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天柱山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天柱山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天柱山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天柱山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天柱山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操 勤,查良松,李传武,王 娟,李军利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研究构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模型,对天柱山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天柱山具有良好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本底值,风景区尚未大片开发,空间环境容量与实际接待游客量之间尚有很大的空间,基础设施容量突显制约性作用,提出了提高环境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为天柱山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承载力;天柱山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06)06-0518-03

Research of Tourist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o f Tianzhu M ountain

CAO Qin,ZHA L iang-song,LI Chuan-wu,WANG Juan,LI Jun-li

(College of National Territorial Resource &Tourism,Anhui Normal Universi ty,Wuhu 241000)

Abstract:Tianzhu Mountain was an importan t natural tourist attraction of Anhui Provi nce.This research built a model of tourist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It adopted such ways as quanti tative analysi s and q uestionai re.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T ianzhu Mountain had a good back ground level of TEBC and the scenic spot were not explored to the full extent.There was great space between the spac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nd the actual reception of visi tor in T ianzhu Mountain conspicuous restricting function in the capacity of the infrastructure.The dissertation put toward the way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BC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y of the sustaining development of Tianzhu Mountain s touris m.

Key words:tourist resources;tourist envi ronmen tal bearing capacity;T ianzhu Mountain

收稿日期:2006-10-25;修改日期:2006-11-17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50450103);教育部(高教函[2002]17号)课题;学校自然地理重点学科资助。

作者简介:操勤(1983-),女,安徽省潜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与GIS 应用。

1 引言

旅游环境承载力(TEB C)是由Lapage 于1963年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家斯特里拉(Streeter)提出旅游要维护旅游场所的质量,避免破坏舒适的气氛和野生动物[1]。1971年,环境学家利牧(Lime)和斯汤奇(Stamkey )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在世界旅游组织(W TO)的年度报告(1978~1979年)中,正式提出旅游承载容量的概念。国内1983年赵红红提出环境容量问题;振礼等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特定区域内旅游规模的研究;保继刚研究了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2];楚义芳对旅游容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给出了量测公式;胡炳清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性因子和数学模型,定量给出旅游人数的评价方法[3]

;崔凤军首次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而后又分别以泰山等地为例,构建了旅游承载力指数(TBCI)及运算模式,并进行了比较实用的测度[4]

本文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尺度,它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结构的调整、旅游环境的保护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与模型

2.1 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崔凤军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 在某一旅游地理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5]!。旅游环境系统是一个由物资、能量和信息的内部流动与输入输出而形成的开放系统,其结构、组成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绝对的变动性。因此它对旅游经济的支持能力也有双重性,即相对稳定性和客观绝对性。旅游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层次性、可调节性等特点。其内涵主要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环境承载力、设施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环境承载力[6]。

2.2 生态环境承载力(EEBC)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指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旅游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量。旅游景区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自身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其阈值,人类活动超过这个值就会导致环境的破坏。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模型为:EEB C =Min(WEC,AEC,SEC,EEC),SEC=a /b 。式中,EEBC 为生态环境承载力,WEC 为水环境承载量,AEC 为大气环境承载量,SEC 为固体废弃物作用产生的容纳量,E EC 为自然植被(土壤)承纳量,a 为固体废弃物日处理能力,b 为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固体废弃物量。

?

518??研究方法?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 ource Devel opment &M arket 200622(6)

2.3 空间环境承载力(REBC)

游客消费旅游资源表现为对一定空间场所在某一个时间段上的占用。因此旅游景区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旅游者的容纳量有一个限度,旅游空间环境承载力模型为:

Dm=s/d(1)

############### Da=Dm*(T/t)(2)

############式中,Dm为瞬时游客容量,s为景区面积,d为游客人均占用面积;Da为日接待游客量,T为全天开放时间,t为完成一次游览所需要时间。

2.4 设施环境承载力(FEBC)

旅游活动依托于社会基础设施,同时要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才能开展。旅游活动涉及到交通、通讯、餐饮、住宿等各个部门。度量设施环境承载力,仍然遵循最小限制性因子规律,以设施承载力的各分量指标数值中最小的指标数值作为整个设施环境承载力的值。旅游设施环境承载力模型为:FEBC=Min(febc1, febc2,febc3,#,febcn)。式中,febcn为第n个设施容量的分量指标因子。

2.5 社会环境承载力(SEBC)

社会环境承载力是由旅游地当地居民对外来游客的涌入和异地文化冲击的承受能力与当地旅游管理水平所决定。旅游地当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采用社会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法确定。而旅游管理水平可由旅游管理机构人员构成及有关专家对他们的考核与评价来判断。

2.6 旅游环境承载力(TEBC)的综合实现

旅游环境承载力基本上由上述4个方面来体现。这4个分量指标并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且4个分量指标之间的地位也不均等,要视具体情况确定,体现最小限制因子规律的瓶颈制约分量对确定整个旅游环境承载力(TEBC)具有重要意义。其数学模型可由公式表示如下:TEBC=Min(EE BC,REBC,FEBC,SEB C)。

3 天柱山旅游环境承载力(TEBC)实证分析

3.1 区域背景

天柱山风景区地处东经116?27%,北纬30?43%,位于安徽省潜山县与岳西县交界处,主要山体在潜山县境内,潜水与皖水之间。天柱山属大别山山脉,为江淮大地的分水岭,是大别山东南部之高峰,素以峰雄、石奇、洞幽、水秀!而著名。天柱山为山岳风景区,其地貌是以侵蚀为主的中低山区,局部高山区,相对高差较大。1982年,天柱山景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名胜区,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文明森林公园,2000年荣获国家4A级旅游区[7]。

3.2 生态环境承载力(EEBC)分析

天柱山旅游业处于新兴开发阶段,且森林公园面积占整个旅游区面积的比重较大,故可认为生态环境自我净化能力可从某种程度上承纳旅游活动的生态负面效应。WEC、AEC、EEC不体现制约作用,而SEC成为限制EEBC的瓶颈。目前天柱山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约为4000kg/d,按平均每人每天产生1.0kg的固体废弃物计算,天柱山景区对固体废弃物的承载力为4000人/d。

3.3 空间环境承载力(REBC)分析

天柱山核心景区面积为82.46km2,保护区总面积为333km2,其中在岳西县111km2,潜山县222km2,可游览面积128000m2,游客最佳密度为景区面积8m2/人,全天开放时间8h,完成一次游览所需要时间24h。由公式(1)、(2)计算可得天柱山景区空间环境承载力为6000人/d。

3.4 设施环境承载力(FEBC)分析

天柱山景区对外交通的通达性较好,对外交通日臻完善,形成以铁路、公路、长江航运、民航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图1)

图1 天柱山对外交通图

天柱山对外交通较好,但从县城到天柱山景区道路存在交通瓶颈。总投资2950万元,全长16.5km的天柱山进山公路野(人寨)&茶(庄)段按国家山区重点二级公路的标准设计建造,路宽8.5m,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已初步完工。度量设施环境承载力时,还需考虑餐厅容量和床位总数。到2005年底天柱山宾馆饭店为:四星级宾馆1家、三星级宾馆3家、二星级宾馆5家、涉外旅店20家,天柱山接待床位总数3800张,标准床位1200张,其它床位2600张。餐厅接

?

519

?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 ource Devel opment&M arket200622(6) ?研究方法?

待能力4500个,餐厅容量4500人/d。由于客流分布具有波动性和季节性,为摸清全区客房利用率总体变化规律,在普查的基础上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选取样本量大(接待床位占60%),有代表性(各景区都有,档次齐全),统计资料完整、全面、系统的8家宾馆、饭店,将2000~2004年(2003年因非典影响除外)的床位利用率计算列于表1。

表1 天柱山风景区月平均床位利用率(%)

年份1~3456789101112年均

20009.6378.53105.3274.7944.6959.4771.7573.5634.51 5.0648.20

20017.7380.10122.5290.5295.7297.6894.0089.8859.2911.2265.75 200211.1364.7587.2864.3574.4979.7067.9272.5227.178.9051.03 200411.3961.5875.1549.4160.9375.1078.1982.9533.808.9448.48

月均9.8071.9498.9370.9568.5777.6078.1379.6139.148.2753.46

注:资料来源于潜山县旅游局2005年统计资料,2005。

由表1可分析出,床位利用率在年内各月的分布极不平衡,说明旅游业存在淡季和旺季。因此有理由将1~3月与11~12月划分为旅游淡季,4~10月作为旅游旺季。淡季床位利用率2000年12月最低为5.06%;2001年11月最高为59.29%,平均15.56%。旺季床位利用率2004年最低为69.04%;2001年最高为95.93%,平均78.02%。年床位利用率2000年最低为48.20%,2001年最高为65.75%,平均53.46%。根据十一!黄金周现场问卷调查,旅游旺季由于客流量较多,各景点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景区接待容量超负荷,以致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因此,取旺季床位利用率的平均值78.02%进行计算是可信的,设施环境承载力为2956人/d。

3.4 社会环境承载力(SEBC)分析

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主要由旅游心理容量与人文景观等因素对旅游者的限制所决定。根据环境心理学原理,旅游者在从事旅游活动时,对环绕在每个人身体周围的空间都有一定的要求。天柱山是一种以自然风景为主的旅游环境,因此在计算社会环境承载力时只需考虑旅游空间承载力,即天柱山社会环境承载力近似等于天柱山空间环境承载力。

3.5 旅游环境承载力(TEBC)的综合实现与分析

天柱山具有良好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本底值,风景区尚未大片开发。根据最小限制因子规律的瓶颈制约分量,由上述模型分析可知生态环境承载力对整个旅游承载力不体现制约作用,而空间环境承载力是承载力的主体,基础设施承载力突显制约性作用,社会环境承载力近似等于空间环境承载力,由于旅游业存在淡季和旺季之分,因此全年旅游环境承载力应为108万人/a。4 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天柱山旅游区在目前的旅游环境承载状况下,可容纳的游客数量平均达2956人/ d,年总量可达108万余人次。根据天柱山管委会目前统计资料,2005年接待游客总量为39万人,实际接待数量与理论容量值有较大差距,说明天柱山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有巨大发展潜力。为使天柱山旅游长期稳定地保持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天柱山风景区旅游生活环境容量小、基础设施较差,极大地限制了旅游业发展,特别是景区的住宿床位太少、接待能力太低,因此建议在森林公园区与生态旅游区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扩大接待规模,提高接待等级,创造良好的旅游生活环境,从而推动天柱山旅游业发展。(从天柱山宾馆住宿率单方面分析,景区住宿容量应有很大潜力。随着客流量逐年递增,床位利用率应从平均53.46%增至70%,以至80%,因此应大力促进交通与住宿相协调,尽量吸引游客山上游,山下住!。天柱山旺季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开发潜力很小,不宜再做深度开发;而淡季的承载量与其环境承载力相比相差甚远,表现为弱载!,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今后天柱山旅游市场开发的重点应向淡季倾斜,努力缩小淡旺季差异。)通过对天柱山资源空间承载力(REBC)的估算可知,天柱山的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较大,目前仅利用了26.7%,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的市场开发程度较低。天柱山今后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客源市场的开拓上,大力提高客源市场占有率,以保证区域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森林公园旅游区系统,除了完善供电供水通讯等生活设施外,还应增设旅游活动项目。新的旅游模式应该是留住游客,为游客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变天柱山一日游!为多日游!,发展多样性的生态文化社会旅游项目,提高天柱山的旅游档次,从而推动天柱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Barkham JP.Recreational Carrying Capacity A Proble m of Perception[J].

Area,1973,5(3)+218~222.

[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胡炳清.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1995,(131)+20

~24.

[4]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

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47~54.

[5]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J].经济地理学,1995,15(1)+105~109.

[6]卞显红.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旅游资源空间管理[J].资源开发

与市场,2002,18(6)+46~47.

[7]乌以凤.天柱山志[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235.

?

520

?

?研究方法?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 ource Devel opment&M arket200622(6)

谈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管控模式

谈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管控模式

————————————————————————————————作者:————————————————————————————————日期:

谈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 管控模式-旅游管理 谈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管控模式李姗 随着生活水平的的提高,旅游行业迅速发展为我国目前的新兴产业,更多的人们选择在节日出行,这便将地区的旅游景区推到主要旅游载体的位置,旅游景区的管理、组织以及人与环境的协调成为了各个省区的旅游区发展重点。本文就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的环境承载力控制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以缓解季节性密集游客对环境的影响,更好地推动地方旅游业的生态平衡发展。 旅游资源的合理平衡运用能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尊重自然,了解当地的人文,建立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季节性的旅游景区,当地政府要给予相应的重视,在旅游规划过程中逐步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并且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维护和控制管理方面。 一、季节性旅游 百里杜鹃风景区位于贵州地区的西北部,在这个景区内有次生地带性基础植被,并且也是中国境内被保存最为完好的一部分。杜鹃花不仅品种多样,花色也是十分丰富,被誉为“世界性最大的天然花园”,景区将各个观花区打造的十分精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景区杜鹃花的花期较短,当地形成了季节性的旅游密集问题。造成景区旺季时游客拥堵,淡季时景区闲置,再加上景区管理的不完善,对于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荷。 二、调节环境承载力控制模式的建议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路径探析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路径探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及资源的稀缺日益严峻,尤其造成了旅游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是造成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污染的根源,因此要想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新的旅游景区发展模式。 一、旅游景区的污染现状 1. 废弃物乱扔乱放。如废罐公害问题、白色垃圾以及游客们吃的零食垃圾随便扔,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清理不到位,长期积累和环境造成污染,全国每年要处理这些垃圾费用过高,所以在旅游旺季过去后都不能达到及时清理。 2.在风景区和古建筑物上乱涂乱刻或公开破坏文物。如北京八达岭长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脚踏手推,出现严重的凹陷松动。xxx到此一游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游客的素质有待提高。 3.建筑物因承载游人过多而被损毁。如苏州在游览旺季,每天平均接待20万人次,超过了可容量的三倍,由于人数过高,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旅游景区经济收入提高的同时,人们也把一些污染物体带给了当地人。 二、旅游景区污染的原因分析 1.科学规划缺乏。不少旅游景区存在着重开发、轻规划,先开发、后规划的现象,开发规划工作没有摆在重要位置,规划意识淡薄。特别是在景区开发初期,建设的自发性、自主性和随意性明显。有些景区虽然在开发前制定了规划,但是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或是景区内各投资主体只进行了局部规划,缺乏总体规划、统一规划,还有的是科学、统一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很好执行,再加上管理部门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不利,导致旅游开发失控。 2.景区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即使办了,也因缺少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而流于形式。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未设立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管理,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执法部门等多头领导,导致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3.旅游活动对景区的破坏。旅游地和景区景点是有自身容量的,超越了这一容量极限,旅游景区环境衰退就不可避免了。在一些风景名胜景区,不断增加游客使景区地面踩踏磨损而失去原有的特色。如故宫广场和许多殿堂的地面。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游客涌入,加速了自然风化的速度。游客环保意识偏低,文明程度偏低,部分游客在景区乱扔垃圾、攀爬、涂抹等不文明行为,严重造成了景区环境的下降。 三、对策与建议 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立法主要内容有(1)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2)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3)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加强规划统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旅游风景区。把旅游风景区的建设视同工程建设项目纳入正常的管理。旅游风景区的建设要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和程度上。不得不建的旅游风景区,要做好可行性论证,特别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立项后要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道路、景点、服务设施等建设,原则上要尽量减少对原始景观的改动与破坏,以防止生态环

天柱山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

天柱山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 1.天柱山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天柱山及其所在的安庆市是我国著名的山岳型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在同 类旅游景区和城市中,天柱山和安庆市都有着较好的经营效益,长期保持了在全省旅游热点的地位。在“三公”经费压缩背景下,2013年安徽天柱山旅游逆势上扬,团 客不减,散客大幅上升,潜山县旅游接待总人数46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4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和179.2%,天柱山主景区接待80万人次,创经营收 入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和20%。 2.针对天柱山旅游景区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认清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方法。下面就针对天柱山旅游景区详细地通过这个方法剖析天柱山旅游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使天柱山风景区认清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形式,发现存在的问题,便于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2.1 泰山旅游发展的优势 2.1.1 资源优势 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于201 1年获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秀。“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白居易赞美天柱山的诗句;李白的“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苏东坡的“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居为终老之计”,流露出他们把天柱山选为自己归宿的愿望,足见其迷人之处非同一般。她既有充溢阳刚之气的

“擎天一柱”,又有构成挺拔之躯的45峰;既有奇松怪石、流泉飞瀑,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还有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2.1.2 品牌优势 安徽天柱山有将近700年的南岳历史,在汉朝,汉武帝刘彻南巡时曾封“天柱山”为南岳,道家将其为第14洞天、57福地,到了隋朝隋炀帝为了扩大疆土,把南 岳的封号移到了湖南的衡山,所以天柱山至今被称为古南岳。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 2.1.3区位优势 天柱山风景区座落于安徽省西南部的潜山县,便利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它处在皖西南中心地带,是长江中下游与大别山区的结合部,扼大别山咽喉,濒临长江黄金水道,毗邻合肥、安庆空港、105、318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贯穿县境,构筑起连接全国交通大动脉的立体交通网,交通方便。 2.1.4交通优势 航空 到天柱山一般取道安庆市的安庆天柱山民航机场,也可直飞至合肥。再从安庆、合肥转班车至天柱山。 铁路 天柱山地处江淮之间,偏临长江,位置优越,紧靠105、318国道和合九铁路、 高界高速公路,毗邻合肥、安庆空港和长江水运码头,从乘火车可直达天柱山,交通便捷,旅游辐射面大。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介绍及发展

摘要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否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 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本文作者提出了初步判断旅游经济与环境是否协调、是否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指标――旅游环境承载力,给出了它的定义、特征、组成体系及技术实现途径。 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空间心理承载量 随着世界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 闲暇时间和经济收入的增加,又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旅游队伍中来。目前旅游在各国已形成一种时尚,旅游业也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和雇工最多的产业类型。然而旅游业的规模发展历史毕竟太短暂,它对人类经济和思维方式等的冲击太迅猛,致使人们无暇去思考旅游业应该怎样发展;旅游科学研究不够深入,它对旅游业的指导作用还远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各地旅游区出现了因游客严重超载而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如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或因游客严重不足而导致的旅游资源闲置和资金占用……这一切促使人们去思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人类已进入“绿色文明”时代,“生态旅游”已深入人心,倡导旅游的持续 发展已成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主题;然而怎样才算是旅游的持续发展?怎样才算是旅游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其判据是什么?作者经过几年来的研究探索并在充分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又可简称为旅游承载力)理论,认为它是衡量旅游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1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1.1旅游环境的外延界定 我们所谈的旅游环境,不是指单纯的自然环境,而是一个包含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在内的复合环境系统,称之为旅游环境系统。该系统是围绕环境主体的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多种组合并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主体产生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当地居民因生产、生活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实体及其氛围(如思想、文化)构成了社会环境,旅游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了自然环境(如生物环境、水环境),而与经济产出有关的要素体系则构成了经济环境( 如市场)。有四维空间表现如下: 1.2旅游者与旅游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特点 旅游者作用(指对环境系统的作用)和环境系统的反馈作用(以下简称反馈 作用)之间形成以下特征: 1.2.1共轭性。旅游者作用与反馈作用相互依存,互为因果,构成一 个共轭体。1.2.2正相关性。旅游者作用越强烈,反馈作用越显著; 旅游者作用是正效应(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当地民俗)时,反馈作用也是正效应(有利于旅游者活动),反之则受到报复(负效应)。 1.2.3时空差异性。从时间上讲,反馈作用一般滞后于旅游者作用, 但一旦旅游环境承载力达到饱和状态,这种作用往往同步发生。从空间上看,反馈作用不仅发生在旅游者对环境的作用点上,而有可能引起区域性危害。 1.3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表述

天柱山二日游攻略推荐

天柱山二日游攻略推荐 安徽不只黄山、九华山,还有天柱山,名气没它们大,游客也没它们多,但是山上各 种奇峰异石,风景和黄山相比毫不逊色。游天柱山的前一天安排一个九华天池,九华天池 非常轻松,不怎么需要爬山,游完晚上舒舒服服睡一觉养足精神,第二天可尽兴游玩天柱山。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境内,自古有南岳之称,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这样描述天柱山“天柱 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由此诗句,可见天柱山的雄伟气魄。 行程攻略 第一天:上午乘车赴九华天池,上海、扬州、南京方向的游客基本都要中午以后才到 达九华天池,下午开始游玩。九华天池主要看水,峡谷间溪流飞瀑、山顶天池秀丽无比, 山路有起伏,但是爬起来不累,在竹海中呼吸新鲜空气,非常休闲的一天。晚上住到天柱 山脚下。 下午 九华天池 游玩指南:游客经蟾园、登龙池、游冰川石谷、探冰河迷窟、拜神树抱石、登顶天池。在天池可以付费坐游船欣赏天池的秀丽,猎奇天池岛上的矮人部落。返程时可以在天池付 费坐一段滑索,滑索就是凌空的椅子,非常刺激,底下走路的游客一定能听到头上坐滑索 的游客发出阵阵惊叫声。 第二天:天柱山有两条索道,今天的行程从天柱山南大门进,走到青龙涧索道处坐索 道上山,主要游玩天柱山西关景区,然后从炼丹湖走到天柱山索道处坐索道到东大门,东 大门出。索道上下天柱山是因为天柱山上还要爬许多路,不是索道上去下来就完事了,比 较耗体力,而且坐索道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在山上多玩会。山上没什么吃饭的地方,建议 自备干粮。从天柱山下来一定是下午了,差不多打道回府。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价格:¥80 天柱山 上午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游玩指南:天柱山的山形和黄山很像,因为地质作用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奇峰和怪石, 与黄山不同的是天柱山还有不少因巨石崩塌形成的山洞,钻洞其乐无穷。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分析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分析 万艳芳 201302411101 【摘要】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旅游地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工具之一。如此一来,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否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本文主要探讨旅游游环境承载力的进程、科学内涵、特征、功能、组成体系及成就与不足,并预测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承载指数;持续发展 注:文章主题的确定来自于今年国庆节三峡大坝旅游区免费新规的出台,带动了游客“井喷,以及去年黄金周因人气太旺而发生游客滞留事件的九寨沟景区,使我不能忽视旅游环境超载状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加上自己对环境承载力知识的浓厚兴趣,更加坚定我了解旅游承载力的决心。首先进入中国知网,选择文献全文,输入“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进而出现大量关于旅游承载力的文献,然后挑选需要的材料即可。 引言 随着国内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各种对旅游目的地过度开发而产生的消极效应也开始出现: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的无序建设,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能分析评价区域旅游开发潜力并掌握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性限制因素,并能为区域旅游部门制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本文将综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国内主要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 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国内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国内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最早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赵红红(1983)在《城市规划》中,对“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刘振礼和金健(1985)的“特定区域旅游规模”

安徽安庆天柱山景区开发案例分析

安徽安庆?天柱山景区开发案例解析 1、基本情况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总面积102.72 平方公里,属花 £二- 岗岩地貌山岳型景区,自然风光雄奇 灵秀,与黄山、九华山同属安徽省国 家首批 4A级景区。与其它“两山”的旅游经 济发展水平相比,天柱山一直以来都 受到经济总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的困扰,如2007年天柱山接待国内游客130. 01万人次,门票收入4 853. 06万元,分别仅占同年九华山接待游客人数的61. 24%和门票收入的28. 96%。但在之后3年,天柱山开始创建国家5A景区,累计投资2.8亿元,从旅游交通、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旅游购物、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和升级,于2011 年5月5日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评审验收获批5A,使天柱山成为黄山、九华山之后的安徽第三家5A级景区。同年9月,天柱山再获殊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成为中国第25个世界地质公园。 当年,天柱山风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逾300万,实现旅游总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40%、49.7%,2011更被称为是天柱山的品牌创建之年。 2006-2011 年天柱山景区旅游总收入 年份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发展解析 1)重在营销塑“七仙女故乡”品牌 天柱山近年不断重视和创新旅游宣传及营销模式,抓住契机,趁势而上,做足功夫,积极有效地开拓境内外市场。 2007年5月,安徽省旅游局和天柱山管委会借“俄罗斯中国年”活动契机,组团在莫斯科红场和圣彼得堡市隆重举行“安徽省暨天柱山养生旅游推介会”,天柱养生功走出国门,备受俄罗斯和东南亚各国游客的欢迎。2008年境外游客7.3万人次,同比增长7.4%,分布于28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天柱山大手笔投入800万元营销经费,实施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品牌宣传行动。在央视和安徽卫视打出了“七仙女的故乡一一安徽天柱山”品牌广告;与新浪网、中安在线等网络媒体合作,加强网络推广和信息化建设;开展主题营销,推出“撞钟祈福”、“5 月劳模免费游天柱”、“暑期骄子游”、“迎奥运登天柱”、“浪漫爱之旅”等活动;冠名国际女子网球赛、天柱山号飞机等,大手笔营销工程大力提升了天柱山在海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 2009年伊始,天柱山推出“千万元旅游营销”计划,在巩固老市场的同时,开拓新的客源市场。市场开发坚持“月月有主题,节节有活动” 的创新营销机制。近抓周边市场,向市民发放600万张旅游消费券,开展皖人游皖山活动;进入中远程客源市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龙门石窟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它的环境承载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对龙门石窟的环境承载力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对龙门石窟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得到一些可供参考的结论,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标签: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定量分析 1 概述 龙门石窟景区位于千年帝都洛阳市南郊,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通过研究分析可持续发展旅游的理论,结合旅游实践,可知:龙门石窟旅游景区作为生态敏感区,根据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对旅游人数进行限制,实施小规模旅游,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一方面可以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景区人民早日实现脱贫,达到致富的目的。但是,生态旅游对于龙门石窟这样的AAAAA级景区来说,在实践中受到大众旅游的挑战。2007年5月3日,龙门石窟接待游客3.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2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17.6%。 [1]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目标容量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加入个人的观点和看法,结合大众的旅游特点,从不同的视角通过定量分析,对龙门石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问题进行探讨,对一定范围内的旅游地环境承载力应用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及评价 旅游容量是指旅游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2]。关于承载力的论述最早出现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是指在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某一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在某种个体的最大数量[3]。后来这一概念经变异和衍生,逐渐应用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阀值[3]。通过对上述概念进行演变和派生,逐渐出现一个具体的概念——旅游环境承载力。崔风军[4]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等当代人以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旅游景区或旅游景点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承受的旅游者的数量。通过对比国内外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国内外通过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国外是以游憩体验管理概念为出发点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侧重点是控制环境影响,当非直接(管理游客)繁荣方法行不通的情况下,才对游客的数量进行控制。我国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方面,尤其是在旅游规划和管理实践中,其侧重点主要是以控制游客人数为目标,游客人数在应用旅游环境容量化模型的过程中也是最终的指标。从总体上来看,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和管理水平,我国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天柱山导游词

天柱山导游词 第一篇古南岳、皖山、潜山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天柱山旅游。我是xx旅行社导游,大家叫我x导好了,为我们开车的是xx旅游公司x师傅,请大家记住车牌号码。我和x师傅尽力为大家做好服务。祝大家在潜山期间开开心心!(简述当日游程安排) 我们旅游车行进在105国道。从县城进入天柱山的这一段称为天柱大道。大家请看前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门楼建筑,这就是天柱山标志性大门。大门高米,主门跨度米,(主要用材料建成,主要建筑特色)立柱上都雕刻着盘龙纹饰。门头上的“古南岳天柱山”几个大字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这是朴老生前最后一幅墨宝。这座标志性建筑总投资近300万元,1999年竣工。 天柱山为什么又称古南岳呢?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五岳之封始于三皇伏羲之前的无怀氏,距今已五千余年,那时天柱山已被封为南岳,名列五岳第二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登临天柱山,筑坛祭岳。同行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汉武帝这次南巡活动:

“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到公元589年,隋文帝为开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从此天柱山以“古南岳”之名传之后世。因被皇帝加封,在民间,天柱山又被称为万岁山,简称万山。 大家都知道安徽省简称“皖”,皖有怎样的来历呢?皖又有什么意思呢?“皖”在古书上与“睆”通用,是明亮而美好的意思。我们天柱山地区自古以来山青水秀好风光,这样美丽的地方,周天子封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名称叫“皖国”。治理皖国的是一位伯爵大夫,他施以仁政,很有政绩,后人为纪念他,尊称他为皖公,在天柱山建了皖公庙。天柱山也随之称为皖公山,又叫皖山,流经天柱山下的大河称为皖水,皖水注入长江的下一段叫做皖江。自周朝至今,“皖”的历史已有近3000年。安徽省以“皖”这样一个既具有悠久历史、又含有美好寓意的字眼作为省份简称。我们登上天柱山后,可以一睹浑然天成、惟妙惟肖的“皖公神像”——他可是安徽的“老祖宗”哟! 我们潜山县名也来源于天柱山。因为天柱山主峰周围有40多座群峰环拱簇拥着,主峰潜伏隐藏着让人不得轻易相见,因此,天柱山又叫作“潜山”。潜山县隶属于安庆市,57万人口,面积1686平方公里,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县境西北部是大别山余脉,多高山峻岭,幽壑深涧,自然环境险恶造就了自然风光绮丽。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米,雄伟峭拔如“擎天一柱”。天柱风光,雄奇灵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自然风光迤逦,人文景观丰富,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33平方公里。198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学者崔凤军的理论观点为支撑,以广西巴马县核心景区为例进行测算分析,巴马县核心景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和居民心理承载力仍有一定承载空间,而水环境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严重超载并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加快基础设置建设、控制盘阳河景区候鸟人数量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巴马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标签: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巴马县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人数迅猛增加,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及文化环境都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导致了各种消极效应:物价飞速上涨、景区过度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病态膨胀、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对于旅游景区管理而言,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有利于指导旅游区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广西巴马县核心景区为例测算和分析当地旅游环境承载力,以此为当地的旅游发展规划及景区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量化方法,以促进巴马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及构成体系 一个地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有限,一个旅游景区的开发程度及所能承受的游客人数也是有限的,过多的游人、过多的旅游活动势必会破坏生态,引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旅游环境客观上存在一个容量的极限值,也就是学者们所说的旅游环境容量。1995年我国学者崔凤军等人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用以代替旅游环境容量。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说法,其概念体系和测量方法也没有统一的模型。本文主要是采用崔凤军定义观点及模型来分析测算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包括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破坏,环境污染,适宜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由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1]这个定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质上是某一时期、某一环境的旅游活动阈值,所以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相关数据是可调节变化的。二是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的有机体系,包括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心理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四个部分。 二、巴马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1.区域背景 巴马地处广西西北部,地处东经106°51′—107°32′,北纬23°49′—24°23′,

旅游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前言 旅游与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常意义上来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这里指的环境自然是自然环境。从旅游角度上,一方面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都是人类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旅游活动;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但若教育、管理之后,也会带来一些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旅游业是资源一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对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无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该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在旅游活动开展的早期,旅游还是比较奢侈的消费,那时旅游人数少、规模小。强度低,对旅游地造成的破坏非常有限,大自然自身的循环净化能力可将其消化,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往往在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所以旅游业曾有过“无烟工业”的美誉。长期以来,人们也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更注重它的经济效益,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现代旅游业是一个涉及众多要素的广泛的综合产业,由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及相关产业构成,还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其对环境的影响,学术界已

旅游承载力

一.概念 旅游承载力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能力,即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景区承载力强调了土地利用强度、旅游经济收益、游客密度等因素对旅游地承载力的影响。 二.分类 旅游承载力由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经济承载能力和技术承载能力构成。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即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对旅游区的认识和兴趣等,包括目的地居民心理承受能力和旅游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两个方面。经济承载能力,即旅游区的接受能力超负荷时是否愿意和能够增加基础设施的认识水平和实施能力;具体反映在旅游目的地愿意而且能够为发展旅游业的投资大小,这些投资可涉及到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一切直接和间接设施。技术承载能力,指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都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它包括物质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 三.旅游承载力衡量指标(常见) 游客接待:例如特定旅游地域的高峰期接待量、小时接待量、日接待量周接待量、月接待量、年接待量:等等。接待量的单位有的是人数,有的是人天数或康夜次,等等。 游客密度:旅游目的地或各类旅游活动场所的单位面积容纳人数,例如,游客量/单位面积海滩、游客量/单位面积的景点接待空间,等等。 主客比例:例如,游客量/当地人口.当地公共设施的游客使用量/居民使用量,等等。 三.旅游承载力与旅游效益 1 物质承载力与经济效益 如表1所示 以公式表示

其中M 为游人可涉足面积(单位:平方米);为最佳游人密度,为极限游人密度(单位:人/lOOm2);T为旅游点开放时间(单位:小时/天);t为旅游者在旅游点的平均停留时间(单位:小时);x 为旅游点最佳日游人量(单位:人/天);y 为旅游点极限日游人量(单位:人/天)。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随着接待旅游者人数的增加而提高,其数学表 达式如下:旅游经济效益=旅游者人数(N)×人均旅游花费(E)且:旅游人数(N)正比于旅游目的地物质承载力,因此有:旅游经济效益与旅游目的地承载力 成正比。这种正比关系可以通过图2反映: 2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效益 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涌人某个旅游目的地,会毁坏该地旅游业赖以发展的资源,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环境效益是指旅游者人数多少对旅游目的地环境的影响。旅游人数增大时, 对环境的负影响也随之逐渐增大,因而环境效益随着N的增大而逐渐 减小。当N 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严重衰退,急剧下降。见图2。 3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与社会效益 目前对旅游者心理承受能力测定的主要方法是摄像与问卷结合的方法,人们选择特定时间,从空中拍摄像片,发现实际的稠密度和分布情况,同时利用问卷征求旅游者意见,通过比较分析,得出10m2/人的旅游者心理容量。对于旅游的目的地居民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衡量,也只能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主观的推测。社会效益是指旅游者数量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宗教、道德、治安等诸方面综合影响。旅游不可避免带人异地不良社会风气,造成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作者:————————————————————————————————日期: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旅游管理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张丽娜 生态旅游作为一项强调教育、保护环境、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等特征的旅游活动,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已然成为今后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建设过于盲目,运营规模超出了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因此,探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对引导生态旅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前言 自美国学者赫兹(Hetzer)1965年第一次提出生态旅游概念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生态旅游下定义,丰富和深化了生态旅游的内涵。经过近50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内涵日益丰富,即生态旅游是在原始自然区域保护相对完整、区域文化相对和谐的基础上强调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社区居民参与度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形式。 学界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目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笔者在本文将采用孙道玮先生的观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域单元(如旅游区、游览区、旅游点等)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游览、休闲、认知、探索等),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的同时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影响最低,保护并改善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并使当地社区居民从旅游业中充分获得收益时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 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理交通位置便利,境内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

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旅游业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已经为世人所瞩目。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可是,人类破坏性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带来的恶果也日趋严重。另外,由于游客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景区环境管理的难度,为了减少旅游业不对当地景区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促进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景区旅游的保护意识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旅游;景区环境;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创造价值最多的新兴的、独立的复合型产业。有无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该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景区中的具体贯彻和应用。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景区旅游资源特色的存在是旅游景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旅游资源是有限的,旅游活动造成环境破坏和地方特色逐渐消失,实质上就是对旅游资源的消耗。景区发展必须保护好旅游资源,使其可持续发展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景区环境与旅游景区的关系可视为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保护好旅游环境。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过来,又可促进旅游景区环境向好的方面转化,如此反复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旅游景区环境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亿万年的自然和人类演变过程而得以保存下来的、具有价值的珍贵资源,对它们的保护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而且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分析 造成旅游景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武汉天兴洲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胡晓婉

2012年第12期(总第410期) 上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强调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是一种主张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旅游业发展形式。近年来,生态旅游迅速成为世界各国旅游者的一种时尚和旅游业的一个热点,并且在国内也蓬勃兴起。 武汉市创新性地提出城市“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体系,天兴洲位于该生态框架体系中长江生态轴与三环线生态绿环、武湖生态绿楔交汇处,属于城市重要的生态节点。2011年7月,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审查通过武汉市天兴洲(主城区A2001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该规划,天兴洲将发展建设为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生态博览园、生态创意园、体育运动园三大休闲园区。本研究将以生态旅游这一发展方向为基础,探讨天兴洲的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容量,并核算在改容量下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最终得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为天兴洲后续的生态旅游发展规模提供依据。 1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 1.1理论概述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提出经历了三个阶段:旅游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许多学者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孙道玮[1]、李丰生[2]、董巍[3]、曲小溪[4]等。孙道玮认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域单元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游览、休闲、认知、探索等),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甚至保护、改善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并使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充分受益时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李丰生将其描述为“在一定自然地域,以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一是能够给当地带来益处;二是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到持续发展为条件,开展有责任的旅行行为时,这一自然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人数”。众多学者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都有各自的定义,但其基本内容是相同的,笔者将其归纳为特定地理区域与生活其中的有机体数量间的函数,即以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最低,这一地域所能容纳游客的最大数量。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关注区域旅游业的生态支撑能力[5],即维持城市人群进行生态旅游活动所需要的生态用地、可用水资源量,其着眼点在于宏观土地、水等生态资源[6]。本研究中主要针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两个方向计算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1.2计算方法 1.2.1生态用地环境承载力 生态用地主要是各类天然和人工植被,以及各类水体和湿地,是城市内部和城市外围整体生态环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生态实体,起着城市居民生活、生产支撑系统的作用,它们不断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影响和改造区域生态环 境,在区域尺度上有极为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7]。据有关研究,土地生态功能多达15种以上,其中碳氧平衡法研究的对象较为稳定,也普遍运用于各种生态用地[8]。 植物生态系统是固碳重要的“汇”,也是释氧唯一的“源”,区域生态用地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大气交换CO2和O2,从而对维持大气中CO2和O2的动态平衡发挥关键作用[9]。从释碳耗氧角度而言,在人类活动中的化石燃料燃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生物生化作用和人类自身的呼吸作用均会释放CO2,消耗O2。根据碳氧平衡和生物量法测算固碳释氧能力,分别有: DC=CE+CC+CP,DO=OE+OC+OPMC=DC×1000/(365×n)MO=DO×1000/(365×m)NC=SC×1000/(365×n)NO=SO×1000/(365×m) 式中CE、OE—化石燃料燃烧一年释碳、耗氧量(吨/年);CC、OC—生物生化作用一年释碳、耗氧量(吨/年);CP、OP—人类自身呼吸一年释碳、耗氧量(吨/年);MC—释碳量等效森林面积(公顷);MO—耗氧量等效森林面积(公顷);m—单位等效森林面积释氧系数,取值50千克/(公顷·天);n—单位等效森林面积固碳系数,取值68千克/(公顷·天);SC—生态用地一年固碳量(吨/年);SO—生态用地一年释氧量(吨/年);NC—生态固碳量等效森林面积(公顷);NO—生态释氧量等效森林面积(公顷)。 当碳氧平衡时,N/M=Q0,其中,Q0—大气碳氧平衡贡献率,固定值为60%。 由此可得:CP=SC/Q0-CE-CCOP=SO/Q0-OE-OC 1.2.2水环境承载力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影响水正常用途的情况下,水体所能 武汉天兴洲生态旅游 环境承载力研究 ●胡晓婉赖梅东褚艳玲 IndustrialEconomy【产业经济】 25

旅游景区环境整治方案.docx

旅游景区环境整治方案 为认真贯彻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为加快太行旅游度假区创建5A景区,构建美丽,市工商局决定从8月下旬到12月底,在全市旅游景区内外及沿线道路深入开展环境集中整治,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取缔旅游道路两侧店铺占道经营,以清理旅游道路两侧无照经营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合力攻坚,达到优化旅游生态环境总目标。 二、整治范围 1、重点景区。 2、旅游道路沿线。 3、城区四环路沿线。 三、整治标准 1、市场、摊点整治到位。重点景区周边及重要旅游道路两侧无违章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经批准设置的各类摊点必须按照划定的经营区域和经营时间进行经营,保持周边环境卫生整洁。沿路店铺一律实行店内经营,不得在店外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 2、查处无证经营,维护市场秩序。对景区内和景区周边区域及重点旅游道路两侧无证经营坚决予以取缔,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3、由乡镇牵头、工商分局配合,开展本辖区旅游安全专项整治。 四、实施方法和步骤 旅游生态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从八月下旬开始,至12月底结束,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8月26日至8月31日)。各工商分局全面部署集中整治工作,成立太行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小组,制定整治实施方案。 2、集中整治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按照整治标准全面开展整治工作,达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3、巩固提高阶段(10月1日至12月31日)。逐步实现旅游道路沿线门店整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五、保障措施 1、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为做好旅游道路环境整治工作,市工商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任组长,由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同志任副组长,各工商分局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场科。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

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研究

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浅析 【文章摘要】发展旅游业,必然会对旅游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近些年的旅游业发展实践表明,曾被誉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旅游高峰期交通拥挤、景点人满为患、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旅游体验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也呈现升温趋势。本文就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般概念与构成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以期形成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旅游经济旅游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形成和旅游业的发展,各种对旅游目的地过度开发而产生的消极效应也开始出现: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的无序建设,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旅游市场的合理运行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视。它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能分析评价区域旅游开发潜力并掌握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性限制因素,并能为区域旅游部门制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分别用“旅游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容量”等来表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意思。本文采用的是“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表达方式。 一、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性话语而深入人心的。1990 年,在加拿大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业界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定义:在维护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可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在国内外众多的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中,对旅游业实践中所遇到的旅游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 of Environment)的概念是从生态学中发展起来的。旅游环境承载力(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of Environ- ment)的概念则是由Lapage 在1963年首次提出的。真正深入地研究是到1977 年, 由Lawson 等人写了《旅游和休闲的发展:旅游资源评价手册》,其中专门探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问题。 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将旅游环境承载力定义为: 在不会引起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发生恶化以及旅游质量的出现不可接受下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