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资料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资料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资料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资料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1——3课)

第一课化石

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

4、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5、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6、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答:(通过研究古代的地层和古生物的化石, 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的)

7、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答:(不是,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进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8、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答:(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9、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答:(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

10、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

答:(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

1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答:(鱼死后〈或者被活埋〉)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1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答:(前一种恐龙吃动物属肉食动物,后一种恐龙吃植物属草食动物,因为肉食动物的牙齿比较尖锐,草食动物一般牙齿扁平)

13、化石有什么作用?

答:(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第二课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1、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

2、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

3、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4、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5、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

答:(马的前肢变化有:前肢骨越来越长,脚趾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第二、四趾只留痕迹)

6、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更能适应,主要表现在现代马体型高大,中趾发达。更适应草原生活,牙齿更适应

取食干草。)

7、以马为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律。

答:⑴、5000万年前的马称为始祖马,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生活在原始森林溪水边,以树叶为食。

⑵、3000万年前了出现了渐新马,体型比始祖马略大,前后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渐新马也生活在森林里。

⑶、2000万年前了出现了中新马,中新马由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体型更高,适于取食干草,前后肢都是三趾,但中趾特别发达,第二、四趾退化,适于在草原上奔跑。

⑷、700万年前了出现了上新马,体型接近现代马,前后肢仅剩下发达的中趾,第二、四趾只留遗迹。

⑸、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第三课谁能生存下来?

1、(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2、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

3、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7、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

小资料)

答:喙大而强壮的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它能啄破坚硬种子的外壳,获取更多的食物。

喙小而不坚固的不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它难以啄破坚硬种子的外壳,获取不到更多的食物。

8、看课本P10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答:(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有的颈短。在环境发生变化而缺少食物时,颈长的长颈

鹿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吃到高处的食物而存活下来,颈短的长颈鹿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吃不到高处的食物而死亡,导致现在的长颈鹿的颈子都比较长,这就是适应者生存、不适应

者被淘汰。)

9、列举恐龙灭绝的四种可能。

答:1. 气候变冷 2. 地壳活动频繁

3. 新星爆炸

4. 小行星撞击地球

10、《物种起源》

达尔文(1809~1882),英国伟大生物学家。1859 年出版了惊世巨著《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种物种内哪些个体更适应环境,他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也就是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第二单元(4——7课)

第4课月球上有什么?

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

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3、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

4、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

5、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183℃

6、月亮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

7、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行山(√)

8、月球上可以长植物(×)

9、月亮上有桂花树和玉兔(×)

10、月亮表面昼夜温差不大(×)

1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B、月球是地球的行星

C、月球能够发光

D、月球表面很平坦

12、月球表面具有如下特征(C)

A、月球上有风雨雷电

B、月球上没有岩石

C、月球表面引力较小

D、月球上有水

13、月球上的环行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流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或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14、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

答:(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15、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吗?

答:(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16、我国古代关于人类登上月球的传说故事是什么?

答:(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

17、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所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一个小学生也能将它举起。这是什么原因?

答:这是因为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是地球上是六分只一;所以在地球上不能举起的物体在月球上能够被举起。

第5课观察月球

1、选择从农历月初开始观察月亮的运动情况,上半月在(日落时)定观察,下半月在(日出时)定时观察

2、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的变化)

3、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娥眉月),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满月),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残月)

4、晚上月亮最亮的时候是农历十五前后(√)

5、月相的变化规律是(B)

A、先大后小

B、先小后大再变小

C、先亮后暗

D、先暗后亮

6、用肉眼观察月亮可以看到(C)

A、月亮像一个盘子

B、月亮上有人

C、什么都看不到

D、可以看到月亮上模糊的环行山

7、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

A、月球比地球小

B、月球比地球大

C、两个一样大

D、无法比较

8、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亮始终在天空的同一个位置吗?

答:(不在同一个位置,因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且自西往东,地球自东往西自传,所以月球出现东升西落现象)

9、在一个月内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答:(从农历初一到农历月底,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逐渐由西向东移动的——月亮围绕

地球自西往东公转)

10、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始终在天空中的同一个位置吗?说说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不是,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的周日视运动,而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时刻在向西移动,只不过慢一些,每一天月球回到前一天所在位置要55分钟。

11、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变化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观察日期从农历月初开始到农历月末结束,上半月在傍晚定时进行观察,下半月在清晨定时进行观察)?

不同日期同一时刻月球自西向东运动,29.5天转一圈。这是月球公转的现象。月球明亮部分上半月在右边,逐渐增大,下半月在左边,逐渐减小。这里的左右是指升到头顶的时候看,如果在东边,月亮方向转了一个角度,左相当于下,右相当于上,西边则相反。

第6课月相的成因

1、月球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

中发生的

2、月相的变化是月球自转形成的(×)

3、月相的成因是(D)

A、地球自转

B、月球自转

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D、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4、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答:(是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自西往东公转而形成的)

5、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第7课登上月球

1、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月亮;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宇航员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美国宇航

员(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0日)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2、月亮能够自己发光(×)

3、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

4、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

5、最早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A)

A、美国人

B、英国人

C、苏联人

D、中国人

6、宇航员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

答:(带上空气、水、充足的食品;穿上既保暖又防寒的衣服;佩带防辐射的用具;携带科学研究的相关仪器等)

7、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不同日期,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变化吗?

答:(有;上半月,月亮亮的部分由小到大,方向朝向西边,亮度由弱到强;下半月,月

亮亮的部分由大到小,方向朝向东边,亮度由强到弱。月亮明亮的部分始终朝向太阳的方向。)8、请你收集几首与月球有关的诗或词,对其中对或错的内容进行解释

收集《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首诗如果是描写农历十五前后的情境,而且是晴朗的夜晚则是正确的,如果是描写其它时间,或阴雨天则存在科学错误,因为其它时间或阴雨天不会出现明月光。

9、探月记录

⑴、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对准月球,开始了对月球的科学探索。

⑵、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⑶、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地球近地轨道,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⑷、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号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

⑸、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共进行了5次“阿波罗”飞行,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还带回440千克月岩样品。

⑹、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第三单元(8——14课)

第8课太阳

1、为了保护眼睛,在观察太阳之前,要准备(观察用的器材)

2、注意不要(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

3、太阳是离地球最进的(恒星),离地球大约(1.5亿)千米

4、太阳发出的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到达地球要(8)分钟

7、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有摄氏(5500)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度

8、太阳的直径约是地球的(109)倍,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9、太阳是个(会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全部由气体构成.

1、观察太阳要戴上近视眼镜(×)

2、日珥是一种极为壮观美丽的气柱喷射现象(√)

6、观察太阳一定要做到(C)

A、用望远镜

B、放大镜

C、黑色墨镜

D、反光镜

8、太阳表面的黑斑人们叫它(B)

A、太阳斑

B、太阳黑子

C、太阳长瘤

D、太阳发电

一、什么是“日冕”?(参见课本P30下的内容)

如果在发生日全食时观察太阳,你将看到,太阳被月球遮住了,变成一个“黑色太阳”,外

面包着很薄一层玫瑰色的环,在玫瑰色的环的外围,还有珍珠色的美丽光芒,这就是“日冕”。

二、为了保护眼睛,在观察太阳之前,要准备哪些器材?

1、电焊护目镜片或在一盆清水中滴上墨汁,使其均匀散开,观察墨汁水中的太阳。

第9课太阳与动植物

1、如果没有太阳一切动植物都会没有(生命活动)

2、因为有太阳,地球上才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3、地球上的生命活动与(太阳)有着密切关系

4、夜来香在夜里开花,所以植物可以不需要太阳(×)

5、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动物和植物(√)

6、太阳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 C )

A、太阳给植物取暖

B、太阳给植物照明

C、太阳给植物光合作用

D、太阳给植物带来空气

7、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

答:(没有太阳动物就不能生存,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植物,就没有食物,无法取暖,就没有空气、就没有水的循环)

8、对照课本P32图讨论并做说明。

答:(太阳提供热量〈温度〉让植物的种子发芽;太阳提供能量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植物生长、开花、结果、成熟。)

9、参考课本P33图,讨论太阳对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

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一年四季的变化,候鸟类动物迁徙;太阳光能让植物生长供动物食用;冬天太阳光照少,气温下降,某些动物进入冬眠等)

10、如果没有太阳,植物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为什么?

答:植物最重要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太阳能是根本能源

11、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又有哪些影响?

答:太阳提供动植物热量,太阳可以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提供给动物,动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运动产生二氧化碳提供给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若太阳消失了,生命活动将不再延续。所以说太阳是地球生物的缔造者。

12、有人说,因为有太阳,地球上才具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答:我认为对,因为有了太阳,植物就能制造出养料,产生氧气,氧气就可以不断的循环,植物就能很好的生存下去。有了植物,食草动物就能生存,这样,食肉动物也能生存,食物链便不会遭受破坏,万物就能生存下去。

第10课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

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B、月球是行星

C、月球矮行星

D、月球是流星

2、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大多来自(B)

A、地球

B、太阳

C、动物

D、植物

3、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了(D)

A、地球能量

B、月球能量

C、行星能量

D、太阳能量

4、水力发电的水能最终离不开(C)

A、地球

B、动物

C、太阳

D、行星

5、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

A、月球比地球小

B、地球比太阳大

C、行星比太阳大

D、地球最大

6、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

答:(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就不会存在,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植物和动物、就没有食物,无法取暖,就没有空气、就没有水的循环)

7、太阳能与全体的能源相比有哪些优点?

答:(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去用方便、用不完的能源、能量很大等)

8、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实现的?

答:(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太阳自身的能量形式实现的)

9、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现象?它们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与太阳有什么关系?答:1、植物长高——物理变化——太阳提供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2、铁生锈——化学变化———促使铁加速生锈

10、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的变化?(举2-3例)

答:没有太阳,地球上的植物就会停止生长,就会死亡,地球上就没有生气

11、参考课本P36上图,想一想,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实现的?

答:(太阳的能量——植物、微生物的生长——动物生长生活——形成能源矿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3、观察课本P38图,生产生活中哪些方面直接利用了太阳能?

答:太阳能热水器,水分的蒸发,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电池板。

14、地球上的其他物质变化与太阳有关系吗?

答: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子的循环。岩石的风化。这三者都和太阳有这密切的关系。15、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会有怎样的变化?

答:不再有白天黑夜之分;地球将会逐渐进入冰河世纪,成为一颗冰冻的星体;地球的物种将会锐减;氧气将会越来越稀少,因为缺少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等。也许最终地球不再有生物

第11课太阳与人类

1、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绕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2、“太阳系小天体”中有一种形状很特别的星,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把扫帚,叫(“彗星”)

3、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

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4、(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大会决议,把(冥王星)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

5、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提供了适量的光和热、经常晒太阳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好处多多、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

6、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

答:太阳是一颗恒星,每天都在发出光和热,给地球送来温暖和光明,使地球生命得以存活。如果没有太阳植物:缺少能源来源,最终枯死。植食动物:缺少食物,饿死。肉食动物;缺少食物,饿死。人类:燃烧地球能源,然后,等死。

7、太阳能与水能、风能及能源矿产提供的能量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答:(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去用方便、用不完的能源、能量很大等)

8、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实现的?

答:(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太阳自身的能量形式实现的)

第12课太阳能热水器

1、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除了核能外,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与(太阳能)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目前知道的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

4、彗星出现在天空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5、地球处于太阳系的正中心(×)

6、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7、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颗是木星(√)

8、在太空可以看到地球,说明地球能够自己发光(×)

9、太阳的能量对地球和人类的作用无所不在(√)

10、太阳的能量对风的形成不起作用(×)

11、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小的是那一颗?

答:(体积最小的是水星)

12、在做太阳系的模型之前,我们先要做好哪些准备?

答:(胶泥、尺子、画笔、较大的薄板、颜料等)

13、彗星是怎样的天体?为什么有哪么长的“尾巴”?

答:(彗星是一个充满气体、冰块和小冰粒、尘埃的天体;彗星在围绕太阳转动,当运动到近日点时,太阳风将彗星上的物质吹向背向太阳的方向,在阳光照射下就形成了长长的光带,看上去向扫帚一样的“尾巴”)

14、将八颗行星的体积按从大到小排序。

答: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15、太阳系的天体(行星、彗星等)为什么不停的围绕太阳转动?

答:(是太阳对这些天体的吸引力使得它们围绕太阳不停的转动)

16、什么样的热水器中的水热得最快?

答:里机含有黑色纸片的热水器中的水热得最快。

第13课太阳系

1、生活中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太阳能发电站)(晒玉米)(太阳灶)

2、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慧星)(流星)

3、与太阳有关的生命活动:(鸟的迁徙)(动物的冬眠)(牛吃草)

5、彗星是怎样的天体?为什么有哪么长的“尾巴”?

答:(彗星是一个充满气体、冰块和小冰粒、尘埃的天体;彗星在围绕太阳转动,当运动到近日点时,太阳风将彗星上的物质吹向背向太阳的方向,在阳光照射下就形成了长长的光带,看上去向扫帚一样的“尾巴”)

6、参考课本P36上图,想一想,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实现的?

答:(太阳的能量——植物、微生物的生长——动物生长生活——形成能源矿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7、太阳系的天体(行星、彗星等)为什么不停的围绕太阳转动?

答:(是太阳对这些天体的吸引力使得它们围绕太阳不停的转动)

8、太阳系的构成

答: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

9、八大行星与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

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自转周期最长的是金星,自转周期最短的是木星。

公转周期最长的是海王星,公转周期最短的是水星。

第四单元(15——20课)

1、人们把夏夜出现在天空中的一条银色的像河的带子叫(银河)

2、银河大约包含(2000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1000亿)颗

3、人们把由众多恒星组成的天体称为(银河系),它是一个相当大的漩涡状星系,直径约为(80000)光年,中间部位厚度约为(12000)光年,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

4、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心(33000)光年

7、光年是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1年所走的距离),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8、(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9、(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2005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再次进入太空。

10、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已有(14人)献出了生命,(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的过程中爆炸,共有7名宇航员遇难;(2003年2月1日)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降落时爆炸,共有7名宇航员遇难;

11、(人造卫星)是按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至少运行一圈的无人航天器。

12、(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13、不同的人造卫星有(各自的用途)。

14、(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研制)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

15、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运载火箭)送上太空的。

16、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

17、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18、(银河系)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它也只是星系世界的一颗砂子。

19、现在人们可以登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宇宙空间研究宇宙,开展科学实验。

20、我们是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开始学习科学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科学课的学习不断的深化和扩展)。

21、恒星就是在太空中位置不变、恒定不动的星(×)

22、太阳系处在银河系的边沿(×)

2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

24、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艰辛的,美国的航天飞机就发生过两次爆炸事故(√)

25、人造卫星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

26、太阳和太空中的所有的恒星都是可以自己发光的(√)

27、发射人造卫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强大,没有别的用途(×)

28、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太空中的一个“小不点儿”(√)

29、发射和制造宇宙飞船造价很高,并不划算(×)

30、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31、恒星会“眨眼睛”,行星不会“眨眼睛”(√)

32、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

33、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银河”是由无数颗恒星组成的

B、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中心

C、宇宙中的星星是可以数清的

D、银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

34、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 C )。

A、平凡的过程

B、顺利的过程

C、艰辛的过程

D、安全的过程

35、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 B )。

A、天然航天器

B、人造航天器

C、太阳的卫星

D、都可以发光

36、火箭升空靠的是( D )。

A、地球的引力

B、空气的浮力

C、火箭的弹力

D、燃烧物质的反冲力

37、宇宙是由( D )组成的。

A、无数个太阳

B、无数个银河系

C、行星

D、无数颗星星和星际物质

38、我对银河的理解是(C)。

A、天上有一条河

B、天上有彩虹

C、无数的星星组成像河

D、太阳系的一部分

39、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

A、太阳系比银河系小

B、太阳系比银河系大

C、银河系比宇宙大

D、太阳最亮

40、我国可以运载多人飞上太空的航天器是( B )。

A、神舟5号

B、神舟6号

C、长征火箭

D、宇宙飞船

41、我们造人造卫星有什么作用?

答:(科学实验、气象观察、测量地形地貌、军事用途、预报灾情等)

42、火箭是靠什么力量飞向太空的?

答:(靠火箭内装的可燃物质燃烧产生的气体反冲力带动火箭升空)

43、你了解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参考课本P59小资料)

答: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44、科学课的顺序是怎样的?

答:(科学课的顺序是:家庭——学校——家乡和祖国——地球和宇宙)

45、你了解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答:(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漫长的、艰辛的、危险的又是伟大的、富有成果的,有成功的喜悦也是失败的教训。)

46、因探索宇宙的奥秘而被判死刑的科学家是谁?

答:(探索宇宙的奥秘而被判死刑的科学家是布鲁诺)

47、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代价值不值?为什么?

答:(值。因为通过人们对宇宙的探索,让人们了解了宇宙的全貌,科学的认识了宇宙,破除了迷信思想,冲破了教会的反动势力,为后人开拓了生存的空间)

48、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飞行器叫什么?

答:(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飞行器叫“嫦娥”1号)

49、照课本P49下图说一说银河是什么样子的

答:(银河像一个旋转的涡轮,又想圆饼)

50、说一说:你知道的人造卫星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答:1.科学卫星:探测空间环境和观测天体。

2.技术试验卫星:进行新技术试验;

3.应用卫星.;直接为人类服务

51、说一说,你知道的宇宙飞船有哪些用途。

答: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作天地往返运输器,如为空间站接送宇航员和物资。

52、做一做课本P57上实验,分析火箭是靠什么力量飞上天的

答:(靠火箭内装的可燃物质燃烧产生的气体反冲力带动火箭升空)

53、想一想: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探测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什么关系。

答:探测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

肉眼:发现了天体的视位置和视运动;天文望远镜:确立了银河系;射电望远镜:发现了河外星系。无人航天器:发现了更多的宇宙奥秘。

54、如果你想长大后做一名宇航员,你现在应该早哪些准备

答:(学好基础知识,练好身体,做一名团结、守纪、开朗、活泼、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健康向上的好学生)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土壤是植物的(家) 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 &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V错的画X) 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V) 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X) 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V) 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X) 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V) &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V) 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V) 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V) 三、问答题 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 (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 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种皮、子叶、胚根、胚芽) 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 (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 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 (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 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 &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 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 四、实践技能题 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十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 识点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1课) 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3.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二单元(2——5课) 1.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2.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3.地球上的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地球最南端的一点叫(南极),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5.识读地图的三要素为:(比例尺、判定方向、图例)。“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6.地图的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7.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8.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9.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 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 10.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海洋面积大) 11.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 山多) 12.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 13.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青藏高原) 14.怎样制作地球档案(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 全册

鄂教版小学科学下第一单元(1——3课)练习题一、填空题 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 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 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万年前,称为() 6、约()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7、()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 () 8、生物的繁衍是在()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下 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生活在距今()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的动物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 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 四、实践技能题 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

么。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 (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 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 5、看课本P10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科学第二单元(4——7课)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的传说 2、()是地球的卫星 3、月球是离我们()天体,平均距离地球()万千米,直径()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 4、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 7、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 ),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 ) 8、选择从农历月初开始观察月亮的运动情况,上半月杂牌()定观察,下半月在()定时观察 9、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 10、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 11、月球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是()的,月球本身(),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的过程中发生的 12、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用望远镜观察月亮;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送上近地轨道;美国宇航员于()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我国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月亮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49594复习课程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形形色色的动物 1、举例说说不同的动物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金丝猴,高山密林;象,丛林河谷地带;鹿,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热带草原;虎,森林灌木丛中;天鹅,浅水中。动物在形态,饮食、运动,防御等方面各有有趣的事情。如蜂鸟善飞,却不会走路。鳄鱼色凶猛异常,却双目色盲。象有特别灵敏的听觉,能捕捉到老鼠的脚步声。 2、说说那些动物昼伏夜出,那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昼伏夜出:蝙蝠、猫头鹰、虎、鼠、蚯蚓等。冬眠:蛇、青蛙、乌龟、蝙蝠、刺猬等。 3、北极熊在我们这不能生活,为什么? 动物的生活栖息地,随着漫长的时间和地球板块的移动,而逐渐适应了的。北极熊也是如此,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北极熊,不能适应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了。 4、举例说说动物的名称及特点?最大的动物,鲸;最高的动物,长颈鹿;夜间活动的动物,猫头鹰;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北极熊。 第二课动物吃什么 1、举例说明不同的动物吃什么食物?并说说不同的动物为什么吃不同的食物?如猴子吃杂食,老虎吃肉食,梅花鹿吃草食。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作为能量;不同的动物身体结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需要不同的食物。 2、按食性分动物分为那几类,并举例。 可分为三类,即肉食动物,如猫、狮子、老虎、豹子;草食动物牛,马,羊,驴,兔子,长颈鹿;杂食动物,如猫、狗、鸡、鸭、鱼、蚂蚁、老鼠狗、狼)三类。 3、说说猫、狗、鸡、兔平时喜欢吃得较多的食物有那些? 猫,吃老鼠和鱼;狗,吃肉骨头。鸡,虫子和谷子。兔子,吃草,胡萝卜。 4、动物为什么要吃食物?动物吃的食物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同? 答:动物吃食物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动物吃的食物各不相同。因为不同的动物生存环境不一样,身体的结构也不一样、生活的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食性也不一样。 第三课动物怎样运动 1、猫是怎样走路的? 四肢着地,左右交叉前行。也就是说,迈出前左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右后腿。再迈出前右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左后腿。 2、狗是怎样走路的? 用四条腿走路,即左前腿配右后腿,右前腿配左后腿。 3、猫和狗在行走、奔跑时四条腿脚移动特点有什么特点? 行走时: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奔跑时:两后腿同时蹬地身体腾空而起,下落时,左前、右前依次下落,两后腿同时着地再同时蹬地. 4、请概括说明动物有些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5、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为什么不同? 因为不同的动物生活环境不一样,身体构造特点不一样、生活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动物的运动方式也不一样。 6、说说蜗牛身体分为几个部分,它没有腿,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蜗牛身体分为:眼睛,头,触角,腹足,壳。蜗牛的腹部生有一种能动的肉足,叫腹足,这就相当于蜗牛的脚。蜗牛行动的时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减小摩擦,有利于它爬行。 7、如何观察猫或狗的运动。可找一块面积较大的空地,铺一层细沙,用食物作诱饵使猫或狗行走观察,用DV拍摄其行走与奔跑的过程并播放慢动作来观察。观察时不能让动物受到惊吓。 第四课动物的防御1、青蛙等动物的颜色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青蛙身体颜色是属于保护色,而竹节虫和尺蠖身体的颜色、形态被称为拟态,就是模仿一些物体来保护自己,以免被天敌发现,两者都是属于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生存几率。 2、举例写出动物防御特点: 乌龟,蜗牛缩进壳内保护;鳄鱼,鮟鱇以身体衍生物为诱饵;蜥蜴,海参以身体部位脱落为掩护逃避攻击;箭毒蛙,蝾螈以身体外表鲜艳颜色为警告,保护自己不被攻击;河豚,变色龙以迅速增大身体面积或高度恐吓敌人,变色,保护自己不被捕食者及猎物发现。竹节虫,枯叶蝶长相似树枝,拟态;章鱼乌贼,遇敌时会喷出含有麻醉剂成分的墨汁,迷惑敌人。 3、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不容易观察到一些动物,这是为什么? 它们通过保护色或者拟态与周围环境及颜色相似,有效的保护了自己,所以不容易观察。 4、实验题动物保护色实验 实验步骤:一、准备红、黄、绿条形塑料片各10片。二、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三、每一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钏时间去捡,并计时。四、做好统计表,并统计。 结论: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了。 第五课动物的繁殖 1、动物繁殖习性与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动物的繁殖方式跟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关,所有的习性都是动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是为了保存自身而做的选择结果。生存习性是会和繁殖习性相适应相协调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自身存活下来并能使得自身物种能不至于灭绝。 2、举列说明动物繁殖分类。 动物繁殖分为胎生和卵生。胎生,如蝙蝠、海豹、海狗、海豚、狒狒、穿山甲等;卵生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 3、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不时发出咯咯声,四处张望,寻找合适的产卵地方。 4、母鸡在孵卵过程中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蛋吗,为什么?产出小鸡要多少天。 母鸡会张开翅膀,应用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把卵全部拿进自己身体之下。会翻动鸡蛋,因为只有借助母体温度后,才能孵化。孵化需要21天。 5、同是卵生或胎生,各种小动物的繁殖习性(或诞生方式)为什么又存在不同呢? 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结果。如鱼不产许多卵,就不能保证鱼类物种得以延续。 第六课多彩的生命 1、举列动植物生长要经历几个阶段及特点。 蛇:卵,幼蛇,成蛇(外形变化不大,但要经过几次蜕皮);鸡:受精卵(鸡蛋)---雏鸡---青年鸡---成鸡菜青虫:卵幼虫成虫,蝴蝶 凤仙花: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种子。 蚕:卵,幼虫,蛹、成虫。 2、研究题:研究问题:蚂蚁怎么运动。研究方法:什么方法能更清楚观察到蚂蚁的足? 把蚂蚁放入一个透明的瓶中,并配合放大镜进行观察。 怎样让蚂蚁运动时留下足迹?①让蚂蚁在细沙上爬行。②把蚂蚁的足上粘上墨汁后放到白纸的中心让他运动(或爬)。③让蚂蚁在面粉上爬行。④让蚂蚁在半干的稀泥巴上爬观察到那些现象?蚂蚁身体特点: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 蚂蚁运动时足的运动方式:它身体两侧各有三条腿,每侧的前腿、后腿和另侧中间的一条腿组成,像一组三角架。当一组腿行走时,另一组腿就支撑着身体,保持平衡。(依靠足里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3、说说苔藓、蕨类植物繁殖特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是靠孢子来繁殖的,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它们的生命过程具有不完整性。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第1课认识土壤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 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 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 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 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茎往哪边长 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 答: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 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4、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答:向阳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向阴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 1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2课地球 1、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2、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 1、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2、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第4课地图 1、看地图的三要素是:(看比例尺),(判断方向),(了解图例);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图例);图例一般在图的(左下)方。 第5课建立地球档案 1、整理有关地球的材料,为地球建一个“档案” 形状:球体,像一个皮球。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2亿平方千米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生物的演变”、“月球”、“太阳与太阳系”和“无限宇宙”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的演变”这一单元将启发学生探索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生命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作出合理的解释。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与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除地球之外学生最接近的一个天体,相对而言更加容易观测。本单元就是以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相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作为探究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查阅书籍和其他信息源等方式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太阳与太阳系”本单元的重要目标是引领学生“将太阳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光和热的主要提供者)”来认识,来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从身边开始,是从学生心中一个个小小的疑问开始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 1.不同的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大熊猫生活在山上的竹林中,金丝猴(高山密林)象生活在(丛林河谷地带)鹿生活在(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生活在(热带草原)虎生活在(森林灌木丛中)。

2.据统计,自然界中有150多万种动物。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蝙蝠喜欢在夜间活动;北极熊、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地方。 第二课:动物可以分为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狮子、老虎、豹子、狼、狗、猫等);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马、牛、羊、兔、鹿、象等);杂食动物:既吃动物也吃植物(猴子、鸡、麻雀、野猪等)

第三课: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蛇是爬行、象是行走、鹰和蜜蜂是飞翔、 鱼是游泳、袋鼠是跳跃前进、狗是奔跑、蜗牛是通过腹足的收缩或舒来蠕动前进。 第四课:

1.在自然界里,不少动物有防御敌害、隐蔽捕食等适应环境的特点:青蛙(保护色)、 “盔甲”保护)、黄鼬(放臭气)、乌贼(放“墨汁”)、负鼠(假死)。 2.实验:研究保护色:实验材料: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秒表、记录表

等;实验过程:①把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② 每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钟时间去捡③把每次捡回的片数记录下来。实验现象:每次捡回来的草绿色的塑料片最少,黄色的塑料片次之,红色的最多。实验结论: 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

第五课: 1.不同种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鱼、鸟、青蛙、乌龟、蛇等动物用(卵生)来繁殖;马、牛、羊、兔、鹿、象等动物是(胎生) 2.用产卵繁殖的动物中,凶猛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数量有什么不同?凶猛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好,不受地域限制,产卵数量较少;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差、地方较隐蔽,产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苔藓化石好、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2、课本第4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 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二、问题: 1、什么是化石? 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答: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4、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第二课时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一、填空: 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生活在(森林)为食。 3、约3000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 4、约2000万年前,出现了(中新马),它由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适于取食干草,前后肢都是(三趾),但中趾特别发达,第二、四趾(退化),适合在草原上(奔跑)。 5、700万年前,出现了(上新马),前后肢仅剩下发达的(中趾),第二、四趾(只留遗迹)。 6、现代马出现在(300万年前)。 7、(化石记录)表明,从始祖马带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分支,但在长期(生存斗争)过程中大都(灭绝)了,只剩下现代马这一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 8、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进化)来的。 二、简答: 1、什么是生物的进化? 答:生物从古到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科学家把生物的这种变化趋势叫进化。 2、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 1 - 第三课时谁能生存下来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 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第2课地球 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 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3、地球仪大致有四种类型:经纬网格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貌地球仪、地形地球仪,也还有一些特制的地球仪,如航海用的地球仪、装饰用的地球仪等。 4、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形形色色的动物 1、举例说说不同的动物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金丝猴,高山密林;象,丛林河谷地带;鹿 ,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热带草原;虎,森林灌木丛中 ;天鹅,浅水中。动物在形态,饮食、运动,防御等方面各有有趣的事情。如蜂鸟善飞,却不会走路。鳄鱼色凶猛异常,却双目色盲。象有特别灵敏的听觉,能捕捉到老鼠的脚步声。 2、说说那些动物昼伏夜出,那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昼伏夜出:蝙蝠、猫头鹰、虎、鼠、蚯蚓等。冬眠:蛇、青蛙、乌龟、蝙蝠、刺猬等。 3、北极熊在我们这不能生活,为什么 动物的生活栖息地,随着漫长的时间和地球板块的移动,而逐渐适应了的。北极熊也是如此,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北极熊,不能适应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了。 4、举例说说动物的名称及特点最大的动物,鲸;最高的动物,长颈鹿;夜间活动的动物,猫头鹰 ;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北极熊。 第二课动物吃什么 1、举例说明不同的动物吃什么食物并说说不同的动物为什么吃不同的食物如猴子吃杂食,老虎吃肉食,梅花鹿吃草食。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作为能量;不同的动物身体结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需要不同的食物。 2、按食性分动物分为那几类,并举例。 可分为三类,即肉食动物,如猫、狮子、老虎、豹子;草食动物牛,马,羊,驴,兔子,长颈鹿;杂食动物,如猫、狗、鸡、鸭、鱼、蚂蚁、老鼠狗、狼)三类。 3、说说猫、狗、鸡、兔平时喜欢吃得较多的食物有那些 猫,吃老鼠和鱼;狗,吃肉骨头。鸡,虫子和谷子。兔子,吃草,胡萝卜。 4、动物为什么要吃食物动物吃的食物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同 答:动物吃食物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动物吃的食物各不相同。因为不同的动物生存环境不一样,身体的结构也不一样、生活的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食性也不一样。 第三课动物怎样运动 1、猫是怎样走路的 四肢着地,左右交叉前行。也就是说,迈出前左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右后腿。再迈出前右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左后腿。 2、狗是怎样走路的用四条腿走路,即左前腿配右后腿,右前腿配左后腿。 3、猫和狗在行走、奔跑时四条腿脚移动特点有什么特点 行走时: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奔跑时:两后腿同时蹬地身体腾空而起,下落时,左前、右前依次下落,两后腿同时着地再同时蹬地. 4、请概括说明动物有些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5、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为什么不同 因为不同的动物生活环境不一样,身体构造特点不一样、生活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动物的运动方式也不一样。 6、说说蜗牛身体分为几个部分,它没有腿,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蜗牛身体分为:眼睛,头,触角,腹足,壳。蜗牛的腹部生有一种能动的肉足,叫腹足,这就相当于蜗牛的脚。蜗牛行动的时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减小摩擦,有利于它爬行。 7、如何观察猫或狗的运动。可找一块面积较大的空地,铺一层细沙,用食物作诱饵使猫或狗行走观察,用DV拍摄其行走与奔跑的过程并播放慢动作来观察。观察时不能让动物受到惊吓。 第四课动物的防御 1、青蛙等动物的颜色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作用青蛙身体颜色是属于保护色,而竹节虫和尺蠖身体的颜色、形态被称为拟态,就是模仿一些物体来保护自己,以免被天敌发现,两者都是属于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生存几率。 2、举例写出动物防御特点: 乌龟,蜗牛缩进壳内保护;鳄鱼,鮟鱇以身体衍生物为诱饵;蜥蜴,海参以身体部位脱落为掩护逃避攻击;箭毒蛙,蝾螈以身体外表鲜艳颜色为警告,保护自己不被攻击;河豚,变色龙以迅速增大身体面积或高度恐吓敌人,变色,保护自己不被捕食者及猎物发现。竹节虫,枯叶蝶长相似树枝,拟态;章鱼乌贼,遇敌时会喷出含有麻醉剂成分的墨汁,迷惑敌人。 3、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不容易观察到一些动物,这是为什么 它们通过保护色或者拟态与周围环境及颜色相似,有效的保护了自己,所以不容易观察。 4、实验题动物保护色实验 实验步骤:一、准备红、黄、绿条形塑料片各10片。二、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三、每一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钏时间去捡,并计时。四、做好统计表,并统计。 结论: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了。 第五课动物的繁殖 1、动物繁殖习性与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动物的繁殖方式跟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关,所有的习性都是动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是为了保存自身而做的选择结果。生存习性是会和繁殖习性相适应相协调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自身存活下来并能使得自身物种能不至于灭绝。 2、举列说明动物繁殖分类。 动物繁殖分为胎生和卵生。胎生,如蝙蝠、海豹、海狗、海豚、狒狒、穿山甲等;卵生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 3、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不时发出咯咯声,四处张望,寻找合适的产卵地方。 4、母鸡在孵卵过程中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蛋吗,为什么产出小鸡要多少天。 母鸡会张开翅膀,应用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把卵全部拿进自己身体之下。会翻动鸡蛋,因为只有借助母体温度后,才能孵化。孵化需要21天。 5、同是卵生或胎生,各种小动物的繁殖习性(或诞生方式)为什么又存在不同呢 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结果。如鱼不产许多卵,就不能保证鱼类物种得以延续。 第六课多彩的生命 1、举列动植物生长要经历几个阶段及特点。 蛇:卵,幼蛇,成蛇(外形变化不大,但要经过几次蜕皮);鸡:受精卵(鸡蛋)---雏鸡---青年鸡---成鸡菜青虫:卵幼虫成虫,蝴蝶 凤仙花: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种子。 蚕:卵,幼虫,蛹、成虫。 2、研究题:研究问题:蚂蚁怎么运动。研究方法:什么方法能更清楚观察到蚂蚁的足 把蚂蚁放入一个透明的瓶中,并配合放大镜进行观察。 怎样让蚂蚁运动时留下足迹①让蚂蚁在细沙上爬行。②把蚂蚁的足上粘上墨汁后放到白纸的中心让他运动(或爬)。③让蚂蚁在面粉上爬行。④让蚂蚁在半干的稀泥巴上爬观察到那些现象蚂蚁身体特点: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 蚂蚁运动时足的运动方式:它身体两侧各有三条腿,每侧的前腿、后腿和另侧中间的一条腿组成,像一组三角架。当一组腿行走时,另一组腿就支撑着身体,保持平衡。(依靠足里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3、说说苔藓、蕨类植物繁殖特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是靠孢子来繁殖的,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它们的生命过程具有不完整性。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1、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不相似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2、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3、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4、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5、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8、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黄冈)。 9、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 1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13、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 14、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 15、“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往东)自转。 16、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绥芬河市),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新疆的喀什市)。17、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6时)左右。 18、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早晨6点-下午12点(由低到高),下午12点-早晨6点(由高到低)。 19、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太阳直射地面,气温高;太阳斜射地面,气温低)。 20、大多数植物是白天(生长)夜晚(休眠)。 21、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北极星) 22、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 23、我国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168圈,那么,飞船上的人一天可以看到多少次太阳升起和落下?(168次) 24、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太阳的照射) 25、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经常熬夜?(经常熬夜破坏了人的生活规律,对小学生生长发育不利) 26、养鸡场为什么要用电灯给蛋鸡照明?(用电灯给蛋鸡照明,使鸡以为是白天,它们就不停的生蛋,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27、为什么要在黑暗处养蚯蚓?(因为蚯蚓是喜欢黑暗的动物) 28、经常睡懒觉的人为什么会发胖?(睡觉人就生长) 29、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海洋散热慢,一天气温变化不大,沙漠散热快,一天中气温变化很大) 30、有什么办法让肉鸡长得又肥又大。(圈养、暗处,让肉鸡多吃多睡) 31、我国冬天北方比南方冷的原因。(北方太阳大都是斜射的接受的光照少,所以就冷一些) 32、我们经常在(沙堆里)、(公路上)、(河床中)等地方见到卵石。 33、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 34、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 35、我曾经进过溶洞,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吊在洞顶上的)、石笋是(从地下往上“长”的) 36、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

鄂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

一、填空题。 1.据统计,自然界中有(150)多万种动物 2.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蛇是 (爬行)、象是(行走)、鹰和蜜蜂是(飞翔)、鱼在(水里游动)、袋鼠是(跳跃)前进、蜗牛用肉足在地上(蠕动)前进、狗用四条腿(奔跑)3.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防御本领,青蛙是(保护色)、竹节虫和尺蠖是(拟态)、黄鼬是(放臭屁)4.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鱼、鸟、乌龟、蛇、青蛙等动物是用(卵)来繁殖;猫、狗、牛、马、兔等动物是(胎生)5.菜青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鸡一生要经过(卵)、(幼鸡)、(成鸡)三个阶段)6.狗尾草一生经历(发芽)、(幼苗)、(成苗)、(开花)、(结果)五个阶段 二、简答题。 1.在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蚯蚓?(在松软、肥沃、阴暗的土壤中容易找到蚯蚓) 2.青蛙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青蛙喜欢阴暗、有水的环境) 3.蚯蚓靠什么运动?(蚯 蚓靠刚毛在地上运动)4.野兔靠什么保护自己?(野兔靠奔跑来保护自己)5.用产卵繁 殖的动物中,凶猛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数量有什么不同?(凶猛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好,不受地域限制,产卵数量较少;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差、地方较隐蔽,产卵数量较多) 6.从母鸡开始孵化到第一只小鸡出壳,需要多少天?(大约需要21天) 7、母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与平时有什么不同?不停发出“咯咯”的叫声,四处张望。寻 找合适的产卵地方。8、母鸡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蛋吗?为什 么?母鸡会张开翅膀,应用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把卵全部拿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卵,因为卵只有在借助母体的温度后,才能孵化。 9、我发现鸡蛋壳:它很(脆);我怎么也捏不破。使用放大镜观察鸡蛋时,会发现蛋壳上有(小孔),我猜想是(气孔),用来(呼吸的)。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试卷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测试卷(鄂教版) (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土壤主要是由()、()、()、()、()等成分构成。 2.植物大多是由()发育来的。 3.植物“喝水”的过程中,()负责吸收水分,()负责运输水分。 4.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和()。 5.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 6.胚根会长成植物的(),胚芽会长出植物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 3.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 4.种子都有胚根、胚芽。() 5.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 6.向阳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向阴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 7.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 8.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9.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土壤。() 10.种子是有生命的。() 1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 1.植物的根有()特性。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肥性 D、向光性 2.植物的茎有()特性。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D、向上性 四、画一画:(共10分) 1.画一个剥开的蚕豆种子(2分),标出种子的胚根和胚芽(4分),说说胚根和胚芽的作用。(4分) 胚根和胚芽的作用: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一)及答案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一) 一、填空。 1、我们周围水域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四条: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2、一般情况,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要经过()年才能彻底分解。 3、我国一年要消耗()双方便筷,大约需要()立方米木材。 4、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最高的动物是()、最大的鸟是()。 5、只吃植物不吃肉的叫()动物、只吃肉不吃草的叫()动物、既吃植物又吃肉的叫()动物。麻雀属于()动物。 6、动物繁殖方式中,除哺乳动物是()的,其它动物一般都是()的。 7、2008年8月国家批准立项的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用管道输送到沿海发达地区,主管道全长()米。 8、柳树能够用种子繁殖,但通常是用()繁殖。甘薯能够用()繁殖;马铃薯能够用()繁殖。 9、用茎繁殖植物的两个基本方法是()和()。 10、我们知道的动物,它们生活的环境是:鱼生活在(),蚯蚓喜欢()环境,猫一般是()出来活动。 11、老虎吃(),大熊猫爱吃(),小白兔爱吃(),猫爱

吃()和(),山羊和牛吃()。 12、下列植物是用什么繁殖的。水稻用()繁殖,油菜用()繁殖,土豆用()繁殖,红薯用()繁殖,莲藕用()繁殖,黄瓜用()繁殖。 二、选择。(填准确答案前的序号) 1、蝴蝶的一生要经过()个阶段。 A.2 B.3 C.4 D.5 2、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都是卵生的,一次产卵最多的是()。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鸟类 3、一般用蛋孵化小鸡需要()天左右。 A.10 B.20 C.30 D.40 4、把一段植物的茎接到另一株植物上实行繁殖的方法叫(),直接把植物的茎 插入土壤中实行繁殖的方法叫()。 A. 压条 B. 分离 C. 扦插 D. 嫁接 5、下列不能增加水轮转动速度的因素是()。 A.轮叶增多 B.水流变大 C.水位增高 E.冲击轮叶边沿 F.冲击水轮轴 6、风车转动的速度与()无关。 A.风力大小 B.风轮大小 C.风级大小 D.风轮材料 7、荆门宝源集团生产的煤属于()。 A.无烟煤 B.褐煤 C.烟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