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人教大纲版)第二册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3生态系统(四、备课资料)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人教大纲版)第二册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3生态系统(四、备课资料)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人教大纲版)第二册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3生态系统(四、备课资料)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人教大纲版)第二册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3生态系统(四、备课资料)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人教大纲版)第二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3

生态系统(四、备课资料)

一、关于水、氧、氮的循环

1.水循环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生态系统也难以运行。水是自然界的推动者,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元素得以运动的媒质与动力,可以说,没有水循环就没有生物地化循环。水又是地质侵蚀和沉积的原因,一个地方的侵蚀,必然出现另一个地方的沉积。

水是生物圈中最丰富的物质,它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生物圈中。海洋是水的主要蓄库,占据了地球表面71%的面积。水循环受太阳能、大气环流、洋流和热量交换所影响,通过蒸发、冷凝等过程在地球上进行着不断的循环。

降水和蒸发是水循环的两种方式,大气中的水汽以雨、雪、冰雹等形式落到地面或海洋,而地面和海洋的水又通过蒸发进入大气中。

当降水到达地面时,有的直接落到地面上;有的落在植物群落中,并被截留一大部分;有的落入城市的街道和建筑物上,它们会很快地流失,有些直接落入江、河、湖泊和海洋中。

到达土壤的水,一部分渗入土中,一部分作为地表径流而流失。水在土壤中的渗透决定于土壤质地、土壤孔隙度及植被中枯枝落叶层的厚度等,还决定于降水类型和强度等。

河流、湖泊、海尖表层的水及土壤中的水都在通过不断蒸发作用而进入大气中。通过降水和蒸发这两种形式,使地球上的水分达到平衡状态。地球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总的来说是相等的,但在不同的表面,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是不同的。就海洋和陆地讲,海洋的蒸发量约占总蒸发量的84%,陆地占有16%;海洋中的降水占总降水的77%,陆地占23%。海洋上的蒸发比降水多了7%,而陆地的降雨比蒸发量多7%,海洋和陆地间的差异通过地表径流和大气环流而得以平衡。(下图)

全球水循环

植被在水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从环境摄取的物质中,数量最大的是水分。据计算,一株玉米一天大约需要消耗2千克水,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需要200千克水,若一亩地有3000株玉米,共需水60万千克。植物需水量虽如此之多,但用于原生质合成的是很少的,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而返回大气中。据估算,植物每吸收千克水就有990克作为水蒸气从气孔排出体外,只有10克用于维持原生质的功能和光合作用。不同的植被类型,蒸腾作用是不同的,而以森林植被的蒸腾最大,它在水的生物地化循环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上的水循环已受到重大影响。

2.氧循环

如前所述,氧气和碳的循环是联合进行的,碳循环的过程中都有氧气参与。生物的呼吸作用离不开氧气,化石燃料的燃烧同样需要氧气。

在大气中氧约占21%,这些氧气绝大多数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产物,少部分来自大气层的光解作用,由紫外线分解水汽而游离出氧,通过生产者产生氧气,又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的呼吸、火灾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而消耗氧气,使大气圈中的氧气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

但氧气的循环中也存在着人类的干扰,一方面植被,尤其是森林植被大面积被破坏,意味着氧气产生的减少,另一方面,化石燃料也意味着更多氧气的消耗,这两种情况的加剧将会影响氧的循环和平衡。

3.氮循环

氮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物质。虽然大气中的氮非常丰富,含量为79%,但却不能被大多数生物直接利用。而必须通过固氮作用将游离氮转变为可被植物利用的化学形态(即铵态氮或硝态氮)之后才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固氮的方式有三条途径:①是通过闪电、宇宙射线、火山活动等高能固氮,其结果形成氨或硝酸盐,随着雨水降到地球表面。以这种方式固定的氮大约是每年1800万吨。②是工业固氮,这种固氮形式的能力已越来越大。70年代初世界固氮总量为3000万吨,据估计,到本世纪末可达1亿吨。③(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是生物固氮,主要是固氮微生物的作用。由于这种固氮作用,使大量氮素进入生态系统中,估计每年生物固氮量可达5000~6000万吨。具有固氮作用的有固氮细菌、固氮蓝藻等,最突出的是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及与菌根植物共生的真菌等。

氮循环可用下图来表明。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态的氮或硝酸盐,用作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植物中的氮一部分为动物所取食,合成动物蛋白质。动植物死亡后经微生物的分解,使有机态的氮转化分解为无机态的氮,再为植物所利用。在土壤中含氮有机物的转化和分解过程主要在三种作用下进行,即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作用。氨化作用是由氨化细菌的作用,将氨基酸分解成为氨(NH3)或铵化合物,NH3溶于水后即形成NH+4,可为植物利用;在通气良好的情况下,NH3或铵盐被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类(NO-3),供植物利用;当通气不良时,硝酸盐又可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N2或N2O 而进入大气,使氮素损失。土壤中还有一部分硝酸盐变为腐殖质的成分或被雨水冲洗掉,然后经河流、湖泊最后到达海洋,为水生生态系统所利用。海洋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氮沉积于深海而暂时离开循环。

二、关于碳循环图例

碳循环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其循环过程可以用各种图解方式表示。在各种各类考查该知识点的题目中常见的有“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但无论怎样表示,都是在说明碳元素在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成分之间的循环运动。这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掌握:

(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运动的。

(2)碳循环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CO2从大气中进入生物群落。

(3)产生CO2的途径有三条:①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②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此途径在不同的图解中要慎重考虑)。

(4)要保证无机环境中CO2浓度相对稳定在0.03%左右,可以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同化CO2,可以通过改造厂房和燃油工具等减少CO2的排放量来实现。

三、碳循环的五大库源

地球上的碳循环有五大库源。即:岩石圈、化石燃料、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其中,前两个库源含碳量占地球上碳总量的99.9%,是两个最大的碳库。然而,这两个库中的碳,活动缓慢,循环周期长,基本上起着贮存碳库的作用。因此,碳循环中,无机环境的CO2浓度相对保持在0.03%左右。后三个碳库的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非常活跃,容量虽小但能往复循环,实质上起着交换碳库的作用,也就是我们教材中讲述的碳循环的主要部分,

同时,也正是碳循环中,虽然把CO2释放到大气中有多种形式,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的主要原因。

四、森林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大气中的碳是以CO2为主要气体作为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的。生物库中的碳是以森林为主要的吸收者,它所同化和固定的碳相当于其他被子植物的2倍,森林又是生物库中碳的主要贮存者,相当于大气含碳量的2/3。又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碳的速率与动植物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向大气中释放碳的速率几乎相当。所以,大气中的碳以CO2的形式相对稳定地维持在0.03%左右,这里森林的作用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植树造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持续发展意义,是将毁灭性自然灾害降低到最低水平的重大举措。为此,要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按生态规律办事,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植物造林人皆有责的环保意识。

五、典型例题分析

[例1]右图为物质循环简图,A表示生产者,B表示消

费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生产者

B.⑤过程有分解者参与

C.⑦代表消费者呼吸

D.本图涉及碳和水的循环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物质循环过程。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有

O2产生;④和⑤包含着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同时动植物尸体被

分解过程也有CO2产生。H2O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

的产物;⑦不是呼吸作用,它没有经过消费者,不能直接生成CO2,而且动物的呼吸作用中O2是被[H]还原生成水,CO2中的氧不是来自O2,而是来自有机物中的氧。

答案:C

[例2]请根据右图填空。

(1)图中B为______气体。

(2)如果B物质进入C内,可能进行的

反应式是______。

(3)C到B的物质流向,可以通过______

和______这两种方式来完成。

(4)生物D被取食进入生物E中的

_______,_______要变成氨基酸,_______要变成葡萄糖,_______要变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生物E吸收利用,这个过程叫做______。

(5)生物E用于飞翔、捕食等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图中______。

(6)要使上图的生态系统长久维持下去,还必须有______的存在。

分析:本题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新陈代谢的综合试题,旨在考查学科的知识综合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不难看出:树C作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沿

[例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某元素的循环图解。这种元素是按箭头方向循环运动的。然而,图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箭头。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的箭头是______。

(2)这是______的循环。

(3)A、B、C、D各是什么生物?

(4)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如下特点:a.______;b.______。

(5)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______,这些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从同化方式看属于______,从异化方式看属于______。

(6)写出图中①~⑥所示过程的名称: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生态学知识与新陈代谢类型的相互关系。根据图分析:(1)图上所缺的箭头是由A到CO2的箭头,即由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CO2的过程。(2)图所表示的是碳循环。(3)A表示绿色植物;B表示腐生细菌、真菌;C表示肉食动物;D表示植食动物。(4)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如下特点:①带有全球性;②反复出现,循环流动。(5)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腐生细菌、真菌,这些生物的代谢类型,从同化方式看属于异养型;从异化方式看属于需氧型或厌氧型。

答案:(1)由A到CO2的箭头(2)碳(3)A表示绿色植物;B表示腐生细菌、真菌;C表示肉食动物;D表示植食动物(4)带有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流动(5)腐生细菌、真菌异养型需氧型和厌氧型(6)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人教大纲版)第二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3

生态系统(四、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物质循环的概念;二是碳循环;三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关于物质循环的概念,教材首先通过两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①地球为什么能源源不断地为生物提供各种物质呢?②为什么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大气中的氧气减少呢?把主题带入课堂,接着利用前面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概括性地讲述了物质循环的概念。特别强调性地指出: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物质循环又叫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关于碳循环,这是本小节的重点内容。教材首先用一串彩色图片,展示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全过程,直观形象地把我们带入了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蓝色的天空、沸腾的工厂,以感受碳循环过程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紧接着详细而精辟地讲述了碳循环的形式、过程和范围。在过程中,教材紧紧围绕刚学过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一环扣一环地说明生产者(绿色植物)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被消费者利用,生产者和消费者又通过呼吸作用把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又被分解者所分解利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返回到大气中。然后,教材紧锣密鼓地把生物群落中的碳和无机环境中的碳形成了循环回路。同时,教材采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讲述了古代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煤和石油,被人们开采后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放回到大气中。自然而然地推导出了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也阐明了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原因和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化循环”的理由。最后,教材以较长的篇幅,用“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指出了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以“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比较的形式总结性地说明了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循环利用。

关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和作用,教材先站在生态系统的角度概括地指出:二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接着辩证地分析了二者的关系。即:二者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本小节是以“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及第三章中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知识,特别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呼吸作用”等为基础。同时,本小节也是第九章《人与生物圈》的基础。所以,学好本小节内容,对学习生态系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应用:(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碳循环的过程;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

2.通过学习“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对人类的危害,发展学生推理、联想和思维迁移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以及对自己所持有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互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事物的习惯。

3.积累生态学知识,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重点·落实方案

重点

碳循环的过程。

落实方案

1.复习巩固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明确碳循环过程中碳的不同载体及碳的转化者和传递者等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利用投影片具体说明碳在各环节的具体变化过程及其传递过程。

3.利用题例,分析巩固碳循环过程的知识结构。

●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突破策略

1.复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呼吸作用”,使学生理解能量的固定和释放的具体过程。

2.复习“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系”,进一步说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3.通过对生态系统的概念、成分、结构的综合性分析,总结性强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教具准备

投影片:(1)光合作用示意图;

(2)呼吸作用示意图;

(3)文字图解碳循环示意图;

(4)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关系示意图;

(5)表格、题例等。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理解概念。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从“物质”“循环过程”和“循环范围”诸环节逐节分析,综合理解。

2.指导学生使用图解方法。对碳循环过程的学习,可以利用条款、图解的方法进行归纳。

3.指导学生填表比较。关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可以列表比较,从二者的“形式”“特点”“范围”和“联系”诸方面简要说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请大家回忆如下问题:

1.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2.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什么?

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的是什么?

4.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什么?

5.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评价:大家对能量流动的内容掌握得很好!那么,同学们在学习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是否发现,能量的流动是需要以物质为载体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变化又是怎样的?物质变化与能量流动又有什么关系呢?(出题)

[教学目标达成]

(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学生阅读:P91第一、第二自然段。

学生讨论:1.什么叫“物质循环”?

2.这里的物质指什么?

3.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4.循环的范围有多大?

师生归纳:1.概念:P91(略)。

2.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4.范围:全球性。

教师强调:这里的物质不是指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所特有的物质,而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循环指的是这些物质(元素)的往返运动。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所以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概括地理解为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其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不是单纯的物质移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能量的驱动。

(二)碳循环

学生阅读:P92第一自然段。

教师演示:出示“光合作用”投影片,并请同学们说出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碳是如何传递的?

教师设疑:请大家分析教材P92碳循环示意图,思考如下问题:

1.无机环境中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

2.生物群落内部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

3.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什么形式循环?

学生回答:1.无机环境中的碳:CO2、碳酸盐等;

2.生物群落中的碳:有机物;

3.碳循环形式是:CO2。

教师演示:出示“碳循环文字示意图”,

学生阅读:P92“碳循环”部分。

教师设疑: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那么,物质循环有什么特点呢?

师生归纳:全球性往复循环。

教师强调:正因为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往复循环利用,所以,物质是永恒的,世界是物质的,是符合物质不灭定律的。在生物圈内,无论是无机环境还是生物群落,也无论是物质循环还是能量流动,都是以物质为第一性的,因此,大家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事物、认识自然、改造世界。

教师设疑1:如果人们不按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

响?

师生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森林有维持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相对稳定的作用,若大量砍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不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更不能增加大气中的氧气,不仅破坏了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而且阻碍了碳的正常循环途径,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教师设疑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师生分析:化石燃料如:煤、石油、泥炭等是地层中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是一笔宝贵而丰富的能源物质,若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使二氧化碳来不及转化,也同样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加。

师生归纳:通过以上两例的分析,显而易见地说明:人类活动若违背了生态规律,对碳循环的影响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明显增加,这样将形成危及整个生物圈的“温室效应”。

教师强调: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多,对地球上散逸到外层空间的热量的阻碍作用就越大,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层就相当于保温层。从而使地球上的温度升高的越快,这种现象就叫做“温室效应”。那么温室效应将对生物圈和人类造成什么危害呢?

学生讨论:阅读P92第二段寻找答案。

(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学生阅读:P93第二自然段全部内容。

教师演示:出示“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投影片的底层(空表格)。

学生归纳:学生可分别作答,也可集体讨论,此时教师应启发诱导,并帮助学生归纳要

点,组织语言。

教师评价:教师依上层投影片(正确答案)末端的序号逐一叠

显,以示准确,并以“真棒”“漂亮”等激励赞美性语言给予评价,

从上而下,依次进行。

[教学目标巩固]

[例1]右图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关系图解示意图,请分

别回答如下问题:

(1)图中A、B、C、D各指什么?

(2)图中①~⑦又分别指什么?

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以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性分析可知:CD关系特殊(突破点或切入点),而且,C 指向A、B、D,而D回收A、B、C,不难判断:C是绿色植物(生产者),再根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形式与特点确定相应的成分:A是消费者,B为分解者,D为无机环境。

关于图中的箭头所示,则表现了生物群落中的不同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相互作用。①、②是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即:捕食关系。③、④、⑤为生物群落中

的各种生物将有机碳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为无机的CO2返回无机环境的过程,即:呼吸作用。

⑥、⑦则表示分解者对各营养级的分解作用。

教师强调:①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

②掌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渠道——食物链(网)是分析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

③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物学机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呼吸作用,动物的同化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

④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相互依存、同时进行的,二者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⑤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全球性、往复循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例2]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把CO2释放到大气中有多种形式,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作用

C.分解者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D.化工厂对碳酸盐的分解作用

分析:本题是较深层次的理解性问题。碳酸盐属于岩石圈的碳源,而岩石圈的碳源和千万年沉积的化石燃料的碳源,活动缓慢、循环周期长,基本上属贮存碳库。分解者分解作用又是相对微弱的,所以对释放在大气中的CO2起主导作用的应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A

[例3]生物地化循环是指: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

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

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的全过程

C.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生物体内的反复循环运动

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

分析:生物地化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简称。指的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这种运动带有全球性,它不局限于陆地生态系统,更不局限于生物群落体内,也不同于能量在流经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的过程。

答案:D

[布置作业]

1.P93复习题一、二题。

2.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CO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绿色植物

答案:D

3.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答案:B

4.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答案:C

5.若用甲代表CO2,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则甲乙丙丁在碳循环过程中的关系是

答案:D

[结课]

本节课,咱们讨论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碳循环的形式和过程、物质循环的特点以及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相互关系。第一,大家要明确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流动。第二,关于碳循环要掌握以下三点:①碳循环的形式是CO2;②循环的过程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营养级间的同化作用以及特殊的化能合成作用等对碳进行传递的;③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全球性往复循环。第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要注意其区别与联系,进而逐渐学会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分析事物。

●板书设计

第三节生态系统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带波长位于。 A.380nm~700nm B .380nm~760nm C.150nm~4000nm D.490nm~620nm 2.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光照强度称为。 A.饱和点 B.补偿点 C.平衡点 D.稳定点 3.下图表表示北温带海洋的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子随季节而变化的数据,以下那一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是。 A.提高光强度破坏硅藻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磷和硝酸盐的含量 C.光强度提高增强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 D.硅藻数量的下降导致养分的降低 4.生物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 A.气候驯化 B.调节C.驯化 D.适应 5.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0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6.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7.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 A.高 B.低 C.一样 D.不确定 8.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9.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大豆 B.玉米C.冬小麦 D.水稻 10.影响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 B.光照C.水分 D.土壤 11.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2.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举例说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4、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说出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在实验过程中,做到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取放动物时动作轻柔。 【学习重点】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学习难点】 1、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学习方法】 通过老师提供的课件以及阅读课文,理解生态因素的含义,并能理解影响生物生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并通过讨论、交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个探究,可以让我们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我以后学习其他探究实验打下基础。 第一课时 【问题导学】 我们知道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松、杉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很好;人参、三七只有在密林下层的弱光下才能生长得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生活在一起,又会因为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可见,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自主学习】 【教材导读】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那么什么是环境呢?什么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哪两类? 2.观察教材P13中的图1~12,思考一下,圈中影响小麦生活的因素中哪些是生物因素,哪些是非生物因素?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是否也会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呢?请尝试举例说明 3.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中.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所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收获与问题】 通过自学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遇到哪些问题,一并写在下面,与同学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编订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工农业生产,与有关应用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将是21世纪领先的科学之一。 一、课程目的 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通过生物课的教学,要求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要使学生获得关于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知识,以及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要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3、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4、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理卫生习惯,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二、课程安排 普通高中的生物课,是在义务教育初中生物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初中生物课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学习感性的、比较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生命基础知识。高中生物将初中生物课的知识加以综合、概括和提高,做到初高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容,既有所分工,又互相衔接。 高中生物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容,必须适应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的需要。 高中生物必修课的教学容即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是高中阶段文科和理科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为他们共同的生物基础。必修课的教学容包括十个单元,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容;第二部分是关于生命体生命活动本质的容;第三部分是关于生物界的发展和生物与环境的容。 高中生物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理科学生的必选课,要为理科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打下良好的生物学基础。选修课课程容的安排侧重于生物科学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的基础知识,包括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光能利用和生物固氮、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细胞与细胞工程、遗传与基因工程、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以上选修课教学容,与必修课容既不重复,又有密切的存联系,而且是必要的延伸和提高,力求做到从理科学生升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着重选取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新进展的容,并且十分重视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我国生产、生物技术及环境保护等实际。 三、课程目标和教学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方面:(1)使学生获得关于生物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代、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2)使学生知道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3)使学生获得增强体质、加强自我保健的知识,促使生理和心理健康。(4)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 2、思想教育方面:(1)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3)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4)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意义,形成环境保护意识。(5)养成实事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能力培养方面:(1)比较熟练地掌握显微镜使用、制作装片和徒手切片、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生物学基本方法和技能。(2)初步学会观察动植物的习性、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等,并且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正确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3)初步学会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中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生物科技行业)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 编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和环境 壹、单项选择题 1.(黑龙江98复赛)人工栽种人参、三七等中药成功的关键在于 A控制适当温度B控制充分的水分 C控制较弱的光照D提供肥沃的土壤 2.(广西98)台湾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热带雨林,中层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A水分B阳光C温度D能量E土壤pH值 3.(河南97预赛)花芽分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低温和光周期B中温和光周期 C温度和光周期D肥效和光周期 4.(河南97预赛)影响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温度B高度、纬度C阳光、纬度D阳光、地形 5.(河南97预赛)植物不需要光的生理活动是 A秋天落叶B幼苗生长C花芽形成D花粉的萌发 6.(黑龙江99复赛)深秋季节,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同样树的叶子 A先黄B稍晚变黄C同时变黄D不变黄 7.(黑龙江99复赛)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可使自己的部分肋骨延长,保证身体扁平,且使其躯体和太阳成直角,该种特性及其意义是 A应激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B适应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C适应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D应激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 8.(上海99;黑龙江99复赛)如使秋天开花的菊花在“五壹”节开花,处理的措施是A增加光照时间B降低光照强度

C增加光照强度D增加黑暗时间 9.(陕西98)壹种生活在炎热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可能具有 A深绿色的大叶,叶俩面有大量气孔 B深绿色的大叶,叶只在壹面有孔 C浅绿色中等大小的叶,只在叶的上表面有气孔 D小而厚的叶,只有少量气孔 10.(陕西98)喜欢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种类,叶片壹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A充分利用光能B少阳光照射 C适应低温D适应潮湿的环境 11.(山东98决赛)由气候条件决定植物群落分布的俩个主要因素是 A风力和雨量B风力和热量C热量和雨量D光照和热量 12.(广东99初赛)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即使有适合萌发的条件也不能萌发。例如有些植物的种子秋天成熟后,要经过壹段时间的低温才能萌发,这类植物最有可能是自然分布在的植物。 A低纬度地区B低海拔地区C低降水量地区D高纬度地区 13.(广西99)肺鱼的夏眠是对什么的适应 A缺水B高温C缺食物D阳光 14.(黑龙江99复赛)右图绘出了5种鱼的耐盐范围和耐温范围,在这5种鱼中,哪壹种是北极海的特有种,哪壹种只能生活在热带湖泊中,哪壹种的分布最广泛 A1,2,3B5,3,4C3,4,2D2,1,5 15.(浙江97)决定水池植物群落层次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B湿度C空气D光照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将是二十一世纪领先的科学之一。 一、课程目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应当实现以下课程目标,以达到本课程的目的。 1.知识方面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人体生理知识,促进身心健康。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3)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3.能力方面 (1)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能够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 (3)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 (4)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三、课程安排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 设计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平安城中学张雅楠 一、概念分析 本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及生态因素概念的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基本观点的建立。探究实验活动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要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化,抓住概念的本质,从感性经验、身边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环境,生态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概念,最终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章《认识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并理解其在农工业方面的应用。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的第三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目标,力求设计多个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意识地渗透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本节课构想的主线是“生物与环境”,由多个学生活动构成。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是初中生物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学生没有科学探究的基础,所以老师要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告诉大家,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体会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把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有意识地点出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在感性上对科学探究有个认识,为后面上升到理性上的学习作好铺垫。在建立“生态因素的概念”、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就要以实例让学生去感悟,并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内容。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阳光、温度、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2、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等。 2、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看课本P42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装置中包含和两种实验环境,变量为。 ⑵黄粉虫幼虫选择什么样的个体?选择一条行吗?为什么?将幼虫放入实验装置中放入什么位置? ⑶根据实验需求,设计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延伸探究】制定探究方案——水分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吗?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得出结论: 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具体影响例子 ?水: ?温度: ?光照:

二、生物因素 1、生物因素是指。 同种生物之间: 不同种生物之间: 2、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相互作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各种生物之间 、,促进了生物界的共同发展。 课堂检测 1、对蛇、蜥蜴的冬眠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2、热带雨林中植物繁多,而沙漠中植物却十分稀少,造成这种特点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4、在同一块菜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这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 B、空气 C、无机盐 D、光 5、影响一只蜜蜂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不包括()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其它蜜蜂 6、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7、一块田地,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田间杂草 D、水分 8、柑橘在北方生长不好,影响柑橘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9、同种生物之间( )。 A、有互助、有斗争 B、无互助、无斗争 C、只互助不斗争 D、只斗争不互助 10、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多种

高一生物教学大纲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大纲 知识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从生物圈到细胞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 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4.通过微观世界观察可以尝试过度体会 微时代。 1.生物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 3.课后练习 1.授课1个课时 2.练习讲解和知识梳理1个 课时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了解使用高倍显微镜并学会观察几种 细胞。 2.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同。 3.描述细胞学学说建立的过程。 4.通过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比可 以尝试了解哲学的矛盾观。 1.使用显微镜观测几种细胞 2.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4.课后练习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 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 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 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4.通过了解人体生命元素组成可以有利 于我们更加注重营养所需的微量元素 和常量元素的选择,从而更加好的维护 身体健康。 1.分析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 物。 2.通过显微镜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 类、脂肪和蛋白质。 3.课后练习 1.授课1个课时 2.练习讲解和知识梳理1个 课时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 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 者。 4.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1.分析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和结构特 点。 2.阐述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论述蛋白质的结构的多样性 4.讲解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5.课后练习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1.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 功能。 2.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通过了解核酸和遗传过程,从而更好 的阐释了父母与子女紧密的关系。 1.讲述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用显微镜观察DNA和RNA在细 胞中的分布 3.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4.课后练习 1.授课1个课时 2.练习讲解和知识梳理1个 课时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类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4.通过对糖和脂质的了解,从而更好认 识到生命能量的转换。 1.比较细胞中的糖类 2.分析比较细胞中脂质中的种类 3.解读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4.课后练习 1.授课1个课时 2.练习讲解和知识梳理1个 课时 细胞中的无机物1.知道水和大多数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 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2.正确理解多种化合物的相互关系。 3.通过对水和无机盐的认识,更好为我 们以后的有氧运动提供一套快速补充 能量的方法。 1.比较细胞中水的种类 2.细胞中的无机盐 3.课后练习

2020年第八章生物与环境参照模板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三节生态系统 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讲授人:于景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D:应用)。 (2)碳循环的过程(D:应用)。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D:应用)。。 2.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 (2)通过学习“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对人类的危害,发展学生推理、联想和思维迁移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以及对自己所持有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事物的习惯。 (3)积累生态学知识,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重点 碳循环的过程。 三、难点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述、讨论与启发、提问相结合。 五、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请大家回忆如下问题: 1.生态系统的定义?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3.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什么? 4.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指的是什么? 5.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评价:大家对能量流动的内容掌握的很好!那么,同学们在学习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是否发现,能量的流动是需要以物质为载体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变化又是怎样的?物质变化与能量流动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就来学习生态系统的另一个功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展示主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讲述新课 (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学生阅读:P 91第二、第三自然段。 学生讨论: 1.什么叫“物质循环”? 2.这里的物质指什么? 3.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4.循环的范围有多大? 师生归纳: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 、H 、O 、N 、P 、S 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3.过程: 4.范围:全球性。 教师强调:这里的物质不是指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所特有的物质,而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循环指的是这些物质(元素)的往返运动。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所以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称“生物地化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概括地理解为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其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不是单纯的物质移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能量的驱动。 (二)碳循环 学生阅读:P 92第一自然段。 教师演示:出示“光合作用”投影片,并请同学们说出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碳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归纳:有机物无机物光合作用 )O CH ()(CO 22?? ?→? 教师演示:出示“呼吸作用”投影片。并请大家说出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碳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归纳: )(CO )(O H C 26126无机物有机物呼吸作用 ???→? 教师设疑:请大家分析教材P 92碳循环示意图,思考如下问题: 1.无机环境中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 2.生物群落内部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 3.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什么形式循环?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 一、选择题 1、德化戴云山上,枫叶林分布在海域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域较高的地方.影响这一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 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 3、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 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 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 4、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 5、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现象 C.生物永远适应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则生存,否则死亡 6、成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很久的词组或短句,其中蕴含丰富的趣味生物学知识.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成语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二填空 1、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2)在沙漠地区植物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环境中生活;鱼类适于在水中呼吸的结构是;家兔必须通过四肢来和运动以适应陆地环境.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2、阅读下列材料,请你回答问题. 资料一:下图中两个狐(A、B),一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概念分析 本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及生态因素概念的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基本观点的建立。探究实验活动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要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化,抓住概念的本质,从感性经验、身边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环境,生态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概念,最终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并理解其在农工业方面的应用。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

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的第二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目标,力求设计多个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意识地渗透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本节课构想的主线是“生物与环境”,由多个学生活动构成。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是初中生物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学生没有科学探究的基础,所以老师要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告诉大家,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体会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把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有意识地点出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在感性上对科学探究有个认识,为后面上升到理性上的学习作好铺垫。在建立“生态因素的概念”、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就要以实例让学生去感悟,并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内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八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八章知识点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生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4、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群聚的 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5、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 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如: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本 种小鱼为食。 7、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8、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 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例如: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体,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9、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 生活,这种现象叫做~。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 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10、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 1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1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①光:阳光对生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A、光的强与弱对植物:如松、杉、柳、小麦、玉米等在强光下生长好;人参、三七在弱光下生长。浅海与深海,海平面200M 以下无植物生存。b、光照时间的长短:菊花秋季短日照下开花;菠菜、鸢尾在长日照下开花。c、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鱼的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d、光照长短与动物的生殖: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使家鸡多产蛋。E、光线影响动物习性:白天活动与夜晚活动。 ②温度:a、不同地带的差异:寒冷地方针叶林较多;温暖地带地方阔叶林较多b、植 物的南北栽种:苹果、梨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c、对动物形成的影响: 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生长在寒冷地带,体形大;d、对动物习性的影响:冬眠—-蛇、蛙等 变温动物;夏眠—-蜗牛;洄游:迁徙;季节性换羽。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教学提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将是21世纪领先的科学之一。 一、课程目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应当实现以下课程目标,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遺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自我保健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能力方面 (1)能够正确使用解剖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等操作技能。 (2)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它信息资料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 (3)学会科学观察的方法,能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4)初步学会生物学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5)进一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习惯,能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三、课程安排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初中生物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高中生物课程包括必修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能力目标: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目标: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探究实验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教学设计(设计者:) 图中有两只狐,一只生活在北极,另一只生活在非洲沙漠。请你推测:哪一只是北极狐?哪一只是沙漠狐?为什么同是狐,它们的形态却不同呢?(PPT3) 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12~17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14~16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实验法、控制实验变量。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1.两人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1) ①非生物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②生物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③生物和环境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2) 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②如何来设置科学探究中的对照实验? 完成“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得到:(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一类是生物因素。在自然界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2)对照实验中要保证变量是唯一的。 3.师生互动 问题:哪个鱼缸更适合鱼的生长? (PPT4) 教师点拨、示例讲解问题: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PPT5~7)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怎样划分的? 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及其研究内容对象? 定义: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研究内容: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 3.环境生态学产生与发展过程。 4.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有机物的污染 5.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全球化;综合化;社会化;高科技化;累积化;政治化。 6.名词及术语 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生态学,环境危机,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空洞,酸雨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反馈。 生态破坏: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 环境污染: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环境危机:由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导致地区性、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功能的衰退或破 坏,从而严重影响和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地球温暖化: 臭气层空洞: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 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概述 一.环境概述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和生物群周围一切生物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或生物群生存的各种因素。 在环境科学领域,环境的含义是指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按照这一定义,环境包括了已经为人类所认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事物。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和各种反应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2、环境分类 生物环境:宇宙环境、全球环境、地区环境。 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具有不同气候和植被特点的地理区域)、地球环境(包括各圈的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如三北防护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太阳黑子等。 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着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如生物个体表面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动物穴内的小气候等。 二.生态因子 环境的各种组成要素称为环境因子,其中一些可对生物产生一定影响的特称为生态因子。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因素——环境中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直接影响作用的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

1)非生物因素:气候、土壤、地形。 2)生物因素:植物、动物、人类活动。 注意:地形和海拔高度对生物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气候、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活动而起作用的,故属于间接因素,有人认为不属于生态因素之列。 3.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4.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因子综合称为生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5、生态环境:为了强调生态意义,常常把环境中全部生态因子综合组成的那一部分,称为生态环境。 6、主导因子: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的生活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 7、限制因子:当某个生态因子的变动范围超出生物所能耐受的临界限,并因此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至引起死亡,此时这样的生态因素叫做限制因子。 8、生态幅:物种适应于生境范围的大小。生态幅即对某一生态因子,又指环境条件的综合。 三、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布 1、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整个地球表面具有过渡状的分带性规律。 太阳辐射量差异太阳辐射-热量带-水分差异-植被分带-土壤分带 自然地理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 植被地带性分布 2、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 自山麓至山顶呈垂直地带分异的规律性变化。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柳树0中学11-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案一体化”讲学稿课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科生物课型新授主备人王艳丽审核人李磊课时设置 1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2、通过实例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同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复习导学探究质疑】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 2、探究过程包括、、、、、等方面 3、对照实验指 4、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部分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 蚯蚓能疏松土壤,树木能防风固沙,说明 5、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另外还有、关系 【分组合作互动释疑】 1、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 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1)该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号和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原因是___________ 。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选填是或否)存在缺陷,理由是: 。 2、雷鸟冬天换上白色的羽毛,就能够大减少被捕食的机会。有时候冬季少雪,或迟下雪,这种情况下,雷鸟换上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这种现象表明 (1)(2) 【训练反馈应用提升】 1.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光 C.无机盐 D.空气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指()教师修改及学生笔记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生物科技行业)高中生物 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0年3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和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和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将是21世纪领先的科学之壹。 壹、课程目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壹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且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壹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应当实现以下课程目标,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遺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和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且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自我保健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和整体、多样性和共同性相统壹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和自然和谐统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能力方面 (1)能够正确使用解剖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等操作技能。 (2)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它信息资料进壹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 (3)学会科学观察的方法,能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4)初步学会生物学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5)进壹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习惯,能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三、课程安排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初中生物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高中生物课程包括必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