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手术及有创操作项目实施分级管理,通过分级授权的方式对操作人员实施准入管理。

一、分级管理主管部门

医院成立手术(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委员会,以分管院长为主任,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为副主任,临床及医技各科室主任为成员。负责各级医师的授权、定期技能评价及资格变更,审定新技术的疗效、安全性、可行性等。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Ⅳ类或特类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Ⅲ类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Ⅱ类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Ⅰ类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医师级别定义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

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准入管理

对手术及有创操作的人员资质实施准入管理。手术权限的获得采取分级授权方式。

1.对手术医师开展Ⅲ类及以下等级的手术资质的考评与授权,由科主任负责,科主任应依托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做好手术分级管理工作,根据每位医师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其受聘卫生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考评合格予以授权。

2.对开展Ⅳ类及以上手术等级的手术资质的考评与授权,由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考评,考评合格后予以授权。

3.第二类、第三类诊疗技术项目的人员资质要求按照卫生部或相关行业要求执行。

4.各临床科室主任负责对本科室人员开展高风险有创操作的人员资质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予以授权。

5.对外聘及脱离本专业临床工作 1 年以上的外科医师,应由学术委员会对其技术能力和资质进行再评价与再授权后,方可从事临床诊疗活动。

6.经医院或科室培训考核的应有培训、考核记录。

四、各级医师手术(有创操作)权限

根据外科手术技术操作常规,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前提下,根据医师的技术资质(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及其实际能力水平,确定医师所能实施和承担的相应手术的范围与类别。手术医师在新获得高一级手术权限资质时,应在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上级医师有义务对下级医师展开业务技术进行指导。各类探查手术原则上应该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五、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一)常规手术

(1)Ⅰ、Ⅱ类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主治医师不在的情况下,由指定高年资住院医师审批)。

(2)Ⅲ类手术由正、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审批。

(3)Ⅳ类手术及破坏性手术以及在本院属新开展的重症大手术,均由主任医师或科主任签署意见,上报医务科,由分管业务院长审批或医务科科长代批。

(二)疑难重危病人手术、疑难手术、特大手术、高风险手术、破坏性手术、特殊身份病人及新开展的手术等,科室应在术前讨论后,填写《重大疑难手术审批单》,科主任、医务科二级审核,并报请业务院长批准。节假日和夜间急诊时,由科内最高级别值班医师同意,报告科主任,并呈报医院总值班批准。

(三)急诊手术

急诊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通知并施行手术。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责任规定的上级医师审批,需要时再逐级上报。原则上应由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生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期间,任何级别的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急诊手术中如发现需施行的手术超出自己的手术权限时,应立即口头上报请示。

(五)新技术、新项目

涉及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操作应遵循《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经医院审批同意后方能开展。高风险项目的第一例手术,科主任应组织科内讨论,并填写《重大疑难手术审批报告》,签署同意意见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备案并提交业务副院长或院长审批。

(六)外出会诊手术

本院医师受邀请到下级医院指导手术,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外出手术医生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其按本规范规定的相应手术级别。

六、具体实施手术的相关规定

(一)二级及二级以上手术必须有本院两名以上医师参加。

(二)术中紧急替代制度

l.手术中若发生手术人员尤其是术者因某些意外情况不能坚持完成手术时,由其下一级医师(第一助手)替代其完成手术;

2.若后者没有能力完成该手术,则需向其所在的病区主任或科主

任报告,请求派相应的医师上台。

七、监督管理

(一)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手术范围",必须是在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

(二)科室应严格按照本规定做好监督落实,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三)违反本制度及相关规定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手术资质降级、取消手术资格等相应处分。

(四)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手术资质降一级执行,直至取消手术资格,重新恢复受罚人员的手术级别,须经重新考核。

1.发生一起经法定部门鉴定为三级、四级医疗事故的主要责任人;

2.发生两起经法定部门鉴定为三级、四级医疗事故的;

3.发生一起经法定部门鉴定为一级、二级医疗事故的次要责任人或轻微责人;

4.其他,如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出现多次严重医疗缺陷。

(五)涉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第二、第三类医疗技术,必须向医院提出申请,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展。

附件1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治疗措施。

第三条医疗机构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目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手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手术分级及授权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由医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与机构级别和登记的诊疗科目相符的手术。

第九条三级医院可以开展各级手术,重点开展三、四级手术。

第十条二级医院重点开展二、三级手术。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二级甲等医院如具备开展甲级手术的必要条件

(包括场地、人员、设备等)的,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开展部分四级手术。登记有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如开展与其诊疗科目相适应的四级手术项目,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展。

第十一条一级医院(含卫生院)可以开展一级手术。具备麻醉科设置,并拥有性能良好的急诊抢救设备的一级甲等综合医院,如开展与其诊疗科目相适应的二级手术项目,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并向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开展。

第十二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等,除为挽救患者生命而实施的急救性外科止血或小伤口处置及其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明确规定的项目外,一律不得开展一级及以上级别的手术。

第十三条择期手术患者,若需要全身麻醉(含基础麻醉)或需要输血的手术,其手术级别提升一级。若麻醉前评估(ASA)Ⅲ级(含Ⅲ级)以上,且需要全身麻醉支持,手术应在三级医院或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开展部分四级手术项目的二级甲等医院实施。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手术准入制度和审批流程,保障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类别、专业特点、医师实际被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和手术技能,经过专家组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后,授予医师相应的手术权限。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评价医师技术能力,适时调整医师手术权限,并纳入医师技术档案管理。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开展涉及第三类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的手术,应当依照相应医疗技术审核标准的要求进行申报。

第十八条需要非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实施或参与手术的,应当按照卫生部及本地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登记有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二级综合医院,遇有急危重症患者确需行急

诊手术以挽救生命时,可以开展四级手术,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自觉维护患者合法权益,认真履行知情同意的相关程序;

(二)请上一级医院进行急会诊;

(三)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向该院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医疗技术登记;已经准予登记的,应当及时撤销医疗技术登记:

(一)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

(二)未通过手术项目专家组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

(三)在手术项目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虽通过审核,但由于人员、设备及场地等变化不再具备开展某项手术条件的。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责令其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一)开展卫生行政部门废除或者禁止的手术项目的;

(二)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准入擅自开展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中的手术项目的;

(三)擅自开展卫生行政部门明确要求立即停止的手术项目的;

(四)擅自开展应当申报并获准入方能开展的其他手术项目的;

(五)违反卫生行政部门其他相关规定的。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11年月日起施行。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骨科手术涉及到人体内部的骨骼结构,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较高。因此,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该制度有利于规范骨科手术的操作流程,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病人的安全。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手术的分级和管理。 一、手术分级 骨科手术的分级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等方面进行分级。目前骨科手术的分级主要采用美国骨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AAOS)的分级标准。 1、一级手术 一级手术是指简单且低风险的手术,通常可以在医疗机构的普通手术室进行。这类手术一般不需要住院,患者可以当天出院。 例如,难度较低的骨折、关节脱位、拇外翻手术等。 2、二级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手术的难度较大,风险较高,需要更专业的设备和条件。这类手术需要在有骨科专家的大型医疗机构或骨科专业医院中进行。这种手术需要住院治疗,通常需要一周左右时间。 例如,手术难度较大的骨折、关节脱位、韧带修复等。

3、三级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手术的难度极大,风险非常高,需要采用先进的手术技术和设备,通常需要由骨科专家在大型的综合医疗机构、大型的骨科专业医院中进行。这种手术 一般需要在医院内长期住院治疗,如两周甚至一个月左右。 例如,高难度骨折、关节置换手术等。 二、管理要点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的手术操作流程。为确保手术质量和手术成功率,需要认真遵守手术操 作规范和流程。 2、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管理。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和检查,了解患者病情、手术的难度和风险等。手术中需要严格掌握手术的进展情况,及时发 现和处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手术后需要认真进行患者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 避免手术失败或复发。 3、合理的医疗资源调配。根据手术分级的要求,医疗机构需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采取分级治疗,避免把一些简单的手术安排到高级别医疗机构进行,造成医疗浪 费和资源浪费。 4、健全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为避免手术中出现意外情况,医疗机构需要建 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之,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必须遵守的重要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该根据不同级别的手术要求,认真制定手术方案并执行,以提高手术的质量和成功率,保障患者健康和安全。

骨科手术分级制度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的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八)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 制度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的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 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 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八)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四、手术审批程序 1.手术科室带组教授必须由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带组教授按医师级别确定组内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需要全科会诊的,至少提前1天交科主任组织全科会诊并审批。 2.科主任审批全科各医疗组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确保医师级别与手术分类相对应,签字生效。原则上,不批准越级手术。特殊情况下能够批准,但必须保证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患者选择医生时应以医疗组为单位,执行医师分级手术制度为前提。 五、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

骨科手术分级制度

骨科手术分级制度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的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

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八)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 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四、手术审批程序 1.手术科室带组教授必须由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带组教授按医师级别确定组内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需要全科会诊的,至少提前1天交科主任组织全科会诊并审批。 2.科主任审批全科各医疗组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确保医师级别与手术分类相对应,签字生效。原则上,不批准越级手术。特殊情况下可以批准,但必须保证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患者选择医生时应以医疗组为单位,执行医师分级手术制度为前提。五、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我院已施行电脑管理手术通知单,科主任及带

骨科手术分级

骨科手术分级 第一篇:骨科手术分级 五原县医院手术分级制度 一、手术分类 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 1、甲类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2、乙类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3、丙类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4、丁类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专业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进行分级。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任命或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丁类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乙类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类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甲类手术,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7、主任医师:可主持甲类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 手术或经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四、手术审批权限 1、正常手术:原则上经科室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权的科副主任审批。 2、特殊手术: (1)被手术者为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师以上的军队干部,特殊人员等。 (2)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 (3)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纠纷的手术。 (4)同一病员因并发症需要再次手术。 (5)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异地行医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6)本单位新开展的手术。 (7)高风险手术。 以上手术,须经科室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疗科备案,必要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院部领导审批。但在急诊或紧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汇编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汇编 1. 引言 骨科手术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提高骨科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建立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必要的。本文将汇编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包括手术分级标准、手术流程和术后管理等内容,以期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手术分级标准 2.1 急诊手术 急诊手术是指病情紧急,需要立即进行手术的情况。常见的急诊手术包括骨折复位、骨髓刺激针抽取等。急诊手术应优先安排,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2 非急诊手术 非急诊手术是指病情不紧急,但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程度,可分为三级: - 一级手术:包括常见的骨折固定、肌腱修复等。 - 二级手术:包括关节置换、骨髓穿刺等,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风险。 - 三级手术:包括骨肿瘤切除、脊柱手术等,技术难度和风险较高。

3. 手术流程 3.1 术前准备 医务人员应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 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信息。术前准备包括患者交代、手术风险告知、准备手术器械和药物等。 3.2 手术操作 手术操作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医务人员应穿戴好手术服,保 持手术环境的洁净和无菌。手术中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注意手术技 巧和安全。 3.3 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处理和观察。医务人员应密 切关注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和不适。 4. 术后管理 4.1 住院管理 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术后管理。包括术后 疼痛控制、伤口护理、感染预防等内容。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复查, 评估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4.2 康复指导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为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提高手术质量,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建立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手术权限及责任,规范手术操作流程,实施全面的手术风险管理。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医疗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外科、骨科、眼科、口腔科等涉及手术操作的科室。 三、管理标准 1. 手术分级标准 根据手术的难度、风险和技术要求,将手术分为三级:一级手术、二级手术和三级手术。 1.1 一级手术 一级手术包含常见且技术要求较低的手术,操作风险较小,可以由护士或医技人员执行。 1.2 二级手术 二级手术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风险,并需要医生进行操作。二级手术需要经过相关科室主任或副主任的授权才能执行。 1.3 三级手术 三级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需要经过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以及医院相关管理部门的授权才能执行。 2. 授权责任 2.1 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责任 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负责制定本科室的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并确保手术授权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同时,对本科室的医生进行一定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医生具备相应的手术技能。

2.2 手术医生责任 手术医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技术水平和手术经验,进行准确的手术分 级和风险评估。同时,手术医生应对手术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获得手术授权的书面同意。 2.3 护士或医技人员责任 护士或医技人员需要熟悉手术过程和操作规范,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确保手术 过程中依据授权权限进行操作,同时负责手术过程的记录和相关文档的归档。 3. 手术分级授权流程 3.1 申请与评估阶段 •手术医生提交手术申请,包括手术类型、预计手术难度和风险评估等相关信息。 •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进行手术类型和难度的评估,确认手术分级。 3.2 授权与备案阶段 •科室主任或副主任根据手术分级,在手术授权簿上签署授权意见。 •授权簿将被归档并备案。 4. 手术风险管理 4.1 风险评估 手术前,医生应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并与患者沟通,提供风险提示与建议, 取得患者书面同意。 4.2 安全措施 •手术室内应按照相关规范,配备必要的手术设备和药品。 •手术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手术衣和手套,保持手术场所的洁净和无菌。 •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4.3 术后管理 手术医生或责任护士应对术后情况进行监测,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和药物治疗。 同时,将手术过程和术后处理进行详细记录,并报告给科室主任或副主任。 四、考核标准 1. 质量考核 医院将定期对手术操作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对手术质量达标的医生予以表彰, 对手术质量不达标的医生进行培训和辅导。

骨科手术分级制度

骨科手术分级制度LT

5、需要向医务科报告或审批的手术。 (1)该学科新开展或高难度的重大手术。 (2)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参加的手术。 (3)预知预后不良或危险性很大的手术。 (4)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手术或存在医疗纠纷的再次手术。 (5)国家邀请的外宾、港澳台知名人士的手术。 (6)干部病人(省、市、校领导,省内外知名人士)的手术。 (7)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 (8)大器官移植手术。 以上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备案,手术科室科主任负责审批。 6、外出会诊手术 本院执业医师受邀请到外单位或外地手术,必须按《执业医师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的要求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外出手术医师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其在本细则规定的相应手术级别。 七、行政管理 1、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医师职称承担的责任,实行各级医师分级手术制度。各手术科室应执行各级医师手术范围的规定,带组教授或科室主任根据规定审批参加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手术医师在提升手术级别时,由科主任及带组教授实行具体考核,并以“术前小结”审批经过中签字盖章生效。 2、手术按照已确定的手术人员分工进行,不得越级手术。手术中根据病情需要扩大手术范围,或改变预定术式,需请示上级医师,按照医师分级手术范围规定进行手术。如施行越级手术时,需经科主任批准并必须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除正在进行的手术术者向上级医师请示外,上级医师不得未经给病人会诊,未参加术前讨论,未办理手术手续,而直接参加手术。 4、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必须征得患者或直系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告知书。 对违反本规范超权限手术的科室和责任人,一经查实,将追究科室和责任人的责任;对由此而造成医疗事故的,追究相应人员责任。 明确各级医师手术权限,是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病人利益的有力措施,各手术科室及各级医师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八、手术分级标准 骨关节外科 一级手术 1. 一般清创、肌肉肌腱修补术 2. 四肢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 3. 骨牵引术 4. 肩、肘关节复位术 5. 腱鞘囊肿切除术 6. 关节腔切开引流术 7. 筋膜间隙综合征切开减压术 二级手术 1. 单处四肢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术 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单肢体、单处) 3. 复杂的清创、肌腱修复术 4. 肌腱移位术、肌腱延长术 5. 上肢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关节囊修复术 6. 急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 7. 关节脱位的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 方法 (以下统 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 复杂性和风险度, 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 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 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 的年限等,规 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 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或获 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或 获得硕士学位、 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骨 、手术的分类 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 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 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新规制度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多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 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多种手术。二级手术:技术难度通常、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多种手术。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多种手术。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多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等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对应技术岗位工作年限等,规 定手术医师等级。全部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取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取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取

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取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依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和通常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

医院手术分级权限

余杭骨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分级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 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