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佛教文化与生命观

佛教文化与生命观

佛教文化与生命观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外在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但内心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贫乏。在这个情况下,佛教文化以其超越现实、寄托内心、引导人生的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佛教以生命观为核心,通过对生命的深层次探究和思考,发掘了人类生命的真谛,给人们以启迪和帮助。

佛教对生命的理解与西方哲学有所不同。在佛教看来,生命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因此,佛教认为生与死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而是相互衔接的两个环节。生命的核心在于灵魂的深处,而非肉体的表层。佛教倡导的是追求灵魂的净化和升华,超脱尘世、获得解脱。

佛教的生命观强调人类的轮回和业报。轮回是指生命的不断循环,即一生死亡后,灵魂会投生到下一个生命中。这种轮回的过程受到业因的影响,人们所作所为都会留下业,从而影响下一世的命运。因此,人们必须把握今生,修行善业,以期来世更好的命运。

此外,佛教的生命观还包括一系列的修行方法,如禅修、持咒、参禅、念佛、法会等。这些方法都旨在唤醒人类内心的真善美,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真谛,悟透人生的本质。

佛教文化已经渐渐成为了人们追求内心平衡的选择之一。无论是寻找灵魂的深度,还是寻求人生的意义,佛教都能够给予帮助和启迪。在当下社会快节奏、繁忙压力大的现象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佛教,寻求心灵的安宁。

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会更加广泛深入,它将继续为人类提供精神世界的慰藉和启示,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文化价值。人们将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体验到生命的真谛,获得生命的信仰和希望。

佛家看生命和环境

(佛家看生命和环境) 冯学成 佛教在其庞大精细理论体系中,对生命和环境的论述也应该引起人们重视。佛教认为,任何生命——精神体都有其相应的环境——世界。这个环境世界不是命定的,不是神授的,而是根据自己的“业力”——行为活动而召致的“果报”。这种“业力”的根源在于精神内部的“识”。佛教认为,山河大地,“皆唯识所变现”,人类的意识形态.人类的行为活动的最终承受者是人类自己。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用生态环境的因果关系来说,人类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人类就将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若无视自然,过多地伤害自然,人类就将处于一个恶劣的生态环境。 一般人都知道佛教爱讲“因果”,其实只说到了一半,佛教不仅讲因果,而且是联系到因、缘、果、报这四大环节一并讲的。人类及人类生存的环境,用佛教的观点来看,就是人类的果报。报分两种,一是果报,二是依报。每一个人的身体、精神和生命状况是一个人具体的果报,或智或愚、或健或病、或男或女、或贵或贱都是果报的不同。而依报则是指人类共处的这个自然环境,也就是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环境。佛教认为,果与报是不二的,也就是人类与环境是不二的,它们之间只有融合谐调,才能共存共荣。所以人类决不能离开地球到外层空间去开辟自己的第二家园,而地球上的森林、草原,各种动物,山川湖海,蓝天白云,也不会在另一个星球上再现。宇宙有自己的节

奏,群星也有自己的轨道,佛教所描绘的“三界六趣”(欲界、色界、无色界、天人、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也各有其世界而不相混淆。人类就是人类,他的内在结构(人类的业力和果报)决定了它的存在。所以无论人的理性和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人类仍然是人类而不是神,不能,也不应该侵入其它生命层次的领地。 在这样的意义下,人类就应该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环境。如果我们的依报——环境遭到了毁灭,实际上也就是毁灭了人类自身。但现代的科学文明是以人与大自然对立这一状态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它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很大部分是为了财主们的利益)不断去征服和掠夺自然,这样当然就破坏了人与自然关系间的平衡。 佛教的教理,就是要让人们通过对佛法的修持,使人升华为菩萨,升华为佛,其实践方法主要是戒定慧三学。戒律是佛法的根本。是每个佛教徒必须奉行的准则。戒律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戒杀”。 戒杀,就是不能伤害其它生命。佛教是重生主义的,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佛教确认: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生命现象,不论是高级的还是低级的,不论是有智慧的还是精神现象低弱的,它们之间一律是平等的,在本质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主奴之分。佛菩萨也不是众生的主人,也与众生平等地生活在世界上。用宇宙生命现象来看,这种认识无疑是可贵的,因为地球上的生命现象在目前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中是唯一的。如果人类有朝一日在外太空发现并带回了某种生命体,无论其如何低等,也无论其如何丑陋,都会成为爆炸性的新闻,都会因其价值连城而倍加珍惜。以同样的态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悟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教的基本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轮回六道:天、人、魔鬼、畜生、饿鬼、地狱;十二因缘和轮回说结合起来,构成佛教的“三世两重因果说”。主要佛教经典:佛教的经典是《大藏经》,是由经、律、论三部经组成。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的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藏传佛教的经典:《甘珠儿》和《丹珠儿》。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也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驰,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僧人如著名佛教社会活动家太虚大师积极支持抗战,为争取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佛法的生命科学观》备课笔记

《佛法的生命科学观》备课笔记 重点分析: 作为一个有智慧的修行人,应该有开阔的眼界、深入细致的分析能力,那么我们就要深度观察、思维,我们的生命到底有没有前后世?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了知这个重要的观点会对我们今后有什么样的改变?修行的意义? 1. 佛教观点:按照佛陀的智慧来抉择,既不管是任何一个生命,都有无量无边的前世后世,乃至灭尽轮回获得佛果之前,定会一直流转于六道当中。我们要想改变必然要通过修学佛法。 2.不承许的过患:世间人一无所知,不承认前后世,会今宵有酒今宵醉,为了暂时的利益,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没有道德约束,结果必然是痛苦的因,非常可惜。 难点分析: 我们无始以来是什么流转于六道轮回的呢?什么样的因才可以解脱呢? 是心识,只要具足了“因”就会不断地延续,在因果规律面前,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唯有皈依三宝,修学殊胜的佛法才可种下解脱之因。 脉络梳理: 一、佛教的生命科学观是什么? 二、科学家们于宗教关系密切 三、寻找前世的足迹, 四、当前人们对此的困惑, 五、大学生理应具有正确信仰 讲记脉络: 一、佛教的生命科学观是什么? 不管是任何一个生命,都有无量无边的前世后世,乃至灭尽轮回获得佛果之前,定会一直流转于六道当中。 观点分析: a、历史分析,古罗马,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承认前世后世存在, 古代圣者角度: 1.柏拉图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照生前所作的善恶,会转生为人或其他众生。 2.儒教思想孔子回答生死问题:“未知生,焉知死?因孔子提倡积极入世,故而避而不谈,既不肯定有,也不肯定无。 3.道教:向往长生不老。 4.基督教、天主教:人死后善者升天堂,造恶者将堕入地狱。 小结:承许前生后世存在并不是“佛教”的专利。 二、科学家们于宗教关系密切 现代科学家角度: 1.美国盖洛普先生曾对过去300年以来300位科学家的信仰进行调查,结果242位信仰宗教,达到92%。 2.最理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爱迪生,他们不但信仰宗教还热衷于此。 3.重点: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会导致行为没有任何约束,为了追求今生的利

佛教看生命世界的构成

佛教看生命世界的构成 佛教的世界观是非常广大的。“世界”梵语为Loka(路迦),世为迁流主义,指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的迁变流动。界为方位,指空间,东西南北等四面/访加上下,共十方。世界总指有情识的生命依止的国土,又称世间,间为间隔之义,与界异名同义。佛教中的世界是无量无边的,华严思想更讲重重无尽的世界,一切众生随业发现,形成各自视域内的世界诸法。 众生因各自业力的不同形成三界六道的存在时空和生命状态。三界是众生生死往来的时空向度和存在性状,自下而上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欲与食欲生命的住所,故名欲界,范围上至六欲天,下至无间地狱,人类是欲界生命的一类。色界在欲界之上,是离淫食二欲的生命居所。色界没有粗重的物质,天人的身体和宫殿非常精妙,以光的形式存在,因仍有形质,故名色界。欲界的色相当然比色界更粗重,但以食色眠等欲望区别于其他两界,故以欲命名。色界之上是无色界,这里没有任何有色物质形式,天人既无身体,也无宫殿,唯以心识住于深妙禅定之中。 在三界之中居住着六道众生,六道又称六趣,是众生因业感差别而趣向的六种生命形式,包括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一,天道。天有光明、自然、清净、自在、最胜等含义,天入一切欲乐之物随念即至,幸福快乐,寿命很长。天道包括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 二,人道。人具有意想思维之义,犹如一般说的理性,也有忍的含义。人的思维

强、疑虑多,又能忍受种种苦难,甚至以苦为乐。人类居所有四大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四大洲人有不同的身形和福报,没有由禅定等而来的神通力不能相见。我们居住的南赡部洲苦难最多,佛教又称之为娑婆世界。娑婆为堪忍主义,此界众生堪于忍受自身的贪欲、恨、愚痴等种种烦恼以及由烦恼带来的苦难。北俱卢洲人最幸福。北俱卢洲人寿命干岁,衣食自然,不需劳作,一天到晚吃喝玩乐,但因无佛法,被佛教列为/\z隹之一。南赡部洲人因为勇猛强记,有三事胜过其他洲,甚至胜过天人,一是能造业行;二是能修梵行;三是佛出其土。因为寿命再长,享受再好,也有福尽命终轮回的时候,没有佛法就无法出离,而南赡部洲人因为有以上三事的优越,又有苦难的刺激,容易发起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勇猛修行,成就道果。因此修行成佛都要到这个世界进行磨练,也在这个世界成佛,佛菩萨也以种种身形和角色在这个世界示现,度化善根因缘成熟的众生,为无缘众生广种将来成道的因缘。 三,阿修罗,译为非天,为大力神,常怀嗔心而好战,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被赶出天界,以深山幽谷为依,常与欲界天人战斗。 四,畜生。即禽兽类,多以人界为依,多数肉眼可见,也有肉眼看不见而有大威德的,如龙、迦楼罗(金翅鸟)、摩喉罗伽(大蟒神)。据说三国时期以忠义闻名的关羽因为杀戮多、恨心重而投生为蟒神,后被中国天台宗祖师智颤教化,成为中国佛教中有名的护法神。 五,饿鬼。佛教说的鬼类众生很多,有福德的鬼为山林冢庙之神或为鬼王,也有能力大害人的鬼,如夜叉、罗刹类。鬼常与人杂处而不可见,从人处得食,有时也因与人有前世的爱十艮等等因缘而发生某种关系。鬼道以饿鬼为代表,数量很多,他们常为饥渴所逼却不得饮食,佛教仪轨中的开焰口就是为这类众生施食的。鬼者,畏也,此类众生常怀畏惧,多恶少善,被天人驱役驰走,受刀杖之苦。鬼也令人畏惧,常冒充神名,取得供养,因有——定的通力,依附人身或偶像,示现灵异,妄说祸福,惑乱人间。基督教《圣经》中反对的偶像崇拜和巫术信仰在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佛学之于人生的意义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为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题记 我对佛学的最初认识,缘于高中时班主任对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的解说。对于一位“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我不由得产生极大的好奇和敬仰之情。少年才俊时的他,以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歌》闻名于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先生生于乱世,在他历尽百劫之后,终于在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剃度出家,时年三十九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告别尘世的一切繁文缛节,并发誓:“非佛经不书,非佛事不做,非佛语不说”,谢绝一切名闻利养,以戒为师,粗茶淡饭,过起了孤云野鹤般的云水生涯。他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将人生、艺术和禅修有机地统一了起来。由此,我开始关注有关弘一法师的一些书籍和语录集,也是在那时,我开始对佛教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自己所能接触到的有限的资源里,搜索那些吸引我眼球和撞击我的字眼,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渐渐地尝试去理解禅意,追求高深的思想智慧,以明理、静心为目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问我为总是挺胸抬头,因为我是精神贵族”。记得在高三时,由于压力大,备考繁重,语文老师经常会找一些励志或者静心忍性的禅语来解析给我们听。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身如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以及后来更广为传颂的一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好一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生来本是那么的纯真善良,如那些可的小孩般天真无邪,可为何长大后的我们会“处处惹尘埃”,生出那么多的烦恼呢?人生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

佛道生命观比较

佛道生命观比较 现实人生由于对“我”的执著,反而短视了生命的意义。当代气功的发展,逐步走向生命修炼的高度。在这一转换时代,佛道两家的生命观是一个丰富的宝库。 佛道两家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就像两座高山,后人仰之弥高。两教生命观各有其深刻内涵,不深入进去,没有禅定的体验,是很难理解其意的。后人之所以产生种种误解,直接的原因就是没有修持体验的实证。 一、“关注生命”是佛道两家的缘起 在世界范围来说,宗教的起源至今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对生命的关注是宗教产生的第一因,佛道两教同样如此。人自有自我意识以来,其天性就是好生恶死,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也就产生了种种迷信和崇拜。虽然这些迷信和崇拜现在看起来荒唐可笑,但它是人类最初的生命探索,一切成熟的思想和哲学都是源于此。换句话说,人类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是宗教产生的母胎。 佛学大约产生在公元前700年至500年。佛学的前身是印度的古瑜伽,从古瑜伽的经典《奥义书》可以看出,佛教的轮回观、六大圆融说、四禅八定等都直接继承《奥义书》的思想。而《奥义书》的精髓,就是古印度先贤在深沉的观想和禅定状态下,对生命本源的了悟。释迦牟尼在创立佛学之前,就深入地学习了四禅八定,而且证到了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他没有停留在四禅八定上,而是向前推进,进入“想受灭尽定”。这种进入并不是简单地上了一个台阶,而是产生了革命性突变。在这种最深沉的禅定中,释迦牟尼洞悉一切因缘,最终揭示了生命的奥秘。他得出的结论是:生命是因缘而起,自性本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缘起论”是佛教哲学的核心和基础,由此而阐发的四圣谛、十二因缘以及唯识学,更具体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历程。 道学与佛学几乎同时产生,先秦以前道家就形成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术。道家修持方式在先秦以前的仙道和东汉时产生的黄老道中初具雏形。道教的经典《道德经》所阐发的道体论,既是宇宙本体论,又是生命本体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发的根源和本体,生命既能从道生出发来,又返回到道中去。所谓得道,也就是返本归根,从个体生命返回到生命的本源中去。还虚合道,出有入无,才是生命的永恒归宿。《太平经》也多处表示对生命的关注:“今学道为长生,纯当象天也;天者好生,故学长生者,纯守天一之气,其为行,当随天道意也。”为求长生,道教以及之前的各种修持方术都把升仙作为修持的目的。为此,道教的传说中有十洲三岛的仙境,还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古仙得道之处,都是有别于尘世的修仙圣地。自古以来,还有不少经过实修而得道的真人,如王子乔、赤松子、王玄甫、三茅真君、八仙、北七真、南五祖等。秦始皇时方士徐福渡东海求长生灵药的记载,就在这种追求超越生命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可见,没有对生命的追求,就没有佛学和道学的缘起。 二、佛家生命观的哲学基础 佛学生命观的哲学基础就是缘起论所阐发的流变论。佛教生命观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生命的本体究竟是什么?二是生命究竟能不能永恒?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佛教唯识学深入地探讨了生命的层次。它把生命分为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未那识、阿赖耶识。识就是感觉。前六识是人的显意识,只是人的外在形式;末那识相当于人的潜意识,它只有在梦中和深层入静中才能感觉,而可赖那识则是人的最后一识,只有这一识才是先天而生的,这才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根据。 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佛学从缘起论的朴素辩证法出发,认为生命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相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首先,生命的各种要素都是因缘的和合,都是依它而起,依它而灭。这种依它性,佛教称之为“自性本空”,也就是说恒常的自性是不存在的,生命的存在如梦如幻,任何对生命的执着都是错误的。其次,生命又是相续的,它始

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最大大中小最小作者:于凌波居士发布时间:2011-8-2 0:04:45繁 體版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识了生死流转的根本──阿赖耶识,和支配此识的力量──业力;了解了十二因缘,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后,再来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及我人立身处世的态度,这样就有了一个准则──那就是以佛性,以阿赖耶识,以业力,以因果诸立场,来衡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佛教的人生观。 第一,我们自因果的立场来看人生;因果,具足应说是因缘果报。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异的基本法则,这法则的特点,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所造之因,必有所结之果;所结之果,亦必有所造之因。谚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何因,得何果,这在因果法则上是丝毫不爽的。 人生的因果,有善恶两面,种善因获善果,种恶因获恶报。因果通于三世,有因必将有果,所谓「欲问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问未来果,现在作者是。」我们现在的境遇美满,固不必踌躇满志;我们现在的境遇困苦,也无须怨天尤人。由于过去的善因使我们现在境遇美满,现在若不续种善因,未来必然困苦;由于过去的恶因使我们现在境遇困苦,现在若能努力向善,未来的境遇也必将改善,所谓鉴因知果,明乎此,对于我们立身处世的态度,就可以思过半矣! 第二,自业力的立场来看人生:世界的美丑,人生的苦乐,皆由众生的业力所招致。前者是由于众生的共业,后者是由于个人的别业。所谓业力,也就是过去行为的结果。我人有身、口、意三业,这三业,可以为恶,亦可以为善。为恶者,意念上的贪欲、瞋恚、邪见;行为上的杀生、偷盗、邪淫;语言上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善者,意念上的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行为上的放生、布施、净行;语言上的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而这些善恶之业,也就在我人一念之间的差别。所以,如何净化我们的意识,创造我们未来生命的环境,这是我们人生努力的目标。 第三,自阿赖耶识的立场来看人生: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根本,万法的本源。它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含有净染两面。在无始以来,它在六道中生灭相续,永无止境。它的本体,虽因污染而长在六道,但若净化亦可超登圣域。由此观之,

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 一、人生问题的意义 人生观,是一个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总的看法和观点。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悲观。这些,究竟谁是谁非呢?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受,还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还是凭天由命,得过且过? 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生命的价值何在?意义又何在?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地生到世间,昏昏昧昧地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绝,一切断灭吗?生命如果当真如此,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仅只为了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那生命还有什么价值? 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且都还没有说出它的究竟来。 进化论者说,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高级动物既是低级动物进化而来,也就难怪唯物论者要高呼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因而导致出人类斗争杀伐的悲剧了。 某些宗教家说: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的生命若是上帝创造,人的穷达祸福若是由上帝或其他神祗主宰,那个人的行为意志还有什么价值? 早在释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时,印度的思想界有所谓外道六十二见――外道对人生问题的六十二种见解,我们来看看最著名的几位大师,他们对人生问题的看法: 1、富阑那迦叶――他是一位怀疑论者,他以为人生的善恶,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不过因社会习惯而来。因此,社会习惯所谓善恶,未必就是真善恶,所以为善为恶不应有业报。 2、末伽梨拘舍罗――他是主张宿命论者,他以为人的行为及命运,皆受自然法则所支配,非人力所可如何。所以人若求解脱,只有听其自然,到了命中注定该解脱的时候,自然就会解脱。因此他主张一切听于命运。 3、阿夷多翅舍钦婆罗――这是一位古代的唯物论者,他主张人生由四大棗地水火风四种物质构成。物质之外,便无生命。人死之后,一切断灭。所以他主张人应追求目前的享受,而排斥一切伦理道德。 4、浮陀迦旃延――他主张心物二元不灭论,他说人生由七种要素棗地水火风苦乐生命棗合成,生死仅为七要素集合离散现象,七要素本身并不因此而有生灭。

佛教死亡观探析

佛教死亡观探析 佛教认为死亡并非终结,而是生命的一种形式转换或者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佛教死亡 观具有无常、无我、因果等基本思想,它是在佛教实践和修行的过程中产生并得以发展和 完善的。本文将从佛教的三宝、人生观、无常观、因果观、深层心理等方面,对佛教死亡 观进行探析。 首先,佛教强调三宝,即佛、法、僧,是修行者依依依托的参考和目标。这也为佛教 死亡观提供了价值取向。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来自于佛、舍利子(佛陀的遗体)和法(佛 的教法)的三宝。当人生离开这个世界时,人是离开了自己的肉体,但是,灵魂依然存在,依托着三宝继续前进。因此,佛教认为死亡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通过坚定的信 仰和寻求智慧,可以使人摆脱世俗生死轮回,获得永恒的解脱。 其次,佛教的人生观强调,在生死轮回中,人应该识别出人生的真实价值,从而避免 在生死轮回中继续受苦。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是追求真理和永恒的内在果敢。因此,当 一个人的生命结束时,我们不应该对生命的意义感到悲伤,而应该感到庆幸。这是因为通 过过去的信仰和实践,这个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舍身求法,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了解脱,即 使他们现在已经离开了肉体,他们的灵魂永远不会消失。这也展示了佛教死亡观的正向思 想和价值取向。 再次,佛教有世界上罕见的无常观。在佛教中,“无常”通常被称为“一切皆空”。 这个概念的核心是,一切存在都是短暂的和相对的,我们不能在它们中寻找永恒的解脱。 佛教认为,如果我们将所有的事物都当做永恒存在的东西对待,我们的生命会为不必要的 苦楚蒙上阴影。因此,在我们的生命中要学会接受变化,在死亡面前,我们应该把这个过 程看作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变换,而不是生命的终结。 佛教认为,一切因缘皆有果报。因果观认为,人所拥有的是他们自己的因果报应和利益。这种反思的精神使人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生命,体验自己的人生,并从自己的错 误中学习。在死亡的时候,正是这种精神的重要性发挥的时候,人们能够通过对生命经历 的反思,达到自我净化和解脱。 最后,佛教强调深层次的心理反思和探寻。在佛教中,死亡并不意味着不生不灭,而 是一个过程,是生命的全部转型。通过内心的反思和探寻,我们可以深入体悟死亡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达到通过死亡、生命转型和永恒解脱的目的。这种深入的反思和探寻,体现了 佛教死亡观的深刻和具有普遍性的价值。 总之,佛教的死亡观是在悟道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佛教认为,人的生命只是因缘 斗转的过程,无论我们生命中的经历如何,没有哪个人能避免死亡。佛教鼓励人们在自己 的生命中,通过对自己的因缘和生命的反思,从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并准备 好面对生命的不确定性和死亡,以便最终实现自我净化和永恒的解脱。

佛教死亡观探析

佛教死亡观探析 佛教是一种倡导解脱与显愿的宗教,其对死亡有着独特的观念与看法。佛教认为,死 亡并非终点,而是一个人继续往前的开始。在佛教中,死亡被视为生命的一部分,是无法 回避的自然现象。佛教通过对死亡的理解,试图解决人们因为对死亡恐惧而带来的痛苦与 困扰,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死亡,以及在生活中更加智慧地生活。 佛教认为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佛教教义中有4个真理,其中之一是“生老 病死”,意味着生命的必然过程包括老化和死亡。佛教强调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是所有 生命都会经历的过程。通过接受死亡作为生命必然的一部分,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死亡的存在,从而减轻因对死亡的恐惧而带来的痛苦。 佛教认为死亡并非终点,而是一个人继续前行的开始。佛教信奉轮回转世的理念,认 为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转变。佛教相信,在死后,人的灵魂会转生到 另一个世界,继续经历轮回的循环,直到达到解脱的境地。佛教徒不会把死亡看作是终点,而是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个个体灵魂的持续发展。 佛教教义中也有关于“无我”的观念,这也对死亡观产生了影响。佛教认为个体的存 在是相对而言的,个体身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个体灵魂的终结。佛教将个体灵魂与宇宙万 物联系在一起,认为人间众生的存在是一种假象,是因空性的表现。在佛教中,个体的死 亡并不是一个可怕的事件,而是个体解脱的一种方式,摆脱了生死轮回的痛苦。 佛教强调生命的无常性,认为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生命的存在是瞬息万变的,任何 一刻都可能发生改变。佛教通过思考生命的无常性,让人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并倡导人 们珍惜和善用每一刻。在佛教中,死亡的存在提醒人们要更好地把握当下,并追求真正有 意义的生活。

佛教死亡观探析

佛教死亡观探析 佛教是一种富有哲学思考的宗教,对于死亡和生死问题也有其独特的观点。佛教认为,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一个人世间存在的自然现象。而且,佛教也提供了一种 特殊的观念来理解死亡,即“轮回转世”,即一个人在死后会重生到另一个生命形态,直 到最终解脱。 佛教对于死亡的态度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接受、平静、无常和解脱。 佛教教义主张人应接受死亡,面对生老病死的现实。佛教律之一提到:“无论贵贱圣凡,人皆须相临终。” 佛教倡导人们在面临死亡时不要抗拒,而是要接受并从中领悟生 命的无常。因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自然规律的一环。通过接受死亡,一个人能 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佛教认为人在面临死亡时应保持平静。佛教强调内心的净化和冥想,以使人们能够保 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佛教认为,内心的平静是摆脱人生痛苦和追求解脱的必要条件。在 面对死亡时,保持内心平静能够帮助一个人从容面对死亡,并更好地投入到下一生命的旅 程中。 佛教强调生命的无常。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包括生命也不例外。佛教律中 有一句名言:“常住我心,一切都是无常。”佛教认为,人们常常陷入对事物的执着和依恋,而无常的觉悟则是解脱的前提。人们应该意识到生命的无常性,减少对物质和世俗的 追求,以及对一切事物的执着。只有领悟到生命的无常,人们才能真正地理解生命的价值 和意义。 佛教的终极目标是解脱。佛教强调通过修行和觉悟来实现心灵的解脱。佛教认为,人 们通过修行可以净化心灵,解脱自己的苦难和痛苦。当一个人能够达到解脱的境界时,不 再受生死轮回的束缚,获得了永恒的解脱。佛教对于死亡不仅是接受和面对,更是一种通 向解脱的过程。 佛教对于死亡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态度。佛教认为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人们 应该接受死亡、保持平静、意识到生命的无常性,并通过修行获得解脱。佛教的死亡观不 仅是对死亡问题的一种哲学思考,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探索。佛教的死亡观为人 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面对死亡的方法,并为人们追求解脱和内心平静提供了指引。

佛教思想中的生命关怀精神对信仰教育的影响

佛教思想中的生命关怀精神对信仰教育的影响 作者:张婧 来源:《消费导刊》2011年第07期 一、佛教思想中的生命关怀精神 佛教伦理是佛教哲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伦理思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宗教伦理,它发挥着世俗伦理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也承载着佛教对现实社会、生命人生的强烈关注和深刻关怀。 1佛教伦理思想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础。作为佛教基本教义和佛教伦理思想之理论基础的缘起论或绿生理念,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以及一切诸现象,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由种种条件或原因和合而成,都不是孤立之存在,都要依赖于他人和社会才能存在并发挥作用。佛教伦理的哲学基础缘起论或绿生理念实际上包含有世间众生相依相存的道理,它要求正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这种彼此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能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利、促进人际和谐有启迪意义。就个人与社会而言,社会其实是由无数个个人所组成的,离开个人无所谓社会,但个人离开社会也不能真正成其为社会的人。这种相互依存和依赖的关系,一方面要求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要为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追求获得更加美好生活的机遇,以使自我有更加充分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要求每个公民应自觉承担起自己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从而实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良性互动。 2佛教伦理思想以慈悲为怀。提倡护爱众生,拔众生之苦痛、予众生以快乐。佛教伦理思想中的慈悲精神、襟怀是佛教伦理思想中生命关怀精神的核心体现。具体来说,佛教伦理思想中的慈悲精神有三个层次即小慈悲、中慈悲和大慈悲。小慈悲是主客有别,自他有别的;而大慈悲则是一种无差别的、普遍的慈悲。大乘佛教强调慈悲乃佛道之根本,中国佛教伦理继承并很好地发展了这一充满普遍的深厚的生命关怀的精神理念。我们每个人都从社会和他人处索取,所以也都应该回报社会和他人。当社会和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伸出援助之手,每个人都有回报和救助的义务,不能只是索取而不给予。佛教伦理思想中所蕴涵的慈悲精神,要求人们以自己的财力、体力和智力尽可能去救助贫困者,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这对缓解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消解社会公共生活的矛盾,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大有裨益的。 3佛教伦理思想倡导忍辱精进精神。佛教六度中的忍辱精进精神正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佛教伦理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刻关怀。佛教伦理所倡导的忍辱其实质就是做到人瞠我不瞠,人恼我不恼,集中体现了佛教伦理思想所追求的宽容境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不可避免地将充满欲望的人们套上沉重的枷锁,而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终将驱使盲目妄为的人类重新思索。

浅析佛教伦理思想的生命关怀精神 兼论人间佛教的 心灵环保

浅析佛教伦理思想的生命关怀精神兼论 人间佛教的心灵环保 论文关键词:佛教伦理生命关怀人间佛教“心灵环保” 论文摘要:佛教伦理中蕴含着强烈的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等精神价值资源,有益于人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调适自己的心灵,从而使生命得到真正的安顿。人间佛教的“心灵环保”立足于人心浮躁和困惑的现代社会,以“心灵环保”为方便说法,力图诊治现代人的焦虑、浮躁等社会问题,冀此提升现代人的精神品质,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康。 一、佛教伦理与世俗伦理 伦理学是以“应该”(should)“应当”(ouhtto)等价值陈述来讨论和阐释某某事是否善、正确或合乎道德的一门学问。与事实判断相比较,价值判断或许更难于断定或辨其真伪,因为基于不同文化、宗教、习俗等背景认知的群体,往往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和价值观以及由此而影响(决定)下的生存(生活)方式。但却不能因此而否认:确立价值判断并不比研判事实不具有重要性。尤其在全球化境遇的今天,在探讨人际关系、共同福利或善恶之争的时候,价值知识的判断就比既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必要和有益。 在世界各大宗教文化传统中,佛教伦理正是如此巫待阐发和深掘的对人类共同福社有益且重要的价值研判知识。不

过,佛教伦理的这种知识资源却不能直接拿来为世俗的价值判断所用,而必须经过“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转化”和“创造”理应奠基于对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之关系的准确体认和把握上。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相比,佛教伦理是宗教伦理,它以宗教信仰为出发点,以追求体悟终极关怀的解脱为依归,因而具有彼岸性,是出世的,也是超越的;但其超越性不离世俗性,其彼岸性也不完全脱离此岸性。佛教伦理之真精神、真践行在于净化和提升世俗生活的境界和意义,而这种于世俗生活中以调节伦理关系、净化和提升世俗生活境界的道德规范,恰好正是世俗伦理的观照之域。据上,不难得出,首先,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有在世俗性上相统一的一面,但又不失其特有的宗教意涵和对超越性的追求。这就如同周敦颐《爱莲说》中所咏唱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亦如维摩居士的修行:“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乐。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其次,佛教伦理思想中的许多戒律、规范也多有与世俗伦理、道德规范的内容相同或相近之处,只不过佛教从宗教立场出发,往往赋予其十分神圣化的意义。例如,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就一直讲求孝,即做子女的要孝养父母,包括物质上的供养和情感上的尊重和满足。佛教原本是讲出家的,后来演变至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