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运动性疾病

运动性疾病

运动性疾病

训练安排不当造成的体内紊乱,当运动负荷超过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时出现的机能异常或疾病。

第一章运动中常见的生理

反应和疾病

一、肌肉酸痛

►一种延迟性疼痛,在运动医学上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症”。

►锻炼后24-72小时酸痛达到顶点,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

►是运动时肌肉活动量大从而引起的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的痉挛所致。

►局部肌肉进行热敷,静力性牵张练习,按摩,维生素C。

►整理运动充分,放松积极。

二、过度疲劳

*又称过度训练,是“过度训练综合症”的简称

一、概念:当运动负荷过大时,与机体机能之间不适应,造成疲劳的连续积累,引起一系列的功能紊乱和病理状态。

二、原因:

⒈连续的大运动量训练,缺乏必要的间歇;

⒉运动量增加太快;

⒊病后过早训练或训练量太大;

⒋缺乏全面训练,进行单打一的训练。

三、症状:

⒈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头痛头昏,无训练欲望,心情烦躁,记忆力下降;(例)

⒉心血管系统:心悸,心慌,胸闷,心率不齐;

⒊消化系统:恶心,食欲下降,重者胃肠功能紊乱,甚至消化道出血;

⒋肌肉骨骼系统:持续性肌肉酸痛、僵硬,易出现肌肉痉挛;

⒌全身和其它系统:体重进行性下降,易感冒,腹泻,运动性头痛,运动后血尿;

⒍检查:心电图、脑电图等。

四、诊断:

►主诉、运动史;

►鉴别疾病引起的疲劳或运动能力下降;

五、治疗:

⒈去除病因;

⒉调整训练内容,改变训练计划:

►减小量,控制强度,减少力量练习和专项练;

►较重者避免专项训练,进行小强度身体训练;

⒊营养:高蛋白,Vitamin补充,微量元素;

⒋对症治疗。

六、预防:

►⒈逐渐增加训练量,节奏明显,避免突增;

►⒉对青少年运动员全面训练,身体素质训练

要循序渐进;

►⒊优秀运动员注意节奏;

►⒋注意生活制度,训练计划;

►⒌观察有用的信号,早期诊断;

►⒍加强消除疲劳的措施。三、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极点-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不仅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和循环系统活动紊乱,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学生描述)

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达到新的动态平衡,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

►一般来说,中长跑项目“极点”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第二次呼吸”出现得也愈迟。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可推迟“极点”的出现和减弱“极点”的反应程度。

四、肌肉痉挛

►俗名抽筋,它是肌肉产生的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运动中最易发生肌肉痉挛的部位为小腿腓肠肌(于小腿后部),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

原因:冷的刺激、电解质不平衡、疲劳、肌肉连续收缩过快。症状:是局部肌肉僵硬,疼痛难忍,而且一时不宜缓解,使人体某部分的肌肉所发生的不自主的强直收缩,将引起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发生痉挛。

处理:牵引痉挛的肌肉,一般即可使之缓解。游泳中发生腓肠肌痉挛时,不要惊惶,先吸一口气,仰浮水面,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足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将膝伸直,即可缓解。

预防: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对容易抽筋的部位事先应做适当按摩。

五、运动中腹痛

►一种常见症状,在运动中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中长跑、马拉松跑、竞走和自行车运动中容易见到。

发生机制:

⒈肝脾淤血:左(脾)右(肝)上腹痛;

►准备活动不充分;呼吸急促表浅

⒉呼吸肌痉挛:频率过快;

►准备活动不充分;呼吸肌缺血;

⒊胃肠道痉挛:饭后不久运动;

空腹运动;食物产气

⒋慢性腹部疾患。

处理:

►⒈减少运动量和强度,速度放慢;

►⒉调整呼吸:呼吸深而慢,有节律;

►⒊按压疼痛部位,弯腰跑;

►⒋症状重者停止运动;

►⒌有原发疾患者应积极治疗.

六、低血糖症

►正常人的血糖一般维持在一定的水平(80-120毫克%),当血糖低于55毫克时,可出现一系列症状,称为低血糖症。

►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体内血糖的大量消耗和减少引起,其次是运动前饥饿,肝糖元储备不足,不能及时补充血糖的消耗造成。►感到非常饥饿,疲乏无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较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语言不清,精神错乱(如赛跑运动员返身跑)。►急救:使其平卧,保暖,若神志清醒,可给她/他喝糖水,并吃少量食品,一般短时间后即可恢复。

►预防:空腹饥饿的时候,不要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跑时应准

备一些含糖的饮料。

七、运动性贫血

概念:运动训练时,身体生理负担过大,RBC和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标准。

►RBC正常值:男400--550万/ml 女350--500万/ml

►血红蛋白正常值:男12--15g/ml 女10.5--13g/ml

原因:

⒈RBC的破坏增加:

►肝脾收缩溶血物质RBC脆性增加

►血流加快RBC破坏机会增加

►肌肉极度收缩、挤压、牵伸溶血

⒉血红蛋白的合成量减少:

►蛋白质、铁的消耗增加;摄入不足;

⒊血浆稀释

►常见项目:中长跑、马拉松等耐力项目。

►症状:取决于贫血程度、速度。

►脸色苍白,眼睑、唇、甲色变淡,头晕

►心悸,呼吸困难,月经紊乱

⒈轻度:平时不出现,运动后出现;

⒉中度、重度:安静时出现。

诊断要点:

►⒈女性、少儿运动员发病率高;

►⒉易出现最大有氧运动能力、耐力下降;

►⒊多见长期慢性缺铁性贫血;

►⒋排除器质性病变:血液系统、肝脏、肾脏。

治疗:

⒈合理安排运动量:

►Hb男低于10g、女低于9g停止大中运动量训练,以治疗为主;►Hb男10--12g、女9--10.5g边训练边治疗

⒉合理营养:促进蛋白质合成物质—VC、V12、铁;

⒊药物治疗:生血铁、阿胶、当归等;

八、运动性晕厥

►晕厥是由于脑部一时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的暂时性知觉丧失的现象。

原因和发病机理:

►精神过分激动

►吸气后憋气使劲

►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

►长时间站立或下蹲较久后骤然起立

征象:晕厥时,病人失去知觉,突然昏倒。昏倒前,病人感到全身软弱,头昏,耳鸣,眼部发黑,面色发白。昏倒后,面色苍白,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轻度昏厥,一般在昏倒片刻之后,由于脑贫血消除即清醒过来。醒后精神不佳,仍有头昏。

急救

►使病人平卧,足部略抬高,头部放低,松解衣领,注意保暖,用热毛巾擦脸,自小腿向大腿做重推摩和全身揉捏,

►在知觉未恢复以前,不能给任何饮料或服药。如有呕吐,应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如呼吸停止,应做人工呼吸。醒后可给以热饮料,注意休息。

预防: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久蹲后不要骤然起立,当有晕厥的前驱征象时,应立即俯身低头,以免晕倒。疾跑后不要立即站立不动,应继续慢跑,并做深呼吸。

九、运动性血尿十、运动性蛋白尿十一、运动性血红蛋白尿九、运动性血尿

概念: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一过性尿中带血细胞。

►肉眼血尿、镜下血尿

原因:多由剧烈运动引起

1、肾静脉高压

2、外伤:肾脏受打击、牵拉;膀胱后壁反复撞击损伤;

3、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4、肾下垂:拳击、长跑中常见;

伴随症状:无力、沉重感、尿道烧妁感、头晕

鉴别诊断:排除常见疾病---肾炎、泌尿道结石

治疗:

►⒈运动后肉眼血尿:停训,做相关检查;

►⒉无症状镜下血尿:边训练边检查;

►⒊确定后:调整运动量,合理安排;

►⒋对症治疗:A TP,VB12肌注;VK止血;

预防:

►⒈遵守循序渐进原则;

►⒉全面、合理安排训练、比赛饮水制度;

►⒊全身活动充分;

►⒋避免过度训练,注意外界环境;

运动性蛋白尿:

►正常人每天都要从尿中排出一定的蛋白质。但因运动可能会引起尿中蛋白质的增多,此种现象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运动性血红蛋白尿:

多发于健康男性,且运动后突然发生。

►血浆蛋白含量增多而引起血红蛋白尿。由于溶血程度不同,其尿色可为“樱桃红色”、“红葡萄酒色”、“褐色”、“浓茶色”、“酱油色”等。尿色异常现象一般出现在运动后的持续2-4小时,或第一、二次尿时显现,第三次尿时尿色大多已正常。

►应注意与运动性血尿相鉴别,血尿患者的尿色一般为淡红色或洗肉水色。

►绝大多数人在跑后和行军等直立位下运动后发生,少数在球类运动(主要篮球)、体操和舞蹈练习(与练习“小翻”有关)后出现。在水平体位运动(如游泳等)和骑自行车后一般不出现血红蛋白尿。►患者一般自我感觉良好,除少数人有头昏、腰酸和无力感外,一般无不良感觉,少数病例可出现贫血,但无特殊体征。

►一般在一定的负荷量和强度训练后出现。部分人出现本病后,持续一段时间可自行停止,即有自愈倾向,自愈后再做同样动作亦不复发。

►采取穿有弹性鞋垫的运动鞋,调整运动量,暂停跑、跳、翻等练习,适当减小运动强度。

►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加强营养以加速机体的恢复。

十二、中暑

►中暑是高热环境中发生的一种急性病,在夏季训练和比赛中较易出现。

原因:气温过高,炎热的夏天长时间的体育运动(如长跑、马拉松、十公里越野跑、足球等)时,都可能发生中暑。

►热射病性中暑

►日射病型中暑

►热痉挛型中暑

►循环衰竭型中暑

急救

►当有中暑先兆时,病人应迅速离开热环境,到荫凉处休息,喝些清凉饮料,很快就会恢复。

►高热的病人,应移到荫凉通风的地方,安静仰卧,头部垫高,松解衣服,扇风,头部作冷敷,用温水(水温逐渐降低)、50%的酒精或白酒擦身,少量多次的给以冷的淡盐开水或清凉饮料。

►肌肉痉挛者,可多服些盐开水,牵引痉挛的肌肉,并用纱布蘸白酒或醋在抽筋处反复擦摩。

►头痛剧烈者,冷敷头颈部,针刺或掐点太阳、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

►如有昏迷,可刺激急救穴,或给氨水闻嗅,并在四肢作重推摩和揉捏。

►对较重的病人,特别是昏迷的,一方面进行急救,一方面迅速准备送医院治疗。

预防

►夏季进行运动时,应穿浅色、单薄、宽敞的衣服,并准备好解热清暑的冷饮料。

►室内运动要注意通风,烈日下锻炼应戴遮阳帽。

►夏季运动训练的时间不宜太长,应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运动量大的项目(如长跑、越野跑等)应放在早上或傍晚进行。

►耐热能力较差的人,或者当身体疲劳、有病(如感冒发热、腹泻、高血压等)时,夏季不要参加剧烈运动。

十三、溺水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统称为溺水。

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症状: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自救: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慌乱扑动,反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运动创伤总论

⒈概念: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

►运动中发生的急性损伤;

►运动技术性的慢性损伤;

⒉运动创伤的分类:

按组织的种类:

►软组织损伤:肌肉韧带的拉伤、撕裂伤;►骨折:骨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丧失;

►关节脱位:构成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因外力作用发生异常;►脑震荡;

►内脏破裂、烧伤、冻伤、溺水等;

按损伤的程度:

►轻伤:伤后不丧失工作能力;常见软组织的挫伤

►中等伤:伤后失去工作能力24h以上,需门诊治疗;常见肌肉韧带的撕裂伤;

►重伤:伤后需长期住院治疗;常见严重的骨折;

按损伤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局部皮肤发生破裂;需要清创缝合;

►闭合性:局部皮肤完整,无破损;

运动创伤的原因:

►⒈对运动创伤的预防缺乏正确的认识;

►⒉缺乏有效的准备活动;

►⒊未贯彻科学的训练原则;

►⒋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⒌位位采取有效的恢复手段;

►⒍场地、设备、服装不合卫生要求;

一、软组织损伤

(一)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1、止血:

对于软组织损伤,尽快控制出血是相当重要的,正确和及时的治疗对软组织损伤的预后非常关键!

2、创口局部消毒:

⒈创口浅,面积小的擦伤:生理盐水或冷水冲洗伤后,周围以70%酒精消毒,局部创面用紫药水涂抹,暴露创面;

⒉创口深,创面大的裂伤:

清创法:以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创口,用消毒毛刷刷干净创口及创面,用医用剪修剪创口平整,以双氧水冲洗创口,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创口周围皮肤后,用粘膏粘合,创口较大时需缝合。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急性损伤的早期病理变化:

►组织撕裂后,组织内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肿胀;

►局部肿胀产生压迫和牵扯性刺激---疼痛;

►组织损伤、疼痛和肌肉痉挛---功能障碍;

急性损伤的现场急救:

早期处理不当,引起粘连或瘢痕组织形成过多,引起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RICE原则:

►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制动;

►外用新伤药膏,内服云南白药胶囊等镇静、制痛药物。

二、出血

►健康成年人总血量可达4000---5000ml,失血量达到全身总血量

的20%,即可出现急性贫血征兆:面色苍白、头昏、口渴等;失血量

超过全身血量的30%时,将可能危急生命。

出血的分类

►静脉出血:损伤部位表浅,出血量少,血色暗红,出血呈流血状。►动脉出血:损伤部位深,出血量大,血色鲜红,出血呈喷血状,危害性大。

►毛细血管出血:出血量较少,出血呈渗血状。

止血的方法

►敷料压迫法:用尽可能干净的敷料压迫出血部位,适用于毛细血管出血;

►绷带加压包扎法:用敷料压迫出血部位,再用绷带加压包扎,适用于静脉出血和小动脉出血;

►指压法:在动脉行走中最容易被压迫的部位进行指压,要领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如下)

►颞浅动脉压迫法:同侧前额出血;

►额外动脉压迫法:同侧面部出血;

►锁骨下动脉压迫法:同侧肩部及上臂的出血;

►指动脉压迫止血法:压迫出血指的根部;

►胫骨前后动脉压迫法:同侧足部的出血。

止血的方法:

►止血带法:用特制的止血带或胶皮管、软布缚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对四肢大出血止血。

►上肢止血带法:缚扎在上臂的中下1/3处;

►下肢止血带法:缚扎在大腿的中上1/3处;

注意事项:

►1. 扎上止血带后,患肢应呈腊白色;

►2. 止血应标注时间;

►3. 上肢每30分钟,下肢每一个小时必须放松一次,以免引起肢体坏死。

三、脱位和骨折

骨折的原因

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直接作用部位,多见于暴力直接打击;

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暴力传达部位,多见于跌倒时引起的骨折;

撕脱性暴力:肌肉或韧带猛烈收缩引起附着部的撕脱骨折;

骨折的诊断

1. 疼痛;

2. 肿胀、皮下淤血;

3. 功能障碍;

4. 畸形;

5. 异常活动或骨擦音;

6. 扣击性传导痛;

7. X片确诊。

骨折的急救

►急救的原则:防治休克;就地固定;先止血再固定;

固定注意事项:

►1. 夹板或石膏的固定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

►2. 引起肢体明显畸形时应先沿纵轴牵引;

►3. 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宜(可上下移动1cm)

►4. 固定时应露出指(趾)注意观察;

关节脱位

原因: 直接暴力:较少见;间接暴力:多发,肩、肘关节发生率高;

关节脱位的征象:

⒈疼痛和压痛;⒉肿胀:造成复位困难的主要原因;

⒊功能障碍;⒋畸形;

⒌弹性固定:牵拉受伤关节,松手后弹回畸形位置;关节脱位的急救

►急救原则与骨折基本相同,伤后立即固定于畸形位,争取尽早复位。

四、脑震荡

►概念:头部受外力打击后,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到普遍震荡所引起的一时性意识和功能障碍,不久即可恢复,多无明显解剖和病理改变。

►征象:

意识障碍:短则几秒,长则几分钟甚几十分钟;

逆行性健忘:不能回忆受伤经过和情况,对受伤前情况能清楚回忆;

►处理:

⒈立即平卧休息:不可采取头低脚高位;

⒉用冰袋或冷水毛巾作冷敷头部;

⒊监视生命体征;

4. 严重医院

五、体育锻炼中的自我监督

►用简单的方法对运动员训练进行自我观察。

意义:

⒈医务监督的重要的补充材料,能及时发现运

动员损伤、过度训练;

⒉正确安排训练计划和训练量;

⒊使运动员能自觉遵守训练原则和个人卫生;

内容:

⒈主观感觉:睡眠情况、训练欲望、饮食情况、心情情况等;

⒉客观检查:

⑴晨脉: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的重要指标

►机能良好、运动量适宜:晨脉稳定或逐渐下降;

►机能不良、运动量不适:不稳定或逐渐上升12次/分;

运动员自我监督表(示例)

六、体育锻炼计划的制定

►制定锻炼计划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区别对待原则

计划的制定:

锻炼计划可分为阶段计划和一次锻炼计划两种。

►阶段计划主要是对一段时间(一个月至半年)的锻炼内容、方法、时间和运动负荷做出较长时期系统的安排。

►一次锻炼计划则是根据阶段计划的安排,对其中一次锻炼的内容、时间、运动负荷(如距离、时间、重量、重复次数等),以及准备和整理活动进行具体详细的安排。

锻炼模式

►不同的运动项目,运动特点有所差异,无论准备活动、主要部分以及最后的放松整理都会有所区别,因此,应针对自己感兴趣或是有目的性的项目去合理计划每一次锻炼的具体内容。当锻炼养成了一种习惯以后,自身对运动量、运动内容以及强度和时间上的把握将越来越好,同时也将更有效和快速的制定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案。总之,只有科学的、合理的、依据基本原则去制定的计划,才能建立对锻炼者本身最有利和最能达到自身要求的锻炼手段,这也是我们所希望见到的!

天天锻炼身体好!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 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马拉松运动员的几种运动性疾病

马拉松运动员的几种运动性疾病 一:运动性腹痛 根据对数次比赛的调查发现,运动性腹痛的发生率颇高,有时甚至占比赛人数的60%之多,一旦出现此症,轻者影响速度,重者退出比赛。 (一)原因 1、由于准备活动不足,运动员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未能克服,跟不上剧烈运动的需要而引起腹痛。比如准备活动不适时,进行突然加速跑可以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和牵扯肠系膜而产生腹痛。 2、由于残留在肠道中的粪便未清除,一受到震动,粪便会刺激肠道和邻近脏器,引起腹痛。 3、另外,运动员在运动中过度紧张,呼吸节奏不均匀,动作不协调,也是引起运动中腹痛的一个原因。 (二)措施 一旦在比赛或训练中出现腹痛现象,轻者可自己用大拇指顶住疼痛部位,适当减慢跑动速度,调整呼吸,即可得到缓解,如果疼痛剧烈,应立即停止运动做彻底检查。 (三)预防 在训练或比赛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各内脏器官能尽快适应运动的需要,开始时不要跑地得太快,应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逐步加快速度,运动前要特别注意进食的时间,进食的内容和进食的量,进食时间应在活动前两个小时以上,进食的内容应为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易产气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比赛前的一餐不要吃得多,一般吃7,8成饱为宜。此外清除残留肠道中的粪便是防止腹痛的有效手段。时间证明,赛前灌肠是防止腹痛行之有效的方法。 加强身体的全面训练可以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因此也是预防运动性腹痛的重要手段。如果腹痛是由于肝脏、胃肠等疾患引起的,那么应停止训练或比赛,做彻底的检查和治疗。 二、小腿抽筋 所谓抽筋就是肌肉强直收缩,在马拉松运动中最易发生抽筋的部位是小腿后面的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其次是大腿肌肉,每次马拉松比赛都有运动员发生抽筋现象,而且所占的比例很高。 (一)原因 运动员肌肉长时间连续快速收缩,形成疲劳,造成抽筋;炎热的天气进行训练或比赛时,因为从汗液中排出的钾、钠、钙、镁过多,也会引起抽筋,在寒冷的气候中进行训练后比赛,

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

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 在体育锻炼或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运动损伤或运动性疾痛,那它们为什么会产生呢?如何进行处理?怎样预防?本章将介绍有关的保健知识和处理方法。 第一节运动损伤 一、运动损伤概述 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分类较多,常用的有: (1)按损伤组织的种类分,如肌肉肌腱损伤、滑囊损伤、关节损伤和韧带损伤、骨折、关节脱位、内脏损伤、脑震荡、神经损伤等。 (2)按损伤组织创口界面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指损伤组织有裂口与外界空气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与开放性骨折等;闭合性损伤指损伤的组织无裂口与外界空气相通,如挫伤、肌肉韧带损伤与闭合性骨折等。 (3)按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分,伤后仍然能够按时教学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锻炼的为轻伤;伤后不能按时教学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锻炼,需要减少或停止患部活动的为中等伤。伤后完全不能运动的为重伤。 (4)按损伤病程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失。急性损伤指人体在一瞬间遭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的损伤;慢性损伤又分为劳损和陈旧性损伤。劳损是因局部负荷过度或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陈旧性损伤常因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变而成。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 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前提,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不够重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关,缺乏预防意义,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锻炼中没有积极地采取各

种预防措施。特别是青少年,由于缺乏经验,思想上麻痹大意,盲目或冒失地进行体育锻炼;有时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或在练习中因畏难、恐惧、害羞等因素引起的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器械练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等思想心理状态,常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准备活动缺乏或不合理 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在体育锻炼中因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首位或第二位的原因。在准备活动中常存在的问题有:(1)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的水平即进入紧张、激烈的运动或比赛,此时由于内脏器官存在惰性,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都不够,身体协调性差,难以适应激烈运动的需要;或对做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认识不足,做准备活动马虎敷衍,因而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2)准备活动的内容与正式运动的内容配合不当。这就使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地改善。如冬天进行跳远练习前只做一般性的徒手练习,而没有专门针对踝关节的准备活动,容易造成踝关节损伤。 (3)准备活动的量过大。身体在进入正式运动以前已感疲劳,此时参加剧烈运动就容易受伤。 (4)准备活动距正式活动间隔过长,准备活动所产生的生理作用已经减弱或消失,失去了做准备活动的意义。 3.技术上的错误 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例如:因头部不正而引起颈部扭伤;排球传接球时,因手型不正确而引起手指扭挫伤等。 4.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运动中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常会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 5.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或伤病初愈阶段,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显著下降、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的疲劳症状出现时,参加剧烈运动或练习较难动作时就可能发生损伤。

常见运动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常见运动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健身运动,运动虽然对身体有益,但长期且过量的运动可以导致多种运动疾病。既然我们不想让运动成为自己的噩梦,了解常见的运动疾病和防治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常见的运动疾病,尤其在爱好运动的人群中更为明显。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肌肉及其周围组织的受力过度。肌肉拉伤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和有时出现瘀血。而肌肉拉伤的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冰敷、止痛药和物理治疗等。 二、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指在长时间坐着或者站着、弯腰、举重的情况下造成腰部疼痛的现象。慢性腰肌劳损的表现为背部及脊柱的疼痛、僵硬和肌肉疲劳。预防腰肌劳损和缓解腰部疼痛的方法包括:改善体位、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增加锻炼强度并注意适时休息。 三、膝关节疼痛

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疼痛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 问题。而其主要原因是运动过度、膝关节受伤等问题。治疗膝关 节疼痛的主要方法包括:休息、局部物理治疗、穿戴护具以及手 术等。 四、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种综合性疾病,病因复杂,但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长 期悬而未决的肩关节和肩部周围肌肉痛引起的。肩周炎的症状包 括肩部疼痛、肩部僵硬、运动受限等。治疗肩周炎可采用如物理 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注射治疗等。 五、运动性哮喘 在激烈的运动之后,部分运动爱好者可能会出现运动性哮喘的 症状。运动性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服用支气管扩张剂、使 用灵敏度调节剂、饮食调整及增加气管支气管比较安全的运动等。

总之,无论是在专业的运动场所还是在家庭自我锻炼中进行运动,我们必须注意保护自己,预防和应对运动疾病。当然,最重 要的还是适度运动,万不可因运动而招致疾病。希望本篇文章能 够帮助运动爱好者更好的了解常见运动疾病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

运动障碍疾病

运动障碍疾病 八、健康指导皮肤护理指导活动与休息指导安全指导疾病知识指导照顾者指导九、预后为慢性进展性疾病生存期为5~20年晚期常因严重 肌强直、全身僵硬而卧床不起常见死因为感染、外伤等各种并发症2.肌强直(rigidity)“铅管样强直” 、“齿轮样强直”初期患者感到患肢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或紧张的感觉,出现动作困难。对侧肢体的自主运动可诱导出肌张力的增高。 特征性表现3.运动迟缓(bradykinesia)一般表现动作启动 困难自主动作变慢、幅度变小重复动作易疲劳做序列性动作困难不能同时做多个动作僵住特殊表现解系鞋 带、扣纽扣难“小写症”“面具脸”手摆动减少流涎言语减少,语音低沉、单调特征性表现特征 性表现4.姿势步态异常站--屈曲体姿行--步态异常转弯--平衡障碍早期下肢拖曳;之后小步态、启动困难、行走时上肢摆动消失“慌张步态”特征性表现帕金森病患者手部特殊姿势指间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 帕金森病患者特殊步态5.其他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多汗、脂溢性皮炎(脂颜)、体位性低血压、顽固性便秘和排尿困难等轻度认知 功能障碍、智力迟钝、痴呆神经精神症状、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液、CSF常规化验均无异常CT:常见基底节 区变性、脑萎缩MRI:可见基底节区铁沉积,脑萎缩、脑梗死等CT、MRI均无特异性改变,可用于排除其他因素诱发的帕金森综合征生化检测基因检测功能显像检测PET或SPECT对诊断及病情进展监测均有一定意义帕金森病患者的CT和MRIPD 患者的18氟多巴的摄取量较正常人明显减少六、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心理疏导与治疗神经组织移植和基因治疗 治疗原则:长期服药,控制症状对症用药,辩证加减最小剂量,

运动保健学

体育保健学 1、运动保健学:是研究体质与健康教育及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应用学科, 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 包括:体育卫生、保健按摩、体育疗法、体育伤病的预防与处理。 2、体格检查:不仅是医生的工作,也是体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包括:病史检查、姿势检查、形态测量、机能检查、临床健康检查、特殊检查(心电图)。 初查、复查、补充检查。 3、营养素:食物中对人体有生理功效的成分。 七大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 4、体育卫生:是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影响人体健康的外界环境因素,并制定在体育锻炼中 必要的各项体育卫生要求和措施,帮助指导锻炼者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1)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 (2)运动后要做整理运动 (3)运动与营养卫生 (4)运动与饮食习惯卫生 (5)运动与饮水卫生 (6)运动与着衣卫生 准备活动是指在体育锻炼前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其目的是在于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 作用: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扩大肌肉、肌腱和关节的活动范围;3、克服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加强心血管和呼吸器官的活动能力,使机体各个方面的功能达到适应训练时要求,预防或减少肌肉、关节韧带的损伤。 整理活动又称为放松练习,是人体由运动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的活动过程,它是体力恢复的一种有效手段。做好充分的整理活动是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及预防运动损伤的主要手段之一。 运动营养卫生:要求热量保持平衡;注意热能物质的比例适当;补充足量的维生素。 运动与饮食习惯卫生:饭后不做剧烈运动;运动后不宜立即进餐;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空腹不宜长时间剧烈运动。 运动与饮水卫生:运动前饮水:15-20分钟前补水100-200ML温度4度—12度;运动中补水每隔15-20分钟补水100—300ML或2-3千米补水100-200ML,每小时总量不超过800ML;运动后补水切忌暴饮增加心肾负担稀释胃液影响食欲和消化应少量多次;运动后不宜喝冰冻饮料;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

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及其治疗方案介绍

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及其治疗方案介绍 一、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介绍 运动系统是人体的支持结构,包括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等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良姿势以及其他原因,许多人经常受到运动系统疾病的困扰。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及其治疗方案。 1. 骨折 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断开,通常是由外力造成的。最常见的骨折类型有闭合骨 折和开放性骨折。闭合骨折是皮肤未被打开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开放性骨折则伴有皮肤创口。 治疗方案: - 压迫止血:对于出血明显的开放性骨折,可以用干净绷带轻轻地压在伤口上 缓解出血。 - 固定及复位:通过外科手术或蓝光X射线引导下进行操作以确保断裂位置正确,并使用铁夹、螺钉或金属板等器械固定。 - 康复治疗:康复期内包括理疗、肌力锻炼和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2.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由于腰椎间盘溶解或断裂,导致软骨组织向脊髓神经根周围 突出。这会引起背痛、下肢放射痛以及可能的感觉异常和肌力减退。 治疗方案: - 休息:躺在坚硬的床上或使用特殊的卧具以减轻压力。 - 物理治疗:通过各种手法如按摩、牵拉和温热治疗来缓解疼痛。

- 手术:对于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可能需要手术去除压迫物并稳定脊柱。 二、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治疗方案 除了上述介绍的运动系统常见疾病,还有其他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滑囊炎、骨质增生等。以下是针对一些常见运动系统问题的治疗方案: 1. 滑囊炎 滑囊是一种位于关节附近并涂有粘液的薄膜,可以减少骨头和肌肉之间的摩擦。而滑囊炎则是指滑囊的炎症。 治疗方案: - 休息:避免活动或姿势造成过度压力。 - 物理治疗:如冷敷、使用湿热敷布或温暖浸泡来缓解疼痛。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例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用来减轻炎症和 疼痛。 2. 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由于关节软骨退化和骨头受损引起的。它常见于老年人,并导致关 节僵硬、肿胀和疼痛。 治疗方案: - 功能性锻炼:通过专门设计的锻炼程序来帮助加强肌肉,减轻压力并增加运 动范围。 - 应用外部框架: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使用钢板或螺钉等器具支 撑骨头。 3. 肌肉劳损

青少年常见运动性疾病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da19211027.html, 青少年常见运动性疾病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作者:张正军刘鸥龙毅真谭辉赵映红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31期 摘要:针对青少年常见的运动性疾病,对造成其疾病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出现的症状和处理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性疾病;方法 运动性疾病是指由于体育锻炼或比赛安排不当而出现的疾病或机能异常,对青少年而言,比较常见的为肌肉痉挛、运动中腹痛、低血糖、溺水、中暑等,这种现象的出现,如若不了解其病因及处理方法,势必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运动性疾病症状及处理方法。 一、肌肉痉挛 (一)产生的原因 (1)在体育锻炼时,肌肉受到寒冷的强烈剌激,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肌肉猛力收缩,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大量出汗,疲劳过度,体内缺少氢化物时都可引起肌肉痉挛。 (2)运动中大量出汗会伴随大量电解质(钠、钾、钙)的丢失,这些电解质在人体内的浓度水平与神经肌肉兴奋性密切相关,其丢失过多时肌肉兴奋增高,易发生痉挛。 (3)疲劳的肌肉比正常肌肉硬。因而,训练或比赛中用力越多,疲劳积累程度越深的肌肉,越容易发生痉挛。 (二)症状表现,肌肉突然变得坚硬,疼痛难忍,一时不易缓解。 (三)处理方法 (1)小腿排肠肌痉挛时,就地仰卧,两臂自然放于体侧,让伤肢抬起,与躯干约成120°角,-手扶踝关节跟腱部,一手握住脚前掌,连续突然发力使踝关节屈伸,拉长腓腸肌,直到痉挛消除。 (2)大腿股四头肌痉挛时,就地俯卧,两臂自然放于体侧,将伤肢最大限度抬起,屈小腿,一手扶胫骨上端一手做局部按摩。

运动系统疾病总结

运动系统疾病总结 第五十八章骨折概论 第一节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移位 ※1、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时称骨折。 2、骨折的成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拉力、积累性劳损、骨骼疾病 3、分类 (一)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 (1)闭合性骨折:皮肤、筋膜或骨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开放性骨折:皮肤、筋膜或骨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耻骨骨折伴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致直肠破裂均属开放性骨折。(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及形态可分为 (1)不完全骨折 ①裂缝骨折:骨质出现裂隙,无移位,多见于颅骨、肩胛骨 ②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形。又是成角畸形不明显,仅表现为骨皮质劈裂,与青嫩树枝被折断时相似而得名 (2)完全骨折:按骨折线的方向及其形态可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3块以上)、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 (三)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分为 (1)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者,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等 (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骨折端移位的种类】①成角移位:两骨折段的纵轴线交叉成角,以其顶角的方向为准有前、后、内、外成角 ②侧方移位:以近侧骨折段为准,远侧骨折段有前、后、内、外的侧方移位 ③缩短移位:两骨折段相互重叠或嵌插,使其缩短 ④分离移位:两骨折段在纵轴相互分离,形成间隙 ⑤旋转移位:远侧骨折段围绕骨之纵轴旋转 ※【骨折段的移位因素】①外界直接暴力的作用方向是造成骨折端移位的主要因素 ②不同部位的骨折由于肌肉的牵拉可造成不同方向的移位 ③不恰当的搬运 第二节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1、骨折的临床表现 (一)全身表现(1)休克:骨折所致的休克主要原因是失血,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并发重要脏器损伤时亦可导致休克(2)体温:骨折后体温一般正常,如有发热一般不超过38℃,如出现高热,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二)局部表现(1)骨折的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2)骨折的专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2、骨折的X-ray检查 (1)X-ray 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2)骨折的X-ray检查一般应包括临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应拍特殊位置的X-ray 片,如掌骨、跖骨拍正位及斜位,跟骨拍侧位和轴心位等 (3)有些轻微骨折,急诊拍片未见骨折线,症状明显者,应于伤后2周拍片复查 3、骨折的CT/MRI检查:X线检查有一定局限性,有些部位的损伤普通X线难以确诊,需要CT/MRI的检查才能确诊。例如脊柱骨折通过MRI/CT检查可以明确脊髓损伤,骨块移位情况

体育保健学第五章运动性疾病

运动性疾病:是指因训练安排不当造成体内功能紊 乱所出现的疾病或症状。 常见的有过度训练综合症、过度紧张、运动性贫血、运动中腹痛、肌肉痉 挛、中暑等。 第一节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的全称是“过度训练综合症”,是指运动负荷与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疲劳长期积累而引起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 一、原因与发病机理 (一)训练安排不当 1、教学与训练中没有遵守循序渐进和系统性训练原则,持续进行大运动负荷 训练,缺乏明显的节奏,不会及时调整训练内容; 2、在训练不够系统的情况下进行大运动负荷训练; 3、训练中未注意个人的特点(如年龄、性别、运动水平和功能状态); 4、没有考虑随着季节、气候变化而适当调整训练计划; 5、伤病后身体未完全康复就投入了正规的训练; 6、训练内容单一,片面追求单项成绩,缺乏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训练等。 (二)比赛安排不当 1、比赛前训练准备不够; 2、连续比赛缺乏足够的休息,赛后体力尚未完全恢复即进行大运动负荷训练;

3、伤病后过早参加比赛等。 (三)其他原因 如生活制度遭到破坏、营养不良、环境不良、精神创伤、心理压力过大等,均可使身体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本来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的过度训练的发生。 (四)过度训练的可能机制 1、神经系统过度紧张,造成兴奋和抑制过程均衡性遭到破坏,破坏了原有的动力定型,从而使皮层和皮层下功能紊乱,引起各系统器官功能失调。 幻灯片10 2、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机体内应激系统发生一定的“衰竭”; 3、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表现为下丘脑对低血糖的刺激不敏感,或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 4、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T细胞免疫力”暂时下降,白细胞总数减少,肌肉不能释放足够的谷氨酰胺,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二、发病时机 一般说来,运动员在刚开始训练阶段是不会出现过度训练的。通常只有达到提高成绩阶段,特别是接近个人最高竞技成绩(所谓良好的竞技状态)时,出现过度训练的可能性才逐渐增加。 三、表现

非创伤性运动疾病

非创伤性运动疾病 (一)运动性腹痛 运动性腹痛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后产生的腹部疼痛。在中长跑、竞走和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中发生较多,随着运动的调整或停止,腹痛症状可逐步缓解并消失。 1、病因 (1)胃肠痉挛:运动前暴饮暴食、空腹锻炼、饮食距运动时间过近或吃了不易消化及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都可能引起胃肠痉挛。此种痉挛的症状反应是钝痛、胀痛和阵发性绞痛。防止发生胃肠痉挛应在饭后1~2h才可参加较剧烈的活动,应选用对胃肠刺激较小的食物和饮料。 (2)肝脾区疼痛:肝痛在右季肋处,脾痛在左季肋处。一般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运动开始强度较大,运动者心肌力量较差时,会引起下腔静脉血向心回流受阻,发生肝脾淤血,牵扯肝脾被膜而产生攫性疼痛或胀痛。 (3)腹直肌痉挛:由于大量排汗丧失盐分,水盐代谢失调,加上疲劳,会引起腹直肌的痉挛。 (4)腹部慢性疾病:慢性肝炎、阑尾炎、溃疡病及肠道寄生虫等腹部慢性病患者参加剧烈活动时,会由于病变牵拉、振动或血供情况变化等刺激而产生疼痛。 2、预防及处理 运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呼吸的方法和节律,患有各种腹部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彻底治愈疾病,或在医生、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活动。发生腹痛时可按压疼痛部位,加深呼吸。如在运动中要减低速度,调整运动强度,疼痛可以减以或消失。如果疼痛仍不减轻,反而加重,则应停止运动。针刺、按摩都可以缓解、消除痛感。 (二)中暑的预防和处理 中暑是发生在炎热季节的一种急性病,它常在炎热或高温、高湿

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时发生。它可以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其中最严重的是热射病,亦称中暑高热。三种类型的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处理上也应有些差异。

5第五章 运动系统常见疾病

第五章运动系统常见疾病 第一节颈椎病 颈椎间盘退变变及其继发行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引起症状和体征,称为颈椎病。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根综合症、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其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 二.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坚硬,活动受限。 三.辅助检查: 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但在条件许可时,借用一些辅助方法,可对确定病变的性质、部位及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x线,CT,磁共振,椎动脉造影) 四.诊断要点: 1.中年以上的病人,经常因为头颈部体位变而致眩晕,恶心,头痛及视力减退。另外,病人可以伴有神经根刺激症状。 2.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常常受限;作颈部较大旋转、后伸活动时引起眩晕症状。 3.作后颈部触诊检查时,可以发现部分病人上颈椎或其他患椎有移位,相应的关节囊部肿胀和压痛。 4.颈椎正侧位及斜位X线平片可以发现患颈椎病理性移位。 5.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部可以听到椎动脉血流受阻的声音。 五.治疗原则:解除肌肉痉挛,使椎间隙增大,减少椎间盘压力。 第二节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内因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或椎间盘发育缺陷;外因有损伤、劳累,以及受寒着凉等。 主要因素:损伤性病变;结构性缺陷;功能性缺陷;炎症;肿瘤... 二.临床表现: 1.腰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3.腰部活动障碍; 4.脊柱侧弯; 5.主观麻木感; 6.患肢温度下降 三.辅助检查: 腰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除了病史与查体体征的改变之外,一项重要的诊断依据就是影像学检查。在腰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之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有X光片和CT检查,而不太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有MRI、CTM与脊髓碘水造影。四.诊断要点: 1.有腰部以上在外伤后出现腰部疼痛或单侧下肢疼痛。 2.腰疼部位多位于下腰部偏一侧,腿疼多为一侧由臀部向远端的放射性疼,可伴有麻木感。 3.单侧鞍区(骑自行车与车座接触的部位)或一侧(双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或内侧疼痛或麻木,或疼痛和麻木同时存在。 4.腰或腿疼痛,在卧床休息后多可缓解,下床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疼痛。 5.行走时疼痛加重,不能完全站直行走,多数病人需用手扶腰部疼痛一侧,咳嗽、打喷嚏或提重物时疼痛突然加重。五.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卧硬板床3周,3个月不弯腰持重。骨盆水平牵引:7~10kg,2周。硬膜外注射醋酸泼尼松1.75ml加 2%利多卡因4ml。理疗、推拿、按摩。 2.手术治疗适应证为:①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②椎间盘巨大或骨化。 ③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第三节骨髓炎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有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和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其感染由血源性微生物引起(血源性骨髓炎),从感染组织扩散而来。包括置换关节的感染、污染性骨折及骨手术。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和分枝杆菌感染者病变往往局限于骨并引起无痛性的慢性感染。 骨的感染伴发血管阻塞时,会引起骨坏死和局部感染扩散。感染可穿过骨皮质播散至骨膜下并形成皮下胀肿,后者会自发性穿透皮肤引流。

运动系统常见9种疾病诊断和用药

运动系统常见9种疾病诊断和用药 文:相俊侠 春天雨水多、湿气重,此时很多中老年人各种关节炎、痛风、风湿等顽疾会复发,他们是进店购药的常客,药店很大一部分销售额也离不开他们,应好好将这一顾客群握在手心。因此,当中老年人因运动系统疾病复发而进药店购买药物时,店员们该如何进行正确的疾病区分、诊断并对症下药?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今天就为介绍运动系统常见9种疾病诊断和用药。拿去,不谢! 运动系统常见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痛风、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等都是运动系统常见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 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 病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环境、病毒、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反复发作,关节不留畸形,痛疼游走不定,累及下肢大关节及心脏,关节红、肿、热、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种以致残性多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

病因: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其它如环境、疲劳、外伤、吸烟精神刺激等因素。 临床表现:关节畸形,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压痛,晨僵。 风湿与类风湿对比: 风湿与类风湿用药: 注: 雷公藤多苷片:祛风解毒,除湿消肿,及免疫抑制。引起月经紊

乱、不孕等不良反应,甚至累及心血管、血液、神经系统。 疾病鉴别: 骨质增生 指在骨关节或脊椎所形成的骨性赘生物,导致关节肿胀,麻木,局部疼痛,俗称骨刺。 病因:年龄,慢性劳损,外伤,缺钙。 临床表现: •颈椎骨质增生:头部转动不灵,头晕、头痛,上肢麻木,呕吐、眩晕。 •腰椎骨质增生:腰部酸痛、胀痛,疲乏感,僵硬、弯腰受限,患肢放射痛,麻木。 •膝盖骨质增生:持续性隐痛,上下楼困难,膝关节发软,易摔倒,蹲起时疼痛,僵硬。 •足跟骨质增生:足根压痛,脚底疼痛,脚跟不敢用力,有针刺的感觉。 骨质增生用药:

第四章运动性疾病

第四章运动性疾病 第四章运动性疾病 第一节溺水 溺水是人全身淹没在水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窒息。溺水后呼吸、心跳已停止者称为溺死;呼吸已停心跳未停者称为近乎溺死 一、原因和发病机理 一般常见溺水原因有以下几种:游泳者初次下水不熟悉水性,心情比较紧张,又未掌握游泳技术,在水中站立不稳,倒于水中,在慌乱时往往用鼻子吸气,因呛水而淹溺,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有的溺水者会游泳,但在水中由于抽筋或体力不能支持,或因不了解水情而进入深水区,以及患病(潜在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和头部受伤等都可能发生溺水。 人淹没在水中,本能地出现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但由于缺氧,又不能坚持屏气,被迫进行深吸气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碍了气体交换,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又因吸入冷水或泥沙等,还可引起反射性喉、气管和支气管痉挛,使空气不能进出肺脏,水中的污泥、杂草堵塞呼吸道等都可引起或加重窒息。 二、表现 患者常出现昏迷,皮肤粘膜苍白,紫绀,四肢厥冷,口腔、鼻充满分泌物或异物、腹部隆起,胃部扩张、呼吸困难或停止,心跳微弱或停止,在复苏过程中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溶血性贫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恢复期常并发肺部感染。 三、处理 溺水者从意识丧失到发生死亡的时间不超过2.5 min,因此对溺水者应迅速进行抢救。如果有救生圈、木板等,应赶快抛给溺水者或携带入水,以便营救。如果溺水者仍在水中,抢救者应迅速游向溺水者,最好从其背后接近,接近后一手迅速托他的腋下,使溺水者头部露出水面,用反蛙泳或侧泳托带溺水者上岸。把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立即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牌将恿者腹部

运动系统慢性疾病

大纲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关节周围炎——五十肩) 一、临床特点 1.有自限性,病程12-24个月,约60%不能恢复到正常功能。 2.发病率2%-5%,年龄40-70岁,女多于男。 3.临床症状: 肩部某一处疼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 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源于肱骨。 4.体格检查:压痛。 以肩袖间隙区、肱二头肌长腱常见。 肩关节各方向主动、被动活动均不同程度受限,以外展、外旋和内旋、后伸最重。

5.辅助检查: (1)MRI:关节囊增厚,厚度大于4mm对诊断本病的特异性达95%; (2)肩关节造影:容量小于 10ml(正常15-18ml); (3)X线平片:肩部结构正常,可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发病年龄、疼痛特点、查体。 (二)鉴别诊断(教材过细,建议从略) 1.肩袖损伤 2.肩峰撞击综合征 3.肩关节不稳 4.神经根型颈椎病 5.其他 ①永久起搏器后肩周痛;②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③锁骨远端骨折,锁骨沟钢板使用后; ④肩部炎症、肿瘤。 三、治疗——目的: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活动时以不引起剧痛为限。 其他包括: 1.早期——理疗、针灸、适度的推拿按摩。 2.痛点局限——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或得宝松,缓解疼痛。 3.疼痛严重——短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及肌松弛剂。 4.症状持续且重,以上治疗无效时——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或关节镜松解粘连,然后注入类固醇或透明质酸钠。 5.肩外因素,除局部治疗外,还需要原发病进行治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