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2002年第4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 o 14 2002总第198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 niversity(P 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Sum N o 1198

[收稿日期]2002-03-01 [作者简介]李方强(1973-),男,浙江平阳人,温州师范学院第二初等教育学院讲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与科学

技术学院硕士生;郑寒芳(1973-)女,温州师范学院第二初等教育学院助教,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硕士生。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李方强,郑寒芳

(温州师范学院第二初等教育学院,浙江平阳325400)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双性化人格。目前,在学校教育中,从教材、教师、课余活动等方面都存在不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形成的因素,应尽快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发展的学校教育环境,并从教材、教师、课堂活动等几方面加以改革。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学校教育;教材;教师;课余活动

[中图分类号]B 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2)04-0117-06

双性化人格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是男女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双性化,其英文单词androgyny 来源于希腊语的andros(男人)和gyne(女人)。/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既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0[1](P300)。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体态、作风、兴趣、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均无法区分其性别的偏颇0[2](P40)。因此双性化人格既不是两性的混乱、错位,也不是异性癖,而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一种兼有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和长处的人格类型。

学校教育中儿童双性化人格的培养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学者者的关注。在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晏涵文、晏李兰、林燕卿在研究中明确提出/学习双性化(刚柔并济型)的性别角色0。台湾当局颁布的/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健康与体育领域暂行课程纲要(草案)0中对中学三年级的学生明确要求/学习双性化(刚柔并济)的性别角色,并应用于家庭、学校与职场0。相比较而言,在我国大陆,倡导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学者极少,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中更是闻所未闻。

一、双性化人格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观点

(一)研究的发展历程

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传统分类基本上是以人的生理特征为依据,对不同性别的人有一套模式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对男女两性存在着普遍的性别刻板印象,即认为/男性具#

117#

有勇敢、坚强、进取、成就、竞争等特征,而女性具有温柔、顺从、脆弱、细致、同情心、安静等特征0[3](P40)。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的两极,即是一种/单维两极统一模式0。如果一个人的男性特征越多,其女性特征越少,如果一个人的女性特征越多,其男性特征就越少。男女两性的人格特征和其生理特征一样是不可调和的,互不相容的。

西方关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历史较悠久,弗洛伊德(Sigm ud.Freud)首先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0的概念。瑞士心理学家容格(Carl.Gustar.Jung)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0理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0和/女性的男性意向0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使个体人格得到健康和谐的成长,应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因素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因素在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一定的展现,否则这些被压抑到意识深处的异性因素的逐渐积累,最终会危及生命主题的存在。

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本着男女平等的精神,力求缩小男女性别的差异。由于身体和生理上的差异是先天决定的,所以,人们试图改变社会观念和男女社会角色的方法来提高妇女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些专业心理学家,/一方面十分注重女权运动者的热情,但又担心单纯的政治热情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总想用心理实验的材料科学的说明两性心理差异的意义。于是学者在男女心理性度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假说0[4](P165)。最早正式提出双性化人格概念的是罗西(A.Srossi,1964),认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男性和传统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然而研究双性化人格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姆(Sandra. bem)。1974年,贝姆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0 (简称BSRI)。贝姆用此量表对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75名大学生进行性度调查,证明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并将人的性度分成四种:双性化人格(HH)、男性化人格(HL)、女性化人格(LH)、中性化人格(LL)。司本斯等人(Spence,Helmreich,Stapp,1974、1975)编制出个人属性问卷(简称PAQ),通过调查也证明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此外,康布兰和比姆(Kaplan,Beam,1976)、霍尔与浩宾斯坦(Hall,H alberstadt,1980)、斯比尔斯(Sperce, 1982)、佩里和布塞(Perry,Bussey,1984)等许多西方心理学家在调查测量的基础上对双性化人格问题进行了研究。

我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晚,研究也比较少。张李玺(1990)、关树文(1995)对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情况进行了调查,邹萍(1999)、马锦华(2001)在对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双性化人格的影响因素和双性化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此外,陈芳芳(1994)、王卫东(1995)、陈建强(1995)、李少梅(1998)等也对双性化人格进行了有关的研究探讨。

(二)双性化人格研究的主要观点

11打破性别角色标准的严格界定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主张者们认为,严格界定男女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实际上,贝姆在1978年就宣称她研究性别角色的目的是/使人类个性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形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形成健康的心理概念,从文化强加给的男性化、女性化限制中解脱出来0[5](P269-272)。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男性特#

#

118

征和女性是两个独立的纬度。在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者看来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人格特征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一个个体身上很好地融合的,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实质上是属于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

21具有两性化人格的个体事实存在

中外心理学家通过调查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男性和女性中都存在。贝姆对美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约有三分之一(27%-32%)的人具有双性化人格,其中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约占27%。司本斯等人1981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R)调查,结果同样表明女性中27%的人属于双性化人格[6](P67)。霍尔与浩宾斯坦1980年对8-11岁的儿童测验也发现27%-32%的儿童是双性化人格[5]。我们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测验,但得出的数据相互间差异较大。张李玺(1990)对69名女大学生的性别气质调查结果显示,双性化气质占20%[7](P241)。关树文(1995)对蒙汉大学生跨文化研究发现:被测232人中,双性化人格占25%,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占22%,且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汉族大学生双性化人格仅占13%)[8]。邹萍(1999)对1500名女大学生测查发现,双性化人格占被测的14%[6](P67-71)。马锦华(2001)对186名大学生测验表明女大学生中双性化人格占5%,男大学生中双性化占8.8%[9](P35-37)。

31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康布兰和比姆早在1976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发现:无论男女,两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4]。Gibert (1978)研究表明,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6](P67-71)。心理学家贝姆的实验研究证明,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对各种情景作出反应,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5]。司本斯等人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R)对女性调查结果表明,双性化人格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她们有更好的可塑力和适应力[5]。斯比尔斯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双性化的青少年和大学生比类型化的同伴自我评价高、自尊心强,更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更强。双性化的女性比性别类型化的女性更易把她们的成功归因与能力,很少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够,即使失败了也很少表现为无能为力[9]。此外国外相应的研究成果还有:双性化人格个体心理社会发展水平高(Waterm an&Whitbourne,1982);快乐、较不介意压力(Shaw,1982);内心感到幸福(Lubinski,T ellegen&Butcher,1981);被他人视为适应良好(Major,Carnevale&Deaux,1981);自我价值感较高、被他人视为有能力(只对女性)(Heilbrun,1981);对环境适应并感觉平衡(Flaherty&Dusek)[10](P567-569)。

我国学者李少梅1998年对319名男女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证明,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次之,最差的是未分化者[11]。马锦华2001年的调查研究结论是:双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在自信心、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非男非女气质类型的个体,虽然与男性化气质未达到显著差异,但在高自信和安全感的人数百分比上明显高于男性化,在低自信和缺乏安全感的人数百分比上明显低于男性化[12]。

二、双性化人格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学校是个体社

#

#

119

会化的一个重要设施,孩子的性别角色知识在这里得到扩展和加深。学校教育阶段是双性化人格形成到稳定发展的重要阶段。既然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我们的学校教育应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发展的教育环境。在学校教育中,教材、教师和学生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影响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媒介。

(一)学校教材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的教科书都存在宣扬性别刻板甚至是性别歧视的倾向。华中师大心理学教授左斌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至1996年版小学语文课本的研究发现,小学语文课本分配给男女两性扮演主角的数量,男性是女性的4.35倍,其中第四、九、十册没有女性担任主角;而在男女能力方面,语文教材中描述女性的是无知低能的多,男性则是知识渊博、能力高强的多;在男女性格方面,描述女性的更多的是不良性格特征(如小气、狠毒、不信任、迷信),而男性则具有坚强、勇敢、正直、友爱等优良的性格品质[13](P9-12)。2001年7月5日至7日,/性别与教材文化研究0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上,/对幼儿园、初中、小学及成人扫盲教材的性别分析研究0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的幼儿园课本、父母指导杂志、幼儿游戏、小学语文课本、童话、中学教学活动、中学历史课本、成人扫盲课本仍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刻板现象。例如,在北京师范大学的5语言6和5社会6幼儿教材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幼儿教材中,男性的优点多表现为聪明能干、忧国忧民、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独立性强等,女性优点多表现为勤劳、心地善良、天真可爱、关心人、听话、温顺等;男性缺点多表现为不遵守纪律、调皮、霸道、不懂礼貌、贪玩、马虎、吵闹、玩危险游戏等,女性缺点多表现为贪心、凶狠、爱哭、软弱、需要保护等。

198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丹玛克也作了有关研究,他分析了五个国家(法国、西班牙、瑞典、前苏联、罗马尼亚)的初级课本时发现: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但有两个共同点:即所有国家都是根据各自传统,使男女不同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书中男性角色多于女性角色(除瑞典教材之外)[14](P141-143)。

作为少年儿童经常接触的正式读物,教材对青少年性别观的形成势必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编著一般学校教科书及学生课外读物时,不能仅仅考虑它对学生知识、能力、品德发展的作用,要充分考虑它对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不管是课文中角色还是插图的角色,不管是角色的职业和活动安排还是性格特征和行为的描述,都应摆脱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尽可能赋予主人公双性化的人格特征。教育行政部门在审查一般的学校教材时,也应将教材所反映的性别人格特征作为教材/思想性0指标之一来考虑。在编写和审查以学生的人格发展为其专门教学目标的教材(如学校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时,更应将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培养作为专门的内容提出。

(二)教师

首先是教师的性别结构。在中小学中,大部分教师是女性,但行政管理人员却以男性为主。研究表明,学校教育中性别角色结构的这种特点会对学生人格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W#史密斯研究证明:男生较女生更多地受到女性教师的批评;女教师在批评男学生时更多地使用严厉的语调,而批评女孩子时则使用一般的语调较多;在女教师的课程中,男学生和女学生课业相当,但女学生却更多机会获得较高分数;女教师的课堂组织常常使男孩疏远教师。我国青年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也作过类似的研究,提出了与#

#

120

史密斯相近的观点。另有研究表明,在教师女性化的学校里,女孩因与女教师认同而获得较好的人格发展,男孩则因不能与女性教师认同而诱发心理焦虑,产生攻击性行为,与学校不配合。此外,绝大多数的女性教师被少数的男性行政人员领导的情形,可能会强化女不如男的性别刻板印象,而降低女孩的成就动机[14]。

其次是教师性别意识。对性格的性别差异,社会学习理论的一般解释是/制约作用0,即/男孩和女孩都根据自己的性别,恰如其分地行动,因为他们曾因做了某些事情而得到奖励,同时又因做了其他一些事受到惩罚0。在学龄期,学生性别行为的模仿对象及/鉴定者0主要是教师,教师的性别意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种/源0的作用和地位。教师的性别意识对学生性别意识的发展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自身性别意识在学生面前无意的展示,教师则按社会约定俗成的要求无意识地向同学生展示该性别的规范行为,并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形成与其性别角色相符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性别行为的期望,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往往影响了学生自身的期望,放在性别角色意识的角度来看,若是老师对待男女同学的态度充满了刻板印象,那么这种态度往往强化了学生的性别偏见。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教师同绝大部分的社会成员一样,在性别意识上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待男女学生学业成就的态度明显不同,对女生的评价或期望值低,对男生的评价或期望值高。在学生日常行为方式要求和活动安排上,也通常男女生区别对待,要求/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样子0,/男孩子该像个男孩子0,否则,就被贬称为/假小子0、/娘娘腔0。

学龄期是儿童性格的性别差异形成中的稳定发展期,教师作为与学生最接近的学校人员,在学生的性别社会化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着眼于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发展,我们的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及幼儿园,在教师培养、录用、提拔上要充分考虑到男女性别平衡。同时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消除教师已有的性别刻板意识,使其对性别角色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在目前整个社会普遍存在性别刻板现象的情况下,使教师不过于追求使学生具有现有社会价值观所认同的男女分化的性别人格特质,而把双性化的人格特征作为学生性别社会化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师对男女学生应给予平等的成就期望,对于学生出现的异性特质不要觉得惊异及妄下结论,更不能予以贬斥。

(三)学生的课余活动

在儿童的整个身心发展过程中,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的作用,儿童的身心发展几乎都是在活动中实现的,性别意识社会化过程也不例外。在传统的观念中儿童的活动是有性别之分的,这种传统的/性别活动观0同样存在于学校的课余活动,如打仗、斗鸡、踢足球、练武术、玩航模是男生活动,跳橡皮筋、折纸、跳舞、学家政是女生活动。前些年上海某报纸刊登的/跳橡皮筋,让男生走开0便是一个例证。这些贴有传统的性别标签的活动因其各自不同的活动方式,对于男生形成刚毅、勇敢、富于冒险精神的人格特征,女生形成温柔、细致、安静的人格特征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正是由于许多活动被贴上了性别标签,使得这些活动对人格发展的积极意义只能体现在特定性别学生身上,无法对另一性别的学生起作用,从而影响了学生通过活动习得双性化的人格。同时,因活动选择的性别差异,学生被分成了同性别的活动群体,减少异性同学交往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只能从同性同伴身上学得人格特征,无法从异性同伴身上学得人格特征,从而减少了学生通过同伴交往

#

#

121

习得双性化人格的机会。

对于学生的课余活动,教师自己应明确,同时也应教育学生,绝大多数活动本身是没有性别之分,不存在专门属于男生或女生的活动。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能从传统上属于对方性别的活动中获得有益身心的发展。教师应鼓励及安排学生从事传统上认为属于异性的活动,如引导男生做家事,女生踢球等。在活动中,应鼓励及安排男女学生共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异性的社交活动,并与他们谈谈参与后的心得。在这种男女共同交往的课余活动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指导,男女同学彼此欣赏对方已有的性别人格特征,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尽可能消除家庭、社会传统的男女性格有别思想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习得双性化人格。

总之,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其对学生性别人格发展的影响,应尽可能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学校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5)[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2]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3][美]阿瑟#S雷泊.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4]方俊明.性别差异与两性化人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5]申继亮等.当代儿童青少年的研究进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6]邹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9,(3).

[7]张李玺.女性心理学[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0.

[8]关树文.蒙汉大学生性度取向的跨文化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1995,(1).

[9]马锦华.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教育[J].教育评论,2000,(6).

[10]黄希庭.人格心理学(下).台湾:中华书局,(西南师范大学影印本教学用书).

[11]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

[12]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4).

[13]佐斌.小学语文课本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14]时蓉花.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版.

Androgyny Theory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he Schooling

L I F ang-qiang&ZHENG Han-fang

(The Second College of Wenzhou Teacher.s College,Pingyang325400,China)

Abstract:Psy chology study indicates that androg yny is one of the best modes of mental health.T he schoo l must develop the students.androgy ny.Following t he br ief introduction of concept and developing course and main v iew of androg yny,the aut hor analyses the factors from teaching material,teacher and ex 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 hat are ag aist the students.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chooling,and brings for ward some advice for stu-dents.androg yny development.

Key words:androg yny;schoo ling;teaching mater ial;teacher;ex tracurricular activit ies

[责任编辑:晨晓] #

#

122

双性化人格倾向测试-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 请你根据自身的情况,逐条在从1(从不或几乎不正确)到7(总是或几乎总是正确)的尺度上给自己打分。 1、自我信赖 2、柔顺 3、乐于助人 4、维护自己的信念 5、快活的 6、忧郁的 7、独立的 8、害羞的 9、诚心诚意 10、活跃的 11、情谊绵绵 12、夸耀的 13、武断的 14、值得赞赏的 15、幸福的 16、个性坚强的 17、忠诚的 18、不可捉摸的

19、强劲有力的 20、女性的21、可信赖的 22、善于分析的 23、表示同情的 24、嫉妒的 25、具有领导能力的 26、对他人的需求敏感 27、诚实的 28、乐于冒险 29、有理解力的 30、守口如瓶 31、易于作出决策的 32、有同情心的 33、忠厚老实 34、自足的 35、乐于安抚受伤的感情 36、自高自大 37、有支配力的 38、谈吐柔和的 39、值得喜欢的 40、男性的41、温和的

42、庄严的 43、愿意表明立场的44、温柔 45、友好的 46、具有侵犯性47、轻信的 48、无能的 49、像个领导50、幼稚的 51、适应性强的52、个人主义的53、不讲粗俗话的54、冷漠无情55、具有竞争心的56、热爱孩子的57、老练得体的58、雄心勃勃59、温文尔雅60、保守 美国心理学家Bem于1974年发表了性别角色量表(Bem sex role inventory,BSRI),这是第一个用来测量相互独立的性别角色的测验工具。BSRI 根据被试自陈是否具有社会赞许的男性化或女性化性格特征来评价其男性化和女性化程度。这是一个7点量表,包括60个描述性格特征的形容词,男性化量表20个,女性化量表20个,中性20个。目前最常用的是用中位数分类法将人归于不同的性别角色组,男性化和女性化得分都很高的人划分为双性化型,得分都低的划为未分化型,在一个量表上得分高,但在另一个量表上得分低的人分别属于男性化或女性化两种类型。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对双性化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双性化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自尊、较少的心理疾病、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双性化的人比其他类型的人更受欢迎。 经过我国学者修订之后,计算的项目和原来有所不同,男性化是1,4,7,13,16, 19,22,25,28,31,43,46,55,58这些项目总分除以14,女性化是11,14,17,23,26,29,32,35,41,44,56,59这些项目总分除以12。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内容提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 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理 论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着许多合理的成分,也包含许多谬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把心理学 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影响而言,弗洛伊德超过了其他任何 心理学家,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冲击了现代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儿乎每一个侧面。其中以无意识为基础的 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涉及范围极广。本文拟从以下儿方面对弗洛伊德 的人格理论作以介绍,并略作评价,供读者分析研究。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 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实际上他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山意识、询意识和潜意识 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认为潜

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 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 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 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 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 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 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 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 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 称:“精神 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 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注:,奥,弗 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8页)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作者:马锦华转贴自:2001年7月安徽教育学院学报Jul.2001第19卷第4期JournalofAnhuiInstituteofEducationV ol.19No.4 点击数:401 摘要: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它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通过对174名大学生进行BSRI(性别角色量表)、S—I(安全—不安全感问卷)、自信心测验问卷的测试,结果显示: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自信心和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气质和非男非女气质类型的个体,代表着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心理健康的理想模式。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自信心;安全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16(2001)04-0087-03 一、引言 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传统分类基本上是以人的生物学意义的性别为依据,且对男女两性存在着普遍的性别刻板印象,即认为男性具有勇敢、坚强、自信、独立、有成就等特征,而女性具有重感情、敏感、柔弱、顺从、被动等特征。事实上,这种男女概念化的看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后来有心理学家提出用连续统一体上不同等级来表示男性和女性,称为单维两极统一体模式(见图1),男女两性不同个体均能落在连续统一体的不同位置上。这一模式的问题是男女两性的特征是两极的,如果一个人的男性特征越多,其女性特征就越少,如果一个女性的男性化特征多,就必然减少其女性特征,这显然与现实生活中的男女两性特征的复杂性表现不符。接着有心理学家用M—F(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心理测验量表测试男女两性,结果发现,创造力和智力往往跨越性别定型,即接近女性一端的男性和接近男性一端的女性比普通男性和女性更富有创造性和智力水平。于是男女双性化模式(又称两维模式,见图2)应运而生。 图1单维两极统一体模式 图2两维模式 男女双性化(Androgyny)一词来自希腊语的(andros男性)和(gyne女性),双性化人格是指在同一个体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它既不是两性的混乱、错位,也不是异性癖。而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是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能力、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等,尤其是心理特征方面具有男女两性的优点和长处。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表现为自信、独立、合作、沉稳、敏感、热情、成熟等男女两性都具有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最早用性别角色测验量表(BSRI)和人格归因量表(PAQ)测定男女双性化人格。贝姆等人通过对大量测试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双性人格类型的个体既能胜任男性工作,也能胜任女性工作,他们有高水平的自我尊重和更好的可塑性以及适应能力,被认为是一种心理健康的理想模式。 为了进一步探讨双性化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我们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测验量表(BSRI)对中国大学生进行测试,以考查中国学生双性化人格状况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

九型人格的9个层级

九型人格的9个层级连载1 九型人格每个类型都有9个阶梯,指引我们朝向自我完善的方向,有利于让我们觉察我们在我们的人格类型上所处的健康层次。 健康状态下第1层级:解放的层级通过对抗和克服基本恐惧(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童年时期就出现了),个体获得解放,走向了自我超越的状态,开始实现本质性的自我。可矛盾的是,这一层级的人也产生了基本欲望,并因此开始寻求实际需要的满足。另外,他们也出现了特殊的心灵能力和德行,他们在每一类型中的表现是不同的。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这时,个体处在最健康的状态,拥有心里平衡和自由。个体开始把自我感觉从“人格”转向“本质”,也开始在整合方向整合各个类型所具有的许多健康特质。 第1层级:标志着通往本体的路程的终结,同时也是本体这条路的开端。换句话说,第1层级开始,我们开始感受到自己的本体,我们的精神性存在。 第2层级:心理能力的层级如果个体屈从于他的基本恐惧,某种基本欲望就会在这个层级出现。这时的个体仍是健康的,但自我及其防御机制开始发展起来,以回应因屈从于基本恐惧而来的焦虑。个体的自我感觉和“认知类型”(与荣格所讲的态度和功能有关)在这个阶段开始表现出来。基本欲望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需要,同时也可以被看做是“自我理想”(“如果我实现了这个想法或者是变成了这个样子,一切就完美了。”)只有找到我们真正的本体,我们才能实现这个基本欲望。讽刺的是,实现基本欲望的努力只会让我们离本体更远。当基本恐惧消除以后,我们重新找到了我们的本体,基本欲望就自然满足了。 第3层级:社会价值的层级与屈从于继发(衍生的)恐惧和欲望相对应,个体的自我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由此产生出某种典型人格及其社会特质和人际特质。这时的个体仍是健康的,虽然不如前两个层级那么健康,因为自我和人格都受到了防御机制的保护。在这个层级,我们看到各个类型显现出一种不同于其他层级的健康的社会特质。自我获得了其在第二层级所认同的正面特质,并试图通过行动来强化它们。当人格,自我和防御机制发挥作用的时候,个体不会陷入真正的心理失衡,仍有能力达到(或回复到)第1层级,通过克服基本恐惧和正确地表现基本欲望发挥功能。——也就是说,让自我更放松。 一般状态下第4层级:失衡的层级由于个体屈从于一种特定气质——这一气质与他自身的优点和发展背道而驰——结果导致自我膨胀,防御机制增强,失衡也随之而生。失衡的持续靠的是攫取该类型的心理能量。事实上,通过每天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第4层级的人常常生活得很好,讨人喜欢。但是这个人的自我意识能力以及存在感渐渐地明显消失了。在第4层级,我们更多的认同自我。这一层级也标志着向固着和愤怒的清晰转变。虽然现在这还不算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自我固着的程度最终会成为一个心理上的死结,如果无法抵抗,就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内心与人际的冲突。 第5层级:人际控制的层级随着个体试图以特定的方式控制环境(尤其是他人),自我变得急剧膨胀。很明显,每一类型都在试着操纵环境和他人,以为满足自己的基本欲望。防御机制如果失败,便会引发人际冲突和内心冲突,加剧已有的焦虑。在这个层级出现的某些引人注目的负面特质比在前一阶段所看到的更为明显。这个层级是各个类型走向退化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从此以后,其特质变的越来越自我中心,越来越具防御性,冲突也越来越强。 第6层级:过度补偿的层级个体开始过度补偿由于自我的日益膨胀以及在第5层级出现的失败所带来的冲突和焦虑,以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一种典型的

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总第109期PSYCHOLOGI C AL EXP LORATI O N第1期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王中会 (中华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北京100101) 摘 要:通过对北京市某所大学826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性别、性别角色类型和新性别角色类型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约占1/4;2)用贝姆的分 类方法,双性化大学生在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情、灵活性人格特征上均高于其他性 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可见,双性化性别角色大学生具有较积极的人格特征。按照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uels的分类方法,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格特征上, 正性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均高于负性双性化大学生和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特征;性别角色类型;新性别角色类型;性别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9)01-0064-05 1 问题提出 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1]。1974年,桑德拉?贝姆(Sandra Be m)根据双性化概念,编制了性别角色量表(Be m’s Sex Role I nvent ory)[2]。贝姆的双性化模型认为,双性化的人适应能力最强。但有一些研究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果[3]。对双性化的争议一直在继续。 国内学者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 I)对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有:张莉和冯江平[4]、王学[5]、杨锦[6]、李少梅[7]。以上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 I)的研究表明,双性化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自信心、情绪方面均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型。 一些研究者对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 I)提出批评,很难发现一个人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因此,贝姆的BSR I的项目主要是正性形容词,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很大。Spence编制了个人特征问卷扩大版(EP AQ),包括了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负性特征量表,是对贝姆BSR I测量缺陷的完善。但Spence在EP AQ性别角色类型的划分标准上,并没有参照负性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8]。 2003年,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2 uels在应用EP AQ时,在性别类型的划分上以平均数作为划分标准,并将负性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作为性别类型划分的标准。将性别角色类型划分成7种:男正(正性男性化)、女正(正性女性化)、双正 (正性双性化)、双负(负性双性化)、男负(负性男性化)、女负(负性女性化)、未分化。研究发现正性双性化与负性双性化的人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双性化进行正性和负性区分是有意义的,性别角色类型引入负性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进行划分具有较好的效度[9]。 我国学者钱铭怡(2001)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克服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只有正性量表的局限,加入了两个负性量表,因此能够鉴别出在自评过程中社会赞许性对自评量表的影响[10]。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的编制不仅在测量维度方面有新的贡献,而且编制的过程被试是中国的大学生,因此更适合对中国大学生进行调查。 国内现有的双性化研究中,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的较少,而且还没有采用CSR I 关于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而且国内已有的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中没有采用“大五”模型人格量表(NEO-P I-R)进行调查的。在人格领域的研究中,“大五”人格模型被世界各国学者广泛认同,McCrae和Costa采用NE O-P I-R各种文字的版本,在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意大利、德国、南非、菲律宾,以及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都得到了相似的五因素人格模型,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人格五因素模型具有文化普遍性[11]。但张建新等学者总结了20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 A I》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SF M),他们认为“大五”人格模型不能全面解释中国人典型的社会行为模式,CP A I的“人际关系性

双性化人格

双性化人格 [摘要]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适应性更强的人格类型。两性边界的模糊正是世界潮流的一个总体趋势,中性偶像的出现正反映了社会文化的转型,双性化教育也日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 双性化;双性化教育 一、双性化人格的由来 双性化(Androgyny)是希腊语词根andro(男)和gyn(女)的结合,意思是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西方关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历史较悠久,弗洛伊德(Sigmund.Freud)首先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最早明确提出.双性化概念的是Rossi(1964),他认为.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 1974年,桑德拉.贝姆(SandraBan)根据双性化概念,编制了性别角色量表 (Bans'SexRoleInventory)。 二、什么是双性化人格 双性化人格是这样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心理素质的两性化既不是性错位,也不是同性一体的同义语。具有双性化特征的人并不是持续并强烈地认为自己同异性是一致的,而是同时对两种性别角色的特征加以包容和认可。根据双性化模型的量表的分型来看,双性化人格是指在男性化和女性化得分都很高的人。 三、双性化人格的影响 近些年,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双性化人格具有很多优点: 他们十大主要特质是:自尊、诚挚、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竞争心强、有怜悯心、忠诚、可靠、个性极强。在人格发展水平上,双性化者明显优于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双性化的个体自我概念更加完善,更具有灵活性和更高的社会适应性;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双性化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更能表现出独立性和自信心、兴趣广泛、感情丰富、为人热情,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对各种情境作出反应,所以它是一种理想的性格。 双性化的人格特质更有魅力,女人温柔、有爱心、细腻、认真,又不失内在的男性品质如果敢、坚强;男人有事业性、责任感、坚毅、勇敢,又有女性的柔情,这样的男人与女人会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赞许。男女还应学会恰当地将双性化人格应用在某些情景之中,当需要文雅有礼时不能武断出格并提出过分要求,需要坚定勇敢时又不能软弱、优柔寡断,男女两性的双性化特征应能适得其所。注意培养男孩子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一面,培养女孩子勇敢、果断、坚强的一面。因此现在许多学者认为,对男女两性进行双性化教育,不论是对社会的进步而言,还是对男女两性自我的成长与发展而言,都是一种十分积极的进步。 四、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双性化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双性化现象 1.引言 双性化越来越成为社会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并越来越被更多的家长、企业家所接收。美国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而且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偏科现象严重,思考问题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传统上认为人的性别角色结构是由男性、女性特质所构成的单一维度,并且认为性别角色典型化的个体心理发展更健康。自从西方心理学界提出性别角色男女双性化概念以来,许多心理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无论是西方的研究还是中国的研究都认为,双性化的个体拥有更多良好的心理品质,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强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其它性别角色类型。今后应注重对双性化人格的负面心理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影响双性化人格形成因素应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2.双性化现象概述 性,自古就是人类孜孜探求的一块神秘的领域。但即使是权威的性研究者,也不敢轻易给“性”作以界说。而性角色,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因性别差异造成的角色差异,即男女两性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决定的。“双性化”即是一种与性角色的认同和同一性相关的人格现象。与易性癖不同的是,具有双性化特征的人并不是持续并强烈地认为自己同异性是一致的,而是同时对两种性别角色的特征加以包容和认可。他们虽然可能进行着没有性感兴奋目标的中性化穿着,但并没有跨过性别界限,也几乎不会渴望通过激素治疗和外科手术来改变性器官。双性化的人通常在外表、穿衣打扮及行为方式上有异性化的倾向,然而从其本质心理上来说往往是认同自身所具有的生理性别的。在现代很多家庭和婚姻关系中, 男女双方的角色关系已经没有很明显的区分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潜在规律早已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到事业之中,照顾家庭生活自然而然地开始由女性一人承担变成双方共同甚至男性独自承担的责任。如果说在家庭、婚姻或职场中的双性化人格还具有普遍的隐藏性,那么,在近年,“双性化”这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演变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

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

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作为幼儿教育一部分的幼儿性别教育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作为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生物体,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的性别既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概念又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概念。即人的性别可分为生物意义上的性别(sex)和社会意义上的性别(gender),所谓的生物意义上的性别也就是人的自然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所存在的差异;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构建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性别差异,是个体在自身生理特征的基础生,在一定社会文化的两性规范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上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所构成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上认为,性别心理发展是从三岁至成年期的,因此,幼儿期是幼儿掌握性别概念(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形成良好的性别偏好和性别角色的初始阶段和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能否掌握正确的性别概念、形成良好的性别偏好和性别角色关系到个体人格的形成,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日后正常的恋爱、婚姻、家庭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怎样的性别教育一直是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随着传统性别教育(单性化教育)的不足在现代社会中不断显现以及社会发展对教育培养人才规格的新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了一种幼儿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中公资深讲师侯文侠将就目前人们在幼儿性别教育中探索出的一种新模式——双性化教育的有关问题:双性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双性化教育实施的目的、双性化教育实施的意义、双性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双性化教育实施的策略、双性化教育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几方面对这一幼儿性别教育的新模式进行论述以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理解双性化教育。 一、双性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在对幼儿实施性别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人们不断地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实施幼儿性别教育的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在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及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人们探索出一种适宜的、理想的幼儿性别教育模式——双性化教育。 (一)双性化教育的概念 双性化教育又称男女双性化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在摒弃传统的绝对化的单性化教育之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宗旨在培养个体的双性化人格即男女双性化,指同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所谓双性化教育是指在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时,教育者持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待,使男女两种性别的发展不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注重吸收异性的优秀特征,发展成为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的人。它的设计者认为在教育孩子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双性化人格

有关双性化人格的文献综述 马海花 (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2010级 12010240916) 摘要:“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得出启示:应该实行“双性化”教育,使男女具备两性的优秀特质,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健康的优秀人才,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 1.双性化人格的界定 “双性化”是希腊语Androgyny的词根andro(男)和gyny(女)的结合,意思是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双性化人格的最原始意义源自“双性同体”,又称“双性共体”、“雌雄共体”和“雌雄同体”等,一般用于表述动植物的雌雄同株或一些罕见的生理畸形者。在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中,“双性同体”的蕴涵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除涉及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也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范畴。[1]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是男女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双性化的心理学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反映两性由生理差异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特征,并按不同情况需要而作不同的表现;另一种概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强调两性心理气质的社会功能的协调,具有动力性和系统性,如J.H.Blovk 就将“双性化”理解为协调能动性与合群性两方面需求的最佳平衡过程。[2] 双性化是最理想的角色模型。 2.双性化的分类 2.1 从统计角度来看,双性化模型可以分成两种: 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从统计角度来看,双性化模型可以分成两种: 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在考察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对个体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作用时, 如果效应的总和等于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主效应的总和, 而不存在交互作用, 则该双性化模型是可加的; 如果除了主效应外, 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还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则该双性化模型属乘法模型。[3] 2.2 在性别类型的划分上以平均数作为划分标准,双性化可划分为正性双性化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管理机构”,是现实化了的本我,即一方面,它接受本我趋乐避苦的的要求,力图实现本我的意图,另一方面,它必须正视外部现实世界的条件,区分主观心理世界与客观现实世界,从而能动地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活动。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是以“自我理想”和“良心”为尺度,它追求理想原则。

浅谈双性化人格和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专题》课程论文 浅谈双性化人格和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 姓名:曾诗雅 学号:222012305081037 教师:胥兴春 班级:教育学部2012级学前1班 学校:西南大学 2016年1月3日

浅谈双性化人格和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 摘要 通过对双性化人格的、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人格对早教的启示这三方面的探讨和分析,阐述了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的好处和培养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的必要性。 分析当下我国学前教育中对儿童性别教育的现状,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并提出改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儿童进行双性化教育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 目录 一、双性化人格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 (1) (一)双性化人格 (1) (二)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与性别刻板印象 (2) (三)双性化人格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2) 二、我国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现状 (3) (一)性别角色观念刻板 (3) (二)教育方式和内容 (3) (三)教育者的性别 (4) (四)电视媒介的性别教育 (4) 三、如何开展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 (4) (一)改变家长和教师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 (4) (二)以游戏为切入点,找寻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契机 (5) (三)幼儿园和家长慎选幼儿读物和教材 (5) (四)适当提高幼儿园男性教师比例,增加低幼阶段男性影响力 (5) 参考文献 (6)

一、双性化人格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 (一)双性化人格 对性别角色差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达尔文时代。长期以来,普罗大众都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纬度上的两级,即单维两级模式。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心理学家费洛伊德、荣格分别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概念和“男性的女性意向”“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 美国的心理学家比姆是研究双性化人格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二十世纪70年代起,以比姆为代表的一些双性化人格理论主张者公然宣称,严格界定男女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应使个体从文化强加的男性化、女性化中解放出来,从个体刻板的性别形象中解放出来。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为男性和女性是两个独立的维度,但是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实质上是属于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人格特征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个体身上很好的融合。所以,双性化人格既不是两性的错乱也不是异性癖,而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人格类型。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体态、作风、兴趣、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均有无法区分其性别的偏颇”。 1974年,比姆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比姆性别角色量表”(简称BSRI),并用此量表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75名大学生进行性度调查,证明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国内外许多研究也证明既有男子气又有女子气的双性化个体是事实存在的。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康布兰和比姆早在1976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发现:无论男女,两性化人格都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为了证实这一论点,比姆还设计了两个实验情境:一是需要独立性的情境(男性特征),具体是同伴咬定滑稽卡通片一点不滑稽;另一个是需要照顾人的情境(女性特征),让被试单独与一个5个月的婴儿在一起。结果证明,双性化个体要比男性化、女性化个体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男性化和双性化在独立性测验中比女性化个体强;女性化和双性化个体在照顾婴儿的测验中,得分比男性化个体高。我国学者王红瑞研究发现,双性化人格特质者具有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其抑郁焦虑水平最低,其次是男性化、女性化,最后是未分化。王学也证明,双性化人格模式的大学生在自信心、适应外界的环境等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非男非女气质类型。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的人格类型。双性化人格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男性和女性不是相对的两极,而是我们可以分割的相对的两个维度。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最适合的性别角色模式是双性化的,而不是单一化的。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 “双性化”是在保留本性别固有特征基础上,糅合异性优秀特征的发展。即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它是社会中的个体以天赋的生理性别为基础同时吸收、表现、表达出相关性别的个性特点。因此,“‘男女双性化’并不代表性别中立或没有性别,也不涉及性的取向,而是描述

双性化人格是什么意思

双性化人格是什么意思!~ 性别是最基本的一种分类标准,它把人分为两大阵营——男性和女性。如我们前面介绍,男性与女性在智力、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既来自脑生理方面的影响,也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因素有关。而值得重视的是,男女之间的差异并不能说明二者孰优孰劣。事实上,男性与女性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他们各自的特点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可能取得成就,女人绝非是天生的弱者。也许有人说,既然男女两性各有所长,那么,如果将两性的优势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岂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游刃有余了吗?这种想法看似异想天开,但如果我们审视一下日常的生活,就会发现,男性与女性的特点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有些女人在建筑、工程方面颇有建树,有些男人在言语方面有惊人的才华,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她)可能兼具传统意义上的男性和女性的特点。因此,根据生物学的特征简单地将人分为两类有一定的局限性。罗西在1964 年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认为人身上既可能有男性化特征,也可能有女性化特征,当男性化特征高时称为男性化型个体,女性化特征较多称为女性化型个体。如果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在一个人身上都表现得较多时,就称为双性化个体;而当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表现得都比较少时称为未分化个体。这种男性化或女性化特征的划分,不是考虑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而是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依据体质、性格、行为表现和能力来区分。从行为表现上来讲,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男性和女性,男女的性格特征是混合交织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只存在程度上的差别,而不再是非此即彼的排他关系。这一观点为理解和认识两性的性别差异开辟了新的视野。当人属于典型的男性化型或女性化型个体时,会抑制很多被认为与其性别角色不符的行为。而典型的双性化的人,则会更自由地表现出男性化和女性化的行为,因而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双性化个体尽管具有女性特点,如当听到别人的不幸时,双性化个体会立即表现出女性特有的同情心,但他们的独立性并未受女性特点影响,对事物的看法有独立见解,不容易受他人影响。双性化这种性别差异的新看法,为儿童性格和能力的培养开辟了新的道路。它用釜底抽薪的方式,从根本上打破了先天因素决定论的消极影响。传统的先天因素决定论,暗含了一个偏见,即男性要优越于女性,新的看法不但同时肯定了两者各自的优越性,并且认为这两者在同一个人身上都可以具备,都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获得。未来的优秀任务应该是同时具有男性与女性优秀特质的双性化的人。这就超越了传统上对性别进行简单二分的局限性。当然这种认识并不可能脱离人的生物学因素而存在,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男性化或女性化的概念。男性与女性的差别可能是一个永远也探讨不完的话题,正如我们前面强调的,这种探讨并非想证明男女两性谁更优秀,而是为了促进男女两性之间更好的理解和交流,并为最终超越各自性别特点的局限而努力。*上文摘自董奇、陶沙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9 月出版的《脑与行为》第119--121 页几乎所有的性别差异理论都把男性化和女性化看作是线性连续的两个相反的终极,即一个人可能是男性化的,或是女性化的,但不可能二者兼有,因为,根据定义,更多的男性化意味着更少的女性化;二者是不可能结合的。此外,这些性别理论都认为性别定型是必然的。并集中探讨了早期儿童的性别认同的达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id)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永存的部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存在于无意识的深处,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其中性本能(libido)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 本我遵循“唯乐原则”。追求直接的、绝对的和立即的满足,如果受阻抑,就会出现焦虑。显然这是一种儿童的思想、行为模式,新生儿的人格结构主要是本我。 2.自我(ego)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是人格意识结构的部分。它是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通过后天的学习,由本我发展来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的发育及功能决定着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 一方面,自我的动力来自本我,即为了满足各种本能的冲动和欲望而行动;另一方面,它又在超我的要求下,顺应外在的现实环境,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行为,保护个体的安全。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principle)。在人格结构中,“自我”在本我和超我间起着中介作用。它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采取社会所容许的方式方法,以满足本我的需要而维持个体的生存,管制不被超我所容许的冲动,使两者保持平衡。一旦“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不能调节的程度,就会以病理的形式,如焦虑、恐惧等表现出来。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是成人的思考模式。

3.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最高层次,是人格中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结构部分。 它是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的结果,具有通常意义上良心、良知、理性等含义。它大部分属于意识的,小部分是无意识的。它用良心和罪恶感去指导自我行为,限制本我冲动,从而对个体的动机、欲望和行为进行管制。 超我遵循“至善原则”(principleofideal)。诱导自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使个体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凡不符合超我要求的活动都将引起良心的不安、内疚甚至罪恶感。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的形成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一旦超我形成以后,自我就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这样,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可以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人格动力关系中得以阐明。弗洛伊德还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所占据的意识水平是不同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人的复杂的人格动力结构,一个人要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就必须维持这三种力量的平衡。 https://www.docsj.com/doc/dd14953726.html,/news.php?id=175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