了无痕迹,被旧红学索隐派说成是贾宝玉的原型、与曹雪芹祖父曹寅有通家之谊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曾写过一阙《疏彩·芭燕》词,其结句为:“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细细品味,分明就是“蕉下客”探春的形象。 (摘编自刘楷、张一民等相关文章)材料三: 《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唐人殷敬顺《列子释文》称“蕉与樵同”。宋代韵书《集韵》:“蕉,草芥也。”清人王念孙考证:“‘蕉’与‘樵’同。薪谓之‘樵’,因而取薪亦谓之‘樵’。”可见自唐宋以降,在音韵学者的考证中,“蕉”之本音当从古音为“樵”,其本意为“柴薪”或“草芥”,而非“芭蕉”。这是否意味着《红楼梦》对

《红楼梦》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考主观题集锦

《红楼梦》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考主观题集锦 1 【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阅读《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节选内容,根据要求,完成小题。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注】,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到:“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注】《会真记》:唐传奇小说《莺莺传》又称《会真记》,元代王实甫据其改编为杂剧《西厢记》。节选文字是如何表现宝黛之间的微妙情感的?请结合文段中的描写简要分析。 【答案】环境描写:节选文字通过描绘落花流水等春景,烘托了宝黛共读画面的美好,暗示出两个人志趣相投的情感基础。人物描写:节选文字借刻画宝黛的言行举止,展现出宝黛在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显示出宝黛从两小无猜到爱情萌发的情感变化。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小说写作技巧的能力。解答小说类题目,离不开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分析写作技巧,要看所写的具体内容,如涉及到人物,就要从人物塑造方面分析,如有环境,则要考虑环境描写的手法以及环境衬托的作用。本题要求分析节选文字是如何表现宝黛之间的微妙情感的,节选文字借“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的环境描写,营造了温馨淡雅的氛围;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红楼梦》试题汇编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红楼梦》试题汇编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国内较早用“错位”理论研究小说的是孙绍振,他凭借着自身的艺术直觉,对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感性体悟和理性升华,提出了不但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独创性的“错位”理论。孙绍振认为:“情节产生于人物心理距离的扩大,性格也依赖于人物心理拉开距离的趋势,而环境则是把人物心理打出常轨,构成拉开距离的条件。在一定限度内,人物心理(感知、情感、语言、动机、行为等等)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小说中人物自我感知错位表现为“心口”错位,人物的相互感知错位表现为“心心错位”。如果人物只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来采取行动,而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与环境氛围一致则缺乏自觉意识,又会形成人物与氛围的感知错位。 孙绍振对“错位”理论做了一个逻辑性的概括:“小说的情感系统是一个(多方位的)动态系统,一个方位的‘错位’,引起了另一个方位的‘错位’,这个层次的调节又引起了另一个关键的‘错位’。在表层上好容易达到了平衡,在深层结构上又因拉开了距离而失衡,在深度上达到统一了,可在表层又因心口误差(错位),使情感系统远离了平衡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复合的、多维的立体的情感系统的每一个方位、每一个层次的错位,都要引起全部系统的一切方位的反馈和调节。粗浅地说,在一定条件下,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多维情感结构,各种情感在性质和量度分化的程度与小说的审美价值成正比,各种情感错位差距越大,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情感错位的距离越小,艺术感染力越弱。” (摘编自上官文坤《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材料二: 对《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评价之困难,脂评曾经以一连串的“说不得”来感叹。不过,日前有人发文对作为暖男的贾宝玉大加笔伐,认为贾宝玉“对世间女子尽心爱恋呵护,可除了‘有心’之外,他的爱浮于表面,能量极低,甚至反而给女孩子们带来灾难”。类似这样的判断其实是深刻地反映出该论者不理解当时社会语境,也缺乏对曹雪芹独特艺术匠心的体会。 《红楼梦》围绕着贾府这样的贵族之家展开贾宝玉等人的故事,传统社会中无往而不在的礼法制度,那种主奴有序、男女有别的等级秩序,也在贾府众人的日常生活中有全面体现。虽然不少学者把《红楼梦》归入才子佳人小说的谱系中,但以贾宝

2023年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二模名著《红楼梦》《论语》阅读汇编

2023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名著《红楼梦》《论语》阅读汇编一、《论语》阅读 1.(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这则语录中“愤”“悱”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本则语录所蕴含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分别是什么?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上述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是如何体现的?从下列语录中任选一条加以阐述。 ①子夏【1】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②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注释:【1】子夏:名商。 2.(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③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④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 ⑤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1)对于第①则的“里”,有人认为其意为“居住”,有人认为其意为“居住在……的地方”。请根据这两种不同理解,分别解释“里仁为美”的意思。 (2)请简要分析第④则中“仁者”的表现。 (3)请根据第①②③⑤四则,概括孔子对仁者和知者的看法。3.(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 ②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③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④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对第①则中的“已”有两种解释,一是句末语气词,无义;二是停止之意。你认可哪一种解释?请解释第①则的意思。 (2)第②④则中,孔子认为对与自己思想不同的人应持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并从②——④则中任选一则,联系现实谈谈孔子的这种态度给我们的启示。4.(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请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 ②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泰伯》) ③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阳货》) ④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1】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2】以为知者,恶不孙【3】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阳货》)

2023学年高考高中生必备名著阅读《红楼梦》试题汇编第十七组

2023学年高考高中生必备名著阅读《红楼梦》试题汇编 第十七组 一、(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谓“出场定型”,意为人物一出场,作者即总体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以使读者对此人物形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对他们的出场,作者就采用了“出场定型”的聚焦式方法,以给读者一个总体的深刻印象。二人正式出场是在第三回,作者以内视点的方法集中笔墨次第写来,先在林黛玉眼中贾宝玉,再于贾宝玉眼中写林黛玉。作者着意在对方眼中写出,可谓别出心裁,颇有深意。 黛玉见宝玉是先视形,再由形窥神,由神知人。形包括服饰与容貌等方面,服饰描写一再强调,冠、褂、袄、裤、靴、玉齐全,纯用工笔,显出贵族公子的气派;容貌描写双重用墨,面、色、鬓、眉、目、态具在,昭示其美男子的神韵。“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重在写其内心之情,强调他是古今少有的多情种。两首《西江月》,意在揭示其与传统评价标准相违背的带有叛逆色彩的独特思想性格。似贬实褒、明贬暗褒、寓褒于贬,全面地概括了贾宝玉的不合时宜特征,为统领贾宝玉形象的总纲。 宝玉见黛玉是先总写,再细描;先观貌,次看神,后写心。总写只用八个字:“细看形容,与众各别。”这是形神兼备的包括气质、风度在内的出类拔萃的整体感觉。细描重在借形传神,以“眉目”传情达意。“眉”以“似蹙非蹙”状之,现

出其多愁善感;“目”以“似喜非喜”状之,写出她敏感多疑。而“态”、“娇”、“闲静”、“弱”、“病”等词语意在突出她的气质的独特性。“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强调其聪明颖悟及病态之美。宝玉眼中的这段描写又与前面众人眼中的黛玉形象——“举止言谈不俗”,“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相互映衬,相互印证。 凡此可见,“出场定型”的写人方法是颇为允当的,它可以在人物亮相的瞬间一下子使其形象鲜明起来,给读者一个明确深刻的总体印象,使读者容易把握。同时,也为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节选自关四平、陈默《谈<红楼梦>的人物出场艺术》,有删改) 材料二: 作者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是通过他那特别敏锐和细腻的思维和感情,通过他那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平儿、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胧模糊,让人叹为观止。 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如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雪雁送手炉等生活细节把林黛玉的敏感、尖酸的“小性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反复刻画、渲染、衬托,而对一些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能通过几笔的速写,勾勒出人物鲜明的轮廓。如贾琏与鲍二家的私通,让两个小丫头放风,凤姐、平儿回来,两个小丫头,一个吓得“回身就跑”,一个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