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温病学五加减承气汤原文

温病学五加减承气汤原文

温病学五加减承气汤原文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

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三石汤

三石杏竹银花露,金汁通草一并入

三甲复脉汤

三甲复脉蛎龟鳖,地芍麻仁胶草麦;

温邪伤阴肢痉挛,息风潜阳又养阴。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

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为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

三甲并用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

王氏连朴饮

连朴饮内用豆豉,菖蒲半夏芦根栀;胸脘痞闷兼吐泻,湿热为病皆可医。王氏清署益气汤

王氏清署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牛黄承气汤

牛黄承气条辨方,安宫丸内调大黄。化斑汤

化斑玄犀和白虎,凉血解毒燔热清。白虎汤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白虎加人参汤

热渴汗出兼气虚,白虎加参最相宜。白虎加苍术汤

湿温身重汗出多,白虎汤方加苍术。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留连正治方。加减玉女煎

加减玉女煎石膏,麦冬知母生玄参。加减复脉汤(附: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襄;

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萎俱可尝。除去参桂与姜枣,加入白芍治阴伤;温邪久恋阳明证,快服加减复脉汤。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酌。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

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一、辨证内容: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理论核心 二、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表

温病学重点中医药大学

名词解释 1 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手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儿琐碎,形如粟米,突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疹褪后常有皮屑脱落。 2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咦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 外感热病的总称。 3 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 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 4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的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5身热不扬: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为湿温初起,邪在气 分,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6辛开苦降(泄):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理脾胃功能。 7轻法频下:暑湿挟滞胶着肠腑,故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往往需经屡次缓下,再次清利,伏邪殆尽,制剂宜轻,因势利导,不宜峻剂猛攻,即所谓“轻法频下”。 8 神志昏蒙: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闭 阻心包所致。 9 昏聩不语: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似有谵语。多为 湿热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点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10秋燥:指感受燥热病邪,初起邪在肺卫见证,兼见津液干燥证为特征,症见 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以及口鼻咽干燥等,发于秋季(立秋至小雪)一种 急性外感热病。 11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 漓的表现。为邪气留连气分,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之征象。(预后:①热退身凉,脉象平和——正能胜邪,病情向愈。②身热不退,烦躁不安——邪盛正衰。③身热骤退,但冷汗淋漓,肢体厥泠,躁扰不卧或神情萎顿,脉急疾而微弱——正不胜邪,病邪内陷而阳气外脱。④全身战栗而无汗出——中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 12分消走泄(分消上下):是温邪与痰湿相夹阻于三焦,三焦气机郁滞之证,治 疗宜用开上、畅中、渗下之法,以宣展三焦气机,利湿化痰,祛除上中下三焦之 病邪的治法。如温胆汤或杏仁、厚朴、茯苓等。

温病学重点[1]剖析

温病学重点 名词解释 1.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P8 2.温疫: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P13 3.温毒: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好发于冬春两季。P14 4.日晡潮热:指热势于下午益甚。日晡,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5时。多为热结肠腑,阳明腑实所致,伴有腹满便秘,舌苔焦黄等症。P41 5.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可伴见面色淡黄、足胫冷等症,为湿温初起,湿重于热,热为湿遏之征象。P41 6.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P42 7.昏聩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P45 8.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P45 9.斑疹:斑和疹均为出现于肌表的红色皮疹,为温病中的重要体征之一,斑点大成片,不高于皮面;疹点小成粒,高出皮肤,皆系热邪深入营血的征象。P38 10.秋燥:秋燥是感受燥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的表现。本病发生在秋季,多见于立秋至小雪之间。P78 11.辛开苦降:湿温病湿热并重,困阻中焦的治法,治以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理脾胃功能。代表方王氏连朴饮,方药用黄连、山栀苦寒泄热;合以厚朴、半夏辛温燥湿。P111 12.轻法频下:暑湿夹滞郁结肠道,非阳明腑实燥结,故不得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若误投承气大剂峻攻行速,徒伤正气而暑湿仍然胶结去,又因暑湿夹滞胶着肠腑,难速驱除,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用药往往要连续攻下,但制剂宜轻,因势利导,即所谓轻法频下。P112(附:章虚谷《医门棒喝》:“湿热凝滞,大便本不干结,以阴邪瘀闭不通,若用承气猛下,其行速而气徒伤,湿仍胶结不去,故当轻法频下。”) 13.浊邪害清:浊邪指湿热之邪,清:清窍。湿为阴邪,重浊粘腻,热为阳邪,熏蒸向上,湿热相搏,热蒸湿动,势必蒙蔽于上,致使清阳之气被阻遏,必然出现头昏重,耳聋,鼻塞,胸闷等清窍壅塞的症状。P169 14.分消走泄:又称分消上下,是温邪与痰湿相夹阻于三焦,三焦气机郁滞之证,治疗宜用开上、畅中、渗下之法,以宣展三焦气机,利湿化痰,祛除上中下三焦之病邪的治法。如温胆汤或杏仁、厚朴、茯苓等。P170 重点方证(病名;证型;证候;病机;治法;方药--剂量、剂数;煎服方法)-----病例分析题 ⑴银翘散P75、⑵桑菊饮P75、⑶清燥救肺汤P77、⑷清营汤P82、⑸犀角地黄汤P85、⑹桃仁承气汤P85、⑺连梅汤P86、⑻加减复脉汤P87、⑼三甲复脉汤P88、⑽藿朴夏苓汤P107、⑾三仁汤P108、⑿王氏连朴饮P111、⒀甘露消毒丹P111、⒁枳实导滞汤P112、⒂三石汤P113、 ⒃新加香濡饮P109 病名:暑湿。证型:暑湿内蕴,风寒外束证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胸痞心烦,舌苔薄腻。 病机:暑、湿、寒三气交感,表里并困。治法: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处方:新加香濡饮:香薷6g、厚朴6g、鲜扁豆花9g、银花9g、连翘6g。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3剂。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温病学(中文) 课程编码: 学时与学分:4学分/72学时 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适用专业(方向):中医学五年制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它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和预防方法,对指导温病的诊治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同时,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临床各科发热性病证的诊治也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为核心的温病理论体系和常见温病的诊治技能,培养学生治疗温病注重病证结合、以证为主的临床思辩能力;了解明清时代主要温病医家的学思想及近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它的任务在于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对临床各种发热性病证的辨证论治方法。 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各论和附篇三大部分:从绪论至第六章的总论部分为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介绍温病学和温病的概念、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与发病的认识以及现代研究概况、温病辨证纲要和防治方法;从第七章至第十章的各论部分为常见温病的辨证论治,主要介绍各种温病的病因病理、传变过程、诊断要点、辨治原则、病证归类和辨证治疗以及临床运用;从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的附篇部分选讲《温热论》、《湿热病篇》和《温病条辨》,主要介绍温病名家的主要学术思想,加深对温病理论精华的理解。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3.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可结合临床见习。 4.适当运用投影、视频图片、幻灯等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绪论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明清时代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对温病学的主要学术贡献。【熟悉】温病学发展简史,尤其是近现代研究与发展的概况。 【了解】温病学的概念和任务。 教学内容 1.温病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明确温病学的性质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不可不学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

不可不学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 第一单元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 “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三、分类: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 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湿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 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四、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性 (1)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发病可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 (3)湿热病邪: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4)燥热病邪: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液干燥的表现 (5)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6)温毒病邪:具火热之性,致病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的特点;攻窜流走,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下注宗筋、阴器;蕴结壅滞(7)疠气病邪:致病为强,众人触之即病;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为病严重,病情凶险;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 二、发病类型 1、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2、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

温病学方歌

双解散: 益元散210克 滑石180克甘草30克 防风通圣散210克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15克,石膏、黄芩、桔梗各30克,滑石90克,生甘草60克,荆芥穗、白术、栀子各7.5克。 达原饮 达原草果厚槟榔,知芩芍草四味襄, 辟秽化浊达膜原,邪伏膜原寒热作。 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 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柑桔蓝根侣, 升柴马勃连翘陈,僵蚕薄荷为末咀, 或加人参及大黄,大头天行力能御。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 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 养阴清肺汤 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 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益胃汤 益胃汤能养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 麦冬生地同煎服,甘凉滋润生胃津。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连朴饮 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三甲复脉蛎龟鳖,地芍麻仁胶草麦,温邪伤阴肢痉挛,息风潜阳又养血。 犀地清络饮 犀地清络翘茅灯,丹皮赤芍桃仁通, 沥姜菖蒲汁豁痰,气血两燔证危重。 薛氏参麦加石斛,木瓜谷芽鲜莲子,甘草一同来加入,余邪自去养气阴。 清络饮 清络饮是条辨方,荷叶扁豆鲜银花, 丝瓜取皮来通络,竹叶翠衣清余邪。 清宫汤 清宫汤用莲子心,犀角麦冬与玄参, 竹叶连翘透心热,或加沥胆菖郁金。 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新加黄龙汤 新加黄龙用人参,增液海参大补阴,调胃承气加姜汁,当归活血效力神。三石汤 三石汤用石膏寒,竹茹银花金汁添,滑石通草杏仁配,暑湿弥漫病可痊。神犀丹 神犀丹中犀玄参,芩蒲地银板蓝根,翘豉金汁天花粉,紫草合治热毒深。三甲散加减 三甲二鳖与穿山,柴胡桃仁与僵蚕,痰瘀阻络后遗症,通络化痰理气先。雷氏清宣金脏法 雷氏清宣金脏法,川贝兜铃与枇杷,桑蒡桔杏瓜蒌壳,清暑止咳效堪夸。雷氏芳香化浊法 芳香化浊藿佩兰,厚朴腹皮荷叶鲜,陈皮半夏化湿浊,暑秽伤人病可痊。藿朴夏苓汤 藿朴夏苓三仁添,猪苓泽泻豆豉全。湿温身热肢体倦,胸闷舌腻宜煎尝。菖蒲郁金汤 菖蒲郁金紫金片,栀翘通竹沥灯丹,湿热酿痰心包蔽,送服苏合至宝丹。茯苓皮汤 茯苓皮送苏香丸,猪苡通腹竹叶添,膀胱湿阻心包蒙,吴氏出方治未谙。宣清导浊汤 宣清导浊二苓淡,蚕沙皂荚水石寒,湿滞大肠舌苔腻,化湿清热气机宣。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枳实导滞汤 枳实导滞用小承,连槟楂曲翘紫通,甘草调和三焦治,湿滞热除大便行。导赤清心汤 导赤清心重滋阴,生地麦冬辰茯神,童便丹竹益元散,木通灯心莲子心。阿胶黄芩汤 阿胶黄芩治肺肠,杏仁车前白芍桑,甘蔗甘草糯米水,燥咳热泻功效良。清咽栀豉汤

温病学条文背诵

温热论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摶,势必孤矣。(2)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6)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7)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

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8) 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9)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摶,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10) 湿热论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1)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2) 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

【干货总结】教你运用温病条辨中的承气汤

【干货总结】教你运用温病条辨中的承气汤 导读:吴鞠通在仲景承气汤的基础上创制了一系列承气方剂,扩大了承气诸法的治疗范围,丰富了下法内容,现被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试探讨吴氏承气汤类方的现代临床应用。 温病学家吴鞠通针对温邪易化燥伤阴的特点,在继承伤寒论下法的基础上,针对兼证、脏腑虚实、病位上下等的不同,创制了攻下兼开窍、宣肺、导赤、增液、扶正、化瘀的数个承气方剂,解决了单用承气汤治疗阳明温病、下之不通的难题,丰富了下法的内容。其所创制的承气汤类方如今在临床各科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本文试对《温病条辨》承气汤现代的临床运用进行探讨。 1.牛黄承气汤开窍通下 牛黄承气汤由大黄和安宫牛黄丸组成,本用于治疗阳明温病热入心包、阳明腑实证,证见身热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舌绛,苔黄燥,脉数沉实。取牛黄丸开手少阴之窍,大黄泻阳明火热,即以咸寒保肾水而安心神,苦寒通腑实而泻心火。 现常用于急性传染病,如流脑、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肝炎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出现邪闭心包,阳明腑实证时,宜在辨证的基础上早用或重用开窍通下法。王中林等〔1〕以本方加芒硝、枳实、生石膏、青黛治疗暑风热毒内陷心包兼阳明腑实证的乙型脑炎,急用牛黄承气汤通腑开窍、急下存阴、腑实得通,热毒得泻,终化险为夷。 2.宣白承气汤宣化通下 本方主要治疗阳明温病肺热腑实证,症见潮热便秘,痰涎壅滞,喘促不宁,苔黃燥或黄滑,脉右寸实大。方中杏仁味苦降泄,肃降而宣发肺气,石膏、瓜蒌皮性寒,清热化痰、行气宽胸;大黄逐胃肠积滞,融白虎、承气于一方,泻脏通腑,脏腑合治。

现本方多用于治疗肺系常见病、多发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脓肿、肺性脑病等,见有肺经痰热兼有阳明腑实证时,均可用此方加减宣化通下。董才钧〔2〕用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2例,以生石膏、大黄、桑白皮、瓜蒌壳、杏仁、鱼腥草为基本药物,肺热甚者加黄芩、枙子;痰热重者加海蛤粉,一般退热时间平均3天,咳喘控制时间平均4天,肺部罗音消失平均8天。孔祥文等〔3〕以本方加抗炎补液治疗肺脓肿高热55例,显效3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55%. 3.导赤承气汤导赤通下 该方原为小肠热盛兼阳明腑实证而设,见有身热,大便不通,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心火移于小肠,致小肠腑气不通,同时又有阳明热结,取导赤散,去木通、竹叶之淡渗,加苦寒之黄连、黄柏清热泄火,赤芍凉血逐瘀,大黄、芒硝通腑,此大小肠同治。 现在本方的应用范围已被拓展至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前列腺炎等病。用此方加石韦、冬葵子、茯苓等治疗膀胱尿路结石,患者嗜肥甘,聚湿生热,蕴结下焦,壅阻水道,疗效较好〔4〕。 4.护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增液通下 4.1护胃承气汤 本方原用于因攻下后邪实未尽或邪气复聚,致阴液耗伤,症见热不退,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脉沉而有力。吴氏指出温病燥热,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便以增液汤加生大黄、丹皮、知母,清热之中佐以通腑。 现在应用范围已大大拓展,如袁云成〔5〕针对消渴病基本病机是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以本方治疗2型糖尿病,症见高血糖,口干舌燥,多食易饥,脘腹胀满,3-5日排干便一次,舌暗红而干,苔黄燥,脉沉而有力,药后患者全身状况大大改善,血糖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4.2增液承气汤 津液不足,无水停舟者,间服增液汤,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本方由增液汤加硝、黄而成,本用于热结阴亏,燥屎不解,脘腹胀满,为腑实阴虚而设。

《温病学讲义》歌括

《温病学讲议》歌括 唐伟华著 题辞 温热一病当细讲,变速耗阴关存之。三焦细审勿孟浪,卫气营血须推详。然人禀赋不一样,须分老幼与强弱。更兼温病多病象,春夏秋冬各分张。如此确实难慕仿,手有天士推门墙。继起诸家发挥当,《条辨》《经伟》已臻详。尤有今日《讲议》尚,辨征施治法甚彰。集合诸家本不妄,真乃后学之津梁。余因仿之作俚唱,自愧识浅多骑墙。为使记诵稍便当,故敢厚颜告同窗。修饰润色师友望,以啟初学之聋盲。 风温证治歌 温邪容入首肺经,逆传则往心包行。倘若顺传入胃肾,清将证治悉敷陈。风热犯肺连卫分, 热在阳明有三经,审证确切须分明。无形之热大渴饮,烦热不解汗涔涔。治当辛凉清气血, 疼厥瘈疭神倦定,夜絷早凉伏阴分,热退无汗赢瘦形。 邪深入气功血营。在卫必有恶寒证,在气状热烦渴频,暮热舌绛营卫进,伤阴动血血分清。把握病机仔细认,千变万化不出伦,在卫解表辛凉正,切忌温燥徒伤阴。在气则用苦寒品,撤其气热病自轻,入营犹可透营分,引邪外出从气行。入血须将血凉定,又恐血蓄须散凝。学子于此细推论,触类而长入医门。 春温证治歌 冬不藏精伤于寒,入春病温《内经》言。邪热多从少阳现,故有口苦及烦渴。但热不寒溲 分两端。气分兼表渴少许,头痛寒热溲赤烦。清里解表治两面。葱豉桔梗是妙丹。营分兼 状热口渴而躁烦。舌绛苔黄斑疹显,甚或吐血衂血券。证如上述轻重判,故尔治法又分三。

春温亦有从逆犯,仍可伤阴入肾肝。治同风温不可乱,宜寻前章细审研。 暑温证治歌 夏伤于暑发病迅,易伤元阳尤耗津。初起多已卫分证,宜向阳明细推导。恶热心烦大渴饮, 倘见脉芤气已损,前方清热宜加参。暑伤津气尤需慎,证见身热息高情。神倦口渴溺赤审, 湿温证治歌 长夏属土湿气旺,热与湿搏气反常。湿热病毒从此长,客入中焦细推详。人体禀赋不一样,故尔又须别阴阳。中气盛者胃先丧,中气虚则脾先殃;邪稽于脾湿重象,留胃热重湿轻乡; 五个正气细商量。浊阻募原证何状?起则憎寒热非常。继则但热晡更旺,头身尽疼胸痞搪。 活法园机勿可浪,庶可度危于安康。 伏暑征治歌 伏暑一病因何端?暑湿先伤夏冒寒,正岳秋冬而病现,伏热又将表寒兼,气分兼表热无汗, 苔腻渴烦兼痞脘,午后热甚暮尤炎;天明得汗诸证减,脘腹灼热始终緾。治烦清泄少阳胆,

温病学重点笔记

第一单元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 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三、分类: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 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湿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 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四、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性 (1)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发病可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 (3)湿热病邪: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4)燥热病邪: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液 干燥的表现 (5)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6)温毒病邪:具火热之性,致病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的特点;攻窜流走,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 下注宗筋、阴器;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为强,众人触之即病;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 起流行;为病严重,病情凶险;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 二、发病类型 1、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 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2、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温病学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温病学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温病学必背条文一级条文(40)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温热论》第1条)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温热论》第2条)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温热论》第3条)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

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及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速透斑为要。(《温热论》第4条)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XXX。(《温热论》第5条) 6.若其邪一直在气分留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日夜,待气还自暖和如常矣。(《温热论》第6条) 7.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温热论》第6条)8.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温热论》第6条) 9.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温热论》第6条)10.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犹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

温病学各论证理法方药

风温 概念: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特点:1以肺为病变中心,初起为肺卫证,整个病变过程以上中二焦病变为主.2发病急骤,传变较快,病程短,病程中可能出现逆传心包。3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 一、邪在肺卫 1邪袭肺卫 证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病机:邪犯于表,卫气被郁,开合失司。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泄热。 方药:银翘散 2风热犯肺 证侯:淡咳,身不甚热,口微渴。 病机:风热犯肺,肺气不宣。 治法:宣肺止咳,辛凉清透。 方药:桑菊饮 二、邪入气分 1热在胸膈 A热郁胸膈 证侯:心烦懊恼,舌红,苔黄,脉数 病机:热结胸膈,心神受扰。 治法:清宣郁热。 方药:栀子豉汤,清心凉隔散(甘草,桔梗,石膏,连翘,黄芩,薄荷) B痰热结胸 证侯:身热面赤,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胸脘痞满,按之疼痛,便秘,苔黄滑,脉滑数有力 病机:痰热结胸,气机不扬。 治法:清热化痰开结。 方药:小陷胸汤加枳实 2邪热在肺 A泄热壅肺 证侯:身热,汗出,烦渴或咳痰黄稠。 病机:邪热壅肺,肺失宣降。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 B※肺热腑实 证侯: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病机:痰热阻肺,肃降无权。阳明腑实热结,腑气不通则潮热便秘。 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方药:宣白承气汤 C※肺热移肠 证侯:身扬,咳嗽,口渴,下利色黄热炙。 病机:邪热下通大肠,传导失司。 治法:苦寒清热止利。

方药:葛根芩连汤 D肺热发疹 证侯:身热,肌肤发疹,疹点红润,咳嗽,胸闷,舌红,苔薄白,脉数。 病机:泄热郁肺,肉窜营分。 治法:宣肺泄热,凉营透疹。 方药: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 3热在阳明 A热炽阳明 证侯:装热,恶热,汗大出,渴喜冷饮,苔黄而燥,脉伏洪或滑数。 病机:阳明胃热亢盛,里热蒸腾。 治法:清热保津。 方药:白虎汤 B热结肠腑 证侯:日晡潮热,时有谵语,大便秘结,苔老黄而燥,脉沉实有力。 病机:肺经邪热不解,传入胃肠。 治法:软坚攻下泄热。 方药:调胃承气汤 C胃热阴伤 证侯:身热自汗,面赤,口舌干燥而渴,虚烦不眠,气短神疲,身重难以转侧,时时泛恶,苔黄而燥,舌红而干,脉细数。 病机:泄热入胃,胃热炽盛,邪正剧争。 治法:清泄胃热,生津益气。 方药:竹叶石膏汤 三、邪入心包 1热陷心包 证侯:神昏谵语,或昏溃不语,身体灼热,四肢厥冷,舌蹇,舌色鲜泽 病机:邪热内陷,阻闭心包。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清宫汤 2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 证侯:身热,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舌降,苔黄燥,脉数沉实。 病机:邪入心包,攻下腑实。 治法:清心开窍,攻下腑实。 方药:牛黄承气汤 3内闭外脱 证侯:身灼热,神志昏溃,倦卧,气息短促,汗多,发热骤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不止,虚f烦燥扰。 病机:痰热内闭,阳气爆脱。 治法:回阳救逆,清心开窍。 方药:生脉散,参附汤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

绪论 温病的发展: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 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又可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 为原则 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初起见证分类: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4、命名:根据季节分:春温、秋燥、冬温;以四时主气分:风温、暑湿、湿温、秋燥:按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等(可能多选)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

1、温病(略) 2、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3、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温毒:一是代表了一类疾病,即病名概念。感受 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溃烂或发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季节,如大头瘟,烂喉痧。二是代表了一种致病因素,即病因概念。是指六淫之邪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具有攻窜流走,蕴结壅滞的特点。 5、新感: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 的一类温病,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致病特点 一致。如风温,秋燥,湿温等。 6、伏气: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以 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7、昏谵: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 8、昏聩: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9、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所致。

10、战汗: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 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证多为 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 鼓邪外出的表现。 11、春温:发生在春季由温热病邪而引起的初起以高 热,烦渴,尿黄,甚则神昏谵语,痉厥等 里热证候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12、伏暑: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 季节的急性热病,本病起病急骤,病势深 重,而且缠绵难解,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 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 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绛苔少 等热炽营分见证。 13、风温: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 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发 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等表现。冬 春两季多见。 14、暑温:由暑热病邪引起,以病初即见阳明气分热 盛证候为特征,传变迅速,易伤津耗气, 多闭窍动风之变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夏 季。 15、暑湿:感受暑湿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前言 《温病学》课程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必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医温病学旳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应用能力而设置旳一门临床基础课程。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防止旳学科,自明清形成自己旳体系,已成为研究外感热性病旳专门学科。温病学除了具有自己独特旳理论之外,尚有丰富旳防治温病旳辨证体系和治法、方药,因而具有很高旳临床实用价值。从医学发展旳状况和临床旳实际需要来看,温病学旳理论和实践不仅可以指导急性传染性和急性感染性疾病旳诊治,并且已广泛地用于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临床学科中与温病有关旳热证旳辨证治疗中,并在现代中医急诊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目前中医学中发展得最快旳学科之一。本课程旳内容重要来自历代医家对于温病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旳总结,尤其是明清以来温热派医家对于温病理论和经验旳高度概括。在中医外感热病旳辨证论治体系中,温病学旳卫气营血学说和三焦学说是对《伤寒论》六经学说旳继承和发扬,其课程内容既有很高旳理论性,又有很强旳实践性,并有较广泛旳临床开拓性。通过本课程旳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温病旳病因病机及发展变化规律,明确温病旳概念和特点,可以运用温病学旳基本理论和辨证、诊断旳基本措施处理温病临床中旳常见

病、多发病旳防治问题。在详细旳学习中,规定重点掌握温病旳性质和特点,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旳基本内容和互相联络,以及温病中具有代表性旳病种旳全面掌握。 按温州医学院五年制中医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教课时数为54课时,讲授54课时。 ━━━━━━━━━━━━━━━━━━━━━━━━━━━━ 教学内容课时 ──────────────────────────── 上篇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温病旳特点、范围和分类 2 第三章.温病旳病因与发病 3 第四章.温病旳辨证理论 3 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 3 第六章.温病旳治疗 2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

第一章绪论 1.《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观点,此为后世温病伏邪学说的渊薮。 2.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4.明代医家吴又可,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温疫论》。 5.明代医家张鹤腾,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 6.清代医家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 7.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专论。 8.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温病的专著。 9.王孟英则“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著《温热经纬》。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 一、定义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其中既有风寒性质外感热病,又包括温热性质外感热病。狭义伤寒,则为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疫:指除外感六淫外,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疾病。 新感温病:是指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 伏邪温病:是指感受外邪后未立即发病,邪伏体内经过一个以上季节后发病,病发于里的温病。 温毒:一是为疾病名称,指温病中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一是为病因,之温病中的一中致病因素,即温热毒邪。 二、温病的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 三、温病的命名 1.发病季节-春温、冬温 2.时令主气(四时主气)-风温、湿温、 3.季节主气结合-秋燥 4.临床表现特点-大头瘟、烂喉痧 5.流行情况-温疫 四、分类 1.病因性质-温热性(风温、春温等),湿热性(湿温、暑温夹湿、伏暑等) 2.发病初起特点-新感(风温、秋燥、冬温等),伏邪(春温、伏暑等)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定义 温邪:是外界致病邪气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疫疠病邪:是指具有强烈传热性并能引起较大范围流行的一类温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