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跟丝绸之路有关的诗词

跟丝绸之路有关的诗词

描写丝绸之路的诗和诗句【七绝·重走丝绸之路】

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七律·慢步丝绸路】

小雨泥淋釉伞轻,天宫着意雨霏晴。

寻遗塞外昭君怨,顿起凝愁悯泪倾。

但使边关磐若石,丝绸古道漾箫笙。

如今落雁尘埃远,不尽天山万古情。

【七绝·丝绸之路】荒滩大漠鬼难行,鹏鸟欲飞终未能。

但见巨龙呼啸过,丝霞万匹映天红。

(第一首)

几多瀚漠盖平湖,巨手一挥描彩图。

东结相邻先得月,西联宇外已倾珠。

苍茫沃野香犹在,漫道雄关影不孤。

更惜九州应有寄,烟波深处辟新途。

(第二首)

古城西去至邠州,大佛寺前尘土忧。

驼马声传玉门渡,汉唐之国到胡洲。

泾河道口埋尸骨,想走凉州裹锦裘。

瀚海愁云千里远,天山脚下马当舟。

(第三首)

阳关西出鸟犹愁,万里黄沙汉使游。望断雪山峰外月,荡摇戈壁漠中舟。云飞丝路飘花雨,风动驼铃运锦绸。古道寂寥今尚在,鸣沙山上梦悠悠。(第四首)

古道蜿蜒耀慧光,释家经义已弘扬。唐僧万苦精诚至,罗什千辛法理彰。石窟巍峨禅寺静,梵音悠远画廊长。众生平等苍生愿,唯企人间无肃霜!(第五首)

几多翰漠盖平湖,巨手一挥描彩图。东结相邻先得月,西联宇外已倾珠。苍茫沃野香犹在,漫道雄关影不孤。更惜九州应有寄,烟波深处辟新途。(第六首)

瀚漠平沙论远途,胡桃苜蓿植东隅。拓开西去丝绸路,迎取东来商旅胡。厚古颂今扬正道,承前启后洒明珠。博望有幸安知否,汉武雄风起画图。(第七首)

驼铃古道追星月,云顶犹闻汉乐声。

鹦鹉五颜朱雀喜,高僧诵禅湿婆惊。洞山神椟萦天阙,日惹浮屠指九瀛。莫叹海疆丝路长,函关紫气万隆城。(第八首)

摒除障碍有前途,血液周流到角隅。驼队悠然多远客,游商络绎少嫌孤。大秦香料昆山玉,普洱湖茶西海珠。奔涌财源行不住,何愁国泰缺丰腴。(第九首)

山南汉子气绝伦,守本持节十几春。监禁难磨出使志,施柔更悟尽职身。封侯与否稀松事,贬庶恒怀报效心。域外广交达西海,通途丝路建殊勋。(第十首)

曾经苦旅辟前途,通接东西为一隅。胜似驼铃声更响,惊闻商贾步还趋。英雄汉武御天马,智勇霍郎擒羯胡。昔日博望今又在,纵横海陆与时俱。

重走丝绸之路

重走丝绸之路 “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追思千年文化历史古迹,踏上丝绸路,驻立玉门关外,远处,苍茫戈壁、高山长河、石窟古道、沙漠城堡,仿佛都在对着我倾诉那古老的故事,讲述那一段段动人的历史传说。 驼铃悠悠,阵阵从远方传来;黄沙漫漫,一位代表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者从沙漠中慢慢向我走来,他手持汉朝旌节,迈着沉重有力的步伐,留下身后一串串足迹。他就是张骞,他先后两次代表汉朝出使西域,历经磨难,被匈奴扣留长达十余年,初心未改,持节不失,打通了西汉与西域的通道。《史记》中司马迁曾用“凿空西域”四个字来赞扬他的功绩。 透过漫天黄沙,我似乎看到霍去病身着战袍,驰骋疆场,看到汉朝士兵与匈奴人展开一场场血战,声声嘶喊,穿破苍穹,盖过狂风,在这广阔无垠的沙漠上空回荡;我似乎看到张骞一行带着汉朝精美的丝织品和精致的瓷器,穿过茫茫沙漠,到达西域强国乌孙,又满载着西域的香料,葡萄,乌孙使者也带着进献给汉武帝的汗血宝马回访长安;我也看到从清晨到黄昏,一队队的商人带着自己的货物活跃在这条丝绸织就成的贸易之路上。自此汉王朝与西域各国的来往日益密切,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日益通畅,原本荒凉的西番开始进入繁荣时代。 时隔千年,倘若张骞再次漫步丝绸之路,是否会有不同的感受呢?他将看到一条条高科技的公路沿线修建,川流不息的车辆奔跑在这条路上,货物的日运送量大到远不可想象。他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条他用十余年走过的丝路,现今正在造福多少沿线百姓,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翻天覆地的令人惊喜的改变。 新的丝绸之路蕴含着中国人新的梦想和希望。尽管时至今日中东地区仍然动荡不安,但这并不能阻碍时代发展的伟大趋势。无数的志愿者正在为创建“新丝路”而付出和奉献着,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为外国友人讲解中国丝绸之路的诞生与辉煌的发展史,做一名“丝路文化”的摆渡者,让世界了解敦煌艺术,读懂莫高精神。亲身参与新丝绸之路的构建,为中国的伟大复兴之路尽绵薄之力。 “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中国正以圆融的态度,博大的胸怀拥抱沿线各国,向世界发出共同发展的诚挚之约,搭建新时代的共享之桥,舞动双翼让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薪火相传。“多遥远,已不再遥远。由东到西本无界,有心到心本无界。一路绵延,风光无限,终将等来花开时的明艳。” 重走丝绸之路,驼铃声犹在耳边,斑驳的往事浮现,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正如那首歌中唱到:“踏过万里的足印,让我再遇见你,任千年风沙漫袭,情未息,穿越隔世的梦境,爱如丝绸般飘逸,珍藏你我心里,再度锦绣传递。”

一带一路诗词:一带一路赋

一带一路诗词:一带一路赋 一带一路诗词:一带一路赋 锦绣中华,大国风范,东风浩荡,旭日中天。地接欧亚两洲,陆疆万里横阔;水连印太两洋,海疆万里纵宽。古筑丝绸之路,锐意开拓进取;今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超前。中国道路,连通天下;中国文化,世界领先。 丝绸古道,西汉时期开拓;风沙大漠,驼铃摇荡千年。西汉武帝,一代圣贤;雄才大略,开疆拓边。派遣张?q出使西域,沿途修筑兵亭驿站。走出长安府,西出玉门关,途径塔里木,越过昆仑山。两次出使西域,历经一十三年。进行实地考查,历经诸多磨难。曾被匈奴监禁;后施巧计脱险;不负君王重托,载誉返回长安。丝绸、玉器、铜器,传列西方;胡豆、毛皮、良马,带回中原。跋山涉水,扩大地理视野;绘制标图,探明西进路线。 西汉末年,王莽?x汉,权力纷争,天下紊乱。东西贸易停摆,丝路之路中断。东汉明帝,颇有远见,武攻文治,威震四边。发展贸易,重启丝绸之路;开拓疆土,彰显大国风范;弱国没有外交,外交务必强权。出兵征讨匈奴,扫除障碍;纵使西域诸国,臣服归汉。派遣班超,再次出使西域;洛阳启始,打开贸易热线。班超文韬武略、恪尽职守;和睦友邻、固疆安边。 唐代贞观盛世,国门开放,玄奘取经,到达西天。沿着丝绸路,孤征赴印度;行程五万里,历经十七年。巡察西域二十二国,带回贝叶六百余卷。写下《大唐西域记》,译释梵文;修建《洛阳白马寺》,广结善缘。 丝路畅通,造福黎民,丝路模式,薪火承传。当今世界,进入信息时代;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嬗变。习总书记,英明卓见,承继传统,更新理念。执政为民,肩负历史重托;廉洁奉公,驾御时代航船。倡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符合世界人民共同心愿。开辟海上丝路,连通非洲澳洲;更为丝绸古道,注入时代内涵。四海纵横,直达印尼港口;三维立体,远通大洋彼岸。世界与中国交往密切,中国与世界距离缩短。 实现一带一路,工程宏伟;沿线五十三国,协手共建。世界多极化,

唐送别诗中含有丝绸之路地点的诗句是

唐送别诗中含有丝绸之路地点的诗句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沿途留下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和动人的故事。在唐代的送别诗中,有许多诗句描写了丝绸之路的地点,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一、长安(今陕西西安) 长安是唐朝的首都,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送别诗中,常常出现以长安为背景的诗句。如王之涣的《送别》:“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描述了长安月下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惆怅。 二、玉门关(今甘肃敦煌) 玉门关是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关口,也是唐代送别诗中出现较多的地点。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句中的“阳关”和“玉门关”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 三、凉州(今甘肃武威) 凉州是丝绸之路西线的重镇,也是唐代送别诗中常见的地点。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描述了友人离开凉州,进入茫茫云海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 四、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 阳关是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地,也是唐代送别诗中重要的地点。如王之涣的《送别》:“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暗示着阳关以西的茫茫荒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担忧。 除了以上几个地点外,唐代的送别诗中还有许多描写丝绸之路其他地点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在唐代送别诗中,诗人常常通过描绘丝绸之路的壮美景色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他们希望友人能够在这条繁荣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他们也通过这些诗句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丝绸之路相关的诗句

丝绸之路相关的诗句 【篇一:丝绸之路相关的诗句】 丝绸之路相信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已经了解过了吧,那么关于古诗中 的丝绸之路大家有多少了解呢?下面为大家提供古诗中的丝绸之路, 供参考。 唐朝大诗人李白则有诗描写了丝绸路上的恶劣天气: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出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①山。 羌笛②何须怨杨柳③, 春风不度玉门关④。 注释: ①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②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③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评析: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 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 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 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 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 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①折,胡天②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臵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③,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①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②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③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 营门为辕门。 评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 奇寒。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 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 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 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 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①西见烟尘飞,汉家②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③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注释: ①金山:即阿尔泰山。 ②汉家:这里实借汉以指唐。 ③连钱:马身上的斑纹。 评析: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 豪壮的。

一带一路之诗词的文明交融

一带一路之诗词的文明交融 诗歌如同一条河流。自古以来,“一带一路”被写进历史文本里,随时光之河漂流。而在河岸上,不同民族的人们建立家园、相亲相爱,他们舞蹈歌唱、谱写诗歌,为丝路诉说。 “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始于汉魏的边塞诗,在包容、融合的唐代达到了极盛。诗句回荡在漫漫丝路之上,犹如一把古老的琴,弹奏着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旋律。 诗歌里,有大城美景。 长安,古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起点,这里孕育了不少叙人写景记事的佳句。 长安有多美?杜牧在《长安秋望》中说: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美的,还有催人泪下的送别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化作琴曲《阳光三叠》广为传诵。送别声中,丝绸之路缓缓向西延伸。 陆上和海上的丝路推动着亚、非、欧地区之间的商贸往来,也交织着中华文明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诸多文明的对话,给各自带来了新变化和新气象,也为各国诗人树立了一个个开放又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美学意象。 雄奇的自然、迥异的文化,透过极富张力的文字,展现了诗人们或豪放或敏感的内心。岑参写道: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仙李白也不禁感叹: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无数古诗再现了一带一路途经的千年古迹、丝路风雨、沧桑古道、大城、残壁……将丝路之美收诸笔端。 诗人笔下,有离人怀远。 元代耶律楚材在《庚辰西域清明》写道:

“蒲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观照耶律楚材传奇开阖的一生,整首诗意里,乡愁就不仅是悲,更是壮了。 诗词里,有对勇敢者的赞颂。 明代汤显祖在《看番禺人入真腊》里写道: “槟榔船上问郎行,笑指贞蒲十日程。不用他乡起离思,总无莺燕杜鹃声。” 从广东往真腊(今柬埔寨境内)定是一路艰险,乐天派的番禺人却乐观“笑指”。 诗词里,有对尘世的实景刻画和对现实的深切观照。 李白就以“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描写胡姬酒肆的欢快,白居易在《阴山道》中写道: “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杜甫的“驼马由来拥国门” 王建的“养蚕缫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元稹笔下的“胡音胡骑与胡妆”,及在古诗中屡见不鲜的胡饼、胡床、葡萄美酒、天马、大象、玉器、丝绢、瓷器等,都侧面或直接印证了丝路贸易给古老中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带来的丰盈和充实。

有关张骞通西域的诗

有关张骞通西域的诗大全 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有关张骞通西域的诗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有关张骞通西域的诗有哪些 张骞,汉中郡城固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出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沟通。后世歌颂张骞出塞的诗句有许多: 一、入关·羽檄起边庭 吴均 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 是时张博望,夜赴交河城。 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 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 二、览张骞传 邵谒 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 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

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 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 不见杜陵草,至今空自繁。 三、张骞冢祠 (宋)文同 中梁山麓汉水滨,路侧有墓高嶙峋。丛祠蓊蔚蔽野雾,榜曰博望侯之神。当年宝币走绝域,此日鸡豚邀小民。君不见武帝甘心事远略,靡坏财力由斯人。 四、博望侯墓 (宋)张俞 九译使车通,君王悦战锋。争残四夷国,只在一枝筇。 五、张骞 (宋)陈普 风沙霜雪十三年,城郭山川万二千。汉马死亡宛马到,万人怨怒一人怜。 六、张骞 (清)谢启昆 博望初乘贯月槎,龙庭万里欲为家。玉门以外安亭障,金马从西致渥洼。凿空安能得要领,开边不异控裦斜。轮台诏下陈哀痛,上苑犹栽苜蓿花。 二.描写西域的诗句 这里有好多《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形容丝路的诗句

形容丝路的诗句 万里长空席卷黄沙,风沙漫天,驼铃声声。这是一条穿越大漠极端 艰险、连接东方与西方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历史悠久、文明 交流的大动脉,它不仅连通了亚洲与欧洲,更成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 桥梁。下面,让我们一同来品味一些形容丝路壮丽景色的诗句,感受 它的千古魅力。 诗句一:行人若细牛毛,岸帻滔天见日高。——《丝绸之路绝句》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句诗,他形容了一位行人在丝绸之路 的壮丽景色中若细牛毛般微小,却能感受到岸帻滔天,日光照耀的景象。这句诗让人感受到了丝路旅行者面临的浩瀚沙漠与高耸的天际线,给人一种壮美的视觉冲击。 诗句二:骁骑云断胡儿泪,边角天连汉帝家。——《丝路行》 这句诗出自元代文学家王冕之手,他以骁勇善战的骑兵形容了丝绸 之路上不畏艰难、能够冲破千山万水的勇士们。他们血染战袍,汗水 浸透脸庞,忍受着艰苦的旅途,只为完成传递文化的使命。诗句中的“汉帝家”更是将丝绸之路与中原王朝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其对 中华文明的推崇和仰慕之情。 诗句三:悠悠千载积金珠,如今电子换铁马。——《万金行》 这是当代作家戈韵的一句诗,直接将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方式与现 代电子商务相对比。诗句中的“千载积金珠”形容了古代丝绸之路交流 发展的辉煌壮丽,而“电子换铁马”则映射了现代丝绸之路的崭新面貌。

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到丝绸之路的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感受到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丝路带来的新机遇。 诗句四:风吹沙尘生古道,马车载着民族心。——《驰骋丝路》这句诗出自著名的当代作家刘启之手,他用风吹沙尘,形容了丝绸之路上的风尘仆仆,然而在这风尘中,马车载着的不仅是丝绸、茶叶等物品,更是承载着东西方民族之间的友谊与交流。这句诗用简练的文字,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繁忙和广泛的文化交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句五:黄尘万里卷秋烟,山河万里共长安。——《丝路》 这句诗出自清代学者翟灵菡之手,他以“黄尘万里卷秋烟”形容了丝绸之路上的漫长跋涉,却又以“山河万里共长安”表达了丝路连接的不仅是东西方国家,更是万里之内的和平与稳定。这句诗通过丝路上的浩瀚与壮美,向我们展示了长安作为古代边陲交通枢纽的重要性,让我们感受到了丝路在推动着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代表着整个国家的繁荣与安宁。 丝绸之路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的交通通道,是中华民族的一张名片。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形容丝路的诗句,来欣赏丝路的壮丽景色,感受大漠的辽阔与沙漠的苍茫,体味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博大精深。站在历史长河之滨,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条古老而又璀璨的宝藏之路,为我们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交流贡献我们的力量。

敦煌丝绸之路的诗句

敦煌丝绸之路的诗句大全 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敦煌丝绸之路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 1.丝绸之路的诗 丝绸之路的诗有 1、《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1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似乎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1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1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2、《从军行7首(其4)》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1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战胜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出塞(其1)》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照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如果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4、《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角弓上的箭迎着强风射了出去,将军在渭城狩猎。野草再枯,也躲不过猎鹰的眼睛,雪溶化了,马也奔驰得很快。转瞬间已经到了新丰市,驻马时,已经回到细柳营。凯旋时回头望向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无垠,暮云覆盖,原野上静的。 5、《渭城曲·送元2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1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早晨的微雨潮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1新。真诚地奉劝我的伴侣再干1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6、《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致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1定要1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原来就准备马革裹尸,没有预备活着回来。 7、《关山月》唐·李白

关于嘉峪关的著名诗句最出名

关于嘉峪关的著名诗句最出名 介绍嘉峪关的背景和重要性 嘉峪关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嘉峪关市境内,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之一。嘉峪关始建于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长城关隘,也是中国文化遗产和旅游景区。嘉峪关扼守在河西走廊的要冲,具有重要的军事和商业价值。因此,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关于嘉峪关的著名诗句,这些诗句成为了传世之作,流传至今。 嘉峪关的最为著名的诗句 以下是关于嘉峪关的著名诗句中最为出名的几句: 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明代杜甫《嘉峪关》 2.“嘉峪关中秋月如霜,半夜凉从砌下生。” ——唐代杜牧《月》 3.“嘉峪关外,愁杀旅人,谁会安慰南飞雁。” ——南宋辛弃疾《西江 月·嘉峪关》 诗词中对嘉峪关的描写 嘉峪关是中国古代边塞重镇,身处荒凉,周围草原开阔,风景独特。诗词中对嘉峪关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景观的描写 嘉峪关位于峪口之地,关峪之中,诗词中常常描绘出关隘周围的山川景色和自然元素。如杜甫的《嘉峪关》中描述了长城的烟云着色了山河,以及他自己的衰老之感;杜牧的《月》中描绘了关中秋月如霜的景象,给人以清凉和幽寂的感觉。 历史和文化的意涵 嘉峪关作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要地,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而诗词往往将这些历史和文化融入到对嘉峪关的描写中。辛弃疾的《西江月·嘉峪关》就表达了对南飞雁的思念,同时也间接暗示了嘉峪关边塞孤寂的氛围。

嘉峪关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关于嘉峪关的著名诗句反映了嘉峪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嘉峪关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关隘,既有壮阔的自然风景,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嘉峪关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文化价值 嘉峪关长时间以来一直是文人雅士们追求和创作的对象。诗词中的嘉峪关描绘了边塞生活的孤寂、苦难与壮丽,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关于忠诚、孤独和人生悲壮的思考。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们对嘉峪关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丰富了中国文化遗产中的诗歌艺术。 旅游价值 嘉峪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国古代关隘的氛围,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了解关于嘉峪关的历史和文化。此外,嘉峪关周边还有其他著名的景点,如雄关漫道真如铁、瓜州古城等,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束语 嘉峪关的著名诗句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们传承了嘉峪关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嘉峪关作为中国古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通过赏析嘉峪关的著名诗句,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座独特而壮丽的关隘。 参考文献 1.杜甫. (唐). 嘉峪关. 2.杜牧. (唐). 月. 3.辛弃疾. (南宋). 西江月·嘉峪关.

关于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诗词

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商路和交通路线,它们在我 国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丝绸之路连接我国和西方,将我国 的丝绸、茶叶、陶瓷等东方商品输送到西方,同时也将西方的香料、 珠宝、艺术品带入我国。在古代,它不仅是商贸的通道,更是文化的 交流纽带,促进了东西方的文明互鉴。茶马古道则是连接我国西南部 和西藏地区的重要商贸通道,其中茶叶和马匹是重要的商品。 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也有着丰富的表现。诗人们 以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为题材,抒发着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商旅生活 的体验。通过诗词的表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商路和交通路 线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在商旅中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古丝绸之路的诗词中,有许多描写人们驱车跋涉、穿越沙漠和高山的 场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 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的“千里目”即指的是远方,将人们 对远方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茶马古道的诗词中,则有许多关 于驼队、马匹、行旅和茶叶的描写。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 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绘 了草原上茂盛的草木,以及春风吹拂的景象。 通过这些诗词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性,以及商旅生活的艰辛和壮美。也能体会到古代诗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和 对自然的热爱。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不仅是商贸通道,更是文化的

交流之地,它们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至今仍然让人们驻足心驰神往。 在我看来,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意味着我国古代商贸和文化交流的 繁荣。它们不仅连接了东西方的商贸,更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 交流和融合。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诗词作品也是我国古代诗歌中 的珍品,它们展现了古代商旅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们对远方的向 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能让我们深 刻地了解古代商路和交通路线的重要作用,以及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和情感享受。 总结起来,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商路和交通路线,它们在我国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诗词的描写,我们能更深入地 了解古代商旅生活的辛酸和壮美,以及古代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 然的热爱。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诗词作品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诗 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更让我们感受到商路和交通路线在文化交流中的 独特魅力。(字数未统计)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有其他要求或需要修改,请随 时告诉我。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商路和交通路线的重要 代表,它们承载着古代我国与西方的商贸交流和文化传播。无论是古 丝绸之路还是茶马古道,都是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留下深刻印记的重 要存在,而且这些古代商路和交通路线也在我国古代诗词创作中占有 非常重要的位置。

赞“一带一路”诗词2首

赞“一带一路”诗词2首 贺“一带一路”北京论坛 千年驼铃声声远,茶马古道驿站闲。 国运兴盛承汉武,一带一路划大圈。 陆地长龙连欧亚,江海丝路通宇寰。 雁栖湖伴论新智,人世沧桑定非凡。 赞“一带一路”顶峰论坛 顶峰论坛北京开,各国佳宾应邀来。 总统总理卄九位,千多代表纵四海。 和平合作为前提,开放包容放前排。 互学互鉴文明显,互利共赢齐开怀。 “五通”①成绩注人目,“五路”②建设正前迈。 “丝路精神”共宏扬,“一带一路”放光荣。 注:①“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②“五路”即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贺“一带一路”北京论坛 千年驼铃声声远,茶马古道驿站闲。 国运兴盛承汉武,一带一路划大圈。

陆地长龙连欧亚,江海丝路通宇寰。 雁栖湖伴论新智,人世沧桑定非凡。 赞“一带一路”顶峰论坛 顶峰论坛北京开,各国佳宾应邀来。 总统总理卄九位,千多代表纵四海。 和平合作为前提,开放包容放前排。 互学互鉴文明显,互利共赢齐开怀。 “五通”①成绩注人目,“五路”②建设正前迈。 “丝路精神”共宏扬,“一带一路”放光荣。 注:①“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②“五路”即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贺“一带一路”北京论坛 千年驼铃声声远,茶马古道驿站闲。 国运兴盛承汉武,一带一路划大圈。 陆地长龙连欧亚,江海丝路通宇寰。 雁栖湖伴论新智,人世沧桑定非凡。 赞“一带一路”顶峰论坛 顶峰论坛北京开,各国佳宾应邀来。 总统总理卄九位,千多代表纵四海。

和平合作为前提,开放包容放前排。 互学互鉴文明显,互利共赢齐开怀。 “五通”①成绩注人目,“五路”②建设正前迈。 “丝路精神”共宏扬,“一带一路”放光荣。 注:①“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②“五路”即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与丝绸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

与丝绸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 《丝绸之路上的诗意旅程》 一、丝绸的起源与传播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丝绸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早在中国古代,丝绸就以其独特的质地和华美的外观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追溯到公元前27世纪的殷商时期,丝绸已经成为中国皇室贵族的专属服饰。然而,丝绸的魅力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疆域。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的传播范围逐渐扩大。从中国的长安出发,穿越沙漠、山脉,一直延伸至地中海地区,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沿途的城市和国家,如咸阳、大夏、巴基斯坦、波斯和罗马帝国,都因为丝绸的贸易而繁荣起来。 二、丝绸之路的文学印记 1.《丝绸之路上的诗意旅程》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旅行往往伴随着无数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以诗歌的形式流传下来,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学印记。这些诗歌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危险,也歌颂了丝绸之路上的美景和文化。 2.《沙漠背后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穿越沙漠是最艰难的一段旅程。《沙漠背后的丝绸之路》这首诗歌描述了旅行者在无边的黄沙中奋力前行的场景。他们不畏艰险,只为将丝绸和文化带给遥远的西方。 3.《东方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上的城市和国家各具特色,每个地方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和故事。《东方的丝绸之路》这首诗歌以叙事的方式,展示了丝绸之路上的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观。读者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咸阳、大夏和波斯,感受着这些城市的繁华和多元文化。 三、丝绸之路的情感与记忆 1.《丝绸之路的追忆》 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历史的长河中的一段,然而,它的记忆依然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丝绸之路的追忆》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个老人的回忆,让读者领略到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与美好。老人的眼神里透露着对过去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盼。 2.《丝绸之路的离别与相聚》 丝绸之路上的旅行者往往是为了贸易、探险或寻找机会而踏上征程。然而,丝绸之路也见证了无数的离别与相聚。《丝绸之路的离别与相聚》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商人与他的爱人在丝绸之路上的离别与相聚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千山万水,最终在丝绸之路的尽头相聚,让

和嘉峪关有关的诗句

和嘉峪关有关的诗句 嘉峪关,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关隘名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关隘城市给人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句。 1. '嘉峪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写的《临嘉峪关》。诗中描绘了嘉峪关雄伟、坚固的城墙和人们迈步越过关隘追求新的篇章。 2. '嘉峪关外沙漠天,孤城寒月苍苔痕。'这是现代诗人余秋雨的《嘉峪关外》。诗中以沙漠天空和孤城中的寒月映衬,表达了嘉峪关独特的荒凉和孤寂之美。 3. '关山雪满汉家宅,箭瘤寒风万里来。'这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嘉峪关,但是嘉峪关的雪景和寒风让人不禁联想到这句诗。 嘉峪关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关隘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这座城市仍然保留着古代的风貌和文化底蕴。游走在嘉峪关的城墙上,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辉煌。 嘉峪关外的戈壁滩和沙漠景观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辽阔的沙

漠中,嘉峪关宛如一个独立的孤岛,守护着这片广袤的土地。沙漠中的孤城和寒月交相辉映,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叹。 嘉峪关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观 光和探索。不论是登上嘉峪关的城墙,还是在关内漫步,都能感受到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嘉峪关的壮美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上,更体现在人们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努力中。 总之,嘉峪关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吸引着诗人们纷纷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句。这些诗句记录了嘉峪关的壮丽景色、厚重文化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无论是诗人笔下的嘉峪关,还是现实中的嘉峪关,都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有关丝绸之路的诗歌

有关丝绸之路的诗歌 有关丝绸之路的诗歌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诗歌都很熟悉吧,诗歌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丝绸之路的'诗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敕勒歌 斛律金 北朝(439-534)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3、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4、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七首(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古浑。 6、出塞(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7、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8、少年行 (其一)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9、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处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1、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2、杂诗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 石云涛莫丽芸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100089) 狭义的西域大体上相当于今新疆地区和葱岭东西,这一地区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西域段早在唐代以前已经形成,可以说自从丝绸之路开辟,这条路线便已存在。丝绸之路经过西域的三条主要干线在唐代以前也已经形成,对这三条路线的详细描述以魏晋时鱼豢《魏略》的描述为最早。隋代裴矩《西域图记序》关于西域道三条路线的描述则更接近唐代前期的情况。中唐贾耽《入四夷之路》中关于“安西入西域道”记载十分详细,而着重于中道和南道。 这些路线在唐前期征服东、西突厥之后和安史之乱之前都是畅通无阻的。那时,中西商路盛极一时,“伊吾之右,波斯以东,商旅相继,职贡不绝”。唐代前期大力经营西域,不少诗人投身边塞,写出了不少边塞诗。有的诗人虽然没有到过边塞,但也获得不少关于西北边塞的军情和生活的信息,在他们的诗中也有对西北边塞的间接的反映。反映西北边塞生活的诗篇与丝绸之路有密切关系,从这些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三条路线的记述和反映,诗歌为我们提供了其他史料不能代替的作用。同时,西域地名往往成为唐诗中的意象出现在诗篇中,这些意象反映了西域在那一代诗人心目的印象和观念。 下面我们来详细考察唐诗对丝绸之路西域道的反映: 一、唐诗中的西域南道 西域南道,指从敦煌(沙州)经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于阗西逾葱岭的道路。其具体路线,裴矩《西域图记序》记载:“其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唱磐陀,度葱岭,又经护密、吐火罗、挹怛、帆延、漕国,至北婆罗门,达于西海。”《新唐书•地理志》有更详细的记载: 于阗东三百九十里,有建德力河,东七百里有精绝国。于阗西南三百八十里,有皮山城,北与姑墨接。冻凌山在于阗国西南七百里。又于阗东三百里有坎城镇,东六百里有兰城镇,南六百里有胡弩镇,西二百里有固城镇,西三百九十里有吉良镇。于阗东距且末镇千六百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