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论宗教的生死观

论宗教的生死观

导论

早在此400多年前,《从哈姆雷特》曾说:“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其实自人类有生以来,就一直在思索着生与死的问题。托尔斯泰也曾说过: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的思想是什么,他总想到自已的死亡。人有生有死,因而生有人生,人的诞生与死亡是分不开的。生意味深长,但死并不逊于生;生是一个奇迹,而死亡却是一个谜?因为人类至今仍无法了解死亡的真面目。人作为希图超越自身的理性动物,能了解这一切是尤为重要的。由此王阳明说:“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①

天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在世,总免不了有三灾八难,生老病死。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和探索,会永远伴随着人类,而成为文化的一道主要而独特的风景。②在这风景中,宗教的死亡观确是更加引人注目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是照亮和指引人类理性的明灯。因此要相对死亡有所认识,要想有深入的探讨,就必须要了解研究宗教的死亡观。针对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宗教的死亡观进行论述:

一、认识你自已,死是什么?

二、原始民族对灵魂的信仰

三、宗教的死亡观

1、佛教的死亡观

2、道教的死亡观

四、结论

一何谓死亡

我曾记得有这样的一首诗词: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现在许多哲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给死亡下了概念。

1、生理层面。医学上将一切生理作用的停止视为死亡,但也有人曾在医学界重新界定了死亡的概念。把生理的死亡分为临床死亡和生物死亡,临床死亡发生于心脏停止活动的一刻(因此也称心脏死亡),血液循环完全停顿,神经也不在有反应,临床死亡直到某种程度是可以逆转的,现在的仪器可使这状态逆转过来,使心脏重新搏动,长时间的延续下去。生物死亡在于细胞组织的解体和不可逆转的破坏,但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同时死亡,脑部的组织尤为决定性,因此生物的死亡也称为脑部的死亡,这种死代表人真正的死1。

2、哲学平面的死。在此死亡指的是形上层面的事,是此世生命的过程决定性的结束,时期的海德格把人生当作走向死亡的存有物,即是说生命和死亡相互寓居,是在人有自由但不完全自由的过程中的互动情况2。彼得(D。DEPETER)和拉内(K,RAHNER)认为死在现象上是种破坏和毁灭,事实上,是借着死亡事件的发生,完成了生命所追求的,达到了人生观的目的与意义3。佛教在强调轮回(无我)的思想体系中,把死亡视为按照因果律所发生的作用或因素上改变,众生在三界六道生死世界循环不已4。

3、天主教神学平面。此时死亡是一种逾越,由生前的时空中转入决定性的境界中,死亡是现世生命的终结,并非毁灭,而是生命的转变。教会当局认为死亡是因着罪恶进入了世界,虽然人具有一个易死的肉体,但天主预定人不死,因此死亡曾与造物主的计划背道而驰,死亡作为罪恶的后果而进入了世界。但耶稣基督转化了死亡的性质,即耶稣基督身为天主子也经历过死亡,他完全

1呼召与回应P 507

2神学辞典NO 154

3末世论P 240—243

4末世论P12—13

自由的顺从父的旨意,踏上了死亡之路,因着耶稣基督的顺从把死亡的诅咒变为祝福5。

一、认识你自已,死是什么?

在罗马国家博物馆里悬挂着一幅古老的马塞克图案,这幅图案的三分之二刻画着一个人的形体。他还不是一具骷髅,但也离此不远了,看上去,这个人似乎是有生命的血肉之躯。他们状态——与其说坐着,不如说躺着,——还表现出运动与生命。但是,贯穿躯体的运动,正在离开这具躯体,生命与运动表现这个人体,显然只是为了让人注意它结束和终止。它已毫无生气,僵如死尸,隐约可见的皮肉,不过为显示皮肉之下的骨骼,它是最终的残余,在这个奄奄一息的人身上格外突出。这个人,与其说坐着,不如说躺着;与其说有血有肉,不如说形消魂散;与其说是活人,不如说是死人——这就是人。在这幅图案上,一切都在消逝,从运动、血到肉体生命消逝,一切都指向死亡。

记住你将死去——这句话不妨作为这幅图案的标题。可是,在这幅象征死亡的人像下面却写着大写的希腊字GNOTHI SINTON(认识你自己),这文字不是题字,也不是这幅图案的标题,而是它的一部分,它们占据了整个图案的近三分之一的面积。因为在此描绘的这个人身上,真正充满活力的东西和贯穿人体的运动的终战只是一个不合比例的巨大的食指。这个使死直观化的人及它指着:“认识你自己”!③(42——43)

当我们观看这幅图案时,我们不可能只是旁观者,我们都是一个人,迟早有一天我们也会像这图案里的人一样逝去,而这幅图案给我们所提示正是这个真理:认识你自己,记住你将会死去。死亡为我们是最切身的,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很多东西甚至一切都有不确定,但我们的死亡对于我们是确定的,死亡我们每个人迟早都须面对。面对死亡,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将成为历史;面对死亡,我们要告别我们的亲人;面对死亡、财富、名誉、地位等等也成了过眼云烟。面对死亡我们畏惧,我们害怕。卢梭在《新爱洛绮丝》中宣称: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撒谎。也许你会说:不对,并非所有的人畏惧死,比如,苏格拉底、约伯、耶稣……。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他们之所以不畏惧死亡是因为他们明白了死亡的真义,他们之所以从容平静的面对死亡是因为他们知道,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也许你还会说:还有一些人不畏惧死亡,但他们并不是明白了死亡的真义,而是醉生梦死、糊里糊涂生活的人们。我告诉你,其实他们更加畏惧死亡,他们之所以这样生活是为了逃避死亡,他们也知道死亡是逃避不了的,这样的生活可能会给他们一些满足感。像这样自欺欺人的生活还不如我们的祖先,原始民族,他们对死亡的看法要比他们更明确,更有意义。

面对死亡时你畏惧吗?

二:原始民族灵魂的信仰

灵魂不灭是原始民族最普遍的信仰,也是一切有神论宗教信仰的核心。灵魂一词原为希腊文ghost—soul和psyche 及拉丁文阿anima的意译,其原初意义是呼吸、气息,与古梵文中的“生气”(pvana)相当,表示人的灵魂是一种肉眼看不见,却有维持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作用的东西。在中国与之相对应的是“魂”。据考古发现的物证,这种信仰最早可上溯到约十万年前,在欧洲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墓葬遗迹中,死者的遗穴排放有一定的位置,常常是头东脚西,并伴有石器,动物骨骼之类的陪葬品,且在遗骸周围通常撒有红色的石子或红粉等,表明当时人已有人死后继续存在,或者认为死亡是迁往另一幸福世界的喜庆之事的信仰。

我国的北京山顶洞人,埋葬死人也是有一定的规矩,死者身旁撒有赤铁矿粉,随葬品除燧石、石器等生活用具外,还有石珠、穿孔、兽牙等装饰品,随葬器具分明表示供死者灵魂使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红色是血液和火焰的颜色,象征着熊熊不息的生命,给死者撒红色粉末是祈望死者获得再生。

中亚一带的雅利安人在他们看来,人死后灵魂是不灭的,死后的生活是按照惩恶褒善的原则来按排的,生前作恶的罪恶者,死后将进入“土房”,生而行善的褒奖者,死后则进入“长者世界”,

5 CCC NO 1007—1009

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对灵魂不灭的信仰。

对灵魂的信仰,认为人死后还有另外一个世界。不仅上述的欧亚大陆有,还包括美洲的奥尔麦克人,玛雅人,澳洲的原始土著人,非洲的布须曼人、俾格米人等等。据人类学家研究,地球上现存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后进民族,几乎都是灵魂不灭的信仰和相应的葬仪,这说明“死而不亡”或“灵魂不灭”是人类智慧初开期对于生死之谜的普遍的、共同的解答。④

三、宗教的死亡观

上述原始民族对于死亡的观念并没有一定的系统,只是认识到灵魂不灭,这是准宗教时期。而到了宗教,则根据自己的教义,对死亡的探讨形成了一套有条理有系统的整体信仰。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是三种宗教佛教、道教、基督宗教,尤其佛、道两教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而基督宗教自明代大规模的传入中国,现今也日渐益深地影响地中国人的思想。同时这三种宗教也有着不同的特色。因本文篇幅有限,现仅选取佛教和道教作为本文的论题。

1、佛教的生死观

正如中国的佛教徒常常以“了生死”来概括佛教的宗旨,佛教对于生死的问题解决通常高悬为自家的标帜。当年佛陀就是对生老病死的不解而起家修道,也是对于生老病死的觉悟而创立佛教的。故此有人认为佛教是研究生死,尤其是死亡的宗教。

佛教对于死亡的看法相当独特,它是以“苦”的观念来看待世界。它不仅认为死亡是一大痛苦,而且我们的生命也是一种痛苦。据说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第一次传道时就是讲的有关苦的道理——“四真谛”,即: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说苦的原因(集谛);说苦的消灭(灭谛)和说灭苦的方法(道谛)。⑤这四谛是佛教的最基本的教义,虽然后来佛教的经籍非常繁多,但其法却超不出这四谛,可以说佛教的全部教义都建立在这个“苦”字上。但这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态度,纵观古今中外社会、人生怎一个“苦”字了得。通常我们一般人当对于苦忍无可忍时,就会想起死,认为死是解脱苦的最终、最好的办法,因为人一死,就感觉不到这些苦了。但佛教却不这麽认为,它称上述观点为无明,即无知、愚昧的看法。佛教认为生是无量无边的,人生是由十二缘起: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取缘、有缘、生缘、生死缘而决定,人为什么要死,因为有生,人为什么要生,因为他前世有死……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就构成了轮回。人之轮回皆有业而定。业的释义为造作,即有意识发起的行动、活动、动作等。业有善业、恶业之分,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婆沙论》上说:“若法能招可爱果,乐受果,故名善;若法招不爱果,苦受果,故名恶。”佛教又有一偈说: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作者是。这也就是民间俗语所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由此可以看出,死亡并不必然使人摆脱苦难,只要还没有认识四谛,没有真正的觉悟,人就无法摆脱无知、妄行的业,就会在“过去世”、“现世”、“来世”中生死轮回,不能脱离苦,也就是佛教所认为的“苦海无边”。

关于轮回主体有无、是何?这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很多人就是在此而感到困惑。其实从中道的生死来看,众生的生命乃是因缘集起、生灭相续、因果相续的活动过程,佛经中常喻如灯烛之燃烧,展转燃之,故烛虽消,火续不灭。又如种谷,种败于下,根生茎叶,突出于上。而人的生命是由诸法所构成的,人不外是身体和精神的组合,才有生命。于是人依此生命,而生生不息。而身体是由五种元素:地、水、火、风、空所组成。精神也是由五种法:色、受、想、行、识所组成,这也可称为“五蕴”。这说明了人不是固定的,单一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的聚合体,而任何要素又是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着的,所以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我”,这是佛教认为“诸法无我”,不承认有灵魂的原因。但是佛教也并不否认有“我”的存在,因为如果人的生命只是五蕴,那么人的生命将会止于今世,不可能有业报,也不可能有轮回,“我”代表人们生命的永恒的存在。“其实我的存在是很重要的,生命中如果没有永恒的存在,佛教徒的解脱,将只是空论,不然便是一种断灭。”⑥这“我”在《涅磐经》等亦称为“大我”、“真我”、“佛教性我”、“心”等。但“真我”与“无我”并不冲突,“无我”是指五蕴人的现象而言,而“真我”则是指人的本体,不是指五蕴。“‘无我’确切的说五蕴无我,不能说是人无我,五蕴只是人的附属品,而不是人的

本性”,⑦因此现在可以说轮回的主体是“我”也称“心”。

关于人死后的去向,佛教则根据婆罗门教的理论提出了六道说——天、人、阿修罗、鬼、畜生、地狱。佛教说众生自无始以来,在五道(除阿修罗外)或六道中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出此入彼,无休无止。《心地观经》偈云: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终始。另外在《大乘流转诸有经》上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

“前识灭亡,后识生时,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堕旁生、饿鬼、地狱。大王:后识生时,无间生起,彼同类心相续流转,分领受所感异熟。大王:曾无有法能从此世转至后世,然有死生业果可得。大王:当知前识灭时名之为死,后识餐起号之为生。大王:当识灭时无有去处,后识餐起无所从来,所以者何?本性空故”。

但这六道仍处在生死轮回之中,并没有脱离苦海。要想真正脱离苦海,必须要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Nirvana)意为圆寂、灭度,梵文原意指火的息灭,在此则表示灭尽一切烦恼的最高理想和修行的最高境界。《杂阿含经》讲:“贪欲永尽,真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为涅槃”。这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轮回、不可思议、常乐我净的美妙实在,是最终的解脱。但是要通过这美妙境界的路何在?这条路被称为“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可概括为“戒、定、慧”三学。这条路在世俗中实践是很困难的,最好的办法只有出世入僧团,在戒律的帮助下,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获得一种智慧,由此智慧而断绝一切无明烦恼,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八正道的实践。但是那么世俗的佛教徒该怎么办呢,佛陀则教导他们只要虔诚念“阿弥陀佛号”就能获得解脱,入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一般佛教徒心目中的天堂,似乎比涅槃更加吸引人。在《阿弥陀经》中佛陀对这吸引人的境界作了描述,不妨欣赏一番:

“彼此何故名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皆是四宝……常作天乐……其音流畅……壁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⑧

2、道教的生死观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抵全在道教。”道教是我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因此它的产生和发展融入了中国人得意识和需求,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追求长生不死、永生人世的愿望,而这一点却在道教中充分的体现出来,道教提出了它自己的看法——肉身成仙。

“仙”,或称为“仙人”或“神仙”。称他们为仙人,是因为人“老而不死曰仙”,身上具有仙的因素。称他们为神仙,是因为他们超脱尘世,由神通变化,身上又具有神的成分。仙是人而不同于人,属神而不同于神。不同于人,是由于仙脱离了人的生死之限,不食人间烟火;不同于神,是由于他们身上没有神所具有的职守,自由自在,无羁无绊。⑨同时他们的生活也是妙不可言,《南华真经》上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肤肌若冰雪,濯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如此仙家美景,神人生涯,怎能不令在红尘中辗转呻吟的凡人怦然心动,歆羡不置!”⑩佛教追求解脱,其解脱之道是靠戒、定、慧而过到涅槃寂静,正成佛果;而道教则重视今世,没有任何灵肉二元的倾向,也没有任何褒灵抑肉的教义,它将人的生命视为天地的精华,生命所生为神,生命所托为形,形神不可相离,所以不可偏重偏轻,而应当一样看重。要成为神仙,关键又取决于肉体,只要修炼道术,服食养气,就可以长生久视,肉身成仙。

道教认为一般人可以通过修道就可以成仙。成仙并非是不可想象,不可企及的,是因为仙既不住在那高不可及的天上,也不再令人恐惧的地下,他们与人一样住在人间。《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曾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汉代时也流传着十洲之说:在八方巨海之中,一名祖洲,二名赢洲,三名玄洲、四名炎洲、五名长洲、六名元洲、七名流洲、八名生洲、九名凤鳞洲、十名聚窟洲。11然而成仙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仙道迟成,多所禁忌,自无超世之志,强力之才,不能守之”。(《抱朴子》)另外,道教也把仙分成了几个品级,“上士举形

为显,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成仙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炼金丹服食,葛洪说:“夫金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灭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服食这种金丹令人不老不死,这是因为“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金丹“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灭不朽。”它被人服下后,性能自然就会转化在人身上,人当然也就可以如同金一样,“毕灭不朽”了,二是导引行气,即道教所谓的”内丹”它是以自己的身体为“炉鼎”,以体内的“精”,“气”为药物,运用“神”去烧炼,这样,可以使精、气神凝聚不散,而结成为“仙丹”,即“内丹”。其实也就是调节身体内部的精、气、神以固本培元,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此外道教的长生求仙途径还有:房中、胎息、辟谷、存思、存神、守一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道教是一种以生为乐,贵生恶死,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

另外,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也吸取了许多佛教对死亡的看法,如佛教的三界、六道、轮回、因果、天堂地狱、劫灾等,来组建自家的教义体系,但是这些都是副线,并没有对道教的根本宗旨带来多大的影响,因此在这里就不加以论述。

1、死亡的事实

(1)社会层面

中国古时很早就用“叶落归根”来形容人的死亡,古圣贤人们,如: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列子说:“古者谓死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古人也说出了人难逃一死,在李白的诗“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字里行间可看出他对人生短暂的态度。表现了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曾国潘也以诗来说明人生的短暂,“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防。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表现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过程,就像当年的秦始皇一样,他为了领土筑了万里长城,寻求长命百岁。到底怎能样呢?只有长城在,而秦始皇已经不在了。在伟大的毛主席的诗词中也可看出死亡的事实:“江同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无数英雄,为了江山而彼此残杀,相互倾轧,历代的具有文采才华的皇帝诸候们各显奇能,而死的死,亡的亡,江山没有变化。最后用“俱往矣。”表明这些都过去成了历史,他们犹如昙花一现不见了,人生就是这样。

(2)圣经层面

在圣经中也表明了“人生的短暂,死亡的事实。”圣咏上说:“荣华富贵,不能久享;一如禽兽终必死亡,……人在死时,丝毫不能带走,他的财宝也不能跟他同去。”另一处又说:“人只不过七十寒暑,既使健壮也不过八十春秋。”训道篇上说:“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种也有时……没有人有权将生气保留不失,也没有人能支配死期。”圣经告诉人,人的死期不由人而选择,但死是确定的,在路加福音中记述了昏愚的财主的比喻,天主给那财主说:“昏愚的人啊!今夜,就要收人的灵魂,你所积蓄的将归谁呢?”的确黄泉路上不分老少。我们也听说过,某人死了,而感到吃惊,但人生就是这样不知死在何时,路加福音上耶稣说:“你们应当准备,因为在你们不料想的时辰,人子就来了。”“你们应当时时醒寤祈祷,为使你们能逃脱即将发生的这一切事。并能立于人子之前。”圣经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祈祷,当我们的死期来到时好能无愧于心的站在天主台前。

以上这一些都证明了人总有一死,是人无法逃脱的,无论你有多少钱财,有多大的力,是人早晚就要死,人从出生就奔向死亡,所以对于死是从生就注定的。正如古人所说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涛尽英雄。”

2、死亡的来源

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死亡是自然规律、与生俱来的,他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但对于天主教信友来说,并非如此,因为死亡是原祖犯罪后,而给留下的。创世纪上说:“我要增加你怀孕的苦楚,在痛苦中生子,你要依恋你的丈夫,也要受他的管辖。”又对亚当说:“……你一生日日劳苦才能得到吃食,必须汗流满面才有饭吃,直到归于尘土,因为是由土来的,既是灰土,你还要归灰土。”当人被逐出乐园后,这痛苦、死亡就临于人身上,从那时,人就面向黄土,背朝天而为生命奔波劳碌了。

3、对死亡的不同的看法

世界上有两种根本不同的时间观,一种是圆周性的时间观;一种是直线性的时间观。正因为时间观的不同,而导致对死亡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先介绍圆周性的时间观:

(1)圆周性的时间观:

圆周性的时间观:就是认为一切时间的运动是圆周性的,常常是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如同四季的运转、昼夜交替周而复始一样,此观点使人产生的消极,一切都是徒然无益的,时间终究转回原处,(也叫宇宙轮回性的时间观。)从时间观中可以看出他们否认末世的存在。持这种主张的有佛教、希腊宗教,他们都是否认人的得救,下面我们以佛教的观点为例来阐述:

在佛教中,佛陀否认神。他认为世上的痛苦,归于万事的无常与人爱欲,涅槃是人生观回归“绝对”与永恒的最后阶段。认为支配人类存在的之律是因果之律。世上一切事物都是业的规律(因果律)的产生,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以前(今世或前世)的每一行为的“果”,这个新自由行为,又将成为一个因而产生新的果,果的好坏都有上因而定,假如是个因时,则称为“业因”或“业缘”;如果是“果”时,则称为“业果”或“业报”,业能自给自足的,业的作用不只限于人的此生,如果死时,还留下业,他就再生,不管残留下来的业或好或坏,都要再生,只能在现世不断的循环。若没有留下的任何业,完全得到解脱,就能进入涅槃。无论怎样,生与死的连续过程今人有无常的感觉,这就是人类的痛苦,也就是说由于“无常”而产生了生命中的痛苦。我们从这些中可看到,他们的观点是如果“因”是善的,而“果”(生活)是顺利幸福的。否则变的越来越坏,只有进入涅槃之后得到解脱。所以说没有死亡的观念。更不谈“末世”了,从而否认末世的存在。

(2)直线性的时间观

直线性的时间观:认为时间有一开始,然后往一个终点进行。人类历史文化中这时间观很少出现,到今天只有在波斯教和启示宗教中,才有这种时间观。这种时间带给人一种紧张而迫切的感觉,既然是往一个目的进行,他让人觉得生活比较带劲。下面就谈谈天主教的这观点。

在圣经中第一句话就说“在起初天主创了天地,(创1:1)”可看出天主教是直线性的时间观,是向着一个目的进行的,所以也就决定了对人生命的看法,换句话说;承认人的生命有一个终结——死亡,但并非是“一死百了”的说法,因为对历史或时间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把它们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创世以前,第二期为从创世到末日,第三期为末日之后。在创世的阶段中,天主创造了人,并且天主给人安排一个乐园让人居住,赏给人管理万物的权利,但是,人并没有好好利用这权利,而违犯了天主的命令。而被天主逐出地堂,痛苦、死亡也到世间,但天主许下要救赎人类,整个的旧约,就是记述人民对救世主的渴望,以色列子民是因着这希望而战胜困难向前进的,之所以这样渴望主的救授,是因为他们想念有一个未来的生命。到了新约救主的来临,给人带来恩宠,人们的希望成了现实,但这生命必须经过死亡。不再惧怕痛苦死亡,因为耶稣说过:“凡遵行我的话,永远见不到死亡。”而以耶稣基督为和生命的中心,因着耶稣的死亡给人打开天堂之门,所以人必须舍弃现世才能到那里,也就是经过死亡,才能达到永远的天乡。

4、死亡的意义

死亡有何意义?这是每个人所面对并且非常关切的问题,因为人人都要面对死亡,在死亡面前,人的感觉只有无助、屈辱、恐惧、甚至忿怒。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一个生命有开始的刹那,也有结束的一刻,然而有生命的东西为什么要必须死?至今还是无法充分解释。下面以教会的观点作一

解释:

(1)死亡只是生命的转变

对于天主教徒来说,死亡并非生命的毁灭,而是一个转变,这一点从圣经中可以看出来,因为我们相信有灵魂的存在,相信有一个永恒的生命,人的死亡只是对于物质性的肉身来说的,因为物质性是有时间限制的,至于灵魂,它是一精神体,它不受时间的限制,那么就谈不上死亡了,而人是由灵魂和肉身组成的。肉身的死,并非是人整体的毁灭,而是离开了现世,灵魂进入另一种境界,一种没有人见过不能想象的境界,对于一个教友来说,他相信未来的复活,将来死过的人一定会再复活,正如我们前面提过的第三阶段未来的生命,它将永远不死。

(2)死亡从耶稣基督身上找到了意义

自从亚当时代,就期盼默西亚的来降,为救赎人类,耶稣的到来满全了这希望,但对于犹太人并没有得到恩宠,因为他们期待的是像现世的国王一样具有权威,并且用武力打败敌人,来救赎他们的默西亚。而耶稣救人的方式,却正与他们想象的相反,是以死来救赎人类的,他将最残酷的刑罚,变成了爱人标记。不但并非一死了之,而是三天后,自己从死者中复活了,他战胜了死亡,为人类开辟了一条通向天主的大道,从这开天辟地的事件中,人找到了生存的位置,看到了光明,死亡并非是人从此消失,而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改变,因为耶稣基督给人辅平了道路,渴望人去走,只有人相信他跟随他,与耶稣基督一起死亡,才能一起复活。

(3)人参与基督的死亡

基督为了爱人而钉在十字架上,为人类而死跟随他的最高准则,就是参与基督的死亡,我们作教友的通过领洗成为教会的一员,参与耶稣的死亡,也就是死于自己而活于基督,与耶稣基督同死、同葬、同复活。因为死亡只有通过耶稣基督才有意义,死本来是罪与惩罚的象征和后果,基督却把它化为了爱与服从的救恩标记,作为耶稣的跟随者——教友来说,也必须参与耶稣基督的死亡才能找到意义,因为耶稣在世时曾说:“跟随我的绝不在黑暗中行走。”但跟随耶稣是有条件的,谁愿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十字架”就是说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痛苦、考验与牺牲,而死亡的那一刻就是跟随耶稣的最高峰,也是参与耶稣之死的圆满。只有这样生命才有价值,才有意义,因为我们的生命来自天主,只有安息在他内灵魂才会得到安息。换一句话说,耶稣的一生是“足踏尘世路,肩担古今愁。”他的死是为人类的罪而死的,人类也应跟随他,正如他所说的:“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只是一粒,死了才能结出许多子粒来。”我们也要这种精神财富。正如保禄宗徒说的:“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这样生存才有价值,死亡才有意义。

5、死对个人世界末日

我们每个人都面向死亡走去,这非是由人的选择,无论你是惧怕、或是喜悦,都是必须面对的事实。对我们教友来说,准备灵魂是必要的,圣人类思在一次院长的问话中表现出来,院长问:“如果现在是世界末日,你们怎样做呢?”有人说:“我去拜圣体。”有人说:“我去告解。”有人说:“我去念经。”……圣类思却说:“我正在做什么,我还做什么。”可见一个人准备灵魂是要紧的。末日的来临,人对自己也是无能为力的,我记得在一九九七年有“世界大结难”传说,对世界是一个大的震荡,人们都惧恐万分,有的买饼干吃,有的不作工也不干活,也有人找信仰,生活在忏悔中的氛围中,就是我们教友也是一样,找神父圣蜡烛、圣火柴,这时代过去了,怎样呢?人们还是照常生活,还是该吃的吃,该玩的玩,反过来说,即使真的末日到了,人是否能吃饼干呢?能点燃蜡烛吧?天主的全能让人能约束吧?绝对不能。

我们面对的死,不是我们个人的世界末日吗?的确,死对于现世来说:“你—我,都不存在,也许你我在世界上给人做了好事,人还记的你时间长些,也多想念些时日,但时间一久这一切都是无影无综了,好像我们没有存在过一样,当我们入土为安时,我们的肉躯怎样呢?是一天一天的烂去,几天之后没有了形状又臭又味,几年之后,已成了灰土,正如创世纪中所说:“人出自灰土,也要归于灰土。(创3:19)”这就是现世生活,如果生活也许非常圣善,到死了之后,而天主会给

我们好的报酬。正如中国俗语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刻未到。”的确,每个人都是这个结局——死亡,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都要死去,但报应却是不一样的,有天堂、地狱之分,也需要我们去奋斗,人作一件好事容易,难得是一辈子都在作好事,每个人都有软弱的一面,跌倒是难免的,但我们重新站起来才对,这需要勇气和力量,因为我们有圣神的助佑,并且天主时时等待着人回头,就像父亲等待荡子一样(路15:20)。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率地面对死亡。三、基督徒死亡的意义

经过上述述,我们得知,对死亡的不同态度,有的人面对死亡勇往直前,甚至牺牲生命也再所不辞,反而有些人面对死亡却违背原则,违背信仰,贪生怕死,为何这样呢?为何真正的基督徒敢于面对死亡呢?基督徒的死亡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信仰天主的人而言,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并非毁灭,我们结束尘世的旅程,便获得永远的天乡,的确如此,因着基督的死亡,基督徒的死亡有了积极的意义“为我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斐2:21),如果我们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生”(弟后2:11)。基督徒已在圣事的方式下与基督同死,为活出新生命,同时,如果我们在基督的恩宠内死亡,这肉身的死亡完成与基督同死,如此也使我们在基督救赎行动中完全与他合为一体6。对基督徒来说,死亡其实就是生命,虽然死亡的面纱仍旧存在,死亡的通道依然扑朔迷离,然而基督的复活却揭示了死亡的真面目,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死亡是天主召唤人到他那里的时刻,为此基督徒可感受到圣保禄面对死亡的那份渴望:我渴求解脱而同基督同在一起(斐1:23),死亡是人在现世旅途的终点,也是恩宠和慈爱在世期限届满7。我们基督徒藉着死亡达到了生命所追求的——永恒的生命,身为有位格和人,能在死亡内能感受到安息,只要我们人尽其所能,在自己的一生中,藉着圣事,与基督形影不离,生活与天主的恩宠内,就肯定可以实现真我,死亡是人最终的真我的实现,因为在此刻,到达了生命所追求的永恒的生命。让我们在一生中怀着信赖和希望,在主内期待真我的时刻:实践主爱,见证信仰,生为主生,死为主死。

四、神学反省

1、作为基督徒,明知死亡并非生命和终结,只是转变,实际上遇到自己的亲人死亡时,感到非常痛苦,或自己频临死亡时感到恐惧、惊慌……,这使我忆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这事件我称之为“痛苦之夜”,这事件发生在千禧年圣枝主日的夜晚,也是我第一次手术失败的那个晚上,那天下午,我独自一个人躺在手术台上,知道手术出现了问题,内心非常痛苦,难受至极,以致不想活在这个尘世上,当我从手术室被抬出来的之后,我控制自己内心的痛苦,装出一幅笑脸,因我知道我的亲人也非常痛苦,为了安慰他们,这爱使我露出笑脸。到了晚上,我的父亲送我的母亲去南门里天主堂休息时,只剩下我的一个同学陪着我,这时我忍不住哭了起来,一种内心无可言喻的痛苦,一方面报怨天主如此不公道,另一方面惧怕死亡的到来,不愿离开尘世,这种茅盾的心理使我更加痛苦,再加上刚动过手术的肉体的痛苦,可谓之心病交夹,实在难以承受这痛苦的煎熬。于是报怨天主说:天主,你为什么这样虐待我,你叫我这样痛苦的生活于人世间,不如让我死掉更好。那天晚上,我多么惧怕死亡,又是多么痛苦,到现在还使用率我记忆犹新,过了几天,又作了第二次手术,成功的手术使我倍加欢喜,自从我经历了痛苦之夜之后,使我更加珍惜我的生命,爱惜我的生命,也使我学会了用现世的生命多多积蓄天上的财富。其实还有多少弟兄姐妹像我一样,面对着频临着死亡的境界而感到痛不了生呢?同时感到恐惧害怕等。这样的经历使我真的体验到只有天主是我们生命的主宰,他撑管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我们应全心依靠他、祈求他,把一切全交付于他的手中。也使我体验到,人的生命由天主所造,要用现世的生命为主作证,既然天主是生命的主,生命就应为主所用,有时为了见证主的爱,见证主的信仰,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应再所不辞。

6 CCC NO 1010

7 CCC NO 1011、1013

2、时刻准备死亡。人世间的生命不过是气息,不知何时死亡要临于你的头上。正如圣经上所说:天主收人的灵魂如同贼来偷,不知是三更还是半夜。的确如此,我们不知何时要死,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死亡的危险。俗话说,今天脱掉鞋不知明天穿不穿。这些都在教导我们时常要准备死亡。西塞罗说:爱智者整个人生都在准备死亡。荀子也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诸子集成荀子礼论》)。在这里,荀子不仅指出了生死为人这始与终这一事实,还特别强调了善始善终的思想,这些都告诉我们要时常准备死亡,常常保持灵魂的纯洁,死于天主的恩宠内。

3、生命的短暂。默想死亡,使我们知道生命如何短暂,人生的岁月不过七十寒暑,即使健壮也不过八十春秋,孔子对生命的短暂深有体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站在滔滔东去的大海边,感叹光阴似箭,时不再来,人的生命也如江流,必须爱惜时光,热爱生命,奋发努力,使有限的生命过得富有意义与价值,作为基督徒,要用现世的生命为永恒的价值积蓄财宝,使我们用短暂的生命活出更丰盛的生命,超性的生命,使尘世的生命更具有意义与价值。

总之我们人生短暂,用我们整个人生准备死亡。让我们生为主生,死为主死。待我们生命的末刻,向天主说:主啊,现在照你的话放你的仆人平安而去罢!

好好的活着是为了更好的死,知死是为了活得更好!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原始民族对灵魂不灭的信仰,还是“佛教以人生为空幻,生死无常,所以主张‘无生’,追求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寂静的境界。道教则主张‘无死’,追求养生延年,长生不死当神仙。”12这些都表明人类面对死亡时,从心底发出的呼声——对永生的渴望,即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生命的开端。我们的死亡是有希望的,而不是面对虚无。

固然,现在有很多人把信仰永生当作一场赌博。那么我们现在就对永生下一次赌注,假如你赢了死后会发现真的有永生这回事,就赢得了一切,假使你输了,发现永生并不存在,你也并不吃亏,因此科学家巴斯尔说:“我宁愿相信有永生,即使死后发现它并不存在,我不愿不相信永生,死后却发现真的有永生。假使真是没有永生我们也不吃亏。因为即使中此生此世,我们也比别人活的更开心、更安心。”你可能把此生当作永生,认为死后便什么都完了,可是你这样想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当你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快乐或满足时,你又当如何处理?当你遇着痛苦时而无法振作,你又如何面对人生?13

信不信永生是你自己的事,但是对于死亡,我希望你能把它当作一个大事情看待。孔子说的对:“未知生,焉知死”,可是“未知死,岂能明白生呢?”

附:

安乐死

一、引言

1987年11月的一天,德国成千上万的观众被震撼在电视机的屏幕前。此刻电视台正在播放一部有史以来空前恐怖的实况电视记录片:一位全身瘫痪的姑娘在旁人的扶助下坐在床上。

床边的一张桌子上叠着两本书,书上放着一杯氰化物,一根长长的吸管斜插进杯内,只见姑娘费劲地把头向桌边的杯子倾去,用嘴咬住吸管,然后两眼直视着摄像机,在无数目瞪口呆的电视观众前把一杯致命的毒液吸吮而尽。

播音员的讲述是观众们从触目惊心的画面中回过神来,这位饮鸠身亡的姑娘名叫英格

丽·弗立克,两年前她才28岁,正在完成自己的学业将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指导员,她身体修长,青春蓬勃可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遭受重创,完全瘫痪了。而且当代的医学技术在这样的病例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只能在延续她的生命上以效绵力。

英格丽不堪忍受这种不能独立生活的痛苦,她下决心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了不使接近她的人受到牵连,所以她决定在电视摄像机前公开自杀。

当电视记录片播完以后,在德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使社会各界的注意力投注到有关安乐死亡上来……

安乐死的问题之所以引起争论,其主要是因为现代医学界的成就。医学的发达虽给人类减少病痛延长寿命,却也在伦理方面带来了复杂的问题,所有能够借医学解决的问题是否都可以放手去做?

现代医学虽然可使许多过去被视为绝症的病得到医治,然而医学的成就仍然无法使人类免于一切的病痛。而且仍有不少疾病反能得到部分治疗。这种情况病人虽然逃过了死亡,却往往不能避免残废的命运,甚至有人因此卧窗终生,引起“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尴尬情况,而这种尴尬情况之所以发生,除了医学进步的“恩赐”之外,也是由于伦理学者和立法者对安乐死问题一直无法做出明确结论的结果。

本文的写作目的不是要解决悬疑未定的问题,而是在教会伦理神学的原则立场中发表作者对安乐死的看法并非“定论”。

二、安乐死的概念:

安乐死euthanasia一词来自希腊文。包括eu(即快乐,容易)和thanatos(即死亡),它的原意是指“快乐而没有痛苦的死”其中并不明显的含有法律上及道德上发生的意指。可是今天一讲到这个名词,现代人的头脑中先想到就是“慈悲杀害”(mercykilling)其意义是:采取行动以提早结束绝症患者或不可能复原的植物人的生命。

消极安乐死(passive euthanasia):“快乐而没有痛苦的死”仅为减轻病人死亡过程中的痛苦,让病人安详离世。

积极安乐死(active euthanasia):目的不仅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更是为加速或缩短病人死亡的过程(其方法是让病人服用致死的药剂)又称“慈悲杀害”。

中国学者给安乐死“euthanasia”下的定义:“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频死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或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全部过程”。这个概念认为安乐死是死亡过程中的一种良好状态及达到这中状态的方法,而不是死亡的原因。所以有任认为安乐死的本质,不是决定生与死,而是决定死亡时是痛苦还是安乐,目的是通过人工调节和控制,使死亡过程呈现一种理想状态,避免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折磨,达到舒适和幸福的感受。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死者自我感觉状态的改善。其措施包括:为解除频死者精神痛苦而进行的正确生死观的生前教育和医学心理指导;为解除频临死亡者肌体痛苦或能使其具有舒适和幸福感受的药物和非药物的医学手段;以及缩短频死者进入不可逆转的死亡过程后所持续的时间等。他们把安乐死一词常视以下含义:

1、根据患者的要求,停止无望的救治,听任其死亡,以结束患者的痛苦。

2、根据患者的要求,用仁慈的方法助其死亡,以结束患者的痛苦。

3、在垂死患者无法表达意愿的情况下,基于患者的利益和其他原因(亲属的要求

和经济原因)等用仁慈的方法将其致死。

以上这三条依次被概括为“听任死亡”“仁慈助死”“仁慈杀死”。

三、安乐死的历史发展概况:

当我们打开历史的册卷,追溯到以逝的时光,会发现安乐死并不是一个只属于现

代人的话题,广义的讲,它有着同人类一样古老的历史。

〈一〉、史前史时代:在史前时代惯于四处漂泊的游牧部落,在他们迁移时往往把病人和老人留下,用一些原始的方法加速他们的死亡。

〈二〉、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在人类文明鼎盛一时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抛弃老人的做法虽被禁止,但人们还是可以随意处置有缺陷的儿童,对病人也能自由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时还可以在这样做时去求的旁人的帮助。

〈三〉、古印度的风俗:东方的古印度强迫老人死亡的风俗也被长期应用。在那里耄耋老者最通常的结果是,被人用恒河的泥土塞住嘴巴和鼻子然后仍到河里去。

〈四〉、《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马可·波罗曾游经到一个叫“德刺佐(Dragoian)的地方这是一个受它自己的军王所管辖的王国。有着自己特殊的语言。居民很野蛮,崇拜佛教,

并承认大汉的权威。但他们也奉行一种今天的人看来很可怕的风俗,如果家中有什么人

得了病,病人的家属只能派人去请巫师查看症候,以便宣布他是否能复元。他们按照魔

鬼的指示,回答他的病是不是会好起来。如果巫师判断是否定的,那么他的家属就召集

一些人——他们的特殊义务就在于迅速的处死病人——把他的口蒙住,直到窒息为止。”

〈五〉、到了20世纪30年代,欧美各国都有人积极提倡安乐死。美国成立了“无痛苦致死学会”

英国建立了“自愿安乐死亡协会”并发起和组织活动,谋求安乐死得到法律的认可,而

瑞士在1937年就作出可以帮助自愿安乐死的人的法律规定。

〈六〉、德国二战期间的安乐死:1935年,一批德国医生在《Durfstoder Tod》一书中写到“国家供养那些无法医治的病人,对国家是不利的,那就应该赋予安乐死也就是迅速的无痛

苦的使其死亡。”1938年希特勒创立了一个强迫安乐死的纲领。次年春天,希特勒决定

杀掉所有的生理有缺陷的和身体畸形的儿童。之后他更疯狂地把安乐死的范围扩大到精

神不正常的成人。1939年9月希特勒用特殊命令的方式,授权医生从所谓的“人道主义”

出发,对无法医治的病人保障其“轻易死亡”并在希特勒的办公出设立了一个“安乐死”

的专门机构。安乐死在纳粹德国的最终命运是被演变为屠杀犹太民族斯拉夫民族和其他

民族的手段。据统计在1938年——1942年6月间用安乐死的名义杀死了数百万人。

1947年,世界医学协会宣告成立,次年该协会出版了由它修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汇编成日内瓦法规。其中规定:“我的病人的健康将是我首先考虑的事。”“我将从胎儿开始

便对人类生命保持最大限度的尊敬,甚至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我将不使用医学的

知识触犯人类的法律,我庄严的自愿地并以我地名誉担保许下的诺言。”

以后,该法规又经修改,在“医生对病人的义务”中依然严格的规定一个医生必须始终

记住保护人类生命的职责,一个医生对他的病人应完全忠诚和贡献他的全部科学知识。

以后,安乐死的争论与立法沉默了许多年。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安乐死如死灰复燃般又成了热门话题。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有关安乐死又达到一个新的高潮,有关争取安乐死的立法活动也在英美等国惹人注目的展开,尽管众多的提案均一一遭到否决,但所造成的影响遍及西方社会的各个角落。

四、特殊案例的反省:

案例一: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因长期服用胰岛素,而引发了一种极痛苦的癌症若继续服用胰岛素,该病人仍可以在痛苦中活上好几个月。但若停止服用他便可能立即陷入昏迷状态,

并可以很快而没有痛苦的死去。因不忍看到病人在痛苦中挣扎,他的家人仍决定不让

他继续用药。几天后病人便在安详中死去。

在这个案例中,糖尿病是这个病人的敌人还是朋友呢?而这个案例也引发了一个相关连

的问题:一个患类似癌症的而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病人,他若没有糖尿病之类的朋友来加

速他的病情恶化,他是否必须依赖药物和医学的努力来延续“痛苦难忍”的生命(此处

的痛苦可能包括病人本身和其家属的痛苦)?

案例二:1971年秋在美国Johns·Hopkins大学医院里有一妇女生下了一个患有蒙古症的婴孩。

有的病痛,反而给人类带来了捆扰的道德问题。我们可以是否任那些没有生存希望的病人死去?或者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来救他们的生命,即使他们必须活在痛苦中?医

生可否采取“积极”的方法来加速死亡的过程,让病人减轻痛苦?

五、安乐死的伦理幅度:以上两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医学的进步虽然可是一些过去

无法救活的病人得到医治,但是医学不只仍然无法医治所

安乐死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属于医学界所研究的范围,但是它更是由伦理专家学者去

定夺,因为安乐死更有它的伦理幅度。

众所周知,一个人对生活意义的肯定与否,会影响他对生命末期的态度和观念。另外,一个人对病苦的态度,也会影响他对安乐死的看法。在他面对死亡之时,是否认

为死亡有积极的意义,也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先证视生的意义及作

用才可以谈到安乐死的法律问题。

除了意义的肯定外,另有一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对安乐死的态度更深,那就是情绪。

不论一个人身心方面有多成熟,当其面临自己或亲人有重大痛苦和死亡是就会经验到

许多相当强烈的情绪,这些不很理智的反应,很可能影响伦理判断的标准。

六、问题的争论:

有关死的问题(如:堕胎、安乐死、自杀等)传统基督教伦理的主要原则是:无辜的

人类生命具有绝对的不可侵犯性(absolute inviolability);直接杀害无辜的人是决对不

道德、不许可的行为。我们可以杀害无理的侵犯者(战争中的敌人或自卫的情况),

也可以把罪恶重大的刑犯处以死刑;但是对一个无辜者我们绝对不可以在没有理由的

情况下“直接”结束他的生命。也就是说侵犯者的生命可以取去,无辜者的生命则永

远是神圣,不可直接加以破坏的。

这个传统的教会原则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内含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为往往在牧灵上遇到很多问题,故此也招了了许多教会论理学者的争论。

〈一〉、天主教的原则:

天主教的教训之所以值得人们注意,乃是因传统上教会对医学伦理一直采取近似保

守的原则,但对于生死的问题,天主教官方有极明确而坚定的立场——反对一切“积

极安乐死”的做法,而允许只在减轻病人痛苦的“消极安乐死”作为。在1980年6

月26日,教廷教义部所发表的《安乐死宣言中》,教廷一再强调梵二大公会议对人类

生命的权益、价值和尊严的尊重,而谴责了所有侵害生命的行为,“如:任何方式的

谋杀;集体屠杀;堕胎;安乐死;有意的自杀等。因此生命是完善之本,也是人类社

会所有活动之必要根源和条件……,所以生命不只是神圣而不可破坏的,而且也是天

主爱的赐予……。”因此<1>任何对无辜者生命的侵犯都是违反了天主对那人的爱,侵

犯了根本的人权,并犯了严重的罪;<2>人人的生命都要配合天主的计划……,<3>所

以任何有意自杀的行为都跟谋杀一样,是拒绝天主的主权和爱的计划的表现。以此原

则应用到安乐死问题上是“禁止一切杀害无辜生命(包括胎儿、婴儿、成人、老人、

患绝症的病人、将死的人)的行为”,即使出了自愿的安乐死也不可以。不只是因为

安乐死的作法破坏了生命的神圣性,也因为绝症病人所受的痛苦具有正面的意义和价

值“苦难(特别是将死的人所面临的苦难)在天主的救赎计划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

事实上这是参与基督的受难以及他顺服天主的旨意所忍受的救赎的牺牲……。”

然而,上面所说的仅是针对“积极安乐死”教廷所采取的态度,实际上这篇宣讲并未禁

止“消极安乐死”的做法;因为它不只不坚持苦难的必要性,而且也允许止痛剂的作

用“忍受苦难不一定是明智的……基督徒对大多数病人的明智建议应该是止痛药物的

使用……”,即使是人明知使用止痛剂可能加速死亡的来临,也可冒险使用。因为“我

们的用意只是想有效的缓解痛苦。”换言之,止痛剂的作用并不是要故意引起死亡。

因此,这个宣言也提到:当医疗过程对病人已经失作用,不论医疗继续与否,病人随

时都有可能断气时,就可以根据良心停止所有只能让病人苟延残喘的医疗行为;但正

常的照顾仍要继续。

①王阳明:《传习录》

②许志伟等:《中西文化中的生死观》,2页。

③E·云格尔:《死论》,42—43页。

④参阅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2页。《世界宗教全书》,1—18页。

张践等:《中国宗教通史》,15页。

⑤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19页。

⑥慧广法师:《生命的真相》,144页。

⑦同上,150页。

⑧宝平编著:《佛典精选》。

⑨王景琳:《鬼神的魔力——汉民族的鬼神信仰》,77页。

⑩邱进之等:《易玄释老》,316页。

11王景琳:《鬼神的魔力——汉民族的鬼神信仰》,83页。

12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277页。

13吕渔亭:《今生、人生、永生》,43页。

参考书目:

1、邱进之、舒畅、周斌著:《易玄释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月11月。

2、赵朴初著:《佛教常识答问》,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5月。

3、慧广法师著:《生命的真相》,花城出版社,1995年8月。

4、牟钟筌、张践著:《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

5、王景琳著:《鬼神的魔力——汉民族的鬼神信仰》,三联书店,1992年6月。

6、宝平编著:《佛典精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

7、E·云格尔著,林克译:《死论》,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4月。

8、许志伟、徐宗良主编:《中西文化教育的生死观》,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9、张文初著:《死之默想》,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

10、陈兵著:《生与死——佛教轮回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

11、张立文、张绪通、刘大椿主编:《玄境——道学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12、张志伟、马丽著:《生与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13、翁绍军著:《信仰与人生》,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14、吕渔亭著:《今生、人生、永生》,辅仁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 张载(1020年-1077年),字择南,号二疏,晚号正蒙先生,北宋理学家,临安人。他是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也是周敦颐、张栻并称为东南学派的创始人。张载 出生于北宋初年,他的思想被誉为“宋代中期最富创造性的学说之一”,对儒学和佛学的 批判尤其深刻。张载与欧阳修齐名,是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载不仅对中国儒学进行了有力的辩护,还对佛教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他在其著 作《注释大学》中详细阐述了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并提出了一系列理性批判观点。 在他的观点当中,佛教认为生死是由于业力的原因所造成的,这种观点根据了佛教关 于因果报应的理论。张载对此进行了斩钉截铁的反驳。他认为佛教的生死观首先就是错误的,因为佛教对生死的解释是建立在错误的宇宙观基础上的。佛教认为,世界是由无明和 观念两种性质组成的,而这种宇宙观是错误的。佛教将世界看成是虚幻的,认为一切皆空,以此作为对生死的解释。在张载看来,这种把万物皆空的观念是无法自圆其说的。他认为,佛教中的“空”概念,只是一个虚无的存在,根本没有实际意义,佛家的一切观点都不过 是无理之辞。所以他认为佛教的生死观是没有根据可言的,不值得借鉴。 在张载看来,佛教的生死观是一种极端的悲观主义观点,它把人类的生命看成是一种 痛苦的存在。佛教将生死看成是痛苦的源泉,认为只有超越生老病死的世界,才能摆脱痛苦。而张载则认为,生命本身是有尊严的,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实,但并不 代表生命本身就是痛苦的。他认为,尊重生命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生命是宝贵的, 应该珍惜生命,对待生死也应该积极乐观。他教育人们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有对 生命的感恩之心。 张载还对佛教的涅槃观进行了批判。佛教认为,涅槃是解脱的最终目标,可以使人彻 底摆脱生死的苦难。然而张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佛教的涅槃观是对人生的否定。 他认为,涅槃只是佛教自欺欺人的想象,这种虚无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他认为,生活的 意义不在于追求永生,而是在于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他主张人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去追求 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活得有意义。 张载对佛教的生死观持有批判的态度,他认为佛教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错误的宇宙观基 础上的。他认为佛教将生死看成是痛苦的存在是一种极端的悲观主义观点,而生命本身是 有尊严的,应该珍惜生命。他还批判了佛教的涅槃观,认为涅槃观是对人生的否定,生活 的意义不在于追求永生,而是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展示了他深厚 的学问和卓越的思辨能力,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宗教对死亡的称谓和认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宗教对死亡的称 谓和认识 中国: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产生大量的词汇,这些词汇又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根据一些特定的死亡称谓,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死者的身分、职业、信仰、性别以及生者与死者的关系等的信息。特定人物的特定死亡别称同样反映了我国传统称谓文化的广博内涵。 一、道教中的死亡别称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期。此时朝廷已腐败到了极点,皇帝公开卖官鬻爵,大肆聚敛,官吏则雪上加霜,贪脏枉法,敲诈勒索,加上战祸连年,天灾不断,黎民百姓无不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挣扎。蔡文姬的《悲愤诗》留下了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下边写被掳时的景况:“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最后写回到故乡时的所见:“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到了“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的悲惨境地了。在这种境况下,生存成了首要的危机,人们迫切需要寻找解脱和祐护之途。道教于是应运而生。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东汉熹平年间张角创立太平道,这些都是早期的道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经东晋道士、医学家葛洪,北魏道教徒寇谦之和南朝齐梁年间道教徒、医药学家陶弘景等人的改造,道教成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宗教信仰。它适当吸收了儒家和佛教的一些东西,使道教的理论更加系统化,得到了历代君主的青睐,开成了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鼎立之势。 道教和道家是颇有区别的。道教是中国本土生长的宗教,而道家则是中国的一个哲学派别。但道教取材于道家学派,道教把老子尊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把庄子尊为“南华真人”;把《老子》和《庄子》二书称为《道德经》和《南华真经》;在理论上也吸收并发挥了道家的清静无为,抱素守朴的养生理论,特别是尊奉“道”为道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教义。但是,从其思想渊源上看,要上推到原始社会的巫术和秦汉以来的神仙之术。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科学知识的贫乏,人们就把一些自然现象,尤其是给人们带来灾祸或死亡的现象都归于神仙鬼怪,于是产生了巫师来进行占卜吉凶,祈福禳福等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又出现了方士,所谓“方”者,神仙之方也。他们用炼丹修仙的方法求得长生,又以画符念咒一类的手段来通神驱鬼为人求福免灾。所以在汉代出现的“方仙道”和“黄老道”都是道教的前身。 在生死观上,道家和道教也有同有异。虽然相同的是避世求生的目的,但道家认为死是自然规律,对死采取不患不哀的态度;而道教则把神仙之术发展开来,给人以长生不死的希望——建立起一种长生不死的生死观。他们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抱朴子·内篇》)“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抱朴子·黄自篇》),人只要能内修外养,修道

佛教生死轮回观的现代理解与诠释

佛教生死轮回观的现代理解与诠释 时间:2006-3-7 8:20:14 [文] 释慧开法师 在正式讨论问题之前,笔者先声明个人的基本立场与态度。笔者对于「生命不死」与「生死轮转」,均抱持着正面肯定的态度与观点,此非关个人的宗教信仰,而是基于生命哲理的思惟与人生意义的探索。事实上笔者自幼即对文史哲学与数理科学均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高中毕业后以第一志愿进入台大数学系就读,大学毕业后由于台大学长推荐的因缘,在私立普门高中创校之初,即应聘到校参与建校的工作,并教授数学长达十年之久,所以笔者的基本思惟模式深受数理逻辑训练的影响。在考进大学之前,笔者从未正式接触过佛教,学佛是从参加台大晨曦学社才开始,至今已逾三十一年,之间从未有过任何灵异的遭遇与经验,但是在理解上,一直认为吾人是生存在一个多重(多次元)的宇宙与开放互摄的时空结构之中。因此,笔者对「前世今生」与「三世因果」的理解,是同时从数理逻辑与宗教哲学的层面来观待与思惟,绝非单纯地站在宗教信仰的立场而抱持这些观念。本文的目的在于尝试从生命意义探索的立场,来重新检视佛教生死轮回以及三世生命观的深层意蕴,并且尝试从面对生死课题的观点,提出一些具有现代性与教育性的诠释。 壹、前言─ 生死的玄机 当吾人面对无常多变的人生,不论有无宗教信仰,在经历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富﹑贵﹑贱;穷﹑通﹑祸﹑福;恩﹑怨﹑情﹑仇﹑…」等种种际遇之时,总想厘清一条理路与脉络来解释其前因后果与究竟意义。于是乎,有神论﹑无神论﹑不可知论﹑宿命论﹑自由意志论﹑不定论﹑断灭论﹑缘起论﹑复活永生论﹑天堂地狱说﹑三世因果论﹑六道轮回说…等,种种不同的观点应运而生,互竞长短,不一而足。在诸多的观点与论说之中,究竟何者才是宇宙的真理与生命的实相?自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仁智互见。 自从人类有史以来,面对生死的玄机,就有下列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地被提出:吾人的生命是一世?还是三世?生死的历程是有限?还是无尽?生命是造物主之所创?抑或自然发生的?死后是否仍有灵性的 生命存在?或是就此一了百了?这是千古以来的疑难与谜题。针对生死的大哉问,古今中外,从来就不曾有过定论,未来也不大可能有放诸四海皆准的解答。关于死后的生命存在与否,就世间现有的理论来分析,大致不出下列三种主要的观点:断灭见、恒常观与轮回说。断灭见认为人死之后,生命即随之灰飞湮灭,不复存在,此乃唯物论所持的观点,为东、西方所有宗教所驳斥。恒常观认为吾人在生时,有一永恒不变之内在自我主体,死后则成为一永恒不变之灵性实体,亦即灵魂,此为东、西方多数宗教之立场。 轮回说则以「生死轮转」与「六道轮回」来解说有情生命的迁流与生死的奥秘,一般皆以为此一说法是本属于印度教与佛教生死观点的教义内容。其实有关生命轮回的说法,并非印度教与佛教所专有,而是通于古今中外的,举例而言,西方哲学思想中早有轮回的概念,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毕氏定理因其而命名)是轮回说的提倡与拥护者,大哲柏拉图(Plato)亦承袭其说,然不幸为后世所湮没。早期的基督宗教也未排斥轮回转世的说法,在《旧约》与《新约》圣经之中皆有轮回的文献记载,早期教会的神父也接受轮回的概念,不少圣徒更相信他们有前世与来生。然而《新约》圣经之中有关轮回的文献,却被罗马帝国第一位提倡信奉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大帝所删除,后来又被罗马天主教会于553年召开的第二届基督教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Second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判为异端邪说而禁绝,因此在后来西方文化思想中,轮回之说几乎成为绝响。1

中日生死观

中日生死观 中日两国的生死观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些不 同之处。生死观是人们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和观念,它与文化和宗 教信仰密切相关。 中日两国的生死观都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在中国,佛教、道 教和儒家思想对生死观有着深远的影响。佛教主张轮回转生,认为死 亡只是生命的一种转折,因此对于死亡有着比较淡然的态度。道教强 调阴阳和生死的循环,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儒家思想注重亲情和子孙后代,强调家族延续和先祖供奉,因此对待 死亡也会关注后代的好坏。 而在日本,佛教和神道教是主要的宗教信仰。佛教和日本传统的 神道教都认为死后有来世,人们的灵魂不会消失,因此对死亡的接受 度较高。日本人还有一种独特的崇拜祖先的文化,称为“追思”,即 通过祭祀和表达思念来纪念逝者。 中日两国的生死观在家庭观念方面也存在差异。在中国,有一种 被称为“孝道”的传统,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照顾。因此,中国

人普遍倾向于在家人过世后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悼念。而在日本,家庭观念同样十分重要,但他们更注重个人的行为举止和义务履行,尽量减轻对家庭的负担。因此,日本人与亲人的分离和死亡也可能更加冷漠一些。 中日两国在对待死者的仪式和习俗上也有一些不同。中国有丰富多样的葬礼习俗,如丧葬期间的祭祀、哀悼和祈福活动,以及鬼月和清明节等和死者相关的节日。而日本的葬礼习俗相对简洁,通常在死者火化后进行家族葬礼,然后将骨灰安放在神社或墓地。此外,日本人还十分注重在家中设立灵位,以供奉和纪念逝者。 总的来说,中日两国的生死观都受到了宗教和文化的影响,有着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无论是对待生命还是对待死亡,人们都应该尊重对方的信仰和习俗,以及对生死的态度,这是促进两国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重要一步。

论宗教的生死观

导论 早在此400多年前,《从哈姆雷特》曾说:“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其实自人类有生以来,就一直在思索着生与死的问题。托尔斯泰也曾说过: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的思想是什么,他总想到自已的死亡。人有生有死,因而生有人生,人的诞生与死亡是分不开的。生意味深长,但死并不逊于生;生是一个奇迹,而死亡却是一个谜?因为人类至今仍无法了解死亡的真面目。人作为希图超越自身的理性动物,能了解这一切是尤为重要的。由此王阳明说:“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① 天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在世,总免不了有三灾八难,生老病死。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和探索,会永远伴随着人类,而成为文化的一道主要而独特的风景。②在这风景中,宗教的死亡观确是更加引人注目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是照亮和指引人类理性的明灯。因此要相对死亡有所认识,要想有深入的探讨,就必须要了解研究宗教的死亡观。针对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宗教的死亡观进行论述: 一、认识你自已,死是什么? 二、原始民族对灵魂的信仰 三、宗教的死亡观 1、佛教的死亡观 2、道教的死亡观 四、结论 一何谓死亡 我曾记得有这样的一首诗词: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现在许多哲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给死亡下了概念。 1、生理层面。医学上将一切生理作用的停止视为死亡,但也有人曾在医学界重新界定了死亡的概念。把生理的死亡分为临床死亡和生物死亡,临床死亡发生于心脏停止活动的一刻(因此也称心脏死亡),血液循环完全停顿,神经也不在有反应,临床死亡直到某种程度是可以逆转的,现在的仪器可使这状态逆转过来,使心脏重新搏动,长时间的延续下去。生物死亡在于细胞组织的解体和不可逆转的破坏,但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同时死亡,脑部的组织尤为决定性,因此生物的死亡也称为脑部的死亡,这种死代表人真正的死1。 2、哲学平面的死。在此死亡指的是形上层面的事,是此世生命的过程决定性的结束,时期的海德格把人生当作走向死亡的存有物,即是说生命和死亡相互寓居,是在人有自由但不完全自由的过程中的互动情况2。彼得(D。DEPETER)和拉内(K,RAHNER)认为死在现象上是种破坏和毁灭,事实上,是借着死亡事件的发生,完成了生命所追求的,达到了人生观的目的与意义3。佛教在强调轮回(无我)的思想体系中,把死亡视为按照因果律所发生的作用或因素上改变,众生在三界六道生死世界循环不已4。 3、天主教神学平面。此时死亡是一种逾越,由生前的时空中转入决定性的境界中,死亡是现世生命的终结,并非毁灭,而是生命的转变。教会当局认为死亡是因着罪恶进入了世界,虽然人具有一个易死的肉体,但天主预定人不死,因此死亡曾与造物主的计划背道而驰,死亡作为罪恶的后果而进入了世界。但耶稣基督转化了死亡的性质,即耶稣基督身为天主子也经历过死亡,他完全 1呼召与回应P 507 2神学辞典NO 154 3末世论P 240—243 4末世论P12—13

“儒道佛”生死观认识与比较-6页精选文档

“儒道佛”生死观认识与比较 生与死只是自然生理过程,本来没有生命伦理可言的,但生死不仅仅牵涉到生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与大众心理和社会文化相关联,对它的思考反映了人关于生命的本体意义和终极追求问题的深思,体现了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的总体把握。对生死的思考是生者对死者的礼遇,是生者对向生趋死的态度。于是生死问题从而成为道德哲学最高的问题。“儒、道、佛” 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三大支柱,真正理解中国“儒、道、佛”生死观思想,吸取其中积极的伦理思想可以引导和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死态度,平衡人对于“生”的贪恋与对“死”的畏惧,使人可以正面的、积极的面对“生”与“死”。著名学者郑晓江说“精神见之于举止的合和体。”很明显生死态度是由生死观本体、生死价值观主宰着的一种对生死认识的总体趋向。 一、“儒、道、佛”对待生死的观点 (一)儒家对待生死的观点 儒家强调通过人生前不懈的努力来追求生命的价值,在有生之年树立人生的丰碑,从而达到生命的不朽。对待生的看法是儒家生死观的重要内涵。《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叔孙豹之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话基本上表达了儒家用创造不朽以抵抗对待死亡的态度。所谓立德,即通过道德修养,突破自己的所思所求,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人们学习的人格楷模,从而生前受人爱戴,死后受人推崇;所谓立功,指生前为国家、民族做出光辉业绩,功垂天地,惠及后世,从而世代受到人们的敬仰。象孟子所赞颂的大舜一样,“创业垂

统”,“为法与天下,可传入后世。”(《孟子?离娄》)所谓立言,就是说出具有社会性、人类性、导向性的言论,写出超越时代的永恒性著作,留下思想给后人作精神财富。儒家的三不朽境界,就是让人努力奋斗,立德、立言、立功进而扬名于后世。生命是有限的,唯有不朽的名能够留芳百世,以此就能超越死亡,达到死而不亡。孔子所谓“未知生,焉知死”表层意思是还没有搞明白应当怎样活,又怎么能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深层的意思是,如果人能活得很明白,就自然而然知道怎么样对待死亡了。 (二)道家对待生死的观点 道家的生死观主要体现在《道德经》和《庄子》中,道家生死观的最高目标是要达到由生至,死而不亡的境界。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老子?三十三章》)庄子认为,人的形体总归要死去,腐烂之后化为黄土,但人们可以通过“坐忘”(自我忘却)、“心斋”(心灵的斋戒)忘掉身体的存在及欲望,在精神上与无所不通的“道”合为一体,借助于道的永恒,达到个体生命的永恒。老子说:“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庄子说:“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天地》)入于天就是融迹于自然,就是生命的超越。“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庄子?大宗师》)人一旦忘掉肉体生命的存在,便能大彻大悟,心情就会像朝阳一样清新明澈(朝彻),就可以见到绝对的 道(见独)。从此便超越时间,超越肉体的生命,获得永恒的生命,最终到达羽化升仙的境界。 (三)佛教对待生死的观点

浅析儒家与佛教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和融通

浅析儒家与佛教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和融通 摘要:儒家生死观与佛教思想相互影响。儒家以佛教的生死业报轮回说为补充,充当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既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又为现实社会“义命不符”提供了前世因缘,佛教蕴的注重个人行为责任思想与儒家相契合。同时儒家又影响佛教,使儒家道德规范成为佛教所接受和倡导的准则。 关键词:儒家生死观;佛教;业报轮回;融通;教化 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说为补充,充当儒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流传千年,与其理论的深刻精致是分不开的。严格说来,它所探讨的主要是人死后的问题,关于死后世界的描述吸引了芸芸众生。佛教的许多观念与儒家倡导是孑然对立的,如佛教宣称人生虚幻,鼓励人出家修行,这在倡导以孝为先,积极面对人生责任义务的儒家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一直充斥着佛家和儒教思想的争斗。但是,佛教的很多经典理论,日渐深入人心,这些理论恰恰又能为儒家的很多主张提供佐证。因此,在世俗层面,在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上就存在儒佛并存混用的局面。尤其是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 (一)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 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认为:人的生命并不是只有一次,而是有新一轮生命的继起。但是来世并一定为人,要在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六道中轮回。这种轮回是无休止的。也没有规律可循,到底在哪一道中重新轮回。佛教认为,一个生命死后来生要生于何道,不是命定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做人时的行为决定的。做人时多行善事,死后会生于善道(天、人、阿修罗),做人时多行恶事,死后会生于恶道(畜生、饿鬼、地狱)。要看你今生的所作所为,即佛家讲的“业”。这种由生前行为的善恶决定下世生于何处的理论叫做“因果报应”。轮回也是因果报应的结果。 从佛教的立场看,生命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过去许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因此,生命是因为因果的事实而存在。 佛教的这一理论,是对儒家学说的补充。儒家把人的贫富、贵贱、寿天等归结为气秉的不同,与人们在现世的作为无关。儒家只是让人们按照人的本性去做,不计得失,而佛教从另一个角度则看到了人们造善业的功利性结果:我今天的积德行善是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会在下一阶段的生中落得好的去所。即一定会有好报。元代的刘谧在其《三教平心论》中极力阐述了佛教的这种影响。他说“释氏设教,非与儒相背驰,故释氏化人,亦与儒者无差等。儒者阐释诗书礼义之教,而辅之以行政威福之劝,不过欲天下迁善而远罪耳。固然而有赏之而不劝,罚之而不惩,耳提面命,而终不率教者。及闻佛说为善有福,为恶有罪,则莫不舍恶而趋于善,是释者之教,亦何殊于儒者之教哉?”在他看来,尽管儒佛均劝善止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有着本能的恐惧。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 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 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 既不悦生,也不恶死。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消极的, 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 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观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可以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 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 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古人认为, 天上是神的世界,神无生无死, 是永恒的。地上是人的世界, 有生必有死, 地下是鬼的世界, 阴森的令人恐怖。中国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 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开始出现。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于生死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请教过他的老师,孔子脱口而出“未知生, 焉知死”。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 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 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儒家关于死亡问题的议论都是围绕通过思考生而超越死展开的,既然死亡是最大的不幸, 儒家干脆搁置难以证明的死亡世界, 而在现实生活中另立终极关怀的对象, 把人们对永恒的追求与现实建构统一起来, 关注自身如何实现对死亡的超越, 那就是道德价值的开拓或内敛。所以儒家建立了一系列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 通过树

比较佛教基督教生死观与临终护理

比较佛教和基督教生死观与临终护理 摘要: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无法是人类逃脱必死的命运,走向生命终点的人都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宗教在临终关怀中发挥的作用为临终者提供一定的宗教力量,一定程度上使临终者宁静安详的过渡到死亡,佛教和基督教在临终关怀中所起的作用各有特色,佛教和基督教在世界上拥有大量的信徒,其思想和理念具有很深的根基,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临终关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生死基督教佛教生死观临终关怀 1关于生死 生死这个问题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人类作为动物家族的一员,它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求生避死”是其本能的欲求。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论生命长短,都不具备人类那种对死亡的深刻恐惧。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矛盾之中:一方面,科学技术影响并改变着整个世界,随着医疗水平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大大的延长,面对周围的环境,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另一方面,无论科技怎样发达,至少目前人类还逃脱不了必死的宿命。【1】 1.1生死现象 现代医学以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为基石,相信人在大脑死亡后,其意识即告终结,临终关怀无法减缓、也无力挽回这个过程。从现代医学诞生起,作为宿命性的死亡,就一直是医学所刻意规避的弱点,当现代世界确立其地位时,它们所做的第一步就是把“死者”从生者的社区中隔离开来,并将其排除出“人”的范畴。生与死之间被硬生生地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鸿沟,死亡带给人的是无尽的悲凉和强大的挫败感[2]。 死亡使得个体生命成为向死而生的存在,赋予了人之生命的神圣性与唯一性,同时也赋予生命以尊严与权力。通过对生死的思考,人才会懂得生的有限性、唯一性和不可逆性,懂得死的终极性、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人才不会总是像一个动物一样地仅仅是追求“活着”,人要追求生存的价值。 当一个人走向生命的终点的时候,内心就会有逐渐增长的紧迫感和恐惧感,而当他(她)被疾病缠身,现有的医疗手段已经无法解除他(她)的痛苦,无法阻止死亡的降临时,宗教对于人之肉体死亡的界定与认识展现了其拯救或救赎的一面,是人对未知世界寻求慰藉的方法之一,也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所有世界性的宗教无不预设了解脱的存在,它们都指向对作为终极宿命的死亡本身的超越。无论是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现代临终关怀的角度上说,宗教文化都起着特定的作用,临终关怀是宗教的起点和归宿,临终护理作为一个多学科、综合课题,帮助临终者宁静,安详的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的一种手段,探索宗教理念在临终关怀中的影响及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宗教生死观 2.1基督教生死观 从基督教的教义层面,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三个基本的观念,一是上帝创世说。世界一切万有皆自上帝所造,生命由上帝赐予,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上帝在一个人出生之际,便将其生命蓝图赐给他,这个生命蓝图不仅在于此生,也包括死后的生命,人的生死是由上帝主宰的。

印度哲学中的生死观轮回转世与解脱的追求

印度哲学中的生死观轮回转世与解脱的追求印度哲学中的生死观:轮回转世与解脱的追求 在印度哲学中,生死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 等印度宗教都强调生死轮回和解脱的追求。本文将探讨这一主题,揭 示印度哲学中对生死的理解和对解脱的追求。 一、生死轮回的概念 在印度哲学中,生死被看作是循环流转的过程,即轮回。根据印度 教的观点,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生命,不断死去和重生。这是因为人的 灵魂(阿特曼)在每次死亡后会转移到另一个身体中继续存在。这个 过程被称为“轮回转世”。 轮回转世的理论认为,个体的现状是由其过去行为所决定的,被称 为“因果律”(卡尔玛)。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转世,以偿还其 过去生命中所带来的因果报应。只有当个体克尽自身的业力(卡玛),才能从生死的恶循环中解脱出来。 二、解脱的追求 解脱(摆脱轮回)是印度哲学中一种至高的目标。通过解脱,个体 的灵魂将彻底从轮回转世中解放出来,达到永恒的幸福与真理。对于 印度教徒来说,解脱意味着与神(布拉哈)的合并。对于佛教徒来说,解脱则是超越人世间的痛苦和欲望,达到涅槃(寂灭)的境地。

为了追求解脱,每个人都需要通过精神修行来净化自己的灵魂。这 种修行包括冥想、忍耐和道德选择。通过这些修行,人们逐渐减少个 体意识和欲望,最终实现与宇宙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印度哲学中的生死观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尽管印度哲学所强调的生死观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可能有所差异,但 在某些方面二者又有着共通之处。 首先,生死观提醒人们意识到存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界和生命的宝贵。这种观念有助于我们珍惜生命,关注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其次,解脱的追求与现代社会中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密切相关。人 们总是希望追求解脱,摆脱压力和困境,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因此,我们可以从印度哲学中获得一些启示,学会减少物质欲望,通过 冥想和自我反省来寻找内心的解脱与平衡。 最后,生死观中强调的因果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行为的后果。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会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将在未来的生命中 回报给我们。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对他人和世界的 影响,并为之负责。 总结:印度哲学中的生死观强调了轮回与解脱的追求。通过轮回转世,个体的灵魂在不断的生死中净化自身。解脱则是追求永恒幸福和 内心平衡的目标。尽管与现代社会存在差异,但生死观提醒我们珍惜 生命、寻求解脱、推崇因果律。对于我们来说,这些观念都有着重要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在宗教哲学的视角下,人类的存在被看作是一个精神层面和充满意义的实现。与此相 关的,死亡也不仅仅是一个生物现实,更被看作是一个具有宗教和超自然意义的过程。 宗教哲学中,人类死亡的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死亡是一个必然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生物现象。这种观点认为死亡是人 类生命必经的阶段,是生命的自然结束。 第二种是死亡是一种“跨越”,即人类离开现实生活的阶段,进入到神秘、超自然的 世界。这种观点认为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了另一种形式的存在,人类走出了肉体 的束缚,继续生命的旅程。 第三种是死亡是人类生命的另一种表达,死亡与生命并不矛盾,而是相通的两个方面。这种观点认为,死亡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孕育了新的生命和新的可能性。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对死亡的看法 基督教认为,人类的生命是神所造的,人类的灵魂在身体死亡后会默示审判并分别进 入天堂或地狱。基督教将人类生命的意义与他们对上帝的敬畏联系在一起。在基督教的信 仰中,上帝容许了一个人的灵魂在身体死亡后“进入天堂”,也意味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个人需要过上完美的人生,并献身于神的事业。 伊斯兰教也认为,人类生命是神所造的,灵魂在身体死亡后会被审判并进入天堂或地狱。这一过程是由神义之裁进行的,一个人的生和死是有意义的,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 行为负责。所有人在死亡时都必须“在神的面前站立”,他们必须对他们在世上的行为负责,并接受上帝的审判。 佛教将死亡看作是生命之间的不间断过程。佛陀告诉我们,生命是无边界的,不会受 到最终的限制,生命只是不断地迁移,并只是在各种形式的人生后覆盖了死亡。这也被称 为“轮回”的概念。 佛教主张人们应该有所准备,因为他们的生命将在任何时候结束,而且仅仅是一场深 层次的过程,而不是生命的结束。 结论 综上所述,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是多方面和丰富的,不同的宗教和哲学流派都有其 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虽然人类对自己的生命和死亡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是我们需要认 识到,生命的确是有限的。无论我们对死亡的看法是什么,我们都应该珍惜我们有限的生 命并做好准备,去面对死亡带来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古典道家的死亡观

古典道家的死亡观 一、死的非真实性 一种常见的思考死亡的方式是去否定它。在西方文化的叙事中,关于这种对死亡的否定存在着严重的紧张。在大家“所接受的”柏拉图的思想中,公平而论,在“被接受的”(received)作为形上学家和抽象的形式主义者(这是基督教化和20世纪科学主义的产物)的柏拉图以及作为寓居于我们的当今时代的神话学家、戏曲家和艺术家的更令人感兴趣的柏拉图之间,需要作出区分,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是从一个有关永恒不变的秩序——理型的世界——的假定开始的。然后,通过将其界定为一种变化从而限定了死亡,并且,那种变化是仅仅关注于现象世界内部的物质性方面的。在这种柏拉图式的模式中,人的持久性的同一性(persisting identity)——不朽的灵魂,由于和真实世界的亲和性从而获得了保证。特定的个人或许会在遭受偶然变故的意义上“死亡”,但其本质的“人性”(human nature)则由人的不变的理型而获得担保。并且,这种“人性”与教父们所诠释的超越原则的关系也就成为创造的神明。在“生”独立于“死”而不受死的影响这样一种意义上,这种世界观将生死建立为一种二元对立的范畴。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类比,生与死的关系就如同上帝和世界的关系,后者是前者暂时和不完美的反映。通过诸如不朽的灵魂以及超越的世界这样一些形上学和超自然的假定,人类经验被固化并提供了一种文化的视野。 如果可能的话,这种“多背后的一”模式中的根本变化将是巨大的。在其著名的论“疯人”的文字中,尼采叙述了在杀死上帝的过程中抛弃有关秩序的根本形式原则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上帝到哪里去了?”他喊道,“我要告诉你们,我们杀死了他,你和我。我们都是凶手。可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怎么能够饮尽大海?谁给了我们海绵擦去整个地平线?我们将地球与它的太阳分离时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它如今到哪里去了?我们如今正往何方?离开了所有的太阳吗?我们不是在永久地沉沦吗?后退,靠边,向前,往所

十个基本观之生命观讨论辨析

十个基本观之生命观讨论辨析 生命观是人们对于生命及其意义的理解和看法,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对生命观的理解和看法各不相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十个不同的生命观,并对其进行辨析和讨论。 1. 宗教生命观 宗教生命观认为生命是神灵创造的,人的灵魂在死亡后将会由神灵接引到天堂或地狱。宗教生命观强调尊重生命,认为生命是神圣的。因此,人们应该遵循神的教诲,以正确的方式生活,并尽可能地珍惜和维护生命。 然而,不同宗教之间对于生命、死亡和灵魂的理解和看法都不尽相同。例如,基督教认为,人类的罪孽导致了罪恶的存在,为了救赎人类的灵魂,上帝派遣他的独生子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死亡,以便赎回人类的罪行。因此,基督教强调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将生命看作是一种神圣的礼物。 2. 科学生命观 科学生命观认为,生命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和理解。科学生命观认为,人的生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复杂系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治疗和改善。 然而,科学生命观忽略了生命的精神内涵,看待生命的角度过于狭窄。科学并不能解释生命的全部,尤其是生命的意义和灵性层面。 3. 人文生命观 人文生命观认为人类的生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高于其他生命形式。它着重于人类的文化、价值和道德方面,认为人类的生命应该被尊重、关爱和珍惜。 人文生命观相信人类在生命旅程中可以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感、价值和道德问题。人们应该保护生命并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应该在生命中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安宁。 4. 心理学生命观 心理学生命观强调人的意识、情感和思想对于生命的塑造和意义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内心世界与个人的生命意义有着密切的关联。 心理学生命观认为,每个人在生命旅程中会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挑战,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体验。人们应该正确面对这些挑战,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心态,以达到身心健康和内心的平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正文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作者:不详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1773 更新时间:2021-4-12 导论 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①]。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日益更新换代。近年来,尤其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的历史在发展上出现了飞跃,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文明越来越进步,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远远超过了所有这之前人类史上所创造的物质价值。过去人的梦想甚至是幻想,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被一个个实现了,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甚至传说中的“常娥奔月”在现在看来都早已不足为奇。宇宙之迷被一个一个地破解掉了,理性与科学似乎成了万能。科技使人类获得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人类俨然就成了世上的神,然而,人类事实上还并非是神,而万能也不等于是全能,当人面对自身的问题——人类的生与死的问题时,科学

却丧失了自身强大的威力,一向以“理性动物”自命的人类,终究摆脱不了“动物性”的局限,生来便陷入了智慧与愚昧的矛盾的困扰之中。 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死之迷的破解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其实,早在人类文明发韧的初始,人类就受到了生与死的问题的侵扰,按《圣经》上的记载,人类史上第一个死去的人——亚伯尔,成了第一代人类的困惑,人类自古就在不断追问人的生来死去:人的生命究竟渊源于何处?人是一死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任何人,从原始人到现代人,不论帝王将相抑或平民百姓,也不论英雄领袖还是江洋大盗,只要他理智健全,无不有各自对生死问题的答案,即使有人并不承认思考过这个问题,但生与死的问题必定在他的潜意识中萦绕盘桓过。人类的老祖先们打起初就开始了对生死之迷的破解,也提出了广为当时社会所接受的答案。然而,问题并没有因此而解决,毕竟没有人带着记忆从生前来到这个世界,也没有在死亡后又重返世界。总之,人类拿不出直接自明的证据证明人生前死后的状况。因此,生死之迷便成了人类文明征途中一道无法逾越的洪沟,而现代人所崇尚的、冠以“万能”的科学,在研究科学的研究者时,显得是如此的软弱无力。

佛教生死观的心理学分析

佛教生死观的心理学分析 酿酒设备 摘要:本文对佛教关于生死,轮回的观点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阐述,通过佛教对人们的死亡教育以荣格的意识理论作为指导探讨其心理学意义,并由此认识人们对于死亡前的心理需求,以此提升对于人们心理需要的关注。 人生于世间必然有死亡的一天,既然人都要以不同的方式步入不同的临终期,就应该早早做好精神和生理上的准备。人们对有尊严的死亡的关注促进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的方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延缓死亡,但是也忽视了精神成长需求的普遍性。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要经历五个阶段,分别是: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悲伤和接纳,这表明精神需求具有普遍意义。“在剧烈受苦的情境中,对意义的需要与对幸福的需求是同等强烈甚至更加强烈的。”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意义则是一种精神体验,引申到死亡中去,死后的安心,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无怪乎在步入老年期研习佛教典籍成为一些人的选择。 佛学可以说是某种生死学: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是解决生的问题;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是解决死的问题。强调因为人有“隔阴之迷”,换了一个身体就不知道前生后世,因此自古以来对生死茫然无知,成为天下最难解决的问题。佛教如何看待生死呢,生死如植物的开花结果,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就是生死;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晚上睡觉,早晨起来,这都是生死。强调人不是到了死后才是死,还有精神上、思想上,每天都有几百次的“千生万死”。人的心,每天都在十法界来回无数次,人体的细胞,每七天新陈代谢一次,这都是生死。所以,生死就是好好坏坏,生生死死。过去一位禅师看到人家喜获爱子时说:“你们家多一个死人。”这是在陈述生命的实相。人既然出生,必定会死;人死后,还会再生。如环形的钟表,圆形的器皿,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生死在佛教中只是一个

佛学中生死观

佛学中生死观 关于灵魂的说法,在远古时代,人们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人是有灵魂的。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于是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灵魂不灭观念,其实在我国远古时代就已产生,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已经有为死者放置赤铁矿粉末,随葬石珠、骨坠、有孔兽牙等装饰品的葬俗,这些都是灵魂不灭观念的物证。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不少瓮棺葬,瓮棺上多凿有小孔,有学者认为,这些小孔是供灵魂出入的通道。另外,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不仅认为人的灵魂存在,而且认为一个人还有多种灵魂。云南阿昌族认为人有三种

灵魂,人死后必须把三种灵魂送到不同的地方去:一个送到墓地;一个供奉在家中;一个送到鬼王或父母的所在地。在我国古代的观念是人死后,肉体与灵魂分开,灵魂不灭的观念在我国先民的头脑中不仅早已存在。 而人死后,灵魂会根据生前的善恶行为而轮回转生,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事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人们将佛教的灵魂学说和因果报应、轮回转生的理论作为维护其道德说教的有力工具,使人们相信人死之后的灵魂,可因生前的善恶,或升天为菩萨,或重新投生作人,或转生为牛、羊、猪、狗等等,甚至成为饿鬼堕入地狱。由于受这种轮回转生观念的影响,人们不但重视生前的行为操守,也重视死后灵魂的归宿。 为了让死后灵魂有一个好的归宿,人们对死者的后事处理,如人死之后,请僧人念经,举行水陆法会,为一切水陆众生供养斋食,诵经礼忏,追荐亡灵等等。 “生”与“死”的问题,佛教在人的生死问题上,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说教,如“三世说”,即前世、现世、来世的生死观;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