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一、多选题A 型题

1.肾功能不全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

A.尿量变化

B.尿成分变化

C.泌尿功能障碍

D.代谢紊乱

E.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答案] C

[题解]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泌尿功能障碍,继之可引起体内代谢紊乱,与肾内分泌功能障碍,严重时还可使机体各系统发生病理变化。

2.下述哪一种内分泌激素不是肾脏分泌产生的?

A.肾素

B.前列腺素

C.醛固酮

D.红细胞生成素

E.1,25(OH)2D3

[答案] C

[题解] 肾脏具有多种内分泌功能,能分泌肾素、前列腺素、红细胞生成素、1,25-二羟维生素D3等物质,而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产生的。

3.引起急性功能性肾衰的关键因素是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B.心输出量异常

C.肾灌流不足

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

E.肾血管收缩

[答案] C

[题解] 急性功能性肾衰,就是肾前性急性肾衰,是由肾前因素引起的。凡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会导致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急性功能性肾衰。

4.能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

A.肾动脉硬化

B.急性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早期

E.休克晚期

[答案] D

[题解]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关键环节是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各种休克时,每当血压低于8.0kPa(60mmHg)时,肾血流量可减低到正常的30%~50%。因此各类休克是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肾动脉硬化、急性肾炎、肾血栓形成,均不是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而休克晚期由于长期肾缺血可引起肾小管坏死会导致肾性的急性肾衰竭。

5.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血管损害

B.肾小球病变

C.肾间质纤维化

D.肾小管坏死

E.肾间质水肿

[答案] D

[题解] 肾毒物主要是指重金属(砷、汞等)、有机溶媒毒物(四氯化碳、甲醇等)、药物(新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生物性毒素(蛇毒蕈毒、生鱼胆等),它们损害肾脏的突出表现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6.下述哪一项不会引起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痉挛?

A.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B.近球细胞肾素分泌增多

C.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

D.前列腺素产生减少

E.1,25(OH)2D3减少

[答案] E

[题解] 能引起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痉挛的体液因素有体内儿茶酚胺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后肾素增加和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以及前列腺素减少等。而1,25(OH)2D3主要是调节钙磷代谢,不会引起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功能痉挛。

7.下述哪种情况不会产生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A.一侧输尿管结石

B.前列腺肥大

C.前列腺癌

D.尿道结石

E.盆腔肿瘤

[答案] A

[题解]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主要是由于尿路阻塞所致。若一侧输尿管因结石阻塞后,即使这一侧肾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可完全代偿,也不会产生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8.急性肾衰竭发病的中心环节是

A.GFR降低

B.囊内压增高

C.血浆胶渗压降低

D.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E.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答案] A

[题解] 无论是少尿型急性肾衰或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GFR)均降低,因此,GFR 降低被认为是急性肾衰发病的中心环节。

9.当全身动脉血压在哪一范围内肾血流可维持自身调节?

A.12.0~22.7kPa(90~170mmHg)

B.10.7~21.4kPa(80~160mmHg)

C.9.3~20.0kPa(70~150mmHg)

D.8.0~18.7kPa(60~140mmHg)

E.6.7~17.3kPa(50~130mmHg)

[答案] B

[题解] 当全身动脉血压为10.7~21.4kPa(80~160mmHg)时,可通过肾血管自身调节性舒缩,维持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保持稳定。

10.肾功能不全患者少尿的发生关键机制是

A.肾灌注压下降

B.肾血管收缩

C.肾小管阻塞

D.肾小管原尿反流

E.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答案] E

[题解] 肾灌流压下降和肾血管收缩引起的肾缺血、肾小管阻塞以及肾小管原尿反流,均可最终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使病人出现少尿。所以,肾功能不全患者少尿发生机制的关键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11.急性肾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的机制是

A.远曲小管液[Ca2+]↑

B.远曲小管液[K+]↑

C.远曲小管液[Mg2+]↑

D.远曲小管液[Na+]↑

E.近曲小管液[Na+]↑

[答案] D

[题解] 在缺血和中毒时,近曲小管受损,肾小管的髓袢升支粗段也受损,这些部位对Na+和Cl-主动重吸收能力减弱,因而原尿到达远曲小管外的致密斑Na+浓度升高,刺激致密斑分泌肾素,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12.肾小管原尿反流是指

A.肾小管内液反流到肾小球

B.髓袢内液反流到近曲小管

C.髓袢升支内液反流到髓袢降支

D.肾小管内液反流到肾间质

E.集合管内液反流到远曲小管

[答案] D

[题解] 急性肾衰时,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坏死,基膜断裂,尿液经断裂的基膜扩散到肾间质,这种现象称为肾小管原尿反流。

13.急性肾衰竭时血液沾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聚集

B.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C.红细胞破裂

D.血小板聚集

E.纤维蛋白原增多

[答案] E

[题解] 急性肾衰时引起血液粘度升高的因素复杂,纤维蛋白原增多、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聚集及其变形能力下降、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血小板聚集以及全身或局部红细胞压积增高等,均能引起全血液粘度升高。其中纤维蛋白原增高是主要原因。

14.急性肾衰时引起肾小管原尿反流的直接原因是

A.尿量增多

B.肾小管基膜断裂

C.原尿流速缓慢

D.肾小管阻塞

E.间质水肿

[答案] B

[题解] 急性肾衰时,由于缺血、中毒等多方面的因素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广泛坏死,基膜断裂,尿液经断裂的基膜扩散到肾间层,使间质水肿,并压迫肾小管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使肾小管受压,阻塞加重,进一步使GFR下降和持续少尿。引起原尿反流的直接原因是肾小管基膜断裂。

15.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患者最危险的变化是

A.水中毒

B.高钾血症

C.少尿

D.代谢性酸中毒

E.氮质血症

[答案] B

[题解] 急性肾衰时由于肾泌尿功能降低,可出现少尿或无尿,从而导致水中毒、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氮质血症,其中高钾血症是少尿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因为高钾血症可使心肌中毒,引起心律紊乱,甚至心脏停搏而死亡。

16.有关非少尿期急性肾衰竭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GFR下降程度不严重,无氮质血症

B.肾小管损伤较轻

C.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量较多

D.尿相对密度较低

E.尿钠含量较低

[答案] A

[题解] 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患者GFR下降程度不严重和肾小管损伤较轻,但发生进行性氮质血症,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量较多,尿钠含量较低,尿相对密度也较低。

17.下述有关慢性肾衰竭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常见于慢性肾脏疾病

B.肾单位进行性破坏

C.氮质血症进行性加重

D.水、电解质酸碱紊乱

E.无内分泌功能紊乱

[答案] E

[题解] 慢性肾衰竭是指任何疾病能使肾单位发生进行性破坏,则在数月、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后,残存的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因而引起体内代谢废物潴留(如氮质血症),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与急性肾衰竭重要临床表现不同就在于有明显的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18.引起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

A.慢性肾盂肾炎

B.肾结核

C.多囊肾

D.全身性红斑性狼疮

E.慢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 E

[题解]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多囊肾、全身性红斑狼疮等疾患均可引起慢性肾衰竭,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

19.慢性肾衰竭的发展阶段可分为

A.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B.多尿期、少尿期、衰竭期

C.代偿期、失代偿期、尿毒症期

D.代偿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E.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答案] E

[题解] 慢性肾衰竭的病程是进行性加重的,根据发展阶段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又可分为肾功能不全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

20.慢性肾衰竭发展过程中代偿期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是大于

A.50%

B.40%

C.30%

D.25%

E.20%

[答案] C

[题解] 慢性肾衰竭发展过程中的代偿期,虽然肾单位进行性地被破坏,但通过残存的完整的肾单位的代偿,使内生肌酐清除率大于30%,此时机体尚能维持内环境稳定,无氮质血症和不出现临床表现。21.慢性肾衰竭不全期不会出现

A.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25%

B.代谢性酸中毒

C.中度氮质血症

D.多尿、夜尿

E.乏力和轻度贫血

[答案] A

[题解] 慢性肾衰竭的肾功能不全期临床表现有:代谢性酸中毒,因肾浓缩功能减退可出现多尿、夜尿

等症状;也可有乏力与轻度贫血,轻度或中度氮质血症,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5%~30%,若下降至20%~25%,则进入肾衰竭期。

22.慢性肾衰终末尿毒症阶段时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百分之多少?

A.30%以上

B.25~30%

C.20~25%

D.20%以下

E.10%以下

[答案] D

[题解] 慢性肾衰竭发展到尿毒症阶段时,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以下。

23.慢性肾衰竭患者一般不会出现

A.夜尿

B.多尿

C.少尿

D.高渗尿

E.蛋白尿

[答案] D

[题解] 慢性肾衰竭患者泌尿功能障碍早期可表现为夜尿、多尿,晚期则少尿;尿渗透压改变表现为低渗尿、等渗尿;尿成分变化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和脓尿。因为肾浓缩功能障碍,不会出现高渗尿。24.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 2500ml

E.3000ml

[答案] C

[题解] 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2000ml。

25.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原则 ①有明确指征时方可使用; 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有效品种; ③避免长时间应用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物; ④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合应用; ⑤密切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 ⑥尽可能测定药物(特别是具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的血浆药物浓度,以调整用药剂量。 二、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择 选择抗菌药物可依据肾功能减退时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改变以及对肾脏的毒性大小来决定,一般分为四组: ①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 此类抗菌药物主要是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 (双通道)排泄。包括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多西环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舒巴坦;头抱曲松、头抱哌酮/ 舒巴坦;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夫西地酸、利奈唑胺等。 ②可应用:治疗剂量需适当调整: 此类抗菌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包括青霉素和头抱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如青霉素、头抱唑啉、头抱氨苄、头抱拉定、头抱呋辛、头抱他啶、头抱地尼、头抱泊肟、头抱吡肟等;氨曲南;头抱西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氟康唑;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③尽量避免使用:确有应用指征者调整给药方案(慎用): 此类抗菌药物有明显肾毒性,且主要经肾脏排泄,在肾功能不全时,其体内积聚明显增加,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MD ),调整 治疗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包括磺苄西林;头抱替唑;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依替米星等;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 ④肾功能损害者忌用: 此组包括四环素类(多西环素除外),呋喃妥因、特比萘芬、头抱噻啶等。四环素、土霉素的应用可加重氮融血症;呋喃类和萘啶酸可在体内明显积聚,导致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三、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方案的调整 当肾功能不全者必须使用主要经肾脏排泄并具有明显的肾毒性药物时,应按肾功能损害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一、延缓慢性肾衰(CRF)病程进展的基本对策: 目前,CRF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包括缓解CRF 症状和延缓CRF病程进展两个方面。其基本的对策主要有: 1.坚持病因治疗:尤其是对高血压、糖尿病、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能否坚持长期合理的治疗,定期随访,是影响这些疾病是否发展为CRF以及CRF进展速度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2.阻断或抑制肾单位损害渐进性发展的各种途径,控制或减慢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展的速度,保护健存肾单位。 3.避免或消除CRF恶化的某些危险因子,如血容量不足、严重高血压、肾毒性药物、严重感染、泌尿道梗阻、高粘滞状态等。 为了防止和延缓CRF的进展,不仅要积极控制某些影响渐进性进展的因素,而且要避免上述导致病情急剧加重的危险因素,或在其发生时及时加以控制或消除。为了控制某些影响慢性肾

衰渐进性进展的因素,除积极治疗病因外,还可根据病情适当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抗氧化药物、抗酸中毒药物(碳酸氢钠)、磷结合剂、降脂药物、以及中西医结合措施等;并合理应用低蛋白饮食,必要时适当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RB)及新型钙拮抗剂可能具有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二、CRF的非透析治疗措施 (一)营养治疗: 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缓解CRF症状和延缓其病程进展有肯定的临床意义。 1.低蛋白饮食(LPD) 高蛋白饮食可因氨基酸代谢后形成大量的尿素和其他含氮代谢产物而使血BUN升高,在合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出现尿毒症综合征;减少蛋白质摄入,可使BUN下降,减轻尿毒症症状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一般认为,每日摄入蛋白质0.6g/kg,可以维持病人氮平衡,其中至少60%是富含必需氨基酸

中药治疗肾衰竭 中药治疗肾衰竭的根治方法: 一般认为本病主因与脾肾虚损有关,诱因则责之于外邪与过劳。一是外邪侵袭,因多数病人由风水发展而来,部分患者虽无风水史,但有反复感染风热和湿热的病史;二为脏腑虚损,由于其他慢性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六淫侵袭、七情所伤、劳倦过度、药物损害、房事不节以及肾虚或年老肾气自衰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削弱机体正气,使抵抗力下降,阴阳平衡失调,加之外来风热、湿热等乘虚内侵脏腑所致。中药处方 【方名】慢肾功能衰竭方剂。 【组成】熟附块(先煎)9~15克姜半夏9~15克生大黄(后下)6~15克紫苏30克绿豆15~30克落得打15~30克六月雪30~60克党参12~30克川黄连3克生甘草6克炒白术12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温肾健脾,扶正降浊。 【主治】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加减】呕吐甚者,以生半夏代姜半夏,常用9~12克,气虚甚者加灸黄芪15~30克,如有条件可服人参6~12克,浓煎代共;尿素氮较高者可加生大黄、煅龙骨、煅牡蛎、六月雪各30克,熟附块12克,水煎至150毫升,保留灌肠。并可用丹参注射液16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入。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预防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主要是积极防治原发病,避免和祛除诱发因素是预防之根本。因此,要注意以下三点: 调养五脏 平素起居、饮食有节,讲究卫生,避免外邪侵袭,尤其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和地区更应

加强预防措施;不过食辛辣炙皇厚味,以免滋生湿热;调畅情志,保持精神愉快,使气血畅达而避免产生气滞血瘀;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防御能力。 防止中毒 有关资料表明,20%一50%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药物引起,还有部分因接触有害物质所致。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和接触对肾脏有毒害的药物或毒物。若属意外服用或接触应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 防治及时 一旦有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发生,应及早治疗,注意扩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恢复循环功能。若发现本病将要发生,应早期采取措施,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恢复肾灌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排除肾小管内梗阻物,防治感染,防止DIC、肾缺血引起的肾实质的损害。同时尽早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对预防本病发生有积极作用。 患者用药注意 1.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小诺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及 消炎痛等。 2.大部分药物都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因此应根据肾功能不全的程度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3.慢性肾衰时,因钾排出减少,放在使用利尿剂时应避免使用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 氨苯喋啶等及含钾的药物。输血时不要使用库存血液,而以新鲜血液为佳,这是因为库存血液中红细胞破坏,血钾从细胞内溢到血浆中,会使患者的血钾增高。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A型题】 1.肾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 A.代谢紊乱 B.泌尿功能障碍 C.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D.肾性高血压 E.肾性骨营养不良 2.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前列腺肥大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 E.汞中毒 3.肾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A.肾间质水肿 B.肾间质纤维化 C.肾血管损害 D.肾小管坏死 E.肾小球病变 4.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汞中毒 C.急性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肾结核 5.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肾小管阻塞 B.肾小管原尿反流

C.肾缺血 D.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E.肾内DIC 6.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心环节是() A.肾小球囊内压增高 B.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肾小管阻塞 E.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7.急性肾功能不全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高钾血症 B.高磷血症 C.高镁血症 D.氮质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8.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多尿的发生机制是()A.原尿反流减少 B.新再生的肾上管功能不成熟 C.近曲小管功能障碍 D.远曲小管功能障碍 E.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9.原尿反流是() A.肾小管内液返流到肾间质 B.肾小管内液返流到肾小球 C.肾盂内液返流到肾小管 D.由于肾小管阻塞所致 E.急性肾功能不全初期的主要发病机制 10.原尿反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 A.原尿流速缓慢

B.肾小管阻塞 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D.肾间质水肿 E.尿量减少 11.急性肾功能不全较常见的首要症状是() A.脓尿 B.血尿 C.蛋白尿 D.多尿 E.少尿 12.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表现() A.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 B.氮质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13.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的表现() A.少尿 B.代谢性碱中毒 C.水中毒 D.高钾血症 E.氮质血症 14.少尿型肾功能不全最危险的阶段是() A.多尿早期 B.多尿后期 C.少尿期 D.恢复早期 E.恢复后期 15.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病人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一什么是肾功能不全 二肾功能不全的病因 三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四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 五肾病的饮食调养原则 六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应谨慎 七健康教育 一什么是肾功能不全 1.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 2.感染是常见的诱发因素,由急性吐泄、发热、电解质平衡失调和使用了肾毒性药物引起者亦不少见。此外还有外伤、手术等 三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有尿臭味和口腔粘膜溃烂,甚至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等。 (2)精神、神经系统:精神萎靡、疲乏、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四肢

麻木、手足灼躁、谵语、肌肉颤动、抽搐、昏迷。 (3)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损害、心包炎、血管硬化、血管钙化。 (4)造血系统:严重贫血是非常突出的症状。晚期可有出血倾向,常见有鼻衄、止龈出血、淤玉,也可为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颅内出血、月经过多。 (5)呼吸系统: 胸膜炎。 (6)皮肤: 等。 (9)电解质平衡紊乱:①低钠血症或钠潴留;②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③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④高镁血症。 (10)代谢紊乱:出现程度不同的糖耐量降底,血中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甲状旁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胃泌素等升高。还可有脂肪代谢谢异常,出现高脂血症。(11)继发感染:常发生肺部和泌尿系统感染,亦可有自发性腹膜炎。 四治疗 1、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轻度酸中毒者可通过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得到改善,亦可加用碳酸氢钠,每日4~8g,分2~4次口服。

2、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1)脱水和低钠血症:尿毒症患者容易发生脱水和低钠血症,一旦发生,应及时补充。 (2)低钾症和高钾血症:前者应口服氯化钾或枸橼酸钾,紧急情况下静脉补钾。高钏血症的处理见急性慢性肾功能不全节。 (3)低钙血症和高钾磷血症: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可使低血钙得到改善,当低钙性搐搦时,应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10~20ml。口服 3、心力衰竭: 4、蛋白合成激素疗法: 5 6 7 五肾病的饮食调养原则 一蛋白质的摄入量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这样可减少血中的氮质滞留,减轻肾脏的负担,从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1、一般主张摄入蛋白质每日0.4-0.6g/kg体重,应选用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动物蛋白

慢性肾功能衰竭 【定义】 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是由于肾单位严重受损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归属中医“虚劳”、“水肿”、“癃闭”等范畴。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早期往往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 状。只有当病情发展到残余肾单位不能调节适应机体的最低要求时,才会逐渐出现肾衰症状。症状无特异性,可出现腰部酸痛、倦怠、乏力、夜尿增多、少尿或无尿等。 2.体征 (1)高血压:很常见,可为原有高血压的持续或恶化,也可在肾衰竭 过程中发生,有些患者血压较高,且常规降压药效果欠佳。(2)水肿或胸、腹水:患者可因水液代谢失调出现水肿,甚则可见胸、 腹水。 (3)贫血:本病患者当血清肌酐超过300umol/L以上,常常出现贫血 表现,如面睑苍白,爪甲色白。 3.并发症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常有水、钠潴留,高钾血症,代谢 性酸中毒,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 (2)各系统并发症①心血管系统:患者可并发尿毒症心肌炎、心

肌病、也可因水液代谢失调出现心力衰竭。②血液系统:可出现肾性贫血,即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此外还可发生出血倾向、白细胞异常等。③神经肌肉系统:出现疲乏、失眠、抑郁或兴奋、精神异常等症状。周围神经病变者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不安腿综合征等。④胃肠道: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是常见症状。⑤皮肤症状:皮肤瘙痒是常见症状,可能与继发性甲旁亢有关。⑥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简称肾性骨病):包括纤维囊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伴随的代谢性肾病,常表现为骨痛和近端肌无力。⑦内分泌失调:感染时可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血浆肾素正常或升高,骨化三醇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胰岛素、胰升糖素、甲状旁腺激素等肾衰时作用延长。性功能障碍。⑧感染:尿毒症患者易于并发严重感染,这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功能异常有关。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与尿毒症毒素、酸中毒、营养不良有关。以肺部感染最常见。⑨代谢失调及其他:如体温过低、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脂代谢异常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上升, Scr>133u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ml/min,二氧化碳 结合力下降,血尿酸升高。 2.尿常规检查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或低比重尿。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一、选择题 【A 型题】 1.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A.汞中毒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 E.尿路梗阻 2.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中原尿回漏是由于:A.肾小管阻塞 B.原尿流速过慢 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D.肾间质水肿 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中毒性肾小管坏死 C.肾结石 D.急性间质性肾炎 E.肾肿瘤 4.原尿回漏可造成下列后果,除外: A.肾小管阻塞 B.肾间质水肿 C.GFR↓ D.渗透性利尿 E.原尿流速缓慢 5.主要在肾脏灭活的激素是: A.VD3 B.PTH C.激肽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PGE2 6.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的机制是: A.近曲小管对钠重吸收减少 B.远曲小管钠浓度改变 C.远曲小管钾浓度下降 D.近曲小管钙浓度改变 E.远曲小管氯浓度改变 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输入大量水分可导致: 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D.水肿 E.水中毒 8.下述哪点不是急性肾衰时肾小管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机制? A.能量代谢障碍 B.自由基增多 C.还原型谷胱甘肽增多 D.磷脂酶活性增高 E.细胞骨架结构改变 9.持续性肾缺血和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脏循环障碍

B.肾小球病变 C.肾小管坏死 D.肾间质纤维化 E.肾小管阻塞 10.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A.高钙血症 B.高钾血症 C.代谢性酸中毒 D.氮质血症 E.少尿 11.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A.严重休克 B.重金属中毒 C.严重挤压伤 D.免疫复合物 E.严重溶血 12.慢性肾衰时继发性 PTH 分泌过多的始动原因是: A.低钙血症 B.骨营养不良 C.低钾血症D.肠吸收钙↓ E.高磷血症 13.下列指标中哪项表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更严重? A.夜尿增多B.尿蛋白阳性 C.高渗尿D.低渗尿 E.等渗尿 14.急性肾衰少尿期,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变化是: A.水中毒B.少尿 C.高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 E.氮质血症 15.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A.钠水潴留 B.肾脏产生 RBC 生成素增加 C.RAAS 系统活性增加 D.肾脏分泌 PGE2减少 E.肾脏产生激肽减少 16.慢性肾衰患者出现等渗尿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B.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C.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障碍 D.肾血浆流量减少 E.肾脏浓缩功能障碍 17.无尿的概念是指24 小时的尿量等于或小于: A.500 ml B.400 ml C.200 ml D.100 ml E.0 ml 18.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汞中毒 C.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肾结核 19.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共同发病环节是: A.肾缺血 B.肾血管梗塞 C.肾单位广泛破坏 D.肾小管阻塞 E.GFR ↓ 20.下述哪项指标可用于区分功能性和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A.GFR

肾功能不全如何选择抗生素肾功能不全病友常有多种合并症或伴发疾病,如身体局部供血不足、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病友常必须长期应用多种药物治。此外,肾功能不全本身及各种并发症常可引起抵抗力下降,使病友极易感染病原微生物,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包括普通细菌和结核菌感染。因此肾功能不全病友使用抗生素的频率非常高。如果不重视这些病友用药剂量的调整,往往会造成药物蓄积中毒而给病友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常用抗生素中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中毒易导致神经精神症状,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及胃肠动力药物如胃复安、马叮啉中毒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因此医师在对肾功能不全病友进行药物治前,应首先了解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尤其是药物的主要代谢途径。对于主要经肾脏排泄或代谢的药物,应根据病友的肾脏功能受到损伤程度相应减少剂量。 1例中年男性肾衰竭晚期、尿毒症病友,该病友已规律进行血液透析(简称血透)/血液净化1年半。因为发生心功能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某医院在治心功能衰竭的同时,给予常规剂量的青霉素,每日静脉用药640万U。治第3天,病友肺部感染症状明显好转,但是出现精神症状,表现为神志模糊、出现幻觉、语无伦次、肥秤藐与淡漠交替发作,根据病友的透析/血液净化情况、心肺功能状态,排除了因透析/血液净化不充分而引起的肾衰竭晚期、尿毒症脑病及缺氧等病因造成的脑病,考虑病友因肾功能衰竭不能排泄出常规剂量的青霉

素,引起药物蓄积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经停药并增加透析/血液净化次数以加速药物排除,病友精神症状逐渐消失。 另一位肾衰竭晚期、尿毒症透析/血液净化病友,因低热、盗汗、咳血痰,拟诊结核感染,某医院用常规剂量的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治。治2周后病友出现幻视幻听、言语不清、四肢不自主震颤。在排除其他可能因素后,考虑为利福平蓄积中毒,停药1周后症状逐渐消失。肾功能不全病友易出现药物中毒的机制,除了肌酐(CRE)清除率下降引起药物原型排泄减慢外,药物在肝脏的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减少也可引起代谢产物蓄积中毒。此外,肾衰竭晚期、尿毒症毒素及继发的各种内环境紊乱可影响肝脏代谢酶功能,使主要在肝脏代谢分解的药物清除也下降。上述都引起药物容易在肾功能不全病友体内蓄积。另外,肾功能不全病友体内各种内环境紊乱还使病友对药物的毒性更敏感,从而也使病友的药物中毒发生率增加。 应重视肾功能不全(renal inadequacy)病友的临床用药,留意根据病友的肾脏功能受到损伤程度、药物的代谢途径、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相应的药物剂量调整。可通过减少每次的药物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进行调整,特殊药物还应进行药物浓度监测。在保证疗效充分的同时,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在病友用药过程中发生不可解释的异常病情时,应核实药物剂量是否符合肾功能情况。如确实存在药物蓄积中毒,应立即停药,采取加速药物排出或拮抗药物毒性的治措施,以利于病友恢复。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授课教师病理生理教研室 施广霞教授 教学要求:1、掌握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发 展过程。掌握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的机制和少尿期的代 谢紊乱。熟悉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 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 2、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熟悉其病因、发病过程与机制。 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对机体的影响。掌握尿毒症的概念,熟悉 尿毒症的表现。了解尿毒症的发病机制与尿毒症的防治原则。教学手段:黑板结合多媒体课件和病理生理学挂图 教学时间:6学时 急性肾功能不全:3学时 肾脏的功能:5分钟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和分型:10分钟 急性肾功不全的病因:10分钟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10分钟 少尿的发生机制:50分钟 细胞损伤和机制:15分钟 少尿期的代谢紊乱:45分钟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5分钟 慢性肾功能不全:3学时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5分钟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5分钟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10分钟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机制:30分钟 对机体的影响:80分钟 尿毒症:20分钟 板书设计: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ARI)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和分型 急性肾功不全的病因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 少尿的发生机制 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少尿期的代谢紊乱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RI)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机制 对机体的影响 尿毒症 教学内容 概述 肾脏是重要的排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泌尿功能:通过泌尿排出代谢废物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其次肾脏还具有多种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前列腺素参与血压与血量的调节;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参与造血功能的调节;分泌1,25-二羟维生素D3参与钙磷代谢的调节,灭活胃泌素、甲状旁腺素等激素。 第一节急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往往出现少尿(但也有部分病人的尿量一开始并不减少,甚至反而增多)以及随之而来的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征。 一、病因和分类 (一)病因 肾前因素:由肾脏血液灌流量降低而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称为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会导致肾灌流不足,以 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见于各类休克等。 肾性因素:由肾脏的器质性损伤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称肾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原因包括(1)广泛性肾小球损伤。 (2)急性肾小管坏死:由肾缺血或/和肾毒物中毒等引起。 (3)体液因素异常:高钙血症、低钾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 (4)不同型输血(血红蛋白性肾病)。 肾后因素:由尿路梗阻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称为肾性急性肾功能不全。见于从肾盂到尿道的急性梗阻。 (二)分型 (1)少尿型: 尿量减少,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 (2)非少尿型:发病初期尿量不减少,而且无明显多尿期,有进行性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高钾血症较轻,预后较好。 二、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一)发病经过* 分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1、少尿期:持续8-16天,最危险的时期。病因引起肾血管持续收缩,肾实质缺血,肾 小球滤过率极度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变性坏死、肾 毒素也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怀化医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编号

第十一章肾功能不全 肾具有泌尿及内分泌等功能,它不仅排泄代谢废物,参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调节,而且还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肾素、前列腺素、红细胞生成素及1,25-二羟维生素D3等。肾的功能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严重障碍,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并伴有其内分泌功能障碍时,称为肾衰竭(renal failure)。根据其发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肾衰竭两类。在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的严重阶段,机体会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即尿毒症(uremia)。 Acute Renal failure Uremia Chronic 一、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降低,引起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根据发病后患者尿量的不同,分为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和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两种。前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后者尿量减少不明显,但肾脏排泄代谢产物的功能障碍,仍然存在机体内环境的紊乱。 (一)病因 1.肾前因素主要系各种原因造成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常见的有各类休克、创伤、严重烧伤,大出血、严重脱水,急性心力衰竭等,它们均可通过急剧地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明显减少和钠,水潴留,使肾泌尿功能急骤降低。但缺血时间短,肾实质尚无损

肾功能不全知识点归纳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系指各种原发和继发的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恶化,逐渐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不全这一统一性结局。 (一)慢性肾脏病概念 慢性肾脏病(CKD)指肾损害或GFR<60ml/(min·1.73m2)持续3个月以上;肾损害指肾出现病理改变或损害指标如血或尿检查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常见病因 任何泌尿系统疾病最终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时均可引起慢性肾衰竭。如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间质性疾病、梗阻性肾病、先天性和遗传性肾病及肾血管病等。在我国最常见引起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按顺序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等。国外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与我国不同,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更为常见。目前在我国由于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有明显改善,因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衰竭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有些疾病发生发展均很隐蔽,患者来诊时已经到了慢性肾衰竭阶段,双肾萎缩变小,有时难以判断其病因。 (三)慢性肾脏病临床分期 近年来根据国际公认的K/DOQI指南,临床按照。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其中2~5期为慢性肾衰竭的不同阶段: 1期:肾损害:GFR正常或升高[≥90ml/(min·1.73m2)]。 2期:肾损害伴GFR轻度下降[60~90ml/(min·1.73m2)]。 3期:GFR中度下降[30~59ml/(min·1.73m2)]。 4期:GFR重度下降[15~29ml/(min·1.73m2)]。 5期:肾衰竭[GFR<15ml/(min·1.73m2)]。 血尿素氮受诸多因素如蛋白质入量、发热及消化道出血等的影响很大,不能单独作为衡量肾功能受损轻重的指标。血肌酐虽然比较稳定,但在老年人、肌肉萎缩者,其水平偏低。肌酐清除率可作为慢性肾衰竭分期的指标,但近年来国际上推荐使用MDRD公式计算的GFR(eGFR)来判断肾小球功能。 (四)肾功能恶化的诱因 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以下因素出现时,可导致肾功能急骤恶化。如果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肾功能有望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故称这些为可逆性因素。如最常见的是血容量不足(出血或液体入量不足及丢失过多),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各种感染,血压增高,尿路梗阻及不适当药物的应用等。 (五)各系统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1)水:慢性肾衰竭患者可有水潴留但也有脱水者。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时,患者可有夜尿增多,排出的是低渗尿。当肾小球普遍严重受损时滤过减少、出现少尿。总之慢性肾衰竭患者对水的调节能力很差,要密切观察患者液体出入量及病情变化,以作出适当的处理。 (2)钠:正常肾脏有保存钠的功能,当肾功能受损时此功能亦受影响,故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除非有水钠潴留情况外,不必严格限制钠的入量。 (3)钾:晚期肾衰竭患者多有血钾增高,尤其是少尿、代谢性酸中毒、用药不当及处于高分解状态等患者,可以出现致命的高钾血症。 (4)钙磷平衡失调:慢性肾衰竭患者排磷减少致血磷升高、肾脏产生活性维生素D3,的功能减退,均致血钙降低。血钙浓度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5)镁: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时,可以出现高镁血症,有食欲缺乏、嗜睡等表现,故要注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慢性;中医疗法; 综述文献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属中医学关格、癃闭、虚损等范畴。血液透析等替代疗法费用高昂,设备复杂,即使发达国家能进行此治疗的也只占总患病人数的10%,且该疗法存在非生理性等缺点,因此非替代疗法仍被广泛应用。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机体代谢产物的排除也是整体功能作用的结果。当肾功能衰竭时,从尿中排出的毒素减少,但仍能通过皮肤、肠道、呼吸等排出一定量的水分及代谢产物。近年来中医药已经广泛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化机制及中医药防治其进展的研究 ;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针对其并发症的治疗;应用单味药物治疗的研究等。此外,近年来一些学者以固定处方、专方专药及中药制剂治疗本病。这些研究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非替代疗法丰富了内容。而中医肾脏病名家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对我们后学者提高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的认识十分重要。现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综述如下。 1 辨证分型 邓玮[1]将慢性肾功能衰竭16例分为4型。主方用党参、鹿角胶、菟丝子、白术、茯苓、当归、何首乌、黄芪。脾肾阳虚型加附子、巴戟天、锁阳;肝肾阴虚型加熟地黄、阿胶、龟版;气虚血瘀型加川芎、益母草;湿浊中阻型加枳实、苍术、胆南星、半夏。结果:总有效率86.7%。黄晓军[2]将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分为4型。主方用山茱萸、大黄、丹参、白花蛇舌草、黄芪、益母草、山药、淫羊藿、茯苓、川芎、泽泻、冬虫夏草。气阴两虚型加红参、五味子、麦门冬;肝肾阴虚加枸杞子、生地黄;脾肾气虚型加红参、白术、补骨脂;阴阳两虚型加红参、补骨脂、女贞子、菟丝子。结果: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黄红勤[3]将慢性肾功能衰竭32例分为3型。脾肾气阳两虚型用水陆二仙丹加减;肝肾气阴两虚型用二至丸加减;肾阴阳两虚型用调补肾元汤加减。结果: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段光堂[4]将慢性肾功能衰竭60例分为3型。脾肾气(阳)两虚型用肾衰1号(药物组成:黄芪、苏叶、党参、白术、茯苓、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黄连、大黄、白花蛇舌草、泽泻、陈皮、当归、鸡血藤、泽兰、水蛭、炙甘草等);肝肾阴虚、湿浊瘀血阻滞型用2号方(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大黄、黄连、苏叶、陈皮、竹茹、马鞭草、白花蛇舌草、赤芍药、白芍药、当归、鸡血藤、水蛭等);气阴两虚、湿浊阻滞型用3号方(药物组成:黄芪、太子参、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大黄、黄连、苏叶、陈皮、砂仁、黄精、当归、鸡血藤、水蛭等)。结果:显效30例,有效14例,稳定或无效各8例。 2 立法治疗 王身菊等[5]以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6例。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味。结果:总有效率84.78%。耿建国等[6]以温阳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1例。方用附子大黄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结果:总有效率100%。张秀娟等[7]以固本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狗脊、杜仲、牛膝、丹参、白术、砂仁、半夏、焦三仙、藿香、佩兰、大黄等。结果:总有效率76.7%。李国霞[8]以扶肾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80例。药物组成:黄芪、丹参、鬼箭羽、大黄、骨碎补、淫羊藿等。结果:总有效率82.5%。高震中[9]以养阴祛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3例。药物组成:人参、黄芪、熟地黄、山茱萸、泽泻、牡丹皮、陈皮、当归、白术、大黄、泽兰、山药、丹参、白茅根、茯苓等。结果:总有效率76.74%。王振岗[10]以化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0例。药物组成:黄连、陈皮、半夏、虎杖、生姜、竹茹、茯苓、牛膝、甘草等。结果:总有效率87.5%。耿广信等[11]以益气活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08例。药物组成:黄芪、丹参、茯苓、葫芦巴、六月雪、益母草、川芎、制附子、大黄。结果:总有效率92.6%。杨平

肾功能不全分期 概述 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肾功能不全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严重破坏,使身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候群,可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本病预后严重,是威胁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 分期 肾功能不全可分为以下四期: 一期肾功能储备代偿期 因为肾脏储备代偿能力很大,因此临床上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临床-上可以不出现症状,肾功能化验也在正常范围或偶有稍高现象。 二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60%~75%),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时已有一定障碍,血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可以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但此期常被忽视,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很快出现明显症状。 三期肾功能衰竭期

肾脏功能损害相当严重(75%~95%),不能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患者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加剧,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此期又称肾衰期。 四期尿毒症期 此期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有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尿臊味等。 发病机制 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慢肾衰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有下述主要学说: 1.健存肾单位学说和矫枉失衡学说肾实质疾病导致相当数量肾单位破坏,余下的健存肾单位为了代偿,必须增加工作量,以维持机体正常的需要。因而,每一个肾单位发生代偿性肥大,以便增强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处理滤液的功能。但如肾实质疾病的破坏继续进行健存肾单位越来越少终于到了即使倾尽全力也不能达到人体代谢的最低要求时,就发生肾衰竭,这就是健存肾单位学说当发生肾衰竭时,就有一系列病态现象。为了矫正它,机体要作相应调整(即矫正)但在调整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一定代价因而发生新的失衡,使人体蒙受新的损害。举例说明:当健存肾单位有所减少余下的每个肾单位排出磷的量代偿地增加,从整个肾来说,其排出磷的总量仍可基本正常,故血磷正常。但当后来健存肾单位减少至不能代偿时,血磷乃升高。人体为了矫正磷的潴留,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促进肾排磷这时高磷血症虽有所改善,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却引起了

中醫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認識和治療 熊曼琪 1. 中醫如何認識慢性腎衰? 慢性腎衰是多種腎臟疾病發展到最後的共同結局。根據它常見的原發病、演變經過、臨床表現和預後情況,一般認為中醫古代文獻中關於本病的記載,散見於「水腫」、「關格」、「癃閉」、「溺毒」、「虛勞」等病証中。 「關格」是指小便不通與嘔吐並見的危急重症;「癃閉」是指小便少點滴而出,甚則閉塞不通;「溺毒」泛指尿毒素不能從小便排出,因而導致頭痛而暈、視物不清,甚則神昏痙厥、不省人事等;「虛勞」是指因勞致虛,積虛成損的一類病証,表現為虛弱疲乏、動作少力、面白無華、四肢不溫等。以上這些都和慢性腎衰病程中不同階段所出現症狀相類似。 慢性腎衰的病因,中醫認為一是臟腑虛損,二是外邪侵襲。即由其他慢性病、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六淫侵襲、七情所傷、勞倦過度、藥物損害、房室不節及腎虛或年老腎氣自衰等各種原因的影響而削弱身體正氣,使抵抗力下降,陰陽平衡失調,加之外來風熱、濕熱等乘虛內侵臟腑所致。

2. 慢性腎衰與中醫腎虛有何關係? 腎是中醫五臟之一,爲“先天之本”,具有藏精、生髓、通腦、主骨、主水液等功能。所謂“腎虛”就是指腎的上述功能虛弱,臨床表現爲腰脊酸痛、腿酸軟或足跟痛;耳鳴或耳聾;發脫齒搖;尿後有餘瀝或失禁;性功能減退;不孕及不育等症。 中醫腎虛不等於慢性腎衰。中醫和西醫是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兩者的理論、名詞術語至今尚不能完全相通。慢性腎衰患者可以在某一階段出現中醫所稱的“腎虛”證,但“腎虛”不等同於慢性腎衰。慢性腎衰也並不都適用補腎中藥來治療。 3. 中醫治療慢性腎衰有哪些方法? 慢性腎衰病情較重,表現複雜、變化多端,難以用一張處方、一味藥物、一種方法解決,必須採取一系列的綜合治療措施,包括內服藥物、灌腸療法、浴汗療法、針灸療法、飲食療法、中藥外敷等。這些療法各有針對性,相互協調,標本兼顧,根據病情需要,聯合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治療,往往可達到較好的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一、A 型题 1.肾功能不全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 A.尿量变化 B.尿成分变化 C.泌尿功能障碍 D.代谢紊乱 E.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答案] C [题解]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泌尿功能障碍,继之可引起体内代谢紊乱,与肾内分泌功能障碍,严重时还可使机体各系统发生病理变化。 2.引起急性功能性肾衰的关键因素是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B.心输出量异常 C.肾灌流不足 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 E.肾血管收缩 [答案] C [题解] 急性功能性肾衰,就是肾前性急性肾衰,是由肾前因素引起的。凡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会导致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急性功能性肾衰。 3.能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 A.肾动脉硬化 B.急性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早期 E.休克晚期 [答案] D [题解]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关键环节是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各种休克时,每当血压低于8.0kPa(60mmHg)时,肾血流量可减低到正常的30%~50%。因此各类休克是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肾动脉硬化、急性肾炎、肾血栓形成,均不是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而休克晚期由于长期肾缺血可引起肾小管坏死会导致肾性的急性肾衰竭。4.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血管损害 B.肾小球病变 C.肾间质纤维化 D.肾小管坏死 E.肾间质水肿 [答案] D [题解] 肾毒物主要是指重金属(砷、汞等)、有机溶媒毒物(四氯化碳、甲醇等)、药物(新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生物性毒素(蛇毒蕈毒、生鱼胆等),它们损害肾脏的突出表现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怎样选用降压药 目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共有五大类至少数十种之多,药物犹如与疾病作斗争的武器,用得好可以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用得不好反而可能误伤了自己。因此在众多的抗高血压治疗药物中,如何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科学合理和个体化用药是药物治疗成败的关键。肾功能不全是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遇到这种情况当如何选择降压药物呢?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早期并无太多的症状,可能仅表现为对钠盐和血容量扩张的适应能力减退,如吃得过咸或饮水过多出现水肿、血压升高等。这时就应当选择既能降低血压又能保护肾功能的抗高血压药物及时治疗,否则随着病程的拖延将导致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甚至发展成肾衰竭。 高血压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可首选普利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特别是胆肾双通道排泄的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其作用机理是减低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血压的同时,亦可降低肾小球内的高压力、高灌注、高滤过有效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延缓肾损害,保护肾功能。但普利类药物可能有产生刺激性干咳的副作用,对此不能耐受者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它是目前唯一经国家批准适合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本品及代谢物经胆道和肾脏排泄,对肝肾影响较小,肝功能不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时不需调节剂量。通常建议的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为每日0.15g,饮食对服药无影响,但对某些特殊的病人,特别是进行血液透析和年龄超过75岁的病人,初始剂量可考虑用75mg。 对于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压应当尽可能控制在125∕ 75mmhg以内。 濮琨2012年2月9日株洲

慢性肾功能不全饮食治疗 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病,各种类型的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的肾脏病经过积极治疗大部分可以康复或控制,但也有一部分发展为肾功能不全。临床实践证明,恰当的饮食营养治疗可以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功能损害发展的速度。今天,长沙普济肾病医院肾病专家会有针对性的回答、指导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饮食营养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什么是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脏出现损害、功能发生异常3个月以上,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肾组织大量破坏,新陈代谢产生的垃圾如肌酐、尿素氮等蓄积在血液中,引起人体内环境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肌酐、尿素氮升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骨痛等。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饮食治疗目的是: 1、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展速度; 2、减少汗氮代谢产物在人体的潴留; 3、纠正人体内各种氨基酸比例失调现象,达到正氮平衡; 4、纠正水和电解质的紊乱; 5、改善身体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饮食治疗的原则是: 1、高热量饮食:每天摄入热量35千卡每千克体重;因为人体热量70%靠主食提供,所以要提高主食的利用率。 2、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总量限制;在限量范围内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优质蛋白总量的50-70%。

3、充足的矿物质、维生素供给:如钙、镁、锌、铁;VB、VC、VA等。 (1)含VB丰富的食物有:大麦、燕麦、豆类、猪肉、牛奶、山楂、枸杞、白菜;(2)含VC丰富的食物有:大枣、甜椒、桔子、菜花、苋菜、胡萝卜缨、甘蓝、西兰花、油菜、苦瓜、枸杞、猕猴桃;(3)含VA丰富的食物有:西兰花、冬苋菜、芒果、枸杞、胡萝卜、菠菜、荠菜、甘蓝、黄花菜、豆制品。 四、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何低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由于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排泄障碍,引起含氮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潴留,危害机体健康,所以必须严格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即给予低蛋白饮食。研究表明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给予低蛋白饮食可以延缓肾脏病情的进展,同时,由于每克蛋白质含磷15毫克,所以蛋白质摄入的减少,也降低了磷的摄入,而磷被认为是促进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优质低蛋白饮食应采取哪些措施? 麦淀粉饮食是个不错的选择,就是在限量范围内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我院自行研制的全息营养粉就是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将利用价值低的植物蛋白抽取,并按比例添加优质蛋白,配伍后的全息营养粉比单纯麦淀粉营养更加全面,更加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食用,长期坚持以全息营养粉为主食,肌酐、尿素氮的生成将会减少。 六、哪些食物含优质蛋白? 1、瘦肉(猪肉、鸡肉、鸭肉等); 2、鱼肉(淡水鱼类如:鲫鱼、草鱼等); 3、奶类(酸奶、纯牛奶等); 4、禽蛋类(蛋清);5豆类(豆腐、豆浆等)。 七、常见食物的优质蛋白含量换算? 100克瘦肉=20克蛋白质,100克鱼肉=18克蛋白质。 1个鸡蛋清=6克蛋白质,100克豆腐(北)=12克蛋白质。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一、A 型题 1.肾功能不全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 A.尿量变化 B.尿成分变化 C.泌尿功能障碍 D.代谢紊乱 E.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答案] C [题解]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泌尿功能障碍,继之可引起体内代谢紊乱,与肾内分泌功能障碍,严重时还可使机体各系统发生病理变化。 2.引起急性功能性肾衰的关键因素是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B.心输出量异常 C.肾灌流不足 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 E.肾血管收缩 [答案] C

[题解] 急性功能性肾衰,就是肾前性急性肾衰,是由肾前因素引起的。凡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会导致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急性功能性肾衰。 3.能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 A.肾动脉硬化 B.急性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早期 E.休克晚期 [答案] D [题解]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关键环节是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各种休克时,每当血压低于8.0kPa(60mmHg)时,肾血流量可减低到正常的30%~50%。因此各类休克是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肾动脉硬化、急性肾炎、肾血栓形成,均不是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而休克晚期由于长期肾缺血可引起肾小管坏死会导致肾性的急性肾衰竭。 4.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血管损害 B.肾小球病变 C.肾间质纤维化 D.肾小管坏死 E.肾间质水肿 [答案] D

[题解] 肾毒物主要是指重金属(砷、汞等)、有机溶媒毒物(四氯化碳、甲醇等)、药物(新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生物性毒素(蛇毒蕈毒、生鱼胆等),它们损害肾脏的突出表现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5.下述哪种情况不会产生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A.一侧输尿管结石 B.前列腺肥大 C.前列腺癌 D.尿道结石 E.盆腔肿瘤 [答案] A [题解]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主要由于尿路阻塞所致。若一侧输尿管因结石阻塞后,即使这一侧肾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可完全代偿,也不会产生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6.急性肾衰竭发病的中心环节是 A.GFR降低 B.囊内压增高 C.血浆胶渗压降低 D.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E.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答案] A [题解] 无论是少尿型急性肾衰或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GFR)均降低,因此,GFR降低被认为是急性肾衰发病的中心环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