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古代汉语工具书简介

古代汉语工具书简介

古代汉语工具书简介
古代汉语工具书简介

古代汉语工具书简介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工具书简介阅读古书,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困难,比如一些字不认识,一些词语、典故不知道它的意思或出处,一些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名物器用不熟悉等,这时就需要去查工具书。

工具书是将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资料编排起来供人们翻检查阅的书。用於学习古代汉语的工具书很多,对於初学者来说,首先要熟悉一些常用工具书的内容和查检方法。下面是对一些常见古汉语工具书的介绍,共分字典、词典、类书、政书四类。

第一节字典

字典主要是以解释单个字的形、音、义为出发点的。“字典”一词出现於《康熙字典》问世以後,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之为字书。古代的字书外延较广,与今天字典相当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常见的字书有以下几种。

一、《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撰,这是我国第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字书。成书於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但直至二十一年後,亦即汉安帝建光元年(西元121年)许慎病卧在床时才让其子许冲将书献给朝廷。《说文》的“文”和“字”各有特定的含义,独体的称“文”,合体的称“字”。

全书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说解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首创部首分类法,从汉字中归纳出五百四十个部首,将所收字按五百四十部排列,同部首的字排在一起,所谓“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五百四十个部首的排列顺序是“据形系联”,即大致以部首形体相近的特点为依据列次。各部内部的字,则是根据

“依类相从”的原则排列,即按照字的意义,将表示同类事物的字或者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这就是段玉裁所说的“凡每部中字之先後,以义之相引为次。”

《说文》对每个字的说解,都是首列小篆字形,接着解释其意义,然後按“六书”分析其字形结构。部分字还用“读若”这一术语注出读音。《说文》专解释字的本义和分析字的形体,而不涉及引伸义,这对於我们了解汉字本义和形体结构之间的联系极有帮助。例如:

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过三也。凡又之属皆从又。

下:底也。指事。

友: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

瑶:玉之美者。从玉,声。《诗》曰:“报之以琼瑶”。

《说文》一书经过数百年的流传,特别是经过唐代李阳冰的主观窜改,讹误相当严重。南唐时徐锴做了一番整理工作,写成《说文解字系传》一书,世称“小徐本”。北宋时徐锴之兄徐铉奉诏对《说文解字》进行校理,增列了四百〇二个“新附字”,对部分字条作了简要的注释,同时依据《唐韵》给每个字加了反切,世称“大徐本”。现在通行的本子是大徐本,有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影印一篆一行本,书後附有部首检字和笔划检字表。

清代校理研究《说文》学者人数最多,成就也最大。其中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四人最为着名,世称《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的主要着作是《说文解字注》。书成于嘉庆十二年(西元1807年),刊行于嘉庆二十年。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影印本,书後附有针对大徐本《说文解字》和《段注》的《说文解字四角号码通检》,极便检索。《段注》以大徐本为底本,对《说文》一书作了全面精细的校勘。其注注重阐明许书的体例、申说引伸义

和假借义、推求形音义的互相关系以及辨析同义词。全书於每字之後都注明了其在上古的所属韵部,书後附有他的音韵学着作《六书音韵表》。

桂馥的主要着作是《说文解字义证》,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影印本(附新编四角号码),中华书局一九八八年影印本,齐鲁书社一九八七年影印本。《义证》旨在为《说文》的说解做取证群书的工作,其主要特点是胪列群书资料以证明许书,不下主观断语。具体内容有二,一是引证群书资料证明许慎的说解,二是诠释每字的字义。所引的材料极为广博,包括经、史、子、集、传注、字书乃至钟鼎彝器铭文。

王筠的主要着作是《说文解字句读》和《说文释例》。《句读》成书于道光三十年(西元1850年),今有上海古籍书店一九八三年影印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八年影印本。此书汇集段玉裁、桂馥、严可均等人及作者自己多年研究《说文》的成果而成,类似“集解”,旨在为初学者指示学习和研究《说文》的门径,故名“句读”。《说文释例》是一部专门探讨《说文》体例的专着,共分五十多个大的条目。成书于道光十七年(西元1837年),今有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影印本。除《句读》和《释例》外,王筠还有一部《文字蒙求》,编成于道光十八年(西元1838年)。全书从《说文》中选取常用字二千〇三十六个,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分卷编成,注释简明,是学习《说文》的入门书。今有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影印本。

朱骏声研究《说文》的主要着作是《说文通训定声》,书成于道光十三年(西元1833年),今有武汉市古籍书店一九八三年影印本和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影印本,均附有笔划索引。《定声》全书收字一万七千二百四十个,除《说文》原有字外,增收七千多字。在编排上,该书打破了《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以形统字的格局,而代之以以声统字。全书确定一千一百三十七个基本声符作为字音之“母”以统率所有的字,

称之为“声母”,同时又将这一千一百三十七个“声母”分隶于朱氏自定的古韵十八部,这就是所谓“定声”。书中对每个字的说解,分为本训、转注、假借、别义、声训、古韵、转音等项。其中“本训”部分首列许慎《说文解字》原文,然後引例加以疏通证明,这就是所谓“说文”。书中於“转注”、“假借”用力最勤。朱氏认为“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许慎定义实误,故他的解释不但更改了许慎关於“转注”“假借”的定义,而且连许慎的例字都改了。朱氏所说的“转注”,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词义引申;朱氏所说的“假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的“通假”。在“转注”、“假借”这两部分中,朱氏徵引古书古注详细说明文字的引申和假借,旨在“稽考群经子史用字之通融”,这就是所谓“通训”,是全书的重点所在。

二、《说文解字诂林》

近人丁福保等编。丁福保(1878—1952),江苏无锡人,曾任京师大学堂及译学馆教习。此书汇辑《说文》徐铉、徐锴校订本及清人研究《说文》的着作共二百余种为一书,故名“诂林”。全书分正编和补遗两大部分。正编一百八十二种,一千〇三十六卷;补遗四十六种,一百七十卷。其排序同于大徐《说文》,共分十一大类。各字头之下以大徐本为经,将各书内容逐一剪贴。其材料丰富,极便使用。胡朴安曾评论此书有四善,即:检一字而各家学说悉在;购一书而从书均在;无删改,仍为各家原面目;原本影印,绝无错误。其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充分采录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成果。

此书正编、补遗分别於一九二八年和一九三〇年由上海医学书局影印出版。一九八八年,中华书局曾据原书影印发行,另有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七六年影印本。

三、《康熙字典》

清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撰。书成於康熙五十五年(西元1716年)。今有一九五八年中华书局据同文书局原版影印本。二〇〇二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了标点整理本,使用方便。《康熙字典》是在明《字汇》和《正字通》两部字书的基础上增订而成,收字四万七千〇三十五个。全书按《字汇》首创的二百一十四部首列字,同部首的字以笔划的多少为次,共分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书前附有“部首索引”。其释字体例是先列本音本义,再列别音别义。注音以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古代韵书中的反切为主,辅以直音。释义以引用古书及传注中的解释为主,所引一般都属於时代最早的用例,且标明书名和篇名。凡别音别义均以“又”字标明。《康熙字典》的最大特点是收字量大,在《中华大字典》出版之前它是我国收字最多的字典。

《康熙字典》优点很多,缺点也不少。在释义方面,由於拘泥於古书原有的训诂,致使释义往往失之简略,不够确切。有时几个义项一起陈说,眉目不清。在书证方面问题更多,诸如书名篇名错误、引文错误或脱落、引文删节不当、妄改引文,等等。清王引之曾作《字典考证》,纠正了其中的各种错误达二千五百八十八条。一九八一年,王力着《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订正出五千二百个字的错误音读。

四、《中华大字典》

陆费逵、欧阳溥存等编纂,一九一五年中华书局出版,一九七八年出了缩印二卷本。该书收字四万八千多个,比《康熙字典》多出一千多字。全书以部首笔划列字。部首承用的是《康熙字典》的二百一十四部,但次序与《康熙字典》略有不同。

《中华大字典》的编纂目的是为了纠正《康熙字典》的错误,弥补其不足,试图取而代之,故每以《康熙字典》为借鉴,力求编得合理。在注音上,它一改《康熙字典》罗列韵书反切的作法,以《集韵》的反切为准,每音只加一个反切,《集韵》中

没有的字,再用《广韵》或其他韵书中的反切。反切之後加注直音和平水韵韵目。在释义方面,它避免了《康熙字典》诸义杂陈的缺点而分条释义,眉目清晰,且引例简明,一个义项只一般举一条书证。各义项顺序大致是先本义,後引申义,最後是假借义。在收字方面,它能注意收录俗字、方言用字和反映当时科学发展状况的用字。此外,书中还兼收了相当数量的复音词,分别列於单字义项之後。

《中华大字典》注意吸收清人的研究成果,校正了《康熙字典》错误二千多条,不失为一部较好的字典。但它本身的疏漏也不少,《康熙字典》中存在的问题,有些并未能够完全避免,诸如沿袭错误的旧说、徵引书名前後不一、引用字书不标卷数、引用诗赋不列篇名、引文删节失当,等等。该书自出版至今,与《康熙字典》并行於世,各有优劣,并未能够取代《康熙字典》。

五、《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从一九八六年起,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辞书出版社陆续出版,共八卷,至一九九〇年十月全部出齐。其後又分别於一九九二、一九九五、二〇〇一年出了缩印本、三卷本和四卷本。

《汉语大字典》共收列单字五万六千左右,是迄今为止收单字最多的汉语字典。全书按部首笔划编排,所用部首同於《汉语大词典》,共二百部。同部首的字按除去部首以外的笔划数排列,同笔划的字再按起笔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乙(折)五种笔形的顺序排列。各卷之首列有该卷的笔划检字表,末卷附有全书的笔划检字表。

《汉语大字典》对单字的说解一般包括解形、注音、释义、引证四项。各字头之下首先列出该字可能有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及出处,接着引《说文》以说明其本义和构型,然後依次注出该字的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如一字多音则分列。其

中今音用中文拼音字母标注;中古音用《广韵》或《集韵》中的反切标注,同时标明声、韵、调;上古音只标韵部,采用的是近人考订的古韵三十部。在释义方面,对字义一般按本义、引伸义、假借义的顺序排列义项。所分义项较细,兼收了一些生僻字的义项和常用字的生僻义项以及复音词中的词素义。对义项的确定既注重继承前人已有的成果,也重视吸收今人新的研究成果。引证标明了书名、篇名或卷次,便於查检。

《汉语大字典》力求全面地、历史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面貌和发展状况,是到目前为止品质最高的一部大型汉语字典。但是,由於此书出於众手,问题也较多,诸如有些义项漏收、部分义项分得过细、部分释义或引证不准,等等。另外,检索方法单一,也是该书一个不容忽视的缺点。

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写,一九七九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一九九三年出版第二版,一九九八年第三版,二〇〇五年第四版。

这部字典是专为初学古汉语的人掌握常用字的常用义而编写的,其第四版所收古汉语常用字已增加到六千四百多个,另外酌收双音词约二千五百多个。其最大的特点是,义项基本上按本义、近引申义、远引申义、假借义的顺序列次,释义简明,用例典型,对用例中的有关词语随文作了注释,释义中指明了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等等。另外,在一些字条之後还对同义词进行了简要的辨析。这些特点也就是这部字典的优点,它为初学者提供了较大的方便,故出版後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多次再版,重印。

七、《简明古汉语字典》

张永言、杜仲陵、向熹、经本植、罗宪华、严廷德等六人编,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初版,二〇〇一年第二版。这是一部面向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古籍、解释古籍语文问题的参考用书。全书共收古汉语常用字八千五百多个(不包括异体字),同时酌收了一些古汉语双音词,书前设有音序、部首两种检字表。其主要特点是,释义简明准确,用例较新,注意吸收近现代人的研究成果,义项划分比较合理,义项的排列原则上按照词义引申的顺序,给古入声字作了标记,等等。

八、《王力古汉语字典》

王力、唐作藩、郭锡良、曹先擢、何九盈、蒋绍愚、张双棣等七人编,中华书局二〇〇〇年版。全书共收古汉语常用字一万二千五百多个,同时酌收了一些双音词,以联绵字为主,书前设有拼音检字表。根据王力先生的《序》这部字典有以下八个特点:(1)扩大词义的概括性。(2)僻义归入备考栏。(3)树立历史观点,注意词义的时代性。(4)标明古韵部。(5)注明联绵字。(6)在每部的前面先写一篇部首总论。(7)辨析同义词。(8)列举一些同源字。其实,这部字典的特点还不止此八条,例如释义中指出了古今字、通假字,注音中不仅标出了上古的韵部,同时标出了中古的韵部、声母和声调。总的来说,这部字典出了标注古音外,其特点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比较接近的,只是字数、容量比後者大得多。

九、《经籍簒诂》

清人阮元主编,一〇六卷。始编于嘉庆二年(1797年),於次年秋完成。嘉庆五年初刊行。参编者是阮元任浙江学政时所挑选的经生数十人,实际总编是臧镛堂。全书汇集了唐代以前经史子集和训诂专书中的各种训诂资料,按平水韵韵目排列。每字之下,分义项释义,引例丰富,并详细注明了出处。

这部书为检寻故训和考察字义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前人评价很高,有“展一韵而众字毕备,检一字而诸训皆存,寻一训而原书可识”之说。其缺点是义项漏收较多,引文及出处中的误字、脱字也较多。有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影印本和成都古籍书店一九八二年影印本,均附有笔划索引。

第二节词典

词典是以词为解释物件的工具书。词典的类型有多种,如普通词典、专科词典、分类词典等。可供学习古汉语的词典主要有《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词诠》、《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等。

一、《辞源》

《辞源》是我国现代第一部规模较大的语文词书,不仅收录普通词语,而且广泛收录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名词术语,因重在溯源,故名《辞源》。一九〇八年开始编纂,由陆尔奎、傅运森等人主编。商务印书馆一九一五年出正编,一九三一年出续编,一九三九年出正、续编合订本,出版後就受到了文化教育界的好评。其缺点主要是引文出处只标书名不标篇名。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观点错误、知识陈旧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自一九五八年起,国家开始了对《辞源》的修订工作,至一九八三年修订出版完毕。根据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的分工,修订本《辞源》成了一部阅读古籍的专用工具书,故专收文言词语和古代文化知识方面的词目,而删去了旧《辞源》中有关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方面的词语,收词下限是鸦片战争(西元1840年)。修订本《辞源》分为四册,一九八八年又出版了合订本。

修订本《辞源》共收单字一万二千八百九十个,词语八万四千一百三十四条。在编排上采用《康熙字典》的二百一十四部首列单字字头。说解包括注音、释义、书证。注音同时采用中文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标注今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出了中古的声调、韵部和声母。释义比较简明,引例标注了作者、篇目和卷次等。全书采用繁体字排印,附有部首、音序和四角号码三种索引,使用方便。和原本相比,修订本《辞源》既继承了旧《辞源》“强调实用,重在溯源”的基本特色,又改正了其错误,弥补了其不足,再加上收词量较多,很受读者的欢迎。

二、《辞海》

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中华书局一九三六年出版。这部书的内容、体例当初与《辞源》基本相同,属於兼收百科知识的大型综合性语文工具书。由於它比《辞源》晚出二十年,故有不少改进,例如增收了一些新名词,引文都标出篇名等,因此在当时的文化教育界很有影响。但是到了五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旧《辞海》的内容和旧《辞源》一样也显得很陈旧,亟需修订。修订工作从一九五八年开始,直到“文革“结束後的一九七九年才完成。于当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共三册。一九八〇年又出了缩印本。根据与《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的分工,修订版《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词典,故仍然兼收语词和百科词语。一九八九年、一九九九年,《辞海》又先後出过两次修订版。

《辞海》用简体字排印,按部首笔划编排,单字注音采用中文拼音字母,比较冷僻的字又加直音,释义和引证都很准确。书中附有“笔划查字表”和“中文拼音索引”,其後又出了单行本《辞海四角号码检字表》。一九九九年版的修订本单字增收到一万九千四百八十五个,字头加词目共十二万二千八百三十五条,这样的容量完全可以满足一般读者的需要,古籍中的用字和词语一般都可以查到。修订本《辞海》使用的是

新定的二百五十部,对於熟悉二百一十四部首的读者来说,可能不大习惯。要掌握这些部首,可参阅书前所附的“辞海部首表”和“部首查字法查字说明”。

三、《汉语大词典》

这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词典,共收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联合编纂,罗竹风任主编。始纂於一九七五年,一九八六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第一卷,其後各卷改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陆续出版,至一九九四全部出齐,包括正文十二册,《附录·索引》一册。其後又分别於一九九七年、二〇〇一年出了三册缩印本和第二版二十二册本。

《汉语大词典》的编辑方针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在词目的收录上,突出语文性和历史性,只收古今汉语的一般语词,人名、地名等专科词语不收,以与其他专科辞书相区别。全书单字条目按部首笔划编排,部首采用的是与《汉语大字典》商定的二百部。多字条目按“以字带词”的方式列於单字条目之下。由於这部字典“古今兼收”的特点,所以采用繁体字、简体字并用的排印方式。立目、引用古代书籍用繁体;释义行文、引用现代书籍(1912年以後的)用简体。单字注音分为二段式:用中文拼音字母注现代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明声调、韵部和声母。凡产生於近代的字,一律依近代韵书、字书中的反切标音,只标明声调和韵部,不标声母。

《汉语大词典》的释义确切,层次清楚,引例丰富,文字简练,检索方便,而其最大的特点还在於收词多,是迄今为止收词最多的汉语语文词典。古书中的词语一般在这部词典中都能找到。当然,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词条漏收、某些词条的义项不完备、部分词条的书证不是最早的用例,等等,但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并不影响它是一部非常实用的优秀的大型语文辞典。

四、《中文大辞典》

《中文大辞典》,台湾《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由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和中国文化研究所一九六八年出版。全书共四十册,收单字约五万个,词目三十七万多条,基本上按《康熙字典》的部首分类。所收单字包括正字、异体、古字、略字、俗字、後起字。所收词语包括成语、术语、格言、人名、地名、年号、书名、职官、动植物、名物制度等。

该书於字头之下同时列有甲骨、金文、篆、隶、楷、草诸体。注音先列反切,後列平水韵目,最後列国语字母和罗马字母。释义采用浅显的文言,义项以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为序,所属词类以名词、动词、形容词、助词等相次。引例注明详细出处。其主要特点是内容广泛,解说周详,引证丰富,注重文字和词义的源流关系。

由於意识形态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该书的解说存在着一些错误观点或失实之处,另外引书和校对方面的错讹也较多。

全书最後两册为总索引,包括笔划索引和四角号码索引。每册卷首也附有部首及笔划检字表,故查检比较方便。

五、《助字辨略》

清人刘淇撰,清代第一部研究虚词的词典。初刻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共五卷。全书收虚字四百七十六个,复音词六百三十多个,按用法分为重言、省文、助词、断词、疑词、泳叹词、急词、缓词、发语词等三十类,依诗韵分平上去入四声编次。解释分正训、反训、通训、借训、互训、转训六种,取材相当丰富,引证除经、传、事、史以外,尚旁及到诗词、方言、俗语等。该书对古汉语虚词的研究有奠基之

功。一九二五年,出版了杨树达的校刊本。一九四〇年,开明书店出版了章锡琛的校注本。一九五四年,中华书局据开明版重印,书末附有《笔划索引》。

六、《经传释词》

清人王引之(西元1766-1834)着,我国第一部专讲虚词的着作,书成于嘉庆三年(1798年)初刻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引之字伯申,号曼卿。王念孙之子,嘉庆进士。曾从学于阮元,精通音韵、文字、训诂之学,另着有《经义述闻》、《字典考证》等书。

该书选取周、秦、西汉古书中虚字一百六十个,一一解释其用法及源流情况。体例严密,说解详备,论断多正确,影响很大。一九五六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标点本。其後岳麓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又分别於一九八四、一九八五年出版了黄侃杨树达眉批本和王氏家刻本。

七、《词诠》

近人杨树达着,十卷,是一部专门解释古汉语虚词的词典,共分四百八十六个条目,含各类虚词五百四十五个,初版於一九二八年。全书用注音字母编排,书前附有“部首目录”,一九五四年中华书局用原版重印时在书後增附了中文拼音索引。

《词诠》释词范围包括古籍中常见的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以及部分代词、内动词和副词的用法。释词体例是先指出词性,其次释义,最後举例。其主要特点是释义准确,引例得当,引例丰富,给每个词都标明了词性,便於初学,是一部很严谨的专着。其缺点是只收单音虚词,忽略了复音虚词。另外,比较缺乏历史观念和地区方言观念,对於某种用法最初出现和消亡的时代以及用法的地区特点均无说明。

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一九九九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一部旨在反映虚词历史面貌的古汉语虚词词典。编者从汉语史的角度出发,对每个虚词进行了历史的研究,力求既能反映出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又能反映虚词的历史变化。所收词类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感叹词、助动词、代词、不定数词等。其特点主要有四:

第一、对复音虚词与单音虚词同等重视。全书共收单音节虚词七百六十二条,复合虚词四百九十一条,惯用片语二百八十九条,固定格式三百一十三条,总计一千八百五十五条。对复合虚词和惯用片语一般都指明了其结构类型。

第二、重视虚词“史”的说明。对於单音虚词,在释义之前一般都先勾画出了其虚化过程,指出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用法。例如:

于 yú《说文》:“於,於也。象气之舒。”段注:“然则以於释於,亦取其助气。”本义为叹词,音xū。“於”的其他虚词义是其假借用法,今音读yú。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介词“於”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

现,西周以後,随着介词“於”的出现,“於”的一些用法逐渐被“於”所代替,魏晋以後,除了在引用古籍或固定格式中以外,“於”字就很少出现了。

“於”的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的用法只出现在先秦汉语中,汉以後逐渐消失了。

第三、释义力求摆脱传统的辞训式的解说,尽量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描写。

第四、有些词条设有辨析一栏,用来辨析该词和其他词古今用法或意义的差异等。

全书按中文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其检索方法单一,只设有一个笔划检字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点。

九、《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

马文熙、张归璧主编,中华书局一九九六年出版。这是一部汇释有关古汉语常见名词术语和着作的专科工具书。内容包括总说、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附辞汇及古方言)、语法学、修辞学、文体学、文献学、历代语文学家、附录等。其中文献学又分目录、版本、典籍注本。词目排列大致以类相从,同类相关者,又按先总条後分条、先主条後辅条的次序排列。

这部辞典的撰写态度严谨,内容全面,资料丰富,释义准确,附录多而实用,且同时设有“四角号码”和“中文拼音”两种索引,检索方便,而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详解”,总字数一百三十八万多,所释条目共三千九百六十八条,平均每条三百五十字左右,有些条目的释义长达千字以上,可见确实是详解。查检这部辞典,对所查条目可以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此书之前有周祖谟先生的序言。周先生认为,这部辞典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学识,而且由於它收录了大量的相关书目,有似书录解题,还可以从中略窥我国语言文字学发展的历史和近代以来专门学科的研究成果。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第一讲绪论 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发展的分期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古代汉语课则不然。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和记忆相当数量的古代词汇和语法规则等内容。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例如…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说文解字 1、作者 许慎是东汉汝南郡召陵人,即今河南郾城县东(现属漯河市)人。关于其生平事迹,范晔在《后汉书·儒林传》的《许慎传》中作了这样的记载: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藏否不同,于是撰写《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除知道许慎的籍贯外,还知道他为人朴实稳重,博涉群籍,精通五经,曾作过郡功曹(协助郡守掌管一郡政务的官吏),被推举为孝廉,后升任洨长(洨县之长,洨县在今安徽灵壁县)。据许慎之子许冲所上《说文表》所记,许慎在升任洨长之前还作过太尉府和南阁祭酒(祭酒,学官名,博士之首)。 2、编撰意图 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就乱常行,以耀于世。诸生竞逐说字解经,醓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乃猥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廷尉说律,至以字断法。“苛人受钱”,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之文,谬于史籀。俗儒鄙夫,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艺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旨。又见《仓颉篇》中“幼子承诏”,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辞有神仙之术焉。其迷误不谕,岂不悖哉! 3、内容 《说文解字》收正字 9353个,重文 1163个,解说 133411字。全书分为十四卷,连同叙目共十五卷。宋人徐铉在校定时,因嫌篇帙繁重而将每卷分成上下二卷。其中十五卷上是自叙和目录,十五卷下是后叙和许冲的献书表。 《说文》的正字即小篆,重文(即异体字)包括古文、籀文、篆文、或体、秦石刻、今文奇字、俗字等。 古文主要是古代器物上的铭文和汉代出土的先秦儒家经典著作中的文字。王国维先生认为 《说文》中的古文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齐、燕、赵、韩、魏、楚)的文字,其说至确。把《说文》中的古文与现代出土的战国文字进行比较,往往相合。古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字体不如小篆工整。 《说文》中共收古文 369个。 4、编排体例 部首编排:《说文》一书将所收9353个正文根据具有同一表意构件的原则分成 540组,这 540组就是 540部,每部字所共有的表意构件就是部首。部首也是一部字的名称。 《说文》全书所收各部字的排列不是任意的,而是根据部首的排列。部首的排列多数是“据形系联”,少数是以类相从。所谓据形系联,就是根据部首形体相关的原则进行排列,所谓以类相从就是根据部首意义相关的原则进行排列。 始一终亥

古代汉语常识部分

第一章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工具书:把所选定的领域里的知识或资料,按一定的编排方法汇集在一起,供人们查检使用。工具书能够解答疑难问题,指引治学门径,能够告诉我们研究一个问题需要看那些书,并给我们提供一些研究线索。提供研究资料。但工具书中存在错误和时代局限性。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 (一)编排方式: 1.部首法: 按部首进行编排,部首以笔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在同一部首中,字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确定,笔画少的排在前面,笔画多的排在后面。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部首不容易确定,而且查检的速度比较慢。另外,要注意两点: (1)部首与汉字的偏旁不能相混:部首是统率汉字的一部之首,而偏旁是汉字结构中的一部分,在古代汉语中,左为偏,右为旁,上下左右合称为偏旁。所以,部首和偏旁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2)各个字典的部首并不一样。《说文解字》的部首有540个,而《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是200个,《康熙字典》的部首是214个。 2.笔画法: 按照汉字的笔画的多少进行编排。汉字笔画相同的,又根据横、竖、撇、折、点的顺序进行排列。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不熟悉汉字笔画、笔顺规则的容易出错,另外,查检的速度也不快。 3.音序法: 按照汉字的汉语拼音使用的26个字母(或者是注音符号、平水韵等)的顺序进行编排。这

种检字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检字法。只要您懂得汉语拼音,掌握起来是非常容易的,查检速度也比较快。在古代汉语的工具书中,也有使用平水韵排列汉字的先后顺序的,也有按照平、上、去、入古代的四声进行编排的。这种检字法的缺点是如果不知道汉字的拼音,就会无法查检,而且,汉语同音字太多,一个字往往有几十个同音字,给查检也带来一定的麻烦,另外,方言区的人在查检汉字时,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直接影响了查检的速度。 4.法: 按照四角(或者三角等其他)的顺序进行编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分别用0到9来表示,每个汉字按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取四个角的代表,组成这个汉字的总的,例如端字是0212,小是9000等,然后从字典上找到对应的,就可以查检到要查检的汉字,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速度比较快,缺点是不容易确定汉字的,而且,还要受到汉字是繁体字还是简化字的影响。 该检字法将汉字的笔划分成十种类型,每种类型取一个数字作代号。 0 1 2 3 4 5 6 7 8 9 名称头横垂点叉串方角八小 笔形广一丨丿丶十扌囗八小 例字言天山之草打国见分尖 上述笔形与的对应关系可以用口诀表示:“横1垂23点捺,叉4串5方框6,7角8八9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依照这个口诀,取汉字四角的笔形,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构成一个字的代表,再以代表数字的多少排列先后。 取角的规则:〈1〉能取复笔时尽量取复笔。如“言”左上角取“亠”,不取“丶”。〈2〉一笔取过一次,第二次作“0”,如“十”作4000。〈3〉平行之笔取左右不取上下。如“非”

古代汉语考研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考研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背诵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第二讲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第二讲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本讲介绍中文工具书最常见的编排体例、注音方式和释义方式并选择10种重要的中文工具书从它们的性质、体例、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做了介绍。要求学生掌握以上内容并能说出所举10种工具书的特点。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Ⅰ、常识内容精讲 一)中文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 1、编排方式 按照部首和笔画编排在理解上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 部首就是每一部为首的字或偏旁。字典辞书编撰时为了检字方便把具有相同 偏旁的字归在一部而把这个共有的相同偏旁作为每一部的标志即部首。 形符也叫意符是对汉字结构分析的结果。形声字的构成中表示意义或字义的 属类的构件叫形符也叫意符。此外构成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叫意符。 部首和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可从下列例子看出 到从至刀声形符是“至”。 钊从金刀声形符是“金”。 而《康熙字典》 把“到”、“钊”二字都归在部首“刀”下。 “修”、“脩”、“倏”、“條”等字形符分别为该字右下角的 “彡”、“肉”、“犬”、“木”。 而《辞海》 等辞书把它们都归在部首“人”下。 第二、各字典辞书部首 的设置不一定都是完全一致的。 《说文解字》依据小篆的结构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 《康熙字典》依据楷书的偏旁分为214个部首。 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为依据分为250个部首。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则设置200个部首。 由此可见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是一样的。 按照音序编排 《佩文韵府》《经籍籑诂》等书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106韵分列。 《国语词典》《词诠》按照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 按照号码编排 通常是按照四角号码 排列。如《四角号码新词典》。 2、注音方式 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直音 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例如《康熙字典》“屯音肫。”“尨音茫 反切 反切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在字书中一般称“某

(完整版)郭锡良古代汉语上下册简答题

简答题 1. 简述汉语工具书的常见编排和检索方法。 答:(1)音序法。是根据汉语语音系统编排和检索工具书的方法,它包括韵部排检法、注音字母排检法、汉语拼音方案排检法三种。如:《广韵》按206韵排列,《佩文韵府》《经籍籑(zhuan,第四声)诂》等按平水韵106韵排列。杨树达的《词诠》按照注音字母排检。《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排检。 (2)形序法。是按汉字的结构以及形体特征编排和检索工具书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部首法、笔画笔顺法、四角号码法等。如许慎的《说文解字》最早按部首排列,全书分为540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都是采用笔画排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按照四角号码排检。 (3)分类法。是根据工具书所收内容的意义范畴、性质特征等分类加以编排和检索的方法。书目索引、类书政书、年鉴手册等多按此编排。如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就是分类加以编排的,全书分19类。 2. 简述隶书的特点。(存疑) 答: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秦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也称“古隶”;汉隶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隶书于篆书相比,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是汉字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偏旁简化,形体合并;二是将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上摆脱了象形的特点。可以说,隶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山岭,即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 3. 通假和假借二者有何异同?试举例说明。 答: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即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所谓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来的字。 通假字和假借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假字和假借字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字音必须相同或相近,都是用同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如“甚矣,汝之不惠”,其中“惠”通“慧”;又如“来”,本义是小,借作来往的“来”。 它们二者的区别是:一、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本无其字。通假字有一个对立面,就是被通假字。换句话说,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同音替代(或音近替代),并且本字和借字同时存在。如“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郑伯克段于鄢》),“锡”通“赐”。而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同音假借。如“东”,本指囊橐(tuo 第二声),借作方位名词“东”的书写形式,借完后,字形上仍然只有一个“东”,属于一个字范围内的使用问题;二,假借本身虽不直接产生新字,但却可以产生新义。

古代汉语工具书简介

工具書簡介 閱讀古書,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困難,比如一些字不認識,一些詞語、典故不知道它的意思或出處,一些典章制度、禮儀習俗、名物器用不熟悉等,這時就需要去查工具書。 工具書是將某一方面的知識或資料編排起來供人們翻檢查閱的書。用於學習古代漢語的工具書很多,對於初學者來說,首先要熟悉一些常用工具書的內容和查檢方法。下面是對一些常見古漢語工具書的介紹,共分字典、詞典、類書、政書四類。 第一節字典 字典主要是以解釋單個字的形、音、義為出發點的。“字典”一詞出現於《康熙字典》問世以後,在此之前,凡是解釋漢字形、音、義的書,都籠統地稱之為字書。古代的字書外延較廣,與今天字典相當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常見的字書有以下幾種。 一、《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東漢許慎撰,這是我國第一部通過分析字形探求本義的字書。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但直至二十一年後,亦即漢安帝建光元年(西元121年)許慎病臥在床時才讓其子許沖將書獻給朝廷。《說文》的“文”和“字”各有特定的含義,獨體的稱“文”,合體的稱“字”。 全書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個,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個,說解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首創部首分類法,從漢字中歸納出五百四十個部首,將所收字按五百四十部排列,同部首的字排在一起,所謂“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五百四十個部首的排列順序是“據形系聯”,即大致以部首形體相近的特點為依據列次。各部內部的字,則是根據“依類相從”的原則排列,即按照字的意義,將表示同類事物的字或者意義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這就是段玉裁所說的“凡每部中字之先後,以義之相引為次。” 《說文》對每個字的說解,都是首列小篆字形,接著解釋其意義,然後按“六書”分析其字形結構。部分字還用“讀若”這一術語注出讀音。《說文》專解釋字的本義和分析字的形體,而不涉及引伸義,這對於我們瞭解漢字本義和形體結構之間的聯繫極有幫助。例如: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凡又之屬皆從又。 下:底也。指事。 友:同志為友。從二又。相交友也。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工具书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系统较完备的字典是( ) A《汉语大字典》 B《说文解字》 C《康熙字典》 D《尔雅》 2、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书注解的字典是( ) A《经传释词》 B《词通》 C《词诠》 D《经籍纂诂》 3、分析字形探讨词的本义常用的工具书是( ) A《康熙字典》 B《中华大字典》 C《说文解字》 D《辞海》 4、能够查检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中古和上古韵的韵部的大型工具书是( ) A《汉语大字典》 B《说文解字》 C《辞海》 D《辞源》 5、最早使用214部编排字典的是( ) A许慎 B朱起凤 C梅膺祚 D王引之 二工具书多项选择题 1、按部首检字法编排的工具书有( ) A《辞海》 B《辞源》 C《说文解字》 D《经籍纂诂》 2、字典辞典的注音方式有( ) A直音 B反切 C注音字母 D拼音字母 E描写 3、字典辞典的释义方式有( ) A直训 B读破 C描写 D义界 E譬况 4、清代研究《说文解字》著名的四大家是( ) A丁福保 B段玉裁 C朱骏声 D王筠 E桂馥 5、《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有( )

A读若法 B反切法 C叶音法 D直音法 E读破法 三工具书填空题 1、《说文解字》是东汉( )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共收字( )个,分为( )部首,部首排列是把篆文形体相近或相关的尽量排列在一起,同部内的字一般是先( )后( )排列,使用( )法注音。 2、修订后的《辞海》仍旧是( )性辞书;修订后的《辞源》是以解释( )为主,为( )使用的工具书和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这两部书仍用( )编排,改用( )注音。 3、《经籍纂诂》是集( )和群书旧注而成,是( )资料的汇 编,全书按( )编排,是清代( )主编。 4、《经传释词》是( )所著,着重研 究先秦两汉经传中( )特殊用法的著作,是以( )类别为纲编排。 5、清代研究《说文解字》著名的四部著作是( )、( )、( )、( )。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 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古代汉语》自考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自考笔记(一) 第一节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释义为主 1、《尔雅》与郝懿行《尔雅义疏》(小学专书) 《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它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前人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现在人们一般都认为今本《尔雅》是从春秋时期到汉代初年,经师们为解说经典,多人收集典籍的训诂注释,“递相增益”而成,非成于一时一人。《尔雅》是用通行的“雅正之言”来解释典籍中的许多古语词、方言和俗语,黄侃先生认为“雅正之言”即“夏言”,是华夏民族的共同语。《尔雅》是用标准语来解释方言俗语,用当代语言解释古语,用常用语言解释难僻词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样概括它的特点:“大抵采诸书训诂名物之同异,以广见闻。”因此《尔雅》大量保存了周秦时期的词义解释。 今本《尔雅》共三卷,分为19篇。其中前三篇是解释普通词语的意义,《释诂》、《释言》解释的是当时觉得难以理解的古语词(包括古方言),《释训》解释《诗经》中的叠音词、其他双音词以及一些语句。正如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诂之为言古也,博举古人之语而以今语释之也。言之为言衍也,约取常行之字而以异义释之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通古今,“言”是解异义,《释诂》是用今语解释古语,《释言》主要是解释秦汉间不同的词语,《释训》就是解说事物的容貌。前三篇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词典,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后十六篇相当于现在的百科词典,按物类编排,专门解释名物术语,解释了亲属、宫室、器物、音乐、时令、天文、气象、祭祀、地理、动物、植物等等的名称,实际上是按事物的类别进行分类,而不是按意义类别进行分类。 《尔雅》有重要的价值,在汉代它就和《论语》、《孟子》、《孝经》同列于学官。它是唯一被列于儒家经典的小学著作。虽属十三经之一,但实际上它是解读经书的工具。 《尔雅》的前三篇和古代汉语的学习、研究关系非常密切。它的价值就在于保存了大量的先秦词语及古义古训,全书收录了2019个词条,共4300多个词。 自《尔雅》产生以后,研究《尔雅》的人很多,为其作注释的书不下五十部。其中比较重要的注本有:晋代郭璞《尔雅注》、北宋邢昺《尔雅疏》,现存于《十三经注疏》中。另外还有清代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在《尔雅义疏》。有关《尔雅》的研究资料,可以参看朱祖延主编的《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尔雅》收集了众多经籍中的词语,因为没有细目和检字表,如果要查检有关词语比较困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燕京大学和哈佛大学合编的《〈尔雅〉引得》以及现在的《插图本〈尔雅〉音义通检》一书给检索提供了方便。 关于《尔雅》,现有《尔雅诂林》,××出版社,××年。 2、《广雅》与王念孙《广雅疏证》 《广雅》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博士张揖所著。此书写作目的是以《尔雅》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详细

谨以此资料,送给08级对外汉语专业的同学们,愿你们在2012年的7月都能有个好的归宿,祝福你们!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 (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bzh99@https://www.docsj.com/doc/f88247222.html, 要求了解中文工具书最常见的编排体例、注音方式和释义方式及查检方法,熟知几部与本课程相关的常用工具书。了解重点介绍的几部工具书《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经传释词》《词诠》《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等的基本情况,能说出它们各自的成书年代、编著者、编排体例、用途及主要特点。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工具书,并努力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查字典、辞书的习惯。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一、中文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 1、编排方式 ①按照部首和笔画编排 在理解上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 部首,就是每一部为首的字或偏旁。字典辞书编撰时为了检字方便,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在一部,而把这个共有的相同偏旁作为每一部的标志,即部首。 第二、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都是完全一致的。 《说文解字》依据小篆的结构,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 《康熙字典》依据楷书的偏旁,分为214个部首。 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为依据,分为250个部首。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则设置200个部首。 ②按照音序编排 《佩文韵府》《经籍籑诂》等书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106韵分列。 《国语词典》《词诠》按照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 ③按照号码编排 通常是按照四角号码排列。如《四角号码新词典》。 2、注音方式。常用的有三种: ①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例如《康熙字典》:“屯,音肫。”“尨,音茫。” ②反切: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在字书中一般称“某某反(或‘翻’)”、“某某切”。如《广韵·麻韵》:“誇,苦瓜切。”

古代汉语简答习题 打印

古代汉语简答题(一) 1.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2.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3.为什么说常用词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难点? 4.什么是工具书?什么是字典?什么是辞典? 5.《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6.《尔雅》是怎样一部书?“尔雅”的意思是什么? 7.什么是类书?什么是索引? 8.“十三经”是指哪十三部著作? 9.“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 10.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 丹之亚常卍受严隣 巡希幽胡怡攻书民 煎者茁贰郊望平术 11.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史记·淮阴侯列传》)句中“乃”是判断词,相当于“是”。12.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晁错《论贵粟疏》)中,“地”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即不种地。 13.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势”为主语即“势力”或“力量”的意思。 14.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列传》)中,“客”,即“把他当作客人”的意思。 15.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观前之死亡不知戒”(柳宗元《蝜蝂传》)中,“死亡”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前人死亡”的意思。 16.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左传·成公二年》)中,“饮”为动词的一般用法,即“喝”的意思。 17.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交”为动词,指“交往”。 18.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以缚即炉火烧绝之”(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缚”为动词,“用绳子缚”的意思。 19.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中,“献”是动词用作状语为“恭敬献上”之意。 20.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句子成分。 (1)夫市之无虎也明矣。(《韩非子·内储说上》)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后汉书·张衡传》) 21.说明句中的数量表示法。 今地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楚策》) 22.说明句中的数量表示法。 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宗懔《荆楚岁时记》) 23.说明句中的数量表示法。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24.用划线法分析句子成分。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25.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A.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左传·襄公十五年》) B.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这里两句中的“诸”都是兼词,等于“之于”。 26.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1)“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秋水》) (2)“东西南北,莫可奔走。”(《盐铁论·非鞅》) 两句中“莫的词性不一样,(1)句中是否定副词,(2)句中是无定代词。 27.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诸将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史记·赵世家》)句中的“良”是人名。 28.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古代汉语》实用复习资料专升本

《古代汉语》实用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古代汉语王力复习资料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