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基于像素的解译标志和面向对象的解译标志

基于像素的解译标志和面向对象的解译标志

基于像素的解译标志和面向对象的解译标志

【最新版】

目录

一、引言

二、基于像素的解译标志

1.像素解译标志的定义

2.像素解译标志的应用

三、面向对象的解译标志

1.面向对象解译标志的定义

2.面向对象解译标志的应用

四、两种解译标志的优缺点比较

1.优点比较

2.缺点比较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图像处理中,解译标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将对两种常见的解译标志——基于像素的解译标志和面向对象的解译标志进行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

二、基于像素的解译标志

1.像素解译标志的定义

基于像素的解译标志,是指通过图像的像素信息来进行解译的标志。

这种解译标志通常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将原始图像中的像素信息转换为易于处理的符号信息。例如,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转换为一个二进制数,根据二进制数的值来表示不同的地物。

2.像素解译标志的应用

像素解译标志广泛应用于遥感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等领域。在遥感图像处理中,通过像素解译标志,可以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信息转换为实际的地物信息,从而实现对地物的识别和分类。

三、面向对象的解译标志

1.面向对象解译标志的定义

面向对象的解译标志,是指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来进行解译的标志。这种解译标志通常将图像看作一个对象,通过对象的操作来实现对图像的解译。例如,通过创建一个表示树的对象,可以实现对图像中的树的识别和分类。

2.面向对象解译标志的应用

面向对象解译标志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通过面向对象解译标志,可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四、两种解译标志的优缺点比较

1.优点比较

基于像素的解译标志优点在于简单易懂,实现起来较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的图像处理。而面向对象的解译标志优点在于能够更好地表达图像的语义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2.缺点比较

基于像素的解译标志缺点在于对于复杂的图像处理任务,其准确性和鲁棒性较低。而面向对象的解译标志缺点在于创建对象较为复杂,计算量

较大,实现起来较为困难。

五、结论

基于像素的解译标志和面向对象的解译标志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遥感图像分析与处理试题答案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辐射亮度:辐射源在某一方向的单位投影表面在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2.光谱反射率:被物体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到物体的光通量之比。 3.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就是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合成一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的雷达。利用遥感平台的移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侧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率的雷达。 4.假彩色遥感图像:根据加色法合成原理,选择遥感影像的某三个波段分别赋予红、绿、蓝三种原色,就可以合成彩色影像。 5.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大气窗口 6.图像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7.NDVI: (Normal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被定义为近红外波与可见光红波段图像灰度值之差和这两个波段图像灰度值之和的比值。 8.像点位移:地形的起伏和投影面的倾斜会引起航片上像点的位置的变化,叫像点位移。 9.后向散射:在两个均匀介质的分界面上,当电磁波从一个介质中入射时,会在分界面上产生散射,这种散射叫做表面散射。在表面散射中,散射面的粗糙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不是镜面的情况下必须使用能够计算的量来衡量。通常散射截面积是入射方向和散射方向的函数,而在合成孔径雷达及散射计等遥感器中,所观测的散射波的方向是入射方向,这个方向上的散射就称作后向散射。 10.大气校正:大气校正就是指消除由大气散射引起的辐射误差的处理过程。 11.漫反射: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或“漫射”。 12.中心投影: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13.瞬时视场角:扫描镜在一瞬时时间可以视为静止状态,此时接收到的目标地物的电磁波辐射,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角度之内,这个角度称为瞬时视场角。 14.亮度温度:若实际物体在某一波长下的光辐射度 (即光谱辐射亮度) 与绝对黑体在同一波长下的光谱辐射度相等,则黑体的温度被称为实际物体在该波长下的亮度温度。 15.红外遥感:(infrared remote sensing)是指传感器工作波段限于红外波段范围之内的遥感。探测波段一般在0.76——1000微米之间。是应用红外遥感器(如红外摄影机、红外扫描仪)探测远距离外的植被等地物所反射或辐射红外特性差异的信息,以确定地面物体性质、状态和变化规律的遥感技术。 二、简述题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课程 综合实习 实习报告 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0011 学号:20103025900 姓名:李祥 指导老师:刘继琳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1.掌握遥感影像的目视判读方法和流程,能够对快鸟影像、SPOT影像和航拍 影像进行目视解译; 2.学会使用图纸制作遥感影像底图并清绘遥感影像; 3.掌握实地调绘、核实和补测的基本方法; 4.学会使用ERDAS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并制作专题图。 二、实习资料与设备 在进行内业清绘和外业调绘阶段,实习资料有2002年的快鸟影像一张、2002年的SPOT影像一张、2007年的航空影像一张、转印纸三张。 在进行室内计算机成图阶段,实习资料有2007年的航空影像一张、2002年的快鸟影像一张以及ERDAS软件。 三、实习原理 一)遥感图像解译标志 1)色调(tone):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也叫灰度)。如 海滩的砂砾色调标志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依据色调标志,可以区分出目标地物。 2)颜色(colour):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日常生活中目 标地物的颜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颜色:地物在不同波段中反射或发射电磁辐射能量差异的综合反映。彩色遥感图像上的颜色:真\假彩色 3)阴影(shadow):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 根据阴影形状、大小可判读物体的性质或高度。不同遥感影像中阴影的 解译是不同的 4)形状(shape):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 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形状:顶视平面图 解译时须考虑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 5)纹理(texture):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 的影像结构。如航空像片上农田呈现的条带状纹理。纹理可以作为区别地物属性的重要依据。 二)目视解译流程

遥感解译标志

1. 水系密度 水系密度指一定范围内各级水道的数量或相邻两条同级水道之间的间隔。定性的将水系密度分为密度大(密集)、中等、小(稀疏)三级(图5-3).水系的密度与岩石的透水性能有关,透水性好的岩石如砂岩、砾岩、片麻岩等分布区,地表径流不发育,形成密度小的水系;透水性差的岩石如泥岩、页岩、粘土分布区,地表径流发育,水道密集,形成密度大的水系;透水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岩石区,发育中等密度的水系。因此根据水亲密度的分析可解译不同的岩石类型。 水系密度指一定范围内各级水道的数量或相邻两条同级水道之间的 间隔。定性的将水系密度分为密度大(密集)、中等、小(稀疏)三级 2.水系类型 水系类型指水系在平面上的展布图形,水系的类型很多(图4—5)。定性描述通常以水系平面图形的形象命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水系类型。 (1)树枝状水系是最常见的水系类型图形呈树枝状,各级水道与沟谷自由发展无明显方向性,主、支流多以锐角汇合,平面形状如树枝分叉。这种类型的水系往往发育在岩性均一、岩层产状平缓、构造简单的地区。在砂岩、砾岩、花岗岩、片麻岩分布区常形成稀疏的树枝状水系,在泥岩、页岩、黄土分布区常形成密集的树枝状水系。树枝状水系中有一些特征性水系。 ①钳状沟头树枝状水系:平面形状为树枝状,但一级冲沟成对出现,沟头向对弯曲,在其交汇处形成虎钳状称为钳状沟头树枝状水系,这种水系形式多见于酸性侵入岩发育区及我国南方中新代砂砾岩分布区。其成因是节理发育的块状岩石经风化侵蚀而成的。 ②羽毛状树枝状水系:总体呈树枝状,但一级或二级水道发育,平行排列与主沟呈锐角或近直角相交,平面形状类似于鸟的羽毛,故称羽毛状树枝状水系。在黄土高原发育此类型水系,在泥质含量很高的粉砂岩、片麻岩分布区亦可形成此类型水系。当支沟与主沟近于直角相交时又可称为梳状水系。 ③蠕虫状树枝状水系:水系总体呈树枝状,一级支谷分布较均匀且弯曲形似蠕虫,故称蠕虫状树枝状水系。我国西南地区二迭系峨嵋玄武岩分布区发育此类型水系。 (2)平行状水系 支流与主流流向基本相同,且近于平行发育的水系称平行状水系。此类水系方向性明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标志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标志 解译标志有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直接标志是地物本身的有关属性在图像上的直接反映。如形状、大小、色调、阴影等。间接标志是指与地物的属性有内在联系,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推断其性质的影像特征。 一、形状(Shape) 形状是指地物外部轮廓的形状在影像上的反映。不同类型的地面目标有其特定的形状,因此地物影像的形状是目标识别的重要依据。 二、大小(Size) 大小是指地物在像片上的尺寸,如长、宽、面积、体积等。地物的大小特征主要取决于影像比例尺。有了影像的比例尺,就能够建立物体和影像的大小联系。 三、色调(Tone)和色彩(Color) 色调是物体的电磁波特性在图像上的反映,在黑白像片上指黑白深浅程度。地物的形状、大小都要通过色调显示出来,所以色调特征是最基本的解译标志。 如排水性良好、干燥的、有机质成分低的土壤;中酸性岩浆岩、松散堆积物、大理岩、石英岩等一般具有浅色调。 如潮湿的、有机质成分高的土壤、煤层、基性、超基性岩浆均具有较深色调。 如石灰岩、白云岩、砂岩以及中基性岩浆岩等,变质岩中的变粒岩具有灰色色调。 在利用色彩判断地物时,要注意: ①多波段的彩色合成图像,不仅要了解地物的波谱特性,而且要知道彩色合成时波段影像与红、绿、蓝三色的对应关系 ②彩红外图像:植被-红、水-蓝青、道路-灰白、建筑物-灰或浅蓝。 四、阴影(Shadow) 阴影分本影和落影两种。 本影-指物体本身没有被光线直接照射到的部分,在像片上呈暗色调。它有助于建立像片的立体感。 落影-地物经光线照射投影于地面的物体阴影,在像片上呈暗色调,它有助于观察地物的侧面形态及一些细微特征。 五、水系(River System) 水系标志在地质解译中应用最广泛,它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岩性、构造等地质现象。这里所讲的水系是水流作用所形成的水流形迹,即地面流水的渠道。它可以是大的江河,也可以是小的沟谷,包括冲沟、主流、支流、湖泊以至海洋等。在图像上可以呈现有水,也可以呈现无水。水系的级序,一般是从冲沟到主流,依次由小到大(1、2、3……)排列。 六、地貌形态标志 1、山顶形态。 2、山坡形态。 3、沟谷形态 七、纹理(Texture) 很小的物体,在图像上是很难个别地详细表达的,但是一群很小的物体可以给图像上的影像色调造成有规律的重复,即影像的纹理特征。 八、位置(Location) 是指地物的环境位置以及地物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在像片中的反映。也称为相关特征。它是重要的间接判读特征。 九、植被

分类标准与解译标志

分类标准 尺寸:62*66cm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代码 类型 代码 亚类型 代码 类型 代码 亚类型 A 耕地 A1 水田 E 民宅地 E1 城镇居民地 A2 旱地 E2 农村居民地 B 园林地 B1 公园绿化地 F 交通用地 F1 铁路 B2 园地 F2 主要公路 B3 有林地 F3 一般公路 B4 疏林地 C 草地 C1 天然草地 G 工业用地 G1 工业开发区 C2 人工草地 G2 旧厂区 D 水域 D11 面状河流 H 未利用土地 H1 裸地 D12 线状河流 H2 荒地 D2 湖塘 D4 基塘地

解译标志 一类分类二类分类直接判断标志间接判读标志 A.耕地A1水田色调呈浅红色,有灰黑色斑块 分布于农村的公路,河 流两旁 A2旱地色调呈灰绿色,不规则块状分布于丘陵,台地 B园林地B1公园绿化地呈亮绿色,形状较规则分布于城镇 B2园地(含果园、茶园、 苗圃) 呈绿色,纹理呈粗粒状 分布于郊区平原,丘 岗,台地,河滩 B3有林地深绿色,分布于山地 B4疏林地色调呈绿色泛黄分布于山地 C草地C1天然草地色调呈暗绿色分布于河滩 C2人工草地(国高尔夫 球场)草坪 色调呈绿色偏黄 分布于郊区及其公路 立交 D水域D1河流 色调呈蓝色,线、带状(河流) 或喇叭状(河口) 从近口段潮区界至口 外淡水舌缘之间的河 口水域 D2湖塘色调蓝黑,水陆界限明显分布于台地 D4基塘地色调呈蓝黑色斑块,纹理呈网状分布于平原洼地 E民宅地 E1城镇居民地色调呈紫色斑块,纹理呈粗粒状以地图为参考 E2农村居民地色调呈褐色分布于郊区平原地 F道路交通F1铁路(含市内轻轨)色调灰白,线状线直,拐弯程度小 F2主要公路(省道、国 道、高速公路) 色调灰白,亮白或灰黑色,线状 呈网状,由城镇向四周 辐射 F3一般公路色调灰白或灰黑色,线状呈线状与城镇相连接 G工业用地 G1工业开发新区色调呈褐色斑块规划较好 G2旧厂区色调呈深褐色斑块分布较密集 H未用土地 H1裸地(无植被)色调呈亮白偏红零星分布 H2荒地(有植被)色调呈红色分布于台地,开发区

遥感解译笔记

地质灾害现象遥感解译 2.1遥感解译标志 任何地质灾害体发生都会在地貌形态上留下变形迹象。利用彩红外航空像片,根据形体 迹象光谱(色调)、影纹和几何形态特征,进行判别和圈定其边界范围、识别灾害类型,并通过收 集阅读已有资料和实地典型公路段的考察,建立川藏公路巴塘-林芝段地质灾害判译标志,现 简述如下: (1)坡南型泥石流解译标志坡面型泥石流往往发育在山坡坡度较陡处和岩体较破碎、残 坡积层较厚的山坡坡体上。在彩红外像片上可清晰地看到其形成区和流通区连为一体,形成 纺锤形态,长条状或蝌蚪状影纹,色调上呈灰白色或浅亮色,其堆积区多在坡底部。 (2)沟谷型泥石流解译标志该类泥石流在彩色红外像片上具有明显的形成区、流通区和 堆积区。整体流域沟谷长短不一,长的可达几公里以上,短的只有几百米。形成区多为汇水面积较大的斗型谷,其内多堆积大量由崩塌、滑坡、山坡型泥石流及冰碛等残留松散固体物质,在 图像上呈灰白色或浅亮色调。流通区多为“V”字型沟谷,沿流域两侧有不同规模的滑坡、崩塌 和山坡型泥石流产生,并汇集到流域内,形成暗亮相间的“鱼刺”状或“蜈蚣”状影纹。堆积区多 在山沟沟口处,形成粗糙影纹的圆扇形堆积体。这些庞大堆积物,有的是一次型堆积的,也有 的是多期堆积形成的,这依流域的泥石流活跃程度而定。堆积期次可以直接从堆积物的色调 差异或影纹变化加以区分。 (3)第四系滑坡解译标志在彩红外像片上,这类滑坡呈一系列不规则形态,影纹粗糙; 滑床和滑坡残留体多呈青色或浅黄色调显示,主要分布于流域两侧的陡坡处。 (4)基岩滑坡解译标志在彩色红外像片上,这类滑坡多呈青灰或浅亮色“箕”状坡谷形 态,滑程一般较远,有的冲滑到对岸坡体上,形成特殊色调的弧立残留堆积体。在滑床上有一 系列纵向粗糙影纹显示。有的在滑壁后缘可见拉裂缝。像片上呈明显的短黑线,沿滑壁上端 分布。 (5)崩塌解译标志崩塌在工作区内公路两侧陡崖或陡坎普遍发育,一般规模较小。在彩红外像片上,近期发生的崩塌体其崩塌面显示青黑色或褐黄色,堆积物呈青兰色或淡褐色锥状形态。大多数崩塌具有短轴状纵向粗糙影纹。小型崩塌体大都成群出现,顺河谷方向或河流两侧的陡崖下呈串球状分布,有的呈倒石锥群。

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解译

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解译的对比分析 ——以扎赉特旗玉米地为例 摘要:扎赉特旗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东北部,扎赉特旗是农业大旗农业资源丰富,具有绿色、无污染的显著特点。全旗现有耕地289万亩和宜农荒地50万亩。这里生产水稻、大豆、玉米、高粱、小麦、马铃薯、葵花等农作物,特别是玉米和大豆久负盛名,玉米年产达5亿公斤。其东南平原较适宜农耕、且玉米地集中分布地区。本文在了解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解译的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解译的方法对扎赉特旗玉米地的遥感图像进行了解译,从而知道两种解译方法的优缺点和各自适宜应用的领域。 关键词: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计算机解译,玉米地

随着遥感图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可以从遥感图像中获取更有用的数据和信息,越来越多的民用场合用到遥感图像,包括资源调查、自然灾害观测、大气气象预报、农作物面积计算等,由于不同场合对遥感图像的应用对遥感图像的解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以遥感图像中重要的环节图像解译也显得尤为重要。 遥感图像的解译是就是利用计算机和人工目视判断对地球表面及其环境在遥感图像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识别,从而获取地物类属的过程。 遥感图像解译是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遥感图像的解译可分为两种: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遥感图像的计算机解译。 一、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又称目视判断,或目视判译,它指专家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目视解译的目的是从遥感图像中获取需要的地学专题地图,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判读出遥感图像中有哪些地物,他们分布在哪里,并对其数量特征给予粗略的估计。 地面各种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中存在着不同的色、形、位的差异。构成了可供识别的目标地物特征。目视解译人员依据目标地物的特征,作为分析、解译、理解和识别遥感图像的基础。目视解译的主要步骤是:从已知到未知,先易后难,先地表后深部,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先图形后线形。 (一)目视解译的方法 ①直接判读法:根据遥感影像目视判断直接标志,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与范围的一种方法。直接判读法使用的直接判读标志包括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案等。 ②对比分析法:包括同类地物对比分析法、空间对比分析法和时相动态对比法。同类地物对比分析法是在同一遥感影像上,由已知地物推出为指目标地物的方法。空间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待判读区域的特点,判读者选择另一个熟悉的与遥感图像区域特征类似的影像,将两个影像对比分析,有已知影响为依据判读未知影像的一种方法。时相动态对比法是利用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成像的遥感影像加以对比分析,了解同一目标地物动态变化的一种方法。 ③信息复合法:利用透明专题图或者透明地形图与遥感图像重合,根据专题图或地形图提供的多种辅助信息,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的方法。 ④综合推理法:综合考虑遥感图像的多种解译特征,结合生活常识,分析,推断某种目标地物的方法

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遥感目视解译是遥感技术应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是通过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或平台,对遥感影像进行人机交互式的分析解释,以提取和解译地表信息的过程。下面是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1.了解遥感平台与遥感波段 在进行遥感目视解译前,需要了解所使用的遥感平台和遥感波段。不同的遥感平台和波段具有不同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遥感平台和波段。 2.确定解译标志 解译标志是指遥感影像中能够反映地物特征的影像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等。在确定解译标志时,需要了解不同地物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以及它们在影像中的表现形式,从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物作为解译标志。 3.制作解译样本 解译样本是指用于训练解译人员的样例数据集,通常由专业人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物区域制作而成。解译样本应该包含各种地物的影像特征,并能够反映地物的空间分布和属性信息。 4.训练解译人员 解译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以熟悉遥感影像的特性和解译标志,并掌握目视解译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常可以通过对解译样本进行训练和练习,提高解译人员的解译能力和精度。 5.进行目视解译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目视解译。目视解译需要借助专业的图像

处理软件或平台进行,通常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在目视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细节:目视解译需要关注影像中的细节信息,如颜色、纹理、形状等,以便准确地识别和解译地物。 (2)综合考虑:目视解译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光谱特征、空间特征、上下文信息等,以得出准确的解译结果。 (3)交互式操作:目视解译通常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解译人员可以通过软件或平台进行交互式操作,如放大、缩小、旋转等,以更好地观察和分析影像。 6.进行精度评估与修正 在完成目视解译后,需要进行精度评估与修正。精度评估可以通过比较目视解译结果与实际地物信息进行,如使用实地调查、GPS测量等方法获取实际地物信息。通过精度评估可以发现并修正目视解译中的错误和不准确之处,以提高解译结果的精度和质量。 总之,遥感目视解译是一种基于人机交互式的遥感图像分析方法,其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遥感平台和波段、确定解译标志、制作解译样本、训练解译人员以及进行精度评估与修正等步骤。通过遥感目视解译可以提取和解译地表信息,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第二次土地调查遥感影像地类解译分析

第二次土地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应用分析 刘刚马海涛汪继伟那岩 摘要:在明确遥感影像的类型、解译概念、解译过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及其应用,并以建立图像解译标志的实例,生动的展示了遥感影像解译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重要作用。在影像解译流程化、系统化工作层面,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经验。 关键词:遥感影像;影像解译;光谱特征;解译标志 图像解译就是研究分析判断遥感图像的过程,人们根据地物的光谱特性、成像规律及影像特征来辨别地物,并判断其类别和特性属性。遥感图像是摄影瞬间对地物的真实写照,具有现实性强,真实可靠,便于宏观分析等特点.利用遥感影像作为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图件,就是它能够真实地记录了地球表面的自然地貌、人工地物及人类活动的痕迹,能够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地球表面自然和人工的综合景观。因此对遥感影像解译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土地调查外业的工作量,也决定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质量及时间。 一、遥感影像的种类 遥感影像通过对地表摄影或扫描获得。摄影影像是摄像机对地面物体摄影,直接在感光材料上记录地物的光像,称为航空遥感影像.扫描影像是地面信息通过探测器先变为电信号并记录在磁带上,然后回放磁带,在感光片上曝光而成,称为航天遥感影像。遥感影像有黑白和彩色两种,由于彩色影像比黑白影像能提供更多的地表信息,因此彩色影像在遥感中得到广泛地使用。遥感影像分为高分辨率影像和低分辨率影像。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采用spot5、IRS—P5、IKONOS、QuickBird、CBERS-02 、CBERS—02B 、北京1号、ALOS、福卫二号、航空摄影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二、遥感影像的解译 遥感影像的解译即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遥感影像与相应目标在形状、大小、色调(或颜色)、阴影、纹理、布局和位置等方面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就是根据这些特征去识别目标和解释某种现象的.在影像解译过程中采用直接解译和间接解译两种方法。所谓直接解译就是目标本身属性在像片上的直接反映,如形状、大小等。间接解译是根据其他目标影像推断目标属性的标志,如布局、位置等。但是,直接解译和间接解译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的特征对于解译某一地物是直接解译,而对于推断另一现象则可能为间接解译.例如,不同地类有不同的色调,以色调解译土地类型,色调是直接解译,而同一色调判断同一地类时,根据他所处的位置不同,就应判为其他地类,色调就成为间接解译。 三、遥感影像解译方法的应用 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分为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解译两种。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工作性质,采用目视解译能够直观的判断影像上的地物、地类,更能根据专业背景知识,通过肉眼观察,经过综合分析、逻辑推理、验证检查把遥感图像中所包含的地物信息提取和解析出来。并能准确判断影像的边缘,准确的分别相似光谱的边界,尤其对全色影像在光谱信息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更能显示目视解译的优越性。而计算机解译,只是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遥感信息解译模型,实现计算机对遥感数据的自动处理并解译和提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虽可提高遥感数据提取和判读速度,但提取质量远不如目视解译判断准确性高,对于较粗犷的调查较适用。而对于第二次土地调查要求逻辑性强,调查精度高,地类边缘解译准确,线状地物中心位置准确等不宜采用计算机解译方法。因为它不能加入由于权属、分类、等需判断、分析诸多因素,数据采集的不够客观,改动性比较大,不能够起到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四、遥感影像目视解译过程

土地资源TM影像目视解译标志的建立

土地资源TM影像目视解译标志的建立 (一) 解译标志的概念 解译标志是地物在影像上的表现形式(或称样子、模式),是目视解译、判读的基础,根据建立的解译标志,对图像上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推理 [2]和判断,可以提取用户所需专题信息。地物特征有光谱特征、空间特性和时间特征。地物的这些特征在图像上以灰度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图像灰度 [6.24]是以上三者的函数。即 d = f{?λ,(X,Y,Z), ?τ} 不同的地物,这些特征不同,在图像上的表现形式也不同。由于地物所处周围自然环境复杂,在判读地物的性质或一些自然现象时,有必要融合判读者的经验(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和必要的各种资料(如专题统计资料、专题图件,不同分辨率、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影像资料等)。 (二) 解译标志的建立 1、土地资源分类 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属性和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建立土地资源 [11]的分类系统。具体内容如下: 1、耕地:11、水田:111、山地水田,11 2、丘陵水田,112、平原水田。 12、旱地:121、山区旱地,122、丘陵旱地,123、平原旱地。 1 2、林地:21、有林地,22、灌木林地,23疏林地,24、其它林地。 3、草地:31、高覆盖草地,32、中覆盖草地,33、低覆盖草地。 4、水域:41、河渠,42、湖泊,43、水库,44、冰川永久积雪,4 5、 海涂,46、滩地。

5、城乡工矿建设用地:51、城镇用地,52、农村用地,53、工交建设用地。 6、未利用土地:61、沙地,62、戈壁,63、盐碱地,64、沼泽地, 65、裸土地,66、裸岩石砾地, 67、寒漠、苔原等。 1、建立TM影像目视解译标志 在土地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标志,并建成主要土地资源TM数字影像目视解译信息表(见表一)。 2.1 耕地解译标志 ll、水田:占本区极少部分,主要分布在热量及水分条件较好的陕南和陇南亚热带气候区及宁夏银川平原。 lll、山地水田:主要在陕西南部及陇南山区水分条件较好的山坡。片状或条带状分布。插秧不久为灰青色或暗红色。生长旺季为粉红色,长势越好颜色越红,收割后灰色或黑色。长势最盛时与周围草地和林地的区别是水田影像平滑均一,色泽一致。 l12、丘陵水田:主要分布在陕西及陇南低山丘陵区水分条件较好的坡地 2 和沟谷底部,在河谷大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呈片状或条带状分布。插秧不久为灰青色或暗红色。生长旺季为粉红色,收割后青灰色或黑色。 l13、平地水田:主要分布在陕西汉中平原、宁夏银川平原,陇南宽阔河谷、关中平原及陕北河谷地有零星分布。呈面状、片‘状或带状分布,有沟渠依稀可见。插秧不久为灰青色或暗红色。生长旺季为粉红色,收割后灰色或黑色。 12、旱地:为本地主要耕地类型。 121、山地旱地:主要分布在四省区的山区坡地,呈片状或条带状分布,有明显的边界存在,纹理均一。庄稼未长起之前为灰色、青色、黄色,有庄稼时为粉红色到红色,长势越好颜色越红。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 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 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 器 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 //2.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 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 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 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 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遥感摄影像片上经常用到的间接解译标志有: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例如,像片上呈线状延伸的陡立的三角面地形,是推断地质断层存在的间接标志。像片上河流边滩、沙咀和心滩的形态特征,是确定河流流向的间接解译标志;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态环境都具有代表性地物,通过这些地物可以指示它赖以生活的环境。如根据代表性的植物类型推断它存在的生态环境,“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寒温带针叶林的存在说明该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一些目标地物的发展变化与季节变化具有密切联系。了解成像日期和成像时刻,有助于对目标地物的识别。例如,东部季

光伏遥感解译标志

光伏遥感解译标志 一、引言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为了合理规划光伏发电站点的选择和布局,光伏遥感解译标志成为了关键的技术手段。本文将详细介绍光伏遥感解译标志的概念、方法以及在光伏发电站点选址和布局中的应用。 二、光伏遥感解译标志的概念 光伏遥感解译标志是指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卫星影像数据,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处理和解译分析,提取出与光伏发电相关的特征信息。这些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光伏电池板的分布、面积、朝向和倾斜角度等,以及光伏系统周边环境的土地利用和地形等。光伏遥感解译标志可以帮助评估光伏发电场地的潜力和适宜性,为光伏发电站点的选址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三、光伏遥感解译标志的方法 1. 数据获取 光伏遥感解译标志的第一步是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数据。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分辨率和传感器类型的卫星数据,如Landsat、Sentinel以及高分辨率卫星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卫星数据,获取覆盖范围内的影像数据。 2. 影像预处理 获得卫星影像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操作,以消除大气、地形和光照等因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并提高图像的可解译性。这些预处理操作包括大气校正、影像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

3. 特征提取 在预处理完成后,需要根据光伏发电的特征,通过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出与光伏发电相关的特征信息。这些特征信息可以通过目标检测、分类和分割等算法进行提取。例如,可以通过反射率、纹理、光谱和形状等特征来判断影像中的光伏电池板。 4. 数据分析与应用 经过特征提取后,可以对光伏发电的潜力和适宜性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基于已有数据和模型,预测光伏发电场地的发电量、电站产能以及经济效益,并对不同场地进行比较和优化。 四、光伏遥感解译标志在光伏发电站点选址和布局中的应用 1. 光伏发电场地选择 光伏遥感解译标志可以提供光伏发电场地选择的基础信息。通过分析光伏电池板的分布和面积等特征,可以确定潜在的光伏发电场地,并评估其光伏发电潜力。同时,还可以考虑到光伏系统的周边环境因素,如光照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地形等,以选择合适的光伏发电场地。 2. 光伏发电系统布局 在确定光伏发电场地后,光伏遥感解译标志可以帮助优化光伏发电系统的布局。通过分析光伏电池板的朝向和倾斜角度,可以确定光伏电池板的布放方式,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此外,还可以考虑阴影分析,优化光伏板的布局,减少阴影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 3. 光伏发电效益评估 光伏遥感解译标志可以帮助评估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电站产能以及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已有的数据和模型,可以预测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并考虑到光伏电站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评估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比较不同的光伏发电场地和布局方案,选择最优的方案。

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考试题库(含答案)

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考试题库(含答 案) 1 2021 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考试题库(含答案) 单选题1.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被称为()。 A、数字地图 B、矢量地图 C、栅格地图 D、电子地图答案:A 解析:考查数字地图的概念。数字地图包括矢量地图和栅格地图。电子地图是以数字地图为基础,以多种媒体显示的地图数据的可视化产品,是数字地图的可视化。选项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2.深度基准面的高度一般从当地()起算。 A、1985 国家高程基准 B、1985 高程基准 C、理论最低潮面 D、平均海水面答案:D 解析:《海道测量规范》(GB__—1998)规定,深度基准面的高度从当地平均海面起算;一般情况下,它应与国家高程基准进行联测。深度基准面一经确定且在正规水深测量中已被采用者,一般不得变动。故选D。 3.陀螺经纬仪测定的方位角是()。 A、坐标方位角 B、磁北方位角 C、施工控制网坐标系方位角 D、真北方位角答案:D 解析:陀螺经纬仪是一种将陀螺仪和经纬仪集成在一起的测量仪器。它利用陀螺仪本身的物理特性及地球自转的影响,实现自动寻找真北

方向,从而测定任意测站上任意方向的大地方位角。 4.海图制图综合中,进行形状的化简的方法不包括()。 A、删除 B、合并 C、省略 D、夸大答案:C 解析:形状的化简主要用于呈线状与面状分布的要素以及表示地貌的等高线(等深线)等。形状化简的主要方法是删除、合并和夸大。+考生笔记分享用软件考,进行图形形状简化时,应注意保持重要特征点的位置正确,反映出弯曲程度的对比,并保持图形的相似及各种要素图形之间的协调。 5.现行界线测绘应采用的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是()。A.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 国家高程基准 B.1980 西安坐标系和1985 国家高程基准C.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56 年黄海高程系D.1980 西安坐标系和1956 年黄海高程系A、A B、B C、C D、D E、E 答案:A 解析:界线测绘的基准。界线测绘应采用国家统一的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 国家高程基准。 6.以下测程的光电测距仪属于长程测距仪的是()。 A、3km B、10km C、15km D、30km 答案:D 解析:光电测距仪按测程分类,分为短程、中程和长程。测程小于3km 的为短程测距仪;测程在3km 至15km 的为中程测距仪;测程大于15km 至60km 的为长程测距仪。选项A、B、C 均属中程测距仪。 7.摄影测量内定向是恢复像片()的作业过程。 A、像点坐标 B、内方位元素 C、外方位元素 D、图像坐标答案:B 解析:摄影测量中常采用以像主点为原点的像平面坐标来建立像点和地面点的坐标关系。内定向是根据像片的框标和相应的摄影机检定参数,恢复

地理必修一高一上讲义: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

第十二课时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 监测中的应用 (原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单元活动、选修5第四单元第二节)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类型与特点。2.掌握主要地理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重难点) 一、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什么是遥感技术 (1)概念:遥感技术就是在距离地球一定距离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最后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2)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3)环节:信息获取→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和应用 (4)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 2.遥感技术的应用 (1)应用领域: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 (2)作用: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 (3)发展趋势:实用化、商业化和国际化。 3.学看遥感影像 (1)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在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影像特征,这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又叫判读标志。 (2)解译标志的分类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概念:是由卫星群组成的卫星系统。 (2)功能:可获取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从而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 (3)系统组成⎩⎨⎧空间部分——卫星星座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控制系统用户部分——信号接收系统 (4)特点: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全球性、连续性、实时性、高效益等。 (5)应用 通过信号接收设备,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2.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工作流程:信息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分析→模拟结果与决策方案。 (3)功能⎩⎨⎧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依据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功能 (4)应用:借助遥感技术,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了解受灾范围及受灾情

摄影测量简答题

《摄影测量与遥感》习题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及数字表达进行记录、量测及解译,从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的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 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臵,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x,y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 相机主距:摄影中心到像片面对垂直距离,一般用f来表示。 单片空间后方交会:已知某张像片的内方位元素、至少三个地面点坐标及对应的像点坐标,则可根据共线方程列出至少六个方程式,解求出像片六个外方位元素的过程,称为单张空间后方交会。 主合点:在主垂面内,过摄影中心点S做摄影方向线VV的平行线,交vv线于i点,称为主合点。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利用载波相位差分GPS动态定位技术获取影像获取时的摄站三维坐标,将其作为附加观测值引入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中,整体确定物方点坐标和像片方位元素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量测相机:相机的内方位元素已知的相机,且其结构稳定,畸变较小。非量测相机:相机的内方位元素未知,结构不稳定,且镜头畸变大。航高:摄影中心到摄影区域平均高程面的高度。 DEM:即数字高程模型,用于表示地面特征的空间分布的数据阵列,常

用的是用一系列地面点的平面坐标X 、Y 以及该地面点的高程Z 或属 性组成的数据阵列。 摄影比例尺:像片水平,地面水平时,像片上一段距离l 与地面一段 距离L 的比值。 航向重叠度:在摄影时,为了便于测图,一般要求航空像片在航向方 向要有一定的重叠,其重叠大小即为航向重叠度,航向重叠度一般要 求在60%以上。 旁向重叠度:为便于航线间的拼接,相邻航线之间需要一定的重叠, 其大小即为旁向重叠度,一般要求在24%以上。 数字微分纠正:根据有关的参数与数字地面模型,利用相应的构象方 程式,或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用控制点解算,从原始非正射投影的数字 影像获取正射影像,这种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小的区域逐一进行 纠正,且使用的是数字方式处理,叫做数字微分纠正。 摄影基线:相邻两张像片摄影中心的连线即为摄影基线。 内方位元素:用来表示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臵的参数,即摄影 中心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 及像主点o 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 00,y x 。内方位元素确定摄影时光束的形状。 外方位元素:用来表示摄影中心和像片在地面坐标系中的位臵和姿态 的参数,一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有三个是直线元 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间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表达 像片面的空间姿态。 采样:影像上的像点是连续分布,在影像数字化过程中每隔一个间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