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ASTMD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ASTMD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ASTMD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ASTMD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 范围

1.1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

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1.4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 测试方法概要

4.1 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 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

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

外。撕去衬纸,贴一层 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测试。

4.3.2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0.025mm 的聚酯薄膜,然

后撕去衬纸贴到不锈钢板上。接下来的测试同方法A。

4.4 方法 D——测试离型纸胶带(单面或者双面)的粘性——把胶带粘

贴到测试钢板上,衬里面朝外。同方法A 中单面胶从钢板上剥离类似,用同

样的方法测试衬纸与胶粘剂的剥离强度。

4.5 方法E——无基材胶带的粘力测试

4.5.1 正面——把胶带贴到标准测试钢板上。除去衬纸,贴上厚度

为0.025mm的聚酯薄膜形成一个背衬薄膜胶带试样。按照方法A 进行剥

离力的测试。

4.5.2 衬里面——把胶带正面贴上厚度为0.025mm的聚酯薄膜,撕

去衬纸贴后贴到钢板上按方法A进行测试。

4.6 方法F——单面胶90°剥离——在可控的压力下把胶贴到标准钢板上,以

恒定的速度从钢板上90°角进行剥离测试,计算剥离过程的力。

5. 意义和应用

5.1 这些测试方法是为保证质量使用的。给定的压敏胶在特定条件下测

定其最大和最小剥离力,其数值用作验收标准。

5.2 方法A、B、C、E、F还可以用来测定给定胶带与其他一种或多种不同材料

和材质的表面的相对粘力。有代表性的材料式样足以作为标准钢板试验使用。

5.3 方法A, B, C, E or F 不能被用来对比测试同类但不同粘着力的

胶带。这是因为测试的剥离力并没有规范为一定压力范围。压力会因为单

面背衬的硬度和黏着力度而有所不同。两种不同胶带极少有相同此类属

性。

5.4 方法D 可以测试在特定剥离速度下剥离掉黏胶带的离型纸所需要的不同力

值。不同的剥离速度剥离力值不同。

5.5 这几种测试方法没有提供设计信息,原因在于通常粘着力和功能要

求之间没有直接关联。

6. 设备

6.1 取样器—取样器应使用两边平行的单刃刀片,精确的分开距离,这

样可以剪切出宽度精确的试样。两种剪切12 和24-mm[0.05-and 1-in.]剪

切宽度都是可用的。为了不引起试样边缘破损,取样器也可以选择适合

的。注意1—这些宽度是根据Guide D 5750/D5750M 的公制计量单位为参

照的。

除了欧洲外,所谓的组合公制单位世界通用,如果测试的宽度不同,计算的方法也相应的不同。

注意2—12mm取样刀规格是12mm宽,220mm长的铝制刀柄。。。。。。。。。。。。。。

6.2 剂量器分配器—溶剂,比如洗涤瓶。

6.3 测试板——不锈钢板,50×125,不小于1.1mm厚,表面粗糙高度50

±25nm。测试板如果有锈或者很多刮痕就不能使用。新板使用前要清洗。要保护测试板表面不被刮花或污染,其存放条件如10节所述。

6.4 压辊——自动或手动

6.4.1 压辊钢圈直径85±2.5mm,宽45±1.5mm,表面橡胶6mm左

右厚,硬度80±5.压辊表面为无任何凹凸缝隙的光滑圆筒。滚轴克重为

2040

±45g。

6.4.2 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让别的部件增加其重量。压辊可以是自动

的或者以10±0.5mm/s手动操纵,推荐使用自动压辊。

注意 3 有一种检测压辊表面橡胶性能的简易方法。用薄纸包住橡胶层,然

后在铺着复写纸(印面向上)的平板玻璃上滑动。复印纸的颜色就会被拓到薄纸

上,这样就能直观的显现出橡胶表面是否有小的凸起或凹洞。

6.5 粘力检测仪——可能会用到恒速拉力机。在此推荐使用电子设备能

检测每秒的剥离力值。拉力机的工作台中央有两个动力方向平行的夹具,其

同试样统一在同一工作台。用5.0± 0.2 mm/s恒定速率拉动夹具然后另一装

置测试数据。装置的精确度应达到0.5%,测试水平在满量程的20%到80%之

间。

6.6 固定装置——用于方法F的90°剥离。

7. 试剂和材料

7.1 试剂的纯度——所有试验用的试剂应该达到化学纯。如果用其他的

纯度的试剂,应该要保证其纯度不影响测试结果才能使用。

7.2 试剂

7.2.1 以下是所有可能用作清洗剂的试剂:

7.2.1.1 无酒精双丙酮,技术级或者更高,

7.2.1.2 甲醇(95%),

7.2.1.3 丁酮,

7.2.1.4 n—正庚烷,

7.2.1.5 丙酮

7.2.2 在测试时,最后的清洗应该用到丁酮或丙酮。

7.2.3 在选择和使用试剂清洗钢板之前要谨慎注意化学试剂对环

境,身体和安全的影响。

7.3 清洗材料——吸收剂,外科纱布,棉毛或者薄纸。材料必须为无棉

绒纸;吸收剂不能含同有7.2 所列溶剂可溶的添加剂。

8. 取样

8.1 选取试样—试样应该符合Practice D 3715/D 3715M 标准。

8.2 其它用途试样—试样的选择取决于试验目的。可以参考PRACTICE

E122。通常一种胶带需要至少五个试样。测试试样必须取自不同的胶带卷,

如果有可能取自不同的生产线。单一的产品取样检测不能得出有力结论。

9. 测试试样

9.1 试样规格宽为24mm,如果宽度不同于此,参考NOTE5. ±0.5 mm的误差范

围是允许的。长度规格为300 mm左右。

9.2 作为试样的胶带,必须先从胶带卷上去掉3-6 圈之后再取材。

9.3 从每个胶带卷上取下一块试样的方法。以500 to 750 mm/s的速率从旋转

的胶带卷上扯下试样。当由于胶带宽度或某些原因致使粘性过高而不易扯掉试样时,速率可以减少到500 mm/s。

9.4 当胶带宽度大于24 mm [1 in.]时,多出的那部分宽度用刀法剪切

掉。

9.5 解卷后5 分钟之内进行试样测试。

10. 测试条件

10.1 根据D 4332 把试样放置在标准温度环境下至少24 小时。在此环

境下测试即可。(警告——试验者要知道试验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不锈钢板

上。因此在胶带黏贴到试验板的过程中或者之后,试验板应该尽可能的不接

触。)

11. 方法A——单面胶的180°剥离

11.1 把7.2.1 所列的一种试剂涂抹在试验板上,用清洁吸水的材料

擦拭干净。用此种溶剂擦拭三次,试验板在标准环境下晾干时间至少需要

10 min。如果10h之内不使用,应该重新清洁再用。

注意 4——避免使用有污点,色污或划痕的试验板。禁止用手指接触试验板表面。在存放中,应保护试验板不被破损或者污染。

11.2 按照9.3 的要求取300-mm的胶带试样。在试样一端12 mm处折

叠,粘成标签状。拿住标签端,让试样的另一端接触试验板,这样试样没有

同试验板紧贴而只是轻微的置于其上。自动或者手动的按长度方向滚动压

辊,使胶带完全粘附到实验板上,这样可以避免胶黏剂和试验板间有任何空

隙。如果真的出现空隙现象,此试样作废。

注意5 为了试样黏贴时更好的滚压,试样宽度小于24 mm [1 in.]时,用一

段胶带补齐24 mm [1 in.]或者用适宜重的压辊来线压,使其等同于2045g的压辊。

11.3 在一分钟之内准备好每一试样和测试装置。

注意 6 试样搁置时间的长短会带来不同的检测结果。各种胶带因搁置时间

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剥离力。要选择合适的搁置时间。

11.4 把胶带对折成180°,从试验板上剥离出25 mm [1 in.]。把试

验板的这一端放入拉力机的活动夹口,另一端置入另一夹口。操纵夹具以

5.0

±0.2 mm/s的速度上升。

11.5 启动拉力机后,检测出的最初25 mm的剥离力值不在统计范围

之内。用之后的50 mm的剥离力的平均值作为粘力测定值。

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

12.1 把试样一粘贴到像标准不锈钢一样的坚硬试验板上,用压辊滚压

牢固。另取一试样如11.2 所述黏贴到试样一得背面,要确保两试样边缘线齐。按照11.3-11.5 所述操作试验。

13. 方法C——双面背衬胶的粘性

13.1 正面——按11.1-11.3 步骤进行操作,去掉衬纸。把厚度为

0.025mm聚酯薄膜叠加在测试样上,薄膜要比试样稍微宽一些。遵循把胶

带黏贴到试验板的方法,把薄膜用压辊准确的贴附到胶黏带上。

注意 7 薄膜的滚压最好用手动压辊。滚压速度能增加到50 mm/s [2 in.]/s.按照11.4 和11.5 的方法继续试验。

13.2 衬纸面—用厚度为0.025-mm [0.001-in.]的聚酯薄膜按照11.2

黏贴到胶带表面,把他们充分粘合。修剪薄膜使其比胶带稍微宽一些。取掉衬纸,按照11.1-11.5 继续试验。

14. 方法D——单面或者双面背衬胶离型纸的粘性

14.1 双面背衬胶——遵循11.1把试样一端的125 mm粘到试验板上,

胶粘面(表面)向下。用压辊以10±0.5 mm/s的速率两个方向共各滚压两次。把试样另一端离型纸剥离掉,保留试验板上的胶带的离型纸。不要碰到钢板上的胶带。对折离型纸然后按11.4和11.5进行试验。

14.2 14.2 单面背衬胶——遵循11.1。把试样一双面背衬胶贴到试验

板上,长度和试验板一致。取掉单面背衬胶带的离型纸。把试样一端的125 mm 的光滑面向下,叠贴到试样一上。用压辊以10±0.5 mm/s的速率两个方向共各滚压两次。把试样另一端离型纸剥离掉,保留试验板上的胶带的离型纸。对折离型纸然后按11.4和11.5进行试验。

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粘性

15.1 胶黏面——按照11.1-11.3 的步骤取掉离型纸。把厚度

0.025mm 的聚酯薄膜黏贴到试样上,其宽度比无基材胶带稍微宽一些。按

11.2 所述黏贴薄膜保证其无缝隙贴附到无基材胶带上。遵循11.4 和11.5

继续试验。

15.2 离型纸面—在无基材胶带的胶黏面上贴附上厚度为0.025mm的

聚酯薄膜。用适合的压辊手动滚压两次,滚压速度可能增加到50 mm/s/s.

去掉试样的离型纸如11.2 和11.3 所述把其黏贴到试验板上。如11.4 和

11.5 的步骤继续试验。

注意 8 尽管方法操作简易,但其操作需细致,尤其当两个不同的实验室或者操作者按照书面程序得出清晰一致的结果时要格外注意。

16.方法F——单面背衬胶的90 度剥离

16.1 按照11.1-11.3 所述准备测试试样。

16.2 把胶带一端90 度方向折叠。从试验板上剥离25 mm的胶带。把试验板夹到仪器的活动夹口这样可以在接下来75mm的剥离过程中始终保持90°,这样另一端放置到其它的夹口。使夹具以5.0±0.2 mm/s的速率上升。

16.3 按11.5 所述继续试验。

17.计算

17.1 在英寸——磅系统中,如果测试力值非牛顿值,使其除以试样宽度然后乘以10 转换成N/10 mm。在英语量制系统中,如果力值非盎司,使其除以试样宽度后转换成盎司。

18. 报告

18.1 报告结果应有下列信息

18.1.1 应陈述种测试方法和其差异性所在

18.1.2 每一试样的物源识别

18.1.3 描述测试中会出现的异常反应(例如粘附转移或者断裂)

18.1.4 剥离力值精确到0.1 N/10 mm [oz/in. 到最近的1 oz/in.]。运算中运用实际的试样宽度。

18.1.5 识别A, B, C, D ,E 这5 中测试方法。方法C,E 还要注意区别其胶黏面和离型纸面。

18.1.6 搁置时间的记录,是否少于或者多余标准的1分钟

18.1.7 测试样的宽度,是否不同于9.1

18.1.8 测试环境是否是23±1°C 或者50±5 % RH

19. 精度和偏差

19.1 概要:若是同等取材,熟练程度相当的操作人员用同样的设备做检测

试验时,100 组测试中两组结果的值不应该超过平均检测值的18.8%。很多情

况可导致结果的不同。只有特定的检测方法才能测定180°剥离的真正值。在

此限定范围内 D 3330/D 3330M 没有明显偏差。其他情况下对于结论和鉴定的

误差在 19.2-19.5 中找到解释。

注意 9 此6 种检测方法中只有方法A 应用在检测准确度上。当然其他方

法的也类似,方法C 可能不适用。

19.2 实验室间的检测数据——1980 年 6 个不同的实验室从两个材料中随意取

材进行试验。每个实验室的两名检测人员各自从两种材料的三个胶卷中各取

出三个试样。这样180°剥离检测结果的差异要素组合就是其差异程度。

结果如下:

相同材料的试样不同材料的试样

单操作者组平均值的4.8% 平均值的9.7%

同一实验室组平均值的2.1% 平均值的0%

不同实验室组平均值的9.0% 平均值的3.7%

重复组平均值的4.9% 平均值的4.9%

19.2 绝对差异——对于19.2 中的差异要素,如差异同表格1 中的相当或者有超出,则两组检

测结果的平均数值被认为存在95%的差异。

注意 10 绝对差异与可靠极限的列表对比可以作为总体结论,尤其表达对不同

实验室检测精度的尊重。在对不同实验室做出判断之前,所参考的数据偏差必须

是建立在对同一材料的任意取材的最新监测数据的对比统计上。

表 1 绝对差异,特定条件下的平均数百分比

同一材料试样

1 18.8 19.7 42.5

5 14.5 15.

6 29.4

10 13.9 15.0 19.1

不同材料试样

1 30.1 30.1 31.8

5 28.0 28.0 29.4

10 27.3 27.3 29.1

表 2 95%的可信限度,特定条件下的平均数百分比

每个平均值的观测数单操作者精度同一实验室精度不同实验室精度同一材料试样

1 ±13.3±13.9±30.0

5 ±10.3±11.0 ±20.8

10 ±9.8±10.6±20.6

不同材料试样

1 ±21.3±21.3±22.5

5 ±19.8±19.8±20.8

10 ±19.3±19.3±20.6

19.3 可信限度——对于19.2 中的差异要素,测量结果的单个平均值如注意

10 和表 2 。

19.4 偏差——在没有通过合格的方法得出真实值之前,没用很适合的语言来陈述D3330中测

剥离强度方法所带来的偏差。

胶黏剂的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关于胶黏剂的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一.概述 在航空产品的实际使用中,胶接接头不仅受到拉伸应力与剪切应力作用,有时还会受到线应力作用。因此对胶黏剂来讲它应有好的抗线应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胶接接头设计上则应尽可能地避免接头承受线应力作用。测定胶接接头的抗线应力的能力大小,主要采用剥离试验来测定它的剥离强度,其强度用每单位宽度的胶接面上所能承受最大破坏载荷来表示,单位是KN/m。 剥离是一种胶接接头常见的破坏形式之一。其特点是胶接接头在受外力作用时,力不是作用在整个胶接面上,而只是集中在接头端部的一个非常狭窄的区域,这个区域似乎是一条线,胶黏剂所受到的这种应力,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线应力。当作用在这一条线上的外力大于胶黏剂的胶接强度时,接头受剥离力作用便沿着胶接面而发生破坏。剥离试验用的试件其中一个是柔性材料(如薄的金属蒙皮,织物,橡胶,皮革等),而另一个试件可以是一刚性材料(如厚的金属梁等)或者也同为一柔性材料,由于至少有一个试件为柔性材料,当接头承受剥离力作用时,被粘物的柔性部分首先发生塑性变形,然后,胶接接头慢慢地被撕开了。如织物与织物的胶接属蒙皮与珩条的胶接等。根据试样的结构和剥离结构的不同,它又分为: T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90°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180°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Bell剥离(浮滚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爬鼓剥离强度单位KN.m/m; 测定剥离强度的方法虽然各有差异,但它的基本操作与影响因素大致相同。 二.T剥离强度试验(金属-金属) 1.原理 用T剥离方法从未胶接端开始施加剥离力,使金属对金属胶接件沿胶接线生产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剥离力。 2.仪器设备 拉力试验机并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以及有一能夹紧试样的夹持器。 3.试验步骤 (1)试样制备组成T剥离试样的被胶接材料必须是挠性材料,并被弯曲成90°也不会出现破裂。通常是由两块厚度相同的同一种金属加工而成的薄板胶接在一起制成。这金属材质与薄板厚度在胶黏剂标准中都有规定。厚度应均匀,以不超过0.3mm或0.5mm的LY12CZ铝合金薄板居多。 按有关胶接工艺技术文件,选定薄板的材质与厚度,以及胶黏剂层厚度。当没有明确规定时,则选胶层平均厚度在0.2mm以下,厚0.3mm的LY12CZ铝合金薄板。除非另有规定,试样尺寸,长200mm,宽25mm±0.5mm。施加胶接压力不应少于1MPa。若在压机上加压,则试样上方应覆盖一张邵氏硬度(A)约45,厚10mm 的橡胶板,压力控制在0.7MPa(或按供需双方规定)。每块试片整个宽度涂胶,涂胶长度为150mm。

ASTMC297夹层结构平面拉伸强度标准试验方法中文版.doc

ASTM 标准:C 297/C 297M–04 夹层结构平面拉伸强度标准试验方法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latwise Tensile Strength of Sandwich Constructions 本标准以固定标准号C 297/C 297M发布;标准号后面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或最近版本的年号。带括号的数据表明最近批准的年号。上标( )表明自最近版本或批准以后进行了版本修改。 本标准已经被美国国防部批准使用。 1 范围 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量组合夹层壁板的夹芯、夹芯-面板胶接或者面板的平面拉伸强度。允许的夹芯材料形式包括连续的胶接表面(如轻质木材或泡沫)和不连续的胶接表面(如蜂窝)。 1.2 以国际单位(SI)或英制单位(inch–pound)给出的数值可以单独作为标准。正文中,英制单位在括号内给出。每一种单位制之间的数值并不严格等值,因此,每一种单位制都必须单独使用。由两种单位制组合的数据可能导致与本标准的不相符。 1.3 本标准并未打算提及,如果存在的话,与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性问题。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本标准的用户有责任建立合适的安全与健康的操作方法,以及确定规章制度的适用性。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2 C 274 夹层结构术语 Terminology of Structural Sandwich Constructions D 792 置换法测量塑料的密度和比重(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Density and Specific Gravity (Relative Density) of Plastics by Displacement D 883 与塑料有关的术语;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Plastics D 2584 固化增强树脂的灼烧损失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Ignition Loss of Cured Reinforced Resins D 2734 增强塑料孔隙含量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Void Content of Reinforced Plastics D 3039/D 3039M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s D 3171 复合材料的组分含量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Constituent Content of Composites Materials D 3878 复合材料术语; Terminology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D 5229/D 5229M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吸湿性能及平衡状态调节试验方法; 1本试验方法由ASTM的复合材料委员会D30审定,并由单层和层压板试验方法专业委员会D30.09直接负责。当前版本于2004年5月1日批准,2004年5月出版。最初出版于1952年批准,上一版本为:C 297–94(1999),于1999年批准。 2有关的ASTM标准请访问ASTM网站https://www.docsj.com/doc/a011660311.html,,或者与ASTM客户服务@https://www.docsj.com/doc/a011660311.html,联系。ASTM标准年鉴的卷标信息,参看ASTM 网站标准文件摘要页。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 围 1.1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 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1.4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 测试方法概要 4.1 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 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 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 外。撕去衬纸,贴一层 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测试。 4.3.2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0.025mm 的聚酯薄膜,然

剥离力测试规范

剥离力测试规范(执行标准 GB 2792-1998) 1,测试环境: 1, 温度23±2℃;相对湿度65±5%RH。 2,无特殊规定,试样除去包装在4.1的条件下,静置2个小时以上 2,测试仪器及辅助工具: 2.1 仪器: “拉力测试仪”。 2.2 工具: 2.2.1 压辊:以GB/T 2792-1998规定的用橡胶包覆的直径(不包括橡胶层)约 84mm,宽度约45mm的钢轮,包覆的橡胶硬度为80°±5°,厚度约6mm。质 量为2000g±50g。 2.2.2 试验板一:镜面不锈钢冷轧钢板(SUS 304钢板)暂以仪器提供的为标准, 材质为GB/T 3280规定的OCr18Ni9或1Cr18Ni9TiPP1].PP长度为300mm± 2mm,宽度为50mm±1mm,厚度为2.0±0.1mm。 2.2.3试验板二:镜面不锈钢冷轧钢板(SUS 304钢板)暂以仪器提供的为标准, 材质为GB/T 3280规定的OCr18Ni9或1Cr18Ni9TiPP1].PP长度为150mm± 1mm,宽度为50mm±1mm,厚度 为1.5-2.0mm。 3,试验步骤 3.1 180°剥离力试验: 3.1.1 清洗剂:甲苯、酒清(原工业甲醇)。 3.1.2 擦拭材料:医用脱脂纱布。 3.2.1 试样的选取: 3.2.1.1 试样的宽度为25mm±1mm,长度约200mm。在制备试样前,先撕去表面的 3~5圈,然后再取约200mm的试样。 3.2.1.2如试样为无基材或双面胶类的产品时,应先将试样母体贴在柔韧性较好 的辅助基材上(如厚度为0.08mm的平织裸布),并以40-60kg的压力滚压一 次,以辅助基材作为承受拉力的母体。 3.3.1 测试步骤: 3.3.1.1 将试样平行于板的纵向粘贴在钢板的中间位置,用辊压装置的自重以约

GBT 2790—1995 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 2790—1995 代替GB 2790—81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0批准 1996—08—01实施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 8510—2:1990《胶粘剂—挠性材料与刚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的剥离试验第2部分:180°剥离》。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挠性材料与刚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的180°剥离试验的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结果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由两种被粘材料(一种是挠性材料,另一种是刚性材料)组成的胶接试样在规定条件下,胶粘剂抗180°剥离性能。 2 引用标准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3 原理 两块被粘材料用胶粘剂制备成胶接试样,然后将胶接试样以规定的速率从胶接的开口处剥开,两块被粘物沿着被粘面长度的方向逐渐分离。通过挠性被粘物所施加的剥离力基本上平行于胶接面。 4 装置 4.1 拉伸试验装置 具有适宜的负荷范围,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伸力的装置,该装置应配备有力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记录系统。力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整个装置的响应时间应足够地短,以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宜,即当胶接试样被破坏时,所施加的力能被测量到。试样的破坏负荷应处于满标负荷的10%~80%之间。 4.2 夹头 夹头之一能牢固地夹住刚性被粘物(见5.1.1),并使胶接面平行于所施加的力。另一个夹头则如图1所示,能固定住挠性被粘物(见5.1.2),此夹头是自校准型的,因此施加的力平行于胶接面,并与拉伸试验装置(4.1)的传感器相联。 5 试样 5.1 被粘材料 被粘材料的厚度要以能经受住所预计的拉伸力为宜。其尺寸要精确地测量并写入试验报告。注:被粘试片的厚度由胶粘剂供需方约定,推荐被粘试片的厚度是:金属1.5mm;塑料1.5mm;木材3mm;硫化胶2mm。挠性被粘试片的厚度与类型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必须加以记录,当被粘试片厚度大于1 mm时,厚度测量精确到0.1mm;当被粘试片厚度小于1 mm时,厚度测量精确到0.001mm。 5.1.1 刚性被粘试片 刚性被粘试片宽为25.0mm±0.5mm,除非另有规定1],长为200mm以上的长条。

管道压力试验规范

管道压力试验规范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GB/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Pressure piping code-Industrial piping-Part 5:Inspection and testing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检查要求 一般规定 超标缺陷的处理 累进检查 5 检查方法 一般规定 目视检查

无损检测 制作过程中的检查 硬度检查 6 检查范围 检查等级 目视检查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 硬度检查 7 检查工艺 8 合格证和记录 9 试验 压力试验 泄漏试验 真空度试验 10 记录 前言 本标准对应于ISO15649:2001,与ISO15649:200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GB/T20801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材料; ——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 ——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 ——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第6部分:安全防护。 本部分为GB/T20801的第5部分。 本部分由压力管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62/SC 3)提出。 本部分由(SAC/TC 26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上海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局、、经济技术研究院、工程建设管理部、。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汤晓英、应道宴、高继轩、修长征、汪镇安、叶文邦、寿比南、王为国、黄正林、周家祥、唐永进、张宝江、于浦义、刘金山。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GB/范围内压力管道的检验、检查和试验的基本安全要求。本部分未规定的其他检验、检查和试验要求应符合本标准其他部分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 范围 1.1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 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 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 用不统一的胶质。 1.4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标准 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测试方法概要 4.1 方法 A——单面胶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 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 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 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撕去衬纸,贴一层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

强度试验的一般要求

1,强度试验的一般要求。 (1)管道焊接检验、清扫合格后方能进行强度试验作业,试验压力必须满足设计压力。 (2)管道应进行分段进行压力试验,试验管道分段最大长度宜按表执行管道试压分段最大长度设计压力PN(Mpa)试验管段最大长度(m) PN≤0.410000.4

剥离强度测试指导书

剥离强度测试指导书 1 目的 测试EV A同钢化玻璃间、EV A同背板间的剥离强度。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光伏镀膜玻璃相关之EV A、背板的剥离强度测试。 3 剥离测试试验过程 3.1 试样准备 3.2 层压 3.2.1 依‘玻璃+EV A+EV A+背板’的顺序进行敷设,并将高温布分别放置于玻璃底部与背板上部,保证玻璃、背板与层压设备隔离不可直接接触,并在背板上作编号或相应的产品型号、生产线号标记。(见参照图-1) 参照图-1 参照图-2 3.2.2 依制程正常工艺或客户提供的层压工艺参数,对玻璃敷设件进行层压。层压完成后将试样取出,放置于试验台上冷却,静置至室温状态即可进行剥离强度测试。 3.3 剥离度测试 3.3.2.1 将层压后的玻璃件试样中取出放置与平台,用美工刀、钢直尺将玻璃试样层压后的EV A背板划出数条1cm宽的长条状。(见参照图-2)

3.3.3 EV A与钢化玻璃间剥离强度测试 3.3.3.1 将EV A及玻璃充分剥离小段距离后,用拉力计一端的夹钳将EV A(含背板)夹紧固定住确保剥离测试时不松脱。 3.3.3.2 将拉力计(量程200N,下同)校正归零,并固定住试样。用拉力计以接近1cm/s 的速度、180°反向匀速将EV A(含背板)与玻璃拉离。(见参照图-3) 3.3.3.3 测试试样四个拐角及中间位置的剥离强度拉力数据,记录测试数据范围。 参照图-3 参照图-4 4 注意要点 4.4.1 在检测前检查玻璃表面的洁静度。 4.4.2 敷设EV A胶片背板时,应注意玻璃、EV A胶片、背板与玻璃接触面的放置方向。 4.4.3 试验台应平整,无硬质、尖锐物残留,测试用的玻璃、EV A胶片、背板表面应干净无污染,否则测试结果将不稳定。 5 测试用表 【剥离强度交联度测试记录】 批准:审核:编制: 会签:

ASM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 标准 1. 范围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剥离的测试方法。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 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 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 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 能真正代表粘力。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 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 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 测试方法概要 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 准测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 上,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 进行测试。 方法C——双面胶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撕去衬纸,贴一层()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测 试。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的聚酯薄膜,然

后撕去衬纸贴到不锈钢板上。接下来的测试同方法A。 方法 D——测试离型纸胶带(单面或者双面)的粘性——把胶带粘贴到测试钢板上,衬里面朝外。同方法 A 中单面胶从钢板上剥离类似,用同 样的方法测试衬纸与胶粘剂的剥离强度。 方法E——无基材胶带的粘力测试 正面——把胶带贴到标准测试钢板上。除去衬纸,贴上厚度为的聚酯薄膜形成一个背衬薄膜胶带试样。按照方法 A 进行剥离力的测试。 衬里面——把胶带正面贴上厚度为的聚酯薄膜,撕去衬纸贴后贴到钢板上按方法A进行测试。 方法F——单面胶90°剥离——在可控的压力下把胶贴到标准钢板上,以恒定的速度从钢板上90°角进行剥离测试,计算剥离过程的力。 5. 意义和应用 这些测试方法是为保证质量使用的。给定的压敏胶在特定条件下测定其最大和最小剥离力,其数值用作验收标准。 方法A、B、C、E、F还可以用来测定给定胶带与其他一种或多种不同材料和材质的表面的相对粘力。有代表性的材料式样足以作为标准钢板试验使用。 方法A, B, C, E or F 不能被用来对比测试同类但不同粘着力的胶带。这是因为测试的剥离力并没有规范为一定压力范围。压力会因为单面背 衬的硬度和黏着力度而有所不同。两种不同胶带极少有相同此类属性。 方法 D 可以测试在特定剥离速度下剥离掉黏胶带的离型纸所需要的不同力值。 不同的剥离速度剥离力值不同。 这几种测试方法没有提供设计信息,原因在于通常粘着力和功能要求之间没有直接关联。 6. 设备 取样器—取样器应使用两边平行的单刃刀片,精确的分开距离,这样可以剪切出宽度精确的试样。两种剪切12 和24-mm[ 1-in.]剪切宽度都是 可用的。为了不引起试样边缘破损,取样器也可以选择适合的。注意1— 这些宽度是根据Guide D 5750/D5750M 的公制计量单位为参照的。 除了欧洲外,所谓的组合公制单位世界通用,如果测试的宽度不同,计算的方法也相应 的不同。 注意2—12mm取样刀规格是12mm宽,220mm长的铝制刀柄。。。。。。。。。。。。。。

GB2792-81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792-81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剥离法测量分开压敏胶粘带与被粘板材所需力的测定方法。 压敏胶粘带与被粘物为片、膜材料时,将采用金属校直板进行测定。 2 原理 用180°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压敏胶粘带对被粘材料粘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3 装置 3.1 辊压装置(见图1) 3.1.1 压辊是用橡胶覆盖的直径为84±1mm,宽度45mm的钢轮子。 3.1.2 橡胶硬度(邵尔A型)为60°±5°,厚度6mm。 3.1.3 压辊质量为2000±50g。 3.2 试验机 3.2.1 拉力试验机应符合JB 706-77《机械式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的关于鉴定试验机的要求。3.2.2 拉力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 4 试样 4.l 胶粘带 胶粘带宽度为20±1、25±1mm,长度约200mm。

4.2 试验板 胶粘带与板材粘合时,试验板表面应平整,试验时不应产生弯曲变形,试验板尺寸如图2所示。 单位:mm。 4.3 校直板 胶粘带与片、膜材料粘合时,应使用金属校直板,其尺寸如图3所示。单位:mm。 4.4 试样制备 4.4.1 被粘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试样制备后的停放时间等应按产品工艺规程要求进行。4.4.2 为了保证在试验时胶粘带与被粘片、膜材料保持180°分离角度,用胶粘带将试片顺长度方向的两侧粘贴在金属校直板上。 5 试验条件 5.1 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5%。

5.2 胶粘带、被粘材料应在5.1条件下放置2h以上。 6 试验步骤 6.1 用精度不低于0.05mm的量具测量胶粘带宽度。 6.2 将胶粘带剥开,切去外面的3~5层,均匀撕剥胶粘带(在粘合长度内不能接触手或其它物体),使胶粘带与被粘材料一端粘接,其夹角大于30°,被粘材料的另一端下面放置一条长约200mm, 宽40mm的涤纶膜或其它材料,然后用辊压装置的轮子在自重下约以120mm/s的速度对试样来回滚压三次。 6.3 到达产品工艺规程规定的停放时间后,将试样自由端折过180°,并剥开粘合面约10mm。被粘材料夹在下夹持器上,试样自由端夹在上夹持器上。应使剥离面与试验机力线保持一致。6.4 试验机以300±10mm/min下降速度连续剥离。有效剥离粘合面长度约100mm,并有自动记录装置绘出剥离曲线。 7 试验结果 7.1 取值范围 在记录曲线中,曲线AB、CD部分都不计入试验结果(图4)。单位:mm。 7.2 求积仪法计算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平均强度σ(180°B)(g/cm)按下式计算:

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标准

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方法 一实验原理 试样为单搭接结构,在试样的搭接面上施加纵向拉伸剪切力,测定试样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搭接面上的平均剪应力为胶粘剂的金属对金属搭接的拉伸剪切强度,单位为MPa。 二实验装置及试样 1)试验机。使用的试验机应使试样的破坏负荷在满标负荷的(15~85)%之间。试验机的力值示值误差不应大于1 %。试验机应配备一副自动调心的试样夹持器,使力线与试样中心线保持一致。 试验机应保证试样夹持器的移动速度在(5±1)mm/min内保持稳定。 2)量具。测量试样搭接面长度和宽度的量具精度不低于 0."05 mm。 3)夹具。胶接试样的夹具应能保证胶接的试样符合要求。在保证金属片不破坏的情况下,试样与试样夹持器也可用销、孔连接的方法。但不能用于仲裁试验。 4)试样标准试样的搭接xx是( 12."5± 0."5)mm,金属片的厚度是( 2."0± 0."1)mm,试样的搭接长度或金属片的厚度不同对试验结果会有影响。 5)建议使用LY12-CZ铝合金、1Cr18Ni9Ti不锈钢、45碳钢、T2铜等金属材料。

6)常规试验,试样数量不应少于5个。仲裁试验试样数量不应少于10个。 对于高强度胶粘剂,测试时如出现金属材料屈服或破坏的情况,则可适当增加金属片厚度或减少搭接长度。两者中选择前者较好。 测试时金属片所受的应力不要超过其屈服强度σ S,金属片的厚度δ可按式(11-12)计算: δ=(L·τ)/σ S(11-12)式中: δ——金属片厚度; L——试样搭接xx; τ——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σS——金属材料屈服强度(MPa)。 三、试样制备 1)试样可用不带槽或带槽的平板制备,也可单片制备。 2)胶接用的金属片表面应平整,不应有弯曲、翘曲、歪斜等变形。金属片应无毛刺,边缘保持直角。 3)胶接时,金属片的表面处理、胶粘剂的配比、涂胶量、涂胶次数、晾置时间等胶接工艺以及胶粘剂的固化温度、压力、时间等均按胶粘剂的使用要求进行。 4)制备试样都应使用夹具,以保证试样正确地搭接和精确地定位。 5)切割已胶接的平板时,要防止试样过热,应尽量避免损伤胶接缝。 四、试验条件 试样的停放时间和试验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剥离试验

简述胶粘剂剥离强度试验 一、概述 在航空产品的实际使用中,胶接接头不仅受到拉伸应力与剪切应力作用,有时还会受到线应力作用。因此对胶黏剂来讲它应有好的抗线应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胶接接头设计上则应尽可能地避免接头承受线应力作用。测定胶接接头的抗线应力的能力大小,主要采用剥离试验来测定它的剥离强度,其强度用每单位宽度的胶接面上所能承受最大破坏载荷来表示,单位是KN/m。 剥离是一种胶接接头常见的破坏形式之一。其特点是胶接接头在受外力作用时,力不是作用在整个胶接面上,而只是集中在接头端部的一个非常狭窄的区域,这个区域似乎是一条线,胶黏剂所受到的这种应力,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线应力。当作用在这一条线上的外力大于胶黏剂的胶接强度时,接头受剥离力作用便沿着胶接面而发生破坏。剥离试验用的试件其中一个是柔性材料(如薄的金属蒙皮,织物,橡胶,皮革等),而另一个试件可以是一刚性材料(如厚的金属梁等)或者也同为一柔性材料,由于至少有一个试件为柔性材料,当接头承受剥离力作用时,被粘物的柔性部分首先发生塑性变形,然后,胶接接头慢慢地被撕开了。如织物与织物的胶接属蒙皮与珩条的胶接等。根据试样的结构和剥离结构的不同,它又分为: T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90度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180度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Bell剥离(浮滚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爬鼓剥离强度单位KN.m/m; 测定剥离强度的方法虽然各有差异,但它的基本操作与影响因素大致相同。 二、T剥离强度试验(金属-金属) 1、原理: 用T剥离方法从未胶接端开始施加剥离力,使金属对金属胶接件沿胶接线生产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剥离力。 2、仪器设备 拉力试验机并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以及有一能夹紧试样的夹持器。 3、试验步骤

压力测试规范

TITLE: PRESSURE TEST SPECIFICATION FOR CAST STEEL VALVES 标题:铸钢阀门的压力测试规范 1.0 OBJECTIVE目的: THE OBJECTIVE OF THIS SPECIFICATION IS TO PRESENT THE MINIMUM TEST REQUIREMENTS FOR CAST STEEL VALVES. 此规范的目的在于介绍铸钢阀门的最小压力测试要求。 2.0 SCOPE 范围: THIS SPECIFICA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FOLLOWING VALVES: 此规范使用于下列阀门: 2.1 WEDGE GATE 楔式闸阀 1.1.1.- BOLTED BONNET 栓接阀盖 1.1. 2.- PRESSURE SEAL 压力自密封 2.2 GLOBE 截止阀 1.2.1.- BOLTED BONNET栓接阀盖 1.2.2.- PRESSURE SEAL压力自密封 2.3 CHECK 止回阀 1.3.1.- SWING 旋起式 1.3. 2.- TILTING DISC 斜盘式 3.0 REFERENCE SPECIFICATIONS参考规范: (B) CONTAINS THE PRODUCT ACCEPTANCE OUTLINES, SO THAT THE VALVES APPROVED UNDER THIS SPECIFICATION COVER THE REQUIREMENTS REQUESTED FOR THE FOLLOWING STANDARDS: 由于以下规范包含了产品的接收大纲,因此阀门的认可必须在此规范的指引下进行,并满足以下标准的要求。 NUMBER标准REVISION版本TITLE标题 ANSI B.16.34 1988 STEEL VALVES 钢制阀门标准 API STANDARD 598 1990 VALV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阀门的检验和测试 MSS SP.61 1985 STEEL VALVE PRESSURE TESTING 钢制阀门的压力测试 API 6D 1996 SPECIFICACION FOR PIPELINE VALVES 管线阀门的规范(闸阀,旋塞阀,球阀和止回阀) (GATE, PLUG, BALL AND CHECK VALVES) 4.0 GENERAL REQUIREMENTS一般要求:

纸箱强度如何测试和检验标准.

一、外观质量: 1、印刷质量:图案、字迹印刷清晰,色度一致,光亮鲜艳;印刷位置误差大箱不超过7mm,小箱不超过 4mm; 2、封闭质量:箱体四周无漏洞,各箱盖合拢后无参差和离缝; 3、尺寸公差:箱体内径与设计尺寸公差应保持在大箱±5mm,小箱±3mm,外形尺寸基本一致; 4、盖折叠次数:瓦楞纸箱摇盖经开、合180度往复折叠5次以上,一、二类箱的面层和里层、三类箱里层裂缝长度总和不大于70mm; 此外,要求接合规范,边缘整齐,不叠角,箱面不允许有明显损坏或污迹等. 二、纸箱耐压强度及影响因素 纸箱耐压强度是许多商品包装要求的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测试时将瓦楞纸箱放在两压板之间,加压至纸箱压溃时的压力,即为纸箱耐压强度,用KN表示。 1、预定纸箱耐压强度 纸箱要求有一定的耐压强度,是因为包装商品后在贮运过程中堆码在最低层的纸箱受到上部纸箱的压力,为了不至于压塌,必须具有合适的抗压强度,纸箱的耐压强度用下列公式计算: P=KW(n-1) 式中P----纸箱耐压强度,N W----纸箱装货后重量,N n----堆码层数 K----堆码安全系数 堆码层数n根据堆码高度H与单个纸箱高度h求出,n=H/h 堆码安全系数根据货物堆码的层数来确定,国标规定: 贮存期小于30d取K=1.6 贮存期30d-100d取K=1.65 贮存期大于100d取K=2.0 2、据原料计算出纸箱抗压强度 预定了纸箱抗压强度以后,应选择合适的纸箱板、瓦楞原纸来生产瓦楞纸箱,避免盲目生产造成的浪费; 根据原纸的环压强度计算出纸箱的抗压强度有许多公式,但较为简练实用的是kellicutt公式,它适合于用来估算0201型纸箱抗压强度。 3、确定纸箱抗压强度的方法 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最后用原料生产的纸箱抗压强度不一定与估算结果完全一致,因此最终精确确定瓦楞纸箱抗压强度的方法是将纸箱恒温湿处理后用纸箱抗压试验机测试;对于无测试设备的中小型厂,可以在纸箱上面盖一木板,然后在木板上堆放等量的重物,来大致确定纸箱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胶粘剂拉伸强度试验标准

胶粘剂拉伸强度试验标准在胶接接头受拉伸应力作用时,有三种不同的接头受力方式。 (1)拉伸应力与胶接面互相垂直,并且通过胶接面中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胶接面上,这一应力均匀拉伸应力,又称正拉伸应力。 (2)拉伸应力分布在整个胶接面上,但力呈不均匀分布,此种情况称为不均匀拉伸。 (3)与不均匀拉伸相比,它的力作用线不是捅咕试样中心,而偏于试样的一端;它的受力面不是对称的,而是不对称的,这种拉伸叫不对称拉伸,人们有时将这一试验叫撕离试验或劈裂试验,以示与剥离相区别。 一.拉伸强度试验(条型和棒状) 拉伸强度试验又叫正拉强度试验或均匀扯离强度试验。 1.原理 由两根棒状被粘物对接构成的接头,其胶接面和试样纵轴垂直,拉伸力通过试样纵轴传至胶接面直至破坏,以单位胶接面积所承受的最大载荷计算其拉伸强度。 2.仪器设备 拉力试验机应能保证恒定的拉伸速度,破坏负荷应在所选刻度盘容量的10 %-90%范围内。拉力机的响应时间应短至不影响测量精度,应能测得试样断裂时的破坏载荷,其测量误差不大于1%。拉力试验机应具有加载时可与试样的轴线和加载方向保持一致的,自动对中的拉伸夹具。 固化夹具,能施加固定压力,保证正确胶接与定位。 3.试验步骤 (1)试棒与试样试棒为具有规定形状,尺寸的棒状被粘物。试样为将两个试棒通过一定工艺条件胶接而成的被测件。 除非另有规定,其试棒尺寸见表8-4。其试样尺寸的选择视待测胶黏剂的强度,拉力机的满量程,试棒本身材质的强度以及试验时环境因素而定。

表8-4 圆柱形与方形试棒尺寸 用于试棒加工的金属材料有45号钢,LY12CZ铝合金,铜,H62黄铜等。非金属材料有层压塑料等。层压制品试棒,其层压平面应与试棒一个侧面平行,试棒上的销孔应与层压平面垂直。 试棒的表面处理,涂胶及试样制备工艺,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胶接好试样,以周围略有一圈细胶梗为宜,此时不必清除,若需清除余胶,则应在固化后进行。 (2)试验在正常状态下,金属试样从试样制备完毕到测试之间,最短停放时间为16h,最长为1个月,非金属试样至少停放40h。 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下停放30min以上,将它安装在拉力试验机夹具上,测试其破坏负荷,对电子拉力机试验机应使试样在(60±20)s内破坏;有时对机械式拉力机则采用10mm/min拉伸速度。 4.结果评定 试验结果以5个试样拉伸强度算术平均值表示,取3位有效数字。 同时应记下每个试样的破坏类型,如界面破坏,胶层内聚破坏,被粘物破坏与混合破坏。 5.影响因素 (1)应力分析粘接接头在受到垂直于粘接面应力作用时,应力分布比受剪切应力要均匀得多,但根据理论推测与应力分布试验证实,在拉伸接头边缘也存在应力集中。为证实这一点,有人采用一定厚度的橡胶胶接在试样中以代替胶黏剂,发现试样在拉伸时,橡胶中部有明显收缩。说明在接头受正拉伸应力作用,剪切应力则集中在试样胶黏剂-空气-被粘体的三者边界处最大,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应力最集中。如果我们胶接后两半圆柱体错位大,则试样的轴线偏离了加载方向中心线,这是经常会发生的。那么,就存在有劈应力,而使边缘应力集中急剧增加。当边界应力大到一个临界值时,胶层边缘就发生开裂,裂缝迅速地扩展到整个胶接面上。从对拉伸试样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表明,胶接试件的尺寸与模量,胶层的厚度,胶黏剂的模量都影响接头边缘的应力分布系数大小,因此也必然会影响它的强度值。与拉伸剪切试样一样,加载速度与试样温度也影响拉伸强度。

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 xx国家标准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剥离法测量分开压敏胶粘带与被粘板材所需力的测定方法。 压敏胶粘带与被粘物为片、膜材料时,将采用金属校直板进行测定。 2原理 用180°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压敏胶粘带对被粘材料粘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3装置 3.1辊压装置(见图1) 3.1.1压辊是用橡胶覆盖的直径为84±1mm,宽度45mm的钢轮子。 3.1.2橡胶硬度(邵尔A型)为60°±5°,厚度6 mm。 3.1.3压辊质量为2000±50g。 3.2试验机 3.2.1拉力试验机应符合JB 706—77《机械式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的关于鉴定试验机的要求。 3.2.2拉力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 4试样 4.1胶粘带

胶粘带宽度为20± 1、25±1mm,长度约200mm。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 9 8 2年8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起草GB 2792-81 4.2试验板 胶粘带与板材粘合时,试验板表面应平整,试验时不应产生弯曲变形,试验板尺寸如图2所示。 单位: mm。 4.3校直板胶粘带与片、膜材料粘合时,应使用金属校直板,其尺寸如图3所示。单位: mm。 4.4试样制备 4.4.1被粘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试样制备后的停放时间等应按产品工艺规程要求进行。 4.4.2为了保证在试验时胶粘带与被粘片、膜材料保持180°分离角度,用胶粘带将试片顺长度方向的两侧粘贴在金属校直板上。 5试验条件 5.1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5%。 5.2胶粘带、被粘材料应在 5.1条件下放置2h以上。 6试验步骤 6.1用精度不低于

剥离强度测定法

附件: 剥离强度测定法 剥离强度系指粘合在一起的材料,从接触面进行单位宽度剥离时所需要的最大力。反映了材料的粘合强度。 剥离强度系指将规定宽度的试样,在一定速度下,进行T型剥离,测定所得的复合层与基材的平均剥离力。本法适用于塑料复合在塑料或其它基材(如铝箔、纸等)上的各种软质、硬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 仪器装置可使用材料试验机,或能满足本试验要求的其他装置。仪器的示值误差应在实际值的±1%以内。 试验环境试样应在23℃±2℃、50%±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放置4小时以上,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试样制备取试样适量,将试样宽度方向两端除去50mm,均匀截取纵、横向宽度为15.0 mm±0.1mm,长度为200mm的试样各5条。复合方向为纵向。 沿试样长度方向一端将复合层与基材预先剥开50mm,被剥开部分不得有明显损伤。若试样不易剥开,可将试样一端约20mm浸入适当的溶剂(常用醋酸乙酯、丙酮)中处理,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再进行剥离强度的试验。 若复合层经上述方法的处理,仍不能与基材分离,则试验不可进行,判定为不能剥离。 测定法将试样剥开部分的两端分别夹在试验机上下夹具中,使试样剥开部分的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重合,并松紧适宜。试验时,未剥开部分与拉伸方向呈T型,见图1,试验速度为300 mm/min±30mm/min,记录试样剥离过程中的剥离力曲线。 图1 试样夹持示意图

1.上夹具; 2.下夹具; 3.试样剥开部分; 4.未剥离试样 结果判定参照图2三种典型曲线采取其中相近的一种取值方法,算出每个试样平均剥离强度。每组试样分别计算其纵、横向剥离强度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单位以N/15mm表示。 若复合层不能剥离或复合层断裂时,其剥离强度为合格。 图2剥离力典型曲线的取值(虚线示值为试样的平均值) 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包装材料科研检验中心 复核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热熔胶产品的剥离强度的测试及影响因素

热熔胶产品的剥离强度的测试及影响因素 热熔胶产品的剥离强度的测试及影响因素 两个被粘物使用热熔胶粘合后,在存放和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以下两种类型的外力作用而被破坏:一是端部受到剥离应力的作用而翘起,甚至被撕开,破坏常常发生在胶粘剂的界面附近,主要受到胶粘剂与被粘物表面的范德华力的大小制约;二是受到持久的剪切应力作用而脱开。常常发生在胶粘剂的内部,主要决定于胶粘剂本身的范德华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得内聚力。第一种力我们通常用剥离强度的数值来表征它们,而第二种力我们用剪切蠕变的大小即持粘力的数值来表征它们。 剥离强度定义: 是指胶粘制品在适当的外力和足够的时间进行粘合后与被粘物表面形成抵抗粘合界面分离的一种力。 一、剥离强度的测试方法 1、180o和90o剥离测试 180o剥离测试方法最常见,剥离测试操作简单方便,测试结果分散性小。由于剥离强度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各国都已经制定了标准化的测试方法。美国的国家标准为ASTM D1000-66 和ASTM D3330M,美国的压敏胶粘带协会PSTC制定的测试标准为PSTC-1(单面胶带)和PSTC-3(双面胶带)。欧洲制定的测试标准为AFERA4001。日本的国家标准为JIS ZO237-8。我国制定的180o剥离强度测试方法标准为GB2792-1998。各国的测试标准中所规定的测试条件和要求都不完全一致。为了促进世界各国之间胶粘制品的贸易和技术交流,世界上主要的几个胶粘剂协会已经制定了180o剥离强度测试方法的国际标准。 2、T型剥离测试 主要用于非压敏性的胶粘剂的剥离强度测试,常用此法测试压敏胶带的初粘性。 二、剥离强度的成因 非反应型压敏胶制品的剥离强度是胶层与被粘物表面形成的范德华力所致,其最终强度值的大小是胶层与基材、被粘物共同所组成的复合材料的粘弹性相关,也就说最终测试出来的剥离强度值不仅和胶粘剂本身相关,也跟基材和被粘物有关。 剥离强度测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测试所得到的剥离强度值不仅仅是胶粘剂本身的剥离强度值,还受到测试过程中胶本身的拉伸变形和基材的变形等因素影响;还与他们的厚度以及测试条件,如剥离角度、剥离速度、测试温度等有关。 三、剥离测试时的破坏类型 我们在做剥离测试时,往往非如我们所愿的那样胶粘剂从被粘物表面很平滑的剥离开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